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区治理规范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835-02
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 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改善生活行为;药物治疗;确定血压控制目标值和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1)。本研究是通过干预社区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使患者接受综合性规范化管理,提高血压制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常住本镇各社区的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诊断标准的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将其中自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管理组,不愿接受规范化管理的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体质指数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调查表的设定
根据中国社区卫生协会制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技术规范丛书《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3)的内容制定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受教育程度、运动习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吸烟、饮酒及日食盐量等。
1.2.2 生理指标的测定
两组患者均于管理前进行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身高、体重、腰围等生理指标的测量,计算体质指数。
1.2.3 管理组规范化管理方法
对100例高血压患者集中进行基础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的教育讲座,以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讲座内容包括:高血压定义,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长期饮食过咸、吸烟、过量饮酒、精神紧张,健康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适当蛋白质和钙、适当运动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禁烟限酒、情绪稳定、保证适当的休息和睡眠,定期监测血压的重要性,高血压的并发症:心、脑、肾损害,高血压危险分层的概念和意义,药物治疗:指导患者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坚持长期规律用药选择每日最佳用药时间、注意降压药的不良反应,高血压作为非传染性慢性病的性质特点等。并按照《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要求建立随访档案:一级管理者每3月随访1次,二级管理者每2月随访1次,3级管理者每1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生活习惯和身高、体重、腰围、日食盐量、吸烟、饮酒量及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每3月组织1次座谈并进行评价,对不能及时到医院的患者,电话咨询、随访。另外,还对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观察和疏导,加强管理,指导用药、控制血压,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1.2.4 对照组管理方法
对100例高血压患者只作常规分级管理和身高、体重、腰围、日食盐量、吸烟、饮酒量及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的测定不进行干预措施,个别患者要求除外;对血压波动较大的,调整药物的剂量,仍不进行其他方面的指导。
1.2.5 调查方法
管理组和对照组于进行规范化管理前及管理1年后分别按1.2.3项的随访档案内容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体重、体质指数、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脂及血压控制效果等指标是否有变化。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和两样本独立t检验进行比较;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管理前、后两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比较
对照组和管理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脉压各项生理指标在规范化管理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管理后,管理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有变化(P
3 讨论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4-5),患病率高,并发症多而严重,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社区规范化管理是通过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达到减少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目的(6)。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和内外环境的影响,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7),因此除要求患者规范服药外,还必须督导患者的生活行为习惯,调适病人的心理状态,运用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随访,方可使患者形成良好的服药及遵医习惯,使高血压病患者得到综合的治疗与照顾,提高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延缓高血压患者病情的进展,减少心脑肾的损害,使高血压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健康教育是社区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措施,定期给予相关保健知识及健康教育,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及相关知识的认识,使患者通过参与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改变行为生活中的危险因素(8)。
本文结果显示,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开展多种形式、多项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改善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健康责任和健康行为,转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懂得影响血压因素及怎样通过自我感觉判断病情控制情况,这将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值,提高血压控制率,减轻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社区管理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医疗行为,除了恰当的医疗措施外还涉及良好的医患沟通,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使患者感知到社区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并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使患者增强了防治疾病的依从性,培养了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提高了患者的血压治疗率和控制率同时也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了危险因素,减少了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同样使他们能享受到美好的品质生活。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1-266.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42-93。
[3] 陈博文,曾学军.社区中老年人健康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89.
[4] 刘晓飞,抗高血压新药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9):2969.
[5] He J,Gu D,Wu X,et al,Major causes of death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 (J),N Engl J Med,2005,353(11):1124-1134.
[6] 钱伟峰,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易感因素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4):1300.
