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4 17:18: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职教学管理;学籍管理体系;工学结合;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37―03

学籍管理,是学校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相关制度,对学生从入学注册到学成毕业的整个过程所进行的阶段性和全过程的质量考核及管理。

学籍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有一套与之相应的、内容完整的学籍管理体系作保证。构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科学适用的学籍管理体系,是促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施、维护教学秩序、提高教学效果、优化育人环境和保证教育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

一、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体系的要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产学合一”的原则,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以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功能。

1. 贯彻“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人本化理念。工学结合的特点,就是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活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相关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学习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学籍管理就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人本化理念,变被动式管理为主动式服务。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籍管理作为引导、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发展个性的手段”;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来构架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平台;创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对各自兴趣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使“工”和“学”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

2. 遵循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一的原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是校企合作、产学合一式的,教学活动的绝大部分是在实训基地或者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下完成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其教学内容是以业务活动项目(或工作流程)为主,而非传统式的课堂科目化教学。因此,学籍管理制度必须适应这种条件,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实行灵活的、富有弹性的管理。

3. 符合职业性、技能性和开放性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性”特征,以及工学结合的“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性,需要其学籍管理必须符合职业性、技能性和开放性的要求,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实现培养目标。

4. 具备规范制约功能、导向激励功能和服务保障功能。学籍管理规定对学生纪律、学业要求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加以确定,指明学习者所应遵循的准则和达到的标准,在规定的执行上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学籍管理规定,对学生在品行、学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是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学生由此可明确努力的方向,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学籍管理中关于学制年限、毕业条件和学分计算等规定,对学生起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学籍管理规定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方向标,引导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就体现出学籍管理的保障作用。设计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高职学籍管理体系,既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约束和规范功能,又要注意强化其激励和导向作用,从而使学籍管理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南、成才的导向和成功的引擎。

根据上述原则和要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学籍管理体系,应该包括学籍管理体制、学籍管理制度、学籍管理运行机制和学籍管理方法体系等四大系统。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体制

学籍管理体制,是学籍管理的根本组织制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体制的建立,应注重“三个结合”。

1. 院系二级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专业系部的作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要从以教务处管理为主转变为以各系(部)管理为主,将学籍管理的重点转移到专业系(部),从而强化过程管理,使其更加接近教学、接近学生。教务处则注重目标管理,主要是制定统一标准、加强监督检查,以充分发挥学籍管理的检查、督促、引导和激励作用。

2. 校企二方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企业单位是人才的需求方和使用方,它们对人才的规格和质量最有发言权。学校是为企业等用人单位培育人才,自始至终都要按照企业单位的要求来确定人才的培养模式,包括对人才和人才培养的管理、考核和评价等。因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应从学校独家管理转变为校企二方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终审和导向作用,使学生从中明了,学习不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书,而是要达到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能够从事实际工作,从而使学籍管理的导向激励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 师生二维管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其中学生是主动方,是运动员和演员,而教师则是教练员和导演。因此,在学籍的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把学生融入到学籍管理中来,使学籍管理成为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手段。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制度

“学籍管理规范化,是建立在科学、完善的管理规章基础之上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在明确了学籍管理体制以后,就要建立一套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学籍管理制度,它是工学结合模式实施的根本保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制度,要按照“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实施学分制和选修制”的规定,进行科学的设计;要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老框框中跳出来,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一”的实质性要求,进行改革创新;要变固定式、被动型的刚性管理为弹性式、主动型的柔性化管理,使学籍管理真正具备“规范制约功能、导向激励功能和服务保障功能”。

学籍管理制度应该是一个由核心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要优化核心制度,完善配套制度,建立起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完整的学籍管理制度体系。学制是学籍管理的核心问题,所以“弹性学制”就是学籍管理的核心制度。此外,还应包括专业转换制、技能考核评价制、学分制、选课制、多证书制、知技替代制和学分奖励制等七个相配套的制度。其中,“弹性学制”、“技能考核评价制”和

“知技替代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中的根本制度,它集中体现“工学结合”的本质要求。

1. 弹性学制。弹性学制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籍管理的基本制度,是学籍管理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制度。所谓弹性学制,即弹性的学习制度,是一种学习内容有一定选择性,学习年限有一定伸缩性的学校教育制度。职业教育本身是一种从业性的终身教育,这就要求其学制管理必须具有相应的弹性。在弹性学制中,“弹性”二字是核心,体现了适应性和主体性要求,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弹性学制的管理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等个性因素,自主地选择课程,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前毕业或进行社会实践;学习能力较弱或自身时间紧张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放慢学习进程,延缓毕业。这就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要求。

