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

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景观设计的意义

第1篇

一、城市景观艺术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城市景观艺术,是在历史的发展中,由城市建筑文化积累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的一种艺术美。

当许多建筑聚集成群时,人们进入该群体中,则建筑物之间的空间的意义远胜于形成这个空间的那些实体,具有自己独特的存在价值。人们的反应是:“我身在其中”或为“我正进入这个空间”。将人们集中起来,他们便享有由于更多群体而居带来的快乐;同样,把各种建筑放到一起,它们就带来一种单体建筑所不能体察的视觉。城市作为物质的巨大载体,它运用具体的形象为人们提供一种生存的空间环境,并在精神上长久地影响着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一个人。

一座城市的内涵远胜于其居民数量的简单相减或相加,它能够提供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和五彩纷呈的文化娱乐活动。整座城市就是一座完整的巨大艺术品,我国的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就是这样一批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很高的艺术品。这是勤劳智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巨大而宝贵的遗产,是我们研究今日城市景观设计而借鉴的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他们“巧于因借”自然景观优美的建筑造型等等是其特色外,其城镇空间体系中各人工与自然环境之间严密的逻辑性、秩序性、有机性是最重要的。

在我国,城市景观问题是近几年来才被明确提出来的。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景观的分析与欣赏,其次是确定景观设计原则,再次是制定相应的法规与实施计划。

二、城市景观分析与设计思路

景观艺术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是景观的生命所在。所有的科学研究法规条例尽管能够提供一些科学结论与理论依据,但科学的结论是基于最普遍的事物、人类的普通行为、通常的气候条件、安全因素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求助于艺术的价值观和准则,也就是我们努力解释环境与人之间可能产生情感联系的三种途径。

我们几乎完全是靠视觉来认识环境的。视觉连续的意义在于巧妙地处理城镇中的各种因素以激发人的情感。我们可以将城镇划分为两部分:已经显示的景观和正在浮现的景观。这是一连串事物的随机组合,从这种联系中引发出的含义也是随机性的。然而,这种联系可以把城镇按人们的设想编排成一出连贯完整的戏剧。这种编排的过程就是将无序的因素组织成能够引感的层次清晰的环境。

把自身和周围环境相联系是人类的本能,这种场所感不能忽视;它是环境设计中必需考虑的一个要素(就像摄影师必须考虑追加光源一样,不管有多么麻烦)进一步讲,就是要在环境设计中充分利用这一因素。我们研究一下城镇的构成,它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应该承认,多数城镇都有悠久的历史,城镇的构成通过其建筑风格和各种偶然性的布置表现了不同时代的印迹。许多城镇是不同材料,风格与尺度的混合体。

然而我们在头脑深处根植着这样一种观念,即如果我们能从零开始,我们会造出有序的景观:笔直的道路,建筑在高度与风格上具统一性。只要能获得创作自由,我们便得出对称、平衡、完美、统一这一系列最为普遍的城市规划的公式。但是统一、一致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一致性”。

从设计者的角度看,统一常常是很难避免的。但制造人为的变化去避免统一,比最初的呆板还会更糟。例如,为五千人设计住房,对这些人要同等对待,使其住房条件相同。怎样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差异呢?从更广的范围着眼,我们会看到热带住宅不同于温带住宅,砖建筑要有别于石建筑。宗教及社会行为方式的不同更导致了建筑形式的不同。

在同一种形式框架中,我们能够处理尺度、质地、颜色以及特征与个性方面的细微差别。把这些因素并置在一起,就产生综合的效果。实际上,环境往往是“彼”与“此”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纯粹的统一。

三、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

作为公共空间的广场,是城市景观视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根据尺度、用途以及同街道的关系、风格、主导功能、建筑形式、位置等,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广场类型。

现代广场虽然不同于昔日广场,但在环境和功能上仍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同中世纪的广场相比,现代办公区广场的用途非常有限。根据对现代广场用途的调查研究,坐、站、走动以及用餐、读书、观看和倾听等活动的组合,占到了所有利用方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广场上信步闲逛时,之所以觉得自己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正是因为景观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

在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中,我们应以全局的观念,综合各种因素,从宏观上做把握。

首先,通过合理的方法,我们可以设想城市分区组织及更平等的权利分配。都市广场应该服务于所有的人,当然不排除个别不同的例外。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广场个性的抹煞。四方形广场是基本的、最无特征的形式,它随不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在一个完整的广场规划中,应该包括一些不同性质的场所,比如纯纪念性空间。如果广场附近的建筑在使用与特征上发生明显变化的时候,建议改变广场的特性以适合变化。

其次,广场设计中,通过对交通的重新组织和分区,车流量将会减少到最低限度。即便是这样,仍然会有一些广场存在着一定车流,这时步行者应具有优先权――也就是说,如果步行者与汽车并行,汽车应为步行者让路。同时,在小型公共广场中保存草皮很麻烦,但如果在庙宇的庭院内整片铺地,则将会强调式气氛学院和行人优先权,强调它归所有居民共有这一事实。

再次,开敞式广场可由适宜的植物及改变地面标高的方法进行划分。在一个安静的居住区,这样的广场无需要多的设置障碍,从专业术语讲则是以非正规的学院派布局,更灵活地与城市景观融合起来。

此外,从视觉上讲,损失最大的莫过于建筑物之间的地面与空间的无个性化。聚集的问题存在着关系密切的两个方面:第一,涉及到城镇中的居民。第二,涉及到形成聚集场所的建筑。通过使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装饰形式。地面是建筑物之间的连接体,因此,它不是人行道旁毫无特色的柏油铺面,而应与建筑物具有同等的景观作用。通过其高低、尺度、质感与基本规格等特征起聚合统一的作用。

设想,道路使用者的行为先是处于一种本能,然后才是有目的的行动。通过使用各种可以表明其功能的不同颜色与质感的材料,形式不同的路面,成为一种“功能图式”。包括从围护体(粗糙表面)的运用的人们认可的信号(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以及随时间变化的红绿灯等。

城市中最具有活动能力的因素要算人类本身了。人们需要某些特定的场合进行各种交易、娱乐、社会生活等室外活动。城市广场无疑正担负着这样的角色

第2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 手绘设计 艺术与技术 传统与现代 思维培养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035-03

城市景观设计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其外延甚至涵盖了我们可以探寻到的全部自然界。城市景观设计中艺术表现思维能够有效地生成设计,而最终是通过技术表现来实现设计的目的,手绘表现设计能够快速将景观环境空间内在的一些内容借以表达出来,是一种较为便捷且高效的手法,在整个设计的程序中对于艺术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城市景观关于设计思想进行良好交流的一个方法,审视设计中的一些较为本质的内涵以及艺术与技术的主题。景观手绘设计最终的一个目标是表现,艺术与技术两者之间总是相伴相随和谐共生,手绘景观设计表现是对传统艺术形象进行消化吸收和深层次的再创造,使其既不失传统性,又不乏现代设计的时代感。手绘设计主体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土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所认同的现代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设计艺术。针对城市景观专业手绘设计的教育研究,我们应将西方的设计精神和我们的本土文化相结合,在设计中力求创新,在全面提高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艺术素养的同时,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手绘表现设计文化作为独特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景观设计艺术之林。

