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8 16:52: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及《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指导下,以新课标,新环境,高要求进行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课堂教育教学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导知,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亲切的地理课堂教育教学和环境的气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互动教学”法
现在的时代进步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特别是地理知识传播的渠道更广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转变“教师角色”,改变过去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由于初中生心理的特点,他们很乐意参与教学过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往往需要布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亲历这些过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在讲我国的河流――“黄河”时,提出:“面对我国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紧张的严峻局面,如何治理?”的问题,学生围绕着问题的提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一男生举手发言,一本正经地提出将黄河“几”字形拉直,从甘肃的兰州到河南的洛阳挖一条运河,使黄河上游的水少走弯路流到中下游。在表扬有大胆的学生的设想的同时,教师话锋一转:假如全班一半的同学住在这“几”字形地区,是否同意他的建议,为什么?由此全班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共鸣,课堂讨论既活跃、又深入,对师生有很大受益。
三、在新课地理要有“情境”引入
地理课堂教学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把以地图教学为主的地理课变成看书划线的枯燥的文字教学课。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努力用“学习”或“讨论”来代替“讲”,用翻“图”来代替翻“书”。虽然是“一字之差”,这也代表着地理课堂的实质进步的一面。在实际地理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课的新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学习“特别行政区 香港和澳门”时,我用歌曲《东方明珠》和《七子之歌》引入,让学生听歌曲思考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会离开祖国的怀抱,引出特殊的身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地图化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所以地图教学是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说地图是其他任何工具无法取代的。对初中学生而言,是帮助其树立空间地域概念的基础,也是培养其地理思维的主要手段。所以,地图在一定意义上既是教具,也是学具。学好地图,并用好地图,对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中牵涉的各种各样的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等是培养学生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过程中加强对这些图像的了解,掌握判读方法。地图教学能力也是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地图也将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对地理教师的地图能力又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地理教师还要努力学习和运用电子地图等新的地理的教学手段,才能符合新形势下的地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五、在地理教学评价中应重视能力化
【关键词】初中地理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关于初中地理课堂教育新方法的探讨,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前中国教育的实际。长期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方式不能突然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一时改革幅度过大,一旦学生和老师不能很好地适应,将会严重地影响一代青少年的成长。当前有效的课堂资源要求改革的主要方面在课堂,主要的力量在老师,当然,对于师生配合也会有所要求。由于我国的教学资源存在严重的分配不均匀,所以地理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不能一概而论,制订统一的评价标准。
1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1形式问题
地理教学的评价者多是工作在一线的地理学科教师,大部分的工作仅仅限制于地理学科的研究,没有真的深入教学课堂中,受教学实践、个人素质、理论根基等因素的影响,其做出的教学评价仅仅限于形式,而没有触及“实质”和“内涵” 。主要表现是教学中的评价主要为“你很好”“你很棒”等不痛不痒的词语,缺乏鼓励性,且以意见为主而很少涉及建议。
1.2初中教育对于地理教学的随意性
由于目前教育体制的限制,地理学科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少,以至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把地理作为一门副科学习,学习态度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进一步导致学校在安排老师上也存在随意性,所以安排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地理老师,可能是教数学、语文的老师顺便教授地理,老师缺乏专业性。缺乏专业性的老师,存在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找不到教学的重点,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也存在一个老师带多个班级的地理课程的情况,教学压力大,很难对一个学生甚至一个班级倾注太多的精力。笔者见过有些初中学校由一个老师负责全校地理教学!这样教学,老师的正常休息都无法保证,怎样花更多的精力来研究地理教学呢?
1.3理想化问题
理想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学的评价问题。在目前的教学评价中,大部分学校以下课检测习题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而不管各个学生地理成绩的差异性,这样就会严重地打击基础较差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由于从短期看来,应试课堂教学会让学生在课堂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这使得部分老师为追求更高的评价效果而采用应试教学的方法,这样就忽略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1.4地理课堂“作秀”
部分学校应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应试教育,所开展的“应试教育”仅仅限于检查时,并且作秀成分严重,课堂很松散,盲目地把应试教育等同于让学生放松,这样的作秀不仅仅让学生学不到知识,还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措施
2.1加强地理学科的师资力量建设,用专业的地理老师去教授初中地理
作为严重缺乏专业师资力量的初中教学,急需要一支专业过硬的师资队伍。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聘老师的时候,要招聘专业的地理老师,而不是用教主科的老师去代授地理。同时要经常地组织老师再教育,接收新的知识和教学思想。有很多老一点的教师教学思想陈旧,不能很好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2.2改变地理教学的评价机制
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多点实质性的鼓励,对于学生的成长多点参与,真正地做到人文关怀。例如在评价的时候,对于差生多点关怀,在考核机制上,实行有差别的考核机制。不能仅仅以课堂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程度来制订考核标准,所以要建立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制度,确保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同时保证暂时落后的学生能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2.3采取图文并茂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是科学性的,是带领学生认识世界的学科。对于部分名词的解释不能仅仅限于文字,要让学生真正地了解,还要通过图片、视频等。例如对于龙飓风的危害,对于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对于山地的气候垂直型分布等等专业名词,由于初中学生社会经历不足,如果仅仅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解释,学生无法理解。同时笔者认为,地理是带领学生发现世界美的学科,让学生发现我们的自然环境如此不一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学科的了解和探索欲望。
2.4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帮助
让学生自发地组成互助学习小组,老师尽量只讲知识的主干部分,对于有些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一来,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同时大大地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且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多,对于班级的建设也是有积极作用的。
2.5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众所周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是一个大趋势。但是笔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学校配备的计算机仅仅是一个摆设,学校不舍得让学生使用计算机,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结束语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笔者相信,只要坚强改革,坚持因地制宜,坚持结合我国的国情开展素质教育,在下一代的教学中一定能让地理学科的教学完成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李臻.初中地理情景教学案例设计[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8(Z6) .
