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交媒体广告的优势

社交媒体广告的优势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交媒体广告的优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交媒体广告的优势

第1篇

所以在2016年伊始,分析社交媒体营销的趋势和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的公司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的优势,来加强其在专业细分领域的地位。

1.社交媒体将会更多的应用在工作情景

社交网络的服务商承诺为公司的营销部门建立一个内部的社交网络——这个网络仅供公司内部员工交流使用。旨在促使员工减少乃至完全放弃使用电子邮件。通过这种系统,员工不需要在数以千计的消息中筛选有用的相关信息,也不用再疲于应付纷繁复杂的,回复各种电子邮件的工作。

Slack(一款企业聊天工具)出现,使情况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Slack的聊天界面十分直观,并且支持记录搜索。这些优点使Slack仅仅在两年内就拥有了超过100万的活跃用户,用户人群则从NASA(美国宇航局)工作人员一直到路边小餐厅的员工。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开始,Slack还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激烈竞争,比如还处在测试阶段的Faceook at Work项目。这一项目已经在一些公司开始进行测试。几个月内,我们可能就会看到Facebook at Work向所有组团体织开放其服务。Facebook会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提供免费而优质的功能。由于Facebook在社交网络领域的领先地位,Facebook at Work在测试完成后,很快就被广泛应用应当是一件大概率事件。

2.员工就是最好的推销员

尽管绝大多数的大型公司已经创立了社交媒体的管理团队,但是只有少数公司真正地展现出了真正想利用好这一资源的愿望。最近,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利用他们最重要的资源——他们的员工。

这些公司通过各种方法,支持员工在社交平台发声。他们鼓励自己的雇员使用自己的账户,在社交媒体上更新公司的新闻或者对公司的新闻予以支持。自2013年以来,使用这种策略的公司数目已经增长了200%。

如果这种方法使用得当,公司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这使得公司可以在使用较少的营销部门的前提下,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社交受众群体。其内在逻辑也十分清楚,独立个体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内容,对潜在受众的价值远远超过品牌分享的内容。另外,不断发展的新的工具则可以使得这种方法更加简单快捷。

3即时通信类软件开始成为新“宠儿”

研究表明,有将近40亿活跃用户在使用即时通信类app,其中包括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Kik和微信。同时,全球五大最常用的智能app全部都是即时通信类app,人们在这些app上花费的时间比在任何其他社交网络上都多。

所以今年,这一趋势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目前看来,答案是不太大。即时通信类app在社交类app中仍然比较私密。公司和品牌通过这些app分享的信息,对转化率、销售和站点流量产生的影响很难估计。许多在这方面早有尝试的公司也仍然在试水阶段。

不过今年,关于即时通信类app的分析,我们可以理解的更为深刻。大型社交网络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即时消息app,在不久的将来他会推出利用这些数据来进行商业营销的方法。这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利用社交信息所带来的机会。

4.社交网络付费广告时代已经来临

你是否注意过你的社交网络新闻推送中有多少广告?相比于传统广告,社交媒体广告更多的具有自媒体的属性,比如用Twitter发送Tweet,在Instagram和Facebook上赞助广告,这些社交网络的更新过程,就好像在与朋友进行分享。

现在,公司已经可以通过年龄、性别、地理位置、兴趣爱好来缩小潜在客户群体。这些广告的目标则是进一步提升准确性。将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你将只会看到那些真正可以吸引你的广告。

今年,社交媒体广告费支出增加了24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0%。与此相对应的是,三年前基本没有公司推出社交媒体广告。社交广告的高速增长也得益于社交网络广告工具的发展。使用这些工具,小型公司只需要点击几下,需要通过简单的几步,就可以设计广告并支付广告费用。

5.社交视频分享成为主流

社交视频分享是时下的大热门。2015年,Facebook每天的视频浏览量超过80亿次,据称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视频网站YouTube。Twitter去年也开辟了了视频专栏,Snapchat每天的视频浏览量也猛增至60亿次。而且这些数字今年还有可能继续增长。

Faccebook正在开发新的板块——Suggested Video和其他可行的视频服务。毫无疑问的是,超过50%的公司认为视频将会成为最有效的在线营销手段。三分之二的公司计划将视频内容制作作为2016战略中的主要部分。

如果你的公司因为其过高的费用,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入社交视频大军,这里还有一些备选方案。Instagram上的15秒短视频和Vine上的8秒短视频,就是十分优秀的社交视频广告手段。

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 广告学 教学

广告实践教学环节一直是我国广告专业教学中的短板,这一问题到了新媒体环境下就更加凸显。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本身缺乏系统性,新媒体广告实践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途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因素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实现与提高。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探索提升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实践教学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对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要求

国内广告学人已经关注到新媒体趋势对广告教育提出的挑战,总结了三个面向:内涵全新的广告观确立、媒介融合的策略力培养、数字化操作表现力形成。传统的广告业务以广告策划、创意和媒介购买为主,主要依托于传统媒体进行广告与品牌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与新技术的推动,新媒体广告营销逐渐成为广告行业增长最快的业务,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新媒体分析能力。

伴随下一代网络(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的三网合一和物联网的发展)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新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强,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大数据”对广告行业发展的影响。大数据的分析处理不仅可以精准化、个性化、智能化地进行广告推送及推广服务,也挑战了传统广告公司的创新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对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新媒体分析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广告媒体研究”这门课程,过去由于广告学专业学生普遍文科背景缺乏数学方面的训练,因此对于媒体的认知仅仅是理论层面上的,对于广告投放的量化计算问题,学生不知如何进行量化分析。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新媒体分析能力主要包括新媒体特性分析的能力、新媒体融合投放的能力、运用新媒体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的能力、对新媒体受众消费行为特征的分析能力、对受众使用新媒体的心理特征的分析能力等方面,要求学生熟悉新媒体业务流程,精通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技能并善于批判性思考。

2.新媒体营销能力。

在新媒体大发展的背景下,业界对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新媒体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告学专业学生新媒体营销能力的构成主要包括新媒体工具的选择能力、运用新媒体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能力和新媒体营销的策划创意能力等方面。业界对新媒体营销能力要求的转向,也必将促进广告人才培养定位的改变,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必须调整培养计划,让广告实践教学的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与广告实务界保持同步。

3.新媒体技术能力。

广告实践教学不仅要善于运用新媒体,还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新媒体运用能力。现今的广告学专业学生都是90后,从小熟练使用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网购是主要的消费方式,社交网络为主要的交往方式,网络搜索和网络公开课是常用的学习资源。可以说,新媒体已经融入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娱乐。这一现状要求广告专业教师从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及时跟进,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实操技术训练,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进行广告创意与制作,并通过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学习与研究,对业界不断更新的技术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国内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中国广告学专业,在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目前属于新闻传播学科。但是,在学科依托上,出现了依托新闻传播学科的、依托市场营销学、和依托艺术设计方向;有的开设在商学院,有的开设在工商管理学院,有的开设在艺术设计学院。因依托的学科不同,专业实践教学的重心也有所不同,有的偏重营销,有的偏重传播,有的偏重设计。近年来国内高校有关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可总结归纳为三类:一是基础实践教学包括模拟实战教学、专业讲座;二是项目实践教学包括学科竞赛导向教学、校园工作室和社团活动等实践;三是综合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环节。针对这些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有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周华清等(2012)《基于学科竞赛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何志荣(2012)《我国高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析》、王世龙(2013)《知行合一,实效为本――实验教学与广告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刍议》。

然而,目前高校广告实践教学存在着三大弊病:一是实践教学脱离实务,教师和学生在模拟实战教学中完成虚拟命题设计,缺少广告界实务人士和广告客户力量的介入,使得实战训练流于表面、自娱自乐,无法从与行业互动中获得一定的实战经验;二是广告实践环节受到学科竞赛的局限,缺少灵活性与实验性,依旧是一种模拟,即使是引进业界的真实命题,也由于学生能力和实践条件的限制,不能最终在市场上实现,难以用真实的实践结果评定教学效果,依赖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对学生实效传播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活动严重滞后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广告运作实践要求没有以数字化为主导,缺乏对学生新媒体运用能力、新媒体融合能力、新媒体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而言,建立一个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更富有实效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三、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策略

