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业园经营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与跨地区经营的建筑施工企业之间信息通报和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本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广东省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以下简称联络员)由在本省行政区域内承接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同志担任。
第三条 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如实填报《广东省跨地区经营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基本信息登记表》(见附件,以下简称《信息登记表》)后,上报工程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将《信息登记表》录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信息网(网址:gdcic.net)的工程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系统中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联络员管理子系统。联络员如有变化,该企业应重新填写《信息登记表》,并在发生变化后15个工作日内以传真方式报工程所在地的地级以上市(含佛山市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予以变更。
第四条 联络员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收集、整理、传递本省相关地区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重要信息;
(二)分析本企业在广东省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
(三)督促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快报、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与施工安全相关突发事件等情况上报工作。对本企业承办事项进行督促和协调,以保证承办事项按照要求时限反馈,如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反馈的,要及时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沟通并说明情况;
(四)提出改进本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
(五)按时参加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召开的部分联络员工作会议,并向会议通报本企业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和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六)向本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以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汇报联络员会议精神,提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建议、措施。
第五条 部分联络员会议制度: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负责组织部分联络员会议。部分联络员会议分为年度会议、临时会议。年度会议每年召开一次。
年度会议的内容为:分析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结年度工作,提出工作思路、意见和建议,研究加强与改进联络员工作的重大事项。年度会议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邀请部分企业的联络员参加。
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时,或有重大工作需要部署时,可召开临时会议。临时会议的议题为:通报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研究控制事故的对策、措施,部署和安排重大工作。临时会议由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地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以及事故企业联络员参加,必要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可邀请部分企业联络员参加。
(二)每次会议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其他有关事项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通知。
(三)联络员会议纪要应抄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同志,并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各联络员。
(四)联络员因故不能参加联络员会议,应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请假,并委派相关人员参加。
第六条 联络员信息传递制度
(一)联络员每年半年应以电子邮件方式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本企业近半年在粤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本企业近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主要工作情况、在粤承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情况、企业新制订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作措施、企业面临的安全管理主要问题原因分析与对策、建议等。报告要简明扼要,内容翔实,层次清楚,文字简练。
(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通过文件、简报、电子邮件等方式向联络员传递有关信息,保持日常联系。
(三)联络员所在企业应为联络员的工作创造条件。
第七条 本工作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保护、开发和经营管理,其过程包容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在地理布局结构上形成的集创新、孵化、投资管理、生产和产权交易等活动的载体。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建设,是捕捉时代机遇和把握自身优势有机结合的产物。我国成功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基本经验是:正确把握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依托当地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资源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基础,遵循市场法则和产业发展规律,实现差异性发展和特色化经营。这里,规划者必须注意把握三点:
首先,正确认识文化创意类产业园的概念。文化产业是指将文化内容作为一种资源,通过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创作、加工,转换成人们对精神情感、兴趣爱好及其物质生产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并从中获得商业利润的行业集群。由于广义文化创意产业具有相对灵活性和兼容性,产业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延伸,出现了“内容产业”、“版权产业”和“创意产业”的覆盖趋势。创意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位居第二位 (仅次于金融业)的英国,将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表述为 “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赋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创意产业强调的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保护、开发和经营管理,其过程包容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的总和。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指在地理布局结构上形成的集创新、孵化、投资管理、生产和产权交易等活动的载体。
