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管理的范围

工程管理的范围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4 17:18: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管理的范围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程管理的范围

第1篇

关键词:大型建设工程范围管理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scope management, this paper gives a large constructionproject scope management, analyses the focus of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scope control.

Keywords: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 scope managementK826.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国内的大型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但是很多大型建设工程存在实际投资费用远远大于估算费用的情况。而且,在大型建设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项目需求的不断变化导致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费用。究其原因,可以说是项目范围管理不善所致。确定项目的范围可以明确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可交付成果,提高费用、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确定进度测量和控制的基准,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因此,规范大型建设工程的范围管理显得很急迫。

1.相关概念

1.1 大型建设工程

大型建设工程是由功能上或区域上多个相互关联的项目组成的项目集[2].这些项目以协调的方式获得项目的整体利益,实现组织战略目标。在中国,大型建设工程通常是政府投资的公共项目,比如上海世博会场馆、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等。

大型建设工程的建设意图一般都来源于建设城市发展规划以及投资主体组织的发展战略。因此,大型建设工程对于国家及地方的影响力是极大的。大型建设工程涉及到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具有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这也决定了其具有多目标性。其次,由于大型建设工程由相互关联的多个项目组成,各项目间施工、投资、功能需求、运营等界面错综复杂,使得管理界面也变得异常繁琐。所有的这些特点都增大了范围管理的难度。

1.2 范围管理

项目范围形成于项目概念规划阶段,是对项目目标和目的的反映。项目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项目产出物范围,二是项目工作范围。项目的范围管理包括确保项目做且只做成功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工作的各过程[3].管理项目范围主要在于定义和控制哪些工作应包括在项目内,哪些工作不应该包括在项目内。项目产出物范围和工作范围的集成管理是项目范围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将这二者按照具体项目的配置关系科学地进行集成管理[4],才能确保项目最终得到项目业主的满意。

2.大型建设工程范围管理的内容

2.1定义大型建设工程目的和目标

项目目标是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结果。项目实施的过程就是追求项目目标的过程。明确大型建设工程的功能目标对于业主以及众多利益相关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大型建设工程的目标作为一种沟通方式,使得所有利益相关者及项目组成员明确各自的职责,也使得项目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了统一。

在此阶段,目的和目标可以通过客户接收评审得以提高和优化[5].接收管理是在大型建设工程内评审可交付成果并获得业主及利益相关者完全接受的过程,以此降低客户的不满情绪。

2.2 规划大型建设工程范围

此阶段是根据大型建设工程的目标识别和制定产生满足目标的可交付成果和收益活动的过程。该阶段也是编制大型建设工程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项目范围管理计划的过程。项目范围说明书定义了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帮助大型建设工程的利益相关者就项目的范围达成一致,并且可以作为将来项目决策的基础。项目范围管理计划说明了项目范围的管理方式以及项目范围变化的管理方式。

2.3制定大型建设工程要求

此阶段识别并详述实施大型建设工程的要求和应该遵守的规范。本文将构成大型建设工程的项目或项目集称作组件。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层面需要有规范以保证所有内部组件以及外部实体被充分地处理。大型建设工程的要求包括项目集层面和组件层面的要求。项目集层面的要求可以理解为高层面的、宏观的,涉及到商务、法律、技术和环境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组件层面的要求是指项目集要求被分解到各个组成项目承包商的要求。各个执行组织必须有一个健全的过程来管理要求,包括涵盖商务、业主及利益相关者、行业和其他项目集层面与企业相关领域的高级要求。

2.4制定大型建设工程架构

此阶段主要是建立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内部组件的结构,识别各个组件的相互关系,建立一整套治理大型建设工程的交互作用和演变的规则。这也是编制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架构基准的过程。项目集架构基准是大型建设工程内部组件的集合,描述了各个组件的特征、能力、可交付成果、时间、外部接口以及各个组件如何对整个大型建设工程的收益做出贡献。

2.5创建大型建设工程的WBS

此阶段是分解大型建设工程的可交付成果、项目活动和实施阶段的过程。它将所有工作活动分解为更加容易管理的组成部分。它为项目管理团队提供一个报告项目现状及进展情况的基础框架,以便于在整个项目生命期内项目经理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WBS可用来交流与项目范围相关的信息,包括进度、风险、绩效、依赖关系和预算等方面的信息。WBS也是其他项目管理过程及可交付成果的主要依据。由于大型建设工程由很多项目或项目集构成,组成复杂。因此,创建大型建设工程的WBS要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架构基准、大型建设工程要求文档的基础上,利用有经验的专家及工作分解结构模板,按照科学合理的过程进行工作分解。

2.6 管理大型建设工程架构

此阶段确保在大型建设工程中的元素关系构建良好,并且遵循在大型建设工程架构中定义的治理规则。在大型建设工程的生命周期中,由于项目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因此项目集架构基准和项目集管理计划进行及时的更新是必要的。

2.7管理组件界面

由于大型建设工程是由多个项目或项目集构成的,其投资主体也是多样化的。因此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与项目之间不仅存在施工界面的问题,还存在管理界面的问题。当出现项目变更的时候势必会涉及到多个利益相关者的沟通问题。因此大型建设工程的沟通管理计划是必不可少的,且要根据项目需求的变化及时更新。大型建设工程的实施阶段与后期的运营也存在界面管理的问题,这些界面也是大型建设工程整体范围的一部分。为保持大型建设工程范围的一致性,组件界面的透明管理是关键的。

2.8监控大型建设工程范围

范围变更对大型建设工程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它可能源于项目利益相关者、大型建设工程的组件、起初未被识别的需求和架构问题或外部资源。每个潜在的变更请求都要分析,并且识别其影响。范围变更的控制过程是分等级的。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集层面有变更控制委员会分析项目集层面的变更。如果项目集层面的变更控制委员会识别了对组件的影响,变更会被提交到组件层面变更控制委员会做更加详细的影响分析。分析的结果会返回到项目集层面的变更控制委员会,并且对其他组件或组件界面的影响也被识别。

