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辩论基本流程

辩论基本流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辩论基本流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辩论基本流程

第1篇

关键词:VB;辩论赛;时间控制程序

中图分类号:TP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81-03

作者简介:王瑜(1980-),男,湖北十堰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0 引言

辩论赛也叫论辩赛、辩论会,它在形式上是参赛双方就某一问题进行辩论的一种竞赛活动。参加辩论赛的选手在时间上有严格要求,以往辩论赛的时间通常以人工计时为主,既耗费人力又不准确,利用VB中的计时器控件可以快速、灵活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时间控制程序,从而实现整个辩论赛过程中计时的自动化、准确化。

VB语言是目前最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它功能强大、设计灵活,用其设计开发的辩论赛时间控制程序可直接生成Exe文件,在任何操作系统下直接运行,并可通过代码设计,将该程序设置成为透明状态,悬浮于显示器中的指定位置,不受其它窗口影响,始终保持在屏幕的最上层。当该程序运行时,单击正方或反方任意阶段相应文字,即可开始本方该阶段时间倒计时,若再次单击“正”或“反”标识,本方倒计时中止,比赛结束双击标题退出。正反方分别由各自对应的代码控制,互相不受影响,程序生成后应用广泛,易于修改,运行时的界面如图1所示。

图1 时间控制界面

1 需求分析与界面基本布局

1.1 功能与设计思路

该时间控制程序按照一般辩论赛流程分陈词、攻辩、攻辩小结、自由辩论和结辩5个部分,双方辩手按次序轮流发言,每个部分要求不一样,时间也各不相同,均采用倒计时形式进行,时间停止后,发言辩手必须停止发言,否则作违规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分析定义程序功能如下:

(1)陈词、攻辩小结及结辩部分情况相似,均为当用时尚剩30秒时,程序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在用时只剩最后10秒时,程序将进行读秒,提醒辩手和评委注意,用时满时,以音乐声终止发言。

(2)攻辩部分属双方辩手相互提问时间,每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30秒,在用时只剩最后10秒时,程序将进行读秒,提醒辩手和评委注意,用时满,以音乐声终止发言。

(3)自由辩论双方各有5分钟时间,正反方辩手自动轮流发言,发言辩手落座为发言结束即为另一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若有间隙,累积时照常进行。当用时尚剩30秒时,程序以一次短促的铃声提醒,用时只剩最后10秒时,程序将进行读秒,用时满,以音乐声终止发言。

1.2 界面基本布局

启动VB6.0,新建工程,在默认窗体上添加如下控件:4个图片框、2组标签、2个计时器控件及2个多媒体声音控件。4个图片框分别用来存放辩论赛图标、标题以及“正”、“反”标识。先在Photoshop中将文字处理成图片,保存为BMP格式后进行导入,否则程序代码无法将其转换为透明状态。图片加载之后,要不断运行程序查看实际效果,经反复调整之后,确定图片显示的最佳位置。两组标签用于显示“正”、“反”方各项目内容,包括辩论赛各部分标题及时间的倒计时显示。当计时器开始运行时,标签中会显示倒计时时间,多媒体控件则用于发出提示音。每个计时器控件和多媒体控件分属一方,在设计状态下,两类控件均为可见,但在程序运行期间,计时器控件是不可见的,若要设置多媒体控件也不可见,需将其visible属性设置为“False”。最后再选中窗体,将其Borderstyle属性设置为“0-none”,指定窗体没有边框样式。

2 代码详细设计

为实现辩论赛时间控制程序,需要对相应控件的相关事件和过程编写程序代码,具体方法为:在设计状态,双击相应控件,在弹出的“对象――过程”编辑窗口选择相应的过程,输入VB程序代码。

2.1 窗体Load事件代码

程序加载以后,窗体要能始终悬浮于显示器其它各窗口之上,始终保持在屏幕的最上层,经反复调整相关数据找到最合适位置,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Form_load()

'设置窗体在屏幕上的位置

Dim retValue As Long

retValue = SetWindowPos(Me.hwnd, HWND_TOPMOST, Me.CurrentX, Me.CurrentY, 900, 450, SWP_SHOWWINDOW)

'窗体始终悬浮各窗口之上

Dim rtn As Long

rtn = GetWindowLong(hwnd, GWL_EXSTYLE)

rtn = rtn Or WS_EX_LAYERED

SetWindowLong hwnd, GWL_EXSTYLE, rtn

SetLayeredWindowAttributes hwnd, RGB(255, 255, 255), 100, LWA_COLORKEY

End Sub

2.2 时间显示函数

正确显示时间是整个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设计成函数,以方便其它代码调用。根据实际需要,时间显示函数精确到秒即可,代码如下:

3 结束语

用VB程序语言设计开发出来的辩论赛时间控件程序,能大大减少因人工手动计时所造成的失误,很好地满足了比赛对于时间的要求,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代码部分对于学生来说,也比较容易掌握,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本程序在此提供代码均已通过上机验证。

参考文献:

\[1\] 马玉洁.基于VB6.0的数码计时器的设计与实现\[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5).

\[2\] 林嘉颖.在VB中创建高精度计时器\[J\].福建电脑,2006(11).

\[3\] 笪林梅.VB计时器的综合应用\[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9(4).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VB-Based Time

Control Debate Program

第2篇

关键词:综合探究;类型;实施;方式

人教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四个必修模块教材,共有16个单元综合探究专题。每个专题一般都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环节展开实践,但各个探究主题设置的出发点与具体操作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据此,我们尝试如下分类:

1.热点理论探究型

这类探究以“是什么”为出发点,重在引导学生在把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热点、焦点与书本理论知识的整合、迁移与深化。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提高效率,促进公平”,“政治生活”模块中的“中国的和平发展”,“文化生活”模块中的“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聚焦文化竞争力”、“建立学习型社会”等。

2.主题活动体验型

这类探究侧重于“怎么样”,通过让学生体验预设或实际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生活”模块中的“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走进哲学,问辩人生”等。

3.价值观引导型

这类探究突出“为什么”,在三维目标考量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掌握基础上更侧重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如“经济生活”模块中的“正确对待金钱”,“生活与哲学”模块中的“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文化生活”模块中的“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等。

值得指出的是,有些专题并不是绝对的专属于哪个类型,而是处于综合交叉的状态。

综合探究课教学,一般都要遵循从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合理分组、精制方案――实践取证、整理成果――展示成果、二次探究――反思内化、建构意义的教学流程,同时根据具体的综合探究课类型采取具体的实施方式。

1.热点理论探究型实施方式

此类型根据分析情境、确定主题、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组讨论、班级交流、小结评议、升华主题、课外拓展等环节探究设计,可具体采用课题写作式、Web交互式等。

(1)课题写作式。这是让学生以探究主题或其中一个切口为课题研究对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展开探索与研究,以撰写政治小论文、时事热点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现探究成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式。

如在“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专题探究中,针对近期我市一家经济效益较好的公司在分配环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求学生以“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课题分组撰写政治小论文。学生在内化我国当前分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教师指导下,调研公司生产与分配现状,访谈公司不同层面员工物质、精神需求,分析该公司在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研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最后以“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为分配主旨完成政治小论文的撰写。教师还精选学生设计的相对合理的分配方案供该公司参考。

实施课题写作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认真归纳与单元探究主题相关的现象或问题,选择适合高中生研究的“切口小”的问题;二是课题研究要具有明确性,包括问题指向要明确,问题结构要清晰,研究方法要确切;三是课题写作周期不宜过长,确保学生探究兴奋度的保持。

(2)Web交互式。此为一种基于网络环境的自助交互式教学方法,即师生围绕预先确定的热点话题或主题通过网络直接对话交流,教师在其间适时提供镶嵌进行启发点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批判反思,实现知识建构,感悟生成。

2.主题活动体验型实施方式

此类型按照方法指导、实地考查、搜集资料、综合分析、结题交流、小结评价、过程反思等环节的探究设计,可采取角色模拟体验式、社会实践体验式等方式。

(1)角色模拟体验式。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具体可以采取举行听证会或新闻会等形式展开。

(2)社会实践体验式。指学生围绕确定的探究专题,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资源,深入学生所关注的、有意义的社会生活题材中进行实践,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后,富有个性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而有效引领学生理解、认同、确信价值标准。

3.价值观引导型实施方式

此类型按照设计探究起点、激发探究兴趣、思考探究材料、提出研究问题、引导综合分析、小组合作探讨、提出解决思路、反馈评价小结的探究环节,可采用批判性阅读、辩论式等教学方式。

(1)批判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指读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读物的真实性、有效性及其价值进行判断,并做出评价的一种阅读活动,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内化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感悟。

(2)辩论式。辩论是实施探究教学的一种有效载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围绕事先确定的辩题,形成正反两种观点,通过对立双方的辩论,有理有据展示自己的结论,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达成统一的思想认识。

