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德育的方法

小学德育的方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8 16:52: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德育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德育的方法

第1篇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应该接受德育教学,这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小学生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德育老师只需对学生给予适度引导,就能够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是非对错也不能够进行有效辨别,老师必须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通过各种方式与措施,强化德育教育工作。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一)教育方式非常单调

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德育教育课程与其他科目并未紧密联系,处于孤立状态,德育教育工作无法渗透、融入于课堂中。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大多采用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说理疏导法等方式,在品德实践、陶冶情操方面不够重视[1]。部分老师没有意识到丰富教学形式的重要性,采用死板、单调的教育方式,导致学生行为与品德知识无法密切联系。

(二)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力量缺乏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对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阻碍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学生不愿接受其他人的意见、不愿与他人交流等,导致德育教育工作很难开展。

(三)不重视德育教育环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上有黄色信息、暴力信息流露,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已经学会了上网,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易导致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偏差。

二、强化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丰富德育教育形式

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够单纯依靠某学科来实施,它必须渗透于各科的教学中。德育是小学生教育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很有必要,老师可以采用多种途径实施德育教育,例如经验分享、角色扮演等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育不仅要在课堂上体现,而且在课后也要充分体现,例如学校可以组织社会实践、社团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意识。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橱窗等方式,宣传德育教育内容,指导小学生辨别善恶,教会他们如何与人相处。

(二)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学校要营造一个文明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为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文化环境通过班风、学风、校风表现出来,是无形力量,有利于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精神环境[2]。自然环境包括学生活动、生活、学习等各种场所,通过优化自然环境,可以使小学生保持好的心情,更愿意主动学习。

其次,家庭、社会、学校三者要相结合,小学生受到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影响非常大,若老师、家长能够做好榜样,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小学生成长有益[3]。

(三)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在小学生成长阶段,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若小学生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则学生也会受到不良影响,为此,老师必须要重视自身的行为表现,起到表率与带头作用,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老师甚至可以鼓励家长参与学生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意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4]。

(四)组织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不能够单纯依靠说教,学校还需创新教学方式,多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受益。小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都比较简单,他们也渴望丰富自己的生活,学校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身心放松,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加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将品德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养老院送温暖,并鼓励学生将活动内容记录下来,学生还可进入田间劳作,享受劳动的快乐,培养节约粮食的习惯。通过开展这类活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结束语:

小学德育教育的实施可以使学生个人素质增强,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德育教育工作不能够通过强制说教的方式进行,老师要注重创新教育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必须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现状,然后探讨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有利于人们对德育教育工作增强了解。

参考文献:

[1]秦文娟,李巍,张立冬.浅谈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29):69.

[2]杜伟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应用小组工作方法的尝试性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34):56-57.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德育渗透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118-01

一 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英语教师要想将德育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就要重视对英语教材中德育内容的挖掘,确定教学目标,将英语知识点的传授与德育相结合,利用科学方法,将德育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如在学习礼貌用语时,教师要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对话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文明礼貌观念,帮助他们养成文明习惯。小学英语教材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包含着大量德育信息,比如感恩、责任、宽容等,教师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将德育和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 合理选择课堂教学内容

英语教学的主要阵地就是课堂,教师要想让英语课堂发挥出作用,要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把德育适时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会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如在学习“It’s time to...”句式时,可以让学生用此句型描述自己的作息时间,并且写出自己觉得健康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在学会英语表达的同时,认识到合理作息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问路的对话时,可以设定具体的对话情境,让学生利用当地的地名改编对话。当学生完成对话后,教师可以对他们提问:如在生活中遇到有人问路的情况你会怎么做?让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学会帮助他人。

三 开展课外活动

德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亲自参与生活体验的过程中,体会到精神力量的重要性,培养高尚的情操。由于英语课堂的时间有限,若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进行德育,往往不能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将英语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道德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如在学习看医生的表达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思考,让他们制订健康的生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从而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能够体现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在掌握了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应用技能后,学生可以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英语学习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此外,教师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更好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学好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扎实掌握了英语知识后,才能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并且将西方国家的先进观念引入到我国,促进国家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学生学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教师要以客观者的身份进行教学,不能对西方文化夸大赞扬,也不能无故贬低。如在学习节日的表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会节日问候语的基础上,让他们了解中西方节日的不同,并探讨当前许多西方节日在我国广为流行的好处和弊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还能够让他们认识到我国传统节日的价值,培养其爱国情操。

