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审计的含义

审计的含义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6 10:52: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审计的含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审计的含义

第1篇

基本概述

木僵症(stupor)是指病人缺乏反应,只有通过强烈的,反复的刺激能使其有短暂的醒转。当这些功能发生障碍时,正常的觉醒状态发生阻碍,症状持续的时间可短暂或持久,程度可轻可重。木僵和昏迷都是极端的形式。在晕厥时,可出现短暂的意识不清。当发生抽搐性癫痫发作时,意识不清持续更为持久;当轻度脑震荡时,昏迷可长达1小时。完全性昏迷持续超过数小时者通常都是由严重的颅内疾病或代谢性疾病所引起。较轻的损伤能造成淡漠,注意力丧失以及睡眠过度(睡眠过长或过深,只能通过用力的刺激才能将病人弄醒)。谵妄也是觉醒和注意受到阻碍的一种状态;痴呆则是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通常不伴有觉醒的障碍。

症状表现

新近发生的精神错乱,严重的淡漠,木僵或昏迷都提示大脑半球,间脑和/或上脑干的功能障碍。小脑幕上结构的局灶性病变可广泛地损害两侧大脑半球,也可以通过严重的脑水肿使半球结构压迫到间脑的激活系统与中脑,引起经小脑幕切迹的脑疝导致脑干损伤。原发的小脑幕下(脑干或小脑)病变可压迫或直接损伤自中脑中部至间脑(通过向上的压迫)之间任何部位上的网状结构。代谢性或感染性疾病可通过血液成分的改变或直接的毒素的存在抑制大脑半球和脑干的功能。脑血流量的减少(如晕厥或严重心力衰竭)或脑的电活动的改变(如癫痫发作)也都能造成意识障碍。脑震荡,抗焦虑药物以及麻醉剂可以引起意识障碍而不伴有可被察觉的脑部结构性变化。

造成意识障碍的病因往往不是立刻就清楚的,诊断有赖于采取有序的步骤。首先,要保障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检查血压与脉搏,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心脏输出是否充足。

对症治疗

尽快确定引起木僵的原因,然后针对病因或不同类型的木僵采取适当治疗。

紧张性木僵:解除的最好方法是电痉挛治疗。如病人不宜电痉挛治疗,可采用静脉滴注舒必利200~400毫克/日。

抑郁性木僵:解除的最好方法也是电痉挛治疗。当病人能口服给药时,应给予抗抑郁药。

心因性木僵: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也可给予苯二氮卓类或小剂量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

器质性木僵:对各种不同的器质性原因进行治疗,如抗感染、手术切除肿瘤或血肿等。

支持疗法

木僵病人进食多有困难,因此需要安置胃管,由胃管补充液体和营养。

护理措施

安全和生活护理

1.木僵病人的生活不能自理,需重点予以精神疾病照顾。

2.加强观察,以防突然兴奋伤害他人。

3.保证病人的营养和液体的摄入。如病人能接受喂食,应耐心喂饲;对完全拒食者,应采用鼻饲,鼻饲食物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和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

4.木僵病人的意识大多清晰,医护人员在病人面前的言语和行为必须注意,应避免刺激病人。

特殊护理

加强生活护理,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发生溃疡。注意预防并发症,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形成。做好二便护理,注意排便情况,必要时导尿和灌肠。

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采取卧位,头偏向一侧。

第2篇

释义为:意思是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近义词:啼饥号寒、贫困交加、饥寒交切、家徒四壁等;

反义词:丰衣足食、锦衣玉食、锦衣玉食、钟鸣鼎食等;

出处:晋代陶潜所著《劝农》:"宴安自逸,岁暮奚冀,担石不储,饥寒交至。"