如在“正确对待金钱”探究中,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辩论:课前明确辩题,正方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反方为“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全班分成两组,采取分散与集中结合,搜集古今中外特别是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以及体现各种金钱观的具体事例。每组确定4名辩手及相关人员,集中相关材料,筛选相关论点。课中实施辩论,两队辩手按照辩论规则,阐述本队观点,解释立论依据,同时针锋相对进行自由辩论,指出对方错误陈词。坐在台下的学生随着正反双方的辩论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评判团裁定获胜一方后,教师做简明扼要的点评与总结,指出现实社会离不开金钱,但对于金钱,必须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教学有模,贵无常模。实践证明,教师在不同类型的探究专题教学中,既渗透一般教学流程,又能优化教学内容与组织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转变。通过探究,学生大胆怀疑,大胆假设,大胆实践,领悟了基本观点,切实提高了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同时,学生之间分工协作,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得到有效体现。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感知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现象,学会明辨是非,增强了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流程;隐私权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自主分析、讨论和辩论,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原理和法律规则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源自19世纪的哈佛法学院,至今仍是美国法学教育的核心教学方式。即使是以体系化讲座教学为显著特点的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也日益重视以案例教学法来改革其传统的讲座式学理教学模式。在我国,案例教学法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应用,如今也已经成为法学教学中的一项基本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有效调动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法律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也很容易走入重实践、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的误区,在应用具体案例开展法学教学时,只有规范设计具体的教学流程,将案例与理论知识紧密融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深入思考相关法学理论知识,才能真正实现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一、 案例导入,提出问题

针对民法学课程中隐私权的教学内容,按照相关性、典型性和热点性这几个标准,选取广受关注的“钱钟书书信手稿拍卖案”作为本节课程的案例资源。课前先让学生熟悉案情,并围绕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对照教材,查找资料,进行细致的预习,为课堂发言做好准备。

该案案情简介:李国强与钱钟书相识于1979年,其手中持有钱钟书一家寄送的私人书信百余封。2013年5月间,中贸圣佳公司公告称,将于2013年6月21日公开拍卖上述私人信件,该公司网站也登载了多篇介绍涉案拍卖活动、鉴定活动和部分书信手稿细节内容的媒体报道文章,部分文章以附图形式展示了书信手稿全貌。钱钟书夫人杨季康诉至北京二中院称,李国强作为收信人将涉案书信手稿交给第三方的行为以及中贸圣佳公司为拍卖而举行的准备活动,已经构成对自己及钱钟书和钱瑗的著作权和隐私权的侵犯,给自己造成了严重伤害,请求判令他们立即停止侵权,公_赔礼道歉,赔偿50万元经济损失,支付15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支付为制止侵权所支出的0.5万元合理开支。

因本节课程内容为隐私权,故该案中涉及著作权的内容不纳入讨论范畴。围绕隐私权问题教师可设计如下思考题:

(一) 关于隐私权的基本理论问题

1. 隐私权的概念和内容是什么?

2.隐私权与名誉权有什么区别?

3. 我国现行法律中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二)关于本案的思考辨析题

1.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标准是否应当低于普通人?

2.本案中拍卖公司是否有权接受收信人李国强的委托实施拍卖行为?

3.本案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

二、课堂讨论,分析问题

上述思考题中第一部分的三个基本思考题都是隐私权教学内容中应知应会的基础理论知识点,是本节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后续深入探讨隐私权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但由于这几个问题并不存在任何理论争议,学生只需通过课前对教材的预习和研读即可得到答案,因此课堂上这几个问题不作为讨论和辨析的重点,教师可以快速地通过直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是否理解了这几个基本问题。

以此为基础,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对第二部分的三个思考辨析题展开讨论和辩论。

(一)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标准是否应当低于普通人

隐私包括私人信息、私人生活、私人空间、私人通讯等,凡属于自然人自身私人生活范畴,与公共利益无关的内容皆应属于隐私范围。对于普通人来说,自身的私人生活与公共利益的关联度不大,隐私范畴的确认相对容易,而公众人物因其时常处于公众的视野之下,比普通人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他们的言行对社会的影响也远远超过普通人,他们的私人生活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关乎公共利益。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保护标准该如何确定呢?有观点认为隐私权是所有自然人平等享有的一项具体人格权,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应当与普通人一样受到法律保护,不应当降低标准,也有观点认为因为公众人物比普通人享受了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社会资源,适当降低对他们的隐私权保护标准符合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理。对于这道开放性的辨析题,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力求通过针锋相对的辩论过程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对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标准的理论争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本案中拍卖公司是否有权接受收信人李国强的委托实施拍卖行为

