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3 16:44: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的根本出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回顾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农业具有产品生产与经营商品化、生产装备与管理工业化、生产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动力科学技术化、组织与服务社会化、生产发展可持续化、投入与补贴福利化,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政府全程补贴、提供保护与服务等现代意义上的内涵特征。”戴小枫认为,现代农业是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农业。
而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中国社会工业、城市、市场的发展,没有非农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现代农业的发展。“可见,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在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动力在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市场需求。”戴小枫说,正是这种需求,促使了我国农业产业链条中产后部分十多年来的大发展,即农产品加工业的异军突起和快速发展。
据统计,30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总体保持年均13%以上的增长速度,2011年年底总产值已达到14.8万亿元,占GDP总量的3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7:1。
一、农机推广的重要性
中央1号文件曾明确指出:要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要围绕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改革农业科技体制,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试验和示范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是一切农艺技术大面积实施的载体。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备物质条件,而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适时推广是促进科技成果更好更快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提高认识,把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做好,争取早日全面地实现农业机械化,繁荣农村经济,是我们这一代农机人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二、搞好农机推广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机推广是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普及的根本途径。在推广工作中,农机推广人员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农机推广不仅仅是推广新机具、新技术和增加农机总动力、总容量或是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更重要的是要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为目的,适应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符合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切实解决农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农机推广部门可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
长期以来,农机推广部门一般只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因而自身实力难以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积极兴办实体,实行推广、服务、经营一体化,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和改善推广条件与推广手段。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给予大力支持,在税收、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优惠。
2.利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近年来,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农机推广要根据本地农机化发展规划,引导农机化朝着装备结构优化、作业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看好的方向发展农机推广经常是被动地适应农艺技术的变革,但有些农机的推广,特别是农产品产后加工的机械化,会改变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掌握推广工作的主动性,实施指导性生产,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3.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全方位、多层次推广农机在农机推广中,我们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拓展农机推广的范围,向农林牧副各业延伸,向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延伸,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农机推广。
4.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推广队伍水平
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将农机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农机推广队伍建设,要坚持业务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相结合,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请农机专家到单位来为推广人员授课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使其真正成为本行业的专家。
5.农机推广工作要把农民经济利益摆在首位
农机推广工作就是向农户推广新机具和新技术,其宗旨就是为农户服务。因此,要向农户提供专业信息,帮助购买适用的农机具,传授正确的驾驶、保养和修理知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农机设备损坏。
6.创建推广示范基地,加大示范推广宣传力度
关键词:水土保持;“三农”问题;农民创收;解放劳动力;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如何选择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可行的“三农”问题突破口,专家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观点。论文百事通(1)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发展乡镇企业的农业发展经济策略;(2)发展县域经济与小城镇建设;(3)确保农民就业、发展劳务经济的富余劳动力转移策略;(4)增加农村投入、加大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税费改革等惠农政策;(5)以新农村为契机解决“三农”问题。
本研究认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城镇化),根据中国现有国情,这将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并可能将自始至终伴随着社会安定问题与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以往“三农”问题突破口的研究,要么考虑过远,要么一直在围绕着经济,却极少的考虑生态环境的问题。水土保持将可能成为山地丘陵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突破口,不仅能够发展农业现代化、解放富余劳动力、促进城市化进程,并且保护了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1“三农”问题
在生态脆弱的山地丘陵区,“贫穷”是“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障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投入长期不足,农业技术停滞,造成了农民教育、技术和经济的“贫穷”,农民剩有的财富只有土地,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提高生活水平,农民只有扩大开荒面积,增加劳动力,提高农业产量。然而,由于生产技术难以保障,土地贫瘠,人口压力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愈加贫瘠,人民只得再次扩大生产面积,形成“广种薄收”的局面,导致“贫困-人口压力-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贫困加剧”的恶性循环。
2水土保持是中国山地丘陵区“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2.1水土保持是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由于中国特殊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特别是人口的迅速增加,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草原的超载放牧,乱砍滥伐,森林锐减,以及开发建设过程中乱采滥挖,对地貌植被的破坏,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耕地减少,生态功能衰退;泥沙淤积江河,形成小洪水、高水位、多险情的局面,给防洪保安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土流失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头号环境问题。
2.2水土保持提高农民收入
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从而增加人口环境容量,使群众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条件,安居乐业有了基本的保障。政府非常重视水土保持工程,将水土保持项目建设成为“富民工程、生态工程、德政工程”。2006年8月,水利部对对2003-2005年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项目涉及山西、江西、湖南、重庆、四川、陕西、宁夏7省(自治区、直辖市)45个项目区、57个县。3年来,累计投入6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4783平方公里,治理区年均土壤侵蚀总量减少1227.99万吨,年粮食总产增长41747.4万公斤,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9877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逐步实现“两改一变”(改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变生态系统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一项有效途径。有机结合生物、工程、农耕三大措施,山、水、田、林、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实现农田增产增收,经济持续发展。2002-2006年实施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18.8hm??2。项目区累计治理程度达到54.09%,林草覆盖率达到39.58%,减沙效率为47.1%,保水效率为21.6%,水资源利用率4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27元。
2.3水土保持解放劳动力,加速城市化进程??
