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然灾害的成因

自然灾害的成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然灾害的成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自然灾害的成因

第1篇

关键词:灾害教育;地理教学;措施

1.以“树立正确的灾害观”为教学主线

基于对全书的学习和理解,要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减灾观,这一主线要贯穿教学始终。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在理解自然灾害定义及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各具体灾种形成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佐证了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一即以自然变异为诱因。可见,自然灾害是客观的、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目前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变异的改变还是有限的。但是,科学认识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有助于有效地防治自然灾害。因此,有必要认识主要自然灾害、尤其是对我国影响严重的灾种的成因、分布规律、特点(第二章的主要教学内容)。而自然灾害形成的条件之二即有受损的人员、财产、资源等客体,而这些受灾体易损性的不同,有可能“放大”或“缩小”灾情损失的大小。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受灾体特性不同,导致了同样灾强的自然灾害发生在不同地区造成不同影响,也使得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成灾特点不同。由于受灾体易损性的人为可控性,降低受灾体特性成为有效和主要的减灾措施。因此,人们可以运用先进的科技,通过一定的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保护受灾体免受致灾因子的损害,或降低损害的程度,还可以在灾害发生之后及时救助、尽量减少损失,这就是防灾、减灾(第三章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要让学生变“抗灾观”为“减灾观”: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是灾害损害是可以减小的。

2.用系统观理解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灾情的大小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风险性、受灾体的易损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防灾减灾工作要通过预测预报致灾因子发生的可能性、增强地表系统稳定程度、降低受灾体的易损性,来缩小灾害影响的地域范围、降低灾害破坏的强度,从而达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的目的。可见,一个区域所遭受的灾害损失,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抗灾救灾能力密切相关。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就能清楚地分析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差异特征、我国几个自然灾害多发区的成灾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自然灾害是地球系统各圈层在形成和演变过程中,突发事件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具有随机性、链发性、群发性、群聚性等自然特性,而人类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影响了自然灾害灾情的时空分布与演化过程。“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综合制约作用影响着自然灾害的强度、频率和灾情。防灾减灾成为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比如,对于洪水灾害的防治,不仅需要单纯的兴修水利,更需要水土保持、植树造林、江湖整治等综合治理,要从被动的灾来抢险、灾后抢救转变为积极的防汛、气象、水文、保险乃至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联合统一预防行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系统观来理解自然灾害。

3.强调和演练灾害自防、自救和互救

教改要求新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通过地理课程培养学生基础地理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选修课程中,对学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就数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防技能,它能帮助学生面对自然灾害临危不惧,有效避灾,减小危险[4]。

在教材中,有专门的章节讲解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知识,这部分内容不仅需要在课堂上专门讲解,还需要根据地区实际,选择其中一两种本地易发或频发的灾种,组织师生进行自然灾害中逃生、自救、互救的实际演练,使学生基本掌握紧急状态下的自救自防技巧和方法,普及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常识,增强学生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技能。演练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假设地震发生,从教师喊出“地震了”开始,给学生10秒的时间来躲避,看学生的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价、纠正错误行为,再选择其他合适的时候进行一次演练;还可进行火灾的疏散演练,让学生熟悉学校的安全通道;也可请学校医务人员讲解如何做人工呼吸;还可模拟灾后互救,设置部分学生被困的情景,让其他学生去救援。

简化大社会中实际的自然灾害案例,实现小课堂上可操作的实践情境模拟,有助于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4.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教材

首先是教学内容不一定求全,要注意详略得当。比如,关注主要自然灾害种类,尤其是对本区影响严重的灾种;如果某一灾害具有多种成灾原因,可以着重介绍最常见的成因。其次是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整教学顺序,不一定忠实于教材编排顺序。比如,可以从本地学生熟悉的灾种引入讲解,可以先介绍案例说明某灾害的危害,再介绍其成因和特点。再者,要了解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对于熟悉内容可以忽略,而重点讲解对学生来说陌生的内容。还有,就是要重视图像的运用,看图说话、图文互解,其效果通常胜于单纯的语言讲述[7]。

