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发展的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6 10:52: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发展的趋势

第1篇

【关键词】产业经济;转型;新趋势;经济全球化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产业经济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并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中,开始适应国际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产业经济战略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1.国际上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压力

近几年,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但是和国外科技相比,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科技竞争力不高,加上国外科技对我国科技发展打压,使得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层层阻碍。科技发展受阻使得产业经济战略无法实现,制约了我国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2.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障碍

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严格的产业市场竞争秩序,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必要的诚信和良好的环境支持。第二,企业之间的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零散、缺乏配合,由此使得企业内部存在重复施工建设的问题。第三,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发展的时候只考虑部门利益,忽视了对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3.企业人才的缺失

受我国 工资水平不高的影响,工人在工作之后无法定期是受到专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人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由此导致我国一般工程技术性人才较多,但是高端技术性人才较少。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在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将会显得更加困难,一般工程技术人才也会被国外跨国公司吸引,加速人才的流失。

4.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薄弱

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开启了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体制等方面的差距,产业经济循环生态化发展实力比较薄弱。

二、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

1.实现全球化产业转移

受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产业体系也融入到全球经济范围内,产业竞争优势的彰显不仅表现在企业总体经济实力,而且还表现在企业自身发展和上下游产业国之间的关系上,即上游企业的发展优势能够为下游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另外,企业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帮助企业在经济大潮中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体现之一就是产业转移全球化。

第一,产业转移全球化的实现能够使企业发展打破自身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加强企业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国际化。另外,产业分工从不同产业全球分工朝着企业内部的全球分工转变发展,在企业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下,企业内部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其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受到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影响。第二,产业转移全球化影响国家结构经济调整。国际性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受国际贸易和技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在国际性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际资本往往是从高流向低,同时会带动产业其他资源的转移,影响国际分工布局和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控制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并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传递过剩生产力,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个新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利用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优势,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一切资源和力量。

2.实现全球化产业升级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交叉投资,实现了本国贸易的国际化发展。通过跨国流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全球性产业体系。在全球性产业体系的影响下,能够促进产业内部各环节、要素和技术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下产生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表现在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产业数量的扩张性发展,在产业数量增长下带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更大规模的产业。之后,在国和国之间的交流下,产业升级进度加快,呈现出全球性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资源,跨国公司对分散的资源重组优化,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成本,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国际化发展,并逐渐渗透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承接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的剩余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将这些技术转换为自己的高新技术,由此技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3.融合化的产业经济

受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发展主体从侧重制造业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企业向侧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企业过度,以往的环境要素开展向内置化的企业系统要素发展转变。原来以国家为边界的产业系统朝着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全球产业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独立产业体系产生了冲击,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相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的产业经济体系。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加强,产业经济显示出了融合发展趋势。

4.知识化的产业经济

世界产业结构开始从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变,即表现在从生产重型化生产技术结构向以服务、知识、信息和服务等为主的软型化生产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金融业、信息行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加大,使得世界产业结构呈现了知识化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知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促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知识和服务的需求。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世界各国科研教育的扩张。在知识力量的作用下,教育和科研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知识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发展。第二,从事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等知识型人才所占比重加大。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往往是第三服务业,包括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处理、财务会计、后勤保洁等。在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产品知识密集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自我服务发展无法满足更高效率的要求,一些服务生产从加工制造业中脱离出来,由专业的公司和机构管理,由此知识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产业经济呈现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5.绿色化的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绿色化主要是指产业在发展的时候根据自然生态规律来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别的产业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建立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模式,从而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加强了对绿色产业经济的追求。产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绿色化发展。通过对产业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产业领域和生态环境的融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下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要求下,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战略,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齐发展,从而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下,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表现在全球化产业转移、升级、融合、知识性、绿色化发展几方面,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经济新趋势分析,结合实际探讨出适合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6,(29):239.

[2]任兴洲.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7.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谷建全.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为例[J]. 中州学刊,2014,(11):44-48.

[4]陈萍. 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模式[J]. 市场研究,2014,(05):4-5.

第2篇

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21世纪中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必要前提条件。

l.协调发展强调给更广泛的区域以更多的发展条件

中国50%以上的财富长期依赖于沿海地区创造,其他三大区域发展的空间相对狭小:在沿海地区又过多地聚集于三大城市群,该三大城市群吸纳了全国30%以上的流动人口,创造了占全国40%以上的GDP。其次,沿海地区产业效率提高的速度甚至低于其他地区,说明沿海地区存在有过度聚集和部分萧条的现象: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城市群所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不足。

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纠正过度集中的格局,建立大分散、小集中的国土格局。所谓大分散是指要在各大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培育新的城市群作为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谋求国土的均衡发展。小集中是指在各区域内城市化一定要谋求聚集经济效益,建立以大型城市群为主的空间结构,避免重复以小城镇为主的发展构架。

为了谋求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对沿海地区环境承载力较弱的地区进行严格的规模控制。城市规模控制的手段不可沿用户籍管理制度,必须用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相结合。经济的手段即将工业用地推向土地市场,通过提高土地价格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扩散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一般性劳动力的过度集中,进而控制人口:行政的手段即建立城市增长的边界,划定城市空间发展的最大区域范围,城市政府只在边界内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强制性控制城市发展规模,提高城市发展效率。

为了促进21世纪区域协调发展,还必须对中西部地区及东北地区城市采取必要的倾斜政策,在新型产业空间配置、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避免大量新的发展机会用行政手段再度过度聚集于沿海。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中西部地区已经发展出一大批具有很强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心城市,比如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完全有能力承担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的许多重大任务,这些城市和城市群将为21世纪中国区域的协调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可持续发展要求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建立节约型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其中人与人的和谐又包括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和谐、当代人不同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和谐。可见,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通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土地及交通基础设施消耗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构建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有三大关键环节:

