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商业建筑设计规划

商业建筑设计规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8 16:51: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商业建筑设计规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商业建筑设计规划

第1篇

我今天讲的是被迫做的,但是做得很成功。怎么样寻找自己的方向呢?这个项目本身在沈阳的西塔位置,靠近沈阳的西边,他买地的时候,政府上这个地方容积率4.5,高度没有限制,理论上说盖一百多米作住宅也没有问题,我们把这个地拍了,拍下来之后发现一个问题,在北边隔了一个马上,上边的住宅四层政府说一快都不能动,高度能不受限制吗?拍地之前,他去找过我,我说先帮他看看地,帮他算算,他说不用,问题没有,说拍完地之后找我,地拍下来之后,我算了一下,容积率最多做到3,加入原来预计每平米卖1万元的话,容积率一下下了30-40%,房子每平要卖到1.5万元才能赚钱,这对开发商的压力太大了,怎么办呢?只能做商业建筑,尽管风险很大,但只能这样做,住宅还要做,但要把商业比例大大提高。所以以后在拍地的时候,一定要先做清楚调查研究。既然要这样做,甲方问我,说高老师,我们要把这个项目做好,降低风险,很多人说商业定位的问题,我也看了很多书,根据这么多年工作总结,我给大家介绍三句话,听了之后觉得定位也没什么难。第一叫:研究透竞争对手。你在研究做任何一个商业规划的时候,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先看看你的对手在干什么,在作地的时候,首先要把自己的对手研究透彻,我们在看很多报告、包括设计公司搞的建筑方案的时候,他的策划报告研究的都是附近有多少项目、售价多少、卖得怎么样、卖出去多少?这样的报告对搞项目的效果不大,只知道销售,不知道成本怎么性?

第二怎么卖出去的,盈利的模式是什么?你把竞争对手的销售、成本、盈利模式都要调查清楚。跟你差不多的情况都要调查清楚。第二叫:我们要比对手领先一点点就可以了,我经常碰到很多人跟我讲“高老师我的建筑一定要做成北京最好的、沈阳最好的、大连最高的标志性的,领先三十年”这样的话。对建筑师来讲,认为这样的项目根本没有必要,你要领先30年,30年后的价值你今天能卖出去吗?你卖不出去怎么样领先30年,没有这个必要。所以,商业建筑最怕就是把他当成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者纪念性建筑来做,不管你拿了多好的地,当时多么热血沸腾,千万不要对自己的建筑提出不切实际的。好的建筑师、优秀的建筑师就是能让你的项目比别人强,而又强得恰到好处,特别是商业建筑,商业建筑往往处于城市里最核心的地位。第三叫:满足顾客(城市)的需求(唯一才是忠诚)。商业建筑往往被政府有关部门作为城市一个形象来要求,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作为城市形象要求没有问题,但是你如何保证客户的唯一性啊,不是说你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他就一定到你这里来买东西。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平时抽“555”,这里没有,我就买了别的烟,我会不会为了买一盒烟飞到北京去呢?建筑师如何帮你做一些,做什么呢?不是做得多少豪华、多么高,而是做出你的个性,作出你这个地方没有的。

当时我妻子也是看中了我的个性。满足了城市形象,不是你的最终目的,你的目的是做出自己的个性。最近我又发展出新三条(三个竞争):第一条:现在的商业技术已经从简单的产品竞争变成了盈利模式的竞争(卖点不要过分,景观、节能都一样,唯有系统的方法是永恒的)。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第一百货公司、国贸等等,装修、摆设不要于欧洲国家的任何一个商店,我们差在整个盈利模式、系统有问题,在整个商业建筑、规划的时候,把眼光多向盈利模式方面发展,而不是产品,产品的问题差距不大。用系统的观点来看问题。第二条:只比对手领先一点点(短时间和平面)变成产业链的竞争(持续和立体的)时机。现在是产业链的竞争,不是产品的竞争。第三条:满足购房者(铺面投资者、商业投资者)的需求变成满足城市间竞争的需求。这有点象我们做股票,大家发现不管你做那支股票,不能肯定赚钱,但是当大势很好的时候,一般都能够赚钱。你要想清楚你这个商业建筑在城市是什么样的位置?这个城市是什么样的城市?我在济南也讲过,北京是个什么样的城市呢?北京是一个政治中心,所以说北京是中国的班长,中国的副班长在哪里?上海,上海的城市是女性化的。沈阳是什么城市?是班里的体育委员,体育特别好,但是沈阳的学习很用功,但成绩不太好,沈阳这个城市是男的。大连呢?大连是女的,是班里的班花。沈阳根本不看大连,直接跟班长联系。所以在沈阳跟在大连做项目完全是两回事。建筑师在使用自己建筑风格和手法的时候,不同城市要采用不同的风格,北京的建筑搬到上海去,没法看,倒过来也一样。上海的东方之珠搬到北京来,北京人肯定不接受。为什么因为上海是副班长,出身是买办,北京不接受,北京是一个重要的城市。所以什么叫好项目?你一定要忘了,城市间是有竞争的。

建筑设计在商业里面是要帮助甲方做一套动态的经营体系(企业的一套经营盈利模式),是一个过程,图纸是结论。体系如何建立?八个字:头两个“标准”。离开了标准,什么都别谈,所有商业建筑没有必要做得最好,要做得合适,标准是基本要求。二是“次序”。功能、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商业建筑很大问题是消防和紧急疏散的问题,人流如何处理?三是“尺度”。我现在的感觉国内所有商业建筑尺度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尺度偏大。都觉得房子盖得越多越好,其实如果按照一个高标准,比较正规的购物中心来讲,可以用销售面积和使用面积一般不超过50%,可是我们的尺度普遍都偏大,大部分都要要求做70-80%。四是“语言”。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项目,使用什么样的语言都可以,但一定要用对。另外还有五大系统。第一要把功能系统弄得很清楚,支撑功能系统一定是空间系统,但是商业建筑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必须有一个引导系统。因为商场是个公共场所,谁都去,你不能上个厕所老问别人,这不行,不管卖什么,不能哪个都问别人,所以这套引导系统和将来销售的效率是成正比的。所以引导系统很重要。还有一个叫符号系统和颜色系统。符号系统大家都知道,颜色系统在商业建筑中也很重要。

时间关系,我的理论不说了。

下面给大家讲一个具体的项目。

大家看,当时是这样一块地,这块地我刚才跟大家讲了,买地的时候甲方政府说可以做到4.5,但真正只能做到3,所以必须要做商业建筑才能赚钱。做这个项目首先对沈阳要有个认识,沈阳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学习非常刻苦和用功。看着同省的美女大连跟班长北京勾勾搭搭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沈阳说要从生产型的城市往消费型的城市来转变。我们要努力发展这个城市的贸易和商业。在城市多功能结构中,市场中心功能将随着正式能级的提高,取代制造中心功能而成为核心功能。这符号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沈阳很缺这个东西。

