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7 17:19: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虚拟与现实的思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虚拟”“现实”与地理教学
(一)虚拟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虚拟地理环境,可以定义为以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为主体的一个虚拟共享空间与环境,它既可以是现实地理环境的表达、模拟、延伸与超越,也可以仅是指赛博空间中存在的一个虚拟社会世界。其中的化身人、化身人群、化身人类是表示现实世界中的人与虚拟世界中的化身相结合后的集合体。化身是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的三维图形表达,是一种身份表达。对于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吕国年教授也给出了定义:虚拟地理环境(Virtu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VGE)是指数字化了的现实地理环境、恢复与复原的过去的地理环境、预测与预报的未来的地理环境。为了更好地界定虚拟与现实的区别,本文我们暂且以吕国年教授所给定的虚拟地理环境为蓝本进行论述。以此概念,虚拟地理环境用于地理教学主要表现为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下,主体运用某种软件(ARCGIS、AUTHORWARE等)进行模拟现实的教学活动过程。
虚拟地理环境应用于地理教学有如下特征:(1)真实环境的仿真模拟再现,如地形、地貌以及河流等环境的真实再现,包括对过去或未来的模拟再现。(2)用户可以在其间任意虚拟侵入、渗透和交互以及根据意愿任意移动。(3)部分可以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查询和空间分析。例如运用GIS可以实现这种高级的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4)可视化是其重要的价值体现,是用户实现应用的基础。
(二)现实地理环境的概念及特征
通常,我们这么来理解现实地理环境: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是能量的交错带,位于地球表层,即岩石圈、水圈、土壤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交错带上,其厚度10~30千米。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是一种人类能够直接感觉到的真实地理环境。本文中还要涉及一种地理实体模型的展示探讨,我们暂且将其定义为“现实仿地理环境”。二者同属于“现实”范畴之中。
现实地理环境有如下基本特征:(1)复杂性。地理环境中涉及的因素种类多、数量大,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连接,结构十分复杂。(2)关联性。众多的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各自规律性的关联,同时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的哲学原理。(3)地域性。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但是不同的地域其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4)稳定性。一定的地理环境在现实世界中在较长的时间内,其形态特征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例如山地不会轻易转变为平原,平原不会短时间内成为永久性海洋。(5)实践性。现实地理环境的深层可知性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地理学习者只有在现实的地理环境中才能深刻体会与感知地理事物的存在价值,在现实活动中体验地理学习的无穷乐趣,以及培养自身的真实地理情操。
(三)“虚拟”与“现实”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地理环境在地理教学中具有超强的优势效应,如地形地貌时空动态仿真模拟、水文动态模拟、社会文化现象静动态演示等。地理环境具有空间性和区域性,直接的现实活动很难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展示出来,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于虚拟的地理环境将纷繁多样的地理事象很简单方便地呈现出来,以达到教学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地理教学内容,如果完全依赖于虚拟的信息媒体,会使教学过程单一化、程式化,致使师生陷入虚拟世界无法现实表达。所以,我们在应用虚拟世界的同时,也应注意现实世界的教学实现。
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生本身存在于地理环境之中,对所在地理环境有一定的浅显理解,但是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地理事物或难以表达的内容时,如果能够在教师引导之下亲身感受或间接通过现实仿地理模型来进行地理事物感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现实地理环境的特征不可能实现学生的彻底实践性,所以还应注意结合虚拟世界的动态便利来实现教学过程的双赢。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所学地理内容,因质制宜、合理安排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避免“一刀切”所产生的“学习审美疲劳感”,注重虚拟与现实的双重地理环境的有效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互动状态。为了较为明确地说明该问题,本文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这一地理教学内容为例进行详细的探讨。
二、案例分析
(一)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教学案例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的内容,该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为要用纷乱的二维地图来想象复杂的三维地形,对于立体感还比较差、见识也比较少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掌握难度较大,非常不容易。初中地理新课标在该部分的课程标准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利用泡沫塑料、沙土等制作地形模型。虽然“标准”中只列出了三个地形部位,但其他的地形部位也应作为教学要求,不然的话,学生将不能完整地读懂等高线地形图。在几种常见地形部位中,山峰、鞍部、陡崖都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难一些。为达到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在读图的过程中总结出山脊部位和山谷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同时,新课标中并未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问题有所要求,即使如此,我们在真正教学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其应用性。这样不仅让学生懂得学习该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也符合初中地理新课程理念,进而为学生以后进一步深化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学生现有认知比较浅显的情况下,如何把握等高线的抽象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着实需要进一步探讨。
在此情况之下,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当地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形态,首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感性知识经验,然后利用虚拟地理环境进行展示,让学生深刻理解等高线的含义及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的形态特征。同时,为了使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有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等高线实体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这样,便将地理知识的学习实现了现实地理环境初步感知――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现实仿真模型的自主建立的过程,使学生的认知由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最后达到现实应用的目的。这样的虚拟与现实世界的良好结合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地实现兴趣与效率的双赢。
(二)“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地理教学策略
1.现实地理环境考察阶段
地理教师提前让学生预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意义地指导山地不同部位的含义,即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顶。提前带领学生或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野外或相关环境的实地观察,切身感受山地不同部位的现实景观。如果实地缺少相关的部分景观,可以指定相似的小地理事物环境进行仿似观察。例如,学生可以去附近公园的高地,仿似感受山顶的景观,在高低凹坡处感受山谷的景观,等等,从而使学生在头脑中初步积累相关的感性材料,为下一步理性感知的加工提供必要的准备。
2.虚拟地理环境演示阶段
(1)首先可以利用ARCGIS10.0软件进行山体三维实体与等高线的交互显示。打开经过处理的三维实体遥感图,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山体的不同部位:山脊、山谷、鞍部、山顶等,使学生对山体概念有个清楚的认识,如图1所示。然后,再打开与该山体模型相对应的等高线图层并叠加到图层1上,如图2所示。移动鼠标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山体等高线,最后定为俯视图观察角度,如图3所示。接着,关闭图层1,在演示窗口只留下等高线图层,如图4所示。此时关于该山体的等高线地形图一目了然。
(2)在AUTHORWARE 软件环境支持下,同样可以进行等高线与山地实体的转换,并且赋予其更加灵活的动态性。具体演示过程如下:首先显示一个简单的山地图片,然后在不同的高度上显示等高线,关闭山地图片,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实体框架,如图5。然后点击图5所示的“down”按钮,会使该部分等高线向下移动,形成一个平面形式的等高线示意图,如图6。接着再点击“up”按钮,等高线又恢复到立体结构,如图5。之后,根据这样的演示先让学生理解等高线的来源,使学生的认知从立体到平面实现动态的转换,然后根据类似的立体――平面的转换,进而实现山地不同部位的三维到二维的转变,使学生能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平面深刻感知其立体的模式,实现一种从虚拟到现实的认知感受。