2. 技能考核评价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要求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从注重获取知识的结果性考核向注重技能训练的过程性考核转变。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以技能为中心的考核评价制度。要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和手段,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课程管理体系”的前提下,将对学生的学业考核,从“学科考试形式,以卷面分数高低定优劣”,转变为“技能考核形式,以课程模块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定胜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潜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知技替代制。知技替代制,是指将操作技能学分兑换理论知识学分的学籍管理制度。由于高职学生一般具有思想活跃、参与热情高、社会活动能力强的优势,更具有应用性人才的智能特点,他们往往偏好(强)于实际动手的技能性活动,而不青睐动脑的知识性课程。另一方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均以活动项目(工作过程)为内容。所以,建立知技替代制,既符合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又迎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更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需要。如对技能竞赛奖、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经历等,可进行相应的学分折算和替换,以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工作实践,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籍管理运行机制

1. 建立一套与学籍管理制度相配套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学籍管理制度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要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建立包括沟通协调机制、追踪分析机制、学籍预警机制和信息机制等内容的学籍管理运行机制。

2. 建立相关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工学结合既涉及校内外各种环境和资源,也涉及学校、行业、企业、实训基地等各个方面的各类人员,这就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作保证,以充分发挥各业务部门、各类人员的协同作用,保证工学结合的有效实施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3. 建立学生个性及学业状态追踪调查和分析机制。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传统模式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松散性和自由度,这就必须加强对学生个性及学业状态的追踪调查和分析,以掌握学生个性及智能特点,追踪、反馈及分析学生的学业状态,并建立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救济扶助机制,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4. 建立学生学业质量及学籍处理信息的定期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必须要有一个灵活的学籍信息机制,以保证学籍信息的正常流动,实现学籍管理对于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5. 建立“学籍预警机制”。“学籍预警机制”,是指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针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所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提醒、告知学生本人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通过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信息沟通和危机预警机制。它具有监控功能和规避功能,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籍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机制。

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籍管理的方法体系

要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实施,在学籍管理上,除了科学的管理体制、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籍管理方法。

1. 学籍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思想教育系统和学籍管理系统,是高职教育中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方法。学籍管理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制约,而思想教育则是正面的说服教育,它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榜样示范、启发引导等方法,达到教育人的目的。把学籍管理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人的转化首先是思想的转化,大学生一般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理想、性格、兴趣等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正值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往往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会反映在思想上和行为上。而很多思想上的问题,单凭学籍管理条例是解决不了的。这就必须结合学籍管理,因势利导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使规章、条例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 目标激励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学籍管理本身,就是过程控制性的管理。在学籍管理工作中,引入目标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这不但有利于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籍管理规定成为学生的行为准则,进而能够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方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学籍管理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建立完善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要通过校园网络建设,建立一个动态的学籍数据管理、分析和反馈系统,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学籍信息资料档案,以实现资源共享,使工学结合教学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十分便捷地检索、查询和统计学生学籍的各类信息,便于他们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学籍和教学质量的动态,以利于及时调控,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

4. 提高学籍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方法。学籍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原则性和服务性,再好的制度和机制,也必须依赖于高素质的人员,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为此,学籍管理体系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学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要通过培训和加强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和技能水平,增强服务意识,以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参考文献:

[1]谭玲玲,新形势下高校学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16):534,556.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moe.省略/edoas/website18/49/info24249.htm.2006-11-16.

[3]王玉敏,许,新形势下高职院学籍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8―60.

[4]廖琼,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J],科技信息,2008,(11):260-261.

[5]冯爱秋,高职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9,(4上):63-64.

[6]刘岩,王怡,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冶金教育,2008,(6):52-53,56.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省略/zwgk/2005―11/09/content-94296.htm,2005-11-09.

第2篇

【关键词】能力培养;职业发展;管理会计

【中图分类号】F234 F275

一、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现状

管理会计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为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做出指导和建议。在信息化和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更为多样复杂的贸易环境,对管理会计的需求日益迫切。但与巨大的需求相对的,却是我国管理会计人才的严重匮乏。截至2015年底,全国会计从业人员数量达到了2 000万人左右,但管理会计人才比例极低,人社部指出,我国管理会计的人才缺口将达560万。财政部指出,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

榇耍国家不断推动管理会计的建设和发展。2014年10月27日,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2016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促进各单位加强管理会计工作。2016年10月,财政部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实施会计人才战略,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纲要表明,管理会计的建设工作将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也提上日程。

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重任,但中国鲜有高校开设了管理会计方向的本科专业。从现有高校的会计课程设置来看,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占比也较少。高校没有形成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管理会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师资力量尚未成形,是导致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储备不足的重要原因。

为了适应新的人才需要,从职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管理会计培养机制是高校现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刘俊勇认为,在20年后,我国现有的2 000万会计从业者中的80%将会由财务会计转为管理会计。对于大多数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管理会计将会是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角度出发的管理会计培养机制不仅能让学生们在本科阶段利用好高校资源,锻炼职业能力;同时也是管理会计从理论研究走向实务使用的重要途径,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促进管理会计制度在中国的长足发展。

