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班级教师情况分析

班级教师情况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班级教师情况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班级教师情况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辅助;化学试卷讲评;教学有效性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7-0013-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是教师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和专业软体设计人员合作,自主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并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利用该软件对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践。

该软件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帮助教师迅速、准确地了解和分析教与学的情况,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该软件可实行数据共享,使教师利用较少的时间进行数据收集,应用于教学情况的全面分析。使用该软件可帮助老师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学习情况、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作业布置、试题设计等方面提高教学有效性。

1 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师生的教与学起着定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作用,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在试卷的讲评课中要制订有效的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试卷的诊断功能。教师在课前应该对上述两方面进行分析统计:

1.1分析试卷

教师除了需要分析试卷的类型、范围、分值,更重要的是分析每道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题型、学业水平要求、认知水平要求、分值等信息。计算机软件可以提供友好界面,便于教师录入试卷的相关信息,对于知识点、题型、学业水平要求、认知水平要求等需要多次录入的信息提供下拉菜单的录入方式。以“2009年上海市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分析卷”为例,录入相关信息后,系统可自动生成“试卷知识结构表”(如图1所示)。

1.2分析班级学生试卷的完成情况教师除了分析学生成绩的分布状况,如: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及格率、优秀率、标准差等数据外,还需分析每道试题学生的完成情况

系统可以自动完成“每位考生的考试情况”(如图2所示)和“班级的考试情况”的信息统计(如图3所示),根据打印需求可选择是否以“Excel'’文件类型导出。完成一个班级(40人)的信息录入时间大约为40分钟。

2 帮助教师选择教学内容

2.1帮助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量与度

根据不同教学班“班级考试情况”的相关信息,可帮助教师确定各教学班的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的多少、方法的多少、问题的多少、问题难度带给学生思维量的多少等。

2.2帮助组织与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整合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了“班级考试情况”的相关信息,教师可根据学生失分较多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试卷讲评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来组织教学内容。如果教学内容超越最近发展区,则应该通过必要的知识内容复习,搭建学生继续学习的平台,让学生“跳起来”能“摘果子”,或者,通过教师提供的“支架”能摘果子'促进学生的发展。

2.3帮助教师改善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

讲评失分人数较少的试题时,可以以接受学习为主,由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分析。讲评失分人数较多的试题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思路、错误原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通过学生的参与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3 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教学过程是指由若干能够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教学环节组合而成的、有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学习双边互动的活动进程。根据“班级考试情况”的相关信息,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失分人数较多的试题进行课堂剖析,可由“得分同学”分析解题思路――包括题意理解、原理应用和问题分析,“失分同学”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其他学生也可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教师用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既可使知识结构清晰,也可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归纳梳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失分同学”的自尊心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只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愚蠢的问题”“做错是正常的,但要努力不让自己在同一问题上一错再错”。

4 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反馈渠道,是提高教学有效l生的必要手段,学生通过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能力,教师通过作业可以检验教学的效果。

教师可在计算机软件的“题库”中,以失分较多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学业水平要求、认知水平要求、题型等作为检索信息,选择与试卷题目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的题目,系统将所选题目自动生成试卷,作为作业。为保证教师能在“题库”能检索到所需题目,必须保证题库中具有一定数量的题目。

5 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性

5.1帮助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有效性

对于初三学生而言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正处于逐步构建的过程中。所以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障碍还不能进行有效分析。在交流中学生经常会用“失误”“粗心”来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

在阶段性测试后生成后的‘知识结构和完成情况表(如图2所示),可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知识结构和自己知识掌握状况。

计算机辅助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失分原因分析表”(如图3所示),在试题课堂剖析后,让学生填写“失分原因分析表”,形成有效的自我诊断,培养练习后反思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时,体会评价过程与方法,也可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2帮助教师对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不同班级试卷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不同班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共性和个性,反馈教师的教学情况,调整教学工作,同时也可帮助老师积累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第2篇

反思性理论 反思性教学 思考能力 随班观摩 学习共同体

一、反思性理论

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多数国家的教育界兴起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教师培训理论——反思性教学。它强调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对教师的教学思考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提倡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过程、结果以及教学价值系统和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以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学组织水平,推动学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

教师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地反思,进而形成时刻反思的良好习惯。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才能够对自己的知识容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模式有个很好的总结,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完善教学,从而使自身的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反思性理论不仅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而且还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反思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能够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波斯纳提出:优秀教师=经验+反思。反思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使其更具合理性。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作为教师本人,要认识到反思既是一种内省,也是一种批判和挑战自我的能力。这是一种较高境界的能力,不仅要有工作经验的积累,同时还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较高道德水平和人格素质。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的著作《动机论》中提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它们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基本需要后就会有更高级的需要。教师有被认同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故会反思自己对班级的管理情况及对学生的教育情况,促进自身向更高层次的目标努力。

二、反思性理论教学策略分析

著名的熊川武教授在《反思性教学》这本著作中,对反思性教学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其书中,熊教授对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有这样一种阐述:“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和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通过对这个定义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使用反思性理论进行教学时,对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是首要的目标。其次,通过教学实践,使教师无论从教学水平,还是自己的专业素质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反思性理论在我国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也面临着许多具体实施的困境。因此,还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反思性教学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对症下药,改善目前反思性理论实施的困境,使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

