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法制宣传

大学生法制宣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8 16:51: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法制宣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法制宣传

第1篇

(一)招纳新成员。以便以后更多活动的开展和机构内部的有效运行。

(二)理顺内部机制。规范法律援助业务活动,增强成员的责任感、纪律性和奉献精神;完善值班制度,成员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不到值班过程中,不可干闲杂之事,热心接待来访人员,对于所咨询的案件一定尽力做到给与圆满答复,真正做好法律援助服务工作。

(三)建立健全法律援助人员奖惩激励机制。考虑每学期进行一次评定。并适当考虑学习成绩。测评中,对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奖励,对不称职者由中心给予批评、警告、严重警告、开出中心等处分,坚持实行“末位淘汰”制,以在本中心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与学习氛围。

(四)为了更好的提高我院学生法律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本中心本学期计划带动促进模拟仲裁庭的成立。希望通过此活动让同学在参与的过程中更多的解仲裁程序,掌握更多的纠纷解决途径,提高司法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司法工作做好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

(五)每周末制作了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等为主题的海报及宣传板。学校内做好面向在校生的法律宣传服务工作。

(六)为促进成员水平提高。一般法律知识的培训及重点训练。特别是进行法制宣传活动之前,老师对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必要时对老师培训内容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成绩加入学期末本中心测评成绩,以督促法院内部成员的学习积极性,为更好的提供法律服务做好理论积累。

(七)驻济高校开展联谊活动。积极学习其先进经验。同时,与其它驻济高校的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协作,交流活动经验,加强理论研究,积极探讨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案件,建立良好稳定持久的合作关系。

(八)面向学校、社会举办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

1下乡、进社区重新启用旧实践基地

1、制作海报张贴。

2、向小区居民发放印制宣传资料。

3、现场解答法律咨询。

2走访女子监狱对监狱在押罪犯开展结对帮教活动。

3紧紧围绕“树立法律权威。共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采用墙报、海报、板块等形式开辟法制宣传园地,制作普法标语。

1、开展法律援助图片展、法制电影放映。

2、法律进宿舍。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法制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正确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每学期我校法学院都要组织优秀的法学专业学生,校园里开展多次法律知识现场咨询活动。

4、开展法律援助有奖征文活动:开展以“加强和改进法律援助工作。征文可分“看法援”法援实践”法援人心得”等篇目。

5、争取和山东经济学院校报合作。

6、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以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

第2篇

1.法制宣传教育氛围不浓有的学校虽然制订了完善的法制宣传教育计划,却由于缺乏法律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法制社会实践活动,并不能够引起师生足够关注。学校开展的法制宣传教育,通常只是局限于偶尔开展法制报告、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普法考试,制作板报、横幅标语等,形式主义严重。大学生的课外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是缺少法律社团活动和组织,普法工作没有常态化开展,没有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致使学生积极性不高,法制宣传教育收效甚微。

2.法制宣传教育地位不独立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法制宣传教育一般都从属于德育教育,仍然作为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专门的普法课程和教材,没有自身的独立地位。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只是在大一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获得。而该门课教材总共七章,有关法律知识的部分只有两章多一点,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德育教育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42个学时,能够分配给法律部分的课时少得可怜,只有9个学时,法制教育完全只是德育教育的一个补充。在区区9个学时内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识、增加多少法律素养几乎是不可能的,更难以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

3.法制宣传教育师资力量薄弱高校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多倚重学校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师资一般都是由社科部教师、辅导员或者政工干部担任。他们的专业绝大多数都不是法律专业毕业,他们实际掌握的法律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特别是对新近出台的有关法律了解更少,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法律实践经验少,很难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对法律知识作深入浅出的讲解,通常只能照本宣科,难以让学生真正领会到学习法律对建设法治国家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意义,法制教育效果低。

二、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实施途径

1.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认识思想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对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地位、目的和作用等的清醒认识,无视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学校教育实践仍然沿用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不会有法制宣传教育实际工作上的重视和落实,就必然影响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因此,高校党政领导必须要深刻认识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识到它是学校党务和校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基础,是促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把它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来对待,切实抓紧抓好。

2.建立法制宣传教育专职领导机构法制宣传教育不仅需要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产生影响,营造氛围,更需要注重日常潜移默化和点滴渗透的宣传教育工作。因此,应当成立由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常务办事机构,指定专人专职负责日常法制宣传教育协调工作,各基层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组织。这些组织机构,要明确分工、任务和职责,将法制宣传工作作为日常抓不懈的核心工作,保证法制宣传教育任务的落实,进而提高高校广大干部和师生的法律素质。

