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管理 特征 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经历过高科技革命和冷战之后,国际社会的竞争焦点转移到经济领域,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创新成为了企业甚至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人类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是基于知识产生的,它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是知识本身的特殊性。没有人可以准确衡量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所代表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作用。知识在经济活动中更为具象的阐述为信息,创新能力还是观念,这些都没有定论,那么知识变成为了服务的源泉,不是指服务本身。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定义界限已经没有那么清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者之间的界限远没有原来那么清晰。第三,知识经济时代依然受到传统经济环境的影响,包含好的影响与坏得影响,例如原来资源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知识经济在适应传统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改变现有的经济环境。最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做更多的投资分析,考虑更多的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要与现代会计制度区别开来,未来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是无形的投资,例如网络投资,这一类投资都是很难以现实的物质环境衡量的经济活动。

二、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

知识经济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造知识,发现知识,传递知识,这三个阶段组成了知识经济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知识经济管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例如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和复制技术的改变。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管理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知识管理具有较多益处。知识改变命运,当然企业命运的改变在新的经济时代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知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知识经济管理企业并不遥远,近十几年来,通过我国政府单位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不断努力,已经为知识经济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数据,以及规章制度,企业通过知识经济管理在竞争激烈占有一席之地。

三、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加强创造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培养

创造价值是新的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它是在能力基础之上建立的竞争模式,集体的价值来源于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因此,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务必要加强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创造价值以及核心能力。以解决问题与改善现状为目标,可以延伸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员创造价值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目前在知识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创造价值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是指企业在人才管理中伴随着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财政与竞争的风险。在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中,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必将成为发展趋势的佼佼者。

2.中层管理者组织地位的确定

知识经济管理强调创新,所以在组织管理中,中层管理者务必要扮演好具体落实创新管理决策的角色。知识经济管理趋势必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管理的模式。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知识经济的管理过程中要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此创新需要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发动,由中层管理者具体落实,起传达信息的作用。自下而上的管理则是知识经济管理的创新,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因为知识创造起源于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人,高层管理者在其中只是起到指引的作用,知识主要集中在个体之中,隐性的在小范围内流传,沟通方式的选择也是符合组织人员偏好的,如此依赖,可以节省很多的因为沟通障碍造成的时间浪费。

3.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管理是企业参与行业竞争的基础保证,隐性知识的共享成为企业知识经济管理最大的挑战。一个企业一旦迈入知识经济管理的步伐,便可以将管理重点转移到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知识的变现形式应该是分散的而不是聚拢的,因为分散的知识有利于循环利用。知识经济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也便于企业的人员管理,最终可以使得企业的监督机制淡化甚至是消除。

四、结语

新经济时代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给人类文明生活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相信知识经济管理给知识经济时代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相信知识经济管理会给企业以及人类带来超乎想象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潘连乡,叶传财,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2)

[2]杜慧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发展趋势[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

第2篇

传统律师是神秘的。《律师法》禁止律师做广告。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律师的业务水平、既往业绩、职业道德表现甚至姓名、联系方式等成为当事人的“稀缺资源”。当事人委托律师,更多依靠小范围的口口相传或者通过“熟人圈子”进行搜寻。自由与公开是网络的天性。网络使得法律知识与律师的信息变得透明,而这种透明化的信息给传统律师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律师名片曾经是律师们最有效的营销工具,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律师名片可能消失,或者其存在的价值仅仅在于印在名片下沿的“http//www…”。当事人的法律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知识的碎片化,当事人虽然没有经过法学的系统训练,但是其对某个或某些法律问题通过网络所掌握的知识可能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律师。在当事人看似无意的咨询中,他/她已经将面前的律师称了一个“重量”。当事人寻找律师不再盲目、无措,而变得精准化。目标律师的专业特长、既往业绩、行业声誉、毕业院校、文凭高低等,在网络基本可以得到答案。当事人的选择范围也扩大了,外地的尤其是大城市的律师网络化水平更高,往往也成为当事人的选择对象。选择对的,而不是近的,会成为网络时代当事人的重要原则。网络时代信息透明化给律师带来的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当事人对律师执业过程中职业道德的监督力的加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律师业发展时间短,法律服务市场不完善,律师在执业中的失范行为很常见①。但是在传统社会中,当事人笼罩在律师的所谓权威、专业的雾霭中,对这些失范行为难以觉察,即使发觉了,由于投诉、维权的艰难,也大多理性地选择了放弃。然而,网络时代这一切将根本性改变。首先,当事人在网络的帮助下快速觉醒。以收费为例,当事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找到《律师收费办法》,进而检视自己聘请的律师是否存在超标准收费、私自收费等不规范行为。其次,当事人维权的渠道变得通畅起来。针对律师的失范行为,各地律协以及司法部门的律师管理处均在相关网站公布了投诉电话、网上投诉栏目、投诉邮箱等。网络舆论监督尤其强大,被网络曝光的律师不仅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更为严重的是将被钉上“网络耻辱柱”,任何人都可以搜索到相关报道,阅读并对之进行评论,甚至在若干年之后。最后,当事人的监督成本大大下降。相对于传统的千辛万苦上门投诉,网络舆论监督或通过网络进行投诉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

