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6 10:52: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地理学科素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素质教育下,我国教育教学较以往取得长足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在不断上升。这一成效的取得不可忽视的就是初中教学的发展推动力,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教学发展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在初中教学中,人们将关注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变为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这一表现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更为明显,使得情景化教学在地理课堂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当前情景化教学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仍然存在不足,阻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发展。笔者就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意义以及情景化教学乐学课堂发表自己的观点。
1当前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情景化教学的意义探析
1.1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学而言,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难点在于需要学生对该学科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够主动去学习该学科。但是目前初中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现状却与之相反,很多学生对该学科学习并没有兴趣,甚至对该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这种现状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认为自己就是教学的主体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而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出现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动力。主要表现在情境教学可以有效将学生难以理解的原理或者是概念进行具体化演示,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再只是处于表层阶段,能够发挥其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1.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创造性: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不良影响下,很多教师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将教学的重点放在题库训练上,而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学生长期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对知识的创造性能力也不断减弱,最后使得学生学科知识创造性遭受重创,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的出现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这一观点的支持证据主要在于地理学科学习中,学科知识大多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又高于生活,需要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而情景化教学的重点就在于以生活为教学重要知识来源,让学生学会观察,在教课的同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学生的学科知识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有效激发。
2促进初中地理学科教学情景化发展的有效措施
2.1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科教学,激发协议时想象力:社会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也为我国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动力,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而科学技术水平在教学中的充分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初中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技术下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而且这一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生动的视频或者是语言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将乐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好比教师在气候一节教学活动中,可以避免传统的单一的讲解上课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制作相关的视频或者是收索相关的图片的模式,让抽象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可以通过这一模式激发创造性思维模式,激发学生创造力。2.2重视课程导入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该学科知识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对该学科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校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方面并没有过多关注,主要表现在教师课程中课程导入环节并没有得到重视,这一现状的存在想要得到改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程导入环节,使得学生乐学课堂要求实现成为可能。例如,教师创设地理学科情景化教学可以从唱歌或者是猜谜语、寓言故事等方式引入课程,以便于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课程导入迅速集中自己的课堂注意力,也是学生积极性调动的重要保证,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课程导入的同时还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给学生一些模型,让学生根据模型猜出模型属于哪个省份,引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班级放置中国地图的形式,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相关知识,使得教师的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课堂导入教师质量能够得到提高。
3结语
总之,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与乐学相结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课程的导入环节,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初中教学全面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晓芸.初中地理情景化教学[J].学园,2014,05:3.