再讲规划定位:商业建筑发展趋势是向综合性发展,但是光盖社区商店还是不行,不能赚钱,商业建筑的另一个于是趋势是和旅游业结合起来的。比如说一块手表在店里卖5元钱,打上三亚天涯海角纪念品能卖50元,在酒店里可能能卖500元。这就是旅游的价值。沈阳是东北大城市里面韩国人访问最多的,西塔又是朝鲜人的故居区,所以我们要把沈阳建成除了纽约以外,世界上最大的韩国人居住的地方,要想办理吸引那些消费能力强的人来。因为他是朝鲜人聚居区,语言相通。再开始做基地研究,这块地原来说要做溶剂率研究、日照研究、选址研究和交通组织研究。这块地因为后面有遮挡的问题,盖房子南边要高,北方要低,所以房子的容积率就做不出来了。昨天老师讲的是先策划后规划,我的观点是策划和规划应该同步进行。否则策划没有量的概念,策划是不成立的,规划没有建筑经济的概念,规划也是不成立。规划是给你的建筑模式搭一个平台。

所以我们要考验他的总体布局的时候,就从一个以未来盈利的产业链入手,而不是从房子入手,现在做商业不是从卖什么入手,是整个地方,建这个商业,靠什么赚钱这里入手。现在城市的商业建筑一般的领军人物不是购物中心,而是叫酒店群,往往是一个五星级或者四星级酒店起领军作用。商业总希望有钱人来买,什么地方是有钱人聚居的地方呢?就是星级酒店,而且酒店可以盖得很高,很容易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我们把酒店、购物中心、酒店公寓作为龙头。而且商业要向旅游业发展,我们这个地方正好做旅游房地产,或者叫商业房地产加旅游房地产,我们给他安排了步行街,现在很多新的商业网点做了很多步行街,但我觉得步行街不可以滥用。只有两种情况下可以用:第一是老旧城区要做改造,要做步行街,可以做。第二种是旅游商业区可以做步行街,因为旅游是可买可不买,是来玩的,所以在旅游胜地,或者以旅游为主的商业做步行街效果特别好。所以我就安排了做步行街。步行街要有3.5的容积率,那怎么办,地下我做步行街,上面做了SOHO公寓,就是可以居住,又可以做小公司办公的区域,这种效果非常好。SOHO临街两栋楼基本没人住,全是小公司的办公室。本身商业街不适合居住,但是全盖成写字楼风险太大,所以做这种SOHO比较灰色的产品。大家逛街逛累了怎么办?大家要吃啊。所以在步行街旁边专门做了韩国料理。吃了东西,很舒服了,想干什么?想唱歌了。吃饱了喝足了,再唱唱歌,搞点精神文明活动。唱歌完了想干什么?想睡觉。我们拐过来做了高保安公寓。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商业建筑;设计;近况;形式形态;理念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建筑的兴起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中,商业建筑已经成为一个城市充满活力的重要代表。然而,当前我国商业建筑设计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商业经营、空间形态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对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商业建筑设计时提出了了更高的要求。

一、现代商业建筑发展近况

在我国的早期,商业空间划分为营业、仓储,以及辅助等几个部分,这种形式把顾客流动空间以及售货空间严格地进行区分开来,这也是一种封闭的购物售货模式。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购物质量的提高,以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原始的构物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消费心理了。于是便出现了一些顾客流动空间及营业员工作空间的相融和渗透,由此涌现了新的空间概念,并且逐渐的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经营模式以及经营思想。

在我国,商业建筑是一个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充满活力的重要代表,它更加具有公共性与开放性,聚合了多样化的特点,成为了一个地区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房地产热,对于用房居住功能上的要求,也呈现出了迅猛的势头,许多新兴楼盘鳞次栉比耸立在城市的中央,居住人口的数量以及素质的不断上升,对于住房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商业配套设施,更加提升了城镇人文品位,从而也改善了投资环境,这些对于城市的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二、国内的商业形式形态分类

第一类,主要是底层的商铺,这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底层商铺这种方式,是不需要业态安排的,主要是由于这类商铺,它的建造形式是顺沿街道的形式进行建造的,这种布置方式,在经营者的招商上虽然比较有利,但是也会带来一些相应的问题。

第二类,是综合楼的裙楼问题,这种形式存在的问题,主要都是,由于为了得到最大的商业面积,从而会使裙楼在建筑上做得过大,或者是过深,通常也会有一个非常好的商业形态的食物链形式的经营模式,由经验比较丰富的商业开发商进行管理以及经营,这样,在经营上,能够组合出较好的商品组合。

第三类,即是小商品市场模式,一些小商品市场的成功,并不在于建筑上以及市政规划方面,而是在于其本身经营的商品的组合。

第四类,商业购物中心,这类形式的商业建筑,从其临街的商业门厅,在到内部的购物中心,由于其经营管理的难度较高,所以需要从设计规划上,来进行组合和以及建筑,在建筑内部的购物通道中,俗称为动线,在建造上,力求使每一个品牌柜区,都能够具有最有利的商业经营位置。所以,购物中心不仅仅局限在购物行为上,还存在着其他的一些趣味性与休闲性,这也是商业建设设计上的比较重要且也不能忽略的部分。

三、商业建筑设计应遵循的理念

商业建筑应以人为本。对于商业建筑及其环境的创造,“以人为本”应该是其设计构思的出发点,也是最终检验商业环境优劣的标准。商业建筑设计并非消极被动地应付居民需求,而是要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需求,使用者可以从设计者提供的可能性需求中去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只有“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只有吸引来更多的消费者,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要,才能获得更大的商业效益。成功的商业建筑项目应是一个具有鲜明文化内涵的建筑物,也是对一个地区、一个时期文化艺术的浓缩,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时代风貌、传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到积极作用。

四、现代商业建筑设计重点

通过对商业建筑项目的开发过程上进行分析,在设计中,建筑师把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进行:

1、商业建筑选址。一般是在商业项目投资与经营者得组织与主导下,联合市场营销与市场调查、商业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的专家,以市场调查为基础,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工作的。商业建筑选址是否得当,影响着商业项目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目标、经营策略和发展前途。不同的区位具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着顾客的来源和特点、经营的商品与价格、促销活动的选择等等。商业建筑选址得当,就会产生相应的“地利”优势,成为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商业建筑选址一经确定,并购入土地,便具有一般大型不动产所具有的资金投入巨大性、资金回收长期性、地址不可变更性和基地情况独特性等特点。所以,对商业建筑的选址要深入调查,多方面研究,周密考虑。