从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剖析中,可以悟出如下规律:其一,文化创意产业同样是具有产业链性质的生产经营活动。谁掌握了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当地经济就产生了支配效应、引领效应和高附加值效应;其二,文化创意产业同样面临产业组创新的任务。文化创意产业若不具备规模效应,同样会在同业竞争中失去成本和质量的优势,而要实现规模效应,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实行专业化分工,在构建供应链关系的基础上,扩大环节型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和组织规模;其三,无论从产业的集群配套需要,还是从资源共享程度提高的需要出发,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走园区化之路。园区化是规模化的必经之路,它有利于深化劳动分工,有助于将企业内部分工外部化,将跨区域性专业分工园区化,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其次,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概括起来有三:一是消费低耗化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型、高耗型消费正在走向“精神文化”型的低耗消费。上海中心城区二产的萎缩和三产的扩张势头,更多的原因是这种低耗化趋势所引发的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结果。这种结果隐含的深刻意义是,在以知识为基础的财富创造系统中,劳动力的成本在生产总成本中所占比重日益降低,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在丧失,知识技术资源的优势正在取代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资源优势的替代性变化,又折射出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全球产业结构演化轨迹与资源配置结构演化轨迹的一致性。把握这一变化之后,就不难理解都市型产业的崛起,既有资源结构的因素,更有消费层次的因素。这里既有需求引导供给的原因,也有供给引导需求的因素。例如,高尔夫球场是高端消费群体需求引导的产物,而“达人秀”则是供给引导消费群体的具体体现。迄今为止,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已占20%左右,我国尽管是一个新兴国家,但由于基尼系数的高位态势,导致各类消费层次均不乏自己的消费群体。随着我国 “强国富民”之路的不断拓宽,全面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的发展只是时间问题。
二是产业集中化趋势。要彻底克服生态危机,我国工业化走“以较少用地,实现较多产出”之路已势在必然。随着建设用地的日趋制约,粗放型的经济“水平扩张”之路已经走到历史的尽头,取而代之的必然是集约型和园区式的经济“垂直扩张”之路。这里的“集约型”,指的是产业的高附加值和低耗低排型;“园区式”,是指产业的集群和集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集中”,应当是指集群配套之下的集聚。目前我国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多达500家之上,这里既有土地制约因素的驱动,更是集群出高效的规律所致。
三是产品高附加值化趋势。我国制造业的净利润率在2006年不足5%,2007年更是不足2%。其原因在于我国制造业偏离了国际专业化分工中的高附加值的非制造业环节,这些环节多半是知识型的行业,诸如研发业和金融、设计等生产业,其中不乏创意产业。这种分工转向已成全球发达国家的一种趋势,如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将只创造全部利润10%的汽车制造业转向亚洲地区,而将占90%利润的非汽车制造环节 (设计、研发、生产等环节)留在本国。中国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文化创意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领域中争占一席之地。而建立文化创意产业园不仅是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未来经济新的制高点。
再次,正确把握自身的优势资源。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并非取决于资源禀赋的程度,而取决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因而常常是“富裕的贫困”和“贫困的富裕”现象并存,诸如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富有而经济贫困,东部沿海地区资源贫乏而经济富足。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地区就算拥有交通枢纽、商务区辐射和历史文化资源积淀等优势,也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转化成为现实的优势,尚有一个配置的过程。以交通优势为例,若仅凭借传统的交通枢纽条件,而经济上缺乏有效关系整合的话,其交通枢纽地位所“借到的光”是很有限的。
最后,努力接受后世博效应的辐射。后世博效应的把握和利用,是发展中国家重视后发优势的表现。根据世博效应的特定规律及其上海 “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思路,需要把握的后世博效应主要有:世博永久性场馆设施在长效管理期间所释放的旅游、会展、会议等综合性效应,应当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形成供需互动格局;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提升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势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对外开放的步伐,建立更为规范、稳定和持久的对外经济合作关系;积极引导园区企业消化吸收各国在世博期间所展示的、与创意产业发展具有可供利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旨在提升园区的产业层次和整体竞争力。
二、创意产业园区建设莫入“误区”
由于功能定位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普遍存在三种“混同”现象: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混同于普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混同于房地产开发;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混同于旅馆餐饮区。对此须引起重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成功与否,与政府职能是否到位息息相关。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是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关系,彼此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凡是能有效体现互补关系的运作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均会良性发展,反之,园区建设往往逃脱不了失败的结局。园区的有效性管理不仅体现在有没有“服务”意识,还体现在有没有“依法管理”。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形成的几种路径中,可以看出市场与政府之间摆正位置关系之重要。第一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一种由文化人自发集聚的文化创意村落。其发展路径是,传统工业的衰败所形成的闲置厂房被文化人廉价租用。在园区一度蜚声海内外之后,当地政府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手段,施以非经济性干预,通过房地产开发商将知识型园区的长远获利模式短期化。结果,高企的房价赶出了园区建设的主体,终使一些创意园区归于破产。第二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文化商人牵头组建的园区。这种园区的特点是,有市场眼光的文化商人租用经济落后的地区作为基地,选择具有市场需求前景的文化创意产品,广泛组织和利用廉价的能从事复杂劳动的技术人员,组建起集创意、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专业化分工的流水线作业。其中成功的典型是占据全球60%油画市场的深圳市龙岗区 “大芬油画村”。其成功之道是,政府职能和市场功能实现了有效的互补。政府斥巨资为园区完成了基础设施和配套工程,形成了经典的 “市场主导,政府辅导”的管理模式。第三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企业投资开发建设的园区。