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基础理论概念

中医基础理论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3 16:4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基础理论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基础理论概念

第1篇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1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214-01

中医基础理论是以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为理论渊源,融会了历代著名医家的真知灼见和创新观点的一门课程,是研究和阐述中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科,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对刚入学的中医专业学生来说至关重要。中医理论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字古奥,内容博大精深,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中医基础理论所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已习惯于中学期间形成逻辑思维的大一新生。因此,要使学生们真正透彻领会抽象而古奥的中医术语、概念、学说并不容易,例如:五行学说、脏腑概念、气血津液等。调查发现,学生们普遍认为接受起来比较困难[1]。这就使得初学中医知识的学生们常常会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上主要就是教师讲、学生听,“黑板、粉笔与教材”的满堂灌式教学模式,乏味枯燥,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文字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知识的热情和兴趣,是较快较好地掌握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和基础知识的重要前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人员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认为,在传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中合理的引入相关教学病案和增加师生互动式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1.合理引入教学病案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习兴趣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有助于挖掘他们自身的学习潜能。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现代中医高等院校普遍采用的是西医院校的基础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容易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失去对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的兴趣。中医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并不断完善于临床实践。根据“先感知、后理解、再巩固、终运用”的学习基本心理过程,中医学习过程中的感性知识只能从临床中来获得,中医传统学习模式是“家传”和“师授”,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早期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2]。因此根据目前中医课程的纯课堂教学设置情况,结合传统中医教育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特点,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中应用临床病案,通过模拟临床激发中医专业学习兴趣并强化教学效果。例:在病因“痰饮”章节讲解中,可以通过以下病案分析讲解:“王某,男,50岁。面部及双下肢反复浮肿时间6年余。因劳累导致双下肢再次浮肿,按之则凹陷。脸色暗淡无光泽,口淡乏味。形体消瘦,腰酸体倦。怯寒肢冷,减退。舌质淡胖,脉沉细”。问:“此患者的水肿症状,主要与哪些脏腑的哪些生理功能失调有关?为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学生明白了病为水肿,其病机为脾肾阳虚导致津液代谢失调。然后让学生回顾津液的生成输布过程以及参与津液代谢的脏腑的生理功能,这就启发性的加深了学生对广义痰之水湿痰饮的理解。当然,在应用病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切合教学目标,浅显易懂并把握好教学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满堂灌”的模式为主进行授课,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影响了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去理解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解答而掌握新的知识[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从前苏联引入后,许多课程教学便广泛采用,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之中最常用的是课堂讨论法[4]。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教学中开设讨论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表述能力。在讨论课中,把握阶段教学目标,要注重加强对学生思维方法的横向引导,并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训练。在进行专题讨论时,要精心选择讨论专题,最好选定横跨不同章节的专题内容:如“脏腑关系”部分。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讨论一对脏腑之间的关系,并派代表到讲台进行“演讲”,然后再由其他同学进行相关的补充。发言之后,老师和其他同学提出相关问题,由发言组的学生当场解答,最后由老师总结同时根据各组的表现予以细致的点评。引导学生透彻理解题意,明晰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能将相关知识前后贯通,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医基础理论,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巩固,从而能自觉运用和分析相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3.结语

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规”,中医基础理论是构筑中医药学的基石,授课教师做好中医基础课程的教学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中医专业的动力。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病案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作用。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生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既加深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又锻炼培养了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因此,认真研究每一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及与之相适宜的教学内容,并将教学方法融于教学过程,这样才能保证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较好的传授给学生,并为后期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l]王蕾,李春英,张炎,等.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调查情况分析[J].中医教育,2000,19(6):23.

[2]吴鸿洲,程磐基.古今中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2):10-13.

第2篇

一、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概念分析

有关资料表明,PBL教学理论的概念,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霍华德教授提出的,具体是指在临床实践课程的前提下,以学生为本,以患者的问题为基础,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讨论。PBL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如何围绕专业问题进行思考、推理、分析,进而使学生得出自学的成果,使学生注重自身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的锻炼。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对于改善《中医基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专业知识的传授、学习效率较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中医基础》教学的教师应结合学生在《中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合理地运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最终才能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在提高《中医基础》教学水平的同时,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基础》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积极探究《中医基础》教学中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于选择采取何种有效的改善方法非常重要。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进行《中医基础》教学,有利于提高《中医基础》教学的整体水平,通过教学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更好地对《中医基础》专业课程及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对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是完善《中医基础》教学模式的重要前提之一。为了更好地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才能确保PBL教学理论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部分

在实际教学中,将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应用在《中医基础》教学中,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医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中医基础》教学中,教师应切合实际,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在教学问题设计方面突出重点部分。问题设计,作为应用PBL教学理论的关键,可以为学习医学理论的抽象性、思想方法的异质性、复杂性的临床案例等提供足够的空间。此外,由于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其课时相对较短、内容较多,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就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促使学生通过突出的教学设计,全方面地掌握中医基本教学概念与理论知识。在问题设计方面,重视《中医基础》教学理论的系统性,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断地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深化自身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在实际教学中增强教师对PBL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增强教师PBL教学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因为教师作为PBL教学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环节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与传统的《中医基础》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更需要教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知识结构、组织与管理水平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能力,使教师能够应用自身所掌握的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此外,教授《中医基础》的教师,应做到熟悉中医教学大纲并了解学生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能力、表现,并以此为基本依据,将学习能力较强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为一组,将性格内向与性格外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实现学习能力与性格的互补组合。在《中医基础》教学的课堂中,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中医理论等相关问题的讨论,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发言,在下课前为学生进行简短的总结与评价。长此以往下去,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