各个地区的情况不同,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具、辅助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不一样的,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潜能。有上网条件的学校要充分、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有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观看灾害片,增强学生对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灾害监测站点的地方可以组织参观学习。

第2篇

一、为落实课程标准,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教材必须要进行重新整合

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防治措施、树立减灾观是学习各种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所以必须按此思路进行重新整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

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习顺序不做具体规定,选修课程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因而教师的教学空间很大,不必拘泥于具体知识点进行教学,这将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这需要老师下大气力进行教学设计。

二、选修和必修、区域地理部分藕断丝仍连,必修内容是通向选修的桥梁

选修中大量的知识和必修相连,所以他们看起来是断了,其实丝是相连的。

比如:有关地震的知识,要涉及到了必修教材当中的相当一些内容: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分布及成因、地质构造、“3S”技术等等;洪水、涝渍、风暴潮等水文灾害要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天气系统、、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台风要用的低压气旋;干旱、旱灾也要用到降水的分布、各种天气系统等等;沙尘暴、寒潮要用到天气系统的冷锋、冷高压等等;

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领会课程精神,仔细研究学习必修课内容标准和选修5的内容标准,并将选修5与必修课内容标准进行对接,比如必修1的天气系统的相关内容与选修5的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这一教学内容的对接。地质灾害要用到地形地势、地质构造、人类活动等等;生物灾害要涉及到中国、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分布等等;……

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桥梁,这个桥梁的搭建关系到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等知识的学习。因此学好、教好必修课是学习选修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教师大量的特别是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例子,做到旁征博引,对比分析

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海地、智利、日本、等地地震、海啸等许多案例数字的比较,让学生从具体的实际数字当中体会地震的特点,影响地震,产生危害的因素等来分析问题,课堂在学生的感慨、震撼中进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感觉地理就在身边。

这需要老师时刻关注灾害的地理时事、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提供好的素材。

三、别拿豆包不当干粮,高考对选修要求也很严格、规范

因为自然灾害很多知识都和必修地理分不开,所以就是我不学,我还能答题,但是要想得高分,不容易。自然灾害尽管看似简单,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概念、机制、原因、准确性、科学性的描述,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绝对不能满足,也绝对不能让学生满足于我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严格、规范。

四、树立正确的减灾观——选修五学习的理念

课程标准当赋于地理一个非常基本的理念,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两个理念来讲,或许没有体现在我们具体的高考的试卷当中,但是他对终生发展是有利的。我们的教学是不是仅仅就是围绕着高考,无论我们的课时多么紧,你都不要忽略选修五教学,不能忽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

第3篇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科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要素。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认为这两个基本要素中,自然力是主导因素,而把社会看成是完全被动的。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金子史郎,1981)但传统的灾害理解范式却解释不了越来越频发的灾害和因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由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数量正处于上身状态,如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洪涝,这些灾害的致灾因子并非完全是自然界,而是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部分。

截至目前,不同学者对于自然灾害定义的语言表述各有侧重,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共识。但有一点是学界较为公认的:由自然界引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才称为自然灾害。若对人类没有造成丝毫损失和影响,则称为自然变异,而非自然灾害。例如深海下的地震、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的龙卷风等。因此,自然灾害的预防、发生后的后果、减灾措施、重建过程,都没有办法与人类社会相割裂开来。虽然目前有关自然灾害的学术研究多侧重于灾害的自然属性,以技术为主导的自然科学领域占据了大部分的话语权,但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学科,一定可以在解决灾害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学科贡献。