二、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培养

(一)管理会计发展及能力要求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强以及商业模式的复杂化,中国企业步入了由追求外部扩展向优化内部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会计功能早已超越传统的核算领域,转向分析和管理会计,为企业组织管理和价值创造提供支持。

与此同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据IMA①与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APQC)的调研显示,领导力、预测能力、战略思维、成本管理和财务报告是企业财会工作最需要的五项能力,而这恰恰是在职财务人员最欠缺的(华尔街日报,2015)。

为提升财务人才的能力素质,2014年,CIMA②和AICPA③联合了《全球特许管理会计能力框架》,全面构建了管理会计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CGMA管理会计能力框架》(中文版)正式,2016年)。2016年11月,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进一步《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从规划及报告、决策、科技、营运和领导力5个模块诠释管理会计的具体能力素质要求(刘海玲, 2016)。

就当前大学会计教育而言,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便是过度关注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素质的培养,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与实务需求的匹配。因此,我们将借助BAG法分析管理会计人才所应当具备的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探索高校对会计人才能力素质的培养。

(二)基于BAG法的高校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培养

BAG法是一种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来构建课程体系的开发模式。

他依赖于职业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倡导在完成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多个能力素质的综合提升和发展,具体包括以下流程:职业群及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相应的学习领域构建教学内容。

鉴于此,基于BAG模式探讨我国高校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可以理解为: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提炼管理会计人才的相关能力要求,继而转化为高校教学内容,以工作实践标准来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素质。

1.职业群及岗位确定

针对财会人员从事的行业及职业分析,可以得到公司财务流程操作如下:财务人员在对信息进行有效分析后,结合内外部环境对市场和产品做出预测,为企业日常经营提供决策支持,并积极参与到企业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活动中,发挥统筹协同能力以实现人、事、物有机配合和高效运转,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以上工作可划分为出纳与会计、财务总管、财务总监以及首席财务官这四个职等模块,每个职等都有相匹配的能力要求,各司其职。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根据企业招聘要求和工作职责,尽管不同岗位对业务工作有不同的要求,但都离不开预算管理、财务分析、风险控制以及财务管理体系这四个职能板块,在此进一步对这四大职能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如表1)。

3.职业相关学习范围

基于对管理会计的工作分析,现将来自实践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应的学习课程,分析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的课程构建。

我国目前设置管理会计专业的大多数高校选择的是与英国特许管理会计人才协会合作,设立CIMA方向班。为进一步探究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培养体系,我们以国内多所开设CIMA方向班高校的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培养体系。

结合IMA的《管理会计能力素质框架》和表1各职能典型工作任务,本文对相关能力的课程培养体系如下表2所示。

一方面,管理会计属于管理型工作。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首先,管理人员需有一定的领导力,具备基本的管理学知识,以便有效率、有目的地管理所在的部门或者整个公司。其次,随着计算机在工作中的全面普及,管理会计人员需懂得相关的信息技术,配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如日常工作中ERP、Excel等财务与办公软件的应用。再者,为了能准确地为公司的经营发展做出决策,管理人T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学、法律基础以及统计分析技能。因此,结合管理会计人员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基本能力,高校设置了管理学、计算机基础和ERP实训课程,在此基础上嵌入统计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课程以加强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同时以经济法、金融学等知识深化学生对经济活动的了解。

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联系紧密,其工作的开展,也必须具备丰富的财务会计知识。管理会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对业务的判断,探究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从而形成分析报告,为业务部门动态经营管理及战略决策提供建议。因此,高校配备了财务会计基础、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告和税收等课程,帮助学生培养财务分析能力。

三、结论

自“十三五”规划纲要公布以来,管理会计建设的重要性在增强,然而,管理会计岗位的缺口逐渐增大,在职培训显然满足不了社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时代需求。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主要重任。高校应紧密结合管理会计人员所需的各种能力,配备相关联的一系列课程,以满足社会发展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多层次需求。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系列解读之四[EB/OL].

[2]财政部会计司.全面实施会计行业人才规划,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四.

[3]朱莲美,丁日佳.“管理型”会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财会通讯综合.2010(5).

[4]赵鸣骥.服务改革发展,积极主动作为共同描绘会计事业宏伟蓝图,2016.

[5]贺颖奇.国际管理会计最新发展及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财政部国家会计学院骨干教师赴英管理会计培训团.财政研究,2014-12-05.

[6]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梁淑屏.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09).

[7]Ahadiat, N. In Search of Practice-Based Topics for Management Accounting Education[J].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 2008 (4):42-54.

[8]Clinton, B Douglas; White, Larry R. The Role of the Management Accountant: 2003-2012.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14.1 (Fall 2012)

[9]谭菲.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15-12-15.