(三)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才能成功地实施PBL教学模式。《中医基础》教学的教师,可以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自主地从资料准备、教学提纲、相关病理查阅、小组讨论主题,这些前期的准备步骤,需要学生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准备。因此,《中医基础》课教学的教师,应充分考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为此,《中医基础》教师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应适当考虑减少课堂授课的时间,重点讲解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大致归纳出自主探究的思路,留给学生更充足的时间进行探究式学习。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取得明显成果的重要教学表现。[5]

三、《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

《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是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应用的重要前提之一。应用PBL教学理论视阈下的《中医基础》教学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可以在《中医基础》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发学生通过创造性思维产生解决问题的新观点,并通过自身的能力,检验新观点的正确与否。但是,目前各大中医院校在《中医基础》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通过《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来进一步改善问题,对于中医医学基础教学的整体发展非常重要。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具体教学环节实施之前,结合《中医基础》教材各个章节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及目标。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中,重点结合学生在《中医基础》教学中的表现及能力,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引导问题,使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问题,深化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理解。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中,还可以考虑加入多媒体教学设备,在互联网上搜集更多的与课堂知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逐渐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中医知识基础。在《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在课上进行实施。《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在《中医基础》教学课堂活动结束前十五分钟,教师根据下一节课程的任务,将下一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告知学生,同时,引出设计好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参与下一节课的课堂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鼓励学生的工作,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讨论中。

(二)引导学生课下查阅相关的参考资料,要求每个小组设计一到三个问题,在课堂中向教师提出,由教师解答。并对所讨论问题进行归纳、初步总结讨论的结果。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的问题,留到下一个讨论环节。

(三)在各个学习小组充分讨论的前提下,组织全班进行重要问题的讨论。由各个小组选择学生代表,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小组内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征集其他小组的正确答案。其他小组依序,总结内容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全班讨论的环节。

(四)教师针对学生问题讨论的情况,及时进行总结与归纳,重点解决学生讨论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涉及到的理论知识点。

(五)在课堂活动结束后,针对每组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考核。并按照每个小组成员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分数奖励,并作为期末平时成绩的基础,计入学生的总成绩。其次,在这个环节,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参与学习讨论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摆脱心理障碍,积极参与到课堂问题探究活动中。[6]

四、结语

第3篇

论文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中医基础理论》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几年的尝试实践,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

《中医基础理论》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好中医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由于中医理论形成于2000多年前,不仅文辞古奥,内容精深,而且使得其在认识论、方法论、思维模式与方法、概念体系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思辨性和抽象性,这就使得初学中医者常常产生畏难情绪,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对教与学均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应注重教学方法的优化。现代教育技术蕴涵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为实现新教育观念提供了技术、方法和认知工具,支撑着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2003年以来,笔者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立了新型的《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模式:

1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模式

是指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等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进行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运作方式的变革。其模式如图1。

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各种信息表现形态于一体,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操作平台。通过教学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集成性处理,创设由师生共享的教学情境,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这种教学模式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2003年起,全体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制《中医基础理论》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课件内容和使用方法,并开展了“多媒体演示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的课堂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改革,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遇到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可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通过多媒体投影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演示出来,便于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加深其印象。《中医基础理论》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尤其是阴阳五行、经络、六等章节,若充分运用多媒体,则可以通过大量图片、动画和录像将抽象难懂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便于引导学生多动脑、勤思考,活跃课堂气氛,不仅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将前后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连贯起来,使学生对整个《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的逻辑框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2网络远程教学模式

是指基于英特网(Internet)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电子邮件、BBS等进行教学的形式,利用网络可以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开展网络教学是21世纪教学的主题。其模式如图2。

网络远程教学模式是在具备丰富网络教学资源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目标,由网络获取信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选择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通过与教师、学生的交流,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学校引进的网络教学平台,2005年我们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网络教学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①《中医基础理论》全部教学课件及部分教学录像已应用于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途径。②《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大纲、教学方案、习题库、模拟试卷等均已上网,方便了学生学习。③建立了在线网络论坛、公开了教师电子信箱,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学术讨论,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这种教学模式使《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超越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受学生欢迎。

3计算机虚拟情境教学模式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建立虚拟情境,仿真现实情境的一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训练的形式。其模式如图3。

虚拟情境教学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从而达到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达到的效果,可大量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现代计算机虚拟技术可以把舌诊、脉诊、阴虚、阳虚等中医学临床中的抽象症状和体征以形象生动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对动态的过程、瞬间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定格分析,使得教学摆脱了以往文字平面化叙述方式和挂图方式,学生既可以进入中医学微观世界,也可以进人中医学宏观领域,使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生动。例如,对于血液循行的讲授,可制作血液循行的多媒体课件,仿真人体血液循行。过去这些内容在讲课中是非常抽象的,现在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中的三维图像或视频影像来表现,这样教师讲解时会省时省力,学生学习时易于理解和掌握。虚拟情境教学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如临其境,融入其中去感受、体验现实生活。