3.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师资和经费保障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关键。高校应当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法制宣传教育师资队伍,这些教师不仅要深谙教育规律,而且还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这支队伍的组成,可以包括社科部讲授法律基础课的教师,法制宣传教育专职领导机构的工作人员,各基层单位从事法制宣传教育的人员,工会、共青团中从事法制宣传教育的人员等。不同的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还可以邀请校外一些优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来学校指导工作,聘请一些法律专家来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讲座等,壮大高校法制宣传教育师资队伍。这样,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形成一支具有相当水准的精干的专、兼职法制宣传教育师资队伍。学校应当在年度经费预算中设立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购置教材、图片、音像制品等普法教育资料以及必需的宣传设备,保障普法师资和骨干的培训经费,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4.拓展法制宣传教育形式法制宣传教育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主题鲜明的有奖征文、法制演讲、辩论赛、专题论坛、知识竞赛、案例分析会、法律节目演出以及旁听法院一些典型案件的庭审等活动,使学生能在自主参与、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和启迪。如今,人们生活已进入了数字和网络时代,影视、网络等传媒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优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比如,我们首先可以运用校园网络资源创设普法宣传教育网站,网站栏目的内容设计涵盖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制度与案例等各方面,定期更新,并通过学校服务器与中国普法网、省级普法网等建立链接,传播更多法制宣传教育信息,同时组织师生参与“中国普法”官方微博法律知识竞赛等方面的普法教育活动。再有,在法律基础课时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法制题材影视片,利用中央电视台制作的今日说法、普法栏目剧等栏目中相关的内容,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加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另外,还可以利用高校的广播、校报、学报等各类媒体办好普法节目、专栏,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

第3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98一03

党的十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要求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高校作为大学生接受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在大学生法制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我国高校法制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发展经历了由普及法律常识到增进法律意识再到提升法律素质的奠基阶段、巩固阶段和发展阶段。作为高级阶段的发展目标,提升法律素质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实践过程,是在制度化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生成途径中形成的,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基本认知规律对创新高校法制教育理论、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是增强高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目前,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和极少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效果甚微,实效性不强,很难满足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和渴望。现阶段,高校法制教育重在提高法律素质,培养法制观念,需从建构主义视角加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意义性和情境性,并以此理论观点为支撑,应用于高校法制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

(一)建构主义创新高校法制教育认知方法,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

法律知识作为一般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组织部分,是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的重要前提。我国高校目前的法制教育存在重知识不重理念,重课堂不重实践,教育内容宽泛,教育手段单一、教育环境缺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法律知识的获得,导致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薄弱,制约和影响高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而建构主义尊重大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大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主动性,提倡自身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法律体系”,优化法制教育内容、剖析案例实质、培养法制观念等,提出许多有效教学方法,对现实法制教育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二)建构主义促进道德规范向法律规范的正迁移,促进法律素质的提高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性、意义性、情境性建构。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大学生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原有经验基础,在法律素质培养中借鉴道德认知,在道德规范基础上主动建构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张会峰认为法律基础教育是“介于‘问题’(知识教育)与‘主义’(价值教育)之间的教育”,“主义”教育是法律基础教育的终点。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必须有效结合,因为二者在促进人的发展和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过程中,具有他律与自律、惩罚与激励、普遍性要求与层次性要求、现实性规范与理想性追求的功能互补性。加涅的智力技能层次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过程分为三步:辨别学习一概念学习一规则学习。在法制教育中,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就应该遵从此条规律:道德与法律的正迁移一法律基础的学习一法律素质的提高,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才能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建构主义理论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应用的最新成果

“六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公民意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高校法制教育要根据这一目标,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过程,推动法制教育活动朝着这一方向发展;要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不断地更新具体的法制教育目标,以适应将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建构主义发展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它所倡导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对高校法制教育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是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建构主义视角下发展和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理论,必须树立正确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师观。

(一)以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为目标的知识观

提高法律素质、增强法治观念是高校法制教育的最终目标,法律素质的提高源于法律知识的了解运用,要求大学生法律基础学习具有主动性,通过原有法律基础知识的内部建构,并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运用法律思维解决具体问题,将具体的法律基础知识内化为法治观念,进而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因此,高校法制教育应侧重于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治理念的教育,只有这些才是把握法制教育的尺度,教育主体应该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在现有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加强道德与法理的学习,通过道德与法理原则的结合,提高大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进而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二)以增强法律运用能力为目标的学习观