1.反思主体角色定位,进行自我反思

每个教师都需要时刻意识到班级教学和管理是一项大的工程。只有意识到这点,教师才会懂得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才会时刻告诉自身要反思自己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方式和行为。自我反思的价值是相当大的,它不仅有助于班级的教学和管理,同时这种管理方式也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此外,教师以此来增强自身的一个示范作用,也就是增强榜样的作用。作为教师,他们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学生可以以教师为自己的一个榜样,教师可以为自己本班级的学生们起到一个正面的积极引导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将来班级的进一步管理。当教师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时候,这必将有助于教师走上一条专业化的班级教学和管理道路,并且有希望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的班级教学管理人员。

反思可以说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档案,这其中包括对课程设计、教师课堂教学的录像、一些相关的文字记录以及教学笔记等等,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分析。然而,反思活动的发生所维持的时间较短,持续时间有限,往往并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使反思有倦怠之势。

2.丰富反思方法

第一,随班观摩。随班观摩就是去观摩其他班级的一些班级教学、管理行为以及管理方法。通过随班观摩这种形式,能够从中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以及分析别人失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来反思自身的一些教学和管理行为,特别是班级教学和管理方法,这对于以后的班级教学和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性意义。通常的观摩案例分析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一方面,对于一些不好的班级教学和管理行为,教师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此来避免今后会犯同样或者类似的错误;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好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模式,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班级与其他班级进行分析,比较并辨别,将其他班级好的一面应用到自己班级教学和管理中。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有助于教师管理反思思维力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对于提高班级的管理效率是相当有帮助的。

第二,写反思日记。目前,很多教师都能够写反思日记,这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加以记录,教师可以很直接并且很简单地实现自我监控并且自我分析。更加具体地说,反思日记就是把自己头脑中思考的问题通过一些数据符号来进行有效地外化,同时教师可以借助于文字不断地去分析、回顾和研究,以此来改进班级教学和管理的活动。对教师来说,写反思日记是没有任何要求和固定格式的,这就是说,教师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以及感兴趣的内容来记录生活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充分地去展现自己的记录风格与写作特色。

第三,建立反思性学习共同体。不同教师的教学管理风格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没有两个教师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上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说,在班级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中,各个班级的差异管理,需要教师去观察彼此的管理行为,在观察之后,各个教师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管理经验以促进更好地发展。同时,在教学管理方面,教师还可以借鉴其他班级管理模式的优势之处,根据自己班级情况进行适当的借鉴,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班级教学和管理的品质和质量。随着计算机的高度发展以及普遍应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取得相互间的联系和沟通,同时借助计算机实现相互沟通的实验表明,建立学习共同体不但有助于教师形成更加清晰的思维,而且其他教师提供的教学管理反馈往往会激起教师更加深入地去思考班级教学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从而促进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发展。

3.边学习边反思

教师教学和管理能力并非自我形成的,乃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的。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师需要将班级中的一些管理问题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析班级的管理问题,这样一来,不仅教师的管理水平能迅速提高,而且班级教学和管理也更有效率。最终,教师可以更好地改进班级的管理,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班级教学和管理反思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学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来进行有效的班级学生的管理。教师养成反思意识的首要因素就是要使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反思的价值。只有有效的教学反思才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实践逐渐变得科学合理,从而达到教育改革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新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开辟一条新的途径,并且不断地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如果教师想向着学者型的方向发展,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一些敏感问题能够有一个很好的把握,更要具备优秀的教研能力。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责任感,为学生树立榜样,体现“为人师表”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一定影响,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只有教师认识到了反思的价值,才能正确地对待反思,用反思的思维进行思考,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

4.师生互动反馈

现在提倡的是民主、自由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模式,也就是说,班级教学和管理更多的是师生之间共同参与的双边互动过程。在班级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学生应该是班级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所以,不应该把学生放在班级教学和管理的被动地位。通过民主、信任、合作的方式,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增进师生感情。从学生方面讲,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班级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内容、效果等做出一系列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在班级教学和管理上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一些真实感受与需要。所以,在当今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要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把学生放在教育主体的地位,并大量收集来自学生的建议,让学生参与对教师的班级教学和管理效果的评价,这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对班级教学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同时还能够促进教师对班级教学和管理行为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小结

教师有必要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不仅在教学活动前要进行反思,而且在教学活动中也要进行反思,更要在教学活动后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活动前主要对备课进行反思,通过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进行有目的的准备和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科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或者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来了解学生。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特点,从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中存在着哪些不足,以便于能够及时改正;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及时的反思,很多教师都会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些当代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在向学生讲授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也是在不断地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以求解决这个问题;教学活动结束之后的反思是最常见的反思形式,也是教师最常用到的反思形式。在这个反思过程中,老师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使自己能够在反思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及管理水平。

————————

参考文献

[1] 郭英,谢名春.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2] 仲秀英,周先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的视角.中国教育学刊,2012(11).

[3] 胡波.浅谈反思性教学中的个体反思策略.中国教育学刊,2012(6).

