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7 17:19: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生态文明建设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

第1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下才能够有效开展,其中经济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最为密切,为了给生态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需要对经济法理念进行不断的优化更新调整,加快经济法的制定与落实,将经济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经济法理念

 

(一)内涵

 

理念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用语,代指一种形象,法律的理念是对法律概念的现实化,经济法理念,则是指特定社会中人们对经济法本质的理解和认识,是对经济法发展规律的宏观把握以及对经济法发展前景的理性调控。经济法理念是制定、落实经济法的最高原则,不同于经济法领域的其他概念,其地位高于法律表象、法律意识以及法律观念。

 

(二)功能

 

认识来自于实践,同时指导实践,经济法理念同样来自于经济法实践,是对经济法实践规律的总结和理性认识,对法律实践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是经济法制定与落实的基本方向,是经济法自身价值追求实现的保障,在经济法工作者执行经济法规各项内容方面也有着较大的帮助,有利于营造并维持公平的市场经济环境。

 

经济法理念在社会发展方面同样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思想深入人心,部分群众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而经济法理念是真理性和科学性的法律,能够帮助群众逐渐摈弃落后的法律观念,从而全面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为文明进步的现代化社会建设打好基础。

 

(三)现状

 

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经济法,90年代开始提倡经济行政法,市场走入法制化管理的正轨,经济法正式成为了行政法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下,很多学者都将经济法理解为国家干预经济的行政措施,并将经济管理关系视作行政管理的一个分支,这种观点对于经济法自身的实践性和独立性认识不足,给经济法和行政法之间的分离带来了较大的阻碍,使得当时的市场中行政垄断现象比较普遍,而且我国行政法高于经济法,地方政府、国有经济部门可能利用自身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经济,为不公平竞争、垄断等现象提供了舞弊空间。新世纪以后,国家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经济法自身的特殊性和与行政法之间的独立性逐渐受到重视,经济法的现代化改革成为国家市场经济改革的重头戏,为国家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在反垄断、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建设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法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自然和谐发展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宗旨,实现的人与自然的良性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繁荣。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成为了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根本性奋斗目标,建设生态文明,是国家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诉求,而经济法是调控与规范国家经济运行、社会资源配置的法律依据,二者之间关系密切,在经济法理念中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十分必要。

 

(一)经济法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调整

 

经济法理念构建需要与时俱进,满足经济发展对规范化、现代化、生态化发展的需求,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而不断深化经济法理念内涵,完善内容。现阶段,经济法理念囊括了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并可以划分为经济安全、公平公正、经济效益、整体发展、注重效益五个大类,这五个根本理念契合国家政策目标和经济规律,而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规律,经济法理念需要借鉴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将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融合。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经济法中的效益理念进行适当修正,我国的经济发展、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获取利益,而过分强调经济利益会导致一些经营者过分关注经济利益和短期利益,竭泽而渔,忽视了生态利益和环境成本,因此在今后,我们应该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经营成本体系中,拟订经济法,需要充分考虑到经济行为造成的自然环境资源损耗。

 

(二)经济效益发展理论调整

 

国家传统的经济法理念立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更加关注经济利益的分配,这种传统制度理念对于实质公平缺乏认识,难以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历年的需求,经济法理念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还应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积极构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公平观,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将社会生态文明的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目标的组成部分,从而不断调整完善经济理念。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和市场化改革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关注经济发展方向,有效刺激了市场主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经济建设发展成果,大家有目共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阻碍越来越大,经营者对经济利益的过分关注加剧了对在生态环境的破坏,无形中增加了经济活动的自然与生态成本。现阶段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缺乏对环境成本的合理反应和环境成本的制度约束,市场经济主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愿意自觉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中,影响了经济效益核算的客观性和完整性。

 

三、结语

 

综上,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法理念逐渐完善,在市场化经济建设和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因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也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与生态代价,今后的经济法立法工作中,需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充分纳入到经济法理念体系中,合理反映环境成本并给出明确的制度约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经济发展观。

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Abstract: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material, spiritu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forms an integrated systematic project of a socialis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t emphasizes that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basis for exploring the new special zon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paper generali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t four aspects: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heory i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inheritance and promotion of Marx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deology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drawing and sublim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thinkers' wisdo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a rational choice reflecting human being's traditional outlook of development as time goes. 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construction;systematic project;theoretical basis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第3篇

