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道实训总结

商道实训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8 15:58: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商道实训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商道实训总结

第1篇

引言:

学科竞赛是超出课本范围的、围绕学生所学专业展开的一种帮助学生实践专业知识和锻炼其心智的特殊竞技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学科竞赛主要是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一些虚拟企业经营决策的竞技比赛,大部分比赛需要借助于相应软件,虚拟出一个仿真市场的环境来开展,而这也正是工商管理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从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效果。

近些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欲通过学科竞赛的形式,弘扬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

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是基于工商管理专业的一系列理论课程,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由相关单位主办的一种学科知识应用竞技比赛,是学生学习管理知识的第二课堂。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例(以下简称“我校”),目前,引入开展的比赛有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大赛)、“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商道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流通业经营大赛等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从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上看,其覆盖的知识体系较为全面而系统,涉及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多门基础及专业课程的知识,尤其需要将所学管理类知识融会贯通。工商管理类的学科竞赛大多是借助相关软件,营造一个虚拟的市场场景,让参赛选手虚拟成若干家公司在市场中进行竞争。在这种虚拟经营中,参赛选手需要综合运用到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知识,也会运用到基础管理中管理学原理课程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知识。因此,从工商管理类学科竞赛的内涵体系来看,学科竞赛是一种“老师引导、学生为主”的实践训练模式,它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检验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市场场景中实践管理决策,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创造的能力,又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实践场地难以解决且实践费用高的难题。

二、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课程的关系

学科竞赛能带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但受学科竞赛规模的限制,参与到学科竞赛中的学生只能是一小部分,因此其受益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要使受益学生的范围扩大,还需要通过学科竞赛的开展来驱动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

1.借助学科竞赛加强校方对实验教学课程建设的认识。学科竞赛一般是在各高校专业领域中影响较大的竞技比赛,学生如果能够在一定级别的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能够给学校带来荣誉和口碑宣传作用的。学校能从学科竞赛中获得知名度提升的益处,便于招生工作的开展。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加强校方对学科竞赛及促进学科竞赛发展的实验教学的重视和投入,因此,可通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并从中受益,推动学校对实验教学课程的建设。

2.通过学科竞赛了解及试用相关教学软件。学科竞赛往往是由各级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由相关软件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大多数学科竞赛需要借助相关软件平台,虚拟出一个仿真的市场场景,由参赛队伍虚拟成若干公司进行市场竞争,而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是将学科竞赛的整个过程进行教学指导。那么,先行进行学科竞赛的开展有利于对软件进行了解、评估其价值,以便向学校申请采购并用于教学。

3.以实验教学课程为平台提高学科竞赛水平。如果能选用某个学科竞赛中所使用的软件平台开设相关实验教学课程,便能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熟悉该比赛的竞技规则,通过教学进行赛前的练习和预热,也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参赛选手的选拔。由此,更加能促使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可见,学科竞赛与实验教学课程之间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用学科竞赛驱动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而将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中,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也能促进学科竞赛本身的发展。

三、基于学科竞赛的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

1.课程开设前设计。(1)硬件物资准备。因为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已取得了相应前期成果,加强了校方的重视,向校方申请筹建相关实验室就变得相对顺理成章。实验室的筹建需对学科竞赛所使用的相关软件进行遴选并采购,在软件公司的指导下进行硬件设施的配套建设。(2)师资准备。学科竞赛的开展需要一支指导教师团队,因此,基于学科竞赛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只需从指导教师团队中选取。而指导教师通过前期对该项学科竞赛的研究以及与比赛组委会及软件公司的联系,已完全具备了能够教学该实验课程的能力。

2.课程开设内容设计。此类实验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以锻炼学生管理决策能力为目标,相对学科竞赛的指导,更为全面、具体、细致。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见表1所示。

教学内容一般安排32~36课时,根据学科竞赛使用的教学软件的具体情况,虚拟决策规则的介绍可安排6至8个课时,学生实践操作可安排20~22个课时。结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进行的结果分析可穿插在学生实践操作中分散进行,也可以在学生实践操作全部结束后安排若干课时集中总结点评。

3.课程开设时间设计。学科竞赛驱动下的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可以根据该赛事的进程进行开设。如我校组织学生参加的“创新创业”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即商道大赛),组委会一般会在每年的5月启动大区赛,那么基于该项赛事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适合开设在下半学期,可以集中在三月底至四月中旬以实训周的形式开设,在本科年级的第四学期(大二下学期)进行开设。这样既有利于普及实践教学,也有利于为学科竞赛选拔参赛选手做前期准备工作。