[4]李玲.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刍议.东岳论丛,2012,23(3).

[5] 高翔,王蔷.反思性教学:促进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外语教学.2011,24(2).

第3篇

中图分类号:P315.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1-0000-01

摘要:成绩管理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在运用EXCEL2007工作表的基础上,与VBA结合开发出一套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现了成绩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处理。

关键词:excelvba成绩管理程序设计

成绩管理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将十分有利于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笔者在运用EXCEL2007工作表的基础上,与VBA结合开发出一套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输入、输出,数据的修改、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达到了成绩统计分析的自动化处理。

一、系统功能描述

1.用户管理:将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划分为管理员、教师和学生,设置相应权限,方便成绩数据的维护、查询、统计分析等。

2.基本信息管理:将全部数据按班级、课程、教师分类设计,数据间通过每个学生唯一的学号相联系。

3.成绩管理:考试结束,通过教师输入科目成绩完成原始数据的初输入,通过VBA编程自动实现班级成绩的汇总和输出,实现学生成绩的查询,实现成绩统计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原始成绩进行修改。

4.补考管理:成绩初输入后,系统自动输出补考名单和科目;补考后,系统接收补考成绩输入,提供补考成绩的查询。

5.统计分析:统计各班、各年级成绩合格率、科目合格率,分析教师任课科目成绩的数学分布情况。

6.查询:考试成绩和补考成绩供学生和教师查询。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1.系统登录:为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在登录系统前必须输入有效的密码,避免非法用户进入系统或用户越权操作损害数据造成损失。系统的运行从登录界面开始,要求用户输入自己的登录密码,并设置三次密码核对功能,如果三次输入的密码均不正确,则系统自动退出;用户信息确认后出现系统菜单,显示用户管理、班级管理、成绩处理、统计分析、补考管理、统计分析、查询等主要功能,接受用户操作。操作完毕后用户可以从系统菜单中退出系统。

2.用户管理模块主要完成操作人员信息的设置、修改、添加和删除,分三种类型:管理员、教师、学生。

3.班级管理模块主要完成班级信息的设置、修改、添加和删除。在添加功能中进行班级学生名单的输入和修改。

4.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完成以下功能:首先定义考试批次和名称,设置参加考试的班级、科目和学生名单;然后系统自动生成每班各科目成绩单(空白表),下发至各任课教师;考试结束,任课教师将本人的科目成绩输入完成后上交;系统汇总各科目成绩单,自动生成各班级的成绩单。汇总科目成绩至班级成绩单通过以下VBA语句实现:

If CStr(Workbooks(filename).ActiveSheet.Cells(j + 1, 5)) ""Then

Cells(j, i).Value = CVar(Workbooks(filename).ActiveSheet.Cells(j + 1, 5).Value)

End If

5. 补考管理模块:通过成绩统计分析功能查找不及格成绩并生成补考表(显示班级、学生姓名、不及格科目和成绩),利用以下VBA语句实现:

If (Not IsEmpty(Cells(3, j))) And (Not IsEmpty(Cells(k, 2))) And (CVar(Cells(k, j).Value) < 60) And (CVar(Cells(k, j).Value) >= 0) And (Not IsEmpty(Cells(k, j).Value)) Or (CStr(Cells(k, j).Value) = "*")

Then 不及格人数 = 不及格人数 + 1

补考后,接收补考成绩输入,补考成绩高于60分的以60分计,补考成绩低于60分的登记并以红色填充;补考成绩处理后生成新的补考表供毕业补考时使用。

6.统计分析模块:按班级、年级统计成绩合格率,通过与学校教学目标对比评论教学质量完成情况;按科目统计成绩合格率和成绩数据的数学分布情况,分析教师科目教学情况。将成绩按优良中差统计并计算出优秀率、良好率、中等率、及格率、不及格率。优秀(90≤成绩<100)、良好(80≤成绩<90)、中等(70≤成绩<80)、及格(60≤成绩<70)、不及格(成绩<0)。

7.查询模块:学生根据学号或姓名查询自己的成绩;教师根据姓名查询任课班级的科目成绩;管理员可以查询任意学生、班级或科目成绩。

三、结束语

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运用EXCEL2007和VBA编程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系统实用性好,安全性高,实现了学生成绩处理的自动化,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魏.Excel2007 VBA高级编程宝典.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NET; SQLSever2012;B/S;评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012-03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ased on Learning-evaluation System

ZHAO Yu-qin, MA Ji-hong

(Wanfang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HPU, Zhengzhou 451400, 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evaluation, share the work burden of teachers and administrative staff, promote learning evaluation quality as well as reduce its cost, this paper designs an application program by using NET platform, data integration technology, B/S architectural pattern and SQLSever2012 database technique. It achieves following functions: paperless office, online learning-evaluation, the management of learning-evaluation process and brief data analysis of learning situations.

