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3 16:44: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全部病例为2005年10月~2006年6月从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商丘市精神病医院)出院的痊愈显著进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60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3)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脑及躯体疾病、酒精及药物滥用者。随即分为干预组(药物治疗+心理社会综合干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干预组男性46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28.3±8.1)岁,病程(6.1±3.4)年,复发次数(3.1±2.3)次;对照组男性44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28.9±7.6)岁,病程(5.8±3.1)年,复发次数(3.4±2.5)次。经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两组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也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评定工具 社会功能评定量表(D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
1.2.2 复发标准 以出院3个月后再度出现任何阳性和阴性症状,且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中分值≥3分,持续时间超过1周为复发。
1.2.3 干预措施 采用讲课及训练的方法,由高年资护理人员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1)采取集体与个别心理干预:对待病人在康复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干预,每次30~60 min,内容有如何正确对待精神病症、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学会药物自我处置方式等从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了解复发的征兆及自我应对方法、教会病人如何调节自我情绪、如何预防疾病复发等知识。(2)社交技能训练:采用讲课、讨论、角色演练的方法,每2周1次,每次60~90 min,使病人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询问及求助等社会技能。(3)家庭干预:每月1次,每次不少于40 min,为家属讲课向家属讲解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知识,讲述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家庭护理方法、对病人行为的正确情感表达方式,教会家属如何观察病情变化及复发的早期征象和应对方法。有特殊问题时与医务人员联系,持续时间2年。
1.2.4 评定 对照组患者只给予维持量抗精神病药物,不作任何干预;干预组除坚持服药外给予综合干预措施。两组分别在干预的第3个月末、1年末、2年末进行DAS和PANSS评分,随时记录复况,干预结束时统计复发率。
2 结果
2.1 两组DAS评分比较 干预开始后3个月时,两组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在1年和2年时,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社会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2.2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干预开始后3个月时,PAN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而在1年和2年末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PAN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 复况 干预的2年内,干预组复发12例,对照组复发34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77,P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为复发性疾病,多次复发可导致社会技能下降,单纯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目前,在我国精神分裂症住院后多采用关闭式管理,忽视了对病人社会能力的培养,致使病人出院后适应不了社会环境,造成多次复发。因此,积极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存环境,充分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心理社会干预,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康复具有积极意义,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于评分和PAN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精神症状好转及社会功能恢复和保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干预期内复发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积极的进行综合干预对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减少复发,使病人保持应有的社会功能,掌握健康的生活及社交能力,从而防止病人社会技能的下降,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社区成人教育;功能
在中国,学习型社会最早是由同志在2001年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上提出的,之后,在“十六大”到“十”上都有提到建设学习型社会,最终在“十”上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以不间断的终身学习为基础,而社区成人教育是利用社区已有的教学资源,给社区成人提供学习的机会,使社区成人在缺乏基础教育的情况下,能够再度学习。
一、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终身性、全面性、开放性是学习型社会的三大特点。很多社会成员可能认为学校中的学习结束,就代表着学习生涯的终止,但是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每天各种各样的新知识产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所以学习型社会才被提出。学习型社会就是生存的每一天都持续的学习,接受日新月异的新生活,适应环境、学习新知识。在学习型社会下,如果不终身学习、超越自我,最终只能被生活淘汰;学习型社会不是为了培养某特定领域知识的人才,而是为了培养多方面、多维化的全能型人才,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不限定社会成员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学习,就可以开始学习,而且,学习的内容也不是类似在学校中学习限定好了的学科,它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兴趣爱好,甚至是想法去学习,随心所欲的学习。总的来说,学习型社会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具备足够的开放性,只要愿意就可以去学习。
二、社区成人教育的内涵
(一)社区成人教育的功能
首先,社区成人教育具有促进成人终身发展的功能。社区成人教育的开展,有利于社区成人参与到学习中来,能够带动整个社区进入到学习中来。对于实现学习型社会的终身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为想要学习的社区成人提供场所和资源。
其次,社区成人教育有促进成人全面发展的功能。社区成人通过社区成人教育,在完善自身的素养之余还可以学习现代高新技术和知识,不至于他们和社会脱节,也很好的实现了人的终身发展。社区成人教育在塑造人的个性、人格和创造性方面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引导社区成人知法懂法,用法律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也能做到不侵犯他人的权益,社区成人教育对鼓励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自己的功能。
再者,社区成人教育有提高成人生活质量的功能。学习能够使人充实,能够使人精神饱满,社区成人教育可以为成人提供学习的渠道,进而提高成人的精神世界。现代社会的成人,以体力劳动者为主,社区成人教育可以使成人掌握知识和技能,把生活经验转变为理论,推进社区层次的进步,使社区成人转型成为智力劳动者,人们的经济收入也随着劳动能力的改变而提高,社区成人的生活质量相应的也得到提高。
(二)社区成人教育的实现措施
