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然灾害的一般特征

第1篇

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几个国土面积较大的国家,更是关注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工作。依据对北美洲、亚洲、欧洲等国自然自灾害风险管理工作的比较[8],本文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管理模式。

(一)美国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詹姆士·米切尔系统地介绍了美国的灾害管理政策和协调机制[9]。从1974年起,美国政府组建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以来,即以一个核心政府机构为中心,联合联邦27个相关的机构,形成对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体系。2003年3月1日以后,FEMA整建制归入美国联邦政府新成立的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ofHomelandSe2curity(DHS)],其功能和力量更为加强。目前,该系统作为美国国土安全部的五个核心机构,掌管国家的应急响应准备和行动工作,除在首都华盛顿设有总局机关外,还在全国建立了十个区域机构和两个地区机构,形成了以联邦和区域两级行政体系为核心、辅以联邦相关机构参与的灾害风险行政管理区域模式(块块模式)。与此模式相一致的还有德国政府,即德国联邦政府管理办(BVA)下属的民防中心(ZFZ),不过其联邦的作用只是在战时发挥作用,平时主要由各州政府负责其辖区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工作,即以政府灾害风险管理为基础的区域模式。法国也属这一模式,即法国政府下设的应急局(DDSL),也如美国,以国家和地方二级为核心,辅以国家相关机构的参与。俄罗斯、意大利也与此类模式相似[8]。

(二)日本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叶耀先系统地介绍了日本防灾和灾害应急管理情况,并与中国进行了比较[10](P254-290)。日本在一整套详细的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框架下,构建了以首相为首的“中央防灾会议”制度,一旦发生紧急情况,指定行政机关、指定公共单位应对自然灾害。为了有效地进行灾害管理,要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指定的行政机关和公共单位,依据“灾害对策基本法”,必须制定防灾计划并予以实施。2001年,日本中央政府机构重组,内阁府成为国家灾害管理的行政机构。内阁府灾害管理政策统括官负责防灾基本政策,如防灾计划的制定,协调各省、厅的活动以及巨大灾害的响应。此外,作为负有特殊使命的大臣,还新设立了“防灾担当大臣”职位。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是以中央为核心、各省厅局机构参与的垂直管理模式。一些国土面积相对小的国家都建立了与此模式近似的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体系。

(三)中国式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

中国政府历来对自然灾害管理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从参与实施国际减灾计划和减灾战略过程中,加强了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1989年响应联合国发起的国际减灾十年计划,率先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负责的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减灾十年结束后,于2001年该机构调整为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2005年又调整为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并成立了该委员会的科技委。国家减灾委作为一个部际协调机构,已成为中国应对自然灾害之中央政府的最高机构,其办公室设在民政部。此外,民政部还组建了国家减灾中心,作为承办国家减灾委和民政部相关工作的一个技术支撑单位。目前,中国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行政管理,依自然致灾因子仍然由与此相关的部委局负责管理,例如中国地震局负责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中国气象局负责气象灾害的风险管理,水利部负责水旱灾害的风险管理,国土资源部负责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风险管理,海洋灾害的风险管理由国家海洋局负责,森林火灾由国家林业局负责,农业病虫鼠害及草原火灾则由农业部负责等。为了加强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的风险行政管理,国务院还特别设立了一些自然灾害管理的领导小组,如国务院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国务院抗震领导小组等。与政府设置的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构相对应,还在全国各级地方政府设置了相应的机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目前运行的是以部门为主、结合地方政府的“垂直与区域相结合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与此模式相一致的还有比利时、挪威等国。

上述三种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模式,都包括灾前的监测、预报和预警,以及各种减灾工程建设;灾中的应急响应;灾后的灾情评估、救助救济、恢复与重建,通常形成一种循环的模式。这三种自然灾害风险行政管理模式,都呈现出“条与块”的结合,或以“条”为主,或以“块”为主,或“条”与“块”并重。美国式管理突出了“块”的重要性,强调了联邦和州、县三级政府的作用,辅以妥善协调联邦政府下设部门的功能;日本式管理突出了“条”的重要作用,强调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辅以协调发挥都道府的作用;中国式管理突出了“条块”并重,发挥其整体功能的作用不显著。因此,应从系统和综合的角度着眼,突出“块块”的核心作用,并协调“条条”的专业职能。

二、自然灾害风险的复杂性与链性特征

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渐发性特征,决定了其对承灾体影响的方式、程度,并且还影响人类的响应措施。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与链性特征则决定其风险形成的多因性和综合性。

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组成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过程(图1)。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特定区域和特定时段,自然致灾因子发生种类和频率及强度都是随机的,致使对其预报一直成为灾害研究领域的世界难题,至今进展甚微。因此,准确地估计自然灾害致灾因子发生的概率,进而计算其造成的风险(假定受其影响的承灾体不变)仍然是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承灾体是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总称,由于区域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人口数量、经济水平、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具有相同致灾强度的致灾因子发生后,造成的影响迥然不同。如1991年中国淮河流域发生流域性洪水,水情资料表明其上中游和下游几乎接近百年不遇,但造成的损失在两地产生明显差异,不仅因区域经济水平的差异,还因防洪排涝能力的差异所致。由此可见,承灾体的脆弱性对灾情大小的影响是显然的。受承灾体灾后恢复力差异的影响,诸如是否吸取了经验教训,是否加大了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控制的能力等等,这不仅对致灾因子的强度产生影响,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承灾体的脆弱性,进而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的大小。区域灾情的大小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影响,不仅取决于绝对水平,而且还与区域整个经济社会水平相关。通常我们对“小灾大害”和“大灾小害”的描述就充分反映了这一点。区域经济社会水平高的地方,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高,尽管同样的自然致灾因子造成灾情的绝对值可能比经济社会水平低的地方要高,但因其恢复力强,可大大降低其风险水平。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灾害风险既受自然因素,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自然灾害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使其呈现出极为复杂的特性,就显然影响着对其进行管理途径和措施的确定。

自然灾害系统还表现出链性的特征,即以主发致灾因子为诱因,形成灾害链。我们曾总结了发生在中国的四种主要的自然灾害链,即地震灾害链、台风-暴雨灾害链、寒潮灾害链、干旱灾害链(图2-a、b、c、d)[11](P187-189)。从中可以看出,致灾因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性特征。由于自然灾害链的存在,不仅对客观估计自然灾害风险造成困难,还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编制、自然灾害应急处置、灾后救助与恢复,以及灾前的备灾等各项减灾工作造成影响。

三、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模式

针对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链性特征,借鉴前面已有的三种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模式,参考Okada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塔式模式[12],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谐管理”模式[13],本文提出整合纵向协调、横向协调、政策协调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三维矩阵模式”。

Okada在其倡导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中,强调协调社会各方面与减灾相关力量的能动性,重视发展与风险控制相平衡,并通过系统的营养动力过程,实现整体管理的优化。前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日本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Okada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的思想,这就是强调以纵向协调为主辅以横向协调的综合管理模式。席酉民倡导“和谐管理”的思想。他认为,对以人与物两类不同性质的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其在复杂和不确定的状况下,维持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在于如何充分地发挥系统内有差异个体各自的能动作用。而这种能动作用的发挥系于系统内的两种基本秩序,也即系统内各种互动关系的本质就是人类行为的两种基本秩序———和与谐,其中前者表征了系统内演化的方式,后者表征了基于人类理性设计的建构方式。“和谐管理”理论的终极目标是:对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充满不确定性的一系列管理问题,提出一种较为全面的解决方法。