中国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城市化的过程,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农村变城市的过程,亦即农业现代化过程。象中国这样一个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大国,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安定人民与酷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战严寒,修梯田,积累了丰富的梯田建设经验。截至2006年底,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梯田10.26万hm2,农村人均0.26hm2,基本农田达到12万hm2,累计总投资约6.3亿元(国家投资1.2亿元,群众投劳折资和自筹资金5.1亿元),投工1.23亿个,移动土石方6亿m3,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基本上实现了大旱不减产,小旱保丰收。梯田建设促进了马铃薯、畜草、劳务三大产业的发展,农民年人均从马铃薯种植中直接收入1200元,解放劳动力7.8万人,年人均实现劳务收入780元。
退耕还林工程是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中涉及面最广、投资额度最大、政策性最强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力争25°以上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对宁夏南部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农户家庭调查显示,2002年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比刚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2000年减少了13.7%,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的比重也从原来的80%下降到69%,农业中减少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建筑业,贸易、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非农行业。1998年以及2003年数据对比,与退耕前相比,全县总人口增加了0.76%,农业人口减少了0.16%,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中的农业劳动力下降了20.67%,这说明退耕还林对人口资源的分布产生了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丽明,赵敏.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5):4245.??
[2]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0,(8):10??12.??
关键词:税费改革;乡镇财政;困境;出路
我国继、之后的又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实行税费改革,在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确确实实的为农民减轻了不小的负担,但是对乡镇政府的财政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部分地方的乡镇财政问题都已经影响到不能正常的开展基层的工作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新形势下探讨乡镇财政问题就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了。
一、 目前我国乡镇财政的状况
(一)乡镇财政来源比较单一
制约乡镇财政困难的最主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发展的缓慢。当前,我国大部分得乡镇还是停留在刀耕火种的时代,自然乡镇的经济也就还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大部分乡镇的财政收入依然来自于农业,而其他产业提供的税收则很少,因此乡镇财政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而每年乡镇又有许多的大中专学生、政府干部以及退伍军人等需要安置,财政供养人员就急剧的增加,导致乡镇财政不堪重负。另外,对于在乡村教育基础设施的建立上,乡镇财政又承担了大部分,这些负担加在一起,就使得乡镇财政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
(二) 潜在风险加剧,包袱更加沉重
乡镇财政上面临的巨大问题使得基层政府大规模的举债,乡镇政府负债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共有的问题了,这种“还债财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财政的建设。在乡镇债务的形成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贯彻和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但是中央却没有给予乡镇相应的财政支持。二是由于一些乡镇发展地方经济和公益事业。三是在一些公共品的供给上,本来应该是由中央供给的,结果却变成了乡镇府来承担。这几个方面是导致乡镇政府背上沉重债务包袱的最主要原因。
(三) 乡镇政府无力提供农村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还没有建立起财政公共体制,所以导致了财政资源偏向于城市,对乡镇的投入力度不够大,而随着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收支问题就更加突出。一部分乡镇政府已经完全没有能力为本乡镇提供任何公共服务的能力了,所以导致了乡镇卫生条件差,一些患病的贫困农民得不到及时的医治,因病致贫的问题也就更加的突出了,这样就进一步加剧了乡镇财政的困难。
二、 出路探究
目前我国乡镇要缓解财政困难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完善财政分制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及事权的分配格局,特别是基层政府事权和财权要统一和对称。
(一) 加大支持乡镇经济的发展,大力培植税源
要大力发展经济培植税源,首先就要使民营经济得到壮大,这才是最主要得措施,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和发展二、三产业等。民营经济如果壮大,就可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还可以带动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为乡镇创造更多的收入来源。因此,乡镇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搞好硬环境的同时也要创造好软投资环境,从各个方面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制造条件和基础,从而培养税源,这是乡镇财政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 进一步健全地方财政管理体制