第一,建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新型工业化就是要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建立以中等技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新型工业化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的直接路径。

第二,建立土地节约型的空间结构。城市是非农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一般而言,中国大城市人均占用土地80-100平方米,中小城市一般l00-120平方米,小城镇一般120-150平方米,乡村居民人均用地一般超过200平方米。因此,中国要节约土地资源,最重要的途径是推进城市化的发展,扭转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发展思路,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土地节约型空间结构。

第三,建立资源与土地节约型的交通网络。构建连接全国城市群和城市体系的交通网络。交通运输己经成为中国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消耗的重要部门,因此,如何比较各种可选限额交通运输方式,建立既快速、又节约的交通网络系统是中国未来时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与可以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互相促进,互相依赖,共同促进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二者的互动机制如图1-1:

中国新一轮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新时期促进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力量,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新型工业化对城市化推进的基本路径是:

第一,现代装备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现代装备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先导产业,是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关键。所谓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先进技术武装传统产业,主要是指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来武装传统工业,智能化设备生产的过程就是现代装备产业发展的过程。现代装备产业的发展既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个国民经济技术装备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前提,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科技含量高”的产业依托,是实现新型产业体系“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基础和物质基础。

第二,现代装备产业先行快速扩张,为农业、轻工业、服务业以及重工业本身提供大量先进的技术装备,为企业低成本实现技术进步提供广泛的条件。企业普遍地实现技术进步有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逐渐提高中国产品在中高端国际市场上的贸易份额。这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提升国际经济地位的过程。

第三,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作为主导,主要起着引领整个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但是,即便在重工业内部,装备产业和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也完全不是全部发展的空间,深加工工业化过程会对原材料工业产生更大规模的拉动效应,几乎所有的原材料工业都需要在新的技术层面上大规模发展。

第四,企业广泛地实现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有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包括直接为教育、研发、金融、房地产、物流等现代生产业提供充分的市场,以及通过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为生活服务业市场提供广泛而持久的需求拉力。生活服务业和生产服务业一起支撑起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促进中国向工业化后期过度。

第五,现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铺就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之路。现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将引致第二次劳动力转移浪潮的持续推进,从而为非农产业扩大就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前景,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随着非农产业就业机会的快速扩张,农村人口大量而相对稳定地进入城市,由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逐渐促进中国由传统的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完成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深加工化的过程实际上是整个产业体系在更高技术层次上广泛扩张的过程,从而是一个国家实现经济社会结构实现根本性转型的过程。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实际上是一条新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另一方面,城市化主要通过如下三个路径为新型工业化提供市场环境和空间保障:城市化通过需求扩张拉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升级:城市化是加速积累人力资本的主要路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产业的高效发展必备的空间依托。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未来时期中国各大区域共同的发展动力。

三、城市群的发展是决定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

城市群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共同的空间依托。

1.城市群是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

21世纪的国际经济竞争将日趋激烈,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将日益具体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市场主体上具体化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空间主体上具体化为城市群和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只有大型城市群才有可能具备参与世界分工所需要的大型先进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以及足够的产业集群和经济规模,必须构建城市群作为中国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

城市群是迄今为止城市发展的最高形态。要提升中国的国家竞争力,必须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这里孕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和中高端产业链与产品链。如果说沿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引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话,那么,要使中国崛起于世界,将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要参与世界中高端市场的竞争并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中国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区域培养出具有同样国际竞争力的大批城市群和城市带。

2.城市群是中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地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未来时期发展的主旋律,而新型工业化要依靠一系列转型来实现,其中主要的结构性转型就是空间结构转型。中国未来时期的城市化需要大幅度调整空间结构,要建立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以城市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最主要的非农产业高效率发展的基地。

中国15大城市群合计创造中国GDP的70%以上,其中,长江三角洲以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产值占中国的1/4强。可见,中国各大区中心城市已经基本构建了以中高技术和高技术为主的产业结构,其比例远远高于全国52%的水平,己经构成中国未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地。

3.城市群是吸纳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空间

中国的城市化从来都是以城市群和城市为主体推进的。从表1-1中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前15大城市群吸纳了全国54.7%的流动人口,中国2000年1.44亿流动人口中有7885.3万人进入了前15大城市群地区。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创造财富的主体力量。

表1-1进一步显示包含了城市群的所有城市区域吸纳中国流动人口流向的状况。这里的城市是指县级市的城区以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市辖区,包含市辖区的镇,但不含市辖县的建制镇。

表1-2显示,2000年中国有1.44亿流动人口,其中1.126亿人口流入了各不同等级的城市市辖区,平均每个城市吸纳流动人口为16.98万人。城市是吸纳流动人口的主体。

表1-2进一步显示中国各等级建制镇吸纳农村流动人口的状况。

表l-3显示:2002年中国城市市辖区以外的建制镇(我们又称其为一般建制镇)17212个,进入外来流动人口合计1556万人,相当于中国流动人口总数的10.8%,平均每个镇接纳农村外来人口904人。与表1-1结合起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城市是中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载体,一般建制镇缺乏大规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中国必须走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以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

以城市群为主要空间依托的城市化道路一旦确定,那么全国将逐步形成各大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这是中国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相对均衡国土格局的基础。大规模建设全国性高速交通设施网络,则是保障全国各大城市群高效运行的基础条件。

四、建设全国性高速交通网络是21世纪区域高效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

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由高度聚集于沿海地区向区域协调发展转化,全国性高速交通网络是否建成及其运行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的国土构架能否健康高效运行。

21世纪全国性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高效快速便捷地构建一日交通圈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未来高速交通网络的基本任务是完成构建各大城市群内部一日交通圈,以及全国性一日交通圈。所谓一日交通圈一般是指单程3小时的交通距离,因而又称为3小时交通圈。

