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6 10:52: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评价指标; 陕西省; 对策建议。
“ 低碳经济” 的概念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在 2003 年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 - 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中提出,即低碳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来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相关的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自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后,各国纷纷响应,积极制定本国、本地区“低碳化”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如英国政府提出,到 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 ,到 2050 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于 1990 年削减 60% ,并于 2020 年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将英国创建为低碳经济国; 日本提出温室气体减排长期目标是: 到 2050 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 60% 至80% ; 2007 年 11 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提出,大力发展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带领美国经济走向复苏。2009 年7 月8 日,g8 峰会提出,到2050 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 1990 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 80% 以上,到 2050 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 50%。这预示着,从现在开始到 2050 年的 40 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1 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分析。
陕西省属于西部落后省份,从资源禀赋看,陕北地区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自 80 年代以来,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支撑陕西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形成巨大的压力。同时,陕西省能源结构相对单一,尚未形成以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等多种模式构成的能源生产体系,因此,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同时,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自 1978 年以来,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 70%以上。根据统计资料,2007 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 7400 万吨,保守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 1. 66 亿吨,人均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 1. 6 倍。
按照陕西省目前的煤炭工业规划,到 2020 年全省原煤生产将超过 5 亿吨,其中煤化工超过 2 亿吨,每生产一吨甲醇要排放约 2 吨二氧化碳。如果规划中的煤化工项目全部上马,年排放二氧化碳至少 4 亿吨。
与高碳消耗相对应,从陕西省工业结构看,重工业所占比重达到 78. 1%,2005 年陕西省重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 83. 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4. 8 个百分点。年耗标煤 5000 吨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 565 家,实现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 74. 5%,而消耗的能源所占比重则高达 97. 8%。从经济发展方式看,陕西经济增长依然沿袭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遵循“资源消耗 - 产品工业 - 污染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经济的数量型增长是建立在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每万元生产总值消耗能源数值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能源利用上看,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短期内不会逆转,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现状和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即给陕西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低碳产业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也提供了有利条件。
2009 年 12 月 7 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开幕当天,“ 应对气候变化与陕西可持续发展” 论坛在西安举行。此后不久,陕西出台《陕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在能源化工产业已成为陕西省支柱产业的时候,陕西省意图通过发展新能源来优化能源结构,培育新型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实现陕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随后的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0 年,要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陕西将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一个新兴产业就是环保产业。而节能减排也有了明确目标: 万元 gdp 能耗同比下降 4. 5% 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同比削减 3% 以上。
在此背景下,建设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但却没有给出低碳经济的衡量指标和指标体系。目前国际上也没有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我国国内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利用层次分析法把所选取的指标指数化,赋予权重后加总,以得分的高低排名( undp)[1]; 另一种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uncsd) 提出的驱动力 - 状态 - 响应( driving force - status - response,dsr) 模型[2]。张亚欣( 2011)[3]采用碳产出水平、碳排放水平、低碳资源和人民生活等四项指标,评估比较了吉林省、辽宁省、浙江省和全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朱守先( 2010)[4]选取人均碳排放、碳生产率和碳能源排放系数三项指标评价了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付加锋( 2010)[5]分析了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低碳政策和低碳环境为维度的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价方法; 朱有志( 2009)[6]等基于层析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碳排放、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和碳交易合作在内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来看,目前国内有关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文中在借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实际,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评价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对比分析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以期能够为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提供经验支持。
2. 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相关研究( 付加锋,2010; 潘家华,2004)[5,7],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达到低碳经济,核心在于考核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消费模式是否达到低碳化。而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和消费模式的低碳化都与一定的发展阶段相联系。此外,还应该考虑各国或地区向低碳经济转型所作的努力。基于以上分析,文中构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目标层是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准则层由五个方面构成,即低碳产出指标、低碳排放指标、低碳消费指标、低碳资源指标、人民生活( 表 1) 。
2. 1. 1 低碳产出指标。
低碳产出指标包括三个具体指标。单位碳排放产出即碳生产力,表示排放一单位碳的经济产出; 单位能源产出衡量消费一单位能源的经济产出,这两个指标主要衡量低碳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加工转化率则是衡量能源加工转换装置和生产工艺的先进与否,是衡量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 低碳产出指标是衡量低碳化的核心指标,其指标值的高低能够体现一国在货币资产和技术积累达到一定水平时,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潜力和保障。
2. 1. 2 低碳排放指标。
低碳排放指标包括五个具体评价指标,是衡量一国或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的直观指标,其指标值的大小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低碳化”状况。碳排放总量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在某一时期内排放的二氧化碳的绝对量指标; 人均碳排放衡量按总人口分摊的碳排放量,这一指标与消费模式有关,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碳排放越少,消费模式越节约; 能源碳排放系数即碳强度,衡量消费单位能源产生的碳排放量,该指标与能源消费结构相关,能源种类不同,碳排放系数相差很大。能源强度反映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费量,能源强度越低,意味着单位产出的能源消耗量越小,相应的碳排放量也越小。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衡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源消费量。
2. 1. 3 低碳消费指标。
低碳消费指标从消费方面衡量碳排放水平,包括三个具体评价指标。居民消费碳排放和政府消费碳排放是界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影响的综合指标,居民消费碳排放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自然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 政府消费碳排放反映政府部门发展水平和社会组织形式等社会消费模式对碳排放的综合影响。人均零碳资源消费量的大小衡量人均清洁能源消费状况,也从侧面衡量零碳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潜力。
2. 1. 4 低碳资源指标。
低碳资源指标衡量低碳资源开发现状,包括三个具体指标。零碳能源作为低碳资源的主要指标,可以用能源消费总量中零碳能源所占比重来衡量; 森林是二氧化碳的吸收器、缓冲器和碳储存库,森林碳汇投入少、效益高,是理想的减碳途径,森林覆盖率越高,则森林的碳汇作用越强,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作用也越强; 城市绿化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民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等的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林的覆盖面积,城市绿化覆盖率越高,城市碳汇水平越高,对城市碳源的拟制作用越强。
2. 1. 5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选取居民收入和恩格尔系数两个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指标来衡量。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高产出、低能耗、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将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不断提高,碳排放量也会逐步降低,进而实现生活方式的低碳化。
2. 2 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根据以上低碳经济评价指标,计算了 2008 年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代表我国总体.
2. 2. 1 碳排放产出水平.
