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8 16:51: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

第1篇

【关键词】孟子;“反求诸己”;思想政治教育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人物,是儒家思想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德育方面,孟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建树,对现代德育思想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孟子的德育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形式下德育的发展有着指导意义。现代德育的发展,大多都是借鉴中国传统的思想,加上时代的发展,又加入了很多现代教育的思想,形成了一套有现代教育意义思想的内容。

一、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中最注重的也是人内心的修养,即“持正养气”,认为后天修行的德行才使人真正的生命目标,是真正的光明大道。孟子的“持正养气”中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志与气。“志”就是意志专一,意气风发,孟子的“志”中所包含的坚定的意志力与坚持的精神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气”是指人要充满正气,做事情要光明磊落,要有刚正之气。孟子的“持正养气”说中,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坚定的精神力量与意志力。为现代教育的思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持正养气”说与孟子的性善论在一起正是重要的教育思想,教育学生要内外兼修,不仅要修人的气质,还要修人的意志。

二、孟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得到教育的主体性

道德教育不同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其具有抽象性与内隐性,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要高度重视教育的主体性。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对主体性的认识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孟子对主体性的意识强烈而鲜明,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及“反求诸己”,旨在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挖掘自身的潜能。孟子认为,每个人存在都具有其独特性,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不应成为机械的复制品,而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身的过人之处,这会极大的丰富社会,推动时代的进步。孟子对主体性的认识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导指导意义,现代学校教育应积极从孟子的道德教育理念中汲取养料,在教育活动中提升对道德教育主体性的认识,促进道德教育主体性自觉发挥。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偏差,其过分强调的教育者的地位,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地位,这造成了教育方式机械、教育内容滞后,而主体性道德教育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新型的教育方式,其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力,将教育的中心设定为受教育者,并针对教育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使教育能最大限度照顾每一位受教育者。哲学家柏拉图对填压式教学持根本否定态度,他曾从用带有讥讽的语气说,“外铄”道德教育模式能将知识灌输到没有知识的灵魂中去,能将视力放进瞎了的眼睛里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先哲的思想中得到教训和启发,针对如何发挥道德教育的主体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将理论积极联系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愿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道德的实践教育活动应融于思想政治教育中

道德的形成依赖于实践,道德的体现也基于实践,可见,实践是道德的根本载体,没有实践的道德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孟子一生致力于仕途,在社会中他努力提升自身修养,同时,他也将自身美好的道德品质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孟子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实践性集中体现在其“反求诸己”思想中。

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修炼自己,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有效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发挥自身的才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不例外,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素质水平高的合格人才。在道德实践教育中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积极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形象。道德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其不同于传统知识依靠灌输就能有成效,其需要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感知,在自我感知中实现知识的内化。第二,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道德品质的内涵,并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以美好品质严格要求自身的行为,使日常行为符合道德规范。道德停留在纸上仅仅是一句空谈,只有在实践中的道德才能焕发无限的生机与活力,道德的效果也才能真正显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提升对学生自律、自省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

第2篇

[关键词]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优化

[DOI]10.13939/ki.zgsc.2016.41.176

1 前 言

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方针和政策,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在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伴随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环境及形势等发生的持续性变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实践和理论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新的考验。[1]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及方式才能切实提高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2 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制及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院校自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来,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并逐步建立了一系列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的管理制度,配备了专门化的管理机构和教师队伍,工作成效表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起步较晚、资源不充分的条件下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且效果显著,培养了一大批理论素质过硬的专门型人才。但有研究表明,部分高校受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及相应内部管理人员的影响,其管理机构的设置仍然不合理,没能够建成一套富有成效的工作机制[2];除此之外,高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高校甚至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与此同时,部分长期工作在教育管理一线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不具备专业化的理论水平及能力,其在推行国家及学校的相关政策方面力度不够,未能够很好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不同程度地限制了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现代大学生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均为“9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都与先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与他们从小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当前科技发展对其造成的客观影响密切相关。大部分的现代大学生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个性突出,但都普遍具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较差、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足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既不能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工作成效展开有效的评估。

2.3 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影响及大学生自身对思想素质的不重视,高校在开展“三观”教育方面受到的阻力较大,其政策不能顺利实施,教育管理队伍不健全,方法不得当,内容陈旧不符合现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因而成效甚微;部分学生理想信念模糊不清,价值取向偏离正确轨道,缺乏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严重背离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整体要求。

2.4 网络环境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

现今社会已经是一个网络应用范围广、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网络环境在为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信息传播也借助多种传播媒介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行为方式。研究显示,网络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信息的同时,也会诱发其发生道德失范和行为越轨现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及人格的塑造。[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打乱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步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及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关键所在。

3 优化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举措

3.1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管理办法是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以及保障其良好教育成效的重要基础。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找出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空档和缺陷,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有研究表明,国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方面非常完善。国外的各级各类教育都是普遍立法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都有章可循[2],这就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借鉴应用。

3.2 加强对现代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力度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频发、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当加强与学校心理咨询教研室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开展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定期举行心理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来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做到正确认识思想品质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要共同商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心理档案,并以此作为今后评价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依据。