由于区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及链性特征,实施对其进行综合行政管理,就必须首先强调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纵向协调,即充分发挥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作用,特别是要强调基层社区对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作用。中国政府在处理2003年SARS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强调以属地为核心的行政管理就是强调了基层组织在社区水平上的重要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这种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的纵向协调,就是强调了各级政府的主要负责人在管理自然灾害风险的组织中,协调好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关系,突出“和”的原则。诸如发生水灾时,流域上、中、下游之间的防洪减灾协调,就要突出涉及各级行政区之间的协调,通过实现“和”的原则形成“合意”的“嵌入”,实现减灾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率化和效益化。

与此同时,在强调纵向协调的同时,遵循区域自然灾害系统所具有的链性特征,对其实行综合行政管理,就必须同时强调对现有行政管理方式的横向协调,即充分发挥各级政府设置的与减灾相关的机构的能动作用。这正如Okada所阐述的“螃蟹”行走模式,多条腿协调一致向前走的作用,这也是体现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和”的原则基础上,形成“合力”的一种具体体现。中国政府在同一级政府中所设置的与减灾相关部门间的协调机构,就是对这一横向协调机制的具体实践,如国家减灾委、国务院防洪抗旱领导小组均由多个国家部委局负责人组成。

如何充分发挥纵向协调和横向协调的再协调,则必须通过制定各类标准、规范、指标体系,以实现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的共建和共享,以发挥灾前、灾中、灾后减灾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获取这些信息资源装备和设备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制定各种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的法律,以规范纵向与横向协调过程中的组织和个人行为,以此,充分调动各种减灾力量的积极性(如政府减灾资源和社会减灾资源等)。这就是通过对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相关政策的协调,实现对自然灾害风险的综合行政管理。为此,从管理学的角度,就是寻找发挥所有减灾要素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的“合理”的投入。这就是要遵循席酉民等提出的“谐则”[13]。“谐”是指一切要素在组织中的“合理”的投入,是一种客观、被动的状态,“谐则”是指在“谐”的概念基础上,概括那些系统中任何可以被最终要素化的管理问题,系统中的这个方面是可以通过数学量化处理模式且根据目标需求得以解决的[12]。我们通常说的优化系统结构,寻求系统整体功能作用的最大化,就是要在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过程中,通过协调各类与减灾相关的政策,使之从系统的整体角度,发挥纵向与横向减灾资源的功效,通过非线性系统优化模拟实现纵横之间的优化配置。如区域发展与减灾规划之间的协调,平原城市规划与河网格局之间的协调,土地开发规划与生态建设间的协调,以及水旱灾害与水土保持间的协调等。

我们将上述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中的纵向、横向和政策协调,概括为如图3框架,并称其为“灾害风险行政管理的系统综合模式”,即是一个“三维矩阵模式”。图3中“和度”对应“和则”、“谐度”对应“谐则”。与席酉民等提出的“和谐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和”和“谐”、“和则”与“谐则”的含意是一致的;考虑到区域灾害系统所具有的链性特征,我们在此模式中,增加了“合度”和“合则”,即在同级行政管理体系中,强调各个与减灾相关部门之间应形成合力,即在席酉民等强调“人与物要素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关注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优化与和谐。

四、中国自然灾害风险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存在多种灾害链的特性,依据上述论证,提出构建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的建议。

首先,加强国家关于减灾政策协调的力度,健全减灾管理法制。尽快出台“中国自然灾害防御基本法”、“中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法”,以此协调现有的单一自然灾害管理法规体系之间的矛盾,完善并补充现有单一自然灾害管理的法规体系,特别是要完善对各类自然灾害产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管理之间的法规协调,即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协调,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自然灾害管理法规的协调。

其次,加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减灾职能协调的力度,完善减灾管理机制。完善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信息共享”机制,特别需加快制定有关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标准、规范及指标体系。厘定各相关部门的职能,尽可能实现各相关部门在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良好衔接,如在水旱灾害风险管理中,气象、水利、农业与民政部门之间的职能明晰;减轻水旱灾害过程中科技、教育、国土、财政、金融、发展与改革等部门之间的职能界定。再次,加强中央政府与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改革减灾管理体制。针对辖区所发生的自然灾害的严重性程度,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加强辖区自然灾害区划、减灾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行动、救灾救济基金、恢复与重建等项工作,从而实现明确目标、分级负责、协同作战,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整合上述三个方面关于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功能,具体操作方案如下:

在各级政府组建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考虑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周期性[14],其下设减灾法制管理、信息共享、技术、应急管理、物资储备、应急行动(可实施军政双重领导)、救灾救济、装备管理等部门。在上述辖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局”设立的基础上,针对辖区自然灾害系统的特征,明晰并完善现有单一自然灾害系统管理部门的职能。一般可包括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生物灾害、火灾与病虫害等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管理部门。内陆辖区则可不设海洋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要加强对这些主要自然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风险评价和应急预案制定等技术能力的提高,以及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的完善。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在分析区域自然灾害系统复杂性和链性特征的基础上,吸取各国关于区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行政模式的优点,参考有关研究提出的模式,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行政管理模式,即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政策高效的“和则、合则与谐则共存,和度、合度与谐度合一,纵向协调、横向协调与政策协调集成为一体,减灾资源高效利用”的“三维矩阵管理模式”,以此加强辖区减灾区划、立法、规划、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应急行动、救灾救济等能力的建设。

第2篇

1、注重学生对自然灾害类型的认识而忽视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同一般知识教育不同的灾害教育,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灾害的认知来实现学生对灾害的预防,而不是追求认知目标的达成,这是灾害教育首要面临的问题。

2、灾害教育缺少学科与学科之间必要的整合。高中教学中有关灾害教育的主要有地理、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健康等学科。在课程资源在开发设计中较少关注隐性课程和社区之间的联系,没有将社区的教育教学资源(灾害遗址)应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设计及教学中。

3、教师教法陈旧单一,较少使用图文并茂的挂图、地球仪、剖面图、多媒体、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直观教学,在灾害教育教学中仍然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缺少实践操作,不适应和不适合灾害教育的特点,也难以达到灾害教育的要求。