Key words: .NET; SQLSever2012; B/S; learning-evaluation system

随着评教系统在各个高校的普及,使得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变得方便而快捷。但目前的情况是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只注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审核、监控,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过程监控。这种失衡使得高校的管理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了解片面,面对这种情况,评学就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可以让高校管理层较为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做出应对。

传统的评学方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评学周期长、工作量大,评学数据静态、滞后、容易失真,导致管理部门难以全面掌握评学结果。在线评学系统完全可以避免传统评学方式的弊端,但已有的系统都是对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与管理。如果把任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同现有的评教系统相结合,就会获得更为全面的教学质量监控效果。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任课教师的反馈更具有说服力。高校管理层可以通过教师反馈的学生学习状况来掌握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等情况,为管理学生的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依据。

1 教学评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1.1相关技术

该在线评学系统主要采用 Frameworrk、、数据集成、SQL语言、C#语言、HTML语言、Visual Studio 2013等技术和工具,整体设计遵循软件工程的方法,经过需求分析、总体设计、程序编码、文档编制、模块测试几个阶段。

1.2系统分析

1.2.1 可行性分析

该在线评学系统对用户关于系统操作的功能做了详细的分类,主要有任课教师、教务处工作人员、管理员。该系统满足了用户注册、密码重置、提交个人信息、在线评学、查看成绩等需求。该系统是一个功能较为完善的评学系统,保证了主要功能的实现,用于任课教师和教务处工作人员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管理。

1.2.2 需求分析

一个在线评学系统,直接面对的是其使用人员,而使用人员往往对计算机技术并不是非常熟悉。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易懂、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因此无论是在功能设计上还是在业务流程上都要尽可能满足运营管理的需求,要求设计界面简单友好、方便操作且易于理解,其内容清晰明了并保持稳定性和正确性。

1.2.3 功能分析

通过相关调查,该评学系统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1)用户登录:用户要通过输入用户名和其对应的密码才可以进入系统,即根据用户权限登录系统。

2)注册用户:通过填入用户工号、密码、提示问题和安全答案注册账号,用来登录该系统。

3)重置密码:用户通过注册时填写的用户名(即工号)、提示问题和安全答案来重置密码。

4)个人信息提交:用户提交个人姓名和所在部门,用以分配用户功能权限。

5)授课情况认证:用户通过授课情况认证,获取相应在线评学等功能权限。

6)在线评学:授课情况为授课中的教师,具有对所授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打分的权限。通过在线评学,对各授课班级学习情况进行打分。

7)个人评学情况查询:授课教师可以对自己所打分数进行查看。

8)成绩管理: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可以对任课教师的打分情况进行管理,主要具有查看、修改、导出的权限。

9)班级平均成绩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可以对各个班级的平均成绩进行查看和导出。

10)成绩批量管理:教务处工作人员可以对各个班级的成绩进行批量删除和批量还原的操作。

11)用户管理:要求系统管理员能够对已注册用户进行查询、修改和删除。

12)退出系统:给登录用户提供一个退出系统的功能。

1.3系统总体功能模块结构

该在线评学系统由登录模块、教师在线评学功能模块、教务处工作人员成绩管理模块、管理员用户管理模块四部分组成。

登录模块主要包括用户登录、用户注册、重置密码三项功能。

教师在线评学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在线评学、个人评学情况查询功能。

教务处工作人员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包括成绩查看、修改和导出,各班级平均成绩查看和导出、成绩批量删除和批量还原功能。

管理员模块主要包含用户管理,即对用户信息的查询、修改和删除。

所有用户都具有个人信息提交和授课情况认证功能权限。

通过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可对上述各项功能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要求进行集中、分层结构化,自上而下逐层设计得到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在线评学系统功能结构图

1.4数据流图

根据在线评学系统中的数据和处理之间的关系,可绘制如下数据流图即在线评学系统的顶层数据流图。如图2所示:

图2 在线评学系统顶层数据流图

1.5 数据库设计

该在线评学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SQLSever2012,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其主要任务是选择关系模式的存取方法和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对用户信息、班级信息和课程信息三个部分最频繁的操作是查询,假设现有N个目录信息,在N值较大的情况下如果采用顺序查找,平均查找N/2次,显然效率不高。所以在此建立B+树索引,具体设计如下:

对以下经常被查询的关系的码建立索引:

1)用户(职工号、姓名、部门、密码、安全问题、安全答案、授课情况)

//为T_YHXX表按目录编号升序建立唯一索引EmpID

CREATE UNIQUE INDEX EmpID ON T_YHXX(ZGH)

2)班级(班级编号、班级名称、院系、专业、年级、学生人数)

//为T_BJ表按目录编号升序建立唯一索引ClassID

CREATE UNIQUE INDEX ClassID ON T_BJ(BJBH)

3)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层次)

//为T_KCXX表按目录编号升序建立唯一索引CourseID

CREATE UNIQUE INDEX CourseID ON T_KCXX(KCBH)

2 系统实现

2.1公共类

DBConnection公共类用于连接数据库使用,主要提供给DBOperate公共类调用。DBOperate公共类主要用来操作数据,主要包含数据操作、数据统计、提取数据、查询GridView等方法。

2.2功能设计

1)登录模块

登录功能的实现方法是在Login.aspx.cs文件中实现的。当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时,通过与数据库用户信息数据匹配后,判断该系统是否存在此用户、密码是否正确。根据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通过SQL语句与T_YHXX(用户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有此用户且密码正确则可跳转个人主页页面。否则提示无此用户或密码错误。

