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4 17:19: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道德经教育思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道德;方法途径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一直是一个难题,只有充分注重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才能起到良好保障作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漫长的工作,这就需要从理论层面加强研究,为实际的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当代的青少年在国家的观念上还有高度的保持,但是在思想观念上就趋于理性。在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性还没有充分认识,在教育方面还要能进一步的提高[1]。在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全面的认识,只注重学生理论课程的教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没有重视。
再者,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在教学的方法上没有科学化的呈现。实际思想道德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老师的空洞说教比较多,在感情的触动上相对较少。一些老师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和学生之间的公平沟通没有充分重视。在教学中的封闭式思想道德教育比较多,在一些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比较少,没有注重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教学中缺少生命体验性的活动等[2]。这些方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就有着诸多不利。
另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上没有和时代的发展相契合,有的传统道德已经不合时宜。在教师队伍方面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没有将学校的思想道德教和家庭的自己社会的等进行形程整体合力[3]。这些层面的因素就造成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率水平比较低。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实施
为能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提高,就要能充分主要教学方法的科学实施。笔者结合实际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究,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下,就对教学的效率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一,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学习。要想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提高,就要注重从理论层面进行引导学习,让青少年能够对社会主义的概念以及本质等有详细全面的认识,并要能够使其能在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方面能够有所体会,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青少年的价值观正确树立,在对思想价值的判别能力上不断提高。要注重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优化,能方便青少年对教学内容的接受。
第二,注重在思想道德上的教学内容科学化的引导。从具体的方法实施上,就要能充分注重对青少年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加强,注重对青少年的行为习惯养成。能够注重青少年的实践体验活动的类型多样化呈现,注重通过活动现场的体验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4]。在实践性方面能鲜明的突出,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工作上要能加强,注重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水平提高。
第三,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要能充分注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并能和时代需求相结合,在教学的内容能与时俱进,将思想道德的教育内容进行不断丰富。只有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充分重视,才能有助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要能在教学的内容上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符合。对学生的集体主义的教育要加强,能够科学化的引导嘘声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处理方法实施。
第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在民主理念的教育层面要能加强。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要能注重对社会市场的经济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在德育教学的内容方面不断强化,并要能够和现代化的建设相适应,在新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容的教学方面加强重视。
三、结语
总而言之,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就要能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在实际教学的方法上能注重创新性应用。通过从理论层面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就能从理论上提供教学的思路以及方法,为青少年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晓丽.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及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8).
[2] 李婷,赵慧君.新时期家庭教育对小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J].现代交际.2015(07).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分析
1.虚拟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很多学校的虚拟空间的德育内容基本是从传统德育中照搬过来,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趣味性的内容比较少,很多学生都不感兴趣,德育效果非常不理想。
2.道德教育自觉性不强
很多高校并没有自觉应用新媒体手段来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只有极少数高校建立了专门的德育网站,很多高校都是在校团委等的网络界面上挪出一小部分用于道德教育,多数是以宣传为主,很难吸引学生。由于受到信息技术水平的限制,一些德育工作者不善于运用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开展德育工作,新媒体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3.大学生道德选择与自律状况不良
新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复杂、监管困难,等等。这要求大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但很多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和自律能力比较差,很容易受到新媒体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
1.树立新媒体教育新理念
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这主要是有以下原因:第一,新媒体环境相对开放,学生可以接触到海量信息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强调传统德育的一元主导理念,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与学生的实际相脱节。第二,在新媒体空间内,不同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如果强调教师主体作用,就会打破这种平等,影响互动的有效进行。为此,我们应该以新媒体传播规律为依据,调整德育的内容、方法等,坚持整体育人和一元主导、包容多样的教育理念,有效提升新媒体德育的效果。
2.完善新媒体教育内容形式
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新媒体应该积极拓展德育内容,在保证完成传统德育内容如法律法规、思想政治理论、身心健康以及道德规范等之外,还要增加新的德育内容,如信息素养教育、媒体文明教育等。此外,还要创新德育的途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首先,新旧媒体之间应该广泛合作,将媒体的德育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其次,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让大学生能够正确筛选和运用媒介信息;最后,建设现代伦理规范,引导和约束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自律精神。