二、加强自然灾害教育的对策

1、整合各学科资源,渗透性地设计选修课。不同学科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多样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各学科展示的内容有可能不一样,但它们的目标总体是一致的,通过把自然灾害教育渗透到不同学科的适当章节中。例如数学学科通过数据的方式展示灾害或与其相关内容的数据,可以让学生从数据上了解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程度、感受到防灾工程和措施的重要性等;生物科可向学生展示生物多样性、生物链、生态系统、环境破坏对生物生存的影响等内容,让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等;语文科可以展示与自然灾害相关的文章,学生将会对灾害的知识有了感性的认识;历史科可以向学生讲述灾害相关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了解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破坏程度和制约作用;地理科可以展示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和防灾减灾的具体措施等内容。建立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选修课《自然灾害及其防治》,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灾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系统地了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对自然灾害的相关内容作了系统的呈现,主要内容有:主要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通过学习《自然灾害及其防治》,可让学生较为深入的学习灾害的表现方式、发生原理、危害程度、防避方法及其预防和监测措施等知识。从而为日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完善灾害教育资源库,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灾害知识,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密切联系的开放性灾害教育教学。(1)结合当地的实际,积极建设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库,逐渐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升质量。(2)加强“数字地球”战略的实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3)加强防灾教育。通过黑板报、宣传栏、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加强“地震救护常识”、“洪涝救护常识”、“台风防护常识”等教育,学会认识预警信号,如“台风、暴雨、高温、冰雪等预警信号”。(4)加强学生实际操作、应用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灾害相关知识的收集、加强灾害调查能力、帮助他们研究制作灾害演示仪器、定期开展应急演习。(5)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学生对防灾的学习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灾害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地理灾害教育相关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灾害教育教学的经历和体验,建立预案,定期开展自然灾害演练。不断完善灾害教育资料库,其中包括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灾区大量的定位、定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基础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对灾害发生时获得的遥感和地面监测资料以及各种基础背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对灾害造成的损失、灾害发展的态势以及灾害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书籍资源、网上资源、交互式电子白板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制作以灾害教育为专题的网站,通过网站让学生直观地及时地了解世界及我国发生的重大灾害事件的信息。学生通过灾害发生过程的触目惊心的画面的感受,将会提高他们了解灾害成因和防灾避灾方法的兴趣,树立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观念。

3、开展有关“自然灾害教育”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专题研究,非常适合进行自然灾害教育。利用地方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探索通过理论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以自然灾害的相关问题为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或个人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帮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观看视频、亲身实践,深刻了解其灾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应对灾害的能力,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防患灾害的意识。例如:分析福建沿海台风灾害的危害这一课题,我们就可以结合乡土地理,宁德地市夏季是台风频繁发生的地方,随着就是台风所带来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我们开设这些“自然灾害”研究性课题,目的是(1)通过认识影响我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学会正视自然灾害,正确面对气象灾害的发生,通过了解抗灾救灾的事件,培养在灾害发生时采取积极主动抗灾救灾的意识以及不畏灾害的精神。(2)能够让学生了解旱灾、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产生的成因以及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他们科学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以及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4、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开展灾害教育在当今的高考中“自然灾害”作为选做题,主要考察学生防灾减灾的类型、危害、成因、解决措施等方面知识,这些都以乡土地理教学资源为载体,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紧密结合课内与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的观察实践认识家乡的灾害遗址或收集历史上有关灾害的记录,了解和明确当地常见的自然灾害,引导他们分析灾害成因、特征及其规律,以及灾害对家乡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发和环境,经济发展等的影响。地理学科的研究是以区域作为对象,因此灾害研究和灾害教育也要落实到具体的区域上,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区域环境及其问题更加熟悉和了解,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同时将这种情感升华为学习上的动力,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第3篇

一、解答技巧

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的高考试题,一般会选择具体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分析某一突发事件的成因设计问题,命题特色明显。解题中考生首先要把握住考查的目标,是什么自然灾害?然后回忆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或危害,推测防御措施。突破方法在于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准确分析,找出试题中灾害的分布特征、推测其产生的自然与人为原因,说明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与相应的治理措施。

遇到“自然灾害与防治”类试题,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要把具体的灾害放到中国或世界自然地理背景之中分析,孤立地分析会导致答题不全面。如地面沉降的问题,需要与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状况相联系;城市内涝问题,需要与我国目前的快速城市化导致的城市容量相对降低联系;地面塌陷,需要与工程建设不当相联系;煤矿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既需要联系自然特征,又需要联系目前中国能源需求的增加。

二、分类解答

近几年“自然灾害与防治”类的高考地理题常见的设问主要有三种类型:成因(自然、人为)、影响(正面、负面)、措施(生物、工程、技术),其中关于自然灾害成因的考查方式最多。自然灾害就高频考点而言,以下两种题型和考法最多。

(一)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以某地的地质灾害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防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这类考题要从题目给出的材料中挖掘信息,结合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由问题找对策,如采用工程措施或非工程措施。以下是地质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地震的成因及防御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③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造成滑坡的主要原因

(1)组成山体的岩石是一些古老的岩系,如千枚岩、片麻岩等,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的作用,破碎严重,容易发生滑坡。

(2)岩层的倾斜方向和山坡方向一致,往往会造成顺岩层滑坡的现象。

(3)地下水和地表水浸湿坡面物质,使其软化,降低了黏聚力,所以在大雨后的地区和地下水丰富的地区容易发生滑坡。

此外,风化作用、人为因素和地震等也会促使滑坡发生。

3.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

(1)山坡上有松散的土层和风化物质覆盖,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

(2)陡峻的地形,沟谷上游有一定的汇水面积,下游窄小,沟床纵剖面坡度较陡直。

(3)在中、上游地区有暴雨或冰雪大量消融及湖泊的溃决等形成补给水源。

此外,强烈的地震、植被的严重破坏等都可能引起泥石流的暴发。

例1(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文综卷Ⅰ)图1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发生地震,导致岩层破碎,土层疏松;地震后出现了多次降雨,加上该地区地势起伏大,为滑坡和泥石流次生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二)主要水文灾害的成因及防治

我国危害最大的两种水文灾害有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其中洪涝灾害是造成我国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灾害。答题要牢牢把握洪涝灾害的答题思路,即从“天、地、人”三个角度综合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而西高东低的地形地势特点又决定了我国河流自西向东流的水文特点,因此东部季风区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加上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洪涝灾害严重,而东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乱砍滥伐,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围湖造田,使湖泊对干流的调蓄能力下降,洪涝灾害越来越严重。我国东部海岸地带同时还受台风带来的风暴潮的影响,这里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又加大了灾情的严重性。以下是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御措施的分析思路:

1.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1)来水量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涝治理措施的分析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的洪涝治理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的洪涝治理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例2(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2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参考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第(1)题,首先根据图中经纬网判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长江流域,再结合我国雨带移动规律判断其气候成因。第(2)题,结合A、B两地的地形、地势特征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等方面,从造成洪涝灾害的原因差异方面进行分析,可总结得出措施。

三、能力测试

不同区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2.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抗灾能力强,关于其灾害危害程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

D.很难确定

读“自然灾害与中国奶牛业发展示意图”(图3)。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草场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雪灾、火灾直接损毁草场资源,对奶牛业的发展没有影响

B.草原雪灾、旱灾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对草场资源没有影响

C.草原鼠害、虫害通过破坏草场资源,间接影响奶牛业的发展

D.草原病害、酸雨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影响

4.关于我国奶牛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过度放牧,使奶牛数量增多,促进奶牛业的发展②乱采、乱挖,导致鼠害猖獗,制约奶牛业的发展③奶牛业的过度发展,会加剧草原人为灾害的破坏④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因素有草原灾害、社会化程度、奶牛品质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图4)。据此回答5~6题。

5.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0年B.1989年、1990年

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

6.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地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②围湖造田③位于我国经济核心地带④位于季风气候区⑤东部临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⑤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7~8题。

7.洪水前的某湖泊图层与洪灾期的图层相叠加,可以()

A.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

B.预测洪灾期结束时间

C.了解洪水淹没范围

D.计算洪灾损失

8.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利用GIS可以进行()

A.预测地震灾害发生的时间

B.了解灾情状况

C.分析地震危害

D.计算灾害损失

9.图5为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2)分别说明A、B两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其成因;C地区为什么多洪涝灾害?