第3篇

1、从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看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理性精神、科学精神在西方的文化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最清晰的展现,本通过把科学与信仰的辩证关系镶入西方文化,力图清晰的展现科学和信仰的独特关系。在西方文化中,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调整、变化的辩证关系。在西方文化的摇篮时代―希腊城邦时代,科学与信仰是一种水融的同一关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在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一度攫取了绝对的专治权利,而这时科学与哲学只能够仰承宗教的鼻息,完全不具有独立的地位。随着近性精神的崛起,科学开始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二者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这时一种以科学为主导的新的人文精神重新产生出来,科学与信仰的关系变成一种共生互补的新关系模式,至今仍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1.1对科学与人文信仰进行重新反思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对科学与信仰,尤其是信仰中包含的宗教精神抱着一种过分简单的看法。一般认为信仰在过去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占主导地位,是因为科学理性精神的不发达,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理性精神的壮大,信仰也会被科学所控制。然而面对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这种科学与信仰之关系的传统观点正在日益受到严峻的挑战。当今美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可争议地处在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美国的文化以及精神在世界上占有非常强势的地位。今天的中国比起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无疑是大大地提高了,但是中国人对于人文精神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面对科学与信仰同步发展而非此消彼长的新现象,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科学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应该采取一种无视现实的自欺欺人的蒙昧态度。

自从儒家思想在汉代取得独尊低位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精英知识分子的文化在本质上就采取一种拥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文化倾向。这里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表现为一种道德教化。中国人从来未真正经历过宗教的暴虐和理性精神的跋扈这两种相反的极端形式。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之间的关系往往采取的是抽象的和形而上学的,即简单的把二者看作是一种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

毋庸置疑,科学与宗教在西方曾一度处于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之中,但是正如他们曾经也在其他的历史阶段中呈现为一种水融的统一关系一样。在西方历史长河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关系,我们只有用这种辩证的眼光看待二者之间关系,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理性与人本主义信仰之间表现出来的微妙的共生关系。

第4篇

夜晚,在明月与黑绸缎般的天空的映衬下,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忽然,一声凄厉的叫声从楼后传来,把我从题海中拉了出来。“妈,怎么回事?”“没什么,可能楼后的狗在打架吧!”一向是侦探迷的我自然不会满足于这样的答案。这样的叫声绝对不是两只狗打架发出来的。虽然我不懂“狗语”但人和动物的感情毕竟还是有相似之处的。这只狗的叫声里似乎包含了很多的失望,还有绝望……

这样的想法让我觉得恐惧,我打开窗户,依靠着楼后微弱的灯光,看见了仅比《生化危机》好一点的画面:一个男子追着一条狗,并且用棍子疯狂地敲打着足以致命的头,我想这便就是狗叫的如此凄凉的原因了吧。虽然我不明白这条狗到底犯了什么错,足以让男子致塔它于死地,但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它认识这个人,而且它很爱他。因为在他的追打中它丝毫没有反扑的意味,只是飞快的跑着叫着,好像在喊着“饶了我吧,饶了我吧!”想到这些,心头一酸的我想立即下楼去阻止那个男人。但在踏出卧室门的那一刻,心中有冒起了许多疑虑:万一我下去阻止他,他伤害我怎么办?我下去狗咬我怎么办?我下去了不敢回家怎么办?……许许多多的疑虑就像地上的鹅卵石一样,踩的我脚底生疼,一步也走不动了。正在自己犹豫时,一声比刚才更加凄厉的叫声传入我耳中。此后便没了声音。我感到一阵恐慌,便飞快的爬回窗户,只见那个男人喊道:“有狗肉吃了!”听到这句话,滚烫的泪水一滴滴的滚落下来。我明白:它死了,带着那份绝望去了天堂……

泪滴缠绵着,缠绵在脸上不愿消失。我想,它们也和我一样思念着那只狗。在后来,心中对他的情感好像不是悲痛了,满满的伤心也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惭愧与遗憾,怎样也抹不去。