五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人格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在此过程中,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学生通常会以教师为榜样,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进行模仿,因而教师道德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德育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和引导学生。如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的素质对于教学效果都有着直接影响,要想提高德育的质量,必须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 结束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教育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采取合理方法,将德育渗透到英语教学当中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渠璐.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周刊,2013(67)

[2]渠璐.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与内容分析[J].考试周刊,2013(72)

第3篇

关键词:德育;方法;班主任

镜头一:下课了,一位小学生在楼梯拐角处,忽然发现地上有五角钱,他看了看周围没有同学,就迅速地把钱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镜头二:课间休息时,几个低年级学生一边吃零食一边玩,不一会儿干净的地面上出现了一片瓜子皮和包装袋。

镜头三:一个学生明明没写作业,却告诉教师她忘在家了,并一口咬定自己绝对写完了。

镜头四:放学后,几个高年级男生把一个低年级男生围住,强迫他下午带钱为他们买玩具,并威胁他不准告诉教师,否则要他好看。

……

除了我们亲眼看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还有许多耳闻和已被媒体报道过的,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生德育状况堪忧,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迫在眉睫。信息技术的高速化,道德价值观念的市场化,都对现阶段的教育形成强大的冲击波,加上小学生的辨别能力差,可塑性强,思想幼稚等特点,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走上不良的成长之路。现在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家长的意识、社会风气、价值的取向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江湖义气、大手花钱、唯我独尊等不良社会风气让学生不能明辨是非。

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经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与建议。

一、从爱出发,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

爱是连接心灵的纽带,只有像父母那样去关心、爱护、体贴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才能接近和信任教师,才会和教师说自己的心里话,化解他们对教师的戒备心理和对立情绪,从而自觉积极地按照教师指引的正确方向向前迈进。如果用粗暴的方法去管理班级,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班主任心存敌意,师生关系僵化,教育产生负效应。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此外教师还要注重班级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以身作则,注重榜样作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小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向师性”,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他们的模仿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学校的教师和自己的班主任。在他们眼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话就是真理,还常常模仿教师的举动,所以很多家长见面说孩子在家说什么也不听,而教师说的话就像“圣旨”一样。

教师好的品质、道德行为,可以为学生所效仿,教师不好的品德,不道德行为,也会为学生所效仿。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王企贤曾深有感触地说过这样一件事,过去,他在上课板书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把粉笔顶端的坚硬部分折断,并随手扔在地板上。不料,有一次几个学生到黑板前演题时,也都不约而同、动作熟练地把粉笔头折下来扔在地板上,他感到很奇怪,一问学生才知道,这是学生从他那儿学来的,而且全班学生都学会了。王老师这才恍然大悟,以后他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十分注意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好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用“身教”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遵纪守时,我就一直严于律己,早出晚归,从不懈怠;要求学生奉献爱心,我就带头捐款捐物;要求学生开展“弯弯腰”活动,我往往抢在学生前面捡起地上的垃圾……示范、感染、教育学生,人格的无声教育往往比言语教育更有效。

三、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中去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性的教育功能,它融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我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既注重对课文内容的讲授,又重视结合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学习《梅花魂》一课时,我紧紧扣住了外祖父三次落泪的情景,让学生透过人物身份和不寻常的举动感悟到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在学生从外祖父爱花的身上悟出了他爱国的情节时,领会梅花身上的秉性其实就是蕴藏在中华民族身上坚强的民族气节,在课外拓展的空间里,我不希望学生的感悟随着文本教学的结束而消失,所以让他们去寻找自己最崇拜的英雄,寻找隐含在这些人物身上的民族气节,学做这样的人。

四、帮助家长走出家庭教育中的“盲区”,形成家校合力

俗语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教师。”一个学生的成长,大多来自家庭及父母的影响。当前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出现重智育轻德育,重成长轻成人的现象,导致学校的教育负担过重,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现象。因此,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有助于加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例如现今的家庭教育中仍存在不少的“盲区”。就像其中一个“盲区”——家长说得越多,孩子越不听。而实际上有很多的话,家长只说一遍孩子就明白了,反复说只会令孩子感到反感,教育结果适得其反。当发现有此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醒家长多克制自己,并鼓励家长多采用互动式的谈话与孩子沟通,使孩子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并使家长能更好地了解自己孩子。所以我们教师除了在加强学校的教育工作外,还要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采取有力措施,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主动性,同心协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4篇

关键词:数据;观点;实践

符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这一任务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注意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通过借助于数学知识载体,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据对比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对比,赋德育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数据对比有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教材现题对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有不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这些例题和习题的德育功能,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精心处理,使数学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能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需要编题对比。即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配合消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数据,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或由教师提供数据,指导学生自编自解,在编题解题中渗透德育。如要进行国情教育,就可以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时,给学生出示两个条件: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②江苏省全省的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编题计算江苏省全省的面积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的几分之几;还可以结合教“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我国用占世界7/10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两个分数哪个大?”这样即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作用。