10.图6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2.C

第1题,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灾害强度越高,导致的灾情越大。第2题,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则损失绝对数大,对减灾防灾投入大则抗灾能力强,从而大大降低灾害影响程度。

3.C4.C

第3题,草场自然灾害对草场资源和奶牛业的发展均有影响。第4题,过度放牧会损毁草场资源,从而影响奶牛业的发展;乱采乱挖破坏草场,制约奶牛业的发展。

5.C6.A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1954年、1983年。第6题,结合选项可知属于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是①②③。

7.C8.B

第7题,洪灾期湖泊面积大于洪水前湖泊面积,因此可了解洪水的淹没范围。第8题,GIS的主要功能是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震危害、计算灾害损失并非是GIS空间数据分析的范畴。

9.(1)多分布于第二级地形阶梯上;大致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2)A地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土质疏松,降水季节变化大。B地区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等;地壳活动强烈,岩石破碎;暴雨集中。C地区因黄河从纬度较低处流向纬度较高处,在春初和初冬有凌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地势低平,河道淤积。

第4篇

【关键词】滑坡;泥石流;减灾措施

0.前言

近年频发的自然灾害最应引起重视的有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滑坡和泥石流具有突发性而且破坏性极大,历时短暂等特点,且泥石流具有较大的侵蚀搬运能力,且我国部分山区受其影响较大,所以研究其特性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滑坡泥石流产生的原因

地质构造的破坏;地形条件的影响,坡度较陡受重力作用而下滑;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多雨的季节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还有一条就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人类的毁林开荒、开山凿石、修路建桥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严重影响到地质结构的改变,地质结构大起大落,土地结构的改变造成水土流失,土层内的水循环失控,使土壤干燥。土壤需要一定的湿度才会有一定的韧性,而长期保持干燥的土壤会失去韧性,这样松散的土壤一遇到水就会迅速崩塌而无任何凝聚力。

2.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这种自然灾害最大的危害就是会直接附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泥石流会直接冲进居民区,冲毁房屋建筑危害人畜的安全,导致附近工厂的厂房。可直接埋没公路铁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对公路铁路上行驶的汽车的危害也很大,严重时会造成车毁人亡。泥石流汇入河流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也会间接毁坏公路铁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水利水电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淤积水库、磨损侵蚀坝面等。对矿山的危害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对矿山的工作人员造成人身伤害,造成停工停产甚至致使矿山报废。

3.滑坡泥石流防治

泥石流防治是一项由多种措施组成的系统工程。它主要由四方面措施组成: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一一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滑坡的防治,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

(1)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干燥的土壤只有加上水才更容易从山体上滑落,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具体做法有:防止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尽可能地减少区域的地表水进入滑坡危险区;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以便于及时的把已进入的地表水排出滑坡区域。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2)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 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常用的措施是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从初中的物理中我们知道,当物体停留在斜坡表面时,所受的重力会有一个斜向下的分力,这个力会使物体有下滑的趋势。可以通过减小这个力来增大斜坡上物体的稳定性,常用的方法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钢筋的力学性能较强,抗弯能力较其它的建筑材料好得多,所以用钢筋来做这个材料会较别的材料可靠一些;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还有一些高科技的加固技术等。

4.在滑坡泥石流中怎样自救

当处在滑坡体上时,首先应保持冷静,不能慌乱。要迅速环顾四周,向较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逃离危险区段。跑离时,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在向下滑动的山坡中,向上或向下跑都是很危险的。如果可能就抱住身边的固定物体,比如树。当处于非滑坡区,而发现可疑的滑坡活动时,应立即报告邻近的村、乡、县等有关政府或单位。如群测群防站或县、市、地区及省政府,均设有“国土资源局”。该机构应责无旁贷地担当此项责任。并立即组织有关政府、单位、部队、专家及当地群众参加抢险救灾活动,尽自己所能减少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并确定安全的时间,在生活的区域未脱离危险是不要回去,等到危险过去之后再回去。若有人员受伤或者惊吓过度,应懂得急救措施,比如人工呼吸的正确方法,首先为其宽衣解带以免影响其胸腔活动,然后将下颔抬起,护住头部一侧,另一只手将其下颔托起,使其尽量后仰,捏住鼻子,防治漏气,吸满气后吹入,之后迅速松开,使气顺利排出,反复进行,直到患者能够自己呼吸为止。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立即施行心脏按摩。进行心脏按摩时应注意,使患者仰卧在坚实床板或地上,头部后仰,救护者位于患卧一侧,双手重叠,指己的体重,双臂垂直压下,将胸骨下压3~5厘米,然后放松,使血液流进心脏,但掌根不离胸壁。成年患者,每分钟可按压80次左右,动作要短促有力,持续进行。一般要在吹气按压1分钟后,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一次,以后每3分钟复查一次,直到见效为止。

5.结语

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最健康的防护方法还是改善环境,多植种草,防风固沙,从根本上解决水土问题,降低滑坡泥石流的发生率。平时多握一些急救方法,以免发生事故时慌乱。尤其是住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的人们更应该掌握这些基本常识。总之,当前我国山区城镇泥石流问题十分严重,对城镇设施破坏巨大,且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生命安全,严重影响了山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因此,应重视对泥石流的防治。 [科]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灾害性天气;统计分析;辽宁普兰店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1-0170-03

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其中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到我国各类自然灾害损失的60%以上[1]。自20世纪末期全球气候增暖,导致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威胁着人类的生活环境,也对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我国受气象灾害的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每年给社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经济损失高达GDP的3%~6%[2-7]。暴雨(雪)、台风、大雾、高温等极端天气现象出现频率增加[8-12],气象灾害呈现出突发性与不可预见性,影响范围也逐步扩大[13],因此气象灾害性天气事件越来越引起公众的关注。普兰店市农业种植面积达70%以上,各种极端性灾害天气事件给普兰店市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均造成了重大影响。如1983年9月14日普m店市遭受雷雨、大风、冰雹袭击,灾害造成受灾农田51 900 hm2,死亡5人,伤150人,经济损失达1.086亿元。1992年6月7日至7月19日高温无降水,严重干旱,造成全市干旱面积已达播种面积的50%。2004年8月27日夜间至28日,普兰店市出现了强降雨和强阵风天气,造成全市民房倒塌77户237间,农田被淹4 433 hm2,绝收15 hm2;塑料大棚被淹1 659座,倒塌2 378座,桥梁冲坏36座,经济损失达92 115万元。2005年8月8日,受强风影响,造成农作物被风折断2 733 hm2、倒伏6 767 hm2,林木损毁1 639株,经济损失7 918万元。2007年3月4日大暴雪造成全市房屋倒塌21户50间,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电业、交通等皆受灾严重,直接经济损失约为57 700万元。2012年8月3日暴雨天气导致冲毁农田813 hm2、道路冲毁172.46 km、水淹农田6 858.3 hm2,转移人口11 773人。为此,本文从统计学角度对1965―2015年近50年普兰店市的暴雨、大雾、大风、高温干旱、冰雹等5类主要城市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及防灾减灾提供借鉴。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1965―2015年普兰店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作为研究资料,灾情信息来自普兰店市相关涉灾部门。