1.交叉学科与跨学科课程设置。

广告实践教学应紧跟广告行业和媒介环境的发展,注意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性、共融性,在新媒体环境下适时调整课程体系。不局限于广告学原有的课程领域,而是通过交叉学科与跨学科构建更广阔的知识结构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基础。如很多院校顺应新媒体发展开设了“新媒体广告”课程,但重视新媒体广告策划与案例分析,授课教师缺乏新媒体广告设计与制作的实操经验。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与趋势,现有的广告课程设置体系亟待进行革新,其重点就是打通学科局限,除了学生必须选修其他科系的基础课程,比如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以外。在新媒体技术层面,与数字媒体艺术等新兴专业融合,加大计算机、移动互联网、数字合成等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的课程比例。例笔者所在的武汉纺织大学广告学专业开设的“超媒体广告创作”课程属于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动画三个学系共同设计的一门选修课,训练内容涉及媒介融合、超媒体技术、交互广告等,体现了对新媒体环境下广告人才培养中专业知识融合能力的重视。

2.以新媒体实验为主导的广告实践教学手段。

多元化的广告实践教学手段包括“验证性实践 + 技能性实践 + 自主研究性实践”三个方面:

一是高仿真流程教学实施验证性实践。在相关课程的教学方式上,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到广告公司或网络公司兼职参与实际工作,提高广告师资的实战经验,或聘请广告业界专家到课堂上指导学生参与实操项目,并通过对资深广告策划人员及广告运营人员(包含以新媒体广告业务为主的公司)的深度访谈,还原广告运作实际案例中新媒体广告从调研到策划、创意、评判和执行的具体过程,为学生提供高仿真的市场环境、消费者环境和广告公司创意流程,配合理论学习进行实践教学,启发学生动脑动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复原思维和策划和创意的过程,培养学生新媒体分析能力、新媒体广告创意能力及丰富的广告判断能力。

二是开放的新媒体广告实验室实施技能性实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环节的作用,建设广告学系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如数字广告实验室、广告创意实验室、广告媒介实验室、广告效果实验室等,实验室配以业界普遍采用的软件与硬件。在过去以学科竞赛为主的模拟实战教学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广告项目,学生利用实验室的各种资源,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完成企业项目和研究课题;一方面,可借助网络威客平台获得工作任务,教师指导学生投标、完成相应任务;另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学生以广告团队形式搭建各部门真实工作场景,并引入比稿机制,引导学生进入职业广告人角色,实践效果评价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方案决策人共同开展。

三是运用新媒体工具激发学生自主研究性实践。广告教学要打破教与学的二元对立的单向灌输模式,运用新媒体于教学中,让学生在教与学中产生兴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搜索信息、收集资料,研究解决方案,终结教师满堂灌的陈旧模式;为课程注册微博账号,便于学生之间分享专业知识与学习资源、评析业界广告案例、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并利用网络社交媒体等传播渠道将该交流平台在广告专业人群中传播,实现课堂实践的有效延伸。

3.实践教学与广告发展趋势紧密结合。

广告专业实践教育应顺应行业和学科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实践教学内容应改变原有教学计划中对传统媒体形式广告的偏重,扩展网络广告、手机广告、微博广告、微信广告、电子商务广告、微电影广告、互动广告、数字报刊广告等新媒体广告部分,尤其增加各种新媒体广告的创意实验环节和实战训练内容;另一方面,将业界考察作为广告实践教学中的必备环节,根据教学的需要,集体组织相关专业师生赴广告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访问,到中国领先的广告经营企业、媒体和各种广告节去感受中国广告的发展趋势,提高专业认识水平。

另外,我们也应明确一点,由于国内高校创办广告学专业的时间先后不同,所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告行业资源的差异,形成了广告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而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校内校外资源的多寡密切相关。地处一线城市且广告教育较为领先的高校,可以获得较为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广告实践教学,而地处二三线城市高校的广告教育就必须根据本区域行业发展需求、专业发展背景、师资力量、办学定位等综合因素进行考量,才能构建适合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独具特色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业界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广告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相雨:《广告学专业“金字塔” 实践教学模型的建构与阐释》,《今传媒》2010年第11期

[2]张幼斌:《浅析融媒体时代美国大学广告本科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实地调研为参照》,《编辑之友》2012年第9期

[3]刘星河:《全媒体时代广告教育新模式建构》,《中国广告》2012年第2期

[4]何志荣:《我国高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探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第3篇

不同领域情况各异

搜寻领域遭到宏观经济的影响相对于较小,“搜寻+”成热门。搜寻引擎市场以百度、谷歌中国、搜狗等运营商为主要支持。百度在搜寻领域具备绝对于优势,其低本钱营销的症结字广告斩获广告主不乱的预算分配。谷歌中国在海外市场拥有绝对于优势,成为广告主在海外营销宣扬的首要渠道。搜狗的“云-端”模式已经经取得市场认可,跟着用户流量的不断晋升,广告主对于搜狗广告的认可逐渐晋升。同时,三六0进军搜寻领域成为搅动市场变动的首要因素,三六0搜寻暂时并未在商业化方面履行大动作,然而,1方面,三六0存在本身“造血”系统,即安全、阅读器及搜寻引擎的内部流量转化;另外一方面,三六0搜寻在流量方面的不乱晋升,对于百度总体流量发生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百度在广告主损耗方面的表现。“搜寻+”成为市场热门,这1模式1方面是指搜寻引擎运营商融入更多不同的模式,另外一方面是指搜寻以工具方式服务其他媒体情势,并且存在以“症结字广告”为商业基础的商业变现。

门户领域,整合营销呼叫门户媒体运营商加速业务多元化扩张。不管是腾讯、搜狐仍是新浪,在人口红利逐步摊薄的今天,门户媒体吸引广告主预算的方式变成不乱扩张门户流量以及多元化发展业务以增添媒体情势及资源的两条腿走路。相对于而言,二0一二年宏观经济的影响及新兴媒体情势对于门户媒体的流量分流造成为了门户媒体在广告主预算方面的表现相对于遭到影响。同时,门户媒体的广告预算大家,如房产、汽车、快消等行业也多多少少在收紧广告预算。

社交广告商业化探索初显成果。腾讯社区开放平台的社交广告产品的媒体价值取得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效果营销广告主的认可。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过程开始存在显明的动作。这使患上社会化媒体的商业价值开始浮现,然而从大市场层面,社会化媒体取得市场全面认可的程度还不高,需要时间取得进1步印证。

易观智库预计,今年挪动互联网媒体对于于互联网媒体存在流量分流的事实,然而挪动互联网媒体的营销价值,在营销内容出现、受众笼盖等因素的影响下,并未实现大范围暴发,且存在必定的市场天花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使患上互联网市场被挪动互联网分流,但商业价值并未平移乃至增值,这也是影响整个互联网广告行业市场范围扩张的1个因素。

知名企业争奇斗艳

易观钻研认为,从产业发展周期看,互联网广告市场目前处于不乱发展阶段,在这1阶段选取收入描写企业市场执行能力。

去年互联网广告市场领先者:百度、阿里巴巴、谷歌中国、腾讯。百度凭仗“症结字广告”领航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百度作为中国搜寻引擎领域的领军企业,在技术、产品、服务方面都拥有至关的实力以及经验。同时百度的症结字广告经由多年的发展,开始施展品牌效应,长尾资源加速百度症结字广告市场的繁华,另外,百度搜寻的工具化功能辐射到更广的规模,以“搜寻+”为代表的模式将成为百度拓宽搜寻定义的首要方向。

阿里巴巴凭仗强大的平台支持进军互联网广告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阿里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其资本实力也是其他平台没法比拟的,同时阿里巴巴在症结字广告、品牌广告方面都有布局。