主要代码如下:

string StrSelect = "SELECT COUNT(*) FROM T_YHXX WHERE ZGH='" + TextBox_UserName.Text + "' AND PASSWORD='" + TextBox_Password.Text + "'";

int Count = Operate.Count(StrSelect);

if (Count > 0)

{

Session["UserName"] = TextBox_UserName.Text;

Response.Redirect("PersonalInformationManagement.aspx");

}

2)个人主页

新注册用户登录后,需要填写姓名、选择任职部门等信息,还需要对授课情况进行认证。提交认证后,才能对用户进行权限分配。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功能操作权限。登录后,根据用户所具有的权限会对页面进行适当调整。

3)在线评学

授课情况为授课中的用户,通过个人主页可进入在线评学页面。在线评学页面通过用户的工号,自动匹配用户的授课班级和授课课程信息,通过ListBox控件选择相应授课信息进行打分。打分后,在信息确认框打勾点击提交。即可提交相应班级的评学成绩,本功能每评一个班级课程,在ListBox控件中则会自动删掉相应的授课信息,以防止用户重复评分。根据用户所选择的班级名称和课程名称,即可将成绩INSERT到相应的表信息中。

在线评学,通过配置数据源DataSource,在ListBox列表中选择数据源信息,来锁定该用户所授课的班级和课程信息。在数据源配置里插入SQL语句匹配成绩表,来筛选未评分班级和课程。实现ListBox下拉列表里的数据随评学进度动态显示。然后,通过SelectedValue控件属性传值,调用Operate方法插入数据库。

主要代码如下:

string StrInsert = "INSERT INTO T_PXCJ VALUES('" + ClassID + "','" + CourseID + "','" + StudyTrend + "','" + StudyProcess + "','" + StudyEffect + "','" + Score + "','" + Grade + "','" + Suggestion + "',GETDATE())";

Operate.OperateData(StrInsert);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评学成功!');location.href='" + Request.Url.ToString() + "';");

在线评学界面如图3所示:

图3 在线评学系统评学功能界面

4)导出成绩

导出成绩主要是通过设计报表样式,利用ReportViewer控件将成绩信息导出成Excel、PDF、Word等格式的文件。还可对关键字段进行查询。

导出成绩界面如图4所示:

图4 在线评学系统导出成绩界面

5)修改成绩

修改成绩主要是利用ListBox控件,将相对应的成绩信息查询出来,在对应的控件里填入新值,点击提交按钮通过修改表数据来达到成绩修改的功能。

ListBox控件里下拉菜单的值是通过前置控件做筛选条件,以达到动态显示的。

主要代码如下:

String StrUpdate = "UPDATE T_PXCJ SET XXFQ='" + XXFQ + "',XXGC='" + XXGC + "',XXXG='" + XXXG + "',ZF='" + Score + "',PXDJDM='" + Grade + "',YJ='" + XG_Suggestion.Text + "' WHERE BJBH='" + XG_Class.SelectedValue + "' AND KCBH='" + XG_Course.SelectedValue + "'";

Operate.OperateData(StrUpdate);

Response.Write("window.alert('评学成绩修改成功!');location.href='" + Request.Url.ToString() + "';");

界面如图5所示:

图5 在线评学系统修改成绩界面

6)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是通过GridView控件显示的,通过编写RowDeleting、RowEditing等方法,实现对数据的编辑和删除。查询则是利用TextBox控件的Text属性获取工号,用Select_GridView方法,刷新控件信息的。

3 结束语

本系统可提供教师在线评价各个授课班级的学习情况,查看评价结果,教务处可以对评价结果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展示给教务人员的信息可以快速获得各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并且得到每个班级的平均成绩以了解学校各个班级学习水平,从而进一步采取管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沃森.C#入门经典[M].6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50-180.

[2] 马华林 Web应用系统项目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94-120.

[3] 内格尔.C#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00-300.

[4] 方芳,张澎.基于数据挖掘的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20(11):1-3.

[5] 李宏坤.基于J2EE的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0(12):286-287.

[6] 朱利民.基于技术的教学评价系统设计[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4):8-10.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 班级管理 情绪 理性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124-01

一、引言

在小学教育中,教育工作是围绕着教师与学生开展与进行的。与初中、高中的班级管理不同,小学生在“情绪”与“理性”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因此需更加谨慎重的进行相关的班级管理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应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有效的把握,引导学生在理性思维中,不断提高学生能力。然而,由于小学生自身“情绪”不稳定且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等特点,使得教师在实际的班级管理中面临着各式各样的困难,很难实现对小学生有效的情绪与理性的控制,使其成为小学班级管理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不少教育工作都加强了对小学生“情绪”与“理性”的分析,试图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二、小学班级管理中“情绪”与“理性”的现状

