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4 17:18: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抽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第1篇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比较分析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说明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是在不同艺术观念支配下的两个不同体系的艺术。民间美术与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不能以高低优劣来区分,而只是艺术观念和对事物的观察方式不同。

民间美术是百姓“为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作的视觉形象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与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相比显现出一股自然、质朴、清新的艺术气息。这种风格也渐渐被越来越多的职业艺术家借鉴到艺术创作当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现代艺术兴起并逐渐被国人所认识的时候,我们发现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年画和剪纸中很多作品都具有抽象、变形、夸张等艺术表现形式,这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相似。该如何来看待我国民间美术中这些所谓的“表现主义”因素?能否据此说明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是一种具有现代意义的表现主义的艺术?其实,如果仔细分析我国民间美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造型观念与创作思想,这些问题并不难回答。

英国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曾说:“美术史是一部视觉方式的历史”,即是说,美术史是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观察世界、表现世界的历史。艺术形式之所以千差万别,艺术流派之所以纷纭繁杂,根本上是源于人们所持的艺术观念不同和观察世界的方式不一样。我国民间美术中确有很多抽象的、夸张的、变形的作品,如刻画一只母虎,在其腹内剪刻三只小虎以示其怀孕;又如飞鸟身体一侧是一只翅膀,而另一侧则并排四只翅膀,以表现鸟儿飞翔时翅膀不停扇动。这种将多视点、空间结合在一起的造物,有学者将其称为心理空间的表达,也有学者将这种创作称为“写实观念非写实形式的造型"。实际上这些创作都是源于民间艺人头脑中物象的真实再现,民间美术的这种创作思想和古埃及人的艺术观极为相似,古埃及的艺术创作遵循着多种极为严格的程式,其中“概念写实主义”即是指艺术家根据头脑中固有的概念来创作,而不是根据眼睛所观察到的进行创作。古埃及人不十分注重形象的真实和画面的美观,他们概念中的人是该具有四肢和五官的,所以无论是在壁画还是雕塑中,人物之间很少会互相遮挡,即使是非正常的透视和比例也要表现出人的主要特征。民间美术的创作也具有这种“概念写实”特征,他们将绘画或剪纸作为再现某些真实情节和特征的一种手段,单纯朴素地表达他们对生活的观察体悟,再现他们心中的真实,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艺术表达,与西方现代艺术在艺术观念上有本质的区别。

第2篇

 

关键词 :构成艺术 几何抽象 现代陶艺 精神土壤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素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世界的陶瓷艺术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时间,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

现代陶艺以其内在的张力、实验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来承载当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冷漠、回归自然的一种最好方式。就现代陶艺的观点来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现代陶艺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艺术。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是,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作为精神性的表现媒体而存在,精神属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现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极丰富而随机的视觉效果,超越传统的技术标准,拓展全新的表现领域。

这些也正是构成艺术在现代陶艺中得以运用的契机。而且艺术本身无疆界,一种风格或主义的确立,必将影响当时一切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正如抽象表现主义对建筑、服装、平面设计等的冲击。陶艺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抽象艺术在其界内的发展,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加入陶艺作品创作,从而开启了抽象艺术运用之先河。

二、何谓构成——几何抽象

对于构成,并不单纯指三大构成的知识,它的触角可以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果非要加个定义,那么所谓构成,就是组装,即把设计中诸要素像机器零件那样,按照美的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艺术作品。而直观一点说,就是几何抽象的艺术。

三、解读几何抽象与现代陶艺的融合

顺着构成艺术即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去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拜读现代陶艺家们的作品,可以从中体味抽象艺术渗透的魅力,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抽象艺术,从而开启了现代陶艺由具象或实用到抽象或非实用的转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反传统、追求艺术的独立性与纯粹性的运动风起云涌。而立体主义的丰碑人物毕加索更是致力于从描绘自然具体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转化,从他的陶艺作品中便可见一斑。分解与重组,不同视点的并置都是立体主义理念为陶艺注入的新鲜血液。立体主义的理念被他直接运用到陶艺的创作上,陶盘、陶器都只是画布的替代品。虽然在陶艺语言上毕加索还没走向深入,但这种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说玩票性质的举措却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是对现代陶艺家们抛开传统束缚探讨新的陶艺语言最早的启发,开始了陶瓷艺术对实用器具背离的萌芽。

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感觉性表现的发现期。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一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裂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在陶艺界,我们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彼得·沃克思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兴起。他主张陶艺创作中即兴、自由的发挥,将黏土作为表现情感的载体,随意地叠、刮、戳、压。背离传统,彻底放弃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传统工艺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总是有意无意留下产生的瑕疵、开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具象,只有抽象表达,正是先锋派艺术家在陶艺领域对构成艺术的最好回应。陶瓷艺术开始了真正的对于传统的反叛,一切实用的器具已失去意义,几何抽象的表达方式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

上世纪60至7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成熟期,同时也是极少主义成为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的时代。在陶艺界,与之相呼应的是极限主义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瑞斯·梅森和西班牙的恩瑞特·梅斯特。极限主义需要一套严格的成型工艺技法的支撑,但这并不妨碍陶艺家们对黏土的抽象表现。理性、简洁是其根本。极限主义陶艺家的作品通常采用一种预先构想的理智方式,根据数学体系、几何图形的一些理念来对烧成品进行艺术创作。而真正将这种风格发展得比较好的是布瑞斯·梅森。他的巨大的“+”字型雕塑,尽显气派和庄重;西班牙的恩瑞特是极限主义的又一典范。他的作品造型结构严谨,棱角的平直转折犹如刀切,是严格意义上的硬边风格,精心设计又使其具有精妙的比例尺度,把构成因素发挥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而极少主义的另一端则是被称为集合主义的构成艺术。艺术家们利用现代材料和“现成物”为素材,提倡基于“单个间的关系”来把握世界。以很多数量相同或相似的作品集聚在一起,经过理性的形式化的组合,使之构成了另一崭新的巨大的艺术形式。