信件这一物品的特殊性在于其承载着多重权利,收信人是信件的合法所有权人,但信件作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其著作权由写信人享有,除此之外,信件中还包含着写信人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基于信件这一拍品具有如此复杂的权利属性,而对于信件的拍卖流程在法律上并没有特殊的法律规定,故导致本案争议的产生。有观点认为拍卖的法律关系应当首先适用《拍卖法》,我国《拍卖法》明确规定,只要委托人对拍品有完全的处分权,则拍卖公司根据委托人的授权实施拍卖行为即为合法,本案中,李国强作为涉案信件的所有权人,理应有权委托拍卖涉案信件。还有观点认为,虽然收信方拥有信件所有权,但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由于信件是私人之间沟通的工具,信件内容中包含了写信人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因此,收信人对信件物权的行使应当受到写信人隐私权的限制,收信人无权违背写信人对其的信任,擅自泄露信件内容,甚至将信件予以公开,否则写信人的个人信息和个人隐私权将得不到应有的保障。针对本案这一争议焦点,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展开讨论和辩论,使学生通过辩论理解权利的冲突与协调,了解人身权相对于财产权的优先性,深刻认识到隐私权是人格权,是维护自然人人格尊严的基础,是应当优先受到保护的权利。

(三)本案被告是否侵犯了原告的隐私权

通过对前面两个讨论题的辨析,本案的法律适用问题已经非常清晰了。由于名人信件在历史研究中具有特殊地位,名人信件既有普通信件的私人性和私密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公众性和公开性,很多名人信件都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对这些名人信件展开研究有助于对史实的还原,从这个角度来看,名人信件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对这类名人信件予以公开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但是对私人通信秘密的保护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人格权益,当上述两种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当优先保护个人的最基本人格权利,因此,对名人信件予以公开仍应当以相关权利人同意为前提。本案被告不顾原告的反对,擅自通过召开研讨会以及互联网传播等方式将涉案书信手稿向公众披露、展示的行为构成对原告隐私权的侵害,依法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法律责任。

三、引申思考,课后总结

课堂讨论环节结束后,案例教学的流程并没有就此结束。课后还应当要求学生对本次课程讨论的案例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撰写总结报告。报告以课堂讨论题为脉络进行梳理和总结,鼓励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对案例展开进一步的引申思考,可对法院的判决进行评论,也可结合案例对我国现行法律的完善提出建议和设想。通过撰写和批改书面总结,既能督促学生对本次课程学习的隐私权问题进行系统的复习和回顾,也能帮助教师对学生当次课程的学习效果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在公安院校的法学教学中因地制宜地应用案例教学法,既是法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公安院校实践化教学目标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1] 李政辉.美国案例教学法的批判历程c启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2(秋季卷).

[2]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O/L].北京法院网http:///paper/detail/2014/06/id/1374865.shtml

[3]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4篇

一、辩论式教学的特点

辩论式教学打破了以往“填鸭式”“说教式”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时代化,更加注重知识获取和论证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具备以往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它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生活性

生活是课堂教学的广阔舞台,辩题的选择要符合实际,特别是学生实际,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搜集素材,丰富辩题。

(二)时代性

辩题的选择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色,这样辩题才具有鲜活力和生命力,才能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现实,对待社会,打造完善人格。

(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辩论的过程只有具备趣味性,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调动学生兴趣需要综合运用语言、形体、动作、形态等各种因素,调动气氛,增加趣味,推动辩论的进展。

(四)指导性

就辩题的选择而言,辩论的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辩题的选择要对学生发展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就辩论的过程而言,教师要积极有效地指导,防止辩论脱离辩题。

二、辩论式教学的组织过程

辩论式教学的组织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准备阶段、课堂辩论阶段、辩论评价阶段。

(一)准备阶段

辩论赛的组织阶段一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辩题的选择、课前准备和小组分工、资料搜集。

辩论前,教师要结合教学重点和难点,切合时代脉搏,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合适的辩题,要有一定的思辩度,既能引起学生共鸣,又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例如,正方:实现民族文化创新主要应靠继承传统文化

反方:实现民族文化创新主要应靠学习外来文化

选择合适的辩题之后,教师要把学生适当分组,辩论一般分为正反两方,课堂辩论教师可以灵活机动地确定人数,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确定正反方主辩人数各为4人,同时每方可以有智囊团,智囊团每方人数为16人,记分员2人,监督团8人,这样就基本可保证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辩论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既可是文字、图片,又可是视频,还可是学生实际调查结果。