首先,社区成人教育的组织者,应在社区定期举办“读书会”和“终身学习周”等活动,开展不同的形式的知识传递活动,使社区成人投入到成人学习中去。其次,随着互联网的时代到来,社区成人教育的组织者首先建立学习网站,吸引社区成人参与并加入成人在线学习,使其在家、办公场所或者外出旅游都可以在社区成人教育线上获得新知识。再者,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报刊亭等方法,宣传文化推广计划,让整个社区围绕在新学习文化的氛围之中,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成人来加入社区成人教育这个大舞台。
社区成人教育经常性的开展学习交流的活动,让成人共同分享自己特有的生活与工作的经验,既可以让别人学习自己的知识又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取知识,使社区成人教育的教育资源得到补充,同时,社区成人教育要善于开发教育资源,这种资源不仅仅是限制在学校的教育资源,也不仅仅是有形的文化资源。
社区成人教育不像基础学校教育一样,学习的平台受到限制,社区成人教育的学习载体可以多种多样如网络平台、论坛、社区内的各类文体休闲活动、展览、专家咨询热线等,都可以成为社区成人教育的载体。同时,加快社区终身教育网络的建立能够将分散的教育资源串联起来,全面地满足社区成人的不同学习层次的需要。
三、结束语
在学习型社会的大环境下,社区成人教育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能够吸引到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社区成人教育的平台上去。学习型社会不仅仅是指基础教育的学习,更多的是提倡人人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现如今,有许多成人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主动去成人学校学习,说明现代社会的成人学习观念在开始转变,为我们的社区成人教育发展提供前提条件,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社区成人教育会发展的更好。
【参考文献】
[1]赵华.论社区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位[D].华东师范大学,2014
[2]帅良余.创建学习型组织背景下的成人学习和成人个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角色模拟参与型 实践 创新
社会工作专业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学科。社会工作教育无可避免地承担着培养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任务,致力于培养学生助人自助的技巧和能力。随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当下,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更多地是在理论上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引导,对于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就业机制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呼声下,以使学生在角色模拟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参与讨论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为核心思想,将学生放在教育教学首要位置的“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原则
1.增效减压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教师台前讲,学生台下听的传统现状,而是想透过传统教学模式衍生出一种既能被学生接受,同时又可以为教师开展理论讲座提供有效范式的先进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满足未来就业市场对学生能力的期望,同时对于学生及教师都是“双赢”地带着兴趣和无限憧憬去上课,使课堂不再枯燥。具有科学性、灵活性、互动性,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压力,提高课堂教育效果。
2.舍本逐末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在于,教师不仅是教师的单边行为,而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即时配合,相互启发、诱导、演绎。教师的指导不再作为整个过程的权威带着不可驳斥性,而是成为一种学生行为和思想的媒介,起到带动学生积极介入课堂教学过程的作用,通过感受“人在情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变被动为主动,颠覆传统。
3.传统新解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借鉴了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和苏格拉底难得一致的传统,那就是学习应该被变成“探讨与对话”,多年来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技能要求让这一诉求一直处于悬浮状态,而此教学模式因为其学科的特殊性和未来需求的紧迫性,将“探讨与对话”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在社会工作的教学模式中得以演变和发展。
二、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设计
1.“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内容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这个方法类似于早期参与式教学法中的“角色扮演法”。但是,在社会工作当中比较特别的是,由于社会工作的特殊性,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社会工作者所要掌握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同时也要体会做为案主或者面临社会及生活问题的一类人们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征,这就要求不再只是简单地参与,而是要从传统的解决方式中创新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传统的“角色扮演”大多只是当场表演,而我们的“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不需要学生现场表演,而是将学生分组,经过准备后,要求他们以视频短片的形式自编自导自演相关案例视频或者是开展小组的整个活动过程。角色扮演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各种情景和扮演角色,老师作为一个局外人不干预整个过程的设计,表演结束由全体同学进行讨论。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同学很直观并真实地掌握某一特定社会范围内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承担的不同角色,了解个体或群体之间具有的矛盾冲突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寻找可行的解决办法。这样使学生在准备时充分思考,在演绎时自由发挥,在回顾时可以通过这些影像资料查找社会工作者在操作时的得失及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从而使学生消除语言上的畏怯心理与实际运用上的障碍。
具体来说,“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是指通过用先进的视频手段记录下学生对于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在不同的案例及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让学生在自编自导的准备下先演绎后讨论然后再在整个视频回顾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掌握社会工作技能,进而在短时间内培养参与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核心是前期用心演绎和后期动情分析,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不同行为以达到了解信息、发现问题等目的的实用工具。可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社会工作实务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
2.构建“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方法
社会工作有三大基本工作方法,分别是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及社区社会工作。“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做为一种新型模式,也有自己独特的操作方法。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将学生分组,并为学生提供基本案例素材,例如,个案工作中可由教师提供一些有代表性案例,小组工作中可以由教师指定一些需要服务的特殊人群,比如“失独家庭”等,然后由学生自行设计需要模拟的角色,有人是案主,有人是小组成员,有人是社会工作者,继而通过整个小组讨论、决定并安排角色和设置整个演绎流程及完成拍摄及制作。通过“角色模拟”演绎的过程来深刻体会社会工作者及相关人员的心理体验和处理态度等。