一、齐抓共管,把社区治安作为社区建设的保证
1、认真落实“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加强社区治安防范措施的落实,增强在维护社会治安中的作用,切实落实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推动社区建设综合治理工作。
2、进一步加大创建平安社区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动员社会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共有志愿者1124人。
3、完善组织网络和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社区共有巡防员13人,这些人每天都工作在社区的各个小区,特别是国庆安保期间,他们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每天坚持巡逻,同时搞好宣传,使社区居民安全感显著提高。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二、对流动人口、房屋租赁实行规范化管理
1、加强流动人口房屋租赁规范化管理,严抓人口管理工作。社区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辖区外来暂住人口进行调查登记,目前,我辖区登记在册的流动人口77人,共有出租户65户,流动人口登记率达到100%。
2、对小区租赁户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谁出租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管理好辖区的暂住人口与外来人口,辖区民警和居委会工作人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各项普法宣传教育,发放各类宣传材料,依法保护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深入开展禁毒与反警示教育,强化居民防范意识
1、结合禁毒工作安排开展无毒社区活动,使我社区无吸毒人员,无制贩毒行为。
2、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组织人员的教育,通过社区工作人员认真耐心的工作,我社区习练者陈波、任国芬表示不再参与任何活动。
四、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抓好两劳帮教,开展人民内部矛盾的预防调解工作。
1、社区居委会以板报、讲座、宣传栏等形式,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法律进社区”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使居民懂得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了居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2、社区内有刑满释放人员1人,社区对其进行登记和掌控。
一、夯实基础,抓好两个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新*城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抓好班子队伍建设,树立市中环保良好形象
一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明确分工,细化责任,成立了局“*”主要污染物减排领导小组、局“*”主要污染物减排编制小组、局重点排污企业和各项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情况监管领导小组、小清河流域污染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整治扬尘污染及治理“八乱”工作领导小组,每位分管领导任一个小组的组长,形成了局党组总调度、每个小组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实行严格考核及责任追究制度,年底完不成任务的,分管领导不得评为优秀,分管科室不得评为先进科室,有效促进了全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局在工作中不局限于8小时上班时间,遇有重大任务全局24小时值班,在今年的秸秆禁烧工作中,我局成立了2个巡查组和1个督察组,每组有一名分管领导带队,24小时进行巡查、督察、抽查,局主要领导带队进行督察,确保了市中区秸秆禁烧工作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禁烧效果明显,受到了市、区领导的高度赞扬和评价。
二是强素质、带队伍,着力打造一支战斗力强的高素质队伍。我局*年先后3次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要求全局干部职工熟读掌握《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保护的“八法一条例”,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局党组采取一月一抽查、半年一考试等手段,对全局干部职工掌握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督察,确保学习效果,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中,保证了执法工作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执法,打造高标准的环保执法队伍。我局在原有的“三声”、“四心”、“五个一”服务和“六项禁令”等规范化制度的基础上,又先后对《环境保护服务承诺》等26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将环境标准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要求贯穿到环境监察、环境管理、环境监测、排污收费、环境评价、项目审批等各项工作中。由于我局在环境标准规范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局被区委、区政府确定为标准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单位,按照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大力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我局按照ISO9000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完成了《质量手册》和37个程序文件、58个作业指导书及271条记录表格的编写,于*年12月29日顺利通过国家ISO9000的认证考核验收,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将使全局的各项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为进一步提高我局的科学管理水平,全方面提升我局环保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自身能力建设,为适应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夯实基础
