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7 17:19:5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是李先军老师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利用茶余、饭后、乘车、睡前的时间,记录点点滴滴,写下了对教育的思考。李老师的勤奋、博学,让我感动;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那怎样挑起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如何践行教师的责任与担当?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摘录:
百分之九十九的矛盾源于误会,百分之九十九的误会源于沟通不够。这句话用在别处不一定准确,但是如果用在班级管理上,是没问题的。因为学生总是单纯的,只是认识可能不同,只要能跟他们好好沟通,便会消除误会,减少矛盾。
在班级管理上,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出现矛盾。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之前的经历不同,受到的教育不同,对许多问题的看法也不一致,对于绝大多数的小问题,大家都能大度地予以包容。但是如果涉及到个人利益,或者如果对公共利益影响较大,矛盾便会出现了。
在班级管理上,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会出现矛盾。老师的要求,学生可能会觉得不合理,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老师可能不满意,有的学生随手扔垃圾,屡教不改,有的学生经常迟到;有的学生看小说玩游戏很有精神,但是一上课就睡觉......老师自然要批评他们,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家长与孩子之间也会产生矛盾。孩子周六回家玩儿到很晚,家长批评;孩子早上起床磨蹭,家长催促;孩子学习不用心,家长发脾气......矛盾无处不在。这么多矛盾怎么办?多沟通吧。
沟通需要双方地位对等,平起平坐。
心得:
我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作业没有做完、笔记没有背会、上课听讲不用心。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直接批评学生。有的孩子能接受我这种处理方式,有的孩子不能接受。我想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管理学生时的矛盾吧。准确来说,是孩子们误会了我。在处理矛盾时,直接质问孩子们,总是不沟通。即使沟通也是高高在上,不愿意相信他们,长期下去就和孩子们产生了误会。
读李老师的这篇文章《误会源于沟通不够》,我明白了:产生矛盾时,要及时处理、及时沟通。首先问问孩子们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为什么没有背会?为什么上课时发呆?只要孩子说出令人相信的理由,我们就要选择相信孩子,与孩子进行沟通,沟通时做到如下几点:
沟通,需要双方地位平等、平起平坐。如果地位不对等,一方高高在上,或者一方对另一方有成见,甚至鄙视对方,都会导致沟通无效或者失败,甚至会激化矛盾。所以在找学生谈话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坐下来再谈。
沟通,需要暂时放下自己的观点,融入对方的世界,也就是要做到换位思考,如果彼此都固守着自己的观点,不让步都固执己见,不愿改变,沟通也是没有效果的。所以在找学生谈话时候,要多听听学生的话,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关键词】和谐社会发展;中职教育;德育教育;问题和对策
一、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职院校德育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内容,内涵丰富。首先,中职院校德育教育的揭示了教育的对象和内容,其与初中、高中、高等院校不同,中职院校的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开展,以初中以及同等学力的毕业生作为主要对象,是由成人中等专业、中等专业院校、技工学校、执业技术院校等学校实施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另外,德育教育揭示了该项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载体。根据教育大纲规定,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统领下开展法治知识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内容。为此,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则是建立在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线索,以德育教育课程体系作为纲领,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育高素质的基层工作者与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
二、当前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德育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未能够实现课程开设的初始目标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认为当前的德育教育课程枯燥无味,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学习兴趣,教师说教枯燥无味,讲课方式机械重复,学生基本上无法在课程上集中精神听讲。究其原因为如下两点:第一,校园未能够营造出浓郁的德育教育文化。部分学校一味追求发展快、规模扩大而忽视了文化制度建设。学校的文化凝聚力不够,导致学校留不住人才,致使教育资源稀缺,缺少“双师型”教师,德育教育教学方法老套,无法吸引学生的眼球。第二,中职学生自身行为偏差,对自我认知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模糊。在德育教育课堂上,基本上能够保证全程认真听讲的学生占比不到百分之三十,而做到部分实践听讲、认可并理解学校的德育教育的占比不足百分之五十。学生的不重视,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阻的原因之一。
(二)社会负面环境影响导致德育教育不受重视
目前浮躁的社会气息导致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与误解,学历成为了中职学生进入社会就业发展的硬伤,社会重学历,轻职教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时间难以扭转。并且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广泛的存在重视技能培养而忽略道德素质培养的教学习惯,导致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另外,社会负能量过多,导致部分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认为道德教育是默守陈规,已经过时,致使中职德育教育开展对学生已经失去了吸引力。
(三)学生家庭德育教育的参与度不高
在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不可或缺。但是通过调查发现,中职院校的学生家长大多在外务工或者是工作忙碌,根本没有时间与学生沟通,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上长期缺位,家长基本上与学生零交流,这种家庭教育的确实严重影响到德育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三、提升中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的对策