作者简介:孙新章,博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绿色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在国际上大力推崇绿色经济的同时,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在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也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进入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前沿创造了条件,标志着“中国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全面形成。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当前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大国的双重身份所带来的“双重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趋势、我国自身绿色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并正面临“中等收入困境”等国内外因素,以全球视野进行谋划和布局。从当前来看可考虑采取如下四个思路:①积极参与“里约+20”后续行动、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等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努力成为各方借重的关键角色,维护并拓展国际发展空间;②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统筹协调绿色转型、绿色转移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与“中等收入困境”的破解协同实现;③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创新,提高科技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和引领作用;④不断创新经济社会管理机制,把全面推行绿色GDP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里约+20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07-0009-04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制定和实施促进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2012年6月“里约+20”峰会通过的题为《我们希望的未来》成果文件中,明确提出绿色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之一,并鼓励各国依据国情制定绿色经济政策[1]。绿色经济正在成为驱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上大力推崇绿色经济的同时,中国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在党的“十”报告中全面阐述了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西方倡导的绿色经济与我国提出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有何异同?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系?深刻认识这些问题对于稳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演进与实践探索的脉络出发,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了立足全球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思路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1全球可持续发展进入新阶段1.1全球可持续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阶段(20世纪60年代-1987年)。从20 世纪60 年代人类开始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进行理性反思。《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等重要报告,有力地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3],并促进了联合国环境署以及一些区域性或国家层面环保机构的建立。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著名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定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

二是从环境保护入手推进可持续发展阶段(1987年-2002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际社会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行动,特别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使可持续发展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世界各国开始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近100个国家制定了国家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这一时期各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看,大都对环境保护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治理角度入手来推进可持续发展。

三是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机械平衡阶段(2002年-2012年)。基于各国实践,国际社会逐渐认识到了单纯从环境保护入手解决不了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峰会上,国际社会提出了必须要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即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三者统筹兼顾,平衡推进。但此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国际社会并没有找到将三者统筹起来的有效措施,“三大支柱”基本上是被机械式地加以平衡甚至仅停留在口头表态阶段。全球尺度看,“三大支柱”平衡的局面并没有实现。例如,从千年发展目标的进展来看[4],全球在消除贫困、改善教育等目标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而环境目标却差距较大。

1.2全球可持续发展正在进入以绿色经济为主驱动力的新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绿色经济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发达国家主导了这场绿色变革。发达国家积极倡导绿色经济,其驱动力是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关键内容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核心目的则是迅速扭转经济颓势和失业率高企,并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占据制高点。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绿色经济,何以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写入《我们希望的未来》?

孙新章等: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7期从表面上看,这是由于南北两大阵营在“里约+20”成果文件磋商中相互妥协的结果。但从深层次原因看,绿色经济的提出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是因为,绿色经济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为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绿色经济的迫切性和侧重点不同,但这并不否定绿色经济有利于各方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实际上,包括中国、南非、巴西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采取了切实的行动[5]。可以说,绿色经济的提出,找到了将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有机结合的支点,也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由“三大支柱”的机械平衡转向有机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全球视野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2.1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第4篇

[P键词]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18-01

1.安康市汉滨区基本情况

安康市汉滨区是陕西省东南部的一个直辖区,是安康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全区面积共计3643平方公里,辖30个镇,4个办事处,共有人口102万,是一个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绿色生态的版图大区,人口大区。

2.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2.1 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概念

生态文明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按照自然规律科学开发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2012年党的十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决策,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2.2 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现状

安康市汉滨区共命名省级生态镇9个、省级生态村3个、市级生态镇34个、市级生态村32个、市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企业1个。

汉滨区作为安康市下辖的最大一个区,人口比重大,一般社区规模较大,且分布密集。由于经济、科技、人才及其他等因素的限制,社区基础建设逐步加强但仍不完善;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的比较晚,现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发展迅速,势头良好,但在绿化方面做得不够;安康市汉滨区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尤其教育水平比较落后,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很多人意识不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2.3 基本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查看、座谈会汇报、观看专题片、深入村民家中了解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创建镇村污水、垃圾收集处置、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