如上所述,中国21世纪要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城市群,而城市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就是快速交通设施的建设。由于现代大城市群的各城市之间具有广泛的产业联系和商务往来,因此必须构建一天之内可以往返、并且能够完成商务谈判等各种商务活动及私人活动的工作区域和生活区域。只有这样的交通系统才有可能充分地实现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才能够充分享受相互之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城市特色服务,提高城市群内部整体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中国国土辽阔,短期内难以实现所有城市之间的一日交通圈,但是,我们应该将第一步目标确定建立大城市群之间一日交通圈,即在人不感觉十分疲惫的提下,一日内完成城市群之间的商务往来,从而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合作。

可见,中国大部分城市群之间的距离在500-1500公里以内。因此建设中国城市群之间的一日商务圈,就是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完成一日内2500-3000公里左右的旅行,并在其间完成需要的商务洽谈和会议等工作。考虑到人们能够承受的旅行和工作时间总和,单程旅行时间应该控制在3小时左右,并且能够实现城市群之间的高速交通运输方式与城市群及城市内部的快速交通方式实现快速换乘以顺畅到达目的地。如果有500公里/小时的便捷交通运输方式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当前,唯有飞机在理论上可能实现这样的一日往返交通。但是,由机两头占用时间长,单程的时间总距离要达到5-6小时,实际上很难做到一日无疲惫地往返于两大城市群之间完成商务活动。而且飞机价格昂贵,大量的民间企业难以普遍地将其作为日常交通方式。

因此,中国还需要选择更加符合中国国情的高速交通方式。这将是中国21世纪启动的一场交通革命。

2.技术进步性

交通是服务于国民经济所有领域的行业,其效率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是中国21世纪选择全国通运输网络必须遵循的原则。

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通过先进技术的广泛运用带动中国现代制造业发展中国21世纪初新兴工业化的重要契机。回顾19世纪下半期美国铁路网的快速建设,极大地推进了全美国钢铁、机车制造、发动机制造、能源产业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19世纪下半期美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并且,随着美国铁路网的建设,原来被分割的地区市场快速连接为全国性市场,形成了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一轮企业间大规模地、普遍的兼并浪潮,造就了一大批美国大型企业集团,这是20世纪美国称霸全球的经济基础。虽然后来美国引起特殊的历史原因和经济社会原因,铁路运输退居二线,但是其历史作用功不可没。

中国21世纪正值崛起于世界强国的关键时期,选择最先进的技术装备交通运输业,不仅对于建立高效先进的运输体系,而且对于中国新世纪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节约能源与土地资源

如前所述,中国处于被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巨大规模的人口要不断地参与到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来,对能源、土地的消耗是巨量的,中国21世纪发展的重大挑战来自于资源的约束。国民经济任何重大战略都必须以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为基本原则,中国高速交通网络运输方式的选择概莫能外。

4.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增强安全性是任何国家发展交通运输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一旦城市化水平达到60%-70%,将有近10亿人居住在城市,其中80%左右居住在各城市群区域,高速交通网络将成为他们出行的最好选择。安全性要求是第一要求。

第3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趋势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如何重点突出的使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健康有序的完成是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表明,国有企业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经济的增长方式发生转型,改革力度逐渐加大。因而本论文对国有企业的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就影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进行探究,对国有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讨论。

一、国有企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及弊端分析

自从我国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和经济发展转型以来,一直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挑战,承担着国家计划的重大任务,大力支持经济改革开放,在保障供给和繁荣市场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特别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环境,还有世界经济市场的竞争随着市场主体的不断发展而激烈化,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市场经营环境比较严峻,资源利用的全球化导致竞争形式的多样化,且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史顽疾也对经济发展方式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1)市场经营环境逐渐严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对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国有企业依然处于较低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卖方市场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向买方市场转变。再加上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促进了我国工业和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但是在高新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产品的市场周期和生命周期逐渐缩短,更新速度比较快,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对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较大的冲击。而且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形成的经营模式和发展思维等也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式有一定的出入。(2)全球化资源利用导致了竞争加剧。当前市场经济是面向整个世界的,随着世界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国有企业也开始面临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世界化,国有企业需要调整经济发展形式,向国际化的发展形式转变,打破原有的市场界限,促进国有企业的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全球化格局的经济形式,市场主体增加,竞争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我国国有企业的不可替代地位已经成为过去,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也需要放眼全球,积极利用和吸收现代化的生产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场准入的开放程度逐渐拉大,使得大量的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再加上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的多重挑战,承受较大的竞争压力。(3)历史顽疾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的时代受到较好的保护,因而在企业管理和经营上有较大的优越感,企业结构依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首先产权不明,结构不合理是国有企业的遗留下来的传统结构问题,以国家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即便是在股份制的企业结构形式中,依然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政府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经济结构和管理结构。其次,政企不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在我国国有企业中,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是一个重大的弊端,政企不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市场适应力,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处于转型和改革的重要时期,企业大部分由政府授权经营,通过政府委派的企业监督者和管理者实际上依然属于政府管理的范畴,也就是说企业的管理依然受制于政府。最后,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源要素市场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在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供需矛盾较为严峻,加上市场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成为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影响国有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因素

(1)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从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来看,我国国有企业依然大部分属于粗放型,经营模式处于零散状态,没有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同时产业结构也不够合理,战略性的新型产业相对比较缺乏,低耗能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也不足,企业的发展方式处于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的低端水平,不能较好的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缺乏自身产业的相关产业链接。(2)创新能力相对较差。创新能力是国有企业实现经济转型的关键性因素,从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新能力依然比较缺乏,主营业为没有得到较大的拓展,新的经济增长领域突破性不大,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竞争力。加上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观念不强,研发投入的程度不够,不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而投入研发的成果也不能较快的转变为生产力,缺乏自主品牌和含金量较高的产业。(3)风险意识不足市场领域的扩大必然导致企业风险的增强,机遇与挑战并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面临更多的世界挑战,因而需要国有企业具备较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风险嗅觉。而当前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趋同,波动性比较大,而且存在严峻的发展不平衡现象,企业的盈利模式相对比较落后,存在较大的企业经营风险,且随着应收账款存贷的过快增长和债务水平的激增,企业在技术、资源和体制人才上都面临较大的困难。

