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7 17:20: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与即时通讯类的网络应用不同,博客、个人空间、微博都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并被统称为自媒体。自媒体的兴盛,使其成为热点舆情形成的重要推动者,而网络舆情也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媒体几乎没有准入门槛,同时又具有匿名性,使用者的媒介素养良莠不齐,很容易产生各种失范现象;自媒体也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容易监督,对于失范现象难以追溯源头,同时给各方主体带来影响舆论、把控舆论走向的机会,使得网络舆情处于更加复杂的环境中。自媒体的网状结构又决定了网络舆情可以快速发酵,甚至在短时间内多次转向,因此更加难以监控和把握。
而对自媒体勃兴之后网络舆情的监测,传统的现场调查、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效不佳,早期曾经广泛使用的网络舆情监测手段也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早期的网络舆情监测,主要是针对Web1.0设计的。互联网发展至今经历了两个阶段:Web1.0和Web2.0。两者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技术规范或物理设备,而是用户之间以及用户和网络应用之间的交互方式。
在Web1.0时代,互联网内容主要由各大网站生产,用户和网站的交互主要体现为寻找和接受相应的内容,用户之间也只能通过有限的方式进行散落联系。早期的网络舆情监测,就是针对这样层次的交互而设计。流程大致是:一、通过相关样本库,把需要监测的网页进行模板匹配,并设定为监测数据源;二、应用爬虫程序抓取数据,存储到本地,再进行数据的净化和简略的分析;三、利用简单的图表模板和文字描述,呈现监测和分析的结果。
早期的网络舆情监测方式有一些原生的问题,譬如:一、由于处理能力有限,只能抽取部分样本进行监测,无法避免偶然误差;二、文本分析算法的准确度、监测对象和系统模板匹配的程度、对数据的净化,以及分析的算法等因素对于最后监测结果的准确度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无法避免系统误差;三、将监测的对象简化为独立的信息元,欠缺分析网络内容之间联系的能力和预测能力。
早期的网络舆情监测方式,尽管有很多问题,对Web1.0时代的离散的网络内容和单向的交互方式来说还可以适用。随着互联网发展到了Web2.0时代,早期网络舆情监测方式的局限性表现得日渐明显,其监测功能已经弱化而无法适应新的舆论环境。
二、大数据技术下的网络舆情监测
Web2.0时代最突出的特征就是更紧密的网状结构。用户自主生成内容使网络内容生产者数量呈几何级增长,用户与网站之间双向交互,用户与用户之间也在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立体的交互。Web2.0的网络内容不再是离散的,具有强烈的“关系”属性。这种基于各种强弱关系的网状结构,也直接使网络舆情能够快速成型、发酵,短时间内可以多次转向。Web2.0时代的舆情监测,更关注“关系”,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跟踪舆情变化。这正是早期网络舆情监测的缺陷。
新的舆论环境,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而新的网络舆情,需要新的监测方式。大数据技术下的网络舆情监测,就是这样一种新的方式。
自1980年以来,全球的数据存储能力每40个月就翻一倍。不断进行量级上的增加的庞大数据量和数据背后蕴藏的信息,带来了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通常指的是庞大、复杂,难以用传统的软件工具来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对大数据的处理,又牵涉到从数据抓取、整理、分析、共享、可视化到存储、传输等一系列问题。大数据集合常常来源于日常生活,与人的行动、交往有一定的同构性,部分条目直接附加了时间、地理等信息。可以说,在大数据的数据集合中天然蕴含着各种关系。因此,大数据集合能提供同数据量的若干小数据集合无法带来的新信息。人们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寻找数据之间的联系,确立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规律,进而提供多方面的预测。
显而易见,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优势,正契合了Web2.0时代的特点。正因为大数据在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发展趋势预测方面的能力,已经有很多机构借助其进行舆情监测和呈现,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譬如在新闻业,就有不少国际传媒机构已经在各种项目中采用了大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如BBC以及《卫报》《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
三、大数据带来舆情预测的新可能
“预测”本身就是大数据的一个重要应用。针对同一主题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经过数据挖掘和建模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预测模型,进而预测将来的发展趋势。譬如奥巴马竞选团队,就在2012年竞选的多个环节运用了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在实时监测选民意向、预测投票情况方面。竞选团队每晚都会使用特制的模拟大选的模型,根据实时监测的选民意向模拟大选,并在第二天上午根据模拟结果对各州重新分配竞选资源。这种对舆情的实时监控和预测对奥巴马2012年总统连任起到了重要作用。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内森·凯乐斯的一项以2013年埃及爆发的民众抗议活动的大数据预测为主要案例的研究,获取了全球范围主流媒体新闻、政府出版物、社交媒体、博客等各种类型超过三百万个数据源的目标数据。其证明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特定模型来发掘公众的情绪、态度变化,并最终预测以大型抗议活动为代表的大型公共事件的发生,包括事件即将发生的时间地点。
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大数据有不同的来源,互联网中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各种原创内容持续爆炸式增长,各种移动通讯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在不停地产生和存储、传递各种数据,除此之外的数据来源还有麦克风、摄像头记录的音频、视频数据,运营数据,遥感数据等等。
按照来源不同,数据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以自媒体内容为代表的用户原创数据、各种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运营数据(如销售记录、医疗记录等)、感知数据(如各种可穿戴设备获取的数据)。其中用户原创数据对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已经显现,而对其他数据来源的大数据分析、不同数据来源的融合分析,也蕴含着巨大的舆情预测潜力。
关键词:网络;高校;舆情监控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网络舆情传播的广度和速度都是传统的信息传播途径所不能企及的,所以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网络媒体已经出现了代替大部分传统媒体的趋势。