这种园区的比例极少,具有代表性的是民营投资的南京板仑街1号的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园。其特点是市场为导向,企业自负盈亏。这种模式的优势和劣势,均在于政府职能的缺位。由于政府职能缺位,园区免遭行政性的非经济干预;也正是由政府职能缺位,放大了经济外部性的制约,致使园区发展明显受制于周边环境改造和公共服务功能的配套。第四种类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政府为主导的园区。当前,我国绝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园属于此类性质。政府主导的园区虽有其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优势是便于选址,容易规划,又有投资能力,前期推进力度大。但缺陷是,投资回报缺乏压力,往往论证不够充分,主导产业定位不清晰,因而园区缺乏特色,市场需求不明显、产业链不完整,企业生存困难。我国当前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中2/3成本难以回收者,基本上集中于这种模式的园区之中。由于功能定位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建设过程出现过三种 “混同”局面:第一种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混同于普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致有五种定位:创作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消费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复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园、都市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原生态型文化创意产业园。按文化产业的类型区分,大致有资源型文化产业、创意型文化产业和制造型文化产业 (如体育用品、乐器、工艺美术品等),它们对于产业的知识技术资源的要求、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人文环境资源的追求,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可及性和成本的渴望等,均有别于普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和招商策略也均会有经纬之别。第二种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混同于房地产开发。这是一种常会发生的现象,其原因是地区政府财政的拮据,导致无力承担园区基础实施之后的开发项目,故而导入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如前所述,其后果是提高了企业入驻成本,挤压了企业获利空间。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期与产出期的周期关系及其企业启动资金的实力,均非制造业企业可比,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更是以微型企业为主体。因此,企业进入成本要低,即便是政府建造的标准用房,许多地区也是采取“头年免租、次年微租、三年后实租”的让利办法进行招商。新建文化创意产业园均会碰到同样的难题,即随着园区成熟度的提升,厂房租金上扬之后企业获利的空间被挤压。此外,有关部门不能沿用纯粹房地产管理的模式去面对产业园区的旧厂房改造,尤其是园区内的不确权建筑。第三种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混同于旅馆餐饮区。在产业园区、文化产业与服务业之间,生产业与生活业之间,大众化服务业与个性化服务业之间均应保持一个合理的生态比例。否则,不是喧宾夺主,就是供求失衡,使园区变味。目前,许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此类毛病,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园区往往是旅游者集中光顾之地,如上海田子坊已有此况。这种趋势的失控,会导致园区生态指标下降、人文环境受损、治理成本上扬。这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三、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忌“大杂烩”
1.及时启动夏粮“托市”收购,切实保护农民利益。针对今年小麦赤霉病灾害较为严重的状况,午收前我们即开始产购调查,及时向上汇报,自6月12日起,我省首批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我县同日启动。截至6月底,全县收购小麦54592吨,其中托市收购13682吨,同比增长153.8%。
2.圆满完成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3月份,实施全国粮食清仓查库工作,涉及全县9个国有企业、1个民营企业粮食检查、11个民营企业粮食调查,配合长丰县局开展互查。检查结果显示,我县粮食库存帐帐相符、帐实相符、质量良好。
3.认真落实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组织粮源,把握质量,认真抓好5000吨省储粮轮入、2000吨市储粮原粮轮入、1200吨市储成品粮轮入工作,其中市储粮成品粮管理工作经验获得全市推广。县级储备粮2000吨早籼稻顺利轮出,盈亏相抵,略有盈余。
4.积极开展第七期新农村科学储粮工作。以“一套科学储粮器、一本宣传册、一套宣传光盘、一套储粮药剂”等“四个一”为载体,积极向广大农民宣传引导科学储粮工作。到目前,已落实新农村科学储粮器材2439户,比前六期多出近800户。
5.认真谋划粮食产业化工作。编制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今年计划实现粮油工业产值28亿元。以“三园三点”(城西粮油食品工业园、泥河食品酿造园、台湾农民创业园,邱岗万乐米业、兆河双福油脂、汤池金谷粮食)为主要载体,推进粮食产业园集聚发展,双福粮油、恩度食品、海神黄酒、重啤等项目推进较为顺利。目前有1个项目入围省粮食局支持项目,8个项目入围市政府支持项目。今年又申报市级龙头企业9家、县级龙头企业19家。粮食订单工作取得新进展,今年全县单季稻生产规划36万亩,落实核心订单22.5万亩,并从庐北向庐南拓展。
6.创新粮食经营管理体制。以金谷公司为核心,打造优势骨干企业。将地方三级储备、军粮供应和托市收购等政策性业务由金谷公司统一管理,县局授权金谷公司对6个国有控股公司实行统一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7.积极服务于庐城大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友情劝导等方式,麻纺厂拆迁工作已进入扫尾,马园片区粮油印刷厂11户拆迁户全部进行了多次沟通,已签订拆迁协议6户,3户达成意向协议。
二、下半年粮食工作
1.切实服务民生,抓好粮食收购工作。突出优势,抓好早稻收购。计划全社会收购2-3万吨,其中国有粮企收购6000吨,保质保量完成2000吨县储早籼稻轮入工作。计划国有粮企收购中晚籼稻2万吨,突出抓好3000吨县储中晚稻轮出、轮入工作。抓好晚稻收购重头大戏,计划全社会收购20万吨,其中,中央、地方国有粮企收购10万吨以上。
2.奋力开拓市场,搞活粮食经营。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在面向苏浙沪等主销区的同时,北融南接,以共建基地、产销对接等为抓手,奋力开拓和占领省会及南方厦门、佛山等地市场,尽快使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效益优势。重点办好“两展”,即第六届早籼米展销和第五届优质农产品展销。同时,依托中储粮直属库这一央企平台,实行托市收购和市场收购双轮驱动。
3.创新发展思路,力推粮食产业化上台阶。以双福粮油、万乐米业等龙头企业为载体,以粮食订单为抓手,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运用市场、信息、技术和服务等手段,与农业部门联手,为广大农民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抓好结构调整,坚决落实好22.5万亩优质单季稻核心订单工作,狠抓订单履约率。以“三园三点”为平台,推动双福粮油20万吨面粉专用生产线、恩度食品日产200万包米浆、米乳生产线,海神黄酒“三改六”以及与中盐集团合作等项目,年底前顺利开工或竣工投产,着力推进粮食产业园区建设扩容升级,力争在“十二五”城西粮油食品工业园产值超30亿元。着力推进双福粮油进入国家级龙头企业。
4.多管齐下,着力改善粮食基础设施建设。坚持跑省跑部,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粮食产业园区、中心粮库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变站容站貌,树立新形象,打造新品牌。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吸收强势资本、现代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改造和提升传统粮食产业。
5.迎难而上,全面完成工商企业改制扫尾攻坚。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集中人力,全面完成工商企业改制扫尾攻坚。
