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1 08:53: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技术
智慧城市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利用更智慧、更全面、更有效、更快捷的应用将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机融合,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
一、城市智慧建设相关理论研究
1.1智慧城市理论
智慧城市借助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发挥多中基础信息设施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庞大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形成全新的生活方式、社会管理模式,构建新的城市形态。
1.2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
社会发展中各种活动大多以独立项目的方式开展的,在城市智慧建设理论中,其将传统的工程项目的管理扩展到项目全生命周期,从构思开支,知道项目结束。完整的项目全生命周期包含以下几部分:项目的决策、实施以及使用和维护,不同阶段和过程之间均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智慧城市建设则是对这些联系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理顺城市发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满足多层次、多方位的个性化需求。
1.3精益建造理论
该理论的基础是生产管理理论,主要实施对象为城市建设中项目的各个过程,主要目标是在最短工期和最少资源,不牺牲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完成。精益建造理论来源于制造业的生产管理、流程管理和价值管理,主要为了解决施工过程中如何提高建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工作时间等问题。
二、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需要使用的技术较为复杂和多样,需要不同技术之间的协同合作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1数据获取技术
现代数据处理和数据存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数据存储的可能。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基于云的多种技术被提出和应用到社会生活中,这种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的技术瓶颈,利用云端的高性能和大容量存储设备对城市发展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此外云计算相关技术的应用将不同类型、不同环境下的数据信息进行了整合,可以实现跨平台、跨领域的信息处理和存储,解决了智慧城市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数据共享的问题。
2.2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被称为人类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其可以在虚拟的信息和现实的物质之间建立统一规范的联系。首先物联网技术应用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网络,该网络主要用于对物体进行感知和信息获取;然后应用多种通信技术,典型的如RFID技术等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传递;最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跨行业、跨领域、跨系统、跨应用的共享和互通。
2.3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保证。云计算将大量的分布的独立计算机通过一定的方式组建成统一管理的云系统,在该系统环境下,多个硬件设备可以协同工作,按照资源需求对硬件能力进行分配,实现多种传统计算技术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应用云计算平台可以对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状况、产生的多种信息、要求的多种处理功能进行合理解决和分配,充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求。
2.4数据挖掘技术
智慧城市智能化需要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庞大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信息繁杂没有规律,通常我们对于某一方面的研究只需要从数据池中提取我们感兴趣的数据即可。数据挖掘技术就是一种对大量数据按照个性化需求进行挖掘和分析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从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中挖掘出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的信息机理知识,协助推动城市的智慧化演进。
三、总结
总之,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应用多种理论和技术,不仅是对城市产生巨大影响,还会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要武,吴宇迪.智慧建设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8)
[2]张永民.“智慧中国”关键技术的研究(上)[J].中国信息界,2012(1)
关键词:城市文明;道路建设;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2-0103-01
城市与人们互相促进,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的功能逐渐增加,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建设水平。所以,相关部门要客观分析道路建设的现状,分析其中的优势与不足,促进道路建设体系的完善,以此拉动城市经济增长。
1 城市道路建设的特征
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城市道路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如果各部门的工作无法统一,必然会降低工程质量,因此,在确定新的道路规划前,必须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以确定规划是否可行。
城市道路建设相对于其他城市服务来说,有着建设规模较大,不易拆迁的特点,一条道路的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像是排水、煤气等,工程涉及较广,各方面互相制约,如果无法合理安排,必然会延缓工期的进行[1]。另外,还要考虑施工期间道路交通情况,防止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以及地下原有管道的分布情况,如果施工涉及到这一内容,就要对其进行拆移。而道路建成后,也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辅助。
2 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城市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建,增加城市道路,但因为施工期间留下的安全隐患,让其存在很多质量问题,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限制道路功能的使用,导致资源浪费,影响城市文明。
2.1 路基、路面存在质量问题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最终体现,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最初计划时会制定很高的标准。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此:首先是道路的路基,最初在道路设计阶段,就未对路基做合理的设计,导致施工时路基处理方法错误,路基没有压实,而一些回填设计也有疏漏,施工质量较差,极易出现沉降[2]。其次是道路的路面。因为新的路基没有压紧,很容易破坏已经形成的路面结构;沥青铺好的路面凹凸不平,经过车辆长时间的碾压后,很容易出现轻微塌陷、龟裂等。这些情况出现的最根本原因还是施工质量较差,技巧使用不当。并且,沥青的选择同样也会影响道路质量。