谷歌中国在海外市场拥有绝对于优势,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广告投放谷歌中国成为首要的渠道。

“门户+社交”助跑腾讯稳入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领先者行列。传统门户广告方面,腾讯通过对于传统门户广告收费模式的不断优化,踊跃匡助广告主实现网络营销效果的晋升,同时,为广告主减少投放本钱,从而取得广告主的认可;社交广告方面,腾讯推出社交广告系统,助力其效果广告业务的发展,基于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络QQ空间和最大的实名社区朋友网,腾讯推出了“广点通”,通过“广点通”这类开放平台的广告自助投放系统,实现了腾讯系产品之间的人脉瓜葛的买通,而这类平台之间的联动性为广告主带来更多的效果营销的价值。

多元模式助力新浪稳速发展。新浪凭仗“门户”在互联网时期占有1席之地,当今,又凭仗“微博”在社交网络时期盘踞首要的地位。门户方面,新浪通过在媒体运营等方面绝对于的优势,使患上门户广告博得广告主的青睐。微博方面,新浪凭仗新浪微博在社交广告领域有必定的尝试,目前,新浪微博针对于中小企业推出微博广告投放系统,为中小企业投放广告提供有效的渠道。基于此,新浪在门户以及微博双向布局的同时也实现了广告主结构的立体化,使其在不同的投放平台具备不同的投放资源,差异化的战略使患上新浪的广告业务及广告主结构更为丰厚。

去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立异者:优酷、奇虎三六0。优酷方面,视频媒体商业价值的显着晋升,使患上稳坐视频领域头把交椅的优酷从中获利。优酷以及马铃薯联姻,使患上中国两家最具影响力的网络视频网站合2为1,合并后的优酷媒体资源更为强势,互补了两大网络视频企业的优势资源,这为广告主进行广告投放提供更大的投放平台,广告可以实现1投多放的效果,为广告主降低投放本钱。三六0进入搜寻领域,加上其在互联网广告领域的前期累积,使患上其在应用广告方式变现方面存在很大想象空间。

搜房通过房产市场切入互联网广告领域,巨大的房产资源为其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战略层面看,搜房精准定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专注于房产相干的各个领域,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发展空间为搜房带来至关大的市场机遇。从商业模式来看,搜房的业务包含租房、2手房出售、新楼盘出售、房产营销等各类业务,紧紧捉住“搜”的概念知足用户对于房产信息的需求。汽车之家方面,汽车之家集中于汽车行业,以汽车为核心搭建网上汽车服务平台。汽车之家通过图文展现、汽车报价、优惠信息知足购车用户的需求,通过论坛、帖子为用户提供交换“购车、养车”的平台,同时,交换信息还会反馈到汽车商家,实现信息的有效对于接,为商家更有效的进行功能、价格等方面的决策提供有效的建议,同时晋升汽车之家的品牌影响力。

视频广告增长迅猛

视频媒体成为媒体价值最早为市场验收的新媒体情势。1方面,因为以电视媒体为代表的传统群众媒体在政策方面限制增多,另外一方面,视频媒体对于电视媒体的分流显明,造成为了广告主将电视媒体预算划拨视频媒体的现象。同时,因为视频市场在竞争进程中对于资本实力的请求相对于较高,也就造成为了在竞争环境下的市场集中度日趋晋升,所以,媒体资源的1步步集中造成广告刊例价格不断提高,进而使患上视频媒体取得了更多的广告主预算。易观智库预计明年仍存在较高的增长势头。

视频类广告对于IT数码产品精致时尚的外部观感、独具智慧的创意趣味有着显而易见的出现效果,跟着超级本、Surface平板电脑、iPhone五等1系列热点产品的轮流上市,品牌主们对于于视频类广告的互动兴致也有了显着晋升。借由视频类广告传递品牌价值,进而发生病毒化的口碑效应,二0一二年的IT数码网络广告市场,的确有着许多不俗的尝试。

艾瑞网络广告投放监测系统iAd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二0一二年一一月,IT数码类产品在视频类网络

广告投放的预估费用为一0六二.三万元,环比增长四九.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六七.七%。从细分行业看,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平板/掌上电脑分别位列前3位。另外,IT企业形象宣扬的视频广告投放范围具有最大增幅,下半年截至一一月份,已经较上半年晋升了一二一.四%。 从媒体投放趋势来看,优酷网一一月份在IT数码类行业的广告收入超五00万元,领先其他媒体,延续成为该种别广告主的第1选择。搜狐视频、凤凰视频等门户网站的视频广告收益一一月增幅显着,其中,搜狐视频该种别广告收入本月突破百万,微软平板电脑及系统软件新品宣扬对于搜狐视频贡献超过8成。

广告情势的选择方面,贴片广告自去年三月份以来延续超出视频类富媒体广告而成为视频类广告的首选情势。数据显示,二0一二年前一一个月IT数码类视频富媒体广告范围为一二七五.三万元,同比二0一一年降落二一.一%;贴片广告则以八八三三.九万元收入扩展优势,较二0一一年前一一个月同比增幅为五五.八%;种子视频份额延续减小,同比下滑趋势显明。

艾瑞咨询分析师沈蓥表示,值患上关注的是,IT数码企业依靠视频类广告进行形象建设的投放力度显着增大。其中,IBM品牌营销攻势显着,借助优酷、QQLive点播等视频类平台,透过不同行业客户对于IBM解决方案的分享,展示其数据产品强大的渗入能力,强化了IBM“共建智慧地球”的品牌新概念。

第4篇

但社交媒体本身自然积累的大量数据对于营销,特别是今天众所推崇的精准营销,则有着特别的意义,是RTB的基石,也是社交媒体在营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当之无愧的王牌。

用数据说话

对于很多人来说,社交媒体,无论是QQ空间、人人网,还是微博、微信,都是一个熟人或者生人之间社交的圈子,这里只欢迎希望见到的人,或者不期而遇的同道中人,至于带着自己产品的不速之客,则会感到深恶痛绝。这也是初引入信息流时,很多人感到反感的原因所在。这就像一群朋友聚会时闯进来的推销员一样让人厌恶。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信息流中后边跟随的评论不再是清一水的厌恶,而开始多了很多对产品表示感兴趣的评论,或者至少是对产品本身的评论。这一方面说明受众对这种广告形式已经开始有了习惯养成,另一方面,还是说明了当出现使受众产生兴趣的广告时,对广告的厌恶情绪变成了对相关信息的关注,而这方面就牵扯到了关于产品的精准营销。

精准,是一个有充分吸引力的词语,代表着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同时,也是一个有些唬人的词语,以至于一部分脚踏实地不喜浮夸的业内人士对其表示抗拒,认为频频提及者不过是在玩弄概念,吸引眼珠。但这一状态又是每个希望用实在的技术为行业推进尽出自己努力的企业在默默争取的目标,也是其在无限靠近的状态。技术的进步开启了营销行为向精准的日益贴近,而社交媒体所产生的大数据内容,正是这一行为实现的有效根基。

受众在社交媒体上所体现的上网特点,因其选择众多、贴近生活而更加反映受众自身特点,对于这一领域的数据进行分析对于实现广告有效投放至少不会比在搜索、购物中反映的效果差,关注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行为,通过检测数据,在客户允许下获得的第三方数据,对于用户行为习惯的推测准确性更有保障。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于用户的隐私保护以及社交媒体对于自身数据的保密。由于现有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DSP平台,这让第三方数据分析者在竞争与合作中,比较处于劣势的地位,这一点无论在资源还是人才的占有上都是显而易见。

让内容营销

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无论用户对于各类营销号如何冷嘲热讽,但在各大品牌官方账号下的评论却很少无关的排斥,而是对产品或活动本身的关注与评论,这也是内容即广告的魅力之处。同时,官方账号的存在,更集中了品牌本身的关注者,在对需要者进行有效集中的同时,对于非需要用户也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的效果。