6.创新服务,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和指导。以健全组织机构、健全长效机制、健全监督检查为抓手,切实抓好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和指导,促进依法治粮、依法管粮工作步入正常化。
深投控是深圳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市属国有企业,成立于2004年,总资产达1600亿元;全资、控股企业72家、主要参股企业42家,经营范围涉及金融证券、房地产、高新技术投资、公用事业、节能保护等众多领域。深投控是深圳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辅助平台,其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深化国企改革的历史使命。2004—2006年,深投控核心任务是推进企业改制,成功完成了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劣势企业的退出。2006—2010年,深投控又重点发挥了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主阵地的作用,顺利完成了338家事业单位转企和党政机关所办企业的接收和整合重组工作。经过两轮改革,深投控初步形成经营资源向金融证券、房地产、高新技术等领域集中的战略格局,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完善。2011年,深投控使命发生了深刻变化,承接了4个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任务,将按照国际一流的目标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将进一步优化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也为深投控实现转型发展创造了条件。
在高交会举办前夕,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深投控总经理李真。
中国经济信息:请您介绍一下深投控目前重点打造的园区项目的具体情况。
李真:2011年6月,深圳市政府把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四个大的园区项目交给深投控运作。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项目,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2013年陆续建成交付使用,主要满足高新科技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发展需求。该项目作为深圳湾龙头项目,是按照国际一流标准打造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区,在建设模式上也开创了园区建设的先河。深圳市软件产业在全国很有地位,2011年年产值已超过500亿元。60万平米的软件产业基地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将吸引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软件企业入园,形成高端品牌汇聚的具有国际化水准的软件研发和生产基地。高交会期间我们将举行新闻会及授牌仪式,重点推介该项目。创业投资大厦项目主要引进服务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企业,结合创新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配套的资金解决方案。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项目将建设成为集医疗器械区、生物制剂区、综合服务区、试验区为一体的生物产业基地,为生物医药企业及医疗器械产业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提供空间和服务。
深投控将按照市政府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相关工作部署,重点引进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入园,打造新型的创新创业载体,进一步优化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空间。仅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一个项目,预计可引进30-50家创业板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总部,动态引进80-1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入园。
中国经济信息:整个产业园区的特点是什么?
李真:近年来,新兴产业园区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是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产业园区的开发运营对深投控是新任务,自身没有经验可循。接到任务后,深投控高度重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的指导思想,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和参建单位对北京、上海、天津、香港以及美国、日本、法国等地先进产业园区的考察学习,创造性地提出了投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园区建设模式,坚持以政府政策为主导,以企业为运营主体开展市场化运作,对产业园区从土地摘牌,到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再到招商、入园企业服务等全过程的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新型科技产业园,实现运营主体与入园企业共赢。产业园区项目将突出五个特点:一是绿色生态,营造出清新优美、节能环保、以人为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二是创新要素聚集,通过充分发挥系统企业综合优势,为园区企业提供人力、融资、创投、上市辅导等一揽子配套服务,大力推进中小创新型企业和创新技术的孵化和产业转化,力争站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三是产业高度聚集,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吸引产业企业跟随进驻,形成协同效应和完整产业链,有利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化程度。四是基础设施完善。注重标准化,更注重人性化和差异化,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高效便捷的服务,降低入园企业营商成本。五是推动区域发展,通过规划设计,增强高新区的生活氛围,有效弥补原高新区配套功能的不足,形成生产、生态、生活相结合的新一代产业园区新形象。
中国经济信息:成立不到十年,深投控可以说是荣誉等身、资产倍增,下面有这么多家实力非常强的公司,我们在管理上是怎样做到的?有哪些自身探索出来的经验?
李真:随着改革任务的基本完成,深投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清晰,资产配置趋于合理,具备了近1600亿元的资产规模,形成了金融证券、房地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业板块,但企业来源、功能定位、资产规模、经营管理的市场化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异,要管理好确实有一定的挑战性。深投控在对系统企业的管理中,关键是建立了一套规范的运作机制,包括治理结构、管控模式、制度体系等,特别是着力加强了内控体系和风控体系建设,加大了企业经营全过程的监督力度,确保了企业运作总体良性,避免了很多失误。另外,对所属企业实行了分类管理,完全竞争性企业是市场化运作,按照市场法则办事;公共服务类企业按政策性定位,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基础性、公共性、先导性作用。
中国经济信息:您到深投控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这几年您觉得深投控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李真:深投控的最大变化,就是任务使命发生了变化,原来以改革为主,现在以发展为主。深投控作为国企,在深圳市的城市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经过几年的调整,深投控的主业更加突出,竞争力增强;内部运营机制越来越市场化,经过三项制度改革,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升能降,工资能高能低的人事劳动管理机制已基本形成;战略导向更加清晰,根据战略设置组织架构,开展整合重组、资源配置、资本运作等工作。总之,深投控走向市场的基础已基本筑牢,下一步要加快实现转型发展。
中国经济信息: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深投控也是深圳创投领域的名片,请您从自身(深投控)的角度谈谈深圳的创新和投资环境?