*年,我局自身能力建设得到较大幅度提升。市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我局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区财政先后拨款180万元用来提高我局自身能力建设。一是监测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年我局新购置64台(套)共计122万元的监测仪器设备,目前我局已有121台(套)监测化验设备,能够对44种污染物项目进行监测,为我区的环境监察、环境管理、污染减排、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理等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二是执法能力建设有很大提升。*年我局新购置8辆执法车辆,7套应急设备,5部对讲机,3部照相机,2部录像机,4个录音笔,为环境执法提供了先进的通讯设备和取证设备。目前我局共有执法车辆18辆,为顺利完成24小时环保110值班、群众来信来访的及时处理、执法监督检查、秸秆禁烧、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国务院环保重大专项行动监督检查的应急任务等工作提供了保证;三是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保证。*年我局新购置6台台式电脑,4台笔记本电脑,12台打印机,目前我局共有27台微机,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提供了有力保证。以上物品及设备的购置,极大的提升了我局的自身能力建设,为做好新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积极主动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减排任务指标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一是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五个落实”,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即班子落实、队伍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制度落实。区长与各办镇、责任部门和重点排污企业签定了《市中区责任单位“*”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及《市中区责任单位“*”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将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指标纳入《济南市市中区环境保护“*”规划》,落实专业队伍,将减排任务指标细化分工,确保各项减排指标落到实处;二是加强调度,定期总结。对污染减排工作一月一调度,一季一分析,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分析会,通过强化监督,对因工作不利影响污染减排任务指标顺利完成的,将追究相关责任单位领导的责任,以确保我区减排任务指标按时、按要求完成;三是强化监督,定期巡查、督察和抽查。对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源每周一检查,半月一抽查,对存在问题的污染单位,督促其限期进行治理,并派专人监督指导,确保工业园区和重点污染单位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四是加大限期治理力度。对辖区较大的宾馆、酒店、医疗单位和大专院校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未上污水处理设施的,立即督促其进行限期治理,例如在检查中发现西北假日大酒店、钟鼎楼大酒店、济南大学西校区和中铁十四局兴隆山庄四家单位污水超标准排放,受区政府委托,我局立即下达限期治理通知书,并在治理过程中定期督察和指导,确保按时、按标准完成限期治理任务。
三、宣传先行,教育为本,努力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为认真落实党的*精神,努力创造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我局针对不同单位、不同行业和不同分工,深入开展了“六个宣传教育”,确保真正达到人人关心环保、人人支持环保、人人参与环保。一是充分发挥区委党校环保教育阵地的作用,分期分批对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二是结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视察活动,给他们上环保知识课,增强了他们对环保工作的参与意识、监督意识和支持意识;三是坚持环境教育与环境监查执法工作相结合,采取送法上门,举办环保知识培训班等形式,不断加强对排污单位环保法律法规培训;四是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为目标,与教育局联合创建了环境教育基地,将环境教育列入教学大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五是环境教育进社区,将社区环境教育列入搞好环境保护、落实*精神和开展“绿色社区”、“安静居住小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发动社区居民参与环保、支持环保,推动环保工作深入开展;六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环保下乡”活动和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推进环境教育工作向农村延伸。围绕提高辖区居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这一主题,我们在全区深入开展了“十项绿色创建”活动。即创建绿色社区、安静居住小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酒店、绿色医院、绿色工地、绿色机关和绿色乡村。截至目前,我局共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1个、省级绿色社区7个、市级绿色社区25个;省级安静居住小区2个、市级安静居住小区24个;国家级绿色学校2个、省级绿色学校3个、市级绿色学校25个。
四、*年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做好标准化建设。在确保通过ISO9000认证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标准化建设工作,使全局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健全,工作标准更加明确,工作程序更加规范,不断提升环保队伍整体素质和形象,确保全局干部职工的执法和工作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局的科学管理水平。
二是继续做好污染减排工作。按照国家确定的污染减排任务指标新的考核办法,大力开展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积极落实济南市下达给我区的污染减排指标任务;对辖区重点排污单位各类污染防治设施不能正常运转的进行限期治理;全面总结关停大东水泥厂的经验做法,对耗能高、污染重的企业坚决予以关停取缔,确保污染减排任务指标顺利完成。
三是全面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市中区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将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加大调度和督察力度,保证普查经费和普查人员按时到位,确保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任务。