(一)净化网络环境,消除对中职教育的偏见,为学生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指明了现代中职教育的建设目标,并指出在2020年能够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此环境背景下,中职教育得到重视,需要引导人们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崇尚技能而非学历的社会氛围需要加快形成。同时,社会各大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必须要端正态度,担负起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自觉屏蔽不利于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信息,为中职院校的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社会与家庭共同参与到中职学生德育教育中
中职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任务,也是社会与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为此,中职学校发挥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促进社会与家庭参与到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来。首先,通过网络媒介,譬如微信、微博、QQ等建立起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媒介,尤其是针对尚未成年的中职院校学生,需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建立学生信息库,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品性、爱好,才能令德育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第二,依托网络平台,建立起与社会沟通与互动的交流机制,针对目前中职教育的难点重点与社会各界人士进行交流,寻求社会帮助与支持。同时需要建立起家长与社会对当前中职教育的意见反馈机制,倾听来自不同群体对学生德育教学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改进中职德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成功;基石
教育部新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指出,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因而,培育学生的心灵、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应视为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养成教育——成功人生的基石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正如春种秋收,小学阶段正是人生播种的时期。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犹如一片未开垦的土地,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善良,学生就将收获和谐;我们播种勤劳,学生就会收获成功;如果我们疏于播种或随心所欲地抛撒,那么学生将来收获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核心,也是学生成功人生的基石。教育学生“上课态度要认真,课下活动有秩序;生活细节不放松,时时处处严要求。”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是中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应从生活细节着手。因此我对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会依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要求,从小学生的坐立行走、待人接物、文明礼仪等各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近期目标,如,让学生课后排队上下楼,不得推挤;课堂写字评比书写和坐姿;每周检查学生的书包和桌仓……通过对一个个具体小目标的落实来促进养成教育大目标的实现。也正是这一点一滴的细小行为累积起一个人伟岸的人格、高尚的品行与高雅的修养,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养成教育是水滴石穿的耐力跑,需要班主任持之以恒的引导、鼓励与监督促进。
二、情感教育——幸福人生的基础
放眼近些年,应试教育已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一直以来,社会、家长、教师都以学生的成绩论好坏,一切向“分”看。而在争取高分的过程中,学生们得到了分数,赢得了家长、教师的赞赏,失去的却是比分数更重要的生活能力及幸福快乐的人生情感体验。小学时期正值孩子们的童年,烂漫无邪的时光理应是五彩缤纷的,而分数压倒一切的现实,让小学生背负了太多的无奈。如万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小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需要情感的滋润,渴望情感的交流。
因而,作为班主任要利用德育空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生活情感和积极乐观的向学情感,使学生对校园生活产生幸福快乐感。我充分利用班会时间、课外时间、等组织班级学生开展学习交流、生活小讨论、集体踏春、感受秋韵等活动,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创造情感交流的机会,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使小学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宣泄,在滋润下得到丰富,在感悟中得到提升。
有这样一个学生,父母离异后父亲亡故,母亲外出打工,她寄居在姨母家。幼年遭此种种变故,实在是人生之不幸。因而,小女孩整日郁郁寡欢,极少与同学交往、交流。由于没有充足的父爱母爱,缺少朋友的关爱,情感的苍白使她享受不到快乐。此时,她最缺失的就是情感的补给。于是,我用更多的时间陪她说话、聊天,告诉她人的一生都会碰到不尽人意的事,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逃避不是永久的办法,一切都会得到解决的;同时在班级活动中,我有意安排她和同学交流,参与集体活动,让她有成功的体验,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渐渐地,她的脸上有了笑意,课下也有了小女生的窃窃私语。情感的补给,给了她向前的勇气和信心,使她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三、责任教育——厚实人生的基本
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于享用所有随手拈来的幸福,却没有付出的概念及担当责任的意识。在班级生活中,表现为唯我独尊、我行我素、做事敷衍等,对己、对人、对集体、对事缺少责任感,没有足够的担当能力与魄力。因而,班主任首先要通过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班级德育教育中,要让每一个学生以多种形式承担班级的服务事务和管理事务,并利用每周的班会,评出最负责任小标兵,以此培养、带动一大批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在班级德育活动中,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如进行社区环境清洁活动,让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孤寡老人服务,体验人间真情;鼓励学生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去博物馆参观企业文化和历史文化,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等。
