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8 16:51: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践证明,发展经济离不开法治,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化的营商环境。着力推动营商环境法治化,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努力消除经济发展与法治运行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现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法治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城区委、区政府关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相关工作的要求,街道按照“四个落实”的总体要求,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街道实际全面安排部署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事项,现将关于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工作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坚持问题导向
针对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聚焦突出问题,着力从市场主体开展经营活动所处的市场前景环境、要素支撑、政务支持环境、权益保护环境和城市服务环境等方面加强立法,依法规范和优化营商环境。街道结合“三访”工作,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与街道重点工作结合起来,班子成员定期到包联企业进行走访,变被动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积极为企业提供招商信息,了解掌握企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广泛动员,营造氛围。组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动员会,对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学习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文件精神。利用电子屏、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传,形成浓厚氛围。
二、注重引领作用
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着力增加营商环境方面的“良法”供应,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有利于推进和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街道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中心窗口设置,通过完善窗口内容、显示屏循环播放业务流程、发放便民服务手册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鉴于疫情防控形势,便民服务大厅实行“一对一”办理业务,设置消毒用品,有序做好体温检测、佩戴口罩提示、引导分流等措施,做到人员防护到位、环境消毒到位、群众引导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扎堆、不聚集,积极引导居民线上办理相关业务。努力为办事群众营造安全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严明工作纪律
[关键字]:会计模式 影响因素 美国模式 启示与借鉴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会计模式是各国在经济发展和会计实践中不断进行的经验总结,是一种定型的形式。对我国的会计实务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二、会计的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
(一)会计模式的定义:简括的表述为会计实践的示范形式,它是对已定型的会计实务的概括和描述,而并不排除属于同一会计模式的各国会计实务中仍存在某些非基本性的差异。
(二)会计的发展模式:宏观经济模式、微观经济模式、独立范畴趋向、统一会计趋向。
(三)会计模式的影响因素:法律制度、企业资金来源、政治和经济联系、文化因素。
三、美国会计模式研究
美国的会计实务体系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会计模式。其基本特征为“公认会计原则”。
(一)在官方支持下和干预下由民间机构制定会计准则
美国国会于1933年和1934年先后通过了《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联邦政府根据《证券交易法》成立了证券交易委员会,它授权可对证券上市交易的公司和证券公开发行的非上市公司制定其在提供财务报告时应遵循的规则的官方机构。证券交易委员会独立行使其权力,议会和总统都不能直接影响它的政策。
(二)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
迄今为止,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还主要是采取通过对会计实务的调查研究,从惯例中进行筛选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对财务会计的环境、目标和基本特征等因素推导得出的。许多准则的制定,往往是不同利益集团利害关系的调和、折中和妥协的产物。美国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一向重视会计方法的概念依据,避免在个别会计准则中出现概念混淆和矛盾的情况,强调“经济实质重于法律形式”。美国是不成文法国家,经济案例的判例也往往考虑案情的经济实质。因此,可以说,美国的会计准则体现了实用主义和理论研究的相结合。对一些复杂的会计问题,在制定准则之前,常常组织专门的机构并聘请有名望的专家主持,进行专题研究。而在美国所开创的从准则制定机构内部的“讨论备忘录”到公开的《征求意见稿》再到最终的准则《公告》的公认会计准则制度过程,以及通过征集评论函件和举行听证会等方式让各利益集团充分参与的做法,即“阳光下”的准则制定过程,已经成为一种典范。
(三)高质量会计准则
1.要建立发达而健全的资本市场,必须有效的保护投资人,使投资人能够得到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的真实、完整、公允并具有透明度的财务图景,这就是公司通过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
2.鉴于当前资本市场已经全球化,因此,不仅需要本国会计准则高质量,而且要求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公认的高质量的国际会计准则。
3.高质量会计准则必须符合以下三项目标:
1)准则必须包括公认的综合性的会计基础概念中的核心部分。
2)准则必须高质量。列维把高质量理解为“能导致可比性、透明度和提供充分的信息披露”。
3)准则必须严格的加以解释。
(四) 财务报告的其他特征:1.重视短期偿债能力;2.加强公允价值计量。
四、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适当吸收民间组织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已增强其适应性和创造性
我国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制定颁布的,在会计处理程序上具有高度统一性,企业只能按照标准格式和要求执行。目前虽不能像美国那样直接授权民间组织制定,但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应多吸收民间组织和企业的意见,以增强我国会计的生机和活力。
(二)积极参与国际化进程,但保持自身特色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会计国际化协调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需要,我国的会计改革应密切关注会计国际化的发展动向,积极地参与国际化协调。美国在国际化协调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更多的使用自己的观点和模式引导国际化发展,因此在国际化协调过程中保持自己明显的特色。而我国在协调化过程中过分依赖国际会计准则,导致准则有些晦涩难懂甚至生硬。对那些由于我国经济环境与国际会计准则形成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特殊问题缺少关注。因此,我国在会计国际进程中不能过分地强调国际化,更不能盲目地引入不符合我国经济条件的会计政策。
(三)在重视短期偿债能力的基础上不要忽视其潜在的成长性,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司报告的目标主要为投资者和债券人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了吸引投资者以便筹集资金或出于绩效考核的压力,管理者往往注重短期利润和短期现金流量,忽视或无暇顾及到公司的长远利益或社会责任的履行。因此,报表使用者应同时注重公司的持续发展,强调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也应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公共问题。
(四)在坚持历史成本的基础上适当应用公允价值
实践证明,公允价值有其突出的优点,比历史成本更能反映企业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会计虽在金融资产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但应用范围有限,会计处理仍然相当稳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币值波动较大,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不稳定时期,应突出公允价值的作用,在会计处理上适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当然,公允价值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金融危机后,也引起了人们的反思。问题不在方法的本身,而在应用得是否恰当。因此在使用公允价值时要谨慎、客观、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常勋.国际会计[M] 人民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财务会计准则; 制定基础; 制定主体; 制定程序
一、引言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独立概念的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更确切地说是“公认会计原则”出现之后),迄今财务会计的发展已经七十余年。值得注意的是,综观当代财务会计的发展,发现财务会计一经产生,就与财务会计及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与管制如影随形(葛家澍、杜兴强,2003)。会计准则作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是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财务会计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对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追求过程。从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就已经开始研究会计准则制定问题,我国自1951年起,开始推行高度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等术语,在我国教科书中消失了近30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会计界重新开始讨论会计原则(葛家澍、刘峰,2003)。刘峰(1996)较早地通过完整的理论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多种标准来界定,诸如会计准则的制定权归属、制定机构的选择、制定内容的详简、制定人员的来源构成、制定过程的公开独立性等。但一般而言,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涉及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制定主体和制定程序三方面内容。
二、会计准则制定基础(导向)
会计准则制定的基础也被称作会计准则制定导向,涉及了在会计准则范围内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所以该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实务界等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国外,倾向性的观点是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mason、gibbins(1991)认为,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从总体上优于规则基础,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如果会计准则是规则导向的,那些期望在会计准则上获取自我利益的组织,就有了可以进行“对策”的目标与方式(lys、vincent,1995)。1997年12月的“aaa/fasb研讨会”上,美国会计职业界的代表john smith首次提出了“以概念为基础的准则”(concept-based-standards)的说法,并且认为概念基础的准则优于规则基础的准则(rule-based-standards)。engle(1999)阐述了管理者利用会计准则形式规避经济交易实质的行为,他的研究发现,管理者通过虚构交易将本应确认负债的项目确认为权益,因此产生了43亿美元的成本。
