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管理 特征 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经历过高科技革命和冷战之后,国际社会的竞争焦点转移到经济领域,推动了新经济时代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创新成为了企业甚至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知识经济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人类社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
知识经济顾名思义是基于知识产生的,它与传统的经济模式不同,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是知识本身的特殊性。没有人可以准确衡量知识在经济发展中所代表的角色以及所起到的作用。知识在经济活动中更为具象的阐述为信息,创新能力还是观念,这些都没有定论,那么知识变成为了服务的源泉,不是指服务本身。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的定义界限已经没有那么清晰。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模式改变了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产者之间的界限远没有原来那么清晰。第三,知识经济时代依然受到传统经济环境的影响,包含好的影响与坏得影响,例如原来资源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知识经济在适应传统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还需要改变现有的经济环境。最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做更多的投资分析,考虑更多的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要与现代会计制度区别开来,未来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是无形的投资,例如网络投资,这一类投资都是很难以现实的物质环境衡量的经济活动。
二、新经济时代下的知识经济管理
知识经济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创造知识,发现知识,传递知识,这三个阶段组成了知识经济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知识经济管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例如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和复制技术的改变。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知识经济管理是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知识管理具有较多益处。知识改变命运,当然企业命运的改变在新的经济时代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知识可以全面提升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知识经济管理企业并不遥远,近十几年来,通过我国政府单位以及国有大型企业的不断努力,已经为知识经济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数据,以及规章制度,企业通过知识经济管理在竞争激烈占有一席之地。
三、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1.加强创造价值与核心能力的培养
创造价值是新的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它是在能力基础之上建立的竞争模式,集体的价值来源于组织中的每一个个体。因此,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务必要加强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的同时还要积极发展创造价值以及核心能力。以解决问题与改善现状为目标,可以延伸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新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在于人员创造价值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目前在知识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创造价值存在一定的风险,这个风险是指企业在人才管理中伴随着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发展带来财政与竞争的风险。在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中,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必将成为发展趋势的佼佼者。
2.中层管理者组织地位的确定
知识经济管理强调创新,所以在组织管理中,中层管理者务必要扮演好具体落实创新管理决策的角色。知识经济管理趋势必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管理的模式。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是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但是知识经济的管理过程中要在此基础上勇于创新,此创新需要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发动,由中层管理者具体落实,起传达信息的作用。自下而上的管理则是知识经济管理的创新,颠覆了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因为知识创造起源于具备创新精神的个人,高层管理者在其中只是起到指引的作用,知识主要集中在个体之中,隐性的在小范围内流传,沟通方式的选择也是符合组织人员偏好的,如此依赖,可以节省很多的因为沟通障碍造成的时间浪费。
3.知识经济将成为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管理是企业参与行业竞争的基础保证,隐性知识的共享成为企业知识经济管理最大的挑战。一个企业一旦迈入知识经济管理的步伐,便可以将管理重点转移到如何激发员工的创造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知识的变现形式应该是分散的而不是聚拢的,因为分散的知识有利于循环利用。知识经济管理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也便于企业的人员管理,最终可以使得企业的监督机制淡化甚至是消除。
四、结语
新经济时代下,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技术给人类文明生活带来的改变是巨大的,相信知识经济管理给知识经济时代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相信知识经济管理会给企业以及人类带来超乎想象的改变。
参考文献:
[1]潘连乡,叶传财,韦凯华.新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研究[J].企业经济,2013(2)
[2]杜慧珠.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发展趋势[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3)
传统律师是神秘的。《律师法》禁止律师做广告。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律师的业务水平、既往业绩、职业道德表现甚至姓名、联系方式等成为当事人的“稀缺资源”。当事人委托律师,更多依靠小范围的口口相传或者通过“熟人圈子”进行搜寻。自由与公开是网络的天性。网络使得法律知识与律师的信息变得透明,而这种透明化的信息给传统律师带来的冲击将是巨大的。律师名片曾经是律师们最有效的营销工具,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律师名片可能消失,或者其存在的价值仅仅在于印在名片下沿的“http//www…”。当事人的法律知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知识的碎片化,当事人虽然没有经过法学的系统训练,但是其对某个或某些法律问题通过网络所掌握的知识可能远远超过一个普通律师。在当事人看似无意的咨询中,他/她已经将面前的律师称了一个“重量”。当事人寻找律师不再盲目、无措,而变得精准化。目标律师的专业特长、既往业绩、行业声誉、毕业院校、文凭高低等,在网络基本可以得到答案。当事人的选择范围也扩大了,外地的尤其是大城市的律师网络化水平更高,往往也成为当事人的选择对象。选择对的,而不是近的,会成为网络时代当事人的重要原则。网络时代信息透明化给律师带来的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当事人对律师执业过程中职业道德的监督力的加强。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律师业发展时间短,法律服务市场不完善,律师在执业中的失范行为很常见①。但是在传统社会中,当事人笼罩在律师的所谓权威、专业的雾霭中,对这些失范行为难以觉察,即使发觉了,由于投诉、维权的艰难,也大多理性地选择了放弃。然而,网络时代这一切将根本性改变。首先,当事人在网络的帮助下快速觉醒。以收费为例,当事人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网络找到《律师收费办法》,进而检视自己聘请的律师是否存在超标准收费、私自收费等不规范行为。其次,当事人维权的渠道变得通畅起来。针对律师的失范行为,各地律协以及司法部门的律师管理处均在相关网站公布了投诉电话、网上投诉栏目、投诉邮箱等。网络舆论监督尤其强大,被网络曝光的律师不仅可能受到相关部门的处罚,更为严重的是将被钉上“网络耻辱柱”,任何人都可以搜索到相关报道,阅读并对之进行评论,甚至在若干年之后。最后,当事人的监督成本大大下降。相对于传统的千辛万苦上门投诉,网络舆论监督或通过网络进行投诉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