3.3 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鉴于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方法不得当等问题,高校应当定期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外出学习,更新和掌握当前适应社会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人文气息和有助于加强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新课程;同时,要大力引进理论素质过硬、实践组织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化高层次人才,切实将自身的理论教育、实践教育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此外,高校要高度重视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积极为辅导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从政策落实到生活保障,再到评优推荐及职称晋升,切实消除一线政治辅导员的后顾之忧。

3.4 充分认识并消除网络环境对大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

当前,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的应用为教育双方都带来了便利,学生可通过网络实现资源的便捷查询与运用,教师也通过网络平台及新媒介实现了与学生的更好沟通,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变得更加快捷。但是,我们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网络欺诈的盛行以及虚拟世界的诱惑等都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巨大的冲击。应充分认识并摒弃不良网络资源,通过社会实践和合理应用网络的实例,并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大学生朝着完善自身品格、加强学习与应用的方向来正确应用网络资源及技术。

参考文献:

[1]樊泽民.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前沿问题[J].湖南社会科学,2013(5):260.

第3篇

关键词: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现状 对策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已经全面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是网络时代的主力军。作为军校学员,同样以积极的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但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给传统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不重视对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年轻的学员很可能被网络这把“双刃剑”刺伤。

1、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传统社会相比,学员接触外界的渠道有限,信息来源也有限。思想相对单纯,尤其在部队这个讲究等级和纪律的大家庭比较“听话”。网络时代的到来无论是互联网还是局域网,一下子拉近了学员与外界的联系,新问题也随之而来。

1.1 学员民主平等意识增强,传统的调控系统受阻。在网络空间里的虚拟世界交往角色也是虚拟的,不存在平时的上下级、长晚辈、地位尊卑等垂直型关系,交往变得平面化。网上交往的虚拟性使人与人的交往变得自由、平等,但由此也带来了现实生活中传统管控的削弱,导致主导价值观念以及教育者权威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使得传统社会调控的功能逐渐受阻。这些都给管理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困境是信息系统不再被教育者全部掌控,对学员的思想言行进行干预更多地要靠学员的自我判断、自我选择。

1.2 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教育有效性降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起主导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传递信息的手段主要是以上课宣讲、座谈讨论、个别谈心、开展主题活动等,而以报纸、广播、电视、电影、板报等作为辅助工具。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是经过筛选、加工的,有利于学员接受正面的思想。然而,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对思想领域的入侵,单向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学员的心理需求,学员在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这些信息,进而“内化”为自身的个人意识,之后再“外化”为实际行动,其有效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学员在深入网络生活并渐渐习惯于网络这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方式后,必定希望无论专业知识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够采取更为民主、更为互动的方式进行。

1.3 教育者信息素质较低,导致权威性感召力减弱。军事素质在军队院校依然是紧随政治合格之后的,但毕竟不是靠拳头打天下的时代,面对网络的冲击,部分文化层次不高年龄偏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者缺乏应有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也就是说教育者本身信息素质不高,在网络时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自然难以有说服力、感召力和权威性。因而也就有可能缺乏学员所崇拜的科学文化素质及亲和力。而对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部来说,被学员崇拜与否,是不是有一定的感召力有时决定了教育的效果。

2、网络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尤其是网络带来丰富信息、带来新气象的同时,必须探索研究加强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理清思路找准对策,引导学员正确面对网络、使用网络,这样才能化“双刃剑”的害为利,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1 规范网络道德,促进网上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作为军校学员政治合格是第一位的,必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虽然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道德、信念对真实的人来说是无时不在的,因而在虚拟的世界里也要有网德教育,同样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3・14拉萨事件发生后。西方一些借助互联网等媒体,移花接木、凭空捏造,污蔑中国政府和军队,这也让我们的学员充分认识了西方新闻媒体标榜的所谓真实公正,因而要充分引导学员提高对有害信息的甄别能力,坚决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在网上渗透和传播。在严格执行办公电脑严禁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铁的纪律的同时,对学员上网的管理要“宜疏不宜堵”。包括规定“不得泄密,不得制作、复制、查阅、传播各种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危害党和国家军队安全”的信息,不得从事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并制定相应的处罚办法。这样,才能促进学员网上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达到在思想政治领域中网络教育的预期效果。

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随着新媒体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它正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传播关系。新媒体改变了青年和世界的关联方式,使青年的社会判断更加感性化,拓展了青年公共参与的空间,改变着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现代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1.现代新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广等显著特点。随着电脑、手机等在大学生中的逐步普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场所的改变。特别是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的教室、食堂、宿舍生活场所发生了变化,网吧、阅览室等场所成为青年学生聚集的地方。二是对课余生活的影响。以前学生的课余时间只是到图书馆看看书,参与一些课外文体活动等。而今,由于电脑、手机的普及,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三是对学业和生活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自制力不强,痴迷于网络,经常晚上上夜网,白天不上课,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同时也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2.新媒体对大学生活的利与弊

一是可以促进青年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由于网络的公共资源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他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需要和喜欢的内容,可以主动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自我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假,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大学生的独立意识。特别是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自由地访问所需站点,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资源平台。特别是现代信息时代,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到处都有自己所需要的资源,通过新媒体可以学习知识,交友互动,增长才干。三是方便了日常生活。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网上购物,网银支付等服务,方便了生活和学习。四是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和法制意识的健全。

同时,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容易导致价值观念偏移、道德法律观念淡化、生活方式的改变等等。