第4篇

论文摘要:《中药学》分段教学是指将《中药学》的基拙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拙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拙理论与中药学基拙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拙课《温病学》、《伤寒论》、《金魔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与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中医药学术要在21世纪获得重大进展离不开一批完整掌握中医药理论精髓,且具备现代科学知识、技能的中医药人才,而这种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在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中药学》是中医药教育的重要课程,培养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教学和教材的改革是关键,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能使学生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实际衔接,也有利于大学后的继续教育,并有利于中药学科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各科应用的研究和发展。本文中所述的教学模式适用对象是中医医疗专业、中西医结合医疗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生。

一、《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第一版全国统编教材《中药学》至今,《中药学》的教学基本上是在《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后开始,学生尚未接触到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学科的学习,对中药的临床应用基本上不能理解,尤其是对《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和临床各科中的病名及术语不能理解,如桂枝治疗奔豚气、半夏治疗心下痞、葛根治疗项背强几几、燕白、瓜篓治疗胸痹、柴胡治疗少阳病、黄荃治疗湿温病等,因而学生对掌握各味中药的适应症有较大困难,影响《中药学》教学的质量。而对研究生或大学后的继续教育,目前的《中药学》教材和教学模式又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二、《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意义

寻求《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提供中药教学和教材改变的成功范例:现行的《中药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取课堂满堂罐的教学模式,不管学生是否理解,而且从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情况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要间隔一、二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中药学》分段教学就是指将《中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在临床课之前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理论与中药学基础理论有机地衔接起来;在专业基础课《温病学》、《伤寒论》、《金匾要略》及临床课学习后,进行临床中药学的教学,使学生能顺利地过渡到临床中药学的学习,并为临床实习毕业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两者结合起来学习,还可减少知识的遗忘,节省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高质量适合现代中医药发展的中医药人才,适应医药卫生改革的要求:现行《中药学》教学模式由于其与中药学术特点、学术水平存在相悖现象,在中药理论与临床应用教学方面都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时,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试连常用中药的药名、基本功效和临床应用均忘记的现象普遍存在,更谈不上在临床上得心应手地使用中药。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以及医药卫生制度改革的深入,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将有更大的需求,通过《中药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也有利于《中药学》学科的发展研究,有利于推动中药学术的发展。

三、《中药学》分段教学的依据

1.《中药学》的学科特点、发展趋势

中药学是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性能与临床应用为主的一门学科,属中医药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它既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大中药学学科中的核心和基础,既属药,又属医;既是基础课,又具临床性质。

《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已经是在朝着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的趋势发展,近年来,中药学基础理论研究受到重视,已经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十八反、十九畏、中药配伍及炮制等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中药学基础理论的专著如《中药药性论》等,已有一定数量的论文;临床中药学的研究与应用也迅速发展,并向专科临床中药学发展,专科用药和合理用药成为中药学发展的重要方面,如雷载权、张廷模主编的《中华临床中药学》、赵学敏主编的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学》等。作为高等中医药教育,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求,调整教学模式势在必然。

2.临床中药学在中医药学科中的地位

由于临床中药学主要是研讨中医临床各科所用药物的如何应用,所以,它又具有与临床学科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直接根于临床。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在近几十年来,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表现为:一是药物数量的增加及新药的不断涌现。自汉代《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后世历代不断增加,至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已达1892种。而《中华本草》收载的药物达8980种,总结了中国传统药学的成绩,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二是新药的研制开发,许多按中医药基础理论组方研制的,如复方丹参片、丹参滴丸等;并对一些临床常用的老药,发掘出新的功用,如川苟用于治慢性肾炎氮质血症、新生儿硬肿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天麻治脑外伤综合征、神经衰弱;以及肉从蓉可治氟骨症、仙鹤草治肿瘤、白及治肺结核、砒霜治白血病等等。还有从中药中提取有效成分而制成新药者,如川芍嚓、青篙素、丹参酮、鱼腥草素、靛玉红(青黛中提取)、康来特(惹茵仁中提取)等等;同时对人参、黄蔑、麻黄、附子、大黄、当归、丹参、川芍等常用中药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揭示了传统功效活血祛疲、扶正补虚、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等中药功效的若干机理。临床中药学研究离不开临床学科,临床学科的发展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又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已经为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模式探讨

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试教和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实现21世纪中药学的教学模式新突破。

1.内容

基础方药学和临床方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大纲的研究、教材编写的研究、教学课件、多媒体的研究等。

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编写资料。

(2)调查研究法: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现行中药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广泛的调研。

(3)实验研究法:通过对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实验班的研究,摸索出分段开设该课程的最佳时机,以及实施的具体方案。

3.特色

从中药学的学科特点探讨基础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分段教学的教学模式,寻找教学研究的突破口,该教学研究实用性强,有运用和推广价值。并结合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学科特点探讨课程和教材、教学方法、方式的改革,使教学真正与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相适应,有较强的创新性。