一、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设计中的艺术与技术

包豪斯学派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要充分结合,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尽管艺术和技术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但二者在人类建造实践活动中结合的本质依然不变,因此,以建筑为依托的城市景观设计必然是艺术与技术二者的结合。对二者关系的不同解读,或者说如何平衡艺术与技术二者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城市景观手绘艺术设计表现的理解和认识。景观手绘是艺术毋庸质疑,景观手绘的目的是设计,但手绘的深层次追求却是艺术性,艺术个性才是手绘的灵魂。因此,技术只有服从于艺术表现过程的需要和规律才可彰显其作用与意义。在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设计中,点、线、面、元素之间的构成应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而并非貌合神离于形象整体,正确认识艺术与技术的相互关系是提升技巧的思想基础,对景观手绘设计表现的有效、生动和艺术性把握是衡量景观手绘设计教学综合素养的一种标准。

城市景观手绘表现是一种设计语言,这种语言被赋予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只有与艺术相结合、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遵循美的规律、体现宜人性原则的创造性活动方能称为手绘艺术设计。城市景观手绘设计的特点是能较直接地传达设计理念,富有独特的审美与文化意蕴,具有回归自然的情感因素。通过教学研究证明只要有很好的创意思想和扎实的绘画基本功,经过连续的后期训练,掌握手绘设计的基本规律和表现技巧,才能真正迈进手绘设计的大门,现代许多国际设计大师的作品仍然以手绘方式为主,这无疑是渐入佳境的最好方式。我们常说心手相印,指的就是用手把心中所想传达出来,这是最为便捷的,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采用手绘方法绘制城市景观设计作品,在建筑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领域的表现更突出,应用更为广泛。因为丰富的技巧产生于设计思路、设计对象的形态特征、构筑物的体面材质、画面色彩调子、构图布局的整体要求,也是艺术修养、造型基础、表现习惯、思考方法的流露与体现,它如同旋律中的音色、大自然中色彩的作用一样决定着设计对象的特色和风格。由于手绘技巧和方法自由随意的特点,在丰富表现语言方面具有其它表现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手绘艺术生动的技巧在灵巧的手笔之间流泻并贯穿于表现的始终,掌控着景观环境设计的表达效果能力,廖廖数笔利落于把握准确的形象特征之间,简练而不单调,严谨而不呆板,笔法沉稳而流畅、转折而富于变化,形态准确而生动,笔顺有序而和谐,是艺术地增强画面效果感染力,加强设计表现力的有效手法。手绘设计彰显的是技巧与方法的基础,能够有效地将目标外在形象以及环境内涵进行艺术性再次加工的一个过程,建构起这种特定的语言形式。手绘设计是丰富而自由的,必须利用和发挥各种工具的优势因势去表达整体景观环境,恪守“外师造化而不为造化所役”之信念,才能不断的将自己的表现语言创新和突破,在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的关系中,从局部入手深化去把握统一环境整体设计,进而发现更新更高的形式美感。

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艺术必须成为调节人的视觉感受、体验设计作品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城市景观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过程中手绘表现技术与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手绘表现技巧自由任意的性格、纯然质朴的品质、凝练艺术的手法,可感染和触动人的审美意识去感受艺术的神韵而进入美的意境,如同心灵感受天籁悠远而神奇的述说一样美妙,这就是手绘表现的设计价值和艺术魅力所在。

二、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

城市景观是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活动中逐渐产生的,为了更好地设计城市开放空间景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应遵循传统美学精神,发展现代景观设计。良好的城市空间离不开开放的景观设计,而手绘表现设计又离不开传统与现代美学的渗透。从我国传统美学的角度考虑城市开放空间景观设计,应吸纳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精神,使之具有功能协调的整体之美、生态自然的无为之美、设计创新的热烈之美、文脉延续的内省之美。

城市景观设计的现代化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传统园林景观在古代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传统园林都是围墙内的景观,而现代建筑设计意义上的景观是建筑以外的所有设计,是一个开放的概念,含义更加广泛。然而深深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城市景观设计专业,只有认识到这种区别,才能从本质上理解现代景观手绘艺术设计的概念和灵魂,现代城市景观手绘设计是把中国传统风格揉进现代时尚元素的一种趋势,这种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你就会出现什么样的景观设计手绘艺术,有什么样的创意思维,你就会出现什么样的城市景观手绘设计。现代景观设计是现代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邂逅、碰撞的结晶,人们在崇尚异国文化后,心灵得以回归,转而皈依自己的传统文化,这就使得现代手绘景观设计得以重生,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立足于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创造性地、合理地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在继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精神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赋予现代手绘设计教学新的内涵。优秀的手绘设计作品,本质在于既能了解传统的文化历史,也能认清时代文化趋势,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美与博大,才能拥有一份精神与文化上的底蕴,并能更好的加以利用以彰显现代建筑景观特色。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应该有符合我们时代的全新思路,符合现代手绘景观设计的传统文化理念。传统文化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只有体现传统思想内涵的城市景观设计教育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力,只有体现传统文化特征的手绘设计教学才能真正给人以精神上的慰藉和归属感。

在当今文化互动融合的时代,将传统艺术和现代城市景观设计理念相结合,只有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再生”和“创造”,才能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现代城市景观手绘设计作品。在城市景观设计艺术的开放与互动精神中发展,尊重文化差异和传统,用开放的头脑面对未来,合理地利用传统的文化元素去研究现代景观艺术设计教学,更好的挖掘本民族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对现代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设计教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我国的城市景观设计专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手绘设计的品质才能逐步提高,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改善城市景观空间品质,加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城市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手绘表现设计的思维培养

景观手绘艺术设计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运用艺术观察的能力、运用形象思维创造的能力、运用艺术语言表现能力等因素,因此,城市景观手绘设计思维培养是提高设计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城市景观设计作品的创意构想能否被认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绘设计的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图式语言的表达能力。景观手绘表现设计教学课程现在众多专业院校的建筑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纳入了重点课程,其目的是利用手绘表现的训练,培养心、眼、手三位一体的思维创作能力,在景观设计教学别强调手绘设计表现训练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徒手描绘是对人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创意能力和整合思维能力的锻炼。手绘设计的灵感来自思想撞击之后产生的激情,手绘表现设计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此外,城市景观设计体系是严谨的,必须在景观设计教学实践中科学地把握作品的大小、比例、透视、色彩搭配、场景气氛等;必须掌握透视规律,并应用其法则处理好各种形象,使画面的形体结构准确、真实、严谨、稳定;必须学会用结构分析的方法来对待每个形体内在构成关系和各个形体之间的空间联系;另外要特别强调构图训练,这是任何绘画形式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景观设计手绘表现图当然也不例外。城市景观手绘设计表现除了提高造型能力,还要增强对造型艺术的敏感度,并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更重要的是通过手绘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景观手绘表达是灵感的瞬间闪现,有时寥寥几笔就生动地刻画出设计构思的精髓,在方案创作的初始阶段,更需要用手绘草图设计来诠释自己的设计和思维。