越来越多资金充足的广告主开始喜欢原生广告的形式。在视频、事件、报道等各种形式的帮助下,品牌的内涵得到挖掘与延伸,而消费者甚至可以成为爱好者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得到了加强,而互联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可延展性让这些内容有了更多的表现机会。社交媒体上的官方账号让品牌的宣传有了一个常规有效的渠道,这也是新媒体的发展迅速赶超传统媒体的原因所在。据国外媒体报道,到2017年,社交媒体广告支出预期将达到100亿美元,而原生广告在其中的占比至少为40%。

在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上的报告显示,品牌广告主试图在移动、PC上做跨平台推广营销,而通过原生广告实现PC端与移动端媒体内容间无缝式融合显得合理而实际。同时,根据AdRoll提供的数据, Facebook信息流中的广告点击量是传统网页侧栏广告点击量的49倍,而单次点击成本较后者低54%。这份报告还认为,图片和视频分享应用也可以提供有效的原生广告形式,而图片因其与文字相比更加形象、与视频相比更加简洁的特性成为互联网最常见的分享内容。

当然,官方账号的运营本身也需要大量精力。很多品牌广告主惯性地将这种运营工作外包给了广告公司,广告公司也乐于接受这种易见成效的宣传工作,但官方账号作为自身形象的社交媒体窗口,其象征意义与气质体现需要更熟悉品牌,也更有感情基础的人士才能做好。同时,增强与用户的互动,甚至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中鼓励消费者参与其中,提供建议和想法,也是加强品牌与消费者关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同样,即使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节目,其推广中,社交媒体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最近一段时间创下收视纪录的节目《爸爸去哪儿》,很多用户就都是被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吸引而成为忠实观众的,而移动端也成为很多用户收看节目的主要视频工具。

掘账号价值

社交媒体每个用户都拥有一个自己的账号,这个账号成为用户在该媒体的世界中自身的象征,也是在网络世界的代表。很多社交媒体都推出了与其它网络应用的账号互通服务,通过一个账号用户可以登录几乎全部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和App等。这也是值得营销者进行挖掘的价值。

微信支付在前一段时间引起业界普遍关注,在微博叫好不叫座许久之后,微信的经济意义受到专业或不专业的各种猜测,而腾讯也在此做了一些成功的尝试,其中支付与游戏都得到了市场的强烈回应。而在社交媒体中,微博、人人等也都推出了账号的支付功能,这是互联网、金融融会贯通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交媒体对于营销行为的尝试,是对商业的有力切入,而对于电商营销者而言,这个入口的营销价值则更加凸显。

社交媒体通过自身不断的技术挖掘,也在为营销提供便利。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基于移动端的社交媒体可以针对自身用户的特点提供更为个性化的营销行为。比如在一键支付上,移动端的支付就比PC端的更普遍。同时,用户在使用移动端媒体时,与手机使用的同步性,让短信确认这一简单有效的支付安全措施更加便利,也更容易实现。关注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这种便捷安全的支付方式可以为产品在营销中带来更多的购买者,虽然不可避免地造成消费者一定程度上的冲动型消费,但对于产品的营销价值却是有目共睹的。

第5篇

新嘉联是一家从事受话器、微型扬声器等微电声器件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厂商,2007年登陆A股市场,2011年开始,新嘉联营业收入连续4年同比下降,2012年和2014年分别亏损1528万元和2019万元。最新公布的三季报显示,其2015年前三季度亏损1401万元。

巴士在线主要从事公交移动电视媒体广告运营业务。草案表示,通过本次重组,上市公司将进入广告服务业领域,有利于完善布局,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及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主业不佳的新嘉联对于跨界转型信心十足,但巴士在线想要完成上市公司业绩反转的任务却并不轻松。移动媒体广告行业增长乏力,巴士在线如何保证业绩快速增长;同时,围绕车载媒体资源,巴士在线先前着力打造的公交Wifi已经没有下文,短视频APP也石沉大海,自身就存在着转型之苦。

业绩逆袭盈利画饼

根据草案,截至评估基准日2014年12月31日,巴士在线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为6406万元,根据收益法,评估值16.85亿元,增值率2530.32%。

草案显示,2013年、2014年和2015年1-6月,巴士在线营业收入分别为2亿元、2.3亿元和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90万元、6437万元和4083万元,通过计算不难发现,2014年,巴士在线营业收入增长15%,净利润增长158%,业绩增长斐然。

同时,巴士在线还抛出了一份诱人的业绩承诺,2015年至2017年,原股东承诺巴士在线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亿元、1.5亿元和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000万元、1.4亿元和2亿元。

然而,与巴士在线业绩快速增长相对的却是行业整体止步不前。目前,从事车载媒体广告业务的公司除巴士在线外,上市公司北巴传媒(600386.SH)和华视传媒同样主营该项业务。

2013年和2014年,北巴传媒公交媒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1亿元和4.7亿元,2014年营收同比下降7.8%;而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华视传媒,2013年和2014年广告服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03亿元和1.02亿元,2014年业绩同样微降0.6%。北巴传媒在2014年年报中表示,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受市场环境影响,车身广告业务下降所致。

既然移动媒体广告行业整体遇冷,为何巴士在线能够逆势而动,实现业绩上涨呢?

预案显示,巴士在线广告收入分为A网和B网,A网指自有公交传媒广告收入,B网指媒体广告收入。

2013年和2014年,巴士在线A网营业收入分别为1.95亿元和2.08亿元,2014年同比增长6.5%;而B网营业收入分别为52万元和2288万元,2014年同比增长4500%。B网收入也由2013年占营收的0.26%上升至2014年占营收的9.87%。预案表示,媒体广告业务已成为公司盈利和收入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巴士在线的核心竞争力为A网收入,却需要依靠B网带动收入增长,且不论这种状况是否合理,巴士在线B网毛利率水平也存在异常。

预案并未直接说明2014年巴士在线B网广告业务的营业成本和毛利率,但“未来几年的收入和盈利预测”一栏显示,其2015年B网收入预测毛利率为50%,2016年至2019年预测毛利率均为45%,由此判断,巴士在线广告业务毛利率应该在50%左右。

广告业务盈利主要依靠广告差价和费用。根据年报,省广股份(002400.SZ)2013年和2014年的媒介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48亿元和5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2.88%和13.84%,龙韵股份(603729.SH)2013年和2014年媒介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8.7亿元和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9%和15.11%。

由此可见,广告业务毛利率通常在15%左右,巴士在线B网50%左右的毛利率从何而来?

针对在行业遭遇瓶颈下巴士在线如何实现并保持业绩增长的问题,新嘉联在回复《证券市场周刊》记者的采访时表示,巴士在线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依托CCTV移动传媒突出的品牌优势和全国性播出优势,无需分别购买各地广电运营机构经营权而联网建立全国性的广告播出平台,媒体资源稳定性更强,长期运营成本更低。

前途难测的手机软件

实际上,车载媒体广告的传统盈利模式在两年前已经开始出现瓶颈,业内公司纷纷寻找新的发展途径,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2014年初,巴士在线曾宣称投资10亿元打造国内最大的公交Wifi平台,并在当年年底前完成15万辆公交车的Wifi覆盖,开展虚拟运营商增值业务。但是,公交Wifi业务却最终流产,巴士在线CEO王献蜀2015年上半年时曾表示,搭建公交移动Wifi网络是巴士在线移动互联网转型路上的一次试错。

试错Wifi后的巴士在线又转而投向着力打造手机APP,表示将通过移动媒体平台改造升级、“我拍视频自媒体社区”与移动媒体平台的打通、基于公交场景的“我玩移动生活社区”等三项核心业务来构建一个基于公交场景的移动生态圈,着力打造一个跨平台、多终端的全新数字化媒体平台,开启视频自媒体与移动营销时代,加速移动化转型与变革。