2.2 城市道路排水功能较弱
城市道路的排水功能是指把落在地面上的积水渗入地下,保证地面的干爽。如果道路积水没有及时排出,就会让路面和车轮之间形成一道水膜,降低路面的摩擦性;车辆高速驶过后,会让地面水层雾化,阻挡驾驶者的视线,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到了冬天,因为室外温度较低,路面极易结冰,不得不让车辆减速慢行。并且,路面因为长期积水,路基浸泡在水中,削弱了路基的强度,同时也存在很多不按照规定步骤施工的情况,比如管道塌陷造成的路面塌陷,道路边井数量不足等。面对以上情况,政府相关人员要把排水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提高道路的排水能力。
3 在城市文明背景下加强道路建设的方法
3.1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3.1.1 严格把控设计
道路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创建城市文明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要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与其他施工内容进行配合,合理规划道路建设,并与其其他部门及时交流,给出科学的设计方案,并用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明确各项工程的负责人和职责,交由其他人员审核。
3.1.2 保证材料质量
因为工程量较大,需要使用的材料较多,所以,采购人员必须实时跟踪市场,及时了解商品价格,保证采购的材料质量,以便缩短工期,减少成本的消耗[3]。
3.1.3 规范施工步骤
想要通过城市道路建设构建社会文明,必须规范施工程序,严选使用材料,及时报验。对于道路承重结构需要使用的材料,像是钢筋等,必须严格根据国家的标准,确定其规格和衔接口,避免存在质量问题。而浇筑混凝土时,在一些关键的位置要有专人监督,防止出现质量隐患。同时,还有把工程产生的各项数据收集、整理,用书面形式呈现出来,以便及时了解施工情况,体现出数据的时效性,并且,还要对已经建成的道路抽样检验,通过检验得出的数据确定工程质量。
3.2 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增加城市绿化,是实现城市文明的重要方式之一,可以体现出城市的景观风貌。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在实现城市文明的背景下,要增加城市绿化,完成“G线”规划。这一规划是指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两侧设置绿带,并根据不同道路的分步情况设置绿岛,种植树木[4]。而对于已经形成的绿带,则要通过扩建道路的方式增加绿化,利用不对称的绿化设计,保持原有绿带的完整,由最初的一板二带变为三板四带。即运用两条绿带把整条道路分成几部分,合理规划行车道,满足我国车辆多样性的需求。而在决定各个道路的宽度时,要适当调整绿线的宽窄。
3.3 建立健全道路建设机制
受城市文明影响,政府在进行城市扩建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道路建设机制,确定责任问责,从而加快城市文明建设。
确立完善的道路建设机制有利于对工程实时监督,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而责任问责则明确了每个人的工作职责,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快速给出解决方案,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还有利于提高道路的排水功能,加强各施工部门的协作,及时沟通,相互协调,减少“马路拉链”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章立.城市道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3:225-226.
[2]许志晖.从文明城市到生态城市的探索――惠州市城市建设道路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0:914-917.
教材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建设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革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实施“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必须更新教材建设理念,改变传统教材结构、模式和开发方法,积极探索高职教材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其三大主张在高职教育的发展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在理解陶行知先生三大主张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课程特点,用发展的观点将“做中学、学中做”理念融入到教材的开发中。
二、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教育理论依据
高职计算机教材开发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按照人类的认知规律,科学构建教材体系,为“做中学、学中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供支撑。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下教材开发提供了框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的含义”和“学习的方法”两个方面。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职教育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高职教材建设中,一是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要有利于情境创新,三是要便于协作与交流。[1]
2.多元智能理论为“做中学、学中做”模式下教材开发提出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而且每种智力有其独特的认知发展过程和符号系统。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必须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学形式,施之以“做中学、学中做”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在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中,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加大实践教材、校本教材以及校企合作教材的开发,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增强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培养面向基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更要熟悉经济发展状况,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计算机课程教材开发要联系社会发展实际,不仅要考虑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应注重将社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融入教材,使学生通过计算机知识的学习,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2.教材建设应注重对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办公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计算机知识已成为当代人类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技能已成为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过程中,应结合专业和实际工作,加强对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根据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材内容,设计教学项目,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操作技能训练,使课程教学目标与计算机应用实现零距离对接。