景观手绘表现是设计的原点和终点,一个好的景观设计创意,往往只是设计者最初设计理念的延续,而手绘则是设计理念最直接的体现,转而形成设计理念和设计表现的一体化。景观手绘设计,自始至终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整个身心围绕着设计主题进行创造,这无疑是渐入佳境的最好方式,形成了惯常的艺术神圣感。要想创意一套完美的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一是必须掌握手绘设计的技法,二是必须理解手绘设计的精髓。景观手绘设计的特点是:能比较直接地传递设计理念,有一种回归自然的情感因素,有很多偶然性,手绘方式实际上是沿袭绘画艺术的精髓,这也正是手绘设计思维培养的魅力所在。实际上,景观手绘设计产生的某种不确定性使设计表现艺术更加生动,手绘更能体现出设计的灵性。

城市景观手绘表现是设计作品的语言,这种语言赋予于每一个设计作品中,在设计与表现的教学实践中强调:美是手绘设计追求永恒而高尚的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是艰难而痛苦的探索历程,在对美的探索、发现和创造过程中,美可以上升到纯粹的精神境界。就景观手绘设计表现的思维方式而言,“约束中的自由”是手绘设计表现对技法的认知和表现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归于成熟的表现,表现美是心灵感悟的成熟、是表现的自由,用艺术手法将精神和生命注入城市景观设计形象是手绘设计表现的艺术目标,在这样的创作思维方式中去揭示艺术真谛和美的情趣,我们情感获得的就不仅是城市景观的表象形式,而是手绘设计艺术的灿烂和珍贵价值。

四、城市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手绘表现设计的运用

在整个城市景观设计教学实践过程中,通常采用一种快速表达的形象语言来检索自己的设计,利用生动简约的手绘来表达自己的创意,手绘设计就是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城市景观手绘表现教学过程中发现思维通过手的勾勒,使图形跃然纸上,而所勾勒的形象通过眼睛的观察又被反馈到大脑,刺激大脑进一步的思考、判断和综合,如此循环往复,最初的设计构思也随之愈发深入和完善。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手绘设计表现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对于城市景观设计创作过程而言,借助手绘表现使创作由初始到终结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不确定到确定,由不完善到完善,创作每深化一步都要由设计者通过手绘表现自审、自识、推敲来逐步完善。景观在设计初始阶段,表现为模糊意向性的粗犷而不具体的概念草图,这种草图只需掌握相对尺度关系,用笔简化快速记录。在景观设计初始阶段后,对草图中选定的方案进行充实,在探索中比较、深化和完善,使景观手绘设计进入中间性阶段,而后进入最后完成阶段。在最后阶段中着眼于表现细部造型、比例尺度关系及构造关系,并用适当的配景渲染烘托出设计的环境氛围,在表现运用程序构思中完成的设计及渲染图必须取决于人的能动性,是心、脑、手的统一运作。目前在国内专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要重视手绘设计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否则做出的设计方案往往缺乏设计原创性,其原因在于:创作的初始阶段,设计者往往会出现多样并发的灵感闪现,不注意迅速捕捉并记录,会转瞬即失。正如著名建筑大师柯布西耶所说:“自由地画,通过线条来理解体积的概念,构造表面形态……首先要用眼睛看,仔细观察,你将有所发现……最终灵感降临”。

景观手绘设计表现运用过程中草图阶段须具备的三要素,景观设计草图和传统绘画创作一样,是创作立意、省审与表现之所需,因此不能存在任意性,许多国际设计大师徒手画的一些设计草图与以后实施建成的实景极相吻合,它既可是完美的建筑画,又可是提供实施设计的蓝本。因此,手绘设计草图要达到真实的运用必须同时具备准确性、生动性、概括性三个要素。第一,准确性。准确形象(包括准确真实的尺度与比例),准确的光影、透视,以尺度恰当的配景与人的行为描述。第二,概括性。手绘草图的优势在于其“快捷性”。在繁杂的设计过程中如不加取舍、不分主次,追求细节的表现定会花费过长的时间。虽可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极易产生平淡、板滞,而且也很难显出设计的精神所在,达到感染人的效果,因此抓住关键表现部位,重染精绘、放松一般、轻描淡写是达到概括性的重要原则。第三,艺术性。快速草图是一种科学性较强的设计手法,其手绘表现图纸也是一种具有较高艺术品味的写实性绘画艺术创作,但它在艺术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景观手绘设计草图重在结构、造型、比例关系,要求具备准确原则下的生动。所谓的手绘表现设计运用就是把众多的造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结合起来,并按照总体创意设计所需要的主题,合理地安排在画面适当的位置上,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设计意蕴风格,以达到视觉心理上的美感。

五、城市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手绘表现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景观手绘表现设计最重要的本能是特有的感知和手绘表现能力,感知和手绘表现是城市景观设计的灵魂。城市景观手绘设计表达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在景观设计专业教学中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尤其在建筑、室内、园林、景观、工业设计等领域广泛运用,不但用于创意草图,而且相对细致的手绘直接参与设计方案交流,充分体现了手绘在设计交流中的优势。景观手绘设计作为表现手段,使其能迅速完成设计构想,快速记录设计灵感,迅速完善和修正设计,可见在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手绘表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手绘设计的表现过程是产生技巧和方法的本源基础,是刻画形象、塑造环境的思维过程,如果把景观手绘表现技法理解为描述设计的语言形式,那么具体的笔法技巧就是构成这种语言形式最基本的符号。景观手绘是设计表现的原点,景观手绘的绘制过程有助于进一步培养、提高在设计表现方面的能力,提高对景观的形体塑造能力,提高处理明暗、光影、虚实变化、主次等关系及质感表现、色彩表现与整体协调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手绘设计的表现,而且景观手绘设计表现作为一种基础的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必须掌握的技巧。手绘设计表现返璞归真,归根结底是一种创意的行为,是为设计创意全面表达服务的,景观手绘不仅是一种技能,还是个人修养与内涵的表现,这是景观手绘设计教学中强调的重要环节,城市景观设计作品的价值在手绘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因此,在景观教学和设计实践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手绘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必须进行正确的设计观念的教育,使其认识到手绘设计旺盛的生命力。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手绘设计作品进行进一步研究,在设计教育实践活动中挖掘手绘的巨大潜能,丰富手绘的表现手段,从传统中继承手绘艺术的精髓,让景观手绘设计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景观手绘设计教学训练,无疑是培养学生形象化思考、设计、分析、评价以及培养开拓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景观手绘设计作品可以称为艺术作品,手绘设计艺术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是其他画种无法取代的。艺术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景观手绘设计表现自然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也是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更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因此在城市景观专业教学中手绘表现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六、结束语