“装置风格”则是“集合艺术”在陶艺领域的又一体现,是陶艺家对单件陶艺或非场域性的作品,在情感观念和视觉艺术氛围整体表达上的乏力和不足的必然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堆积或叠加,而需要考虑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材料、色泽、形态,还包括与作品共生的环境的因素,诸如灯光、布局等。日本的三岛喜美代是这方面的灵魂人物。她擅长布置场面巨大的、极具震撼力的展览作品。其作品甚至超越了普通装置艺术所展示的视觉和观念的范畴。她对材料质感具有敏锐的把握力。报纸书籍、纸箱的酷似,垃圾方体的逼真,都让她的作品无懈可击。而当多个单位造型组成一个巨大的集合体时,自然地产生了一定的造型扩张性,环绕着一股内在的力量,似乎有一种可视的运动存在。陶土的可塑性和亲和性则更将它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到了极致。

第3篇

关键词:构成艺术 基本元素 外观造型 韵律美

引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人们审美意识在不断提升,对建筑也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外观作为建筑形象的外衣,反映整个建筑美观的优劣,它的受众度影响着建筑物的价值。建筑外观设计作为一种造型艺术,自有它的形式美法则。

1.概述

建筑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形式之一。建筑是否给人以美感,在人心理上、情绪上产生某种反应,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建筑是由各种构件如门、窗、墙、台、梁、柱、基、屋顶等组成,根据形态构成要素的抽象分类,这些构件具有形状、大小、色彩、质感等视觉元素;存在位置、方向、空间、重量等关系元素。其形状,从形的轮廓特征可概括为点、线、面、体等概念元素,它是形态构成最基本的造型元素。建筑形式美法则就是表述这些形态构成元素普遍组合的规律. 图1

图1西安地铁3号线长乐公园站4号综合出入口建筑外观效果图

2.点、线、面、体的概念及关系

在建筑外观造型艺术中,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主要是:点、线、面、体。

2.1 基本元素的概念

2.1.1点元素:在空间构成中,点是具有空间位置的最小视觉单位。不同形态的点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对点的判定,完全取决于它存在的空间关系。

2.1.2 线元素: 在空间构成中,线是以长度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呈现出视觉上的线感。线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表现性,有粗细、长短、软硬、直曲等的区别,代表着不同的表情。

2.1.3面元素:在空间构成中,面以“长度、宽度”的表现为主要特征。具有平薄和延展的感觉。面可分为直面和曲面,有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和不规则形等。不同形状的面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2.1.4体元素:在空间构成中,体是指物质的三度空间体积的外在。体是由长度、宽度、深度共同构成的“三维空间”,它占有实质空间,从任何角度都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它的存在。主要特征是量感的表现,它能体现体积、重量和容量。

2.2基本元素的相互关系及转化

点的方向性排列产生线,线的并列产生面,面的重叠、围和及延展运动形成了体。点与面是比较而形成的,同样一个点,布满整个或大面积的平面,即是面。点的堆积形成了体。点、线、面、体的排列组合是立体形态呈现的关键。

点、线、面、体这四个基本元素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还可互相转化,这些关系都是相对的、动态的,没有截然的区别。

3.韵律美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韵律美是建筑的灵魂。韵律美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形式美法则是艺术形式的一般规律,是人类在创造美的形式、美的过程中,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3.1概念及关系

在建筑外观表现中,节奏指同一视觉要素有条理的反复、交替或排列,使人在视觉上感受到动态的连续性,能产生节奏感的运动变化。韵律是在节奏基础上赋予的情感色彩,是情调在节奏中起的融合,能产生韵律美的神韵变化。节奏富于理性,而韵律则富于感性。造型要素有规律的重复为节奏,节奏的反复连续成为韵律。

韵律美的表现主要是重复,重复是指同一要素或同组要素有序的反复排列,这种连续的重复反映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种秩序美感。重复的形体可以产生出独特的空间,创造出形态的韵律美。图2

图2西安地铁二号线南稍门站1号综合出入口建筑外观效果图

3.2韵律的类型手法

根据构成元素特点及排列方式,韵律可分为连续重复的韵律、连续渐变的韵律、连续起伏的韵律、交替变化的韵律、连续旋转的韵律、自由的韵律等类型。

建筑外观的韵律美表现在连续的重复、渐变上:可以是间距不同、形状相同的重复;也可以是形状不同、间距相同的重复;还可能是别的方式的单元重复渐变。重复的首要条件是单元的相似性或间距的规律性;其次是节奏的合逻辑性。建筑外观中有组织的变化和有规律的重复,将产生有节奏感的韵律美。

4.基本元素韵律美的应用

在建筑外观造型设计中,根据韵律的类型手法,可以用点、线、面、体等基本元素来塑造韵律美。

点的韵律美:将点元素进行重复、渐变与突变、交错、旋转、自由等连续的排列方式,来塑造韵律美。

线的韵律美:将线元素进行重复、渐变、起伏、粗细对比、旋转等连续的排列方式,来塑造韵律美。图3

图3西安地铁1号线万寿路站1-2号综合出入口建筑外观效果图

面的韵律美:将面元素进行重复、渐变、凹凸划分、材质变换、材质交错、图形组合、旋转等连续的排列方式,来塑造韵律美。

体的韵律美:体元素包含了点、线、面的形态元素和运动空间要素,体是点、线、面的空间组合,体元素塑造韵律美的排列方式同点、线、面的排列方式,体更具有冲实感、量感的韵律美。

韵律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和条理性的特点,使得建筑外观形象具有鲜明的特征、富足的动感,较强的视觉吸引力。

5.结论

建筑作为一种凝固的艺术,无疑是承载和反映城市精神的最佳载体。建筑外观设计与其他艺术设计一样,依赖于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遵循着艺术创作的普遍规律。形态构成艺术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点、线、面、体是基本构成元素,韵律美是形式美法则之一,形态构成元素塑造的韵律美是建筑外观造型形式美的一种方式。人们在追求建筑外观造型美的过程中,也进行着对韵律美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顾馥保《建筑形态构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5

第4篇

【关键词】 插画艺术 动漫设计 应用 研究

前言:

插画艺术在现代动漫设计中,起到传达视觉效果的作用,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真实性。在动漫设计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本文针对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将是从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产生原因入手,结合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意义,提出其在动漫中的具体应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动漫设计与新型艺术的结合发展提供一份借鉴。

一、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产生原因

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的产生与插画自身的产生原因息息相关。市场的瞬息万变,要求着动漫产业的高效率发展,而快捷通俗的图像信息正是符合时代特性,使之更易被人们接受。

因此,插画艺术逐渐应用到插画艺术当中。传统的插画艺术操作比较繁琐,需要不断的修改和保存,如今,插画艺术得到更新,商业中也出现了CG插画等艺术形式,扩大了环境格局,为动漫设计的应用提供的有利条件。

二、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意义

插画艺术的存在,对动漫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优势。现代插画与动漫设计相互联系,达到艺术的相通。插画艺术是以色彩和内容作为依据,对具体事务做出一个艺术感的图案。用简洁的线条和色彩对比,构造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让观赏者以最短的时间,与作者感同身受。

另外,动漫与插画在艺术形式上存在着相同之处,都是给人感官上的享受。插画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是完善了动漫的创意美感,以专业的色彩和更形象的形态,体现动漫中的人物和画面。

三、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人物刻画上

人物角色是动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漫同时也是通过角色表达思想主题。在人物刻画方面,插画艺术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大到人物的动作体态,小到人物的表情神态,都可以通过插画艺术的表现手法真实的刻画出来。再加上动漫的动态效果,使二者优势相互融合,更好的体现人物性格和形象,加深观众的印象。另外,动漫中有时为了突出其他重点部分,要求人物刻画简单抽象一点,插画仍然可以发挥夸张抽象的手法,突出人物的主要特征。无论是简单的,还是较为复杂的人物刻画,都能够通过插画的形式吸引到观众[1]。

3.2效果氛围上

动漫艺术和插画艺术相似,都需要一个突出效果氛围的背景。在有内容的背景中,动漫的设计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坏境的刻画是非常重要的。环境氛围的变换能够使观众感受其表达的任务感情和情节变化。对于增强动漫环境氛围,插画可以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插画中设计一些能够表达主题思想的意象,填入到动漫之中,以花草树木等意象烘托并提升动漫的环境和氛围。使整个画面更加自然合理[2]。

3.3主}表达上

如今,技术的融合已经体现在各个生活领域。在微博上时常出现一些插画形式的小动漫。例如,《生存的意义》、《父与子》、《奶奶的机器人》、《海港》等。这些动漫的时长并不长,人物形象以插画形式存在,形象较为简单,色彩比较单一,但是其内容都蕴含者丰富哲理。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片段,表达人情冷暖、社会现实、社会批判等。并且时间简短,画面直观简单有趣,能够吸引很多读者去观看,然后勾起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思考,使人们逐渐发现生活中缺失的难能可贵的东西[3]。

四、结论

随着插画艺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插画艺术逐渐成为突出动漫主题,增强其艺术感染力的一项艺术,在动漫设计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优秀的插画艺术的运用,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动画设计者的审美能力。本文针对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是从动漫设计中插画艺术产生原因入手,根据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存在意义,提出插画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包括人物刻画方面、效果氛围方面和主题表达方面。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动漫的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参 考 文 献

[1]徐胜.动漫设计中应用现代插画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6,(21):125.

第5篇

抽象型图案在扎染工艺中运用比较广泛。抽象的画面,更加概括、提炼、意境深化,并容易识别、记忆,也适宜于扎染的制作生产。抽象型的扎染图案主要指把自然形象提炼为有一定规矩、局限、程式化的几何型的装饰形象。它们在图案表现上,不具体描绘自然形象的个性和特征,而是将自然形象进行概括、提炼、归纳、简化成抽象形象,强调条理、秩序、节奏的美。如扎染中的三角花、六角花、八角花、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圆形等几何形的图案。抽象型手法极大地拓展了扎染艺术的空间和视野。

2简化、夸张

在充分了解掌握动、植物的生态特点、结构、形象特征、精神面貌以及对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深刻印象的基础上,从装饰美的角度选择适宜的描绘角度,利用事物的最佳特征,通过提炼、简化,加强自然物象的主要特征部分,减弱妨碍美感缺乏装饰特点的次要部分,删繁就简、去粗取精、减少层次,用简洁的艺术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结合他们的感受去表现花卉、动物的旺盛生命力以及大自然所赋予的纯真美。如在扎染图案中减少其花瓣的层次,反倒增强了它婀娜多姿的形态;在树木扎染图案中树形树叶精炼集中,形象却更加典型更具代表性。夸张的前提是简化、是高度的概括,夸张和简化紧密相连,在白族扎染图案中往往同时使用。夸张主要是利用本身有代表性的和美的特征,打破自然形象本身的比例关系,使表现对象的美得到加强,使其更具典型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夸张美的享受。白族扎染图案对物象的特征、结构、比例关系把握得很到位,在进行重构时非常注意保持形象的谐调关系和节奏、韵律感以保证夸张的适度性。如在对蝴蝶进行简化夸张时,在变形时将翅上花纹简练,高度概括突出其典型特点。加强触须、适当的拉长双尾进行夸张,使动势明确,其凌空飞舞动势的气氛得到加强,增强其凌空翩翩起舞的优美动态,使蝴蝶显得更美丽、更生动。

3对比、反复

对比产生主次、空间、节奏、韵律,体现出形式美。没有对比形象就单调乏味,缺少生气。白族扎染图案在遵循多样与统一的基础上通过形的大小动静、色彩的明暗冷暖、线的粗细长短曲直、面的大小、空间关系的主次虚实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各自的特征、气质、美感,突显出画面的重点,给人明确、强烈、肯定的感觉,在视觉上形成较强的冲击力,使扎染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通过对比、衬托,使图案纹样显得充实丰富。白族扎染图案主要用蓝白两种颜色产生对比、虚实,蓝白两色互相反衬形成丰富厚实的层次效果。以虚写实、以实写虚,形成不同的美感和艺术效果。白色简、淡、空、灵,蓝色浓、郁、沉、厚,产生庄重、安稳、富有装饰效果的图案形象,体现了中国传统图案构图中虚实、疏密、黑白呼应、渗透、统一美观的构图。