1.2 分析方法

采用线性方程y(t)=a0+a1t对气象要素序列y进行拟合,回归系数a1作为气候变量的倾向率或倾向度,反映气候变量的变化趋势,a1×10表示气候变量每10年的变化[14]。暴雨日数定义为日降水量≥50 mm为暴雨日;大风日数定义为风速达到10.8 m/s为1个大风日。

2 主要灾害性天气统计特征

2.1 暴雨灾害

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暴雨日113 d,年平均为2.2 d,主要集中在7月、8月,其中7月最多,共41 d,占36.3%。3月和10月、11月只出现过1次暴雨天气,1月、2月和12月无暴雨记录(图1)。由图2可知,年暴雨日数呈缓慢增多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4 6 d/年。1994年出现暴雨日6 d,为最多,其中15年每年只有1次暴雨过程,1989年、1993年、2002年和2014年未出现暴雨。

1965―2015年普兰店市大暴雨日数(日降水量为100~199 mm)共19 d。20世纪60年代为2 d;70年代为2 d;80年代为7 d,仅1985年就有2 d;90年代为5 d,1994年有2 d;2000―2015年共有3 d。特大暴雨(日降水量超过200 mm)普兰店市历史上出现过4次,均发生在各乡镇不同地区,其中,1981年7月28日同益乡西韭日降水量为583.7 mm,为历史所罕见的,这场特大暴雨造成死亡163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2.2 大雾灾害

大雾导致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1965―2015年普兰店市出现大雾日数1 722 d,年平均为33.8 d,主要集中在6月、7月、8月,其中7月最多,为262 d,占15.2%;1月最少,为74 d,占4.3%(图3)。由图4可知,大雾年平均日数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255 1 d/年。大雾在本地区四季均可见,其中夏季出现较频繁,大雾最多为66 d,出现在1990年;最少12 d,出现在2012年。大雾带来的灾害相当严重。例如2013年12月23日,大连丹大高速公路明阳段因大雾发生40余辆车连环相撞,造成3人死亡。

2.3 城市风灾

城市风灾一般指瞬时风力达到8级以上,即风速超过17 m/s。普兰店市冬季大风产生的原因是强冷空气南下,特征为持续时间长,温度急剧下降;夏季大风产生的原因是局地强对流,特征为雷雨相伴,发生时间短,危害大,较难预防。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大风日642 d,年均为12.6 d。出现频率较高的月份为3―4月、2月和11月。出现频率较低的月份为7月,仅占2 %。大风出现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723 1 d/年,即每10年减少7.2 d。例如1994年8月15―16日,受强风影响造成普兰店市17人死亡,136人受伤,损失船只29艘。

2.4 高温干旱灾害

高温一般指日最高气温超过33 ℃的天气。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高温日115 d,年均出现2.3 d,主要出现在6月、7月、8月。高温发生日数逐年增多,气候倾向率为0.062 7 d/年。20世纪90年代后高温日数增加趋势明显,这与普兰店市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高温日数一般持续3~5 d,受一定的大气环流的影响下,1997年7月24―31日连续8 d高温为历史持续日数最长。2015年7月13日最高气温38.5 ℃为历史极值。普兰店市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影响,一般风速较小,湿度较大,高温高湿“桑拿”天气,危机城市用水安全。

2.5 冰雹灾害

普兰店市境内雹线主要有3条:第1条是从老帽山和老光顶山之间经安波镇奔双塔镇,影响北部地区;第2条是在瓦房店境内,从四平镇入境影响中部地区;第3条是从瓦房店市岚崮山经瓦窝镇、元台镇、夹河镇到杨树房镇影响南部地区。其中以北线的冰雹危害最重[15]。

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冰雹日30 d,年平均为0.6 d,主要出现在6月和10月,其中10月占全年的43%,6月占20%。冰雹发生的日数呈波动起伏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019 9 d/年。1983年7月21日,因降冰雹造成普兰店市1人死亡,133 hm2绝收。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普兰店市5种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普兰店市暴雨发生日数逐渐增多,而且降水集中强度大。大雾发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增加明显。高温发生日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主要出现在7月、8月。大风日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即每10年减少7.2 d。冰雹发生的日数呈现波动起伏减少趋势,主要出现在10月。

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综合考虑气象致灾因素;加大城区多要素无人自动站的建设密度;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预警A报时效和信息覆盖面;加强部门间协调合作和提升抵御气象灾害能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灾意识。

4 参考文献

[1] 王道龙,钟秀丽,李茂松,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减灾对策[J].灾害学,2006,21(1):18-22.

[2] 王维国,王秀荣.2007年城市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危害分析[J].气象,2008,34(4):16-21.

[3] 唐国利,巢清尘.中国近49年沙尘暴变化趋势的分析[J].气象,2006,32(5):8-11.

[4] 李栋梁,魏丽,蔡英,等.中国西北现代气候变化事实与未来趋势展望[J].冰川冻土,2003,25(2):135-142.

[5] 杨淑萍,赵光平,马力文,等.气候变暖对宁夏气候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中国沙漠,2007,27(6):1072-1079.

[6] 刘彤,闫天池.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经济损失[J].自然灾害学报,2011,20(2):90-95.

[7] 张倩,赵艳霞,王春乙.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指标研究进展[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6):40-54.

[8] 李岚,唐亚平,才奎志,等.1960―2008年辽宁东部产粮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79-8580.

[9] 张庆云,陶诗言,彭京备.我国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成因机理的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8,32(4):815-825.

[10] 李岚,唐亚平,孙丽,等.辽宁省高速公路不良气象条件分析及服务探讨[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0,26(1):49-53.

[11] 赵春雨,刘勤明,李晶.辽宁省近48年来气候变化研究[J].气象,2000,26(5):32-35.

[12] 美国联邦气象协调办公室.美国交通气象信息国家需求评估报告[M].黎健,魏丽,傅敏宁,等,译.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13] 关颖慧,王彬,郑粉莉,等.2012年我国气象灾害特征分析[J].自然灾害学报,2014,23(1):24-28.