网络时代我国律师业的新变化

由于网络时代对律师业的冲击与挑战,我国律师业的某些变化在所难免。首先,律师界新老代际更替加快,老一代律师在网络技术面前显得“笨手笨脚”而加速其被市场淘汰的进程②。这种“笨手笨脚”并非仅仅指老一代律师在电脑键盘面前的手足无措和对电子邮件的坚决抵制,更多的是指他们由于不精通电脑和网络操作,难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去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难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去为自己的当事人服务,而对于一些新兴的法律服务领域比如电子商务法律问题,更是怯于接近。其次,竞争加剧,年轻律师的成长之路将更加艰难。老一代律师的加快退出,并不代表就是年轻律师的更多机会,相反,年轻律师由于资历浅、经验不足、社会资源缺乏等原因,优质的法律业务资源离他们更加遥远。利益最大化的当事人将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目标律师的信息,但年轻律师在网络行走的痕迹并不多见,而那些经验更丰富,有着更多网络曝光率的成熟律师,很快就吸引了当事人的目光,并轻易地将案源摘走。第三,跨区域办案成为常态,网络效应使得法律业务资源进一步向“知名律师”与中心城市转移,低端律师将被市场所淘汰,“村镇律师”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低端律师,这里包含从事低端业务的“草根律师”,也包括中国曾经大量存在的“黑律师”、“关系律师”,他们没有律师资格,依恃一些粗浅的法律知识和某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从事律师业务。他们对外以律师自居,以此欺骗当事人,而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往往追求法外手段,甚至与一些司法人员勾结,枉法裁判③。在网络时代,他们的“非律师”身份变得难以掩盖,而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压力,也使得司法人员不再敢于颠倒黑白。有些律师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广大的农村,希望能够开辟出一片法律服务的广阔天地,然而这种理想必然被现实击得七零八落,网络的发展在其中也将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农村的法律纠纷大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基本无法通过法律解决的,比如环保问题、土地权属争议;第二种是基本无需通过法律解决的,比如邻里纠纷,更多的是武力解决或者内部调停①;第三种是可以也需要通过法律解决的,但是由于成本高昂,村民因为缺乏对律师服务的“有效购买力”而选择其他更加符合“习惯法”的解决途径;最后剩下的一部分,如果真是“优质资源”,当事人会倾向于委托城市的“大律师”,而对于一些平常的法律纠纷,网络的普法效应足以指点他们的出路。

我国律师(业)的救赎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 营销 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一个崭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这就是以网络、信息、知识和高新技术为主要特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以美国经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济为基础所产生的概念,即那种持续高增长、低通胀、科技进步快、经济效率高、全球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状态。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1)经济稳步、温和、适当地增长。(2)高科技与技术创新加速推动了经济发展。(3)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传统产业结构及服务业面临着彻底的改造。(4)竞争日趋全球化。(5)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呈非线性增长趋势。

新经济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它必将在新世纪中发挥着独特的重大作用。新经济是一种召唤,它呼唤每个民族扩大视野。锐意进取。

在新经济时代,每个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创新发展呢?关键在于对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发展趋势的认识,以下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趋势一:创新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核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企业常盛不衰的源泉,是新经济的核心。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形成,使得技术扩散的速度加快,因而造成产品和工艺在技术上的趋同化。企业间竞争实力,就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惟有大力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方能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与此同时,技术贸易壁垒也必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日趋强化。在这种形势下,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本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成了新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1)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和成长的基础

在新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企业的最高目标。产品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产品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产品创新在促进企业自我成长过程中发挥着极大作用。多数企业都重视开发新产品,力图向市场投入更多的新产品,扩大本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某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特别是新开发的产品,一般技术含量高,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这种新产品投入市场,必然使企业获得高收入,这对企业的成长无疑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产品创新可以维护企业的竞争地位。

一般说来,产品竞争双方都力图通过新产品开发去取得某一特定市场的主导或支配地位。例如,当加拿大的米勒公司推出了LITE啤酒获得成功后,几乎所有的啤酒公司都相继投入了自己的类似产品,参加市场竞争在几个月之内类似LITE的新产品有40多个,但由于米勒公司不断创新产品,结果其他公司都无法取代米勒公司在这一市场上的领导地位。

(3)产品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手段

当企业发现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或者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预示着企业的现有产品正出现衰退的可能,则必须采取产品创新的方法开发出新产品为企业寻找新的机会。以北美为例,当企业发现城市居居民对酒类的偏好发生改变。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喜欢饮烈性酒时,便争先开发出品类繁多的低度饮料新产品。另外,近些年,在工业市场上由于能源的短缺和人们对环境污染的愈加重视,现在很多厂家都把新产品的开发方向放到了高效、低耗、无污染的绿色产品的开发上。由于产品创新适应了市场和环境的变化,因此,也使企业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趋势二:新经济的营销是体验营销

在新经济时代,企业更重视顾客的体验、感觉。企业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将感官、情感、思考、联想、行动五个点作为一种设计思考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地区特性及终端销售环境,展现不同的体验需求。广告做到哪里就说哪里的话,把消费者见物所思、见景生情完全控制在手中,但品牌的整体理念、定位、系统都必须讲究一致性,这样品牌资产才不至于丢失殆尽和受损。如西式的速食龙头麦当劳,为充分掌握时代趋势,近日在国内大玩“体验营销”,特别是近日在广州地铁上推出的新广告,充分将感官的体验呈现而出,以至让人耳目一新。麦当劳在跨入21世纪,就力推“欢乐欢笑每一刻”的品牌形象,一改过去的“欢乐美味,在麦当劳”,“百分之百顾客满意”,以及后来使用的“麦当劳都是为你”等口号,并以“完全用餐经验”重新定位,期望征服顾客的心,在不同的时段,针对不同的顾客群,提供“对口”服务,从而创造一种互动的欢乐气氛,让顾客觉得好玩、有情趣,用体验来达到顾客满意,进而增加顾客重复购买,这也是造成国内外许多小朋友对它情有独钟、忠诚度极高的原因所致。

这次麦当劳推出的广告,在体验营销上玩得更是精彩纷呈,可以说将体验式营销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麦当劳近日推出的这一系列的平面广告:

第一则:在地铁的车门旁,一左一右有两幅广告一模一样,都是一个大的汉堡包,1:3语化的广告语很特别——“张口闭口都是麦当劳”,整张广告简洁明朗,一目了然,卖点很是突出,让人不由不去联想。伴随着地铁门的一开一合,就会让人想到嘴巴一张一合的用餐情景。

第二则:在地铁车里的进口处位置,也有一则广告,广告语也很特别——“想吃只需多走几步”,似乎人人在车内走都是想吃麦当劳。试想,车门一开,谁不往里走呢?

第三则:在地铁车内的对门位置,一包薯条放在广告的一侧,仍是配以醒目的广告语——“站台人多不要紧,薯条越多越开心!,,没错,就连我们在车上挤来挤去,这种滋味,它都知道!,.