在当今城市化的背景中,景观设计艺术和城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了新的内涵,将构建一个全新的创意境界。景观手绘设计表现是艺术素养和表现技巧的综合体现,它以自身的魅力、强烈的感染力向人们传达设计的思想、理念以及情感,景观手绘设计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熟练的表现技巧,来表达城市景观最美的创作思想。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手绘设计的学习和应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景观手绘设计观念的教育,使其认识到手绘设计的重要性和手绘表现设计旺盛的生命力,加强对传统的景观手绘设计作品进行再研究;在景观设计教学实践活动中,挖掘景观手绘设计表现的巨大潜能,丰富手绘的手法与技巧,从传统中继承景观手绘艺术的精髓,让手绘设计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使城市景观设计艺术手段更加丰富与完善。以城市景观设计为发展语境,也将是手绘景观设计艺术发展的大趋势,手绘景观设计表现艺术也将迎来发展的真正春天。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 陆震纬、来增祥.室内设计原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 西蒙兹、斯塔克著.景观设计学(俞孔坚等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6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金 科.手绘表现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8 徐 伟、罗 婷.文艺复兴前的外国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发展研究[J].艺术百家,2010(8)

第3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 装置艺术 城市景观 设计空间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装置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数字媒体的运用使装置艺术更简洁、新颖,也使装置艺术更富有感官体验感。在资源紧缺的当今环境下,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对空间进行设计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的技术很难满足景观设计中的各种需要,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出现让景观城市设计变得更丰富。这种新兴技术广泛应用在装置艺术及景观设计中,为城市景观设计开辟了新的路径。

一、数字媒体对装置艺术的影响

(一)互动装置艺术特点

装置艺术是对空间对象的安装,或对配置所涉及的对象和空间的呼应和组合,安装空间的范围可以从大到小。对于装置艺术,观众的审美感受与欣赏传统作品不同,装置艺术作品需要有观众的积极参与,这可能需要观众进入作品的空间与作品互动。进入空间后,观众需要从多角度观赏作品,可以调动所有的感官,如触觉、听觉、嗅觉感受作品,而不仅是视觉或光学感,所以这被称为互动装置艺术。

(二)数字媒体影响下的互动装置艺术

数字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是以装置艺术为基础的新兴设计,这种艺术手法采用艺术化的方式对情感和物质文化的实体进行改造,是以数字化形式加工的空间艺术。综合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和装置艺术的了解,形成一种新的当代艺术表达形式。数字化给传统的艺术形式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和深远的影响,艺术创作的语言变得多样化,不仅仅依赖常规的创作材料,而且结合了现代计算机程序语言技术、影音设备以及各种高科技综合材料。因此,这种创作空间大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它颠覆了传统艺术品单一的受众和表达形式,而以新的科技形式让观众参与作品中,并与其互动。随着新媒体艺术在装置作品中的融入,多样化的现代装置呈现在设计中,充分展示出主题思想和设计内涵,使设计更具独特性和地域特色。装置设计融入先进的现代技术,紧跟时代的步伐,从而更全面完善现代景观设计,给人们创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审美表现

艺术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同时也能陶冶人的心灵。数字媒体艺术以体验的模式让观众融入虚拟与真实的审美环境中。

数字媒体艺术是新兴的数字化的当代艺术形式,也是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在数码科技的影响下,当代艺术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配合声光效果、动态效果营造的空间气氛,使人们有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这种审美感官体验的重新组合,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艺术审美方式。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传统艺术是单一的审美体验,而数字媒体装置艺术创造了一个与观众互动的科技平台,观众可以带着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互动,诠释装置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接受。因观众参与而改变作品的原创性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数字媒体互动装置的开放性使得观众参与到作品补充、修改再创造中,以至于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数字媒体装置艺术颠覆了传统意义的观赏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把权威性让给了观众,观众的审美情感与作品本身互动,在精神上形成自由的审美形态。

三、数字媒体装置艺术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感叹数字媒体艺术向全球扩张的同时,可以看到当今数字媒体艺术广泛运用在多种领域,以新方式融入在建筑景观设计。数字媒体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节点,多用于住宅景观设计、城市广场和室外公共区域中。这种开放形式的装置艺术是城市区域的标志,很好的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功能和形式。未来城市景观设计引入数字媒体艺术将是必然趋势。

城市景观设计与人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个信息与科技的时代,数字媒体的出现使城市更有艺术氛围。科技、美学和城市设计理念是景观设计发展的基本要素,而数字媒体是科学原动力的核心力量。科学技术是景观设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城市景观设计是以城市背景为参考、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为了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只有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才能被人们接受。城市景观设计中加入数字媒体艺术互动审美体验,能让城市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

结语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全球高端科技的运用和提升,不仅丰富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形式,也为其发展带来便利。尤其是在引入数字媒体艺术这个新兴媒介后,为城市景观设计融入了综合性、互动性的新特点,从而成为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新的里程碑。只有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有效的融入现代数字媒体艺术,才能使城市景观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陈健.论环境设计中的装置艺术[J].同济大学学报,2012(12).

[2]刑宏建.新媒体艺术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J].中国对外贸易,2010(24).

[3]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4篇

关键字:城市道路景观;设计;建议

0 前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的功能已渐渐由单一的满足行走、行车的需求发展到满足人们心目中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多样化需求。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是城市的框架,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种极具魅力的元素,是城市整体环境的集中展示和城市历史文化的集中表达。从功能层面,道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发展速度以及居民生活、办公的便捷性;从观赏层面,道路景观是协调城市物质基础和生态基础的纽带,是市民们体验城市生活的最普遍的场所。所以,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如今,我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迅猛,交通日益便捷,但道路景观的设计并不是十分完善,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道路的指示标志和功能设施不够健全,很多城市忽略了路边的照明设备的设置和维护,为行人及车辆带来诸多不便。路标和警示牌等提示性设施缺失,给道路交通带来不良影响。其次,道路绿化断面布置的不够合理。一板二带式、两板三带式、三板四带式等各种形式都有其利弊,如南京市的珠江路采用一板二带式,利于管理且比较简单,但在道路宽时遮阴效果欠理想,很多城市没有采用最优的绿化断面形式。第三,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不够人性化,忽略了快速行车人的视觉感受,同时,也没有注重走人行道的行人的安全问题。第四,我国城市的道路景观雷同度较高,个性不明显。在同一座城市中,不同街道的可识别度较低,给车辆和行人带来了认知方面的不便。

1 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建议

1.1遵循整体性、生态性和功能性原则

路旁的指示标志要与道路以及路边建筑在结构尺寸、色彩、形状上保持均衡和呼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基础上,给人以最大的方便和美的享受。特别应重视照明设备,保证夜间街道的美观以及行车安全。照明设备还应经常维护,充分发挥其应有功能,而非摆设。指示性的路标应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而随时更新,如京沪高铁沿线的城市因高铁站建设的离市区较远,应加强对车辆的合理引导。