网络时代我国律师业的新变化
由于网络时代对律师业的冲击与挑战,我国律师业的某些变化在所难免。首先,律师界新老代际更替加快,老一代律师在网络技术面前显得“笨手笨脚”而加速其被市场淘汰的进程②。这种“笨手笨脚”并非仅仅指老一代律师在电脑键盘面前的手足无措和对电子邮件的坚决抵制,更多的是指他们由于不精通电脑和网络操作,难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去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难以运用信息化技术去为自己的当事人服务,而对于一些新兴的法律服务领域比如电子商务法律问题,更是怯于接近。其次,竞争加剧,年轻律师的成长之路将更加艰难。老一代律师的加快退出,并不代表就是年轻律师的更多机会,相反,年轻律师由于资历浅、经验不足、社会资源缺乏等原因,优质的法律业务资源离他们更加遥远。利益最大化的当事人将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去获取目标律师的信息,但年轻律师在网络行走的痕迹并不多见,而那些经验更丰富,有着更多网络曝光率的成熟律师,很快就吸引了当事人的目光,并轻易地将案源摘走。第三,跨区域办案成为常态,网络效应使得法律业务资源进一步向“知名律师”与中心城市转移,低端律师将被市场所淘汰,“村镇律师”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低端律师,这里包含从事低端业务的“草根律师”,也包括中国曾经大量存在的“黑律师”、“关系律师”,他们没有律师资格,依恃一些粗浅的法律知识和某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从事律师业务。他们对外以律师自居,以此欺骗当事人,而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往往追求法外手段,甚至与一些司法人员勾结,枉法裁判③。在网络时代,他们的“非律师”身份变得难以掩盖,而网络舆论监督的巨大压力,也使得司法人员不再敢于颠倒黑白。有些律师怀着美好的理想走向广大的农村,希望能够开辟出一片法律服务的广阔天地,然而这种理想必然被现实击得七零八落,网络的发展在其中也将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农村的法律纠纷大抵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基本无法通过法律解决的,比如环保问题、土地权属争议;第二种是基本无需通过法律解决的,比如邻里纠纷,更多的是武力解决或者内部调停①;第三种是可以也需要通过法律解决的,但是由于成本高昂,村民因为缺乏对律师服务的“有效购买力”而选择其他更加符合“习惯法”的解决途径;最后剩下的一部分,如果真是“优质资源”,当事人会倾向于委托城市的“大律师”,而对于一些平常的法律纠纷,网络的普法效应足以指点他们的出路。
我国律师(业)的救赎
[关键词]大众媒介 新旧媒体关系 全球化和本土化 媒介大融合 发展方向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技变革加上社会、经济、政治的推动,新的媒介产生的速度加快,不断冲击着这些传统媒介,并迫使它们从对抗走向合作。一些新兴媒体虽然还没有被大规模使用,却具有影响受众接触传统媒体的潜力。新旧媒介在激烈的竞争中,一方面,整个媒介生态空间出现整合汇流趋势;另一方面,传统媒体在剧烈的竞争中,调整结构,以多元的方式,推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产品。
一、旧媒介消亡论
在整个大众媒介传播史中,每当出现一种新的媒介,原有的媒介就会深感不安,做出相应的制裁措施。因为,在一定时期内,受众和广告资源有限,一种新媒介的流行,就意味着旧媒介市场被瓜分,利益受到侵害。因此,经常会有人发出媒介消亡的论调。然而,事实证明,随着新媒介的扩张,旧媒介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逐步调整媒介呈现方式,主动与这种新兴媒介融合,最终达到媒介生态新的平衡。
报纸出现后,很快遭到启蒙运动先驱们的鄙薄。伏尔泰(Voltaire)把报纸看作“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的记叙”。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认为,“一本周期性出版的书是怎么回事呢?那就是一本既无价值又无益处的昙花一现的著作。”在这些以图书为依托、传播人类文明的启蒙者眼中,报纸只能削平知识传播的深度。
广播出现时也是如此,在与报纸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受到后者的种种非难。在长期居于大众新闻传播首位的报纸看来,广播对其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我国,改革开放对于广播业来说,首先是摆脱报纸,自己走路。正是在这种竞争中,广播才逐步找到了媒介自身的特性,制作出能够发挥其更大潜能的节目。
二战后,电视步入发展轨道,很快对传统大众媒介构成威胁。美国电视公司直接采用挖广播电台明星的方式,与广播展开竞争。当时就有人预言,广播不久将会自动消失。面对具有强大优势的电视,广播从屈服逐渐走向独立,至今仍然占有一定的市场。
在电视的起步过程中,同样受到戏剧和电影等媒体的排斥。后来,美国电视界与好莱坞联合,制作出经典的电视电影节目,而且扩大了好莱坞电影的推广,从而赢得了互利。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影视分歧刺激了电视的发展,最终使之走上独立制作、发展的道路。
如今,面对21世纪的新媒介,各种传统媒介态度更为积极。它们纷纷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移动电话等新兴媒介,为自己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此过程中,媒介的呈现方式得到改变,严格意义上说,有些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介的性能特征。例如,网络广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流向,受众变得更为自由。
在这种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里,没有哪一种媒介会取得绝对的优势,也没有哪一种媒介会立即消亡。它们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的排斥走向适应和利用,没有哪一种媒介是真正的敌人或者朋友。能否从新技术中吸收营养,不断寻求吸引受众的传播方式,才是竞争的核心。媒介存在的理由,归根结蒂,是能够满足人们信息的某种需求。媒介满足了或者刺激了受众需求,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二、媒介整合汇流
20世纪70年代以来,媒介更新速度加快,媒介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在不断模糊。媒介发展基本方向是:传播者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保证信息传播取得更好效果;接受者在选择信息方面能够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多样性;某种单一的信息呈现方式,正被混合方式替代。从经营管理层面来说,媒介的“整合汇流”表现在跨媒体、跨行业的产业联合,新兴媒介大多产生于经营旧媒介的这些联合企业。媒介整合打乱了原有的格局,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基于新技术的新人际关系。
从媒介来说,随着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的兴起,这种整合汇流集中表现在传统媒介积极与互联网、手机媒介的融合。它们都在寻找新的表现形式来适应这两种媒介的强势。现在,不仅在网络上可以传播传统媒介的内容,而且还围绕手机产生了各种形态的变体,比如手机报、手机出版、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手机电影、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广告等等。
(1)印刷媒介
作为大众媒介的元老,报纸首先放下姿态,对新媒体的挑战做出回应,建立起数字平台。20世纪90年代中期,报纸网站推出即时新闻,以弥补印刷报纸和突发新闻事件之间的时间差。另外,报社还利用网络,推出在线资料库等功能。
报纸这种积极的态度,对网络文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新闻学中,编辑似乎失去了议题规划的主导权。编辑和记者渐渐掘弃了谨慎处理新闻的原则,不再经过多次印证,迅速将信息传送出去。更有甚者,网络新闻与广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新闻中往往夹杂着广告营销。
电子版产品为报纸赢得了一些网络地位,却没有遏制住读报群体的下降趋势。报纸似乎只是吸引了原来的读者,却无法开发新读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网络时代的年轻消费者,很少阅读印刷报纸,大部分没有养成看报的习惯。此外,企业新闻稿的权也表明了报纸部分新闻优势的丧失。企业新闻稿一直是先发送给传统媒体,然后发送给有需求的单位。
期刊业利用先进技术,加强印刷质量,且经常附带多媒体光盘,增加附加值并提高内容表现力。学术期刊则通过网络,将学术论文快速、广泛地收入查询系统,使文章影响力和利用率达到空前。许多图书也利用网络,以扩大发行和影响力。
(2)广播
广播的重大变革基于数字技术的应用。数字广播从根本上解决了电波问题,既保证了高质量、稳定性强的信号,又可以让全球听众收听节目,从而摆脱发射电波的限制。广播网站则加强了与听众互动的机会。与传统电台相比,这种广播方式成本低廉、运作简单,对于地方电台和小型电台来说非常有利;对于国际广播来说,能够更便利地打破地域界限,实现节目的跨国传播;此外,还促进了广播专业化和“窄播”化。手机短信的应用也为广播电台增加了互动性,使节目更具个性化色彩和吸引力。
但是,广播的网络化为传统伙伴——音乐制造了麻烦。长期以来,电台播放现场制作或者唱片音乐给听众,音乐界为电台提供丰富的节目素材,并从中获得影响力和更大的销量。二者的互惠、和谐关系因为免费下载音乐,引发著作权的法律纠纷,受到动摇。
(3)电视
目前处于媒介龙头地位的电视也不甘落后,全方位引进新技术。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等付费节目带来了节目多元化,加上网络影音服务的普及,免费电视收视率明显下降。媒介整合加强了电视的互动功能,观众不再被动收视,而拥有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利,从而使电视也向个性化方向迈进。
