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课的收获

劳动教育课的收获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劳动教育课的收获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劳动教育课的收获

第1篇

关键词:机床线路;实训;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管树强(1960-)男,河北省任丘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液压与气动技术;雷素华(1962-),女,河北省任丘市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机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2-0043-03

一、高职院校机床线路实训课的现状

(一)实训教材不完善。目前,电力拖动实训类教材不少,但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完整的实战型实训教材几乎没有。许多高职实训类教材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部分教师自编讲义时,又缺乏探究性,往往以作者个人理解为主,编写的讲义存在着质量问题。

(二)教学设施与生产设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之前的高职毕业生,通过电力拖动实训后,对电机控制线路(比如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基本技能的掌握,绝大部分同学都很熟练,但是,真正一接触到生产实际,感觉有些陌生,还是不能顺利衔接。主要的原因,学校的实训台与实际生产装置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不能把整个生产过程完全展现出来,对实现毕业生很好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直接影响了实训效果。

(三)专业教师现场经验欠缺。机床线控制线路实训课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采取有效地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该实训内容是今后工作中的一部分,明确学习目标,坚定努力方向,进而感受到工作现场的氛围。大多数高职院校担任机床线路实训教学的指导教师缺乏现场经验,对机床线路工作过程体验不深,导致不能把有关机床完整的工作过程展现出来,致使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四)学生接近生产现场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在操作台上进行机床线路实训,控制线路简单,学生实训的都是零散、断续的技能,部分动作过程不能实现。不具备综合的应用能力,很难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也不能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达不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效果。

二、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的内涵是劳动教育思想,它起源于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在如今仍然成为当代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教育思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德国职业教育是较成熟和成功的职业教育,其教育理念就是实施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岗位活动为导向而展开的教育形式,它以学习过程生产化和社会活动统一为内容,以使受教育者提前与社会相融合,提前适应当代企业的生产活动、运作过程、管理方式等社会能力的培养为目的,它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较是一种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最直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模式,是作为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而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它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着项目组织和开展教学,整个过程学生直接参与、体验、感悟、论证、探究,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教给学生自己处理,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进行收集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设计方案、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以合作或分工的形式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进而促进了素质教育和整体教学。

三、 项目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项目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辅助作用。

(二)根据课程内容,选取适当的子项目,开发项目模块。

1.项目模块。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子项目可以由两个以上的工作任务组成,其中包含若干个实际工作任务;也可以是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它能完整地展现生产某一产品的工作过程,或者是只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个单个或局部的问题。一个项目模块,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这些子项目间的关系有: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按生产过程真实体现工艺流程以及同样的工作方法解决不同的生产问题,等等。一个项目模块就是一个典型产品,项目模块下的子模块所涵盖的是该典型产品的某一部分(产品的安装、运行维护、维修、售后服务),每个子项目至少4学时以上。

2.子项目应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确定工作任务。其内容包括:工作任务、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基本技能、拓展性知识、工具仪器、材料、操作要求、项目考核标准、所需时数等。其中专业基本技能是指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如操作方法和步骤、工艺、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等。专业理论知识,是指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它对技能的形成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作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的依据,其基本要求是以体现工作过程为基本原则,并避免“带徒式”的教学方法、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倾向。项目考核标准要与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岗位规范相结合,并纳入专业课程标准之中。

四、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线路实训中的作用

“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就业教育,因而必须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训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项目教学法是实现职业教育与生产实际“零距离”对接的方法之一。在机床线路实训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一)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对每一种机床线路的元器件布置、工艺标准、线路走向、控制过程、通电测试、故障分析与处理等各个环节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前续知识、组员间、组间相互交流与讨论,集思广益,解疑答惑,从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学生的机床线路安装与检修技能得到综合锻炼。机床线路安装实训按照工厂生产车间的机床线路进行布局(比如电动机、按钮、十字开关、行程开关等的实际位置),需要负责所有的安装和调试环节,在此过程中,既熟悉了生产产品的加工过程及企业的运行过程,又掌握了该机床整体过程的控制和操作,使学生的安装与检修技能几乎可以得到完整、深入和全面的锻炼。

(三)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完成操作项目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自然而然地会采取小组内或组间协调、合作的方式,通过合作既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其团队意识。

(四)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得到培养。在项目法教学过程中,以来自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为内容,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教学顺序按照项目编排来展开。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把实训室当成生产车间,实训小组模拟工作班组;车间主任(学生)、班组长(学生)亲自领导、分配组内工作,是真正学习的主导者,他们能亲身感受到要完成该项工作任务所担负的责任,以大局为重,同心协力,关注本组项目的进度、工艺的标准性、操作的规范性、完成的准确性,爱护公物、工具等。使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提升。

五、项目教学法机床线路实训中的实施

项目实施之前,教师要将以下内容向学生交代清楚:实施该项目在行业或企业的实际意义、项目所达到的功能、实施该项目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项目流程、工艺要求、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以及考核方法等。下面就“机床线路实训”为例说明其基本实施步骤。