1.2选择最优的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

各种形式的优劣对比如下表:

道路绿化几乎是道路环境中最重要的景观因素,道路绿化的形状直接关系到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最初印象,可以说,绿化带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城市的面貌,线性绿化带笔直而悠长,块状绿化带集聚而精美,参差交错的绿化带有活泼生机之美感。另应注意,绿化情况要与街道上的建筑、管理设施以及地下管道配合妥当,避免植物遮蔽司机视线,防止植物遮蔽必要的警示牌,还应定期修剪茂盛的树木,以防分枝点过低而刮伤比较高大的车辆。

1.3要具有人性化

商业步行街一般位于市中心,集大型商场、超市、娱乐场所为一体,在这种性质的道路上,应以步行者的视觉特性为主,照顾他们对于景观的观赏性,多设置静态园林式的空间意象,若种植过多过密的高大植被,就喧宾夺主,掩盖了商业街的休闲购物色彩。滨水景观道路是城市中临河、临海等水边的道路,与自然环境结合紧密,空间开阔,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持生态平衡,注意防洪排水。而在交通干道、机动车道,其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快速行车者的视觉特性,以人为本,种植能帮助降温、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的乔木。

1.4要突出本土特色,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和环境特点

首先,城市道路的绿地建设应考虑到不同城市自身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养护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有些城市历史悠久,但土壤成分因比较复杂而不太适合植物的生长,遂少种植为佳;还有些城市对于花草的养护管理水平有所欠缺,在设计时因兼顾其实施性。其次,每个城市都应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进行大力栽培,如各地的市花、市树,使当地市民观赏时倍感亲切,外地人在游览时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浓郁地方特色。像济南市“户户垂柳”、南方很多城市的棕榈树等都是成功的道路景观设计范例。再者,同一城市中的不同道路的景观也要有变化。绿地要与道路上的其他街景相得益彰,与沿街建筑紧密结合,在保持连续性的基础上,突出每条街道的特色。例如,苏州的老城区的道路景观设计要突出江南水乡的温婉特色,而工业园区在保持江南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其设计可以更加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

2 总结

总之,优美的道路景观是一个城市精神内涵的体现,设计者应立足生态、整体、功能三位一体的原则,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观,让城市变得更美好。本文具体讨论的这四种景观设计建议,为城市的景观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宇.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研究[D].东南大学.2006

第5篇

关键词: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景观建设

随着城市功能的逐步健全,以公园、绿化广场、生态廊道、市郊风景区等愈加成为城市的现代标志,成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和满足文化追求的必然途径,城市园林生态、景观、文化、休憩和减灾避险的功能定位逐步被业内认同。

1 城市园林概念

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综合多样的城市景观可概括为人工景观和自然景观两大类。人工景观诸如建筑物,构筑物及街道、广场、驳岸等;自然景观包括大自然景观和人造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园林构成因素中面积最大的是绿色植物。惟绿色植物,既可与山水自然景观亲和,又可与人工建筑物亲和,并可有效地综合生态环境与景观两方面来隔离过于密集的建筑景观。

2 园林规划设计考虑因素

园林绿化应考虑绿化的功能。不论是厂区绿化、校园环境、公园绿化,还是街道绿化,其主要功能均不同。提高国林绿化的艺术品味。高品味的园林绿化是一幅美丽的立体图画,不仅有点线面的合理运用,还要有四季特色的变化,它是巧夺天工的人造大自然的再现,使人在其中有融于大自然之感,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应考虑历史文化内涵。将自然与历史文化紧密联系,是人造景点应注意的,能否画龙点睛,使历史人文景观与周围环境或其他方面协调,并符合人们的审美情操及心理要求,要经充分论证才有说服力,被人们所接受,景点宜恰到好处,忌贪多、太杂。

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

不同设计方案的园林绿化,建设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不尽相同,很多本是比较好的规划设计,由于建设成本和建成后维护管理费用超过单位经济实力,只有低水平维护,最后观赏效果不理想,很多应有的功能丧失,所以在设计时对植物根据性状的合理选用,论证其管理费用高低,有利于绿化单位更好地达到绿化效果。

3 园林规划景观设计方法

3.1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就是在园林设计中合理地利用各种植物创造出优美舒适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景观与其他园林景观一起构成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态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良性生态的需求。

3.1.1植物景观带来精神审美 植物景观是园林设计的中心,植物景观设计的好坏是最终评价园林设计质量的标准之一。植物是自然景观的标示性元素,同时也是反映自然景观类型的代表性元素,它们在不同的时节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色泽,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学感受。每个人都有奔向大自然的欲望,植物是大自然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以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还会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这对于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现设计是在充分认识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因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还可以营造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塑造出一个优雅舒适的自然环境,让置身其中的人得到美的享受。

3.1.2植物景观三大功能 植物在园林设计中有三大功能,分别是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指植物可以创造景观空间,建造植物景观。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对于植物的合理运用,可以建造出形态各异、有着极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环境功能是指植物能影响空气质量,防治水土流失,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与其他各类景观比起来,其有着更大的生态学价值,它可以提高空气质量,改变园林中的小气候,给人们以舒适、惬意的感受。观赏功能即是因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和质地等特征能充当景观中的视线焦点,即植物因外表特征而发挥其观赏功能。

第6篇

关键词:城市环境艺术;“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

0前言

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对人们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改造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对城市自然环境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开始逐渐树立绿色观念。人们一直希望能够亲近自然环境,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过笔者的多年分析研究后发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基础战略,“生态设计”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也是设计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体现。

1简析生态环境艺术的基本概念

对生态环境艺术的特征,可以从广义及狭义层面对生态环境艺术定义进行分析研究。从广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开展的环境艺术工作;从狭义层面来说,生态环境艺术主要表示对生态环境进行艺术化设计。环境艺术实际上是设计领域内的边缘性学科,它包含多门学科内容,如人文、地理、建筑等学科。环境艺术实际上就是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相结合而形成的多样化的空间效果。我国城市现代化发展建设过程中,已经开始逐渐建设花园城市,并积极吸收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中取得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城市自身建设的特征,进而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自然规则,按照社会发展惯性,保证环境艺术合理性,做到以人为本,充分强调环境艺术内具有的人文理念,尊重自然变化,尊重社会发展规律。[1]

2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划

2.1制定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

第一,拓展学科领域。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生态城市一直是主要研究课题,尤其是我国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之后,对生态城市建设就越发关注。环境艺术设计属于全新学科,包含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过程中,都需要环境设计人员参与其中,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了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水平。构建生态城市,需要借助统一生态环境作为辅助。我国对环境艺术的研究时间较短,学科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不同学科之间尚未深入结合,所以需要增加学科间的结合,进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第二,为构建“和谐城市”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城市建设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但并没有系统的结论作为支撑,行政决策在制定上面也没有理论作为保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要以生态美学为引导,建设生态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2.2有序规划城市的生态空间