对地方财力的分配关系必须规范好,在转移支付制度上应该首先保证不发达的地方,因为这些地方基础条件差,生产力落后。
1、 在事权、财权统一的原则下,对地方各级的收支范围要有一个合理的界定,保证基层的工作能够正常开展。积极建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首先是划分各级事权,这个必须按照责任统一和区域性的原则,相应的放下财权和财力,使财力状况和支持能够匹配,尽可能少的减少专款的规模。其次,在共有事权上应该明确职责,建立相应的分摊机制。
2、 就一步完善转移支付方式。首先是要增强转移支付的力度和规模,其次是要在转移方式上进行规范。为了解决转移支付中计算基数的问题,可以将原来的补助支付、增资性转移支付都合并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从根本完善公共财政的收入体制,才能解决乡镇财政不足的问题,走出乡镇财政面临的困境。
(三)创新乡镇公共品供给制度
要保证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就必须创新改革乡镇公共品供给制度。首先还是要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在财政上对公共品供给的加大。因为只有完善了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使得中央和其他地方的省市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对一些财政收入明显不足的乡镇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从而保证各区域的公共品供给基本均等的原则。其次是建立乡镇公共品供给机构,多元化的供给制度,主要还是以政府供给为主,市场和农民自愿供给为辅的原则。
(四) 推进机构的改革,切实减轻乡镇政府财政上的压力
乡镇政府在财政上的管理应该加强,尽最大可能的增加可用的财力,对地方上的债务问题要谨慎的解决,切实减轻在财政上的风险。
三、 总结
总之,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面临的这诸多问题,中央应当尽快的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并扶持乡镇经济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强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统一乡镇财政财权和事权,这样才能使乡镇财政彻底走出困境。(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人民政府财政所)
参考文献:
[1] 潘建国.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困境及出路[D].南昌大学,2013.
[2] 周俊.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的困境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7.
“十一五”末,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到“十二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在55%以上,机械化水平将在60%以上。日前公布的《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我农业科技发展阶段性目标作了具体描述。
创新推广两手抓
“这些年自然灾害频发,但我粮食生产仍然连年增产。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是我们减灾防灾夺取粮食丰收的重要手段。”农业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司长张红宇在谈到《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时这样表示。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不仅成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业科技“十二五”规划的重点。
这些年的农业发展表明,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时期,我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据农业部介绍,这一阶段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000亿千克以上。同时,研制推广了一批畜禽疫苗药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可以说,由于农业科技的有力支撑,“十一五”成为我农业发展快、农村变化大、农民增收多、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从“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考量,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根本的出路。同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关键要强化推广应用。正如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所说,“十二五”时期农业科技要重点抓好创新与推广。
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要实现“十二五”农业科技目标,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产品总量需求刚性增长,尽管几年来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农业稍有闪失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同时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明显,土地流转成本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总体素质呈现下降。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新型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新主体,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生巨大需求。