第6篇

关键词:应急物流;物资分类;灾害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9-18 -02

一、引言

灾害是指所有能够对人们生活以及自然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包括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等造成危害的突发性自然灾害和社会性事故。随着全球变暖等一些问题的凸显,使得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事件不断发生,例如,近几年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冰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一些人为的因素也加剧了事故的发生,造成一些人为的技术性灾害,其中包括一些安全事故以及各种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等。在这些背景下,应急物流的作用越来越不可忽视。

二、应急物流的含义

我国对于应急物流的关注和研究相对于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来说,开始的较晚,研究的水平也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研究的跨越式的长足发展。2004年,欧忠文等第一次提出了应急物流的含义,并把其定义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重大疫情等各种突发性事件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资的物流活动,并且以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生命财产损失最小化为目标。按照灾害发生的前后时间段的不同,将应急物流管理分成灾前运营活动和灾后运营活动这两个部分,另外,灾后运营活动根据救援的不同需要可继续划分为灾前筹备阶段、灾时营运阶段和灾后恢复阶段。

所以,将物流活动简单二分类,可以分为一般的商业性物流和应急物流,一般性的商业物流活动是指日常发生的有计划的物质资料的实体移动,而应急物流往往是指突然发生的且是计划外的物流活动,时间的紧急性是应急物流的显著特征。

三、应急物流的特点

尽管应急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活动,但是由于它和一般性的物流产生的背景及要求等方面的不同,两者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一般性的普通物流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上,而应急物流主要是为紧急施救提供物资保障,应急物流的特殊性有以下几点:

(一)弱经济性

一般性的普通物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以获取最大利润,强调物流活动的经济效益。而应急物流最大的特性就是时间上的紧急性,所以应急物流具有弱经济性的特点,即应急物流的首要目标是尽可能的减小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保障应对灾害所需的救援物资的及时供应,满足应急救援的需要,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经济成本是其次考虑的问题,具有社会公益性质。

(二)外部环境的多变性

一般的物流活动是由企业有计划的实施进行,企业能够掌握和了解外部环境的信息,且外部环境在短期内的变化相对较少。而应急物流则是在突况下产生的,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并且在各类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次生灾害的产生,这些次生灾害的产生又加强了灾害的破坏力,使其外部环境不断的发生变化,难以准确的掌握和预测事态的变化发展。

(三)物流设施的临时性

一般性的物流活动配送设施是根据企业的规划而建立的长期性、永久性设施。而应急物流是用于应对突发性的灾害,其很多的物流设施也是为应对灾害而临时建设的,在妥善处理完灾害后,很多物流设施也将失去其原有的作用,因此,应急物流设施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四)政府的主导性

一般性的物流活动其主体是商业企业,而应急物流活动一般是由政府及其各级组织机构来进行组织安排的,国际性的应急救援活动往往会牵涉到不同国家以及地区的政府部门,企业只是提供辅的作用。在应对灾害的过程中,由政府部门统一指挥调度,以确保为应对突发性灾害提供及时的救援,这种以政府应急管理为主导的物流活动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五)需求的随机性和事后选择性

应急物流活动中的物资需求具有随机性和事后选择性,应急物流需求的随机性是指要在很短的时间内采购好所需的应急物资以保障供给,所需物资的数量、种类等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不确定性,通常难以提前预测。事后选择性是指应急所需物资的数量以及种类等往往是在灾害发生后才可以了解掌握,不可能提前准确的预知。而对于企业而言,一般的情况下,其物流活动都是根据客户提前下的订单需求而提供相应的物资量,所需物资的种类、数量以及供货的时间地点等都是明确的。

(六)物资来源的广泛性

一般物流活动中所需的物资,基本上是企业与其供应商合作进行有偿购买所得,而应急物流是一种社会公益性的物流活动,采用的是与经营性物流活动不同的采购组织模式,其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包括政府为预防灾害而采购并储备的部分物资,社会各界人士募捐所得的物资,另外企业的捐献以及国际红十字会援助筹集等方式所得。且由于灾害发生后需求的紧迫性,政府机构采购物资时选择供应商往往采用就近原则进行物资采购。

四、应急物资的分类

通过以上对应急物流特点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其特殊性并进一步管理应急物资对其进行分类整理,以更好的应对各类灾害的发生。由于物资的种类较多,用途不一,目前我国对应急物资的分类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根据应急物流的性质特点以及各种应急物资本身的性质,另外,在救援的过程中物资是有优先顺序的,所以本文根据应急物资的紧急程度对其进行分类。

(一)生命救助类物资

不论是水旱灾害、地震还是各类其他事故的发生,在应急时,首先抢救和治疗的是伤病人员,并且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生命救助物资主要包括生命救助类物品、防护用品、生命支持类物资以及救援运载的物品这四部分的物资,例如,探生仪器、救生艇等,此外还包括救援时所需的水、粮食、医药用品等。所以,生命救助类物资是指对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稳定局势减少损失起关键性作用的不可或缺的物品,是非常重要的物品。

(二)生活类物资

生活类物资是在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抢救人员以及受灾群众都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所需的这类物资种类较多且数量较大。这种物资基本上属于通用的物资,在应对各类应急灾害中都会用得到。包含临时的食宿物资、照明设备、清理污染的物资和燃料等物资。

(三)灾后重建物资

这些物资是指在灾害发生后,救援的善后工作所需要的一些物资,涉及灾害结束后工厂恢复生产所需的机器设备等物资,以及农业种植生产所需的种子等物资,灾后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重建需要的工程建材、工程设备类物资等。

根据不同灾害对各类物资需求情况的不同,以及各类物资自身的特点,对物资进行分类,以确定不同物资需求的优先级别,对于比较重要紧缺的物资要优先进行采购和储存并重点管理,而对于需求的级别比较低的物资,则可以适当的减少资金和精力的投入。通过对应急物资的分类,使得在应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减轻物资使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有效地管理各类物资。

目前,我国应急物流体系建设还不完善,需要不断改善政府协调和法律机制等,同时,也要加强其硬件方面的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应急物流系统的技术支持平台(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努力构建功能更加完善且效率更高的应急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欧忠文.应急物流[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164-167.

[2]周大鹏.应急物流最新研究进展与研究展望――基于文献综述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04):194-196.

[3]李维.基于需求的应急物资储备水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4]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5]程序芳.不确定条件下应急资源供给和配置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第7篇

关键词: 天峻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4-0318-020引言

天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县境中山峦重叠,地势高亢,海拔在3300~5828m,全县总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形态上具明显的断块山脉与断陷盆地相间的特点,山脉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总体山体呈北北西或东西向展布。

1地质环境背景

1.1 地形地貌

1.1.1 剥蚀构造中高山剥蚀构造中高山区内分布较广,主要有托莱南山、疏勒南山、大通山、哈拉湖南山、青海南山,相对高差500~1000m。古冰川及寒冻风化作用强烈,疏勒南山、沙果林那穆吉木岭有现代冰川覆盖。

1.1.2 剥蚀构造中低山主要分布在高山与平原过渡地带,相对高差200~400m。山顶较平缓,坡度一般大于30°左右,一般有坡、残积物覆盖。

1.2 平原地貌

1.2.1 山前冰水堆积台地:主要分布于哈拉湖南面、疏勒河、大通河、布哈河等河源地区,海拔4000—4500m,以堆积为主,地形略有起伏,起伏高度大于20-30m。

1.2.2 湖泊平原:主要分布在哈拉湖,面积超过100Km2,为湖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向湖心倾斜。