安然事件后,国外对会计准则的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的研究可谓数不胜数。值得一提的是:nelson等(2002)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从业者包括公司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更偏爱具体的会计标准。dye(2002)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nelson的观点,认为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因增加了管理者操控会计报告结果的机会而使其有效性降低。nelson(2003)通过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及审计师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会计准则越具体,管理层越可能通过交易进行利润操纵。webster和thomton(2004)以加拿大资本市场为例,发现原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及其所赋予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空间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盈利质量。
我国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的讨论主要是在安然事件之后。葛家澍(2002)对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作了一个概括性描述,他认为制定一项高质量会计准则,其指导思想是按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gaap)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还是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所遵循的简明的“原则基础”,是一个有争议而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才能回答的问题。
关于“原则基础和规则基础哪个更优”的讨论研究文献有很多。例如,平来禄、刘峰、雷科罗(2003)从自利经济人假定出发,推断出:每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总是设法最大限度实现自己的利益,如果准则是规则导向的,这表明那些期望在运用会计准则中牟取私利的人就有了可借鉴的方式;如果采纳原则导向不给定具体的政策界限,当存在利益冲突时,最终只能诉求道德操守,这显然有违经济学自利经济人的基本前提,其长期有效性程度也值得关注。由于以原则为基础制定会计准则尚未在美国付诸实施,预测该方法的有效性程度为时尚早,可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我国会计准则(路德明、邱昱芳,2003;裘宗舜、李栗,2004;林钟高、韩立军,2005;张美霞,2005),他们认为,目标导向的准则需要财务报告编制者、注册会计师、审计委员会等实施适当的职业判断,孕育职业判断氛围;需要变更与财务报告和审计有关的法律框架体系;需要解决准则制定的工作程序方法等会计准则体系中的问题,sec提出的“目标导向”为最优的制定模式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同时吸取原则和规则的优点,以目标为核心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准则这种思路是可取的。从会计监管的视角,洪剑峭、娄贺统(2004)提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础与会计监管的有效程度相关,准则基础的变迁应该与具体的会计监管环境相适应。在会计监管相对较弱的环境中,选择规则基础的会计准则。基于政治学视角,张力、陈许高(2007)分析了美国2002会计改革法案的政治机会主义倾向,并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导向的内生性、会计准则的形成机理及财务舞弊行为的责任认定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导向的选择,认为规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都有存在的合理性。
三、会计准则制定主体
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是指会计准则的制定者,结构合理的制定者有利于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国外的研究倾向于支持由会计职业界来制定会计准则。carey(1969)认为,美国早期对铁路和公用事业会计的政府管制并未导致更可靠的财务报表,而未受管制企业的会计实务却有较大程度的改进,因此,其反对将上市公司会计规则的制定权赋予联邦贸易委员会这个政府管制机构。以georgemay为首的,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合作的专门委员会(aspecial committee on co-operation with stock exchanges)1932年向股票上市委员会提交了一封信,该信建议纽约证券交易所应要求上市公司遵循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当由包括公司管理人员、律师、会计师等的专家委员会经过研究后确定(zeff,1972)。nolan(1972)认为,众多的规则必须由像fasb这样的机构来制定。most(1986)提出,会计准则应该由一个研究型组织制定,一个合适的研究型组织应该包括学术界的优秀人才,并得到职业界和产业界的资助。当然,这一研究型组织制定出的会计准则应该接受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支持或否决。
我国关于会计准则制定主体的大部分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完全由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会计准则。按照“无知之幕”的要求:准则制定者应该是毫无自身利益要求的无利益关系人(薛云奎,1999)。陈冬华、陈信元(2003)以世纪星源案例,研究了利益相关者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作用,发现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且是关乎利益协调的政治问题,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会计准则制定。基于博弈分析,林钟高、韩立军(2005),高筠燕、卢锐(2005)指出,政府在准则制定权的博弈中处于强势地位,会计准则制定权合约配置应以政府为主导、民间机构为辅助的结合方式。綦好东、杨志强(2003),吴联生(2004)的实证调查数据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都赞成利益相关者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社会各方广泛参与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会计准则公正性的基础。王建新(2001;2005),张嘉兴、张俊民(2006),宋英慧、高铭(2007),李宁(2007),李桂荣(2007),林钟高、徐虹(2007)分别从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博弈视角、游说视角、创造性会计视角、熵理论视角对会计准则制定主体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也表明利益相关者应该更广泛地参与会计准则制定。
但是梁爽(2005)运用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有效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具备权威性、效益性和公正性的特征,得出了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财政部会计司)是一种有效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结论。刘浩,孙铮(2005)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所有权理论出发,对会计准则制定权的归属提出经济解释,为了遏制经理的“特定控制权收益”,政府拥有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而经理仅拥有了在会计准则框架内作出会计判断的权利。
四、会计准则制定程序
会计准则制定程序指会计准则的应循程序,会计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如果能够遵守一套完整、充分、严密、稳定的程序,准则制定的独立性、公平性和公开性就能够得到保证。我国学者对会计准则制定程序进行讨论,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者能够有效地参与到会计准则的制定中,以制定出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在借鉴fasb和iasb的会计准则应循程序的基础上,2003年7月10日,财政部颁发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从此,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程序分为立项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阶段。但是,有学者还建议对此进一步完善。遵守公开的应循程序,对拟立项的准则公开讨论意见稿或举行听证会,并将有关的问题、原则和方法、相关理论等全部加以公开,在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让各利益集团参与并发表意见(裘宗舜、韩洪灵,2003)。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有着保密性的特点(陈萍,2006),我国会计准则起草拟订的整个过程对普通公众而言都是保密的,缺乏多次征求意见的环节,对于准则制定过程中背景材料和讨论情况也很少向外界披露,这使有动力参与准则制定的利益相关者被拒之门外。因此,准则制定机构应当适当公开准则制定程序,方便大众加入制定讨论。基于演化经济学理论,林钟高、徐虹(2007)提出,建立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反馈系统,让会计准则制定能够更多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些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向利益相关者公开会计准则制定程序的程度仍然不足。
五、结论及研究思路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的目标,而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要求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因此,会计准则制定是财务会计研究永恒的主题。虽然国内外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已经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诸多研究成果,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会计准则能够提供完美的财务会计报告,这就说明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研究还要继续。
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的涌现势必要求会计准则随之演化,会计准则的制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然而新古典经济学以原子论和机械力学为隐喻的静态均衡分析方法并不能真实地表现会计准则制定基础、主体、程序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不能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因此,使用传统制度经济学方法很难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动态分析。演化经济学理论是针对动态过程的演化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进行研究将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 葛家澍,刘峰.从会计准则的性质看会计准则的制订[j].会计研究,1996(2).
[2] 路德明,邱星芳.会计准则制定:以原则为基础还是以规则为基础[j].财经论丛,2003(1).
[3] 洪剑峭,娄贺统.会计准则导向和会计监管的一个经济博弈分析[j].会计研究,2004(1).