以往,我国对于小学班级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定较为严厉的校规、班规,并进行强制的执行而实现的。这种一体化的班级管理模式方法单一,在过去的班级管理中也取得了一不错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这种管理模式的本质是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压制,使得压抑了自身活泼的天性得到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尤其会使学生在对面需要进行理性分析的问题时,无法进行正确的处理,迸发不良“情绪”,使班级管理陷入困境。尤其是国家进行了新课改后,对于学生的个性展现、理性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教学形势。

小学教师在小学校班级管理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尤其是现代社会对子女过分溺爱,同时对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重视的形势下,学校课堂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致使小W生在进入学校之后,无法很好的适应课堂环境,情绪也很难得到很好的转变。这时,教师的情绪和理性就成为了引导学生快速适应班级管理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多方面的关于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的研究与探讨,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实现对小学班级的良性管理。

三、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问题

(一)顾及学生的“情绪”

想要实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学生“情绪”的有效管理,首先应做到对学生的情绪的情绪进行充分了解。孩子的天性都是活泼好动的,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处于思维的启蒙阶段,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在课堂上常常会不自觉的表现出自身的天性,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个体情绪与学校对于班级管理的规定和制度产生了冲突。尤其是现代家庭对子女的溺爱程度更甚于以往,小学生在课堂上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日渐严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往往会引来学生的激烈反抗或委屈大哭,这都会造成课堂管理上的“情绪”失控问题。因此,在面对这一情况时,教师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应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对引发其情绪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适当的开导学生的方法,利用转移其注意力的方式实现对其情绪的疏导往往比严厉的批评等处罚手段来得更有效。比如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班级管理过于严格,导致了其在班级和家庭中的表现极其不同,在家庭中,其活泼、调皮的天性得到了充分释放,而在课堂上则表现得过于安静,也很少参与到教学互动中,而教师对这个学生的评语是“该学生成绩优秀,但是其好动的性格严重扰乱了课堂的纪律”,这使得该名学生对学校教育非常反感。后来,在调换班级后,教师采取了鼓励其发挥天性、积极引导其进行课内活动和课堂探讨的引导方式,使该学生的情绪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在课堂上表现更为活跃,理性思维能力提高非常快,学习成绩也更为优异。从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在了解了学生的天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情绪”进行有效引导比采用一味的压抑学生的天性的方法来实现班级管理取得的效果更好。

(二)保证教师的“情绪”

由于天性使然,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然而,一些教师在对面这些问题时,对自身的情绪都无法实现很好的控制,这就使得其对班级的管理失去了作用。在小学课堂中,学生不听话、相互说闲话、不专心听讲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教师由于对自身情绪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往往会在课堂上采取极端的方式如体罚、殴打等对学生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违反了相关教育规定,还会给班级带来不良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对自身的“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学生的情绪变得积极、乐观,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小学班级的“情绪”管理问题。

四、小学生班级管理中的“理性”问题

(一)保持教师的理性思维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负面情绪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不断的思考如何通过有效的引导实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让情绪来优化理性、让理性来约束情绪,从而在保证学生天性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在情绪中理性。首先教师就必须有一个理性的思维,所谓理性并不是仅仅只是局限于校规校纪上,教师应当理性的去思考,理性的引导学生去积极的学习,积极的去生活。在不打压学生活泼情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的思考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情绪来优化理性,让理性来约束情绪。

第6篇

在综合考量各种构成因素的基础上,对班级规模的内涵全面界定、有机结合,并研究不同条件下班级的适度规模是很有必要的。结合规模经济理论的思路以及现有班级规模的概念,笔者认为,班级规模,应该具有一个更加全面、广泛的内涵,主要指一个班级内包含的教师和学生数、教学和活动课时数,以及班级图书、教学设施规模等,也包括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比。适度的班级规模是保证教学质量,实现班级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条件。

义务教育适度班级规模收益的概念分析

在《辞海》中,收益可以泛指各种好处。[4]从历史上看,收益(Benefits)与成本(Costs)相对应,原本是经济学上的基础概念,AdamSmith在《国富论》中,将收益定义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把收益看作是财富的增加。之后,IrvingFisher发展了经济收益理论。在其《资本与收益的性质》一书中,首先从收益的表现形式上分析了收益的概念,提出了三种不同形态的收益:精神收益、实际收益和货币收益。在不同形态的收益中,既有可以计量的,也有不可计量的。而学校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教育部门,是最直接的教育服务生产者,也如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一样,也会创造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可计量的或者不可计量的生产收益,因此,在理论上也适用于同样的收益概念。教育收益(Benefitsofeducation)是教育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是西方教育经济学者将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内的结果。L.C.Solmon&C.L.Fagnano认为教育收益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经历会引起什么变化,有教育所带来的个人前后变化即是教育收益。[5]在中国教育经济学界,教育收益指通过教育获得的教育利益与付出的教育成本相比较所获得的报酬。一般指将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终身赚取的所得与其所接受这种教育所付出的成本加以对比而求出的每年所得报酬的结果。[6]此外,也有学者认为教育收益,“就是指通过教育活动,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好处,这种好处可以是理论意义上的,也可以是实质上的”。[7]这种观点与L.C.Solmon&C.L.Fagnano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国内,还有学者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将教育收益进行细致分析,认为首先可以划分为投资性收益和消费性收益。投资性收益是一种市场化的、货币性收益,某一级教育的投资性收益的衡量,可以用接受这一级教育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与接受下一级教育的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的差额来计算。消费性收益是一种非市场化的、非货币性收益,它主要是指教育给受教育者及其家庭成员,在精神满足程度、家庭生活、经济理性、情感等方面带来的收益。教育还具有一种外部收益,它主要是指教育给受教育者本身及其家庭成员以外的社会成员带来的收益,外部收益是一种非市场化、非货币性的收益。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广义上理解,教育能带给个人及其家庭和社会的好处,就是最通俗意义上理解的教育收益。延伸到义务教育领域,再具体到义务教育班级适度规模收益,可以借鉴教育收益分析的概念,根据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义务教育班级适度规模收益就是指由于义务教育阶段合理的班级规模所带给相关利益群体(包括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乃至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各种好处。