二、现代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1.运用新媒体的情况还不理想

一是在工作理念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关部门如思政部、学工部、团委等,以及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教师、团干部、辅导员等,虽然也积极跟进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积极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思想教育引领的途径,但由于互联网新媒体的技术更新快,热点应用转化多,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员对新媒体阵地的占领还是较慢。二是新媒体运用程度还不高。一方面由于学校财力和政策的不足,往往都是依托免费的技术平台开展工作,资源较少。另一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过程中,传统的多媒体课件、简单的文档、图片等运用较多,真正与工作有机结合的先进新媒体运用较少。三是运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特点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如何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平台,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拓展。

2.专业教师运用网络语言与青年学生沟通互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由于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学会使用新媒体,而且要学会用网络语言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一方面要学会转变角色。互联网的草根性、平等性是广大青年学生喜欢的重要原因。大家在网络中不分尊卑、敞开胸怀,自由交流。不管平时生活中你是什么角色,但到网络中都是网民,大家都是平等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教师要用青年听得懂的话进行沟通,不讲套话、官话。另一方面,学习运用网络语言的能力需要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特别注重网络语言的学习,要用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引导。

3.运用新媒体进行组织动员青年的能力有待加强

一是各级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运用现代新媒体组织动员青年的工作模式需要探索。在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组织动员青年学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各种声音都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的社会基础。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组织引导青年,是各级思想政治教育部门拓展思想引领途径的又一课题。二是需要建立一支懂技术、懂青年的人才队伍,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对新媒体的管理滞后

由于青年感情丰富,嫉恶如仇,好抱打不平。一些非法分子就运用青年的特点炒作舆论,混淆是非,再加上一些学生社会经验少,很容易被煽动,甚至聚众闹事,对青年正确认识社会和健康成长动造成了较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网络上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充分暴露了网络管理的严重滞后。

三、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抢占新媒体高地。要特别重视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媒体的建设,发挥新媒体组织引导青年的作用。新媒体时代,信息泛滥,鱼龙混杂,青年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又较弱,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工作人员要积极抢占新媒体高地,以优秀的思想和文化占领高地,引领青年健康成长。

二是要提高专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回顾;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40-05

原理,通常指某一领域、部门或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基础理论是指在一门科学理论体系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具有稳定性、根本性、普遍性特点的理论原理。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是体系化、科学化的基础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反映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或者说是本学科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新世纪新阶段,伴随着现实实践的深入发展,本学科专业人才的学习培养对基本原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进行梳理回顾,以发展性、超越性和建构性的眼光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创新与发展,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科之所以成为学科的内生要求。本文在对部分文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建构、教材编撰,包括内容框架设计等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文献概况

自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正式创立以来,学界对其基础理论已经进行了20多年的辛勤探索,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也多达数十种。1986年第一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正式教材的出版,标志着本学科最带有根本性的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本学科主干课程的建设拉开了新序幕。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自成一体,不可割离。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检索专著,共有17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是1986年(陆庆壬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同样的检索方式,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为题名检索即可得出75条记录,最早的专著出版时间为1983年(曾德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福建教育出版社),这75条记录除9条属于学位论文外,其余66条全部为专著。这就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以教材、专著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沈壮海教授曾做过统计:目前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中,有88%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研究的著作。其中,概论性著作80部,占此类著作59%;分论性著作39部,占29%。[1]从检索得出的专著的出版年份数量来看,2010年4部,2009年4部,2008年4部,2007年4部,2006年7部,2004年5部,2000至2003年共9部,1990年到1999年共19部,从总的趋势上看,这些数据的变化实质上表明,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越来越形成了带有普遍共识性的观点和结论,这一过程本身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断凝练、总结、归纳、提升的过程。甚至于后续形成的大部分原理专著,无论是章节设计,还是具体内容,包括主要概念、范畴,都是在1999年高教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2001年人民出版社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在CNKI中国知网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题名进行跨库检索仅有17篇文献。以“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为题名检索仅有6篇期刊文献(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4日)。检索结果表明:学界很少以整体性或系统化的视角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问题,而大多都是就原理本身所辖含的某一问题加以研究。这是目前学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的一个典型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的编写也有其特定的方式,而且经历了从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到各校自行编写的发展过程,背后反映了本学科从设立之初的探索试办试行到现阶段学科建设发展自大大增强、博士和硕士学位点林立的发展历程。邱柏生教授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编写的三种主要方式,即“由教育部有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编写、同类型学校合作编写、各校自行组织编写。之后,编写相关教材主要通过后两种方式进行。这些年来,各地编撰了不少同类教材,总共算来也有几十种之多,尽管称谓不同,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或称‘思想政治教育学’,等等不一,但教材内容大致相似”。[2]

从所检索的专著的题名来看,书名有没有“原理”两字,实际上并不影响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成果或者学科主干教材的属性,但可以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是以专业、学科建设(也内含教材建设)为“原发动力”,专业、学科设置和发展诉求直接催生了原理的研究,这一来,其实当时并没用太多的理论积淀可供本学科创始人在编写本专业教材的过程中参考利用,与思想政治教育最接近的,自然就只有教育学了。也就是说,最初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教育的一种形态来理解,也是自然而然的。