3.创新新媒体教育队伍建设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推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道德教育队伍建设是非常关键的。大学生道德教育队伍包括政府、新媒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这三个机构的相关人员,这三个机构的人员分别存在信息化水平低、德育意识淡薄等诸多问题,这会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造成阻碍。因此,应该强化道德教育队伍建设,宣传、教育等部门应该对相关人员加强信息化教育;帮助以社会网站为主的新媒体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更好地认识德育的重要性,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道德教育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
4.健全新媒体教育评价机制
传统德育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德育评估来实现的,这种评估方式针对的是学校,但是却没有对社会德育和家庭德育进行评价,久而久之,社会和家庭对大学生德育的重视程度降低,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基本都由学校来承担,这在无形之中会降低德育效果。为此,应该完善德育评价体系,实现政府、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合作共育,推动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发展。
总之,新媒体的发展为大学生思想德育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各高校应该在广泛应用新媒体开展德育的同时,提高学生辨别不良信息的能力,克服新媒体带来的诸多问题,提高德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道德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法治和德治的共同作用下持续健康地运行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社会主义道德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既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又积极作用于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并以其自有的特有功能,影响、激励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体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之中。经验表明,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容易产生道德困惑,发生道德冲突,引发一些人道德行为失范。只有大力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念,形成更加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规体系,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二、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思想道德的因素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一些道德滑坡现象,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金钱万能甚至腐败等不良社会风气比较严重,因而一些人认为这是市场经济造成的必然结果。诚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必然会造成思想道德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影响,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结合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坚持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把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与此同时,人们选择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会促进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防止狭隘的个人主义的滋生和蔓延。但是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市场经济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使人们更新观念,积极进取,增强诚信合作精神,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求利性又会造成唯利是图的金钱拜物教、权钱交易、等个人主义。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果与社会主义道德很好地结合,会克服市场经济本身的弊端。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1.思想道德教育对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利益主体越来越向多元化和多向化方向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是“以维护产权,促进平等和保护自由的市场制度为基础,以自由选择、自愿交换、自愿合作为前提,以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为特点,以市场机制导向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这种先进的经济形态,其强大优势在于其倡导利益驱动机制,因此,必然需要人们遵从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主体观念、诚实信观念、法制观念等一系列的积极观念。但是,在利益驱动下,人们在价值取向方面十分容易受到个人主义、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等消极的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上,也存在着由于受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人们道德错位和道德滑坡的问题。与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相对的是人们精神世界的空虚。思想道德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面对当今社会上存在的“道德荒漠”的现象,我们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对全体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导向作用,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
2.思想道德教育对不同利益主体的协调作用。
市场经济在我国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走向了转型期,在转型期社会,各种社会阶层和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因此,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不同利益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关系的协调。在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只依靠经济手段和行政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要使各利益群体之间和谐相处,必须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广泛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能够更加深入地在社会成员开展交流和沟通,更加全面地掌握各方面信息,了解群众的需求,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疏导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协调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识大体、顾大局,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
1.健全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法律不健全,甚至漏洞百出,必然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执法者与守法者都得不到根本的公平与公正,市场经济的效率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把道德规范的软约束和法律规范的硬控制结合起来,在强调道德自律的同时,强化包括建立监督机构和法律规范在内的多种他律手段来强化和维护社会道德建设。
2.运用教育手段,进行道德灌输。
良好的道德必须靠教育来灌输,靠教育来培养和树立。所谓教育灌输就是要对社会成员有目的、有系统、经常反复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及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大家印在脑子里,并自觉地作为行动准则。要结合学雷锋、学先进强化全体社会成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意识。灌输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强制性灌输,如印发道德手册,组织理论教育学习、考试;二是疏导性的教育,如开展讲座、研讨、文娱节目等。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3.创建良好环境,培养道德风气。
积极向上的环境,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工作热情高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要把道德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培养教育工作,营造以道德为荣,违反道德可耻的氛围,形成人人讲道德,按道德规范办事的良好风气。