2、交通流线组织。交通组织方面的设计成功与否,体现在对人群活动的引导与集散以及商业场所气氛的营造。为了有效地组织商业建筑的外部交通,应尽量在周围设置足够的人流、车流集散空间和缓冲空间,它作为室内外的一种过渡,可避免同城市道路发生冲突。出入口的设置处理,也是交通组织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商业建筑往往靠近城市干道,这就涉及到其出入口与城市干道交通相协调的问题,处理不当,将影响到商业综合体自身的正常运转和城市干道交通的运行。

3、建筑功能与空间。商业建筑本身的功能组合十分复杂,多种业态使用功能的平衡与协调需要充分考虑。对于商业、居住、办公相互混合的综合体项目,处理的难度会更大。商业及公寓部分经常布置于建筑低端,办公和酒店放在高端。这种设计的好处可以便于楼体管线的布置;低端平层中让出的核心筒位置有利于卫生间的设置;高端部分的景观优势更有利于项目高价值的产品。但在具体项目中,还应充分考虑建筑本身的竖向交通效率对商业产生的影响。在建筑平面布局的设计中,空间的使用效率也要同建筑形式、结构做法相结合。例如很多高层项目在设计时采用了转角的做法,按照经济性的测算,这种做法可以增加大约30%的经济回报,但在具体的项目中要注意不要对街角形成破坏。

4、利益最大化。商业建筑的开发,也本着土地价值的最大化、商业利润的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把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使得各个环节的增值程度最大化,最终来保证项目的开发以及运营的成功。在设计中,商业建筑项目在前期的策划和建筑设计当中,由于土地作为商业地产的开发增值的主要环节,则在设计上,更应当重视以及加强。这就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上,不仅要熟悉各种业态所具备的生存条件及环境,还应当对商业建筑所依存的建筑空间要十分的清晰。

五、结束语

现代商业的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是多学科、多知识领域相互结合的产物。要是实现商业建筑与国际接轨,建筑设计师就必须对商业建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全面改善和优化建筑设计,创造富有中国特色的商业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晓《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09

[2]曾 坚 陈 岚 陈志宏 《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12

第3篇

【关键词】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平面设计

一、前言

建筑既是对空间的规划,合理的空间规划对人的健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现代社会下,空间规划设计是每一个设计师的重要工作。

二、空间的规划

“连续性的穿透”美学,让空间与空间之间无限延伸,使空间不单只是住的地方,可以居、可以游、可以赏。这在传统中国民居中可见一斑。这种穿透性也即通透性,是对空间的巧妙运用,让家不仅是个符号,还充满人文的气息。西国家对于空间的规划着重于“私密性”,也就是指空间的独立使用性。因此利用对空间的规划创造,“个人距离”、“亲密距离”、“社会距离”、“公众距离”等人际心理安全距离。“距离学”也提出了通过空间的规划,可规划出缓冲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免于物理、心理上的威胁的侵犯;亲密距离要在40cm内;个人距离要保持在40~100cm,即一般的说话距离;社会距离要保持在l~3m之间,即座谈、面谈的距离;公众距离足3m以上,即演讲、上课等的活动距离。100~120m的空间感受,是空间设计的绝佳感受。“拥挤”是空间被侵犯的现象,拥挤容易造成疾病、高犯罪率、贫困、战争、药瘾、生活品质下降等现象。每个人的平均活动空间不宜低于16m,这样的空间才具有缓冲的作用。因此即使是出于利益上的考虑,小区在总体的居住设计上楼盘数也不宜过于密集。

三、结构空间设计

商业建筑的结果空间指的是和商业建筑经营者没有直接联系的环境空间。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商业建筑室内设计时,都应该考虑到其建筑门面、顶面空间等。作为商业建筑,其结构是和结构形式与材料有关系的,这些都会影响到商业建筑的风格,形成有一定差异的环境空间。

商业建筑门面指的是在原有的结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构思,以现代化的造型、独特的色彩、恰当的材料以及精湛的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现阶段,以玻璃结果为多数商家采取的结构,其中以无框厚玻璃门、双面透明橱窗等为采取的主要形式。还有的商业建筑门面采取的是全开放的形式,从而将现代气息和顾客需求都展现出来,让顾客能够对商业内容了解清楚,而且这样的设计还能够以自然采光为主要采光形式,为商家节约了大笔的投资。在商业建筑的室内设计中,门面对一个商业的宣传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商业建筑进行室内装修的时候,可以反映商业建筑的特征。很多经营特色商品的店面都会将商品体现出来,展现其个性。

商业建筑顶部空间通常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封闭型、暴露型和通透型。其中,封闭型是比较常用的形式,人们在进行装修的时候会选择吊平顶,从而把商业空间进行完全封闭,还有的会在装修的时候通过铝合金成板材料结合纸面石膏板等进行吊顶。对于暴露型的建筑,体现的是个性化的顶面装饰,以突出商业建筑的原有结构,将商业建筑的美感完美体现,通过照明、管道等特殊的处理过程,展现不同的个性。而对于通透型的商业建筑,则摈弃了封闭型的沉闷单调,将上下楼层串通,设置天窗等,让人觉得亲切、舒适。商业建筑用的墙面和地面,有着自己的特殊功能和注意事项。在服务领域,包括餐饮、美容等商业店面,其颜色搭配、环境体现都有着直接的作用,影响着商业建筑的使用性。对于商业建筑而言,在进行墙面设计的时候,材料的选取会体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在隔断墙的设计方面,更是有着很多的形式,展现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效果。有些设计者会通过装饰镜面玻璃改善商业建筑室内的沉闷格调,转换人们的视觉感知,提升室内的层次感,使得气氛变得活跃。进行商业建筑的地面设计,不急要考虑商业建筑的使用目的,还要考虑不同的色彩功能,以实际情况为思考依据,做出合理的室内设计规划。

商业建筑在进行立柱设计的时候,也是一项费脑筋的工作。商业建筑跨度较大,在经费、材料以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很自然会为了工程需要而出现立柱各地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得商业建筑在空间布局方面受到影响,同时为商业建筑的室内设计提升难度。进行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时候,需要巧妙设计,把商业立柱的存在感尽量削弱,使其成为商业建筑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墙面相同的材料,或者是镜面装潢等,以光线的反射和折射改善立柱效果。还有的设计者会根据实际情况,把立柱做成商业建筑室内间隔等,改善立柱的突兀感。