李真: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生态环境非常好,一是源于政府的重视,历届市委市政府都把发展高新技术放在产业立市的地位;二是源于好的政策环境,上下各方都在主动自觉地为高科技企业服务,出台了各项配套措施来支持推动高新企业发展。现在深圳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不管是IT还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配套能力都非常强。深投控下属国信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一直名列行业前茅,重点关注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保荐工作;高新投集团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已打造了中小板的高新投系;会展中心承办的高交会自1999年第一届高交会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14届,连续十四年长盛不衰,参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和国际化都在不断提高,为高新技术成果的展示、交易和推广运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已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助推器和创新创业发展的加速器。
中国经济信息:随着市场化越来越强,以后怎么平衡保值增值和社会效益?
李真: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深投控作为企业需要市场化运作以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一个企业想持续发展,必须要保值增值,不然没有竞争力。而根据部分公共服务类企业不同的功能定位,还要用一部分资源来支持她们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履行社会职责。非营利性的国有资产怎么运作?我们正在探索企业市场化经营、政府购买服务、作为股东的深投控给予支持三方面相结合的新型运营模式,而且对这类企业重点考核其社会效益和市民满意度。另外,深投控这些年在扶贫济困上也做了很多工作,如深投控坚持多年对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帮扶,已累计投入上亿元,包括在教育、医疗、经济等方面进行了较大力度的资金扶持和智力帮扶,最近我们还在做规划帮扶,包括城市规划、园区规划,帮助三都提升整个地方的经济实力。因全国水族同胞有超过60%居住在三都县,基本实现了帮扶一个县就是帮扶一个民族的目标。
中国经济信息:作为一个市属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深投控与国际上的合作是怎样的?
李真:国企发展壮大,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前的国际合作已有不少,在深圳已经有几个示范项目。今年五月份我们到了荷兰、德国与法国,推介高交会,同时也推介了我们在建的产业园区,当地的许多企业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高交会不光是城市名片,也是我们了解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平台。将来在产业园区的运营中,我们将着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多种方式开展合作。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创业园区;标准界定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7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154-02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园区建设的现状特点
2001年4月13日,成都高新区的西部大学生科技创业园作为中国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园正式成立。然而,尽管“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招牌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矗立,但真正运营健康、管理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园屈指可数,绝大多数经营惨淡,甚至变成空壳,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和促进效果十分有限。其建设和经营表现出以下特点:
1.政府业绩型设立。自从国家出台了鼓励建立大学生园区的政策以后,全国各省市在短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矗立起了“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招牌,如“某省计划某年建立100个大学生创业园区”信息和新闻报道,然而,据实地考察见到的这些所谓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多是一栋久置的旧楼或者是一层小而偏僻的办公室加上一块十分醒目的“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招牌。
2.虎头蛇尾式支持。据对北京、上海、四川、浙江、山东和吉林六个省市的大学生创业园区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创业园区会给刚刚入园的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启动资金3-10万元不等;94%的园区会给入园创业企业3年的税收减半或全免优惠;76%的园区会给企业3年的房租优惠,也有17%的园区提供免房租2年的支持。然而对入园大学生创业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创业企业是在入园两年以后倒闭的,主要原因为“后续资金不足”、“管理经验不足”、“税收、房租的优惠取消,经营成本提高”。
3.松散多样化经营。对六个省市的大学生创业园区的问卷调查得知,37%的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入园条件明确要求科技型创业,而入园条件中只要求入园申请者只是大学生毕业生,对经营项目和创业领域没有明确要求的占58%,其中也只有28%的园区对大学生的毕业年限有明确要求。所以,在实地走访中,我们见到的创业园区企业的经营范围多种多样,有技术性较高的软件开发企业,也有几乎没有技术创新要求的打字复印企业、物流公司等等。而负责园区管理的创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最主要的业务就是收房租,偶尔也会组织一些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创业园区能为创业者提供系统的融资、中介等服务平台。
二、现有大学生创业园区经营惨淡的主要原因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界定模糊,甚至与其他高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等的定位含混不清,主要表现在:
1.对进驻主体定位不明确。大学生创业园区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专门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园区,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有的对进驻主体要求过低,比如混同于“社区创业园区”、“青年创业园区”,只要是自主创业,包括没有任何学历的社区失业人员创业也允许进入;有的对进驻主体要求过高,比如混同于“科技创业园区”、“留学生创业园区”等等,要求进驻主体是毕业或创业多年,已有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和资金、项目;有的虽然明确要求是大学毕业生,但对毕业年限的要求亦不明确,有的则要求是大学在校生,比如台州大学生创业园要求“创业团队负责人及其成员应为台州学院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