电视台公开网址,观众可以通过网络收看节目,商业广告也移入网络。电视还鼓励观众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表达对节目内容的意见,增强了节目的互动性。并且引发了一种电视制作的新趋势,即受观众反馈意见的影响,决定电视剧情发展。
由于网络可以精确地测定点击率,广告商能够依据用户的详细资料,制定广告计划。网络广告可以针对与日俱增的网络大众,倾斜其媒体目标。在这种情况下,电视广告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
(4)电影
电影在面对新媒介时,反映出超强的活力和适应力。由于高科技在电影中的作用日渐增大,电影制作和宣传成本越来越高,跨媒体经营成为一种重要趋势。经过整合后的电影业将是风险性和利润性同样高的产业。
而新技术对于电影的表现手法和传播手段也起到重大影响。电脑动画制作、影像和声音合成、立体声仿真和最大影像播放系统、直播卫星传送节目、具有多元发展可能的网络电影、个人DV电影等等,都是电影对于新技术元素的吸收。电影产业在运作过程中,将产品运用到高清晰电视上,直接传送到用户家庭电视屏幕上,并将多媒体影碟作为电影的重要附加产品销售。
21世纪,媒体呈现出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面貌,传统媒体在这种媒介环境中展现出富有弹性的活力,并整合了新科技。对大众媒介的消费者来说,接受信息和娱乐的渠道更加多元。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作用将日益彰显,呈现出一个媒介的社会。
三、新媒介发展趋势
1.媒介大融合
大众媒介的融合是旧媒介面对新媒介的一个基本策略,报纸是在图书基础上的演变,而杂志是从报纸分化而来,电视则综合了各种已有媒介,并且在运营中还频频从广播媒介中获得资源。20世纪晚期以来,媒介的融合在规模、范围和深度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表现出一种大融合趋势。它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1)技术融合
计算机、互联网和卫星三大技术使媒介在操作层面实现了相互融合。一方面,几乎所有媒介都在信息制作过程中应用了数字技术。信息不再被某种媒介单独呈现,而是在各种媒介之间交互使用。另一方面,在远距离传播中,信道不再为某种媒介独有,而是可以多种媒介共用,最终实现多网合一。
(2)平台融合
在技术融合的条件下,媒介内容传播平台之间的界限也出现模糊。传统媒介纷纷推出网络和手机形式,而这些新媒体也在更新内容和表现方式。例如手机电影既可以是传统电影在手机上观看,也指专门为手机制作的电影。
(3)运营融合
技术和平台融合促使媒介产业在运营上互相渗透,而非此前旧媒介对新媒介的敌视态度。互联网的确以其强大的优势对传统媒介造成了巨大冲击,却离不开它们在内容方面的供给。如果互联网失去了这种资源共享,也就丧失了核心竞争力。手机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是在不断从传统媒介资源中开拓出新的赢利模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4)组织融合
以上融合最终促成媒介企业之间的融合。为了节约成本,发挥媒介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优势,不同媒介企业通过合并重组,形成一个在运营上能够真正协调的统一体,跨媒介集团应运而生。
2.传媒集团
在跨媒介横向整合的同时,媒介集团还积极寻求同行业的垂直整合。为此,它们往往跨越地域限制,组成跨媒介、跨区域的超级传媒集团。在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利用数字信息产品高投入、低成本复制和媒介转换、高回报的特性,来扩大竞争优势。在媒介政策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放松管制的浪潮。国营和公营媒介机构纷纷私有化,为超级传媒集团扫清了障碍,使其全球性扩张更为便利。
3.全球化和本土化
超级传媒集团改变了大众媒介在国家政治中的角色。它们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实行弱化意识形态的策略,不去触及子公司所在地敏感的政治问题,而生产能够超越国界的信息产品。这样,它们经常以内容和形式的本土化,来适应当地受众的媒介需求,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景观。从另一个角度讲,全球化的意义还在于,超级传媒集团的这种策略使越来越多国家的媒介企业被强行纳入全球竞争轨道。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媒介产业还处在较初级阶段时,就与跨国传媒集团展开竞争。
4.长尾经济
传统经济时代,媒介产业遵循“二八原则”,由处于领先的少数企业来决定整个产业的规模。数字时代,媒介经济将朝着两个极端发展。一极是前述的超级传媒集团,以庞大的经济体系来实现对行业的主导;另一极是互联网给予无数小而多的企业机会,使之形成整体上不逊于头部企业的巨大尾部经济效益。这就是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所谓的“长尾(The Long Tail)理论”。
5.分众化
在悄然而至的后现代社会,人们不再像原始、封建乃至现代社会那样,寻求行为的一致性,而呈现出更多的去中心化。这种特征也明显地表现在对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上。对于大众媒介来说,需要针对这种需求细化,不断地将其目标受众进行分化,实现大众传播小众化。在技术上,新兴媒介在细分受众方面越来越准确而有效,这种趋势可能导致人们对社会认知的破碎感逐步增强。
6.媒介文化
早在电子媒介时代,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的媒介情境论和波德里亚的拟像化理论就指出,人们生活在媒介信息所构造的环境之中。数字时代,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更是以数字化生存来描绘人们对媒介的信赖。手机等移动媒介的兴起使人们彻底陷入一个非真实的生存环境之中。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等等,都处于这个由大众媒介信息所编织的拟像化世界里。在波德里亚看来,媒介将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的中心,这是一种置于启蒙主义理智与非理性对立之外的新文化,即媒介文化。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阿尔贝、费尔南.泰鲁:《世界新闻简史》,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3,94页。
[2][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3]温世仁、庄琬华:《媒介的未来》,大块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124页。
[4][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5][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香港: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6]邵培仁,海阔:《大众媒介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版。
[7]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关键词】图形界面 设计用户体验 新交互媒介
引言
图形用户界面(Graphioal User Interface,简称GUI,又称图形用户接口)是指采用图形方式显示的操作用户界面。GUI是一种结合计算机科学、美学、心理学、行为学,及各商业领域需求分析的人机系统工程,强调人、机、环境三者作为一个系统进行总体设计。GUI的理念最初体现在施乐(Xerox)公司开发的ALTO和STAR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上,在20世纪80年代由个人计算机浪潮的发展推动了图形界面的大行其道,例如苹果公司开发的Lisa和Macintosh操作系统在商业推广领域的成功,此后微软公司推出的Windows系统更是把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水准推向了新的高度,人们从此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大量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可以通过窗口、菜单、按键等方式来方便地进行操作,极大地方便了非专业用户的使用。如今,随着计算机和手持终端数码设备的发展和应用软件消费需求的日益繁荣,GUI在人机交互方面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信息数码科技又不断受到定位器、传感器等其他硬件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因此目前GUI的设计理念在迎来新的创新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
1 当今时代交互产品的生态环境
1.1 交互界面应用的载体丰富多样
GUI最初诞生的时代,几乎都是应用于计算机显示屏幕的操作界面设计,在此之后的几十年间,信息科技飞速发展,数码设备得到了广泛普及应用,工业产品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图形界面的使用已经包围了现代人生活的各个角落。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移动电话、掌上电脑等具备复杂交互界面的手持数码终端。移动电话已经由最初简单的功能手机发展到了智能手机时代,同掌上电脑一样可以自主装载多种多样的应用软件。据2012年底美国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保有量突破10亿大关,达到10.38亿部。同时该公司分析师认为,下一个10亿或许只需3年就将实现。伴随着在丰富多样的数码设备上应用,数量和种类浩如烟海的各种操作系统界面和软件、网页界面成为GUl应用的新载体。因此,与以往主要应用在计算机操作界面上不同,当今时代GUl应用的载体新奇多样,根据具体产品的使用需求不同就会面临不同的设计挑战。