3.仿真实模型实践阶段
学生在观察多媒体进行等高线三维模拟展示之后,就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等高线的产生过程,深化学生的理解,需让学生亲手制作等高线实体模型,那么教师可以先以自制模型为例进行引导。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现实环境事物来深化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也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立刻激活了学生的热情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学生开始观察、思考、实践、模拟,创造出了很多奇妙的小点子。此时我们可以利用身边信手拈来的事物,让学生思维发散。总之,要充分利用周围现实环境的事物实现地理学习的生活趣味性。
(1)纸环叠置抻压法
材料准备:白纸若干张,剪刀,胶棒,彩笔。
这种方法的制作过程如下:找一张白纸,剪成一个圆环,圆面尽量较宽,命名为“圆1” ;再减一个圆环,圆环半径略小于圆1,命名为圆2,将圆2的内侧边界与圆1内侧边界用胶棒粘牢;接着再剪一个圆3,其圆环半径比圆2略小,将圆3外侧边界与圆2外侧边界用胶棒粘牢。依次类似剪几个圆环,并且依次按以上做法似叠罗汉在边界处粘在一起,最终形成一个类似山体的模型。然后在山体模型的棱角边缘用彩笔画线,模拟等高面的边界,接着从所谓山顶向下按压就会形成平面等高线示意图,彩色边界线即为该山体的不同海拔的平面等高线。同时还可以拉抻形成立体模型,在立体与平面转换过程中体现灵活多变性。根据类似做法,我们可以制作稍微复杂的山体,即带有山谷和山脊或其他的山体模型。这样的制作简单易懂,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实际操作简单,与传统的泡沫塑料法相比既省时省力,又可以进行立体与平面的转换,一举两得。
(2)铁丝套用法
以简单山体为例,先用纸片制作一个简单的山体模型,然后假想以桌面作为海平面,在山体不同的海拔高度相应的以合适的细铁丝圈套牢,将细铁丝取下,在桌面上按海拔高低顺序进行圈套,形成一个简单的等高线平面实用图。这种制作方法也非常简单易懂,学生容易完成,符合学生初中阶段的简单认知规律。
(3)手心纹理观察法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手心,发现有许多纹理,汗液会集中于纹理凹内。这时我们可以假想凹线为山谷,那么汗液代表流水,汗液集中在手掌纹理凹线内,也就说明如果山上有水源一般会集中在山谷顺地势而下,这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水与山谷”关系的理解。
(4)双拳对接法
把两只手弓起来,对连在一起,形成两座山脉。手指关节突起的部位就是山顶,两手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手的侧面相当于陡崖。
(5)土豆切割法
将土豆看成是一个山体,按照一定高度比例切成不同小片,表示山体不同等高面。然后从最低面开始依次取出“等高面”放在白纸上,用笔将边界轮廓描画出。这样一个土豆山体等高线示意图就画成了。这种做法可以使学生对等高线的产生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同时也增加了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些地理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经验学习来获得知识,所以必须依靠虚拟地理环境的演示来实现形象逼真的感受,但是我们看到虚拟世界带给我们丰富多彩的感知的同时,往往对其依赖过度,久之便会产生一种脱离现实的飘渺感。因此,对于一些地理事物的学习,我们不可缺少地要走进现实世界,只有将现实与虚拟有效地加以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才会实现趣味性和实效性的共赢,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娟,魏世明,林叶彬.“虚拟情境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8).
[2]赵粤涛.虚拟建造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
[3]林珲,龚建华.论虚拟地理环境[J].测绘学报,2002(31).
[4]李海成.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解析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计算机教育,2009(6).
[5]荆玉英.地形图等高线的测绘方法[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10).
[6]肖旭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与实例解析[J].中学政地史,2012(4).
【关键词】大学生;网恋;原因;结果;影响;对策
网络时代, 互联网以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标志的生存状态, 以交互性、虚拟性、学习性为标志的运作模式, 以多边性、全时性、共享性为标志的机制特质, 使网络直接影响到当代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网聊和网恋, 几乎成为当代青少年的一种文化时尚。在高校上网聊天和网恋更为流行, 许多大学生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网恋。网恋到底是怎样的?它究竟有什么魔力?网恋的结果是苦是甜?它又给大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网恋? 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生“网恋”现象解读
(一)何为“网恋”
所谓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情。所谓网恋,就是鼠标和鼠标诉衷肠,键盘与键盘说情话,电脑和电脑谈恋爱。所谓网恋,就是聊天室爱情:聊天室是爱情超市,总有一件任你挑选。所谓网恋,就是以屏幕当风月,一个人哭笑喜悲。所谓网恋,就是站在镜子之前,面对自己谈情说爱。
(二)“网恋”内涵
目前, 学术界对网恋的界定尚存争议, 争论焦点在于: 网恋究竟是仅指纯粹的网上之恋, 还是通过网络恋爱。前者作为狭义“网恋”,是指将网络视为恋爱平台, 仅停留于精神层次上的网上恋爱阶段而无关现实;后者作为广义“网恋”, 是指恋爱双方相识、相恋于网络空间, 并包含时机成熟后的后期网下发展。尽管目前对“网恋”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 但大多数学者都基本认同将“网恋”定义为经网络相识后发展而成的恋爱关系,为此, 可以认为,“网恋”是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与情感对象经相识、相吸、相知、相许而进行的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的过程。
(三)“网恋”特点
网恋是虚拟与现实的有机统一,与传统恋爱一样, 网恋也是培育爱情的过程;但是,网恋又具有不同于传统恋爱的特点:一是以网络为中介, 男女交往行为具有直接性、随意性的特点。通过网络, 天涯人可以共此时, 万里心可以连一线。二是以文字为载体, 可以形成较大的想象空间,使人们能够凭借语言勾勒对方的形象。三是虚拟性与真实性并存。网恋是真实的。在网上, 你可以向异性流露真情实感,从中获得情感交流的满足。网恋又是虚幻的。网上的许多人都戴着面具伪装自己,自称妙龄少女的人可能是八旬老太,信誓旦旦只为你心动的人可能也在对其他人说着甜言蜜语。所以在网络上你喜欢的他,现实中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其网恋表现为以下特点: (1)比例升高。网恋虽然近几年才抛头露面,但在高校很快风靡起来。(2)投入性。大学生一直生活于象牙塔内, 缺乏对现实因素和后果的理性考量,一旦陷入网恋即表现得异常投入。(3)网恋比例呈现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渐下降的趋势。不难看出, 随着年级的增高, 学生对网恋的态度越来越理智, 也更现实了。(4)大学生网恋的结局绝大多数是失败或悲剧。网恋虚幻而美丽, 但一旦面对现实则往往见光死 。据上海某网络公司的一项大学生网恋调查显示, 网恋成功率仅为千分之一。
二、大学生缘何热衷“网恋”
何以在明知虚幻、责任感缺乏的网络空间仍会产生恋情? 为何在网恋的种种失败中,大学生的热情却依然高涨?“网恋”正在网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究竟有何魅力?不可否认,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客观上满足了大学生轻松交往的要求,使得他们可以免除现实交往中容易产生的各种矛盾,随心所欲,想恋就恋。但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是其网恋的内部动因。
第一,距离产生美。心理学家分析,距离可使产生朦胧,朦胧为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想象则可以产生美感。大学校园本来就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大学生又对新事物有强烈的猎奇心理,容易被网上陌生人的神秘、浪漫和新鲜吸引,陷入爱河不可自拔。
第二,寻找自我。有一些大学生性格孤僻内向,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自我认同感较低,由于没有信心而怯于向周围的异性表白情感,而网络正好给他们提供了捍卫自尊、获得异性认可的虚拟平台。
第三,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学是每个高中生理想的“人间天堂”,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开启人生新航道的地方。然而,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失去目标与动力,无所事事,生活空虚寂寞;还有的学生理想很丰满,可心有余而力不足,自身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于是到网上寻求心理慰藉和刺激。
第四,大学生普遍有从众心理,对网恋也不例外。看着身边的人纷纷网恋,自己也禁不住诱惑而加入网恋的行列。
三、大学生“网恋”的结果
结果之一:由网而恋
“兴趣——网络聊天——比较投机——朋友——知己——现实部分资料互换(照片/电话/视频)——现实相见(相恋)——克服客观因素——最终在一起”,这是“由网而恋”并走向现实的基本模式。网恋成功者认为:网络只是媒介工具,两人最终能否在一起和现实中的恋爱一样,关键在于两人是否投缘;风险与收获并存,现实与网络都是如此。
结果之二: 恋上了网
痞子蔡在作者简介里“人物的真实性”中说:“何必在网络这虚幻的地方来讨论真实。”网恋又何尝不是如此!网络在消除阻碍的同时,同时也失去了真实。 在这个亦真亦幻的空间里,我们甚至不能确定对方到底是男是女,是老是少。“网恋”中的男生多是潇洒、幽默、博学、体贴的 “高富帅”, 女生也都是美丽、可爱、温柔、善良的“白富美”。好多大学生“网恋”者最终都只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沉迷于虚幻的美好。
结果之三: 浪漫浇出“不结果实的花”