事后我常常这样想:为什么那些疑虑的鹅卵石牵绊住了我,不该啊!如果我去了,那只狗也许不会飞向天堂,其实它的命本不该绝啊。可是再多的遗憾也换不来他鲜活的生命,我只想说:“天堂的狗,一路走好!当我走上天堂之路时定不喝孟婆汤,满满的遗憾下辈子再偿还罢。

第5篇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汉语学习者如果不能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并掌握其词汇意义,就无法完成语义的表达,更不可能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与此同时,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除了数量不断增加之外,词义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不同时期发生着变化。束定芳认为:“语言是个系统,它由各种子系统组成,词汇系统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内部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性。”[1]单个词语的各个义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例如词汇的引申义系统。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发展而产生的意义是引申义[2]。从最初的基本义出发,利用演绎的方法可以推演出其他义项,便于汉语学习者系统性地掌握词汇意义。在汉语词汇教学中,词汇在各种系统中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聚合关系主要表现为同义、反义、同音、上下义关系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来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单词的意义[3]。反义关系的词汇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见的,将这些词放在一起讲解,不但能通过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义,而且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下面将以“上”和“下”为例,对引申义的系统性和反义关系的对应性进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二、“上”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

汉语中的“上”和“下”是一组比较常用且有代表性的反义方位词,最早的意义与具体的空间位置有关。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出更多的义项,并逐渐形成了义项之间相互关联的词义引申系统。

(一)“上”的词义引申系统

《说文》:“|,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上,篆文|。”[4](P1)经甲骨文考证,此义与“上”相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上”的本义是与空间位置有关,指“上面,位置在上”。“上”在《汉语大字典》中一共有两个读音,其中一个读音是作为汉语的一个声调,在这里我们只列举出常用读音的44个义项:

①高处。                 ②指天。                  ③高位。

④君主。                 ⑤指尊长或在上位的人。    ⑥指在上面的一方。

⑦上首;上座。           ⑧物体的上端或表面。      ⑨侧畔。

j表示范围或方面。       k表示时间。              l等级或质量高的。

m时间、次序在前的。     n古;久远。              o初。

p重。与“轻”相反。     q尊贵。用于敬词。        r从低处到高处;登;升

s往;去。               t向前。                  u进呈;奉献。

v凌驾;欺凌。           w加;添。                x登载;记载。

y缴纳。                 z安装;安上。            ヒ染、涂。

フ进食。                 ヘ教读。                  ホ碰到;遭受。

マ出场。                 ミ居。                    ム旋紧。

メ缝缀。                 モ按规定时间参加。        ヤ够;达到。

ユ表示开始并继续。       ヨ表示达到的目的或结果。  ラ向上级。

リ工尺谱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ル助词。

レ通“尚”。崇尚;尊崇。                           ロ表示希望;祈愿。

ワ姓。[5](P5-7)

虽然上述列举出了“上”的如此多的义项,但这些义项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以本义为出发点,在联想的基础上不断引申出一个内部相互联系的语义系统。“上”的本义是与位置有关,并以此为基础逐渐引申出相关的其他义项。首先,以本义的位置为起点,引申出“高处”“从低处到高处”“表示时间”等义项,这种直接与位置有关的引申属于相似引申。然后顺着这三条路径继续扩展,词义逐渐向抽象的层面发展。第一条路径:开始由具体的位置引申出等级、地位的高低,也用于指尊贵的人;第二条路径:遵循由下而上的趋向意义,结合人的认知模式引伸出“向前”“够;达到”“往;去”“安装;安上”以及下属的一些与趋向密切联系的相关义项;第三条路径:关于时间方面的义项相对简单,基本上都是按先后顺序来发展的。

(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

《说文》:“?B,底也。指事。下,篆文?B。”[4](P1)据此解释,并结合甲骨文的考证,可以得出“下”的本义是“下面,位置在下”。《汉语大字典》中对“下”的解释有38个义项,现将其列举如下:

①低处;底部。            ②指地。                              ③指地表之下。

④地位低的人。            ⑤位置低。与“高”相对。              ⑥等级、质量低的。

⑦时间、次序在后的。      ⑧对尊者自谦之词。                    ⑨攻克。

j投降。                  k从高处到低处;降落。                l去;往。

m退出;离开。            n退场。                              o按规定时间结束工作或学习。

p进入(处所)。          q投入;置入其中。                    r颁布;下达。

s投送。                  t去掉;除掉。                        u拆除;卸掉。

v轻视。                  w谦让;谦恭。                        x低于;少于。

y用;从事。              z做出(某种决定)。                  ヒ按扎。

フ留宿。                  ヘ指动物生产。                        ホ内;里面。

マ指方面。                ミ表示属于一定的范围、处所、条件等。  ム当某个时间和时节。

メ旧指时间单位。          モ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              ヤ表示能容纳。

ユ指动作的次数。          ヨ指器物的容量。[5](P7-8)

根据所列举出的“下”的众多义项,以其内在的联系为主线,可以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语义系统。

“下”的本义体现的是一种位置标准,由此派生出来的“位置低,与‘高’相对”“时间、次序在后的”“从高处到低处”“方面”等义项都与位置有关,属于相似引申。随着词义的发展演变,这种位置标准逐渐从具体向抽象方面发展,用以指“等级、地位低”,进而引申出“轻视”的义项,通过联想,把具体的事物应用到抽象思维的层面。而从“从高处到低处;降落”这个义项而引申出的词义反映的就是一个从趋向到结果的过程。这些趋向的走势都是由高到低,最终停滞的结果是低处、下面,并不再继续运动下去,从而引申出“内;里面”“退出”“表动作完成的结果”等相关义项。而从“方面”这个义项引申出的词义则体现了从空间位置向时间位置的转移,由开始的“范围、处所、条件”的义项转移到“时间或时节”“时间单位”的时间概念。它们不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有一个具体的定位,最终还是与位置相关。

通过对“上”和“下”两个词义引申系统的描述,可以得出二者的本义指“具体的位置”,并且是完全相反的对应关系。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其他义项也都遵循着相同的引申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空间位置向时间位置的转移和发展趋向等几方面来演变的。同时这对反义词引申的路径基本保持一致,以位置、趋向和时间为基础,进行同步引申,词义的演变始终没有脱离统一的标准。经过联想机制,最终引申出来的义项还是与位置相关,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有据可循的词义引申系统。引申义对词汇教学有极大的帮助,为词义的理解提供一定的途径。在词汇教学中,充分发挥引申义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词汇量,还可以加强对词汇的灵活运用程度,解决因词义变化给词汇学习带来困难的问题。

三、“上”和“下”引申义的对应关系

(一)“上”和“下”引申义的数量对应关系

由于人类思维发展的渐进性,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使得“上”和“下”在不同历史阶段所产生的新义项数量和引申义并不会完全一一对应。通过对词义引申进程的历时考察,可以将“上”和“下”在不同历史时期义项的数量总结如下表。

表1:“上”和“下”引申义的数量对应关系①

历史时期 上 下

先秦 21 16

秦汉 3 4

三国两晋 1 2

唐 3 2

宋元明清 13 10

清代以后 3 4

总计 44 38

从表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上”和“下”早期引申出的义项数量较多。经过秦汉、三国两晋和唐代这几个时期的演变,到宋元明清时期义项数量有所增加,清代以后引申数量已经很少了,形成了到目前为止所看到的完整的引申义系统。在各个历史时期,“上”和“下”的义项数量相差幅度较小,基本保持平衡,除了“上”的通假、假借和作为助词的义项之外,总数也几乎是一致的。

(二)“上”和“下”引申义的反义对应关系

“上”和“下”这对反义词在义项的数量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特定的历史时期所产生的义项是跟人的认知有密切联系的,每个时期的义项是否都能构成反义关系,我们将通过下面的表格来加以对比。表中以“上”的引申义为基本标准,考察“下”的引申义是否与其对应。构成反义关系的,我们用“+”来表示,反之则用“-”来进行标记。