关键词 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措施
社会的发展对中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中学班主任也提出了新的考验。中学德育教育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都应该使加以调整,以适应这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中学班主任如何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有利条件,全面推进中学德育教育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中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开展是学校办学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其重要性具体来说,从如下几方面体现:
(1)德育教育是中学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中学人才培养基本标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一个学生智商很高,但品质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他身上的创造力今后有可能演化成对社会的巨破坏力。因此,教育要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必须将德育教育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2)中学德育教育是树立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重要之举。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逐渐摆脱童年时段走向独立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方向。班主任是中学生生活、学习方面主要的、最直接的领导者和引导者,以正确的适当的方法指导学生非常重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中学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学德育教育承载着对中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和塑造的艰巨任务。因此,对中学德育教育的研究有利于解决当前中学德育教育面临的困境,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中学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终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使中学生成为能够担当起社会主义建设重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提高中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快推广过程教育理念
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给予者,更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倾听者。班主任要对学生付出真挚的感情,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感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把握学生的心理,从而进行正确的引导。也可以借助各种媒介,如电话或者QQ、E-mail等网络手段,多与学生沟通。一旦出现问题,班主任就要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帮助学生。另外,班主任还应多和学生家长沟通,与家长共同监督、教育好学生。
2.加快推广渗透教育理念
有效的德育是需要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与其他教学课程交流配合完成的。新一轮课程改革,顾及到了各门学科的特点,注重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诚信、善良、踏实和稳扎稳打等新时代青年应具备的素质。初中班主任应该认识到青少年正处于性格不稳定、浮躁的青春期,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在玩的同时让他们学到各种知识。例如,组织各种网络竞赛、讨论活动,让学生认识网络的利与弊,讨论怎样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而又不沉迷于网络,让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寻找材料,开展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这样在有效利用网络的同时,又能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
3.加快推广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显然指的是在学习生活的全部过程中进行教育,扩大教育的时空范围,无论是在学校、社会、学习还是生活中。新课改下的教材使人耳目一新,选取了更多贴近生活的真人真事,让同学们更有亲切感,也更容易理解、接受。如开展以亲近自然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伟大神奇,亲切清新。它带给了我们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要更好地爱惜保护它。如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帮助孤寡老人,奉献爱心,体会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班主任策划一些游览历史古迹活动。在游览名胜的同时,让他们感受祖先前辈的伟大和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培养爱国情操,让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这些活动使学生体验到集体的融洽、友谊的美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4.加快推广科学的惩戒教育理念
科学、适当的惩戒或者适宜的奖励是发展学生健康个性的必要手段,但也有个别恶性体罚现象出现,这是不科学也是不被社会认可的,将被社会唾弃。所谓的惩戒有两种方式:一是宽容、鼓励式。例如:某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不尊敬老师,不遵守纪律,沉迷电子游戏。老师想到恐怕平时并不缺少各种说教,于是让他当数学课代表,结果事实证明,这种鼓励式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慢慢地,这个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不再沉迷于电子游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并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二是过失自负式。如果犯了错误,就必须自己承担,想办法补救,这样也就促使他们成长为有担当的人。无论以哪一种方式惩戒学生,都是在信任和尊重他们人格的前提下进行的,必须顾及初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初中生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对初中生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和“惩戒”。因此,老师必须把握好惩戒奖励的方式和尺度,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之才,实现教育的目标。