四、平面设计

1、从功能需要创意建筑平面

满足功能的需要是建筑设计的根本意义所在。从功能需要来构思、创意建筑平面是最常规也是最普遍的设计方法,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则是这方面的代表,他根据功能需要和人流的线路特点展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博物馆。他根据博物馆的功能特点和人员参观的流线特点构思了一个弯曲、连续的螺旋形平面,打破传统博物馆迷宫一样的布局,将展品布置在螺旋形墙壁上,形成了一种新的观赏模式。博物馆由一栋4层的办公楼、6层的陈列空间以及地下的报告厅组成。陈列空间为圆形大厅,螺旋坡道环绕大厅而上,作品则陈列于坡道的侧面墙壁上,并且螺旋坡道向上向外逐渐加大直径,线和面的向心性、离心性有机地统一在了平面之中。筑平面中的螺旋式上升平面是由内部功能所决定和塑造的。

2、从传统符号提炼建筑平面

任何一个建筑,其必将处于一定历史和文化土壤之中。注重历史和文脉,使建筑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是当代建筑设计中愈来愈关注的现象。从历史文化的符号中抽象、提炼建筑平面造型也是建筑平面构思的来源和手法之一。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设计的博帕尔邦国民议会便是借鉴了古代印度和伊斯兰文化中的曼荼罗图案。建筑包括议会上院和下院、议长办公室、部长及其助手办公室及委员会办公室,建筑平面呈圆形,被划分为九个部分,中间五个矩形的十字形平面是厅堂和庭院,四个角落分别执行特定的职能:下议院、上议院、综合厅和图书馆。

五、实用空间设计

在对商业建筑营业区的空间布局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原则。首先,要以顾客为主,便于顾客选购商品。商业建筑多会进行销售,因此在商品的组合布局方面,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够主观思维,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布局,以提高效益为目标。其次,要注重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利于企业统一管理。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尽可能的吸引顾客,让顾客愿意购物,还需要提高商品的视觉价值,让顾客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考虑顾客的感受,从顾客的角度出发,以良好的态势感染顾客。商业建筑室内设计以切合实际为主,不能够浮夸、盲目,要结合其空间布局,根据其基本功能合理规划,以提高其库房、操作室等管理机构的布局合理性,利于管理,提高效益。第三,要美观大方。商业建筑室内设计的时候,要做好美观大方的设计形象,让顾客感到亲切舒适。结合预售商品的品味、档次进行设计,符合大众消费理念。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合理设计建筑空间,就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建筑空间规划、总平面设计是影响建筑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要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建筑;外观设计;色彩;运用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就我国的建筑发展历史来说,很多经典的建筑外观作品中均突显出设计师针对色彩所实施的巧妙应用,不仅仅需要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更应该将城市建筑所具有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来。可以这么说,建筑及其周身环境会受到色彩应用优劣的直接影响,色彩在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关键性地位。在进行色彩运用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将城市建筑自身所具备的相关功能考虑在内,譬如说商业、办公以及文化、居住等等建筑,还需针对其的色彩个性需求实施整体把握,取长补短,推动城市环境的人性化发展。因此,需在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正确运用色彩,加快城市和谐生活环境的建设步伐。

2.色彩在城市外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城市色彩作为城市的第一视觉,其可谓最具有冲击力的直接意象。色彩作为城市视觉形象的关键组成因素,其在城市建筑建设中的整体性未能得以充分重视与实现,没有针对单体建筑相互之间的色彩里面关系实施合理性规划措施,由于针对区域空间进行过度网格化分隔,使得在无形中将原来的特色区域孤立出来,导致城市色彩演变的更为无序。则色彩在城市外观设计中的应用现状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设计规划欠缺一定的整体性

在城市建筑设计规划中,由于功能以及个体喜好等等问题的存在,区域建筑跟城市建筑实施协调的时候通常会各自使用异样色彩,有些设计师为了彰显鲜明个性,在进行城市建筑外观设计的时候对于单个的城市建筑给予过分关注,将自己的建筑作品打造的色彩斑斓,未将建筑跟周围环境色彩的协调考虑在内,使得有些城市变成“大花脸”,直接影响着城市建筑外观色彩的整体统一性,使得城市色彩欠缺一致的色彩韵律,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

2.2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欠缺文化底蕴

在凌驾于城市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城市建筑色彩得以酝酿与发展,在外观设计中运用色彩的时候需将实际的地域文化背景情况充分考虑在内。可是,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新型的工艺、材料、技术被普及推广使用,使得人们可以随意地实施色彩利用,再加之便利的交通条件与现代化传媒,文化屏障得以突破,方便人们彼此模仿与学习,逐步形成所谓的城市建筑色彩潮流取向,抹去了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各个地方的建筑色彩有着许多雷同之处。城市商业建筑的色彩大致相同。

2.3城市总体布局与城市视觉景观下色彩规划不适应

目前,我国所进行的行政区域划分经常会使各个城市之间欠缺应有的必要沟通,地区资源同时难以实现系统性高效整合运用,严重的会出现转移环境污染等等问题。譬如说,广场以及市行政中心的色彩需相对凝重些,商业区则需活跃些居住需素雅些,旅游区则强调赏心悦目,立交桥这类的大型基础设施的混凝土本色则能够将力量感突显出来,若是对其进行粉刷则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在实际的城市建筑外观设计规划中由于对色彩的不合理利用以及其与城市总体布局的不适应,导致城市的特色难以展现,人们的工作生活易受到消极影响。

2.4城市发展方向与视觉景观下城市色彩规划出现偏差

近年来,我国经济获得迅猛发展,人们实现日益渴求的色彩自由愿望,但是,随之带来较多的负面消极影响。突出表现为城市的发展方向跟视觉景观下的城市色彩规划出现一定的偏差,在城市建筑规划中,摧毁较多城市优秀传统建筑,其被大量的色彩迥异的现代主义建筑所取代,在实际的发展进程中破坏城市的传承色调,新兴起来并建设完成的现代建筑色彩未能够构成和谐城市景观。有些中小城市为实现自身形象的快速改变,急于打造城市标志性建筑,盲目贪大求洋,一味照搬西方城市流行元素,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目的,严重时还会造成光污染,使得城市发展严重偏离城市色彩规划轨道。

3. 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实施的色彩规划所应遵循的相关原则

3.1原则之塑造良好的城市特色

针对城市的地方文化特色进行详细研究并将其充分体现出来,运用色彩实现对城市空间特色的有效表达与塑造。

3.2原则之彰显城市美学因素

通过合理地搭配与使用色彩,实现城市建筑外观色彩的协调统一,使得城市独有的格局特点充分彰显,使其能够跟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实现协调,基于美学因素,将城市自身具有的自然特色体现出来。

3.3原则之以人为本

将人的生活经验以及体验作为主要基础,从人的角度出发来衡量,在认真研究人针对色彩所形成心里感受与生理反应的条件下,有效实施城市建筑外观设计的色彩规划运用。

3.4原则之协调于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我国很多城市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较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针对这些城市进行建筑外观色彩设计规划的时候,需传承文化,保持传统色调,珍惜历史文化资源,在借鉴以及保护该城市历史文化的同时将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在此基础上,合理提取保护以及维持强化,彰显色彩对于历史的延续。