评价碳排放产出水平即碳生产率,表示每单位碳排放的经济效应。陕西省 2008 年单位碳排放产出为 0.4873 万元 / 吨碳,全国平均水平为 0. 5668 万元 / 吨碳,每吨碳排放产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 0795 万元,距离全国平均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从单位能源投入的产出看,2008 年陕西省为 0. 9208 万元/吨标准煤,全国平均水平为 1. 0550 万元/吨标准煤,陕西省消耗一吨标准煤的产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 1342 万元。
从能源加工转换效率看,陕西省为 69. 23%,全国为 71. 55%,陕西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32 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陕西省碳产出水平与全国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2. 2. 2 碳排放水平评价。
社会活动的最终表现即为现实或未来的消费活动,因此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等从根本上受各种消费活动的驱动。2008 年陕西省人均碳排放量为 3. 7373 吨碳/人,低于全国( 3. 9945 吨碳/人) 平均水平 0.
2572 吨碳 / 人。平均能源碳排放系数 1. 8896 吨碳 / 吨标准煤,接近全国( 1. 8613 吨碳 / 吨标准煤) 平均水平。单位产值能源消耗 1. 0860 吨标准煤/万元,全国平均为 0. 9479 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产出的能源消耗高于全国平均 0. 1381 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 2. 01 吨标准煤/万元,全国平均 2. 19 吨标准煤/万元,每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国 0. 18 吨标准煤。从碳排放水平的对比看,陕西省目前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和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于降低单位能源投入的碳排放,进而减少碳排放量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2. 2. 3 低碳消费水平评价。
由于各国( 或地区) 居民消费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等消费模式的不同,会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生较大的差异。2008 年陕西省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为 3. 6076 吨碳/万元,全国平均为 4. 3794 吨碳/万元;政府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11. 3917 吨碳/万元,全国平均为 12. 7055 吨碳/万元,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碳排放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而人均零碳能源消费量陕西省为 0. 0178 吨碳/人,全国平均为 0. 1910 吨碳/人,陕西省平均每人零碳能源消费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0. 1732 吨,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9. 3%,距离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值尚有较大的差距,因此,目前的关键是发展清洁能源,增加零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人均零碳能源消费水平。
2. 2. 4 低碳资源水平评价。
低碳资源包括可再生资源和碳汇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低碳物质基础。2008 年陕西省零碳能源比重为0. 90%,全国平均为8. 9%,陕西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 0 个百分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0. 1%。
森林植被作为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汇资源,森林低碳投资少、效益高,是理想的减碳途径,陕西省目前森林覆盖率为 37. 3%,全国平均为 20. 36%,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对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城市绿化覆盖率对城市碳源减排具有重要的拟制作用,目前陕西省城市绿化覆盖率为 38. 8%,全国平均为 38. 2%,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从低碳资源的总体评价结果看,目前的关键是大力开发零碳能源资源,如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
2. 2. 5 人民生活。
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理想状态是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碳排放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2008 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3136 元,全国平均为 4761 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625 元,在全国 31 个省市中排名第 27 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2858 元,全国平均为 15781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923 元,在全国排名第 22 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人民生活水平的评价结果看,提高陕西省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将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3 研究结论及建议。
文中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价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和全国平均水平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所有评价指标中,有七项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这七项指标分别是: 人均碳排放量、居民消费碳排放、政府消费碳排放、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化面积、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能源碳排放系数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项指标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正确认识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制定科学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 1) 陕西省产业结构、产业能源消费和产业碳排放均呈现“二三一”的特征,且低碳产出的三项评价指标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陕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继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实现“二产”的低碳化。对于那些单位产值能耗大、碳排放多的产业,应限制其发展; 鼓励能耗小、碳排放少的产业的发展; 逐步建立以新型能源、航空航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和食品等为主体的新型工业结构,有选择的淘汰以化石能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型高碳排放产业。同时,依靠政策引导,利用自身科技优势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低碳产业。
( 2) 陕西省能源强度、单位产值能耗和零碳能源消费与全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一是由于陕西省独特的资源优势所致,二是由于能源的利用低效。虽然陕西省短期内依赖化石能源消费的现状难以改变,但可以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核能、水能、生物质能等低碳能源或无碳能源资源。同时,陕西省的邻省内蒙又是我国最大的风电生产基地,陕西省可以利用地理邻接的优势,争取利用内蒙古的风电资源,以减少自身的碳排放。在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困难的情况下,除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资源外,更为可行的减碳途径是发展清洁煤炭技术,将储量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转化为高效、清洁的能源资源,实施清洁生产,清洁利用。
( 3) 陕西省居民收入水平与全国相比差距较大,而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其消费模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如向居民普及低碳常识,鼓励居民使用节能灯等节能家用电器,倡导居民空间装饰的低碳化,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对于广大的农村居民,应该有重点、有力度的引导农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如最大幅度地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秸秆还田、气化等方式综合利用秸秆资源; 以生物或自然的方式保障农业生产能力。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如开发沼气获得生物质能,在陕北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推广发展太阳能的使用等。
( 4) 植树种草,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面积,扩大碳汇。陕西省自 1998 年实施退耕还林( 草) 工程以来,2008 年森林覆盖率提提高到 37. 3%,城市绿化面积已达到 38. 8%,但可开发提高的空间较大。首先,在陕北地区继续推进并扩大退耕还草工程,扩大草地种植和保护面积; 在关中地区推行平原绿化工程,重视城市屋顶、路边草地、休闲旅游地的绿化; 加强三北防护林建设,以及秦岭南北麓、渭北山地、黄河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工作;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建设一批生态园林城市群和生态区,如关中生态园林城市群、西安浐灞生态区等,也不失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省份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undp.2007/2008 中国人类发展报告[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8.
[2]csd.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 third edition) [m]。 new york,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2007.
[3]张亚欣,张平宇。 吉林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 6) : 43 -47.
[4]朱守先,庄贵阳。 基于低碳化视角的东北地区振兴 - 以吉林市为例[j]。 资源科学,2010,32( 2) : 230 -233.
[5]付加锋,庄贵阳,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 8) : 38 -43.
关键词死亡率 预期寿命 差异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
Death Level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e Two Cities of
Huaibei and Huangshan of Anhui
WANG Qin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 Anhui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0039)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use the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age levels and death date of cities in Anhui the census data of the fifth national population in 2000, constructed entirely life table with CPPS software, analys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s death level from four aspects: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edical and health level and education.
