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4 17:18: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第1篇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新标准提出了“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作为生物学科教师,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目前环境破坏的现状,使学生逐步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环保意识,真正使他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作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怎样向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呢?下面我就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下对这方面工作的做法。

1 上好《生物学》第一课,做好入门教育,建立生物圈是包括人类自己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为初步创建环保意识搭好了平台。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首页彩图,以活泼、直观、形象的方式告诉大家什么是生物圈,即,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本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学习之后,就是要让学生讨论出什么是生物,知道生物是一个大家庭,而人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最高等的生物。本单元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学习后,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简明的认识: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如果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也就遭到破坏,那么,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的家园也就遭到破坏。如此,我们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因此,保护环境,爱护生物,关爱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也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有的责任。

2 结合课程内容,重点了解我们身边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生物学》课程中有大量的内容讲述了目前世界及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保问题,且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生物学知识简单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案。但课本上所列举的一些事例离我们所教学生过于遥远,以致学生感受不深,没有形成强烈的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尽量举一些我们身边发生的事。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1930年传入中国,又名革命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在我们当地,老百姓都叫它“花生草”。该植物繁殖力强,实属“星星之火便可燎原”。生命力强,猪吃后拉出的粪便中没有完全消化的茎在田地里又重新发芽生长。花生草在我们当地已泛滥成灾,每个学生都在家里帮助过父母年复一年地清理田地里的花生草。花生草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繁茂,在农田中生长会与作物争夺阳光、水分、肥料以及生长空间,造成严重减产。因此,“花生草”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它的繁茂已打破了区域生态平衡,现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草害问题。

云南干旱区离我们比较近,学生们感触最深。持续3年的干旱让云南大地备受煎熬,人们在埋怨老天为何总是不降雨的同时,应该深深思考一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会对局部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对于云南地区出现如此严重的干旱,究其原因,目前有多种说法。气象专家认为,云南干旱形成的直接原因应是“天灾”,即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的降水明显偏少。实际上 “人祸”也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云南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砍伐原生态林,发展桉树林。据生态学家研究,这种被称为“抽水机”的速生林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令涵水能力降低。云南干旱区森林砍伐最严重,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而就在与其紧邻的植被较好的地区,一年四季溪水常流。

以上两个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学生感受最深,领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结合课程内容还有许多典型例子,强化环保意识,增强责任感。

我国草原沙化的现状和问题。以内蒙古为例,30年代到50年代仅发生一次大的干旱, 60年代到70年代是4年一次,80年代到90年代是3年一次干旱。干旱周期缩短,引起风蚀、水蚀、土地盐碱化等各种气候灾害。每年成灾面积4500万亩,损失牧草22万公斤,造成经济损失38亿元。沙化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草原的开荒耕植,家畜超载放牧,滥砍、滥伐、滥挖,破坏了草原生态平衡,这应该说是一个根本原因。

癌症村问题。我国目前有近20个癌症村。近期报道,太行山腹地,河南省林州市临淇镇党街村,该村1100多口人,仅2009年至今癌症病故40余人。其病因皆是流经这里的淇河水污染所致。古老的淇河全长161公里。据国家地质部门记载,淇河已有五亿年历史。这条河曾经是华北境内唯一没有被污染的河流,素有“水影山光,胜过桃源”和“北国漓江”的美誉。据当地人介绍,“现在的淇河就是一条臭水沟,污染厉害,全是垃圾……别说用这里的水洗澡,擦擦身浑身都痒得难受。”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课程内容,尽量列举一些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使他们真正具有环保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通过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根据课程内容,结合本地实际,适当安排一些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敢于在环境问题上形成自己的观点,且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们当地田鼠危害较大,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于是布置了一道实验探究题:“为什么我们当地田鼠数量越来越多?”同学们设计探究方案,经过调查研究,最后找出了原因。即:在我们本地,田鼠的天敌是猫头鹰和蛇。猫头鹰数量本来就少,又被个别人捕捉到城里去卖,蛇被卖到餐馆,成了餐桌上的美味。现在,猫头鹰、蛇几乎绝迹。田鼠失去天敌,自然也就泛滥成灾。同学们通过对原因的分析,利用所学知识很自然地得出结论:食物链已出现断链,食物网已破损,区域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要控制田鼠数量,让生态系统重新恢复平衡是最明智的选择。

4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仅让学生具备环保意识是不够的,保护环境不是一句空话,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不乱扔废旧电池,垃圾分类放置,爱护一草一木等。这样我们已经在进行环境保护,正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生物圈。

总而言之,我们在生物学科教学中,务必将使学生“具有关心、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培养目标。

第2篇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增长,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资源短缺、生态破坏也呈现加剧趋势,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政府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则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并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我国的长远发展目标。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对于生态文明,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对应;二是将此作为一种新的文明类别,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考察这两种理解方式,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如果人类目前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能够通过工业文明的改良而解决,那就不需要提出生态文明了。可以说,生态文明提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变革,就不可能解决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应该而且必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文明的转型。

文明的转型需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的转变。对于科学技术,就是要由工业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生态文明时代的“获得科学认识,促进技术创新。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反思传统科学观的基础上,形成出正确的认识,才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这一目标。

二、环境问题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无关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而且是正确的知识体系,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是技术的不完善或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粗一看,上述观点似乎很有道理。实际上,经过深入分析会发现,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技术造成环境问题与科学密切相关

诚然,科学是求知的,技术是求利的;科学是对自然的认识,技术是对自然的改造,环境问题是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但是,必须清楚,现代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不仅是人类借以改造与控制自然的包括物质装置、技艺与知识在内的操作系统,是一种人类借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体系,而且还是人类把科学认识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进而将科学认识原理现实化的系统体系;没有科学,很多技术创新就失去了可能性空间,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在很多时候就不知道产品生产的途径(方式)、类型和用途。

这样一来,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离不开科学的,它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就与科学紧密相关。试想,如果没有核物理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原子弹的诞生,又怎么会有所谓“核冬天”的威胁?如果没有化学的发展,怎么会有化学工业的诞生。又怎么会有化学污染的出现?如果没有纳米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纳米材料的应用,又怎么会有纳米科学技术应用中的潜在风险?如果没有生物科学的发展,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的出现,又怎么会有转基因生物潜在可能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一句话,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就没有与科学应用密切相关的技术,就相应地不会有科学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正是科学使得种种对环境的影响成为可能,而技术则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两者缺一不可。那种认为“科学没有过错,环境问题只是由技术产生”的观点是错误的。“好的归科学,坏的归技术”,这种看法从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来看,既是对技术的不公平,也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