每个人都对爱情有美丽的幻想,而网恋就是实现的方式之一。网恋的浪漫,让上网的人拥有了一份虚拟空间的网络情缘,网恋的美丽,又让流连网中的人在其中迷醉沦陷。但网恋在披上浪漫的面纱的同时,其本来面目也变得模糊起来。返回现实时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的时候,很多网恋就很快终结,之前所有的甜蜜和浪漫也转而即逝。当所有的红晕随着邂逅如潮水般褪去,当曾经那些天涯咫尺的牵挂因为热情的消退而消逝苍白,所有的一切又都化为乌有,成为一场空,这也是网恋最让人痛苦的地方吧。网恋的浪漫之花虽然开的艳丽,但却常常昙花一现,这是让身陷其中的人最无奈的事。
结果之四: 千里恶缘“一线”牵
网恋是一个充满谎言的恋爱游戏,表现出虚情假意,带来很多骗局。在现实中,有的大学生通过网络与陌生人打交道,有的甚至与网上恋人尝试“”,结果真的成了“一帘幽梦”,抱憾终生。由网恋引发的经济诈骗、、杀人等案件层出不穷。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的时候, 是否该想一想, 那温文尔雅的外表背后,那才华横溢的文字后面是否是一颗丑恶的心灵?网恋编织爱情也掘造陷阱,任何网友都要保持一份清醒。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 网恋”
尽管有些网恋确实被下载到现实生活中, 但总体而言, 大多数网恋还是无法下载的。而且, 网络中的相爱存在太多字符后的想象效应, 孕育的是一种感觉, 一种梦幻, 因此它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比如耗费青少年大量时间和精力, 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由于网络犯罪等危害大学生个人安全。因此,对于在校求学的大学生,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当重视这一问题并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和引导。
(一)多开展课外活动, 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学生“网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时间松散、精神空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以低年级学生为重点,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吸引学生参与到健康向上的体育和文娱活动之中, 扩大其生活交际圈,减少和避免无聊或寂寞情绪的产生。
(二)引导青少年对其情感进行合理控制和适度调节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心理断乳期”,人际交往的挫折、角色转换的困难、环境适应的障碍,这些都极易给青少年带来心理上的失落感和寂寞感,渴望来自朋友(尤其是异性) 的关怀和慰藉,寻求新的感情依托。高校要针对青少年的这一特点积极开展心理辅导,通过心理调节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自我情感调控的方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三)教育大学生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网络世界是一个容纳虚假和谎言的虚拟世界,网上聊天是一个允许人们戴着面具生存的空间。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已婚可以伪装成未婚,男人可以伪装成女人, 魔鬼可以伪装成天使, 这就为爱情骗子提供了机会。同时,处于青春期中的大学生对异性充满了好奇,而网络则为其提供了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 他们与异往的经验较少,又缺乏理性的思考,所以容易轻信他人,而这就给诈骗、、凶杀等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教育他们首先要破除对网络的神秘感, 认识到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卑鄙者的罪恶, 要较为理性地控制自我, 警惕网络陷阱和网络犯罪, 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意识。
参考文献
[1] 程燕,余林.“网恋”研究现状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04):46-47.
[2] 陈光磊,黄济民.青少年网络心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5.
[3] 程燕,余林.大学生“网恋”透视[J].山西师大学报, 2006,5(03):146.
[4] 吴友军,孔扬.关于大学生网恋问题的理性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5):22.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高职院校、强电、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289-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自动化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及企业对技能人才的知识与技能结构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高职院校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到实训教学中来。以强电方面教学为例,它的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涉及到动手,而对电本身来说它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会真正接触到强电,那么在真正的工作中势必要遇到一些问题。
1传统强电实训教学方式的弊端
传统的强电实训课程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些问题。首先,强电的操作台实习设备昂贵,设备数量是永远无法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即使是进行了分组合作的方式。其次,教材所涉及的设备系统和型号是多元与广泛的,而实验实习设备的系统无法配齐。再次,真实设备的作用给初次接触实验和实训的学生操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人身安全隐患,特别是在通电的情况下这样的问题就更明显了。
2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特点与在强电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及硬件设备,实现一种人可以通过一定感知方式所感受到的虚拟环境,提供给人们通过计算机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全新方式。改变了过去人类除了亲身经历,就只能间接了解环境的模式,从而有效地扩展了人类的认知手段和领域。在通过多个阶段的强电虚拟仿真软件教学应用实践和思考后。我认为其对现实教学可以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2.1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了全新的学习情景--彻底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任何强电实验设备的原理和结构,学生开始基本都不具备相应知识基础,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后,不但可以将设备外部信息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甚至可以进入设备的内部进行观察,生动直观的感受与学习。
2.2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节约了教育成本--实现低耗、高效与环保、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操作培训中,强电方面的教学都是在尽可能的利用真实的设备。这些设备种类型号繁多,价格也比较贵,因此不可能准备太多。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引入后,从现实意义上节约了成本,从长远看更是有利于整个行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深远。
2.3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绝对安全环境--实现文明、安全操作。计算机虚拟仿真系统引入后,不会因为学生的错误操作而损坏操作台,更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学生可以大胆地独立进行学习。这样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具有一定的学习趣味性,也相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
2.4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便于教学--合理组织教学与标准化考核。虚拟仿真技术使得教师可以以广播的方式在每个学生的屏幕上演示其教学内容,使所有学生均能看清楚每个动作细节并进行模仿。
3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3.1 要结合学校条件与教材实际,选择合理、系统、功能完善的仿真软件,明确虚拟与现实的差异,特别是对系统欠缺和不完善功能的了解,教学中做到避免系统、型号与功能混乱。
3.2 应该合理安排虚拟仿真学习阶段,一般情况安排在强电学习的初学阶段,学习完线路焊接后为好。
3.3 要在仿真系统学习过程中按实际操作的规范要求严格进行,且不可因为虚拟而不负责任地进行野蛮随意操作,养成不良习惯。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完善,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正向着开放、集成、智能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将是必然趋势。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它的性能更通用,功能更齐全,成本更低廉,更加逼真的逼真的还原了强电实践应用中场景,这种新的教学媒体必将广泛应用于强电和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中来,最终在现代化技术教育领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贺雪晨等.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教程 》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6-01
关键词:增强现实;教育教学