3.大型建设工程范围控制重点

项目范围控制就是使项目范围一直处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使产生的变化不会对项目产生负面的或消极的影响。针对大型建设工程自身的特点及当前范围管理存在的问题,其范围管理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重视项目前期工作

由于大型建设工程多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任务,很多时候项目工期是政府根据需要强制规定的一个时间节点。在这种情况下,若工期很紧,则前期审批手续能否顺利完成将会对后续工作产生致命影响。比如,初步设计审查不通过,后面的施工图设计审查也就没法做,从而招标将无法进行,更别提开工了。虽然政府会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特批的方式,但还是需要建设单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便后续工作顺利进行。有些前期审批文件当时并未拿到正式文件,也许只有临时许可证,后期也应及时补办,不能影响后期项目的竣工验收。

3.2做好设计管理工作

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任务的费用只占工程总投资很小一部分,但却决定着工程将来实施的投资规模、难易程度和工程的进度。拟建工程能否实现业主的战略意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优劣。大型建设工程不仅在体量上巨大,而且涉及不同部门和单位,如何协调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对设计进行统一协调,难度很大。大型建设工程的建设指挥部应通过设计平台的搭建,建立设计总体管理机制,以实现对大型建设工程进行系统管理,包括建立统一的设计标准、风格,协调设计界面,控制设计进度等。此外,还可通过专门委托咨询机构对大型建设工程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设计管理平台,将各专业设计单位联系起来,合理地界定了各个单位的职责,发挥了各方的优势。

3.3加强范围变更控制

大型建设工程不确定性极大、风险相对较大,无法确保其不进行变更。虽然制定了初始被认为是合理详细的项目规划,但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必然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变更。项目范围管理的核心任务就是控制项目范围的变更。变更控制的目的不是控制变更的发生,而是对变更进行管理,确保变更有序进行。

为执行变更控制,必须建立有效的范围变更流程。这个流程应包括确认变更、评估变更的商业价值、分析变更对项目的影响,以及提交给项目发起人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执行变更。但是仅有范围变更流程,如果缺乏行之有效的变更控制手段也难以真正控制变更。范围变更流程中必须明确变更的主体、什么样的变更需要执行、变更的影响多大以及客户是否接受变更的成本代价。

3.4做好结算决算、档案管理等收尾工作

大型建设工程的体量巨大决定了其后期的结算、档案管理等工作量也极大。工程结算决算涉及到工程量的核对,申报及审批等的流程,且结算决算涉及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利益,需要与各个造价咨询单位以及施工单位沟通,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制定结算决算的专项进度计划是很必要的。这一专项计划可以规定结算决算的申报时间督促施工单位和造价咨询单位,规定结算决算完成时间督促业主内部人员。

大型建设工程的档案记录着丰富的工程经验,对于后续工程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国内历来不重视档案管理的工作。对大型建设工程这样复杂的系统,其档案多且杂。建设单位一方面要解决档案仓库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要请专业人员进行档案的编排等工作。同样,也可以制定档案管理专项计划保证档案按时验收。

参考文献:

[1]毕星,翟丽。项目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

[2]P2M. A Guidebook of Project and Program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 Innov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 Certi?cation Centre (PMCC),Tokyo, Japan 2008.

[3](美)项目管理协会著。王勇,张斌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4版)(PMBOK 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4

第2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 监理 业主 承包商 规范

我国公路建设自1985年开始在世行贷款项目中按照国际惯例试行工程监理制度、1996年工程建设监理全面开始实行以来,一改过去政府部门的单项行政监督和施工单位的自我监督体系,建立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和承包商自我监督三结合的全面管理体系,使我国的公路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其社会效益得到充分肯定。然而由于诸多客观和主观上的因素,监理制度一直没有形成独立于业主和承包商之外的、维护双方利益的完全意义上的“社会监理制”,甚至成为业主的雇员或下属机构,造成了在公路建设中监理过分依赖于业主的行政命令、维护业主的利益而忽略甚至侵犯承包商的利益的现象大量存在。本文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愿与同行交流探讨。

1.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行为关系的现状及根源

1.1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关系的现状。目前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业主控制合同管理和建设资金的支付,监理控制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由于资金等问题,承包商处于被监督管理的状态。这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1.1.1业主方面。

1.1.1.1立项后,业主往往以“优化设计”为由,在未和监理、承包商协商的情况下,擅自删减、变更相关的工程项目,或不按照国家制定的规范要求,随意提高工程的质量等级要求,造成工程施工难度加大;前期拆迁等问题没有彻底解决,造成窝工,后期利用合同外单方制定的奖罚规定要求承包商按期完工,造成抢工,又不愿意支付上述原因增加的费用。

1.1.1.2资金不到位,工程款不能按月计量一次拨付,致使工期因资金不足而拖延,监理也无可奈何。

1.1.1.3因涉及到工程造价控制等问题,指挥部合同处作为负责业主审核工程计量、变更、索赔的具体实施部门,成为三方矛盾的焦点:指挥部合同处对已经经过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复过的工作内容、工程量重新审核,形成业主对监理不信任的事实,引起矛盾;重复审核,引起支付时间的延长,致使工程款不能及时拨付给承包商,引起矛盾;有心到现场核实,却又被审核计量等工作困在办公室中,引起变更、索赔等批复困难。

1.1.2监理工程师方面。监理工程师作为经业主委托、独立于业主和承包商之外的第三方,本应按照规范和法律公平公正的维护双方的利益,而在现行模式下,监理工程师在业务上有心科学、规范的行使监理权力,在行政上却又受制于业主,无所适从,矛盾重重。主要表现有指挥部合同处对工程计量的二次审核引起监理工程师的抵触情绪;因社会监理事实上成为业主的雇佣,往往会出现只维护业主的利益而损害承包商的利益的现象,引起承包商的消极对抗,影响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利用手中的监督管理权利强制承包商执行。