2.环境问题并非人们单纯滥用科学的结果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一些人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明知某些科学应用会带来环境破坏的情况下,仍然利用该项科学成果。不过,如果我们全面、历史地考察环境问题的产生,将会发现:在很多的科学应用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环境问题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学应用会造成环境问题,此时就不能说这些人滥用了科学从而造成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不能被完全看做是滥用科学的结果。

进一步地考察会发现,环境问题很多是在科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如臭氧空洞的产生,主要原因是人类对氟氯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和排放。当这些物质进入大气平流层后,就会受紫外线辐射而分解产生氯原子,引发破坏臭氧的循环反应。造成臭氧层的破坏。这一例子表明,利用科学原理合成出来的氟氯烃类化学物质,虽然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定需要,但也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科学本身是不完善的,还不能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况:即它的应用既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能够不破坏环境。如此,科学本身的欠缺是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那种在环境问题的产生上,将“好的归科学,坏的归人类”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三、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吗?

有人认为,目前的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之点在于科学还不够发达,科学所获得的认识还不多,随着科学的进步,科学必将能够获得对自然的更加完整、准确的认识。依据这样的认识去改造自然,必将造成更少的环境破坏,产生更少的环境问题。

考察上述观点,不难发现,他们持有的看法是,对于科学,不需要改变其发展方向而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只要推进科学进步,就能够解决环境问题。不能说这种看法没有一点道理,进步了的科学及其应用确实能够更好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确实能够发现更多的环境问题并更多地解决这样的环境问题。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人类能够完全、充分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科学在本质上存在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那么,任何沿着原有的轨道发展和应用科学都不能彻底、全面地解决环境问题,甚至有可能造成新的、更多和更大的环境问题。

问题是:科学是否存在本质性的欠缺从而使其应用造成环境问题呢?关于此点,西方有关科学非自然的相关论述给我们以启发。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实验对象有很多是人工的而非自然界原有的。实验现象是科学家利用一定的仪器,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实验对象施加特定的操作“制造”出来的,如此,使得实验知识具有非自然性;理论和模型是直接面向物质世界的,描述着它的状态和性质,但是,它们最多只是对自己意图表象的实在世界的理想化或抽象。这样一来,科学在很多时候就不是对自然对象或自然规律的认识,而是对实验室或科学理论中所构建出来的人工对象的人工自然规律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当将这样的科学应用于改造自然时,就很可能与自然规律不符合,从而造成环境破坏。

这也启发我们,原来我们认为的“科学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错误的,与科学研究实践的现实不相符合。“自然科学非自然”,“自然科学不自然”。正是这种“非自然”、“不自然”的科学,才是造成其应用破坏环境的根本原因。试想,如果科学确实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握,那么应用这样的科学就是贯彻自然规律,应该是与自然规律相符合而不会造成环境问题,而现在,科学应用有多少没有造成环境问题呢?可以说,环境问题的产生,就是“非自然”的科学应用产生了许许多多人工物的结果。这些人工物虽然能够满足人类各种各样的需要,但是其中绝大多数是自然界中所没有的,在其生产过程中以及消耗后的环境释放过程中,会成为自然界的“异质性”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科学应用的环境破坏是科学“非自然性”的本质特征使然。

这样一来,要根本改变工业文明时代科学应用破坏环境的局面,就不能只推进科学的进步,对科学进行局部的改良,而应该对其进行革命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概括起来就是:以新自然观为基础,进行新的科学革命;复兴博物科学的传统,获得直接的自然知识;让科学应用适应环境,而不是相反;重视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获得地方性的生态知识;通过科学应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来检验科学的正确性,让自然做科学的最终裁判者。

四、发展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吗?

有人对科学持乐观态度,认为进步了的科学最终会解决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解决上的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第一,科学应用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新兴科学如基因科学、纳米科学等的应用可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就表明了这一点。

第二,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局限性的,这包括: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有限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是艰难的,科学认识环境问题往往是不确定的。

第三,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是有限的,这包括: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艰巨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存在不确定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成本巨大;科学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单纯依靠科学并不能解决环境问题,科学对环境问题的解决还需要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五、解决环境问题,不需要公众参与科学吗?

有人认为,科学是深奥的、专业性的,只能由科学家来进行,公众是外行,不能参与,这点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如此。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需要而且必须公众参与。其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人类对自然改造的深入,自然的“人化”所造成的“非自然性”——环境破坏性大大增加,环境破坏对人类各方面的影响包括健康影响也相应大大加强,鉴此,回归自然的科学就应该将人类纳入科学的视野之中,更多地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以及人类的存在和健康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便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如此,科学就不单纯是关于“自然”的了。而且还是“人化自然”或“人工自然”的了;科学就不单纯是“自然科学”。也是“人类科学”或者“社会科学”——一种融入了人类社会实践视野的“自然科学”。

第二,公众是科学应用的实践者、环境问题的产生者以及承受者,往往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感知比科学家更为直接和具体,甚至也更正确。此时的公众生产生活实践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公众的影响,应该成为科学家的研究对象,而公众在这方向所获得的知识,应该更多地被我们的科学家所重视。虽然这样的知识往往是直观的、朴素的和经验的,甚至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第三,鉴于目前科学应用已经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环境风险,而且科学对许多风险如转基因风险等的认识又具有不确定性,公众应该作为科学的“陪审团”,采取恰当的形式如公众听证会、地方协商会等参与决策,展现公众的环境诉求,形成压力集团,以更多地“形塑”科学,影响科学的发展方向,推动环保科学的形成,阻止破坏环境的科学的盲目应用。

六、主要结论

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需要传统科学观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科学的革命性转向,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应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与科学不可分离;科学应用产生环境问题,并非只是人们滥用科学的结果,与科学本身紧密相关。

2.科学应用之所以造成环境问题,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的“非自然性”,要改变科学应用造成广泛的、越来越大的环境问题的局面,必须进行新的科学革命。使科学真正地面向自然、回归自然。