高校法制教育中的知识观决定着法制教育的学习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法制教育的学习观。建构主义视域下高校法制教育学习观与其他理论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不同,它更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意义性、情境性,以期在实践中增强法律运用能力。

1.法律基础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法律基础学习是对法律体系的主观系统建构,要求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不仅要接受客观知识,还要积极主动地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变知识的单向传输为双向活动转化过程。法律具有稳定性,法律基础学习无论是自我学习还是单向的灌输都要求学习者主动地记忆,学习者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去诠释、认同新知识,赋予其一种新的意义,将其内化为“原有的经验知识”。法律素质的提高不仅要求法律知识的增多,还需要在客观的“原有的经验知识”基础上主动建构对不同法律规范的理解,增强自身法律素质。

2.法治理念培养的意义性

意义学习的主动建构活动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法制观念、法律素质的培养不同于法律规范学习,学生应把握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规则的复杂性,能从法的价值去分析、思考问题,并能在实践中维护自身及他人合法权益,真正理解践行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在要求。高校法制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高校应该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在原有经验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法的精神,运用法律思维,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

3.法律规范学习的情境性

法律规范存在于一定的假定条件中,法律条文的适用在不同的假定条件中有所不同,假定条件作为法律条文的要素之一,相当于现实情境,是大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诠释法律意义的重要因素。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具体的情境对大学生理解法律条文、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条法律条文可能适用于多种情境中,一种情境也可以适用多条法律条文。高校案例教学是学习情境性的最好诠释,从最真实的案例中、从两难的情境中建构法治精神,增强法律意识,贴近实际、易于理解是大学生建构自身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最好途径。

(三)注重自身培养的学生观

认知主义者乔森纳认为,受日常生活经验和过去学习的影响,学习者的头脑中会形成一定的知识经验,即先前经验,每一位学习者在面对新的信息时总是在自己的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以特殊的方式来建构对新信息、新问题的理解,从而形成个人的意义。在高校法制教育中,只有大学生个体主动地建构与理解法律知识,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他们接触道德观念总是先于法律知识,将社会道德具体化到个人身上就成了大学生独特的品德。因此,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通过意义建构和系统建构加强法制观念的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质。

(四)以帮助和引导为职责的教师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法律基础学习的主体,通过法律基础知识主动地理解与运用提高法律素质,即借助教师和同学等“专家”的帮助,通过对必要的法律知识的意义建构获得。在建构主义的视野下,教师的作用已不在于给予真理,而是在确定的经验领域里,在概念建构上给予学生支持和控制。高校法制教育中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要成为学生法律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强化大学生“基础课”学习,成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过程中苏格拉底式的“助产士”。

三、建构主义视域下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对策建议

加强和改进高校法制教育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意义性和和情境性,并重视学生的观点和经验,要求教师在“基础课”教学中应该遵循“少而精”的原则。针对以上原则,笔者结合建构主义相关理论主要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优化高校法制教育内容,提倡随机通达学习

高校作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其主要途径是“基础课”教学。目前,高校“基础课”教学执行"05方案”,法律基础知识部分主要分布在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两章中,内容庞杂,教学课时短,严重影响法律基础部分教学的效率和成效。因而,需要有效地利用时间,整合法制教育内容,将高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分为不同层次、不同模块,实现模块化教学,以节约课时,提高实效性;需要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以适应“05方案”的要求和教学方式的改变。随机通达学习的教学方式以其鲜明的认知性、灵活性和多元性等特点有利于促进高校法制教育中大学生法律基础学习的正迁移。

(二)采用支架式教学法,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建构主义者认为支架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起点知识应该高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现有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素质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课堂教学设置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常见的学习支架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标等,通过支架式教学可以对大学生法制素质培养提供有效帮助,使其能够顺利解决遇到的法律困惑,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将外部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它为学习者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自身学习能力,促进大学生的意义建构。

(三)提高教师自身法律素质,发挥认知学徒制教学方法的作用

教师是大学生法律素质提高的帮助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法律思维方式、法制观念等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能通过示范、指导、清晰表达、反思、探究等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对于法律条文的理解记忆,教师只能通过灌输的方法传授僵化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制观念的提高,学生跟随教师从多个角度观察、模仿“专家”在解决问题时所外化出来的认知过程,从而获得可认知的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从而逐步提高法律素质。