1.2 GUI不再是主流的单一交互媒介
在21世纪,微电子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交互设计的领域,交互设计师不必再拘泥于屏幕之上进行设计。TUI(实体界面)、物联网、AR(虚拟现实)等概念让交互设计的空间扩充到生活中的众多领域。例如AR技术就可以让人们把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相结合在一起,产生复杂而有趣的交互行为。在与此类似的许多技术产品中,人们尝试在空间中通过多种媒介方式与机器实现信息交流,依靠多种信息交流渠道的实现,人与机器的交流行为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更加便捷。由于在这些综合交互形式的产品当中GUI已不再是人们唯一依靠的与机器交流的媒介,GUI作为以往最先进的主流人机交互媒介形态的位置受到越来越多高新科技的冲击。
1.3 用户对于交互产品的使用体验越发挑剔
在工业时代,人们面对的是企业策划开发的产品,这个时候的情况往往是人去习惯机器的脾气,一些需要复杂操作的机器常常因为别扭的设计而将人与机器的交流弄得一团糟。而进入到信息时代,人与机器的交流经过几十年的过渡,在这过程中逐渐总结出许多良好的交互设计经验,人与机交流越来越轻松。企业对于产品的交互设计不断改进,具备优秀用户体验的产品层出不穷,人们对于产品的交互设计要求也越来越挑剔。以互联网产品为例快速更新迭代已经成为互联网产品发展的一种生存策略,据腾讯公司数据分析,在最近两年大部分网络应用软件已经进入到一月一升级补丁的迭代速率。因此,信息时代的用户对产品不再是逆来顺受,而是越发挑剔,交互设计取悦用户的难度增大。
2 GUI在当前交互设计中的应用类型
2.1 基于屏幕的设计
基于屏幕的交互设计是传统的交互设计领域,是指一切显示在屏幕上的交互系统设计。这是GUI设计的主流领域,也是目前交互设计行业中商业化最成熟的领域,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信息交互设计产品都是基于屏幕界面的设计。电脑界面、带有屏幕的工业产品以及掌中设备都是此类交互设计系统的应用平台。这些平台衍生出软件界面设计、网页设计、手持终端界面设计等多个设计门类。触摸屏的发展使得手指操控成为主流,这种趋势使得CUI设计获得了更多变革的机会,提供了更大可能的交互乐趣。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iPad、iTouch等产品。其操作系统iOS最初是设计给iPhone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iPod touch、iPad以及Apple TV等苹果产品上。iOS的面世带给用户极佳的交互体验,其界面风格清新素雅、亲和友好,每一个视觉元素都让人感觉设计精细、极具质感。这个系统将GUI的设计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推动了后来屏幕界面设计行业的图标和图形设计发展。
2.2 交互产品设计
从广义上看,交互产品的范畴很大,只要是与人发生交互行为的产品都可以称之为交互产品,比如一个燃气灶具、一台洗衣机、一个网站、一个游戏都可以被理解为交互产品。而这里分析的产品是狭义的产品,即工业生产出的产品。交互产品设计可以看作是交互设计在狭义工业设计领域的延伸,也可以看作是工业设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领域,GUl不如在屏幕界面设备上应用频繁,但也常作为交互媒介形态之一来使用。伴随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以及各类传感器的使用,传统产品的人机交流方式有了新的突破点。尤其在交互家居设计、新媒介娱乐产品与公共空间内的交互产品设计比较多见。例如三星SmartTV就是应用了多种人机交流模式,作为一款智能电视机SmaGTV具备体感识别功能,用户通过语音或简单的手势就可以完成开关机、调节音量、换台甚至上网浏览或搜索等复杂的功能,甚至通过面部识别,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网络。2010年微软推出的体感游戏产品外设Kinect更是彻底颠覆了传统游戏的单一操作方式,使人机互动的理念更加彻底的展现出来。在游戏示范中,玩家们用脚踢仅存在于屏幕中的足球,并用伸手设法拦阻进球。在驾驶游戏中,玩家转动想像中的方向盘来操控电视游戏中的赛车。在绘画游戏,玩家则是说出颜色―“蓝色”或“浅褐色”―然后摇摆双臂来在数码式画板上飞溅一片油漆。诸如此类的产品为用户打开了一个三维世界的操控空间,传统GUI平面模式的形态其实已经发展为三维的图像,这让使用者与机器的交流体验更加真实,更加接近现实世界的操作习惯。
2.3 其他体验服务中的交互设计
体验式服务设计是当前交互设计师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服务设计中设计对象不再是一件产品或者一个界面,而是为用户提供的整个服务流程。服务设计与交互设计的关系也很密切,服务系统的设计往往包含着交互设计的内容,而GUI交互理念也往往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在经常借助新数字媒体技术来增强体验效果的展示设计领域,就对体验服务中的GUI设计非常重视。Infel智能数字零售标牌设备及创新应用就是一款创新的交互展示平台,该产品已经不仅限于单向信息的和展示,触摸式信息查询、体感试衣系统、体感手势控制橱窗,互动导航立牌、触摸广告橱窗等应用将增加用户的停留驻足时间,零售商因此能获得更多商机,甚至可以统计用户购物喜好。
3 GUI在未来新交互媒介中的应用趋势展望
3.1 追求体验更佳的视觉效果
从当前图形界面的设计来看,阴影效果、半透明、动态效果、拟物环境是主流的视觉效果增强手段,但伴随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更精细、更丰富的图形效果和更逼真的质感不断的刺激这用户的眼球,信息时代用户对于数码设备的拟真交互体验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对于产品的视觉传达效果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因此,未来的图形界面设计应当更加注重视觉效果的优化,在满足轻松便捷的交流前提下,视觉效果能否带给用户良好的感受就成为产品的交互界面是否吸引用户的一大关键因素。
3.2 在二维平面实现三维空间的图形图像操作
空间感在设计中的一个典型表现方式,就是打破平面感,用立体与三维方式来展现。空间感的设计一是可以增加炫酷和华丽,二是可以用于凸显重要内容。另外对于特殊交互产品而言,三维空间的图形图像交互模式可以带给用户更为便捷和更为接近现实世界操作方式的感受。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借助AR(虚拟现实)、传感器等科技来实现三维空间人机交流的交互媒介可以看做是传统平面图形界面设计在三维空间里设计理念的延伸。
3.3 用户心理模型与产品实现模型更为接近
用户心理模型与产品操作实现模式的重合度是衡量一个产品的用户体验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相对传统图形界面设计受平面媒介和表现手段的限制而言,当前图形图像交互媒介的实现手段丰富多样。一方面,基于传统平面模式的图形界面设计在理解用户的使用心理上已越加经验丰富,对用户关注的细节更加用心;另一方面,伴随三维交互媒介技术的成熟应用,用户对产品的操作方式更趋近于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动作。因此,在未来图形图像交互媒介的设计将帮助用户心理模型与产品实现模型更为接近。
3.4 图形界面交互与其他科技交融发展
未来GUI在交互方式中的核心媒介地位不会动摇,因为人类的信息交流主要还是靠视觉获取,但比重会下降,因为语音输入、体感捕捉等其他交互形式的成熟发展,机器越来越智能,能够理解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因为,GUI作为一种成熟强大的交互媒介将与其他科技交融发展,但需要进行复杂操作的交互媒介依然会以GUI为主,尤其是传统的屏幕数字产品的仍然是GUI设计的主要领域。
结语
GUI从最初诞生到现在,从单纯的屏幕交互设计到现在的综合媒介,GUI与各大科技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发展到现在GUI概念已经不在像之前那么简单,单一,或许现在或将来GUl应该改个概念名称,叫图像交互媒介之类的,以新的形态和要求迎接未来信息交互产品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罗仕鉴,朱上上.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李世国.体验与挑战[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
该研究中心位于马里兰州,离首都华盛顿不远,在它那2900公顷丛绿的农场里,有梨园、桃园、苹果园,种植的作物有大豆、甜菜、玉米、马铃薯和蕃茄,养殖的动物有羊、猪、乳牛等家禽和蜜蜂,此外还大量收集种类繁多的种子,昆虫,寄生物,线虫,真菌和细菌。
这里的工作人员既干农活又搞科研,既象农民又是科学家。科尔博士,是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遗传学家,15年来一直试图培育一种可望振兴美国甜菜工业的甜菜新品种。
种植甜菜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取用它的主根。现在无论什么品种的普通甜菜,当你抓住它绿色的茎叶部分把它时,它总要带出半公斤左右的泥土,科尔博士和他的工作人员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他们培育出来的甜菜,只有一些分散在主根表面上的退化了的细根系,再没有丛生成团次生根,收获这种甜菜时,只要用劲一拔,它就脱土而出,干干净净。
培植这种甜菜不仅是为了保持土壤,而且还为了减少收获后使用机器的其他加工工序,节约费用,防止在加工过程损害一些甜菜,因此这种新品种甜菜也就可以省钱。
科尔博士是典型农民兼学者,他曾获得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小时侯成长在一个曾饱受经济萧条打击的棉花和高梁种植农场。现在他仍然炫耀地戴着一顶旧草帽,活象“愤怒的葡萄”中的人物。他是一个埋头于田间工作的人,每天大部分时间,从早晨七点钟开始,它都在甜菜地里干活,直到中午才回实验室吃点东西,难得坐下来写点什么。