4统一

在图案艺术创作中,和谐美始终是创作者们矢志以求的最重要的艺术标准。缺乏和谐美的图案造型难以使人产生赏心悦目之感,所以是缺乏审美价值的。因此和谐美的基本内容———统一与变化,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也是自然和人类的生存原则。图案中的变化与统一是装饰美的规范和要求。白族扎染图案通过内容上的主次、轻重;结构上的虚实、聚散、繁简;形体上的大小、方圆;线的长短、粗细、曲直、刚柔;色彩的明暗、冷暖;技法处置上的强弱、藏露等形成对立统一、动静结合、消长有序,多样统一的美感效果。把烦杂的多样变成高度的统一。

5寓意、象征、组合

白族人民在扎染图案设计中掺入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想象及浪漫色彩,用寓意、象征等手法把相互有内在联系的素材组合在一起设计出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图案。白族人民把自然界中一些美好的事物综合起来赋予符合他们习惯要求的思想、愿望,创造出优美动人的图案形象。如龙、凤、宝相花,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没有的形象,白族扎染创意的龙、凤、宝相花既有和汉族相同的地方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带有鲜明的白族审美特色。白族扎染创意的龙身上有鱼鳞一样的龙鳞,龙头酷似他们崇尚的虎,样子憨态可掬,显得平易近人;有些变形凤凰与云南的孔雀极为相似,有些又很像白族的图腾崇拜物金鸡;宝相花则把大理有名的山茶、杜鹃等各种深受他们喜爱的花的特点糅合在一起,这些都是掺入了白族本土文化的因素。龙凤呈祥、榴开百子、鱼戏莲等都是白族人民在扎染中结合自我文化理解用寓意、象征、组合手法创造性表现的主题,用以象征大吉大利、人丁兴旺、连年有余,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祝愿。

6总结

第6篇

【关键词】音乐学专业;艺术思维;就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致使更多人去追求精神文明。艺术也成了越来越多的高考生热衷与喜爱的门类。每年全国有上百万艺术特长生进军艺考现场,为考学也好,为寻求艺术之美想潜心研究也罢,随着全国大多数高校增开艺术专业方向,更多的艺术高考生有机会读大学,可是大学毕业就等于失业的问题日益严峻,艺术生就业成了一大问题。艺术专业院校学生专业优秀的毕业生只要是对单位要求不高、而且努力工作,就业还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般的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从考入大学时成绩就不是特别的好。在大学虽也努力刻苦学习,但毕业时和专业院校学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那么他们在找工作时就面临很大压力,学校不够出名,专业不够好,而且人数众多,工作自然不好找,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改行的难题。

面对如此严峻的艺术生就业问题,结合本人也是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为了让更多的艺术生能够根据自身条件和自身优势去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份工作,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一片土地使其能茁壮的成长,施展自己的才华。本人从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自身条件和艺术思维的共性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适合自己思维方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适合自己的工种。为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略尽绵薄之力。那么艺术类音乐学专业学生都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思维方式呢?这样的思维方式能够去哪些企业工作?适合和什么样的人群在一起能够发挥自己最大人生价值呢?这些就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 什么是艺术思维

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意识与无意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他们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艺术思维。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

不同的艺术种类、风格、流派、都是艺术思想的传达。高尔基说“艺术靠想象而生存”,每件艺术设计作品,无论是感性还是理性都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也许这就是艺术思维的共性吧。也许我们不懂凡高的《向日葵》、田崴的《开拓者》,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对自己作品传达的思想真正了解。这个思维过程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日本的浮世绘;浮世绘最初以"美人绘"和"役者绘"(戏剧人物画)为主要题材,后来逐渐出现了以相扑、风景、花鸟以及历史故事等为题材的作品。都是审美的传达。

艺术思维的主要表现方式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靠田野采风和深入实地体验生活,看到的具体事物通过人的大脑分析获得;抽象思维是通过逻辑推理进行判断分析和论证的一种思维方式;灵感思维是在人类生产时间活动中,人的大脑高度兴奋时偶然产生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具有偶然性、不可预见性、瞬间即逝等特征,可遇而不可求,不过往往建立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后。

二、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艺术思维方式有哪些主要特征

首先我们要明白,与艺术有关的知识思维和技术思维并不是艺术性思维。凡是学校里教师教授的知识,只能是一种艺术知识,和思维无关,比如我们听一首音乐,能明确的判断音乐的风格、表达的感情等,这只是在学习与积累中的经验之谈,最多只是一种准确的感受,而并非是自我的艺术性思维。本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翻阅了许多与之有关的文献资料,得出了音乐学专业学生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艺术思维的重心是直觉

艺术性思维本质不是理性的,而是单纯的感性感觉。起点是感觉,终点是形式。

单从音乐方面讲,艺术思维只是一种直觉。鉴赏一首歌曲,是以最初的直觉来欣赏它的旋律到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对这首歌曲进行专业的赏析。只有真正融入了自己真实的感情,才能体会真正的艺术。所以说音乐专业学生大部分都是情商大于智商的。在同一件事情上我们通常以感性思维来判断该事物的价值趋向和处理结果。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个乞丐在大街上乞讨,就会感觉到他的辛苦和不容易,马上就会尽自己的能力给一些零花钱。我们不会考虑这个乞丐是不是一个骗子。这也是大多数音乐人的共性,感性的情商驱使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必须这样做。

(二)艺术思维的内容是人生经历的所感

曾看过一本书,书里有大概这样一段话。人与人的共鸣往往不是来源于同等生活水平的人之间,而大多发生在生活差距大,思想境界高度一致的人们身上。就像小孩和老人流下的泪水意义不可能一样。但是教养同等的穷人与富人的思想观念可能会有相同之处。

在《艺术创造论》一书中为艺术制定了这样一个定义“艺术,是一种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那么,艺术思维就是在这个创造过程中,产生的直觉感性思维。人经过对人类世界的认识经历,有了一定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与修养气质有关。有些作曲家的词写的好,就是因为现实中经历使他涵养提高,从而艺术思维的修养也随之提高,写出的作品自然是好的。所以说艺术思维来源于对世界和生活的直觉感知。