第3篇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适应复杂经济环境的现实需要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日趋复杂,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新经济常态。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1)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企业不仅要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行跨国投资,也要遭受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分散风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都出现了全球趋同的趋势;(2)需求多样化,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多变的,企业要围绕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重新规划其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周期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加快;(3)经营网络化,电子商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半径扩大,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4)竞争规模化,技术进步使技术合作成为可能,产业协作增强,企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企业很难获得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必须专注于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领域,形成规模化的竞争优势。为了应对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只有不断创新,采取主要依靠品牌和核心技术、依靠核心知识和竞争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发展模式,也必然要求其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不断创新和变化,特别是在战略管理、成本管理、风险控制、投融资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因而,企业需要大量既懂会计核算,又懂得管理的会计人才。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海量日常业务的处理,需要自动化,信息技术使这种自动化处理成为了可能,也成为了现实,业务处理自动化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会计信息处理自动化,以业务驱动财务进行会计核算。其次是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联系更加紧密,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大数据时代来临,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其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也不再独立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第三是会计共享服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另一个后果是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距离增加,财务人员对业务的核算和监督都不再需要与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财务人员依靠业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核算和监督,财务系统从业务系统中独立出来,会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大部分将实现自动化,甚至是日常的财务分析和纳税处理也将实现自动化,会计行业的核心业务将受到严重地削弱。会计要生存和发展,转型成为唯一出路:一方面,是财务会计的转型,财务会计应将核算的重心转移到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业务处理上来,更多关注企业未来事项的处理;另一方面,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信息技术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会计人员应该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反映了企业价值运动这个独特优势,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引领企业专注于价值创造。要实现这种转型,会计人员也需要转型,企业需要大量既懂财务会计又懂管理会计的会计专业人才,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内涵及知识结构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误区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管理会计人才的内涵。目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1)将财务会计人才和管理会计人才严格区分开来,认为财务会计人才不需要进行管理,而管理会计人才不需要进行核算;(2)矮化财务会计,拔高管理会计,认为财务会计中低端人才即可胜任,而管理会计则需要中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片面强调企业中高层会计人员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忽视普通会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基于这些认识,通常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应该是高端人才,应该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或技能,在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内涵

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会计的本质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应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两个部分,其中财务会计侧重于信息的收集、加工与提供,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在实践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运动,都属于价值管理的范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是共享的,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信息都来源财务会计。因而,实务中的会计人员,只是因为岗位的设置而导致的分工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无法完全将两者职能分开———从事业务核算的会计人员也要负责进行日常管理,而从事专门管理的会计人员也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或利用会计核算的资料。目前,在实务中,我国企业财务人员超过85%的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随着我国企业会计转型,会计工作要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服务,目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都将转型成为从事管理会计的人,那么,我国紧缺的不仅是300万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更为缺乏的是数量庞大普通管理会计人才。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财务会计人才主要是从事数据收集、加工和提供的人才,而管理会计人才则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预算、组织实施及控制的人才。

(三)管理会计人才能力与知识框架

在确定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时,我国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较多地从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专业)的角度来阐述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框架。黄培(2014)认为会计人员岗位层次不同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但一般应具备财务基础工作能力、财务管理及规划能力、税收筹划能力、预算管理能力、参与决策能力、非财务分析能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九项能力。但是,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工作岗位也是不断变换的,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固定的,因此,单纯从工作内容的角度来界定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是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对此,余绪缨指出,管理会计人才要实现从“硬人才”向“软人才”转变,“软人才”是知识广博,能将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融会贯通、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的“通才”,而不是只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领域术有专精的“专才”,即“硬人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能力框架,包括一般教育、商学教育和会计教育三部分”,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同样体现了管理会计人才首先应该是通才,然后才是专才。基于此,本文认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与知识框架主要包括五部分:足够深度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足够广度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法律等综合知识;卓越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如何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争议很大,第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人才不是仅靠学校就可以培养的,会计人员只有与企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在实务中采用师傅带学徒的方式才能培养;第二种观点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招之能用,企业不愿意招聘没有经验的会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也不对在职人员的进行后续培养,有关调查显示43%的企业没有针对管理会计的年度培养计划。这两种观点都过于偏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师傅带学徒方式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只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框架中,难以应付未来多变的管理需要;而高校的培养给予了毕业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变化万千的商业环境。因此,只有以学校的优质教育为前提,继以企业的岗位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另外,考虑到我国在岗的1600多万会计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将转型成为管理会计人才,针对这些人的继续教育也非常关键。综合这些因素,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是:在政府的积极导向下,以高校教育为基础(特别是本科教育)、企业的岗位培养为主导、职业团体的职业培训为补充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

(一)政府积极导向

政府应在推进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继续“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宣传引导,以会计职称考试为突破口,将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正式纳入考试内容,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新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将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纳入后续教育课程体系,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管理会计水平;继续推进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总会计师提升工程等项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形成示范效应,使全社会都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二)高校教育为基础