一、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一、抓好道路建设。加快镇内主干道建设,逐步硬化村道公路,加快入户文明路的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完善建好道路标志标牌,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实现城乡道路畅、洁、美。
二、抓好市场建设。加快完善好两个农贸市场配套设施,逐步将市场功能分区;加快建材、修配、农资、废品收购点等专业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秩序,达到秩序化、规范化。
三、规划停车场建设。加快建设货运停车场,着力缓解停车难。
四、抓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完成镇垃圾填埋场建设,确定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
二、深入开展“五乱”治理
一、解决“垃圾乱扔”问题。加大城镇区日常清洁保洁力度,逗硬落实清扫保洁责任,垃圾日产日清。引导小区住户成立业主委员会,逐步规范物业管理,优化物业服务,全面推进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和日常清扫、保洁工作。社区居委会加大“门前五包”落实力度,进一步强化责任区域清洁卫生评比、考核、量化打分、定时公示。环卫所加强清扫保洁、清运、督察队伍建设;继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增添环卫设施设备。加强集镇、街道和村社环境卫生管理力度,确保城乡环境干净整洁。
二、解决“摊位乱摆”问题。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强力整治街巷乱摆乱卖、乱搭乱建、占道经营、骑门摊经营等问题。加快市场基础设施规范化改造,科学规划农贸市场等摊点秩序,严格管理主干道环境秩序。科学规划布局废旧物资回收网点,进一步规范再生资源回收市场秩序。
三、解决“车辆乱停”问题。进一步完善城乡道路标识标牌,规范交通标识标线,新建临时停车场,实行车辆“三限”管理。加大城乡交通执法力度,清理规范公路占道堆码,彻底整治修车、洗车店铺,切实改善交通秩序。
四、解决“广告乱贴”问题。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样式、统一规格原则,对临街面和大型户外广告制作商规范设置户外广告,集中规范主干道店招店牌。督促责任单位和经营业主加大小广告清理力度,集中清除城区“牛皮癣”,拆除破损广告、过期标语,全面改善城区广告形象。
五、解决“工地乱象”问题。规范建筑工地管理,实行围栏封闭作业,严禁占用道路和公共留地堆放物料,严格弃土弃石废渣管理,严禁建筑工程车在街道带泥行驶,洒落建筑垃圾。规划建设建筑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垃圾污水规范化处理。逗硬查处违法违规建设,依法拆除违法违规建筑,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秩序。
三、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改造
围绕打造“山水生态休闲旅游城镇”目标,坚持“四注重、四提升”原则。
一、结合实际完善城乡风貌塑造规划,推进城郊结合部风貌整治,提升城镇整体形象,加大主干道村(居)风貌整治力度。
二、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原则,实施以川北民居为特色的风貌改造,努力建设“五好一新”的新农村。
三、建立城乡风貌改造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实施风貌改造的积极性,使城乡风貌改造步入制度化、长效化轨道。
四、建立风貌建设维护机制,巩固风貌建设成果。
四、扎实开展示范创建活动
坚持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按照“全面规划、突出重点、抓点示范、逐步推广”的思路,以增添设施、清扫店面、塑造风貌、健全机制为突破口。推进村庄环境治理工程,结合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清洁工程,加强村庄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全面推广“统一收集、集中分类、生态处理”的垃圾处理方式,探索村民环境卫生自治办法,开展示范农户创建活动。加大示范创建考核奖惩力度,对各村社农户环境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规检查和考核,将督查考核工作延伸到村社和农户,通过抓典型、树典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深入推进综合治理,努力创造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
五、努力提升城乡居民素质
一、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在机关单位开展卫生检查大评比和机关职工违章大曝光活动,在农村开展环境整洁示范户评比检查活动,在企业和工厂开展节能降耗减排和美化环境活动,在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和家校共建文明环境活动,在社区开展居民自治和门前“五包”检查评比活动。每月确定工作重点,每月开展一项活动的要求全面提升居民素质。
二、持续开展“除陋习、树新风”宣传活动。继续举行“不文明、不卫生”陋习评议活动,在全镇开展“三乱”、“五乱”行为有奖举报活动,大力倡导文明卫生新风尚,使文明生活方式逐步深入人心。
三、开展文明劝导活动。组织和动员镇级机关干部走上街头带头参加文明劝导,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以干部示范带动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充分发挥社区文明劝导队伍作用,开展经常的文明劝导活动。
四、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平台。对好人好事和先进的做法给予表扬和宣传,对不文明言行和环境治理开展不力的单位和村社给予通报和批评。
六、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继续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修订完善《镇环境综合治理标准》、《镇乡村农户环境综合治理标准》和《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长效机制,促进治理工作常态化、持久化。
关键词:农村社区;治理;协商民主
在全面建成小康的决胜阶段,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是补短板、促协调、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之举。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理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型农村社区成为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创新社区治理,构建全体农民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协商民主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中公民参与、议政决策、依法治理的重要形式。
一、协商民主的内涵