(一)高校网络舆情具有政治敏感性
高校学生大多关注时事,愿意参与社会事务讨论,思维活跃。与其他网民相比较,大学生网民的政治见解更强,他们更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够被接受。大学生们不仅关系国内外的时事证据,也更关心自己学校的发展情况,具有更强的政治观。
(二)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
高校中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以及个性不相同的学生面对相同事务的想法不尽相同。大学期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对待事务的观点缺乏稳定性,这就使得他们容易受到盥情大环境的影响。综上所述高校网络盥隋具有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特点。
(三)网络舆情是高校学生的性格特征的侧面反映
目前高校学生绝大多是“90后”的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大多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和功利性倾向。大多时候他们更关注相关网络事件对其自身的影响,并绝对的赞同有利自己的观点,对不利自己的观点会不假思索的予以批判,对于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事情则是置之不理。这一代青年更强烈的希望社会能够接纳他们,可是往往他们自其身的抗挫折能力较差。一旦事件的结果与自己的目的相悖他们往往会选择在网上宣泄出的情绪,甚至造成个别性格偏激的学生还会对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随机的事件发起攻击,以发泄其情绪。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上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网络早已成为大学生最常用的媒体,网络也是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们在网上进行交流、学习、获取各类信息。由于传统媒体具有单向传播的特点,而且互动性差,这使得网络成为当今舆情传播的主要阵地。
高校学生通过网络舆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们的角色意识,引导他们能够正视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高校学生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这给他们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困惑提供了场所,从而减少了对现实社会造成的压力和危害。
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网络舆情对高校学生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是舆论信息内容的多元化影响高校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二是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三是由于网络的自主性和广泛性使得网络舆论的形成不受任何人的控制。
三、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及引导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与传统媒体需要一定制作时间不同,网络传播信息的速度更快,甚至可以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引导网络舆情关键要快速反应,主动沟通,科学处置,在第一时间获取权威信息,第一时间发出学校的声音,主动引导网络盥情的发展。
一些有负面影响的网络舆情一旦出现,高校网络舆情处理领导机构要及开展应急处理行动,将网络舆情产生的损失降到最低,控制在学校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高校网络盥情监控领导机构是舆情处理中最终要的一个环节。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高校网络舆情领导机构要根局突发事件的不同类型来确定处理该事件的具体负责人员,负责人可能是高校的最高领导校长,也可以是学生辅导员、普通教职工,甚至可以是学生等。团队一旦确定,他们便要行使权利,对突发事件采取措施,各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
(三)做好充分有效沟通
网络舆情及特点
企业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企业为对象、事件为核心,集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的表达互动和后续影响力为一体的舆论总和。企业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论坛、贴吧、微博、聚合新闻(RSS)、QQ群。分析大屯公司当前网络环境下的舆情,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网民的广泛性。公司目前有上万名网民,分布于矿区各单位、各个岗位,他们密切关注着企业的大事小情,随时都能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所观所感公之于网络,影响周围网民的情绪。二是媒体的多样性。目前,公司网络舆情主要集中在以下媒体平台:贴吧论坛类,如百度贴吧、大屯煤电公司吧、中国徐州网、徐州论坛等;新闻媒体类,如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煤炭网等;微博类,主要集中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还有即时通讯群类,如QQ群、飞信群等。三是表达的直接性。由于通讯技术的发达,特别是移动通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度融合,通过新闻点评、论坛、贴吧、微博等网站,网民拿着手机可立即发表意见,无需公司新闻部门审查,民意表达更加直接畅通。
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整体网络技术发展状况和网民素质的影响,公司网络舆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言论的偏差性。由于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员工的消极言论常常会充斥网络,而相对公允和正面的消息却往往得不到有效关注。二是舆情的突发性。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对事件发酵或企业的行为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并迅速被传播放大。三是影响的广泛性。网络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带来了网络舆情的放大效应。一个在企业看来不起眼的事情,经过网络的传播和炒作,却能掀起轩然大波,造成很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思考
【关键词】涉警网络舆情;媒体影响;应对策略
一、前言
网络舆情是指通过网络传播的消息影响了社会群众的认知与情感的过程。涉警网络舆情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能力以及队伍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网络技术发达的当下,利用涉警网络舆情进行非法交易与传播的事件逐渐增多,对公安形象以及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只有重视涉警网络舆情的媒体应对策略,才能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更好的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二、涉警网络舆情的媒体影响分析