第四则:还有一幅贴在车窗上的广告——“越看它越像麦辣鸡翅?一定是你饿了!”,画面上有一块麦辣鸡翅烤得黄亮亮的,很是诱人。看看,这则体验广告替我们把体验都说出来了,绝!

第五则:在地铁座位的上方,原先有一块各站点的指示牌,也被取代成麦当劳的指示牌了,广告语——“站站都想吃”,每一个“站台”都是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产品.逐个相继标出,并用连线串起,“巨无霸、薯条、麦辣鸡翅、麦乐鸡、麦香猪柳、板烧鸡腿、圆筒冰淇淋、新地、麦辣鸡腿汉堡、汉堡包、开心乐园餐”。……

麦当劳一改以往的传播手法,这些在地铁里的广告,放到哪里,就说哪的话,让消费者感受、留下印象,以至产生强烈共鸣。

体验营销是21世纪营销最有力的秘密战斗武器,它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最有力,谁能牢牢地把握,淮就会讨得消费者的欢心。这种体验式营销的实施,可以让品牌更有竞争力!

趋势三:高科技产品大行其道

高科技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基础,新技术革命直接催生了新经济,使新经济成级数增长。在新经济社会中,随着高科技产业化速度的加快,它对新经济的量增效应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呈放射网络状的态势全面展开。新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未来主宰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朝阳经济”。随着高科技因素在经济形态中的含量不断提高,经济形态必然会飞跃到以知识技术、智力为主要资源的新经济形态。

电脑、互联网、激光、生物工程、卫星通信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改变和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还改变了传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和原则。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科克·泰森在他所著的《世纪企业制胜法则》中指出:在20世纪时,科技不断发展,改变更是屡见不鲜,21世纪的改革步调,将呈现前所未有的速度,20世纪末的后20年,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进步,远胜于过去200年的发展。21世纪末的发展,又相当于今日的10倍。可见,未来高科技营销管理将是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的重点。在产品策略的组合方面,高科技所占比重会越来越高。高科技产品在市场总体份额中逐渐超过传统产品的市场比重,出现供应引发需求而不是需求决定供给的现状,源于新产品的问世皆是基于高科技的不断创新。在这一点上完全不同于传统营销强调的由调查研究市场需求之后而确定供给的模式。

产品日益高科技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速了产品寿命周期的缩短,同时,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科技发明层出不穷等原因,加之消费者对高科技产品认识不足和缺乏消费经验,促成高科技市场营销环境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营销人员无法按照常规预测、把握该市场对新产品的需求特性和相关数据。这就是为什么近年高科技行业利润高、风险也高的原由。

显而易见,高科技营销除了注重持续创新,建立专业分工协作体系抵御其风险性经营之外,围绕高科技产品创建相应的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服务体系不止是解决客户对高科技产品缺乏了解和购买的后顾之忧,更为必要的是,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竞争最终归结为服务的较量。

总之,高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以高价销售,能够在满足顾客的同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趋势四:网络世界,连接未来

21世纪人类迅速进入数字化生存时代,商业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和网络化将市场营销中的分销移植到了互联网,实现真正的虚拟营销。电子商务改变了工业时代传统的、物化的分销体制,企业必须为适应BtOB或BtOC的业务开展在网上建立全新的分销模式。

数字化分销渠道缩短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距离,节省了商品在流通中经历的诸多环节,消费者或用户通过互联网在电脑屏幕前直接操作鼠标就可完成购买行为。

在网上购物不仅可以节省时问,方便快捷,而且还省钱省力。互联网对于传统的市场营销最具革命性的影响就在于此。据统计,1992年全球网上购物总值达50亿美元,而到1998年已增长30倍,总额达1500亿美元。

2003年6、7月间,浙江举办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网上交易会“浙江省工业品网上交易会”,首次尝试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品交易会相融合。结果,网交会能量惊人,短短一个月吸引参展企业5千多家,参展产品涉及30多个行业2万多种,页面访问量累计达2千多万次,其中国外访问量占14.6%。参展企业共协议成交14.2亿元,当月实际成交量就达到4.57亿元。

随着竞争的激化和复杂、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很多企业已逐渐认识到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改变组织结构,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靠单干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战略联盟的道路,营销的重点从交易转至关系,采用关系营销战略,进而又不断地转移到管理独立组织问的战略联盟,企业从交易型营销向网络组织型营销模式转变,企业及其市场环境间的传统外部界线变得日益模糊不清,企业不断开发与供应商、分销商、顾客的战略营销伙伴等网络组织形式,通过网络的开发,网络成员都提供了一种其他成员缺乏的核心能力,网络成员通过高度复杂的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价值增值系统,为企业带来优势。

趋势五:速度经营、快速致富

第4篇

【关键词】图形界面 设计用户体验 新交互媒介

引言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o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又称图形用户接口)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操作用户界面。GUI是一种结合计算机科学、美学、心理学、行为学,及各商业领域需求分析的人机系统工程,强调人、机、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总体设计。GUI的理念最初体现在施乐(Xerox)公司开发的ALTO和STAR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上,在20世纪80年代由个人计算机浪潮的发展推动了图形界面的大行其道,例如苹果公司开发的Lisa和Macintosh操作系统在商业推广领域的成功,此后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系统更是把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度,人们从此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如今,随着计算机和手持终端数码设备的发展和应用软件消费需求的日益繁荣,GUI在人机交互方面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信息数码科技又不断受到定位器、传感器等其他硬件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因此目前GUI的设计理念在迎来新的创新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1 当今时代交互产品的生态环境

1.1 交互界面应用的载体丰富多样

GUI最初诞生的时代,几乎都是应用于计算机显示屏幕的操作界面设计,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数码设备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工业产品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图形界面的使用已经包围了现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具备复杂交互界面的手持数码终端。移动电话已经由最初简单的功能手机发展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同掌上电脑一样可以自主装载多种多样的应用软件。据2012年底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38亿部。同时该公司分析师认为,下一个10亿或许只需3年就将实现。伴随着在丰富多样的数码设备上应用,数量和种类浩如烟海的各种操作系统界面和软件、网页界面成为GUl应用的新载体。因此,与以往主要应用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上不同,当今时代GUl应用的载体新奇多样,根据具体产品的使用需求不同就会面临不同的设计挑战。