高效课堂的内涵是让45分钟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把学生从时间和汗水的应试模式中解救出来,把时间、睡眠、灵性、兴趣、发展还给学生。
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存在以下问题:班额太大,造成管理的难度比较大;各个班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班级纪律情况不尽相同;地理教师所教班级多,甚至跨年级教课,实施的难度比较大;高效课堂实施环节上时间紧,任务多,存在无法完成的情况;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需继续加;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在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反应不灵敏,课堂教学进展缓慢,课堂教学效率太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生不能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个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作为地理教师应具备多元化、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等有关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地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素养。教师用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保持课堂气氛生动活泼,主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
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初中地理教学资源,选择对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考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深入研究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大胆尝试,恰当设计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在学习中挖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教学中注重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启发思维,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新课的导入要吸引学生的兴趣,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合理的教学方法
地理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地理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一种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3.1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有对学习地理活动本身感兴趣,才能发展为对学习地理内容和结果感兴趣。因此,我们必须挖掘有利于激发兴趣、支持学生长久性自主学习的因素,充分发挥主体学习的能动作用。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
3.2善于新课引导
上课刚开始后,教师如果运用精彩的导入语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则很快就被吸引,注意力将集中于课堂。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如发挥文理综合优势,引入历史典故、传说、名人轶事、时事政治等;发挥图文结合优势,展示地形图、政区图、绘制各种示意图、趣味读图等;发挥学用结合优势,制作地球仪、制作等高线地形图、观察天气现象等。
3.3自主、互助、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课堂上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严谨、科学又要生动活泼,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时,要因材施教,创设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活动的全过程,重视对学生热情的激发,创设师生平等的对话,互动交流的氛围。
4.合理选择辅助教学工具
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班级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合理选择道具。如挂图、地球仪、多媒体等。
对于地理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利用其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的综合处理,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有效掌握的地图。
比如在难以理解的《地球的运动》一节,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公转时地轴与轨道面成66.5°夹角,公转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上,与此同时,南北半球出现不同的昼夜长短变化。这些视频生动的描述地球自转、公转的性质以及产生的现象,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这些特征。因而多媒体教学的直观、生动、动感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5.注重评价与评估
要坚持科学评价的原则,在方法上既要注重教师评价,还要注重学生及家长的评价,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应该涉及教学设计、课堂授课、课后(外)辅(指)导,教师的课堂授课、学生的学业成绩等诸多内容。教师评价总结: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的闪光点。
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检测和评估,检测是“练”的提高,考查学生理解或熟练应用的能力,教师小结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检测所学知识:检测题重点突出,难易适中,具有典型性;将落实“进行到底”,落实有哪些没有达标的学生,及时补救辅导;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
在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应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探索和改进,结合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特点,将教学触点延伸到多学科领域。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渗透在常规教学中并且细化,真正才能达到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 必要性 现状 策略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缓。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变顺应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和现代学生的学习心理,采取了生活化教学的模式。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促进了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对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1.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现状中的优点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现状中的优点分为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第一,教师方面。教师在新课程标准将初中地理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要求下积极地探索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并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二,学生方面。学生在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下,对日常生活中一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提高了对地理课堂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自己的实际生活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地发现问题,通过探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现状中的缺陷
第一,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育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忽视了地理学习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地理教学生活化起到的作用不明显。
第二,教师的教学成绩深受学生成绩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深受学生成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性。
第三,教学内容过于规范化。受到考试大纲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内容还是不能做到灵活丰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规范化的特征。
二、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教师评价体系的影响。因此,要想激发教师的教学兴趣,就要改变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考试成绩中脱离出来,根据教师地理教学生活化的课堂效果和学生对生活化课堂的反应来综合评价,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课堂教学生活化
第一,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将课堂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将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并讨论,丰富初中地理的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堂教学形式生活化。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要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方法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将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到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南极和北极的地貌特点等。方法二:利用情境教学法将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课本知识相结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供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地理问题的图片或者视频,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比如地震的发生及避震常识等。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方法可以用来进行初中地理的教学,本文不再一一探讨。
3.评价体系生活化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传统的模式就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辅之以遵守纪律的情况等。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要相应的改变。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考试模式,学生的考试内容除了需要掌握的课本基础知识之外,应该还有一部分关于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考试,这一部分内容在考试中应该占据着较大的比重。其次,考试评价体系除了以考试成绩为依托外,还要根据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客观的评价,调动学生对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结语