高校教育,首先是本科教育,应以“管理”为立足点,推进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提供大量能够成长为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后备人才队伍。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和知识框架为基础,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队伍;要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应继续推进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改革,使专业学位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在广大的在职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财务会计人才转型,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最后,高校教育应注意与职业团体合作,将职业课程体系纳入高校课程,联合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三)企业的岗位培养为主导

企业的岗位培养是具备良好基础的后备会计人才能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关键,企业应坚持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聘用模式,让后备人才经过岗位的历练,获取足够的管理实践经验,使其成长为既熟悉企业的情况,又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所用。企业岗位培养过程中可以继承传统师傅带学徒的模式的优点,但一定要突出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另外,企业应制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计划,结合企业的管理转型,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转型为管理会计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四)职业团体的职业培训为补充

第4篇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人才需求的层次性特征日趋明显,因而迫切需要专业的物流人才。根据有关物流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显示,根据工作性质和工作层次的不同,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可分为四种类型:理论研究型、管理决策型、管理应用型和实际操作型[1]。

 

1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框架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应当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其中基础能力是指学生在本科教育中对于物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对物流相关设备及系统的规划、设计、操作、开发等实际能力;专业素质是指学生能够根据所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因此,物流管理的本科教育模式是一种以学习和实践相结合为基础,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系统结构。根据调研及分析,设计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框架,如图1所示。

 

1.1 基础能力的培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可以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2]。物流管理专业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年学习基础课程,主要包括:语言、自然科学与数学基础、社会科学基础、工程类基础等课程;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管理与经济、市场商务类、计算机应用类等课程;第三年主要学习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供应链管理、运作管理、物流系统工程、国际物流、采购管理、物流战略管理、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等;第四年主要学习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物流经济地理、物流设施与设备、质量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物流方案设计与应用、物流金融、绿色物流等。

 

1.2 实践能力的培养

 

理论学习要与实践相结合,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还要参与实践环节的教学。第一学年,有基础课程的课程实验;第二学年,有专业基础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验及认识实习,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供应链系统模拟实验等;第三、四学年,有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实验,包括:物流系统仿真课程设计、ERP系统模拟实验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以及相关学科竞赛等。参加科技竞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熟练度,激发创新能力。

 

1.3 专业素质的培养

 

物流管理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应注重学习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3]。物流学科的课程设置要体现跨学科的特点,相关的交叉学科有:经济学、信息科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等。在专业课程中设置具有行业特色、符合学校背景的一些“特殊”课程,如港口物流、冷链物流、农产品物流等。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数据库和计算机应用、物流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实训、生产实习等,通过专业实践训练,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综合能力,提高专业素质。

 

2 完善人才培养的措施建议

 

2.1 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以满足行业人才需要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的来构建,要根据物流管理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的主要结构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方面,要尽可能选择那些专业性强,具有实践应用性的教材。

 

2.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

 

把实践教学贯穿到学生整个本科阶段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分析讨论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学习企业经营思维,巩固专业知识,激发想象力;安排校外实习时,组织学生到有关物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等进行参观、访谈或短期实习,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直观认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

 

2.3 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符合物流管理的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掌握必要的课外知识,培养综合型物流人才。

 

3 结语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符合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卓越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可以从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三个方面进行培养,通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激发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兴趣,改革教学方式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第5篇

一、体育的文化现象

“文化”一词,历来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对其众说纷纭,足见这一概念是有一定的模糊性。从辨证的观点出发,“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理解,对“文化”的广义理解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新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方面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故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适应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具体地讲,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产物本文由收集整理,是社会实践的结晶,是构成社会诸种现象和事物的复合体。它除了以教育、科学、艺术等为组成部分外,还包括体现在人们物质生活关系中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体育文化等。

把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认识,便产生了综合全部体育活动的概念——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必将成为21世纪与传统的其他文化相融相进的文化领域里的主题。

“体育文化”一词,最初直译为“身体文化”。19世纪末,“身体文化”一词被广泛地加以解释和使用。法国阿莫罗斯体操派认为身体文化可以直接理解为锻炼身体的规律;法国演员德尔萨特创编的身体演练形式,以“德尔萨特身体文化”之名在美国妇女中风行一时,这种动作和姿态来表示情感的健身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现代舞和艺术体操的诞生。到20世纪,对身体文化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更为多样化。有人认为身体文化就是身体锻炼;有人认为身体文化是旨在促进健康和增加体力的身体运动体系,是与自然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的人为的体育形式;也有人认为身体运动不仅要用科学来解释,它还可以显示出生命的旋律和美,是文化的表现体。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把“身体文化”作为关于体育的广义概念来使用,认为它是整个文化的组成部分。

体育文化虽由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但它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就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体育具有继承性,因而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这就要求我们在对体育的整体认识时,必须追溯它的历史发展过程,揭示体育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内在联系,抓住主要环节,寻找它的特殊规律。