3.如果不进行科学革命,而依靠现有范式的科学的进步,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科学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是有限度的,在这方面,“科学乐观论”是错误的。

4.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让公众参与科学研究和科学决策,单纯依靠科学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的。

第3篇

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雾霾问题,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汤绪认为,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排放大量细颗粒物,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东亚尤其是中国东中部地区去冬今春以来降雪很少,冷空气活跃程度较常年明显偏弱,直接导致区域性静稳天气增多。在静稳天气控制下,大气环流活动趋于稳定,空气沉积物极不容易扩散。同时静稳天气意味着大风天减少,风力减弱,难以吹散积聚的细颗粒物,促成中国北部大范围雾霾长时间难以扩散。汤绪表示,西方国家历史上并非免受雾霾天气困扰,但由于中国人口密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各类问题同时出现,反映在雾霾污染上显示出一些集中的特征。中国既面临传统大颗粒污染物控制的问题,又面临PM2.5和PM10等细颗粒物挑战,问题集中于一体。当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有了相应预案,将完善的预报预警系统与交通管制等措施对接。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主要载体之一,是人类经济、政治和精神活动的中心。据专家预测,2050年全世界将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对城市将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城市将成为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突破了环境容量的承载力,造成城市资源短缺,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居民生活受到威胁。据调查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足10%,人类正面临着环境的严峻挑战。事实上,环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它是有限的。因此,在面临环境挑战的时候,人类必须对发展和进步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反思,寻求新的理论、观点、方法和技术,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机制,解决问题的技术和途径,以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创造一个安全、高效优美的城市。城市不仅是一个物质环境的实体,还是一个社会文化环境的实体。社会环境相对自然环境而言是一种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环境体系,它涉及到社会秩序、社会政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公共场所、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历史上,许多发展中地区由于一味追求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社会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从而导致社会丑恶现象泛滥,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政局动荡,制约社会进步的例子举不胜举,教训惨重。因此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环境的生态化是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不可缺少的一方面。由此可以看出,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建设不是一时的事,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因此它的建设没有终极。人要尊重自然,回归自然,建设一个人口、经济、环境、社会服务相协调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

在联合国MAB 计划(1972) 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如法兰克福、罗马、华盛顿、东京、莫斯科,以及我国的北京、天津、长沙、宜春、深圳、珠海等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 生态城市已成为国际第4代城市的发展目标。一流的城市应有一流的生态环境,进入新世纪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开发,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要搞好城市合理布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打造“天更蓝、气更净、水更清、地更绿、居更佳”的国际型生态城市标准。生态城市应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在结构建设方面,应优化城市的用地结构,搞好城市的用地平衡。目前我国不少城市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国际上一些大都市相比,工业用地仍然偏高,而城市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及第三产业用地严重不足,城市副中心或次级城市郊区发展不够充分,城市生态空间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应分区域、有重点、有目标地进行。在用地结构的调整中,应控制高层建筑的增加,疏解建筑密度。近年来,城市的高层建筑大量增加,为城市面貌增色不少,吸引了外资,也改善了市民居住条件。但由于发展快,不透水性面积增大,有很多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由于建筑密度偏高,增加了能耗、水耗、交通流量和地面不透水性面积,也增大了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热岛区域进一步扩大,已由单中心发展为多中心。同时,城市原有地表排水沟道水系被大量污染或堵塞,降低了防洪排涝能力。

建设生态城市,还要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总量和密度。高质量的人口素质和适宜的人口密度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技术创新、加强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还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城市物质循环、建设快捷的信息流通系统。实行城乡社会、经济、生态一体化规划,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意识,加强组织机构建设等城乡生态关系的协调措施。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并不是高不可及,只要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将生态学、环境科学、社会学、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融合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领域,变单纯的建筑规划建设为社会、经济、自然综合规划建设,并加强管理,就一定能将理想变为现实,创造出富有时代风貌特色、高效、和谐的生态城市。

第4篇

一、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

国际商务环境,就是指企业在国际活动中所面临的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从一定程度上会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造成影响。自从加入国际贸易组织以来,我国企业逐渐参与到国际商务活动中,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企业也加强了合作,其中有很多的企业更是成为了国际上重要的国际性企业。但总的来说,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时间并不长,在经济体制上的转换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这就使企业在国际上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所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较为复杂。在国际上,甚至有部分发达国家在对我国企业提出很多反倾销的投诉,使我国企业在国际上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从而承受了巨大的风险,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1、我国企业面临的综合性国际商务环境

当前,我国企业在国际上有了很好的发展,但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强,但它是在曲折中发展,所承受的风险也是很大的。近年来,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国际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就对国际经济状况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力,使国际经济面临着重新分配的新格局。此外,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面临着一定的传统因素的威胁,例如宗教矛盾、领土主权的争夺等,还有非传统的因素,如环境问题、民族分裂、极端宗教势利等,这些都使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日益复杂。

2、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国际商务环境

自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各国的市场需求大幅度的下降,大大的提高了失业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企业受到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国际商务中的经营活动,随着国际贸易的减少,对外投资的风险也提高了不少。但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也产生了一定的优势,由于国际上的很多优质的产品不再受到重视,使我国的国际并购有了新的发展,再加上很多国家都在为了抵抗金融危机而改善投资环境,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投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总的来说,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商务环境并没有得到改观,依然处于较为松散的状态,与国际上成熟的行业体系仍然无法相对抗,始终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二、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

1、我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

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面临的问题有很多,那么造成这些商务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类,一是政治稳定因素,二是市场机会因素。政治稳定因素主要包括国际、国际和区域的政治环境三个方面,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都是相互影响的。政治风险按照规模来划分,从高到低可以分为高政治风险、中等政治风险、低政治风险以及可忽略的风险。而市场机会风险主要与市场上的很多方面相关,它具有时间性、公司性和理论性等特征,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2、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首先,我国企业要懂得选择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合作对象,选择国内政治较为稳定的企业。我国企业在外贸投资的时候,会很大程度上受到东道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在国际上的经营活动状况,因此它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对此,企业要注意选择国内政治经济稳定的国家和企业进行长期的合作,使企业在国际上能够更好的发展,还可以选择与我国关系密切的国家进行合作,以便于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活动开展。此外,要清楚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需求,想要在国际上获得竞争优势,需要保持一颗警惕的心态,掌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防产品被市场淘汰。