[2]周杭艺.浅析体验式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5,02.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读图能力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51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了读图能力,可以说地理就学好了一半了。我们都知道,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地理学家都是专心研究一些地理图片,如我国古代西晋时期,就出现了一位制图理论家裴秀,一位外国名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可以说是世界古代地图史上一颗灿烂的明星,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不堪上下,通过自己多年的精心研究,编制成了《禹贡地域图》18篇,他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注重图标的标记,也注重比例尺大小的规则,可以说是当时很严谨的地理制图集,对后世我国地理学科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及一些天文学科、农学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作用。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中学生必修的学科,必须注重地图在学科中的重要性,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也要提高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绘图能力的意识,采用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的真正学科素养,感悟到地理的魅力。笔者根据近几年的初中地理教学经验,主要浅谈一下读图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几点重要措施。
一、掌握地理学科读图能力的重要性
地图是用图文来表达一定的信息和知识,而在地理学科中,地图可以说是学好地理的重要技能之一。地理教师们要想掌握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得要好好研究地图中所蕴含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都是通过地图展现出来的,如果教师们不能准确、高效的掌握读图的技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很难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不能让学生们很好的学到地理的精华和正真内涵。因此,教师们首先就得要掌握地理学科的快速精确读图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才能更全面、精准的把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
同样,学生们作为学习的主体,就更要提高自己的读图的能力,这样才能高效的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初中地理的教材中很多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现的,如果学生们不能好好的掌握读图的技巧,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必然是非常吃力,也很难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也就不能高效的学习地理。地图中蕴含着很多地理知识、人文特色,简单的图表却蕴藏着丰富的信息量,掌握好读图的技巧,地理学科的很多难点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因此,学生们要想高效、高质量的学习地理学科,就得要把读图技巧精准的掌握,并能快速应用。
二、地理学科中读图能力提升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读图的兴趣是提高读图能力的重要前提
初中地理的教材中包含很多的图表,有些以地球的形状出现的,也有些以饼状出现,还有一些是以柱状图出现的,等等。这些图表虽然简单,但是蕴含的地理信息可谓是相当丰富,掌握了读图的技巧,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就会感觉很轻松。然而,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地图的读图能力很差,当看到一幅图时,很多学生都是很困惑的,不知道从哪开始读取信息,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信息是重要的、有用的,这种读图状态很容易让他们感觉到地理学习的困难,时间长了,也就缺乏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读地图的兴趣,教师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有趣、幽默的教学方法,如:先拿一些简单的有趣图片,让学生们进行看图说话,进而激发他们读图的兴趣,然后再拿一些信息量比较大的图片让他们再挖掘图中的信息量,慢慢来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和主动获取图表中信息的能力,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或者活动来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由重理论轻图表转向两者并举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很多学科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进一步细化,如:地理学科教学中对学生和教师们的地D读图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但是,回看一下传统教学中遗留下的一系列教学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大部分在课堂上只是根据课本教材的知识进行讲解,也不在黑板上对教材上的图表进行详细讲解,导致图表中蕴含的很多知识点都被遗漏,没有教师们的详细讲解和引导,学生们更不可能有读图的意识和能力,这样是很不利于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也不利于教师们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们要不断迎合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把教学重点也要放在学生们读图能力的提升上来,在日常教学中,遇到一些图表类题目或者知识点时,要放慢讲课的速度,把图表中的图标进行详细讲解,也要把比例尺如何读取给学生们讲解明白,还有其他学生们应该掌握的图表知识也要面面俱到的讲解清楚,只有这样,学生们才能慢慢形成读图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更深入的学到地理学科的真正学科素养。
(三)要给学生们上好地图要素的讲解课,让学生们充分掌握各种图标的概念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师 素养 策略
一、当前地理教师现状调查
1.专业构成角度
笔者根据当前地理教师的发展现状,对舞钢市的地理教师进行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将当前就职于地理学科的教师进行一定的分类,大概有以下几类:其他学科教师被临时安排承担地理教学,地理教学为其兼职;非地理专业教师专门的从事地理教学;专业的地理教师主要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地理专业的教师专职地理教学。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当前初中地理教师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非专业出身的地理教师占有较大的比重,专职地理教师的比重最小。就舞钢市而言,从事初中地理教学的教师共28人,其中13人是地理专业教师,占总数的46%;15人是非地理专业教师,占总数的54%,地理教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教师工作的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影响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2.其他构成角度
除了专业构成角度,笔者还对本地区地理教师的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笔者就舞钢市地理教师的专业、年龄、教龄、职称、班级情况展开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地理教师的职称以中级为主,教师教龄较高,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从地理教师的专业构成角度来看,专业专职教师非常少,从地理教师的年龄角度看,地理教师的一般以中青年为主,从地理教师的教龄来看,地理教师一般以年长教师为主,新上位的教师较少。从以上角度分析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发现地理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的提出解决地理教师素养的策略。
二、教师的构成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1.非专业的地理教师会产生职业倦怠。一些原本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特别是语、数、外等所谓的主要学科的教师,认为地理学科不是主要科目,学校让他们代教地理学科,兼顾即可,不需要达到最优化的效果。教师认为自己本身有自己主要的学科,他们的心思与精力都放在主教的学科上,对地理学科普遍不重视。另外,其他学科的教师在从事地理教学的时候,专业素质不到位,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教学时往往是力不从心,教学缺乏热情与激情,难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欠佳。