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在规划过程中,需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核心,并与城市建设趋势相一致。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主要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绿色空间系统规划、环境设计。这三个层次具有的功能及性质不同,所呈现出来的人文风貌也存在一定差别。在对城市生态绿色空间进行规划的过程中,从空间层面来说,需要从用地、空间、组织层面上进行规划,对环境效益与空间实现综合分析研究,构建系统化的空间系统。城市生态空间包含城市内居住小区、广场、地带等区域。在对城市空间环境功能规划过程中,主要可以从空间环境功能的四方面进行规划,分别为生态效能、活动利用类型、人流、文化艺术表达,进而对城市内不同层次空间进行合理划分。绿化规划,城市空间绿色规划过程中,主要是按照城市不同空间功能及生态标准,对不同空间绿化指标进行确定。绿化指标主要包含四方面的数值,分别为郁闭度、叶面系数、绿化覆盖率与绿地率。在绿化规划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空间特点进行规定。城市生态环境空间有序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关系的关注程度,需要有效调节城市生态环境系统与区域生态系统之间的矛盾,进而保证郊区与城区的和谐发展,并从空间层次上调整区域关系,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从而对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序列进行合理规划。[2]

3我国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研究人员对城市环境艺术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虽然城市环境艺术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其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学科来说,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行业标准,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尚未构建规范化的行为规范。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工程在开展过程中并没有专业的科学理论进行指导,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对象为城市空间与建筑,这样也就表示城市空间及建筑在合理设计之后,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3.1创新意识淡薄,缺少设计特色

不管是位于沿海地区的城市,还是位于内陆地区的城市,城市环境属于何种类别,人们都需要在城市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彰显出城市所具有的历史底蕴,充分尊重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在满足城市环境艺术空间的情况下,有效调节城市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构建多样化的审美情趣和城市环境艺术。任何城市都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特征,怎样对城市内的文化深入挖掘及创新,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人员为之努力。为了能够充分挖掘城市的文化底蕴,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就需要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与本地文化特征相结合,提高对城市人文历史的了解情况,对城市传统民族精神进行宣传,弘扬城市的人文历史,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按照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情况,城市环境艺术整体设计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城市环境艺术内作品艺术性十分低下,大部分作品基本上都属于模仿或是克隆,视觉效果十分低下,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可以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内的败笔,严重浪费了城市环境艺术在物力及财力上的投入,加剧了城市用地紧张的局面。[3]

3.2商业宣传过度,缺乏“生态设计”理念

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存在过于商业化的宣传情况,进而出现了视觉污染问题。视觉污染主要表示城市环境内视觉信息数量超过人们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同时信息杂乱无章,人们在长期观看之后,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或者是眩目情况,导致心情十分沉重及压抑。视觉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艺术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人们视野内视觉元素十分杂乱烦琐,非常容易出现视觉疲劳的情况。比如,人们喜欢红色,虽然红色代表喜庆及热烈,具有良好的视觉冲效果,但如果城市大街小巷内全部都是红色,应用数量超出人们视野所能承受的范围人们就会感到错乱,心情就会变得烦躁不安。和视觉污染相比较,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城市视觉环境艺术形式过于单一。城市视觉环境艺术过于简单、无创意,同样会造成人们出现心情不畅的情况。在人们的传统概念内,电话亭都应该是不锈钢及有机玻璃的造型,但是在西湖的公共电话亭,其确实是经典的设计方式,并通过与西湖文化相联系,成功的将现代文化与古典文化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西湖特色的电话亭。[4]

4实现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途径

城市环境艺术可持续发展建设,应该是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同时也是落实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概念。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城市环境和谐,构建良好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具有美学功能,进而才能保证生态城市环境艺术的质量。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保障人与资源的协调发展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核心就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障人与资源协调发展。“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理念能够充分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态系统内资源秉持的态度。在我国古代时期,人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人需要征服自然,也并不是屈服与自然,而是与自然和谐共处。也就是说,人虽然在利用生态系统内的资源,但是资源应用数量需要控制在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为自然提供了充分的缓解之后,进而让人与资源成为一个整体,和谐共处,相互依存。人在日常生活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自身看作生态系统内的组成部分,与自然系统积极沟通交流,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合理掌控,缓解人与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人们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主要是应用不可再生资源,但是自然系统内所拥有的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毕竟是有限的,人们要想可持续发展建设,就需要合理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严禁出现过度开采资源的情况,以此推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5]我国古代城市的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经常利用自然景观进行设计,所利用的资源数量也十分有限,城市景观基本上都是传统景观,在这种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之后,城市景观设计对象也就不再是普通社会大众,也不是抽象层面的人民,更多的是按照少数人群的需求,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因此,按照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历程来讲,现代城市景观设计虽然从传统的设计概念内脱离出来,但是又被进入到了另一个观念之中。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日常的居住需求,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城市生态环境设计。现代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并不是为少数人群的需求进行设计,也不是按照设计人员自身的意愿进行设计,而是应该按照城市内所生活的全部人群进行设计,如男人、女人、大人、儿童、老人等,满足不同类型的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对城市环境的实际需求。[6]生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作为核心,在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降低生态城市能源利用数量,减少能源消耗,进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资源之间实际上一直都是十分矛盾的存在,保证人与资源的和谐发展,实际上就是最大限度地缓解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延长能源的应用时间,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4.2坚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社会经济快地速发展建设。虽然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但经济快速发展建设之后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导致能源越发紧张。为了能够推动经济建设的长久发展,我国正式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实际上就是在不损害子孙后代求发展的情况下,满足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构建生态城市,实际上就是“为人”,有效调节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矛盾,为人们提供完善的生态体系,在满足当代人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延长能源应用的时间。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结合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认识到人在生态城市内的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同时保证子孙后代具有充足的能源。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的逐渐普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审美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对艺术的需求也越加严苛,这就需要城市环境艺术在设计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保证思想文化内涵与品味和人们的艺术品味相同,进而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需求。生态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结合,在提高生态城市环境设计质量的情况下,对后人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保证后人在生活过程中也具有充足的资源。所以,城市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指导理念,有效的将生态、美学、整体、本土相结合,在保证城市环境艺术与美学观念相一致的情况下,与本土地区的城市发展趋势相结合,充分彰显出城市潜在的文化底蕴,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艺术符合社会大众审美,从而推动城市环境艺术的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艺术的设计质量。