近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渐渐趋热,特别是05年以来,研究成果很多,就原理而言,也有不少新成果,但几乎都是原理的分论。以博士论文为例,从原理的整体结构上来专门作系统研究的比较少,而大多数是对原理所涉及和包含的某些带有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论(“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理论等。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构成内容上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理论继承与借鉴;范畴;过程和规律;功能和地位;环境理论;对象群体分析;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管理等。当然,对于当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至今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看法或达成学术共识。这也是作为一门学科最为基础和根本的理论内核――原理的建构、发展和完善必经的一个过程,或者说阶段。从这个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不足,这是客观必然性的,应该理解。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发展历程及其整体框架结构

尽管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成果颇丰,但学界很少系统回顾和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的阶段历程,更多的是谈论学科的发展历程。而学科发展内在地包含着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因此,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也是有阶段可以划分的,目前以原理主干课程的教材为例进行分析,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发展历程的主要方式。

目前,初步检索到的文献中,邓亚秋、罗洪铁的观点最具代表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95年到2001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主要代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1999年版)。该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基本确立了以范畴和过程规律为核心的本体论样式,涉及内容较为丰富,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环节、要素为视点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体系相对庞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分支学科的内容还包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分支学科的体系内。二是2001年到2006年;此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体系的主要代表作是2001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三是2006年至今;此阶段比较重要的代表作是2006年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3]

罗洪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文中总结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分期,理论界有不同的划分法。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应为1921年建党至1984年,这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有深刻丰富的理论,但尚未建立相应的学科。第二阶段为1984年至今,建立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初步系统化阶段。有的学者认为: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6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形成时期。第二阶段为1987年至今,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时期”。同时该文提出以有代表性的专著为标准,可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萌芽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4]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和内容构成,总体而言还是缺乏整体性的研究设计(亦可称为“顶层设计”研究)。近十年来,形成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分论专论,它们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某一组成部分。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内容布局问题)的研究总体偏少,甚至于没有涉及。事实上,如果作为具有高度总括概述特点的“原理”缺乏对其所包含的某一理论(分论)的整合能力,只能表明作为学科主干的原理教材的编写和研究落后于其所辖的某一具体理论的研究,原理的内容未能全面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和体现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那么,我们整个原理的内容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大打折扣。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也就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构成的探索。从现有原理教材的内容组成来看,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大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主要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介绍、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理论)、本质论、目的论、发展论、价值论、结构论、主导论、主体论、接受论、中介论、过程论、资源论、载体论、环境论、机制论、管理论、方法论、评价论、艺术论、发展论等。围绕原理所涉及的问题,近些年已经分门别类地形成了以下多种专著:如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研究》2009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介(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源起及本质的研究》2007年、杨威《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2010年等)、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王敏《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论》2003年、张世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论》2005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项久雨、胡国义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2007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陈万柏、贺才乐等专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2009年、另有博士学位论文3篇)、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李辉、沈国权、戴钢书等的专著)、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2003年、赵志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2009年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石书臣《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研究》2004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2005年、万美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研究》2009年)等等。

此外,近些年来许多属于本学科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积淀、形成、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理论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经过新一轮的有意识的提炼、综合,最终能够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原理。例如,万光侠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2006年)、雷骥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2008年)、马万宾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研究》(2009年)、伍揆祁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2007年)、荆兆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及建设思路研究》(2011年)、田鹏颖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2010年)、王娟的《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2011年)、赵兴宏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用论》(2008年)、李宪伦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话语探析》(2007年)、李征的《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年等,这些研究成果虽不直接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但其所涉及到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内容,从不同视角、不同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丰富发展起到了推动借鉴作用,这些成果能够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构建提供智力支持。

总结起来,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主要是以分论、专论研究为主,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整体框架加以深入探讨并给出基本结论的文献非常少。有些研究者虽然对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设计有过一些设想,但缺乏深入、系统的提出论证,大多零散粗略地陈述于一些报刊文章当中。

三、学界对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同观点及其评述

应该敢言,20多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取了显著的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一些本学科特有的范畴体系、内容结构日益得到学界的认同,学科的科学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作为今天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学主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框架设计、基础理论、结构安排、内容体系、学术逻辑等等诸多方面都逐渐形成一定的风格,不少问题只有在本学科的论域当中才会得到深入的讨论和阐释。这些都是我们原理研究的骄人成绩。当然,客观上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以下笔者整理了部分学者的观点:

张耀灿教授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到今天,与进一步推进其发展创新要有新的思路是分不开的,即开展元理论研究,特别是要推进研究范式的人学转向,在人学范式观照下,重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重新审视,应从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理论观点的解释力两大方面探讨八个基本理论问题”。[5]

邱柏生教授从原理课程教学的角度认为“从该专业确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就被看作一门重中之重的核心课程,各校都投入了一定力量进行课程建设和师资梯队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一门有相当教学难度的课程,尽管其中有不少内容属于程式性教学,内容比较直白,不需教师做多少解释学生自能充分理解,但有不少内容则给教师预留了极大的理论开拓空间”。[6]他结合原理教学,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的对象、过程和价值三个方面来重点分析当中存在的难度问题,并就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背后遇到的挑战作了分析。

沈壮海教授认为,“目前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多是在微观的视野中观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聚焦于探索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发展变化及其教育引导的规律,并以此为轴心展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义、要素、过程、规律、环境等问题的理论探索”。“应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即应当以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为理论指导,以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实践依据,以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论、价值论、方法论的深入探索为逻辑主线,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与本质、目标与价值、运行机制与过程、管理与创新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准确阐述为主要内容,尤其应当以宏观视野、原理定位、时代特色、中国属性、教学逻辑、创新思维的有机统一为贯穿教材编撰全过程的基本原则”。[7]