1.2 GUI不再是主流的单一交互媒介

在21世纪,微电子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交互设计的领域,交互设计师不必再拘泥于屏幕之上进行设计。TUI(实体界面)、物联网、AR(虚拟现实)等概念让交互设计的空间扩充到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例如AR技术就可以让人们把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相结合在一起,产生复杂而有趣的交互行为。在与此类似的许多技术产品中,人们尝试在空间中通过多种媒介方式与机器实现信息交流,依靠多种信息交流渠道的实现,人与机器的交流行为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更加便捷。由于在这些综合交互形式的产品当中GUI已不再是人们唯一依靠的与机器交流的媒介,GUI作为以往最先进的主流人机交互媒介形态的位置受到越来越多高新科技的冲击。

1.3 用户对于交互产品的使用体验越发挑剔

在工业时代,人们面对的是企业策划开发的产品,这个时候的情况往往是人去习惯机器的脾气,一些需要复杂操作的机器常常因为别扭的设计而将人与机器的交流弄得一团糟。而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与机器的交流经过几十年的过渡,在这过程中逐渐总结出许多良好的交互设计经验,人与机交流越来越轻松。企业对于产品的交互设计不断改进,具备优秀用户体验的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于产品的交互设计要求也越来越挑剔。以互联网产品为例快速更新迭代已经成为互联网产品发展的一种生存策略,据腾讯公司数据分析,在最近两年大部分网络应用软件已经进入到一月一升级补丁的迭代速率。因此,信息时代的用户对产品不再是逆来顺受,而是越发挑剔,交互设计取悦用户的难度增大。

2 GUI在当前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类型

2.1 基于屏幕的设计

基于屏幕的交互设计是传统的交互设计领域,是指一切显示在屏幕上的交互系统设计。这是GUI设计的主流领域,也是目前交互设计行业中商业化最成熟的领域,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信息交互设计产品都是基于屏幕界面的设计。电脑界面、带有屏幕的工业产品以及掌中设备都是此类交互设计系统的应用平台。这些平台衍生出软件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手持终端界面设计等多个设计门类。触摸屏的发展使得手指操控成为主流,这种趋势使得CUI设计获得了更多变革的机会,提供了更大可能的交互乐趣。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iTouch等产品。其操作系统iOS最初是设计给iPhone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等苹果产品上。iOS的面世带给用户极佳的交互体验,其界面风格清新素雅、亲和友好,每一个视觉元素都让人感觉设计精细、极具质感。这个系统将GUI的设计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后来屏幕界面设计行业的图标和图形设计发展。

2.2 交互产品设计

从广义上看,交互产品的范畴很大,只要是与人发生交互行为的产品都可以称之为交互产品,比如一个燃气灶具、一台洗衣机、一个网站、一个游戏都可以被理解为交互产品。而这里分析的产品是狭义的产品,即工业生产出的产品。交互产品设计可以看作是交互设计在狭义工业设计领域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是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领域,GUl不如在屏幕界面设备上应用频繁,但也常作为交互媒介形态之一来使用。伴随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以及各类传感器的使用,传统产品的人机交流方式有了新的突破点。尤其在交互家居设计、新媒介娱乐产品与公共空间内的交互产品设计比较多见。例如三星SmartTV就是应用了多种人机交流模式,作为一款智能电视机SmaGTV具备体感识别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或简单的手势就可以完成开关机、调节音量、换台甚至上网浏览或搜索等复杂的功能,甚至通过面部识别,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网络。2010年微软推出的体感游戏产品外设Kinect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游戏的单一操作方式,使人机互动的理念更加彻底的展现出来。在游戏示范中,玩家们用脚踢仅存在于屏幕中的足球,并用伸手设法拦阻进球。在驾驶游戏中,玩家转动想像中的方向盘来操控电视游戏中的赛车。在绘画游戏,玩家则是说出颜色―“蓝色”或“浅褐色”―然后摇摆双臂来在数码式画板上飞溅一片油漆。诸如此类的产品为用户打开了一个三维世界的操控空间,传统GUI平面模式的形态其实已经发展为三维的图像,这让使用者与机器的交流体验更加真实,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操作习惯。

2.3 其他体验服务中的交互设计

体验式服务设计是当前交互设计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服务设计中设计对象不再是一件产品或者一个界面,而是为用户提供的整个服务流程。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关系也很密切,服务系统的设计往往包含着交互设计的内容,而GUI交互理念也往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在经常借助新数字媒体技术来增强体验效果的展示设计领域,就对体验服务中的GUI设计非常重视。Infel智能数字零售标牌设备及创新应用就是一款创新的交互展示平台,该产品已经不仅限于单向信息的和展示,触摸式信息查询、体感试衣系统、体感手势控制橱窗,互动导航立牌、触摸广告橱窗等应用将增加用户的停留驻足时间,零售商因此能获得更多商机,甚至可以统计用户购物喜好。

3 GUI在未来新交互媒介中的应用趋势展望

3.1 追求体验更佳的视觉效果

从当前图形界面的设计来看,阴影效果、半透明、动态效果、拟物环境是主流的视觉效果增强手段,但伴随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更精细、更丰富的图形效果和更逼真的质感不断的刺激这用户的眼球,信息时代用户对于数码设备的拟真交互体验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对于产品的视觉传达效果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因此,未来的图形界面设计应当更加注重视觉效果的优化,在满足轻松便捷的交流前提下,视觉效果能否带给用户良好的感受就成为产品的交互界面是否吸引用户的一大关键因素。

3.2 在二维平面实现三维空间的图形图像操作

空间感在设计中的一个典型表现方式,就是打破平面感,用立体与三维方式来展现。空间感的设计一是可以增加炫酷和华丽,二是可以用于凸显重要内容。另外对于特殊交互产品而言,三维空间的图形图像交互模式可以带给用户更为便捷和更为接近现实世界操作方式的感受。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借助AR(虚拟现实)、传感器等科技来实现三维空间人机交流的交互媒介可以看做是传统平面图形界面设计在三维空间里设计理念的延伸。