3.教材建设应注重内容的选择和重构
在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职业教育课程内容主要解决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做”和“怎么做好”的问题,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企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为主,即过程性知识,而原理和陈述性知识为辅,即理论性知识。计算机课程教材内容的选择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新”。印度软件人才培养中的课程选择经验值得学习,要舍弃过时的、陈旧的知识,把最新的、特别是流行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正如一位计算机行业的人力资源主管所提到的,“在计算机行业谁掌握了最新的知识,谁在就业方面就占据了领先的优势”。二是“实用”。要针对就业、学生个体需求和教学实际整合教材内容。三是“可发展性”。要以学生为中心,更多关注过程性知识,在过程中培养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会”到“会学”。[2]
4.教材建设应注重调研,努力实现主体的多元化
教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材选题、构思、框架建构、写作体例确定,到项目设计、教材编写以及教材投入使用,无一不依赖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水平、学生学习水平、教学条件和生产管理需要。因此,在教材建设中,一是要广泛开展调研,既要对使用对象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充分的认识,又要对岗位职业能力对计算机应用要求有充分的认识;二是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因素,既要发挥教师在教材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更要调动企业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建设的积极性,根据计算机应用的实际需求选择理论教学内容,设计项目,保证做到学以致用。
四、高职计算机课程教材建设的内容
1.教材建设要面向教学的每个环节,建设立体化教材
“做中学、学中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做中学”,二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中做”。结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建立立体化教材除理论教材和实践指导教材外,还应包括多媒体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平台、课程案例平台、学生作品展示平台和考试系统等。
(1)理论教材和实践教材。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和丰富的案例,服务于课堂教学和实训学习。
(2)多媒体教学课件。面向教师,提供直观、形象的课件,服务于课堂教学。
(3)网络课程平台。面向学生,提供课程学习指导,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检测,实现“学中做”的人才培养。
(4)课程案例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案例,实施“做中学”人才培养目标。
(5)学生作品展示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6)考试系统平台。面向教师和学生,用于课程考核验收。
2.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材内容
在教材设计中,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将计算机知识和软件操作技能划分为具体的任务,将每项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组合,达到知识前后融会贯通的教学目标。
教材设计以章为单位,首先提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使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和学习目的;其次以节为基本单元介绍知识点,设计贯穿全章知识的完整任务,通过任务实现过程的讲解,使学生理解知识点和掌握操作技能;最后辅以小结,强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课后除设计强化知识的理论题外,更多的是设计多个任务,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3.以计算机应用能力训练为目标设计工作任务
兴趣是学好计算机的最好老师。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材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任务的设计和安排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使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有所收获和提高,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实训教材的设计中,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按章节设计工作任务,通过技能训练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标。在各个工作任务中提出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根据任务的完成过程讲解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最后的设计由学生自主完成同类任务2~3个,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3]
4.工作任务设计涵盖课程知识点,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学校的教育不同于短期培训,工作任务的设计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进行的简单陈述操作步骤,任务不仅要体现技能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了介绍常规的实现方法外,还要明确提出对应的知识点,融入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此外,在介绍任务实现过程时,要提出多种实现方法,开阔学生思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习的迁移。
关键词: 幕墙施工 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
薄弱环节预防措施(幕墙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玻璃幕墙渗水原因非常复杂,涉及到设计、材料应用、施工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应尽快加强研究,制定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防患于未然。
(1)幕墙渗水原因分析
1)设计
① 主要受力构件铝型材立柱不按规范设置20mm伸缩缝,铝型材热胀冷缩、主体结构压缩变形产生的应力会使玻璃开裂,产生渗水现象。
② 设计时没有采用伸缩量较大的密封胶,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计算。例如耐候硅酮密封胶其位移能力达±25%,为普通密封胶的2倍,必须按此数据计算预留注胶位置尺寸,否则密封胶适应变形能力差,受温度变化会自行拉裂或鼓起,失去防水功能。
③ 开启窗防水密封处理失效或密封层数不足(一般要求二至三道密封),导致雨水沿幕墙流淌时,直接进入开启窗内,出现倒泛水。
④ 与建筑物接合收口处理时,没有与土建单位共同研究和配合,而是各自施工,各管一面,导致出现渗水通道。特别是幕墙顶部与女儿墙之间的幕墙压顶连接不牢固,封闭不严,如螺丝孔、压顶搭接处不打胶或打胶不严密、遗漏等,都会形成渗水通道。
2)铝型材