(四)强化实例教学,增强高校法制教育实效性

高校法制教育强调实例教学旨在增强大学生法律知识认知的真实性、具体性和实效性,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反思,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校法制教育过程中创设具体的问题情节,基于问题的分析方法,对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进行学习,即创设问题、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学习。要求学生完成对所学法律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让学生掌握对具体案例所反映的法律知识的要点、本质、精神的深刻理解,在真实的环境中去感受、领会,通过聆听或讲解所获得法律知识的适用原则、规则和法的精神实质,培养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4篇

一些理工科高校的有关部门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推进大学生法制教育宣传。形式主义严重,只是在全国法律日等特殊的时间点进行一些活动,其他时期关注很少。宣传方式陈旧,更多的是发发传单、挂个条幅、办个法律知识讲座而已,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及媒介,导致宣传教育活动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热情。此外,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对科技竞赛、评奖评优、贫困生等问题比较关注,而对法制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对学生的法制意识及知识储量现状缺乏足够了解,也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二、加强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一)切实了解大学生的法律知识状况及需求

第一,设计法律知识调查问卷,主要考察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并对已毕业学生进行信息收集,了解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对在校所学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对我校法律知识普及的意见。第二,访谈法。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一部分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的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掌握法律知识的情况,存在哪些必要法律知识的不足,以及其对法律知识的看法。

(二)充实教育内容,采取灵活的宣传方式

第一,采取情景教学法。选取一批对法律知识感兴趣、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公开的模拟法庭、法律知识小品、普法微电影等活动,让在校生在乐趣与实践中培养法制意识与逻辑,掌握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知识。第二,邀请知名的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对基本的法律知识及热点法律问题进行深入讲解,以充实普法活动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前沿知识,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第三,采取游戏竞赛与知识竞赛。小组游戏竞赛法强调小组奖励、个人责任和成功机会均等。无论基础好或差的组员,只要努力,都有可能从水平相近的人中脱颖而出,为小组赢得最高加分。这种竞赛机制充分体现了成功机会人人均等的思想,可以有效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进行法律知识普及的实践中,可以采取此项模式,充分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法意识。由有关部分或法律专家撰写统一的校法制教材,以此为基础举办一次普法知识竞赛,以班为单位,分院和年级进行,分为初赛、复赛与决赛,初赛选出各院各年级的优胜者,复赛选出各院的优胜者,决赛由各院的优胜者决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奖者进行奖励。第四,组织班级讨论。鼓励班级利用班会在高年级进行每月一次法律、案件的品评与讨论,开展“有人向你借钱不还怎么办?”“有人威胁你怎么办?”“被人欺骗怎么办”“遇到倒地老人该不该扶”等主题班会。通过学习和讨论使学生的法律意识更强,能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知法、懂法、用法。

(三)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及反馈机制

第一,建立多层次的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充分利用校内网、校内论坛、QQ、微信等网络工具及平台,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信息交流与互动平台,例如QQ群及微信的公共账号,对于法律知识信息进行实时更新,让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近法制动态,准确把握我国法制建设的脉搏。第二,集合一批有就业指导经验、有一定职业法律指导技能的老师及校外的有关专家,建立面向全院学生的就业法律咨询平台。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就业中面临的就业法律问题提供一对一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咨询平台了解法律普及机制的实际效果。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搜集在本次项目实施的各种活动中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对应地反馈各个阶段,做到充实和完善,使本项目能够循环而有效地运行。

(四)开展“普法实践”主题活动

第5篇

接上级指示精神后,校领导班子立即集体学习文件,及 时安排部署,成立了学校“法治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以 王校长为组长,杜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主任和班级安全委 员为成员的安全小组成功组建。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法治工 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法治工作校长负责制,落 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 定法治进校园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 进行具体安排部署使各项计划、 要求和任务落实到位。

同时, 我校将这次活动纳入中心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相对 应的奖励制度。加强全班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指导, 确保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立足实际,充分发挥学生法制教育主渠道作用。1 我校把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作为学校的 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 点和接受能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理论教育与 实践活动并行,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使法制教育逐步 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学习《义务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并且聘请怀远县榴 城镇土楼小学派出所李所长作法制报告,加强青少年学生守 法的养成教育,使他们懂得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养成 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法律意识。

通过搭建各种平台, 形成学校、 家庭、 社会“三位一体” 的师生法制教育宣传网络。主要做法: 1. 在校园制作法制宣传栏。强化师生法律意识,升旗 仪式上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2. 利用校园广播站时间,法制办公室选拔学生干部定 期广播,进行法制宣传。

3.借助《品德与社会》课程这个教学的平台,对学生进 行法律和思想教育,通俗地、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的危 害教育,让学生从小学会拒绝,珍惜生命。