2015年年初,巴士在线先后推出两款手机软件“我拍”和“我玩”。

根据预案,“我拍”为一款移动视频节目拍摄制作分享软件,用户可以将内容放到“我拍”社区上分享;“我玩”则是基于公交场景的移动生活社区,用H5互动娱乐产品为公交用户提供基于位置属性的移动社交与移动生活服务,为公交站和公交沿线中小商户提供“O2O”移动营销服务。

尽管肩负转型重任,但《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却发现,在同类APP辈出的情况下,这两款软件的市场反应度远没有想象中热烈,甚至可以说是石沉大海。

在360手机助手上,“我拍”安卓版累计下载量只有18万次,在百度手机助手上只有12万次,相比之下,先期上线的“美拍”在上述两大平台的累计下载量分别达到了4495万次和1684万次,“秒拍”累计下载量则为582万次和455万次,“微视”也分别有1020万次和564万次的下载量,“小影”累积下载量也达到847万次和625万次。“我玩”的市场反应度更是低的可怜,在360手机助手上,其下载量只有区区51次,在百度手机助手甚至找不到该款软件。

预案表示,就工具作用而言,“我拍”和“我玩”与“美拍”、“秒拍”等行业竞争对手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但尚处于产品不断完善及市场开拓初期。

不知道在同类软件已被几个“大佬”占据、且手机软件迭代迅速的市场中,“我拍”和“我玩”还要让投资者等多久。

经营权到期风险

屏幕资源经营权是移动媒体广告业务的核心生产要素之一,根据公告信息,截至2015年7月31日,巴士在线签约的车载屏幕资源共计39273辆。

同时,预案显示,2016年,巴士在线车载屏幕资源中有12787辆合约到期,也就是说,2016年巴士在线有32.56%的车载屏存在丢失经营权的风险。

在“重大风险提示”中,上市公司承认,2016年,巴士在线存在已取得的公交车载屏幕资源经营权集中到期的情形,虽然公司已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媒体资源稳定运营,但是不能排除相关合同到期不能续约造成的公司屏幕媒体资源稳定性下降,或在未来续约时资源使用费可能根据经济情况有所增长,可能对巴士在线的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尽管巴士在线表示正在采取合理措施续约,保证媒体资源稳定,但是预案却显示,巴士在线目前正在续约的车辆仅为1750辆,只占总经营权的4.46%,占2016年到期车辆的14%。

第6篇

网络广告有哪些取胜的杀手锏?未来又将朝哪个方向发展?视频广告能否超越电视广告?两大知名咨询机构的分析师和“分享传媒”CEO陈礼煊为你详细解读――

网络广告全球凯旋图

最近几年来,网络广告已经在不少国家超过了报纸广告,甚至是电视广告。

最先被攻克的是英国。早在2006年,根据全球媒介采购集团“群邑”公司(GroupM)的调研报告,英国互联网广告瓜分了当年度全英广告市场122亿英镑的13.3%份额,首次超过全国性报纸广告。

随后,2009年,日本网络广告额达7069亿日元,一举超过报纸广告。这一年,全日本的广告总额比上年减少11.5%,电视广告减少了10.2%,报纸广告锐减18.6%,只有网络广告不降反升。

在美国,这一颠覆是在2010年完成的,当年度全美在线广告为258亿美元,报纸广告为228亿美元。同一年,相同的赶超戏码还在加拿大上演。

范围还在不断扩大。2011年度,俄罗斯的互联网广告额为418亿卢布,高出报纸10亿卢布,算是勉强胜出了。不过,互联网广告的增长率达56%,而报纸增长率仅6%。同年,中国网络广告总规模达到511.9亿元,而报纸广告仅为453.6亿元。

不仅如此,网络广告也大有超越电视广告的趋势。早在2008年,瑞典的互联网广告额就首次超过了电视广告。

传统广告的颠覆者来了,并且步步逼近、攻无不克。

它是网络广告。

网络广告发源于美国,1994年10月27日,美国著名的Hotwired杂志在其网络版上首次推出了网络广告。两年半后,1997年3月,中国第一个网络广告诞生。

最初,网络广告被视为狗皮膏药且饱受诟病;之后,网络广告又被“升格”为传统广告的“补充”;但凭着先天优势,它终于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市场份额也一再攀升。

根据艾瑞咨询最新的2011年度中国互联网广告核心数据,2011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511.9亿元,比报纸广告高出58.3亿。

这并非网络广告的首次胜利。

最近三四年来,网络广告不再是虚张声势的“预言”,而是真真切切以惊人速度颠覆了广告业格局,并先后在英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超越了报纸广告。

不仅如此,网络广告也大有超越电视广告的趋势,早在2008年,瑞典就成为互联网广告额首次超过电视广告的国家。

也就是说,网络广告并非形单影只,而是群狼战术,除了与电视争食的视频广告,还有精准为王的移动互联网广告;甩开平媒广告算不了什么,超越电视广告才是终极使命。

不是传统广告的最坏时代

也不是网络广告的最好时代

“网络广告超过报纸广告是大势所趋”,艾瑞咨询分析师刘大龙表示,“在日本,2009年就超过了,美国是2010年。发达国家的情况大抵如此。在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这一进程就要晚些。”

至于网络广告超越电视广告,在他看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能几年就能赶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传统广告业就没有生存空间,相反,刘大龙认为,“还有一定的增长。”其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媒体不像欧美国家那样成熟,还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同样认可传统媒体广告业的发展,易观国际分析师董旭给出了另外一个理由。她说,不同媒体的受众群体不一样,覆盖范围也不一样,对于成熟的广告主而言,广告投放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因而,“对不同的媒体都会有需求,这样更便于整合,发挥协同效应。”而且,传统媒体也会在网络方面进行布局,开展数字阅读、网络电视等业务,行业之间也会有一些合作,以期抵御网络的冲击。

殊途同归,分享传媒CEO陈礼煊则从媒体的生命力来考察这个问题:“一种媒体既然产生了,基本是不太容易消失的,它们会在科技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中找到新的出路。”他认为在严峻的挑战下,传统媒体将充分发挥其内容和文化的深度优势,“网络化也将呈现更加多元和加速的态势”。

的确,很多报纸媒体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站,提供相应的新闻资讯服务,也做得很不错。但问题在于,“受众对他们的理解还是比较固定的,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同时,就企业投放广告而言,更关注媒体的品牌价值是否能够与之匹配。”刘大龙担心广告主不买传统媒体网站的账。

另一方面,董旭注意到“限娱令”、“限广令”等法令的出台,会让视频网站瓜分部分电视媒体的广告,缩小两者的差距。

何况,根据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的数字媒体主管艾德巴顿的说法:“伦敦奥运会、美国总统大选和欧洲足球冠军杯等为主的全球性事件,以及日本继续从地震灾难的影响中恢复过来,都为2012年全球广告描绘了一幅光明的前景……”

这的确是所有媒体的好事,不过,最大的受益者除了电视,似乎就只能是互联网,“在新兴市场强劲增长、社交网络增加开支和在线视频广告的继续发展的推动下,在线广告支出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

那是不是意味着超越电视媒体的时刻就要到来?董旭在计算器上比划了一会儿:“可能是一场持久战。”

关键字搜索目前是领头羊

覆盖率之上的精准才是方向

在广告大师奥格威看来,制造商用在打折促销上的钱两倍于他们做广告的费用,而且,“靠打折促销建立不起无法摧毁的形象。”

不过,即便是做广告,也存在不够精准的局限性,尽管奥格威警告他的同行“我们做广告是为了销售产品,否则就不是做广告”,但还是有很多人抱有约翰・华纳梅克式的不满:“我所花的一半的广告开支是浪费掉的。问题在于,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但这一问题似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破而不复存在。那些掌握顶尖技术和优势平台的巨头们正赚得盆满钵满。百度2011年度的广告超过140亿元,关键字广告是其制胜法宝。淘宝得益于电子商务热潮,80多亿元的广告营收中有超过70%的属于直通车广告。