二、传统文化与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以民族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民族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风俗习惯、传统与道德、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构成了传统文化的特征。

传统是由复杂的历史构成的,是一定区域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人们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生成、积累、稳定了的经济、文化、心理、艺术、道德、社会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因素与特征的组合体,含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的语言、宗教、精神、道德、艺术、民族气质等,构成了各种传统文化,标明了一种传统文化的影响,在体育活动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现出较强的民族特征。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民族特征的前提,也是传统体育各具特色的基本条件。牧民善骑,狩猎民族善弓弩;北方喜溜冰雪,南方喜水划舟,这些都是长期共同劳动中形成的丰富多彩的传统项目。今天,如此狭小局限的这些民族体育活动项目,已走上国际化轨道,亦将成为21世纪体育文化所不可缺少的一大景观。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因素,是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条件、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的特点在精神上的反映,也可以称为民族性格或共同心理状态。它具体表现于民族的生活习俗和生活风尚与宗教活动中。传统文体对于体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于某一时代民族或阶级的人们所共有的东西,如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社会风俗、人情世态之类,一经形成,就会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中国的民间体育活动划龙舟、踢毽子,西班牙的斗牛,日本的相扑,泰国的泰拳等,都是能够体现民族性格的体育项目,充分反映出传统文化给体育带来的民族性。

三、传统文化对体育发展的影响

体育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是确定无疑的,也必将是2l世纪体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第6篇

关键词: 工程造价 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 优化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国家基本建设的迅猛发展对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级建设人才的数量在递增,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客观上要求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适时调整或更新。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个在原有多个专业基础上归并而来的具有较宽口径的集土木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复合型专业,其课程体系尚处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如何优化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高校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高校工程造价的人才培养现状是令人不满意的。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院校分布及教学层次

目前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在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下设有工程造价管理的方向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一种是专门的工程造价专业,全国开展工程造价专业的高等教育中,主要在专科和高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层次上进行实践,目前,天津理工学院已经设立了工程造价本科专业。

总体上来说,我国现在专攻工程造价专业的院校基本上没有,且国家的重点院校对此专业的研究就更少。现在各重点院校只有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重庆建筑大学有专门这个方向的研究。目前我国有工程造价专业或者工程造价方向的有40多所高校,但大部分集中在专科教育的水平,部分高校的工程造价专业只是工程管理管理专业的一个方向,没有独立出来。

从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的历史渊源来看,大部分工程造价专业脱胎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学科,还没有完全独立出来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

2.课程体系不明确、不完善

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是专业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各高校工程造价专业的渊源不同,因而在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各有偏重,各有特色。但是确定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种类和核心课程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性,避免课程较差、重复。这对于工程造价这个新的学科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缺乏完整的教材体系和核心课程教材

教材不完善是制约工程造价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又一“瓶颈”。目前,市场上还没有较为成熟的《工程计价学》、《工程计量学》等教材,一些课程虽然有教材,但不是针对工程造价专业而编写的,不适应工程造价专业的发展需要。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工程造价管理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三、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设计与实践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逐年增长。只要有建设投资,就有工程造价,就需要培养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教学计划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纲领性文件,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反馈和学科动态不断优化,以适应工程建设的大规模需求。

1.工程技术土木化

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侧重于管理理论和技能的掌握,弱化了工程技术理论、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掌握。学界人士戏称“工程技术平台大撒管理的胡椒面”。事实上,工程造价管理学科,过去意义上是建筑管理学科,与同一层次的其他几个管理学科,如管理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管理等是不同的,工程造价管理的学科基础是建筑工程,是土木工程。离开了学科基础,工程造价管理就无从谈起。从对已毕业学生的调查问卷来看,用人单位往往将造价管理学科看成类似“万金油”的专业;从工程实践来看,如果不对造价管理的对象知根知底,就不知道如何造价管理。因此,工程造价管理学科应该重视培养土木工程技术能力,即教学计划安排时应考虑打通与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平台,在此类课程上做到同等学时、同等难度,如力学类课程、结构类课程,将造价管理人才培养做到“造价管理”和“工程”真正相结合。

2.专业课程特色化

从就业市场反馈的情况看,既有扎实、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有专业方向特长的大学毕业生最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因此,应进一步突出专业课程的特色,其专业和专业方向模块的课程体系可按“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的模式建立。不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开设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投资造价管理和物业管理等多个方向的课程并集中力量建设其中的2―3个专业方向。各院校还应发挥传统学科优势。

3.教学计划编制优化方案

(1)总体目标优化

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是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①从社会发展与人才使用来看,工程领域推行注册工程师制度便于提高工程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工程项目造价专业化水平,促进国际间在工程领域内的交流和互认。因此,本科生培养目标应强调“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要求”,便于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内容和实践中与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咨询工程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造价工程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训练相结合。