1.1.3承包商方面。由于资金拨付大权仍然掌握在业主手中,作为业主雇佣的监理控制工程进度、质量的监督管理权却并不承担过多的责任,承包商始终成为三者之间的弱式群体,表现在:业主派往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总监)大都不具备专业监理资格,承包商苦不堪言业主直接插手工程建设和现场管理,和社会监理一起对承包商进行双重管理,导致承包商在具体施工中手足无措、无所适从。

1.2矛盾产生的根源分析。

1.2.1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作为出资方的业主,事无巨细统抓统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一时间难以改变,对自己出资建设,却将资金使用、进度管理、质量控制的“大权”完全交由他人处理的现象一下子难以接受的;

1.2.2作为出资方的业主,经常会认为监理是受自己的委托进行工程监督的,承包商是付钱请来完成工程施工工作的,不认可监理独立的监督角色,因而认为监理和承包商都是自己的雇佣,不能接受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足鼎立”的局面;

1.2.3作为国家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的委托人,业主对工程的进度、费用、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业主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不必假手他人。然而为了立项,又不得不按照相关规定实行“社会监理制”。

1.2.4“经济原因”导致失去“社会监理”职能。监理如果不能按照业主的命令、指示开展工作,就不能顺利得到自己应得的费用,因而只能对业主惟命是从。这样既不用承担责任,又可以顺利拿到监理费,监理失去了“社会监理”的职能,成为业主派出的“施工监督员”。

1.2.5监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个人素质不高。他们缺乏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深厚的技术知识和相关的法律、经济知识和严格的合同意识,综合水平、信誉相对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不具备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理能力,不能令业主十分放心地将工程管理工作完全托付给他们。

1.2.6个别承包商不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工作,采用非正当的行为诱使或迫使监理人员作假,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

2. 对当前业主、监理、承包商混乱的行为关系这种现象所应采用的对策。

2.1 以FIDIC条款为依据,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行政措施,严格约束三者之间的行为。目前仅仅依靠现有的经济合同方面的法律对工程施工来说是不够的,需要有专门的、详细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工程施工方面专项立法或行政规定,公平、公正的保障三者的责任和权益,保证工程的正常实施。

2.2建设方应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相关管理知识、法律知识,转变观念,摆脱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用行政手段管理工程建设的模式和思路,特别是加入WTO后,公路工程建设以及管理思路要逐渐向FIDIC条款的要求靠拢。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承认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足鼎立局面的事实,建设方除了对重大变更、索赔进行宏观控制、审批外,应按照国际惯例充分放权于被委托的合格的社会监理单位及其派出机构,使其充分享有合同赋予的职权和利益,充分担负起合同规定的监督管理责任,充分发挥监理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以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约束监理和承包商的行为,运用法律和合同等经济手段实施工程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进度、费用、质量等目标的全面实现。

2.3监理单位除了掌握好工程技术外,还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对合同应有清晰的概念,能够熟练运用合同解决纠纷,保证工程顺利实施。监理单位应不断提供自身的素质,在挑选监理人员时,在注重专业素质的同时,也应注重个人的人品,保证监理人员能公平公正的开展工作,真正担负起合同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

2.4承包商在决定投标的时候,应对所投标的工程和拟投入的人员、在工程中应承担的责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保证进入工地的人员和投标书上的人员、设备相一致,开工后能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计划和进度计划完成工程任务。同时相关部门通过严格的资质审查制度,对进入公路施工市场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人员的素质进行综合的、全面的、从高、从严的考察和考核,保证有资质和能力的施工队伍和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完成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进入公路建设市场。

2.5其他的一些建议。

2.5.1考虑是否建立三方履约保证金制度。建设方、监理、承包商在签订合同后,都拿出相应比例的资金作为自己保证履约的信用保证金,存入相关主管部门(如交通厅质量监督站)的专设账户中,在对履约情况进行严格、细致、深入的考核后,对不能履约者给予经济处罚,对受损者给予补偿。

2.5.2考虑是否建立工程资金保证制度。即建设方在开展招投标工作之前,应在相关的账户中存入拟建工程相应比例(50%、60%或80%)的资金,并保证在开工后若干时间内存入的资金达到100%,这样可以保证工程施工中有充足的资金,避免因资金问题引起的工期拖延甚至偷工减料。

3.结语 自1996我国实施公路工程监理制度以来,已经历了10多年的磨合期,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上述种种社会的和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目前的这种建设方全抓全管、监理成为建设方“雇员”的的现状,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监理”的监理制度,也使得当前公路建设中建设方、监理、承包商在工程施工中的行为关系较为混乱,已经影响到工程的正常开展。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参与公路工程施工的各方能逐渐抛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适应市场经济形式下,特别是加入WTO后公路工程建设市场的特殊需要。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GB 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

[3]《建设工程信息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4]刘月莲:《国际工程施工对国内公路建设的启示》,《中国公路》,2003年第10期

[5]JTJ 077-95,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应用建议

1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同时,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信息技术显著的提高了建设工程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建筑工程的更好发展。下面本文就从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局限性、应用程度低、应用范围狭窄以及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等应用现状出发,对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议进行探讨和浅析。

2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2.1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局限性

虽然,在建设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并不尽如人意,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在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并没有在整个行业中进行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仅仅局限于部分企业,在企业中应用也不是全部的部门而是局限于部分的部门,不能整合分析现实的数据,更不能与动态的建筑工程行业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具有局限性。