秦在东教授没有直接提及如何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结构框架问题,但他从学科规范和概念的角度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当中存在的对主要的、核心的概念研究不足的问题。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规范化问题至今还没有彻底解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这个学科的原创性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限域内不可为其他学科所替代的原理事实的研究整体上的仍然很薄弱。[8]

陈义平教授认为:“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的内容框架设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但差异性仍较大,可以归纳出多个不同的框架体系。总体不足表现为:一是有的框架体系只能称作‘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理论体系’;二是有的框架体系虽试图涉及对上述三个基本规律、三个基本研究领域的研究,但由于逻辑起点的不清晰、进而整个体系的内在逻辑性不强,导致了体系的结构混杂、内容丰瘦不一,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框架尚未搭建起来”。该文提出,“按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演绎过程,搭建起由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论、体系论、行为论、过程论、发展论构成的框架内容”。[9]

高峰教授认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以往所依据的是我国建国以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如果说这种研究的依据基础具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话,那么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今天,其实践依据与实践基础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作为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最普遍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原理,今天就应该立足于全球化的广阔视野,奠基于世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上加以审视”。作者认为“很多情况下仍然习惯于用我们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与范畴去套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因此,对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解读存有不少误区与偏见,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10]

也还有研究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作了一定区分,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这一命题,认为:“之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而不是‘创新’,就在于此前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已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命名的著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过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概论把学科建设成果几乎全部囊括其中)而已”。[11]

就原理教材的编写,邱柏生教授提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重心大部分放在编写各种教材上面,也注意优秀教材的不断更新修订。那时的不足是专门研究太少,学术专著太少。由于缺乏专门研究和专题深入的探究,缺乏广泛深入扎实的学术积淀,于是在这种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教材都带有泛泛而论、大而化之和雷同重复的毛病,从而时常遭受人们的批评,编写教材的声誉也受到很大影响”。[12]近年来,“教材编写正受到冷落,不少教材的使用年份已久,不少内容也已落后于形势,更落后近年来一些研究成果之水平”。

笔者以为,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存在两个主要不足。这两个不足,也常被其他一些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品头论足”。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过度依赖于教育学、乃至教学论的理论支撑,原理的教育学痕迹太深,而且显得十分浅显,这也使得学科间的区分度不强,本学科的主要特色和本质属性体现得不明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办阶段并没有面临今天如此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大幕不久,全球化趋势的影响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发展而日渐表现出来,互联网形成的如此深远的影响尚未呈现端倪,当时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初衷主要出发点是提升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使之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因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主要依托于学校,教育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居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也主要是以教育学,特别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为基准来构建。事实上,这显然只是其中的一种“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建构需要首先考虑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究竟是“政治的教育”还是“教育的政治”的问题。如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那么仅凭教育,似乎很难实现这一本质目的。因为人特定的政治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尽管教育活动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青年阶段,人的可塑性强,这是很重要的前提。但政治关系、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乃至个人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感受都对人们政治价值观念的判断认同起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很多调研结果表明,社会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其实并不表现为一个教育教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不应当停留在教育教学的窠臼里,而是应当以此为基础,着眼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心理道德素质等等的影响关系的研究,既反映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认同的多种因素的从微观到宏观、从单一到多维的变化,又能体现自身的学科特色和属性。因此,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是较为宏观的“叙事”,国家主体与公民客体是其基本立论的关系,而不仅仅只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二是在内容编排叙述方式上过度注重独立地分块分论,使得内容与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不甚密切。一直以来以主体论、本质论、方法论、环境论、管理论、过程论、结构论、载体论、价值论等等来叙述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独立化”、“平行化”、“并列式”的条块性研究思维方式,而这本身带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问题关注的减少或缺失。这种分门别类“块状”研究的成果或许作为本学科的基本原理叙事比较有效,换言之,作为一种教材化的体系展示比较适合,但是这本身不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主叙述模式”。而且作为学科的基础理论,不应该是一条一条的罗列排序,应该加以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整体。笔者以为,原理之所以成为原理,应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学理性(抽象性)和预见性,它是一个学科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因此,原理的内容要能体现最新学科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最新动况和理论方法,对诸多不同观点应给予梳理、整合和评述,增强指导性。此外,就教材的行文而言,应以避免冗长重复为“原则”,可以直白凝练,更加贴近人们生活实际特别是当代青年群体的实际。

在本学科发展处于分化与整合、调整与创新提高的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框架结构与内容,建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材,以适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本学科专家学者的责任和使命所在。据了解,作为“青马工程”系列重点教材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编写正在深入进行之中,其汇集了本学科著名的专家学者,最终形成的成果将会对推动本学科新一轮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沈壮海.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学术版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1):13-20.

[2][6] 邱柏生.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教学中若干理论难点探微[J].思想理论教育,2010(5):21-26.

[3] 邓亚秋,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发展述评[J].学术界,2009(5):281-286.

[4] 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6):1-5.

[5] 张耀灿.对“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重新审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0-13.

[7] 沈壮海.构建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15-17.

[8] 秦在东.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诸问题之我见[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3):28-32.