(2)课程设置优化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环节,也是本科生知识体系的总体计划与安排。为此,可将本科生课程按照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整合成校级平台课程(通识基础课程)、院级平台课程(相关学科基础课程、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拓展模块课程)、实践环节四个大类,形成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拓展方向课四个层次的新课程体系。

(3)软硬件条件的建设

软件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材建设,编写了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教材;二是教学、科研梯队的建设和培养。我们要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我校在鼓励本校老师继续深造的基础上,自2005年以来引进了多位专业人才,还邀请财政评审部门、工程咨询公司、测量师事务所等部门的专家做客座教授或到我院讲学。硬件设施建设包括工程造价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基地、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等。

四、结语

工程造价专业是实践性、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工程日趋复杂、管理日益精细是工程建设领域的两大发展趋势。专业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科动态工程实践不断作出相应调整,因此教学计划的制订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尹贻林.关于造价工程师地位的思考.工程造价管理,2001,(1).

[2]杨飞雪.对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工程造价管理,2002,(1).

[3]陈伟珂.香港的认可人士制度对我国建筑业管理的启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3).

第7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2010年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中强调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应该成为面向未来1O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目标。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曾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人才培养问题必须围绕这个核心课题进行思考。

教育部高教司和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全国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中,有500多所开设了管理类专业,管理类专业在校学生人数占到15% 以上。但是目前我国高校对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大多数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一般管理方法的讲授,脱离实践,应用性差;对学生运用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欠缺,特别是不考虑生源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实际管理工作的需要,导致管理类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矛盾突出。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管理类专业的特点提出了一个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体系:

一、课程模块化

科学的课程体系设计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障,决定着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课程模块化,即将课程划分为公共课程、专业综合、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五大核心模块,公共课程模块又包括专业理论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其中,各模块实践课程的合理配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因此,在模块设计过程中,同步、系统地配置实验与实训项目。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知识的分层递进性和学科专业交融性。

通过课程模块化,实现学生能力的“纵向可提升”,知识水平的“横向可拓展”。在此基础上,实施“两环三阶”的应用创新型型人才的培养流程。“两环”,是指理论教学环节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三阶”是指:第一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阶段,专业理论学习、专业基本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专业工具的能力;第三阶段,专业前沿理论学习和专业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阶段,培养学生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精神。

二、平台类型化

平台类型化,即建设两类平台:教学平台和实践平台。

1.教学平台。为提高管理类人才的理论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要重视教学平台的建设,包括特色专业的建设,精品课程群建设及教学团队建设等。专业建设的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要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确定自己的个性化发展目标,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精品课程群是一种资源共享的方式,它既可以展现优秀的教学团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显著的教学成果,同时也可以方便学生学习,改善学习方式,拓展资源;教学团队能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师资的完善进而促进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平台。包括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院,企,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可以整合校内外各种优势资源,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改善实验与实训条件;“院,企,基地”建设强调两手抓,一手“请进来”,即定期邀请合作企业有经验的管理者走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讲授管理实践经验和案例。一手“派出去”,既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培养“双师型”,也派学生到合作企业开展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平台的建设,改变了传统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的培养方式,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三、课堂整合化

课堂整合化即基于知识转化的“三课堂”。一课堂主要是指在校内组织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该课堂以系统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为主要内容。具体操作上,一课堂采用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传授理论知识,注重操作训练的创新型、系统性和实践性;二课堂是指在校内由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开展的将一课堂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或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各种科技、学术和文体活动。二课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氛围的营造,通过各种特色活动,如模拟竞赛、名家讲坛等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资助其创业实践项目;三课堂是指在教师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形式、多层次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通过建立各类型的基地,包括:校企合作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等,使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系统化、专业化和基地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多维化

教学多维化,即“四结合”:学生学习与实习相结合、教师科研与学生竞赛相结合、学生社会实践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就业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教学多维化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主动动手操作的能力。

首先,学生学习与实习相结合。即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强化实验室模拟实训和校外企业体验式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系统、高仿真的模拟实验室,以便让学生充分了解现实企业运作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也需要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实习提供基地。第二,教师科研与学生竞赛相结合,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学术理念和创新思维能力。第三,学生社会实践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第四,就业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点,鼓励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军队院校 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49

“创造力”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和适应性工作成果的能力。[1]大量的历史战例表明:战争本身也存在着多变性,指挥官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战争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没有发生过两场同样的战争,所有的案例学习只能作为新情况的参考,这就要求军校学员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思维模式。