三、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趋势分析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更加合理。在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作用下,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通过改革,一方面积极探索国有所有者行使出资人权利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式,建立较为明晰的产权制度,并有效的落实监督管理;另一方面保障企业职能实施到位,保障国有股东在内的所有进入企业的代表,能够充分的行使企业职能,并保障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科学化,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营运。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将更加合理化,能够积极稳妥的推动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完善企业各项经营管理措施,强化企业竞争机制的科学性。(2)国有企业的制度改革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在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改革企业的内部制度,保障企业的劳动、认识和分配制度科学化。进行科学的管理,促进企体制的完善,保障其具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发挥最大效用,同时建立双向选择的劳动制度和多劳多得的管理体制,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最后通过建立科学的经营考核体制,制定符合企业员工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奖惩制度,保障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加快企业的制度改革和创新。(3)强化企业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通过有效的调整国有企业的财政支出结构,使经济发展方式与企业的资金分配情况更好结合,保障在鼓励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的经济实体情况下,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再就业机会,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

综上所述,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式,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制,保障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淑贤,曲亮.浙江国有经济发展现状、成因及其趋势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3)

[2]李小波,李青.企业审计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务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

第4篇

从2005年经济运行轨迹看,农业在遭受四次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经济运行态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在1季度大幅下滑后,2、3季度逐步回升并走向平稳增长。全省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一致,但运行轨迹与全国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波动幅度较宽;工业增加值波动幅度也大于全国。这种情况,显然与浙江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特点密切相关,值得研究探讨。

有观点认为,在以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浙江经济在收缩期回落较早,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回升也较早较快。但是,我们认为,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不是以往这种情势的再现。首先,从本轮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看,并未进入由回落转向上升的阶段,浙江经济2005年3季度所呈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和效益“三回升”,主要是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抓重点、抓保障举措,对工业和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从全国经济环境看,已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不同,那时全国经济体制内成分较大,浙江的“体制外经济”在“短缺经济”环境中,凭借市场机制的作用,较易获得发展的先机。再次,浙江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浙江目前发展阶段和演进趋势,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呈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和趋势: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年、2007年电力供应将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有所加大。当然,就一个区域来说,市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市场需求约束问题的实质是技术约束,是创新能力强弱的问题。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入“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有:(1)国际价格上升;(2)我国工业化中期正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阶段,需求拉动资源价格上涨;(3)资源价格过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和改革,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已是势所必然。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成本上升的现实问题是压缩利润空间,影响投资机遇,而出路则在于创新、转型,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化为集约经营、循环经济、提高效率的动力。

3.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我省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53.8∶3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6.1∶43.6∶30.3,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10年以上,已开始步入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型阶段。目前,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和出口需求,这一需求结构要求农业加快向生态、高效方向调整结构。工业在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和成本上升的多重约束下,必将出现剧烈的结构调整。在这一结构变动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的途径是:(1)通过原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进入新的产业领域;(3)向具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或淘汰无利可图的生产经营项目。就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推动创新,促进成长性好的产业加快发展,平稳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4.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前一阶段发展中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加大。显然,这类矛盾和问题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时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增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公平性,已越来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的“企业公民”,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而这对我省经济增长和涉外经济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不能再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数量扩张来扩大外需,而必须转向以质的提高来开拓国外市场和增加外汇收入。总之,必须加快增长模式转型。

二、2006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06年,全省经济仍将在10%以上高位稳定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与2005年增长幅度持平或略高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保持稳定。政府经济调节的政策取向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增长质量。

1.国内外经济环境仍较有利。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与2005年4.3%大体持平,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略高于2005年预计的7%,上升至7.4%,但低于2004年的9%。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继续存在,对我省经济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2006年国际环境仍然较好。

从国内环境看,据有关机构和经济学家研判,2006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在8.5%~9.2%之间,较大可能在8.8%~9%之间,比2005年下行幅度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持“双稳健”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微调,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内经济环境中,值得关注的是:(1)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主要是能源紧张状况难以明显改善;(2)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状况加剧将带来更多矛盾和问题;(3)国际石油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将推动我省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待消化,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2.本轮经济周期趋向平稳增长。全国本轮经济景气周期,2002年进入上行期,到2004年3月至4月份国家针对局部过热采取调控措施,当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见效。无论全国还是浙江,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峰值,GDP全国增长9.7%,浙江增长15.5%,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增长31%,浙江33.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季度达到最高点,全国和浙江均上涨5.3%。2005年全国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前3季度GDP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这三项指标浙江分别增长12.1%、14.4%和1.2%。对于本轮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主流的看法是从上行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平台期),速度小幅放缓。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应防止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

从浙江看,影响周期变化的市场信号比较复杂。支持2006年经济走强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幅将有所上升;进口增长率反弹(2005年1季度增长8.8%,上半年11.8%,前3季度13.3%);规模以上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本运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所进步,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支持2006年经济放缓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是: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外贸出口增势放缓;企业存货增加,销售成本高企(2004年前3季度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已高达87%);居民消费价格走低因素多于上涨因素;部分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上升不利于浙江经济增长;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所增加,现金收支主要项目增幅均明显回落,这是经济景气降温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降温的反映。与此相关,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差距较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下投资规模收缩,占全社会投资比率下降。而这也是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周期低谷后快速反弹的原因之一。综合来看,支持经济放缓的因素略多于支持经济景气上升的因素。