一、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

李永祥认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把自然灾害理解为一个自然事件,那么在防灾、应灾、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出的诸如社会文化的变迁、本土经验总结、社区成员的主动应对等具体问题将被忽略。(李永祥,2012)乌丙安认为民俗学家应通过广阔深厚的自然生态背景来研究各种民俗现象的本质和其产生根源。(乌丙安,2002)自然灾害体现的正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研究自然灾害,不仅可以丰富自然科学的视角。从多方面提供应灾、救灾的方法和途径,更可以通过自然灾害来研究社会的运行方式和文化的生成方式。

二、自然灾害概念的界定

有一类学者是从自然和人的关系来定义自然灾害的。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金子史郎,1981)在这里,金子史郎把自然灾害完全看做是一个自然现象,而把人类看作只是被动接受自然灾害的角色。而后来的学者提出,自然灾害是人类劳动与实践活动共同作用于自然系统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虽然从表面看起来是由于自然系统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但实质上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出现这种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导致的。(郭跃,2008)

黄崇福在定义自然灾害时更加注重其造成的结果。他认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所以,干旱、海啸这些本身并不能称为自然灾害,而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当它们对人类造成伤害时才能称为是自然灾害。(黄崇福,2009)

此外,郭跃还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阐释了自然灾害。他将自然灾害与个人的不幸区分开来,灾害应主要指给一个地区带来损失的社会性事件,而不是针对某个或者某些少数人来讲的。(郭跃,2008)

三、社会学视角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社会学更加偏向把自然看作是一个社会性事件。自然灾害拥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来看,灾害是人不能承受的自然变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自然灾害的出现,可能是社会系统内部功能紊乱失衡的结果,也可能是社会结构被外部力量破坏的结果。灾害的结果、过程、成因以及与社会的关系都显现出明显的社会学特征。(郭跃,2008)

四、人类学视角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李永祥在一人类学研究中指出自然灾害是一个和社会、文化、人类行为、政治经济等密切联系的过程。灾害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和文化类型。救灾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物资的层面上,而是注重社会系统和文化功能的恢复,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李永祥,2012)

学者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认为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人类学的视角必不可少。他们认为坚持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人类学能够对灾害成因及其后果影响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甚至能对当前人类生存境遇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2011)同样,我国学者张原、汤芸也认为应该将灾难的考察融入对人们生活世界的整体把握之中,而不是将灾难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图景之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抽象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这正成为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一个基本路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们的生活经验图景,借助对灾难现象的分析,就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历史实践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审视人类社会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社会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应对现代化冲击,以及怎么维持其生活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张原、汤芸,2011)

五、自然灾害、生态与文化

张曦认为周期性与突发性的灾害虽然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也使人们在这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累积经验,在这过程中不断更新社会机制或形成新的文化碛Χ栽趾Γ也正是这种新的文化使人类社会愈加进步。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张曦,2013)

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与本土知识

李永祥经调查发现在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候,当地人面对灾害的应急反应都基于当地的传统知识,所以我们应注重对地方性应灾知识的记录和总结,这些将会对今后以及其他地方的灾害应对提供有益的经验。(李永祥,2012)

2.自然灾害与集体记忆

樱井龙彦在2005年对自然灾害的民俗学研究做出了提倡。他通过对亚洲特别是日本与地震、海啸有关的神话传说等“口头传承”、纪念碑等可视性的“纪念物”以及慰灵祭祀等“祭祀活动”的分析,来探讨这些记忆装置中的“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并通过挖掘人们对灾害的记忆,以及对各国家、地区的灾害观、灾害民俗的国际性比较,来考察其普遍性与多样性。(樱井龙彦,2010)

基于对因受修水库的影响而遭到毁坏被迫搬迁的村落的研究,突出了哈布瓦赫在理解集体记忆与空间方面所作的理论贡献,尽管哈布瓦赫主要参照的是已经有幸被纳入现代城市理论的城市范围,但他的理论也能很好地适用于鲜有文献提及的村民。他们似乎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失去最多的群体,但在这一过程他们强有力地团结在一起。(埃米里奥・马丁内斯・古铁雷斯、冯黛梅,2012)