4.教学模式探讨

(1)基础中药学的教学模式:基础中药学是指中药学中的三基部分,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体内容包括总论部分的中药的形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名称和分类、中药的产地、采集和储存、中药的炮制、中药的作用、中药的性能、中药的应用等,重点是在中药的药性理论;各论部分包括概说部分(各章节的定义、性能特点、功效、适应证,分类、使用注意等;单味药物的性味、归经、性能特点、基本功效、主治病证等;基本技能包括常用药物植物、饮片的基本知识与识别。

中药的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的,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要学好临床中药学,必须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而要教好《中药学》这门课,更要求教师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中医基础理论。要在《中药学》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将基本理论加以融汇贯通,有目的地将之有机结合起来。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第6篇

关键词:中医生理学;内容;特点;渊源

医学属于实践科学,以生命为其研究目的,中医学也不例外。中医学通过解剖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之后,并没有沿着“解剖”的路线发展出与其相对应的生理学,而是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在战国时期“方士”的影响下,与古代“天人哲学”相结合,形成了以《黄帝内经》为代表,以“气化学说”为学术特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界曾对中医生理学的学科构建作出努力,但最终因无法对解剖形体作出合理解释而失败,以至民国时期,中医界人士也开始怀疑和批判中医“生理学”的合理性。通过了解中医“生理学”的学术沿革,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医学解剖形体与气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建设和完善中医生理学的理论体系。

1中医学术特点的衍变

目前,有关中医学理论起源的问题,大多认为可远溯夏、商、周三代,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建立。战国至秦汉,国家完成了统一,“诸子思想”“百家文化”逐渐融并,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与完善。《黄帝内经》便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成书的,后世医家的学术思想,都是在该书基础上发展建立的。因此,《黄帝内经》一直被看做中医基础理论建立的标志。

1.1中医生理学的内容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功能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1]。《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内容,多散见于各个篇章,不成系统,但涉及面非常广泛,内容大体包括:①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变化机制,如以“天癸”为中心的男女七八节律;②人体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机制,如根据气血的盛衰和形体的变化总结出以“十岁”为基数的“好走”“好趋”“好步”“好卧”等生理特点(《灵枢?天年》);③饮食的消化吸收、物质代谢及呼吸机制;④人体气血运行的日节律(营卫的循行)、月节律(气血与月之阴晴圆缺的关系)、季节律(五脏主时规律)及精神活动与形气盛衰的关系、形体与气化的关系等有关人体生理的多方面内容。因此,有人把《黄帝内经》看作中医生理学的古典巨著[2]。虽然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在民国至建国前后作出了尝试,但由于中医界自唐宋以来对解剖形体的忽视,始终没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医生理学理论体系;而中医藏象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没有对脏腑实质等形体问题作出合理解释,因此均不能取代中医生理学的意义。

1.2中医生理学的理论特点《黄帝内经》有关人体生理学内容的特点为注重“气化”,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气化”作用下完成的。“气化”的结果,通过颜色、气味、功能、形体变化等形式在“形体”上表现出来,重视“形神并重”或“形气并重”。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保留了汉代遗风,在医学上仍有《黄帝内经》的学术特点,只不过对生理基础的态度,已不能与汉代同日而语。首先,人们对形体解剖的认识逐渐淡化;其次,方剂学的发展也导致对医学理论的探讨从生理转向了病理和临床。受各种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及《伤寒杂病论》的广泛流传,宋代以后医家出现了“重病理”和“重气化,轻形迹”的医学观念。《伤寒论》是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医临床著作,其重要内容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可以说“六经”是打开《伤寒论》理、法、方、药一体性的钥匙。晋唐以来,研究《伤寒论》的医家,多从运气、病理、方法论等角度立论,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解读六经的少之又少。试看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所参考的书籍———《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所研讨的内容———五运脏腑、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等,可以推知张仲景掌握的医学内容涉及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等多方面;而其所讲的六经,不会限于多数医家所认为的诸如经络、六气甚或辨证方法等。如果站在人体生理的角度看六经,可以说三阴三阳理论是在“形体”与“气化”基础上,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即“藏象系统是由五脏结构性器官按六经脏腑经络三级阴阳规律组成,内合脏腑,外应五行阴阳,六气标本是其属性”[3]。宋代以后中医学的变革,除了唐代方书盛行引发“不重辨证”的时代影响以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宋儒的发展和理学的兴起。宋明理学对中医生理学最为明显的影响就是“命门学说”。以儒家为中心,旁采佛、道两家融会而成的宋明理学,针对宇宙的本原问题,产生了“理”与“气”的争论;而“命门学说”即是明代医家对生命“本原”或“原始主宰”思考的结果。但是与理学家一样,主张“命门为人身之大主”的医家都是在“有形世界”纠缠,一直没有进入“无形之道”的境界。因此,由《黄帝内经》建立起的中医生理系统,并没有因为“命门学说”有所动摇。此外,北宋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把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以五脏为单位划为五大系统,开启了后世部分医家著书立说的基本模式。近现代“中医藏象学”“中医基础理论”及部分医家的“中医生理学”等教科书,大都为此模式。但张元素并非首创,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可以看作该模式的雏形。严格说来,这种模式是以“气化”为中心的中医“解剖学”,仍然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中医生理学系统,并且忽略了脏腑实质和解剖形体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问题。其他如李杲的“脾胃论”、朱震亨的“相火论”及其他医家对脾肾关系的论说等,基本都属于对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某个部分或个别单位的功能的发挥。综上所述,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密切,其学术特点也因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差异而有所衍变。中医生理学作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包含了“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对生命的全过程及生命活动的具体机制都有详细的描述,但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唐宋以后,众医家分别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充实了中医生理学的内容,但对“形体”认识的不足,影响了后世对中医理论的准确理解。直到今天,中医的“形体”仍是阻碍中医学发展的首要问题。