(一)积极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也在不断的优化中,利用网络技术,能够使得信息处理更加公开和透明,能够实现信息传递的方便有效,利用网络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消息的真实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对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减少人为对事件的加工和修饰,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如利用网络技术,警方可以建立相应的公众平台,对突发性事件及时进行公布,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消息的转发,进一步扩大消息的传播范围,从而增强涉警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另外,通过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内部的统一管理,在公安机关内部,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创建网络警务管理中心,将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指示第一时间传递给个人,保证相关工作内容的有效落实,另外,依靠涉警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能够及时反应出内部管理存在的漏洞,从而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增大民众对警方的评价渠道,根据民众的反应优化工作模式,落实改革举措,从而提高警方的工作效率及能力,助力于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二)消极影响。由于网络对于消息传播监管范围及深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网络发言过于自由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消息的与传播,在实际的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存在大量不实的报道内容,引发网络民众对警方的误解,从而造成警方的公信力有所降低。涉警网络舆情的媒体应对主动权不在警方手中,造成警方在涉警网络舆情具体事件中,常常不具备话语权,使得警方面临来自多方面的舆论压力,影响了正常工作的有序进行。另外,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及时性,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虚假消息的传播能力越来越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可以煽动网络民众的情绪,激起民众的不满,严重威胁了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同时也使得警方的工作增加了难度。网络舆情具有蝴蝶效应,任何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引发强烈信任危机和社会动荡,但是针对于网络舆情的控制力度,警方的主动权还不够明确,同时也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工作方案,导致在处理涉警网络舆情事件时,难以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影响了公安机关在社会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三、涉警网络舆情的媒体应对策略
(一)增强涉警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由于网络的普及和公安工作的特殊性质,因此,公安机关在处理社会事务时必须要扩大工作范围,针对于涉警网络舆情繁荣发展现状,警方应当加强网络意识,强化危机感,由网络引发的社会事务逐渐增多,对警务工作的冲击也逐渐增大。因此,警方应当重视涉警网络舆情的媒体应对能力,加强与网络民众的沟通力度,可以通过建立警民交流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增大公安机关的宣传力度,拉近公安机关与社会群众的关系,不仅能够树立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能增大对网络舆情的了解力度,从而制定多层次的应对预案,有效化解民众对于公安机关的误解,有效控制恶性事件的蔓延,促进公安机关正常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创新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理模式。传统的涉警网络舆情媒体应对的模式内容主要在于规避风险,采用公告等形式予以,这样不仅造成公安机关的反应速度过慢,不能在第一时间对涉警事件做出回应。同时由于事件的不公开化处理,反而容易引发民众的猜测,不利于公安机关的形象。因此,在实际的涉警网络舆情的媒体应对过程中,应当注重媒体应对的方式,创新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理模式,必须要本着开诚布公的心态,要把真实事件的发生过程向社会群众予以公布,保护民众的知情权,正确控制涉警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同时注重事态发展的阶段性报道,要及时做出回应,经过充分的调查后,对后续事件的报道要详细且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时要对善后工作积极主动予以告知。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总结出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理经验,才能有效降低负面影响,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发挥出优秀的公安队伍在处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
(三)重视涉警网络舆情的处理监控。社会秩序的维护必须依靠于公安机关的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网络在社会秩序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不仅存在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团结,同时抑制网络危机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要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又由于在涉警网络舆情中,警方受到来自各方面舆论压力,必须要通过有效的监控工作,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主动权,从而对于事态的发展进行控制,避免不法分子利用涉警网络舆情从事非法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增强涉警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创新处理模式,同时加强网络的监控力度,才能保证在涉警网络舆情中,公安机关掌握主动权,才能有效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赵建生,邹智勇,周树华.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处置工作的影响及其解决对策[J].公安研究,2010.