1 发散思维与创造力

发散性思维要求个体对特定的提示有多种反应,“多样性”是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核心特点。自我军建立以来,我军的管理体制一直是密集的层级化管理,两个实际管理层之间的编制实力落差很小。且由于长期以来体制上的“领导负责”制使个体的独立性很弱。院校编制事实上仍沿用部队建制设立。约十人为一个班,有班长;三十人左右为一个区队(排)有区队长(排长),一百人左右为一个队(连)有队长、副队长、教导员(指导员)等。并且在管理上不仅采用“领导问责制”而且“由上到下层层问责”。这种层层约束的管理理念和创造力个体所必须的发散性思维恰恰相反,由上往下约束力会越来越强,约束点会越来越细、越来越集中,甚至细化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对比以西点军校为代表的西方军校,学员是生活在一个“个人问责”的环境里,个人的一切行为首先由个人负责,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没有上层的过多干预。简言之,是一种“给定任务,任由发挥”的管理模式。(两种思维模式对比见图1)。

2 进化系统观、文化环境与创造力

近期各领域对创造力研究的成果慢慢汇总出一种普遍共识:个体所存在的系统是决定个体是否有创造力的外在条件。对制度、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有系统论述的是格鲁伯的代表作(Darwin on man: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cientific Creativity, Gruber, 1974/1981)。Gruber把个体的发展置于制度中考察。西方学者也明确指出了抛开环境研究创造力个体的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认为个体发展中的环境是和个体产生创造力密不可分的条件(Csikszentmihalyi,1988),并提出了个体的创造力和环境的密切关系。认知个案研究(cognitive case study)的成果也支持了这一观点。促成这一创造力模型产生的是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认为,个体的进化是和环境作用的结果,是个体适应环境的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反思我们的文化环境对创造力思维的影响。通过考察文化与创造力的关系可以帮助认识文化与个体创造力的关系[2]。我国曾经有过一个和古希腊罗马时代及文艺复兴时代一样对各种思想具有包容性的时代――战国前及战国时代。因其包容性,这个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景象,也产生了许多思想家。但后来,统治阶级为了统治的稳定性罢黜了与自身利益相悖的观念,并逐步形成了灌输单一思想的文化环境。因我国的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文化惯性,这种文化模式至今仍影响着我国的教育体系。军事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自然避免不了影响。尤其在初级指挥院校,这种模式的影响更重,简言之是“强服从,弱思辨。”学员在学习中争辩的可能性很小,一切以服从为前提。但真正的指挥人才更需要的是面对全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独立决断的能力。关于个体受环境影响而进化的关系可见图2。(Gruber 1974/1981,总结达尔文笔记1836-1837间的进化观)

图2:造物主(如果存在的话)创造了一个有机世界(O1),和一个物质世界(P1),而后P1向P2演化,选择适应性物种O2。

社会生物学家Edward O.Wilson给出了一个个体适应环境力场的图示[3]。(图3)

图3:个体在表现型平面上移动,其速率和方向是由环境力场(左图)决定的。当个体被环境力场挤压到适合生存状态时,压力平衡,社会性状达到稳定状态(右图)。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体生存的环境起到了几乎超出个体本身的作用。它会在方方面面影响和制约个体创造性能力的发展和培养,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个体由于环境(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压力而向某个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和环境压力平衡的状态(个体被环境塑造)。这个创造力模型为“钱学森之问”的回答提供了一个视角。我们的文化环境塑造了个体的思维模式、生活态度等,凡生活在其中的人最终都要面临文化环境的压力而与之达成妥协。

3 人格特点与创造力

美国心理学家Finke等人认为,创造力是多种思维过程的产物 [4]。研究表明,人格特点与个体的思维特点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学术界研究成果公认的高创造力人格特点被认为有以下:观念灵活、思想开放、独立、不受约束、勇敢、甘于冒险、坚持不懈、自我意识发展迅速、谨慎、好胜心强等[5]大量研究也表明,人格因素对创造力的影响非常复杂、多变。不同的领域里创造力对人格有不同的要求。但从目前我军院校教育理念来看,除了诸如坚持不懈、勇敢等特点外,我们不鼓励其它人格特点的发展。在这点上似乎是个两难选择。比如:军人必须有服从性,必须受到诸多的纪律约束等,但这与高创造力个体人格特点有相悖处,我军发展历史中涌现出的许多著名将领也大都有过在局部观点上抗命、不服从的案例。这似乎是对高创造力个体在军队的表现的一个印证。为了解决这种相悖性,我们可以借用一个经济学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图4)思考可行的办法。

该模型将两种取舍成本分列在横纵两个坐标,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多取一点,在另一个方向上都会损失一点。但总会存在一个点对于横纵两个方向上的取舍达到平衡,使利益达到最大化,在图中显示虚线面积最大(人才培养获得最大效益)。

从目前军校课程设置来看,人格培养投入时间只占很小的比例。甚至没有专门、系统的人格塑造课程,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专业课程上。

参考文献:

[1]罗伯特・J・斯腾博格著,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

[2]宋兵波,周运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2,(4):30.

[3]爱德华・O・威尔逊著,毛盛贤等译.社会生物学[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3.

[4]刘怡群,唐锡晋.几种有关创造力的思维模型和支持工具介绍[J].系统工程理论与初中,20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