2中医“生理学”的渊源

清代考据之学的兴起,影响了医学界对经典的回顾[4]。部分医家并不满足于仅对理论进行解读,更在日常生活中认真体察阴阳的变化,感悟医学的真谛,对人体的生理基础进行深入思考。明代肖京在《轩岐救正论》中总结了中医学“气化”特点。清代以张志聪为代表的“钱塘医派”,不仅发展了中医学的“气化论”,同时对阴阳的变化、气血的生成与运行之道、经络对“形体”与“气化”的沟通等生理基础性问题均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实践;此后陈修园、唐宗海等多尊崇该学派的“气化”思想。另外,乾隆年间黄元御所著《四圣心源》的前半部分,也可视为以“气化为中心”的生理学内容。此后,西医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影响了中医界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反思。尤其是以后,西医“生理学”书籍由日本传入中国,更加促进了中医生理学的学科建设。

2.1生理学的概念“生理”一词,中国古已有之,但并不具备医学意义。医学上的“生理”在光绪年间已经出现,如康有为的《日本书目志》(1896年)载有“生理门”,严复在1898年题为“西学门径功用”的演讲中提到“生理之学”,1907年出现了中国人自己编著的人体生理学著作《生理学课本》。该时期“生理学”实由日本传入,“斋田氏、高桥氏之《生理学》流传坊肆”。在此之前,“欧美新说东渐,通行之生理学为全体新论、全体阐微、全体通考等”[5]。此后,“生理学”作为学科名称逐渐在中国医学界确立,中医界相关著作也相继问世。西医入华之前,中医学界多用“医理”“理”“道”“医道”等概念来概括包括养生、生理、病理、诊疗、处方、用药等有关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内容,与现代医学生理学意义相近的名词是“内景”,但其内容主要介绍各脏器的位置、不同部位的名称及饮食的代谢过程,是人体生理的小部分内容。实际上,中医学对中医生理学的认识,受中国传统文化直接影响。

2.2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中医生理学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秦汉是诸子思想相互融合与各家学说逐渐统一的时期,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在此背景下日渐完善,《黄帝内经》是其代表作。中国文化向来被认为源于“伏羲画卦”,至黄帝时期进入“初期集成”,中国原始科学文化也在此时建立。尧舜时期,不仅继承了早期的“科学”,同时发展了“人文”,大家所熟知的“天人合一”观念,便是“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并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成熟[6]。因此,属于实践科学范畴的中医学,具备人文哲学属性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医学属于生命科学,从考古发现和现有资料记载来看,在其理论建立之初,已经对形体解剖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7];而中医学之所以没有发展出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除了中医学对“形体”的认识与现代医学不同之外,与其带有人文特点的“气化”思想有关,这并不代表中医学轻视“解剖”。后世医家对“形体”的冷漠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医学的理论包含形体与气化两部分内容,而气化理论则与形体解剖并列存在,而非形体的附庸。因此,“形气并重”成为秦汉之前中医学最大的理论特点,这也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内容。该时期中医生理学最主要的任务是为养生修炼和临床诊疗作理论指导,与后世医界只重临床有很大差别。清末汇通医家,都“主张以中医理论为本位参合中西医学,达到形理或形气兼备的理想目标”[8]。这与中医生理学“形气并重”的特点不无关系。建国以后,伴随中西医结合的发展,中西医基础理论,即中西医生理学的结合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基础目标[9]。

参考文献:

[1]袁媛.近代生理学在中国:1851~1926[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136.

[2]闪增郁,张智,陈燕萍,等.《内经》奠定了中医脉学的生理学基础[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888.

[3]许济泽.六经藏象系统揭秘[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3.

[4]李经纬,张志斌.中医学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574.

[5]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学讲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

[6]南怀瑾.南怀瑾选集?第四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5-154.

[7]廖育群.重构秦汉医学图像[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244.