(二)课堂辩论阶段

课堂辩论阶段主要有课堂辩论和教师指导两大部分组成。

课堂辩论赛的形式可以借鉴大学生辩论赛的流程,结合学生实际加以补充。首先是一辩阐述本方观点,其次是二辩对本方观点的论证。接着是自由辩论时间,自由辩论时间以每方的三辩为主,其他人员皆可参与,智囊团也可参与其中,丰富辩论,活跃气氛。最后是每方四辩阐述总结时间。在这样的辩论过程中,既能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才能,又能促进每方团队之间的合作。双方积极互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交流和碰撞中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培养健全的思维方式,体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乐趣。

课堂辩论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对整个辩论过程的引导、调控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宽松、健康、自由的言论环境,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教师要尊重学生言论自由,尊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要控制好辩论主题和过程,当学生辩论脱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点拨,将学生思维拉回主题;当学生辩论出现过多负面影响时,教师要积极进行正面引导,保证辩论赛的正确方向;当辩论赛气氛过于活跃时,教师要严肃认真、恰到好处地控制;而当出现冷场时,教师又要善于调动气氛,适时引导。教师的点拨要精练,言简意赅,“四两拨千斤”,不可喧宾夺主。

(三)辩论评价阶段

辩论评价可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方式。好的点评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点评从学生角度,往往更能体现学生特点和想法。教师点评可从学生论前准备和论中表现两方面入手。论前准备包括学生材料准备是否充分、逻辑思维是否严密以及学生参与度、积极性等方面。论中表现主要包括团队合作程度、队员表现力、应变能力等方面。教师要积极肯定学生思维中的创新,肯定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同时指出学生在辩论赛中的不足,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对辩题进行剖析,并与课本理论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宏扬正能量,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辩论式教学方式的反思

第5篇

“全程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全员参与,全程掌控,全面提升;关键是在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中“有效组织学生学习”;形式有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甚至学生与家长合作等,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那如何开展全程合作教学,具体的操作情况及基本流程又是什么样的呢?

一、合作学习小组的确立

每4—6人一小组,每组成员根据平时成绩商定层次,按成绩高低,对应A、B、C、D、E、F进行编号,A或B是组长,A、B两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领、组织、督查、帮扶的作用;D一般为现阶段学困生。学生编号不是一成不变,在每次阶段测试后进行调整,以激发组内竞争意识。

合作学习小组确立的关键是组长人选的确定,该模式的顺利实施与组长的能力及努力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挑选组长时,不一定是成绩最优秀的,而应是成绩与组织、引导、协调能力俱佳的学生。组长每天的常规工作就是负责检查组员的预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如汇总本小组预习时存在的共同问题,以供师生全班交流。又如接受老师任务后,组内分工、统筹、汇总,形成答案;组内帮扶学困生工作等。为充分调动组长工作的积极性,也为解决优秀生在这种合作学习过程中拔高不足的缺陷,我们一方面应对组长的作业进行面批,尤其应加强课外阅读和作文的面批,另一方面应实行作业分层级制度,每周留有2-3题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采取这样一些措施,既能保证优秀生可以“吃饱”,又能保证他们工作的热情。

二、任务分配形式多样化

一是可以开展协作式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仅仅依靠课本还远远不够,我们可以依据课文开展研究性学习,如可以开展与课本有关的《叶》专题、《长城》专题、《汉字》专题等研究性学习。在具体实施时,要求学生先组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信息搜集,学习整理信息,进行组内讨论,最后交流展示学习任务。这宗分工合作交流、分享,大大增加了学科信息量。如《月迹》一课上完后,我留了一个研究性课题:《月》专题。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组内讨论,大组交流,成果汇报等程序后,形成“识月”“寻月”“品月”“咏月”等栏目,归纳出了“月”的象征意义,如象征美好纯洁的感情,象征人生短暂的感伤,象征离人内心的愁苦之情,象征壮阔的胸怀和理想。这样的成果出乎我的意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合作过程中体现出了学生高涨的情趣及表现欲。

再如,名著阅读教学一直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学生阅读兴趣不大。怎样才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呢?教师可给合作小组分配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仿照我国古典小说回目,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编写回目,给外国名著穿上中国旗袍。如第一部第一章编为:恶神父教堂逞威,小保尔食堂做工;第二章编为:小城骤起风云,少年安渡险关。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仅锤炼了学生遣词造句和概括文字的能力,更主要的是激起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在交流汇报课上,教师可把不同组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学生互评优缺点,共同改进。有的学生指出句子不对偶,有的指出句子不能概括叙事内容,有的指出缺乏文采等等。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一次又一次地闪现,学习兴趣浓郁,效果极佳。