1.2.3 河谷冲洪积平原:分布于疏勒河、多索河、布哈河及其支流两侧地带。宽度在1-6km,地面较平坦,山前河谷区多呈“V”型,由于山区强烈抬升,在山口附近阶地发育。

2气象、水文

2.1 气象天峻县属大陆性高原气候,具寒长暑短,四季不分明,无霜期短,日温差大,多风少雨,蒸发量大等特点。

2.2 水文县境内水系十分发育,主要有疏勒河流域、湟水河流域(黄河水系)、青海湖流域。

3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

3.1 地质构造根据1:100万《青海省构造图》,天峻县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处于秦祁昆(东昆仑、祁连、北秦岭)晚加里东期造山系(Ⅰ)祁连造山带(Ⅰ1)与青藏北特提斯(东特提斯北部)华里西-印支造山系(Ⅱ)宗务隆山华里西造山亚带的复合部位。

天峻县内为近东西走向的复式褶皱带、压性断裂带,同时有压扭性断裂与之斜交、张性断裂和它垂直。

3.2 新构造运动秦-昆系形成时期早、持续时间长、挽近活动明显,为青海省主要构造体系之一,新生代仍表现出强烈的活动性。区域内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大面积缓慢上升运动和差异性的断块活动,地貌上反差强烈,呈断陷盆地与高耸隆起的山岳相间分布景观。

4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基岩山区海拔高,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地形坡降大,降水充沛,有利于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转化为地下水后,沿基岩裂隙顺坡降运移、径流,一部分以泉水方式排泄于沟谷,形成地表水,一部分以隐蔽方式补给松散岩类孔隙水。

丘陵区沟道切割强烈,冲沟发育,地下水接受基岩山区侧向补给及较多降水渗入补给,经过短暂径流,在沟谷处以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

河谷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河水渗漏补给、侧向径流补给,其次有大气降水入渗。

5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征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1)过度放牧、草地荒漠;(2)随意削坡、不合理开挖坡脚;(3)不合理的矿业开采行为;(4)冻土地区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6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1 地质灾害类型通过本次调查,天峻县境内地质灾害有不稳定斜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冻土融沉五种类型。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6.2 地质灾害分布特征根据本次调查成果,天峻县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新源镇、生格乡、阳康乡和苏里乡,具有强发育且集中的特点,其中阳康乡地质灾害点数占总数20.2%,苏里乡地质灾害点数占总数19.3%,生格乡地质灾害点占总数15.1%,而地质灾害不发育的是龙门乡、快尔玛乡和木里镇。

6.2.1 滑坡、崩塌的空间分布特征县境内崩塌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分布在生格乡、织合玛乡、舟群乡和阳康乡地区,而在龙门、快尔玛乡和江河镇等地不发育,一般分布在境内南部中低山区,地形上山高沟深,构造复杂,崩塌较为发育(见表1、表2)。

6.2.2泥石流的空间分布特征县境内泥石流具有分布广且集中的特点。主要分布于苏里乡、阳康乡及新源镇,一般形成区位于支沟下游,流通区流程短、地形坡降大,堆积区一般位于支沟沟口,多数影响国道、县乡级公路(见表3)。

6.3地质灾害在时间上分布规律

6.3.1 滑坡、崩塌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据调查统计,调查区滑坡、崩塌灾害发生的时间和降水集中月份基本一致,略为滞后。

6.3.2 泥石流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泥石流灾害年内分布与降水密切相关,与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相似,主要集中在暴雨季节(5—9月)和强降雨时段(见图2)。

6.4 地质灾害在地形地貌上的分布规律据调查资料,县境内滑坡、崩塌及不稳定斜坡一般发育在陡崖、陡坡地段,且前缘临空受水流侧蚀坡脚或人工修建公路等开挖坡脚,形成地形坡度一般为45°—60°,尤其是凹型坡和顺向坡易发生滑坡、崩塌。据统计:滑坡、崩塌原始斜坡坡度大于60°(陡崖)的23个,30—60°(陡坡)的24个,10—30°(缓坡)的2个(见图3)。

6.5 地质灾害在地层岩性上的分布规律境内滑坡的发生与地层岩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岩性决定了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力学强度和水理性质是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的主要指标,岩性软弱、力学强度低,易受水浸润软化的土体和泥岩容易发生滑坡,区内青藏铁路两滑坡即是如此。

7防治措施

7.1 基本形成全县有关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运行体制;全面展开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全面提高。

7.2 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地质环境管理机构;落实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的管理职能。

7.3 基本形成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网络;治理威胁城镇、居民和重要交通、工程设施的重要地质灾害点;迁移或妥善安置危险区的村庄及居民;全面加强县、乡、村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7.4 全面的监控和有效的治理县域内地质灾害体;使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大幅度降低;地质环境保护与地方社会经济得到同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天峻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青海省核工业地质局,2008.

第8篇

一、突发灾害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

与日本相似,我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并呈现出多灾并发、群发和集中爆发的特征,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灾害损失持续加重,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活动。据民政部的数据,全国70%以上的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呈现出极端气候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企业发展与自然灾害的相互耦合影响更加突出。除自然灾害以外,其他灾害同样给企业经营制造巨大的风险,比如非典危机、甲流危机、战争爆发等等。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突发灾害的“蝴蝶效应”在经济市场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各种突发灾害不仅给灾害发生区域内的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比如实物资产的直接损失、员工伤亡等,甚至导致企业不得不破产清算,并且通过供应链、资金链、资本市场等不同途径对其他区域内的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某些行业可能会是利好,比如战争爆发对军工企业、甲流危机对制药企业都是利好刺激,销售剧增,大量现金流入,从而表现为一种良好的财务状况;然而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会造成程度不一的不利影响,如产业链条断裂、营销渠道中断、客户丧失、呆坏账剧增等等。

突发灾害虽然一直是小概率事件,但在经济一体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一旦发生,就会改变企业生存环境,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风险边界,提升了企业的风险等级。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探索其如何应对突发灾害具有非常必要的现实意义。

二、突发灾害发生前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突发灾害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企业外部风险中难以预料的,也属于小概率事件。然而如上所述,一旦发生,必将影响很多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加预防或处置不当,极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使其丧失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导致企业灾害财务问题向破产清算财务问题转化。因此,有必要将突发灾害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之中,通过增强对突发灾害财务风险的认知,提高风险意识,建立科学的突发灾害财务预防机制,以保障灾害发生过程中按照预定的风险处置措施进行科学的财务资源的拯救。

(一)强化突发灾害风险意识

目前,国内外大部分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以及各级员工普遍灾害财务风险淡薄,没有把灾害风险预防纳入到企业的政策目标之中。企业应强化灾害风险意识与重视程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把有效预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作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开展工作。

(二)建立突发灾害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第一,尽快建立与完善相关灾害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突发灾害应急预案,包括财务应急预案,确定相关部门防灾救灾物资管理的责任,明确灾害风险信息预报和企业员工灾害风险教育和培训机制等,使企业灾害风险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二,将突发灾害纳入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由风险管理部门对各种灾害发生、后果影响作出预先评估,预计不同强度下的突发灾害对企业财务造成的不同程度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营业中断损失、责任赔偿损失和商誉损失等等。采取的方法可以采用压力测试与极端情景分析,为购买保险和运用掉期工具等分散和转移风险方法提供财务数据支持。