[2]尹李紫琳,苟晓朦,张顺灵.自媒体时代政府网络舆情应对策略分析[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作者简介
新媒体时代检察机关为何要走群众路线
当前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各类媒体和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面对新媒体时代新的形势,今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孟建柱同志将提高政法干警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建设作为五项重点能力建设之一。
一是新媒体能缩短检察机关与群众的距离。在大多数群众的印象中,检察机关的职责似乎就是反贪或者主要是对犯罪提起公诉,跟普通群众没有太大关系,检察机关对群众而言很神秘,距离很遥远。这是当前检察机关开展群众工作的一大障碍,如何缩短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让人民群众对检察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是当前检察机关在加强群众工作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媒体具有传播面广和传播速度快的优势,拥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受众,因此将检察宣传工作与新媒体进行有机地结合则可以大大缩短人民群众和检察机关的距离。
二是舆论舆情关乎检察机关形象。针对新媒体具有的传播快、覆盖广、式样多、影响大、管理难等特点。检察机关应当深刻认识伴随新媒体产生的网络舆情的作用,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检察机关的整体形象及司法权威和社会公信力。如:云南某看守所羁押人员死亡,由于当地政法机关没有正确应对舆情,而被舆情炒作成轰动全国的“躲猫猫”事件。内蒙古阿荣旗“豪车检察长刘丽洁”事件的前期舆情应对堪称“完败”。在舆情预警期,事发单位错语,错失有效时间,在舆情爆发期,错失有效对策,当事人的辩解被认为越描越黑,阿荣旗官方回应被指责袒护下属,连刘丽洁的100%民意测评率也成了网络笑柄。一些检察机关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缺乏经验和技巧,甚至采用错误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这不仅不能解决网络舆情危机,反而会引发网络媒介和广大网民不满,加剧民众对检察机关的不信任,直至群情激愤,酿成恶性事件。由此可见,正确应对网络舆情极其重要,关系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公正执法形象,是对检察机关队伍管理能力、法律监督能力和执法能力的考验和挑战。
三是新媒体能提升检察宣传“正能量”。由于当前检察工作的宣传大多集中在检察系统内部的报刊和网站上,对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与群众的期待还有所差距。检察机关应当把用好新媒体上升到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高度来对待,把微博、微信、QQ等新兴媒介运用到检察宣传工作中来。通过群众普遍关注和使用的新兴媒体,同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送法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五进”活动,深入宣传检察工作的方针政策、丰硕成果以及富有时代精神、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以此增进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理解支持,扩大检察工作的影响,促进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开展,进一步营造人民群众关注检察、了解检察、支持检察的良好氛围,树立和提升检察机关和检察队伍的良好形象,提高检察公信力。
检察机关如何走好群众路线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既给基层检察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检察机关要走好群众路线要着力做到四个“更新”:
(一)更新思想观念
立场决定根基,立场决定成败。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只有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地根植于检察干警的思想和行动中,在群众创造性的实践中增长智慧、增强本领,才能真正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执法不移为民之心。深刻认识群众力量的强大,对群众怀着敬畏之心,秉承执法为民的思想,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谋划工作才能得到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牢牢地扎根于群众之中。
(二)更新能力素质
检察机关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其综合业务能力与水平。在新媒体时代,新闻宣传人员应充分认识新兴媒体蕴涵的巨大能量,学习掌握有关新兴媒体的知识,有针对性地加强新闻学、传播学、信息学以及与现代传媒相关的高新技术等知识,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除了会写文字报道,会新闻摄影,还要有采集和制作视频新闻的本领,成为新媒体时代检察宣传的开路先锋。在舆情应对方面,应当迅速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舆情应对机构。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信息化实战能力、群众工作能力、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舆情引导能力的检察人员选拔为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成员、舆情监控员、舆情分析员、新闻发言人。同时定期对上述人员进行应对涉法舆情能力的专门培训和演练,使他们成为具有发现、研判、化解网络舆情危机能力和处置涉法网络舆情技巧的专业人员和专业队伍。
(三)更新工作机制
检察机关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扩大群众工作的空间和丰富群众工作的形式,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要充分发挥执法办案职能,始终把维护社会利益合理分配和权力公正运行作为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快速查办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始终高度重视查办城市化进程推进中涉及房屋拆迁、公共设施建设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二要充分发挥控告申诉、民行检察等民生窗口以及派驻检察室等便民联系点,落实便民政策,方便群众申诉,协助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变被动接访为主动走访、变群众上访为干警下访、变坐在机关等访为走下基层巡访,积极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认真抓好群众案件的研判和落实。