协商民主理论起源于西方学者对美国设计的反思与剖析, 2002国内学术界开始了解协商民主,2003年俞可平在《当代西方政治的热点问题》中提出:“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林尚立、景跃进、陈家刚、陈剩勇等学者都积极推动协商民主的研究。我们认为,中国的协商民主就是在我国基本制度的框架下,所有受到决策影响的行为主体,围绕着政治社会生活中的议题,通过咨询、商议、讨论和交流乃至妥协的方式达成共识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既强调协商程序的合理性,更强调结果的共识性。
二、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意义与实践模式
在农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公共议题激励着也要求着社区成员的参与。要想真正使得农村社区形成生活共同体,实现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公民的有序参与不可或缺,协商民主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意义重大。
(一)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意义
协商民主的意义在于能够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发挥沟通、协商的作用,积极促进共识、化解冲突、推动发展。
第一,协商民主能够提升成员的社区主体意识。协商民主鼓励全体成员参与,发表观点,倾听声音,增进了解和信任。在协商中,通过交流、辩论甚至妥协,不仅了解公共问题,而且对集体利益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而凝聚人心,使村民更倾向于站在社区整体或者他人的立场看问题,提升共同体成员的社区主体意识。
第二,协商民主能促进决策科学合理。协商民主能使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交流,可以展现出不同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可以对各种决策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这样,全体成员都成为决策者的外脑,就能对各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科学的决策。
(二)协商民主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实践模式
在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根据参与方式及功能不同,可大体分为决策式协商和沟通式协商两种模式。
第一、决策式的协商民主,以形成决策为目标。通过村民会议、村民议事会等形式,对社区公共事务经过充分的讨论、协商、从而达成共识,最后形成决策。比如江苏淮安市的“党群议事会”、河南邓州的“4+2”工作法等。这些模式使得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村民能够广泛的参与政治, 最大程度吸纳了民意,为社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决策提供了合法性来源,实现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有效接轨。
第二、沟通式的协商民主,以公共参与价值为主。在这一天,全村的党员干部与群众代表聚在一起,集体学习、共同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沟通式协商,主要是将信息公开,将不同的意见进行整合、归纳,从而消除矛盾和冲突,实现共识,注重的是信息的沟通与交流。
三、提升协商民主效果的途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模式,规范协商民主程序
公共决策必须依照规范的程序操作才会合法有效。所以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总结各地创新经验,注重治理模式的规范化、法治化,建立协商民主的核心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农村社区建设时根据本地实际进行选择,将协商民主制度很好地与农村社区制度框架契合,为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理顺渠道,构建适合当地发展的新型农村社区协商民主模式。
(二)拓展农村社区治理的协商民主载体,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村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程度是协商民主的基础。要创新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就社区发展的公共问题协商,让村民能够参与评论,反映意见建议和诉求,畅通村民利益诉求渠道,拓展协商民主载体与路径。要本着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思路,把村民能干、想干、该干的事放手给村民协商解决,扩大协商民主范围。
(三)加强f商民主文化培育,提升村民积极参与意识
协商民主的效果与村民积极、主动的参与互为因果。积极的参与可以提升村民的个人参与能力,增强集体责任感,推动农村社区治理中协商民主的发展。通过宣传引导村民参与社区治理,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培育和村民的自我服务,又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协商民主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____镇辖区地处____东部,辖区内有35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人口4.6万人。几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关于加强司法所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在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结合____实际,开展了以“五项(组织机构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截至目前____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各项工作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下面就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____司法所逐步走向机构正规化轨道。司法所名称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实行双重管理、明确了以县司法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司法所有3名全供在编人员,所长是县司法局派出的公务员。司法所党团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人员全部为党员。为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落实到位。司法所工作人员全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所年初制定了政治、业务学习计划,加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及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今年司法所长参加集中培训3次,时间在10天左右、一般工作人员培训也在5天以上.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司法所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情况,今年先后开展了业务知识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使人员具备了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的工作能力,从而有效的开展各项工作,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和党委、政府的好评。