5.加强推广大爱心教育理念
当前,初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受溺爱太过,在性格上普遍存在缺陷,如不懂得关心他人等,可能还会比较自私。他们可能说起明星八卦来如数家珍,但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是几月几日,甚至不知道父母的年龄是多少。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该培养学生对父母感恩的爱戴之情,开展感恩教育。可以在班级开展活动,将各位同学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和父亲节及母亲节的日子记录在班级同学册里,引导学生在上述节日里,给父母制作贺卡等小礼品,感谢父母的辛苦养育之恩;还可以开展关于感恩父母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各种形式让学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了解父母的酸甜苦辣,从而增进对于父母的孝敬和对于家庭的热爱之情。
6.加强推广赞赏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于人性化的教育方式。教师应该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特质、爱好和专长,学会赞赏学生,赞赏他们每一点点的进步,赞赏他们每一点点的成绩,赞赏他们对权威的质疑,赞赏他们对教师本人的超越。赞赏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中,学会赞赏他人和被他人赞赏,在赞赏中增强人格魅力。初中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多多赞赏学生,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中学班主任在德育的管理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班主任的行为方法影响到各种德育活动的展开和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因此,中学班主任应该从树立理念、营造氛围、优化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创新,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孝.做好中学生德育工作的几点尝试[J].科技资讯 2005年26期
目前高校的在校生大多在90年代后出生,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往往很早就开始接触国内外双重文化,这些都造成了合作办学学生的独特性。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学院11级和12级设有3个专科出国预科班,共计学生142名,其中男生68名,女生74名。通过对他们的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总结出如下特点:
1、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线低于同一层次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一些学生长期缺乏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习惯,进入合作办学的高校后,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2、角色认同感强,责任意识多元化、微观化。
从调查结果来看,合作办学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角色认同感。在对于成为大学生的理解中,选择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最多,占60.2%。而在大学生社会责任角色任职方面,凸显出个性化、多元化、微观化的倾向。值得注意的是,仅有7.5%的学生“选择身系国计民生,心系学术发展”,这说明学生的角色定位过于微观,缺乏为祖国建设、社会发展承担责任的远大理想。
3、责任承担方式理性务实,倾向微观
合作办学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具有极高的担当意识。对于作为一个大学生公民,应承担怎样的社会公民责任选择孝敬长辈、照顾好家人的最多,占70%,这反映了学生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但也凸显了责任认知中的一定偏差,对个人利益过度敏感,将亲友责任提到首位。这就容易造成自我责任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和功利化倾向。在国家利益优先的问题上,学生往往加入许多条件,表现出一定的犹豫性。这反映出学生一方想承担社会责任,又望使个人利益不受损害的矛盾心理。
4、竞争意识强烈、但心理抗挫能力较差
合作办学的很多学生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没有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炼,竞争意识强烈,但心理抗挫能力较差。在双重教育培养模式下,合作办学学生对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更多、竞争意识也更强烈,但却缺乏直面挫折和失败的机会。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越有60.2%的学生表示在遭遇挫折后会留下阴影。甚至有3.2%的学生表示会因此一蹶不振。
二、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德育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初探
1、德育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但针对合作办学学生专业以群体,却鲜有调查和研究。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思政课、和社会责任实践的方式进行,而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教育方式更多地以管理理念为指导,而没有意识到服务理念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养成过程中的作用。应在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2、职业素质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的高校职业素质教育往往只是临近毕业才开始为了就业而了解职业,缺乏起码的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过于偏重技术和经验,在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重理论轻实践是目前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弊端。这一点在合作办学模式下更为突出。具体在课程设置上有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职业规划等课程相对缺乏。学生在毕业之后要经过很长一段的过渡期才能真正进入职业角色。
3、改革与措施
事实上职业素质培养与德育教育并不冲突。德育教育中包含着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对于合作办学学生来说,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更为贴近。结合专科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可以将职业素质培养纳入到德育教育中,借助合作的外方院校的教学大纲、教学手段,建立起以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职业规划几项内容为核心,对专科合作办学学生进行更为贴近实际的德育教育体系。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几点