2.对创业项目要求参差不齐。有的要求必须是高科技行业项目,传统行业创业项目不行,比如南昌大学创业园要求企业必须从事高新技术开发和生产;有的对项目的科技水平几乎没有要求,比如东北袜业园创办的大学生创业园对进驻项目的要求是“可开办经销公司、研发公司、财务公司、物流公司、维修公司等”;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园区为了加快发展,在项目入区和产业引进上常常没有什么限定,不管什么项目,不论什么企业,只要能争取进来、能实现盈利就行。由于项目引进上的盲目性,使这些园区在整个规划建设上趋同,在产业发展上五花八门,使得一些集中起来可发挥巨大聚集效应的产业在布局上四分五裂,园区没有特色,产业没有重点。尽管现在产业发展上已经能够看出一些侧重点来,但也不过是自发的结果,与合理布局、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
3.对园区功能定位错位或缺位。归纳我国现有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功能定位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创新服务、高新技术辐射。这样的功能定位很难把“大学生创业园区”与其他类型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园等区分开来。作为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大学生创业园肩负着创业启蒙教育与孵化的双重使命,这两种使命与其他高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的盈利相比具有更重要的地位。所以,在园区功能定位上,与经济功能相比,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社会功能更应该得到突出体现。然而,我国目前大多数大学生创业园区是企业化经营模式,往往为了实现盈利而忽略了其原有的社会功能。
三、经济发展潜动力型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原则
1.长远经济效益优先原则。长远经济效益优先原则,不是说不要经济效益,而是强调初期不能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说,前三年甚至五年,为了扶持新创企业的发展,园区可能都是投入大于产出的。然而,我国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园区,由于借鉴其他科技园区、产业园区的经验,已经基本实现了转型,即从原有的政府主导型转为市场化经营,公司制运作。公司必然是追求盈利的,而创业初期的大学生企业有知识、有技术,但由于缺乏资金基础和管理经验,很难迅速实现盈利,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又往往是“虎头蛇尾”式,最后负责园区管理的公司也就力不从心,新创企业也就死在路上。在这一方面,法国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扶持理念值得借鉴,即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慈善式扶持大学生创业,当然也要辅以严格的创业企业跟踪评价与管理机制。
2.依托资源优势设立原则。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广泛建设和健康繁殖固然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但是政府绩效式的创业园区设立方式的结果就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现状:整体水平低下和资源严重浪费。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清华科技园等较成功园区的设立经验,根据本省、本地的实际情况,依托高校、科研单位、有影响力的产业或企业以及区域性特色文化资源,包括网络资源优势,即所谓的依托优势资源设立原则。
3.知识创新项目选择原则。项目的知识创新性选择原则也是建设真正的经济发展潜动力型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灵魂原则。即在给创业企业提供充分援助的基础上,必须对进驻企业的项目进行严格筛选和审查,一个关键的标准就是必须是知识创新型项目。只有培养和扶持这样的项目,才会带来更大的生产力,才能保证未来经济效益的实现。然而实际调研中大学生创业园区对入园项目的知识创新性有明确要求的不足30%,所以对于新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开发收效甚微。
四、标准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界定建议
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园区应该是指以大学本科或中专以上学历的在校生或者毕业五年以内的毕业生为主体(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技术或文化创新等知识型创新项目为依托,发挥现有的区域性或网络性资源优势,为其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全方位支撑体系,一方面将一部分高科技人员培养训练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在较低成本下进一步提高具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的商品化程度,造就一批有生命力的、可脱离园区独立发展的科技型企业,从而打造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的平台或基地。
可以从四个方面解读这一概念:一是入驻大学生创业园区的主体是大学本科或中专以上学历的在校生或者毕业五年以内的毕业生为主体(包括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二是入驻项目必须是知识型创新项目,即能够辨识、开发和市场化“知识互补性”的经济行为的项目。通俗地讲,入驻项目可以是高新技术行业的项目,也可以是传统行业的项目,但必须是结合系统专业知识而开发出来的传统行业项目。而且不仅包括技术创新项目,也包括文化创新项目;三是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核心功能是政府、企业、社会、科研机构等提供全方位的(甚至非盈利的)支撑体系来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企业家和孵化可独立园区发展的知识型企业;四是大学生创业园区可以是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实体基地,也可以是依托网络资源优势建立起来的无形支持平台。
参考文献:
[1] 罗剑宏、谭子君.云端互动: 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J].高校教育管理,2013,(04):105-106.
[2] 苏小冬.校企(地) 共建农业大学生创业园的实践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06):55.
[3] 张少颖.提升大连创业园的孵化功能[N]. 大连日报,2008-07-03(A10).
[4] 杨文利、霍鑫.创新链条断裂大学生创业园遭遇成长烦恼[N].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6-04-24(B06).
[5] 王伟、朱燕空.创业机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0,(01):75.