2.地理专业非专职教师教学信心不足。在当前的教学中,另一种状况就是一些专业的地理教师认为自己从事地理教学没有前途,待遇得不到提高,职称无法评定,然后就转向语文、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的教学。所以,在教学的时候,往往存在没有学科归属感,教学的时候信心不足,影响其他学科发展的同时,还影响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
3.地理教师的投入不够。一些教师从事地理教学是因为别无选择。本来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但是由于在年龄上越来越大,教学业绩不够出色,或者是地理教师过于缺乏而被逼无奈才进行地理教学,专业知识非常匮乏,不能够完全投入到地理学科的教学中。
4.地理教师的工作缺乏激情。在地理教学中,还有一些专业型的地理教师,但是由于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导致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激情,地理学科在学校中处于尴尬的地位,地理教师相应的也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缺乏激情,影响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提升地理教师素养的有效策略
1.通过教研活动,为地理教师的发展创设平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需要重视地理教学的教研活动。在每学期的教学中,至少要有两次教研活动。在这些教研活动中,教师要开设公开课,接受其他教师与领导的点评。在最开始的时候,点评的环节,评课教师的发言比较少,教师往往是给出积极地正面的评价。但是为了提升地理教师的素养,促进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开展,需要引导评课教师对地理教师授课的缺点与不足也指正出来,促进地理教师的素养不断地提升,为地理教师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2.组织教研活动,对地理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在地理教学中,还需要组织多种教研活动,对地理教师的发展提供专业的培训。这些教研活动是以每个区域为单位进行的教研活动,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地理教师,地理教师素养的提升缺乏基本的人才基础,所以,需要以区域为单位,对地理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在这些活动中,一些非专业的教师能够通过专业地理教师的见解,吸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通过一些教研活动,促进一线教师获得更多的培训,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开展。
3.研究课例,提升地理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在地理的日常教学中,需要对课例进行研究,在教学中不断地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教学实践逐步完善,逐渐的解决教学中的部分问题。地理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是否能够组织好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为了更好地组织地理的课堂教学,大多数学校提出例如同课异构等新型的教学方法。根据我国地理教学实际中缺乏专职教师的现象,采取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一些课程进行归纳分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提升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与素养。
4.不断规范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创设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我国地理教学存在一些实际问题,现状堪忧,大部分地理教师觉得难以掌控课堂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为了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建立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导入环节―问题环节―训练环节―板书环节―总结环节。教师的导入环节,是指教师在导入教学的时候,要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热点,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出有针对性、目的性与创新型的问题。训练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结束之后,要为学生留出5~10分钟的时间供学生思考,解决学生遗留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板书环节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板书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简单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总结环节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总结,保持教学环节的整体性。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教育领域需要以新课改的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地理教师教学的素质,提升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地理;农村初中生;学习兴趣;培养
兴趣是指个人的兴致和情趣,主要表现为个人对某一事物强烈的关注和喜好[1]。学生一旦对学习一项新的知识或技能产生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地理学习兴趣是学生重新认识地理的一个过程,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和习惯,且能有效促进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本文运用问卷、实地观察、走访、谈话等方式,对商丘市民权县野岗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八年级各1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87份,有效问卷172份。并对2016年在河南大学参加“国培”计划的地理教师进行了调查,试图从不同层面对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进行深入探究。
一、影响农村初中生地理学习的因素
1.农村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欠缺
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就会对该教师所任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2]。教师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对来自全省十八个县市105名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的调查中发现,第一学历为本科的仅占12.38%,仅有30名教师毕业于地理专业,由此可看出农村地理教师专业技能偏低;此外,40岁以上的地理教师占55%,30岁以下的地理教师仅占19%,可见农村地理教师队伍年龄偏大(如图1)。调查中还发现,初中地理学科作为副科,有的学校重视不够,安排临退休的教师从事地理教学。大部分学校缺乏具有系统地理教育基础知识及相应地理从教经验的教师从事组织管理与课程开发工作。总的来说,大部分农村地区学校,地理教师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较弱,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难度较大,农村地理教学现状堪忧。
2. 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不足
学校等教育机构担负着教授初中生地理知识的重要职责。通过对野岗乡第一初级中学的调查、走访,发现学校对地理教学投入较低,地理教具较少,日常教学工具没有得到相应的维护和补充。由于必备教具的缺少,地理教师无法进行形象的教学,学生只能对地理事物进行想象。这样的地理课必然索然无味,学生难免对地理课产生厌倦心理,更谈不上对地理学习有兴趣。
3.农村初中生地理学习动机缺乏