3.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结合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得出目前在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3.1 社区规模大,基础设施落后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虽然社区基本实现了公路、电网、通讯的畅通,但如大型超市等大型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难以开展。基础设施利用率低。道路照明设施等建设后放置不管现象严重;文化广场利用率低,缺乏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十分的脏、乱、差。社区基础设施运营维护程度低下是目前汉滨区社社区基础设施利用存在的问题

3.2 住宅建设缺乏规划,社区绿化不足

汉滨区社区化进程开始较晚,缺乏社区的整体规划。社区内部没有统一设计,选址较随意,住宅房屋排列无序。从我们的调查来看,汉滨区大部分社区的绿化面积都不足,甚至许多社区内都没有留出空间来进行绿化,有的绿化面积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荒废或者占用。汉滨区社区普遍存在绿化水平低。

3.3 社区居民生态意识有待加强

在目前的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社区居民参与度并不高,对于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关注也不了解,这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极大阻力。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政府的事,个人不愿意主动参与到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关于安康市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有利于改进社区居住环境,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此,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生态社区建设的优化路径很有必要。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4.1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创新管理机制

政府有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加大对关乎居民日常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目前汉滨区社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分配,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要,满足社区居民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应该指导社区进行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委员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4.2 落实社区规划,推进社区环境优化

汉滨区社区应该在现在社区房屋分布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可实施的社区绿化详细规划设计,加强环境保护,推进新型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落实社区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到“常宣传、常管理、常检查”,经常向社区居民宣传绿化与卫生保护的重要性,对任意占用、损坏绿化的行为严肃处理,不定时对社区卫生、垃圾处理情况检查通报。通过各种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社区生态文明建设。

4.3 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生态意识

政府应利用网络、电视、宣传册、文化广场等载体所,广泛开展形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宣传力度,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态行为。只有个体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自觉地参与到生态社区建设中去。

国家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将促进新型城镇社区的更好更快发展。目前,我国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还处于理论和实践探索阶段,存在许多问题,汉滨区应当借助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契机,对当地社区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建设理,建设人地协调的生态社区,大力推进汉滨区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李静.陕西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坚定[J].2015.

[2] 周凯.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发展论坛,2013.

[3] 占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4] 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J]. 河南农业科学,2013 .

第5篇

摘要: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人类生存发展,民族兴衰,党和国家存亡。生态文明成为文明理论研究新课题和文明实践活动新方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尤为迫切。对比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炼已有理论和实践资料,找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本质和规律,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路径和现实路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生态文明 路径 探索

近年来,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1]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和社会广泛瞩目。国内外对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综述于后,以期继续推进。

1、国内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现状

1.1探索的逻辑起点—生态文明。学界主要有七类代表性观点: 一是“大生态文明”:自然、社会、精神生态文明以及三者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整体协调。二是现代文明体系重要构成部分。三是新阶段文明形态:绿色文明、第四阶段文明和(e文明)。四是兼容性综合“小文明”和“大文明”。五是现有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别文明形态。六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七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财富创造与积累。

学界存在不同表述,政界也未形成完全统一定论。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命题,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2008年9月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2008年姜春云认为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崭新文明形态” 。2010年周生贤认为“生态文明既是理想的境界,又是现实的目标;既是生动的实践,又是长期的过程。”。

1.2生态文明建设已有路径。学界主要有六大代表性理论[2]:三个平台说,机制构建说,多层次发展说,注重理念说,生态主导说,“五力模型”说。

理论界代表性主张,主要有:第一,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全民族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公民”。第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模式。第三,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法治与德治体系。第四,规范政府职能,完善治理结构,实施生态环境管理。构建循环经济是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三大行为主体协同整合”。第五,“五位一体”整体推进。第六,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第七,开展国际合作,协同解决全球性资源和环境问题,建设美好和谐新世界。

2、国外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现状

2.1学界。他们把生态文明看成是一种矛盾修饰法。主要以与生态危机、自然、生态学等一系列形式提出各种生态文明思潮。主要有[3]:生态伦理观,生态,西方绿色思潮,普世伦理,政治生态学和绿色政治思潮,生态文明悲观论和乐观论。