“尽管关键字价格一再上涨,但其效果的确是其他营销方式所不能比的”,董旭将关键字广告归为“刚性需求”,她认为广告主从中看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非传统展示广告所可比拟。基于宏观环境的利好、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搜索引擎厂商的精密布局,搜索引擎的营销价值也会相应提升,因而关键字广告的投放量还会增加。最关键的是,新的定位技术让网络广告风光体面地占领了消费者市场,而不必像以前的广告那样大声吆喝,“比如你买了一本姚晨的书,那么卖书的网站会通过种种技术手段向你推荐类似的书。或者,姚晨买了一本什么样的书,社交化媒体或网站也会向你推荐,激发你的潜在需求。”

刘大龙的观点是,搜索引擎广告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远未饱和。不过,未来网络广告的发展方向,并不是对某个点击行为的孤立分析,“还要去匹配网民的人口属性以及其他的浏览行为记录。比如你搜了汽车,你买不买他并不知道,但根据你大量浏览行为的数据来分析,就可以判断出你是无意中的点击,还是真的有购买意愿。这样广告主投放广告就更有方向了。”

有趣的是,大家都认为广告主并不会一味地追求精准。精准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覆盖率,否则通过技术手段也无法实现精准,而所谓的精准,显然,必须要有大量的用户数据作为支撑。

如此看来,将来投放网络广告,不能把鸡蛋都放在关键字的篮子中。

移动互联网广告势头迅猛

视频广告效果直接略胜一筹

在网络广告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两种重要形式:移动互联网广告、视频广告。

严格来说,移动互联网只是整体互联网的一个延伸,未来会向物联网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广告也是如此。用董旭的话说,“它是网络广告的一个延伸,强调与传统互联网的协同效应。”董旭认为,国内三大互联网平台掌握的资源足够多,流量足够大,有着独特的优势,因而协同效应也是其他厂商比不了的,在将来的移动互联广告领域,显然会占据足够大的份额。

长城会创始人宋炜早前曾经表示,广告主对于移动广告的认知度还不够,好在广告投放的成本还比较低。的确,在2011年度整个网络广告中,移动广告的市场份额仅为4.5%。但不容忽视的是,它的发展势头犹如当初网络广告崛起于传统广告。按照艾瑞的预计,移动网络广告占网络广告的比重,今年将达到7.5%。

这种惊人的增速已经和欧美发达国家没什么两样了。据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预测,今年全美移动广告支出规模将达到26.1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80%。

与移动广告相比,独立视频广告的增长可谓等量齐观并略胜一筹,在网络广告中的占比从2008年的4.7%上升至7.1%。如果再算上门户网站的视频网站,份额显然更大。

董旭认为:“视频广告是新媒体广告形式中最能让广告主看到直接效果的一种,尤其是汽车、快消品,会在视频广告方面做尝试。”

有感于此,刘大龙乐观地认为,优酷、土豆等独立视频网站的广告量今年要翻一番,日子要好过些。

毫无疑问,作为中国首家全媒体视频广告网络“分享传媒”的掌门人,陈礼煊对视频广告有着独特的理解。

他对网络导报记者表示:“关键字和品牌图文广告都曾经引领了互联网广告的爆发式增长,但那些都已经成为过去,视频广告将成为整个互联网广告的增长高地。”

似乎是为了印证此话的正确性,3月3日,乐视网公告称,361°将在未来4年向其投放1亿元广告。之前,这样的大单几乎都纳入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囊中。

这一切似乎都在表明,网络广告尽管前景不可限量,但目前,它所处的还仅仅是发展中的“较好”时代,而远非“最好”。

视频广告将占领高地

――专访分享传媒CEO陈礼煊

分享传媒成立于2010年6月,是中国首家全媒体视频广告网络。分享传媒率先整合了跨越互联网、电视与移动媒体三大产业的优质资源,利用领先的专业广告投放系统为广告客户提供高效的互联网广告整合服务,做到海量覆盖、精准投放、专业服务。陈礼煊为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EO。

网络导报:各方数据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广告首次高出传统媒体广告,而且互联网广告增幅居首。对传统媒体来说,“最坏的时代”似乎已经来临。

陈礼煊:对于中国互联网广告增速高出传统媒体,我一点都不感到意外。并且,这将是未来广告行业发展的趋势,互联网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的增幅差距会越来越大。

一两年前,大家可能还认为互联网广告只是一定程度上补充着传统广告,但经过2011年,我们非常坚定地相信互联网已经开始蚕食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这对传统媒体而言,的确是一个不太乐观的消息。

网络导报: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广告业还能有何作为?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所谓与“新媒体”的融合。

陈礼煊:目前来看,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内容和文化的深度,而网络媒体的优势则在于其信息传递的即时与便利。这两种特点都是当代社会所需求的,融合是必然趋势。因此新兴媒体在快速发展之后,必将与传统媒体形成一种良性平衡,而传统平面媒体的网络化,也将呈现更加多元和加速的态势。

网络导报:是否可以说,传统广告追求的是覆盖率,而互联网广告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广告讲究的是“精准”与“互动”?

陈礼煊:实际上,从广告主的角度来看,不论是传统广告还是互联网广告,都在追求精准。

传统杂志广告就是一个比较好的例子。杂志的读者是非常特定的人群,他们或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或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广告主通过在某本杂志做广告就能精准覆盖到这类具有相似特点的人群。

但显然传统广告的诉求方式更加被动,其诉求对象也并不容易清楚区分,为了尽可能地抓住目标受众,广告主不得不借助覆盖率来衡量广告的效率。

而互联网广告的受众天生具有可追踪、可衡量的特点,利用技术和数据就能将电脑跟前的消费者属性精确定义。同时互联网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也令广告(创意、形式、效果)充满了可能性。不论是互动体验还是即时传播,最终还是为了触达目标消费者,目标仍旧落脚到“精准”上。

网络导报:在与广告主的交流中,是否发现他们在广告投放方面的显著变化?

陈礼煊:去年的数据已经显示,对于各类媒体都普遍重视的品牌客户,其广告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络媒体的比例大幅增长,而且,许多品牌客户在传统广告上的预算增加并没有为他们带来期望的回报。相信他们在网络广告上的花费比例会继续高速增长,预计3年内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网络导报:网络广告如此迅猛,是市场发展之必然,还是也和广告主的非理性有关?

陈礼煊:网络广告的爆发式增长确实在意料之中,我并不认为这与所谓的广告主的非理性有关,相反还是市场的一种理性回归。因为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广告已经具有了5亿覆盖基数,并且相对于传统广告而言,网络广告更加精准,广告形式更加灵活,广告效果更加及时、性价比更加优越。

面对连年猛涨的电视广告价格和不断下降的受众质量,广告主――尤其是以年轻消费群为目标的广告主――当然更加愿意加大互联网广告的投入。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网络导报:你认为在与电视媒体的竞争中,视频网站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吗?应该在哪些方面改进?

陈礼煊:相对于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视频网站的发展显然是一段浓缩史。电视花了十几年才实现了制播分离,而网络视频却诞生于视频分享的草根文化。

经过几年的培育与发展,视频网站终于认识到内容之于媒体的重要性,现在大部分的视频网站也都有自己制作优质视频内容的实力。但视频网站的精力主要还是只集中在短视频的制作上,为了吸引更高更稳定的流量,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购买优质的影视剧资源。因此,版权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必争之地。

但视频网站的发展,只找到了一半的方向――内容。在版权之战下,视频网站的内容呈现出同质化趋势,内容同质必然导致用户同质,很难在网民中形成稳定的网站品牌忠诚度。根据艾瑞数据,分享传媒的PKG视频媒体包与优酷的月度用户重合度就达到80%左右。因此,视频网站发展的另外一半方向是内容的差异化。

网络导报:在互联网广告中,其广告结构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关键字、品牌图文、视频广告的格局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第7篇

当前,我国已经有一批上市广告企业,正在积极通过资本并购的方式发展壮大,但同时也面临并购的困境和难题,这就需要广告企业必须明确公司并购的动机是什么?并购会存在哪些风险?该如何制定公司并购战略?