Key wordsmortality; life expectancy; differences
0 引言
人口死亡率反映的是人口的死亡水平,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口死亡率水平的高低也间接地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等。由于安徽省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南北差异很大,因此本文特选了安徽最南、最北的两个城市――淮北和黄山市。本文利用CPPS软件按制作完全生命表,用EXCEL计算出相关指标且绘图比较分析安徽省淮北、黄山两市作的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性别死亡率及预期寿命的差异,试图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其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安徽省各市年龄别人口及死亡的资料和2000年安徽省统计年鉴。
1 淮北、黄山两市死亡水平的对比分析
1.1 淮北、黄山两市总死亡率和分性别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安徽省各市的数据,得出淮北、黄山两市的分年龄别人口数Px和分年龄别死亡率mx,先根据公式计算出各地区的分性别年龄死亡人数Dx,再利用其公式算出两市总死亡率和分性别死亡率,其结果见下表:
表1淮北、黄山市分性别人口数Px、总人口数、分性别死亡率及粗总死亡率
通上表分析得出淮北市分性别总和死亡率和分性别死亡率都比黄山市低,总死亡率比黄山市的低2.87‰,男性死亡率比黄山市的低3.26‰,女性死亡率比黄山市的低2.48‰。
1.2 淮北、黄山两市婴儿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婴儿死亡率是最重要的死亡率指标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经济实力、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本文以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中有关安徽省各市的数据为依据,利用公式婴儿死亡率 = ?000‰ 得出淮北市和黄山市男性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3.63‰和25.65‰,女性婴儿死亡率分别为19.59‰和18.27‰,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淮北市的男性婴儿死亡率比黄山市低12.02‰,其女性婴儿死亡率比黄山市的高1.32‰。
1.3 淮北、黄山两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本文选择以65岁作为老年人的起点来分析淮北、黄山市的老年人死亡率。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淮北、黄山市分性别老年人口死亡率的数据绘制出两城市分性别性老年人口死亡率的交叉曲线图,如下
根据上图看出老年人口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迅速上升,两城市比较总体上淮北市的男性老年人死亡率比黄山市低,其女性老年人死亡率要比黄山市低。
1.4 淮北、黄山两市0岁分性别预期寿命的比较分析
在平均预期寿命中,以X = 0时的平均预期寿命最为重要,因此本文主要分析0岁分性别平均预期寿命。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淮北、黄山两市的数据,利用CPPS人口预测系统,编制出淮北市和黄山市的生命表,如下表(0-1岁分性别平均预期寿命ex):
表2淮北、黄山两市0岁分性别平均预期寿命表
通过表2看出淮北市0岁分性别平均预期寿命都比黄山市高,其男性0岁预期寿命比黄山市的高4.67岁,其女性0岁预期寿命比黄山市高3岁。
2 淮北、黄山两市死亡水平的原因分析
人口死亡水平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侧重于人口学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方面来分析淮北、黄山两市死亡水平的差异。其中人口学因素对死亡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年龄构成和性别构成上,本文主要从分性别年龄构成对死亡水平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指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对死亡水平的影响。
2.1 淮北、黄山两市的人口年龄构成对死亡水平的影响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分法,把人口年龄结构分为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段。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淮北、黄山两市的数据,利用公式得出淮北和黄山市的分年龄别人口数Px和分年龄别死亡率mx,根据公式计算出各地区的分性别年龄死亡人数,其结果如下表:
表3淮北、黄山两市的分性别人口年龄结构(%)与死亡水平的对比分析(‰)
从年龄构成看,一般婴儿死亡率和老年人口死亡率较高, 青壮年人口死亡率较低,因此老年人口比重越高总死亡率就越高。从表3中可以看出黄山市的男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均高于淮北市的,所以人口年龄结构是造成淮北市分性别年龄死亡率低于黄山市的原因之一。
2.2 淮北、黄山两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死亡水平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死亡率水平的高低,一般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人口死亡率比较低。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本文以国内生产总值来说明,从表4中可知淮北、黄山两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总死亡率成反比例的关系,即淮北市的国内生产总值高于黄山市,其死亡率低于黄山市。
表4淮北、黄山两市国内生产总值与死亡率的比较
2.3 淮北、黄山两市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对死亡的影响
医疗卫生水平也是影响死亡率的原因之一,医疗卫生水平越高其死亡率越低。医疗卫生事业水平的比较主要表现在医疗卫生条件:医疗卫生机构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如下表:
表5淮北、黄山两市医疗卫生水平与死亡率的比较
从表5中淮北、黄山两市医疗卫生水平相比,淮北市的医疗水平远远高于黄山市,因此淮北市死亡率低于黄山市。
2.4 淮北、黄山两市教育水平与死亡率的比较
人们对生活水平、医疗卫生与预期寿命的关系关注得较多,可能忽略受教育水平与死亡率的关系。现代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知识面较广且丰富,逐渐关注营养、卫生等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科学的养身、工作和锻炼,这有助于死亡率的降低、预期寿命的提高。因此受教育程度越高死亡率越低。
表6淮北、黄山两市每十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口数(人)
表6中淮北、黄山两市每十万人中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中,从前面表1中知道淮北市总人口死亡率为4.52‰,黄山市总人口死亡率为7.39‰。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淮北市普遍受教育程度要高于黄山市,淮北市总死亡率低于黄山市。
3 总结
综上所述,淮北市的死亡水平低于黄山市的,主要是年龄构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医疗卫生发展水平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等导致的。因此,为了更好地降低死亡水平,应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建立起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勇,尹勤.人口统计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张羚广,蒋正华,林宝.人口信息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综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C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062-03
引言
如今,一句“你幸福吗?”已是全中国老百姓最常被问到的话题,然而现在人们的幸福感已经不单单是几十年前的吃得饱、穿得暖,人们对待幸福的定义更加注重于民生,医疗、教育、经济、环境、食品等等,已成为人们判定幸福的新标准。据统计,浙江杭州连续7年蝉联“最幸福感城市”桂冠,其次是成都、长沙,相反对于中国的顶级城市上海和北京却很少入围,近10年中仅一次入围“最幸福感城市”,因此一个城市发展得好坏已从从前单一的经济时期过渡到了如今的综合发展阶段,为全面具体地了解一个省份的发展水平,现我们将从6个方面来综合地分析全国29个省份的综合发展情况,并根据得出的客观结果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方法介绍
(一)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是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多变量的课题时,变量个数太多会增加课题的复杂性,因此,人们自然希望用较少的综合变量来代替。在很多情形下,变量之间是有一定的相关关系的,当两个变量之间有一定相关关系时,可以解释为这两个变量反映此课题的信息有一定的重叠。主成分分析是对于原先提出的所有变量,建立尽可能少的新变量,使得这些新变量是两两不相关的,而且这些新变量在反映课题的信息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有的信息[1]。
主成分分析是设法将原来众多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比如p个)指标,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指标。通常数学上的处理就是将原来p个指标做线性组合,作为新的综合指标。最经典的做法就是用F1(选取的第一个线性组合,即第一个综合指标)的方差来表达,即Var(F1)越大,表示F1包含的信息越多。因此在所有的线性组合中选取的F1应该是方差最大的,故称F1为第一主成分。如果第一主成分不足以代表全体数据信息,则可逐步增加第二、第三等主成分,共同表示总体信息。
(二)聚类分析
1.聚类分析的概念
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
聚类是将数据分类到不同的类或者簇这样的一个过程[2],所以同一个簇中的对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间的对象有很大的相异性。聚类分析的目的是把类对象按照一定的规则分成若干类,这些类不是事先给定的,而是根据数据的征确定的,对类的数目和类的结构不必做任何假定。聚类分析依赖于对观测间的近程度(距离)或相似程度的理解,定义不同的距离量度和相似性量度就可以产生不同的聚类结果。聚类分析的内容十分丰富,按其聚类的方法可分为: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有序样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图论聚类法,聚类预报法。
2.系统聚类法
系统聚类又称谱系聚类,是一种逐次合并类的聚类分析方法,最后得到一个聚类的谱系图,可以把系统聚类的过程形象地表示出来。系统聚类法是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最多的一类方法。
二、实例分析
(一)指标选取
根据综合评价的代表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选取以下6个指标:x1为人均gdp(元)反映区域经济平均发展水平;x2为建设总规模(亿元),反映区域内设施建设能力;x3为平均工资income(元),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x5为教育经费(万元),反映区域文化教育资金投入;x6为城镇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元),数据汇总如下表所示:
(二)主成分分析
将上述数据整理后运用SA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后得到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表(如表2)。
相关系数的特征值及各主成分的方差,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的方差为55.4%,第二主成分的方差为29.8%,第三主成分的方差为8.21%,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5.26%,可见前两个主成分已经具有足够多的方差贡献率来概括该组数据。
根据所选主成分所代表的主轴长度之和占了所有主轴长度之和的大部分的原则我们选取了4个主成分,分别用prin1,prin2,prin3,prin,4表示。