挑战还来自我农业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与发达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我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创新能力不足是明显“短腿”。
此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能力薄弱,普遍存在农业科技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基层推广人才缺乏的现象。在农机推广中,除了整体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农机研发能力不足、农机农艺配套不够等问题较为普遍。
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针对问题与不足,《规划》提出,要把技术创新方向从以生物技术为主体,转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相结合,提高我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具体来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首先要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上占领制高点、取得新突破。在良种方面,我水稻专家袁隆平在谈到高产水稻时说过,关键在于良种良法与耕地质量。所以“十二五”时期要以高产、优质、多抗、专用为导向,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
【关键词】 抗旱节水 提高 粮食生产效益
1.发展节水抗旱农业是适应干旱形势必然选择
干旱是我省农业面临的一种气候状态。尤其近年来经常春旱连着夏旱、伏旱,秋旱也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影响,减缓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为了从根本上减少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应积极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节水灌溉、深松整地、地膜覆盖等农机化节水抗旱技术,大力加强以节水抗旱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2.发展节水抗旱农业是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模式单一、生产设施陈旧的局面,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此,要大力发展机械化,改变耕作模式、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引导农民加快农机具更新,鼓励农户购买大型农机具,努力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充分发挥机械化设施在抗旱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农艺措施和农机技术的有机结合。
3.发展节水抗旱农业是发展高效农业的有效途经
我省西部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着市场经济和自然灾害风险的双重考验。因此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照因地制宜、抗旱避灾的原则,对种植结构进行动态调整。一是在靠近机井水源条件较好地块,充分发挥机井灌溉的优势,发展优质高效作物,种植优质玉米和水稻,确保粮食高产稳产;二是在耕地质量和水利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块,因地制宜,采取保护性耕作、根茬还田、节水灌溉、深松整地、地膜覆盖等农机化节水抗旱技术,挖掘耕地潜力,提高单产水平;三是在水利条件相对薄弱的地块,积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芝麻、花生、打瓜、小杂粮、饲草、饲料等耐旱作物,扩大耐旱性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
农商一体化是指身为农民亦农亦商。近来对农产品价格上扬的议论多从农产品价格上扬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的角度来阐述,然而农民是否能从中得到多少实惠还不该过早下结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将农产品按保护价卖给国家,其收入所得毕竟有限,即一般是富不起来的。而专门从事农产品经商的人们,把农产品逐层增价,最后这些农业商品到了广大的消费者手中。从中主要受利的是这些商人。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流通中前者是得到微利或无利可得甚至亏损,后者是该商品的消费者更无利可言。所以,每次的农产品涨价都是仅仅刺激了商人的利益增长。以麦子为例,农民把麦粒(农业成品卖给面粉厂),面粉厂将面粉卖给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各厂家或商家,再经过各批发商、零售商逐层经营环节的价格递加,最后到了真正的消费者手上。可见如此循环农民是富不了的。反而会使农民在尝到一点提高产品价格的甜头后,会在他们购买副食品或其他农业必需品时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同时,农产品及其以此为原料的加工品的价格上涨还会加剧城市困难群体的困难,使他们雪上加霜。
因此,要真正解决农民贫困问题,必须农商一体化,引导农民把农产品直接变为终极消费者所消费的商品,通过立法给农民经商的政策,并给以一定的财力支持,才能使农民真正在较短时间内富裕起来。
我们在考虑各种解决“三农“问题时必须要清醒认识商品流通领域的长、宽、大对直接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和广大消费者的直接影响。如果,仍然农是农,商是商,水是水,油是油,没有真正实现农商一体化,那么”三农“问题无疑仍然是困扰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焦点。农民经商由单纯的农人向农人和商人双重身份转变,二者并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至于农业产业化、实现现代农业,那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的农业发展道路。即便达到了那一步,亦农亦商也是正常的,我国和已经普遍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国家的实例,已经证明了它的可行性。农民将转移到城市的工厂里做工、到城市经商,农民身份基本不变,亦农亦商,是农民在较短时间内改变自身经济状况的有效办法。