4.建立合理制度,约束行为。
任何道德建设都离不开制度,因为道德、纪律与法制是以不同形式提供调节社会成员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所以没有制度的约束行为就无所可遵循。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全体人员一进入社会和工作环境,就置于严格的制度约束之下,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熊德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N].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2,1.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肩负着用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责任。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大学生步入校门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开设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水平,因此,为增强这门课程的实效性,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探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宏观层面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传统教学形式与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不相适应当前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途径多样化,新媒体技术信息传播的便捷化,相比传统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大学生更乐于利用互联网、手机等客户端接受信息,更倾向于利用微信、微博等软件进行信息交流,所以在课堂上形成了所谓的“低头族”。教师如果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转变教学方式,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形式单一的教学课件,课堂将失去吸引力,势必会造成课堂效果差,学生到课率低,课堂上睡大觉、玩手机、刷微博现象,长此以往会形成学生对课程不重视,态度不端正,教师职业价值感低的不良后果。2、主流价值观的引导与多元社会思潮影响的相互冲击社会思潮,尤其是错误社会思潮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动摇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再加上有的老师本身理论功底不够,对理论体系理解不深,讲解不透,造成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不清,进而不能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当前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影响,大学生不能正确明辨是非,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位优秀教师无论教学多媒体手段如何改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对课堂有正确的引导,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现实“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主体性,造成课堂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学生仅仅作为观众。也有的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以至于不能及时纠正学生偏激、错误的思想认识,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无序。无论是哪种情况出现都没有实现教育的实效性,都是不合格的。鉴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效性不强,课堂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就要对传统理论教学进行完善,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实践教学不单是课外实践,也包括了课堂实践,有个人实践也有小组实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几组关系。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
1、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基础”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的坚守,又要深入浅出,把理论讲清楚、讲透彻。不能因为理论阐释的枯燥而忽视课堂专题教育,转而一味追求实践教学。学生若基础理论不清,价值观念不明,实践教学也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2、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自古教育强调“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而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老师在课堂讲述过程中强调理论的“灌输”,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正确导向这是必须的。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课堂效果不明显,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与学生感兴趣现实问题相结合。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代,学生获取信息便捷,教学过程中应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3、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考察机制的关系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学形式改变,考察机制不能沿用传统课堂理论教学的考察模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为后续的配套管理机制不健全,往往使实践流于形式,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因为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而使最终效果不理想。既然是实践教学那在考核标准上应区别于课堂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实践内容的不同,灵活多样制定符合不同实践内容的考核机制,同时为了提高实效性,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及时引导。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路径
1、实践内容设计关注学生现实需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面向的是大一新生,学生刚处于高中进入大学的过渡期,很多学生对这门课还停留在高中政治课的认识上,还抱着只要记住知识点就能考高分的想法,对于基础课应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意义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还仅限于在课堂进行理论的阐释是不够的,应做到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有的老师只坚持理论与国家宏观层面政策相联系,与学生实际生活需求联系少,引起学生对基础课的疏离感。例如,基础课内容设置是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说教式的教育学生要有理想信念,显得空洞、枯燥,如果在具体实践设置上让每位学生给自己设计一张“十年后的名片”,就能很好与学生自己现实需求相联系。当前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又是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的热心观众,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回答学生热切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且理论要讲清楚、讲透彻,使理论的“灌输”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结合起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实践形式适用多维教学载体既然是实践教学,那么实践的形式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课堂教学实践,课外实践,也有个人实践、也有小组实践。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多维教学载体,根据每章内容设置不同的实践形式,在课堂实践中,要营造良好的情景,利用体验式等形式,用理论说服人。3、实践教学最终目标实现内化与外化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对课程所要求的培养目标的内化与外化。首先就是课程所涉及的社会道德法律基础被学生所接受和认同,认同的过程是复杂的,并不是一两堂实践课或者理论课就能实现。政治理论课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认同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所以实践课程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重视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认清大学生对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认知,尊重大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有目标积极地进行社会实践,丰富实践经历和情感体验,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认同,这样学生才会从枯燥的理论说教中解脱出来,通过自己的真实感受认知,在日常的行为中践行道德法律要求,真正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与行,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才算真正完成。