四、开辟第二课堂,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

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班团队活动以及举办法制讲座、 法律知识竞赛、观看法制教育视频等多种形式,注重我校青2 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养成教育。首先,学校组织了一次师、 生法律知识考试。其次,积极开展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在全 校师生中开展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活动,为师生举办《道路交通法》知识讲座,并将有关图片 在校园内巡展。再次,全面开展禁毒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 学期我校都开展禁毒知识讲座,举办禁毒图片展览,发放禁 毒宣传资料、播放禁毒教育片,力争所有师生都能接受“珍 爱生命,拒绝”知识教育,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根 据本地和本校的实际,在学生中集中开展禁毒宣传教育。

五、班内积极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宣传氛围。

首先,加大遵纪守法文化氛围的建设,如教室黑板报定 期出法制教育专栏;校园广播对全体学生生进行法律法规知 识宣传与教育等。其次,引导学生懂得拨打法律服务热线和 青少年服务热线。最后,举办和开展各种法律知识竞赛、征 文、演讲、文艺演出等形式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

六、 充分利用周会课与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利用周会课、课外活动组织学生生动有趣、深入地学习 《宪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 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学 生的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抵制 不良诱惑,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还根据本班的3 实际情况召开主题班会,围绕有关法律法规,展开广泛的学 习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充分认识学法、 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加强学校青少年 法制教育,是贯彻依法治校的重要工作。我们通过开展“法 制进校园”工程,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的发生,而且能够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怀远县榴城镇 土楼小学4

法制宣传进校园工作总结_法律进校园活动总结法律进校园宣传周活动总结郭塬小学 2016.9 法律进校园宣传周活动总结我校根据县委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安排部署, 紧紧围绕 “法 律进校园”这一主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开展了青少年 律宣传教育周活动,取得了好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全面开展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周活动,学校下发了《法律进 校园》活动的实施方案。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活动周专门 领导机构,制定了活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 和措施。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法律进学校宣传周期间,我校紧紧围绕“宪法在我心”这一 主题为中心,突出重点,创新形式。通过家庭、社会、学校“三 位一体”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宣传与小学生健康成长密切 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是家长与学校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 法律法规的教育,如学校把法律法规打印成宣传单,发给学生带 回家,让学生在家与父母一起学习。使他们在学习法律法规的同 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法律素质。二是把小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列入 工作的重点。活动项目包括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法制教育片展 播、法制图片展示等。三是聘请民警来校讲课,在法律进校园宣 传教育周期间,为青少年学生上好了一堂高质量的法制课,认真 为学生辅导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 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 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四是通 过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 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理解 法律精神,尊重法律权威,增强法律意识,不断提高自觉履行法 定义务,正确维护合法权益的素质。

三、积极宣传,效果显著 通过对全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了好的效果。在法 律进学校教育周活动中学校的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如今已取得了 十分好的效果。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广大同学年普遍受到良好的法 制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维权意识,在学生 年中形成了崇法、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风尚。二是建立了法 制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教育关系,中小学生 的法制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相互配合,为小学生健康成长 营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2016 年 9 月 14 日

法制宣传进校园工作总结_学校法制宣传活动工作总结学校法制宣传活动工作总结 依据上级指示精神,我们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法制教育活动,使全 体师生的法律意识不断加强,全校初步形成了知法、懂法、守法的良 好氛围。我们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积极而 又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的进程, 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工作纳入法 制轨道,促进了学校事业健康、协调的发展,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 建设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一、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

我们认真制定了活动工作计划,统筹安排,强化管理,采取多种 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对于学校内部,我们重点围绕《教育法》 、 《义务教育法》 、 《国旗法》 、 《教师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以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 体师生认真学习,反复研讨,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 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 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在活动中,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 的工作:(一)是注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 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同志为成员的 领导小组。学校的领导亲自挂帅,把普法教育和依法治校工作摆在学 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了以校长室为龙头,以教导处为主体,以法 制教育教师、班主任为骨干,以少先队组织为依托的学法、普法工作 队伍,完善了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学校加强了与当地派出所的联 系,在当地专职法制教育工作者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工作,聘请法制副 校长来学校上法制课,进一步加强了对全体师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是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联校充分发挥校红领巾广播 台、校报、黑板报及手抄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开辟专栏,大张旗鼓 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力求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 护法,依法办事。

(三)是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为提高法制宣 传教育的效果, 聘请法制副校长进校园。