① 铝型材表面处理不符合国家标准,表面涂层附着力不强,氧化膜太薄或过厚(规范规定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AA15级),导致密封胶粘接失效。
② 主要受力构件铝型材立柱和横梁的强度不足,刚度不够,其截面受力部分的壁厚小于3mm,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相对挠度大于L/180或绝对挠度大于20mm,幕墙严重变形,出现移位和雨水渗漏。
③ 没有采用优质高精度等级铝型材(其中幕墙立柱应采用超高精度等级),铝型材不合格,其弯曲度、扭拧度、波浪度等严重超标,造成整幅幕墙的平面度、垂直度不能达到要求。
3)密封胶
① 为节约成本,采用普通密封胶而没有采用耐候硅酮密封胶进行室外嵌缝,在幕墙上经太阳光紫外线照射,胶缝过早老化,造成开裂。
② 没有注意工程所采用的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的有效使用期,过期使用,胶缝起泡、开裂或不凝固,导致幕墙渗水。
③ 没有按规范进行结构硅酮密封胶接触材料相容性试验,结果结构硅酮密封胶与铝型材、玻璃、胶条等材料不相容,发生影响粘结性的化学变化,同时影响密封作用。
4)玻璃
① 玻璃强度没有进行验算,玻璃没有足够的承载力,在台风暴雨下开裂破碎,导致进水。
② 玻璃没有作热应力验算,大面积的玻璃吸收日照,热应力超过其容许应力,引起热断裂,幕墙漏水。
③ 玻璃尺寸公差超标,玻璃两力嵌入量及空隙不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到明框玻璃幕墙上时;玻璃偏小,则槽口嵌入深度不足,胶缝宽度达不到要求,玻璃容易从边缘破裂;玻璃偏大,则槽口嵌入位置过深,玻璃受热膨胀容易被铝型材挤爆,导致渗水。尺寸不准确的玻璃安装于隐框玻璃幕墙上时,胶缝宽度不均匀,难以控制注胶质量。规范规定,隐框玻璃幕墙玻璃拼缝宽度不宜小于15mm,这样才能保证拼缝间隙满足幕墙因地震、温度变化产生层间位移的要求,不会挤坏玻璃。
④ 玻璃没有进行边缘倒棱倒角处理,用作幕墙面材时玻璃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暗裂或自爆,存在隐患。
5)施工
① 铝框架安装时,不按规范操作,没有抓好质量,水平度、垂直度、对角线差和直线度超标,直接影响幕墙的物理性能。一般来说,接缝处的水流量远远大于玻璃墙面上的平均水流量,接缝是主要渗漏部位,如果各构件连接处的缝隙不进行密封处理,安装玻璃后必然渗水。
② 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不密实,封堵不严或长宽比不符合规范。规范规定施工厚度应大于3.5mm、小于4.5mm,高度不应小于厚度的2倍,且不得三面粘结。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厚度太薄则不能保证密封质量,对型材温度变化产生的拉应力不利;太厚又反而容易被拉断,使密封和防渗漏失效,雨水从填嵌的空隙和裂隙渗入室内。
③ 对密封胶施工条件不重视。南方地区雨水较多,如在雨季强行露天施工耐候密封胶,无法保证密封质量。结构胶施工也有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必须注意。
④ 密封胶条尺寸不符或采用劣质材料,很快松脱或老化,失去密封防水功能。
⑤ 没有采用弹性定位垫块,玻璃与构件直接接触。当建筑变形或温度变化时,构件对玻璃产生较大应力,往往从玻璃底部开始挤裂玻璃。
6)使用
① 没有提供详细的竣工资料及使用说明书给使用单位,用户入住后,不明白幕墙的使用方法,造成对幕墙的损坏、碰撞变形、污染等,导致渗水。
② 外墙清洁时,操作不当容易对幕墙造成损坏,例如清洁公司的吊篮挂绳,往往直接挂在幕墙顶部胶缝上,来回摩擦拉裂胶缝,造成渗水。玻璃清洁剂如不采用中性清洁剂,或清洁后未用清水冲洗干净,会产生腐蚀,损坏密封性能。
③ 住户擅自进行改造,对破坏的部位没有进行认真填塞、防水处理。
(2)幕墙渗水防治措施
导致幕墙渗水与漏水的基本条件有三个:有孔隙存在;有水的存在;有渗水裂缝的压力差存在。消除一个或更多的这些基本条件是防治水渗漏的途径:一是尽量减少孔隙;二是遮挡雨水,使之尽量不浸湿缝隙;三是减少被浸湿缝隙处的风压差。
1)设计时首先考虑幕墙防水装置设计构造,运用等压原理,在幕墙铝型材上设置等压腔和特别压力引入孔,这样,等压腔内部压力通过特别压力引入孔与外部压力平衡,将压力差移至接触不到雨水的室内一侧,于是有水处没有风压力差而有压差的部位又没有水,达到防止外部水利用压力差渗入幕墙的目的,这是积极防水的措施。
2)在幕墙铝型材上开设流向室外的泄水小孔,把通过细小缝隙进入幕墙内部的水收集排出幕墙外,同时排去玻璃、铝型材与铝扣条之间的等压腔内的少量积水,这是行之有效的治水方法之一。
3)设计时也可以考虑在玻璃幕墙上设置收集管道和排水管道,将渗入裂隙进入幕墙内部的水收集在一起,通过排水管道通畅地排往室内某一指定的排水孔,这是另一种可靠的治水措施。
4)选用优质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而且要加强检验,防止过期使用。选用优质浮法玻璃,玻璃必须经边缘处理,玻璃规格尺寸误差符合标准要求。
5)注意控制密封胶的使用环境,严禁下雨天露天进行耐候硅酮密封胶施工。结构胶的施工车间要求清洁无尘土,室内温度不宜高于27℃(不同品牌的结构胶其使用性能不同,对室内温度的要求也略有不同),相对湿度不宜低于50%。
6)结构硅酮密封胶、耐候硅酮密封胶、墙边胶注胶前,应先将铝框、玻璃或缝隙上的尘埃、油渍、松散物和其它脏物清除干净,注胶后应嵌填密实、表面平整,加强养护,防止手摸、水冲等。
7)按规范要求,玻璃幕墙施工过程中应分层进行抗雨水渗漏性能检查,以便修补,中间控制幕墙质量。
8)玻璃幕墙的质量检查分隐蔽验收和工程验收两类。隐蔽验收是在铝型材框架安装完毕后进行,主要检验连接钢码的牢固安全程度,检验幕墙与主体结构的间隙节点安装、伸缩缝安装等。工程验收在玻璃幕墙工程完工后进行,为玻璃幕墙的竣工验收,是分项工程的中间验收。
9)开启窗应认真检查是否达到密封程度,配件是否材质优良、功能可靠,开启、关闭是否灵活。
10)清洁幕墙时,采用大楼自身的擦窗机。如果由专业清洁公司清洁,必须有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不能对幕墙有任何损坏。
关键词:建筑工程;电气监理;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文献标识码: A
一、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在建筑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效果和投资等环节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设备运行、节能效果以及后期的管理都与电气工程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电气监理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
电气监理工程师对于电气监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电气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将会对电气工程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一个好的电气监理工程师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水平,同时还要对其工作有着良好的责任心。好的自身素质是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当具有的品质,在工作中,不但要明确对电气工程各项内容的施工规范,同时还要掌握电气工程中各项施工技术的应用。另外,对于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以及各项规定等也要有清楚的认识,而这些内容不但涉及的内容多,并且更新快,这也就要求监理工程师不仅要熟练掌握还要不断的了解新的内容。
现如今,及时强电各项系统技术发展已经相对完善,然而电气设备、元件以及材料等种类多,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改进,如果要做到全面的掌握电气工程的每个细节,不仅要长期的总结实际工作经验,还要不断的进行努力学习,从而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在监理工作的质量。
三、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做好投资控制工作
如果建设单位授权监理进行投资控制,就会把标书中的工程概算书提供给监理人员。电气监理人员应将有关电气安装工程部分的概算总值提出,按分项工程划分为各种工程的造价,然后按照工程进度的实际工作量,按比例批准拨款。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投资控制,监理人员需要经过沟通,要求建设单位、承建单位他们各方签订的有关经济的合同,交电气监理一份(复印件)备查。