2.2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

在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建设工程的管理,他们依然采用比较传统的管理模式。同时,对于一部分建筑工程企业来说现有的相关信息技术管理系统并不能满足建筑工程有效管理和企业更好发展的需求,因此并不愿意应用信息及时完成建筑工程管理。由此可见,在目前的建筑企业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并不能满足企业更好发展和管理水平提高的需要。

2.3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于项目施工的前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明显减少。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在招标投标、工程设计以及工程造价预算等工程前期工作上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而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工程安全、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等方面应用信息力度就较弱。由此可见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并没有充分的体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作用[1]。

2.4信息技术受企业自身素质制约

由于传统建筑工程管理方式和模式的影响,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很多施工人员认为网络计划会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并没有传统管理方法那样得心应手。再加上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对于网络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并不系统和完善,缺少必要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能满足信息技术全面应用的需求。由此可见企业的自身素质制约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更好运用。

3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3.1根据信息技术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应用计划

合理的制定信息技术的应用计划是提高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信息技术属于近年来发展的一项现代化技术手段,很多建筑工程管理部门并没有全面的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影响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掌握信息技术的特点,在实施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根据信息技术的特点进行正确的运用,制定出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应用计划,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3.2开发新型的系统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具有十分强大的功能,在运信息技术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特点设计和开发出符合企业实际工程管理需要的软件系统。现代建筑企业的规模较大,信息量较多,信息管理对于企业的管理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应该建立一个信息管理系统,每一个部门人员登录自己的系统后均可以对自己需要的信息进行查找和检索,这有助于信息的流通,提高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率,避免了信息交流沟通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了提高了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

3.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范围

信息技术对互联网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互联网的资源共享性使得信息技术有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就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将企业的投标、招标以及材料采购和会议等相关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均在共享平台上,将纵向信息交流模式转变为平行交流方式,提高信息运用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信息技术在工程建筑管理过程中的引用范围。

3.4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完善信息技术应用

在运用信息技术实施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素质以及能力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企业应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让他们掌握有关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多种形式和多层次的培训,让企业具备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摆脱企业自身素质对信息技术应用的制约,进而完善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运用[2]。

4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该认清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现状和问题,对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针对性应用建议进行探讨和分析,不断的优化建设工程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模式,从而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新涛.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22):432~433.

第4篇

一、问题的提起

(一)工程管理的现状

最近几十年来工程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已经常出现在教科书,报纸,杂志等各种媒体上,出现在国际组织、国家、地方、企业以及部门的各种计划及各种大大小小的报告中。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著作、论文颇为可观。但是在什么是工程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百家争鸣。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工程管理”这个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简而言之:工程管理就是对工程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工程管理就是工程主体为了解决工程问题,实现项目目标,获得预期收益,运用职权对工程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二)工程管理的独特之处

1.管理的目的不同。工程管理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上层系统的问题,实现上层系统的战略。而其他管理却不尽如此。

2.管理性质有所区别。工程管理是融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复合式管理。要求参与者掌握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对人员的素质和整个管理系统的控制和运行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3.管理手段不尽一致。工程管理在很大范围内主要依靠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组织内的协调和强制性的管理。

这些就要求我们既要把握它们的联结点,更要着力了解和找出其间的差异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对工程管理的内涵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工程管理的社会性内涵

(一)社会性的理论基础

社会性是生物作为集体活动的个体,或作为社会的一员而活动时所表现出的有利于集体和社会发展的特性。是人的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而正如所揭示的,国家的本质特征“是和人民大众分离的公共权力”,必须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为基础,以执行社会性职能为基础。因为这是国家、政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又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一切政治权力起先总是以某种经济的社会职能为基础的”、“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他还指出,不管在波斯和印度兴起和衰落的专制政府有多少,它们首先都是“河谷灌溉的总经营者。”这些论断表明,理论作为有鲜明阶级性的革命的理论,也从来没有忽视政治统治的社会性基础。相反,而是把社会性提到了政治统治得以维持的基础的高度来认识来对待。

(二)社会性在工程管理活动中的表现和发展趋势

尽管理论将社会性提到如此高的位置,但工程管理的管理方式不同于个别资本家或工厂主管理工厂企业的方式。相反地,工程管理是通过立法形式或是某些合同、协议、条款等法律手段以及其他一些形式进行管理。因此其或多或少带有强制的性质。而正是因为这样,它可以看作是社会的无形意志,在一个有限的,具体的,有形的组织中的集中表现。所以,工程管理表面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是一种抽象的且带有理念性质的压力。而实质上,工程管理集中反映和代表社会的一定范围内的实际利益分配。

为了加深对工程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一个概念或表达的“外延”是它所延伸到的或它所适用于的事物的集合,如果它是用一个单一的对象凭自身就能满足的那种概念或表达。(这种概念和表达是“一元(单体)”或“一位”(one-place)概念和表达。)工程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工程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工程管理是由国家、政府、社会管理构成的,因此,“国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管理的共同内涵。至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各种社会性组织,它们本身就是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只不过在阶级社会,各种社会组织是依附于国家和政府组织的,有着不同程度的政治色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服务能力的增强,这些社会组织必然要逐渐摆脱这种依附的地位,而成为独立主体。因为,在对人的统治与管理由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所代替的时候,这些组织就变成了纯粹的管理性的组织。虽然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种社会性组织还不能真正成为独立的组织,社会仍然将处于国家组织、政府组织与这些社会组织同时管理、多轨运行的局面。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抹煞它们的社会性。我们应当顺应社会历史潮流,不断扩大和完善社会性组织的社会自主性,扩大这些组织的社会性成分,使它们成为真正的社会性组织。

三、社会性内涵对工程管理绩效标准的指导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社会性的内涵对于工程管理来说是意义重大且不可或缺的本质性内涵。因此,在工程管理活动的绩效要求方面,我们就不能简单地用利润等标准来进行衡量,而必须从工程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出发,用服务效果,工程质量和公众满意的程度等多种带有社会性质的尺度做标准。这样才能达到“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要求。相反地,如果工程管理活动的参与者忽视了所应肩负的社会责任,其结果必然会造成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会构成对现有政治制度的重大威胁。