(三)艺术思维没有确定性

艺术思维指导艺术创作,而艺术创作往往是留给人一定的想象空间。所以艺术思维通常没有确定性。如果艺术思维过于僵化,就不能创作出有吸引力的艺术作品来。

创作艺术的灵感就来自于不确定性,思维是一种意识,不是现实。虽然它来源于现实,但并不代表所有的现实事件都能给艺术的创作提供灵感的。拿一种哀伤的情歌作比喻,热恋中的人是不会有创作哀伤歌曲的灵感的。而人的喜怒通常又在一念之间。这就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三、艺术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就业趋向有哪些影响

艺术思维总体来说就是人的那一部分感性思维。一般艺术性思维强的,逻辑性思维就比较差。学习艺术的同学一般都相对感性,感觉重于理智。故不适合从事呆板乏味的工作。这对于学艺术的同学是有双向影响的。

对本科音乐毕业生来说,学生们毕业以后一般都会选择什么职业,经过和许多地方本科音乐院校的老师和学生沟通发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可选择的工作职业有:

1.公务员:

①宣传部②教育局(厅)③文化(厅)部门④公安部⑤文体局⑥各级政府部门⑦所有认可文学学士学位的公务员岗位。

2.事业单位:

①歌舞表演团体 ②合唱团体③专业文艺团体 ④文化娱乐传播公司⑤演艺经纪公司 ⑥广播电视局⑦地方文体局 ⑧部队文工团⑨医院(音乐治疗)。

3.教育类:

①中小学教师 ②幼儿教师③音乐理论研究员 ④文化宫、青少年宫教师⑤高等教育教师 ⑥专职音乐教师(理论、声乐、钢琴等)

⑦民族音乐研究。

4.传媒类:

①广告公司、文化传播公司②电视台、广播电视③音乐环境工程设计、策划宣传人员④数字音乐版权管理、版权经营、编务⑤唱片公司的电子音乐制作、MV制作、节目创作、数字影视制作、媒体研究、画画合成等⑥电视节目片头、片花、宣传片、预告片制作⑦各类无线增值运营公司、网络音乐编辑、音乐节目编辑⑧网络音乐电台主播。

5.工程类:

①电影厂音乐录音音响工程师②影视剧声音艺术设计工程师

③舞台音响导演、声学工程师④音乐录音制作工程师⑤网络电台音乐制作工程师⑥电影电视片尾曲插曲编辑工程师。

6.创业类:

①个人音乐工作室、录音棚②MIDI音乐制作人③成立自己的琴行、独立艺术学校④自由撰稿人⑤自由职业艺人⑥传媒公司⑦成立个人演绎公司⑧独立唱片公司⑨影音广告公司⑩独立音乐厂牌

文化传播公司网络音乐电台成立乐器制造厂。

7.销售类:

①琴行经理②唱片行经理③品牌乐器④音乐类书籍批发销售⑤琴行职员⑥乐器厂销售经理⑦乐器厂职员。

8.制造类:

①乐器制作②乐器维修,制造③品牌乐器制作,建立分厂

④唱片制作的加工⑤承接艺术类书籍的编辑,排版,印刷

9.娱乐类:

①音乐编辑、职业编曲②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人③编辑、音像、唱片公司企划④网络公司、音乐杂志编辑⑤音乐出版社、文化经纪人⑥节目主持人⑦新闻记者。

10.表演类:

①演员、影视演员、话剧演员、音乐剧演员②歌舞剧团演员、民族舞团演员、现代舞团演员③乐队指挥:交响乐团、民族乐团④音棚乐手⑤影视剧配音演员⑥职业乐手:吉他手、键盘演奏家、各类提琴手、中国乐器演奏家、组建职业乐队、管乐演奏家等⑦职业歌手、歌唱家、唱作人。

经过问卷调查得出,有50%以上的人,更喜欢与自己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有20%的人喜欢从事艺术指导类工作,大约22%则更喜欢自由职业,影视类,及转为其他职业变成职场强人。只有8%的人希望考研究生去更高的学府深造。

更多的具有艺术思维的艺术生认为自己在创新意识和解决事情的能力上比别人有优势;求职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则是实现自我价值和工作环境;首选就业单位是私企而不是国企,原因是国企或者事业单位门槛较高、管理较为严格、艺术性的思维方式得不到更好的发挥。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大部分人只有短期的规划,随机应变能力更强。这也就决定,其实多数人是不适合做老师这个职业的,选择这个也只不过是生活所迫。

四、什么样的工作单位能让此类毕业生更具有发展空间

根据以上观点所述,艺术性思维特点是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维,自由创新大于安于现状,艺术美的感知能力强,热爱生活并追求生活趣味。所以哪些单位能够接受具有以上思维特征的毕业生,哪些单位就更有发展空间,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得出以下更为适合此类思维方式的几种职业:自由撰稿人、歌曲词曲作者、活动策划、服装设计师、造型师、摄影师、模特、演员等,因为音乐学专业学生无论在形象、气质、艺术思维修养上,亦或是在情商和创新能力上,都会占有一定优势。所以这些职业更有利于艺术生发挥自身优势,把事业做到最好。

这就是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的学生艺术性思维对就业趋向影响的调查研究所得出的粗浅结论,希望帮助更多的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不足之处恳请音乐界同仁们批评指正。

第7篇

关键词:构成艺术几何抽象现代陶艺精神土壤

一、现代陶艺之概念

中国素来以“瓷国”著称,具有悠久的陶瓷文化历史,对世界的陶瓷艺术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但正是由于这种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根植于国人心中的陶瓷审美模式拖延了中国现代陶艺的萌芽时间,忽略了世界范围内新兴的现代陶艺审美观念,而一些西方国家,如英美和日本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起步和不断发展。