可见第一主成分中NETINC最高gdp、income、capital系数相对较高,且系数均为正数,第二主成分中eduheal具有较高的整系数,由此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由gdp、capital、income、netinc所刻画的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将第二主成分看成由education、healcare所刻画的人民生活水平有关的综合指标。
前两个主成分的表达式为:
prin1=0.456x1+0.40166x2+0.42775x3+0.49016x4+
0.37929x5+0.25201x6
prin2=-0.36478x1+0.3218x2+0.32456x3+0.30117x4+
0.45361x5+0.60129x6
其次,计算出各成分的因子得分。
可以得出第一主成分中上海得分为5.4317,以绝对的优势高于其他城市,其次北京、江苏、广东也分别位于前列,说明这些城市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城市,而相反甘肃、宁夏、青海第一主成分最低,说明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上海、北京等城市,国家应该加大对这些城市的经济建设,改善其经济环境。
第二主成分中上海的主成分得分反而最少,为-2.347,说明上海市对于教育和医疗的关注度较其他方面偏低;四川对于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力度最大,其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对于第一第二主成分而言,均在前列,说明江苏省综合全面发展水平要好于其他省份。
尽管各主成分综合信息的能力较强,分别从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分析了全国29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但是单独使用某个主成分并不能对各省份整体综合发展水平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因此,我们按主成分和的方差贡献率占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得出各省份综合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且综合得分表示如下:
Y=0.5541prin1+0.2984prin2
(三)聚类分析
为了验证上述指标的划分是否合理,我们采用层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方法来对29个省份的主成分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分类表如下:
(四)分类结果分析
第一类为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天津,多位于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目前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科技能力强,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的水平高,北京、浙江等地财政科技拨款占该地区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全国省际区域排名中名列前茅,同时,这些区域注重教育,民生政策落实比较好,因而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在国内相对最高,即综合发展水平最高。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化”发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县域经济主要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县域土地辽阔,约为18.0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6.3%;县域人口数达1918.2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70.4%;县域GDP为5346.5亿元,占全省GDP的56.5%。可见,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吉林省整体经济的振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吉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只有延吉市能够进入全国百强县。2012年,党的十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化’统筹发展的道路,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因此,本文基于“四化”统筹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吉林省县域“四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指标体系的选取
根据可行性和可得性原则,本文选取下列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工业化指标:包括工业化率、人均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人均GDP;城镇化指标:包括城镇化率、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贡献率;农业现代化指标:包括机耕面积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财政支出用于农林水事务、人均农业增加值;信息化指标:包括人均信息消费额、人均电信产业、人均邮政业务。
2、“四化”发展现状
本文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2012》选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吉林省40个县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结果如下。
(1)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1可以看出,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为前郭县、珲春市、乾安市等矿产资源和石油资源丰富的县市,而洮南、柳河、辉南县等地区的工业基础薄弱,工业资源欠缺,工业化程度低。
(2)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延吉市、图们市、临江市等地区的城镇化排在了前列,这些地区的城镇基础设施较好,镇赉县和通榆县被评为国家级贫困县,柳河县和扶余县地处山区,城镇基础设施较差,城镇化水平低。
(3)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排名表(见表3)中我们看到:榆树、德惠、九台、农安这些农业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高,而延吉市和图们市虽然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但是由于其农业投入不够,农业发展水平落后。
(4)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从表4中可以看出,延吉市、珲春市和图们市的主成分得分较高,这些地区的科技发展水平比较快,而梨树县和通榆县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
二、“四化“综合发展水平聚类分析
为了了解各地区“四化”统筹发展水平的现状,本文利用SPSS软件,根据以上40个县的“四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地区:包括前郭县、乾安县、桦甸市、磬石市,此类地区的工业化和农业化发展水平较城镇化发展水平要高一些,信息化发展水平一般。
第二类地区:包括延吉市、珲春市、集安市、图们市、临江市、长白县、通化县、抚松县、靖宇县,此类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水平发展较高,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较落后。
第三类地区:包括通榆县、和龙市、洮南市、龙井市、安图县,这些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第四类地区:包括榆树市、德惠市等剩下的22个县,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较落后。
三、促进县域经济“四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通过对吉林省县域地区“四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我们看到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根据“四化”发展的不同状况,下面对以上四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类地区,如前郭县和磬石市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较高,但却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其工业化的发展布局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所以要将分散的小型工业区集聚起来,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进行厂房联建和标准厂房建立,以此来带动城镇化的发展,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充分融合,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此外,地域相邻的县与县之间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差异小,交通便利,所以要充分利用这种相邻优势,加强交流和地区间的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第二类地区,此类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较落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不能积极地带动和促进农业化发展。所以,要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水平,加强市场的紧密对接,供其所需。同时,政府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和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农业化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第三类地区,此类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水平较好,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落后。如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部干旱区的县市,自然环境不利,所以要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盐碱地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改善灌溉条件,发展节水型的特色农业,以此来提高农业化的发展水平。此外,要充分利用地区的工业资源,来提高自身工业的发展水平。向农业和工业引进先进的科学设备和技术,发挥城镇化和信息化对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四类地区,对于此类地区,首先要继续推动农业化向较高的水平发展,因为这是本地区具有的较大的优势,而且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此外,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虽然较低,但是工业基础比较好,所以要充分利用资源,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信息化的发展,以此来提高生产率,这样也会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从而带动城镇化的发展。
(注:本文是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县域经济“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编号12YJC790139);吉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化”统筹推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编号:2013158)的中期成果;吉林省社科基金,吉林省“四化”同步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编号2013B221)。)
【参考文献】
[1] 蒋北岗: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以云南省为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 龚署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3] 刘国富、刘静: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思考[J].东北亚论坛,2006(2).