(一)确定实训项目

在教师提出项目要求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讨论“项目”的题目,以便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此项目已有的知识。教师启发和帮助学生设计项目活动主要了解和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围绕项目的内容通过现场观摩、学习,结合自学等方式了解必要的知识。

在“机床线路”实训中,先通过现场观摩和现场教学,使学生对每一种机床的电气控制、机械控制、电气与机械联合控制、机床的结构以及机床的工作过程等建立起一个感性认识,并对该机床的加工功能、动作顺序加深印象。确定项目后,教师应对此项目下达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完成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工艺要求、完成此任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二)制定项目实施计划

根据项目的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首先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初步制定完成项目的工作计划、工作步骤和学习要求。学生在老师发放的工作计划表上填写,填写内容主要包括:机床线路原理图、元器件安装位置图、接线图、所实现的功能、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元器件明细表等。然后老师对此计划进行辅导和检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必要的时候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引导,如提供一些生产案例、观看录像、带领学生到生产车间参观生产过程等,还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机床线路实训的前期任务是准备原材料、面板布置、元器件及线路的安装等。后期任务是自查线路、通电试运行(包括查找故障、分析原因、排除故障等)。通过以上流程完成项目任务计划书。

(三)实施项目计划

对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项目教学,首先确定项目组长,由组长来分配各组员的具体工作任务以及组员间怎样相互协作,按照各组制定的工作计划展开工作。教师做好引导,对于在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应及时地在组内或是集合全体学生进行讨论;根据工作任务,教师还应适时地穿插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的内容,并在组内或组间建立一种相互协作的工作关系,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1.前期准备。除了在课堂上系统的学习外,利用网络、图书馆、相互交流的方法,增进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因素。在此项目中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收集以下相关资料:不同型号的该机床的加工功能、不同型号的该机床的电气控制电路和电路原理、元件明细表、机床线路安装工艺要求等。复习以前课本相关知识,学习机床控制电路各模块功能,掌握元器件识别、检测及安装工艺。学生将收集到的信息,分组讨论交流并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进行整理组合。学生填写领料单,任课老师签字,到库房领取元器件,并根据明细表逐个清点、检测。

2.安装线路。当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时,可能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出现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基础知识和技能没有学好,大多数情况是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注意力的分配所引起的。解决办法是细化操作步骤、分阶段的辅导检查。

3.检查调试。安装完毕学生根据任务书指定的检验内容与步骤进行检查,最后通电测试。

本阶段是学生技能、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根据项目计划任务书,各组在其组长的带领下分工合作完成“机床线路”安装项目。为了使项目能顺利完成,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

(四)检查评估项目

各组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以组间交流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每组学生对外表述整个安装过程、出现的问题、收获和有目的地展示元器件布局、接线工艺、线路走向等阶段性成果。之后再由教师对项目工作成绩和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师生共同讨论、评判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处理的方法及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组间交流环节非常重要,不仅能让学生表达自己从中学会了什么,分享自己或他人成功的快乐,还能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该项目的后续发展。如果最后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现象分析并查找原因,从而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

1.学生先对本组作品进行组内自评,然后再以相互交流的形式进行组间互评,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去,而不是像以往只有教师进行评价、打分,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人意识。在自评过程中,学生要真正通过组内讨论评出任务完成的质量和不足,并明确在下一个项目中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形成逐步提升的过程。2.教师点评。教师将该项目的量化标准面向全体学生通读,学生根据量化标准和作品对照,回顾自评结果明确哪些地方有出入,从而找出作品的差距,发现问题,并引以为戒。最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评价结果进行总体评述。

3.学习效果反馈。学生利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情况,反思自己的学习效果,老师可采取抽查的方式进行提问,使学生在全面总结自己此次活动表现的同时,进一步思考自己作品的修改方案。

(五)项目总结

项目完成过程是各个小组成员共同努力探索钻研的过程,为了能学众人之长,项目完成后的总结是项目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是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结合点的总结,该总结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能够想到用该知识进行解决;同时发现自己在哪些理论知识上有欠缺。二是操作技巧的总结,主要总结工艺形成的技巧、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技巧、解决遇到疑难问题的方法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娴熟的操作技能和灵活的操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为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对与项目相关的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充分地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开展“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技能时参与的机会多了,主体作用能充分体现,通过亲自动手参与项目的全过程,在过程中互相学习与竞争,并相互享受到学习的快乐,真正达到了高职实训教学的目的。

六、结束语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实训教学过程中的实施,使我们体会到项目教学法在当代职业教育中的现实意义,即:既是学生提前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能力、营造企业岗位氛围、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学生按市场岗位零距离就业。又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需要,实行项目教学法,必须要求全体教师根据机电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其由行为驱动内容,由理性认识转变为感性认识,通过改革,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工程型教师,以满足当代职业教育的需要;通过学习辅导、专家引领,全体参与,使专业教师达到:面向学生是老师,面向企业员工是培训师,面向企业是工程师。还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在推行项目教学法进行项目设置时,专业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内容,必将推动以岗位实际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必将有利于推动“以能力为本为,以生存求发展”教学过程和教育工作的改革,同时也将有力推动相应的学校教学管理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焦晨霞.谈“项目带动式”培养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与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