在信息化科技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年轻的学习者可以学习更多更复杂抽象的知识,而不仅仅是早期教育中一些浅易的基础性知识,因此传统教育已经跟不上学习者认知理解的步伐。幸运的是,一些新技术的出现,提高了学习者对复杂思维概念的理解,同时为学习者进行一些通常环境下难以实现的实验提供了机会。笔者以探析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宗旨,介绍了增强现实的相关概念,以让读者对增强现实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描述了增强现实技术被融合到教育中将会为教师和学习者带来的优势。从理论支持方面呈现了增强现实技术如何能够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预测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将会面临的挑战。并对全了总结,并对增强现实技术与教育之间的融合进行了展望。目的在于希望增强现实技术能够改善提高传统教学,同时希望能为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些许意见。增强现实涉及到多种计算机运作技术,一般是通过移动技术,以增强物理位置和多个带有数字信息的对象。数字信息可以具有各种形式,包括文本,音频,视频,网页内容和3D建模。增强现实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延伸,增强现实不同于虚拟现实,因为它不是用合成环境代替真实的世界。虚拟现实的连续性描述了不同类型的现实如何相互关联。在这个连续性上,增强现实是位于居间的现实区域,即在物理环境和一个完全的虚拟环境之间。居间的现实包括位置更靠近物理现实的增强现实和更靠近虚拟环境的增强虚拟性[1]。增强现实应用程序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叠加虚拟影像,引导给用户新的使用标志信息或是通过桌面摄像头和实时处理来看见几何形状,而更贴近生活的是地理定位、地理标签入口和用交互式打印的产品。增强现实技术提供模拟托管场地和数字信息。正如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报告中指出,虽然到目前为止增强现实最普遍的用途是消费领域,如市场营销、社会参与、娱乐或基于位置的信息,但是新用途似乎每天都在出现,而且创建这些新应用的工具甚至都变得更容易使用[2]。
1增强现实技术融合在教育中的优势
增强现实技术已经在诸如医学、军事训练、工程设计、机器人及远程机器人学、制造维护和修理、消费设计及,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发展。综合增强现实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分析概括出增强现实所特有的优势,并将这些有利优势融合到教育中,对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教育的展开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1.1增强现实加强了学习者对知识的感知
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将合成的感觉信息融合进用户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中,当把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就可将原本教育课程中无法呈现不可抵达的真实世界,或者是仅仅存在于教师和学习者想象中的微观世界用三维动画模拟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使教师和学生方便地对其中的事物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3]。增强现实加强了教师和学习者对真实环境的交互体验和对知识本体的感知,并从多方位,多角度刺激了学习者的学习。图1中,为增强现实技术在历史课程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在历史课堂中利用多重接触增强现实系统设备来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在历史课堂中学生们会有很多问题,如找到地图或是图像类的视觉数据和他们的空间或是时间上的关系,并把这些关系读入文本等问题,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图之间被联系在一起的进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第一个多重接触增强现实系统展示设备给学生呈现了实际的历史地图,第二个设备运用3D模型呈现给学生丰富多彩的仿真内容,最终形象化的图像内容如图1所示。图2、图3为增强现实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图中给出了托波尔恰尼城堡废墟形象化的可视图片,其中包含了该城堡的基本有价值的东西。
1.2对于特殊专业具有高的应用价值
增强现实对于在实践中学习或者操作具有危险性的专业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如高等教育中的核工程专业中有一些课程,存在教师难以教授、学生又难以理解的问题,因为教师难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只能用语言为学生讲解,学生在单调乏味的环境难以吸收同化枯燥的理论,加之核工程辐射力非常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学生无法到真实场景中去实践感知,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将极大地弥补这样的不足,增强现实技术可以为师生提供逼真形象的学习情境,即使不去到真正的核工程现场,也能够让学生在几近真实的情境中有效学习。
1.3增加了学习者之间的互动
增强现实加强了真实世界,让学习者在虚拟与现实结合的环境中真正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进行了互动和有意义学习。如在天文学方面,增强现实的优势也非常显著。运用增强现实技术,教师可以方便地表达几何形体的变化以及在空间中的关系,而学生在这种虚实融合的立体环境中更容易地掌握复杂的空间概念。
2增强现实应用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支持
2.1认知主义理论对增强现实的支持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是经验的重组,是认知结构的获得和建构过程,强调有机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取得与环境的平衡。同时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认知结构的不断建构过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对自身进行认知加工的特定情境和特殊过程,从而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中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能否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是教学活动的关键点之一,而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因此,将增强现实应用到教育中须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注重学生的具体经验和对情景的理解,使得学习者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顺利完成,建构起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发展。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增强现实的支持
建构主义是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中最有力的理论支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增强现实为教育课程所创设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与建构主义的四大属性进行了完美的对接,在应用增强现实的教育课堂中,多媒体技术是创设真实情景的有效工具,与增强现实技术相结合后则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超越时空和地域的协作学习将会成为增强现实学习的一种模式。增强现实的意义建构能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去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使得增强现实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更加有理可依。
3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1教师习惯用熟练的教学方法而不愿尝试新方法
知识的传递,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帮助者和传授者。但有一些知识是需要传递的,需要教师的讲述,而教师在知识讲述的过程中,习惯用自己熟知的手段和方法。有位学者说:每一次新技术的出现都不会一帆风顺的,由此,如果必须让教师们融合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们可能会出现不会上课的现象,因为多少年来他们已经有了一套独特的直观经验和教学方法,让他们快速改变方式,就需要重构教学体系,而这些经验丰富的教师们多数都对技术的使用不够熟练,重构教学体系过程花费很长时间和较大精力。这也是增强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中,教师会遇到的一个极大挑战。
3.2增强现实作为新型技术应用到教育中,其转变过程会遇到困难
增强现实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在其刚开始出现的时候,除了在考古损毁遗迹的复原展示和文物保护上有所使用,在其他领域使用得非常少,在教育中的应用更是罕见。加之人们在运用新技术学习时,会产生很多来自环境和人为的障碍、易受外在增强现实技术形式的干扰,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身的学习等问题都说明,增强现实技术被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的初期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技术工作者预先设计出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方案和策略,以确保增强现实技术更好地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让可预想到的问题得到最大化地解决。
4结语
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增强现实更是发展的如火如荼,综合增强现实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站在教育的视角下冷静思考增强现实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不难发现,今后要解决的是把增强现实技术转化为可以真正上手的教育教学工具,才能将理想的状态变为教育现实。变革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如PPT其实在20年前office软件刚出来的时候就有了,但几十年后才成为现在课堂中讲课工具,所以一项新技术起初出现时,用的人很少,甚至会受到质疑,增强现实也是一样。未来,基于增强现实技术自身的特点,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将较多地体现在教育游戏和e-Learning的学习中,增强现实将能够为教育游戏提供3D虚拟世界和3D虚拟环境,对于e-Learning而言,增强现实技术将可以让学习者在增强现实的学习空间中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参考文献:
[1]JOLANDA-PIETAVANARNHEM,JERRYM.SPILLER.Usingaugmentedrealityasadiscoverytool[EB/OL].ht-tp://dx.doi.org/10.5703/1288284315328.