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体,在地理学习兴趣养成过程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3]。由于中招考试中地理不作为考查科目,并且地理知识难度较其它学科大,农村初中生对地理学习态度存在很大误区(如表1)。
大部分农村初中生认为,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 “副科”上,这一心态导致学生在地理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笔者在课堂观察中发现部分学生甚至在地理课上学习其它“主科”。如此一来,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不理想,最终造成恶性循环,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二、培养农村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策略
1.加强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学的投入
农村教学存在诸多局限性,尤其是地理教学。由于社会、学校乃至学生自身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地理学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培养成为难题。加大对农村地理教育的投入需要从教师结构和硬件设施来入手。
(1)改善农村地理教师结构。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地理课成功的重要保障。为农村引进地理专业人才,可激发现有地理教师工作及科研热情,也是提高农村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关键。
(2)完善教W硬件设施。成功的地理教学需要大量辅助设备的支持,如地球的运动、地质地貌的特点、洋流的分布及运动等的讲解,如果只靠教师口述及学生凭空想象很难达到应有效果。只有直观教学才能满足学生需要,让其领略地理奥秘,激发其对地理知识的渴望。
2.提高农村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
(1)完善农村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农村绝大部分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不高,知识结构有待改善。虽然大部分都执教多年,但其教育研究能力和课堂开发能力较差。着力使农村地理教师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村地理教学现状,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地理学习平台。
(2)促进农村地理教师转变课堂模式。走访调查发现,农村中学地理课堂依然是较为老套的教学模式。很多地理教师忽视了课堂主体――学生的地位。教师应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地位,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热情。
(3)提高农村地理教师计算机水平。近年来“互联网+”是一个热门话题,而农村地理教师计算机水平普遍不高,“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在地理课堂中难以推广。在信息时代下,地理教师应紧抓时代主题,并让现代科技合理运用到地理课堂中,给学生呈现乐于接受的课堂组织形式。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让地理课堂“动”起来,大力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欢乐课堂”,让学生真正达到“学而不倦”的状态。
3.提升农村初中生主体地位
调查发现,由于农村落后的地理教学现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地理知识,课堂仅是教师的课堂,其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应注重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提升,大力培养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根据某一地理话题,小组之间举行一场有趣的辩论赛;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地理野外考察等。
对于农村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要在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相结合的基础上,整合社会各类教育资源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要大力提升农村地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充分发挥初中生在课堂中的创造性。农村中学日常地理教学要努力创新、积极探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从而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完善其知识结构。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纲要[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陈佑清.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探析[J]. 教育研究,2014(03):96-105.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学习积极性
一、联系生活,让地理学科生活化
1.众所周知“艺术来源于生活”,那么地理学科知识也不例外,它的理论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
初中地理课程相对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这就会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因此,教师就需要将简单的问题生活化,才能让学生不断地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例如,在学习沿海地区的优越性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平时生活中见过、养过、吃过的水产品进行统计和归类。通过分类再联系这些鱼类的分布情况,了解沿海地区渔民的生活情况,通过鱼的生活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条件,讲解沿海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环境。这样学生就非常好奇这样的课题,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
2.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出去了解大自然,走山访水,多多亲近大自然
在暑期,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去周边的地区进行采风,鼓励学生对当地的气候、地形、人文情况进行分析,互相讨论,自学成才。或许有些学生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但是通过其他学生的激烈讨论和讲述,慢慢也会对这些产生浓厚的兴趣,慢慢也会加入学习地理知识的队伍中去。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才能更真实、更实际、更加贴近生活,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学习积极性。
二、紧抓地理学科特点,改进教学模式
1.运用地理学科的多样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
地理学科的学习,涉及世界各地人文地理各式各样的内容,这些内容琐碎却充满着无限的奥妙。教师在进行地理学科的教学时,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信心,让学生不畏惧,能自如地应对今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就是要利用地理学科的多样性,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幻灯片技术,将地理学科中涉及的各种情景、地形、气候用动态图片展现出来,体现地理课程的多样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讨论,锻炼地理思维能力。
2.运用地理学科的广泛性,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地理学科知识无处不在,它广泛的涉及面是毋庸置疑的。地理学科可以将一个地区划分为多个方面进行透彻的分析。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仅靠课本知识的讲解。否则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在进行黄河流域地区的讲解时,讲述了黄河的流量、地理位置和分布情况等基本知识点后,要鼓励学生再进行课外知识的搜集。搜集一下关于黄河流域当地居民的生活特点,黄河汛期和雨季的关系等等,不仅能增强学生思维能力,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师要以学生为本,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1.课前提问,将课本知识系统化