第7篇

关键词:评教模型 优秀度

中图分类号:O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c)-0211-02

背景内容: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指标之一的学生评教如今倍受置疑,学生给老师评的成绩能否反应教师的真实水平,仍很有争议。当前,大多数学校都是把每个学生给任课教师的评教成绩求平均值,然后用排名次的方式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方法弊端很多。

首先,每个学生给老师的分数是该生对教师的印象分,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做到客观公正。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态度固然对自己的成绩有很大影响,然而,学生对老师的态度却不仅取决于此,或许教师对学生的正常批评和适度的惩罚都会让学生深恶痛绝。

其次,班级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的评教成绩不能整体上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有的班给教师打的分数普遍过低,以至于该班教师最高评教成绩低于其他班教师的最低成绩,因而,在整体排名中该班任课教师就不会有好的名次了。

最后,由于评教成绩关系到教师的荣辱,因而有些教师跟学生之间产生了不正当关系。事实上,如果教师对学生宽一些,放纵一些,则成绩就高一些,所以有些老师在学生面前做老好人。在高校,有些教师甚至用承诺让学生考试全部及格为手段换取高分。

学生评教所带来的弊端使原本为促进教学工作而开展的学生评教工作大打折扣,使评教工作不是流于形式,就是不能正确反应教师教学实际,打击了一些老师的教学积极性,产生了消极效果。

然而学生评教是必须的,学生学,教师教的教学过程质量如何,只有学生有发言权,同时学生评教能促使教师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处理学生评教数据,使这些数据能比较真实的反映教学情况。

提出问题:某校以班级为单位每个学生给该班的每个任课教师打出一个评教分,怎样处理这些数据使结果能比较接近该校教师教学的实际情况?

问题分析:传统的学生评教方法是用确定数据求平均值,得到了确定的名次,名次靠前的教师,被认为教学效果优秀的,名次靠后的教师,被认为教学效果不理想。其实,教学效果优秀与否,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集合论理,所有的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是不能组成集合的。在模糊数学里,所有教学效果优秀的老师组成一个模糊集,一位教师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不能完全肯定和否定的。因而这是一个典型的模糊模型应用问题。

设表示某学校全体任课教师的集合,表示所有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能组成的模糊集,则该学校的一个教师总以某个程度属于,而不是要么要么,这儿称为对模糊集的隶属度,或优秀度。如果=0.5则称为模糊集的过渡点,即模糊性最大,最难区分优劣的教师。

根据学生评教数据,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个教师的优秀度,根据计算结果,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而且要使评教尽可能的符合客观实际。由于学生评教是通过学生给任课教师打分实现的,那么要建立的数学模型包含了三个实体:学生、教师、分数,与这三个实体相关的因素如下。

(1)与学生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能客观公正评教的学生的比例。

②学生的认知水平。

③学生的构成。

(2)与教师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教师在班级评教成绩的名次。

②该班教师的配置。

(3)与分数有关的因素包括:

①班级之间存在差异性。

②学科之间也存在差异性。

当然还可以罗列出更多的有关因素,但就上面的因素如果都考虑到模型当中,已经相当复杂,以至于无法有效地建立模型。下面尝试着保留主要因素减少次要因素,达到建模的目的,因而作如下假设。

(1)该学校任何班级都有相同比例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是完全客观公正的。

(2)在教师评教成绩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名次对优秀度的影响不很显著。

(3)任何两位教师的评教成绩如果相差不大,则他们的教学效果没有质的区别。

以据第三条假设,如果某教师的评教成绩与所教班级所有教师的平均评教成绩相差不大,则认为很难区分该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因而他的教学效果优秀度应该为0.5。我们把能够区分两个教师教学效果差异的最小评教成绩差称为显著分差,记为。记为某教师的评教成绩与所教班级所有教师的平均评教成绩的差。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被高级置疑;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被中级置疑;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被初级置疑;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初级显著;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中级显著;如果,则认为该教师在评教中教学效果高级显著。