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从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我国西部各省份的经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社会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2009年8月以来曝出的陕西凤翔、云南昆明等地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不断出现等都揭示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可持续因素,这些不可持续因素的存在影响了我国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甚至在一定条件下会吞噬西部大开发的胜利果实。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我国西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政府在税收政策制定上的一些失误也导致了当前税收政策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条件构建一套支持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西部地区自身经济条件
(一)自然资源丰富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我国西部水能蕴藏量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83%,但目前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还不足总量的1%,有非常巨大的开发潜力[1];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拥有矿产资源120多种,约占全国已经探明的140多种矿产资源的86%①,其中许多矿产资源的储藏量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如广西壮族自治区②发现的近百种矿中铟储量居世界首位,比世界其他国家储量的总和还多,此外锰、锡矿均占全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③。西部地区如此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西部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然而一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却一直处于“富饶的贫困”状态。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尽管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了十年时间,在这十年里西部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总体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还是非常不合理[2]。2008年我国西部各省份平均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3.09:2.34,而同时期东部各省份该比例为1:8.20:6.60,中部各省份该比例为1:3.56:2.41④。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第一产业的比重过高,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不够充分,在我国三大区域中产业结构最不合理。此外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内部也存在着结构上的不合理,重工业比重过高而轻工业比重过低。造成西部地区重工业比重过高的原因主要是大部分重工业都是计划经济时代基于冷战思维的需要投资建设的,而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重、轻工业的发展都非常缓慢,延续着计划经济时代重工业比重过高的产业结构[3]。
(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经过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我国西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以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提升,但就我国东、中、西部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横向比较而言,我国西部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各省份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38.32%,而同时期东部、中部地区分别为58.64%和42.96%④,一个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可见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2008年我国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仅为15950.93元,而同时期东、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39020.30元和19164.65元,分别是西部地区的2.45倍和1.20倍④。一个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见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东、中部地区有相当大的差距。
三、当前税收政策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存在的冲突
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条件使我国政府在制定西部大开发的相关政策时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因此我国政府必须把西部地区的现实经济状况作为制定各种税收政策的前提,然而我国当前施行的税收政策存在着许多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相冲突的因素。
(一)资源税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我国西部地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然而当前资源税的设置并没有促使西部地区有效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我国当前资源税采取的是从量定额征收的方式,征收的资源税数额只与资源开发的数量有关而与资源价格无关,这一方面降低了政府利用资源税调节资源开发从而保护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当前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价格趋向上涨的情况下西部地方政府却不能通过资源税增加财政收入,失去了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4]。此外由于资源税的征收只限于矿产品,且只对特定的资源征税,随着矿产资源被运到东部地区,矿产资源通过加工获得的大幅度升值收益也都被转移到了东部发达地区,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形成资源税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如2008年西部各省份资源税占税收比重最高的青海也仅为7.04%,而最低的四川仅为1.20%,西部省份资源税占税收的平均比重为2.50%④。矿产资源的大量输出却没有为西部带来应有的发展资金,反而破坏了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二)增值税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经过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以后,由于我国西部地区重工业比重高而导致的增值税税负过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当前增值税依然存在着许多阻碍我国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我国增值税规定对深加工的农产品按17%的税率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但对购进的免税农产品仅按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这样一来在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中即使没有任何增值,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也要承担1.53%的增值税税负,它的增值税负担远高于农产品初加工以及其他类型的企业[5]。由于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高、重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的现实状况,为了优化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可以获得更多附加值的农产品深加工业成了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而免税农产品低抵扣率的规定严重阻碍了西部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此外我国增值税还规定对于企业的运费按照7%的抵扣率进行抵扣,而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比重高等现实条件决定了西部企业对交通运输的依赖,加上我国西部地区道路设施落后,造成交通运输费用占西部企业的成本开支的比重很高,在运费不能全额抵扣的情况下势必加重西部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我国当前增值税存在的诸多不合理规定加重了西部企业的税收负担,为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设置了障碍,形成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
(三)税收优惠政策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我国政府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推出了许多支持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这对西部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出台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以后,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把税收优惠作为吸引投资的主要工具,在如何以更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投资上下功夫,而忽略了投资的质量以及当地投资环境对吸引投资的作用[6]。这就造成了西部地区盲目吸引投资、忽略投资项目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不注意改善当地投资环境等问题,影响了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7]。此外西部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带动更需要高素质人才的支撑,我国当前设置的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更多的是针对如何吸引外部资金到西部投资而较少关注如何吸引人才到西部发展。吸引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缺失造成的是西部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显得更加困难。(四)税收数量激励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冲突税收数量激励指的是全国各省市都把每年征税收入数额作为税务部门工作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甚至是唯一考核指标,在无形中给税务部门提供了一味追求税收数量的激励,把争取尽可能多的税源作为日常工作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对西部地区来说,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也落后于邻近的中部省份,所以西部地区对税源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考察西部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发现2008年该比重为6.35%,同时期东部、中部地区该比重分别为8.50%、5.04%④。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达省份,经济所能承受的税负水平要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只比西部稍高;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部地区,但该比重却要比中部地区高出许多[8]。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西部地方政府所征收的税收收入是相对偏高的,这和我国当前的税收数量激励有很大关系,过于注重税收数量而忽略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必然导致西部经济结构的扭曲,影响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支持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根据西部地区自身的经济条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必须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当前税收政策中存在的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相冲突的因素,以恰当的税收政策促进我国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避免“血铅事件”、“资源枯竭型城市”等经济不可持续现象的发生,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税收政策环境。