3.3 用户心理模型与产品实现模型更为接近

用户心理模型与产品操作实现模式的重合度是衡量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相对传统图形界面设计受平面媒介和表现手段的限制而言,当前图形图像交互媒介的实现手段丰富多样。一方面,基于传统平面模式的图形界面设计在理解用户的使用心理上已越加经验丰富,对用户关注的细节更加用心;另一方面,伴随三维交互媒介技术的成熟应用,用户对产品的操作方式更趋近于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动作。因此,在未来图形图像交互媒介的设计将帮助用户心理模型与产品实现模型更为接近。

3.4 图形界面交互与其他科技交融发展

未来GUI在交互方式中的核心媒介地位不会动摇,因为人类的信息交流主要还是靠视觉获取,但比重会下降,因为语音输入、体感捕捉等其他交互形式的成熟发展,机器越来越智能,能够理解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因为,GUI作为一种成熟强大的交互媒介将与其他科技交融发展,但需要进行复杂操作的交互媒介依然会以GUI为主,尤其是传统的屏幕数字产品的仍然是GUI设计的主要领域。

结语

GUI从最初诞生到现在,从单纯的屏幕交互设计到现在的综合媒介,GUI与各大科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发展到现在GUI概念已经不在像之前那么简单,单一,或许现在或将来GUl应该改个概念名称,叫图像交互媒介之类的,以新的形态和要求迎接未来信息交互产品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罗仕鉴,朱上上.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世国.体验与挑战[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第5篇

该研究中心位于马里兰州,离首都华盛顿不远,在它那2900公顷丛绿的农场里,有梨园、桃园、苹果园,种植的作物有大豆、甜菜、玉米、马铃薯和蕃茄,养殖的动物有羊、猪、乳牛等家禽和蜜蜂,此外还大量收集种类繁多的种子,昆虫,寄生物,线虫,真菌和细菌。

这里的工作人员既干农活又搞科研,既象农民又是科学家。科尔博士,是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遗传学家,15年来一直试图培育一种可望振兴美国甜菜工业的甜菜新品种。

种植甜菜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取用它的主根。现在无论什么品种的普通甜菜,当你抓住它绿色的茎叶部分把它时,它总要带出半公斤左右的泥土,科尔博士和他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培育出来的甜菜,只有一些分散在主根表面上的退化了的细根系,再没有丛生成团次生根,收获这种甜菜时,只要用劲一拔,它就脱土而出,干干净净。

培植这种甜菜不仅是为了保持土壤,而且还为了减少收获后使用机器的其他加工工序,节约费用,防止在加工过程损害一些甜菜,因此这种新品种甜菜也就可以省钱。

科尔博士是典型农民兼学者,他曾获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小时侯成长在一个曾饱受经济萧条打击的棉花和高梁种植农场。现在他仍然炫耀地戴着一顶旧草帽,活象“愤怒的葡萄”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埋头于田间工作的人,每天大部分时间,从早晨七点钟开始,它都在甜菜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回实验室吃点东西,难得坐下来写点什么。

贝特茨维尔水果实验室主任米克洛斯・福斯特有句言简意赅的哲理:“如果你的实验不成功,你可以一辈子吃个不停”。他的这条哲理充分体现了贝特茨维尔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米克洛斯・福斯特本人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和贝特茨维尔的其他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搜罗来各种梨树、桃树和苹果树,来研究它们各自的特性,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反复不断地实验和品尝来改良品种,这儿的一棵俄罗斯梨树,结的梨子太少,而且汁少渣多,那儿的一棵中国梨树结的梨子倒是多不胜数,但全都酸溜溜的,才指甲那么大。

此刻福斯特最引以为荣是他们果园里那些矮小的果树。他种了一行行的小桃树和油桃树。这些果树都一米来高,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味道好极了,又清凉又干甜。“矮果树园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他断言说。矮果树占地少(在荷兰和意大利,每公顷约种2500棵,在以色列每公顷可种10000棵),遮阴面积小,所有叶子都能得到阳光充足的照射,因而可以为果树提供更多的养料;如果为果树喷洒农药,用手操作就行了,而且工作效率很高: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站着收摘水果。

但是,当福斯特谈到组织培养时他的声调更加充满诗意:“我们有一个果园,里面的果树全用组织培养法种植出来,这种方法很快就会取代自圣经时代以来一直采用的嫁接法,即把苹果树或其他果树的枝条嫁接到别种较坚实的枯木上”。

在组织培养室,那里干干净净光线充足,在一层层架子上放着皮氏培养皿和各种粗短的试管,里面正培养着处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苹果、黑莓、越桔和草莓的幼芽。

组织培养就是先从一棵具有你感兴趣的特性的果树取一个芽梢(称分生组织),把它种植在具有养份和生长激素的培养体里,它就会自己生出另一些新芽。把这些新芽分离开来,再移植到其他皮氏培养皿中,上述过程便会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采用这种中间培养法,在四个月之内就可以生产出数千棵同样的树苗来”。福斯特又补充说,“它的最大优点是,每一棵新苗至此都可以靠自己的根系生长起来而且只要细心照料就可以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树苗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用老方法育种出来的树苗就不敢打这个包票了。”

在实验室外面,福斯特培植的苹果不断成熟,象一串串的葡萄,沉甸甸地压的枝头低垂,“这样高的生产能力本身是有害的”,他说,“果实这样丰硕,遇到大风,对果树本身是很危险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控制它们的生育,实行胚胎流产,举苹果树为例。每一棵树开花五天就结果,在开花到第三天,向它喷射生长调节激素,就可以打掉那些早生的果子,留下充分余地让苹果树能够均衡地生长结果”。

科学家们对付侵染性昆虫的战斗本身往往带有某种幽默色彩。有一位昆虫学家在靠近一排温室的一块小小的蕃茄地里张贴了一张警告:“本处蔬菜正进行农药实验,切勿采摘”!其实,所谓警告纯系花招。这是研究者阻吓路人,不要乱摘他的番茄,他现在研究用非化学方法来防治可恶的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这种甲虫经过多年繁殖,它的后代对最烈性农药都有抗药性,甚至于滴滴涕也耐何它不得。人们利用化学方法防治它的各种试图全归失败,现在这种甲虫正把它的寄主范围扩展到番茄和茄子。随着马玲薯种植的向西扩展,这种甲虫的为害也扩大了很多。