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做工或经商形式多样,肯定不是都转移到工厂里。如果认为大部分农民到城里的工厂,是农民脱贫的惟一出路,只需少数农民在农村务农,那是有失偏颇的。当然,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会与新型农民有着质的差别。至于“三农”问题非要靠大集团、企业的介入,否则就不能解决“三农”问题的说法,我认为这是轻视了农民在解决“三农问题”上的主体地位。谁最关心农民自身的利益,难道不是农民本身?难道是那些大集团、企业或者是专门搞农产品经营的城里商人?难道这些人不会首先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所谓给农民让利、谋利,实际上最后还是自己赚得钵满盆满而农民得点蝇头小利。许多农民穷人的命运并没有改变。大量事实已经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只有在党和政府的关注、筹划、支持、帮助下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渠道。这里我并不排斥社会力量对“三农”的支援,不否认非农民投资主体的公司+农户,走实现农业产业化,公司农户互为双赢的道路,但我认为农民自身作为投资主体,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才是农民追求高附加值、高利润的根本出路。从事农村生产的农民的农忙和农闲,使他们能够在时间上实现角色转变——进行经商活动。这些农民尽管普遍来说还不具有从事现代商业的条件和水准,但是他们能够通过市场将自己的农产品变为商品,而使自已逐渐变成经商的行家里手。部分农民并不一定要求自己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可以只务农,不经商;而另一部分农民可以只经商,不务农。农商一体化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它和科技兴农,农业产业化是同居一个统一体的,但强调的是农民是农民经济的主体,而不是配角。要缩小城乡经济差别,农民要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自已必须既是农业产品的生产者,更要成为农业商品的直接的最大的受益者。版权所有
农产品既包含田地的产出品,又含有它们的加工品。总之,我所说的“农商一体化”是指大农业及相关的大商业。加强农村集市化建设,给予农民经商农产品一定的倾斜政策、优惠扶持,就可以做得到,做得好。观点核心是,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民不仅是农业产业的主力军,而且应该并能够成为农产品经济的市场主力。富裕农村的典型经验也佐证了我的观点。当然,政府的扶持,农村的组织、培训和农民自身在市场上经风雨见世面是必不可少的,困难的还有教育农民和农民自身觉悟提高的问题。同时,也需要社会舆论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正确途径的引导。
一、基本概况
县是一个水库移民大县,现有大中型水库移民1万多户、4万多人,分布在全县18个乡镇(全县共有19个乡镇),涉及164个村、846个村民小组。其中以田村、湖江、白鹭、沙地、五云、储潭、石芫、大埠、大田等九个乡镇的76个村400个村民小组最为集中。几十年来,在省市及上级移民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我县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4万多移民得到了较为妥善的安置,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提高。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央提出开发性移民工作后,我县水库移民工作有了更长远的发展,广大移民正在逐步摆脱贫困,正朝着小康社会迈进。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移民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遗留问题,生产生活提高非常缓慢,特别是在土地、住房、饮水、交通、用电、通讯、就学、就医等方面还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县上犹江水库和万安水库7个移民乡镇的移民人均收入为1150元,所在地非移民人均收入为1680元,库区移民人均收入是所在地非移民人均收入的68.4%,其中人均收入低于1000元的贫困移民有3800多人,人均收入低于600元的绝对贫困移民有1200多人;移民人均耕地0.45亩,移民年亩产粮为458公斤,比非移民年亩产粮少122公斤。
由此可看出,我县移民经济收入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差距还很大,移民的生产条件还比较恶劣,旱涝保收耕地面积较少,农作物产量较低,移民历史遗留问题还比较多。
二、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安置情况
1、上犹江水库移民县安置情况:上犹江水电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中央直属水库,坝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陡水镇境内,水库淹没涉及上犹、崇义两县的部分乡镇。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八年,上犹、崇义两县部分乡镇的移民,由政府统一安排远迁县的田村、白鹭、沙地、攸镇(沙地镇)、古田(湖江乡)等5个乡(镇)的16个村、35个村民小组的“移民新村”,共安置移民多户、8000多人。为妥善安置移民,划拔耕地2800亩(人平0.78亩),划拨经济林0.7812亩,划拨山地2.16万亩,建设房屋0.998万平方米。
2、县石芫金盘水库移民安置情况:县石芫金盘水库属地方中型水库,总库容1335万立方米,一九六六年八月开工兴建,一九七四年五月完工,涉及移民103户、331人,主要安置在本乡金盘村的何屋、孔屋村小组,这些移民除当时搬迁建房补助外,未享受过任何扶持政策。
3、万安水库移民县安置情况:万安水电站是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位于江西省境内的赣江中游上段的万安县城南21公里,上距赣州90公里,下离吉安97公里,距南昌320公里,工程于1993年5月30日下闸蓄水,1995年12月竣工验收,该电站淹没我县五云、湖江、储潭三个乡镇及古田、湖新、攸镇三个办事处(包括攸镇、储潭、五云、湖江等四个农村集镇),应迁移民6000多户、27000多人。
4、居龙滩电站移民安置情况:居龙滩电站位于县大田乡夏湖、河头村之间,距县县城24公里,该电站是赣江水系贡水左岸支流桃江的最末一级水利电站,水库总库容7360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22米,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1.97亿千瓦时,该水库淹没大田、大埠、王母渡3个乡镇,12个行政村,63个村民小组,淹没耕地3195.26亩,淹没房屋16.2万平方米,淹没公路5.73公里,机耕路6.14公里,淹没电缆6.7千米,输电线路21千米,影响大埠、夏坟圩及6所学校,3月开始实施移民工作,动迁移民1700多户,6000多人,80%的动迁户和影响户登高后靠或在本乡移民安置点安置。目前,共处理五批402户移民影响户。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一)基础设施滞后