(1)在教育规划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地位。将职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日常管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外培养相结合。把职业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设中外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帮助学生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建立正确思想观和价值观。
(2)在教育教学手段上要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根据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对于学生的德育以及职业素质教育可以借助于新媒体平台,开展隐蔽性的教育方式,直接而真实的了解学生内心所想、所感,及时邮箱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网络技术,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的力度,通过开发建设富有校园特色的网站模块,吸引学生注意力,确保学生可以随时在学校的相关网站上获取丰富的思想政治、职业素质教育资料。
【关键词】德育;高中语文;新课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渐提高,社会对于加强德育建设的呼吁声也越来越高。德育建设有分为思想道德建设和政治觉悟的培养。可见,道德教育对一个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人会在对自己的父母耐心一点,耐心一点,再耐心一点;一个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人带妻儿去旅行会随身带一个塑料袋,用来填充垃圾;一个受到良好德育教育的人不会当众揭别人的短处。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致力于德育教育的建设。以下是个人对高中语文德育建设的一点看法与建议。
1.语文教学德育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1老师无法以身作则
对于教师来说,受传统教育的束缚,不少老师还是以考试成绩来划分学生的好坏,也存在着只奔升学率,其他不管不顾的情况,这是其中一方面。在课堂中,老师就是学生的榜样,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们的品行好坏,试想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脏”口就来,以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去面对学生,而不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可想而知,这个班的同学们都会耳濡目染,严重影响了其他人的道德素养。上课随意迟到早退会减淡学生们的时间观念,上课随手接听电话会让学生们觉得做事不需要专一,在将来的课堂学习中,他们会觉得学习也可以一心二用,导致成绩下滑无心学习。
1.2学生叛逆心理严重
对于学生而言,繁芜纷杂的世界对他们充满了太多的诱惑,不少学生早早学会了抽烟、喝酒、打架、染发、逛网吧等等多种陋习,再加上独生子女为主,存在叛逆心理严重,自我意识过强的真实现象,面对学校的条条框框,管这有管那儿的方式十分反感,如果处理方式不正确,很容易引起冲动的行为,带来严重的后果。不少学生殴打老师的新闻,学生与学生在某广场约架被警察劝走的新闻总能在耳边听闻,我认为这都是德育建设不足的一种折射。
1.3教育方式不切当
教育方式没有绝对化,它需要通过实际运用的情况去随机应变,它需要去符合当代学生的特点。很多语文教师只是通过分析课内人物中某种高尚的精神来渗透道德教育,比如,爱国主义精神等等,我认为这几个字对学生们而言过于笼统,也就是说不够具体化,这可能会导致某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丧失学习的兴趣,于是课堂上的声音就会渐渐多起来,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其他途径去寻找相关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素材,比如,一些时事新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名人名言、作文赏析等素材再认真加以剖析,我觉得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2.加强德育教育的方式
2.1在课文中渗透德育
悠久的文化历史,璀璨的华夏民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蕴藏在我们的课本中,细细品读文本,学习先人先事。我仍然记得那句令人热血沸腾的警句:“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通过剖析这句给同学们带来勇敢的力量,通过感受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提醒自身形成居安思危的意识形态,通过背诵“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体验“百善孝为先”的道理。书本书本,以书为本,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需要我们去大胆地去挖掘和发现,让学生在情感上能有所触动和领悟,达到建设德育的效果。
2.2在课外活动中渗透教育
加强德育教育建设,光靠课堂中的教育是不够的,语文教师应该利用一切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教育。课外活动相比于课堂具有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特点,我认为,这种形式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例如,在寒暑假的时候布置阅读课外书的任务,在上学时的每周一抽20分钟时间观看下时事点评,最美中国等等节目,在那些最美人物上的闪光点或许是最普通的但却是我们最最需要的,也是这个社会最需要的,担当、孝心、责任、爱国等等精神都是当代中学生需要去努力学习看齐的。
3.德育在社会实践中得以提升
在大学里,有许许多多老师学生都会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是一种无条件付出,不求回报的一种行为,包括去医疗院、图书馆当志愿者等等。当你真正的参加了这些活动后,你会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些图书管理员的辛苦,这样你以后去图书馆就再也不会乱放书籍了。事实上,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存在一定的区别,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参与社会实践,不但可以很好地培养我们自身的实践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又可以使我们对社会有一个新的认识,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4.结语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工作是当今的重中之重,要想将它建设好,需要政府、教师、家长、学生等其他社会成员一起付出努力。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需要负担起自己的责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祖国培育出一代具有正义感,拥有强烈爱国主义和正确三观的有志青年。
【参考文献】