其次,表演结束并完成视频后,在课堂上放映并进行全班讨论,评价表演结果,分析怎样用不同的方式处理问题。这种方法既能改变学生因教师的“满堂灌”而产生的疲劳感,又能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同时,也做为身临其境的一种体验更好地理解案主和有问题人员的真实想法及自己在演绎中的不足,同时,一同体会做为社会工作者所体现出来的技能和需要拥有的方式方法。
最后,由指导教师在讨论中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并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一边运用头脑风暴法,一边结合视频中暴露的问题,有力有序有据地将知识点穿插在每次讨论之中,使学生在类似游戏的轻松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运用这种方法,因为不是现场表演,对于非专业演员的学生来说,既新鲜,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消除语言上的畏怯心理与实际运用上的障碍,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三、“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1.主要特色
(1)颠覆性“使能”讲解
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都是由教师先讲理论,然后由学生再去进行情景模拟。而“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在执行过程中,特别是在开展小组的过程中,颠覆原有顺序,是先演绎拍摄,然后再讨论、讲解。此时,教师更多地像是个“使能者”,以激发学生潜力为根本目标,使学生能够产生心灵体验和共鸣为最终目的,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是在脑海里而不仅只存在考试中,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深刻体会,良好发挥。
(2)创造性“专业”演绎
教学模式方法中尽管以往也存在着情景模拟教学,但是,大多数都只是现场进行演绎,简单模拟。而“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是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做为剧本写作、情境拍摄及视频制作的非专业人员们,不仅要用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文献资料的积累,只有这样演绎出来的案例、案主才有血有肉;同时还要进行后期视频制作,考验的其实是做为社会工作者所应该具有的耐心、信心及万能性。可能表演不是最专业的,拍出的视频或者微电影不是符合要求的,但绝对是充满创造性和挑战力的。
2.创新点
(1)“三观”结合,深入浅出
“深”,是指教学过程中探索问题的程度深,这是因为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性,涉及到的内容如果不经过学习和培训,将会无法理解。而单纯的讲解只能依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不能集思广益,考虑问题方面也会有所欠缺,因此运用“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既有教师的观点,也有经过思考的演绎者的观点,还有做为旁观者的观点,“三观”结合,深入浅出、
(2)“二方”互动,活学活用
“活”,是指课堂活跃,即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另外还包括学生学得灵活,更善于发散所学知识内容,甚至运用及学习多方面技巧的能力。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最终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贯彻参与式教学原则;彰显高校教学内容的学术性、研究性和创新性;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专业方面的成长。
四、“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体会
1.构建“以学生思维教育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000年,为培养学生进行有效思维和学习,英国将思维教育纳入大学本科教学。思维教育的核心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更要掌握如何有效地运用知识。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即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全程注重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倡导多元化发散性思维,教师把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引发问题讨论做为首要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灌输陈述性、事实性的知识,也不过分强调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注重学生独立意识和原创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参与教学全过程的观念达到普遍共识。由“关注知识灌输”转为“关注学生思想”,由“单向给出知识”转向“引发双向思考”,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知识构建的引导者。
2.开展“以多方面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设计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增长知识,更是希望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表达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培养。“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通过从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真理的发现过程,模拟科学的发明过程,鼓励质疑批评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有独立见解的个性品质。
3.形成“从演绎中学习”为特色的教学方法
“从演绎中学习”实际上来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从做中学,从生存中学会生存”的理论。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西方国家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现在引入这个观念到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中来,通过团体设计、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从演绎中学习”模式,增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与传统的“从听中学”的被动方式相比,“从演绎中学习”更具积极性、自觉性和自主性,它不轻信、不盲从,是更适合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
“角色模拟参与型”教学模式从总体来讲是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发散性思维训练,鼓励个性发展和独立见解,特别是视频及微电影的运用结合讨论并行,使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都进一步加强,这恰恰符合了当今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进一步要求。甚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了语言表达、情感处理甚至弹性化团队协作,强调“从演绎中学习”而不仅只是简单的“从听中学”,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力争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工作事业输送合格人才。
注释:项目课题: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2011年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G11-YB07)。
参考文献:
[1]樊金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香港考察有感[J].长春工业 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3).