(四)更新服务水平
一、充分认识和牢牢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在全媒体时代,由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日益加深,全媒体信息传播格局逐步形成。较之旧媒体传播时代,全媒体信息传播主要有以下传播规律和特点:
(一)传播速度快
全媒体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将这一特性做到了极致。基于互联网、无线传播技术等现代科技,借助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二)传播波及面广
从地域的角度看,由于互联网覆盖全球,地域和空间限制越来越少,只需要设备和传输信号,就可以信息,无论在世界上哪一个角落,在事件发生的同时就能够进行传播活动。从传播的主体看,由传统的“点对面”传播转变为“点对点”传播,传播不再是机构、媒体单位的事情,而是全民传播,每一位民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谁都可能是者和受众。
(三)传播信息容量大
全媒体时代传播信息堪称“海量”,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媒体中报纸、电视、广播的版面或者时间是有限的,而伴随存储技术的迅猛发展,传播的信息容量相当可观。
(四)传播载体丰富多样
从媒体性质看,既包括党和政府媒体,也包括民间媒体。前者包括党报、国家电视台和网站新闻;后者包括口头舆论、网络和“自媒体”。从媒体的载体看,既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包括网络、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兴媒体。
(五)传播互动交融性强
传统信息传播主要是点对面的传播,传统媒体往往充当者,信息受众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或不接受,而受众对信息的感知和意见不能及时充分反馈。而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呈现点对点的格局,广大受众在选择接受或不接受信息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回应,随时反馈其态度和决定,随时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传到网上,实现信息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双向互动。
(六)传播管理难度大
新媒体固然有着传统媒体难以比拟的自身优势,但是,新媒体也存在自身的问题。由于新媒体的跨平台特点、媒体信息的分散性和随意性,使信息传播的控制和管理难度加大,诸如“网络谣言、社会恐慌、网络水军、网络舆论暴力”等问题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二、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给检察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丰富了检察工作的宣传载体、拓展了检察机关了解社情民意的渠道、增强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监督力度,给检察工作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检察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传播理念的挑战
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检察人员更习惯“埋头苦干”、“少说多干”,甚至将检察工作“神秘化”,关起门来开展检察工作。即便开展检察宣传工作,也主要通过官方媒体或门户网站进行单向的信息。对全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充分意识到全媒体时代传播检察信息的重大意义、拓宽传播渠道的重要性、增强检民互动的必要性、引导涉检舆情的紧迫性;没有充分意识到树立自信、包容、开放的传播者形象对于提升检察公信力的重大作用;没有充分意识到从宣传到传播的价值追求。
(二)传播平台的挑战
目前,报刊、门户网站仍然是各级检察机关的主要的宣传平台,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没有得到普遍建立和广泛使用。高检院的检察政务微博刚开通不久,绝大部分市、县两级检察机关的政务微博尚未开通,即便开通了政务微博的检察院,也有不少未能有声有色开展信息传播。各级检察院的检察管微信群基本没有建立,整体功能发挥受到严重制约。
(三)传播机制的挑战
各级检察院虽然普遍建立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宣传和管理机制,但尚未建立各院完整的全媒体传播机制以及全系统联动有序的传播格局。特别是检察系统微博、微信的管理运行机制,负面舆情的引导处置机制尚未有效运行。
(四)传播队伍的挑战
虽然高检院一再强调要求各级检察机关要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队伍、微博微信管理队伍、舆情监控队伍等传播队伍,但纵观全国各地,传播队伍建设不尽人意。一是受人员编制的制约,传播队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二是受人才来源的局限,从事传播工作的人员主要从现有人员中调配,懂传播规律、熟悉传播知识的人才匮乏,传播队伍的知识结构单一;三是缺乏学习培训机会,传播队伍的素质能力普遍偏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三、着力提升素能,适应全媒体时代要求,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全媒体时代为检察工作提供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全新环境,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必须与时俱进,顺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工作的素能,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
(一)牢固树立全媒体传播的理念
全媒体传播是传播理念的嬗变,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融合发展的结果,是媒介传播形态变革中一种崭新的媒介传播形态。要摒弃一切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心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充分学习掌握全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运作特点和规律,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在全媒体环境下开展检察工作的理念。
(二)大力提升全媒体传播管理能力