当今社会的发展呈现的是融合与多元化的态势,音乐要形成产业化,势必要与相关产业碰撞与融合。目前在国内,北京、上海、深圳等众多艺术区、创意产业园、文化艺术产业园都融合了相关产业。如深圳华侨城主题公园,就是以大型广场巡演、音乐舞蹈史诗演出为主,辅以景点表演,节庆活动以及影视多媒体技术,通过传媒产业进行营销策划,共同构成了庞大的旅游艺术表演产业。成都的东区音乐公园也是通过各种产业相融合的创新实践,抓住了成都本土的音乐资源和数字音乐发展趋势,把东区音乐公园建设成为成都音乐产业的集散地。借于国内其他音乐文化产业园区的成功经验,黑龙江省音乐产业的发展也是要经过几年的酝酿和生产制作,逐渐通过核心产业、直接或间接的关联产业与其它配套服务产业等,共同构筑成一个庞大的生产——经营——营销——传媒(媒介)这样一个综合的、有效循环的产业链条,才能使黑龙江的音乐产业形成良性互动的生产机制。
二、适时整合音乐人才资源,调整黑龙江省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路
艺术院校与音乐产业有着浑然天成的联系,它是推动音乐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艺术院校为音乐产业培养了大批专业的创作人才、表演人才和管理人才,艺术院校的教师也是音乐产业发展的坚实力量。当前,黑龙江省内高校的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或是隶属于高校的西洋交响乐团、民族管弦乐团、合唱团、室内乐团、舞蹈团比比皆是,丰富的音乐人才资源为黑龙江的音乐产业发展储备着后备力量。然而,目前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存在重专业、轻普及,精英式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脱节。这种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发展需要,培养的学生不能兼具专业性、创作性、创新性和社会普及性。这就要求院校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从施教者自身转变教育观念,扩大实践效果,寻求新的音乐表演形式和音乐交叉学科,接受新的艺术审美标准。其次,随着音乐产业化在中国的发展,音乐产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大量匮乏,这就要求施教者加大培养该类人才的比重,重视音乐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应掌握大量相关学科的知识,培养复合型音乐产业管理人才。与此同时,艺术院校还应不断地培养进行音乐产业发展理论研究的人才,这样才能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职能。
三、结语
关键词 新常态 产业地产行业 内部控制 风险控制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和意义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两大类,是组织为规范经营管理、维护资产安全、保证会计资料准确、确保活动正常开展而制定的各种制度和方法的总称,主要包括制度规范、控制方法、控制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明确职责分工,改善经营流程、管理制度、监督效果、产品质量等,保障组织经营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其次,可以控制资金收入和支出,规范固定资产的购置和使用,确保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再次,有助于提高会计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战略规划和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另外,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亦是决策得以贯彻执行的主要手段,能够提高决策水平,帮助组织最大程度降低经营风险。
二、新常态下产业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的隐忧
产业地产以产业为依托,构建产业价值链一体化平台,是工业地产的升级与换代。近年来,我国产业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各路资本纷纷涌入,产业新城、物流地产、生态城、孵化器、影视基地、旅游地产、总部基地、商业综合体等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然而,产业地产当中的复杂性和潜藏的风险,远远超出了市场人士的预判与控制。不少产业园区开发企业一味依赖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结果遇上规划调整,地方政府违约,企业就陷入资金链紧张的泥淖当中;有的企业看到“以售养园”的模式不能持续,就进行高成本融资,结果资金链断裂;有的企业或定位错误,或水土不服,或同质化严重,造成招商引资困难,最后进退维谷,生死一线。总结这些产业园区开发企业的问题:第一,内控体系不健全。许多企业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方面简单粗放,内部控制管理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内部监督审计,导致企业陷入无序困境。第二,制度执行不力。管理人员决策判断失误,部分人员,甚至管理层之间串通、勾结以及,都影响了企业内控制度的切实执行,有碍于企业有序发展。
三、新常态下产业地产行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路径
(一)完善内部控制的体系
产业地产行业要想规范内部控制,就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这包括建立内部控制环境,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内部信息沟通,落实内部监督检查等。首先,要提高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形成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氛围。其次,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会计管理、授权审批、财产保护、运营分析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不相容职务分离和绩效考核控制等。再次,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前做好对风险的预测、评估,对潜在风险做好防范措施,结合内外部资源,及时应对市场环境发生的变化。另外,产业地产开发企业要建立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并确保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然后直接向董事会报告。
(二)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
产业园区内集中了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除了传统的写字楼、厂区大楼,还有餐饮、居住、生活配套以及产业服务区,还需要跟金融、创投结合,设置创投中心或产业孵化器,以吸引各类企业,通过产业地产的整体开发、运营、管理以及帮扶,使园区内企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可见,除了形态和招商以外,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非常重要。目前一线的产业地产商都将园区提供的配套服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园区在研发、展示、物流、培训等方面提供的平台都能助推园区内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产业园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辅导、融资、融资担保以及融资租赁服务,可以很好地帮助初创企业规避现金流周期风险,渡过成长初期危机。搭建一体化服务平台有利于打通全产业链,整合上下游资源,避免单一形态的风险,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客户黏性,也能够开辟出一个更新、更稳定的利润来源。
(三)重点考虑投入和产出
产业地产往往投资巨大,例如,武汉光谷投资20亿元在沈北新区打造光谷联合创投科技城,总投资128亿元在深圳龙岗打造科技园,星河集团投资150亿元建设总部基地项目。不过,产业地产利润率不高,资金回收较慢,对于任何一个开发商来说,重点需要考虑投入和产出。例如,物流地产是产业地产中比较盈利的行业,可以重点考虑。目前,物流地产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渤海湾地区,中部武汉和西南成渝地区也正迅速崛起,开发商既要考虑物流仓库租金,也要考虑空置率水平。深圳的高端物流仓库租金最贵,接近人民币40元/月/平方米,但是土地成本相对比较昂贵,而广西、长沙、株洲等地区虽然租金不高,不过这些地方发展较快。所以产业地产开发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业态和开发主题,以获得最佳的产出投入比。
(四)园区实行信息化运营
园区实行信息化运营有利于提高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让数据信息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整个产业链上不断流动和及时传递,实现了信息的开放、共享和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最大化,也为管理者制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园区内企业客户对物流、配送、金融、商业信息、商务活动、监测评估、媒体公关、展览展示等的需求,以及不同企业的偏好和习惯、互相之间可能产生的协作和竞争关系,这些数据经过收集、统计和分析之后,都可能成为产业地产开发企业新的服务甚至投资盈利点。目前,真正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产业地产开发企业已经将信息化植入了园区运营的基因当中,信息化管理平台作为有效支撑,打通产业链,无法实现产业链的价值。未来,对入园企业的信息采集、分析与利用也将成为一个潜力巨大的课题。
(五)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
产业地产行业面临环保政策风险、政治环境风险、金融政策风险、产业政策风险、税收政策风险、土地政策风险等。产业园区开发和运营期均比较长,回本时间短则3~5年,长则8~10年甚至更长,而且园区资产整体变现能力差,在土地供应越来越紧张、房地产市场遭遇寒冬的情况下,“以售养园”的模式已然不能持续。目前很多产业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运营,面临的各种风险很大。开发企业应当根据内部控制目标,全方面搜集内外信息,对园区开发和经营开展风险评估,并确定相应的风险承受度。应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风险点进行分析和排序,然后结合风险承受度,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包括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降低等,以尽量减少内部和外部风险带来的损失。
四、结语
我国经济正面临着结构转型,这给产业地产行业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产业地产行业必须因势而变,应时而谋,建立现代治理结构,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在园区招商、运营、管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内部控制,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以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提高自身效益,以园区内企业的共同成长实现自身发展,以此推动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金彤.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J].中国集体经济,2012(16).