表2“上”和“下”引申义的反义对应关系

义项 上 下

位置关系 + +

时间先后 + +

运动的趋向(由外向内) - +

等级或质量的高低 + +

向上级或向下级 + +

去;往 + +

地位的高低 + +

加添或拆除 + +

按规定时间参加 + +

够;达到 + -

从表中可以看出,“上”和“下”的本义完全互为反义,在此基础上引申出来的其他义项也基本上互为反义关系,只有极个别的义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几乎不影响两个词义引申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由于本义互为反义关系,在初期的演变阶段,词义的反义程度较强。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发展到抽象层面,加之认知的主观性,使得“上”和“下”的引申义并不是完全保持一致,有时只是构成关系范围内的反义对应关系,但并没有阻碍整体的同步引申发展趋势。并不是所有的反义词在引申过程中都能保持这种相对的同步性,“上”和“下”引申的同步性是与它们的来源有密切关系的,来源的完全对应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词义引申的发展趋势。此外,在相同来源的基础上遵循一定的路径进行引申,层层递进,相互照应,最终形成了“上”和“下”同步的反义引申对应关系。

四、引申义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词义也是不断演变的。在词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掌握词义的变化,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引申是词义发展变化的一种常见方法,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系统性,构成反义关系词语的引申方向也存在一定的对应性。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词义引申的特点和反义关系的对应性,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词义教学。

(一)阶段性原则

“上”和“下”完整的词义引申系统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形成的。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类思维发展的渐进性,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上”和“下”早期引申出的义项所占比重较大,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匀速同步的演变趋势。在教学中,要以本义为基本出发点,根据字形的演变引入空间位置的概念,这也是学生在交际中比较常用和容易理解的义项。例如:“上边”“下边”。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意义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阶段和汉语水平选择相应的引申义教学。一般初级阶段接触到的是表示时间概念的义项,如:“上星期”“下星期”。以此类推,到了中高级阶段,可以继续学习表示“趋向和等级、地位”等义项。词汇中的词义教学,要由易入难,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来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不同阶段的学习者对词义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只需掌握基本词义,能够听懂并运用所学词义进行简单交流。到了中高级阶段,为了满足读写的需要,就应该掌握难度较高的词义。如果不能按阶段进行词汇教学,就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因此,阶段性原则在教学中非常重要。

(二)系统性原则

“上”和“下”在本义的基础上,沿着不同的路径引申出众多的相关义项。这些义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词义系统。同时,“上”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也构成了相互对应的反义关系,在引申系统的外部也形成了一定关系。利用引申义进行词汇教学,应该在词义系统内部建立一定的联系。讲解新词义的时候,可以从上一级词义入手,指导学生根据新旧词义的关联性进行理解。此外,还要在构成反义关系的引申义系统外部建立联系,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扩大词汇数量,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认知性原则

“上”和“下”的本义都是指“具体的空间位置”。在人类的认知领域中,空间概念往往先于时间概念。随着思维的发展,“上”和“下”的词义也各自引申出了一些与位置相关的时间概念。此外,认知中的经验图式理论也可以对引申义的外部联系进行一些解释。人们最初在头脑中形成了这一对“上”和“下”位置概念的一种定位,并且作为一种经验形式储存于记忆当中,随后对二者引申义的理解都会受这种已有经验的影响,词义在原本对立的基础上会继续按照相互对应形式演变。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从认知角度解释词汇可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记忆程度,鼓励学生通过认知的方式在词义引申系统内部和外部构建相似性,强调学习过程重在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使词汇的功能在交际中充分发挥作用。

通过分析“上”和“下”的词义引申系统及对应关系,得出各自的词义系统内部义项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系统外部互相构成反义对应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词汇教学原则,为教学行为的实施提供了一定支持。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更多具有词义对应关系的词汇,教师应该注意对这类词汇的归纳总结,使词汇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身势语;跨文化交际;交际冲突