建立了独立办公楼,门外悬挂司法行政徽章、司法所标牌,设置规范,房间标示明显, 人民调解委员会、安置帮教工作站、社区矫正工作站、法律援助工作站等机构牌子一应俱全。目前所内配置了电脑、打印机、档案柜等办公设备。办公用房日常的办公经费也已全部得到落实,从而保证了司法所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司法所设立所务公示栏、法律援助公示栏、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公示栏实行所务管理“四公开”。《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司法所工作职责》、《司法所工作纪律》等11项管理制度已规范上墙,各类业务台帐登记造册,真正做到了规范有效。
五、加强业务建设,实现业务工作规范化。
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健全,____镇现设有人民调解委员会36个,其中镇调解委员会1个、村人民调解委员会35个,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率达到了100%。全镇共有人民调解员调、解信息员176人。做到了每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最低有1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
落实人民调解员每月一次例会,每季度组织调解人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制定了文件、建立了排查台帐落实了排查机制,每年集中排查四次以上。今年1—9月,经村调委会调处的矛盾纠纷在110起以上,调成105起,调解纠纷成功达95%以上。同时,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协议书、卷宗规范化工作。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衔接机制。特别是涉及到,实行三调联动,使各方联动,共同解决。如寨子李村的地皮权属纠纷,由于历史长,又涉及到一些部门,于是土地、城建、司法,综治等部门齐参与,经过两星期的多方工作,终于使这起复杂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2、 认真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和社区矫正试点工作
建立安置帮教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了上级一系列文件、工作制度。健全安置帮教工作网络。镇建立安置帮教工作站,村建立安置帮教小组和26人的帮教志愿者队伍,加大了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对辖区内2006年以后五年来的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人员逐个排摸,登记造册,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建立刑释解教人员数据库。安置帮教衔接措施落实到位。并与刑释解教人员逐个签订帮教协议书,动员家庭成员共同帮教做到跟踪帮教,责任到人。落实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刑释解教人员安置率和帮教质量,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使重点帮教对象的帮教率和安置率达到100%。同时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司法所,加强对矫正对象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对象运用现代卫星定位系统,掌握了他们的去向、从事的职业和思想状况等。目前我镇无一重新犯罪现象发生。
3、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深入,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提高
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方案,建立了法制宣传栏,认真制定当年的法制宣传教育计划,针对普法对象和普法
骨干分别就《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普法内容进行了宣传和培训。“法律六进”开展基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进行了督导,在《宪法》、《选举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础上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4、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和镇政府的中心工作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及关于开展法治特色品牌创建活动的要求,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就开展2011年法治特色品牌创建活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三项重点工作为着力点,按照法治城市创建的要求,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法制文化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全面提升法治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努力打造一批法治特色品牌,把我街道建成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规规章健全有效、市场运行开放有序、公共管理高效规范、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法治先进区域。
二、工作目标
各社区结合实际,努力打造具有特色、便于操作、营造氛围、标准较高、可以推广的法治亮点品牌,力争到2011年底,在全街道形成一批法治建设的新典型、新经验,使我街道法治创建工作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三、具体内容
(一)街道法治建设特色:以“法治河埒合格机关”创建为载体,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以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制度为抓手,不断推进法治河埒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社区法治建设品牌