建立模型:设想有班级对个教师评教,从而得到该校学生评教的原始数据,表1列出了模型中的参数。

接下来,利用上面的变量参数,建立模型计算教师的优秀度。根据假设,一个教师的优秀度,不是由评教成绩唯一决定的,而是根据教师在班级任课教师评教成绩的排名以及评教成绩与班级评教成绩的平均值的差的大小综合评定的。如果教师的排名即不在前也不在后,评教成绩与班级评教成绩平均值的差距小于显著分差,那么这位教师的教学效果很难定性优劣,模糊度定位0.5,所以我们可以假定每一个教师的初始优秀度都为0.5,然后根据在评教中所处的名次及成绩的分布来综合评定每一个教师的优秀度。

根据我们事先确定的能公平公正评价教师的学生的比例,对原始的班级评教数据进行加工,剔除个别不能公平评价教师的同学的评价成绩,为了计算上的方便,我们对每个班级的每位教师的评教成绩由高到低取比例为b位同学的评教分数,作为有效评教分,进行统计分析。

在有效评教分的数据基础上,计算班级平均分,教师的平均分,以及根据统计或者经验得到的显著分差,确定该教师应得的优秀度。具体计算函数如下: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困生 成因 策略

1学困生的定义

所谓学困生并非是心理学界的“学习障碍”、“学习失能”、“学”;也非医学界的“轻微脑功能障碍”、“大脑功能失调”;而是在普通教育领域,由非智力或其他残疾引起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学习适应明显不良等影响。

对学习困难生的定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学者根据当时的教育水平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我国学者钱学森给学习困难学生的定义是:“智力正常而学习效果低下,未能达到学校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1]朴永馨主编的特殊教育学中把学习困难儿童定义为:“除残疾儿童外,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等原因致使其在正常教育情形下,学习成绩明显达不到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要求水平而需要采取特殊教育方式的学龄儿童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严重落后儿童年龄特征水平的学龄儿童。”[2]方俊明对学习困难生的定义是指:“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障碍,遇到不同的困难,缺乏通的竞争能力,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其他儿童的之一现象[3]

本文中的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在普通教育领域中,由非智力或残疾因素引起的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同年级儿童的学生。

2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落后、在学习上存在学习障碍这样的情况在普通教育领域是屡见不鲜的,在每个学校或者是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情况,何以出现这样的情形,本文将从教师、学生以及班级学生人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教师方面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言行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之一。

2.1.1 教师的角色尚未完全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教师由课堂的主体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是将自己视为学生的主体,而非主导,实施的教学也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作用,导致课堂教学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长期以往,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产生障碍。

2.1.2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对很多教育学理论上的观点持否定和拒绝的态度,不能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探索理论实现的可能性,拒绝探索,拒绝实验,导致教师认为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差异是正常现象,是没有能力去改变的,这是每个教师无法回避和逾越的。

2.1.3注重知识点忽略方法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了方法的传授,从而出现了知识犹如散落的珍珠,学生只有捡起珍珠的能力,并没有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随着知识点的增多,学生边连散落的珍珠都拾不起来了。

2.2学生方面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遵循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密切的关联。

2.2.1对数学的兴趣度不高,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小学阶段,学生呈现的特点是一开始对一个新生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投入热情,但是时间长了以后,学生的兴趣便会逐渐淡化,不能够很好的进行学习,注意力和集中度便会下降。

2.2.2缺乏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良

美国的一位教育部部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教育上要记住三件事:第一是动机,第二是动机,第三还是动机。”在现代的社会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主观上不努力,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勤奋学习的精神以及好的学习习惯。

2.2.3缺乏学习技巧和方法

除了主观努力和学习习惯不良的因素,学生也没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使事情事半功倍,但是好的方法正是学生所缺乏的,学生上课不能跟随教师的指令以及思路进行学习,下课不能认真复习,遇到难题不主动请教教师,不能很好地使用学习策略,逐渐沦为学习困难生。

2.3班级人数的因素

自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班级授课成为教学的常态,班级是学生学习的共同场所,但是班级人数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由于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以及性格方面的原因会存在不同,班级内的学生是多样的,这种差异在世界范围的教育都是存在的。但是芬兰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差异缩到最小,因为他们实行的是小班教学,教师可以照顾到这种差异,可以创造出适合学生发展至教育,而现在许多学校的学生数量过多,导致教师无暇照顾到每个学生,致使学生发生学习上的困难。

3解决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策略

在对教师、学生以及班级人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了消除学生的学习障碍,解决学生学习的困难,本文从教师、学生以及课堂三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

3.1教师的改进策略

作为课堂的管理者,教学的实施者,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从源头上解决自己教学实践的困惑。教师应创设支持性的教学环境、实施积极的教学策略、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主动为学生移除学习上的障碍,提升学习困难学生的信心,改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学习充满动力,充满信心。

3.2学生改进策略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动机,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克服不良的学习情绪以及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听从教师的指令、下课认真完成作业,同时给自己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坚信自己能够学好,逐步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

3.3实行小组学习学习

根据现有的学习情况以及教育情况,因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而教育资源有限,想实施小班教学的可能性很小,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学习情况,实行班级内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实行兵带兵、兵帮兵、兵练兵、利用学生自愿,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互相帮持,逐步移除学生的学习障碍!

只有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采取积极的教学策略以及营造公平、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发挥主动学习的精神、构建积极的学习策略;才能够逐步移除学生的学习障碍,消除学生的学习困难,让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钱学森.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