现代陶艺以其内在的张力、实验性、具象和非具象性的形式美感来承载当代文化精神,是现代人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冷漠、回归自然的一种最好方式。就现代陶艺的观点来看,陶和瓷都只是媒材,现代陶艺并不泛指所有的陶和瓷的艺术。现代陶艺是艺术家借助陶瓷材料,或是以陶瓷材料为主要创作媒介,远离传统实用性质的观照是,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形式。它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作为精神性的表现媒体而存在,精神属性是主要特征;二是表现手法技巧不拘一格,造成极丰富而随机的视觉效果,超越传统的技术标准,拓展全新的表现领域。

这些也正是构成艺术在现代陶艺中得以运用的契机。而且艺术本身无疆界,一种风格或主义的确立,必将影响当时一切与艺术相关的领域。正如抽象表现主义对建筑、服装、平面设计等的冲击。陶艺界也就不可避免地迎来了抽象艺术在其界内的发展,立体主义大师毕加索加入陶艺作品创作,从而开启了抽象艺术运用之先河。

二、何谓构成——几何抽象

对于构成,并不单纯指三大构成的知识,它的触角可以涉及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如果非要加个定义,那么所谓构成,就是组装,即把设计中诸要素像机器零件那样,按照美的法则进行组装,形成一个新的适合需要的艺术作品。而直观一点说,就是几何抽象的艺术。

三、解读几何抽象与现代陶艺的融合

顺着构成艺术即几何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去探寻现代陶艺的变化,通过拜读现代陶艺家们的作品,可以从中体味抽象艺术渗透的魅力,窥探现代陶艺是怎样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中接纳和吸收了抽象艺术,从而开启了现代陶艺由具象或实用到抽象或非实用的转换。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艺术观念处于大变革时期,反传统、追求艺术的独立性与纯粹性的运动风起云涌。而立体主义的丰碑人物毕加索更是致力于从描绘自然具体形象向抽象化形象的转化,从他的陶艺作品中便可见一斑。分解与重组,不同视点的并置都是立体主义理念为陶艺注入的新鲜血液。立体主义的理念被他直接运用到陶艺的创作上,陶盘、陶器都只是画布的替代品。虽然在陶艺语言上毕加索还没走向深入,但这种直接的挪用或者甚至说玩票性质的举措却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是对现代陶艺家们抛开传统束缚探讨新的陶艺语言最早的启发,开始了陶瓷艺术对实用器具背离的萌芽。

上世纪20至3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感觉性表现的发现期。1931年,法国成立“抽象一创作”的艺术团体,推动了与自然完全断裂的几何造型艺术的发展,并在1936年把几何造型表现的艺术命名为“具体艺术”。在陶艺界,我们看到的是以美国的彼得·沃克思为首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的兴起。他主张陶艺创作中即兴、自由的发挥,将黏土作为表现情感的载体,随意地叠、刮、戳、压。背离传统,彻底放弃了以往的造型完整和传统工艺技巧美感。甚至,他在作品上总是有意无意留下产生的瑕疵、开裂和斑孔,一目了然地记录着作品创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沃克思用于表述隐喻及记载人与水、火、土的交流和联系的重要手段。没有具象,只有抽象表达,正是先锋派艺术家在陶艺领域对构成艺术的最好回应。陶瓷艺术开始了真正的对于传统的反叛,一切实用的器具已失去意义,几何抽象的表达方式为现代陶艺揭开了新的篇章!

上世纪60至70年代是几何抽象艺术的成熟期,同时也是极少主义成为具有绝对统治地位的艺术流派的时代。在陶艺界,与之相呼应的是极限主义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瑞斯·梅森和西班牙的恩瑞特·梅斯特。极限主义需要一套严格的成型工艺技法的支撑,但这并不妨碍陶艺家们对黏土的抽象表现。理性、简洁是其根本。极限主义陶艺家的作品通常采用一种预先构想的理智方式,根据数学体系、几何图形的一些理念来对烧成品进行艺术创作。而真正将这种风格发展得比较好的是布瑞斯·梅森。他的巨大的“+”字型雕塑,尽显气派和庄重;西班牙的恩瑞特是极限主义的又一典范。他的作品造型结构严谨,棱角的平直转折犹如刀切,是严格意义上的硬边风格,精心设计又使其具有精妙的比例尺度,把构成因素发挥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而极少主义的另一端则是被称为集合主义的构成艺术。艺术家们利用现代材料和“现成物”为素材,提倡基于“单个间的关系”来把握世界。以很多数量相同或相似的作品集聚在一起,经过理性的形式化的组合,使之构成了另一崭新的巨大的艺术形式。

“装置风格”则是“集合艺术”在陶艺领域的又一体现,是陶艺家对单件陶艺或非场域性的作品,在情感观念和视觉艺术氛围整体表达上的乏力和不足的必然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堆积或叠加,而需要考虑的除了作品本身的材料、色泽、形态,还包括与作品共生的环境的因素,诸如灯光、布局等。日本的三岛喜美代是这方面的灵魂人物。她擅长布置场面巨大的、极具震撼力的展览作品。其作品甚至超越了普通装置艺术所展示的视觉和观念的范畴。她对材料质感具有敏锐的把握力。报纸书籍、纸箱的酷似,垃圾方体的逼真,都让她的作品无懈可击。而当多个单位造型组成一个巨大的集合体时,自然地产生了一定的造型扩张性,环绕着一股内在的力量,似乎有一种可视的运动存在。陶土的可塑性和亲和性则更将它的视觉冲击力提升到了极致。

在陶艺这一领域,构成艺术的痕迹还可一一探寻。像日本的八木一夫——陶艺界的泰斗,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与象征并存。他不断将自己融入黏土之中,感知黏土与生命深处的渊源。这种纯粹的方式和净化的结果让人从他的作品中感到如宗教符咒般的昭示。在《我的自述传》中,他说:“如果要忠实地服从自己的心情创造,应该脱离传统陶瓷工艺过程。(转第97页)(接第113页)我想现代人的心理情感这个世界,如果用古文来陈述,怎么也表达不了。根据这些想法,我走向了所谓超现实立体造型,从此我可以自由自在的自我展开了。”正是这样,他的作品《萨姆先生的散步》将陶艺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同时也是对构成艺术作了最好的诠释。