【参考文献】
[1]杨军,夏敬芝.社会思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制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
[2]王滨有,贾少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夏家春.试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主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不断提高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质量。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基本的是掌握官兵真实思想,最重要的是加强对部队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部队干部的能力素质,最核心的是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笔者结合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最基本的是要掌握官兵的真实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经常性思想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只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官兵思想行为特点,经常性思想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新形势下兵员成分、入伍动机、层次结构、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使经常性思想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和更加繁重的任务。一些有过打工、经商、恋爱等复杂经历的士兵成为思想问题的多发群体;入伍动机功利化所带来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一些战士受家庭涉法、父母离异等负面影响较大,经常性思想工作常常要延伸到家庭、社会;士官一方面是思想工作的骨干,另一方面受婚恋难、晋级难、安置难等问题影响,也成为思想工作的难点;战士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比较脆弱,特别是心理问题在部队逐渐凸显。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常性思想工作,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对新形势下官兵思想行为特点的研究把握,由“单一”知情向“立体”知情靠近,真正摸清每个个体的思想脉搏,增强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要深入研究。要准确把握官兵的心理脉搏,确保经常性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必须学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分析判断官兵心理动态,重点加强对社会阅历比较丰富、单亲家庭、独生子女、家境富裕及低龄士兵的研究,真正摸清战士对入党评优、考学提干、选改士官等敏感问题的想法,摸清官兵对提职晋升、训练考核等重大任务的真实态度。
二要真正知兵。注重与战士融在一起,打成一片,善于从细枝末节中发现战士的思想苗头;要耐心细致,注意察言观色,吃饭看饭量,睡觉看睡相,走路看走相,谈话看表情,来信看反映,工作看劲头;要发挥思想骨干、“三互”小组的作用,了解掌握每一个战士的思想情绪变化;要与战士家庭保持联系,了解在部队不易掌握的情况。对一些社会经历复杂。家庭有缺陷、现实表现较差的“个别人”,要利用官兵探家、出差等时机进行调查。找准思想问题的症结。保证对每一名战士既知道档案中的“死”的情况,又知道思想变化的“活”的现状;既知道一个时期内官兵普遍性的思想情况,又知道个别人的思想问题;既知道现实表现,又看到发展趋势。
三要跟进到位。要树立主动靠前的意识,善于把握时机做工作,盯住问题做工作,围绕当前任务做工作,确保经常性思想工作平时跟得紧、急时用得上;要发挥经常性思想工作受时间、空间制约性小的优势,根据情况变化的实际,随时随地做工作,防止思想问题久拖不决,引发更加复杂的问题;要克服一劳永逸思想,针对容易出现反复的思想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工作;要有耐心、有“婆婆嘴”、有细工出细活的劲头,不急于求成,确保思想问题一经出现经常性思想工作就立马跟上。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最重要的是提高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素质
当前,部分部队教育者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经验不足,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存在差距。究其原因有三:一是来源复杂。一些指导员“半路出家”,缺乏必要的岗位过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落实和成效。二是资历不足。一些大学生干部既无当兵经历,也未经过政工培训,缺乏管兵带兵的经验,缺乏与战士“五同”热情,导致学非所用、用所未学。三是稳定性差。基层政工干部任职时间短、人员流动快,做经常性思想工作基本功不扎实。因此,政治工作必须从解决“懂”和“会”的问题入手。不断提高基层政治教育者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素质,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要掌握工作内容。政治教育者要了解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规律,明确工作的方法、内容等必备知识,明白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注意什么要求和问题,真正成为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明白人。
二要提高实际能力。做好思想工作。既需要良好动机和丰富知识,也要有实际工作能力。要懂得针对不同对象、问题、时间,利用不同时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做工作。要注意相互之间多交流工作经验,多研究工作方法,以使我们面对官兵各种复杂的思想问题时,不盲目、不怯手、不蛮干。特别要加强对基层政工干部的培训教育力度。采取领导辅导、经验交流、难题会诊和典型事例剖析等方式,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施教能力。
三要丰厚知识素养。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博览群书,不断增强知识储备。加强思想修养,努力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官兵、用健康情趣熏陶官兵、用广博知识充实官兵、用优秀品质影响官兵。切实“讲好大道理、讲实小道理、驳倒歪道理”,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知识味性,使官兵听得进、印象深、心里服。
四要抓好队伍建设。经常性思想工作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单靠政治教育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各级骨干作用,高度重视班长的选拔培养,选准配强一支以党员、士官为基础的过硬的骨干队伍。要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留优秀基层政工干部的工作,使之相对稳定,要把解决经常性思想工作“懂”和“会”的问题作为骨干队伍的必修课,采取以会代训、难题会诊、事例分析、模拟教学等形式。帮助骨干增强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能力。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最核心的是做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
抓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理是根本,情是基础,只有情理交融,才能入耳入脑人心。现在官兵中独生子女多、交际广泛、经历复杂,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核心。
一要坚持原则性战斗性。做一人一事思想工作,要以情感人,在关心帮助中,使官兵感受部队温暖。工作中,要理直气壮地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教育人、培养人,使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要联系实际,使情、理、法融为一体。对于落后、消极、错误的思想苗头,要敢于批评,坚决纠正;要始终坚持思想工作的原则性战斗性,杜绝无原则迁就迎合,避免庸俗的哄骗许诺。
二要依靠群众力量。发动官兵做一人一事思想工作,是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有效性的好方法。要发挥好党员、班长、士官这支骨干队伍在思想工作中的作用,运用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有效载体,定期听取思想骨干汇报和召开思想形势会,具体指导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发生违纪苗头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出现问题有人做的良好氛围。同时防止“灯下黑”,认真做好骨干队伍的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社会教育资源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在部队、社会和家庭之间织起一面密集工作网。
关键词: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指导原则