第5篇

一、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南北分歧

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也有较大区别,因此,在对待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的视角和态度上,双方的分歧自然很大,这就直接导致了各国政府对贸易和环境政策的重点大不相同。

(一)南北理论视角分歧

在自由贸易和环境关系问题上,北方主要提出“竞相降低标准假说(race to the bottom hypothesis)”,“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和“生态倾销论(e-co-dumping)”。

Dua和Esty(1997)指出,作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的结果,资本大量涌入环境标准低的南方国家。为了阻止这种资金外流现象,北方会降低各自的环境标准以维持或增强国际竞争力,出现所谓的“竞相降低标准”。而且,一国严格的环境政策会迫使肮脏产业向环境管制宽松的国家转移,南方会由此成为“污染避难所”(pollution haven)。

北方国家认为,由于环境标准不同而造成的产品成本差异使南方国家享受了不公正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而使自己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认为这种低成本的环境标准构成了“生态倾销”。要求统一各国环境标准,并要求政府征收“生态倾销税”或给予本国产品补贴。发达国家打着生态保护的旗号要求提高环境标准,背后则隐藏了其追求经济利益的实际目的,即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对此,发展中国家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本来就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允许发达国家使用单边特殊税,这对发展中国家明显不利,而且这种要求显然不符合WTO的基本原则。

如果将廉价的初级产品的国际间流动(或一般所说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看作“生态流动”,由于环境成本从进口国转移到出口国,那么更自由的贸易可能促使更多的环境负担从进口国向出口国转移。发展中国家往往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初级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发达国家则通过进口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密集产品,把污染物以“合理”买卖的形式留在发展中国家,结果是改善本国环境质量,导致国外环境恶化。正如Ekins(1997)指出,发达国家对资源密集产品的消费通过进口逐渐被满足。因此,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态流动”造成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转移”。

(二)南北贸易环境观差异

由于经济贸易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发展目标的不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着不同的贸易环境价值观。

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极力将环境问题和贸易条约挂钩,把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保持其在国际多边环境和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其基本观点:第一,国际贸易应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应减少和消除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鼓励环保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第二,在遵循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和公平原则的基础上,为了维护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任何国家都有权采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控制甚至禁止污染环境的产品出口;第三,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其计算标准为国际标准。第四,为使世界贸易在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理由为借口,对企业进行“环境补贴”。

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环境观念针锋相对,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在实践中采取了双重标准,一方面设置“绿色壁垒”,阻止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另一方面鼓励跨国公司将一些污染和破坏环境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蒙受双重损害,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其基本观点:第一,优先考虑发展。保护环境的确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发展中国家也应参与这一伟大的行动。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贫困,而消除贫困的惟一出路是发展。第二,反对为达到环境标准而采取不分国界的贸易措施,反对用歧视性的、统一的贸易措施规范其行为,极力主张环境措施必须建立在客观、公正和最低贸易限制的基础上。第三,发达国家主张的“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种不合理要求。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强,无力承担治理环境的费用,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必然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力,严重影响其出口能力。因此,发展中国家政府对本国企业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是合情合理的。

(三)南北在国际协调中的冲突

对全球环境状况的恶化,世界各国是责任分摊,还是由发达国家承担重要责任。发达国家借口“世界只有一个”,强调世界各国对全球环境的恶化应该负共同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坚持认为,发达国家应负重要责任。首先,历史上发达国家对殖民地进行的疯狂掠夺,造成了那里的自然环境严重破坏,造成了殖民地的贫困落后,并进而使之不得不为发展而暂时牺牲环境利益。其次,发达国家过去的工业化过程中采取了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致使全球环境恶化。发达国家对地球“生存赤字”、“生态难民”和“生态殖民地”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即使是现在,发达国家也仍然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占世界人口15%的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仍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因此,在保护全球环境的问题上,南北方应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担大部分的责任,而且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在资金和技术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理应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起更大的责任。

WTO中的分歧。南方国家在贸易与环境这一新议题上面临着两难处境。他们起初坚决反对将环境问题纳入WTO谈判,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加入环境因素,环境是否能够得到保护并不确定,但世界贸易的环境壁垒将肯定会大大增多。但同时,他们也意识到,如果不努力推动谈判达成新的协议,只会助长发达国家滥用这些条款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因而,只有积极参与,争取公平合理的谈判地位,努力在未来的谈判中掌握一定的方向,制订一些维护南方国家利益的新规则。

由于南北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WTO在协调贸易与环境问题时存在缺陷,在WTO框架下,发展中成员的权益并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许多发达国家根本不考虑或极少考虑发

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单纯凭借自己的经济技术优势,对进口产品部分国别一律制定非常严格苛刻的环保标准,而且协议虽然规定了成员方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成员提供技术、资金援助,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缺乏履行承诺的诚意和具体行动。

另外,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规则和标准均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他们由于环境立法不完善、国内环境标准相对较低,加上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不足与落后,在国际组织许多事关国家经济利益的国际标准的起草制定中处于劣势,许多国际标准并不能反映和适应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

二、贸易与环境问题南北分歧的原因

(一)传统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的缺陷和南北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同

现有国际贸易和投资理论的最大缺陷是仅仅追求狭义的经济比较利益,而没有考虑广义的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结果是,表面上有关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取得了所谓的比较利益,但实际上有一方承担很高的生态环境成本。从长远看,很可能大大超过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国际贸易中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会改变自由贸易与投资的福利效应,如果一味追求比较经济利益,结果很可能是付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所以,如果考虑环境因素,南方国家贸易处于明显的劣势。对于污染产生于生产过程的商品.发达国家将这些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出口资源密集型初级产品和污染滞留型产品。对于污染产生于消费过程的产品,发达国家为了减少污染处置费用,把污染废弃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处理,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财政和生活问题,以低价或降低关税进口消费这些污染产品。最终结果是,发达国家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污染都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急剧加重。

(二)环境收益与成本的南北不对称

研究贸易环境效应的模型很多,概括起来,贸易和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的主要途径包括有产品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收入)效应、法规效应等。如前所述,南北贸易及其自由化对环境影响具有双重性:可能有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负效应。这种双重性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相互影响,贸易及其自由化对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环境影响是不对称的:在南北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条件下,贸易及其自由化的环境正效应主要发生于北方国家,负效应更多地发生于南方国家,即南方接受了更多的环境成本,北方国家接受了更多的环境收益。