[关键词]审计市场;审计需求;审计质量
[中图分类号]F239.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7)07-0162-03
[作者简介]胡敏,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会计与审计。(江西南昌330038)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相继爆发了一系列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案件,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因审计失败而受到了严厉的惩罚,这再一次把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推到了风口浪尖,严重的审计失败问题已经引起了立法机构、监管部门以及会计界人士的强烈关注。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政府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措施,试图解决审计失败问题,但是实践的结果并不理想,这引起了笔者的反思。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过多地专注于从对审计服务的供给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角度去研究问题,而忽视了对审计服务需求方的关注,不注意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
一、审计需求:一个分析视角
信息的充分和恰当的披露是实现资本市场公平交易的前提,而信息中首要的必然是会计信息。信息接受者在使用这种信息前,必须评价其质量,独立审计就是帮助信息使用者评价被传递的经济信息质量,从而提高信息价值的一种服务手段。如果把审计服务看作一种商品,注册会计师和审计服务的相关利益集团便构成该商品的供需双方,会计信息使用者为辨别信息质量特征需要审计鉴定服务。只有存在这种审计需求,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审计。可以这样讲:审计是基于审计相关主体的需求才产生的,审计需求是审计产生的前提,没有审计需求就不会产生真正的审计,而且产生这种需求的主体必须是真实存在的,人格化的,不能是模糊的。因此,在探讨审计质量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审计需求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味单方面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以下就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二、相关文献回顾
由于学者们大多从审计供给的角度研究审计质量问题,因此,有关审计需求方面的文献比较少。刘峰等(2002)通过对原中天勤63家客户的流向分析,发现没有证据支持我国审计市场已形成良性的、追求高质量审计的结论。孙铮、曹宇(2004)通过实证的方式检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管理人员选择注册会计师策略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有股、法人股及境内个人股股东促进上市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动力较小,审计市场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不足。朱,夏立军,陈信元(2004)通过检验事务所特征与其IPO审计市场份额之间的关系,对我国IPO审计市场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IPO审计市场上存在着对管制便利、事务所规模和事务所地缘关系的需求,但依然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以上学者采取的研究方法的一个共同之处是选择与问题有关的一个方面,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经验数据支持他们的结论,而对形成审计需求不足的成因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李树华(2000)通过对为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提供高质量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审计市场份额集中度过低,从而得出我国证券市场缺乏高质量审计的需求,而且他对缺乏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认为是我国证券发行机制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的。
三、我国审计市场上的审计需求
在我国,从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乃至多年发展的过程看,推动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市场中各种相关信息的使用者,而是政府;不是出于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产生的委托关系,而是出于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的需要。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从事审计、资本验证等法定业务以及管理咨询等非法定业务,但当前仍以法定业务为主,其服务也主要是满足于相关主管部门的需要。绝大多数企业聘请注册会计师不是出于自身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而是应付政府部门的要求,将注册会计师服务视为“过关”的一道程序性工作。简言之,即我国审计市场上缺乏自发性需求。那么,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就这一问题我们现在作进一步地探讨,我们主要从政府、投资者、经营管理层和债权人等审计需求主体的需求状况进行分析。
(一)政府的审计需求
1.首先,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权代表,理应凭借审计报告来监督、评价经理人的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由于国家所有者只是一个虚置的概念,它没有其他人格化的组织或个人来代为行使所有者职能,虽说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施监管,由于他们既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又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所以,缺乏根本的利益机制和动力去监管(蒋尧明,罗新华2003)。其次,受托经济责任学说认为,作为财产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其行为目标是单一化的,即只追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或财产收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其行为目标是多元化的:既有财产的保值增值目标,还有许多社会性的目标,如就业、社会稳定等,这就决定了其对经营管理层考核的复杂性,不只是靠独立审计就能完成的。第三,受托责任产生的前提是财产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必须完全是一种经济上的契约关系,而没有任何超越经济的强制或依附关系。这种契约关系规定了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和责任,审计就是对契约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鉴定之过程。然而,我国国企管理层一般是通过行政任命产生,而不是通过经理人市场选的,他们与政府行政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上我国政企并未完全放开,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企业行为还时有发生,因此,政府作为所有者对经营者干预过多,也决定了其通过审计来评价经营者的受托责任不太现实。
2.政府有关部门作为会计信息市场的监管者,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监护人”,中国证监会希望资本市场不出现任何危机和事故,特别是不希望出现源于自身工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证监会不希望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他们需要高质量的独立审计帮助鉴别虚假会计信息,以整顿资本市场秩序。但另一方面,中国证监会又是政府职能部门,它理应贯彻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比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为贯彻执行“为利用股票市场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经济政策,证监会就不得不对资本市场上流行的“包装上市”、“捆绑上市”等明显的会计信息操纵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由于证监会的多重角色决定了他们不大可能大胆去履行自己的监管职责,他们的审计需求也就不是真正的高质量的有效需求。
(二)投资者的审计需求
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分为两种:大股东和中小投资者。从理论上讲,大股东作为战略投资者,最迫切需要经过审计的会计信息,以便自己作出决策。但由于我国政府建立证券市场的初衷是为国有企业募集资金,为国有企业“脱贫解困”服务的,不鼓励甚至限制有势力、有发展前景的民营企业入市,这就导致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而且国有股绝对控股,一股独大,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大股东就是上面提及的政府所有者。根据上面已做的分析,作为所有者的政府——大股东,由于多种原因,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有效的审计需求。中小投资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第一,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市场投机气氛很浓,又加上缺少机构投资者的引导,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抱着投机的心理到股市上赌一把,主要以炒作股价为其投资取向,股票持有时间较短。他们不预期从公司分配中获得收益,而是通过频繁买卖股票获取差价收益,因而他们更多地关注股市行情和公司一些外生变量及其炒作题材,较少关注会计报表,甚至有些投资者缺乏最起码的财会知识而无法使用会计信息,也就谈不上审计需求了。第二,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投资者的分散化,中小投资者在企业所占的份额逐渐下降,单个投资者的份额甚至微不足道,中小投资者作为所有者(股东)实际上已经被和平“剥夺”了企业控制权,他们不可能也不愿意参加由大股东控制的股东大会。因为即使他们参与也不可能影响企业选择哪家会计师事务所或哪位注册会计师,或许可行的办法是借助集体的力量寻求共同的行动来维护自身的利益,然而这又由于巨额的交易成本或“搭便车”而变得几乎不可能。他们唯一的理性选择就是采取各种关系和手段套取大股东或公司的内部消息,从中获取投机利益。第三,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属于新兴市场,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完善,特别是关于民事赔偿责任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虽然2003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但由于以往相关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不足,有关法院已经受理了900多件要求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件迟迟得不到审理结案(宋一欣2003),中小投资者向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索赔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即使其投资是依据经审计过的会计报表。像许多这样类似的案例严重地挫伤了中小投资者的审计需求,更别谈什么高质量的审计服务需求了。
(三)经营管理者的审计需求
在一个有效的经理人市场上,经理人的报酬与经营业绩直接挂钩,他会主动要求通过审计人员对他的业绩真实性进行鉴定评价,以向股东说明其努力程度及有效性,从而获取报酬或职业声望等。但我国上市公司(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经营管理者一般通过行政任命产生,加上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客观评价经理人的市场机制,还远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潜在的竞争者对现任经理人的威胁很小,因此他们缺乏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再者,地方政府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地方政绩的考虑,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会干预企业的经营行为,比如,为了争取“股票发行资格”、维持“配股资格”、避免被“摘牌”或被“特别处理”,与企业管理当局合谋共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甚至暗示或强制企业管理当局提供预定的数据。这样,企业经营的好坏不是管理当局单独能决定的,经营业绩与管理者的报酬、升迁也没有明显的联系;更加严重的是,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下,股权相当集中且非流通股占绝对优势,社会公众股股东的“用手投票权”和“用脚投票权”无济于事,社会公众股股东的利益几乎没有真正的制度保障,他们不可能成为长期投资者,而只可能是牟取短期收益的投机者,因此,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也就很难自愿向社会公众股东提供高质量财务信息,也没有聘请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机。
(四)债权人的审计需求
债权人出于债权能否按期收回的考虑,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状况进行评估,以评定企业的偿债能力,这就需借助企业的会计信息来判断。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又要靠审计鉴定,因此,从理论上讲,债权人需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但实际情况是我国的金融体系是依托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来的,国有企业的债务性融资主要来自四大国有银行,四大商业银行是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所以,国有四大银行理应成为企业会计报表的重要使用者。但由于国有银行同样存在国有企业的通病,银行对企业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也缺乏足够的关注,表现在:四大银行商业化之前,由于承接了过多的政策性业务,对债务人的会计报表的数据以及可靠性的关注程度较小。商业化之后的四大银行也许会重视会计报表的信息及其可靠程度,因而会关心会计报表的鉴证质量,但是由于存在着金融工具单一、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政府行为严重等问题,故其不可能真正依据会计信息来作出决策,对会计报表及其鉴证质量的关注程度也不会有根本的提高。
四、结语
审计报告虽说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也和其他商品一样,其质量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共同决定。如果一味从审计服务提供方的角度来提高审计质量,而不注意同时引导和创造审计需求,必然是事倍功半,招致审计提供方的不合作,最终使审计质量的提高成为空谈。本文从审计需求方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审计失败这个顽症久治不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缺乏有效的审计需求,并对我国的审计需求主体缺乏真正有效的审计需求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为治理审计失败、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峰,张立民,雷科罗.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J].会计研究,2002,(12).