(一)完善资源税与增值税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没有为经济起飞积累财富,反而使自然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我国政府应考虑将资源税的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积极发挥资源税的杠杆调节作用,既可以防止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又可以使西部省份通过资源税积累更多的资金,为自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于价格波动比较大的资源应该采取从量征收与从价征收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此外还应进一步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更多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纳入到资源税的征税范围。随着增值税转型的完成,我国增值税下一步的改革目标应该是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将原先征收营业税的项目纳入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把原先免税的农产品也纳入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有效消除运输费用、农产品的抵扣率过低所造成的企业增值税税负过重问题,促进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特别是轻工业的发展,并采取退税或农业直接补贴的配套措施相应减轻农民的负担,将国家给予农民的优惠措施落到实处[9]。通过改革资源税和增值税中与西部经济健康发展相冲突的因素,可以有效发挥税收政策的积极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西部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开征环境保护税环境污染问题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暴露出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经济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而现实中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西部各省份的生态环境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西部地区招商引资的成果,西部各省份引来的却往往是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如造成陕西凤翔县“血铅事件”的东岭集团冶炼公司就是该县招商引资的成果,这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尽管给当地政府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回报,带动了当地的就业,但自然环境的破坏却需要当地所有公民来买单,事实上“血铅事件”仅仅是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环境污染事例的冰山一角。我国政府应该积极考虑出台环境保护税,通过对企业排放污染物进行征税的方式约束企业的排污行为,并用这笔收入治理当地的环境污染。此外政府还应该采取措施推动环境污染权拍卖制度的形成,建立污染权的交易市场,由此实现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休闲产业;城市化;半岛城市群;实证分析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休闲产业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对于休闲产业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众多学者肯定了休闲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城市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但是采用较为翔实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还较为鲜见。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采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对休闲产业与城市化建设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休闲产业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城市群包括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营八个设区城市,是山东省经济和城镇发展的重心所在,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城市群之一。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等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影视、交通、旅游、餐饮、社区服务以及由此连带的产业群[1]。接下来分别从旅游业、文化娱乐业以及休闲体育业等方面对半岛城市群的休闲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东半岛是山东省旅游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全省70%以上的旅游景区和资源都集中在半岛地区。半岛城市群拥有3 000多公里海岸线和299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占全省总数的87.5%。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半岛城市群成为国内游客的最佳旅游观光度假目的地之一和全省旅游的密集区。据统计,2006年半岛城市群8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为571.53亿元,入境旅游收入43 023.39万美元、旅游总收入610.7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3.54%、91.06%和74.67%。
(二)文化娱乐业发展现状
文化娱乐业是包括影视业、音像制品业、报刊图书业、教育培训业、艺术表演业等在内的以满足人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等精神需求为主的产业。据统计,2006年底,半岛城市群拥有公共图书馆69个,艺术表演团体51个,艺术表演场所36个,文化馆68个,文化站855个,博物馆45个。除此之外,半岛城市群的民间娱乐项目精彩纷呈,近年来各沿海城市又兴建了许多现代化的海洋水族馆和戏水项目,极大地满足了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
(三)休闲体育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体育业主要指与体育活动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如健身娱乐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文化休闲业等。在休闲体育业方面,半岛城市群的高尔夫产业特别值得一提。进入21世纪以后,半岛的高尔夫球场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建成开放的标准球场12座,正在建设的有8座,其环境一流,设施先进,各具特色和魅力。拥有海滨型、湖畔型、山地型、园林型、依山傍海的综合型等多种类型的高尔夫球场。
二、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化建设现状
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因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也就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即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100%。2006年,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率为47.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从全国来看,截至2006年底,全国城市化水平已达43.9%,上海城市化率已达88.7%,北京和天津则分别达到84.3%和75.7%。可见,与发达城市相比较,半岛的城市化还处于较低水平。从半岛城市群城市化的地域结构来看,青岛61.14%的城市化水平不仅在半岛地区,即使在全省地区也是最高的;省会城市济南,城市化率达到56.12%,屈居第二;日照在半岛城市群内的城市化水平最低,仅为32.97%。
三、休闲产业对半岛城市化建设影响的实证分析
众多学者指出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还能够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2]。另外,休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其对资源的消耗较低,因而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比较轻微,休闲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人们生活质量往往也比较高。接下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化建设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所用数据均根据历年山东省统计年鉴整理而得。
(一)休闲产业对于半岛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休闲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兴起能够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本文首先研究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的影响。
从国内比较流行的休闲产业的定义出发,并结合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分别从旅游业、文化事业以及餐饮业三个方面对半岛休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测度。这样,休闲产业采用三个测度指标: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另外,考虑到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因此,又纳入了人均实际GDP(元)指标,各地区的人均GDP均采用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从而消除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
与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相比,面板数据能够较好地控制不同地区之间的异质性;减少解释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提高参数估计的有效性等。因而,本文采用2000-2006年8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在模型一中,只考虑了两个指标: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和人均实际GDP(元)。实证结果表明餐饮业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半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均实际GDP变量的符号也为正,并且也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水平会相应提高。
在模型二中,加入了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变量,其系数值为4.55,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餐饮业变量和人均GDP变量的系数符号均为正,并且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只是系数值略有变化而已。
在模型三中,又加入了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变量,其符号为负,说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过,这一影响即使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也不够显著。其余三个变量的表现均与模型二相似,这说明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有着显著且稳健的影响的。
虽然实证结果表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一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而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有着显著且稳健的影响,这说明就总体而言,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休闲产业对半岛产业结构的影响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必然体现为城市化水平的变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依靠第二、三产业比重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接下来,对休闲产业的发展对于半岛城市群的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根据Hausman检验,仍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
模型一只包含了餐饮业销售额占GDP比重(%)和人均实际GDP(元)两个变量。其中,餐饮业变量的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大力发展餐饮业有利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人均GDP变量的符号为负,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反而趋向于恶化。这看起来似乎有悖常理,但是,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从2000年至2003年期间,伴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半岛城市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半岛城市群在这一期间的经济发展更多是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来推动的,因而,各级政府应积极转变思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改善。
模型二在模型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旅游收入占GDP比重(%)变量,该变量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说明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餐饮业变量和人均GDP变量的表现均与模型一相同,不再赘述。
模型三在模型二的基础上又加入文化事业费占GDP比重(‰)变量,这一变量的符号为正,并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高度显著。说明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也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餐饮业变量和旅游变量的符号依然为正,人均GDP变量的符号依然为负,并且这三个变量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只是系数值略有变化而已,说明这三个变量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是稳健的。
实证分析表明,餐饮业、旅游业以及文化娱乐业等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均产生了显著且积极的影响。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半岛城市群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善并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某些年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甚至出现了下降的现象,虽然这一趋势在2004年以后有所改观,其比重开始上升,但是各级政府仍然要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改善。
四、大力发展休闲产业的相关对策
实证分析证明,发展休闲产业对于促进半岛城市化进程及产业结构的改善具有显著且稳健的积极影响。为了大力发展休闲产业,进一步推进半岛城市化建设,建议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一)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休闲产业的宏观管理
休闲产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通过改革现有户籍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进入第三产业来转移农业中的富余劳动力;加快半岛城市群各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均可为半岛城市群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二)开展休闲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休闲观
从整体而言,半岛城市群的休闲娱乐水平较低,休闲方式单一。因此,半岛城市群各级政府一方面应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休闲观;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城市休闲娱乐设施,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
(三)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政府应在加大旅游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地区的配套措施,如景区道路、住宿、厕所等设施的建设[3]。另外,随着外地游客的增多,导游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而且要精于沟通,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曹学文.我国城市化与休闲游憩业发展的互动研究[J].城市经济,2006(5):46-50.