二、观点熏陶法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养料”。充分挖掘教材的辨证主义思想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树立对立统一观点,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和实践观点等唯物辨证法基本观点的种子及早撒播在小学生的心灵里,对其形成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数学教学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基本有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讲解数学的方法用唯物辩证法阐述数学知识,揭示其间的种种辨证关系,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打上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印记。二是通过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具体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的渗透,实效性强,学生从中受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熏陶更为深刻。

三、实践锤炼法

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小学的语文教育,隶属于基本的教育范畴,在语文这门学科的相关特点来分析,语文把“文”作为它的主要形式,在内容上审美化、情感化以及形象化,“寓道于文”、“以文载道”这二者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就是要遵循因“文”而施的相关原则。语文这门学科它不仅需要智育上的培养,还需要在美育和德育上进行锻造,无论是其文学性、思想性还是知识性,都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相关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以及高尚的情操,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要把德育方面的教育良好的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一)小学这个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在社会公德方面的塑造与培养,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小学阶段又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教学之中所存在的脱离实际、满堂说、枯燥无味的一些空间说教,不仅不能够激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同样会让小学生们产生一些厌烦的心理,一定要把趣味性与只是有机结合,才可以使得孩子们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进一步受到相关启发,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二)加强语文方面的朗读,用读书的形式来传情悟道。朗读这项活动对于小学的儿童们来说是他们最初的一种阅读活动。人类的语言学曾有过具体的研究,研究结果表示朗读并不是机械的把书本中的知识不假思索的读出来,是通过学生内部的语言,结合自己的话对原文中的段落和句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让原文中展示的思想融为读者自己的思路。所以,教师在进行朗读的时候,要巧妙的去渗透德育教。学校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悟情明理,以读为本”的新型研究课题,让学生们学好语文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德育素质,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文章精度、细读且投入自己感情的读,能够进一步帮助教师实现预期德育的目标。

(三)通过观察思考的形式,培养学生们用笔联系,挖掘去表象下的本质思想。作文与思维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也很神奇,作文对于思维来说是创作的一种高级表现方式,它可以综合的反映出这个人内心最深处的世界,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框架中的一个重点知识。作文所涉及和涵盖的面非常广泛,无论是人、物、景、事等,都要求小学生要讲真话,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真实的情感,不能说空话假话。在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不仅应该注意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深层次的激发,还应该注意在学生或者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之中找出震撼、感动的语言与文字,通过那些作品之中的一系列闪光点,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它的光辉,并且可以领悟到其中可贵的精神,让这种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植小学生的心田之中,进一步渗透德育教育。

二、注重课外实践活动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教学不仅仅是一方小天地的话说古今与中外,语文教学更不是锁定在课本上的“圈子式”知识传播,应该注重课堂与实践活动互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语文教育,通过实践活动加强语文修养的塑造,同时,利用实践进行德育的渗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俗话说得好,实践出真知,小学生良好的品德主要“塑造者”是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反映学生的真实行动。教师在进行知识讲解与传授的时候,在拓展、启发学生们的智能之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教材之中所涵盖的德育元素,恰当适时地进行德育思想的有机渗透,让学生可以从小就树立一个远大的报复与理想,并且可以坚定自己的信念,进一步形成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以及世界观、人生观。更能够以此提升学生语文修养的良好养成。

三、利用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德育教育优质渗透

(一)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同时需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进一步建立起综合素质框架。学生对于教学来说是主体,更是教育内容的主体,对于德育教育而言,学生在主体方面的表现应该是自我养成与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对于学生在德育上的具体要求就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规范学生们的行为,规范其行为就要进行小学生守则的全面落实,而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存在其阶段性的特征,更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内容。

(二)首先是教育的工作应该注重整体阶段,也就是要根据学生之中存有的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那些问题,有目的、针对性的去突出其中一个重点,进一步解决其中之一的难题。另一个侧重点的教育中心应该分段进行,尊重总体共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个体的差异性,毕竟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高、中、低年纪在教育的具体内容上是不一样的,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其语文教材之中相对突出的德育内容进行各阶段的渗透,每个阶段要有每个阶段的具体策略,不能一种方式贯彻三个阶段。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求“懂的”变可以,比如说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或者是首都、国徽、国歌等相关知识的了解。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应该适当进行民族知识以及国家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让学生懂的今天的学习与安宁生活,有着怎样的过去和历史。高年级可以贯彻党的方针与政策进行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额性质和国情,掌握社会动向,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塑造德育综合品质。

四、总结

小学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注意教学时候德育知识的渗透,语文这门学科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无论与各门知识的学习还是现实生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该优化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注重策略性教学,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同时更塑造学生语文修养与德育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以后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学周刊,2011年第32期.