[2]周金其,李水英.“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岳雪莲.《社会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12).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在教学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同样起着积极的作用。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要重视学习者的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强调学习是建构意义的过程等思想观点,对当今新型研究生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层次建设人才的主要来源。研究生教育是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国将来的发展和兴衰。但当前研究生德育状况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一些研究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的确立上缺乏层次感与系统性,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需要。德育过程简单化,简单地把德育等同于知识传播。在德育方法上,传统德育模式背离受教育者道德认知规律,把受教育者视为社会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德育内容狭隘化,只重视宏观的政治教育,忽视品德能力教育和个性化的健康人格教育。
现代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观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第一,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而必须主动地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注意和有选择性地知觉当前的知识,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第二,学习的建构过程是双向性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学习者建构当前知识的意义,以超越先前的知识;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地提取,而是本身也要根据具体实例的变异性而获得重新建构。第三,学习者的建构是多样化的。由于知识存在复杂多样性、学习情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以及个人的先前知识存在独特性,因而每个学习者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建构主义学习具有积极性、建构性、社会性、反思性的特征。
建构主义学习观引起了现代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促进了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同时,建构主义也为学校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
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研究生德育模式应是一种主体性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工具性德育模式,它将德育的现实性功能、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等功能有机地整合于受教育者主体性这一目标的培养上,既通过道德教育传授现时代的规范,又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它给出了今后德育改革的方向。建构主义学习观提出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知识灌输的过程。此观点强调学生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判,而且要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这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体价值给予充分的尊重,体现了现代教学论的发展方向。主体性德育模式即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与德育的结合产物
1.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内涵。主体性在哲学上是指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具有的主动态势、能动作用、积极态度和支配地位。因此主体性德育的职能就是要使学生的德行从他律变成自律.让研究生懂得既要发展自己,又要造福于社会。
所谓主体性德育模式是指在主体教育思想或主体性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互动为基本要素,旨在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强调承认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受教育者成为具有独立性、创造性、能动性等“主体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体的德育模式。L2]它的基本观点是重视人的主体性,在德育中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利用多种德育手段激发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人格。
主体性德育模式涉及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但重点是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根据他们已有的德育经验,充分唤醒其主体意识,使之主动建构德育观念并自主能动地付诸行动,这一过程是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过程。教师应该是德育知识的传授者、德育环境的营造者、德育资源的提供者、德育过程的支持者。
2.实施主体性德育模式的必要性。主体性德育理论是以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引导和帮助学生由个人主体性向群众主体性、人类主体性发展,谋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L3j
第一,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弘扬人的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主题,也是时代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要求。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首先,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它要求培养人的主体性。因为受到市场经济某些消极影响,部分研究生言不离“金钱”,行不离“经商”,思不离“享乐”,从而陷入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利益主义”的旋涡中,德育教育者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超越“拜金主义”等层面,弘扬主体意识,不断追求完美的人格。其次,科技的迅猛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培养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以促进教育、教学的民主化、个性化。另外,网络资源的开发也迫使人们发展主体能力以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
第二,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确立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应有之义。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实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离不开学生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为特征的自觉接受德育、努力参加实践.主动地改造世界和改造自身。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要走在素质教育的前列就必须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出发点,而创新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难有创新.难以实现德育目标。