教师在进行地理授课前,首先要将本课学习的内容系统地向学生阐述,让学生对课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规划出自己的学习路线。然后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所以说课堂设问是很重要的,一个充满吸引力和简洁明了的问题规划,能让学生有一个清晰有条理的学习头脑,在后来的地理学习过程始终如一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激情。例如,在学习某地区的气候分布情况时,教师可以先将什么气候下适宜种植的植物进行提问,然后描述出当地的植被情况,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有利于接下来课程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2.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自信,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在任何一个班级都有能力强的学生和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不能只关注好学生,而忽视了能力较弱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以学生为本,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平时的学习中,肯定好学生的优秀,也要鼓励其他学生不断积极上进。因材施教,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方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不怕犯错,在生活中不断积累地理素养,要做到学有所用。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动向,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总之,初中地理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的,教师和学生也开始逐渐重视起来。教师只有不断地改进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在地理课程的道路上更加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朱勇成.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教师核心素养;策略培养的实施
G633.55
一、我国基础教育的理念转变
教育不是固定思维模式下的产物,随着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基础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转变。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二、核心素养与地理核心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地理核心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初步形成地理学科的素养(见表1),在此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基础教育课程的共同核心素养,提炼出地理学科中那些更为关注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包括学科观念、学科思维、区域认知和实践活动四个方面。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什么关系? 简单地说,在这对关系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顶层设计,地理核心素养作为一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要对其做出贡献。
那么,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应该如何实施呢?本文以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为例,从地理教师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两方面来介绍地理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
三、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的实施
(一)地理教师自身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1.要树立教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教育理念是正确教育行为产生的源泉。树立教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是教师有效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首要环节。
2.提升教师自身魅力。绝大数学生都喜欢语言风趣讲解幽默,和蔼可亲,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外知识的老师,这些都提示教师应该提升自身魅力,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具备渊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3.不断丰富自身专业素质。除了同学科老师互助结对,形成学习共同体;还可多向不同学科明星学习,通过观摩“明星”教师的课堂实践,发现哪些是比较好的,值得借鉴的;哪些教学策略是更有效的,最终将习得的教学策略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例如,在近期观摩的本校一堂党员音乐示范课时,本人发现在八年级上册的音乐课本内容有“草原情曲”、“丝路驼铃”、“村寨踏歌”等单元,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对中国四大高原的地表特征的了解,和阅读材料“地形与民俗”的内容,则可以充分利用相应的音乐为地理教学所用。教师可给内蒙古高原景观配乐腾格尔的《天堂》体现地面平坦、一望无垠、牛羊成群的特点,青藏高原景观配乐韩红的《青藏高原》体现冰川广布、白雪皑皑的特点,云贵高原景观配乐李琼的《山路十八弯》体现崎岖不平的特点,黄土高原景观配乐胡月的《黄土高坡》体现千沟万壑的特点。
(二)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策略
1.创设贴近真实生活的地理教学情境
教师创设源于社会实际和真实生活的教学情境,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态度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地理问题解决能力、获取地理情感,最终在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就是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 。
例如,在进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教学时,本人为了让学生对这种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与体会,充分利用了本校的地势特点。本校所建位置并非一大片平坦地形,所以地势也刚巧呈三级阶梯状,校园建筑错落有致,列举一些学生很熟悉的建筑场地让其分析地势,学生能以积极甚至激动的状态迫不及待小结出我校地势的三级阶梯:小卖部在第一级阶梯,升旗的彩砖广场在第二级阶梯,塑胶跑道运动场在第三级阶梯。这种贴合生活情境的创设,通过课堂实践证明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2.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逻辑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学生学习相关课程时 ,教师为其提供相关的事例和问题 ,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来引领学生思维,对问题进行探究,找出解决方法,掌握相应的学科知识。地理学科知识是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遵从地理学科的基本逻辑,努力揭示学习地理课程的独特认知过程,确保学生在相应学段学习到的课程内容是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