二是可以开展竞争式拓展性学习。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尤其是组与组之间竞争意识强,教师利用好这一点,能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如在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时,教师可将全班10个小组组合成两大组进行辩论,辩题就是紧扣文本的“是否人人都具备创造力”。然后给学生一天的时间进行准备,要求有观点,有事实论据,有道理论据。学生情绪高涨,查找资料,组织语言,大组组长召集小组组长交流、研讨,确定主笔人、发言人和自由辩论人。在交流展示课上,我惊喜地看到进行辩论的学生不全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而是平时活跃、口才好、能力强的学生,甚至有两个学困生。由此可见,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三、评价学生方式的多元化

对于合作学习,既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既要对小组内个人进行评价,又要对小组集体进行评价。组内评价要承认学生差异,应着重帮助学困生的学习。对于学困生,应统计他们上课发言的次数以及被老师表扬的次数,记录他们在学习上的进步,这些都是小组集体评价的重要指标,可由组内指定人员如编号B的同学进行记录。总之,对学生评价要多元化,具体来说主要有:考试成绩,教师表扬的次数,学困生发言的次数,学困生进步情况,组长的组织、引领能力,组内成员的协作意识,合作学习的成果等等。

四、全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不管是新授课、练习评讲课、作文课还是作文讲评课,基本都采用“课前预习——组内合作,集体探究——组间交流,教师调控——课堂总结,应用提高——课后复习”的学习流程。

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即下节课的主要内容),这里的关键是分配什么样的题目才最能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从而能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去思考、去生成。题目太简单,则无需合作完成,太难则费时低效。题目还要讲究趣味性。如在上《柳叶儿》一文前,我校杜潇老师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听爷爷奶奶讲一讲时期的故事。这样的任务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发生的时代背景,更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中所蕴含的苦涩和辛酸的情感。

组内交流,各小组轮流进行,每组成员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在这过程中要允许其他组成员质疑、提问,教师也可以提出相关问题或就学生问题作顺势引领、讲解、点拨,这样三方参与,就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尤其要提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以表扬为主,要激励学生,要努力营造平等交流、民主合作、彼此尊重的课堂氛围,这是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教师切忌生气、发火,生气、发火说明教师提问的问题有问题,也反映出教师对自己的不自信。

为了锻炼学生尤其是一些优等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各种课型的课上都应设计学生总结环节。即由一名或几名学生对本节课的收获上台进行小结。对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做出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改进以及参与总结学生的整体水平的提高。这一项举措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6篇

一、针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实践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设置有金融学专业,作为金融学入门第一课,“货币银行学”通过对金融学最基本的知识和理论的教学,为学生建立个系统的金融学知识框架,统帅其他的金融分支课程,它所介绍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认知体系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后续课程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门课涵盖了金融学的基本框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学不好这门课也就不能真正学好其他金融类课程。所以把货币银行学应定位于金融学中主导性的基础理论课。

《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的调整根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但是由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金融危机的频繁暴发,各国金融创新日新月异,而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同时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对于需求知识的要求不同,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讲授传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外,还要随时关注国内外金融理论与实践前沿方面的变化,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还设置有经济学、国际贸易、财政学等专业。因此,授课时要侧重金融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在不同的专业讲授的内容侧重点有所差异。如讲授金融市场等章节的内容时,在给国贸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可比较要素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异同,分析企业在金融市场上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时,则注重大框架的介绍,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一个专题简单介绍。

二、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为主”、“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采取的是“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逐渐地转变方法,将转为“以学为主”与“能力培养”并重,“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方法。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组讨论,多维思辨

课堂讨论是提高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重难点问题的进一步辨析,第二类是对热点问题及一些案例的讨论分析。讨论题目的确定非常重要,必须是重难点问题或由较大发挥空间的现实热点问题,如金钱是不是万能的,人民币该不该升值,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去向,个人或家庭如何理财等等。为了避免讨论流于形式或不够深入,应充分重视对学生事前准备工作的强调和指导。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辩论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在实践中可以4―5人为组,首先对该论题,小组自己充分讨论,最后选出本组的发言人(为了尽可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发言,可规定小组发言人的重复限制,如每人最多两次等),然后在全班范围,让小组发言人发言或辩论,本小组成员作补充或支撑发言,每人5―10分钟,师生共同听课评课,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归纳总结,拓展思路。通过准备充分、全员参与的讨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与学生良好互动