在贝特茨维尔,研究人员正在培植对这种甲虫具有抵抗力的番茄和马铃薯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再也不是马铃薯甲虫开胃的美食了。有一种野生番茄对马铃薯甲虫具有抵抗力,研究人员从中挑选适于园艺种植的一些品种,把它们与一些较好的培育品系杂交,生物法防治为解决虫害问题提供了又一种途径,该所的科学家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个引人瞩目的方案是放养昆虫的寄生虫。比如,墨西哥瓢虫是一种为害利马豆和大豆最烈的昆虫,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好办法对付它,但是从印度进口的一种微小的寄生蜂却能制它于死地。这种寄生蜂自上个世纪以来就在豆田里为人们消灭豆瓢虫,它的唯一缺点是在寒冷冬天低温下不能生存,因此每到春天就必须放养一批新蜂。

贝特茨维尔的科学家们正在坚持不懈地寻找能为各种植物害虫所招引的寄生虫,在美国农业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的实验场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寄生蜂,它把卵产在马铃薯甲虫卵簇中,这种蜂卵首先孵化成幼虫,并以马铃薯甲虫的卵为食,其杀伤率达65%,节约灭虫成本又不用化学杀虫剂,有利于环保。

但是居高临下地观察田间作物的长势仍是诊断该片地里是否有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作物的绿调及叶子的纹理和大小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兆,农民从它们显示的状况就可以知道该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剪枝,什么时间采摘,现在该所正在研究植物冠盖对光的反射能力,以便应用到太空卫星上去。

这样从太空向下观察所作出的判断就可以提醒农民更及时更迅速和在更大的地域内对虫灾、早期旱灾以及各种不利的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侵害采取预防措施。这方面工作正在展开,所用仪器正由国家航空局设计,然后送交研究所校准,这些仪器将装到卫星上。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一些小片地上培植小麦、玉米、苜蓿和大豆。以便观察它们在手提仪器或安装于卡车顶上的卫星原型中显示出来的情况。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不仅可以用来预测整个地区内庄稼的产量和价格,而且可以使水、肥和农药的施用更加科学化。

第6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二、新形势下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11-14.

[2]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70.

[3]张礼娟,宋明玲.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J].学理论,2012(35):67-68.

[4]李志专.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12-13.

第7篇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

作者简介 韩香花(1970-),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01)

伊洛河是伊河和南洛河的合称。伊河古称伊水,源于熊耳山,流经今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南洛河古称洛水,亦作雒水,发源于陕西省东南部洛南县境内的华山东南麓,向东南流入河南省的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于卢氏县折向东北经洛宁、宜阳,在洛阳市附近有支流涧水汇入,在偃师县杨村附近接纳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伊洛河流域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本文伊洛地区是指伊洛文化区,其范围大概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达郑州、北抵黄河、南至伏牛山一带的豫西地区。文献记载伊洛地区与夏文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史记・周本纪》曰:“自洛I延于伊I,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国语・周语上》亦曰:“昔伊洛竭而夏亡。”考古调查和发掘也表明,伊洛地区是夏文明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夏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世界其它古代文明一样,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欲探讨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必须对夏代之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的考察和研究。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经过大面积考古发掘的遗址又相对较少,所以目前专门就伊洛地区史前原始农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还非常少见。本文主要根据已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及其发展条件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伊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尚未发现,中晚期先后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我们研究该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原始农业的耕作,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点耕、锄耕和犁耕三个阶段。”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目前所知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百余处,其中以嵩山周围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是其主要的分布区。伊洛地区经过调查和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有登封双庙、偃师高崖和宫家窑、巩义瓦窑嘴和铁生沟、渑池班村、新安寨根等。出土的农业劳动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锄和石磨盘、石磨棒,这些劳动工具按其用途来分,石斧是开辟农地的砍伐工具,石锄、石铲是耕作农地时的翻土松土工具,石镰是收割谷物时的收割工具,石磨盘磨棒是对谷物去皮脱壳的加工工具。农业从生产到粮食加工所需要的工具,基本俱全,充分说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农业并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从生产工具来看,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并不丰富,制作技术还比较原始,生产工具有钻孔者很少。聚居村落分布稀疏并且规模小,如巩义铁生沟遗址面积估计仅1万平方米左右,较大的瓦窑嘴遗址面积也只有17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一般厚仅0.05--0.5米,遗迹遗物并不丰富,大多数遗址仅发现有灰坑,房基很少发现。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渔猎采集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渑池县“班村遗址裴李岗文化层灰坑中发现的栎、朴、山茱萸炭化果实及紫苏和野大豆等草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以推测遗址周围附近的山地或丘陵当时尚覆盖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栎、朴、山茱萸则是林中的主要乔灌木树种。在河岸湿地有紫苏和野大豆生长。遗址附近呈现森林、灌从、草地和湿地的自然景观。当时的先民则依赖大自然的恩赐,采集植物、猎获动物(主要是鹿科),捕捉鱼类”。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在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裴李岗文化时期有所增加和改进。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耒、耜、铫、镰、之类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农具,这些农具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伊洛地区都已经具备。来是“原始的掘土农具,最初就是一根尖头木棒。后来,先民在棒下部加一横木,便于脚踏。为了减少掘土时向下压木柄的俯身角度,先民逐渐将木棒的直尖改为斜尖,这就是单齿耒。其后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变为双齿耒,一是变为板状刃一耜”。汝州洪山庙遗址陶缸上绘有木耜的图案,在各遗址中均出土有不同质料的铲、刀、镰等农具。如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石铲有宽大的心形和长方形,这种石铲上端平直和微凹,并留有系木柄的磨痕”,这些大石铲安装上长柄后就是石质的耜。该遗址中还“发掘出100件长方形有孔石刀和100件长方形两侧打有缺口的陶刀,这种刀具锋利,并用绳系于手背使用,大大提高收割速度。”这些刀具在中国古书上称为。另外大多遗址中都发现有小型的石铲、骨铲、蚌铲,可能是古书上记载的“钱”、“铫”之类的锄草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仰韶文化时期,在伊洛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中已经出现了石犁。在临汝大张遗址出土石犁4件,有柄带肩,下端呈弧形,刃部有使用磨痕。其中一件长19,最宽14,柄宽6.5厘米。犁具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可能已经进入犁耕农业阶段。