【1】郭同福.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关键词】初中政治德育教育传统文化生活实际
政治的分值虽然不像语数外那么多,但是政治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些特殊,这个阶段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阶段。老师和家长对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很关心。在政治的教学中,要把德育教育贯穿到里面,老师不只是让学生有一个好成绩,还要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人。这样学生在进入社会以后,才能够做出的贡献。我至今依然记得初中政治课上老师给我讲得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可能很多学科的知识点我都已经忘记了,但是政治老师对我们进行的德育教育我至今难忘。作为一名政治老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把德育教育的工作传承下去。让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可以全面发展,有正确的观点,价值观,对自己做出合理的约束,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现在孩子总体的发展让人担忧,随着外出务工家长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等,有些中学生品德缺失的现象让我们很痛心。在今日说法里面,我们也会看到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报道。所以初中阶段,对老师的德育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进行了下列叙述。
一、初中政治教学里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
现在的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增强。社会上的诱惑也越来越多,孩子们接触到的事也很多。这其中有好的一方面,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见识,扩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思维。但是对中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有些孩子自制力比较差,控制不住自己,不会对自己形成约束,再加上老师和家长不能时时监督,孩子容易犯错误。现在大家也越来越关注这些问题,所以在初中政治课里面进行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必要性。初中政治课可以是开放的,在课堂中,让学生共同分享,共同努力,完成一些学习。促进孩子的德智体全面进步。现在网络媒体非常发达,各种新闻热点我们随时就能够看到。很多新闻是我们不愿意发生的,有些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偷家长的钱,离家出走,这些现象数不过来。还有的孩子猝死在网吧。甚至有些孩子不满家长对自己的教育,雇人杀害自己的父母。有些孩子受到挫折,虐待小动物等。这些行为都是不正常的。新课改的要求是,学生要成为有道德的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树立德育渗透的观念
以前进行的主要是应试教育,老师上课给学生画重点要求学生会背。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政治学习的兴趣,他们觉得政治就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会和自己的实际生活产生联系。所以现在大家非常重视在政治的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老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把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深入到教学中,引起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把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法進行变化。或者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来学习。让学生进行德育的分析和德育行为鉴赏。这样他们就会联系自己的行为,有自己正确的判断。这种方式非常灵活,老师也可以把当下的时政热点,或者是传统文化结合在课堂里边,实现多种教学目的。
让学生长大以后,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初中政治老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他们的思想品德。我们不只是让他们懂得课本上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知道做人的道理,怎么样做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所以初中政治老师要不断思考,为新时期提供合格的人才做好准备。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欠缺,那么以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来。但是如果孩子的思想品德欠缺了,那么可能会走向深渊。
三、使用可靠的德育渗透办法
1.弘扬传统的文化
我们国家上下五千年的发展,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这里面有孝敬父母,修身养德,帮助别人,诚实守信,努力奋斗等各种各样的典故。所以老师可以举出具体的古代典故,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说古代有很多孝敬父母的例子。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和父母互换位置,体验父母的不容易。这样学生就知道平时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是希望自己更好。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了解我们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自己的修养。
2.增强学生的认知和责任
老师也可以根据现在的热点新闻,教育学生。比如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尤其注重经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工作,现在环境开始向我们报复,出现了一些极端恶劣天气。面对现在这么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要加以注意。另外现在共享单车十分受欢迎,但是共享单车在给我们提供了方便的同时,很多人不注重共享单车的使用规则,肆意破坏停在道路上面影响了交通,这些问题都是值得重视的。老师还可以就时政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比如说现在美国和我们国家在经济贸易的时候,进行不公平对待。这些事情都能够让同学们思考,他们要从切身行动保护环境,维护公共秩序。不断进行学习,从自己的事情做起。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爱国意识,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最终增强了他们的道德修养。
总结
在初中政治教学的时候,老师要把课本上的知识讲述给同学们,还要让同学们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进行德育教育,让他们成为真正合格的人。
【参考文献】
[1]司建.角色担当与专业发展——政治教学新手应关切的两个维度[J].思想政治课研究, 2016(2):72-74.