4.3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

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经历了成功与失败。现阶段,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已经能够有效的将城市与自然相结合,让城市依赖于自然,有效调节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从而早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的过程中,保证子孙后代也能够具有充足的能源应用。城市虽然在快速的发展建设,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自然景观并没有遭受到破坏,城市已经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相结合,成为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自然景观存在于城市的各个位置。这种景观设置方式,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具有休闲场所,从喧闹繁华的城市生活内脱离出来,净化人们的心灵,缓解人们压抑及喧闹的情绪,使人们心情变得舒爽。现阶段,大部分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绿地面积数量基本上都已经超过30%,但部分国家绿地面积却呈现不断减少的态势。由于人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导致绿地面积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发严峻。为了能够缓解城市经济建设与绿地面积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部门在1988年正式提出了“地球解放”计划。在“地球解放”计划内,主要要求就是提高城市内绿地面积覆盖率,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必须超过60%。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建设,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一同参与到“地球解放”计划内。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在陆地面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景观设计上结合了生态设计理念。现阶段,城市绿地面积覆盖率已经显著提高,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的结合已经较为完善。虽然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结合已经十分完善,但是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现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在今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会越发注重人性化与生态化建设。城市环境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遵守自然规则,建筑行业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现阶段,大部分建筑工程地点接近山水,通过山水对建筑依托。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依托,相互陪衬,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居住环境,保证了人与环境相一致。城市与建筑物在任何环境之下,都可以借助周围的自然条件,为人们营造宜人的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城市环境效果。但是在现代技术的辅助之下,建筑工程经常破坏自然环境,因为过于追求眼前效益,而导致生态的破坏十分严重。在这样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与生态理念之间应该紧密结合,以此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5结语

城市作为人们居住的地点,与城市自然化程度对人们居住环境之间有着紧密关联。城市环境艺术作为系统性工程,能够有效调解城市建设与自然系统之间的矛盾,能够对人类行为进行引导,进而选择一种合适的人类生存形式。环境艺术设计质量直接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环境艺术设计需要与“生态设计”相结合,进而对现代城市建设进行引导。

参考文献:

[1]…黄馨玉.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科学之友,2013(04):119-120.

[2]…梁麟.浅析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城市环境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3(05):62.

[3]…符浩彬.论生态文明观下的现代环境艺术设计[J].才智,2013(13):228-229.

[4]…马晓敏.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艺术科技,2013(04):226.

[5]…王萍,陈文福.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问题[J].设计艺术研究,2013(05):51-54.

第7篇

摘要: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企业管理能动地适应和处理它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促使企业统筹兼顾,以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并努力改变企业自身状况,来减少环境对企业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战略成本管理 社会经济 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战略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可表述为“不同战略选择下如何组织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过程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正如波特所讲的取得“成本优势”(Porter,1985)。成本优势是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要实现“降低成本”。不难看出,“降低成本”与“成本优势”是两个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分析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战略成本管理,可以总结出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 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未从长远的持续地降低成本的策略上考虑,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比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宜从长远出发雇佣对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利用学习曲线,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 2.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转移作业的二维空间,价值链不同于价值增值,它是更广阔的外在于企业的价值系统链,企业不过是整个价值创造作业全部链节中的一部分,一个链节。因此,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和企业所处行业的价值链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而传统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则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成本最低并不表明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代用材料,可能使产品质量有所下降。而进行技术改造和更新,可能导致企业的成本略有上升,但同时可以使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从而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成本领先。 3.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既要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也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总之,应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只有对企业所处环境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把握机遇,主动积极地适应和驾驭外界环境,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最终实现预定的企业战略目标。而传统成本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 4.抗争性。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竞争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它与传统的较少考虑竞争、挑战而单纯为了改善企业现状、增加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同。只有当这些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量和迎接挑战直接相关、具有战略意义时,才能构成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成本管理之所以产生和发展,就是因为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严峻的挑战,企业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成本领先,取得竞争优势,战胜对手,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现实意义 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质是寻求成本优势(或成本领先)。研究和推行战略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战略成本管理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竞争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近二十年来企业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全球性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种竞争的需要,战略成本管理应运而生。不言而喻,成本是决定企业产品或劳务在竞争中能否取得份额以及占有多少份额的关键因素,而影响竞争成本的核心是企业的战略成本,而非传统的经营成本。在战略成本管理中,波特为我们提出了战略分析的方法:即首先分析企业的产品所处的市场生命周期和市场份额等,然后确定其应采取的战略。对于不同的产品应采取不同的市场战略,是以产品差异战略取胜(在成本差距不可能拉大的情况下生产比对手更优、更独特的产品以显示差异,吸引顾客),还是以成本领先战略取胜(在产品性能与质量不可能会有差别的情况下努力降低成本、降低售价来取得竞争优势)。采取产品差异战略可以通过培养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优良服务,产品设计等方法实现;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可以通过大量生产、学习曲线效应,严格的成本控制等方法来实现。 2.战略成本管理的研究与实施,有利于改善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外已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许多研究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大公司设立了诸如“研究开发部”“战略研究部”等企业战略研究机构,而在实际运用中更多的着眼于战略等经营战略管理方面,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企业管理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战略成本管理是不可或缺部分,如何正确引进和运用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会计管理值得深思的问题。 3.是建立和完善现代成本管理体系,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成本管理是企业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管理和全方位管理,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结合的管理,是经济和技术结合的管理。在现代成本管理中,战略成本管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突破了传统成本管理把成本局限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领域,把重心转向企业整体战略这一更为广阔的研究领域,诸如生产关联、采购关联、技术关联、财务关联、竞争对手关联中的成本分析等,有利企业正确地进行成本预测、决策,从而正确地选择企业的经营战略,正确处理企业发展与加强成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4.有利于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被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不可否认,在成本管理中,节约作为一种手段是不容置疑的,但它不是唯一的手段,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赚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成本效益。从战略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如果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升幅,而取得更高的使用价值,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何乐而不为。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取决于“以同样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优的使用价值”或“以较低成本提供相同的使用价值”。企业采用何种成本战略,取决于企业整个的经营战略和竞争战略,成本管理必须为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服务。

第8篇

【关键词】遗址;遗址公园;当代城市;景观设计

1 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各朝代的在城市中的历史遗址是历史文化名城中的骨骼和精髓,他贯穿于城市的整体发展,融汇于城市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城市化脚步加快、城市规模扩张、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城市更新发展的影响,给历史遗址保护带来了重重困难。如何保护历史遗址的精神家园,如何在具体实践中更好的保护和展示遗址,是本文研究探讨遗址公园在城市发展中的现状与未来的主要问题。

2 遗址公园选题产生的背景

城市建设用地对历史遗址用地之间矛盾重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事业的蒸蒸日上,土地价值不断膨胀,势必造成城市建设用地对遗址用地的觊觎,城市遗址保护范围很难维持维持现状,更谈不上扩大,有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城市建设用地侵占遗址用地的现象。

另一方面,城市景观的发展与建设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程度的一种体现,人们在城市中对景观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在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面貌及市民生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遗址公园模式的产生是人们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和遗址景观结合突出城市特色带动旅游兴盛的一种方法。

3 遗址公园的概念

遗址公园是近些年产生的遗址保护发展模式,关于遗址公园的概念国内外并未做出权威的解释,不同学者也从自身理解的角度给出很多解释,如陈圣泓将其定义为“遗址公园是指包括与自然和谐之人造物及考古遗址等地区,并在历史、艺术以及学术等各方面具有显著普遍价值基址保留、保护、改造成的公园。遗址公园着重于“址”,因为遗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强调将生态价值与遗址价值相结合,保存、保护是其重点。”[陈圣泓.工业遗址公园[J].中国园林,2008,(2)]等等。