1.求实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就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即实事求是任何客观事物都有其客观规律,我们可以对这些规律加以认识和利用,但是不能任意的改变和创造。在职业技工院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职业技工院校学生,要想做到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求实是不太容易的,要想解决思想问题,就要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如成长环境、生活条件、学习状况和性格等等。只有了解这些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解决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其成长成才。
2.主体原则
在以往一般的职业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教育主体,而广大的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是教育客体。而在教育过程中很多教师总是以权威自居,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政治理论和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不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不顾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缺乏主体意识。而学生在经受了多年的学科教学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弊端也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起到了阻碍作用,学生们被动地接受教育,没有自己的想法,相信书本的权威,怀疑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将教育者的教育主导作用有效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效应。”
3.渗透原则
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教育者要把握和尊重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思想形成和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渗透原则来指导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生活化。渗透原则可以让各方面教育者形成教育合力,产生强大的教育力量;容易被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接受,改变过往的直接理论灌输的形式,人们一般都不愿意受他人的摆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原则,而渗透原则能够让人们自然而然的接受教育,不会产生逆反的心理;可以与社会紧密结合,随着我国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利用各种媒介交往会更频繁,教育者可以利用网络等载体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和社会化。
4.激励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激励原则,就是强调由外因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职业技工院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激励学生们的内在积极性,让学生们产生践行的愿望,自觉的参与到活动当中。教师也要善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对学生进行鼓励。
(二)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实现途径
1.弘扬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将受教育者置于生活之中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主要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过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只是单纯地将思想政治理论灌输给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首先要把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看作是人而不是工具,要将主体置于现实生活中。”
在职业技工院校中,要想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表现为要强调尊重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主体个性,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每个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引导学生的主体参与,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促发受教育者的主体体验。”从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质上体现的是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认可和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的生命的尊重。
2.调节教育目标,实现目标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人们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希望教育这在思想和行为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能够符合社会的要求它制约着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全过程。“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当贴近职业技工院校学生,贴近实际,避免理想化,使学生感受到德育目标的可实现性。”实现教育目标生活化,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从生活中出发,最终是为了使学生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教育目标的制定使其既体现统一要求,又要实现个体差异;既体现理想性,又具有现实性。
3.教育内容具体化,取材于生活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和任务的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也具有内在的丰富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职业技工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广大教育者要教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感悟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和作用。
4.教育载体多样化,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偏向于封闭型教育,总想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不愿学生与社会有过多的联系。然而,这一做法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对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同辈团体的影响,多与家长和和社会上的各部门进行合作,利用多种教育载体等等,让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多与社会接触,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要把他们固守在学校的小环境内。
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好网络等现代工具。职业技工院校教师要下大力气搜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利用网络这一先进的及时有效的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师生在网络上的交流,同时还要让学生们正确的看待与利用网络,克服网络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结语
实现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职业技工院校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诉求。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进行,最终回归到生活中,这一实践过程是不能从真实的生活中抽取出来的,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内容和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所在,我们应把思想政治教育紧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主体需求,脱离生活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只能给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的提升带来阻碍,不利于职业技工院校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职业技工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切实为生活服务,才能体现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善卿,张炳生,辛国俊.生活德育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意识形态领域的王作,教育的周期长、收效慢、巩固难,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需要社会各界做出艰苦不懈的努力,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初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群体中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下面就如何加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认清教育对象,做到有的放矢