第6篇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德育教育 方法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57-01

德育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德育工作的开展,在考虑现实社会的要求之外,还应该保持计划性、组织性、目的性。当然在选择教育方式方法上也应科学合理,已达到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人们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可以获得很多方面的信息。但是,面对小学生年龄较小、思想不成熟的年龄特点,必须做好小学生接收各种信息的引导工作,避免小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小学阶段教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是最基本 ,关系着小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小学生迈入人生道路的基础[1]。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创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懂得欣赏学生,针对现阶段学生独生子女多、自尊心强、懂事、敏感等现状,需要老师和家长投入更多的关注。在开展德育过程中,要有一定的爱心和责任心,建立师生之间平等的关系。无论是管理班级还是具体的教学中,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关注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教师对于工作中自身存在的错误,能勇于承认,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能使学生更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学,从而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2]。

(二)合理利用批评教育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需要考虑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结合实际的场合情况,做出恰当的行为。同样,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也需要考虑现实场景,以及学生本身的状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教学。

在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时,小学班主任需要注意批评教育的方式,巧妙的运用语言,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注意把握语气,先抑后扬,不宜使用较多过分的批评语言,把握适度原则。由于批评本身带有一定的否定意义,若使用过多,则容易引起学生情绪波动,产生某种程度的抵触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建立,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批评教育之后班主任应该随时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

部分小学生存在反复犯错,虽然能积极认错,但是不能彻底改正错误。针对这类学生需要班主任更强的忍耐力,在实际批评教育工作时,结合所犯问题的严重程度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保持足够的细心和耐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

(三)提高小学班主任对德育教育工作的认知

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首先在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树立上,其次是对学生文明习惯的培养。小学德育教育是系统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小学班主任必须深入理解德育工作,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之后,注重引导学生做人的正确方向。现阶段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对学生自身还是社会,德育教育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策略、情感态度等一些知识能力以外的因素,还关系着学生人生方向。

研究表明,不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思维方式不同。学习较差的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提高成绩。但是对于学生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通过外界的力量改变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小学作为重要的启蒙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为学生成长打好坚实基础,铺设正确人生道路,培养更多社会栋梁,创建和谐安定的社会。

(四)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德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努力的工作,除了对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德育教育,还应该关注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在两方面工作的配合下,能促进整个德育教育工作的完善[3]。

具体来说,老师需针对有特点的学生进行家访,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及时反映给家长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另外家长也应随时反映给老师学生在家的表现以及自己对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等,相互之间做好配合工作,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庭,都努力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逐渐引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必不可少,班主任需要长期保持工作的热情,不断思考总结,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掌握好批评教育的程度,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努力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立志.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品牌,2014(09):205.

第7篇

1.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

(1)教师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很少关心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德育很难落到实处的情况。

(2)小学生有严重的逆反心理

很多教师发现,学生对教师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活动总是持漫不经心、无关紧要、应付差事的态度。此外,很多小学的德育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内容,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是造成学生有严重逆反心理的原因之一。

(3)很多小学生有双重人格

有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成绩优异、关心他人、团结同学、不怕吃苦、热爱劳动、具备良好的素质。而在自己的家中,对家人大呼小叫,什么活都不帮父母干,自私、懒惰、任性、贪图享乐。

2.小学德育实效低下的具体原因分析

(1)教师的德育观念严重背离了学生的成长目标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很多小学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评选职称,为了选先进,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智育方面。而德育在他们眼里根本没有什么用。教师的这种观念和态度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2)德育内容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学校德育的内容应紧跟时展潮流,不断增加新的道德教育内容。然而我国小学德育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显得很空洞,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比如,一些德育内容明显就是针对成人而言的,根本不符合小学生的特征和发展需求。此外,德育的内容缺乏全面性、稳定性和层次性,也是导致我国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3)德育教学中忽视了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德育方法过于单一德育方法采用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德育实效性的高低。研究发现,很多小学的德育还主要局限于课堂,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造成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4)缺乏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很多学校还没有设立完善的德育评价机制。德育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很多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不重视德育,这也是导致德育实效性较低的原因之一。