[8]张如青,黄瑛.近代国医名家珍藏传薪讲稿:生理补正[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

第7篇

   源于中医理论的发展治疗学,是以本土文化为背景,在发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基础上,研究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偏移性异常发展与缺失性异常发展而导致疾病的心理活动规律,并用以指导临床实践的一门学科。在其指导下进行的临床心理治疗则为中医心理发展治疗,其基础理论、治疗技术均渗透着传统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精髓。1中医心理发展治疗理论基础与传统中医心理基础理论  。

  根据中医整体观、发展观理论,通过20余年的临床积累,我们提出异常发展心理理论,并作为发展治疗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格的本质是个体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过程中各心理要素发展的结果,人格的形成过程即是个体在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过程中各心理要素发展的过程。

1. 1异常发展心理理论与人格体质论  

  异常发展心理理论认为,人格的发展分为正常与异常,异常人格是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格基础,当个体具有异常人格这一发病基础,此时一个负性事件作为扳机点对个体产生刺激,则可能发生精神心理疾病,而要治疗其精神心理疾病,不仅要改善其疾病症状,更要着眼于其人格,纠正其异常人格特征,从发病基础进行治疗,做到从根本论治。这符合传统中医心理理论中人格体质论思想,不同的人格与体质具有不同的患病倾向,在治疗中重视因人制宜、治病求本。   

 通过吸收西方心理学人格理论,异常发展心理理论对于传统的人格体质论有独特的创新与发展。传统人格体质论将不同的人格体质分为不同类型,如阴阳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等,个体的人格根据其特征隶属于不同的人格类型。而异常发展心理理论是将人格分为各种人格要素,包括胆商、自我、意志力、思维方式、人际关系、性发展、世界观,每个个体的人格都具有以上所有要素,而个体人格的特征通过各个人格要素发展水平的不同体现出来。人格的异常同样体现在各个要素发展水平上,表现为人格要素发展的缺失和偏移,即某一人格要素发展的不足和过度。根据中医中庸思想,不足与有余都是不平和的状态,例如,意志力的缺失使得个体缺乏动力与坚持性,意志力的过强使得个体固执,不知变通。而要调整人格要素的虚实,则需要相应的技术进行人格要素的补泻,人格要素的缺失与偏移,以及对人格要素的补泻,则是对中医的虚实补泻概念的发展。

1. 2异常发展心理理论与三才整体论  

  三才,即天、地、人三才,三才整体论体现了个体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即人不能脱离生存环境独立存在,人与其所处的环境相互影响。在异常发展心理理论中个体的人格发展受到不良生活环境与经历的影响,其中以负性生活事件以及家长所采取的不良教养方式为主。根据中医心理情志所伤理论[00,这些负性经历对个体产生刺激,使个体处于应激状态,并产生不良情绪,负性经历逐渐积累,则对患者的人格发展产生影响,最终导致异常人格的形成。而在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除了人格基础,通常还需要有刺激性事件作为扳机点,该刺激性事件也属于所处环境的一部分。

2中医心理发展治疗技术与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技术    

发展治疗的主体方法主要是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源于中医气功等理论的TIP技术是通过中医气功入静与暗示诱导等方式,将患者诱导至低阻抗状态,在这一状态中,患者可以不加抵抗地接受信息,从而在潜意识层面进行意念导入治疗的中医心理治疗方法。在异常发展心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TIP技术可以深入患者潜意识,对异常人格发展过程进行修正,实现中医心理发展治疗。TIP技术中包括诱导放松、共情、病机分析、再成长、症状处理、行为疗法等技术,蕴含着传统中医心理治疗技术的精髓。

2. 1诱导放松与静心宁神法   

 TIP技术顾名思义是在低阻抗状态下进行的意念导入治疗,低阻抗状态的营造是通过诱导放松来达到的,将中国的导引气功疗法与西方的暗示催眠疗法进行结合,通过言语和行为的诱导,使患者进入从清醒到睡眠过程的中间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患者可以不加抵抗地接受导入内容,治疗内容可以深入患者的元神,从而达到深入治疗的目的。这种状态与中医心理治疗中静心宁神法所达到的神思处于安静宁谧的状态相类似,即排除外界思绪的干扰,正气存内,心身自愈能力增强。

2.2共情与疏神开心法

   根据前文所述发展治疗理论中关于病因病机的分析,绝大部分的心身疾病患者在生活经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教养方式和负性生活事件,然而因为国人普遍的低调内敛的少阴型性格,很多人在经历负性事件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泄。在收集病史时需要通过提纲式作业了解患者的经历,尤其是负性经历,嘱患者在保证隐私的情况下写下生活中伤心痛苦的、害怕的事,难以启齿的性方面经历,以及快乐的事和依赖的人与事物。在了解患者的病史后,需要在低阻抗的状态下对患者的负性经历共情,从而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宣泄,进一步降低阻抗,促进医患沟通等。中医自古在诊疗方面,尤其是进行中医心理治疗中十分重视共情然而在中医心理治疗传统技术中,并没有共情这一西方心理学传入的概念,与之类似的成为疏神开心法,即对患者以诚相待,对患者的不畅情志进行疏泄,并且在疏泄的同时注重给予同情与关怀。

2.3病机分析与说理开导法

     《横帝内经》曰:“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与之以其善,……恶有不听者乎”,这段描述了中医心理传统疗法中的说理开导法,指通过医患沟通,使之明了与疾病相关的道理的治疗方法。开导的内容包括患者疾病的来由,并且告诉患者所能做的努力与不应做的事情,建立信心此技术在发展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了解患者生活经历、发病过程后,根据上述发展治疗基础理论进行病机分析,并且在低阻抗状态下将分析的内容导入给患者,使其了解是其成长过程中的负性经历逐渐导致人格要素方面的缺失或偏移,而这成为其精神心理疾病的人格易感性,在遇到某些刺激性事件后,最终发病。同时告知患者正视负性经历与人格方面的问题,经过正确的治疗与医患的共同努力,是可以完善人格,最终达到精神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树立信心。另外,病机分析也与狭义的“祝由”概念相似