3.5原则之实现对城市不同分区结构的有效运用

这就要求城市建筑外观色彩需跟城市空间结构特点相一致,定位合理,展开有效的分区规划,将分要素与分系统控制理念充分体现出来。

3.6原则之可操作性

就视觉景观对城市色彩规划的可操作性展开的研究分析,一是补充与健全完善城市的整体性规划,使之成为下阶段设计规划的相应依据,二是跟城市规划管理协调统一,使得所获得成果可实现便捷操作。

4.城市建筑外观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将城市特色更高地突显出来是实施城市色彩规划的主要目标,在视觉景观基础上,运用便于操作且科学合理的色彩体系来完成城市建筑外观设计,经过对视觉景观统一性、层次感以及关联性等等合理研究,获取相应的规划成果。构建相应的数据库,分析色彩因素,确立相关理念,科学总结城市建筑外观设计色彩应用经验。

4.1构建合理的城市建筑外观设计色彩规划评价机制

针对城市建筑色彩规划所实施的规划涵盖有两个层面意义内容,即其既可作为城市设计规划的基础性依据,同时又检验着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有视觉美学与文化两个层面。就视觉美学层面来说,所实施的评价通常是将色彩学理论作为重要的基础来评判城市建筑外观色彩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也就说在参考色彩的明度与彩度、色相这些基本属性的基础上,依照色彩的对比调和原则,判断各类城市元素所构成的色彩景观能够符合相应的和谐美观标准。就文化层面而言,由保护地域人文环境的角度来看,所实施的评价是指考察城市是否具备有能够将城市历史传统文化地域色彩特别表现出来,考察城市能够运用适当的形式来将地方文化色彩突出展现出来,并与之相互呼应。

第5篇

摘要:本文以低碳经济作为视角,对我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从三方面加以分析,并针对原因,从政府、产业、企业等层面提出了行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低碳经济;建筑业;现状;对策

当前,能源滥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影响已经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如何合理运用能源,加快社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重视。本文从现代建筑发展角度,对此分析和探讨。

1我国建筑业现状与存在问题

1.1建筑设计规划需要改进

在我国,住房建筑设计规划方面多存在着规范要求难以落实现象,即使少数达到此标准的房屋也多采光不好,通风不好,存在设计方面严重问题。

1.2建筑材料和能源利用隐患明业

目前,大多数建筑工地使用的材料消耗高,污染高,效果差。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型能源采用较少,多应用煤炭和石油。1.3节能标准与国际标准尚有差距目前,我国现有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远高于发达国家,虽然上海北京等推行低碳经济已有进步,但在该领域,我国仍是初步探索阶段,运行体制和路线技术图均不成熟,且低碳计算体系不清晰是事实。1.4参与面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在我国,由于低碳经济尚刚起步,在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实现行业健康发展合力不足,相关管理体制,尚没有进行强制实施。

2原因分析

2.1我国正处于两化进程初级阶段

我国因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初级阶段,大量人口进入城市令建筑业迅速发展,但因建筑用地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严重不合理,浪费严重,采暖造成空气污染程度远高于国际标准,这与“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等政策,存在尖锐矛盾。

2.2行业管理监管水平需要提高

开发商在进行新建筑开发时,多避免使用高质量、节能效果好的建筑材料;有的开发商偷工减料节约成本,使保温隔热效果大幅度降低能源浪费严重;此外,商业建筑中大量使用高耗能空调,使冷冻机和冷却塔的工作效率降低、输配系统方面存在高能耗;特别是在过渡季节,大量运行空调,热回收措施安装的少,都造成能量存在严重的“跑冒滴漏”。

2.3新技术开发与老建应用滞后

(1)智能建筑项目设计标准较高,但其在建成后开通率却很低。其主要原因是IT服务商的后期支持不够,维护服务滞后。作为管理者和使用者物业单位的专业水平不够,不能在发生问题后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最终造成能源浪费。

(2)老化建筑节水器具推广难,污水收集管网达不到配套标准,供水管网多已经老化,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递增,再生利用效率低下;供热采暖系统是串联的等,都造成能源浪费更加严重。

3加快建筑业低碳化发展有效对策

3.1政府层面应做的工作

(1)进一步对绿色建筑法规体系加以完善。

(2)出台有效的绿色建筑政策。核心是要做到,强制推广与激励先进相结合。做法是,以政府投资开发绿色建筑为突破口,引领示范,做到先试点,后推广;特别是新开发的要满足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还要在财税方面出台激励政策,做好财政资金扶持和鼓励。

(3)加大扩大绿色建筑示范力度。发挥中央财政资金作用,实施绿色建筑的单体绿色建筑和城区或小城镇的区域性示范。

(4)加大绿色建筑的相关知识理论的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媒体全方面宣传绿色建筑理念,新技术新产品知识普及等,提高全民节能意识。

3.2产业层面应做的工作

(1)构建新的标准体系。对现有的规范,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如《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按照国际标准,加以修订和完善,从规划、设计开始,到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等各环节,进行规范,使现有的绿色建筑改造评价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2)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主要应从加快与绿色建筑材料,与之配套产品,打造相关设备产业化基地,为抓手,加大管理力度,努力形成各加合理的市场环境、投融资机制,加大绿色建筑服务行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专业人员队伍培训。

(3)大力发展交易市场。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立足当前和长远需要,按国际规则,建立符合国内需求的碳市场交易平台。

3.3企业层面应做的工作

(1)进一步抓好绿色建筑产品技术支持体系完善和研究。企业应以《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推广目录》为基础,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到完善机制,健全队伍,加大组织技术研究力度,通过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和消化国际先进技术理念,加强自主创新,开发适合国情,满足国内需求的绿色建筑新型材料。

(2)大力采用新技术、新建材和新型清洁能源。要坚持促进建筑行业碳排放的降低,将低碳经济贯彻始终,做到使用新型施工技术,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在建筑施工中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3)加大主营业务调整力度。建筑施工企业,把主营业务调整作为减排增效的有效手段。如,建筑施工企业要将投资方向向水电投资、风力投资、太阳能应用投资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方向转变,促使企业通过主营业务调整,实现经济效益增加,碳排放量持续减少。

综上所述,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建筑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正在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将会实现新的突破和改善,获得更大的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群胜,罗兰.环境友好设计与低碳经济[J].工业技术经济,2009(9):127~129.

[2]梁保钢.浅议建筑节能[J].山西建筑,2006(17):210.