贝特茨维尔水果实验室主任米克洛斯・福斯特有句言简意赅的哲理:“如果你的实验不成功,你可以一辈子吃个不停”。他的这条哲理充分体现了贝特茨维尔科学家们的求实精神。米克洛斯・福斯特本人正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和贝特茨维尔的其他科学家从世界各地搜罗来各种梨树、桃树和苹果树,来研究它们各自的特性,然而最重要的是通过反复不断地实验和品尝来改良品种,这儿的一棵俄罗斯梨树,结的梨子太少,而且汁少渣多,那儿的一棵中国梨树结的梨子倒是多不胜数,但全都酸溜溜的,才指甲那么大。
此刻福斯特最引以为荣是他们果园里那些矮小的果树。他种了一行行的小桃树和油桃树。这些果树都一米来高,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味道好极了,又清凉又干甜。“矮果树园是将来的发展趋势”,他断言说。矮果树占地少(在荷兰和意大利,每公顷约种2500棵,在以色列每公顷可种10000棵),遮阴面积小,所有叶子都能得到阳光充足的照射,因而可以为果树提供更多的养料;如果为果树喷洒农药,用手操作就行了,而且工作效率很高:尤为重要的是,可以站着收摘水果。
但是,当福斯特谈到组织培养时他的声调更加充满诗意:“我们有一个果园,里面的果树全用组织培养法种植出来,这种方法很快就会取代自圣经时代以来一直采用的嫁接法,即把苹果树或其他果树的枝条嫁接到别种较坚实的枯木上”。
在组织培养室,那里干干净净光线充足,在一层层架子上放着皮氏培养皿和各种粗短的试管,里面正培养着处在各个生长阶段的苹果、黑莓、越桔和草莓的幼芽。
组织培养就是先从一棵具有你感兴趣的特性的果树取一个芽梢(称分生组织),把它种植在具有养份和生长激素的培养体里,它就会自己生出另一些新芽。把这些新芽分离开来,再移植到其他皮氏培养皿中,上述过程便会周而复始地进行下去。“采用这种中间培养法,在四个月之内就可以生产出数千棵同样的树苗来”。福斯特又补充说,“它的最大优点是,每一棵新苗至此都可以靠自己的根系生长起来而且只要细心照料就可以保证这样培养出来的树苗不会受到病毒的侵害。用老方法育种出来的树苗就不敢打这个包票了。”
在实验室外面,福斯特培植的苹果不断成熟,象一串串的葡萄,沉甸甸地压的枝头低垂,“这样高的生产能力本身是有害的”,他说,“果实这样丰硕,遇到大风,对果树本身是很危险的,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控制它们的生育,实行胚胎流产,举苹果树为例。每一棵树开花五天就结果,在开花到第三天,向它喷射生长调节激素,就可以打掉那些早生的果子,留下充分余地让苹果树能够均衡地生长结果”。
科学家们对付侵染性昆虫的战斗本身往往带有某种幽默色彩。有一位昆虫学家在靠近一排温室的一块小小的蕃茄地里张贴了一张警告:“本处蔬菜正进行农药实验,切勿采摘”!其实,所谓警告纯系花招。这是研究者阻吓路人,不要乱摘他的番茄,他现在研究用非化学方法来防治可恶的科罗拉多马铃薯甲虫,这种甲虫经过多年繁殖,它的后代对最烈性农药都有抗药性,甚至于滴滴涕也耐何它不得。人们利用化学方法防治它的各种试图全归失败,现在这种甲虫正把它的寄主范围扩展到番茄和茄子。随着马玲薯种植的向西扩展,这种甲虫的为害也扩大了很多。
在贝特茨维尔,研究人员正在培植对这种甲虫具有抵抗力的番茄和马铃薯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再也不是马铃薯甲虫开胃的美食了。有一种野生番茄对马铃薯甲虫具有抵抗力,研究人员从中挑选适于园艺种植的一些品种,把它们与一些较好的培育品系杂交,生物法防治为解决虫害问题提供了又一种途径,该所的科学家正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个引人瞩目的方案是放养昆虫的寄生虫。比如,墨西哥瓢虫是一种为害利马豆和大豆最烈的昆虫,截止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好办法对付它,但是从印度进口的一种微小的寄生蜂却能制它于死地。这种寄生蜂自上个世纪以来就在豆田里为人们消灭豆瓢虫,它的唯一缺点是在寒冷冬天低温下不能生存,因此每到春天就必须放养一批新蜂。
贝特茨维尔的科学家们正在坚持不懈地寻找能为各种植物害虫所招引的寄生虫,在美国农业部密苏里州哥伦比亚的实验场中,科技人员发现了一种微小的寄生蜂,它把卵产在马铃薯甲虫卵簇中,这种蜂卵首先孵化成幼虫,并以马铃薯甲虫的卵为食,其杀伤率达65%,节约灭虫成本又不用化学杀虫剂,有利于环保。
但是居高临下地观察田间作物的长势仍是诊断该片地里是否有病虫害的重要方法。作物的绿调及叶子的纹理和大小都是不可或缺的先兆,农民从它们显示的状况就可以知道该什么时间浇水,什么时间施肥,什么时间剪枝,什么时间采摘,现在该所正在研究植物冠盖对光的反射能力,以便应用到太空卫星上去。
这样从太空向下观察所作出的判断就可以提醒农民更及时更迅速和在更大的地域内对虫灾、早期旱灾以及各种不利的环境变化所造成的侵害采取预防措施。这方面工作正在展开,所用仪器正由国家航空局设计,然后送交研究所校准,这些仪器将装到卫星上。目前,科学家们正在一些小片地上培植小麦、玉米、苜蓿和大豆。以便观察它们在手提仪器或安装于卡车顶上的卫星原型中显示出来的情况。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将不仅可以用来预测整个地区内庄稼的产量和价格,而且可以使水、肥和农药的施用更加科学化。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多元取向;发展趋势
一、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
1.建构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已经发展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产物,并且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变化,在诸多刊物中建构主义这一内容均得到体现,比如《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教育研究回顾》等。从理论上分析,虽然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比较单一的理论,但是其内容多以强调解决问题、强调合作学习等,所以说建构主义对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是比较全面的,尤其是在教学设计、课程设计、培训中具有代表性,当然,这种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逐渐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2.后现代主义取向
后现代主义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哲学思潮,其代表人物包括伽达默尔、德里达等,从后现代主义的诸多作品中可以了解到主张多元化,对还原论有所反对,且后现代主义提倡方法的多元化,对教育心理学而言具有推动性。其中在后现代主义中教育心理学的主要表现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的影响中涌现出一大批全新的研究领域以及研究性话题,比如,跨文化研究、个体差异、网络教学等。
3.认知主义取向
在20世纪末认知心理学诞生,且在心理学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逐渐演变为一支非常重要的流派。毋庸置疑,认知主义在心理学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不仅可以为心理学提供连贯的观念,还能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其中在认知主义取向中,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迁移、先前知识作用、分散联系、储备知识等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然,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认知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内隐学习、认知神经科学、社会认知理论、动机研究已经成为认知主义理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4.人本主义取向
从某个角度分析,在心理学中人本主义被称为第三势力,而且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由国外诸多研究家提出了众多理论模型,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个体中心理论,无论哪一种理论,均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教育发展中离不开方法论、跨文化理论,还需要从多维度以及多途径角度分析,所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分析,均可以清楚了解到人本主义当前已经发展成为极端机械主义的矫正器,尤其在某一个特殊情况下,人本主义往往以人道主义在整个研究中得到复苏。
5.行为主义取向
在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取向以全新的研究取向出现在人们身边,其中与行为主义取向相关的包括个别化教育系统、不间断的持续默读。从整个发展趋势分析,现阶段受到应激影响的行为主义已经不存在,这种情况导致心理学家受到批判,甚至导致心理学湮没在社会中。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行为主义演变得比较温和,而且将各个流派的内容进行了融合,虽然缺乏绝对话语权,但是却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行为主义教学方法仍旧属于主流教学方法。
二、新形势下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是传播心理规律的一种科学,是以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作为发展基础的,自教育心理学出现以来受到诸多思维的影响,无论是哪一种取向,所形成的现实性、客观性等,均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教育心理学会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实现理论观念的融合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会导致人们过分追求多元化,几千年前的理论流程不能再重演,而且能够实现多种理论观念的融合,这些理论的多元化融合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2.实现研究情景的生态化