对于《货币银行学》这样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可以将恰当的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自我表现机会,开展互动式教学,将晦涩难懂的理论变得生动易懂,最终使学生获得对于关键知识点较为正确和透彻的理解。案例教学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主讲教师仅仅是案例教学的设计者和主持人,要让学生掌握案例,通过对案例的讨论进行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第7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阅读 教学设计

【课题】《Unit7 Advertising Media》

【教材】《商务英语阅读》黎明虹 杨国民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学科】商务英语阅读 【对象】商务英语二年级

【课程目标】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商务词汇,较全面地掌握商务报刊文章的特点,了解国际商务知识,扩大国际商务视野,从而培养学生对商务类题材文章在阅读中获取、分析、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为从事涉外商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阅读了解课文中广告媒体的含义。2.学习与广告媒体相关的词。

能力目标:1.能运用构词法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猜生词。2.能运用skimming (略读)和scanning(查读)两种阅读技能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3.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广告知识学习去阐述它的优缺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习热情和掌握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能力。

【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商务英语131班学生,该班同学为高职专科二年级的学生。该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有下列这些特点:

1.对商务基本概念和实务有初步的了解,掌握了一定的商务英语专业词汇。

2.商务英语阅读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3.女生多,课堂表现文静,但是对于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和自我归纳的学习方法比较配合,并逐渐表现出兴趣。

【教学重难点】

1.Words and phrases which are related to advertising(与广告相关的单词和词组)

2.The definition and history of advertising(广告的概念和它的历史)

3.Some Reading Skills (一些阅读技巧)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思维导图归纳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交际教学法。

【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章节单词完成课前预习。

2.教学环境:多媒体操控台,PP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

任务1.复习旧课,巩固所学知识。

任务2.通过观看视频和一些图片引出广告媒体的话题,并呈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和教学流程。学习文章导入段。

任务3.运用略读法对文章的体裁进行了解,并完成文章的思维导图,感知文章整体。

任务4.运用查读法,完成课后练习1,判断正误。

任务5.细读课文,教师指导阅读技巧――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构词法猜生词,采用合作和互动方式让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和词组。

任务6.采用小组比赛方式,让学生进行单词和句子理解对抗赛,从而加深对文章的进一步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任务7.以小组为单位,运用所阅读的关于广告的文章来拓展进行广告优缺点的辩论。个别小组在全班同学前展示辩论。

任务8.师生对辩论者进行点评和总评。

任务9.教师总结和作业的布置。

【课后反思】本堂课教学目标成功达成,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基本做到了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愉快度过,既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促进其情感教育;教学中融入了素质教育,且使学生在趣味中学得了知识,也提高了能力,这也是目前提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设计符合了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难度适中,尽量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在任务的设置中由易到难,充分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完成;本堂课的细节理解部分难度合适,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完成。

第8篇

一、创设问题环节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一定的素材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阅读或观察素材,展开联想。老师指定两位听写能力好的学生到黑板前,将同学们想到说到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为了赢得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教师需要事先告诉全体学生,按座位顺序“开火车”,一人说一个,不再一一点名,而且要求后面的同学不得重复前面说过的内容;负责记录的两位学生,一人记录单数同学的发言,一人记录双数同学的发言,待所有学生发言完毕,两位学生再快速交换一下意见,把词意重复的内容划掉。这一轮火车“开”下来,起码能收集到四五十个向度的内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孟教授把这叫做“大脑风暴”。第二步,就是让学生从黑板上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向度来提1—2个问题写到小卡上,然后就近挂到教室两边的绳子上。

在这个环节的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因担心课堂时间不足而宁愿省去第一步,让学生读完素材马上奔第二步:每人根据素材提1—2个问题写到小卡上。我个人认为,这第一步的操作是不能省的。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思路并不足够畅通,经常需要由同伴提供的素材帮忙“开路”。而事实上,前面学生的发言一定会对后面的发言有所帮助的,如果能配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引导,效果会更好。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以“手机”为素材展开联想,结果前面十几个学生都只是想到了“什么牌子”“哪里产”“多少钱”“有没有照相功能”“能上网吗”这一类的“问题”,然后有一个学生说到了“温暖”。我抓住机会追问学生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词。他说:天气转冷了,妈妈打电话叫我记得加衣服,这让我感到温暖。我说:手机能让你想到温暖,很好!正是这么一个师生间的简单交互,让接下来发言的学生想到了“关爱”“母爱”“友谊”“沟通”等等许多词汇。可见,第一步的操作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有效地思考,做最大限度的思维扩张。如果不经历第一步就直奔第二步,学生自己想到的内容总是有限的;思路打不开,课堂上呈现的向度就不够丰富,问题探究的深度也就难以实现。