全媒体传播时代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交织共融态势,打破了各个媒体孤立传播的模式。在全媒体时代,检察信息的传播需要各媒介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围绕传播目标同步传播,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格局,获取最大传播效果。要不断提升了解各种媒体特性,整合各种媒体协同传播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整合检察院内部新闻、舆情监测、舆论引导、危机应对等部门协同传播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整合检察系统上下级检察院之间、不同地区检察院之间协同传播的努能力。通过不断提升全媒体传播管理能力,能力形成内外协调、纵横有序的检察信息传播格局。
(三)着力提升应对全媒体的能力
全媒体时代,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等检务活动,会越来越多地置于“镜头”下,接受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要不断提高规范执法的水平,奠定检察信息正面传播的根基;要不断提高驾驭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的能力,善于占据舆论引导的制高点;要不断提高新闻的能力,掌控舆论舆情引导的主动权;要不断提升检务公开的能力,消除容易引发负面舆情的高危因素和潜在风险。
(四)全力提升全媒体传播平台建设的能力
要不断打造检察信息平台,通过全媒体主动、全面权威信息;要不断打造检务公开平台,依法及时公开检务活动,打造阳关检务;要不断打造服务平台,充分听取受众对检察机关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受众的各种诉求,通过全媒体增强司法与媒体的相互联系,增强互信,服务人民群众。
关键词:自媒体 潜传播 传播模式 舆论
“自媒体”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概念,当人们可以轻松通过互联网与世界知识体系相连,随时随地发表或分享自己的所思、所闻、所见时,无疑每个人都是“传者”。而伴随着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以及越来越多的传播自由,一种与公开的“显传播”相对的、隐蔽的“潜传播”正在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传播现象,其对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构建,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公众舆论引导产生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潜传播”溯源及其概念
“潜传播”可算作一个较新的名词,在“自媒体”的语境下被人们关注从而成为一种现象。但若溯其源流,“潜传播”在中国古代即已有之,只不过在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前的几千年中,技术工具的缺失以及封建统治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专制思想,使得大规模的“潜传播”既无实现的有力媒介,也无实现的“自由”。
尽管如此,“潜传播”依然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存在并延续,从远古时代一直持续到明清之后,可以说,只要有统治阶级充当绝对的“把关者”的传播,就有民间以童谣、野史、说书等方式的“反传播”和“潜传播”。①几千年的中国社会信息传播史,归根结底是传播与反传播、“显传播”与“潜传播”的对立斗争史,加之国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使得“潜传播”作为一种现象与整个中国文明史相依相随。
但在传播学领域,其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却是在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自媒体”真正拥有话语权的21世纪。可即便至今,“潜传播”也不算是一个有着较高认知度和热度的传播学名词。该词曾在文学研究领域被提及,系从诗歌传播研究的视角,是说“诗人因作品涉及个人私密或自感作品尚不成熟而不想让其逾越自我传播的范围”或是“作品因某种客观条件限制而进入不了其他传播渠道,只能暂时居留于自我传播而等待消失或扩散”。②显而易见,这仅是将“潜传播”限定在自我传播的范围内,并不具有较大的传播学意义。
2005年,杨青山、郑思礼两位学者在《中国古代反传播案例分析》一文中曾几次提到“潜传播”一词,但正文中却未作任何阐释,亦与“自媒体”语境无关。之后的2008年,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在一次有关四川广元柑橘事件的节目中提及了“潜传播”,并将之作为互联网时代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互联网、手机信息……它不分良莠真假,以分秒计的速度在公众之间没遮拦地传递着。这种全新的传播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明传播’,被有识之士称为‘潜传播’。”③在2010年社科院的首个《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中,有两篇文章提及了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并将其正式纳入传播学研究范畴,然而同样仅简单提及,未深入阐释。
可见,迄今还未有人对“潜传播”这一概念下过明确定义。但在专业领域内,“传播”的概念已经定义清晰:“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④而“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隐藏;不露在表面;秘密”之意。由此,不难将“潜传播”定义为:通过特定的符号、方式、渠道进行的非公开社会信息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隐蔽运行。
自媒体时代“潜传播”的通道
目前来看,“潜传播”发生的通道主要为手机短信、网络即时通信以及基于SNS构建的新型专业社交网站。
手机短信。在几类主要的“潜传播”通道中,手机短信是隐蔽性较强的一种,它最大的信息传播属性是完全私密,除发送者外,他人不但看不到短信的内容,甚至连“传播”的这种行为――收发都难以完全察觉。此外,由于具有即收即发、快捷便宜等特点,手机短信一直是我国8亿多手机用户⑤最喜爱的信息沟通方式,也是目前最为普遍和大众化的一种“潜传播”方式。然而,手机短信的“潜传播”还主要限于人际传播的范畴,传播内容也以有限数量的文字为主。
网络即时通信。网络即时通信,指用户在互联网上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建立联系并进行实时通信的网络应用。与手机短信方式进行的“潜传播”相比,网络即时通信(QQ、MSN、移动飞信、阿里旺旺等)则真正意义上为“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举起了旗帜。基于网络即时通信的“潜传播”已经远远超出人际传播的狭小范畴,它以超强的即时性、群集化、隐蔽性、自主式社会组织和动员方式,成为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乃至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复合化“潜传播”工具。网络即时通信是目前传播效力最强、最具代表性的“潜传播”通道。