近几年,工程管理学界内改革的呼声非常高,而不管是制度上还是具体的标准上,改革必须牢牢的把握住工程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将“效率至上”转变为“公平至上”,这就使工程管理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其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组织形态上。

第一,以顾客为导向的行政组织形态。即以公众顾客的需求作为行政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紧随社会的发展,促进组织的成长。

第二,应变灵活的组织形态。即加大组织的弹性,以便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迅速的反应,从而能够迅速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只有将社会公平和广泛的社会责任提高到管理追求的首要价值目标,倡导民主,才能积极有效地推动组织提高为社会公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第5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范畴 工程管理作用 城市化进程

工程管理是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管理方式,其概念最先出现在建筑业发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就是指工程相关人员聚集起来应用科学化的理论、资源等对社会进行的改造与建设行为,在不断发展中演变为一种专业化的技术。包含的内容有:土木工程、机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建筑工程等,这些内容的开展都是以各种学科为基础,比如,物力、化学、生物等,运用理论与实践经验做好生产计划、研究等。工程管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做好工程管理能够提高资源、人员、技术的利用率,推动社会进步。

一.工程管理范畴

一般来说,一个工程项目要想顺利实施,必须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阶段的各项工作、生产工作等。而工程管理能够在工程项目中起到约束、激励、监督等作用。

工程项目在实施建设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含了提出项目、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评审、项目确定等内容。首先,必须要结合当地的资源、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等确立工程项目,要确保项目能够体现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此外,在项目具体实施前,还要做好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技术、人员构成、资金比例等方面分析可行性;最后,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做出评审,主要评审的内容是考虑项目是否能够达到预定收益、决策是否恰当等。

工程在初步建设当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项目工程合同的商谈、审签、施工的设计、规划、调试等。首先,在完成项目评估决策以后,就可以开展工程设计,将施工需要开展的各项操作确定下来、确定设备、材料等;其次,要编写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合理、科学是确保施工顺利完成的关键。最后,就要对工程需要用到的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在施工中顺利运行。

在工程项目投入运行时,首先要编制出投产的各项事宜方案,比如,投入的资金准备、应用到的技术准备、人员组织机构的准备等。在完成了各项投产准备以后就可以顺利实施项目。

一、工程管理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工程管理能够影响到后期的工程收益,并且,工程项目管理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理论、管理学等结合起来,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综合体。但是,在很多部门都将其看成是行政管理,职权划分不清、管理经验不足、决策失误等问题经常发生。为此,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就要做好工程管理工作。要首先构建一个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团队中的管理人员要将自身权责划分清楚,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针对某些问题,施工管理人员要能够到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情况、定期做好工程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管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能够降低风险的发生几率,使各项工作得以规范操作。下图1就是某建筑工程项目共走人员在进行测绘工作:

图1 工程项目测绘

(一)实现成本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因为各项工作较为复杂,为此,常会出现投入与产生不成正比的情况,而预算的成本与实际投入成本存在差异将容易使企业出现亏损,而在工程管理当中,成本管理是其重要的组成,能够对人力成本、物资成本等进行控制,防止企业出现盲目投入。

(二)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当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为,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多,很多建筑都缺少质量保证,人们对建筑质量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通过工程管理能够随时针对工程项目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能定期对工程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此外,应用的材料、设备都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与调试,防止了质量问题的出现,使施工质量得到了控制。

(三)风险控制

安全控制是存在于工程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指工程管理当中各项安全生产都要控制在规定指标范围内,减少威胁人员安全的操作内容,使各项工程能够有序、安全进行。管理人员都会在施工前对工程项目周围是否容易发生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电力系统布设是否安全等因素进行考察,在排除了以上安全因素以后,还要对使用的机械设备定期检修,防止其存在危险因素。最后,管理人员能够结合工程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做好各项内容的监督与评估。

(四)风险控制

在工程项目开展当中,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是常有的事,要想将风险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就要做好风险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能够对风险作出分析、风险等级的评价、风险的识别等。风险的控制能够在整体工程建设中实施,最终能够降低风险的损失,使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效益。

(五)合同控制

合同管理是确保项目建设单位利益的最重要体现。做好项目控制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违约几率。并且,合同管理有诸多法律条例的支撑,能够对不规范的操作予以处罚。此外,企业在签订合同以前,可以及时发现各项不公平的条例、条款,并可以以此为依据有权让对方修改,从而维护了企业的利益。

结语:

本文主要对工程管理范畴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当中的重要性。可见,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的工作,涉及的内容非常多,要想使工程项目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使企业利益得到保证就要做好工程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雪青,杨秋波,高若云等.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3):140-143.

[2]盛昭瀚,游庆仲,李迁等.大型复杂工程管理的方法论和方法:综合集成管理――以苏通大桥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5(10):193-197.

[3]吴子怡.工程管理的概念以及工程管理的特点与具体措施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4(20):380-380.

[4]刘人怀,文彤,闫婷婷等.系统论视角下的旅游发展与旅游研究――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刘人怀院士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4(11):3-6.