【关键词】人力资源 经济协调发展 分析与研究
所谓人力资源主要指的是人才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人才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标。人力资源的塑造与一个国家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发展状况息息相关。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当中,物质资本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才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竞争的本质已经转为了人才方面的竞争。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当中,出现了明显的不协调现象,这就需要我国依靠人力资源建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一、人力资源建设对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之间的竞争已经表现为人才之间的竞争。人力资源建设作为一种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国家足够的重视。下面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人力资源建设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提出一些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出高瞻远瞩的经济发展战略,并且能够采取一些积极的经济发展措施,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起着关键作用。人力资源建设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相关部门可以为人才提供一些专门的培训机遇,提高人才的知识技能。因此,人力资源建设是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手段,可以为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为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可以使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使地区经济获得极大发展[4]。在经济发展当中,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为了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首先实现生产力水平的协调发展,而生产力水平归根结底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因此,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我国进行人力资源建设,通过人力资源建设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当地的经济获得极大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人力资源建设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在经济发展当中,经济发展的差异也表现在经济结构的差异上,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高,与之相适应的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比较发达,而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尤其是西部地区主要依靠传统的畜牧业进行发展,而畜牧业和农业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当中。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就需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则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具有很高的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能够为地区经济发展制定良好的发展方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除此之外,第三产业很多都是一些创意产业,需要很高的知识和技能要求,这就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作为支撑。所以人力资源建设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经济协调发展当中哦,人力资源的建设能够促经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投资,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与此同时,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下面本文就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
(一)人力资源总量大,但是总体质量不高
从我国具体的人口发展状况来说,我国的人口现状主要表现为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在我国的人力资源发展当中,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国的人力资源一直处于供大于需的状态。但是由于我国人口过多,而我国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却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因此,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然而我国的教育资源却不能赶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虽然人口巨大,人力资源总量比较大,但是,与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相对来说比较低下。
(二)人力资源的建设投入不足,而且分布不均
“再多的资源除以十三亿将会所剩无几,再小的麻烦乘以十三亿都将会成为很大的麻烦”,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下,我国的教育资源显得比较少。除此之外,我国教育资源的地区分布却有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比较充足,而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却严重不足,例如,东部地区的电脑教育从很早就开始进行了,而西部地区尤其是一些山区,根本没有电脑课程。从经济的发展来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素质,而人力资源的数量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由于人力资源建设投资的限制,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三)我国人力资源的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开发的规划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起步比较晚,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比较薄弱,在当今的发达国家当中,教育普及已经到大学阶段,而我国的教育普及阶段却仍旧是初中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我国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相对来说是比较薄弱的。除此之外,我国对人力资源建设也缺乏相应的科学规划,主要表现在,我国对人力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仍旧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很多方面仍旧处在空白阶段,此外,当今的西方发达国家都普遍进行了人力资源信息网络建设,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无法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价程序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很大问题,这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因此,我国人力资源基础比较薄弱,人力资源缺乏科学规划也是人力资源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
三、采取科学措施进行人力资源建设,促进其与经济协调发展
(一)制定系统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教育建设摆到了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学,将教育普及到初中阶段。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理论建设也给予了足够重视,教育模式改革也取得了重大成果。除此之外,我国也开始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为了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建设,我国还应该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规划项目。例如,我国可以制定教育发展阶段性目标规划,从其他国家引进适合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模式,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还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更加重视职业培训教育,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性人才。
(二)加大对教育的资源投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增加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投资仍然十分有限。除此之外,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与之相适应的是各个地区的财力状况也就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教育经费的投资出现了东西中三个部分的差异。为了改变教育投资力度的差异,就需要中央政府对教育投资进行适当地平衡,让中央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更多流向中西部的不发达地区,使教育资源的分布尽可能地协调分配,推动各个地区的人力资源平衡发展。
(三)利用信贷手段,促进人力资本积累
在一些中西部地区,由于家庭的贫困,很多学生面临着辍学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可以采用信贷手段,推动经济发展。例如,从一九九九年开始,我国就开始设置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国家向贫困学生提供每年为六千元的助学贷款,如果学生考上研究生,那么助学贷款的还款期限将会被延迟。通过这种信贷手段,可以充分利用银行的信贷来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
(四)加大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
人力资源的素质还和医疗卫生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国家还应该加大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尤其是对中西部农村的医疗卫生投入,国家需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村居民的基本卫生健康条件。针对中西部农村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受到了中西部农民的极大欢迎。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能够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素质,就需要我国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建设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晓伟.浅析如何开发人力资源及其经济协调发展[J].现代商业,2013,(26).
[2]吴静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人力资源对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J].河北企业,2011,(6).
[3]张一清.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4,(14).
[4]刘红华,余伟兵.浅析湖北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2,(7).
[5]张杰.人力资源及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之我见[J].经济视野,2014,(19).