[2]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J].审计研究,2004,(3).
[3]朱,夏立军,陈信元.转型经济中的审计市场需求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04,(5).
[4]李树华.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关键词]高校管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DOI]10.13939/ki.zgsc.2016.02.146
1引言
2014年1 月29 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办会〔2014〕5号)明确提出其主要目标是,“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基本形成,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基本建成,管理会计人才队伍显著加强,管理会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管理会计咨询服务市场显著繁荣,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探讨新形势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新时期管理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经济越发展管理会计越重要”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当代会计工作要求由核算型上升到管理型。佟成生、许素兰等(2014)认为,管理会计的视角拓展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所有企业对管理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财务负责人的要求更高。张继德、王霞(2014)指出,在美国,企业内管理会计人才占到90%,财务会计只有10%,管理会计人才70%以上的时间用于决策性的工作(美国劳动部,2006);在日本,例如松下(Panasonic),财会部的人员大约2000 人,而80%的人员都在做管理会计工作。然而,在我国,企业超过85%的财务人员都在做财务会计,更多发挥传统职能,几乎用80%以上的时间进行会计账务记录和账务核算,而风险分析、战略制定等方面的职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会计人员主要从事传统数字核算工作,对财务预测、决策、数据分析的能力欠缺,与国际会计人员存在很大的差距。培养高质量管理会计人才是新时期的新要求。
3新时期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3.1增加管理会计课程比率,完善高校课程体系
张继德、王霞(2014)指出,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方面的构想更是寥若晨星。因此,高校应该从课程设置做起,增加管理会计相关课程比率。在基础课程设置方面增加《业务流程与企业组织》,将《业务流程与企业组织》课程置于《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之前讲授,让学生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设计进行理论学习,为以后进行专业学习提供理论基础。目前高校一般只开设管理会计学一门管理会计课程,可以在会计类专业课程计划中增加初级管理会计、中级管理会计、高级管理会计等课程,以突破重财务会计轻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同时,增加内部控制和数据统计分析相关课程,高校可以考虑把《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纳入会计类学生必修课程体系,为学生以后踏入管理会计工作岗位进行企业管理、财务数据统计分析以发现复杂财务数据背后的东西打下牢固基础。
3.2转变单一授课方式,丰富课程内容
赵海霞(2007)认为,目前我国管理会计教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会计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和整合方面的能力,而是运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多以“教师讲、学生听” 为主;且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计算能力,而分析思维能力得不到重视等。高校可通过案例教学授课方式,选取经典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采用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建立案例教学资源库,提供高质量的案例资源,与时俱进地更新案例资源,切实做到理论知识与经典案例紧密相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
董延安和唐子惠(2011)指出,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应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参与战略经营和管理决策、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解决复杂经济问题。高校在必要时可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国际思维,便于以后游刃有余地解决复杂的财务问题。完善管理会计学科理论体系,建立一套既满足我国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又与国际管理会计人才视野相联系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3.4增加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环节,增强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重理论传输轻实践环节,理论与实践脱离,学生实践能力差。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计划和基地。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以便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日常财务管理实践中,企业与学校之间要形成双向互动,企业要及时反馈实习生存在的问题,以便学校与时俱进改善管理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型。学校可适当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走到企业中去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具体的经营实践及管理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决策及管理能力。
3.5构建高校毕业生信息反馈评价体系
高校人才培养是否适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这就需要通过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效果分析得以验证。张倩等(2014)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从用人单位、行业和社会的认可度,以及毕业生的自我评价进行追踪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做出会计人才培养效果评价。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会计类毕业生信息反馈评价体系,该体系应该涵盖毕业生去向、就业单位、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对新入职会计毕业生的反馈和评价及对高校课程设计及培养建议等内容,完善的反馈体系为学校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提供保障。同时也可以通过设计问卷等方式反馈企业对新聘毕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等的评价,以便高校合理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高质量管理会计人才。
4结论
新时期我国亟须管理会计人才,高校应该承担起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职责,从以上五个方面出发,以期培养适应时展要求的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继德,王霞.我国管理会计人才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4(20).
[2]佟成生,许素兰,李扣庆,等.中国企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中国企业财务人员的调查问卷分析[J].会计研究,2014(9).
[3]张倩,刘淑花,章金霞,等.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定位及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11).
关键词:就业促学业 破解 中职招生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大幅度增加,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等政策,为中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和制度保障,中职教育也随之跨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会。然而,中职教育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初中生逐年减少、高校扩招诱惑力大、中职学校办学质量参差不齐、中职学校招生体制凌乱等主客观原因,使中职招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从而成为制约中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破解中职招生难题,促进中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以就业促学业则成为破解中职招生难题的关键一环。
一、以就业促学业成为破解中职招生难题关键一环的原因
1.对于学生、家长而言
学生和家长为何要选择就读中职学校,原因或许会涉及到家庭收入、国家政策、社会言论等因素,但最关键最实在的无非是能否在中职学校学到真本事,毕业后能否高质量就业。哪个中职学校率先意识并做好这一点,就占有了主动权,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就选择它,从而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进一步缓解招生难题。
2.对于学校而言
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的高质量办学无疑会使其处于发展的良性循环中。因而利用就业促进学生学业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与市场需求吻合度高、素质高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就能抢占先机,从而提高中职学校的公信力,更大程度地获得学生、家长的认可,这就有利于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3.对于用人单位而言
哪个单位都希望自己录用的职工政治思想好、品德高、身心健康、专业技术能力强、能胜任岗位工作、踏实肯干。如果学校能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狠下苦功,培养能胜任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学生,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无疑会有利于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4.对于国家而言
中职学校狠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狠抓自己的政治思想、身心健康、专业技能,学到真本领,从而使得自己能顺利高质量就业,既符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出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以就业促学业,破解招生难题的对策
学生能否学到真本事,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能否顺利高质量就业是解决招生难题的关键。那么,如何以就业促学业,培养高素质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中职生,真正破解中职招生难题呢?