第6篇

关键词:浅谈;工程施工;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oject management were compared, this paper proposed several suggestions deepening project management to project management, for your reference.Key words: analyzsis;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 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比较

1.1 成本

项目管理对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路是非常清晰的,通常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

1.1.1 制订资源计划。资源计划确定了为完成项目中各活动所需要的资源(人、设备、材料)。WBS是项目资源计划最基本的输入,需结合各种资源的使用要求,制订出项目的具体资源需求。

1.1.2 进行成本估计。利用工作细分结构(WBS)、资源需求、资源单价和活动时间估计等成本要素,通过有关算法或项目管理软件得到项目的成本估计,即可算出完成项目所需各资源成本的近似值。

1.1.3 进行成本预算。利用成本估计及WBS确认的项目的细目,考虑到项目的进度,将成本分配到项目的具体细目上,为每个工作包建立总预算成本(TBC)。一般规律是,当实际成本超过累计预算成本(CBC)时,就要注意调控了。

1.1.4 进行成本控制。工程管理对投资控制的主要思路也是将实际支出与计划投资进行比较,再结合项目进度进行调控。这一基本思路与项目管理十分类似,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特别是项目财会管理水平的差异,在实际运作中,要与其接轨尚需时间。

1.2 范围

项目范围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并控制哪些工作内容应该包含在项目范畴内,并对其他项目管理过程起指导作用。工程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与范围是在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标阶段、施工阶段均进行“三控二管理一协调”(即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这与工程管理的内容是一致的,只是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侧重于施工阶段。

1.3 时间

时间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职能,也经常被称为进度管理,它对于项目进展的控制至关重要。在范围管理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调整合理的工作排序和工作周期,时间管理可以在满足项目时间要求的情况下,使资源配置和成本达到最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进度是计划的时间表,应该按计划安排进度。计划决定需要做什么、谁去做、花多长时间、成本是多少等问题。

项目管理的进度管理与工程管理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所提供的方法从总体上看是基本一致的。我国三峡工程实施了项目管理,其中的进度管理就很有特点,使人很受启发。例如在三峡工程中,工程进度计划分为三个大层次进行管理,即业主层、管理层和施工承包商层。通常业主在工程进度控制上要比管理更宏观一些,但鉴于三峡工程的特性,三峡工程业主对进度的控制要相对深入和细致。这是因为三峡工程规模大、工期长、参与工程建设的管理和施工承包商多,任何一家管理和施工承包商所管理的工程项目及施工内容都仅仅是三峡工程一个阶段中的一方面或一部分,而且业主在设备、物资供应、标段交接和协调上的介入,形成了进度计划管理的复杂关系。为满足三峡工程总体进度计划的要求,各管理单位控制的工程进度计划还需要协调一致,这个工作自然要由业主来完成,这也就是三峡工程进度计划为什么要分三大层次进行管理的客观原因和进度计划管理的特点。

项目具有惟一性,根据不同的项目组织结构,由业主负责,根据自己在项目团队中不同的角色,相互协调、共同搞好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

2 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接轨

2.1市场主体项目管理市场的竞争主体是承担项目管理业务的工程咨询公司。目前,我国专业化承担全过程项目管理服务的项目管理公司甚少,许少管理公司已经意识到与项目管理接轨的重要性,纷纷更名为项目管理公司,或者在原有管理公司下成立新的项目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与项目管理公司接轨,存在更名的必要性,原因如下:

2.1.1 管理公司目前的服务范围仍停留在施工阶段,“工程管理”几乎成了施工阶段质量监督的代名词,否则有可能存在管理公司在承接前期策划业务时不被接受的尴尬。

2.1.2 “管理”一词虽然在行业内翻译为“Project Management”,但是许多外商投资项目却按照中文字面意思理解为“Supervision”,这使得我国工程管理公司入世后很难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竞争。若是管理公司与项目管理公司接轨时,在保留原公司的基础上成立新的项目管理公司,组织管理公司的精兵强将拓展项目管理业务。这样既有利于原有管理公司保持较为完整的构架继续人事管理业务,也有利于项目管理公司不带包袱高标准地规划和操作。

随着我国入世,国外项目管理公司将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国内项目管理市场,国内管理单位将面临更多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联合的机会。我国国内工程建设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国内市场的竞争也将越来越国际化,与国外项目管理公司联合成立新的项目管理公司,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也会成为项目管理市场主体形成的另一重要方式。

2.2 项目管理人力资源建设项目管理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行业、项目管理单位最主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禀赋将是项目管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影响成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项目管理公司应该把人力资源建设当作事关公司生死存亡的大事来抓。工程咨询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具体地说,必须掌握各类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的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咨询从业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社会、对国家、对客户有强烈的责任感,做到诚信公正,严守秘密。不能简单地把管理公司的人员全部转入项目管理公司,要根据项目管理服务的特点来组织公司的人力资源。我国目前管理从业人员中,技术人员较多,知识结构不够合理,缺乏法律、经济和管理知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很大。

参考国外知名项目管理公司的人才知识结构,我国项目管理目前急需充实既能掌握和熟悉国家经济政策法规、又精通一定领域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熟悉市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的人才,善于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的人才,具有技术创新意识的人才,熟练运用国际惯例、能够进入国际咨询市场参与竞争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坚勋,叶勇,欧阳光辉,等.浅谈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管理,2004,(2).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 ;信息技术 ;现状 ;应用

中国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脚步的逐步加快,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在信息时代,企业是否能长足发展,取决于是否能够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方法、新技术,给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建筑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型产业,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大、劳动密集、分布范围广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信息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面对这样的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成功的应用于工程管理中。

我国工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1、工程管理软件尚不成熟

虽然我国建筑企业开始重视信息技术,但是我国国内尚未具有成熟的工程管理软件,在这一点上与国外的建筑企业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使用的软件大部分是由国外的软件翻译而来的,不符合我国自身的使用习惯和使用情况,无法全部满足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要求,并且在软件的维护和修复方面有着一定的困难。而且这些国外购买的软件往往非常昂贵,一般规模的企业很难承受。

2、建筑行业内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建筑企业受着经济条件的制约,所以不同经济条件的地区的信息化工程管理发展不平衡,一些高度发展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信息技术应用范围较广,信息化程度较高,但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往往接触不到最新的技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比较少,无法实现信息化工程管理。由此可见,经济条件制约着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是导致信息技术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对信息化没有透彻的理解