[9] 陈义平.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理论体系建构的若干问题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5):12-17.

[10] 高 峰.全球化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7):52-56.

[11] 王智慧.范式转换与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的创生[J].思想理论教育,2010(13):42-49.

[12] 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J].思想教育研究,2010(4):16-20.

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必要性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Wang Gang Ou Yang lin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very fast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work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which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explores much broad spa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change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society informationiz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facing many new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but at the same time some new problems arise. Strengthen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is not only beneficia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scientific system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subject, but also has significant meaning on the innovation and substantial result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ternet Communication; Necessity;Analyses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041(2007)09-0001-05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传播技术、过程和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研究的基本面是如何借助现代网络传播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工作,以实现网络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叉融合。

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显然是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的,因此必须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社会中,现代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这一新的强势传播媒体的广泛应用,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适时调整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充分认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和实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现代网络传播理论和技术的应用作为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运行机制和有效方法,已经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现代化发展的新的理论视角和重要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已势在必行。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传播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4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奠定了传播学在众多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中的基础地位以来,传播学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内的其他学科的吸纳力和影响力是不容轻视的,网络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自然也不例外。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证明。

1.1自然科学领域内的全面突破引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及系统化、整合化的趋势,使得网络传播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近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突破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望尘莫及的,由此引发的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及系统化、整合化的趋势,不仅带动了自然科学各学科间的相互交叉和综合化,而且也必然对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问题的方方面面产生冲击和影响,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领域和新思维。在这种影响下,自然科学技术的突破给网络传播学带来的发展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和条件。从传播手段的革新到网络新媒体的普及,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数码时代,使得传统的广播和报纸传播也必须在电脑交互网络上寻求新的传播形式。新技术革命作用于信息传播对整个社会的令人吃惊的种种表现,使人们达成共识,即整个新技术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传播技术的革命。也正是这种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量。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从创立之初就不是孤立存在发展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与各个相关学科间的进一步融合与综合,而网络传播学就是当前最有代表性的学科。它的发展对于当前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复杂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2网络传播对于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自从199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以来,知识经济社会已经到来,与以前的工业经济社会相比,知识经济社会的最大特征就是知识成了独特的生产要素和主要资本,知识具有无限性和快捷性,并且通过信息表现出来。可以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所面对的世界由鲜活的事物变成了流通的信息符号,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一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一种特殊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也必然受这一变革的影响,成为了流通的信息符号。而网络传播正是基于数字信息符号的技术应用开展的,可以说,网络传播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紧密联系使得网络传播也必然对于知识经济社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影响力。另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视域中的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分子,每天都要传播和接收大量的信息,从而为信息所环绕。从信息人这个角度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也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1.3网络传播研究开始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网络传播学有着密切联系。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思想、观念和情感等多方面的传播,正是通过传播来完成教与授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构成与网络传播过程的构成也近乎一致的相同,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在构成要素、过程、结构、功能、效果等问题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将网络传播学中的这些问题研究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交叉,必然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和境界。这一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发展的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从现代化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与方法、手段上也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和改进的问题。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多是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而极少能通过学科的交叉研究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新方式和新方法,因而出现“短边效应”,受到牵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先需要观念的革新,需要注重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学科,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也绝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是适应社会和学科的发展要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2网络传播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

新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进入了高度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是其重要的标志。在这种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传播内容上,网络传播信息量的增加相应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在传播手段上,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获取信息的不可控渠道;在传播效果上,受众对社会信息的识别、吸收和抵制力不强等因素,导致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些领域或方面受到影响。这些新问题的出现,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 研究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2.1从传播内容的角度来讲,网络传播信息量的增加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减弱。因特网的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综合性以及传播成本低等特点,使得信息共享得以实现。在现代社会的网络传播体系中,形形的信息时时刻刻通过各种形式向人们涌现。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方式还没有真正通过研究,借鉴网络传播学的先进成果,提高传播信息和传播手段吸引公众注意的新鲜度和对比度,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常常会被淹没在其他信息的大海之中,随之出现的就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被轻视或被忽略的尴尬局面。

2.2从传播手段的角度来看,大众传播的现展、特别是网络传播等新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不再单纯依附行政系统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信息具有十分惊人的可塑性,并且会发生适应各种可能的变异。信息的动态性与网络传播系统的开放性结合在一起,就使得信息发生变异的可能性增加,可控制性削弱。特别是当信息借助网络进行传播时,比起传统的传播系统,就显得难以控制。在网络传播中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变异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产生重大影响,加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传播和简单灌输,使得教育对象习惯于接受单一的思想,而不善于在复杂问题面前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表现出片面的盲从和走极端。这种简单的正向传播与网络传播交互性所发生的矛盾,反映在人们面对复杂问题时就会表现出思想信念方面的摇摆和混乱。反思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出现的信息编制粗糙和传输手段落后,以及由此出现的人们对思想道德主流观点的逆反和不信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注意的问题。