4.课程教学考核设计。工商管理类实验教学课程多以虚拟经营竞争的形式进行,这类课程可设计为专业选修课程,在本科考核学分制中设计2个学分。教师考核学生该课程,可以学生参与操作的投入程度及经营成果的好坏为主进行相应考核比例的设定,具体考核项目及比例情况见表2所示。

学科竞赛驱动下的实验教学课程开设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科竞赛的受益人群,因此,虽然其经营结果能一定程度地反映出学生在该课程中接受知识的多少,但不能作为判断学生受益程度的唯一标准,因此,这一指标在考核比例中不应该占据一个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经营结果的自我分析总结应该更多地作为考核的重点,以此来评判学生在该课程中的受益程度。

四、总结

学科竞赛驱动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的开设,是将一些与学科竞赛有关的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开设与学科竞赛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使学科竞赛成为日常教学的有益补充,日常教学中渗透学科竞赛的相关内容,以学科竞赛驱动管理类学科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质量。这种将学科竞赛与课程体系改革紧密结合的形式必将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条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平,杜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的主动式实践教学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1).

第2篇

关键词:大学历史:大学文明;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6-0003-06

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前加州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曾说过,大学是一种维系着往昔,却又摆向未来的机构。大学,无论它具有什么样的学科特色,即使它完全是一所理工科的学校,也是一种人文机构,因为它要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任务。

大学维系着往昔。从整体上讲,是说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它有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无论世界社会环境如何变化,它的一些本质特征始终被保留着;从个体上讲,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文化、风格,都深刻影响着这所学校的功能、特色、作用和社会地位,甚至它未来的发展,这种文化和风格有时可以变化,但很难发生根本性突变。

荷兰学者维赛玛将大学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时期:11世纪到17世纪末的第一代大学、17世纪末到目前的第二代大学、20世纪60年代到2020年以后的第三代大学,中间历史时期有过渡和交叉。

一、从大学起源看大学的文明传承

关于大学起源的问题,众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总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大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特征来源于中世纪以前的古代。过去我们把中世纪称为“黑暗的中世纪”,从“黑暗的中世纪”到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之间是所谓的“文艺复兴时代”,“复兴”就是要复活以古希腊文化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精神”,用以反对教会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当时人们以为欧洲文化的源泉在古希腊。但希腊文化是从哪里来的?17世纪,法国人发现了今伊拉克境内的古代两河流域文物和文字。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人就发明了“泥板文书”,由于美索不达米亚的特殊气候和地质条件,这些成千上万用苏美尔文或阿卡德文刻写在泥板上的神话、史诗、历史、法律、合同文件、学校作业等等得以保留。锲而不舍的研究者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中,用了100年终于破解了这一消逝于公元1世纪的伟大文明。现在,人们发现,很多神话,如诺亚方舟故事所说的大洪水,一些科技发现如勾股计算方法、天文历法等,那时都已经存在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埃及文明稍有前后、互有影响。中东和北非的文明通过地中海、克里特岛,最后传到了欧洲。这之间文化是有很多交流的,如托勒密王朝的亚历山大大帝就曾占领埃及,建立了以他自己命名的海港城市,他收罗了很多书籍,集中了很多学者,并于公元前305年成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都在那里开展自由交流和研究。

第二,形成正式的组织和社会机构才是大学正式建立的标志。这是西方学者为什么强调大学起源在中世纪而不是更早时期的主要论点。如上所说,中东、北非的河谷文明以及古代的希腊文明,还有古代的中国都有群体性的教学活动或学者云集活动的出现(如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但严谨的史学家却都将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看成大学的起点。主要是因为在博洛尼亚最早出现了独立于博洛尼亚教会学校的自由的法人教学组织,这些组织是由一些活跃的法官、律师与学生们组成的。

12世纪末,在博洛尼亚,来自国外学习法律的学生自己组织了“同乡会”,以维护自己的权益(主要是培养质量),学生们自己决定聘用什么教师。在巴黎的学者则以教师为核心组织起来,也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由于中世纪初期的大学师生多数都不是本地人,他们便按区域组织起来开展教学和研讨。到1208年,巴黎的教与学的群体完成了将不同学科教师和学生组织结合成一个单一的法人组织的决定性转变。因此,大学的概念正是从那些专指各种各样法人组织的称谓中来的,而且是为了研究、教学和发展某些特定领域知识组织起来的法人组织。正式组织机构也好,法人团体也好,都有显著的表征、国王的特许状、法规、徽标、印章、宣言(章程)以及官员的职责和头衔等。这些特征在近、现代的大学中仍可看到。