初中学生的年龄集中在12―15岁,正处于成长危险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期,主要表现有:一直很听话的孩子变得不听话了,无端地对别人发脾气,做事爱我行我素,情绪容易冲动,对父母和老师的说教深为反感甚至仇视别人的管束,行动富于冲动和冒险性,有时非常自信,受到一点寸丁击,又表现为非常的自卑。这种情绪变化的主要原因有:此期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发育期,个体的成长和生理的逐渐成熟,使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但在心理上,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又摆脱不了孩子的习惯和幼稚的行为,由于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容易对说服教育产生逆反心理,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必须在充分了解未成年人生理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发挥德育教育网络的作用,建立齐抓共管的教育机制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要紧紧抓住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这三个重要环节、以学校为龙头,以社会为平台,以家庭为基础,建设时时、处处、事事关心未成年人的三结合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层层设防,重点监控,不留管理“真空”才能确保德育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对于初中学生尤其如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初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以学校为中心、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要任务,以被动接受为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所以,学校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书育人,德育为首,制定德育工作的长期规划,把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家庭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目前,有许多的家长不懂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子女:往往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强制措施或者溺爱过度,不但超不起好的教育效果,而往往适得其反。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普及科学知识,优化未成年人的家庭成长环境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这一点为大家所共识,由于初中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辩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一些腐朽、没落、消极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政府部门就要加强社会综治工作力度,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加大对娱乐场所,演出市场,出版市场及网吧的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积极营造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加强学校常规管理,以规矩定方圆
学校是初中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同龄人是他们主要的交往对象,是影响其思想变化的主要因素。由学校教育的特点所决定,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科学合理的制度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以规矩定方圆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在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使学生能够“知而行”,减少行为的盲目性,危害性。同时对各项合理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使学生明确叫“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积极引导,共同提高的教育目的。
四、加强理想教育,重视现实行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和家长都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愿望比较强烈,但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是什么,又是困扰学生和家长的一个现实问题。美好的理想,要建立在现实行动的基础上,学校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学生集会、主题班会、专题报告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人人都要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勤奋努力,才有可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未来,要强调做事先做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以看得见的行动争取美好理想的实现。
五、营造文明氛围,塑造美好心灵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思想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表现出感性认识能力强而比较缺乏理性。所以,营造良好的学校氛围,以文明、高雅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去感染,感化学生,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又一重要途径,学校不但要集中精力搞好常规的教育教学工作、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要办好图书室、阅览室,要努力改善力、学条件,美化、绿化校园,加强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及时制止乱扔垃圾、说脏话的不文明行为,要努力做到校园干净、整洁、环境优美、预防各种安全事故,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陶冶学生美好的心灵。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湖南湘潭411105)
摘要:从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模式、精选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指出了改进该门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的路径。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1-006-02
目前全国有独立学院292所,在校生人数约350万人,承担了20%以上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国家规定必修的政治理论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规律进行全面、系统、深刻的研究。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作者对多所独立学院进行了调查和走访,并查阅了各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各校教务系统的网站,发现我国独立学院都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而且都是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的。也发现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普遍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不稳定
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主要是聘请母体高校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或是聘请相关的离退休教师进行教学,很少有独立学院专门建立相对独立的、稳定的政治理论课程师资队伍。作者查阅了一百多所独立学院的网站,只有若干所独立学院建立了政治理论课程教研部门,这说明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师资队伍不稳定。这种情况势必导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课程教学改革难以推动,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二)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独立学院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照搬母体高校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权威,强调学生的接收。缺乏讨论教学、体验性教学,更是缺乏师生互动,教学气氛呆板,教学手段单一。