2.3从传播效果来看,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较为正规单一,容易形成对人们进行说服教育的正面引导和强化作用。而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传播的信息作用于人的时候,常常表现为一种复合的状态,而我们如果只习惯于单一的形式,便难以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有所作为。我们时常感觉到,一方面,我们总是抱怨老师教育了一天,不如社会上的一分钟,另一方面,我们又往往对社会环境表现出束手无策,这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苦恼。仔细想一想,现在为什么有人提出诸如“环境育人”、“管理育人”“行为育人”的思想,其实从学理上说,都是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渠道,通过网络复合式信息传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影响力。因此,面对网络大行其道的发展态势,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这一新的强势传播媒体,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2.4从传播规律的研究可见,网络传播表征出的新的现代教育科学规律有时会使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适从,这就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方法、手段和内容如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公众教育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问题。因为通过网络传播进行教育,会使教育和信息世界都发生深刻的变革,表现出某些新的教育规律。规律就是科学,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违背了就要出问题。因此,作为教育分支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如何在新的网络环境下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如何根据现代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要求编制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内容,如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特点选择传播媒介和载体,如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策划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上挑战显示,作为立足于信息化社会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发展中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现代网络传播的交叉研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方法手段乃至管理理念的现代化,是时代对我们战胜挑战,实现突破,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因特网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时效性、综合性等特点,而且传播的成本低,可以实现信息共享。这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3.1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超时空性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有专人负责这一工作,但由于受信息传播的局限,更多的基层受教育者很难更快更全面接受到相关信息,甚至很多信息根本收不到。因此,传统的方式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范围和时效性,使教育功能大大减弱。因特网是一个超越地域和国界的人类信息传播交互空间,它使得“地球村”的理想成为现实。而通过网络,信息可以在世界范围内瞬间传播,人们之间失去了时间和空间隔阂。信息高速传播技术跨越国界,使空间距离缩短了,空间概念消失了,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主体仿佛生活在一起,它消除了主体间的国家、民族、性别、年龄等界限,也拉近了主体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超时空性与互动性,使人们能够及时了解各地的情况和主体的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教育的效果,便于他们及时调整信息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收到最大的成效,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面。因此,网络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更广更深,社会效果更突出。

3.2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增进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良性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双向互动,随时沟通。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流有时是比较困难的。一是受各自传播环境的影响,交流地点受限。二是受传播方式的影响,交流渠道受限,有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的效果。网络传播为网络社会主体间的双向交流沟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过程中能够比其他方式更容易沟通和交流。首先,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不必受场所的限制,避免了不必要的人为干扰,双方通过网络自由交流,彼此关注的是精神的沟通,思想的共鸣,不会因双方的外貌性格而产生心理压力,大大减少了交流者双方的心理冲突,使沟通更及时、更轻松。同时,由于网络传播改变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行政系统完成,缺少反馈和平等交流的方式与平台这一问题,主体间在网络通道内可以平等、自主、自由、及时地把白己的感受、想法、体验和看法向其他主体倾诉,也能及时地得到其他主体的及时回应。这种交流使主体的不良情绪由于有了倾诉的对象而得到了排遣,主体的快乐情绪由于有了分享而得到了强化,主体间的互动,使感情得到了交流,心灵得到了沟通,知识得到了传播。网络传播这种平等的及时的互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环境,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3.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语言的多样性、生动性,增强了教育主客体之间的融合性。网络传播集文字、图画、色彩、声音、动画及操作等多种媒体于一身,它充分调动了主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的积极性,对主体能产生不可拒绝的吸引力,使主体于娱乐享受中,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和教育。网络传播的生动性、参与性和吸引性,既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吸引力,又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提高主体自我控制力,增强现实社会责任感的要求。同时,网络社会中每一个主体在浏览网页、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中都是受影响者、受教育者,而且由于每个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及了解到的信息、知识及时传播出去,这时他们也就变成了教育者。这种主体的双重性既对主体的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又为主体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平等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奠定了基础。

网络已经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正如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正式传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种多样的物质条件下一再重现――而不是特定的讯息内容,构成了传播媒介的历史行为功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传播的研究适应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传播的交叉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与社会进步功能耦合的自然要求,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现代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和境界。

参考文献:

[1] 欧阳林.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学[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靳诺,郑永廷,张澍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

作为一门包含众多分支学科、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系统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是社会研究的指导原则、逻辑基础、研究模式、操作程序、调查技术和手段等的总称。随着应用研究的深入,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逐渐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同社会学的亲缘关系日益紧密。第一,社会学方法论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有重要影响。社会学方法论是对研究方式方法的一般原理和规律的系统探讨和评价。从社会学学科发展历史看,社会学有三种基本的方法论,分别是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其中,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唯物主义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指南。系统地总结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意识形态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对于社会运行的作用等观点,对于我们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构成了现代西方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石。价值和价值观教育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个体和社会的价值观念进行研究,探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价值冲突和价值理解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人文主义方法论,突出对个体社会行动的主观意义结构的理解,强调价值因素在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中的作用,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提供了一个微观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上思辨性、演绎性色彩较浓,引入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由孔德开创的实证主义方法论,主张在社会学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强调实验和工具的作用,注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实证主义方法论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的科学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范式逐渐呈现出以逻辑演绎为主向逻辑演绎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由侧重理论研究向注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由偏重宏观研究向注重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等趋势。社会学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实证主义方法论,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换方面的借鉴意义逐渐凸显出来。系统地挖掘人文主义方法论和实证主义方法论中的合理因子,并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式是贯穿于社会学研究全过程的程序、策略和方法。社会学研究方式有四种基本类型,即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调查研究、文献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社会学中对调查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的理论研究和具体运用,如抽样理论、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方法、文献的内容分析、二次分析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掌握人们思想活动和舆论动态的信息、全面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社会事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实验研究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在西方道德心理学和道德教育研究中,这种方法也得到了使用。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道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交叉研究的深入,实验研究在不远的将来可能会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得到应用。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在文化人类学和比较社会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有效地运用实地研究法开展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的真实性、科学性,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第三,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社会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与技术是社会学研究的各阶段中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使用的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特点。它包括问卷技术、访谈技术、观察技术、抽样技术、测量技术等。在思想政治教育量化研究中,为了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需要大量使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社会学中有关抽样、测量、观察、访谈等具体操作技术的研究和步骤,能够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开展具体的工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发展历程