第6篇

1、我国城市化污染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人为之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化的迅速推进,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开始加速。由于发展的需要,从环境获取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排放到环境的气体、液体和固体废弃物也迅猛增加,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再生能力的下降。我国能源以燃煤为主,由于我国煤炭热能利用率不高,除尘脱硫率又很低,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量燃煤就使我国大气质量严重下降,表现出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通过对城市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群众举报投诉的深入调研及分析,目前面临的环境污染难点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餐饮娱乐业排放的油烟、烟尘、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二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形成的矛盾,排污管网等不完善,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就近排入河流,水环境质量下降;三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区范围不断扩大,区域功能变化导致区域化环境污染问题逾发严重;四是个别地区环境意识较差,在治污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始生产,成为新的污染源。

2、造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造成城市环境破坏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或产权难以界定。另一方面,环境资源多是公共物品或公共资源,如空气,人人都可享有它,人们在使用水、大气、土壤、森林等公共物品时随心所欲,将它们用作各种用途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废弃物。

2.1 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公共基础设施薄弱

许多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热、煤气、排水、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和公共绿地等,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甚至是一些应用常规技术就能很容易解决的环境问题,如烟尘、污水、垃圾等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满足需要。

2.2 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造成环境污染加剧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步伐加快,重化工业的特征十分明显。近年来,建材、冶金、化工、石化和能源等基础工业增长较快,而它们恰恰是自然资源消费多、“三废”产生量大的部门。加之工业布局不合理、欠科学,许多重污染企业仍然设在人口日益密集的城市,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2.3 缺少周密而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

由于没有周密的城市总体发展规划,致使城市功能分区混乱,或没有很好执行城市总体规划有关的各种功能区和工业合理布局规划,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

2.4 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污染防治措施不得力

一些严重污染环境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这些项目不但没有被取缔,反而在计划外以各种方式出现,大有与日俱增的趋势,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3、几点有效防控污染的建议

3.1 严格执行“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第一,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这是解决污染源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二,对工业污染实行限期治理,对布局不合理的工厂坚决拆并,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产品实行淘汰制度。第三,征收排污费。除实行“超标收费”外,还可实行“排污收费”。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项政策的效果将会越来越显著。

3.2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通过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设施的水平。通过园林绿化、整治城市水系及旧城改造等途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同时,应改革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境管理。城市环境问题由多种因素构成,涉及许多部门,需要这些部门共同采取措施,进行统一的规划协调。只有依靠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3 加强城市化进程的综合管理政策研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本着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为前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的发展政策,引入环境管理体系,综合管理城市发展的理念,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相关部门加强协调与协作,建立有效的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推动城市持续发展。

3.4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促进环境决策民主化

目前的环评审批是政府主导型,要真正发挥环保审批的作用,必须向公众参与型转变。发动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到环保审批过程中,使公众成为影响环保决策的一支力量。环保部门在审批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时,要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接受公众的监督,并完善公众意见的反馈机制,切实将公众意见落实到环保审批当中。

3.5 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办法,要打破目前这种“低附加值没有效益减少环保投入维持生存”的恶性循环模式,关键还是要推行循环经济,开展清洁生产,实现减排增效。不断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产品活动全过程管理模式,重点培植行业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项目,争取达到零排放,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营造节能降耗、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转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努力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同时,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高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4、结语

居住环境可以说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地方,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应深刻地认清当前的形势,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手段,在“边发展边治理边利用边保护”方针指导下,处理好经济、环境和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参考文献

[1]李尚华.浅析环境保护在增强经济发展中的对策[J].山东环境,2002,6.

第7篇

何谓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就是“运用生物学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及约束。或者如伊恩·麦克哈格定义的,'某一地区借此而得以在法规及时间的运作中被解读为一个生物物理及社会过程。它也可以被再解释为就任何特定的人类使用方式明确地提出面临的机会和约束,调查能够揭示出最合适的区位与过程'”。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于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 (Frederick Law 0lmsted)、乔治·珀金·玛希(George Perikns Narsh)(1864)和埃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为代表的规划师在不断的反思过程中认识到景观、生态是一个自然的系统,并开始了生态规划的初步尝试。从二十世纪初至中叶,出现了大量涉及开放空间系统、城市公园及国家公园的规划。在思想上,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芒福德与本顿·麦凯(Benton Mackaye)等人先后倡导了规划的“生态理论”。而在技术上,沃伦·曼宁(Warren Marnning)和派特里克·盖迪斯(Patrick Geddes)等人则创造并改进了生态规划的方法。此时生态思想已经渗入到规划领域,为规划注入了活力。到20世纪70年代,生态与环境已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景观规划的伦理基础、工作理论、理念、技术等构成的范式也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其中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等更是建立了生态规划框架,成为以后生态规划的一个基本思路。直至今日,在无数规划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生态规划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生态规划已成为世界各地规划研究的热点,一系列专著也相继问世,《The Living Landscape》便是其中一部获得高度评价的著作。

2、弗雷德里克·斯坦纳与《The Living Landscape》

《The Living Landscape》一书的作者斯坦纳教授具有丰富的景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参与了大量的社区和区域规划项目。该书从规划师如何开展生态规划、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生态规划出发,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总结了规划技术与规划应用的经验。这本在今天和未来都实用的生态规划动手册,介绍了如何从无到有地开展生态规划,以及如何确定规划问题、规划目标的步骤、方法和原则。这本书还包括区域尺度的景观分析、地方尺度的景观分析、细节分析、规划区域概念及方案、景观规划.社区参与与市民教育、设计方案、规划设计的实施等内容,以及涉及城市、郊区、乡村,国内外环境等各方面的20多个案例研究。此外还有详细的工作流程、环境影响评价的详细资料及各种分区、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控制文件。