[2]NMCHORIZONPROJECT.NMChorizonprojectpreview:2013museumedition[EB/OL].http://www.nmc.org/pdf/2013-horizon-museum-preview.pdf.
[3]MATEJNOVOTNY,JNLACKO,MARTINSAMUELK.Applicationsofmulti-touchaugmentedrealitysysteminedu-cationandpresentationofvirtualheritage[J].ProcediaCom-puterScience,2013(25).
[4]罗明东,和学仁,李志平,等.教育技术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 虚拟生活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建构 载体优化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已经迈入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空间已经从传统的现实世界延伸至虚拟世界,虚拟与现实的矛盾逐渐凸显,人们的认识和思维、日常交往和实践都在经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主力军,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考人在虚拟世界中的真实存在,给予现实的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新问题。
一、虚拟生活方式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阈
虚拟生活方式是一种崭新的人类生存状态,人们通过虚拟技术在网络上再造一个与现实生活世界相区别的生活世界,是“通过语言、符号、规则、数字等人化形式对生存世界、生存活动和生存意义等的建构”①。虚拟生活方式是现实生活的虚拟化、网络化、数字化、符号化,人的社会关系从“人―人”的模式转变为“人―机―人”的模式,网络不仅是交往的媒介,更是交往的对象。
虚拟生活方式的出现,给人们的现实生活提供了新的空间、新的平台和新的可能,同时也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这是科学技术发展对人类生存影响的必然反映。在虚拟生活空间,人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都面临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如何科学认识和积极应对这些影响,作为以塑造人为主要内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责无旁贷,关注人,面向人,从现实的人出发,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探寻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的群体,网络虚拟生活从根本上改变了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和原有的生活观念。借助网络平台,大学生提高了学习与生活的自由度,促进了自身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展。但同时虚拟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诸如负面信息的传播、网络道德的失范、过于沉溺网络。凡此种种,大学生如果长期处在虚拟生活之中,容易使人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度,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力,从而影响自身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1.一些大学生网络素养较为欠缺,网络信息辨别力和价值判断力较弱。虚拟生活方式满足了大学生对信息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需求。然而,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网络空间快餐式、碎片化、非理性的思想和观点,加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尚未成熟,信息获取能力突出而信息评判能力不足,容易导致一些大学生道德意识、思维方式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迷失,导致认知偏差,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性作用的发挥。
2.虚拟生活方式对人的人际交往关系和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在一些大学生身上较为突出。虚拟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自由性和自主性,但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漂泊、动荡的感觉,在心理上容易形成焦虑、烦躁和压抑。虚拟生活方式的过度虚拟性容易造成人格的分裂,使人不能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合理的转换,不能形成虚拟与现实的统一与和谐,造成人与现实的冲突和矛盾,与现实人际关系的冷漠②。同时,这种虚拟性还会引发人际交往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道德感的缺失和对自我的放任自流,虚拟生活中容易出现道德失范甚至网络犯罪。大学生的身心尚未完全成熟,上述负面影响容易引发心理障碍、情感冲突,需要引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度的重视。
3.虚拟生活方式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一定的消解作用。互联网加剧了人类理性的工具化,人类对待技术的态度带有明显工具特征。如果人的思想行为日趋功利和世俗,那么就会出现理想失落、价值悬浮、精神危机困扰着人类③。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的滋润,需要强化对生存意义和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研究虚拟生活方式的新特点,从中寻找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新的生长点,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虚拟生活方式的负面影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思维,不断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二、虚拟生活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虚拟生活方式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变革,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载体的创新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抓住这样的变化,根据网络及人们在网络领域思想与行为的特点,积极主动创新工作方法和手段,解决虚拟生活方式条件下提出的新课题,更好地发挥自身对大学生思想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1.如何科学把握虚拟生活方式存在和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新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虚拟生活方式存在的客观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秉承开放和平等的原则,摒弃主观、武断、凭现实经验开展教育活动的思维模式,充分把握网络虚拟生活主体的思想变化脉络,全面而具体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教育的人文关怀,充分理解学生在信息选择、和反馈上拥有的自,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前提下重视科学理论的深度引导,促进大学生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而不是单纯地强制和灌输。
2.如何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环境,找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体系中,应当重视虚拟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素质培养的内容。人的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有助于网络空间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这需要教育者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追求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自身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地过滤人格品质中那些依附性、保守性、被动性、狭隘性等消极因素,提升人格品质中优秀的因素,以焕发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一种积极参与和主动创造的精神⑤。
三、虚拟生活方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构和载体优化
人的认识是随着实践不断深化的。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单纯是技术发展的问题,更是环境发展的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虚拟生活方式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把握趋向,强化问题意识,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和关节点,探索虚拟生活方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需要树立实践意识,坚持实践第一,引导大学生克服在虚拟空间里的种种困惑和问题,提升自身精神追求的层次,壮大主流舆论,凝聚思想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精神追求的目标取向,始终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实践说明,将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现实抓手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新的环境下有所作为,首先要在教育内容的建构上有所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作用。思想引导包含心理引导、道德引导和政治引导等三个主要方面,政治引导是本质⑦。虚拟生活方式下,应当把引导大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政治伦理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
网络时代让大学生享受着媒介技术变革带来的便利,也给了大学生更大的参与传播的权利,而这意味着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中,要增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媒介素养强调的是网民在意识形态层面的批判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道德责任意识⑧。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包括价值判断教育、网络舆论伦理教育、信息素质教育、网络法治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研究、分析相关媒介信息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辨别和批判意识。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资源,通过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丰富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大学生提供理论深度引导和实践参与,帮助其理性审视网络媒介信息、积极主动参与网络媒介信息的接收、分析和传播,引导其认识到网络环境虽然不具有如现实世界那样的外在可感知的客观实在性,但它仍具有功能上的客观有效性,大学生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需严肃对待,理性看待网络交往,既要有良好的网络交往能力,又要加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提高表达能力,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具备社会责任意识,在网络信息生产及传播活动中,遵守网络道德与法律,平等享受网络的自由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依法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和谐健康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在新的环境下有所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引导的载体需要进一步优化。所谓载体,是指存在思想引导的过程之中,承载和传递思想引导信息和内容,并借以实现思想引导主体和客体之间互动的物质实体和具体活动形式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包括课堂教学、谈话、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新兴载体则是指在虚拟生活方式下出现的网络载体、社交工具、手机及其他科技设备等。所谓载体优化,就是指如何科学认识并充分运用新兴载体对传统载体的促进和发展,如何将虚拟生活方式下所展现的新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因势利导,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已经不仅仅是技术手段,不仅仅是教育平台或工具,已经是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重视网络对人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的转变,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缩短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在教育教学中引入先进网络技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从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律,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维度,提升其实效性。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互联网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学生已经不单纯是教育教学的对象,更是教育教学的主体。网络是主体多元、平等、自由、互动、去中心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双向互动的规律。师生之间要积极参与互动,增强双向认知,多沟通,多协调,多尊重,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⑩。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调适、自我约束、理性自律,克服在虚拟生活方式下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要立足于虚拟生活方式的新特点,创设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情境,打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建构教育关系的主客体双方自觉自愿的互动平台,在更人性化的教育模式中使学生接受、理解和认同教育者的教育教学,并内化为价值认知,外化为自觉行动,从而确立教育者富有亲和力和感召力的话语主导权,树立起教育者的主动性地位{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背景下,要深刻研究这一时代趋势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改变,要深刻研究虚拟生活方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间内在的深度契合,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意志品质、道德素质,在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12}。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现实的交往,充分发挥现实空间教师的人格魅力、情感渗透、人文关怀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为此,教育工作者要把教育的焦点凝聚在新的生存方式下人的本质的不断生成上,引导大学生更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和虚拟双重生活方式下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注释:
①贾英健.虚拟生存论[M].人民出版社,2011:137.