广告业资本并购的风险

广告企业开展资本并购,其核心动机为获取新客户,进入新市场,提高垄断度和完善产业链。但是广告企业资本并购也存在很多风险,当前集中表现为企业文化冲突风险、客户冲突风险、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和并购对象经营风险。

企业文化冲突风险。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是广告企业并购中最为突出的风险之一。各个广告企业在长期经营中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并内化为公司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和行为。广告企业在并购运作中,如果不考虑并购企业的文化,会增加并购的不确定性。这种企业文化冲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者观念的冲突。广告企业管理者是否具有开拓性和创造性,是否具有领导力和包容性等,都会影响广告企业未来的发展。二是员工利益是否受损。并购前后的工资奖励如果差别过大,也会影响公司人员的稳定。三是企业价值观的融合。广告企业间的并购能否真正实现双赢,根本取决于两个企业间的价值观能否很好融合。

客户冲突风险。广告企业并购在为其带来新客户的同时,也会面临客户冲突的风险。在广告公关业,通常是同一家公司不能同时一个行业两家企业的业务,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客户担心商业机密被泄露,同一家公司无疑会增大商业信息泄密的风险,因而一些客户会在并购发生之后另外选择机构。二是客户担心广告企业被并购之后,服务质量会下降。如由于并购导致管理层变动和核心员工离职等,都会对质量产生影响。并购之后究竟是应保持并购对象经营的独立性,还是进行组织重构,这是广告企业在并购之前就需要认知审视的问题。

核心人才流失风险。广告业是智力服务型行业,归根结底人才是决定广告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拥有一大批专业的广告人才,是广告企业赢得客户信任的关键。资本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双面作用,对于管理者和员工而言,广告企业被其他更强大的公司收购,为自身发展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可以借助母公司的专业优势和媒介、客户资源,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这会对人才起到一个拉升的作用。但同时,由于企业被并购导致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缺乏信心,也会使得一些核心人员离职,这无疑会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广告企业被并购之后,核心人才的流失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核心人才流失带走人力资本。二是核心人才流失带走媒介资本。三是核心人才流失带走客户资本。对于广告公关类的轻资产公司而言,人才具有决定性价值。

并购对象经营风险。广告企业选择并购对象,通常会考虑其过去和现在的经营业绩,以及并购对象的管理者能力、员工表现以及所拥有的媒体资源和客户资源等因素,但是并购企业和被并购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无疑会使得并购企业面临道德风险,如被并购企业在并购完成之后将客户资源、媒体资源、人才资源转移,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为此,广告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签订合同时,一般会明确被并购企业股权人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以此降低并购风险。此外,广告企业并购中的经营风险还表现在:

一是媒介资源型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尽管媒介资源型公司的利润率很高,但是受媒介领导层变动和内部政策的影响比较大,风险也较其他类型公司要高。二是受国家产业政策影响带来的经营风险。如国家对某些产业的激励和约束政策,都会影响该类产业公司的经营效益。三是业务是否符合行业现实发展需求。随着中国受众对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逐渐形成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广告、视频广告以及移动广告增长空间巨大,传统广告的经营风险会加大。

广告业的资本并购战略

面对广告企业资本并购中存在的风险,一方面需要广告企业从公司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资本并购战略,另一方面需要广告企业探索资本并购整合的模式,实现双方之间并购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在向整合营销传播产业链并购延伸业务的同时,尤其要注重广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锻造。中国广告产业正面临战略机遇期,广告企业需要顺势而为,利用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快速提升竞争力。

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利用资本优势实现整合营销传播转型。广告企业需要积极向整合营销传播企业转型,通过资本并购,完善产业价值链,提升整合营销传播能力,这是产业融合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一批优秀的上市广告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和整合经营,提升了市场效益和公司影响力。

利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机遇,迅速构建全国网络。目前国家批准的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已有20多个,分布在全国15个省市区,国内一批优秀的广告企业需要充分认识到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对于广告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认真谋划,积极入驻,提高核心竞争力。

针对中国市场下沉的趋势,积极拓展二三线城市广告市场。中国广告市场潜力巨大,随着跨国企业和中国品牌企业将重心向二三线城市发展,二三线城市广告市场增长潜力无限。

立足公司现有基础,探索提升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合理路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必须立足于广告企业现有的基础,以及为应对未来竞争所做的战略布局。以蓝色光标为例,作为国内一家领先的公关公司,一方面通过收购智杨品牌和博思瀚洋品牌,进一步强化在公关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积极稳步地收购思恩客广告、金久广告,拓展广告领域的业务,提升了核心竞争力,2012年,蓝色光标营业收入仅次于广东省广,但净利润居四大广告及关联企业集团之首(表1)。

第二,处理好传统广告业务与数字广告业务关系,尤其要注重增强广告企业数字营销能力。尽管数字营销被纳入广告企业发展战略,但是目前很多企业仍然还是停留在传统媒体广告的领域,数字营销占公司营收的比重还较小。当前,一方面广告企业需要转变传统的媒介资源模式,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探索数字营销的发展路径。

要改变传统的媒介资源模式,以客户需求和客户利益为中心,制定科学媒介计划和战略。国内目前的传统媒介资源模式并非从客户需求和客户利益出发, 而是更多从媒介公司购买媒介的便利性和利润空间来设计的,这种媒介模式必然要改变。新媒体动摇了传统媒体资源垄断的优势,将策略与创意的价值彰显。

与新媒体企业合作,探索广告企业与新媒体合作的新模式。例如,昌荣传播与百度的战略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取百度的媒介资源,另一方面双方在百度消费者搜索洞察研究领域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并购数字营销企业,提升集团在数字广告及营销传播方面的实力。社交媒体广告、视频广告和移动广告将成为广告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广告企业必须用新的观念、新的团队来发展数字营销,通过资本并购,将国内优秀的数字营销公司纳入旗下,提升广告企业数字营销能力。

第三,上市广告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广告市场业务同时,尤其要注重提升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名言用在今天的广告业或许也是合适的。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广告业增长乏力,然而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稳健增长,拉动消费成为国家新经济战略核心,中国广告业增长空间巨大,增长速度惊人。

对于中国广告业来说,机遇大于困难。首先,资本助力中国广告企业走向世界,技术降低了进入全球市场的门槛。技术的迅速发展打破了国际广告集团主导世界的格局,中国广告企业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提升数字营销能力,进而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中国营销传播集团。其次,中国广告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并购和合资的形式,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已经有一些国内广告企业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例如,蓝色光标收购英国知名公关集团Huntsworth,以及全球最大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公司We Are Social,足见蓝色光标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另外,一批大型广告集团和营销传播集团应立足走向世界,一批优秀企业则立足国内修炼内功,提升竞争力。有理由相信,未来5-10年内,必将会诞生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广告集团和营销传播集团。

第8篇

全球报业都在下滑

前几年全球报业都在下滑时,中国报业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但是2012年中国报业确实也感受到了“冬天”的到来,增长速度也大大放缓了,新媒体的广告额整体上超过了传统媒体。并且,受经济大局势的影响,媒体广告额整体下滑,报业广告额下降尤为严重,网络广告的增长势头也不及以往那样迅猛。

全球的日报发行量近年来一直在下降。从2009年-2010年的数据来看,全球的日报发行量在下滑,而且电子报纸的阅读率已经增长到纸质媒体的1/3左右,这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但是,从全球看,媒体广告增长最快的地方、增长最大的市场实际上还是在中国。全世界十大广告增长市场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巴西,第三是俄罗斯,前十名大都是一些发展中国家。