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锻炼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的现状有好有坏,针对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中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3-0081-02
地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升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非中考科目、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总体效率低下等方面。要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必须立足现实,从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入手,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诚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统编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精神,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抓住主干地理知识,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对于“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我们把物理中的参考系融入其中,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概念,明确了地理方位的相对属性。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展现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对应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灵性和美感,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对于“欧洲西部”的教学内容,学生由于少有接触,仅凭教师对教材的机械描述,很难引发学生的认知同感,造成课堂教学的枯燥、僵化。为此,我们以多媒体资料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风光旖旎的西欧诸国的山川河流。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视频资料将原本略显沉闷的课堂教学烘托得充满活力与精彩,从而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把“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比如教学“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时,我们就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后,设置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点?②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寒冷?③为什么把南极地区称为“天然实验室”?④南极大陆地下有丰富的煤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求知,在“探究”中创新,既促进了地理新知识的增长,又切实体现了新课程“问题是教学的开端、主线和归宿”的教学理念。
四、运用激励评价,愉悦学生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开创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篇章。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份肯定、一个鼓励。所以,我们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学习特点建立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科学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以褒扬和激励为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让自己的评价贴近学生的心灵,愉悦学生自信学习地理的情感体验。当激励性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了成功的快乐,增添了学生启航的信心和勇气时,学生学习的灵感自然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在轻松的心理状态下,他们更积极大胆地活跃于地理课堂,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融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提高地理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关键词】地理课堂;情境创设;动态生成;创设策略
情境创设是动态生成的基础,而动态生成是情境创设的目的,情境创设的课堂动态生成教学,从理念和实践上满足新课程改革的内涵要求,强调教师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将知识与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到直观、生动的感受, 在动态互动中生成对知识、技能、情感的价值观。所以说,创设教学情境与开展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针对当今教学模式,当前教育理论基于情境创设的课堂动态生成的研究较少,而具体提出相关的有效策略的研究则比较欠缺, 需要初中地理教师在情境教学下引导学生能力,改善当前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初中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组合,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反映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学科,这就为教师课堂情境创设提供了必要性。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体现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展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魅力。在新课标的改革之下,地理教学更加强调与重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注重能力与态度的培养,因此,情境的创设,是我们实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理情境的教学是从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入手,根据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反省,与老师进行交流与互动的交互活动的过程。它关注课堂教学“教”的主导,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学”的主体,学生的体验性学习,而不是情境与体验的简单叠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调动积极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包括对地理知识的困惑通过交流分析,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很多时候,学生们对于情境体验教学的理解与认识不够深入,对于晦涩难懂的知识很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也往往掌握不深,效率得不到提高。其次,老师的教学也没有完全系统化,更没有形成方法论。就无法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水平及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引导学生高效率的掌握地理知识。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课堂上问题情境的设置,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强烈的反应,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以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为出发点,快速掌握新知识,并且能够起到协调新旧知识,在地理的探究空间里,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火花。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品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初中地理课程情境创设行为的观察,目前针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总结归纳出了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情境主要有:基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借助文学、媒体的学习情境,利用教具、材料的模拟情境,利于合作、探究的活动情境等等,体现出教育性、关联性、启发性、综合性的特点。其次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主要有:
(一)直接利用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促进其思维能力与思维水平的提高。如;教学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里下水道或井边消水洞的水流旋涡的方向,左鞋和右鞋的磨损程度哪个大些?思考形成原因;再如环境问题中,学生们生活在城市中,对身边的环境问题非常熟悉,通过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情景创设,可以既完成了知识目标,又达到了非常好的德育目标,实践证明,通过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会使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二)借助相关素材创设情境,为学生们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学生们的求知欲望,鼓励其积极创设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地形和地势时,老师先收集本地大家学生所熟悉的地形图片,然后配上优美的音乐,然后通过设问,不同的地形条件下,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差别很大,那么,我国的地形的总特征是怎样的?这样的创设可以更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计探究活动、实验操作,设计思维开放的问题引领学生深入讨论,尊重包容学生们的不同见解,解决学生们的问题、困惑。例如;在教学陆地和海洋,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面积时,可以在班上抛出一个带有地球地形表面模型的气球,多次抛给教室里的学生,学生抓住气球并让学生观察,用右手大拇指按住的位置是陆地或是海洋,让学生说出并记住,经过多次抛掷发现右手大拇指按住海洋和陆地人数之比约为7:3,即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这样,更能让学生懂得地球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及实际质量的切实提高,不同类型的教学情境,帮助老师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获得技能,使学生们在体验的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培养地理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增强教师课堂的教学控制能力,和谐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除此之外,在地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和动态生成的策略具体运用时,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将教学设计得更加人性化,注重以动态生成观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所产生的影响,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讲究。在地理课堂上采取情境体验教学的方式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模式改变了原有单一的教学模式,同样也是情感教育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地理学习水平的提高,情境体验教学,需要学校和教师共同推动这种教学方式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张燕茹;初中地理课程中通过问题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关键字:初中地理;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319-01