国际合作平台 高端文创人才 人才开发
在文创产业大发展,国际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依托国际合作平台,推进商端文创人才的开发成了时代赋予高等教育复合型创意人产培养“政产学研”结合模式下的又一命题。
通过前期与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高校在设计类人才培养课程项目上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整合资源,搭建起“文创业高端人才国际开发中心”的开放平台,推进“政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有效互动,本文在探索国际视野下符合中国国情的复合型高端文创人才开发策略方面,归纳总结出了一些适合浙江区域特点的经验。
一、打造国际合作高端文创人才开发环境
1.硬件环境
依托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意产业园。
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创意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日趋完善,早期单一、封闭的创意产业集聚区逐渐转变成以大学为依托、以创意源头为集聚、以知识外溢为辐射的开放式“多区联动”的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在浙江,中国美术学院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下沙高教区浙江理工大学创意产业园、浙江传媒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园名孵化中心、西湖区467创意联盟——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产业园等都代表了未来围绕高等院校建立创意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带的一种趋势。这种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意社区模式以创意产业为中心,关注文创人才个人的发展,鼓励创新与合作,它具备学习、创新、社会性和可持续性,使得大学、科研机构、文化或创意团体、各类专家教授、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等各种创意机构和创意人才能够在共同推动创意产业的框架下,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协作发展,发挥出市场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2.软件环境
创意产业园中教学产业相结合的导师工作室制的建立与完善:引入企业实战项目,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行双导师制。
导师工作室制是利用高校创意产业园的开放式培养环境,探索校企合作行动,结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建设、开放式教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的完善等,在文创人才培养、企业设计解决方案的研发等内容上实现双赢的一种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在课程开发上,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即教师步入企业、企业人员进入园区课堂共同合作开发和完善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实训课程;邀请企业设计师、产业链经营人员以讲座形式,传授实战经验,提升学生对文创设计的感性认识;通过“订单教育、岗位实习与项目设计实训相结合”的模式,挖掘学生个体技能潜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企业顶岗实习岗位,提高学生对文创产业中各环节岗位的认识和对创意工作的敏感性。
二、构建开放式高端文创人才开发平台的模块
1.以“workshop”工作坊式训练营为代表的实践课程建设
“workshop”工作坊式训练营课程,一般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将企业具体的设计项目引入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一周至两周的集中训练,在企业设计师与学校指导老师的双重指导下,开展设计实践活动,为企业的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种让学生参与企业具体项目的体验式教学,注重课程教师、企业导师、学生与教学媒介等因素的整合,有利于形成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这种整合中,教学变成了一种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课堂变成了一种动态的、生长型的“教学生态环境”。这样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培养从创意到设计到产品经营(市场研发和运作等)的综合创意执行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高端复合型文创人才。
2.强调“entrepreneur education”创业教育
复合型高端文创人才是高素质应用性人才,其“应用性”体现在满足社会需求、在创业就业方面有竞争力,这样的人才必须具备综合的计划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而创业教育对培养个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
创业教育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近几年取得了不少成果。以浙江为例,许多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采取了教育与商业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例如,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组织学生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参与“创业设计活动”,实施“科技创新计划”,临时组织“创业培训班”,或在高校创意产业园区的导师工作室进行创业实训等。无论是大学生创业园“incubator”,还是高校创意产业园的导师工作室,都是创意实践的“孵化中心”,除了能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信息,开展创业设计大赛,提供与产业链对接、与产业市场互动的“workshop”工作坊式训练营实战设计课堂外,一般还设立创业服务中心,提供工商、税收、信贷、项目评估审批、信息咨询、财务顾问、产权交易等服务。在这种“课堂+基地+活动+服务中心”创业指导平台环境中,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项目创意开发及实施等实践能力,能全面锻炼学生的综合创意设计实践能力和创意经营管理能力。
3.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X+X”的联合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