(三)将预防突发灾害纳入投资项目考量因素

在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纳入突发灾害风险控制因素。选择项目地址(包括设立企业地址)时加强灾害风险预防,投资项目选址模型一般取决于物流、原材料、劳动力等经济因素与政治、法律因素,必须将灾害风险因素也考虑进去,尽可能避开地层断裂带和灾害频发地区。工程项目建设要严格遵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招投标、施工、采购、监理、验收、审计等,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建没项目规范,保证建筑物和设施的施工质量,保障以人为本的企业生活设施投资项目预算以及高强度抗灾的生产建筑物与设施投资预算。

(四)提取突发灾害应急储备金

企业要摆脱突发事件的影响,充足的资金是保障。突发灾害下,短期资金筹措难度非常大。具有财力的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应急储备金制度,由企业从每年的税后盈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应急储备金,存入银行或者购买流动性强、风险小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进行财力上的预防。具体金额可以根据企业日常经营现金余额以及风险管理部门的评估结果来确定。平时的财务政策注重流动性管理。

(五)建立存货保险储备和增加供应商

日本地震引发了供应链在自然灾难造成的中断面前的脆弱性问题。对此,企业可以建立存货保险储备,可以使企业避免缺货或供应链中断造成的损失,但存货平均存储量加大会使库存成本加大,而且针对突发灾害的保险储备会大于一般情况下针对缺货的保险储备。企业财务部门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找出合理的保险储备量,使缺货损失和库存成本之和最小。另一种方法则是在更多分散地区增加供应商。

提醒大家的是,库存的不断增加会影响生产率,并且使用众多的供应商会提高成本,从而挤压利润空间。不少企业认为,增持库存与增加供应商的成本,超出了供应不安全性加大的潜在成本。有研究表明,多数供应链问题并非来自生产设施的实体破坏,而是交通问题和缺乏能源供给造成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原料供应商、上游企业聚集地区设立企业,形成区域经济群。

(六)对企业主要资产和重点项目投保

通过投保,企业可以弥补灾害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在保险业内,自然灾害意外保险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暴雨、泥石流等常见险,另一种是如地震这样的非常见保险,即巨灾保险。然而,目前尚没有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巨灾保险机制。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这也使得企业出于成本因素不愿投保。根据其他国家的实践,依靠一般商业性保险是无法保障巨灾保险的,事实上,我国大多数商业保险公司也拒绝地震险。

国际上,日本巨灾保险相对成熟。日本早在1966年就建立起了地震保险(JER)体制,日本成立了一家完全国有的地震再保险公司――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专门负责

地震再保险业务。根据日本地震再保险株式会社的制度设计,如果商业保险公司因地震导致的赔付金额超过660亿日元但在3300亿日元以内的,由日本政府承担赔偿金额的50%,如果超过3300亿日元,则政府承担95%。我国应借鉴日本的巨灾保险基金模式,建立一个由政府牵头、财政予以支持、全行业参与的巨灾保险体系,广泛应用国际再保险机制分散风险,鼓励个人和企业投保自救,及时有效地应对巨灾造成的经济损失。今年2月份,民政部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强调,“十二五”时期要增强保险在灾害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自然灾害保险赔款占自然灾害损失的比例要明显提高。此外,要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补偿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完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和具体配套措施。加强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管理,推动建立政府和社会协同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期待“十二五”期间,我国巨灾保险机制上能够取得重大突破,免去企业的后顾之忧。

三、突发灾害的企业财务应急管理

(一)财务预算调整

一般来说,预算编制是建立在对企业未来环境的预期基础之上的。突发灾害的发生,改变了企业原有预算执行的内外部经济环境,给企业带来灾害的多米诺骨牌连锁反应,销售环节受到重击,产品流中断,资金链遭到破坏,应收款项一时难以收回,流动资金周转不灵,到期的债权及利息得不到偿还,信用出现危机,筹资遭到困难,继而产生财务危机。

企业需要着重对灾后企业所涉及的各方面信息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在明确企业灾后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要打破过去预算依托的“基数+比例增长”、“零基”指导思想,适时改进原有的预算办法,重新建立适应灾后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内在发展需求的财务预算。

预算编制初期,必须加强信息收集与评估,确认和估算资产损失,对预期的风险补偿金和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进行估计预算;掌握市场动向;收集政府、金融机构出台的有关灾后各种优惠政策。预算编制以“现有企业存量+前期恢复生产高投入成本”为基础,以阶段性或中短期的恢复目标为主,可以编制灾后专项预算,重新核定预期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增加受损厂房、设备等的专项维修额度,提取资产减值准备,调整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缩减原有的开支项目,增加新的投资项目前期成本投入和未来效益估算,编制灾后销售、生产、现金流预算以及最终的预期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二)资金管理

遭受突发灾害之后,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应急管理的核心。此时的资金一是用于恢复,二是用于正常生产经营需要,资金需求量将远大于平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尽快评估遭受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合理估算资金需求量。资金管理主要依靠“开源”与“节流”。

“开源”。企业应当开辟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通过自身的突发灾害应急储备金、保险、银行、证券、非营利性组织以及社会捐赠等多个渠道来解决重建资金的筹集问题。第一,充分利用国家信贷等优惠政策,及时同银行进行沟通,获取新的贷款支持。第二,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大收款力度,积极与客户做好沟通。第三,对于政府设立的各种补贴和资助,符合条件的企业要及时争取,也可以尽量争取发行债券和股票获取长期资金来源。

企业筹资不应盲目,要根据企业经营状况科学合理筹集资金,平衡好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债务类融资和权益类融资的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和财务风险,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性。

“节流”。企业应当减少和延缓现金流出。加强现金控制,提供资金使用率,严格控制支出,尽可能在不影响商业声誉、企业形象的情况下,及时与供应商沟通,通报企业受损失的情况,说服供应商给予延期或者进行债务重组。财务部门应严格审核各项支出项目,特别重大支出项目,需要严格审查,规范支出的审批制度。采购设备时尽可能采用分期付款以及融资租赁。及时同税务机关进行沟通,通报企业的损失和面临的困境,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或延期缴税。

企业必须要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加强资金监督审计机制,提高对资金链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通过财务指标核算等手段,运用SWOT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对战略风险、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结算风险、担保风险、财务授权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各种风险区域、风险地带进行报告分析,并努力消除人为因素的干扰,针对存在不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规避和风险转嫁。

(三)存货管理

加强成本控制以及对生产经营必须的关键存货的管理,实时掌握各存货的当前库存量与控制限度的比例情况,实时了解库存实时信息,对市场需求作相应分析,确保库存物资既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又不会发生短缺。突发灾害之后,企业一般会面临资金紧张、销售不畅的不利局面,在此形势下,控制和压缩存货库存很有必要。企业应制订切实可行的消化呆滞库存的计划和步骤,采取清理库存、材料改用、让售淘汰改型材料、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压缩库存,提高存货资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