第三,大学以专业教育为起点。中世纪大学最初的起源与专业教育和职业训练有关,很多学生最开始学习的目的是想成为神职人员、法官律师、医生等,这在当时是一些最好的职业。

第四,学科设置的综合性是大学的重要特征。从历史发展过程看,在博洛尼亚大学以前,欧洲南部和中部已经有很多法律和文法学校存在,具有现代大学特质的还有以医学为主的萨勒诺(Salerno)医学校。但欧洲人并不认为它是最早的大学,因为它的学科比较单一。博洛尼亚大学的主要学科有法学、神学、人文学科等,以法学最突出;巴黎大学有神学、法学、文艺和医学,以神学为长。中世纪欧洲大学产生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学一直流行以这四个学科构成大学的主要学科。我国时期,仍提出,大学如没有三个以上主学科,那就不能称其为大学。

第五,大学的机构功能一开始就是复合的。大学与中小学不同,它一开始就不仅是作为教育机构和文化机构而存在的,同时也是学术机构、社会机构。大学承担多重社会功能,深受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如宗教、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大学是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变迁和发展的。如果仅把大学当作一种教育机构,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大学。

第六,大学的国际化是与生俱来的。大学的产生是世界各地的求学者和教师聚集在一起学习、探索、讨论、辩论甚至争吵而形成的杰作。所以,在中世纪大学中,学生就包含了“外地人”的隐义。外地人或外国人找同乡相助,就形成了“同乡会”,最后成了“大学”。因此,“游学”或国际间的学者、学生交流是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源性传统。

历史学家认为,近千年来(1988年博洛尼亚大学举行了建校900年庆典),在世界社会和经济结构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唯一自始至终保留下来的社会机构就是大学(教会除外)。那么,决定大学起源和始终存在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观点很多,主要有:(1)马克思的“统治阶级需要论”,其核心观点是,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是为了训练那些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所需要的人才而建立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培养某种主义社会的接班人;(2)“社会和经济发展促进论”,持这种观点的人不少,其核心是认为大学的产生是因为十字军的东征促进了商业和交通,产生了城市,进而发展了货币经济和早期资本主义,特别是在意大利和法国比较明显,如博洛尼亚就既是一个商道交汇的枢纽,也是北方朝圣者南下亚平宁半岛前往罗马的必经之地,但这种观点也有很多历史学家不赞成,如牛津大学就不是在城市里建立的;(3)迈那斯的“人文精神论”,其核心观点是,中世纪大学不是其所在社会环境的附带产物,而是形成社会环境的重要因素,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大学要引领社会”;(4)格伦德曼的“知识探索论”,他认为,刺激大学出现和成长的根本原因是对学术和科学的兴趣,是学习和了解世界的需求,是“探索知识的欲望”,但这种说法也有缺陷,因为在中世纪之前或之初,真正热衷于探索“真理”和追求“科学”的地方在教堂;(5)克拉森的“探索真理和职业训练论”,他的观点是大学成长于探索真理的基本冲动与人们获得实际训练的需要之间的张力。有很多大学史研究专家相对比较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种观点的背后是结合了“大学主体的探索精神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两个大学最主要的本质特征。

总之,大学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不是从天而降,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从发展生产力的简单功能中产生出来的,大学与社会之间是彼此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二是精神本身并不能创造大学,若没有理性主导的探索知识的精神冲动,即没有那种批判、争论、追求、探索和坚守的精神,也不会产生大学;三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制度。大学也只有在中世纪某些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的城市中产生。然而,大学产生的决定因素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仍需要学术界继续探讨。

二、第二代大学形成了不变的大学精神

中世纪大学简单说就是在教会的控制下形成了它的管理制度、教学组织、学习课程、考试制度、学位等,但教会允许大学自主管理,决定内部事务:中世纪大学与外部最主要的矛盾就是与教会的斗争。从起源上讲,大学是在教会和皇权支持下才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如索邦大学就是由巴黎圣母院控制,教长就是校长,但大学最后发展的逻辑是反教会的。大学并不是自觉地反对宗教,但后来反对教会控制、反对精神强制,反对教会对宗教教义解释不了的问题的新科学研究结论的排斥。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斗争中,大学发展到了第二代。