②王英志.人的虚拟生存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③朱白薇.虚拟社会中青年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3(3):36.
④王英志.人的虚拟生存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⑤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87.
⑥阮一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6-8-22第07版.
⑦李春然.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⑧石新宇.当代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5.
⑨李春然.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⑩王英志.人的虚拟生存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11}汪馨兰,戴钢书.创新与发展: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2):79.
{12}王英志.人的虚拟生存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参考文献:
[1]贾英健.虚拟生存论[M].人民出版社,2011:137.
[2]王英志.人的虚拟生存方式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3]朱白薇.虚拟社会中青年精神追求的负向嬗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3(3):36.
[4]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体系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5(2):87.
[5]阮一帆.创新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16-8-22(07).
[6]李春然.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一、 刺激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
电影艺术的出现,使人类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也正是由于电影创作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才能够呈现给观众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2]数字艺术为电影创作者想象力充分发挥提供了技术支撑,反过来,以数字艺术为技术基础的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也对电影艺术家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技术与艺术的相互作用,不仅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成为电影艺术发展的新动力。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在艺术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认为,想象力对于人类来说甚至比知识更为重要,正是人类无限的想象力才能够对世间的一切进行概括,并成为人类社会进化的重要原动力。这一论断显然也适用于电影创作领域,由于数字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电影本身在经历虚拟与现实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也不断刺激和丰富着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促使他们不断挖掘想象力的潜能,从而进一步丰富着电影题材与内容,并改变电影的表现样式。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就是在数字艺术的推动下,电影艺术家思维日渐活跃、想象力日趋丰富的背景下产生的电影艺术形式。特别是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中展示的往往是现实中不存在的物质空间,创作者对其中的景象几乎没有任何现实经验可供借鉴,因此,要将此类景象具象化为具有视觉真实特征的影像,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显然是不可能的。
传统电影艺术由于受技术的限制,创作者脑海里未知的事物的想象,并不都能“成像”为现实的电影画面,这也成为制约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数字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虚拟图像生成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上述想象力的具象化成为现实,并给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进一步丰富了电影的视觉语言形式。在虚拟现实主义电影中,基于数字艺术,人类的想象力得到了极大延伸。[3]数字技术不仅可以修改摄制过程中不尽如意的图像,还通过对艺术家的非凡创意的实现,向观众展现前所未有的奇妙艺术世界。从《侏罗纪公园》到《阿凡达》,从《星球大战》到《指环王》,这些虚拟现实主义影片中奇妙的人物形象和宏大的场面无不得益于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依靠数字艺术将想象视听空间与其他艺术元素相融合,充分实现了影片在视觉上的美学价值。
二、 导演表现空间的拓展
导演无疑是电影创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思维的活跃度和创造性对电影创作的成败至关重要。数字艺术的出现,对导演创造性思维空间的形成和拓展极为有利,特别是许多在传统方式下难以实现的创意和想象,在数字艺术的支撑下都可能迎刃而解,这给导演执导过程中电影艺术的再现和表现功能的强化创造了可能。一方面,数字艺术的充分介入,导演的表现空间得到了极大拓展,可以创造出美轮美奂的视听奇观和虚拟现实,给观众以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另一方面,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导演的思想和观念,特别是利用数字艺术所创造的的数字思想。以影片《骇客帝国2》中追车的场景为例,由于虚拟现实技术与电影艺术化特征的结合,将真实的边界作了更深的推进,假如不是导演刻意运用慢动作以及实景拍摄中难以做到的摄影角度,几乎就和现实场景别无二致。这种技术与影像之间的相互关系恰好展示出了人的创造性和机器之间的悖论,并从形式上与电影叙述主题遥相呼应,这就是导演通过影片传达的数字思想。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电影的基本特征,因此,数字艺术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并不仅限于技术手段层面,因此,导演不能仅将数字技术视为一种技术手段,而需要在全新的技术上附着全新的艺术思维。所以说,数字艺术介入电影创作,不仅给导演的执导带来了便捷,也对导演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数字艺术只能创造奇幻的视觉效果这一认识偏见被超越之后,数字艺术才能真正融入导演的创作艺术,为将来的电影发展展示更加广阔的前景。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促进了电影形态的多样化,色彩纷呈的电影画面使观众目不暇接。技术的支持使当代电影的概念不断丰富,但是这种丰富更多的表现在电影形式和内容的拓展上,也就是电影艺术语言的丰富。虽然在后现代语境下,受众对于电影视觉冲击力需求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并逐步消弱人文思想内涵在影片中的地位,但无论怎样,观众并不会在意导演利用的是不是数字艺术,而是主要关注影像本身的效果能否打动人和感染人。因此,面对数字艺术的迅速发展,导演需要摆正数字艺术作为创作手段与影片效果这一根本目的之间的关系,才能善于利用数字艺术手段进一步突显当代电影的艺术性。
三、 叙事结构的拓展
在传统电影领域,由于技术限制了创作者想象力的充分发挥,传统电影的时间叙事较为简单,体现出单一线性变化特征。[4]数字艺术的介入彻底颠覆了叙事时间结构上的这种线性变化思维,为当前的虚拟现实主义影片在叙事结构上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从而呈现出不同的电影语言特征。总体来说,数字艺术对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叙事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叙事发展的多向性、叙事视角的多样化、影片结局的不确定性等三个维度。
在数字艺术的作用下,虚拟现实主义电影的整体叙事由单一时空序逐步向多元化叙事转化,一部电影对一个事件的不同结果可能会做出多种不同的叙述,影片《罗拉快跑》中关于拯救男朋友这一事件产生了三个不同的叙事维度,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无论是数字艺术催生的网状叙事还是分叉叙事,都体现出影片叙事发展的多向性和多维度。虽然多种结局设计下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标准,但是从深层上看,电影创作者更需要进行事前的预判,根据观众认可和喜爱的剧情来进行叙事选择。
数字艺术的超前性发展导致了叙事视角的迅速演化,当前优秀的影片已经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化视角,并体现出以下两方面的特征。首先,叙事视角进一步发散,体现出多维度叙事空间。特别是3D技术的广泛采用,可以实现宽银幕以上的旋转视角,这种发散视野中的人物不仅极具立体感,同时也便于观众多角度观察。其次,叙事视角更具现场感。由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全面应用,可以使虚拟影像具有更多的逼真性,从而极大提升观众对角色叙事的参与,并随着电影人物命运的变化进行选择,从而完成故事。