投资控制工作是保证电气安装工程项目能够取得积极效果的关键,考虑到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的特殊地位,以及电气监理工程师所肩负的使命,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积极做好投资控制工作,保证甲方的工程投资能够合理利用,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核查工程整体预算
为了实现对项目投资有效控制的目的,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正确行使职权,对工程整体投资预算进行核查,积极参与到工程预算制定过程中来,发挥对工程整体预算的监督管理作用。
2、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监控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参与到工程实际中来,应重点监控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工程预算都能用在电气安装工程中来,提高投资利用质量,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3、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跟踪工程决算过程
考虑到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有投资控制的职责,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全程参与到工程决算过程中,确保工程决算能够科学合理,保证工程决算能够达到准确性要求,满足电气安装工程需要。
四、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步骤
1、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工作中质量控制的
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对工程中的施工单位进行监督,同时也要保证其在达到标准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帮助其改进施工图纸中的不足,并且向施工方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的维护业主们的利益,对于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有着很好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高质量的工程都是由高素质的施工人员来完成的,因此,在施工前就要对施工的人员进行评估和考核,以保证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这也是监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同时,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要监督施工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工程的技术交底,一来是因为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流动性大,二来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技术规范,所以施工人员要掌握一些技术的规范和相关操作流程和顺序。不仅如此,还要对工作的相关内容以及各项标准等有个清楚的认识,监理工程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考核,从而保证其能够更好的做好施工工作。
根据业主及土建工程的总体进度督促施工单位编制电气工程进度计划、人员计划、机具计划并组织其落实,工程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及补充。
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中要监督施工单位根据已会审后
的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按照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规、文件,经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中若发现图纸问题应及时提出并处理,不允许施工单位未经同意私自变更设计。
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推行规范化操作程序,编制符合规范、工艺标准、可操作的质量控制程序。平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未经有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不得进行下道工序,防止监督流于形式。记录好监理日志。
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高压电器安装控制;电力变压器安装控制;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和照明配电箱(盘)及现场操作箱的安装控制;防雷、接地装置施工控制;电缆桥架、支架安装控制;电气配管控制;电缆、电线敷设控制;电缆终端头、接头制作控制;吊车电气装置的安装控制;电气照明装置安装控制。
总之,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面需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要抓住关键点,重点检查和控制。
3、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做好进度控制工作
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作为一名电气监理不仅要把好质量关,同时也要把控工程的进度,使工程能够按时完工。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与电梯安装工程的进度主要取决于主体结构与装饰工程施工的进度,但也应注意,在要求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方案中,必须纳入电气安装工程与电梯安装工程部分。同时,进度计划中也应该含电气设备的加工订货计划。这样,电气监理按照计划中的某些重要里程碑点可以很好地控制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整体进度。为了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进度能够满足实际要求,现场电气监理工程师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确保施工进度达标。
4、电气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
4.1临时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临时用电系统一般应采用TN-S供电系统。设置漏电保护器,应坚持三级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原则。特殊场所应根据有关要求使用相应安全电压等级供电。电气设备的制造、安装及防护、安装位置、配电分级、导线选择及布线、接线等均要符合临时用电规范要求。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由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
4.2临时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建立安全检测制度;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建立工程拆除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和评估制度,要按照JQ59-8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定期对现场用电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
结束语
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电气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电气监理是保证电气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也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做好电气工程的监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浩.电气监理在电气工程中的作用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6:96.