二、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构建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观,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合理定位。传统的德育目标的确立缺乏层次感和系统性,严重脱离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实际、品德发展水平和品德发展需要。它将德育的总目标作为起点,而没有将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时已有的道德认知结构作为德育起点,各级各类学校所设置的德育起点都存在整齐划一、大同小异的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已有的经验,致使德育定位发生偏差,因此构建研究生主体性德育模式要科学合理定位德育目标德育目标要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各个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将德育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来实现,从而形成一个协调一致的、系统的德育目标体系。
2.充实内容。德育内容是实现德育目标的载体之一。它肩负着将研究生培养成自主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健康的人、创新的人的重任。因此,德育内容的设置,“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政治方向、思想观念等意识层面上的问题,也要关注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发展;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知识、技能、思维培养,也要重视受教育者情感、意志、兴趣、需要、信念等个性素质及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能力的培养”2J。
第一,倡导人文教育,并将之定位于德育的基础。人文教育即人文学科的教育。人文学科是人类思想和活动最有价值的记录,其中蕴涵了丰富的道德思想,为德育奠定了宝贵的基础。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学校教育经历了以人文教育为主、以科学教育为主、进而强调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的历史发展轨迹。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往往偏重科学技术知识和实用知识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忽视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研究生教育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要提倡导师多给予研究生人文关怀。著名科学家杨叔子就要求他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读《大学》、《论语》、《老子》等古典著作,既重科学教育又重人文教育。重视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是主体性德育模式的重要生长点。
第二,注重德育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个性,注重学生的智慧潜能,承认差异,发挥自我,崇尚自由,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和全面素质提高的创造性教育模式。”5它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人的价值。以往的德育模式排斥个性发展,要求统一的德育模式,主要是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事实上,个性和共性是不可分割的,个性是具体的,共性是抽象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因此高明的道德艺术是既保持个体行为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又能自觉地适应和维护道德规范。主体性德育模式正是注重将德育的共性与个性结合在一起的好的德育模式。
第三,德育不仅要个性化,还要生活化。德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为了人更好地生活,快乐地生活,所以要从生活出发,而不是从规范出发。生活世界是德育的根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都泛化在其中。研究生在具体的生活中能够感悟生活的乐趣、意义,同时生活世界也能帮助其树立生活信念,使其更好地认识生活、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才能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
第四,新时期的研究生德育应以“世界意识”教育作为研究生德育内容的新视点。“世界意识”教育体现了四个关注,即关注世界未来、关注人类命运、关注民族发展、关注人生价值;体现了三种精神,即民族精神、勤奋精神、竞争精神;也体现了一种思想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6J当前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现象日益显著,也必然带来很多的冲突,如环境问题、人权问题和贫富分化。世界意识教育能使研究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增强个人的使命感,促进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文化;转型;实践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风貌的体现, 是一种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也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师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氛围和条件。各高校应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组织与领导,积极的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创造条件,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把素质教育内容融入高校体育文化之中。大学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最大受益者,应紧跟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的体育意识,积极地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行列中来,让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浸透高校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文化的性质是一种现代人的生活文化,体育的价值理念、精神道德等属于理想性文化,而体育的具体形象内容则属于实用性文化。随着校园体育由单纯的体育教育向多元化功能的不断拓展,体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与高校体育教育的相互整合,已经基本形成了既包括体育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社会其他组织、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体育的亚文化体系。因此,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结构功能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有组织、有目的地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体育行为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体育运行过程中发展人的社会性,树立正确、良好的体育价值观,使学校的体育教育产生更好的效能。
2.高校体育文化的结构和要素
2.1具体结构
1.物质结构,是表层的物质文化,指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械等,是校园体育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也是学校体育的外在社会形象。
2.表意结构,它是浅层的行为文化,是集体育宣传、群体、竞赛活动于一体的反映校园体育氛围和精神面貌的文化特征,是学校体育精神和教育目标的动态反映。
3.认知结构,它是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共同追求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体育文化观念和意识理念系统,是校园体育的核心和灵魂,也是衡量是否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标志和标准。