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亲缘性,决定了二者进行学科交叉的可能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支撑学科之一,社会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不断推进。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第一,知识借鉴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始形成和逐步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初创和形成过程中,需要从社会学中汲取相关的理论营养,丰富自身的理论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借鉴相关的社会学知识,对某些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或现象进行社会学的解读,向社会学寻求知识借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发展的理论资源,但主要停留在知识借鉴的层面上,呈现出一定的零散性、随意性色彩。第二,问题聚焦阶段。进入21世纪后,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研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中,不再满足于仅仅对社会学的某些理论进行浮光掠影式的介绍和解读,而是着重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具体的现实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中的问题意识得到了突显。比如,有学者从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视角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整合功能,有学者从文化结构变迁的视角论述了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问题,有学者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论述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问题。

这一阶段的研究,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中的问题关切,着力对具体的社会问题进行跨学科研究,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研究,又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学科融合提供了现实依据。第三,学科融合阶段。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朝着学科层面的深度融合方向发展,学者们开始从学科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进行整体性研究和深层次思考,并尝试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有学者认为,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现实召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规律的科学。也有学者认为,借鉴社会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是完全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社会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互动研究,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社会分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研究,越轨行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这一阶段的探索,使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逐步由零散走向系统、由表层走向深层,实现了由理论借鉴向学科融合的转化,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这门新兴分支学科的产生。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评价

从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发展阶段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相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联姻,既是由二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决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发展特别是分支学科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发展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由知识借鉴逐渐走向学科融合的发展轨迹,映射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逐渐完善、分支学科逐渐产生的发展历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之初,由于受到学科自身发展水平的制约,学科体系分化的程度不高,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只能停留在部分学者自发开展的知识借鉴的表层。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特别是理论一级学科的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对学科体系的整体性研究和战略性谋划逐步加强,极大地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学术力量,推动了学科融合的深度发展。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不断推进的根本动因。社会转型和社会变迁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出了许多时代课题,同时也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术研究逐渐向社会现实问题聚焦,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在社会问题研究中的有机结合。要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走向泛化,必须面向社会问题,面向鲜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问题聚焦,既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现实路径,也有利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学术研究力量,为两个学科的深度融合提供切入点。近年来,以重大社会问题研究为纽带,通过课题合作和联合攻关等形式,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和社会学研究者在某些领域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团队,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持续发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要在学科化轨道上推进需要克服发展瓶颈。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正处于学科融合的关键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也正在形成过程中。虽然前期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真正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仍然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首先,很多关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学科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学科建立的内部共识需要加强。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需要更多的学者从学科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部共识。其次,社会学研究者在学科交叉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科建立的外部共识需要加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仍然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主体,缺乏与社会学研究者的广泛对话和深度合作。要避免研究中的自说自话、自我建构现象,必须吸纳更多的社会学研究者参与到交叉研究中,发挥他们的优势,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学科共识的形成。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学科保障机制有待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学科化水平,需要有一套相应的保障机制。这不仅需要我们从学科整体发展的宏观层面进行谋划,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者从事社会学交叉研究的理论素养,形成与社会学研究者进行学术合作的稳定机制,而且需要在研究经费、研究队伍、人才培养等具体方面提供保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与社会学交叉研究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第8篇

在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有着比较规范的指导思想,并且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其面临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难度。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促进大学生未来良好发展。由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比较少,个人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等正处于形成阶段,致使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迷惘的情况。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进行全面分析,可以更好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果,最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1 社会矛盾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合理运用思想、政治等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品德等进行正确引导,才能促进大学生未来良好发展。但是,受到各种力量、因素等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必须合理运用基本理论、其他学科理论,才能给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比较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与此同时,对多元文化、对外开放给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带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正确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社会意识形态、教育教育形态等,最终增强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的安全意识,以在有效结合其他国家各种文化、优秀经验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1.2 个体矛盾和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

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矛盾和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注重生活化思想教育、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进一步发展。一般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客观条件,会给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社会化发展等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资源,帮助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对于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2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难点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给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带了更多机遇和挑战,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更深层探讨。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育活动和教书育人讲座等,可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从而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人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中,德育和智育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而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国家对德育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智育。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事情,以在面对各种复杂因素的情况下,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代化建设中,国际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频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面临的各种因素呈现多样化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选择与形成。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引导作用,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才能充分发挥带学生的智商,最终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合理运用基本理论、正确选择科学理论等,加强学生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和跟踪,才能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在全面分析学生各种社会活动情况的基础上,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最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能力。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难点还在于如何吸收国内外的优秀经验,在充分结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情况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体系不断完善,从而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