而在陶艺创作中,只单纯追求形式美感、讲究比例尺度重理性的作品也不少见。有的将对象进行分裂、破坏、拆散,然后根据需要进行重构和组合,有的更直接将二维的构成因子注入到立体造型中去,这里便不再列举了。

结语

艺术是相互融会贯通的,现代几何抽象艺术在世界美术史中虽然只踞于一种艺术类型的位置,但在现代设计史中却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有了印象派、立体主义到抽象主义等各种艺术发展的脉络,才有了现代陶艺由具象到抽象、由实用到纯粹艺术的转变。现代构成艺术的历史从某一方面来讲,也是陶艺由传统到现代的变迁史。

总之,纵观现代构成艺术和陶艺的发展、抽象艺术的概念和语言,随着年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逐渐渗透到陶艺的每一块领域。通过摆脱传统,从单纯的抽象走向了多元化、综合性的陶艺制作。不只对泥土自身特性的挖掘,还采用多种现代手法,加强高科技与泥土的对话,创造出土与火、土与自然、土与人的心灵相融合的艺术。其中构成艺术始终是现代陶艺不可逃离和最眷恋的精神土壤。

参考文献:

[1]白明编著.世界现代陶艺概览.江西美术出版社.

[2]白明编著.外国当代陶艺博览.江西美术出版社.

[3]许以祺主编.陶艺家通讯.

[4]世界构成艺术100年.

[5](美)阿纳森著.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壁画艺术 现状 应用

1.前言

壁画一词源于意大利语“affresco”,壁画的产生由来已久,甚至早于文字,原仅限于指在灰泥墙上进行的湿壁画描绘[1]。《中国美术辞典》中的解释是:“壁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绘制在土砖木石等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 。原始社会时,人们就开始在岩壁上、洞窟内壁上涂抹和镌刻着各种壁画,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在建筑物的内外界面上、构件上创造着多姿多彩的壁画艺术作品,今天的理解已不只是装饰建筑物墙壁和天花板的绘画,而泛指依附于建筑空间中的内外墙壁、室内天棚、窗棂以及建筑界面上所绘制、雕刻或由各种材料结合工艺手段制成的工艺品。

2.壁画艺术的发展

在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壁画经历了从辉煌到衰落,又从衰落走向另一个辉煌的艰难历程。中国壁画表现出独特的深刻性和艺术性,经历了中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击,传统与现代的对峙与统一,政治需求与艺术自律的失衡与调整及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贴近与疏离,对姊妹艺术的吸取与扬弃,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骄傲的成绩,为国内外所瞩目[2]。

2.1壁画题材和表现形式的变化

在中国,原始社会艺术时期,壁画题材内容主要反映着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变化、体现以及人类征服自然的情景,是大自然在人类脑海里的反映,作品符号化图示较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理想化的特征,属于岩画阶段;在奴隶社会壁画艺术中,作品反映内容发生较大变化,用色开始丰富,造型开始严谨,出现主题性壁画,造型劲健流畅,形象夸张、生动;到了封建社会,壁画艺术开始有了神话色彩,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关键时期,壁画作品从内容方面日益丰富,有反映神话故事的、有反映宫廷生活的、有反映宗教文化的等等,为壁画艺术披上了层层的神秘色彩,壁画所反映的内容简语难详。

壁画发展至今,已开始结合现代高科技手段,如声、光、电子等视听媒介,将多种技术和材料的综合性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带有综合视听感应的壁画,使观者置身其间得到一种全身心的美感体验。壁画不再只是反映一定的民间艺术了,已经反映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甚至科技方面的内容,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2.2壁画艺术的功能和作用的变化

古代壁画记录了古代人们的现实生活状况,从《楚辞章句》记载“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可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壁画就绘有自然景象和神话传说,这些内容大都是民间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积累;此外,古代壁画还会表现出我国古生的历史事件,《孔子家语・观周》中记载了孔子见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南面以朝诸俟”的壁画[4],可见在我国周朝时期就已有了以历史史实为内容的壁画。

今天,壁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传承了下来,在我们的建筑设计、室内装饰设计中,我们到处可以见到壁画的影子,如何继承和发扬古代壁画的优良传统,对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壁画艺术的现状特征

现代壁画主要伴随着交通、旅游、城市建设和对外交流兴起的。八十年代壁画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政府职能部门和主要机场、车站、涉外宾馆和主要旅游胜地[5]。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壁画艺术也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人这么说,“壁画不像‘画’了[6]”,就这句话我们可以有很多理解,在现代壁画得到迅速发展的今天,它的表现手法被多样化、表现内容丰富化、视觉效果数字化,那么当今壁画有哪些具体特征、在设计中又有哪些值得研究呢?

2.3.1 壁画的分类方法多样化

按按制作方法分类:可分为绘画类、雕刻类;按功能分类:可分为纪念性、装饰性、怡情性、教育性;按形式风格分类:可分为写实风格类、非写实风格等。

2.3.2 壁画的三大主流表现形式

1)绘制性壁画

绘制性壁画就目前主要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主题绘画和墙体彩绘两种,主题壁画主要表现内容紧扣室内设计风格和主题,墙体彩绘则是传统的壁画艺术结合了西方的涂鸦手法,被众多前卫设计师带入了现代的设计中。主要用于室内界面彩绘和家具彩绘,彩绘的手法不拘一格,表现形式多样化,专业技术要求不高,非专业人士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亲手制作,从中体验乐趣。

2)浮雕性壁画

浮雕,也可以称作是立体壁画,既非二维绘画的形态表达,又非三维圆雕的实体塑造,它在表现物象“形”的同时,又进行“体”的塑造[7]。在随着雕塑的发展,浮雕的内涵和外延更趋宽泛,大致可以分为装饰性、写实表现性、功用审美性或抽象性。

3)生态壁画

“活的壁画”、“生态壁画”或许在社会上的认知程度并不高,生态壁画主要是通过活的植物、观赏性水生动物,用艺术手段和现代工艺,在壁面上组合而成的装饰小景,被称作活的壁画,又称生态壁画,这也是壁画发展历程上的又一特色,也是对壁画的装饰作用的又一延伸,即生态作用,除了具备一定的装饰作用,还可以改善一定的居室生态环境,即具备审美功能、又具备生态功能,这也是倡导绿色艺术设计的又一体现。