1.国家加大对中职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
近年来,国家在中职教育发展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政策扶持,但在中职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较为薄弱。国家应针对中职学生就业质量不高的现状,加大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加大公共财政的资金支持。如对接收中职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些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对自主创业的中职毕业生给予一些税收、信贷等方面更大幅度的优惠,社会上各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招考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些可参与竞争的岗位等,从而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增强学生、家长、社会对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的信心,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职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2.中职学校积极应对,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办学实力
(1)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办学质量。近年来,中职教育生源竞争日趋激烈,而生源竞争其实是学校办学实力和管理水平的较量。中职学校要真正建立和实施“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送得出”的招生就业工作机制,就得有高质量的办学作保证。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首先是学校办学“硬件”方面。中职学校要全面改善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以及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为顺利招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是学校办学“软件”方面。第一,努力提高专业教师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适应职业教育现状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二,聘请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来学校兼职,把企业实践经验带入课堂,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第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应对职业岗位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合理使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第四,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贡献为导向的学校评价模式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探索职业教育评价的新途径、新措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2)深化改革,创新办学模式。第一,与高校联合,多层次多证办学。多层次办学,加强与高等院校的衔接与沟通;联合办学,使在校中职生可就读大专、本科,既可缩短学习时间,减少费用,又可圆学生、家长的大学梦。多证办学,采取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并重的做法,鼓励中职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使他们在毕业的同时顺利就业。多层次多证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激发初中毕业生就读中职学校的热情,能够缓解中职招生难的问题。
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合理开设专业,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保证专业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毕业生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度,使学生直接从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技能。同时,学校建立动态的用人单位信息库,保证毕业生的就业渠道畅通。这种校企合作制度,既提高了毕业生的素质,又保证了毕业生的高质量就业,无疑会给予学生与家长极大的信心,从而破解招生难题。
(3)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发展,培养学生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共同追求,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中职教育的新要求。
①思想政治素质。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为此,中职学校应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②职业道德素质。中职毕业生刚踏出校门,对自己、职业、社会的了解不多,适应岗位的过程较长,出现“抱怨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时间过长,不知怎样处理同事关系,甚至在短期内几经跳槽”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对口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使学生恢复自信、树立理想、提高自我、适应职业岗位,为学生走向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③身心健康素质。身心健康是一个人从事任何一个行业的起码要求及重要保证,但由于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转型期,面对学习、就业及人际交往等压力时不能及时自我调适,心理往往会出现厌学、逆反、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因此,学校在进行中职学生的素质养成时,要注重他们的身心健康素质,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每个中职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
④职业技能素质。中职学校的教育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强化技能训练,努力培养学生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基础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产业调整、技术进步和岗位变化的要求。
(4)提高媒体宣传度,提高社会认同感。中职学校在应对招生难题时,应注重提高媒体宣传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站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宣传活动,让人们充分认识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与发展决心及中职学校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与决心,看到中职教育发展的优势及希望,从而提高社会认同感,破解中职招生难题。
综上所述,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事关中职学校的发展命脉,事关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否将中职学校毕业生培养成“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生学习有基础”的高素质人才,以就业促学业,是破解中职招生难题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冯义连,李忠玉.浅谈影响中职教育现状的因素和对策[J].科技信息,2008(3).
【关键词】 管理会计;研究与实践;研究规划
一、中国管理会计研究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管理会计学者经历了三个重要的研究历程:一是大量地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管理会计研究成果;二是站在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角度剖析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在中国应用的可能性;三是在我国制造业尝试推行管理会计的案例研究,并向大样本的实证研究迈进。
(一)国外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的引入
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逐渐被打开,中国的会计学者希望将更多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思想引入到中国的实践。其中大量的内容涉及成本管理方法,如成本管理的理念和应用(冯巧根,1995;王光远,1995;王林,1995;孙航,1995;陆正飞,1995;肖泽忠,潘爱香,1996)、西方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历程(夏鹏,胡险峰,1996)、成本管理目标与成本管理的内涵(李孟顺,1995)、对现代成本管理范畴的梳理和规范(徐政旦,陈胜群,1998)以及如何结合中国企业的实务情况应用成本管理(卢峰,冉伟,1995)。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成本制度(夏鹏,1995),这是极为重要的管理会计工具,并且那时的学者已经关注到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王光远,贺颖奇,1997),尤其关注到了经验研究方法对管理会计的影响(孟焰,林金炳,1994),而当时对财务会计经验研究的关注也才刚刚开始(陈小悦,1997;秦荣生,1997)。因此,当时的管理会计研究并不落后于财务会计。
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认识到中国企业的现实状况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楼树源,1995;李苹丽,1997),尤其是国有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乏力(陈国祥,1995;乔彦军,1997)。他们也意识到仅仅单纯的翻译介绍并不能解决管理会计实践的问题,而且也难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暨南大学管理会计课题组,1995)。因此提出了制约管理会计推广的制度因素(何建平,1997)。
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一阶段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国内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视野,使得学者们认识到了国内外的差距以及自身的不足。然而,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企业治理结构的转换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和发展存在极大的影响,这意味着管理会计研究的推进必然是一条曲折的道路。
(二)对中国实务的认识和管理会计应用的可能性研究
这一阶段的学者开始密切关注中国管理会计实务的现状究竟如何,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多种方法来了解中国企业的实务状况,并尝试将管理会计工具在实务界进行应用。
1.对中国实务的认识
冯巧根(1997)对浙江省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管理会计的应用较为分散,不够规范,但是应用之后均有一定的成效或明显的经济效益,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预算、成本性态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方面。这反映了当时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应用还处在初步阶段,并未涉及全面质量管理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孟凡利等(1997)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中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发现,管理会计应用情况并不理想,大量的技术方法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应用。其中,企业领导不重视、内外部经济环境不合适以及财务会计核算资料不配套是主要的原因。