数字艺术对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叙事的影响,还体现在结局的游离性与不确定性。在数字艺术的参与和影响下,虚拟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重点并不在于带给观众一个确定的“答案”,而是引导观众去探寻“答案”,这里观众的主动性获得了发挥空间,而不是传统观影过程中对电影结局的被定性接受。既然有“答案”,那么“反答案”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和现实需求,这也是当前虚拟现实主义电影叙事的重要特征,也就是当观众都认为故事已经结束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段延续,这种结局前的叙事使整部影片的结局更具有不确定性。
四、 对传统电影理论的消解与影响
当观众惊叹、欣赏并陶醉于数字艺术造就的电影景象奇观时,传统电影经验和创作理念也在不断遭受着质疑。很显然,依靠数字艺术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虚拟影像,虽然具有十分真实的视觉观瞻,但是这种计算机无限处理的影像却并非出自真实拍摄的影像。这种虚拟化的真实,不再是传统电影那种对现实的影像记录,所以自数字艺术被应用于电影艺术的那一刻起,电影的记录本性就不断受到挑战。在数字艺术的支持下,当代电影的影像创作已经不再需要镜头前的客观实体,甚至摄影机也不再是必须的。现代的电影正在向一种复杂的计算程序演化,将来只需要精准的数据以及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得到一切想要的影像。或许在数字艺术的视角下,影像的概念需要些许修正:影像只是客观实际的一个版本,但并不是其本身,其本质是通向真实世界的一扇窗户。
演员是传统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一切成功的电影和影像塑造都离不开人的表演活动。[5]数字艺术的不断发展,也使这一基本的电影观念受到了“侵犯”。抛开近几年的高技术虚拟现实主义电影暂且不论,就是传统形式上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也可以随处找到漫步的乘客、高处坠落的人群等虚拟数字人的身影。虽然人类最熟悉的影像莫过于自身,但对这些庞大数量的数字人,仍然是真假难辨。无论是真人的仿真模拟还是虚拟数字人,其不仅代表着电影创作领域的技术突破,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也使演员的地位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人的表演与数字艺术的不断交汇,使人的表演变得愈加支离破碎,并使数字明星对演员的主体性产生了现实的威胁性。另一方面,数字艺术的广泛使用也对传统的表演艺术提出了挑战。由于诸多场景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虚景与实景的融合,因此在拍摄中,演员必须克服不真实感带来的表演心理障碍,与眼前不存在的电脑演员“共同”完成一系列的动作。例如影片《精灵鼠小弟》的拍摄过程中,利用一个小球来代替老鼠的位置,这对演员的想象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总之,数字艺术为电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新手段在不断激发创作者艺术潜力的同时,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而贯穿其中的是对传统电影理论的消解与影响,从而在理论创新中接连不断创造出新的影像奇迹。
结语
数字艺术的出现和在电影领域的广泛应用,促成了虚拟现实主义电影的迅速发展,并对此类电影的创作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数字艺术依靠其独特的“虚拟”与“真实”兼而有之、相互融合的技术特征,极大地刺激了电影创作者的想象力,进一步拓展了电影的叙事空间和导演的表现力度,同时也深刻诠释了艺术与技术这两个电影的基本构成要素通过相互作用、螺旋上升的发展模式,促使电影艺术在进步中不断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陈犀禾.虚拟现实主义和后电影理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制作和电影观念[J].当代电影,2001(2):84-88.
[2]陈旭光,刘志.论数字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理论的挑战――兼及艺术与科技关系的美学思考[J].当代电影,2012(1):67-71.
[3]纪丽君.论数字技术对电影假定性美学的开拓[J].电影评介,2013(9):55-57.
关键词:游戏媒介;沉浸感;体验空间;多重性;情感释放
0 绪论
游戏产业的传播较其他领域而言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它以崭新的交互性、多样性等特征,将新媒介传播的形式发挥到了极致,并引导了未来传播潮流的发展动向。
在以往的传统游戏中,我们内在所需要的欲望被迫于现实世界的框限。但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时代的降临推动了网络游戏里程碑性质的进程。2010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Kinect体感游戏诞生。玩家可以自主地“走进”游戏,以一种完全轻松的姿态,在没有任何约束的条件下,将自身的体验能量释放到整个游戏空间。
1 新形态的媒介突破
多种新媒介平台引导新认知:
第一,肢体互动。微软在2010年推出Kinect设备是基于XBOX周边外设而成立的开发代号,它颠覆了传统PC单机游戏枯燥的操作方式,不需要任何控制器便可通过识别图像、辨别声音等进行游戏。如此一来,参与者便可随时随地转换自己的想法,将其传输到肢体动作的控制中枢,与游戏直接进行捆绑式的互动,在没有操作设备束缚情况之下,玩家便可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
第二,感知互动。除了肢体行为的感知活动,新媒体的互动方式还包括声音、体温、气体的多维度互动。以最强的信息感受传递给皮肤以及中枢神经,让参与者无限度地瞬间感受环境空间的存在。例如,来自德国柏林的艺术工作室Onformative的交互实验《Heatmap Experiments》,[1]通过温度和热量来与参与者互动的案例。
第三,情境互动。心理学的范畴里,“情境”的解释即为人所处在背景环境下,由认知经验、心理感受、视觉因素等既定的意识境界。而在游戏的领域,情境即人、媒介、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空间又分为自然的客观空间、四维的时间空间、虚拟互动空间以及参与者的意识空间。因此,情境的产生包括参与者心理、空间体验、行为模式等因素。
2 新媒体游戏体验空间的构建
空间构造对审美体验的影响:
第一,脱离时间轴的审美体验转变。人自诞生以来,就可以通过自己的感知、身体记忆和联想,塑造一个属于自我的意识空间。所谓的“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则是在认知经验建立后产生的。感官的体验正是人类作用于物质世界最直接而纯粹的反馈,没有知觉,获取的信息便不能在筛选、加工之后传递到神经中枢,我们也就无法过滤或吸纳外界的物质信息。
第二,营造“真实”的混合空间。游戏交互的深度空间是指真实与虚拟相辅相成的混合空间。首先,基于某些虚拟媒介来构造深度空间,主要运作于人机交互。因此,在设计人机交互的规则或界面方面,更要根据参与者的所需所求来设计简易的交互界面,从概念上混淆经验感知。其次,便是对已有的真实空间环境进行虚拟的加工叠影,从而根据参与者的主观意识感知对混合空间进行重组创造。
3 多重互动性体验的张力
3.1 新媒体游戏的体验
第一,视听体验。眼睛和耳朵是我们看待世界最原始的方式,通过视觉和听觉完成对外界事物的最初感受。通过对客观物体的感性认知,再经过理性思维的转换,形成本质性的经验认知。互动游戏作品正是因为视听感受的创新而带给参与者无限的空间遐想。
第二,行为体验。在传统媒介的游戏中,参与者被局限在设置好程式的游戏传输设备前操作游戏,若没有游戏手柄、计算机屏幕、键盘鼠标这些传输设备,玩家就不可能进行游戏。而这些传输设备的建立,大大削弱了玩家在游戏状态下的自由意识和自由肢体活动。
第三,心理体验。当人处在真实物体和虚拟物体无缝对接的空间中时,人的思维环境也随之自如转换,在想象力和经验认知的双重作用下,意识流不再受到任何客观条件的制约,充分发挥着比现实空间更为广阔的思考维度。
3.2 新媒体游戏中的多重性体验
第一,超现实的虚真性体验。在根据人类的想象力及理想主义作用下的游戏空间中,玩家得到的其实是一种“虚真性体验”。虚真性体验,是指人的本体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所产生的,向自身或其他物质抒发的一种情感涟漪。而这样的情感涟漪不同于一般的幻想性体验,因为被体验的对象是由真实现象延伸而发生的,是对深刻的真实体验再造化,或是忘乎所以的体验情境。正是因为人类在形形的真实生活中缺少不同的经验,所以将这些以虚拟的方式或感性的渠道,创造出比现实更为理想化的生活虚拟世界。
第二,身体沉浸引起的再造化体验。在现实空间中,视觉上所观察到的物体已经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一种固式的视觉思维惯性和心理经验的催化剂,加以光影、角度等变化,逐步加工,而形成立体的图像。而我们所处的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传递信息的途径,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隔阂。当根据经验转换而成的立体影像呈现在玩家眼前时,自然状态下的潜意识便会拉近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经过与游戏的多次深度“对话”后,形成体验者独有的情感产物。
4 结语
本文以新媒介游戏为研究对象,对玩家在游戏媒介技术进步和游戏空间改善的发展趋势之下所逐步形成的多重性互动体验,以及情感的释放进行研究。不同于传统游戏繁复的关卡设置及操作规则,不再受限于游戏设备的构建,符合在现实世界中的知觉方式和交流方式,自由地互动,将真实性、存在感、虚真性和陌生化交织在一起,带来多重的游戏体验。
参考文献:
[1] [DB/OL]https:///photos/onformative/842975
7722/.