刚开始使用信息技术的企业,往往单纯的认为信息化就是能够实现网络连接,可以在网上进行沟通和文件的传递,以为这样就可以实现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但是,信息化工程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来规范日常工作流程,统筹对资源进行调度,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测等,这样的统筹管理才可以称作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很多企业对信息技术没有足够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的对信息化工程管理进行深入的了解。也有一些企业想要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技术化,但是担心由此产生额外的工作量及费用。

4、部分企业初步投入信息化运作

随着建筑企业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不断增高,尤其是在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很多建筑企业将目光投向了信息技术,大型建筑企业还初步建立局域网,实现了企业内部交换资源,简化了工作的流程,使得工作效率提高、生产过程加快。

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综合看来,信息化的工程管理还是没有渗透到建筑企业中,大部分建筑企业还是保持着原有的方式进行工程管理,但是由此也产生了管理混乱、管理方式单一、管理漏洞大等问题。建筑企业如果能对信息技术有着充分的了解,认识到信息技术给工程管理带来的巨大成效,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来,相信将会改变工程管理的工作流程与分工,删减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加快工程管理的速度,最终实现信息化的工程施工与管理。

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的一体化信息体系

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立项、招标、中标、施工、竣工、验收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采用严格按照国家的要求,遵照国家的信息。而且这个过程中的信息夹杂着复杂的数据,计算量大,标准灵活,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非常大的错误和损失,影响整个工程的进行。所以,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信息,其中包含着对工程进度的监控、对资金的核算、对成本的控制、对质量安全的监督、对人员的管理、对物料和设备的追踪和管理等内容,通过科学的方式将工程的每个环节环节联系起来,统一进行管理和规划,对每个工程进行监控,并有效的对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和统筹安排,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工程管理系统。

增强对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建筑行业由于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大部分都是来自基层的工人,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一旦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过程中投入信息化技术,会让他们无从下手展开工作,并且由于他们不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不具备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软件的基本技能,所以会导致信息化系统无法发挥最大的效用。这就需要企业提拔一部分具有优秀信息技术能力的人员,将他们安置在操作计算机,管理应用软件的职位上,让有技术有经验的人负责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确保信息化工程管理发挥实际的作用。同时,要组织人员对新老员工的信息技术知识培训,要转变员工传统的思想,让他们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和管理。负责进行招聘的人员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也要注意对他信息技术知识情况的考察,确保新加入的员工都具有最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

增强信息化工程管理的协调性

建筑工程涉及到的范围非常的广,包括市政工程、房屋建设工程,有些还包括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各个工程及项目的情况不同,采用的管理方式也不同。比如雨雪天气会影响房屋工程的施工,施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要求,根据这些条件,会对工程的进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如果计算失误,也是对资源和资金的浪费。而且,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工程的进度,比如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不同、政府政策不同、地理资源不同、人文素养不同、市场需求不同,这些因素都对工程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建设信息化工程管理体系的时候,也要注重对其协调性的设置,当项目存在很多变量的时候,要有处理不同数据及检测细微差距的能力,增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且,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应加强对成本检测与控制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切实掌握工程进度与生产成本的关系,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及时计算所消耗的成本数据,让企业随时了解工程的进度与成本的掌控情况,根据成本的发展趋势及时制定控制成本的方案。除了以上的有关工程管理的协调性以外,也要注重与人的协调,尽量让操作简便易懂,方便操作人员的实施,让操作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有的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处理数据的量,加快工程实施的进度,提供工程管理的效率。

结语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已经陆续在我国的工程管理过程中进行应用,也积累了一部分的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在积极的向国外学习先进的技术。这说明我国的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切实感受到了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工程项目信息化工作已经在建筑行业逐渐开展,一些具有鲜明特点的先进系统已经开始在部分项目中投入使用。通过这些案例的投入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信息技术化的工程管理在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进度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优势,在改善工程管理状况,提高工程管理的水平,控制工程的成本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是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我们要从思想上入手,突破传统的瓶颈,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中,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欧家峰. 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的研究. 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8月.

第8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知识管理;知识共享;隐性知识

前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咨询企业有了很多及机遇和挑战。由于工程承包联合体、承包合作体以及工程总承包等等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程管理咨询业务在其范围内的横向立体的延伸,促进工程管理咨询企业不断向全国程的咨询服务方向进行发展。工程管理咨询企业是一种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在进行工程造价咨询的管理和实施是一个进行知识应用、传递、获取、共享以及再次创造的过程。所以,对于知识进行管理,有助于使企业的产品知识的含量以及集成化程度得到提高,对不同工程咨询项目的知识进行管理,随之建立好对应的知识库,对于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提高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可以很好的满足客户对咨询项目的要求。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又是一个智利服务型的企业,在其运行过程中,主要把知识当作主要产品和核心资源,对知识管理的实力进行提升,是作为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本文主要通过对某工程进行工程管理方面的分析,对其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同时,是具体工程咨询项目与知识管理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在知识管理构建的建立。

1工程管理咨询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30余年的发展,吴国在工程管理咨询行业所出现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是,就整体而言,实力比较弱,大部分是小型的企业,大型企业比较缺乏。由数据可以得出,在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中具有甲级资质的在以百分之十的速度在增加,到2012年为止,这一类企业的统计数量为2235家,全国企业的总数是6630家,其中包括的专营化的企业数量是2273家,由此可以看出,甲级资质的企业数量比较少,所占的比例也整体偏低,专营化的企业里面是大规模企业性质的仍然比较少。总的来说,针对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对其实行全过程的业务拓展,才能够有提高积极收入的可能。本文研究的案例主要是针对某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现状来展开讨论,该公司位于河南,自2003年开始成立,注册的时候所具有的资本是200万元,其公司具有130位工作人,是属于中小型企业中的典型,其公司的义务以团队合作为基础,核心导向主要以项目为主。公司所进行的业务范围在工程造价的分析和控制、项目预算和审核以及工程的编制审核等,在目前,面向全过程发展的目标中,主要在向项目管理以及工程造价方面的经济纠纷进行仲裁和鉴定,以加宽公司业务的拓展面。在人才方面,其公司的人才流动较频繁,对于业内高素质且专业性较强的人才需求量大。通过对此公司的详细了解,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该行业企业中中小型公司的具体情况。