各社区:社区“法治老娘舅”——整合人民调解员、法制宣传员、治安楼组长等基层力量,加强法制宣传和依法管理,在2010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各社区进行全面推广。
四、推进措施
一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社区法治老娘舅这个品牌要确定实施目标,制定实施方案,落实责任领导、具体责任部门、责任人和完成时间。把品牌项目实施作为“法治社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法治建设的计划和考核之中,并作为社区法治建设必成指标,作为社区主要领导干部述法的重要内容。
二是分段实施,强化监督。按照立项、推进、完成三个阶段的要求,把社区“法治老娘舅”实施过程进行细分,明确各阶段的具体要求和实施进度。3月中旬前,完成立项和方案制定;3月中旬至10月中旬,通过组织开展活动、形成制度规范等,完成整体推进;10月下旬进行检查考核。街道法治办各阶段组织一次以上的督查,通过督查通报、落实整改等措施,确保品牌项目的实施。
三是科学考核,完善奖惩。街道法治办制定具体考核细则,街道依法治理领导小组通过对品牌项目实施述职评议、领导干部述法报告、品牌项目评估等形式,对品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并作为创建“法治社区”的必成指标和评比先进的重要依据。
五、工作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目标化管理。各社区要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品牌项目的实施工作,明确分管领导负责协调解决品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听取实施情况报告等工作,明确专人负责方案制定、自我评估、情况报告和台帐整理等工作,确保法治建设品牌项目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关键词:社区公益;微创投;自我治理
1社区公益微创投的存在必要性
社区公益微创投是针对社区服务领域公益项目的公益资本投入,目的是通过资金、管理和技术支持,培育充满活力的社区公益性社会组织,其出现主要是为了弥补政府功能的分散化和社区结构的碎片化而产生的社区治理危机。政府功能分散化,是以功能性分工为原则的官僚科层体制自身的弊端造成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公共理性精神的发育不良则是社区碎片化难以进行自我疗伤的深层次逻辑。非居民需求导向的街居体制使社区许多现存与潜在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同时社区居民缺乏共同治理的情感与人际基础,及自我治理的能力。当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两条治理路径均面临困境时,社区公益微创投应运而生。它强调明晰行政资源与居民自治相结合的各自边界,最终实现社区内部组织从“自娱自乐”到“参与治理”、从“单一活动”到“项目运作”、从“各自为阵”到“抱团取暖”的转变。
2从公益微创投到社区自我治理的路径探索
一个个公益组织构成了社区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本元素。在从公益微创投走向社区自我治理的过程中,有如下四个重要阶段。
2.1为激活社区居民的需求而建立社区草根组织
在社区开展公益微创投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外来提供服务类与社区内部组织两类,而公益微创投的真正起点是社区内部组织的草根组织。其可以从居民最感兴趣的、成本付出更少而生活收益更高的地方开始,通过社区动员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与积极性,在专业社工队伍的带领下,挖掘社区能人,通过街道层面的新型平台,申请微型项目,建立起更多的草根型社区组织,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发展。
2.2实现责任主体从基层政府到草根组织自身的转移
公益微创投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社区自我治理能力,同时为社区居委会减负。公益微创投所运用的项目指导型“三社联动”机制,有利于发挥专业社工启发草根组织自我意识的作用。结合我国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经验,专业社工可以引导草根组织确定组织发展目标,启发社区草根组织解决社区难题,而且可以长期陪伴草根组织,逐步培养其自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草根组织逐步建立自我意识,独立解决问题,开展工作。治理责任随着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加强,自下而上的草根组织开始分担居委会的功能,为居委会减负,还可以实现从社区草根组织到社区自治组织的转变。
2.3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承接组织资源
政府购买服务环节是对草根组织治理能力的检验与历练,这必须建立在其治理能力到达一定高度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社区草根组织的关注点从文体娱乐上升至志愿服务及社区自治。如果基层政府通过购买服务这一规范化的方式给予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更多的资源,那么社区难题的治理将更加便利,同时通过与外来社会组织的竞争和社会购买服务项目的评估,内生型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会进一步提升,也更加契合居民需求,基层政府的负担将减轻。
2.4社区实现自我治理
经过公益微创投,居民需求导向的社区草根组织纷纷建立,并在专业社工的引领下独立承担风险与服务责任,在治理能力提升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成为与专业社会组织相竞争、相补充的社区内生型社会组织,不断为基层政府减负,解决居民关心的社区难题,并通过公益微创投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形成社会治理网络,居民的自我意识与参与度得到质的提高,社区实现真正的自我治理。
3结论
我国当前的公益微创投仍处于建立社区草根组织的初级阶段,而且受到行政考核体系的制约,草根组织给街居体制带来的更多的是增负效应。而公益微创投平台的年度项目制、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造成项目的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在制约着社区草根组织向更高治理层次的转变。从公益微创投走向社区自我治理依旧还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政府的配套改革、社会工作体系的完善与居民自我治理意识的提高等。
参考文献
[1]吴新叶.政府主导下的大城市公益创投:运转困境及其解决[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18(03):38-45.
[2]孙燕.以“三社联动”为基础大力开展社区公益创投[J].社团管理研究,2012,(01):45-46.
[3]尹浩.整体性社区构建:来自公益创投机制的启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冯金金,杜静.公益微创投助推社区公益梦[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