关键词:机电类课程设计 工程伦理教育 理论改革和实践
1 机电类课程设计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定位
在我国,由于工科类高校传统的工程教育过于强调技术知识的学习,在课程设计中也仅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进行指导,忽视工程伦理教育,从而导致工科类学生群体出现重实务技术轻人文素质、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重技术实践轻道德思考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薄弱的现状,在机电类课程设计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就是强化伦理责任意识的灌输和培养、增强对工程伦理原则及其规范的实践自觉性、掌握规避工程伦理风险解决现实道德难题的基本方法。
其实,在课程设计中蕴含了丰富的伦理内涵。首先,课程设计模拟了工程实践中涵蕴的多元伦理关系,这需要学生们思考包括工程与自然(环境)、工程与社会、工程与人的伦理关系以及工程与经济、工程与文化等的伦理关系。其次,课程设计虽然将工程运作的设计过程微观化、平面化和简单化,但在设计方案的选取中不仅有实践技术维度的协调,也有文化观念维度的协调。再者,面向实践化的产品整体设计,又必然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达到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其中内涵作为设计者所必须的自然-社会-人的伦理考虑和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伦理考量。
具体来说,第一,强化伦理责任意识的灌输和培养。在课程设计的工程伦理教育过程中,要教导学生们注重分析蕴涵其中的多元伦理关系,以案例教学或情境教学的模式,分析与具体课程设计相关的人-技术-社会层面中的微观伦理关系,如工程师与雇主(公司)、同事之间的伦理关系,工程发展与工程师责任的关系,明确学生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在产品安全和质量中的责任;以跨课程模式,拓展课程设计所涵盖的相关工程职业整体的社会责任,树立学生的环境责任意识,强调工程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把对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负责放到首位;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讨论与工程实践有关的公共政策,如可持续发展、低碳消费、清洁技术与绿色工艺等,培养学生对自然-人-技术-社会的整体责任感。
第二,增强对工程伦理原则及其规范的实践自觉性。除了让学生了解到工程师对社会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的首要义务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处理个人与工程职业、个人与工程师同事、工人、雇主、客户等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这涉及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冲突、工程质量与安全、数据的真实性、送礼和贿赂、揭发与忠诚等问题。工程伦理的基本原则及规范,NSPE(美国全国职业工程师协会伦理准则)概括为“①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放在首位;②只在自己能力胜任的领域从事业务;③仅以客观的和诚实的方式公开声明;④作为忠实的人或受托人为每一位雇主或客户服务;⑤避免欺骗;⑥体面地、负责任地、合乎道德地以及合法地行事,以提高本职业的荣誉、声誉和作用”[1]。通过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规范灌输和原则引导,使学生明确工程技术“在伦理上决不是中性的,它……游移在善恶之间”[2]。
第三,掌握规避工程伦理风险解决现实道德难题的基本方法。在课程设计中通过结合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工程项目是社会试验,既产生新的可能性,也产生风险”[3],并且,工程伦理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技术的非自然性使得技术表现为这样一种事物——即使我们本着善的目的去使用它,也不能保证不产生恶的结果,“处于风险之中就是置身于和受制于现代性世界之中的方式”[4]。因此,规避工程伦理风险,解决现实道德难题,就是要求学生增强工程伦理风险意识与伦理责任感,修养工程师应具有的“对风险保持敏感性”[5]的职业美德,即,①恰当评估可能的技术风险发生的可接受性并提前做好相关应对措施;②在工程活动的整个过程必须保持谨慎而广泛的风险意识;③尽可能地对整个工程项目要有全局性的风险把握和动态监测,而不能过分满意于在每个具体环节上对“安全系数”的符合;④必须关注的是该项目的整体的公共获益性,而不是放任已知的或可知的可接受的技术风险只为短期的、眼下的、部分人的获益。
2 融入工程伦理教育的机电类课程设计的理论改革和实践
在机电类课程设计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必须将主渠道式理论灌输与渗透式规范引导相结合,将工程伦理理论教学与案例讨论相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工程伦理情感和磨砺其工程伦理意志,树立工程伦理信念,养成工程伦理行为。
首先,改进课程设计的形式。表1是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A)》为例课程设计改革前后的教学形式对比:
其次,引入面向项目的团队设计作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参考以往的教学经验,围绕工业机械手设计,可以出于更贴近实际工程和便于嵌入工程伦理模块的考虑,提出不同设计主题。学生组成的每一个人团队都必须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同一个主题有若干团队展开竞争。
第三,根据项目设计工程伦理教育模块。针对课程特点确立的工程伦理教育目标,寻求与之对应的、可嵌入的工程伦理教育模块。如表2所示。
课程设计是高校工科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完技术基础课及有关专业课后的一次专业课程内容的综合设计,其本身包含有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在高校机电类课程设计中注入工程伦理教育,就是要求工科学生形成正确的工程观,以便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视角和基本原则来审视和参与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美国)全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工程师伦理准则.转引自[美]迈克·W·马丁、罗兰·辛津格,李世新译.《工程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37-338.
[2][加]M·邦格.《技术的哲学输入和哲学输出》[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4(1).
[3][美]迈克·W·马丁、罗兰·辛津格.李世新译.《工程伦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
[4][德]乌尔里希·贝克.王小钢、沈映涵译,孙国东校.《风险社会的“世界主义时刻”——在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演讲》[J/OL].ias.fudan.省略/ResearchPersonnel/Detail.aspx?ID=2098.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相结合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
Feasibility Study on Sports Courses Combining
Theroy and Practice in Colleges
LI Haozhi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ports reform in colleges, physical theory is easily overlook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new teaching ideas, implements courses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demonstrates its feasibility by survey, teaching experiment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college sports courses.