一、引言

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无法替代的作用。身势语是非语言行为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周国光在《体态语》一书中指出:所谓身势语是指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置的变化。身势语是人类重要的交际手段之一,是辅的交通工具,它以表达感情信息为主,也表达一一定的理性信息。它可以加强、补充有声语言表达,并使语言信息具体化。

身势语具有信息量大、信息连续性和变化性强、以及信息可靠程度高的特点。因为(1)身势语可以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交流。一个人的眼神、服饰、手势、身姿、距离、音调、节奏等都可以同时传输.使对方能同时、多方面、多渠道地接受多种信息。(2)交际双方只要处于视听范围内,双方之间的身势语信息交流就能不断地进行。交谈者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所处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视觉传递给对方,传递连续性和变化性的信息。(3)身势语多数是人们在相对无意识状态下显示出来的,大多都是实际心态的体现,虚假成分较少,增强交流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学习身势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身势语是人们相互交流的重要媒介,它涉及到的范围很广,如身体动作、姿势、目光、面部表情、四肢动作、坐力姿态和接触等等。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O 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从人们获取的信息渠道来看,只有11 的信息是通过听觉获得,而83%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口 这说明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十分重要。但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环境、生活方式、思想观点、宗教礼仪、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存在差异,每种语言具有强烈的文化色彩,别国难以完全理解和琢磨透。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预先了解某些身势语在别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定含义,才能进行更好的理解和沟通。因此,为减少跨文化交际障碍,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身势语之间的差异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下面主要针对不同国家体态语言中空间距离、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身势语动作的含义及运用进行对比。

三、不同文化中身势语的含义及运用

1.空间距离

当人们进行交际的时候,交际双方在空间所处位置的距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体现交际双方的关系、心理状态,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点。。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能够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环境,行业,个性等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谈话时,对双方保持多大距离有不同的看法。根据霍尔博士(美国人类学家)研究,欧美人生活中有四种距离表示不同情况:

(1)亲密接触(intimate distance 0—45 cm)交谈双方关系密切,适于双方关系最为密七见的场合,比如说夫妻及情人之间。

(2)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 45—120 cm)朋友,熟人或亲戚之间往来一般以这个距离为宜。

(3)礼貌距离(social distance 120~360 cm)用于处理非个人事物的场合中,如进行一般社交活动,或在办公,办理事情时。

(4)一般距离(public distance 360~750 cm)适用于非正式的聚会,如在公共场所听演出等。

从这四种分法可以看出,人类在不同的活动范围中因关系的亲密程度而有着或保持不同的距离。不同民族与文化构成的人们之间有着不同的空间区域。多数英语国家的人在交谈时不喜欢离得太近,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西班牙人和阿拉伯人交谈会凑得很近,而对俄罗斯人来说意大利人交谈时过于靠近,拉美人交谈时几乎贴身。不同文化的交谈双方,交谈时采取不同的交谈距离,是因为交谈双方要占据对自己适当的,习惯的交谈距离。西方文化注重个人隐私,东方人“隐私”的概念薄弱。在电梯,巴士或火车上,素不相识的人拥挤在一起,东方人可以容忍身体与身体接触的那种挤,西方人无法容忍。中国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数亚洲人对空间的要求不甚强烈。而西方人崇尚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喜欢宽松的氛围。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空间的要求、运用和安排都有着各自的模式,从而赋予空间的使用更为丰富的文化功能。

2.目光注视

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心理表达与接受往往与眼睛分不开。目光的直接接触可以引起感情的微妙交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交往对象保持目光接触是十分必要的。眼睛是透露人的内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的一切情绪,情感,和态度的变化,都可从眼睛里显示出来。如:两个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时会用非常热情的目光凝视对方,因为他们认为双目是个人存在的钥匙。有教养的英国男子认为直接凝视与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而瑞典人在交谈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数多于英国人。法国人则特别欣赏一种鉴赏似的注视,这种眼光看人是就传达了一种非语言信号: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从内心底欣赏你的美,所以法