(三)课程内容选择缺少特色
目前独立学院都是按照国家统编教材和一些示范性课程教学方案( PPT)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课时分布、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等方面没有充分结合自身特殊性。由于沿袭其他院校的教学内容选择方式,导致课程内容匕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较少,如视频影视内容少、道德两难情景设计少、法律案例设计过少,等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与其他院校一样,存在实践教学缺乏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实践教学没有制度化,没有列入课程计划;有的院校采用课外实践的方式,导致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缺乏知识应用的环节等等。实际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律知识与法律素质、法律能力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实践教学在知识与素质、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见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五)考试评价方式不科学
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考核与评价方面,一般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实际上,学生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形成科学结论的。书面考试只能考核到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法律认识,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到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行为能力、法律素质与行为能力。而知识与素质、能力并不一定能建立一致的关系。
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路径
独立学院要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规格和独立学院学生特征,在把握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案。
(一)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
独立学院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以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定位,这种人才的具体规格是: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好、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另外,独立学院具有与其他类型高校不同的学生特质,其优势表现在:(1)大部分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学习日的非常明确,学习十分刻苦,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欲望,这是独立学院学生的主流和根本性特质所在;(2)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3)部分学生基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多,见识比较广;(4)很多学生知识面比较宽;(5)小部分学生特长比较突出。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整体的知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2)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3)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4)极少数学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内心世界比较空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比较迷茫;(5)少数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没有很强的进取意识。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定位和学生特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对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独立学院要利用灵活高效的民营办学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支高效精干的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以适应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而且要经常性地通过教学比武、教学研讨等形式,引导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根据独立学院培养定位和特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创新教学模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必须破除传统的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多样化、新颖化的教学模式。一是要构建师生互动性教学模式,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增加讨论课程环节,就一些“道”与“法”严重冲突的问题开展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二是要构建案例教学模式,重点引入典型案例教学,运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带领学生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性的结论,便于学生学习、效仿和运用。三是构建主题教学模式。主题教学可以是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或是针对某一敏感问题开展专门论述,或是针对某一似是而非的问题进行旗帜鲜明的思想教育,或是针对某一案例进行深层次剖析,等等。在主题教学中,教师不能回避现实矛盾,要紧紧围绕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层层深入,让学生既能明理,又能动情,还能应用。
(三)精选教学内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涵盖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非常庞大,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成为改进教学的关键所在。独立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既要全面兼顾(核心价值体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三观”、“三德”、法律基础),又要重点突出。如在职业道德知识模块的讲授中,要重点突出大学生求职心理、求职技能。在法律基础知识模块中,要突出劳动法律法规。作者在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就专门用两节课时间讲授《劳动合同法》,让学生掌握如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本领。如何统筹全面性和重点性两者的关系,我们认为,教师要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通过细小的知识点推及到大道理、大主题、大方向。此外,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要格外注意突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促进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律素质的完美结合。在这方面,必须要充分突出法律与道德的联系及区别。如在讲授法律与道德的互补关系时,作者经常运用“大义灭亲”(违反法律关系)和“见死不救”(违法道德关系)的案例来论述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与区别,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加强实践教学
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一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课时的分布方面设置实践课时。设置这种实践课时不是放任学生随意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如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参观监狱,组织模拟法庭,等等。教师在这些实践课时中要认真设计,精心组织,细致总结。二是要根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理论课程中穿插情境性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因为该课程课时有限,不可能设计过多的专门实践课时。所以要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需要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情境式教学和讨论性教学,实际上也是在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培养,是一种间接的实践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