第6篇

关键词: 商业建筑; 动线设计; 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1.外部动线设计

商业中心的动线设计必须考虑与外部交通的无缝对接, 这样才能达到聚集客流的效果。联系外部交通动线系统主要包括商业广场出入口、 市政接口、 车流进出动线、 人流动线、 物流动线、 消防动线。

1.1 外部交通联系方式

交通的易达性和外部人流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联系外部道路与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连结,能够扩大购物中心的辐射范围, 扩大其商圈, 方便购物者到达以及货流运送。外部交通形式一般分为: 轨道交通、 自驾车、 公交车、 步行等形式。可以将交通出入口和扶梯电梯、 商业门庭等结合, 有效串联人流。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一般能提供最大的人流, 对商业的发展有积极地作用。一般的商业中心都把与轨道交通的连接设计作为其外部通接口的必要条件之一。

自驾车: 随着家庭车的拥有量增加, 自驾车将成为今后较为普遍的购物方式。设置足够的停车场是保证商业中心有足够人流的必要条件。商业中心会提供相应容量的停车库或停车场; 在市郊, 以地面停车和立体停车为主; 在市中心以地下停车库结合城市道路停车为主。

巴士: 作为以上两种客流的补充, 商业中心会结合停车场布置一定数量的巴士站。这同样为消费者提供了易达性, 甚至还会依靠商业中心发展而成为换乘中心。步行或非机动车: 一般在市中心的商业中心, 消费者会选择步行作为就近消费或约会的交通方式。因此, 位于市中心的商业中心都非常重视建筑的出入口与城市空间的设计, 营造景观, 吸引客流。在动线设计时, 有效分析客源交通形式, 并设置有效的人车聚散外部空间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1.2 外部商业辅助空间

(1) 商业广场

大型商业项目都要设置广场, 它既是人流聚散集中场地, 也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为顾客提供一个游玩及观景平台场所;同时,它也可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 形成商业黄金点; 从而聚敛人气, 成为城市公共活动的载体。商业广场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比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 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 提升局部商业价值。同时, 商业广场通常和室内外出入口相联系, 是人流、 车流动线的交通枢纽。商业广场可以和室外停车有效结合, 成为联系外部交通联系的节点之一, 丰富空间体验和感受。

(2) 停车场

对于大型商业中心而言,停车场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易达性, 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设计时要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及的士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地分流, 避免人流车流的交叉、 混乱产生负面影响。一般规划停车场进出口时, 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出入口应设于交通量较少的非主道路上。若一定要设于较大车辆的道路上时,必须在出入口处向内外缩若干距离以便车辆进去。

②应配合道路的车行方向, 采用单向进出, 避免由于车辆过于集中堵塞。

③停车出入口和人行出入口要有效分离又有机结合, 保证车流的便捷性与人流的安全性。

④采用效果较高得收费系统以节省车辆进出的时间。

2.内部动线设计

对于商业中心来说, 往往在立项选址时, 就已经对外部交通组织进行了分析,有效的外部交通体系是支撑商业中心的相对客观条件。相对外部动线, 商业中心的内部动线设计更为重要。内部交通动线的规划方案必须从总体上考虑商业的各业态平衡, 适用所有商户均可得到最大客流量,最大可能性规避商业死角。内部动线设计的关键是人流组织而不是交通组织, 主要核心问题是:其一,分析商业人流的步行特征和购物逛街的心理模式; 其二, 有效设置主力店等业态形式对人流的带动作用; 其三,有效设计平面人流动向、 竖向人流动向的引导性人流交通设置;其四, 有效设置中庭、 走道等节点要素, 能有机串联水平、垂直人流 (见图 1)。相应的几个重要设计原则有:

(1) 面积控制原则,根据业态特点及营业规模有效设置业态面积在动线中的比例;

(2)最长动线原则, 最大限度的让人流经过更多地商店门口, 同时又不能让路线太长以取得最佳购物线路;

(3)易达性原则, 以更多的物业单元和走道相连, 做到尽可能的可视和可达。同时均衡主次动线的人流量, 设置好收银、 卫生间等辅助功能空间;

(4)空间节点聚散原则, 中庭有聚散人流、 增加商铺沿街面、 延长空间线路等作用。通过有效设计空间节点起到人流的拉动和聚散作用, 成为动

图 1 和图 2、 平面交通、 垂直交通有机结合示意图内部动线设计系统主要包括入口及大堂、 水平动线、 楼层间垂直动线、 室内中庭等节点。在设计内部动线时, 首先合理布置业态是动线设计的前提,根据不同的楼层和位置布置适宜的业态。商业的主要租金收入来自于各种中小型店铺, 中小型店铺经营灵活, 赢利能力高, 平均租金水平远远高于主力店, 是商业主要租金收入的贡献者。同时, 也应注意商家租赁面积与租金体系的平衡问题。建立最高利润与最低风险的平衡点就要找出最佳的投资回报方式。合理的投资回报方式应从低风险出发, 制造出高利润。动线的设计也是根据不同业态的需求和特点进行有效串联,从而获得最大的商业价值。

2.1 入口及大堂

入口大门是商业购物中心尤为重要的空间形象标志,也是重要的空间动线指引。因而, 也应该带有明显易辨的特性, 且对外部环境要有一定的视觉形象冲击。此外, 要将购物中心名称及图案标志进行显著地展现, 购物中心的人口应大而显著, 体现出综合的形象视觉系统。

2.2 楼层间垂直动线

垂直动线主要是指运输人流的电梯设计,主要包括自动扶梯、 自动步行梯和垂直电梯。一般而言, 自动扶梯和电梯的数量由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和人流情况来决定,并且电梯与过道衔接处的空间应宽于过道。而自动扶梯布置, 一般采用交叉式的剪刀梯形式,这样才能让人流很顺利地到达购物中心的每一层。自动扶梯的数量应按客流、 通道宽度等因素计算得出, 但须满足舒适性的原则。自动步行梯与自动扶梯相比较而言,优势在于可以承载婴儿车及手推车, 且没有台阶。在购物中心内, 如果大型超市设在二楼, 最好是采用自动步行梯上下联系。尤其是下行时, 自动步行道更方便于购买日用品或食品较多的顾客。在楼层之间设立的垂直电梯,应位于购物中心的边缘地方或不影响商铺可见性的位置。同时要离购物中心的出入口有一定距离, 以使消费者尽量使用手扶梯流动。当然, 中庭观光梯除外。总之, 富有趣味的垂直交通工具, 能够创造活力和动感, 激发购物者登高购物的欲望。