林文雄,吴安妮(1998)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中国管理会计应用的现状,结果发现前中国管理会计主要应用在以下五个领域:(1)成本会计系统;(2)短期决策的制订;(3)资本预算;(4)标准成本核算;(5)管理控制。另外,他们还把中国的调查结果同以前美国和日本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指出由于区域因素、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结构的差异使得中国企业对管理会计系统的重要用途有不同的认识。
当然,这些研究也认为管理会计所带来的作用是十分明显和卓有成效的,这对于实务界对管理会计工具的推行极为有益,是十分值得赞赏的。
2.管理会计应用的可能性研究
当学者们一方面探讨管理会计的现实应用时,他们也开始探索管理会计在中国实务界应用的可能性。这些研究主要是结合企业实务的背景来调查相应的管理会计工具的使用情况,并且对于西方管理会计在中国的“水土不服”,学者们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改善的措施。刘小明等(1998)就结合邯钢经验提出了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一套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这有利于推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王寅东(1998)也结合鞍钢经验,认为成本策划原理的应用有利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
温坤,邢莲平(1996)结合河北衡水棉纺织厂有效降低成本的实践经验,探索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发现企业在实务中已经自然地应用了ABC的某些原理,由于缺乏理论的有效指导,动因的分类还较为粗略,但已经取得了节约成本50万元的业绩。他们认为,如果能够有科学的指导,ABC所带来的效益将更加明显。
王平心等(1999)也结合案例企业西安农业机械厂来探讨ABC应用的可能性,这为之后许多管理会计案例研究开了一个好头,并且,对管理会计在企业实务中推行所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看法,对其他学者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其他一些学者也开始思考ABC在中国推行的可行性,为此建言献策(张,1997;于富生,储稀梁,1998;栾庆伟,何劭炜,1998)。
可以说,在前两个阶段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并未显著落后于财务会计。因为此时的经验研究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上的差距还未显现,理论的探索和方法的关注都在积极地进行。
(三)我国制造业尝试推行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
1.案例研究阶段
在财政部1999年开展的“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重点会计科研课题的激励作用下,我国学者发表了许多关于管理会计的实地/案例研究论文,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描述性的案例研究,主要是阐述ABC或预算管理等在中国企业的具体应用情况。这些案例内容翔实,研究也较为规范,可以说对实务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对于管理会计研究而言,实地/案例研究需要深入组织内部,学者可以在实地/案例研究中找到实务界感兴趣的问题,提出创造性及天才性的假设(或命题),然后加以论证(郭永清,1999),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案例企业扩展样本的范围,从而证实研究问题的普遍性,增强研究的意义(潘飞等,2006)。
但是,实地/案例研究的缺陷在于其不具有推广性。因此,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学者又开始了管理会计的问卷调查研究。
2.大样本研究阶段
问卷调查是西方管理会计经验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问卷调查对组织的研究并不是肤浅的,而是通过规范的问卷设计,能够对许多数据库无法反映的抽象概念(如战略、激励等)进行计量,从而了解组织内部的决策和控制行为;然后可以对所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来检验有关组织变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我国目前的问卷调查相当一部分还处于描述性统计阶段,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博士与导师合作并采用问卷调查撰写博士论文,这一趋势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张鸣,颜昌军(2005)根据战略成本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设计调查问卷,验证了企业战略管理与持续发展成正相关关系。张川等(2006)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非财务指标采用程度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别对理论和权变理论进行了验证,发现不管企业具有什么样的权变特征,非财务指标采用的程度越高就会带来越好的企业业绩。而且,相对于选择差异化战略的企业而言,选择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采用非财务指标后会得到更好的业绩后果。文东华,潘飞(200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验证了全面质量管理对组织业绩的提升作用,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揭示了其中的过程①。王悦,潘飞(2009)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分部经理定价参与的组织后果,为转移定价的研究打开了新的视角。
更可喜的是,有些论文是采用公开数据获得管理会计的替代变量,这拓展了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例如潘飞,程明(2008)选择我国上市公司2001-2004年在年报中公开披露的预算数据,研究上市公司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②。研究发现股权性质、股权结构和企业规模是解释预算松弛的重要变量以及一个严紧的预算目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
这些研究成果标志着管理会计经验研究不论在形式上还是方法上,都开始向国外的经验研究靠近,相信在未来会带来更加喜人的成绩。
二、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成果
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成果主要集中在战略成本管理、ABC/ABM以及平衡记分卡三个方面。
(一)战略成本管理
根据熊焰韧,苏文兵(2008)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企业目前在价格成本方面竞争最为激烈;其次是质量技术和客户服务;设计创新的竞争相对较弱。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尽相同。在战略重点上,不同地区的企业之间的战略差异主要表现在成本方面,中西部的企业最为重视成本因素;其次是东北部。相对而言,东南沿海地区企业的成本重要性最低。而在成本信息使用状况上,上样本企业目前在预算编制、产品定价和业绩评价方面使用成本信息较多,而在产量、薪酬、招标和投资等决策方面使用成本信息相对较少。但在不同地区、规模、行业的企业之间成本信息的使用情况有所不同。
(二)ABC/ABM的应用
熊焰韧,苏文兵(2008)发现我国国内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的企业并不多,但是作业成本管理的理念已被较多企业所接受、采纳,最近三年还正在不断推广。成本结构是影响国内企业采纳作业成本法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制造费用比例的高低似乎并未影响作业成本法的推行,与国外文献形成鲜明对照。不同行业采用作业成本法的状况差别较大,高科技行业最近三年明显提高制造费用、期间费用分配比重而且推进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传统行业大都停留在三年前的水平。
(三)平衡记分卡
熊焰韧,苏文兵(2008)还发现平衡记分卡的理念正在不断融入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但财务指标仍然占据主要地位。总体而言,业绩评价体系对学习和创新方面的指标不够重视,在增进员工满意度和归属感、避免关键员工流失、激励创新和避免短期行为方面,业绩评价的效果不尽如人意。随着非财务评价指标的增加,其业绩评价效果的正面影响在降低成本、提高盈利、激励员工、促进合作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不断增强,从而表明非财务指标是业绩评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杜荣瑞等还(2009)发现,中国管理会计在1997年-2001年着重于目标成本规划和责任会计的研究,而在2002年-2005年间研究侧重于经营预算、业绩计量、绩效评价系统、价值链分析及基于价值的管理研究。ABC/ABM在这两个期间的研究比例大体一致。而且在第二个阶段中,案例研究和大样本的实证研究比例有所上升。
这些研究证明,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融入世界经济,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引入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和理念,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实践水平正在不断提升,但是面临的突出难题是如何有效地将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本土化,并且找到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会计发展模式,这才是当务之急,并且是学术界的重任。
三、中国管理会计的未来研究规划
从以往发表的管理会计的论文内容来看,尽管数量不少,但是还不能据此充分理解和指导中国管理会计的实践。虽然很多规范研究提出了不少有用的观点,但由于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明,很难对其进行评价、归集和选择。方法论上的缺陷和不足,使得很难将这些研究归纳为一个可靠和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体系(杜荣瑞,2009)。
因此,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必须理清研究的主题和思路,采用规范的研究方法,提升理论水平,这样才能真正提升管理会计研究的级别,对于中国的管理会计实践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
(一)档案研究应从实地研究出发
实地/案例研究是大样本研究的起点,规范的问卷调查研究应该以实地研究为基础,这是与财务会计研究最为不同之处,因为,管理会计尤为务实并且研究主题更为多样,因此,特别需要了解实务界的实际情况。如果问卷调查研究是建立在已有的实地/案例研究基础上,则可以直接进行问卷调查;如果之前没有人进行过实地/案例研究,管理会计学者就必须首先深入实地去了解企业的现实状况。在了解实务的基础之上,再结合理论来进行问卷调查的研究设计,将企业创造价值与理论贡献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管理会计研究的最终目的。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实地/案例研究,但是,大多数案例研究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国外较为成功的案例研究是以对理论的贡献作为研究目的,如果只是单纯介绍某种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情况还不能增强研究的价值。因此,国内的学者需要以案例研究为起点,逐步向问卷调查过渡,这才能保证研究水平不断提升,方法不断进步。
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者掌握了欧美最新的实证研究方法,这是非常好的现象。但是大家缺乏的往往是对实务界的了解和深入的实地研究,这对于研究设计的影响是很大的。中国独特的经济体制和制度背景对西方管理会计的本土化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谁能够将中国的管理会计实务与欧美先进的实证研究方法结合起来,谁就能领导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潮流。
(二)管理会计应该与经营管理的发展相结合
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考虑到目前经营管理内容的变化和创新(Bromwich and Bhimani,1994;Kaplan,1990),目前的制造业实际上是处于一个综合系统的状态,即融合自动化、JIT以及TQM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这样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还有什么样的机会和空间就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管理会计对综合的制造系统研究包括:分权、非财务业绩计量、成本的计算、标准的制定和报酬系统(Hansen and Mouritsen,2007)。这些内容并没有涵盖全部的管理会计研究,但却能够代表管理会计针对综合制造系统所带来的挑战而作出的应对。