《The Living Landscape》是一本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适于职业设计师使用的参考书,同时也是一本适用于当今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的课程。书中介绍了多位生态规划创始人及当代生态规划师的工作成果,理论。如麦克哈格、芒福德、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等,而本书的作者亦是生态规划界的杰出学者。通过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斯坦纳教授本人的思想,还可以了解生态规划最经典及最先进的理论、技术,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现在,这本书已经成为美国多所大学相关课程的指定参考书,并被评为“该领域的杰出著作”。该书第一版(1991年出版)即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的Merit Award奖,该书的第二版(2000年出版)更将当前的规划实践与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新理论较好地结合起来,获得了读者的高度评价。

3、生态规划过程详解

如前所述,麦克哈格最早建立了生态规划框架,“麦克哈格式的环境分析……(已经)几乎成为进行任何形式的地方规划都必须遵循的通用方法步骤”。不过有些学者还认为,尽管这些分析“非常重要……但仍需要一种更为全面和整体的方法”。因而,斯坦纳教授在这本书中试图提供更为全面的步骤与方法。

斯坦纳教授认为,现实中的规划过程往往不是依据现行与理性的模式开展的,但为了将问题说明清楚,仍可把规划过程表述为简单的组织框架。于是,他把生态规划划分为下列11个步骤,详述每一步骤可能开展的工作,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了解如何开展生态规划,从而使规划步骤更为清晰。同时他也指出,步骤之间存在反复过程,即后几步的工作也可能导致前面步骤的修改,而这种修改又会影响到后面的步骤,需做出新的调整(图1)。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斯坦纳教授在书中为每个规划步骤插入了北美的一系列实际案例并加以详细阐述,十分生动形象。

screen.width-500)this.width=screen.width-500" vspace=5 border=0>

(1)明确规划问题与机遇。人类面临着许多机遇及环境问题,而问题与机遇则导出了特定的规划议题,如郊区的发展常常占用最优质的农田,土地利川的冲突引发了许多问题。又如,海滩因其优美的风景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而关键的挑战在于如何在适应新发展的同时,保护那些吸引人们来此的自然资源。

(2)确立规划目标。在确认了所有的问题后,针对这些问题确立规划目标,而这些目标应该是规划过程的基础。所有受此目标影 响的人都应该参与到确立目标的工作中来。

确立规划目标的公众组织包括市民咨询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邻里规划委员会、名义团体研讨会等。这些方法也会在后面的规划阶段被用到。而且,这种公众参与是持续性的,即人们能够继续参与其后的规划过程。

(3)景观分析,区域尺度。斯坦纳教授指出,规划工作涉及环境的不同尺度,包括相互联系的各种尺度等级,如区域、地方及特定场地(强调地方性),而每个等级的整体都是更高等级的组成部分。故规划应从不同尺度有条理地层开分析。

流域被认为是对景观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很有用的分析等级。许多规划案例是以流域盆地为基础的,如水土流失控制规划。

(4)景观分析,地方尺度。规划应对更为具体的规划区域上发生的过程进行研究。地方尺度的分析,主要是为了获得对自然过程、人类计划或活动的认识。

生态规划过程中的这一步骤类似于前面各步,包括对构成规划区域的物理、生物及社会元素的相关资料的收集。由于成本与时间在许多规划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故现有的已出版或绘制的资料是最容易、也是能最快地获取的。如果预算及时间允许,在开展景观分析时,最好组织跨学科团队收集新的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个步骤都是跨学科收集资料的过程,包括搜寻、汇集、调查、绘制。

在这一阶段,土地分类系统能让规划师将各种资料归纳到一般的组类中,因而非常有价值。

先收集上述(3)、(4)两步骤所需的生物物理环境要素(包括:区域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微气候、植被、动物、土地利用现状等)。然后弄清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在人文社会要素调查方面,不同的规划项目需要不同的社会信息,最后综合所有资料,建立景观格局。

(5)详细研究。将问题、目标与资料调查、分析联系在一起。典型的详细研究,如适宜性分析,是基于生态调查及土地使用者的价值观念,以确定某一特定地区对多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适宜性。详细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理解人类价值观、环境的机遇与约束及正在研究的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要完成此任务,关键是要使研究与当地现状联系在一起。

地理信息系统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作者在该书第二版中为适应规划发展的需要,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大量补充,介绍了当前生态规划的应用技术与工具。

(6)规划区的概念及多解方案。在适宜性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概念模型,以及为问题的解决提供预景分析。提出的模型必须能够保证目标的完成而不应偏离规划目标;预景分析(即未来可能的选择)确定了未来对区域进行管理的可能方向,因此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而由社区来选择其未来。在此当中,实施的可能性也应当予以考虑。

规划选择的组织有专家研讨会、特别工作组、市民咨询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公众听证会等。规划选择的技术手段包括公民投票、同步调查、“目标一实现”矩阵等。

(7)景观规划。景观规划将最优的概念和待选方案综合在一起,并考虑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在地方尺度上提出发展战略。它为政策制定者、土地管理者及土地使用者提供了灵活的导则,以指导对某一地区进行的保护、恢复或开发。在这种规划中,必须留有足够的自由度,便于地方官员及土地使用者针对新的经济需要或社会变化而调整其行动。规划应该包括对政策及实施战略的书面表述,以及一张表现景观空间组织结构的地图。

这一步是规划过程中关键的决策点。

(8)持续的市民参与及社区教育机制。一个规划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多少民众 参与到其决策过程中。例如,政府突然公布某规划方案,但该规划事先并未与相关群众协商,尽管规划将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结果很明显——该规划将受到民众反对。可行之策应是使民众参与到规划过程中,征求民众意见,并将意见融入规划中。虽然这么做可能会使规划周期加长,但会获得地方民众较高的支持率,从而加强对规划的监督力度。

斯坦纳教授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生态规划是一动态的过程,必须考虑规划项目涉及到的各方利益主体。只有这样,规划才能真正解决所面临的迫切问题,获得大众的支持,从而便于实施。因此,公众参与应贯穿整个生态规划过程。斯坦纳教授认识到这一点,是与他多年的工作经验分不开的。

(9)设计探索。规划师在景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其政策的后果。设计代表了对前面所有规划研究的综合。在这一阶段,设计也应是生态的设计。只有这样,决策者才能认识人类生活的生态背景,正确评价各种事物。