2. 4再成长与暗示解惑法    

再成长技术是针对异常人格发展中人格要素的缺失、偏移所进行的完善人格的治疗技术,是发展治疗的核心。在低阻抗的状态下,使患者回溯到成长过程的早期阶段,根据患者人格要素的缺失与偏移,导入可以促进该人格要素发展的小故事,通过生动鲜活的叙述,使患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于在低阻抗的状态下,患者可不加抵抗的接受导入的内容,在潜意识层面对导入的故事内涵进行感受与领悟,从而修正患者人格要素的偏移与缺失,而不是直接告诉患者需要在某一人格要素方面需要加强或削弱。这种通过含蓄间接的方式进行心理治疗的技术与传统中医心理治疗中暗示解惑法相似,即通过采用暗示的方式剖析本质,使患者真情感触,以诱导患者在“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意见

2. 5躯体症状处理与移情易性法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合二为一的身心观,以及对心理问题的忌讳,国人的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躯体症状表现出来的l,这些患者往往十分关注躯体症状,甚至己经掩盖了心理问题本身。根据这一特点,TIP技术在低阻抗的状态下指导患者转移注意力,将注意力从关注自己以及自身症状向外转移,从而缓解症状。中医传统心理治疗中的移情易性法,同样是通过转移注意力,派遣情思,达到治疗目的

2. 6行为疗法与志意以绳法

    在中医心理治疗的案例中,很多是通过指导患者行为改变而达到治疗目的,类似于现代心理学的行为疗法。传统中医理论中并无行为疗法这一名称,而志意以绳法可以认为是中医对行为疗法的称呼,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行为,改变现有的意志,使之从意志到行为恢复常态。发展治疗对意志力的训练十分重视,在低阻抗的状态下,导入意志力训练信息,并且嘱患者在现实生活中保持精力,增加活动,改善社会功能,正是志意以绳法的体现。

    此外,TIP技术中还有其他传统中医心理思想的体现,例如,TIP睡眠调控技术中睡眠环境适应技术与习以平惊法类似,再成长技术中的预成长使患者在低阻抗状态下模拟将会发生的一些经历,体现了中医未病先防的理念。

第8篇

摘 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方法等方面,根据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认同感差、教学课时少等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医学;教学方法;西医院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7-1495-02

近年来,教学改革日益深化,本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考评力度也不断加大,改革旧的中医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已是迫在眉睫。为进一步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本教研室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中医教学进行了总结,在以前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存在问题

1.1 内容杂章节跨度大学生不易接受现行的教材一本书几乎涵盖了中医专业本科教学的所有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病机、防治原则等内容;《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和辨证内容;《中药学》中的几十个常用方、基本方,常见病证治疗章节涉及的几十个常见病的中医及针灸疗法;《针灸学》中的刺灸法、100多个常用穴的定位、主治、操作和常见病的针灸治疗学,内容庞大,重点多而分散,章节与章节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中间哪一个环节掌握不好,都会造成对下面知识理解困难。例如学生普遍反映辨证难,特别是遇到病案分析的时候,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这主要还是中医基础掌握不好,所以学生抱怨处处是重点等于没重点,点点想记住,点点记不住。学了后面忘前面,不能融会贯通。

1.2 注重理论教学忽略动手能力培养理论和实习分离,实习课时少,学生心理上不重视,中医教学教具少、课时少。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增加每节课的容量,尽量减少实验课时,学生的实习次数少。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欠缺,动手机会少。例如在进行针灸实习时,很多同学说到如何操作时头头是道,但真正操作起来就是不能突破皮肤扎进去,这主要是缺少练针机会,指力不够造成的。很多学生临床实习时,还是从头学习。

1.3 中西医理论体系诸多不同内容晦涩难懂学生无所适从学习积极性不高作为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传统医学。中医与我国古代朴素的哲学观念息息相关,如阴阳、五行,同时又是哲学范畴的概念,抽象难懂,摸不着,看不见,没有实验数据支撑。学生觉得新奇好玩,但并不相信,持一种怀疑态度,特别是中西医理论截然相反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对中医学习丧失信心,对中医治病缺乏信任。每一届都有学生在教员讲到脾的运化功能时,提出同样的问题:中医强调饮食物通过吸收后输送到脾,通过脾升清的功能把水谷精微上输心肺,可西医却是完全不同,脾并不是一个消化器官,没有此功能。这种用西医的理论来否定中医的事情每届必有,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印象:中医是错的。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多阻碍、很大难度。如何培养学生的中医治病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中医理论抽象,缺乏一些量化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理论,也让学生感觉含混晦涩,从心里排斥中医,学生积极性有很大挫伤。中医难懂难记,干脆不记。传统中医教学很多章节不能通过实验,以直观方式进行论证,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2 采取对策