2.2理论界 。许多专家学者从理念、制度、政策等层面进行反思,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路径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确立并实施生态理性、生态优先观念,发展循环经济、稳态经济,实现生态现代化、生态自治,构建生态国家等,大致概括为四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建立法制、政策和体制机制。发挥政府管理职能,建设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模式。

3、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3.1生态文明的界定

弄清生态文明概念内涵,以期在探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保持清醒和自觉。

生态文明是在近代,人类生态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它是比工业文明更加进步(人性化和生态化)[4]的社会文明进步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化上,“人的基本权利”被“超越国境的大规模生产把财富、服务、公共财物、自然资源消费后,变成废弃物、废热,排放到周边的环境,环境更容易遭到破坏,同时社会关系也在进一步恶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转化上。它要求强化政府企业的社会责任:市场运作透明、公正与公平,发展内生型经济。在人与人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类、群、动力、实践)认识、理解为交往、社会、实践关系,人类在实践中,合理地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最终达到自由的联合体的完满境界。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抛弃了古人“敬畏自然”的神秘性和传统工业文明物质的索取性和破坏的转移性,吸取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工业文明“征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盲目自信,吸取了改造自然的积极因素。我们在满足基本合理生存发展需要的同时,在行为方式上,保持人与自然、社会、人相互关系和谐互动,达到经济循环(“5R”原则),最大化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循环(“5C”理念),最大化寻求人与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和谐[5]。

因此,生态文明可以理解为人类保护、利用、开发生态环境实践和生态环境自身完善提高过程中创造积累的,在现有先进生产力基础上以循环经济、社会为主的人性与生态性全面进步和谐统一的社会文化理想状态。

3.2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3.2.1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推进“五位一体”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循环经济、社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化进步状态,都是对人类生存发展问题的认识与实践的两个方面。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在目的、依靠力量、功能与作用、结果和人文关怀等方面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关注人、自然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生态环境、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2.2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索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国内外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法治、政府责任、公民参与、生态城市、村(社区)、小区、国际合作等视角研究探讨,为我们深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提供了基本素材、平台、经验和启迪。

但是,国内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规划及其实施保障、科技支撑等。具体研究探索也存在不足:一是学科视角较单一。二是定量实证查研究较少。三是重难点不够突出。国外的实效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借助其经济技术乃至政治、军事优势,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嫁“污染公害”的路径来完成的。

因此,参对生态文明7个基本要素,分析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10个方面因素(参见文献[5]),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价值理念、发展模式、法制保障、科技动力、创新管理等等。可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拓宽视野,综合研究,在“人—自然” 间构建“社会”管理之“桥”。二是利用复合学科法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提升共同性规律性经验,借鉴合理做法,规避不利因素。三是研究重难点从纯理论向实证研究转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为此,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建议。一是理念路径:树立辨证自然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前提问题;形成合理消费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公众基础问题;确立正确生态文明观,解决正确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要求问题。二是现实路径:提升生态文明理念教育,确立全民族思想先导;加强以循环经济、社会为主导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框架;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打牢生态文明跨越建设的动力基础;实施社会创新管理,凝聚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合力;构建科学有效生态德法治理体系,提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平台;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保证措施;全力搞好区域协调合作,共建和谐世界生态社会。如创新管理,除强化规划、建设外,必须充分发挥“六种人”的合力作用:一是求生的人(正常劳动)。二是品智突出的人(努力工作)。三是通力合作的团队成员(能力锻炼)。四是富有实力的管理者(整合资源)。五是富有效率的领导者(立体激励)。六是持续卓越的领导者(生态境界)。

参考文献:

[1]周敬宣.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9.1(1).12.

[2]李黎明. 践行科学发展观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生态文明研究最新进展[EB/OL]..