设计可以通过图形模拟、建设示范项目等来表达。专家研讨会是产生设计思想源泉的良好平台。

(10)规划与设计的实施。无法实施的规划是毫无用处的。因此,本书在最后用较大篇幅阐述了规划的实施策略及其管理措施。

实施是采用各种战略、战术及程序,实现生态规划中确定的目标及政策。斯坦纳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政府实施规划通常采用的4种权力(管制权、征用权、支付权及税收权)及具体内容(自愿达成契约、地役权、土地购买、开发权转移、分区制、设施推广政策及执行标准等)。斯坦纳教授指出,采用的方法必须适应此地区的实际情况。例如,在某些地区,传统的分区制可能是行之有效的,而在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发现分区效果并不理想,而不得不寻找其它的实施措施。

(11)管理。生态规划的最后一步是对规划进行管理。管理包括对规划实施的全程监控及评价。由于现实情况会不断发生变化,会不断出现新的信息,因此对规划的修正,调整或管理无疑是必要的。管理可以由市民委员会通过监督当地法令的执行委员会及评审委员会等形式来完成。

在此阶段,还可对项目做出影响评价,以衡量项目的效益。这些影响评价包括环境、经

济、国家财政、社会等多个方面。

4、对中国规划界的参考意义

总的来说,《The Living Landscape》通过对规划过程的详细描述,以及对众多案例、图表的列举,向读者阐明了有效开展生态规划的方法。对景观设计、建筑、环境规划及自然资源管理行业的学生与从业者来说,《The Living Landscape》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对于中国目前的生态规划来说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斯坦纳教授在书中指出,美国在土地共享上正面临着一个特别困难的时期:虽然保留了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又用过份俗丽的符号、无聊的作品或平庸丑陋的建筑毁掉了其它的美景;人们希望在乡村居住,而一旦在农村定居,又会要求农民们摒弃其正常的农业活动。人们不希望政府来告诉他们该如何处理他们的土地,但是在遭遇灾害时,却又希望能从政府那里获得帮助……而生态规划,正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类问题。

然而中国又何尝没有这类问题?甚至于此类矛盾也许更多。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和快速城市化的压力,使得当代中国面临着许多生态环境问题,倘若没有正确的规划、管理理念引导,此类问题将日趋严重。因此,如何在对人类社区的规划中融入生态的理念,已日益为中国规划界所关注。美国开展生态规划已有多年历史,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尽管不少人已有了生态规划的思想,但并不清楚如何具体开展生态规划,因此迫切需要了解开展生态规划的正确、完整的步骤。目前,生态规划正在中国如火如荼地开展,但由于生态规划在中国并个成熟,产生了—些误区、如一些人仅从字面来理解生态规划,误以为生态规划就是狭义的绿地规划,这些误区亟待纠正。因此,有必要引进国外成熟的生态规划理念与方法,来指导我国的生态规划工作。而正在此时,《The Living Landscape》—书再版并被译为中文《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即将发行,实为一件幸事。

这本书将使人们知道如何从环境与自然中获得知识与信息并将之运用到规划当中,从而在规划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同时,亦保护自然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本书将使人们系统地看待整个区域,用生态的眼光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用更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该书对中国规划师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B][作者简介][/B]

李小凌,女,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硕士生。

周年兴,男,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博士生。

参考文献:

[1]Frederick Steiner.The living landscape: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landscape planning [M]. New York:McGraw-Hill,2000.

[2]查尔斯·A·伯恩鲍姆,罗宾·卡尔森著,孟雅凡,俞孔坚译. 美国景观设计的先驱[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俞孔坚,吉庆萍.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教训(上、下)[J].中国园林,2000,(1):27—33;(2):32-35.

第8篇

环境教育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中等卫生职业学校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输送技术型人才的重任,而中专卫校主要是培养医护人才的摇篮,从这里走出的医护人员在今后面对各种药剂的使用医用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时,同样应该具备良好的环境意识和必要的环保知识,才能适应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次调查为焦作卫校、新乡市卫校、郑州卫校、焦作职工医学院等四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在上述学校的部分领导、专职教师、教务工作人员、护理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其中教师及教务人员120份,学生300份,收回有效问卷402份,其中教师及教务人员116份,学生286份,回收率为95.7%。其中260份试卷主要是在焦作卫校教师及05级护理专业四个班进行,其中教师问卷60份,学生问卷200份。160份分别在新乡卫校、郑州卫校、焦作职工医学院教师及05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其中教师问卷60份,学生问卷100份。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整理分析。

一、对师生环境科学素养

1.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

我们选择了对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师生调查问卷的方式,从调查问卷中看出大部分师生对环境问题持关心态度(很关心和比较关心),对重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森林砍伐和大量垦荒造成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有76.8%的教师和62.9%的学生表示很关心,这也许是和土地沙漠化及水土流失问题日益明显,气候日益恶化,水资源日益短缺,人们对此深有体会的关系。尤其是“秸秆、垃圾焚烧”问题,有90.6%的教师和85.2%的学生表示很关心,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河南地处中原是农业大省并且是交通枢纽,焚烧秸秆、垃圾时,随着烈焰升起的滚滚浓烟不但有碍视线,大刹风景,影响交通特别是航空业,而且熏眼刺鼻,污染环境,特别是前几年人们深受其害并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有很大关系。对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师生而言,对于“野生动物种类减少”“石油、煤等燃料的使用使空气中的CO2增加从而使气候变化”“酸雨导致森林死亡及湖水变质”关注程度不及其它环境污染问题,这应该是值得注意的。

在调查问卷中还发现他们对“医源污染”“白色污染”的关注程度竟是所调查问题中最不受重视的,师生对白色污染的了解显然是不够的,而一次性医用塑料用品已成为各医院的必需品,其用量有增无减,这些医用塑料是白色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而废塑料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问题目前是世界性难题,这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在内容上存在的缺陷。

2.师生对环境知识答案正确率

同样,我们对环境知识答案的正确性也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师生具备一定的环境知识,但内容显然偏少,准确率也低,世界环境日师生答对率只有52.4%左右,世界地球日教师与学生答对正确率的只有32.6%与29.2%。具备重要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关知识,是关心这个问题的前提,通过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的对比统计来看,教师的环境意识略高于学生;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实施环境教育时,应该关注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添加相关教育内容,如近几年发生的沙尘暴、水灾、秸秆、垃圾焚烧、医源性污染问题等。