SNS社交网站。⑥社交网站近年来大热,从国外的“脸谱”(Facebook)到国内的“人人”、“开心”,吸引了无数青年。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总的来说,社交网站建构起来的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部分社交网站实行“封闭式”注册,不注册个人ID或“加好友”、“加圈子”,便无法进行“社交”和“分享”。此外,如“人人”等社交网站具有严密的分级隐私设置,对于特定群体的准入许可和回避有效地维护了用户的隐私权――这也是传者对内容的控制加强的体现。而传者一旦具有较强的内容传播控制权,“潜传播”便有了实现的自由。和手机短信与网络即时通信相比,社交网站中的“潜传播”处于“熟人网络”之中,传者的个人身份相对容易验证(特别是实名制注册ID的情况下),一旦出现传播不良信息会很容易确定信源。因此,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潜传播”,其隐蔽性和安全性也较为薄弱。但需注意的是,目前众多社交网站已渐渐向“集成性传媒平台”的方向迈进(如网络即时通信和社交网站的融合,典型的有QQ校友与QQ),这一趋势将赋予SNS社交网站以更加强大的“潜传播”功能和社会自组织能力。
“潜传播”的传播模式
传播模式是对传播过程的内在机制与外部联系进行的一种直观的简洁的描述,也是一种从特定角度和层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自媒体时代的“潜传播”本质上是一种互联网传播,其基本传播模式自然可以从传统的网络传播模式中找到依归,并没有达到颠覆传统网络传播模式的程度。但是,传统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结构,似乎更适用于“显传播”,对于“潜传播”这种社会信息系统的隐蔽运行并不十分契合,在结构和要素上,两者依然有着显著区别。
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由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提出,他将传播者、接受者、信息、媒介、噪音等网络信息传播的基本要素进行概括,建立了网络信息传播的一个基本模式,该模式对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进行了概括,将电子邮件、BBS论坛、音频视频等纳入网络媒体这一概念,并考虑到影响传播者和受众的四个要素,通过一个较为简单的图例展示了网络信息的传播过程。⑦
理论上“潜传播”的传播模式仍属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范畴,但传播系统的开放程度、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效果等却有所不同。在“潜传播”传播模式中,传/受者(C/R)既处在一个相对开放的社会大系统中,同时又通过SMS/IM/SNS等通道进行着非公开的信息传递和分享,从而在社会大系统中构造出了一个个“潜空间”,该空间中的信息很难被外人所知,但却可以在其内部迅速传递。也就是说,在信息流动方向上,主要是自外而内或是内部循环,由内而外则是较弱的流向。
在“潜空间”中,由于工具的便利性,内部成员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加之SMS/IM/SNS的使用者之间一般具有较高的相识度,这就使得“隐空间”中进行的传播具有普通传播难以企及的强传播效力和圈内成员的群体自组织能力。
此外,我们知道,自媒体常见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广播、组播、点播(P2P)等,但对于“潜传播”,广播必不可能,其主要传播类型是组播和点播。而在信息符号的使用上,“潜交流”者之间既可以使用通约的语言符号,也可以使用中国古代“江湖暗语”似的非通约符号,这就更加巩固了“潜传播”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之所以选择“潜传播”而不是“显传播”,既可能出于个人隐私原因,也有可能是目的或行为的不可告人。此时,隐藏在社会信息传播大系统中的“潜空间”就成了一颗颗危险的炸弹,将严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但总的来说,“潜传播”并不都是有害的传播,这种新媒体环境下具有强大效力的特殊传播形式不受时空、现实身份和地位的限制,成员之间沟通便利,地位平等,组织方式灵活,具有明显的民间性。近年来,我国通过“潜传播”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和荣誉、关注民生、表达诉求、维护权利、践行公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潜传播”的引导与控制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最大化缩小“潜空间”。“潜传播”有时是一种无奈,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当主流信息缺失时,民众只能通过“潜传播”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以保证自身的利益和安全。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类社会矛盾容易激化,一些较为激烈的民意诉求往往通过“潜传播”酝酿和积聚,危及了社会稳定。因此,当由“潜传播”引发网络舆情危机时,政府部门要通过自己的信息平台和主流媒体及时向公众权威信息,满足广大民众的“知情权”,尽量缩小充斥着不确定信息的“潜空间”。
搞好舆情监测,及时处理“潜传播”中的不良信息。自媒体时代,“潜传播”不可避免,也确实很难控制。但即便如此,对“潜传播”中的社情民意也不能不管不顾,在不侵犯传播者隐私的情况下,应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保持对各类“潜传播”通道的舆情监控,建立专门针对“潜传播”的舆情发现、分析和处置机制,这是政府部门发现危机、引导“潜”舆论并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的关键。
完善法治环境,培育积极健康的“潜舆论”。加强新媒体法制建设是目前各国政府都在思考的课题,立法环境和立法客体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在“潜空间”中进行的非法信息传播活动,既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危害,也对个人的隐私和信息安全造成了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对这类行为(如传播非法信息、组织非法活动、传播谣言、侵犯隐私等)予以约束和规制。
加强传播者自律,让每个人都“潜”得坦荡。在“潜传播”中,传统的把关人已经失去了效力,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把关人了,在“潜传播”活动中,每一个人都是信息传递的主宰。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民整体素质决定了“潜传播”的内容和所形成的舆论场是否健康。因此,要培育公民的自律,促使其自身在“潜传播”活动中加强自我约束和规范,避免可能使公共利益和国家安全受到损害的言论,对有害信息要坚决抵制,不相信、不传播、不扩散,真正做到即便参与到非公开的“潜传播”活动中也能坦荡克己,有所为有所不为。
注释:
①杨青山、郑思礼:《中国古代反传播案例分析》,传播学论坛,http://省略/list.asp?unid=975,2005-05-29。
②杨志学:《诗歌传播类型初探》,《诗探索》,2006(1)。
③央视《新闻1+1》:《四川广元柑橘事件引发消费者恐慌解析》,腾讯网,http://news.省略/a/20081029/000056_2.htm,2008-10-29。
④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⑤刘育英:《中国电话用户数达11.3亿手机用户8.3亿》,中国新闻网,http://省略/it/2010/10-22/2604379.shtml,2010-10-22。