Key wordscolleges; sports; combining courses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武汉工程大学)2008级全体在校本科生。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收集了教育、体育部门的有关文件及国内相关文献资料100余篇和专著10余部。(2)问卷调查法。于2009年4-5月对08级全体在校本科生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800份,回收2788份,其中有效问卷2756份,有效率达到98.4%。(3)专家访谈法。走访武汉市部署以及省属高校5所,对各院校体育部门相关领导、高级职称专家进行访谈,广泛听取意见,并对其院校开设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进行实地考察。(4)数据统计法。对调查所得相关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并用Excel进行常规数据统计。(5)教学实验法。实验周期为8周,周一至周五下午4点~5点半课外学时为授课时间,课程内容为足球。我校08级部分班级15名男生,年龄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18.8岁,作为实验组被试,进行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实验,理论课与实践课以周为单位交替教学;另15名男生为对照组,年龄在18-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8.6岁,进行前6周实践课后2周理论课教学。本实验要验证如下几个假设:(1)学生喜欢并接受两者相结合课程。(2)相结合课程对学生身体素质、心里健康以及各方面能力掌握有着效果显著。(3)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高校体育课教学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开设体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现状
(1)国外开设现状。如美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中,体育理论课一直是必修课,并占了 50%比重的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用性选择理论课,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仍然为2个部分。日本高校体育一般先开设2学期的纯体育理论课,课时数约占整个体育课的25%,是体育课必修的内容,之后再开设2学期的纯体育实践课。
(2)国内开设现状。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层学校体育教育一直存在着重实践而轻理论的倾向。虽然近年来也相继有学者和教师提出了一些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如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体育部推行的体育理论模块化教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体育部提出的体育理论与实践课同步式教学、以及中山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提出的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教体系构想等,但总体来说争议较多,至今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适于推广的课程体系。
3.2 体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特点
(1)针对性。高校开设相结合课程对于教学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课教学内容为专项技战术知识,例如足球运动项目中传接球、头顶球技巧和局部战术等,在实践课有限的时间内学生充分练习,理论课教学内容将针对上一节实践课大多数学生出现的足球技术问题加以讲解与分析,并教授学生更为有效的技术环节,讲解巧妙的足球战术配合,以达到学生将理论与时间紧密融会贯通的目的。
(2)多样性。相结合课程的开设可使原有连续不断地实践课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化。体育实践课占主导时学生每周需要进行反复的准备活动、基本技术复习、掌握新的技术等,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的兴趣逐渐减弱,若理论课连续教学,则会把体育课变得枯燥无味。相结合课程有效将实践课与理论课交替进行,改变以往老套的教学观念,丰富课堂内容,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 学生对大学体育课的兴趣与态度
(1)兴趣。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感兴趣的占调查总数的36.2%,45%的大学生对大学体育课兴趣持一般态度,见表1。从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课教育存在着诸多不足,同时也可看出体育课对于调动学生兴趣方面的必要性。
体育课与其他课程存在着特殊因素,从目前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以及考核标准等方面都不太顺应学生们的身心健康特点。事实上,大学体育课程应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为原则,采取多元化、创新形式的教学手段,正是因为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局限,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兴趣的较低。
此外,仍有18.8%的大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其主要原因主要是为了拿到必修课的学分,不影响顺利毕业被迫进行体育课学习,另一部分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害怕考试不及格。这些因素导致学生对大学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逃避。
表1我校08级全体在读本科生对大学体育课的兴趣问卷调查统计(N=2756)
(2)态度。从表2可知,53.7%的大学生是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课中去,但不容忽视的是13.6%的大学生对待体育课态度是想动就动,21.4%的大学生则是比较被动,能不动就不动的大学生占调查总数的11.3%。积极主动的态度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的体育运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与教育管理部门应采取一定措施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
表2我校08级全体在读本科生对大学体育课的态度问卷调查统计(N=2756)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同质性分析。通过对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现状调查,学生是否接受过足球普修课学习,实验组15名学生与对照组15名学生均接受过。对学生参与专业足球或其他项目运动训练现状调查,通过学生回答是否在校参加过体育运动训练,实验组合对照组全体学生均回答“否”。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对足球运动了解程度与身体素质各方面不存在差异,以上可视为研究对象具有同质性,符合对比实验研究条件。
表3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兴趣态度对比表
(2)兴趣态度变化结果及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后的兴趣态度质量表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实验组所得均分为53.34分,对照组所得均分为47.77分,经独立样本T检验,存在很明显的差异(P<0.05),从表3可以得出,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逐渐浓厚,态度明显积极,很愿意进行锻炼,而对照组的学生兴趣态度则无明显变化。这说明实验后实验组比对照组对体育课程内容兴趣态度要明显积极,主动性强。
(3)身体素质变化结果及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实验后分别测试所得的三项身体素质,经独立样本T检测,三项指标均值都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见表4。这说明实验组学生在经过相结合课程后力量、速度与耐力有较为明显的加强,对照组学生在实验后各项指标测试中,弱于实验组。结果如表4所示。至少得出这样的结论,相结合课程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内容的同时加强各方面能力。
表4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对比表
(4)专项技术掌握情况分析。经过8周的实验教学,笔者从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抽出11名学生进行时长45分钟足球教学比赛,最终实验组学生以2:0的显著优势赢得比赛,控球时间60%:40%。在比赛过程中,实验组学生掌握技术熟练,能有效合理的运用理论课堂上所学内容进行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结合紧密,而对照组学生对技术知识掌握仍有所生疏,战术配合意识较为薄弱。研究表明,实验组学生更自觉、更积极的投入体育运动中,并保持了良好的运动心态与情绪。这充分证明了相结合课程在普通高校开设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体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在国外已有良好的发展趋势,而国内仍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的倾向,至今还未形成一套科学的、适于推广的课程体系。(2)开设相结合课程提高了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运动兴趣,态度明显积极。(3)通过兴趣态度变化对比结果、身体素质变化对比结果以及专项技术掌握情况,说明体育相结合课程在普通高校开设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4.2 建议
(1)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全新教学指导思想,以贯彻新《纲要》为基本点,打破传统体育教学思想。(2)加强师资建设力度,相结合课程对于教师基本素质要求较为严格,需要具备多方面教学能力,因此应整体加强教师综合水平。(3)改善场馆设施建设,有良好的室外锻炼场地与室内理论课专用多媒体教室,备多方面教学手段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家彬,刘际友,孙庆祝.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2]高军,郄捍烈.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3]倪文治.中日韩大学体育课的对比分析及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01.6.