大学迈入近代的推手是欧洲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这是欧洲继文艺复兴以后的又一次反封建运动。发起人是德国维滕贝格大学哲学和神学教授马丁·路德,稍后是法国人加尔文在瑞士的改革。宗教改革对大学的意义是要求宗教教义与人文学科相结合,给予自然科学以明确的地位,这个成果对大学的发展非常重要。使大学的发展进入了新时期。

把大学最终从教会手中夺下并由国家真正控制而不是名义上控制的是19世纪初的拿破仑。他的决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两大影响:一是将大学国家化,明确大学的目标是“培养忠于君主、忠于国家和家庭、为国家服务的公民”;二是开始采用分科办学,办了不少专科性的工艺学院和文理学院。拿破仑确立了高等教育注重功利的价值取向。

第一、二代大学的转变到德国洪堡时期达到了高峰。洪堡既把教育看作国家精神的体现,又认为大学是独立的机构,主张大学应进行无功利的研究,为整个人类知识教育服务。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后人对他的大学教育思想总结了三条主要原则,称为洪堡三原则:(1)教学必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2)学术自由;(3)大学自治。这三个原则是后人替他总结的,但非常重要。它将大学从事科学研究的使命理念化和神圣化了,确立了科学在大学的中心地位,“为科学而生活”是当时德国大学中的普遍理念,德国的大学成为全世界的典范。到今天很多教育专家坚持认为,真正的大学精神就是这三条,这就是大学的“顶层”理念。

随着美国的日趋强大,高等教育中心转移到了美国。美国学院起源于欧洲移民登陆的东部,学院是完全模仿英国牛桥大学模式建立的。但整个19世纪,美国却往德国输送了一万多名留学生,很多人回国后在大学任教,不少人后来还担任了校长。德国影响美国的另外一条途径是大批的德国学者到美国任教。总的来说,是德国大学的科学精神、研究水平和学术活力吸引了美国人。今天,很多人批评说,谈高等教育为什么总拿美国逢人说项,其实美国的高等教育兴起之初,美国人谈对旧式陈腐学院的改革也是言必称德国的。

法国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影响不是完全没有,今天纽约、密歇根、弗吉尼亚等州统一和庞大的公立大学系统都是受法国理性主义大学理想的影响产生的。受州议会直接掌控。这些公立大学主要是为本州居民服务和高等教育的民主化而存在的,基本水准比较高,但竞争意识不强,效率不算高,也达不到一流私立大学的水平。

美国经过了赠地法案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次大发展成为世界头号高等教育强国。美国大学模式上的跨越改进有两次:第一次是美国人按照德国模式办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吉尔曼就是柏林大学毕业生,这所大学以研究为主,设了研究生院,后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都发展起来了;第二次是威斯康星大学的为社会服务理念的扩散,使大学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智能机构,挖掘出了它的经济功能和属性,这是莫里尔赠地法案精神的必然结果。有意思的是威斯康星理念之所以形成是顺应了该州以德国移民为主的民众愿望,当时的威斯康星大学校长范·海斯本人就是德国移民。德国人有严谨的科学精神,也有严肃的务实态度,威斯康星大学是德国移民对两者的结合。这两次变化的表述看似简单,其实却是反复认识和艰苦磨砺的过程,它们背后的实质是美国人找到了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把大学办活了。当然美国高等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突然崛起,还有两个原因,一般很少为人们提起。一是他们将大批德国科学家包括犹太科学家引进到了美国,没有这些科学家,单靠美国人自己不行:二是战争后期美国对以“曼哈顿计划”为代表的尖端和新兴科技的大量投资,特别是战后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很大,带动了美国高等教育的腾飞,成就了此后几十年的“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美国高等教育的活力之处在于,美国人尽管推崇实用主义(斯宾塞的思想在美国得以发扬光大),但在骨子里仍保留了欧洲人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尊重自由的多元文化气质。

三、第三代大学将是什么样

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到22世纪,世界已经开始并将最终走向第三代大学。

(一)新的转折期:从20世纪60年代到21世纪中期

我们现在正处于第二代大学向第三代大学的转变期。从社会环境与大学的相互影响看,这一转折期有如下时代特征:

1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

从20世纪60年代起,高等教育开始在世界范围扩张,带来两个社会后果。一是教育越来越具有商品属性。学生的课程或学分被折算成学费,学校无论录取什么质量的学生和给予什么样的教育,都要像对消费者的承诺一样保持一定的毕业率,并想方设法提高质量以赢得不同范围的竞争。第二个后果是由于政府对学生和科研项目的资助,大学的办学目标日益受到政府的影响。而政府的影响必然导致大学的官僚化。大学规模趋大,结构趋复杂、管理趋“科学”,使其看上去更像“制造人才和研究成果的工厂”。