在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下,教育心理学的社会价值期望逐渐增加,虽然从全局出发教育心理学理论已经比较完美,但是仍旧存在非常多的缺陷,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研究者也明显感受到与社会现实有所脱轨,所以在这种发展背景下,需要尽可能地在自然环境中创设非参与式研究情景,从根本上探究现实教育教学中的心理行为机制,如此才能促使教育心理学贴合教学实践。
3.研究视角呈现多样化
根据相关文献得知,在近几年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下,大多数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会利用后现代主义思维实现对传统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从崭新的视角出发,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审视。此外,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视角上所存在的各种固执、偏执等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从多个因素以及多维空间进行研究。
4.研究方法具备综合化
在当前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在科学心理学创建的时候仅仅认为加强实证才能推动心理学的发展,与性质类似,所以教育心理学也不例外,在整个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其研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其中所涉及的方法包括了叙事式、阐述式、客观式等,因为方法不同,所以在统一研究中的应用也不同,但是也只有保证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往往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对其研究取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期望能够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力娟,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取向及发展趋势[J].中国教育学刊,2007(2):11-14.
[2]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3-70.
[3]张礼娟,宋明玲.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J].学理论,2012(35):67-68.
[4]李志专.教育心理学在我国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9):12-13.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
作者简介 韩香花(1970-),女,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郑州 450001)
伊洛河是伊河和南洛河的合称。伊河古称伊水,源于熊耳山,流经今栾川、嵩县、伊川、洛阳;南洛河古称洛水,亦作雒水,发源于陕西省东南部洛南县境内的华山东南麓,向东南流入河南省的崤山和熊耳山之间,于卢氏县折向东北经洛宁、宜阳,在洛阳市附近有支流涧水汇入,在偃师县杨村附近接纳支流伊河后称为伊洛河,到巩县洛口以北流入黄河。伊洛河流域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本文伊洛地区是指伊洛文化区,其范围大概是指以洛阳为中心,东达郑州、北抵黄河、南至伏牛山一带的豫西地区。文献记载伊洛地区与夏文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史记・周本纪》曰:“自洛I延于伊I,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国语・周语上》亦曰:“昔伊洛竭而夏亡。”考古调查和发掘也表明,伊洛地区是夏文明起源、发展的中心地区。夏文明起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与世界其它古代文明一样,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欲探讨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必须对夏代之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的考察和研究。但是由于文献资料的匮乏,经过大面积考古发掘的遗址又相对较少,所以目前专门就伊洛地区史前原始农业有关问题进行研究的文章还非常少见。本文主要根据已有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资料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及其发展条件作一尝试性的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伊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址尚未发现,中晚期先后经历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三个发展阶段,考古调查与发掘为我们研究该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物资料。
“原始农业的耕作,就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点耕、锄耕和犁耕三个阶段。”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已经进入锄耕农业阶段,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目前所知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百余处,其中以嵩山周围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是其主要的分布区。伊洛地区经过调查和发掘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主要有登封双庙、偃师高崖和宫家窑、巩义瓦窑嘴和铁生沟、渑池班村、新安寨根等。出土的农业劳动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石锄和石磨盘、石磨棒,这些劳动工具按其用途来分,石斧是开辟农地的砍伐工具,石锄、石铲是耕作农地时的翻土松土工具,石镰是收割谷物时的收割工具,石磨盘磨棒是对谷物去皮脱壳的加工工具。农业从生产到粮食加工所需要的工具,基本俱全,充分说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农业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裴李岗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看,农业并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从生产工具来看,生产工具的种类和数量并不丰富,制作技术还比较原始,生产工具有钻孔者很少。聚居村落分布稀疏并且规模小,如巩义铁生沟遗址面积估计仅1万平方米左右,较大的瓦窑嘴遗址面积也只有17万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堆积较薄,一般厚仅0.05--0.5米,遗迹遗物并不丰富,大多数遗址仅发现有灰坑,房基很少发现。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产量低,并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因此,渔猎采集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渑池县“班村遗址裴李岗文化层灰坑中发现的栎、朴、山茱萸炭化果实及紫苏和野大豆等草本植物的果实或种子,可以推测遗址周围附近的山地或丘陵当时尚覆盖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栎、朴、山茱萸则是林中的主要乔灌木树种。在河岸湿地有紫苏和野大豆生长。遗址附近呈现森林、灌从、草地和湿地的自然景观。当时的先民则依赖大自然的恩赐,采集植物、猎获动物(主要是鹿科),捕捉鱼类”。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原始农业在裴李岗文化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裴李岗文化时期有所增加和改进。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中,耒、耜、铫、镰、之类是农业生产必需的农具,这些农具在仰韶文化时期的伊洛地区都已经具备。来是“原始的掘土农具,最初就是一根尖头木棒。后来,先民在棒下部加一横木,便于脚踏。为了减少掘土时向下压木柄的俯身角度,先民逐渐将木棒的直尖改为斜尖,这就是单齿耒。其后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变为双齿耒,一是变为板状刃一耜”。汝州洪山庙遗址陶缸上绘有木耜的图案,在各遗址中均出土有不同质料的铲、刀、镰等农具。如在庙底沟遗址出土的“石铲有宽大的心形和长方形,这种石铲上端平直和微凹,并留有系木柄的磨痕”,这些大石铲安装上长柄后就是石质的耜。该遗址中还“发掘出100件长方形有孔石刀和100件长方形两侧打有缺口的陶刀,这种刀具锋利,并用绳系于手背使用,大大提高收割速度。”这些刀具在中国古书上称为。另外大多遗址中都发现有小型的石铲、骨铲、蚌铲,可能是古书上记载的“钱”、“铫”之类的锄草工具。更为重要的是,仰韶文化时期,在伊洛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中已经出现了石犁。在临汝大张遗址出土石犁4件,有柄带肩,下端呈弧形,刃部有使用磨痕。其中一件长19,最宽14,柄宽6.5厘米。犁具的使用,会大大提高农业耕作的效率。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可能已经进入犁耕农业阶段。