关键词: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预防控制;管理
在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控制成为阻碍建筑企业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和项目正常进程,建筑企业通常都以施工进度管理和控制为基石,构建科学合理的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体系,并通过科学有效的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实施,达到项目施工进度控制圆满的目的,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建设项目在预定的时间能圆满且顺利的交付给业主方使用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总目标是建设的施工工期。
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是控制和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的进度,不仅可以保证工程建设施工项目建设项目在预定的时间能圆满且顺利的交付使用,还可以立即施展投资建设带来的效益,并且有益于国家经济秩序的良好持续。所以,采用科学合理的控制方式和方法来控制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做好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工作,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和理论框架,我们须从下列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一是形成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原因,二.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和建议。本文中就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进度控制展开了探讨。
一、形成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问题的原因
(一)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进度监管不健全
在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管理领域中存在着诸多影响因素,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就会缺乏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意识,此类管理的意识淡薄,就会导致现场组织、安排、参加紧急施工任务和协调工作上出现纰漏,加上不健全的项目施工管理和施工进度监管,更能导致无法顺利施工或隐埋着极大的印象,这种现象尤为严重地出现在施工现场。
(二)管理人员不重视项目施工前准备
项目施工前准备在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是不可缺少且制约着顺利施工的重要部分之一,不仅是对项目的目标、资源控制和施工技术方案起着重要的基石作用,还是施工现场布局、时间统筹计划和施工设备就绪的主要大工序之一。往往施工企业为了追赶进场施工的时间期限,而忽略了施工前的充分准备,如:对项目施工特点、环境和条件,认识不足;过于自信,低估了项目的施工难易和深浅程度等等,这样就将众多极为不良的因素隐隐地埋藏在这个环节。
二、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和建议
(一)建立施工进度监管制度和项目施工管理综合管理体系
在商品住宅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工期完成任务,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结构,对工程项目的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分解,设定完善的管控体系,编制施工进度统筹和计划、各类施工目标及执行标准流程,同时设立专业的检查组对项目的施工质量、安全和施工进度进行严格的检查、监督、控制和管理,通过检查制度及时地评估和分析原因,并且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挽救和补救措施,便于各方施工参与人员对其有效地跟进和监督,可充分地推动和督促各方施工参与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努力将施工进度掌控在合理的范围中。
(二)加强各方施工参与人员对施工前准备工作的重视
以施工进度监管制度和项目施工管理综合管理体系为基础,明确并落实各专业负责人的工作职责,还需提高各方施工参与人员的根本意识,同时结合项目进度计划和目标,对施工进场前作出有效的风险评价和施工方案进行二次评估,提出相应的合理措施进行排除,做足充分的评估预备工作后,施工方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布局、资源安排等工作,确保施工前的技术预备、人力资源组织准备、物资预备等,对一些需要提前预制加工或需求资源加快速度施工的工作,要提前预备实施,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施工进度管控,就必须加强和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三)加强施工过程部署及成本核算工作
施工过程部署不仅可以对整个商品住宅建筑工程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安排,还对商品住宅建筑工程中的重大策略起到重要的调整和决策作用。它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有效控制施工进度以及成本节约的紧要保障,无论是人员组织和专业任务的分工,还是专业化分项的发包工作,都能得到而专业的释放和充分的发挥,可以确定专业化分项施工合理的分批、穿插施工。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减少了各类资源浪费,这样可以刷审成本核算的工作,特别施工工程量、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的逻辑资源的重复工作,减少了现场管理漏洞带来施工浪费,且加强了各方资源的合理利用,还促进了项目的均衡施工工作。
三、结语
商品住宅已成为我国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良好的经济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不仅要在保证商品住宅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还要以此为基础,如期交付给业主方使用。因此,商品住宅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是变得更为重要。(作者单位:徐州城置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李敏.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影响因素与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5).
[2] 胡钢辉.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及控制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2).
[3] 杨许松.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进度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7)
[4] 蒙庚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进度的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5] 胡一欢.商品住宅开发项目建设阶段的成本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3).
[6] 谢峰.商品房安装施工进度控制方法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3).
[7] 候斌.浅谈建筑工程进度与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47).
[8] 曹激.谈谈怎样做好施工项目进度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8).
[9] 谢钧.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