【关键词】河南省;地区投资环境;因子分析法
吸引外来资金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东道主而言,引资可以增加本地区资金投入,弥补资金荒,同时也可以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而投资环境的优劣既是影响各地区吸引外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培育经济增长点、调整产业升级的推进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因此,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与研究,现在已不仅仅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河南是中部的经济、人口大省,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河南腾飞的基础,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引入外来投资不仅拓宽了河南省建设资金来源,引进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意识。还增加了社会就业和税费收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加快了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的进程。2011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27232.04亿元,比2010增长11.6%。全年进出口总额326.42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83.1%,同比提高51.1个百分点;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55个,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82亿美元,增长61.4%,同比提高31.2个百分点。实际利用省外资金4016.30亿元,增长46.4%。面对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利政策,以及承接东部地IT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河南应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促进活动。招商引资最重要的就是投资环境,河南省的投资环境虽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优化,但大部分地市的投资环境,还远远落后于沿海先进省份的城市,与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很不相适应。为了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步伐,为实现中原崛起更好地招商引资,必须明确找准河南省投资环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一、国内外有关投资环境研究的状况
学界对于投资环境评估活动的研讨,开展的历史并不很悠久,它是跨国公司在对外投资过程中,为综合考虑投资稳定性、投资收益与安全性等问题而逐步开始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有:一是投资环境因素分析法。此方法是对影响投资环境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是比较容易操作的环境评估方法,但它一般只适用于对投资环境进行初步分析与评估。二是投资环境定量评估方法,也就是对影响投资环境的每个因素进行打分,并分配其权重,然后求总和,据此评定某一投资环境的优劣。这种方法的不足是主观性比较强。三是加权等级评分法,它是由美国教授威廉A.戴姆赞于1972年提出来的。除外,还有美国道氏化学公司(1985)的“道氏评估法”、日本公社债研究所提出的“国家风险评级法”等。国内关于投资环境评价的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1993年我国政府举办的投资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投资环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鲁明泓先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1997年又再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投资环境。王慧炯(1987)等采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对中国内地29个省市区(不包括)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融资环境做了综合分析和评估;程连生(1997)、文余源(2002)等人也对中国的投资环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分析和评价。
综上所述,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主要是以国家为整体来研究投资环境的。对河南省投资环境的研究,有些专家学者虽然也进行过一些探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大部分是多年前的,很难与现在的投资环境、企业的要求相适应,提出的那些措施对策,已很难再作为新形势下改善、优化投资环境参考的依据。本文则主要以2011年的统计数据来进行分析河南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状况,并提出河南城市投资环境改善的措施,为河南城市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二、河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借鉴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权威性,本文选取了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劳动力状况、环境状况、市场潜力6个子系统来评价河南省各地区的投资环境(见表1)。投资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客观地反映各个地区综合投资环境的现状。选取指标要包括投资硬环境和投资软环境两个方面的内容。投资硬环境主要包括水、电、路、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也包括人居环境)。投资软环境则主要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在内的市场环境;也包括教育水平、消费习惯等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包括政治体制、法律因素在内的制度环境等。不同的环境因素反映的关系不同,因此在研究地区投资环境时应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收集及处理分析
本文收集了河南省17个市2010年19个上述指标的原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11河南统计年鉴》和《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个数据通过SPSSl3.0软件进行处理,输出结果及评价如下:
表2给出了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到这5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0.108%,说明这5主成分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可以用这5个主成分替代原来的变量。
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5个公因子后,利用方差最大法进行旋转从而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经过旋转载荷系数已经明显地两极化了。第一公因子在第三产业占表3给出了各主成分的方差最大化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从中可以了解各指标因子在5各主成分上的载荷情况,这样也就可以判断各主成分的经济含义。主成分1的方差贡献率达到46.005%,说明各指标因子在这个主成分上的载荷较多,通过表3,可以看到在主成分1上载荷值大于0.8的有人均GDP、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以看出,主成分1主要反映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指标,可以认为是综合经济水平指标。主成分2到主成分5的方差贡献率相对较小,表明在综合得分中的权重较小,并且主成分2到主成分6这几个主成分之间的方差贡献率比较接近,表明主成分对综合得分的贡献程度比较接近。
(二)评价得分与综合排名
针对上述5各主成分得分作简单加权处理,计算河南省17各地级城市的综合得分,具体公式为:
Fj=∑Fji di
公式中Fj为河南省第j个地级城市的投资环境综合得分,Fji 为j个城市第i个主成分得分,di为第i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与5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之比。最后,得到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及排名,如表4所示。
表4给出了河南省各主要城市投资环境的量化描述,得分高表示投资环境越好,对外资的吸引能力越强,这里从不同角度对各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从表4的综合得分来看,河南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从强到弱的排名依次为:郑州、洛阳、焦作、许昌、新乡、安阳、平顶山、开封、三门峡、鹤壁、商丘、驻马店、漯河、周口、濮阳、信阳。
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无疑是该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排头兵。综合看第一公因子所包含的各项指标,郑州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交通理所当然位居第一。但投资环境排序结果表明,郑州在市内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方面存在较大问题,社会服务设施水平也仅居于中等水平,今后要继续加强这几方面的建设,提郑州在河南省乃至中原经济区整体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洛阳市在17个城市投资环境整体排名中名列第二位,其环境治理方面一枝独秀,是人类最早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其独特的历史环境、旅游特色和丰富的资源,其环境状况比较好,对外联络和会服务设施水平也较高。但由于城市所处位置,物流业发展稍微落后,使其在开展国内和对外易方面受到限制。
综合来看得分的排序,位于前列的主要是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郑州、洛阳、焦作、许昌、新乡,这些城市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高、政府招商引资的力度大,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金,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变。
居于后列的多为以农业型为主的城市。比如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城市。这些城市原有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科技教育相对滞后,对外来资金的吸引力相对较弱。近年来,这些城市经过努力,投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主要指标和人均数据与较发达的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得出以下结论: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劣,取决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对外开放程度高又对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投资环境综合得分排在前3位的郑州、洛阳和焦作,经济发展水平在前3位,而且它们的对外开放程度都高,在这里表现为各自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很高。所以,提高城市的对外开放程度对于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河南省主要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只是一个总体上的评价,上述分析主要是针对那些可以量化的硬环境因子,但由于软环境因子的数据获取与量化有难度,因此本文未涉及到。但是软环境因子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力正越来越大,各城市应在政策、法规、服务等软环境方面增强吸引力,通过提供优质服务、优惠政策,以弥补硬环境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消除各自的劣势。
因此,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和定位应当是以郑州、洛阳为核心,发挥其辐射效应,扩大辐射圈边界,带动周围城市发展。焦作、许昌、新乡等城市应当继续保持优越的区位优势,利用雄厚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周口、驻马店、信阳等城市,其城市化战略目标并不一定是大城市化;相反,应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资源和优势,走特色城市的建设路线,逐步缩小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政府治理、投资环境与和谐社会:中国120个城市竞争力的提升[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2]白子建,赵淑芝,赵建伟.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分析[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3]浙江省浙商投资研究会、投融界.2011城市投资价值蓝皮书——浙商投资评估[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1.
[4]河南省统计局.2011河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201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