【关键词】德育 学校教育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0-01
“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耳熟能详的套语。但在这些冠冕堂皇的提法背后,学校的德育教育却经常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德育经常被边缘化。尤其是在农村小学,德育重管理,轻人格养成的现象比比皆是。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年龄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少年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
一、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德育目标定位过高
《小学德育纲要(试行)》对于小学德育目标的定位,“五爱”“四有”目标过于“高、大、空、远”。 学校在实施品德教育时,难度很大。因为小学生每一个年龄段的特点不尽相同,空泛的说教,并不能深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农村小学缺少体验和活动的目标教学,使得德育工作曲高和寡。
(二)教育方法陈旧
在农村,多数小学并没有配备专职的品德教师,往往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学校也很少引导教师进行德育课程教研。普通的思想品德教育限于每周一节的思想品德课、班会等途径,单一的形式,枯燥的说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近几年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使得学校不敢轻易去尝试让学生参与学雷锋活动,清明节的英烈凭吊,学生参与道德实践的机会大大减少。另外,长期以来,重视智育,追求分数,使得教师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学生的德育,评定“三好学生”往往成绩好就一锤定音。
(三)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所谓“言传身教”、“身正为范”,教师的示范作用,对于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在农村,很多小学教师素质低下,崇尚师道尊严,不注意维护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谩骂、体罚学生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开展好德育课程呢?还有很多年轻教师已经把教师职业仅仅当做是谋生的手段,缺乏教育爱,教授完知识就万事大吉,根本不重视学生的德育。
(四)家庭教育失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影响深远。但是农村先天的条件决定了,农村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家长们的不良习惯直接导致了学生陋习的形成。在农村,很多家长还在采用简单粗暴落后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农村还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教育孩子的工作多数靠孩子的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这样的隔代管理,对于学生管束较少,使得很多孩子过于溺爱,养成了自私、任性的不良习惯还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二、正确认识班主任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们都说班主任是班集体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其实,这句话用在小学阶段最为恰当。在小学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直接参与学生活动和引导、干预学生,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师生互动,彼此最为了解。前面曾谈到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主要形成于小学生时期,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长期潜移默化、熏陶的结果。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在学校最亲密的人,要充分发挥角色优势,在学生的道德形成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从学生角度来看,很多小学生对班主任往往很崇拜,把班主任的话视为真理。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把德育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放到同等教育的位置。为少年儿童成长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加强班主任的德育素养,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班主任实施德育工作的途径
(一)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
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学生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了解学生个体情况对于德育工作意义非凡。在这一点上,班主任老师更具有优势。班主任可以通过平时观察、谈话、家访等方式,去了解学生。
(二)德育管理要民主
在农村小学普遍存在着错误的认识,认为在小学生管理中不需要民主。很多老师对孩子没有耐心,经常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管理学生。其实,在学生管理中应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少训斥、少批评,多交流、多谈心,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抓好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德育实效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做好德育工作,如传统节日、法定节日,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还可以在每周升旗、开学初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班主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等,让学生参与进来,在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中耳濡目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以及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相互配合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经常通过“课外访万家”等活动,让学校德育走进家庭。针对农村家长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要想搞好家庭教育,首先要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班主任在家长接送孩子时或家访时,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指导他们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对于留守儿童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社会环境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单靠学校教育,班主任的德育支撑,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学生的德育需要全社会力量的支持。而在学校的德育教育中,德育不应该只是一门课程,而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中,每一名教师都要结合所任学科的特点,在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德育如春风细雨浸润每一名学生的心田,真正培育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筱筱:《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成因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3期。
[2]阎美凤:《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德育教育模式》,《价值工程》,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