1.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比起其他学科,地理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许多地理现象与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老师"一人讲、满堂灌,一张地图、一只粉笔一节课",这种教学方式根本无法开启学生的思维,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而且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因学习习惯、年龄、学习态度、家庭等原因,使得其学习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成效方面。
在新形势下,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地理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地理教育教学提供理想的育人环境。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效的地理教学和学习。教师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教育观念和传统的师生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得到良好的发展,才能使素质教育理念所倡导的"高效课堂"这一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地贯彻与落实。
2.初中地理课教学的几点建议
2.1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优化导语设计"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导语成为一堂课中的有效指引。初中学生的心理还处于半成熟阶段,他们对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有比较强的求知欲。作为地理课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好奇感和产生兴趣的导语导入新课。比如,用用诗句引入、用典故引入、用谜语引入、用歌曲引入、用对比实例引入……
2.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学习地理。现行地理课本中的有些案例和情景,与各地的具体情况及学生的经验基础不太符合,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和知识背景,通过思考、分析、比较、研究各类有关地理方面的、具有代表性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和所学内容联系起来,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思维能力。例如,通过看电视新闻和天气预报,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来记忆典型气候类型与分布地区,以及通过日常生活的实例认识与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此外,地图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素,没有地图的地理是不存在的,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地图的认识与记忆,如通过图案来记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如像一只飞翔的老鹰,云南省像一只美丽的孔雀,等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2.3恰当使用各种媒体教具。众所周知,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因此,将地理课堂教学的"课堂"含义广义化,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网络"课堂"。教师可结合多媒体技术,将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放映出来,这样既可以使得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并促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力和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地理景观图、电视录像、拼板、幻灯片、投影仪和各种课件,把地理课的教学内容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个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
2.4在地理教学中采用"互动式开放教学"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单向讲授为主的习惯性教学方法,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还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良好发展。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要充分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有效开展小组合作与讨论交流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来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初中地理教师可以通过前置性的有效指导,让学生率先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与知识点形成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上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足够空间与机会,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沟通、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进行辅地讲述。当活动结束时,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开放和多元的评价,充分肯定学生,但要关注其差异性。
值得注意的是,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地位,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任由学生毫无目的、毫无头绪地进行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组织者和引导者,必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合作、讨论交流进行有效调控、指导和帮助,最大限度上保证学生自主性学习活动的效率及质量。
2.5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情感教育。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勤学、巧学的内在动力。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舒畅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有足够表现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的机会,使师生都能够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呼吸",也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矛盾,促使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及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除此之外,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还能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能够更好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地理课堂中。
一、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地理品德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知识素质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三部分。所谓地理品德素质就是让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在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地理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看懂地图,自己辨别方向。除此之外,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的解决生活的地理问题。地理知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在地理学科中起着基础作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还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地理概念。一些反面事例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震撼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应遵循的原则
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改革性原则、多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地理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学器材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
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首先,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充分的了解与地理相关的新大纲和新教材,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师要掌握教材层次,编好教学提纲。其次,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突出教学重点,区别教材主次,教师应该找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初中地理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结构,巧妙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再次,初中地理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方法,备课时应该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活而不乱的进行。有些报刊新闻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初中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去分析并解释当今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教育和国情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要求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组织教学一复习提问—讲授新课一总结巩固一布置作业”这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课堂结构,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大纲和教材,精心的设计并建立教学提纲,对规律性地理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认真的对学生的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活读课文,在课堂上开展地理活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动手能力。“立纲、活读、勤动、精讲、巧练、细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教学内容安排到仅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地理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教师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才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进而实现学生德、智、体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