第6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党总支副书记,教授;董国静(1988-),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硕士研究生。(河北 保定 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项目编号:201301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17-02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短短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而言,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必然导致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极其落后,我国必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于经济建设,却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再次,由于科技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对资源开采过度,利用率低,对环境也是只顾污染、不思改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面临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全国有2/3城市处于缺水状态;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25%地下水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灰霾现象,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大部分;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石漠化面积占1.3%,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因此,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并于2012年11月8日十报告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而生态文明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制度和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属于意识观念范畴,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的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一定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展开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影响。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教育和影响两个方式入手:

1.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方式

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对“人类社会中大量的、独立而专门进行的关于知识、技能、道德等的灌输活动、传授活动、引导活动、构建活动、交往活动、对话活动等的泛称”。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活动。这里所运用的只是教育的狭义概念。

教育的对象应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教育应主要囊括以下内容:

(1)生态观教育。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加以改造。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不是盲目无节制的,而是要依据自然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观是科学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中应作为核心内容。因此,在学校的“两课”课堂中,应凸显生态观的教育。

(2)生态现状教育。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然而,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且把所有都集中于课本学习上,以致于他们不能全面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课堂教育中应适时穿插时事,让学生们清楚最新的“数字”,这样能让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3)生态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不良思潮的涌入和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原因,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逐渐偏离轨道,他们意识不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高尚的行为,也看不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是可耻的行为,这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生态主体地位,增强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4)生态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需要联合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污染区、清理污染物等,这样可以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激发其环保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持久、稳定的方式

全社会的人多而分散,且各个群体的特征不同,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的教育,只能采取影响的方式。影响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强,同时,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影响的方式上,可以进行以下努力:

(1)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人具有社会属性,都是社会的人,其生存和发展时时刻刻都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因此,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对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等媒介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倡导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倡生态文明思想行为,加强积极引导,同时杜绝不健康思想行为的传播。

(2)发挥典范的影响作用。典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要多发现环保典范,公开进行宣传表扬,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这样会起到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反面案例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发挥“反面典范”的作用,以一儆百。

(3)鼓励学习西方成功经验。对于西方的思想行为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成效,提供了很多经验,应该加以借鉴,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治理雾霾方面的经验,德国、日本、瑞典、法国等国在处理垃圾方面的做法,以及欧洲各国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环保经验。应该大力倡导人们吸收这些成功的经验,以此督促自身的行为。

(3)大力倡导互相监督行动。已定政策法规只有在监督之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人们的行为在别人的监督之下会格外加以收敛。互相监督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倡导,更要在家庭与家庭、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以便在互相监督之下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育和影响两种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西涛.生态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

2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张正江.论教育的多重内涵[J].理论视野,2010,(4).

[4]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郑士鹏,陈术文.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

[6]黄鹏坤.试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武汉航海(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第7篇

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文化是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水文化是浙江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水的充分认识及利用的结果,是留给当代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对浙江水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开发利用浙江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水环境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特殊的贡献。浙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精华,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也有生产生活层面的,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甚至不乏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对那些在当代仍具应用价值的水文化元素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水文化的研究领域,又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驱动作用。水文化是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文化培育,力求水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通,剔除传统中与生态自然不相吻合的文化成分,生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离不开水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是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文化向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真实写照。

三、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统筹水利建设与城乡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流域其他生物具有良性生态条件,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水工程和景观性水环境,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水精神需求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利水水利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这些现代水文明建设的主攻目标,都少不了水文化和新的水文化工程技术的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是建设以水域及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水利风景区逐步展开的,在建设中又以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水文化景观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水文化价值推广,加强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水利优美环境,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水利工程的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四、用“五水”文化塑造水文化体系

通过爱水、保水、节水、治水、享水来实现水文化体系塑造,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社会价值观。

1.爱水。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弘扬浙江优秀的爱水节水治水传统,倡导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产业带动生态自然、景观优美的新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和水文化理念,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新型社会价值观。

2.保水。推行饮水安全保护计划,关停重污染企业,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滨水社区和民宅建设中推广中小型、家庭型潜流湿地;鼓励民间成立水生态保护组织,形成“政府—企业—百姓”联动保水净水的社会氛围。

3.节水。全面落实以供定需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以单位产值用水量和节水效率为标准的产业竞争体系。在城市生活中推广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将节水作为浙江的文化品牌进行塑造。

4.治水。积极开展以治水智慧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截洪补源、造福百姓。

5.享水。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参与,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通过滨水商业、节庆和赛事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乐水宜居的文化品牌。

五、构建“六水”城市水生态文明体系

第8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 [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