3.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2006年省内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三大需求对本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与全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省内需求相当一部分被外省产品占有;另一方面,本省产品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占有省外需求。

第一,2006年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市场销售走势和城乡居民收支状况看,2006年增长幅度大体与2005年持平。鉴于浙江零售市场省外产品所占比重较高,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

第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初步估计在15%或略高一些。支持2006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仍将是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等方面将出现新的投资增长点。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依然偏紧;银行信贷政策仍不宽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稳;而且浙江投资品供给,特别是技术设备供给主要依靠省外国外;浙江建筑队伍大量占领省外市场,而省内重大建设工程大多由省外建筑队伍承担。因此,投资对省内经济拉动作用的相关性较低。投资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基础结构。

第三,2006年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降低。增幅可能会在25%以下。从一省区域来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高度相关的,出口增长率下降,可能成为影响2006年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基于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争取2006年浙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和促进出口的同时,着力点在于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扩大浙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1.正确把握开局之年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评价地区发展指数排位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好局,按照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确定的七项任务开好局,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开好局。就深化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发挥浙江原有体制机制优势,力求在若干重点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供选择的优先项目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排污权的市场化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地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激活民间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掌握公共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深入细致研究,制定方案,积极有序推进。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既要克服追求数量上“开门红”的老观念,又要防止短期内过大的波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方面,必然会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和续建,但要把握好持续协调的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把投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更不要搞干预企业自主决策的“排项目”,切忌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与此同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全面分析评价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利润、科技、教育等发展指数的地区排位,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激励作用,但往往忽视了地区之间的不同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不可比因素,并带来盲目攀比,不重视科学发展等负面影响。对于地区之间发展指数排位,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增长区位在地区之间是移动的。增长率高的地区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珠江三角洲曾是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增长率由低于全国平均值改变为高出3~4个百分点,目前又有略微放缓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有的地区近年来已在振兴和崛起。浙江过去多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3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可能进入了合理回归的过程。

第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动态变化是不同步的。例如,近几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52%~53%,可以说已经达到最高限度,而有些地方这一比率不到45%,甚至40%以下,投资增长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从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看,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包括劳动报酬、剩余(税收和利润)、折旧,这三个部分之间呈消长关系,既要增加农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福利,又要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以大幅度高于GDP的增幅持续增长,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有些指标的地区差异,是由各地资源禀赋和结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例如,浙江科技研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2004年为0.84%,低于全国1.44%的平均水平,与北京(7.88%)、上海(2.29%)、陕西(2003年2.83%)等省市更是无法相比。这主要是因为:(1)浙江省国家级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较少,相应拥有高端科技资源也较少;(2)浙江具有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较少,大批中小企业以购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直接应用为主,这部分购买技术支出不列入本省研发投入统计(与此相关,浙江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较多,占GDP的1.97%,R&D经费只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的42.8%);(3)浙江不少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投入,使用于省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建在省外,利用省外科技力量进行研发。从这些情况看,浙江研发投入占GDP比率及在全国排位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为正确对待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除了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之外,实质问题,首先是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情况,分类指导,建立并实施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素质和数量的关系

浙江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近两年来“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的事实表明,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且比别的省份更为紧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跨越的新机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要求,一是要把粗放、低效转变为集约、高效,也就是节减消耗、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二是要把原来依靠廉价资源、低成本竞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动态比较优势,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要把原来开放层次比较低的增长模式转变为适应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的增长模式,就是要把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形成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按照这三方面涵义和要求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发展之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素质提高与数量扩张的关系,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是要正确估计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中,经济快速上升后的理性回归;二是要立足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正确估计浙江经济增长的潜力;三是要按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率年均9%的预期目标,及其所包含的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集约节约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立足科学发展的丰富的内在要求,正确分析预测年度增长水平,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投资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要把资源、效益、环境评价放在首位,合理选择,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第5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 战略转型

一、前言

民营经济在在市场经济不断放宽的情况下发展势头良好,事实也证明,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所以,保障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整个市场经济来说都是必要的积极因素。所以我们需要了解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了解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的相关战略转型研究。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

(一)政府逐渐放宽管制

早期的经济基本是以国家管控为主,主要的产业都掌握在国家手中,因此导致了生产力的发展迟缓。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承认,国家开始放宽了对于市场经济的管制,转而让国家的控制力放到了方向的把握上。因此,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也渐趋宽松,时至今日,有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比重中逐渐上升,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之前民营企业在国营企业的八十多个领域中,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的只有四十多个,尚且比不上外资企业的六十多个,可见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之低,受国家管控程度之强[1]。而今民营企业不仅可以参与的经济领域增加了,国家还降低了对民营企业征收的税,使得民营企业生存的环境质量普遍提高,更多的民营企业正在逐渐增加中。

不仅是政府政策的放宽,允许民营企业参与更多领域的商品生产,同时政府也愿意给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资源。显示出政府不仅不限制民营企业的发展,还通过资源的补给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就是政府逐渐将资源配置的权力交还给了市场,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市场配置才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方式,市场会自发性地将资源配置给生产效益最高的一方,促使整个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不过这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市场上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只有生产效率较高,资源配置较合理的企业才能在逐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这就是市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民营企业没有国营企业那样背靠国家的强大依靠,自然而然地会在这样竞争逐渐激烈起来的市场上完善自己的内部结构,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政府放宽的限制,社会对于民营企业的接受度也在逐渐变高,这一点就体现在很多发展时间较长的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且依靠自己的品牌在相关领域有了较高的地位,在消费者心中成为该领域产品购买的首选。