我们一方面采取 “通读法律、 法规原文与专题辅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等学习形 式,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由法制副校长统一授课;另一方面,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努 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动员 大会;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主题班报评选活动;学校进行“做守法小公 民”手抄报比赛;学校开展“做守法小公民”征文比赛; 进行“做 守法小公民”法律知识竞赛。

二、团结协作,普法依法治教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普法和依法治理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我校广大师生员 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大增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水平明显 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法制轨道,为学校事业健 康、快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了依法办事和 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

法制教育活动月中,广大教职员工重新学习了《义务教育法》 、 《教师法》 、 《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法律法规。

通过学习, 进一步增强了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遵纪守法、 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例如,广大教师通过再次认 真学习《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在明确了自己权利的同时, 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认识到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 性,摆正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教师当中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没有了; 热心帮助困难学生的多了,懒于做学生工作的少了;加强自身修养, 自觉做表率的多了,参与赌博等违法活动的杜绝了。

( 二 ) 加大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工作力度,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学 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我们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紧紧抓 住青少年学生的思想脉搏,采取多种形式,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 的实际效果。

1.加强合作,注意法制教育的社会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 社会各方面应该形成合力, 才能保证教育效果。

因此,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一是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分析案例,摆事实、讲道 理,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二是争取当地执法机关和村委的配 合,对学生在社会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三是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 形式,与家长建立联系,提高家长的素质,争取家庭的支持,加强对 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在学校内部,则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发挥少 先队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课堂、红领巾广播台、学校橱窗、 班级黑板报、晨周会、班队活动、国旗下讲话等各种宣传阵地,狠抓 普法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于校内外结合的法制教育体系的进 一步健全,增强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一直保持 0 记录。

2.立足课堂,提高法制教育的渗透性。我们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 活动课内容,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四保证” ,普遍开展法 制教育。学校除确保活动课完成法制教材规定内容外,还充分利用队 活动时间及每周的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由于思想重视, 认识到位,教学效果较好。

3.普治并举,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 使他们学法、懂法,形成认知基础,这固然是必要的,但学法必须与 守法相结合,普法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否则法制教育只能流于形式。

因此,在法制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引导青少年学生自觉运用法律这 一有力的武器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结合学习《国旗法》 ,学校严格 执行升降国旗制度,并以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使每周庄 严而隆重的升旗仪式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重要 途径。由于突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我校学生的守法意识明显增强。

第6篇

一、增强指导,普遍宣传,深化展开“五五”普法教育

1、着力注重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立。五五普法工作一启动,学校就依据上级部门请求,成立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指导小组,树立了以学校指导、各年级、团委为主体,以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指导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员(特别是政治课教员)为主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深化展开普法宣传教育,及时制定了《普法工作方案》,按步骤,有条理地把五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不时增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广度。学校经过播送、宣传栏、横幅、班级黑板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构成全方位法制宣传教育格局,营造浓重的宣传气氛,有力地进步了全校师生对“五五”普法重要性的认识,也加强了普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时稳固师生的普法认识,加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二、不时学习,明白重点,完成“五五”普法整体推进

1、不时学习《教员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维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广阔教职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律认识。

指导干部普法教育学习做好表率。展开“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后,学校行政着力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指导干部们在吃透相关法律肉体的根底上更好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教职员工普法教育学习明白职责。组织教职工重新学习了《教员法》《教育法》《未成年人维护法》等法律法规,在此根底上停止了法律学问竞赛,经过学习竞赛后,教职工遵纪违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盲目性明显进步了,也更明白了本人的义务、义务。教职工中没有发作一同违法案件,大家更加强了教好书育好人、做好示范表率的自信心和决计。

2、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加强学生学法、用法、违法的观念和认识。

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学校充沛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经过政治课、班会课等课程以及其他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法制观念和认识逐渐进步,从而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气和成熟安康理。

依照实践,让法制教育分层次。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实践和个性特征,在法制宣传教育上十分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比方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经过班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分离,每一届重生重点学习《中学德育守则》让学生对《未成年人维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立功法》等法律学问有一个初步理解,明白本人的权益和义务,为积极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法律根底。

增强协作,构成法制教育合力。对学生停止法制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共同的义务和义务,构成法制教育合力,对促进学生法律认识和行为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学校各年级在期初或期末都会发放《告家长书》,争取家庭的配合,监视教育学生知法、懂法、违法;同时学院积极谐和社会各方面力气,用浓重的法制宣传教育气氛来实在增强学生法制学习,用积极的思想指导本人的行为,做一个遵纪违法的好公民。