2.3 室内节点

室内节点包括道路交叉、 汇聚点、 休息点、 业态、 功能区转换处、 简单的人流聚集点、 小广场、 中庭。无论是哑铃型带型街面,还是环形街面, 室内节点是成为商业店铺的人流带动点, 有效设计室内空间节点, 是激活各街铺的有力保障。商业动线的节点, 根据性质不同, 分别承担着分流、 聚流、 转换的作用。顾客受节点的视觉刺激, 从行进状态转为驻足观赏或短暂休息。或将从主通道引导来的人流通过节点分流出去, 导向其它功能区; 或将分散的人群聚拢, 形成局部焦点。顾客经过一段时间的参观、 购物, 通过节点的功能设计或提高、 或缓和、 或转变大脑兴奋点, 以保持新鲜感。通常在内部人流动线设计中每隔 20~30m应设置兴趣节点和休息节点, 核心兴趣节点最好不要超过 250m。成功的节点, 既要实现功能与空间的结合, 又要与整体环境相呼应。在大型购物中心内, 按空间挑高庭院节点位置划分, 可分为门庭、 中庭和边庭, 人们通常都习惯统称为中庭。通常中庭有交通组织核心、 展示作用核心、 多功能载体等功能。中庭经常作为购物中心的焦点,这既是垂直交通组织的关键点和集散地,也是步行空间的序列,人流集中且流量很大。它一方面是购物以外的活动场所, 如流行展示、 动态表演、 休息等; 另一方面也是最可能鼓励人流上行的地方。因此, 中庭设计和中庭垂直交通能否促使人流向上运动,是决定上层商铺客流量的关键。

3.结语

优秀的动线设计不仅要设计精心,更重要的是设计要合乎消费者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客流导向系统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商业区出现盲区和死角, 创造高价值的商业空间。在考虑顾客浏览商品和购物感受的同时, 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自然舒适、 轻松愉悦的购物环境。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动线分析;雕塑;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阎良位于古城西安东北部,距市中心70公里,总面积244平方公里,地处渭北地区中心位置,是中国的航空城。

大营房位于阎良中心地带,是一片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老城区。现如今要重新规划改造这片城区,这不仅为阎良城市建设起到了空间环境质量的改进,而且还改进了人的生活质量,这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设计改造!它不仅要对大营房整个空间进行整体构思和重新安排,更要以人为主体,因此建立阎良地标型的商业综合体是不可或缺的,中航城市广场呼之欲出!

中航城市广场在大营房区域建设,其特点是依托阎良航空城,以中国航空人的精神,成就城市辉煌梦想的理念,进行商业开发与规划[1]。由于本项目位于阎良中心地带,因此,此处的商业动线要讲究连贯。在规划中要考虑拆迁和新建的种种问题,这无疑在城市规划中是最综合、最具有挑战性的一类。考虑到繁琐的拆迁、综合性的地貌改造以及东西两侧的动线比较弱等特点,中航城市广场将通过采取不同的情景化手法将人流引向商业综合体。

1广场人流量动线分析

人流量动线是商业综合体的骨架,商业综合体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人流动线的设计和规划上[2]。人流动线设计是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主脉,中航城市广场商业综合体人流动线设计规划将指导整个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见图1)。这里我们先从人流动线概述、人流动线人性化研究开始分析。

图1人流量动线图

中航城市广场连通商业风情街――后街业态区域,人流动线主要分为人流入口、社区入口、车辆出入口、未来人流入口这四条主线路。在这其中还有三条辅线路为较强车流动线、较弱车流动线与较强人流动线。通过这四条主线路和三条辅线路,可以概括为水平人流动线和垂直人流动线,这些动线在空间上的塑造,使商铺各个铺位都能充分展示,通过主力店和有特色的中庭店的吸引、最大限度的让人流经过各家商铺。这就好比一磁铁,聚集了大量的能量,拉动了人群的有效流动,使逛商铺的人群均衡分配, 这就是中航城市广场人流分配的特点。

中航城市广场南北方向各有两个出入口,南侧及东西分布了其他楼宇主要出入口,而景观人流主要来自商业区的北侧及东侧,南侧为次要人流方向,人流主动线基本环绕围合商业楼宇,主要分布在北侧及东侧,南侧为商业后街漫步休闲人流为主,景观设计方案功能分区主要由前广场区、后街商业区及东侧广场区为主,配以东西两条商业过渡带及停车区组成。这些考虑充分的人流动线人性化的研究分析,通过水平与垂直这种空间序列的组织、整体感的设计塑造,打造出魅力的空间,最终吸引和引导人流。

2广场雕塑小品设计

中航城市广场雕塑小品设计上以“生命活力”为设计理念,以“天空树”雕塑小品作为方案表达载体。设计力求融入西式风情(美欧小镇购物街模式)和购物环境(橱窗式购物),结合阎良区航空城人民的审美情结,在中航城市广场商业中心的西北入口处配置“天空树”装饰小品(见图2)。这种具有不可复制的招示作用的雕塑,与中航城市广场人流相互呼应,又相互独立,空间感的设计基于建筑规划框架,通过建筑形式与地面铺装相呼应,营造开放、半开放、独立消费体验空间。中航城市广场商业中心通过水景、天空树、广告柱作为项目商业展示面。

图2广场雕塑分布图 图3 后街效果图

风情街区设置不同尺度的商户延展空间,结合情景雕塑、景墙、改造的大门,营造时空穿越的情景街区,丰富步行街购物的趣味性,为城市生活塑造一个理想的购物、娱乐聚集场地[3]。此处我们要打造阎良饮吧一条街――后街,这里为每个商户设立室外独立的空间,扩大了他们的经营面积,设有咖啡茶座、西式冷餐、户外凉亭,结合箱体绿化、灯具照明、雕塑、水景的设计,营造出风情街的感官效果,相信能为生活在航空城的人们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聚会、休闲、浪漫场所(见图3)。

3广场绿化景观设计

中航城市广场的绿化景观设计方面,用意打破普通的方正格局,采用一些三角形式的花坛组合成现代时尚的元素,营造热闹、前卫的氛围感。运用三角形式的绿篱花坛和草皮、花灌木、乔木组合成一个个立体的空间,从而把楼前主广场区、停车区、景观过渡带区、后街商业区、航空文化区合理分配。最终为整个设计增加了序列感和三维立体感,丰富了人的视觉层次,增强了商业氛围的活跃感,从景观营造方面提高了商业地块的品位和地位。

中航城市广场的北侧景观主要以广场铺装的开阔空间为主,配以绿化带点缀,加以具有招示标志的logo及情景雕塑使整条街区富有一定特色。景观方案铺装总面积约9589平米,绿化面积约为1500平米,水景面积约为68平米。打造优雅而不张扬,奢华而不浮华高品质休闲商业综合街区。

商业街区主要围绕可经营的再生空间营造,在尽可能保持场地对建筑外立面开敞的同时,利用植栽、艺术构筑物与建筑本身围合创作一个更多人性化尺度、艺术精神的再生空间,并且以这些空间为基础,利用售货亭和户外家具营建景观化的购物消费外场,让季节销售、节庆商演和公共艺术活动主导景观场地的动态使用。针对街区狭长背街区域,方案针对性的提出了艺术化、景观化解决方案,使原本僵冷的场地变成可经营、可盈利的景观空间[4]。