2.1 提高西医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明确目的意义,培养学习兴趣。医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医学的最终目的是预防疾病,解除人们的疾苦,为人类健康服务。今天培养的医学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而且还应具备中西医两套过硬本领,并能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于临床。这对开阔视野、启迪思维、丰富知识与技能、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弘扬中医特色,激发学习热情。特色,是构成事物有别于其它事物的因素。所谓中医特色,就是中医学有别于其它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的特殊性。任何学科的存在、发展及其生命力都是由这门学科的特色所决定的;任何学科都有它的长处与优势,这也是由特色所决定的。因此,让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利的。比如,向学生介绍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潜在优势,边缘或分支学科领域的潜在特点,以及临床医疗效果,中药和方剂的长处与优势,现阶段中医中药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并密切结合临床,列举一些西医治疗较为棘手而中医治疗却疗效显著的疑难重症病例。比如。西医较为棘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不孕症等疾病,用中医中药治疗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使同学们耳目一新,心悦诚服,从而激发起学习中医的兴趣与热情。

2.2 转变观念通俗易懂 由于学生对现代医学的教学模式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个概念,而现在又进入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面对的是与现代医学截然不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如“阴阳”、“五行”等名词。如果学生带着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的概念,去理解祖国医学,将会产生半信半疑,甚至根本无法接受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进行中医教学,其授课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是摆在授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何把课讲授好,教师首先要考虑到你的学生不是中医系的学生。他们既没有医古文的基础,又没有与之相应的基础知识,所以在讲课时,首先讲明中医学的特点,说明它与现代医学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什么角度才能理解得深刻,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技巧,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知识时,尽快从现代医学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新的理论体系,不要拿现代医学的某些观念去生搬硬套祖国医学的理论。反之会直接影响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学习。例如:肾脏,现代医学认为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废物及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维持机体内环境恒定,肾可产生许多内分泌激素,作用于血管、中枢等组织器官,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还可分泌红细胞生成素,促进骨髓造血,另外肾脏与钙的吸收有关,可促进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使骨质吸收。而中医学认为,肾主藏精,精则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生殖发育之源,主水液代谢,以维持体内水液的平衡,主骨生髓以使骨骼健壮,精力充沛。由此可见,在肾的功能上现代医学与祖国医学是大致相同的。再例如脾脏,现代医学认为,脾的主要功能是造血,而中医学则认为脾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脾又具有统血、主肌肉四肢等重要生理功能,故古人称之为“后天之本”,是消化吸收的一个重要器官,从这一点上说,这两种理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说法,这就是它们之间的不同处,也不难看出。中医学的藏象学说,它不仅是一个解剖的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的概念。如果不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一个新的理论观点,就无法去接受这种理论。我们的教学工作,既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知识,又要掌握诊疗疾病的技能。使学生大学毕业后在临床工作中,不仅掌握现代医学诊疗

技能,还能合理地运用中医药理论互补,真正地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提高治疗水平,即是我们于西医院校搞好中医授课的真正目的。

在教学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教材中引用了很多古典的原文,来说明要阐述的问题,偏偏学生又没有医古文及“四部经典”的学习经历,学生在看书时,理解书中的含义就产生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把“经文”所描述的知识,结合讲课的内容,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出来,借助此精辟的论述,来充实授课的内容。使学生充分地理解,掌握知识,讲解时语言要生动、形象、活泼、富有感染力,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国医学的兴趣。

2.3 突出重点形象教学 笔者认为现代医学是一门实验性医学,而祖国医学则是一门实践性医学,也就是说它必须将言与手结合起来。所谓言就是讲,怎样去用语言将祖国医学讲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其技巧,是授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由于授课时间短,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多,教学任务重,这就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传授于学生。这种矛盾解决的最佳方法是:老师在授课前要求学生,首先预习老师授课的内容,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标出来,老师在授课时,根据其难点讲透,突出重点,概念明确,形象教学,课后个别学生仍不懂的问题,重点讲解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例如:阴阳五行学说,这种理论比较抽象,难于授课,但是又必须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因为它是祖国医学的精华,始终贯穿于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乃至指导着临床。那么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是摆在授课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个概念,学生理解不了。就直接影响学生下一步的学习内容。怎样去理解阴阳五行学说呢?其实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和宇宙观。在祖国医学创立时自然也受到当时这种哲学思想和宇宙观的影响。用来解释和阐述自己认识理论的工具和归纳自己临床经验的一种手段,因此受当时历史条件所限制,阴阳五行学说也就贯穿于中医学中的各个方面。要学习中医,必须要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中医学中的论述进行分析和研究。我们在解释“阴阳”这一名词时,首先要说明它是一哲学概念,是我们古代广大人民用以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以及总结事物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方法。五行学说,是指自然界中最基本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行”就是指五种物质的运行和变化,因此所谓“五行学说”简单地说。也就是指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等五类物质的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所谓五行如同阴阳一样,它也不过只是一个哲学概念,也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中医学不过是在当时条件下利用它来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而已,没有什么特别微妙的地方。虽然这种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抽象,不容易理解,但必须把它们做为重点内容解释清楚,让学生充分理解其较深刻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