(二)经济底蕴在加强

所谓经济底蕴,通常是指经济发展的基础实力,包括资金、人才、运输等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是企业发展的基础,雄厚的基础才是建立起高楼大厦的坚实地基。上文中提到国家对于民营经济的限制正在逐渐减少,在经济底蕴方面,国家给民营经济提供的解禁主要是在金融方面。早期不仅经济掌握在国家手中,银行也是国家控制的主要方面,当时的金融政策对于民营经济很不友好,导致民营经济先天不足,没有良好的金融底蕴。而今银行的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完全,民营经济能够在银行得到很好的资金支持,各种融资手段也层出不穷,给民营经济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2]。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朝着产业集聚的方向发展。产业集聚并不是指同领域企业之间的横向靠拢,而是指产业发展的纵向线条的集聚。以往的企业发展往往是采取地理区域内的产业抱团,在对抗外来企业方面有很强的排外性,似乎是保护了本地企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方式反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造成同一种产业的地理集聚,可能是一家独大,也可能是众家萧条。如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开始有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一条产业链上的不同产业间的集聚,比如企业开始和培育人才的高校机构联合,争取第一时间获得高新技术人才。同时生产企业和运输企业之间联合,保障产品能够第一时间运输到市场,也保障运输企业能够获得稳定长期的合作伙伴。这种产业集聚的方式一旦成功往往是带活了一整条产业链,如今已经在长江三角带地区出具规模,可以相见,这种雏形在未来会逐渐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条强大的稳固的产业链,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积极助力。

三、民营经济的战略转型

(一)专精

现如今国家放宽了对民营经济的限制,旨在希望民营经济能够百花齐放,丰富市场经济的领域。但是,具体到企业的发展,就不能朝着百花齐放的方向发展。市场的领域是多种多样的,类型也是丰富多彩的,一条产业链上可能包括了人才培育、产品设计、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运输、售后服务等多方面内容,一家企业基本很难囊括所有方面。所以企业往往采取的是和其他在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相互合作的方式,这也是带活整条产业链的方式。但是企业在做大的过程中,很容易走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有利有弊,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总体还是弊大于利。首先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管理体系不成熟,经济底蕴不足,单独企业难以承担起过多方面的发展。其次企业发展的方面每多一个,就要分担企业原本的资源,造成资金的循环出现艰涩,而市场是千变万化的,如果企业在资金链困难的时候遭受打击,使得资金链断裂,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破产[3]。所以从现如今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的发展道路应当以专精为主,将企业自身的主产业更进一步,若能将企业最擅长的领域发展到极致,也能在相关领域得到更高的地位,届时企业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要不要更V范围的发展,也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和资本。

(二)创新

数据显示,我国的民营企业多集中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第一产业还要再低,第三产业的数据虽然在增加,但是总体比不上前两个产业。这表明,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还局限在产品的生产加工上,总体效率不高,而且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和国外相差甚远,距离中国创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新时代的市场经济更加注重人才和创新两方面,首先人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人才对于产品的品质有着质的提升能力,同时高素质人才在产品设计、企业管理、金融运作方面都对企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次创新发展近些年越来越重要,许多行业都在争取创新,让自己走在其他企业的前面。民营经济想要提升,依靠于民营企业的创新是否得到重视。民营企业要逐渐转移自己的战略目标,从生产更多的产品到生产更新的产品,从卖出更多的产品到卖出更具有企业特色的产品。

四、结语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以至于对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效应,这源于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限制逐渐放宽,开启了民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新趋势。民营经济要依托于这个趋势,将企业的发展战略集中在专精和创新等方面,这样企业才能更好更快发展,民营经济也能够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辜胜阻,李俊杰,郑凌云.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06(01):30-35.

[2]陈兆录.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战略转型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74-78.

第6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现代化发展趋势

经济行为的出现使的经济管理也随之而来,经济发展与管理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进步。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经济管理手段也逐渐增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经济管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应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促进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能够实现良好的经济转型。

一、经济管理现代化概述

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不断进步,经济管理的现代化是企业发展必须要经历的,经济管理现代化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也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使企业的资金运转率得到提升,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所谓经济管理现代化就是为了能够使社会经济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因此使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并不断促进经济管理方式以及模式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变化发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实际需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经济管理也逐步朝着现代化、网络化以及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经济管理现代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体系是其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要素,经济管理与现代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经济管理现代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经济管理思想和企业组织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先进的管理思想以及组织。当前的经济管理思想认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一的管理思想,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经济管理思想,兼顾企业生产发展的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开始认识到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适应,并满足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经济管理活动需要与企业的管理理念、方法等相适应,并不断完善管理组织。2.管理方式以及手段的现代化。企业开展管理工作主要是为了促进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使经济指标能够归入到经济发展规律的活动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使得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方式逐渐得到更新,经济管理方式和手段能够促进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同时也应高效实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通信设备等,科学、技术的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指挥与控制,使经济管理的时效性得到提升。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与这些内容是密不可分的,需要全面认识、综合管理,才能够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经济管理专业化、民主化。企业效益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发挥到何种程度其实是受到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民主化决策影响的,企业的民主化管理决策能够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能够对企业的各种意见、决策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国家民主政策作为依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中作为重要的就是实现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明确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法律知识等,促进企业实现积极的发展与进步。

二、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企业的经济管理效果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但是目前一些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将企业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放在重要位置,忽视经济管理的作用以及影响,这种做法的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如果发生经济危机,企业的利润就会出现严重的下滑,资金周转出现问题,亏损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现阶段,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还存在着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也就是通过增加投资等方式创造经济效益,忽视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长时间使用这种经济管理方式,企业无法与现代化的经济环境相融合,经济管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地位,最终被淹没在其中。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管理中的组织方式也比较落后,这是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中存在着交叉、重叠的问题,信息沟通不畅,企业管理者在决策时缺乏科学的依据,使得企业发展没有科学的决策作为支撑。同时,管理模式单一,企业的经济管理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管理模式进行调整与完善,对产品、市场以及工艺等重视不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此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形式化比较严重,企业分工不明确,工作效率低,管理组织缺乏较强的适应性。企业管理者的水平也是影响经济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企业的管理与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努力与贡献,当前,人才是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内容,企业如果没有优秀的、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是很难实现持续的发展与进步。优秀的企业中都是要有大量高素质人才作为支撑的,但是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企业在经历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后,员工出现疲惫,出现了不思进取,工作缺乏积极性的现象,这对于企业的经济管理以及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