局部绿化方案中,跟进对阎良区公园北路种植的实地考察,现在的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隔离带破旧严重,对此进行了拆除,将原有行道树移除,并设计种植国槐29棵,下层套种大叶黄杨篱与红叶石楠篱交替种植,已达到良好的隔离作用和美化街道的效果,有些植被的叶子会根据季节变化变换颜色,比如红枫,夏天时是绿色,秋天是红色。商业建筑楼前种植池内,设计种植小叶女贞篱,并种植丛生大叶女贞,达到点缀街景的目的(见图4)。因此中航城市广场的景观种植中,我们保留了原有芭蕉及原有的法桐,种植丛生大叶女贞,增加色叶季相变化,下层套种红枫,配种小叶女贞篱与金叶女贞篱以及毛鹃,并配种红叶石楠球,搭配大叶黄杨球组团种植,形成完整的有层次的组团种植(见图5)。

图4 种植配套分析图图5植被效果图

4结语

通过规划设计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中航城市广场的功能主要包括:集会功能、商业贸易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绿化功能以及起到了整合阎良中心地带繁乱无章的区域规划功能。

(2)影响中航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实践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社会经济条件、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原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规划)和微观(广场的性质和功能、广场位置规模和人流量、广场原有条件、广场的空间环境、广场环境要素)两方面。在人流动向规划方面,需要调研分析人流习惯的动向、大众行为消费心理和设计者对区域的简单细化等方面。中航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是这些方方面面的因素以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表现的结果。

(3)中航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充分把握阎良区中心空间体系分布系统原则、控制绿化比例、考虑人群消费的方式、突出阎良区航空城个性创造的特征、重视公众参与的社会性原则。

(4)为了打造出属于阎良航空城自己的商业综合体,中航城市广场在效益方面不仅包括景观效益、生态效益,还包括了符合这片航空城的社会效益,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

(5)结合众多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与成功实践实例的分析与总结,探讨了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的趋势,在阎良这片航空土地上进行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促进阎良区经济与商业的发展,最终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石丽. 地域文化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寻求与表达[D]. 西安:长安大学,2008.

[2] 陈.对城市广场的理解与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3).

第8篇

关键字:建筑空间;城市;文化

Abstract:In this paper, city building space design and cultural building space design are analysed, and hope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for future city space design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the promotion and reference.

Key Words:Building space;City;Culture

建筑空间是人们为了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运用各种建筑主要要素与形式所构成的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统称。主要包括了墙、地面、屋顶、门窗等围城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山峦、水面、街道、广场等形式建筑的外部空间。不同的建筑思想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间格局,使得建筑单体与单体之间,单体与城市之间形成空间的连续性。影响空间连续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建筑单体与城市整体布局,我们称之为“城市建筑空间”;另一个方面是建筑本身的文化体现以及建筑所处的整体文化环境,我们称之为文化建筑空间。下面我们就以上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城市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设计注重实体、空间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与城市设计不谋而合,因此,两者在城市设计中呈连续性的关系。建筑从其本身来讲是一个有机的体块,它是城市空间组成的一部分,建筑单体的表皮和外壳可以称之为城市空间的内壁。在城市中,无论是商业建筑、住宅建筑、行政建筑等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它们具有形态上的连续性,建筑的实体与空间则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分割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是空的,但要想使物体与物体之间产生连续性,就要利用物体与物体的外在特征产生连贯性,进而使得空间具有连续性。建筑单体之间的连续性决定了城市整体给人的视觉感觉。

建筑即是实体又是空间,而在空间与实体当中,空间是最具有价值的,它不仅蕴含着环境、文化、社会习惯等因素,空间的大小、形状和方向还可以进一步的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大而辽阔的空间可以使得人们心情愉悦,可以促使人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相对较小的较为狭窄的空间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消极的,倦怠的心理,进而对生活失去信心,有甚者会因此而患病。生活在现代的大多是,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从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空间设计对整个城市的整体效果以及人们的生活影响是深远的,是巨大的。纵观全世界的城市建筑,建筑空间的形式与建筑的不同功能有着莫大的关系。如商业区、政府行政部门、文化教育机构等,这些建筑由于其使用功能不同,空间的设计手法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可以归纳一下,城市建筑空间的设计主要基于建筑的使用功能,现阶段建筑的使用主要分为居住空间、活动空间以及娱乐空间,因此,我们在今后的设计中对于建筑空间的设计要以此为基础,综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建筑周边环境以及城市整体环境等因素,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空间。

二、文化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的连续性是城市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在设计中可以将建筑空间组成一个井然有序的路径,那么,这种路径便可以使得人们从心理上得到持续的和谐感,达到了这样的效果才可以说完成了城市设计的一部分,因为城市空间设计除了建筑空间外还有诸多空间因素存在,将这些空间因素全部结合在一起才能算真正的获得了成功。

现在城市内有很多诸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天文馆、文化宫、少年宫等文化教育性建筑,由于各自的使用功能不同,建筑空间的设计也是不同的。我们就以大家所熟知的博物馆为例。博物馆建筑在欧美很多城市中建造的数量很多,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CPM、CTM、SM模式,每种模式的选址都与城市整体空间有直接关系。

CPM模式是城市核心地段、中央广场公园、博物馆的简称,博物馆建筑与城市中央的大面积绿地、公共广场、公共公园形成城市的核心文化、休闲区,从而体现博物馆建筑的重要性。这种布局在古希腊的雅典卫城以及现在的美国纽约、费城、华盛顿等城市均有体现。

CTM模式是指将博物馆建筑的基址选在交通便利的位置,也就是与城市道路相邻,以此保证便捷的交通,增加博物馆参观的人数。这种博物馆建筑在城市空间中选址,使得博物馆建筑融入繁华的城市交通中,形象更加的亲民。

SM模式是一种位于城区之外的,或者偏僻地区的博物馆建筑,为特殊基址、博物馆的简称,也就是特殊地段的博物馆建筑。这种博物馆一般要求比较特殊,通常选址在古遗迹或名人故居,建筑空间及环境的设置更加困难,不仅要考虑新旧建筑的完好结合,还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三、结语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城市人的一切生产、生活、娱乐和消费都离不开建筑。因此,说建筑是城市物质因素的组成部分,不如说建筑是决定城市文化色彩的束身衣。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现代都市的特色,我们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组织、科学搭配各种功能空间,充分考虑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精心的设计出以人为本的建筑,为人们创造更好的、更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曹灿景.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设计[J].科技信息.200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