地理学科的基本逻辑之一是,在自然界中,各种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的,一个要素变化会导致其他乃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在《地形和地势》这节中,一个以探究式教学来培养学生学科逻辑思维的典型问题,就是探究我国地势对河流、交通、气候的影响。比如,地势对河流流向影响从“水往低处流”的基本常识即可分析出,而对我国水能资源的分布与地势的关系的探究,则可借用“瀑布”在这一日常事物进行逻辑推理,水能丰富的地方应该是流速快,流速快则在落差大的地方易形成,落差大的地方则在三级阶梯的交界处最明显,由此最终推出我国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阶梯时,落差很大,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龚琳,赵媛,刘树凤.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体现[J]..地理教学,2015(16).43
关键词: 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自教育制度改革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处于蒸蒸日上状态,初中教学科目不断增多,地理学科成为检验和衡量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是否达标的重要学科。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限制,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时间和效率得不到保证,因此,初中地理老师要不断思考和探究,为学生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和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地理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现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实施探究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与现代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存在很大弊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和作用被忽略,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导致地理课堂死板、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锻炼,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新要求,全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能力。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改善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从学生角度探究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和发挥探究式教学的作用。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可以获取更多新知识和新能力,以更加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展示学习主体地位,这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
我们以“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一课为例。在这节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前置性作业,即完成导学案,其主要内容如下:1.勾画出教材中多种定义,并把重点定义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勾画。2.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辅导教材制作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表格,分别标出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植被特点等。3.思考问题:根据自身生活经验理解不同季节,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什么变化,以及不同气候的地区之间有什么区别;结合资料总结,气候变化和异常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会根据导学案内容进行思考和探究,积极查阅资料并进行思考。在课堂上,学生会将自己的导学案分享和交流,彼此分享经验和心得。学生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方式,会充分感受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以主人翁的心态投入自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为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第二,实现地理课程的生活化教学,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提出生活化地理教学,即把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连接,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实现初中地理课程生活化教学。因此,地理老师要深入挖掘地理与生活的衔接点,把日程生活中的实践引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地理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在。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拉近学生与地理学习的距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有效措施。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多变的天气”一课,在这节课的教学导入中,我是这样做的:“同学们肯定看过天气预报节目吧,对这个节目很熟悉,但是有谁注意过天气预报中涉及哪些方面呢?”紧接着利用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天气预报视频,并对天气预报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回忆本地一周内的天气如何,有哪些变化,对天气的不同变化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我以学生熟知的天气预报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了解天气变化和生活生产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地理学科教学的亲切感,让学生更加主动和积极地投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第三,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大篇幅地讲解概念和定义,学生不断吸收知识信息并存储在大脑中,掌握大量地理知识和信息。为了构建高效地理课堂,地理教师除了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传授课本知识的任务之外,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展有效的课外实践活动,给学生机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应用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条件。
比如,在学习“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一课后,学生对我国的水资源的了解更为深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我给学生布置了如下课外调查任务:根据全班学生的居住地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本小区和附近社区的水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存在浪费水资源的情况和是否存在水资源污染的情况,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保护水资源,等等。学生根据调查结果制作成表格或者是小论文,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这种课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得到增强,同时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需要不断优化,实现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和有效化,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地理素养,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地理教学最佳化。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01).