三、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要实现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需要遵照中国的实际国情,满足中国特色的发展需要,二就是要积极借鉴和参考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顺利实现。1.满足中国国情,凸显中国特色。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十分明显的特点,不同地区间的生产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就使得经济管理水平也存在不定差异,发展不平衡。由于受到我国各种条件因素等的限制,经济发展以及管理效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在经济管理时,就需要充分考虑我国当前发展的国情,从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满足我国国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2.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长期的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我国也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管理经验与方法,但是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借鉴和学习。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与实践经验密切结合,不能全部否定前人的经验,在学习和借鉴本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需要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济管理经验和方式,实现本国与外国的有机结合,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和吸收,促进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顺利、高效实现。

四、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管理理念发生变化。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逐渐加强,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也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的、落后的管理理念逐步被淘汰,新的管理认识正在出现与发展。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的变化是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经济管理理念的变化,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现代化已经被放到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上,提高了对管理的认识和重视,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经济管理中,使经济管理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的显现。2.人性化的管理思维。企业经济发展中,经济管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当前企业经济管理中过分注重速度和经济效益,忽视人作为企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形势下,企业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在生产工作过程中注重对员工的心理、生理的把握,并全面分析和研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多元化的沟通方式以及民主化管理方式,管理者需要掌握沟通技巧,在与员工的沟通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的管理,保证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决策中。民主化的管理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对传统经济发展中的缺陷进行弥补,使工作人员更好的投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3.完善经济管理体系。在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建设中,需要认识到现代化的发展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以此进行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建设。企业需要对经济管理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明确在新形势下,怎样明确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结构的优化,使现代化的经济管理体系真正发挥出作用和效果。在企业的现代化经济管理体系建设中,不仅要尊重政府部门的规定,还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二者的切合点,从而促进企业现代化经济管理水平以及效果的顺利实现。4.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是呈现金字塔形状的,自上而下传达命令,管理职能作为权威的基础,管理原则也是保证权威的手段,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是明确的,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个人需要服从集体,下级要服从上级,这种组织结构中严重制约了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在企业管理中应注重员工的参与,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员工自我管理的网络组织,也就是要努力激发员工中能够自我控制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构上分散但是由于技术以及信息的原因又密切联系,反应速度能力快,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比较强的组织形式,由于管理层次的减少,这种组织形式呈现出扁平状。5.注重团队协作。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团队协作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发展过程中,团队协作意识和精神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在现代化的经济管理过程中,团队协作所创造出的价值永远是巨大的,因此在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鼓励和支持团队协作,充分发挥管理者和实施者的优势作用,促进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发展目标。利用任务将团队凝聚在一起,并保证团队人员之间的平等,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任务中,贡献自己的知识与价值,使企业的任务能够顺利实现。企业团队协作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满足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需要,并能够促进其实现更好的发展与进步。6.将客户作为管理的核心。以往的经济管理中,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技术和生产者。随着市场经济以及竞争的不断强化,经济管理应朝着客户为核心的形式转变。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消费者的需要成为市场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形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买方市场,买方市场的形成需要企业组织努力创造价值,最终实现其发展目的。在此过程中,企业以及组织之间会出现激烈的竞争,当前社会以及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竞争性增强,很难再有企业长生不衰的现象,这就使得消费者成为企业组织的核心内容,以消费者为导向,实现价值的创造。

五、结语

现阶段,经济管理现代化是社会以及时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努力提高对企业经济管理现代化认识和重视,明确经济管理现代化的实际情况,改掉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积极、科学的手段和措施促进经济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经济管理职能,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巨大的进步。

作者:苗桃叶 单位:镫口扬水灌区管理局

参考文献:

[1]袁杰.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14,06:186-188.

[2]汤巧丽.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3:23.

[3]吕茜文,李永戈,周润青.基于经济管理现代化及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6:101.

[4]袁立蓉.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5,15:196.

[5]王君.浅议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趋势[J].科技经济市场,2015,09:58-59.

[6]杨志学.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5,17:32-33.

[7]秦东,刘富荣,王柳.经济管理现代化和经济管理发展新趋势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26+59.

第7篇

【关键词】国际经贸 发展趋势 对策

随着通讯领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化的新趋势,国际贸易已经成为近些年来的热门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目的就是为了在广阔的国际市场中获得份额。国际经济与贸易不仅仅促进了跨区域的经济交流,还极大的推动了科技的创新。深刻了解到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为我国企业在今后的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定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

(一)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

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经济的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已经出现了多样化的模式,从以往单一的体制逐渐转向多元化,从国内经济逐渐发展为全球化经济,随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产生的利润是直接贡献给经济发展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高,为国家带来的经济增长点越来越多,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同国家之间经济贸易能够极大的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并且让两国的经济关系更加紧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二)激发国际竞争意识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随之带来了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全世界经济市场的打开,越来越多的企业融入全球化市场,从而也导致了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一个企业想要在贸易竞争中取得立足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在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竞争意识的提高。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涌入世界市场,为了生存发展的企业不得不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能力,这也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意识。通过企业自身战略的调整,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和把控,利用最先进的经济贸易知识能够帮助企业最大程度的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我国企业为了能够尽快进入国际市场,还相应地提高了自身的科学技术。如此的国际贸易竞争,带来的是良性循环,有利于促进竞争意识提高。