三、拓宽渠道,丰厚活动,进步“五五”普法教育效果

1、增强制度化建立,为普法教育夯实根底。我校依据国度公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分离学校实践,树立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构成了比拟标准、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监视检查的同时,也提高了法制教育,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实行依法治校;对学生打架斗殴、赌博、偷窃、彻夜上网、考试作弊、擅自离校等方面都作了相关规则,对违纪学生都制定了相应处置意见。引导学生由制度转化为盲目行动,真正从源头上遏制了奉公守法行为,为普法教育夯实了根底。

2、请进来,走进来,以丰厚的活动理论着普法的承诺。每学年由学校法制副校长主讲,以知法违法为主要内容,联络社会生活,分离大量的案例,使学生遭到深入的教育;约请交警大队走进校园对学生停止道路交通平安法规的宣传教育,经过交通事故图片展、观看道路交通平安教育影片、道路交通事故警示录等方式给广阔同窗上了生动的一课,使“平安第一、生命至上”的观念日益不得人心,协助广阔同窗结实树立了道路交通平安人人有责、警钟长鸣的平安观念。

3、精心组织方式多样的校内活动,让普法教育不得人心。组织法律法规学习和竞赛活动人人参与,认真学习,用开卷笔试的方式深化学习了这些法律法规,并运用于本人的理论,为学校依法治教打下扎实的根底;政教处、综治办、团委精心展开各类活动切合学生实践,从生活点滴中让他们加强法律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了学生的平安认识和法制观念,进步他们自救的才能;《消费者权益维护法》《道路交通平安法》《未成年人维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材料的发放也让师生知法、懂法,从而违法,用法。

第7篇

【关键词】传统道德;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其中传统道德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依据,它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在当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背景下,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和法制文化教育改革也具有现实价值。

一、中国传统道德以及大学生法律意识概述

尊礼重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传统道德包含了善、诚、义、公、孝、忠等内容,主要以我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其中还包括了墨家、道家、法家等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在内。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儒、墨、道、法等各家伦理思想以及佛家所说的心性之间相互影响,互相吸收,进而形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伦理道德传统[1]。我国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和支配着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传统文化对个人的生活工作以及人与人的交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传统道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道德文化的不断发扬和传承,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国各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在新时期对法律现象的认识、评价和解释,以及大学生的法律心理、法律态度以及法律观念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终决定了他们在相关法律和社会层面上的心态和行为。

二、中国传统道德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关系

中国传统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我国传统道德文化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里,形成了民族共同的心理,形成了历史性的并具有传承性的传统道德文化。当代大学生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对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传承以及发扬,有利于引导他们的法律意识更好的形成以及强化。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传统道德也有优劣好坏之分,良好的中国传统道德对于大学生系统地形成法律意识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不良的中国传统道德则会有损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甚至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具有不利的影响[2]。因此,在对大学生通过传统道德进行法律意识培养的同时,要注重对传统道德进行筛选,根据大学生自身情况,因材施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三、中国传统道德对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

中国传统道德对现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树立以及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人们思想意识的形成都来自于社会生活,当代大学生处在二十一世纪的新时期,信息时代的变化加快,我国经济以及政治的不断改革,民主建设以及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这些都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以及法律意识具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精神思想和传统文化的核心,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对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大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对于他们的思想和法律意识都具有一定的改变作用。

(二)中国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精神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文明中,一些优秀的精神思想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关于人的思想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了范仲淹的爱国情怀等等[3]。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思想和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当下,这些优秀的道德传统文化依旧具有社会道德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丰富多彩的传统道德文化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当代大学生法律精神的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传统道德能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给予补充和指引新时期环境下的当代大学生对待事物态度积极乐观,具有较强的求知欲,热衷于突破和创新,但他们也存在很多不足和弱点,比如有些学生存在集体观念不强、缺乏责任感、承受能力较弱等,还有法律意识也很薄弱,甚至有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缺乏,存在空白的现象。然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对追求公平公正,向往和平理想的法治社会的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引和借鉴。同时对大学生的行为意识也能起到约束的作用。从法律法规的认知角度出发,当代大学生心理渴望获得法律条款的实践知识,并希望使用法律武器来进行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他们需要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然而对法律的深入学习研究更需要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4]。