其次,粮食作物品种有所增多,除主要种植传统的耐旱作物粟外,在水源充足之地也开始了水稻的种植。粟作为该地区主要的农作物,不少遗址都有出土。在孙旗屯仰韶一期的灰坑中发现有成堆的植物茎和谷壳(即粟的外壳),在王湾遗址一期房屋内的居住面上发现了一件夹砂小罐(F15:1),内附着有粟的痕迹。其它遗址也有类似的发现。稻作遗存也有发现,在洛阳西高崖遗址一期文化的灰坑中发现一件草拌泥制成的杯坯(T2H18:18)上有稻壳的痕迹。在矬李遗址中发现的草拌泥墙内也见有稻秆的痕迹。在三门峡交口遗址发现有仰韶文化时期的水稻籽实与粟同时被浮选出来。
大型聚落和聚落群的形成是农业得到一定程度发展的表现。仰韶文化时期伊洛地区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布密集的聚落遗址。据许顺湛先生根据《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分册》的研究,今洛阳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67处,三门峡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153处,郑州市辖区有仰韶文化聚落80处,其中3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聚落达20余处,最大的灵宝北阳平遗址更是面积达95万平方米。这些聚落绝大多数分布于伊洛河地区,相邻的聚落又形成不
同的聚落群。规模巨大的聚落与聚落群的出现,说明此时人口的急剧增加,而人口的急剧增加则反映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只有深厚的农业经济基础才能支撑起庞大的人口规模。
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农业在仰韶文化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农业生产工具较前又有了极大的改进,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开始出现。若对伊洛地区“各遗址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加以排比分析,则发现不同地点的出土物有着惊人的相似,宛若出于一人之手而输送到各个村落,由此可知在当时存在着制石、制陶、制骨等手工业作坊。”如在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发现的制石作坊,“出土了许多石器,其中有石料、废石块、废品、半成品和成品。石器的种类有铲(耜)、锛、斧、镰、刀、锥、凿、矛、镞、研磨器、装饰品和砺石等。这种专门的石器制作场所的存在,说明当时除了将石器制造作为家庭手工业的一部分外,也存在由某些家族承担的石器的专业化生产。”专门的手工业作坊的出现,无疑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效率和制作技术。第二,铸铜业开始出现。如登封王城岗四期H617内出土了青铜容器片,汝州煤山遗址出土有铜坩埚,有的上面还保存有冶铜的痕迹,这些资料证明,龙山文化时期伊洛地区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冶铜技术出现后,是否即用来制作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学术界的意见尚存分歧。从青铜生产工具的出土情况看,手工业工具出土较早、数量也相对较多,说明冶铜技术出现以后,青铜手工业工具即得以使用,青铜手工业工具的使用,必然提高石、骨和蚌等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技术,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第三,农业生产工具的种类更加齐全,石、骨、蚌器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石质的除石犁外,还有斧、铲、镰、刀、杵等,数量丰富,制作技术先进,这些工具的刃部较薄,器身常见钻孔。例如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内出土的大型石铲,铲身为竖长方形,平肩弧刃,单面刃,长度在25-30厘米之间,宽8-13厘米,厚1-2厘米。这些大型石铲均钻有圆孔,刃口有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的痕迹,呈锯形或凹窝形,与之相对应的背面均有磨槽,显示了这些钻孔石铲的装柄方式和使用情况。骨器和蚌器,种类有铲、镰、刀、锥、杵等,亦制作精工,灵巧耐用。
其次,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根据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的植硅石分析,在龙山文化层发现有发育自小麦颖片的植硅石类型,说明该地区麦类作物的生产至迟在龙山文化晚期时已经出现。该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些大型的盛粮器具,如王湾遗址出土的大瓮,器体特大,如标本H79:15,通高73、口径40、腹径66、底径16.5厘米,估计可容数百斤粮食。矬李等遗址还发现有可容数千斤粮食的窖穴。由于粮食产量的提高,不仅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还有了一定的剩余,于是酿酒业应运而生,澄滤器(刻槽盆)、涯、等酒具在不少遗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出土。农业的发展又促进家畜饲养业的发展,如河南庙底沟二期文化中26个灰坑内发现的家畜骨骼,远远超过同地点仰韶文化时期168个灰坑出土的数量。在王湾遗址,根据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三期文化第V、Ⅵ段四个灰坑的统计,家畜骨骼中猪骨有13个个体,狗骨3个,牛骨11个,马牙1个,其种类比仰韶文化时期增多,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二、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
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自然环境。时代愈久远,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愈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就愈强。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自然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和农业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包括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要素,伊洛地区优越的自然环境因素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据地理学者研究,包括伊洛地区在内的豫西地区地势的基本轮廓,“早在距今1.5亿年前后的燕山运动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经过第三纪中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和第四纪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奠定了今日地貌的基础。第四纪冰期以后,在伏牛山以北至太行山一带,堆积了大量黄土,构成史前时期本区地表的基本形态。进入全新世以后,即人类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以来,本区地势、地形的基本轮廓没有突出的变化。”从地貌上看,伊洛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南隅和昆仑-秦岭纬向构选带和新华夏系得华北沉降带、太行山隆起带的交接复合、联合部位,故这里成为我国低平原一级台地向高原二级台地转变陡坎中的一条孔道,成谷地发育、盆地罗列、低丘连绵的函谷地形。此处属黄土高原,又非典型黄土高原。之所以属黄土高原,因皆有黄土分布,并与黄土高原相连。而又非典型黄土高原,是因海拔仅100-300米,黄土堆积一般在50米上下。故黄土高原南部受季风雨带和秦岭、中条山等纬向山脉影响,大体呈纬向分布。其中最南部的水分特征量线几乎与热量特征线相重合。这说明,这一区域的水热匹配非常一致,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气候区。正是在这一黄土高原的盆地与河谷之区,有关中、灵宝、渑池、洛阳等盆地水热匹配,水丰土沃,既高亢爽快,又低平不沮洳,为古今人类聚居地乐土”。
从土壤分布来看,该地区皆有黄土分布,黄土“在结构上均匀、细小、疏松、易碎,很利于石铲木耒之类的掘土农具翻地。所以,随着大石铲(石耜)磨制的愈来愈规整锋利,翻地的效率亦会愈益增高。在已垦辟的田地里,由于土质疏松,用耜起土翻地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适当的深耕;在新垦荒地中,火烧之后,用耜刺地翻土的同时也斩断了杂草荆棘的根系,可以翻起大而硬实的土块。此外,黄土保持着大部分矿物成分,是非常肥沃的土地。同时,黄土由于结构疏松,具有垂直的纹理,有利于毛细现象的形成,这不但能使下部的肥力吸收到地表,形成黄土的自肥特点,而且使黄土具有良好的保水和供水性能,而北方的各类作物又具有很好的耐旱性。这样,只要不是连年大旱,即使雨水较少的情况下,粮食作物亦可获得不错的收成。而若是风调雨顺,耜耕再加上作物生长过程中的除草等精耕细作,即可获得相当好的收成。因而,中国北方可以在犁耕和灌溉之前就实现集约农业,并保持相当稳定的水平。”
从水文条件看,伊洛地区河流密布,水网纵横。伊洛河是该地区两条最为著名的河流,自古就有记载。《山海经》的创作年代,历来都认为比较早,大多数人认为是夏代的作品”根据《山海经》的记载,伊水全长二百四十公里,洛水全长四百二十公里。“这两条河流密迩相邻,自西南平行地向东北流,堪称中国古代的‘两河流域’。”除伊洛两条大河之外,中小型河流众多,仅《山海经》中谈到流入伊水的河流就达八条之多。流入洛水的河流更达十八条。伊洛地区流入黄河的水十三条,流入谷水的五条,流入门水、役水的五条,包括河、洛二水在内,共五十一条。