首先,综合的制造系统与分权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分权管理可以使组织对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作出快速的响应且富有创新精神,还起到鼓励各分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分权的产生使得业绩评价的恰当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业绩评价和激励不恰当,势必导致低效率和组织内部的矛盾,这将有违分权的初衷。
另一个对综合制造系统最常用的管理会计主题是非财务业绩评价的重要性。业绩评价有助于实现组织的目标以及组织内部的协调。而综合的制造系统更具有灵活性、高质量和创造性的特征,因此业绩计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来实现组织的新目标。非财务指标有助于从长期提升组织的财务业绩,但是短期内可能会损害财务业绩,这取决于组织在长短期业绩以及财务与非财务业绩之间的权衡。
成本计算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主题,综合制造系统的变化带来了组织成本结构的变化。逐渐增加的质量要求和交易变动等因素改变了综合系统中成本的性质。尤其是追求高质量、灵活性等目标时需要人们思考重新计算组织的成本。
在综合制造系统中,非财务业绩计量应该包含在薪酬契约中,但是,实务中发现大多数公司在业绩评价系统中依然使用传统的会计标准(如净利润、销售收入等)多于非传统的标准(如非财务指标)。因此,需要更多地了解非财务指标在现实的综合制造系统环境中,尤其是薪酬契约中使用的真实情况、所占的比重以及主观业绩评价使用的程度(Bakeret al.,1994),这才是真正相关与迫切的问题。
因此,目前管理会计的研究是需要了解中国企业新的制造系统是什么样的现状,进而剖析管理会计体系的构成内容,从而发掘有价值的研究主题以及与国外不同之处,增进我们的研究特色,并真正为中国的实务界创造价值。
(三)更多地发掘管理会计“经济学”的特性
管理会计研究的显著特点在理论上注重对经济学的整合,尤其是需要为综合的制造系统决策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来核算成本。例如,利用生命周期成本法来降低成本;更有反映经济学特质的ABC、质量成本以及JIT。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一种可能就是调查各种管理会计系统之间是否可以达到一种平衡,例如采用ABC与采用JIT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结合,这需要对经济学理论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另一个需要整合经济学思想的是研究新制造实务所带来的后果,如组织业绩。相对于管理会计发生的变化,现在还未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究竟采用了ABC之后,组织的业绩是否得到改善?改善了哪些业绩?业绩改善到底是采用了ABC还是其他的管理会计工具所带来的后果。这些问题至今都无定论,但确切地影响着管理会计的理论贡献和发展。当然,也有相关的研究取得了成果,如JIT和TQM对业绩的影响等(Balakrishnan et al.,1996;Fullerton et al.,2003;Kinney and Wempe,2002;Ittner and Larcker,1995)。因此,研究管理会计的后果之难不仅是在难以确定,而且是很难知道影响哪种业绩指标以及如何与其他业绩指标相联系。这将成为管理会计未来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四)理清对方法论的正确认识
研究方法是服务于研究的目的和需要的,并非经验研究就一定比规范研究高级或者科学,关键是看特定的研究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不可否认,国内外的都是倾向于经验研究的论文。但是,高质量的规范研究也常常出现在国外顶级杂志上(Burchell et al.,1980,1985;Miller and O’leary,1987)。高质量的规范研究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他们建立了一种理论并对其作了系统和严密的阐述;第二,它们与先前的文献和理论结合得非常紧密(杜荣瑞,2009)。因此,国内的规范研究如果要提升水平,必须从这两方面入手,要对科学的理论基础有深入的认识,还要在先前的理论研究和基础上逐步推进,绝不能陷入“自说自话”的怪圈。
国内的经验研究其规范性还需加强。当然,我们看到越来越多高质量的管理会计经验研究出现在权威期刊上,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国内的管理会计经验研究还没有做到真正的规范。这需要学者们更多的努力,也需要专业杂志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因此,这是一个逐步前进的过程。
四、结论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但是如何在国际的权威期刊上有更多发表的机会将是影响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级别的重要因素。对于管理会计学者,需要提高自己研究团队的水平和加强对实务的了解。
(一)建立管理会计学术团队
首先,管理会计研究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真正的科学研究应该以经验数据和严密的理论推理来进行。因此,非常需要专业方法的学习,在将来,不懂实证研究方法意味着无法成为学术的主流,也很难走向国际,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因此,首要的就是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会计学研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走向国际,通过参加会议形式或者高访的形式与国外学者进行交流,这对于提升学术研究的水平极为重要。另外,建立规范的学术团队也是当务之急。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还未成体系,尤其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研究体系,通过建立学术团队,在未来3-5年的时间内形成一个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框架,并花10年的时间去实现它,相信对于中国管理会计走向国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以国内知名高校为基地,建立包括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成员的学术团队是当务之急。
(二)以实地研究为基础,进行大样本研究
在学者们掌握了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花时间和精力来了解中国企业的实务状况,从而找到感兴趣的课题,这才能实现研究的目的。但是,管理会计的务实性决定了实地研究必然是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如果仅仅会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和精通各种统计方法,却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实务将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学者们最需要的就是花3-5年左右的时间来深入实务,找到研究课题。
(三)以发表高质量的论文为目标
学术研究以对理论的贡献来衡量,而对实务的意义往往被忽视,但是,真正有价值的管理会计研究是既要对理论有贡献又要给实务界创造价值,这是管理会计的特点。那么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则是学者们追求的共同目标。目前,国际顶尖的管理会计杂志是AOS和JMAR,AR,JAR上也有少量管理会计的论文。学者们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力争在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中国管理会计的论文,这对于提升中国管理会计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进一步推动中国管理会计研究的契机。如果说以上两点是基础,那么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就是目标。相信未来的中国管理会计一定会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参考文献】
[1] Covaleski et al(2003),‘Budgeting research: Thre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d criteria for selective integration’,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15:3-49.
[2] Fisher J G, Frederickson J R and Peffer S A(2000),‘Budgeting: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negotiation’,The Accounting Review 75(1):93-114.
[3] Gerdin(2005), ‘Management accounting system design in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s: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using a multiple contingencies approach’,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30:99-126.
[4] Ittner, Christopher D. and David F. Larcker(1998),‘Are non-financial measures leading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36:1-35.
[5] Ittner, Christopher D. and David F. Larcker(2001),‘Assessing empirical research in managerial accounting: a value-base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2:349-410.
[6] Lillis and Mundy(2005), ‘Cross-sectional field studie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 closing the caps between surveys and case studi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7:95-118.
[7] Michael D Shields(1997),‘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by North Americans in the 1990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9:3-61.
[8] Michael Briers and Wai Fong Chua(2001),‘The role of actor-networks and boundary object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change: a field study of an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y-based costing’,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26:237-269.
[9] Mensah,et al. (2004),‘Does managerial accounting research contribute to related disciplines? An examination using citation analysis’,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6:163-181.
[10] Scapens,R W and M Bromwich(2001),‘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the first decade(Editorial Report)’,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2(2): 245-254.
[11] Shields, M.D. (1997),‘Research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by North Americans in the 1990s’, Journal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9:3-61.
[12] Zimmerman, J. L(2001), ‘Conjectures Regarding Empirical Managerial Accounting Research’,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2:411-427.
[13] 潘飞,程明,等.上市公司预算松弛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8(4).