1.引言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而农村教学中存在教师素质不高,拥有的教学资源少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地理学科在农村初中教育阶段边缘化明显,难以引起重视。初中地理教师更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专业背景复杂,所学非所教现象突出。这些原因都制约着中学地理学科的发展和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建设。本文通过对湖南省14个地州市120所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问卷调查,了解湖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现状,提出了提高教师素养的策略方法。
2.湖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现状调查
本文调查的对象是参加“国培计划”(2014)湖南省级名师、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和短期集中培训项目的学员,共计120人。虽然该调查样本容量偏小,但是这些地理教师分布于湖南省14个地州市,共计120所学校,此调查教师覆盖了湖南省全区域基本市县及乡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数据基本可以反映湖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现状,为湖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1)湖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学缘结构分析。教师的学缘结构包括毕业院校、所学专业、任教科目。数据表明,50.97%的教师不是毕业于师范类院校,没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的系统知识,导致他们在教学活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较好地处理教学问题。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中地理专业的只占38.39%,非地理专业占到61.61%,60%的教师都是兼任地理教师。这些兼任地理教师属于所学非所教的适岗教师,缺乏地理学科专业基础与视野。(2)湖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态度分析。2001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在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同时,侧重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学会合作,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对地理教学有非常大的影响。调查发现1/3以上的教师仅了解一点新课改,即使完全了解的教师,实施教改效果也不尽相同。如怀化洪江实验中学的肖老师所在的学校自从实行新课改以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放了教师,这与来自学校领导层面的支持密不可分,每学期开学都会有老师和学生的动员大会,每个星期都会有教学反馈。而来自岳阳临湘市二中的吕老师也完全了解新课改,但是学校课改决心不强,迫于各方压力最后放弃了课改实验。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上课前,70.21%的初中地理教师会认真备课,说明多数地理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工作态度端正,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3)湖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学科前沿知识分析。地理学科前沿知识包括当代地理科学的前沿领域与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新理念等等。只有接近一半教师对于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比较了解,知识的滞后将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正因为如此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非常投入,他们会主动要求该方面的专家补充关于googleearth,GIS技术,以及多媒体效果制作等相关的知识。(4)湖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教学反思分析。教学反思是及时总结自己上课的经验与不足,在下次备课过程中将会重新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并写下教学札记,这样有助于自己日后教学的提高。数据表明,52.13%的教师会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有重要作用。教学反思应该多指向课堂教学和学生发展,教师在进行反思后也要有改进行动,这样将会很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效果。(5)湖南省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分析。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是终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55.32%的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业务水平,而有36.17%的教师仅仅是为了评职称。
3.策略
鉴于以上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今后要更加深入地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相关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优先发展的长远规划,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进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1)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技能。知识结构包括地理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地理学科前沿知识等。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地理学科研讨活动,阅读教育典籍、期刊杂志等来扩充相关知识。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和课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通过举办相关的学科竞赛和教学比武大赛,让地理教师在观摩、模拟和磨砺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2)提高地理教师的专职比例。兼任地理教师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不能更好的挖掘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旁征博引更难以融会贯通,从而限制了地理课堂的深度和广度,有碍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校应该提高专职教师比例,鼓励地理专业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去教学,使得教师只上一门课,进而上好一门课。(3)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培训效果。建立教师分层研修机制可以调动不同层次教师的兴趣,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所在不同专业层次的要求,设置不同的研修目标,选择不同的研修内容,实施分层研修,切实提高教师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设立更多的交流平台。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国培计划”只是一个短暂的培训,教师们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争取尽快成长为省级名师骨干。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