从气候条件看,今天的伊洛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为7个月左右,1月平均温度为-20℃--20℃,7月平均温度为24℃--27℃,年平均温度为12.2℃-14.6℃。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的气候比今天更加温暖湿润。新石器时代大致相当于第四纪地质学上的冰后期,随着末次冰期的结束,气候总的特点是由寒冷干燥向温暖湿润过度。“据众多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在大约距今7500年至2500年间的全新世中期,总的趋势是气候温暖。”竺可桢先生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亦指出“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另据孢粉分析,在距今7500-5000年间,我国降雨量也比现在多600毫米。
三、新石器时代伊洛地区农业发展的人文因素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伊洛地区农业的发展,除了得益于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与当地居民重视农业、注重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等人文因素也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伊洛地区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该地区曾是上古时期黄帝部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吕氏春秋・季夏纪》日:“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淮南子・天文训》亦日:“中央土也,其帝黄帝。”黄帝被称为中央之帝,“中央”即“天下之中”,而以嵩山为中心的伊洛地区正是古人心目中的“天下之中”。《史记・封禅书》云:“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1965年陕西宝鸡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V民。”何尊为西周初年一件有确切纪年的青铜器,该器作于周成王五年,可以看出,这里的“中国”,“是指天下四方的中心地区,也就是伊、洛之间的洛邑。”
黄帝作为杰出的部族首领,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五气”,《集解》引王肃日:“五行之气。”《索隐》谓:“春甲乙木气,夏丙丁火气之属,是五气也。”“艺五种”,《集解》驷案:“艺,树也。诗云‘艺之荏菽’。周礼曰‘谷宜五种’。郑玄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索隐》曰:“艺,种也,树也。五种即五谷也”。《史记・五帝本纪》又云: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可见,黄帝时已经开始注意观察四时季节的变化,谨守农时,广种各种粮食作物。黄帝还发明了粮食加工工具,《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重视农业的发展必然重视土地、尊崇土地,黄帝名号的由来正与黄帝重视土地、尊崇土地有一定的关系。《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索隐》案:“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正义》云:“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吕氏春秋・应同》亦云:“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
古史传说中黄帝开拓进取,积极推广农业种植,创造发明农业工具,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形象,正是上古时期伊洛地区先民们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形象的缩影。由于重视农业,所以伊洛地区先民不但能不断改进农业生产工具,适应劳作之需,还打造水井,修建水渠,发展灌溉农业。洛阳矬李遗址发现有水井一眼,井口呈圆形,直径1.6米,深6.1米见水,未清理到底。井口中部较粗大,到4.75米深时,井径变小,井径收为0.8米。井壁较直,壁硬而光滑。煤山遗址也发现水井2眼。在洛阳矬李遗址中还发现一段水渠,水渠宽2-3米,深1米。河南孟津小潘沟遗址也发现了灌溉农田的渠道遗迹,由于水井和水渠的开凿和使用,古代的先民解除了对江河湖泊的依赖,可远离江河湖泊到广阔的平原腹地、广大的丘陵地区去开发和从事农业生产,从而推动整个农业的发展。
如今信息化时代下的语文阅读学习不同于往日的来源于课本、书本的知识,大多数学生都利用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去接受新事物去了解语文世界的魅力。众所周知,网络阅读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电子书逐渐成为我们喜欢并且熟悉的阅读方式,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优点还集中了传统阅读模式的好处并弥补了过去阅读模式的缺点,带给我们新的体验,更愿意享受阅读,也更适合于我们更加深刻的去探索语文世界的魅力。当然不可否认还是有许多学生青睐传统的阅读方式,选择大量的阅读资料,这是由于每个人的阅历和理解问题的角度不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选择阅读方式、筛序阅读材料也会有很大的差别。信息化时代语文阅读学习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扩大了交流空间,改善了交流方式
21世纪的互联网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互联网世界中,我们不再有距离的障碍,面对文字我们可以和许许多多同道中人分享我们对于文字的看法,这些人可能是我们的同龄人,也可能是我们的长辈,总之是陌生而又共同有着对于文字对于阅读拥有自己想法的人,我们借助网络借助信息,学习语言,学习文字,更是学习阅读,去体会作家的想法,去感悟作家的人生。在计算机面前,我们不再惧怕他人的眼光,不会尴尬、不会羞涩,尤其是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隔着屏幕,不会有太多的心里顾忌,消除了许多本就不该有的心理障碍,阻挡了许多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利益关系,在信息化的时代里,在网络的世界我们进行的是心灵的沟通,更学术,更真实。
二、自主拓展阅读范围,丰富了课外知识
过去的阅读学习只是从书本上理解字面意思或者有目的性的学习,其实这是一种知识的灌输,也就是老师们将自己所学和技能灌输给我们,但其实这中间是缺乏一种我们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的。而信息化时代的语文阅读大部分是由我们自己选择阅读的内容,请倾向于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通过自己的感受去揣摩作家的心思,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将这种灌输性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主动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阅读,也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外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培养我们的主观认知能力甚至是口语表达能力,确立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光是读书,更要利用知识,课内课外活学活用,间接地把语文阅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古往今来,语文一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和重点,不仅仅是语文这一门学科需要阅读,细细想来,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与阅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我认为,语文这门学科重在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因此日常的阅读起着相当大的作用。我们通过阅读诗词、散文、历史故事、小说等等都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阅读的学习也在发展,传统的接受知识已经不足以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得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不再具有魅力,调动不了学生的扩展思维,因此需要提出创新性的阅读方式来改变这种情况。不管我们学习什么东西,提高我们的兴趣,让我们有主动学习的意识才是最关键的,只有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学习才是主动的学习,才会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而因特网可以带给我们课本上没有的相关的图画声音,改变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而且在课堂上利用网络,还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同学们相互交流,既不使课堂一片沉寂还可以增添多种可能新,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也不可否认,网络确实是把双刃剑,目前的网络阅读学习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网络上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合理化筛选,缺少网络净化
信息化时代的语文阅读虽然具有大量丰富的资料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在网络上稂莠不齐的信息,复杂多样的方式依然在选择方面带给了我们不少茫然。有时候,我们并不能快速选择出自己想要阅读的文章,反而可能会因为好奇心被其它东西所吸引,注意力因此分散,适得其反。
二、学生缺乏真正选择的能力,整体阅读状态散漫、肤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