一是交通设施落后。由于当时库区搬迁安置政策和地理环境所限,移民补偿标准较低,公路桥建设等级较低,交通设施一直影响着库区经济的发展,成为移民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瓶颈”。如现在急需解决的储潭至湖江沿江公路,沙地攸镇西山公路,攸镇人行桥改公路桥,沙地芳村人行桥建设等,这些交通设施建成将大大方便库区移民的出行,有利促进了库区经济的繁荣。另外,移民登高后靠,相当一部分地域不通公路和机耕路。为加快移民工作和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临时修建了简易公路,但简易公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稍遇暴雨,公路就严重受损,要牢筑公路,又需大量资金。否则,只能简单地恢复,造成年修年毁,年毁年修。二是水利设施溃乏。电站蓄水后,由于常年暴雨冲刷,致使沿江河堤崩塌,耕地被毁,水利设施严重受损。为此,迫切需要加强河堤修复和水利设施建设,如储潭滩头村、白涧村,湖江新圩、牛岭,联育,夏府,五云赣江村,沙地攸镇里堡村、岗上村、西山村等地河堤都需加固或修复。另外,水位上升,水质遭受污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人畜饮水较为困难,迫切需要解决人畜饮水工程
(二)人居环境恶劣
由于安置时受补偿标准低和移民存在故土难离等思想因素的影响,加上当时搬迁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移民登高后靠,房屋建在沿江两岸,房屋地处花岩坎高且建房用土粘性较差,遭受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影响的房屋较多,经过二十多年的风吹雨打,许多“干打垒”房屋成了危房,严重影响移民的生产生活。
(三)产业发展困难
一是移民文化素质偏低。受库区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的限制,移民劳动力中受过中等以上文化程度教育比例小,移民文化素质普遍低下。二是产业扶持力度不够。近年来,我县一直把烟叶、甜叶菊、光皮树、加工橙、油茶,蔬菜等产业作为移民增收致富的产业来抓,但一直难以形成规模。
四、解决问题对策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移民出路的推动基石。
基础设施建设是强县富民之基。解决库区及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一要加强 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搞好库区移民农业生产项目扶持规划,重点建设好水渠、水陂、水库等排灌设施,利用库区有限的耕地,扩大旱涝保收面积,改良冷浆田、低产田和缺水田,提高农业的单产,促进农业增收。二要加强生活设施建设。抓好公路、桥梁、饮水安全及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三年内库区及安置区移民村组点通水泥路,每个自然村建设一个文化娱乐活动广场,创建一间文化娱乐活动室,建设一批移民示范新村。同时,加大安置点“干打垒”泥墙危房改造的力度,着力改善库区及安置区移民居住条件及环境。为此,我县以移民危房改造为切入点,计划在库区乡(镇)圩镇或圩镇周边规划建设移民新村,安排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移民到新村点安置,引导移民兴建新户型住房,提升移民的生活档次。
2、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解决移民出路的有效途径。
由于电站蓄水,大面积良田被淹,耕地大大锐减,全县移民现有人均耕地0.45亩,难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使有限的耕地发挥出更大的效益,针对我县实情,必须走“田里烟稻甜、水面鸭、水中鱼、岸边猪、山上果”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结合山多及库区形成大小库叉等资源,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同时,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对产业发展上规模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给产业吃上一颗“定心丸”,另外,还要不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扩大移民社会保障覆盖面。比如大埠乡大坑村属于居龙滩电站库区重点移民村,耕地被淹后,该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因地制宜,走发展烤烟产业之路,如今,由60亩发展壮大到现在350多亩,仅此项该村人均增收520元,烤烟返税村集体近3万元,表彰科技示范户及种烟大户4.5万元,既增加移民户的农业收入,又壮大了村级集体,该集中连片的烤烟示范基地被市烟草公司列入现代烟叶示范基地,向上争取180多万元烟水配套设施项目和120多万元大埠圩镇至大坑村的4公里公路硬化工程,这一项目的实施,彻底解决该村落后的基础设施的局面,从根本上提高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
3、实施农民知识化及技能培训是解决移民出路的主要手段。
我县库区及安置区移民4万多人,据初步调查中专以上文化水平4.5%,高中文化水平12.8%,初中文化水平29.5%,小学文化及文盲水平53.2%,80%以上移民文化素质不高,有的移民村组30岁以上的全是小学文化水平,比如上犹江水库移民县田村镇坪内村坳芫组安置点就是这种现象,移民文化素质低,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就业问题,严重制约着库区移民的经济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一要加强农民知识化及就业技能培训。制定《库区移民知识化工程培训五年实施规划》,坚持科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定期办班与专家现场授课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创新培训方式,加强素质及技能培训,计划每年培训人次,通过培训使库区移民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同时,依托劳动就业部门和人才交流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使库区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而增强库区移民的致富本领,增加库区移民的收入。二要加强移民子女教育培训。认真抓好农函大培训工作,做好每年扶持移民子女到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民政学校、赣州农校等大中专院校学习,通过学习以点带面,掀起移民创业热潮,从而辐射带动库区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