其次,粮食作物品种有所增多,除主要种植传统的耐旱作物粟外,在水源充足之地也开始了水稻的种植。粟作为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不少遗址都有出土。在孙旗屯仰韶一期的灰坑中发现有成堆的植物茎和谷壳(即粟的外壳),在王湾遗址一期房屋内的居住面上发现了一件夹砂小罐(F15:1),内附着有粟的痕迹。其它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稻作遗存也有发现,在洛阳西高崖遗址一期文化的灰坑中发现一件草拌泥制成的杯坯(T2H18:18)上有稻壳的痕迹。在矬李遗址中发现的草拌泥墙内也见有稻秆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水稻籽实与粟同时被浮选出来。

大型聚落和聚落群的形成是农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表现。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布密集的聚落遗址。据许顺湛先生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的研究,今洛阳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67处,三门峡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53处,郑州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80处,其中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达20余处,最大的灵宝北阳平遗址更是面积达95万平方米。这些聚落绝大多数分布于伊洛河地区,相邻的聚落又形成不

同的聚落群。规模巨大的聚落与聚落群的出现,说明此时人口的急剧增加,而人口的急剧增加则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只有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

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农业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前又有了极大的改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开始出现。若对伊洛地区“各遗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加以排比分析,则发现不同地点的出土物有着惊人的相似,宛若出于一人之手而输送到各个村落,由此可知在当时存在着制石、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如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发现的制石作坊,“出土了许多石器,其中有石料、废石块、废品、半成品和成品。石器的种类有铲(耜)、锛、斧、镰、刀、锥、凿、矛、镞、研磨器、装饰品和砺石等。这种专门的石器制作场所的存在,说明当时除了将石器制造作为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外,也存在由某些家族承担的石器的专业化生产。”专门的手工业作坊的出现,无疑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效率和制作技术。第二,铸铜业开始出现。如登封王城岗四期H617内出土了青铜容器片,汝州煤山遗址出土有铜坩埚,有的上面还保存有冶铜的痕迹,这些资料证明,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冶铜技术出现后,是否即用来制作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学术界的意见尚存分歧。从青铜生产工具的出土情况看,手工业工具出土较早、数量也相对较多,说明冶铜技术出现以后,青铜手工业工具即得以使用,青铜手工业工具的使用,必然提高石、骨和蚌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技术,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更加齐全,石、骨、蚌器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石质的除石犁外,还有斧、铲、镰、刀、杵等,数量丰富,制作技术先进,这些工具的刃部较薄,器身常见钻孔。例如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出土的大型石铲,铲身为竖长方形,平肩弧刃,单面刃,长度在25-30厘米之间,宽8-13厘米,厚1-2厘米。这些大型石铲均钻有圆孔,刃口有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痕迹,呈锯形或凹窝形,与之相对应的背面均有磨槽,显示了这些钻孔石铲的装柄方式和使用情况。骨器和蚌器,种类有铲、镰、刀、锥、杵等,亦制作精工,灵巧耐用。

其次,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根据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在龙山文化层发现有发育自小麦颖片的植硅石类型,说明该地区麦类作物的生产至迟在龙山文化晚期时已经出现。该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大型的盛粮器具,如王湾遗址出土的大瓮,器体特大,如标本H79:15,通高73、口径40、腹径66、底径16.5厘米,估计可容数百斤粮食。矬李等遗址还发现有可容数千斤粮食的窖穴。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还有了一定的剩余,于是酿酒业应运而生,澄滤器(刻槽盆)、涯、等酒具在不少遗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农业的发展又促进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如河南庙底沟二期文化中26个灰坑内发现的家畜骨骼,远远超过同地点仰韶文化时期168个灰坑出土的数量。在王湾遗址,根据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三期文化第V、Ⅵ段四个灰坑的统计,家畜骨骼中猪骨有13个个体,狗骨3个,牛骨11个,马牙1个,其种类比仰韶文化时期增多,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二、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时代愈久远,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愈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愈强。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自然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要素,伊洛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因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地理学者研究,包括伊洛地区在内的豫西地区地势的基本轮廓,“早在距今1.5亿年前后的燕山运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经过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础。第四纪冰期以后,在伏牛山以北至太行山一带,堆积了大量黄土,构成史前时期本区地表的基本形态。进入全新世以后,即人类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以来,本区地势、地形的基本轮廓没有突出的变化。”从地貌上看,伊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南隅和昆仑-秦岭纬向构选带和新华夏系得华北沉降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接复合、联合部位,故这里成为我国低平原一级台地向高原二级台地转变陡坎中的一条孔道,成谷地发育、盆地罗列、低丘连绵的函谷地形。此处属黄土高原,又非典型黄土高原。之所以属黄土高原,因皆有黄土分布,并与黄土高原相连。而又非典型黄土高原,是因海拔仅100-300米,黄土堆积一般在50米上下。故黄土高原南部受季风雨带和秦岭、中条山等纬向山脉影响,大体呈纬向分布。其中最南部的水分特征量线几乎与热量特征线相重合。这说明,这一区域的水热匹配非常一致,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气候区。正是在这一黄土高原的盆地与河谷之区,有关中、灵宝、渑池、洛阳等盆地水热匹配,水丰土沃,既高亢爽快,又低平不沮洳,为古今人类聚居地乐土”。