2 全球化

全球化不是新现象,中世纪大学就受到了当时全球趋势的影响,它们统一使用托丁语。第二代大学在19世纪产生,主要受两方国家工业革命和其他因素影响。21世纪,经济、技术和科学的不断发展。使新的全球化又被视为“社会和高等教育的一个核心主题。”全球化的一个含义是国际化,指为了促进学生或教师交流,参加境外合作研究,用通用语言(英语)开设教育项目等;另一个含义是跨国化,指一国的教育项目和高等院校在其他国家提供学位、课程、证书或其他学历资格,包括设立跨国校区以及跨国实习、实训等。因此,大学必须大力推进多样化文化格局,才能顺应世界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的发展趋势。

3 跨学科研究

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跨学科的研发需要整合与项目相关的各种科学、技术,以及相关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辅助人员的力量才能完成。这些因素的组合常常不光要靠本校力量,还要借助于跨学校、跨校企、跨国家的有组织的协同合作。

4 其他研究机构的兴起

由于第二代大学更钟情于传统的“纯”科学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使得欧洲、美国、前苏联、中国等国家都在各国家职能部门如国防、科学、农业、卫生、交通等部门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来自这些机构的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对大学形成严重挑战——最尖端的研究和最高层次研究成果的合成很多是在大学之外。

5 大学成为新经济的摇篮

发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周边的硅谷和波士顿附近的128公路高科技经济区首先展现了大学的这一趋势和作用。它表明大学能够成为以新技术为基础的企业之摇篮,这些企业的一部分将成长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企业。这些企业既可以与大学签订大量的研究合同,也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大量工作岗位。这种趋势将为大学带来新的活跃生命力。在欧洲、北美和亚洲,很多国家将建立国家创新体制的希望寄托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6 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企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企业在研发中遇到的许多基础理论和基础科学问题要与大学合作才能完成。就社会实际来说,往往是大公司的“尖端”科技和“大”项目与一流大学合作,中小公司的技术和项目与“低”层次的大学合作。在某种意义上说,“研究成果”也就是大学的商业机会。同时,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将成为大学教育活动的延伸。

7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今天全球的文化环境更加钟爱创业型组织。“创业”已不再简单地被看做是“挣钱”或“企业”的含义,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年轻的一代(尽管不是全部)希望建立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成为一个大企业、大公司或官僚机构转轮中的一个齿牙。这些学生将创立他们自己的技术公司,在不断创新中力争取得成功。这是一种新的创业精神。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称其为“大学教育范式的转变”。

(二)第三代大学的组织特征

1 新增探索和创造实用知识功能

第三代大学将是“创业型大学”。探索和创造实用知识将成为第二代大学教学、科研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第四个办学目标。大学知识产出和文化科学创新将成为公共或专利产品,并引领社会发展。

2 在国际竞争市场环境下运行

大学为吸纳最优秀的科学家、学生和企业的研究资助而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竞争。

3 网络组织型大学

这一新型组织由大学与企业、私人研发机构、投资者、专业服务机构和其他大学组成,大学与那些组织的边界趋于模糊。它们将共同研究、开发市场和培养学生。这种新型的“学术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也许是它们背后的产权关系和长远利益。

4 大量的交叉和跨学科研究

第三代大学将以“协同”和“创新”观作为理性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培育最超前的研究领域为主要任务,大学间或不同国家大学间合作建立“大学合作研究院”(umversity institute)。最优秀的科学家共同开展交叉学科合作研究,这将变革大学的组织结构。1972年欧洲开始建立了“大学合作研究院”。“大学合作研究院”的管理和运行具有企业特征。

5 师生结构的国际化

在师生来源的多种族、多国化方面,第三代大学将回归中世纪大学精神,但这种精神富有新的时代意义,即绝大多数大学将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精英化的社会发展趋势。甚至它们为了引领这种趋势,将在一定时期内为最好的教师和学生设立专门机构。这将使一些大学在组织结构上不得不实行双轨制(twotrack university):为最优秀的科学家实行一种体制,对其他一些专业实行大众教育体制。也就是说,第三代大学将同时实行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种体制。第三代大学将会竭尽全力保留本国语言为教学用语,但英语将成为主要通用教学语言。

6 非国家干预化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