[2] 马丁・海德格尔(德).存在与时间[M].陈嘉庆,王庆节,译.北京:新知三联书店,1987.
[3] 马库斯・弗瑞迪(美).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叙事[M].陈宗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 马歇尔・麦克卢汉(美).理解媒介:论人类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 克里斯・克劳福德(美).游戏设计理论[M].李明,英宇,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 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虚拟技术;现代色谱分析;创新;应用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on the technique analysis of modern chromatography teaching based on virtual technique innovation
Liu Fuzhi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teaching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were analyzed in this article, and further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technique i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teaching, aimed at making it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teaching.
Key words: virtual technology; modern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innovation; application
现代色谱分析技术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很强。近半个世纪以来,色谱技术发展迅速,从理论到各种分离模式,都趋向成熟,已成为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1]。目前,色谱技术已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医药科学、食品科学、法庭科学以及航天科学等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这些学科必不可少的分析手段,色谱技术愈发显示出其重要性,是相关专业高素质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的要求,因此,采用一些现代辅助技术,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虚拟现实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的虚拟设置与技术合成,将人们所需要的情景模拟出来,并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特殊环境。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合成环境中,人是计算机的操作者和环境的主宰者,虚拟真实环境的设置与设计完全由人的意志决定,人的思维的变化决定了虚拟现实环境的变化。虚拟现实技术是新时期的尖端科技,在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2]。虚拟现实教学其实是一种“虚拟与现实的混合”,在教学中,将短缺的教学资源和不能实现的情景借助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一种如在真实环境中的感受。虚拟现实教学模式的创新,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展互动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虚拟现实教育包含生活场景、人物影像和声音,甚至可以覆盖全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创新,可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精彩、栩栩如生,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 现代色谱分析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理论讲解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行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导者,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实验室,学生的思维总是跟着教师的指挥走。由于现代色谱分析课是与各种分析仪器紧密联系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课堂上教师在讲解某一色谱概念、技术原理和分析方法时,学生无法接触到实物,只是被动地听讲和忙于做笔记,这样的理论课使学生感到抽象和空洞,课堂上思想抛锚,教学效果不高。
1.2 现行实验教学条件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现代色谱分析实验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依葫芦画瓢。如做薄层色谱实验时,从制板、点样直至在流动相中展开,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简单地重复教师的操作,不能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独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学生再遇到相似的实验操作问题,也不能创新性地解决。
1.3 重复实验的机会少,使学生很难将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
现代色谱分析实验课程,由于受到授课时间、设备数量、实验场地、资金投入等因素限制,学生经过一次实验后,很难再有重复实验的机会。如一些药材有效成分的分析,从供试品的制备到上机检测,需要较长的时间,同时,进行实验时可能耗费很大的成本,因而,只能让学生做一次这样的实验。耗资大的实验甚至根本无法开展,只能从教师的讲解中了解实验的相关知识,学生很难亲身参与到实验中,也很难在具体实验中掌握相关知识,更不能提高实验技能。
2 在现代色谱分析教学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和作用
2.1 优化课堂教学,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色谱分析技术教学中,经常要用到一些实物,有些器材可以搬上讲台,而有些价格昂贵或体积较大的仪器则不可能在课堂上展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色谱分析涉及的仪器做成三维模型,从不同视角、不同距离进行展示。例如:气相色谱法,这种使用大型贵重仪器的分析方法,贯穿于用现代色谱法分析多数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分析中。学生接触气相色谱仪的机会相对较少,加之分析理论较复杂,使其成为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将理论知识生动、逼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上,教师只需操作计算机,一步一步演示仪器操作,即可达到使用真实设备进行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但解决了大型仪器不可随便搬动,不易进行课堂演示等问题,而且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在虚拟环境中,学生作为一名参与者,扮演一个角色,提高了想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这对调动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技能,均起到积极的作用,学习效果十分显著[3]。
2.2 提高实验教学效率,降低实验成本,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虚拟实验技术是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上产生的一项新的实验技术,它起源于20世纪末,是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一种创新[4]。利用虚拟实验技术,可建立现代色谱分析虚拟实验室。在色谱分析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经费的不足,精密分析仪器、原材料的短缺及实验空间的限制,致使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机会较少。例如:在做某些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分析时,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联用技术等一些比较贵重的分析仪器,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实验无法开设。虚拟实验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它既没有耗材上的投资,又可以反复实验。在虚拟实验室,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实验的原理和方法,熟悉该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问题,这样,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另外,在一般色谱分析实验教学中,学生基本上按照教师的讲解与演示重复实验,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色谱虚拟实验技术给学生提供了直接观看实验和亲自动手进行操作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实验目的及掌握操作方法,不但观察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实验热情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
2.3 便于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往往因场地、经费和教师精力限制不能开展,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5]。在现代色谱分析教学中,由于受到总学时、实验学时和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色谱分析虚拟实验室可以克服这些不足。以学生为主导的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原理及操作方法,全面了解分析仪器的工作原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在现代色谱分析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3.1 虚拟现实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用得恰到好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把课讲“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在任何时候,教师都应以传承人类文明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的法子要依照学的法子。”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激活学生灵感和思维的过程。教师过多使用虚拟现实资源制作课件,会减少学生的想象空间,降低他们主体思维的主动性,从而背离资源使用的初衷。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要有针对性地用于课堂教学中,才能使其既能弥补教学中资源不足的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2 虚拟实验室用于实验教学中,要结合实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色谱分析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课堂上所讲的每一种色谱技术都涉及具体分析仪器的原理、构造及操作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知识要点并能很好地应用。实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尽力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虚拟实验提供的是人机交流,如果教学中虚拟实验过多地替代真实实验,会误导学生忽略实验操作的精髓,忽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懒惰思想,违背了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的初衷。因此,虚拟实验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4 结束语
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了网络教学的优势,在现代色谱分析教学中,若能适当灵活地应用该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就能改善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克服其局限性,与传统教学完美结合,为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斌,郑鹏武.实用现代色谱技术[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2] 高丽娜,汪敬贤.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1):43-45.
[3] 梁海.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现代教育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14(4):42-43.
[4] 叶步伟,马德俊.虚拟实验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当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6):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