2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应用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由于工程管理咨询企业有向全过程发展业务的需求,在促进工程咨询服务水平、满足客户在知识上广泛的要求以及服务范围的拓展上,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是必经之路。一个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成功,往往离不开对知识管理的应用,在进行项目工程的各个阶段的管理时,对知识以及资源进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项目的顺利发展。

2.1工程管理咨询企业自身特点的要求

工程管理咨询行业主要是依赖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来进行,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从最初较单一的预算业务,逐渐演变到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专业性和阶段性的发展,同时由于工程管理咨询企业有向全过程发展业务的需求,在这各个阶段中,就逐渐形成了一条企业价值链。因此,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一下六个方面,分别是:咨询过程连续性、隐性知识比重大、产品知识化、工作面广、与客户紧密相关以及产品知识化。

2.2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的要求

在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实行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时,需要对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之间的服务关系进行强调,同时对全过程的总体目标来进行关注。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需要让工程的咨询服务针对整个项目投资的关键环节实行事前的主动控制,而不是被动去进行把关和核算。全程造价咨询服务业务的形成,可以对解决分段工程管理咨询中出现的纵向信息产生的不对称问题进行解决。在通过全过程造价咨询本身的特点以及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对其流程进行分心,可以促进工程管理咨询企业更好的进行知识管理。所以,企业的知识资源在应用以及内部传承上具有重要重要,并且,全过程造价管理直接可以理解为是对各个阶段的知识来进行管理的过程。

3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架构分析

在企业进行工程管理咨询业务事项的工作时,要把知识管理作为关键点,在对知识管理的构架进行分析之前,首先了解其核心目标的内容,通常情况下,其核心目标主要包括:在进行系统的知识管理过程中,让企业可以从外部获取知识,内部产生的知识可以顺利传承下去,让知识可以长远持续的被应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把知识创新作为基础,促进知识库不断趋向完善。

3.1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知识管理架构

对工程管理咨询企业来说,咨询业务是其进行经营的重点,以用户的需求来作为其业务知识的依托,将战略知识作为基础,除此之外,日常进行管理的知识是企业进行正常运营的支撑,其中知识管理结构也包含在各个知识模块里面。在企业的战略知识模块方面,其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直接可以对企业的整体进行规划。企业文化可以提供引导作用,在知识管理的思想方面进行大力轩窗,引导员工之间可以做到资源共享,建立起学习型的企业文化,促进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外部知识里面的经济技术以及政治等宏观方面的知识,可以该咨询服务指引方向,有针对性的提高其综合实力。知识模块和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行综合管理,可以对企业的日常管理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3.2业务知识模块

业务知识模块在工程管理咨询企业中是作为一个核心的知识模块,其中包含着重要知识资源,所包含的资料对企业的盈利以及长远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其中显性知识主要以文档形式来进行保存,隐形知识通过视频学习来进行学习,也可以将相关知识转变成地图的形式,以便于企业员工进行学习和搜素。项目知识大多数都是属于显性知识,会直接用文本的方式放在知识库当中。在造价业务知识中,主要目的是以员工的经验进行表达,用视频、知识竞赛以及导师制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交流。客户知识体系也包括隐形知识,是相关业务的人员和客户之间可以很容易的进行沟通,企业也可以以这种方式来进行知识的获取。

3.3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知识管理平台架构

工程管理咨询企业中的知识库主要包括业务知识模块、战略知识模式以及其他知识模块,主要作为企业进行知识储备的空间,又可以作为员工之间进行学习的知识资源库。其中有着搜素和下载的功能,员工在知识库获得知识的同时,有可以将自身所需要上传的各种形式的资料上传到知识库实现共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整体的动态系统,可以促进企业知识库的更新和应用。知识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高效率的实现知识的传递、创新、共享以及获取,特别是针对文本类型的隐形知识方面的管理。企业还可以在搜素的页面设置专家的窗口,设置专家在线答疑的功能,让员工可以更积极方便地进行学习。除此之外,在平时工作之余,积极的组织员工去旅游,加强企业内部的互动,活动完成之后,可以将活动的资料进行官网上传,为促进外界了解企业的环境提供机会,为知识管理搭建了一个知识管理平台。因此,建议各企业促进精神以及物质激励制度的完善,促进员工之间实现知识共享。

4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管理咨询企业作为比较典型的知识性企业,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中,要保证自身的发展和完善,进行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促进工程管理咨询企业发展和完善的必经之路。由于在目前的情况下,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在其发展上还为趋向成熟,并且,工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业主对咨询服务的要求程度越来越严格,知识管理目前还未能进行高校运转,适应不了咨询服务的高要求。事实证明,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知识管理是一个趋向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工程咨询的企业来说,其企业知识密度偏大,而且,该行业的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因此,作于企业来说,建立起走学习型的组织结构道路和走知识型的企业文化路线,促使该行业的企业针对各个部门进行要求,在知识的传递、获取、创新以及共享中各部门要积极参与进去,对于整个流程进行熟悉和了解,从不断地接触实践来提高工程管理企业在知识管理上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主要通过对某工程进行工程管理方面的分析,对其工程管理咨询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同时,是具体工程咨询项目与知识管理充分的结合起来,促进企业在知识管理构建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廖礼平.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6(07).

[2]李萍.工程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问题[J].中国招标.2015(35).

[3]吴优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现状及改进研究[D].重庆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