二、筛选问题环节

这个环节也叫民主筛选环节,可以分为四步。第一步,每一位学生在将自己提出的问题写在小卡上挂出来以后,再拿上纸和笔就近浏览4个不同的问题,并选定一个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记录下来。这个选定的问题可以是别人提的,也可以是自己提的。第二步,学生全部回到4人小组内交流,在小组内再选定一个问题写到中卡上,挂到教室的两边。第三步,8人小组的组长浏览中卡后,再筛选出本组想要探究的问题,并把选定的中卡取下来挂到黑板前的绳子上。第四步,8人小组组长投票决定群体探究的问题,一般以票数多的为准。经过这四步筛选,得出的问题基本就是全班学生想探讨也是有话可说的问题了。这个环节的完整性对下一步的群体探究至关重要。

三、群体答辩环节

这一环节也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群体探究的问题,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第二步,就是群体答辩了。群体答辩可以是自由发表见解的沙龙式,直接由学生发言;也可以是正反方辩论式,此时需要让学生先选好辩友再进行辩论。群体答辩可以锻炼学生快速敏捷的思维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高速高效的学习能力等。经常接受这样的思辩训练,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听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批判能力以及接受批判时的承受力、自信心、世界观、团队精神等综合素养都会得到培养、训练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群体答辩环节对教师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教师要驾驭好这一环节,必须知识结构全面,并具有足够的教育机智,能够迅速收集、处理信息,以便对思辩活动作出快速、精准的点拨、引导,使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进发。这种要求具体体现在两个维度。

一是当探究的问题确定以后,群体答辩应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展开。有的老师错误地认为:哲学方式课上到“群体答辩”这一环节,就要进行正反方辩论了。其实,上不上成正反方辩论式,完全取决于学生筛选出来的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的两方面意见非此即彼,就可采用辩论式,比如“顺境与逆境哪个更有利于中学生成长”“中学生用手机利大还是弊大”“内在美重要还是外表美重要”等等。如果问题的两个方面并不是矛盾关系,就不能搞成辩论式;倘若一味要把这样的问题上成辩论式,双方辩来辩去极易辩出错误的结论。曾经听一位老师上公开课,群体答辩确定的问题是“你喜欢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本来这个问题中的“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关系,人们可以既喜欢古典音乐又喜欢现代音乐,这位老师却错误地引导学生分成了正反两方搞起了辩论。结果,学生辩着辩着就辩成了“古典音乐好、现代音乐不好”“古典音乐不好、现代音乐好”这样的片面结论。倘若当初老师能果断地采用沙龙式答辩,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你知道哪些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在学生充分发言之后再提问:“那么,你都喜欢哪些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的曲目?”“你为什么喜欢它们?”通过这样的师生交互,一定可以加深学生对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的了解和理解,让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达到思维扩张的教学目标。

二是教师的教育机智还应体现在,善于捕捉学生思辩中有价值的发言,并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调控,使思辩不断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有位老师执教一节比赛课,学生辩论的题目是“男女生交往好不好”。学生辩了7、8分钟,双方仅在“好”“不好”上面打转,又没能说出好在哪、不好在哪。正当老师不知所措时,有个女生说:“我认为正常的交往就好。”老师却依然一脸茫然,并没有认真留意这个女生的发言。如果老师能机智地抓住这个女生的发言来追问:“那么同学,你认为什么样的交往算是正常的呢?大家都来想一想,谈一谈,好吗?”这样一来,课堂的生成必然大不相同,思辩一定会热烈地进行下去。遗憾的是,这位老师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教育机智,最后只能让思辩草草收场了。课后,这位老师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农村学生基础差,无话可说,哲学方式课不适宜在农村学校进行。是学生不行,还是我们的老师不行,我想,我们做老师的都应该好好反省一下。毋庸置疑,课后深刻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四、目标演化环节

这个环节可视为群体答辩的延伸。一方面,当教师发现学生在答辩活动中出现冷场或遇到困难无法进行下去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扩充或变换。例如,当学生对“如果将来发生世界性的战争,地球会不会毁灭”辩不下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问题转移到“如何解决我们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上,再进行辩论。另一方面,当思辩水到渠成后,教师有必要在这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强化,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并给学生留够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作品的时间,使学生在这一环节里获得个人能力的螺旋式的发展和提升,让每个学生都能形成自己的思维特色和鲜明个性。如果有需要渗透学科知识的,也可以在这一环节进入到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