日本报业的现状

日本报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报业之一,但不跨国。从单个报社来看,世界规模第一、第二、第三的报纸都在日本。2011年,据日本报业协会对外公开的发行量数据显示(如图1),第一名《读卖新闻》发行1002万份,第二名《朝日新闻》802万份,第三名《圣教新闻》550万份,之后依次为《每日新闻》374万份、《日本经济新闻》305万份、《中日新闻》273万份、《东京体育新闻》242万份、《体育日刊》和《西日本体育》196万份、《产经新闻》167万份。这是日本各大报纸对外公开的发行量,因为这个数据是报业稽核机构ABC勘察过的,所以这个数据是权威可信的。

对于日本这个只有1.2亿人口的国家来说,有着发行量800万份、甚至1000万份的报纸,可见日本是报业发达的国家,这个报业王国的报业发展确实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日本报纸发行的一大特点是挨家挨户配送报纸,送报上门的比例非常高。例如,发行1000多万份的报纸《读卖新闻》,95%都是送到家的,零售的只有4%,邮寄到其他偏远地区的只有1%。送报上门的比例韩国超过90%,美国70%,瑞典71%,芬兰70%,巴西49%,捷克30%。而在英国订阅报纸则是件很麻烦的事,大都是零售的,读者要到报摊上或者去便利店购买。

尽管如此,近十年来,日本报纸的发行量也一直在下滑。日本日报的总发行量,从5400多万份一直下降,现在实际上已经跌到4900万份左右。从1999年起发行量10年共减少300余万份,其中2008年-2009年下降100万份。

广告收入可以反映出日本的媒体格局。2004年-2011年,日本报纸的广告额一直在逐渐下降,期刊的广告额也在下降,电视基本上保持了平衡;网络的广告额在不断提升,到2011年的时候,已经超过报纸;包括户外媒体在内的其他新媒体广告额也在不断提高。

10年前,日本报业规模大约是中国报业的3~5倍左右。2011年中国报业的发行收入加上广告收入的总收入是789亿元,日本报业的总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500亿元,是整个中国报业的1倍左右。

日本各个报社的收入情况也不一样。大体上日本报纸的平均销售收入占60.7%,广告只占23.4%,其他收入占14.4%。从整个日本报业的支出平均情况看,报社运营费用占56%,人工支出占24.9%,用纸支出13.7%,还有其他一些小的支出。

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业务模式

报纸数字化转型最早开始于美国,《纽约时报》是最早的旗帜。日本报业的数字化转型起步也很早,但真正有突破性发展的报社不多。日本的报社不但开展报纸业务,也积极地推进数字化媒体的相关业务。随着宽带化的普及发展,他们采用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日本新闻协会每年搞一项“报社与通讯社的电子媒体现状调查”,每年参加这一调查的报社数量略有差异,2011年86家报社参加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现在日本报社开展最多的数字业务就是向手机媒体发送有偿的信息,向移动终端提供信息,通过数据库提供信息服务;此外,网络视频也是一个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子,报社与通讯社能提供网络视频、报纸图像等信息服务。发展数字报业关键在于商业模式。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电子报订阅收费模式。报业数字化业务比较普遍的一种模式就是报纸网站向读者提供电子报,这种模式《纽约时报》最早开始,主要是采用电子报订阅收费的方式。日本的《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都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电子报订阅收费业务的收入占整个报业总收入的比例还比较低,这就迫使日本的几家大报社在前几年出现了一次从竞争对手到联手搞数字报业的情形,已经联手的几家报社是《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日本经济新闻》,他们已经强强连手,采用的是数据库服务分账模式,但这种模式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成效。

手机报服务模式。目前日本报纸数字业务的最主流模式是报社与通讯社向手机移动终端提供信息服务,这种服务不只是局限于我们国内手机报的概念范围,其中需要使用者付款的收费服务比例越来越多。从2011年起,“向移动终端提供信息”的调查分成了“向非智能手机提供信息”与“向PDA、智能手机提供信息”两个选项。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便于推广,容易收费。目前来看还是向非智能手机提供信息服务的业务量大。

数据库服务模式。另外一种比较可行的报纸数字业务模式是数据库服务模式。越来越多的报社与通讯社将积累了多年的采访报道信息建成数据库,利用其开展收费业务的模式就是数据库盈利模式。这是一种长尾效应。

网络视频服务模式。网络视频和图片库服务业日益成为日本报纸数字业务的比较主流的模式。报社与通讯社向手机移动终端提供视频和图片信息服务,成为一个业务量较大的数字业务。但是,网络视频业务由于日本的版权管理极其严格而受到很大的限制。当然,也有一些报社采取与其他网络媒体进行内容合作开展数字业务的模式。

综合全面的报纸数字化模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经济新闻》的综合全面模式,也是世界范围内比较成功的报纸数字化转型模式。《日本经济新闻》拥有日本信誉度很高的门户网站“日经网”,他们采取的是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数据库收入,以及电子报的订阅收费、手机报收费等商业模式,报社的数字业务量大概已经能够占到整体收入的1/4,利润的40%都来自于数字媒体,这在报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数字化能够拯救报业吗?

中国的报社一直都很关注数字化,这些年传媒学界业界一直在很高调地呼吁数字化转型,但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效却微乎其微。我们不禁要问:数字化真的能够拯救报业吗?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数字报业所增加的收入远远还不能填补传统报业所流失的收入,与报业传统业务收入的量也不成比例,实际情况是,数字化并没有拯救报业。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

到底是数字化根本就拯救不了报业还是我们的推行不力呢?

到底应该加速推进数字化还是缓慢推进数字化呢?

社交媒体到底是报纸的掘墓者还是报纸的拯救者?

我们的报社都跑去做官方微博是创新还是找死?

报业数字化投资是个无底洞,做了,找死;不做,等死。到底值不值得这样做?

难!难!难!这些问题是困扰我们报业经营者的时代难题。2012,关于“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没有实现,但是报纸的“末日”端倪已经显而易见。

路在何方?

笔者认为,报纸不会消亡,但会衰退,鼎盛期已经过去,情况会每况愈下。中国报业的衰退会比发达国家报业的衰退期推迟5年左右,但也应该认真考虑危机应对和转型问题了。

从技术、人才和体制等各方面创新发展数字化业务。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看,报社的数字化业务还是能够做到一定规模的,可以搞报纸的数字化,也可以直接去办数字媒体。办新媒体不要用报业精英,而要用网络精英。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和完全不同类型的人才。对于中国报社来说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来说更是制度创新。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大部分国家的报业已经失去了数字化发展的最佳时机,最主要的原因是报人的思维定式束缚了报人的创新。不要以为报社只能办报纸业务,也不要认为新媒体只是网络技术公司的专利。报社和网络公司都是公司!不适应市场的发展都会完蛋!

中国的报业数字化转型也已经错过了最佳机会,但还有机会。报社的数字化业务应该视报社的规模和市场的特性采用灵活的模式。单一的模式可以,综合的模式也可以。

把数字化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相结合。数字化转型不是报业最好的出路,更不是唯一的出路。报业经营创新应该考虑走数字化转型和多元化经营相结合的路子,应该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经营转型。例如,报业集团的房地产投资、文化产业发展、资本运营等都会是一条出路。

目前,绝大多数报业集团主要的收入和利润都来源于一张或几张报纸,这一方面说明报业集团主营业务突出,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存在单一化经营的风险。随着媒体格局的变化,实行多元化战略,借助资本的力量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拓展,进入有线网络、图书出版、动漫影视、广播电视等媒体相关产业领域,打造全媒体经营格局,以报为主、多元发展,既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报纸主业,同时也有利于形成多个利润支撑点,有效降低单一化经营的风险。

发挥报业优势,探索“大数据”营销。相对于新兴媒体来说,中国报业有一些外国报业所没有的优势。例如,中国报业比新兴媒体有更大的采访权和内容优势,遗憾的是这一优势没有被发挥出来。报业拥有多年积累起来的大量的忠实受众,这是一笔最大的财富,可以用所谓的“大数据”方法来挖掘。现在最需要了解的是,怎么能够利用好“大数据”?怎么能利用这个“大数据”做好营销?利用好这些数据,经营好这些受众,通过这一新的领域探索报业的新出路,这是我们应该努力探索的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