3.壁画艺术的应用领域

今天有人这么定义壁画,认为壁画是绘制在物体壁面上的艺术形式[8]。这个的概念扩展了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和应用领域,使壁画创作进入了无限的应用领域和空间,由单一的图画变成了一种崭新的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壁画从诞生之日起就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凡是物体壁面,只要需要装饰美化都是壁画的创作空间和应用领域。但从研究的主体方面主要体现在城市公共空间、建筑外立面和室内装饰设计等中。

3.1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壁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城市广场、街道广场等建筑小品上面,多以彩绘和艺术浮雕、工艺美术为主,一般包括纪念性的和宣传性的壁画,纪念性壁画一般以纪念性历史事件和杰出的人物,弘扬某种成就精神和追求目标,对人们起到教育引导作用;而宣传性壁画往往负有传达信息、突出主题、完成某种任务与使命、向社会公众进行思想宣传的媒介作用,由此形成了其他画种所无法实现的社会作用,经过壁画家们整体意识的处理,使原本无序的环境空间变化为“有序的空间”,原本冰冷的建筑环境产生了温暖、和谐、有品位个性和有艺术语言的氛围,它在人们心里产生作用,使整体空间环境具有极其饱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9]。

3.2 建筑外立面

壁画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因素,虽然具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内容,但又必须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整合的境界。壁画作为建筑外立面装饰的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必须保持墙画的二维性和建筑个体的整体效果,而不应该破坏统一的空间秩序。这是壁画区别于一般绘画的主要特征。

对于建筑外立面,我们经常见到的是外墙彩绘,通过外墙彩绘来提升建筑所处环境的氛围,这种外墙彩绘除了建筑外立面装饰方面的艺术功能,体现一定的装饰风格、建筑风格甚至城市文化,当然有的时候,建筑外立面墙体彩绘也有一定的商业宣传功能,通过墙体彩绘过程中使用的外墙材料,达到对建筑本身的防水等保护作用。

3.3.建筑室内空间

3.3.1公共室内空间

壁画艺术在公共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场所主要有车站、地铁、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这些壁画艺术主要表现形式有浮雕和墙体绘画两种,这些壁画艺术中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体现在:

1)作品代表一定的城市文化或者文物古迹,通过艺术浮雕或者绘画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让人感觉到空间的艺术氛围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壁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比较具象,有的甚至是原作的缩影。

2)作品表现形式单纯从立体构成的形式出发,几何体特征比较突出,是在界面上表现的二维立体图形,通常图形比较抽象,或者就是简单的几何形,如北京地铁站柱面立体构成,通常这个手法是用来改变单调的室内界面表现形式,提高室内界面的装饰效果。

3.3.2居住室内空间

装饰背景墙是现代家庭装饰壁画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具有直观的装饰效应,强烈的视觉性,用较简洁的视觉语言,侧重表现意识,追求形式,协调视野,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创造富有吸引力的视觉形式。它既不同于传统壁画,又不同于涂鸦艺术。一般家庭室内设计中常见的壁画装饰部位为装饰背景墙,比如电视背景、沙发背景、餐厅背景等,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家庭壁画艺术一般能体现一定的吉祥寓意,比如“荷荷”美美、松鹤延年等,其表现形式多为砂岩浮雕、墙体彩绘等。

除了体现一定吉祥寓意的主题手法外,现代居住室内空间中也会采用几何化的壁画艺术,如界面上的半立体构成,通过简洁的结合图形来丰富界面装饰,达到视觉上的艺术效果。

4.现代壁画艺术应用探析

壁画艺术逐步走上成熟的道路,创作方面逐步走出误区,遵循规律,开拓进取,日益体现出壁画的本体、壁画家环境意识的增强,壁画形式、风格多样化,创作解读的多样化。但壁画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用理性去思考。

1)壁画作品设计与表达缺乏对建筑空间环境的认识,存在着壁画与建筑不相协调等问题,基本还处于补壁与装饰的考虑,壁画艺术是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结合,壁画的艺术价值应位于壁画在整个建筑环境中所具有的创造艺术的价值之后。“建筑不能没有美术,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和美术家、雕刻家一道来创作”[10],当然壁画也不能过度过度依附建筑,壁画诞生之初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审美需求的一部分,不单单是建筑墙壁的绘画。到了现代只求大的公共环境、大主题、大制作,因此,离百姓生活越来越远,对建筑墙壁的依附越来越严重,是建筑师拾遗补缺的装饰物。

2)壁画创作应用领域越来越宽广,随着公共艺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需求的加大,无论是在居住室内空间还是在公共室内空间,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形式的装饰壁画,壁画创作、制作逐步产业化,壁画的价值和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除了一些特定的场所,似乎很少有人关心壁画的修复与保护问题,壁画的艺术价值并没有完全得以重视。

总 结

壁画的兴衰发展,与一个国家的文明,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结合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壁画不可能脱离于社会需要,民众意识和经济环境而独立存在。现代壁画艺术的种种变化,使壁画艺术精彩纷呈,也令我们目不暇接。当我们站在现代壁画的立场上,用新的视角去理解它、接受它时,我们应该不断努力去赋予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扩张的艺术表现力。

参考文献:

[1] 刘青砚. 壁画[M]. 山东美术出版社,2005:1.

[2] 王洪波. 浅谈浮雕艺术[J]. 克山师专学报,2004,(04).

[3] 张鹏. 低谷中的思考――就壁画问题访孙景波[J]. 美术研究,1997,(03).

[4] 屈强. 关于新世纪壁画语言的预想[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3).

[5] 钱志扬. 现代壁画设计中的“空间”形式语言[J].美术大观,2006,(07).

[6] 徐志坚. 漫谈浮雕造型的"形"与"体"[J]. 雕塑,2007,(02).

[7] 叶庆. 壁画在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中的作用[J]. 美与时代,2004,(10):36,37 .

[8] 王新胜 现代壁画发展探微[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