二、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界限越来越模糊,这在同时也使得国际市场更加复杂化。随着国与国之间贸易壁垒逐渐打破,整个世界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贸易市场。除此之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贸易也逐渐向自由化方面发展。国际经济业务涉及的方面越来越广,不再是原来的货物交换,更多的还有金融、服务以及投资的经济活动。由此可见,国际经济贸易的新趋势在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以及贸易的自由化程度提高。

(二)电子商务的崛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逐渐成为了近些年来国际经济贸易的新平台,这是一个崭新的贸易模式,极大的改变了现阶段国际经济贸易的模式。经不完全统计,如果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贸易业务都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那么每年将会多创造出10亿美元的利润。电子商务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产物。

(三)跨国企业的迅速崛起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跨国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更多的企业选择拓宽海外市场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跨国企业发展的黄金时间是在上世o九十年代,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兴起,WTO组织的成立,跨国企业的贸易总额占据了全世界的1/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势必会有更多企业加入跨国企业的行列。

三、针在国际经新趋势下的发展建议

(一)重视培养人才

由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在国际市场背景下的经济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一个企业想要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地位,就必须争取到足够多的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同时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与其说经济竞争是企业间的竞争,不如说是企业间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企业想要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具有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全面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改变管理制度

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一个企业管理模式的好坏,也是该企业自身竞争能力强弱的表现。根据企业所处环境和市场分析,提出一套先进全面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所以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三)树立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彰显企业软实力的最直接表现,拥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显著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核心,也是企业竞争软实力的构成,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题。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向外输出了大量企业,但是其中绝大部分企业都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所以,我国企业应该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提高自身的文化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任佳,何丽萍.浅论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J]. 商场现代化, 2014,(16).

[2]王迎,孙露璐.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 经贸实践, 2016,(16).

[3]崔红艳.新形势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趋势分析[J]. 江苏商论, 2015,(14).

第8篇

关键词:会计;网络经济;发展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全世界发生着巨大变革。网络经济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逐渐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经济活动,它不是一种纯粹的网络技术,而是一种新型的经济推动力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会计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改变。

一、会计在网络经济下的发展趋势

1.会计观念不断更新

思想进步与观念改革是每一次发展的主要指导方向。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思想意识。应用全新的时展面貌建立一个适应网络时代的全新会计观念:具有增值观念,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首要目的,定期制定经营任务,反应企业增值的形成给企业上下带来的利益;具有风险意识,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制定不能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的应对策略,制定传统会计方法下提供的会计数据导致会计存在风险的相关策略。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内部风险,深化对风险本质的认知,并将可能出现的风险表现在会计事务中,逐渐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尽量减少降低风险;具有全新资产观念,网络经济为企业经济带来更大更多的经营目标,经营对象更广阔,使企业资源向多元化发展,会计内部人员因此是更专业、高素质人才,智力资源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带来先进的会计操作方式;具有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企业经济发展,也不会带动社会发展,会计行业也是如此。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下,会计工作树立创新意识,适应当下时展,解决当下会计出现的阻碍。

2.会计目标重新定位

会计目标是会计行业发展的出发点,主要介绍会计信息的起因、提供会计信息的对象、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等。网络经济影响有:以往会计目标重视现有投资者,为现有投资者提供企业相关会计信息。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投资者不再是单一的,企业投资者逐渐多元化,根据企业实际发展要求,更要注重企业未来投资,为企业以后发展做好准备,也可以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网络时展下,由于潜在投资者逐渐增多,会计信息使用者更需要为会计决策依据信息看,从而决定是否采取某一方案。

3.会计对象逐渐多元化

范围广阔,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慢慢成为具备先进知识和创新意识人才的竞争,认为因素与创新意识逐渐在企业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会计对象是会计工作指定主体范围内的客体,只有明确了会计对象,会计的具体工作才能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与目标,划清会计工作与其他事物的界限。当前,会计学界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但是,进入网络时代,企业的竞争不再是生产过程中的基金运动,因此,会计事项不仅包括企业的资金运动而且不排除另外的企业经济活动。企业的无形资产在整个资产总额会超过有形资产所占份额,企业势必会逐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要求。

4.会计职能有所加强

会计学界认为会计职能是固定的,客观存在的功能。在以往传统会计职能是反映与监督。而在现在网络经济发展时代下,使会计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线访问、监督,能及时得到相关企业的会计信息,又能及时满足宏观调控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在此基础上综合管理、分析能做出准确行动方法与决策管理。反应职能本就是将会计结果信息向会计管理者提供充分的依据,但在网络协助下,提供的会计信息会更加准备、及时和全面。管理职能为了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经营需要,会计工作者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使会计职能日益显著,从网络经济发展与会计本质上说,反映职能与管理职能是客观存在的。

5.会计核算方法改变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关键的环节,会计核算程序是会计账本处理的具体方法,会计核算工作人员记录和反映会计工作采用的技术方式。会计观念的改变,从而使会计核算程序也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经济模式下,会计行业的利润逐渐被认为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投入成本比例决定利润形成,但是在不同管理者的经营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这个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人力资源在利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网络经济发展下,具有专业知识人的劳动利润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6.会计操作手段更加先进

网络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信息化,会计是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处理经济事务一定要及时、准确。现代会计运用模式,只有采用网路化操作,才可以适应信息量大、成本低的要求。会计操作将会发现以下改变:数据输入更加便捷,并且能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网络输入数据后,可以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库里数据的结构方式,按照相应的运营程序,数据将会自动生成,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操作下数据存储的不方便与繁琐;数据网络共享化提高,传播方式也发生巨大改变。

二、结语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经济活动日趋繁杂,会计职能,会计观念正发生着巨大改变,必须对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重新定位,重新分配职责。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内部控制的不完善,面对网络经济中的复杂性,制定与企业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具备风险意识,改革会计核算方法,发展便捷核算方式。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经济利益关系。

作者:张蔓云 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