从土壤分布来看,该地区皆有黄土分布,黄土“在结构上均匀、细小、疏松、易碎,很利于石铲木耒之类的掘土农具翻地。所以,随着大石铲(石耜)磨制的愈来愈规整锋利,翻地的效率亦会愈益增高。在已垦辟的田地里,由于土质疏松,用耜起土翻地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适当的深耕;在新垦荒地中,火烧之后,用耜刺地翻土的同时也斩断了杂草荆棘的根系,可以翻起大而硬实的土块。此外,黄土保持着大部分矿物成分,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同时,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具有垂直的纹理,有利于毛细现象的形成,这不但能使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形成黄土的自肥特点,而且使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北方的各类作物又具有很好的耐旱性。这样,只要不是连年大旱,即使雨水较少的情况下,粮食作物亦可获得不错的收成。而若是风调雨顺,耜耕再加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等精耕细作,即可获得相当好的收成。因而,中国北方可以在犁耕和灌溉之前就实现集约农业,并保持相当稳定的水平。”

从水文条件看,伊洛地区河流密布,水网纵横。伊洛河是该地区两条最为著名的河流,自古就有记载。《山海经》的创作年代,历来都认为比较早,大多数人认为是夏代的作品”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伊水全长二百四十公里,洛水全长四百二十公里。“这两条河流密迩相邻,自西南平行地向东北流,堪称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除伊洛两条大河之外,中小型河流众多,仅《山海经》中谈到流入伊水的河流就达八条之多。流入洛水的河流更达十八条。伊洛地区流入黄河的水十三条,流入谷水的五条,流入门水、役水的五条,包括河、洛二水在内,共五十一条。

从气候条件看,今天的伊洛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为7个月左右,1月平均温度为-20℃--20℃,7月平均温度为24℃--27℃,年平均温度为12.2℃-14.6℃。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的气候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新石器时代大致相当于第四纪地质学上的冰后期,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气候总的特点是由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过度。“据众多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约距今7500年至2500年间的全新世中期,总的趋势是气候温暖。”竺可桢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亦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另据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间,我国降雨量也比现在多600毫米。

三、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人文因素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农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与当地居民重视农业、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等人文因素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伊洛地区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该地区曾是上古时期黄帝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吕氏春秋・季夏纪》日:“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淮南子・天文训》亦日:“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被称为中央之帝,“中央”即“天下之中”,而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1965年陕西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V民。”何尊为西周初年一件有确切纪年的青铜器,该器作于周成王五年,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也就是伊、洛之间的洛邑。”

黄帝作为杰出的部族首领,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五气”,《集解》引王肃日:“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艺五种”,《集解》驷案:“艺,树也。诗云‘艺之荏菽’。周礼曰‘谷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索隐》曰:“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史记・五帝本纪》又云: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可见,黄帝时已经开始注意观察四时季节的变化,谨守农时,广种各种粮食作物。黄帝还发明了粮食加工工具,《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重视农业的发展必然重视土地、尊崇土地,黄帝名号的由来正与黄帝重视土地、尊崇土地有一定的关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正义》云:“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吕氏春秋・应同》亦云:“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古史传说中黄帝开拓进取,积极推广农业种植,创造发明农业工具,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形象,正是上古时期伊洛地区先民们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形象的缩影。由于重视农业,所以伊洛地区先民不但能不断改进农业生产工具,适应劳作之需,还打造水井,修建水渠,发展灌溉农业。洛阳矬李遗址发现有水井一眼,井口呈圆形,直径1.6米,深6.1米见水,未清理到底。井口中部较粗大,到4.75米深时,井径变小,井径收为0.8米。井壁较直,壁硬而光滑。煤山遗址也发现水井2眼。在洛阳矬李遗址中还发现一段水渠,水渠宽2-3米,深1米。河南孟津小潘沟遗址也发现了灌溉农田的渠道遗迹,由于水井和水渠的开凿和使用,古代的先民解除了对江河湖泊的依赖,可远离江河湖泊到广阔的平原腹地、广大的丘陵地区去开发和从事农业生产,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 新经济时代 趋势付策

 

一、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

    新经济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有别于工业经济,新经济更强调知识或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首要地位,具有创新力的人力资源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而工业经济所强调的稀缺的自然资源成了次要地位。

    工业经济时代,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人的劳动是以可重复的劳动为主,不可重复的人的劳动与之相比,所占比例较少。借助劳动工具如机械设备、电力、运输工具等可代替人的重复性劳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普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上为简单起见,通常假定资本和劳动是可替代的,企业按照成本一效益原则在等产量线上选择必要的劳动、资本投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可视为等产量线上的一个点。新经济的主要内容是科技,科技的形成来源于创新,可见,新经济时代里的企业,其核心力是创新力。但人的创新力是一种不可重复的劳动,不能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来替代,因此,劳动和资本是不可替代的。企业创新劳动投入的不足,企业永远无法创造出符合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产品来,尽管她可能拥有足够的物质资源。有人可能会认为,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的创新能力最终是以知识型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有技术等形态存在于企业中,这些无形资产可以通过购买获得,有了这些无形资产,企业就可以生产出符合新经济时代特征的产品来,由此可见,在新经济时代里,资本和劳动仍是可替代的。这种认识事实上是认为,企业的创新即无形资产是可通过购买获得,但一个企业如果本身无创新精神和能力,只能向他人购买技术维持生产,那么这个企业在本质上已成为其他企业的一个生产车间,其本身不能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企业来讨论。所以,在新经济时代里,现实生产力都是人类知识力量的物化产物,知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资本作用显著降低,劳动力知识化成为必然的要求。

    二、企业文化战略成为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最有效的途径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同时,它又是受社会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丈化。在新经济时代,实施企业文化战略势在必行。

    1.新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新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新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据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新经济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人才和知识的占有比工业经济中付稀缺自然资源—土地和石油的占有更为重要,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智力资源潜能的发挥。

  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赫斯克特教授深入研究了企业文化与企业长期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他们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指出:“企业文化付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发现具有重视所有关健管理要素(消费者要素、股东要素、企业员工要素),重视各级管理人员领导艺术的公司,其经营业绩远远胜于那些没有这些企业文化特征的公司。在11年的考察期中,前者总收入平均增长682%后者则仅达166%前者公司股票价格增长为901 0,6,而后者为74 %,前者公司净收入增长为75%,而后者仅为1 %。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