二、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具体策略探究

1.转变小学教师的德育观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小学阶段的德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优秀的品格和人格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工作以及社会发展起着保证和导向性作用。所以,小学教师必须紧跟时展潮流,更新德育理念,认真学习德育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教育的主置,以促进小学德育的发展。

2.结合学生的成长目标,树立现代德育目标

小学德育必须摆脱理想主义的目标,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作为追求的目标,切实落实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核心地位。不仅如此,学校还要以培养富有创新能力的道德主体为目标,在德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3.革新德育内容

要想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的内容至关重要。一方面,德育内容要紧紧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校还要把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德育内容吸收进来,不断丰富德育内容,提高德育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4.丰富德育方法,注重道德实践

德育内容来源于生活,德育离不开现实生活,离不开实践。小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让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此外,在德育的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丰富德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心理需求,使德育更加有感染力和渗透力,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

5.提升教师德育能力

第8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教育方法;三位一体

小学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内容,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发展相比城市德育教育有较大的差距,这更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和加强的重要内容,着力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水平,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质,为更高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需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所以小学生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责任,培养自身的道德素养。小学德育教育是形成良好道德素养的关键阶段,只有充分重视小学的德育教育,发挥小学德育教育作用,才能实现小学生的中国梦,这对小学生来说,是人生的必修课,是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要准备。

1.2 小学德育教育是高层次教育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人格塑造、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始系统学习知识、塑造人格的首个课堂。对于更高层次的教育来说,小学德育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基础夯实了,才能够实现更高层次教育的提升。没有小学德育教育的良好基础和铺垫,很难发挥更高层次教育的教学效果。

1.3 有利于培养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全的人格。强化小学德育教育,主要是因为小学阶段,学生作为一张白纸,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引导性,小学德育教育能够通过耳闻目染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培养优秀品质。

2.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问题

新时期,随着国家、社会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德育教育有了较好的发展进步,从德育教育投入,以及德育教育方式方法研究上,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相比城市德育教育,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较低,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首先,客观上,农村小学的硬件设备较差,一些偏远的地区甚至不能满足基本的教育需求,导致德育教育的开展较为缓慢。课程设置上,德育教育所占的比例较小,大多数学校虽然有思想品德课程,但课程上得不到基本的保证。教育方法上,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决定了教育的方式方法落后,上课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很少利用实践和讨论的教育教学方法。其次,客观上,学校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德育教育并不需要考试,所以在思想上没有充分的重视;家长和社会缺乏自身责任意识,一些家长常年在外打工,以至于形成了一大批留守儿童,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严重阻碍了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方法实践

结合上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笔者根据小学德育教育主体――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提出强化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方法,应开展“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教育。

强化农村小学学校德育教育方法

1.1 创设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的帮助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德育素养的提升,虽然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较差,但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是依靠硬件的堆积和支持的。首先,利用已有的资源,对校园进行精心布置和安排,宣传德育知识,鼓励学生争做道德小标兵。其次,改善校园的环境,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能够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最后,制定校园行为规范和准则,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

1.2 丰富德育教育教育方法

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是学校的课堂教育,从狭义的角度说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就是德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方法。首先,故事法,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其次,讨论法,通过设置情景,组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实践法,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所以必须参与实践,亲身感受和触摸,才能真正提高道德素养,老师可以带学生去拜访退伍军人、农村五保老人、道德模范去学习道德文化知识,感受道德力量,从而塑造自身的人格品质。

2. 强化农村小学家庭德育教育方法

2.1 加强沟通和关怀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小学德育教育必须要提到和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农村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许多小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导致缺乏家庭教育和关爱,也容易造成了道德缺失。所以父母要多打电话回家,询问小学生的生、学习情况,多教育和引导孩子勤奋努力、相互帮助、不攀比、不骄傲。经常回去看看他们,鼓励他们要自立、自强、自信。

2.2 带头示范和引导

家长的行为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孩子,所以作为家长,要做好带头示范作用。不能给孩子传播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首先,要严以律己,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在行为规范上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道德修养上,要树立榜样和典型。其次,引导孩子从正确的路,多看书,和同学朋友之间要学会礼让和谦逊,胜不骄败不馁。最后,积极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些错误的观念和行为,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慢慢的引导,孩子也能虚心接受,并改正。

强化农村小学社会德育教育方法

随着科技进步,大众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力量不断增大,社会道德教育在当代教育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尤其是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更多的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首先,社会要加强农村德育教育的捐资和投入,提高农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其次,提供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例如,免费开放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最后,加强正面宣传,增加社会大众对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更多的人关注小学德育教育,关心农村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小艳.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 学周刊,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