⑥SNS,全称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⑦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3页。
>> 基于微博的社会舆情研判与预警体系构建 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ITO框架下的旅游网络舆情云档案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研究 面向大数据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旅游文化遗产保护预警体系构建 定量网络舆情危机预警模型构建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高职教育园区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构建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体系的构建研究 网上舆情分析研判体系的构建 网络舆情:社会的预警器 河南省旅游业危机预警管理体系构建 乐山市旅游企业财务预警体系构建探究 论高校危机管理中的安全预警体系构建 ERP环境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论银行货币错配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5年及“十二五”旅游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EB/OL]. [2016-08-22]. .
[4] 曾宪皓. 马航产品被多方停售大马旅游降至冰点[N/OL]. [2016-08-22]. .
[5] 福建省旅游局启用舆情监测系统提升服务满意度[N/OL]. [2016-08-22]. http://.cn/travel/txt/2014-02/10/ content_31415714.htm.
[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EB/OL]. [2016-08-22]. http:///zwgk/2009-12/03/content_1479523.htm.
[7] 樊志勇. 如何建立完善的旅游预警机制[J]. 商业时代, 2005(8): 34-36.
[8] 霍松涛. 基于生态学的旅游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7(3): 5-8.
[9] 刘红芳. 景区旅游预警系统分析研究[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9(6): 63-66.
[10] 谢朝武. 我国旅游安全预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0(8): 170-176.
[11] 付业勤, 郑向敏, 郑文标, 等.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 情报杂志, 2014, 33(8): 184-189.
[12] 董坚峰, 肖丽艳. 旅游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舆情预警研究[J]. 情报杂志, 2015, 35(6): 20-24.
[13] 郭亚军. 旅游者决策行为研究[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 9-11.
[14] 黄宝美.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测评体系的构建――以北京故宫为例[D]. 北京: 北京交通大学, 2012.
[15] HARTMAN S. The Hartman value profile (HVP): manual of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concepts[M]. Muskegon, MI: Southern Illinois Press, 1973.
[16] 托夫勒. 未来的冲击[M]. 孟广均, 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196-208.
[17] NORMAN D, MILLER J, HENDERSON A. What you see, some of what’s in the future, and how we go about doing it: HI at Apple Computer[C]//Conference companion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New York: ACM, 1995.
[18] ISO9241-210:2010. Ergonomics of Human-system interaction C Part 210: Human-Centred Design for interactive Systems[S]. Genev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2010.
[19] 李郧. 旅游体验影响因素与动态模型的建立[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5): 60-61.
[20] 吴丽霞, 赵现红. 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5): 96-99.
[21] 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 供应链管理[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71-76.
[22] 李万立. 转型时期我国旅游供应链优化机制研究[D]. 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3] RUSKO R T, KYLANEN M, SAARI R. Supply chain in tourism destinations: the case of Levi Resort in Finnish Lapland[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009, 11(1): 71-87.
[24] 徐虹, 周晓丽. 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模型的构建[J]. 旅游科学, 2009(5): 15-20.
[25] The Travel Distribution System-What is it [EB/OL]. [2016-08-22]. http://.au/Portals/3/docs/industry/ business/2-TourismNT_AreWeThereYet_Travel-Distribution-System.pdf.
[26] 徐虹, 周岳. 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模型的构建[J]. 旅游科学, 2009(5): 15-20.
[27] 张春峰. 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方法概述[J]. 科技信息, 2011(23): 33-34.
作者贡献说明:
戴炜轶:负责数据收集与分析,撰写与修改论文;
李春美:负责数据分析与论文修改。
The Study on Tourism Public Sentiment Pre-Warning System Construction
Dai Weiyi Li Chunmei
Wuhan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