四、当代大学生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

代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加强的措施在大学生法治教学过程中,目前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导致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接受不够全面系统等问题。首先,进行授课的教师普遍不是法律专业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全面的法律知识教育,对法治思想了解不透彻,同时思政教师缺少法律方面教学内容的专业培训,相应的法律教学就不够专业全面。其次,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教学工作目前没有进行完全区分,多数高校法治教学只体现在教材某一章节,所占比重较小,学生重视程度不高,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放松,知识层面的模糊,相应的课程体系设计还需合理完善。再是教学方式不够新颖,还是以传统的介绍法律条例的方式居多,学生的学习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因此,高校要做好相应的教育教学体制改革,才能使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得以进一步提高。首先,进行教学体系调整和课程设计改革。针对各个高校实际情况,机制允许、条件充分的一些高校,可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拆分,单独设立《大学生法律基础教育》课程,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法律专业教师开展教学;针对部分基础相对薄弱、条件上目前还不允许法律课程单设的高校,在教师的选择上尽可能要专业化,选择部分专业的法学教师或受过专业学习的教师来进行教学工作,非法学专业的教师从事相关教学工作,需在岗前和教学中期定期不间断的组织和安排相关法律知识教学培训,可通过赴校外培训和邀请专家来校等形式进行。其次,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将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理论讲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多增加当前社会热点案例和大学生犯罪案例切入,如同桌聚餐人员相互安全责任、酒驾与车让人交通新规、校园贷等。通过以上内容,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法制宣传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法律意识。学校可以在一些有关法治的节日,比如国家宪法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等这些节日做好相应的法制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鼓励大学生踊跃参与到法制宣传工作中,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其次,学校可以进行相关的法律讲座,比如邀请当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一些法律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员来开展专业的讲座,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法律知识,从而提升法律意识。

第8篇

一、加强领导,广泛宣传,深入开展"六五"普法教育

1、着力注重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建设。

六五普法工作一启动,学校就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成立了学校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建立了以党委为龙头,以各处室、级部为主体,以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特别是政治课程教师)为骨干的学法、普法工作队伍,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按步骤,有条理地把六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不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广度。

学校通过校园网络、黑板报、横幅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形成全方位法制宣传教育格局,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有力地提高了全校师生对"六五"普法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普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积极带动社会普法宣传的同时,不断巩固师生的普法意识,增强普法教育的实效性。

二、不断学习,明确重点,实现"六五"普法整体推进

1、不断学习《教师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增强广大教职员工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领导干部普法教育学习做好表率。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后,学校党委着力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落实到日常学习中去,特别是对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使领导干部们在吃透相关法律精神的基础上更好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

教职员工普法教育学习明确职责。组织教职工重新学习了《教师法》、《教育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进行宣讲,全校正式教职工参与了此次活动。通过学习,教职工遵纪守法、依法施教、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了,也更明确了自己的义务、责任。自学校成立以来,教职工中没有发生一起违法案件,大家更增强了教好书育好人、做好示范表率的信心和决心。

2、加大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增强学生学法、用法、守法的观念和意识。

立足课堂,让法制教育进头脑。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让法制宣传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通过政治等课程以及其他各学科教育内容,将法制教育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学生法制观念和意识逐步提高,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成熟健康的心理。高一年级还利用班会课、晨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及法制教育,效果较好。

按照实际,让法制教育分层次。学校针对学生年龄实际和个性特征,在法制宣传教育上非常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比如毕业生通过班级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测试相结合,每一届新生重点学习《班级管理手册》,通过班会,让《中学生管理规定》等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积极努力学习打下扎实的法律基础。

加强合作,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制定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将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形成法制教育合力。学校各年级在节假日都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争取家庭的配合,监督教育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同时学校积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用浓厚的法制宣传教育氛围来切实加强学生法制学习,用积极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拓宽渠道,丰富活动,提高"六五"普法教育效果

1、加强制度化建设,为普法教育夯实基础。

我校根据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等,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健全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学校教师管理暂行规定》等相继出台,在监督检查的同时,也普及了法制教育,真正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实行依法治校等,对学生打架斗殴、赌博、偷窃、彻夜上网、考试作弊、擅自离校等方面都作了相关规定,对违纪学生都制定了相应处理意见。引导学生由制度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从源头上遏制了违法乱纪行为,为普法教育夯实了基础。

2、请进来,走出去,以丰富的活动实践着普法的承诺。

学期开学初,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宣传,学校与胜利派出所举行警校共建签约仪式。

3、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内活动,让普法教育深入人心。学校组织法律法规学习的活动在所有学生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人参与,认真学习,用开卷笔试的形式深入学习了这些法律法规,并运用于自己的实践,为学校依法治教打下扎实的基础;政教、学生会精心开展各类活动切合学生实际,从生活点滴中让他们增强法律意识,如"远离戒除网瘾"活动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网络道德、维护网络安全,加强网络法制意识;消防安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教师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