4.评价与规范结构,包括校园体育制度、章程和组织机构等,反映了学校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是一种制约性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评价、规范结构应适应社会变化的环境,允许对现行规范的一定偏离,有助于校园体育保持灵活性。
由此可见,从表层到深层的有序结构,物质文化是最具体实在的,它构成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硬件外壳;行为文化是一种处在浅层的活动;制度文化是由观念形态的转化成为硬软外壳的支撑;精神文化则是观念形态和文化心理,是核心。精神文化通过制度文化来表现,支撑和规范师生的体育行为,使之具有校园体育核心文化的特点,构造出学校的实物外貌,并从其实物外貌中反映出学校体育的核心文化。
2.2构成要素
高校体育文化的要是包括:校园体育环境、学校运动员 、体育活动形式等。校园体育环境,是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最大影响因素,是建立高校体育文化的前提,一个学校的体育设施、建筑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外观。学校运动员,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人格化和具体化,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校体育代表队,对其体育文化建设来说就是一种缺陷。高水平的校运动队可以形成高校体育文化的热点,形成一个社会学概念上的社会权力表达,是高校体育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力。高校体育文化又是通过许多互动的体育活动形式具体的表现出来,而校园体育竞赛则是一种表现。校园体育活动最终以文化网络沟通传播,并得到继承和发扬,反映着文化的继承性,同时也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高校体育文化的转型
高校体育存在于社会文化系统中,其自身的高校体育亚文化现象必然融入社会体育文化系统的普通性规律之中,高校体育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也必然会受社会体育文化的影响。体育价值观决定人们的体育行为,体育文化的导向性功能是通过文化的传递模式,以间接渗透的方式,将社会体育价值观个体内化的体现,体育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成为个人体育行为选择和体育态度形成的指南。在国家推出“全民健身计划”以后,从竞技体育优先转向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是一种价值反思之后,对竞技体育自身的价值尺度与价值追求的权衡。这一社会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转型引发了学校体育文化的重心转移。
3.1教学理念的转型
由生物观念向人文观念转变,体现了从强调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向以人为本与健康第一的体育文化素质理念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手段性的,而是目标性的,注重的是个体品质心理向体育文化心理价值定向,更多地在高校体育中应用“文化迫力”的作用。
3.2教学设施的转型
体育物质文化的现代化,运动场馆设施功能的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体育文化结构标志。高校体育设施的更新可以说正在进行着一场校园文化意义上的竞争,这在高校体育文化转型中进一步体现着文化的新意。
3.3内容选择的转型
竞技运动的普及化和群体活动的竞技化,高校体育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地选择流行体育文化的热门项目。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影响下,高校体育具有将竞技体育的精英文化普及化的趋势,如网球、击剑等运动项目;同时也具有将社会体育的流行文化提升的性质。诸如三人制篮球赛、软式排球等项目的推广和发展。
3.4社会功能的转型
由单纯体育教学向文化的多元化功能方向拓展,高校体育的文化功能正由单一的体育教学功能向体育科学文化、群众体育文化、社会体育文化等方向转变,体育科研活动、高层次体育赛事的承办,以及社会体育推广活动正在部分高校中尝试与拓展。
3.5体育价值的转型
由重竞技、重技能向重群体、重素质转变,随着高校体育价值理念的转变,高校竞技体育的目的和出发点正悄然改变。许多高校正在将体育工作重心由抓高水平运动队、重体育技能教学向全面普及学生的群体活动参与率、注重学生体育能力培养方面转变。更多高校将竞技体育看作普及和带动学校群体活动的一种手段。
4.体育文化的实践与创新
4.1实践性的加强
目前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适应社会的能力差,走出校门后,人际关系处理中容易遇到困难,有的还存在 着恐惧感。而培养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可以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来得以实现,它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舞台,学生有了更多交往的机会,甚至有了和校外或国外人员交往的机会。各种体育社团的建立,也让有共同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经常在一起,进行心理上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一些重大体育比赛活动,还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大会比赛的服务和组织,使其在实践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和应变能力。
4.1.1加强身心协调发展
高校应开设积极、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整体能力,使大学生的注意力、反应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锻炼来降低或摆脱不愉快的精神状态,把他们从烦恼中解脱出来。通过锻炼来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习和工作带来战胜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4.1.2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在运动中与同伴协调合作,加强纪律观念,又要训练学生学会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要使学生有组织管理的知识和意识,还必须具备组织管理的能力。例如在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组织管理事务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4.1.3促进多元化发展
体育文化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极为十富的,有体育哲学思想、价值取向、审美观等意识形态构成的组织体系,有相关体育制度、地位、人与人的关系等所构成的组织体系,有运动项目、健身手段、竞赛规章、设施运用等组成的操作体系,这些都要求体育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整体效应,否则很难完成体育之社会功能。高校体育文化和高校的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相互交义渗透,构成了高校文化群,他们共同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模式,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5.总结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加强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才能发挥校园体育文化以其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才能大大地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为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发挥独特作用。高校体育文化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的体育文化市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创造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体育教育环境,是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主流。
参考文献:
[1]陈媛媛,炊遂堂,当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