[14] 潘飞,王悦,等. 交易特征视角下的内部转移定价[J].当代财经,2007(6).
[15] 潘飞,文东华,等. 全面质量管理战略、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绩效[J]. 当代财经,2009(1).
[16] 潘飞,张川.市场竞争程度、评价指标与公司业绩[J].中国会计评论,2008(9).
[17] 王悦,潘飞. 转移定价参与、公平性感知与交易满意度――基于一项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9(10).
[18] 文东华,潘飞.全面质量管理与企业业绩实证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8(4).
[19] 文东华,潘飞.全面质量管理与管理控制系统的适配性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8).
[20] 文东华,潘飞.环境不确定性、二元管理控制系统与企业业绩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9(10).
■中图分类号:F23;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6)22-0121-02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提升大学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与时俱进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基础会计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基础性的重要地位。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基础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会计基本理论和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具体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与分析,既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分析与沟通能力。因此,完善基础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经管专业 基础会计学 教学改革
基础会计学课程是商科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对经管专业学生的知识架构,以及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在大纲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下,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调查和讨论等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特定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意义及优势
(一)形象生动的案例教学法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会计学课程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主要以会计理论、概念、记账方法和账务处理程序为主。对于没有任何理论基础的经管专业学生来说会比较抽象和枯燥,讲授过程中如果融合了实际案例,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凝聚、深入理解与运用知识点。通过实际经营运营过程中的案例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实践定位到理论,有助于学生巩固知识点,并将理论串联起来,结合实际,从而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案例教W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讨论环节能够使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得以锻炼,小组作业更是能促进团队内的分工合作。
(四)案例教学法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提升教学质量。不同学生对于案例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分析角度、见解往往是不同的,这时候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对长处予以鼓励,对不足之处予以指点,促进学生在组内组间博采众长,从而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创造型的复合人才奠定基础。
二、经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学生对外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兴趣索然,重视不足。对于非会计专业的经管专业学生来说,由于专业不同,部分学生不理解学习目的,认为会计与自身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反正以后也不会从事会计工作,这门课用处不大,不需要花太多时间精力。导致主观意愿上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课程内容衔接不紧密,课时分配不均。当前学生所用的《基础会计学》教材,主要是介绍手工会计模式下形成的会计理论,理论的解释与说明篇幅过重,占用较多课时,学生听起来比较枯燥。在实用性较强的如财务报告体系部分由于课时安排不合理,通常只能一带而过,学生无法真正掌握最终的财务成果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过程中案例死板,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混淆了案例与习题的区别,认为死板的题目中添加了公司名称、业务和数字就是活生生的案例。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非发散性思考的例子过于死板,既不构成挑战,又和实际联系不紧密,因此无法激发学生兴趣。
(四)案例讨论未达到预想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设计出了好的发散性思维的案例,学生也有兴趣参与,但在实际讨论过程中,受课时、课堂人数等的限制,在因材施教上,并未体现出预想的效果,真正有机会发言的就是个别积极的同学,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机会得到教师的指点。在案例的点评上,一个好的案例,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能做到收放自如,能将学生的讨论结果升华,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偏差,也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一步步得出结论。最终,学生的自信心、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理论基础、实际运用能力都会得以提升。
三、提高基础会计学课程案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学科导论课中加大对学科基础课的宣传力度,增加学生兴趣。近年来,我国高校也向国外高校学习,开设了学科导论课程,由学科知名教授主讲,旨在树立学生对所学学科和专业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导论中,除了充分介绍学科背景、发展历程、学科分类、主干课程等以外,还应该强调一下课程体系,介绍不同学科课程间的联系与作用,提高学生对核心课程以外课程的重视程度,夯实基础,建立起稳固的知识架构,实现协调发展。比如,在介绍会计学时,应该指明会计学是一门很实用的学科,从古至今经历漫长时间的发展,从原来单一的以记账为主要工作,发展到现在包括核算、预测、决策、管理等功能,财务人员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会计学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是税务局还是银行,无论是公司的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要涉及到资金的决策,多少都需要懂得一些会计知识。
(二)选择、编写适合经管专业使用的会计学教材,合理分配课时。要培养创造型的复合人才,教学目标是核心。必须先确定经管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所需的技能,再根据核心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进而寻找最适宜的教科书和相关的其他教学材料,如教学课件、习题册、扩展阅读、案例集、教学相关的视频音频、实训材料、课外学习软件等。面向经管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会计学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经管专业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思想、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使学生具备阅读、分析能力和使用会计这一门“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的能力,具备分析主要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和财务后果的能力,使学生树立遵守财经法规、廉洁自律的职业价值观,掌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因此授课内容要在理解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合理分配课时,不要在做账记账上花费过多时间,重点围绕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介绍不同会计方法间的差异,财务状况的分析、判断与决策等。
(三)结合现化代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现代化创新的教学方法中,吸引眼球、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图像、文字有效地组合起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教学思路生动、清晰地展现出来,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而高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和实际效果。良好的现代化教学还能有效结合实践教学。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实务的学生而言,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的概念过于抽象。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这些实物生动地展示出来。再结合简单的手工做账、电算化软件上机实验,让学生体验凭证填写、账簿登记和财务报表制作的流程,在实践过程中既获取操作技能,又巩固了理论基础,使学生对于经济业务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有了较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达到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密切结合的目的。
(四)不断发掘高质量案例,优化案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需要选取、设计出合适的案例进行讨论,在课堂上通过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成为主角,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踊跃参与互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把握好课堂气氛,进行点评和总结。因此案例教学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案例的质量和教师对课堂的把握。案例既可以是现有的,如借鉴清华经管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全球案例发现系统等,也可以是从社会经济热点问题中摘录整理或是调研等过程中发掘的有价值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总结,不断储备适应经管专业学生使用的基础会计学案例库。同时,教师应与时俱进地更新和充实顺应时展的教学案例库。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有效促进师生的沟通与交流,进而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教师“走出去”和“引进来”。在高校高度重视理论结合实际的环境背景下,任课教师面临着更高的挑战。除理论基础外,还要进行学生实务操作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任课教师并不具备财务实务工作经验,因此受脱离实际工作的影响,教在实践经验和心得感悟上有局限性。为此,高校有必要创新思路,借鉴有益经验,引入新方法。首先是“走出去”。高校可以和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基地,鼓励、支持教师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在职校外社会实践工作或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到事务所、上市公司、机关单位等锻炼挂职,从而完善实践教师的队伍建设。其次是“引进来”。可以开阔思路借鉴国外的师资外聘制度,聘用具有良好实践经验的财会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师。这不仅优化了教学资源配置,在短时间内大大推进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可以促进本校教师与外聘教师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调整传统教学模式,最终提升教学质量。通过教师的校外学习、企业锻炼、校内外人员研讨会等方法的不断摸索,高校可编写出适应经管专业学生基本需求的会计学教学材料,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又满足社会需求。
四、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案例教学法在经管专业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不仅需要提高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质量,寻找、编写适宜的教材,设计合理的授课计划,利用多媒体充实实践环节,还需要教师在校内外人员不断交流讨论、自身学习等的基础上建立起贴近现实经济生活的高质量案例库,使案例教学能与时俱进,反映最新社会动态与经济形势。最后,高校应开阔思路,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和人才引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S
参考文献:
[1]曾靖.进一步提高基础会计学教学质量的途径探索[J].科教导刊,2013,(4).
[2]彭海红,吴惠萍,姜雅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会计学》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