4 西安市遗址公园概述

4.1西安市遗址公园简介

西安古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走进西安就如同走进了中国历史博物馆,我国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保留下来的西周丰镐、秦阿房宫、汉长安城、唐大明宫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人类保留下来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除此之外,西安还保留了大小雁塔、钟鼓楼、曲江池等数不尽的各类遗址。

现在依托西安遗址建成的城市遗址公园有存在于城市中,均属于城市遗址类。遗址公园由于主要依托于遗址资源,因此成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公园类型,作为历史文化信息载体的遗址,使公园具有了可持续发展性、文化传承性等特征,这些事其他类型单一的公园所不具备的。

4.2遗址公园保护理念

遗址公园模式是针对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的一种方法,是将遗址保护与公园设计相结合,运用保护、修复、展示等一系列手法,对有效保护下来的遗址进行重新整合、再生,将已发掘或未发掘的遗址完整保存在公园的范围内,是目前国内外对遗址进行保护、发掘、研究、展示的较好模式。

遗址公园理念的核心是现场保存展示,即以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为保存展示的主要内容,结合景观设计,使游客在身临其境时达到有所观,有所感有所悟,达到重温历史、增长知识、荡涤心灵的目的,同时又得到休闲娱乐放松的目的。

5西安遗址公园的景观设计手法总结

5.1遗址公园整体景观规划设计

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应充分组中遗址区域的历史风貌,规划设计的山水格局、整体格调、植物配置、空间布局、路网设计等都应通过历史记载、考古研究、文学及艺术绘画等为依据。遗址公园的建设应当依托所在的自然地形地貌进行设计,保持其整体性、原真性、完整性。曲江遗址公园在曲江遗址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消失的唐曲江池入睡空驳岸线用碎石铺地加石桩围合保护。

5.2遗址公园建筑物的设计表达

5.2.1遗址公园的建建筑物形式及色彩控制

遗址公园中的建筑物多为新建建筑为不显突兀,保持和谐,烘托历史文化的氛围,以仿古为主。如唐慈恩寺遗址公园周边的商业建筑均采用大屋顶式,灰瓦朱柱。再如唐大明宫遗址公园由张锦秋先生设计的丹凤门,利用钢框架结构支撑,外部还原了丹凤门的原貌,内部做文物展示和遗址参观平台。

5.2.2遗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设计

遗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一般是遗址展示内容的主体,如唐慈恩寺遗址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物是大雁塔,也有遗址因为毁坏严重而变更标志性建筑物,如唐大明宫遗址原以含元殿为标志,它是大明宫跌宕起伏的,如今含元殿只剩夯土台基,复原的含元殿成为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入口标志。园林类遗址公园没有明确的标志性建筑物,以步移景异的园林景观设计为指导,如曲江遗址公园。

5.3遗址公园的景观点线面设计

5.3.1景观构筑物、小品点状设计

遗址公园的景观构筑物、小品等是遗址公园的细部展示,如果将其设计得当,起到了烘托历史场景突出遗址公园文化主题的重要作用,给观赏者带来一种回味历史的感受。如曲江遗址公园中收集了一些民间鼓舞,如道路两旁的拴马桩、石凳、石桌、门鼓、石狮等,通过这种点状的细部小品来突出遗址公园的主题;遗址公园的音响、灯具、座椅、指示牌,甚至垃圾桶的设计恰当都对文化氛围的渲染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雕塑、文字雕刻是对历史再现的静态表演和影像字幕。

5.3.2道路景观、序列线状设计

在以园林景观为主题的遗址公园道路是参观者游览的视觉路线,是构成遗址公园的脉络骨架,如曲江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道路的铺装、沿路景观视线、道路两旁绿色植被的设计构成了道路景观的线性景观视廊。

在以历史遗迹为主要内容的遗址公园,遗址的原有空间序列构成遗址公园的线性空间,因此在遗址保护和再现展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原有线性空间的再现。如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原有空间序列为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玄武门―重玄门,就像北京的故宫,每一进院落广场共同组合成有序的体现礼制思想的宫殿空间。

5.3.3广场公共空间景观与文化活动景观设计

在遗址公园中,广场的形式多样,有建筑墙体围合形成的半封闭、封闭式广场,有植被围合形成的开放广场,也有尺度很大的开阔型广场;广场的作用有人流疏散、休闲游憩、文化娱乐等。 广场的绿地、西面铺装、水景、照明、雕塑、小品也都是烘托遗址公园主题设计的。如大唐芙蓉园的紫云楼北广场是园区文化活动的场所,广场前有十三朝古装游行展示,也有结合广场前大型水池设计的水幕电影广场。

5.4遗址公园的滨水景观设计

大部分遗址公园有滨水景观的设计,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环状护城河的滨水景观――唐城墙遗址公园,有大面积水面形成静态的滨水景观――曲江遗址公园,有音乐喷泉式的动态滨水景观――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滨水景观的设计大都依托遗址原有水景进行,保护了原有遗址的驳岸轮廓,也有根据景观设计需要人工水池。滨水景观是遗址公园的亮点,活力点。

5.5遗址公园的夜间照明设计

根据笔者的调查,游览入园的游客由于观看夜景需要和游园体力原因会选择下午3点后入园,晚上8点后出园,这样白天的景色和夜景尽览无余。遗址公园的夜间艺术照明主要有轮廓线照明,投射泛光照明,光雕塑、焰火礼花等多种方式。建筑物在夜间更加突出,有的成为夜晚城市的标志物,如唐慈恩寺遗址公园的大雁塔,有的则整个公园都明亮璀璨,如大唐芙蓉园遗址公园。

5.6遗址公园周边建筑物的天际线控制

现代城市发展迅速,土地价值不断上升,导致高层不断出现,在遗址周边的土地价值更高,很多人不顾遗址公园的大环境建造的建筑体量色彩形式都与遗址本身不协调,遗址公园周围的高度不断增加使得公园相对尺度变小,变成盆景式公园,公园的对景借景条件都不佳。如何平衡遗址公园周边的天际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代社会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

6 小结

目前,国内对于遗址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对于遗址公园模式的研究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实践经验也很缺乏。本文通过对西安遗址公园的遗址保护与景观设计相机和的浅薄探讨,以及自己对游览遗址公园的切身体会,思考遗址公园模式对于遗址保护和城市景观表现的前景与未来,以实现遗址的文化价值和公园的景观价值结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圣泓. 工业遗址公园[J].《中国园林》,2008,2

王军.遗址模式在城市遗址保护中的应用研究――以唐大明宫遗址公园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9

张锦秋. 唐韵盛景 曲水丹青:长安芙蓉园规划设计. [J].《ARCHICREATION》,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