国男子在公共场合对妇女士的凝视是人们公认的一种文化准则。日本人与人交谈时的目光一般落在对方的颈部,而对方的脸部和双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缘,他们认为眼对眼是一种失礼的行为。中国人则对紧盯着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耻感”文化的影响。目光的礼节,各种凝视行为及目光在交际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义复杂。规定繁多,需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从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3.身体接触

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眼睛的信息传递是微妙的,而握手发出的信号却是直截了当的。在美国,男人之间的握手是很用力的。俄罗斯人不允许两人隔着一道门或跨着门槛握手,以为这样做是不吉利的。而中国人的握手则没有什么忌讳。异性之间握手,如果女方不主动伸出手来,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在阿拉伯国家,伸左手与人相握,是无礼的表现。

4.拥抱与亲吻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礼貌和礼仪,其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在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两个女生见面时拥抱在一起是常见现象,夫妻久别重逢时拥抱亲吻也非常自然。但阿拉伯人,俄国人,法国人,东欧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国家的人,两个男人之间也会拥抱及亲吻双额。阿拉伯人甚至不停地嗅着对方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对他们来说,好的气味能令人精神为之一爽。而在东亚国家,男人之间一般只是握手表示欢迎,很少拥抱或亲吻对方。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着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第8篇

在构图中,汉画像石艺术中运用最多的是散点透视的构图方法,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游”的方式,是在流动中从多角度观察。同时,大量采用平行式构图,人物故事场景以穿插排列其间的纹样、边饰进行空间分割和装饰陪衬,构图以“满”为胜,几乎不留空白。汉画像石以刀为笔、以石为绢,创造出一个虚幻的空间,在空间上超越客观真实,成为表意的概念空间,将汉代的战争方式、道德观念、政治制度、精神信仰等内容通过平面形态展示给后人。

二、汉代画像石艺术的主题——成教化,助人伦

汉代立孝以教化天下,为强化孝道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朝廷以举孝廉的方式对孝行施行嘉奖。与向往神仙交织并列的,是对现实世界的玩味和充分肯定,这通过宣扬儒家教义和历史故事——表彰孝子、义士、圣君和贤相表现出来,也通过对世俗生活的自然描绘表现出来,从而营造了在家为孝子、出仕作廉吏的社会舆论和氛围。汉画像石艺术中历史故事非常多,各种历史人物,从孔子到老莱子,从义士到烈女,从远古历史到汉代人物,品类齐全,应有尽有。道德说教、儒学信条已浸入画坛,而激情性、戏剧性的行为、人物和场景更是充斥着画面。汉画像石艺术这种对世俗生活的凸显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众生活化的艺术倾向,不仅拉近了画像石艺术创作者与观者之间的距离,还促进了画像石艺术创作形态走向多样化、生动化和日常化,使画像石艺术深入民众的生活,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三、汉画像石艺术审美价值形成的文化因素

尽管儒学在汉代盛行,“成教化,助人伦”“惩恶扬善”被规定为从文学到绘画的广大艺术领域的现实功利职责,但汉画像石艺术并没有受到狭隘的功利信条的束缚,它与大众审美的结合,强化了艺术在大众心理上的亲切感,加速了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进程,缩短了大众与艺术间的距离。大众既是艺术的创造者,又是画像石艺术的享用者和传播者。汉画像石艺术立足于现实世界选取题材,刻生活形式于石,刻劳动生产于砖,给生活在同一现实环境中的人们带来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更让人们感觉到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进入艺术表现的领域。这使汉画像石艺术完成了向世情化、通俗化、大众化的转变。汉画像石艺术的这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也同样形成了汉代艺术的特征本色。

四、汉画像石艺术风格对审美文化的研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