3.学生环境知识来源

在问卷中这项有意设置成的单项选择题中,学生均把主要环境知识来源归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报刊杂志及影视媒体,对学生环境知识的增加具有一定的影响。这是由于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统与现代媒体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它的时效性强,容易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结合典型事例进行集中报道,创造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对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效果极佳。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渗透、第二课堂退到了后面,在卫生学校能够很好渗透环境教育的课程如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化学、传染病及卫生保健等课程中,环境教育显然被忽视了。家庭的作用比较薄弱,学生从父母处获得的环境知识是课外各渠道中最薄弱的环节,出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教育的不平衡。

4.师生对环保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程度

从问卷和沟通、交流中看出教师对环保政策和法规的了解程度略高于学生,但是,统计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刑法》中是否有“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和“环境保护监督渎职罪”,教师中持肯定回答的只有25.8%和28.6%,学生中则只有17.6%和11.7%,显示出师生对环保法制认识的缺乏。

从对师生环保法规的认知程度调查分析来看,情况稍好一些,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都有一定的认识,教师和学生知道的比例达到56.2%/46.2%和36.2%/28.6%,而对《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噪声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知晓比例则都不足20%,显示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开设环境法制教育的迫切性。

二、学生对环境的态度

1.学生环境态度的认识

表1可以表明:(1)学生行为的倾向性。环境意识要落实到环境行为上,而这种行为在调查问卷中只能是预期行为,是通过一些情景或对一些实际问题,考察学生的行为倾向,考察主体对客体的参与和行动。

调查表明,大多数的学生表示约束自己有害于环境的行为倾向。63.4%的学生选择“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12.2%选择“当场出来劝阻”,说明多数学生能选择正确的行为,但却没有勇气站出来劝阻错误行为,与学生交谈,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他们一方面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报告,另一方面他们又受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自扫门前雪”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敢勇敢地站出来主持正义。同时也反映了学校环境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教育,忽视了具体环境问题的技能教育,如平时我们对有关公众参与监督及环保部门的技能范围和反映渠道的介绍较为欠缺等。91.5%的学生在购买东西时从不考虑环保因素,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实质性问题,每个人都对他人的环保行为缺乏信心,结果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破坏环境,而且心安理得,没有负疚感。要想改变现状,一方面应充分强调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法制教育,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优化社会环境,从而控制、减少日常生活中这种破坏环境的公众行为。

(2)学生对环境保护紧迫度的认识。调查表明,87%学生认为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不难看出学生环境态度上是积极的。

(3)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和分析结果来看,学生是否同意垃圾分类的态度“每天从各个家庭生产出大量的垃圾,分类收集日常垃圾中的纸、玻璃、金属,是否愿意”这一具体问题回答中愿意做72.3%不愿意做的27.7%,也可证实学生环境态度是正确的判断。

2.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状况

表2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调查表明,对于“近几年家庭周围地区的生存环境的变化”,存在差异。对“居住的地方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回答,认为最严重的前三位是: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认为“我国环境状况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差水平的”占38.2%,学生认为我国的环境状

况不容乐观,这也说明学生有环境意识。对全球性最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回答上,学生选择“人口膨胀、住房拥挤、交通堵塞”的比例很大41.7%,是第一位。出现这种情况,与他们的亲身感受有很大关系,交通堵塞有目共睹,人口膨胀所造成的住房拥挤更是大多数学生所亲身感受的,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认识。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毕竟离学生还是遥远的,而且没有什么亲身感受,社会宣传及教育也不够。这类问题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较远,但却带有全球性,从根本上威胁到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治理环境问题,最终需要治理这类本质性问题。同样,学生关心环境问题,也应当由浅入深,认识问题的全貌和本质。可以认为,中专卫校的学生对环境危害程度的认识是由近及远的,亲身感受是重要的因素。从前面学生对周围环境状况评价及我国环境状况的认识上,也可以说明上述看法。由此可知,中专卫校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日常生活环境的高度关注,而对远离日常生活的生态环境却知之不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你赞成的观点”有43.6%的学生持正确观点,有26.6%的学生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显然,几十年来关于“人定胜天”的宣传对公众自然观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对环境的观察和评价及预期行为可以体现学生的环境态度,也反映出学生对环境的观察与评价态度,是环境意识中处于较高层次的部分。

3.环境教育方式的认知倾向

表3表明(1)学校开设环境知识课,学生愿意学的有66.1%,也是35.2%的学生最乐意学习的方式,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说明学生想了解环境知识;遗憾的是调查统计无一所学校开设环境教育选修课进行环境教育,这个结果和国际教育界提出的学校环境教育应该通过整个学校进行的趋势相差甚远,也与时代对环境教育的呼唤不相称。(2)中专卫校开展环境教育方式的调查,普遍认为课堂渗透与学校内课外活动和是目前学校主要开展环境教育的方式,分别是29.8%和49.6%,而课堂渗透教学占20.6%,这个结果和前面统计的环境教育知识来源相吻合。

4.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的态度及开展的活动

表4学生参与环境教育宣传活动的态度上调查的结果值得欣慰,从学校开展环保宣传活动的统计中,积极参加和愿意参加的分别是69.2%和12.4%,这说明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学生愿意参加的环境活动是课外的垃圾处理过程和社区环境保护行动分别有41.5%与30.4%。这可能与学生的好奇心有关,说明学生愿意参加校内校外的环境教育。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正规的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的内容除了传授环境知识以外,还要重视环境教育的形式,并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表5统计结果不难看出,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偶尔进行环境教育讲座与未举办的是50%。偶尔开展环保宣传活动75%缺乏经常性,学校从未对教师进行环境教育占85%,说明学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同时也与学生愿意学并积极参加环境教育活动相违背,应加强环境教育方面的宣传及教育。

5.环境教育课程设置

从几所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调查统计结果及笔者与调查单位的部分领导与职工交谈看,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是不够重视的,在交谈中只有少数职工(35.3%)认为应该将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参与本次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一所学校将环境教育设为学校的必修课及选修课,同时也没有一所学校的领导愿意将环境教育设为学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没有一所学校经常举办环境教育的讲座,没有一所学校组织过对教师的环境教育培训。这种结果在环境教育持续发展的今天,是值得令人思考的,同时也说明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环境教育发展滞后的表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