王晓葵则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在建构地震灾害记忆空间过程中的差异,分析了各自灾害记忆的特点,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由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共同体的崩溃和受灾者精神上的巨大伤痛,无法完全由“个人的时间”来自然消除,它需要通过社会构筑的“追忆的秩序”来加以消解。而“追忆的秩序”的建构则受到国家权力、地域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王晓葵,2013)

六、暮笾亟

李永祥认为灾后重建作为历时最长、影响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灾害应对阶段,其导致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也最为突出,因此应从灾民的生活状况出发,来总结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种经验与教训。(李永祥,2012;P.263-264)短期的灾害避险虽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村落搬迁与临时避让等方法手段得以实现,但更为长期治本的灾害避险则需要开展体系化的环境安全建设。(李永祥,2012)

赵延东利用社会信任理论来研究在社会信任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受灾居民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社会网络得到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同样的社会网络会对人们不同类型的活动产生不同的结果。社会弱势群体更加依赖于自己的强关系网络,这可能对其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就宏观社会资本的作用而言,居民的信任对灾后恢复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居民的社会参与的作用则较为复杂。(赵延东,2007)

参考文献:

[1]金子史郎.世界大灾害[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

[2]王晓葵.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47-55.

[3]郭跃.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J].灾害学,2008,02:87-91.

[4]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05:41-50.

[5]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 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6]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译.人类学家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7]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8]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的三大潮流.《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9]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0]鸟越皓之.试论环境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1]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05:164-187.

[12]樱井龙彦.论灾害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3]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83-86.

第4篇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自然灾害与防治》教学案例要求有:(1)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2)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3)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4)结合实例,说明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5)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6)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7)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且在“活动建议”中提出:收集近年来我国某种自然灾害的资料,绘制其地理分布简图,解释其形成原因,并说出我国已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首先教师要精心选编案例。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基本学情来选择案例,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选取适合的案例去验证知识规律。选取的案例应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符合教学实际。教师必须对案例进行整合,使案例更具典型性和丰富性,让学生顺利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实现思维与情境交融,给每位学生都有深思、分析、讨论的机会。当然时代在不断进步,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案例更新。

其次是学生自主阅读、分析案例。案例教学的关键主要是通过师生互动进行案例的分析。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将案例分析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对案例进行阅读、分析、归纳和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地理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教师应帮助学生将案例的内容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及其变化规律。当然要注意:案例教学不是“举例教学”,它强调“教”与“学”的双向过程。

最后应指导学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系统科学地阐述问题,并且适当地进行案例拓展。

例如在人教版“中国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灾害教学中,笔者首先以“2010年8月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案例进行设问,分析成因及危害。

第5篇

对灾害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试论地震预测预报的公关宣传策略

抗灾减灾效益估计方法探讨

影响上海地区热带气旋频数的预测水平评估

广义灾害、灾害链及其防治探讨

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沙漠化灾害防治研究

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灾害学

地质环境与人身健康研究

甘肃临夏地区人工降雨气候背景分析

湖北四湖流域的洪涝灾害与景观生态建设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地学因素与人为因素

美国企业备灾活动模式与影响因素分析

旱涝灾害的分形研究方法

北京城市灾害及新世纪安全战略

遥感图像在江苏镇江市滑坡调查中的应用灾害学

城市地震灾害紧急救助的时序特性分析

城市地质灾害及对策肖和平

洞庭湖区’99洪涝灾害后减灾战略的思考

簰洲湾’98决堤情况典型调查

环渤海地区地面沉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

欧洲危机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情况及危机研究进展

美国学术机构之国土安全研究及概念发展

美国灾害社会学:学术共同体演进及趋势

风险登记:提升我国社区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末端脆弱性及其治理问题研究

县级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决策论证与大型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化解

危机情景下政府危机信息的释放模式与策略研究

基于文本分析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评估之比较研究

从灾难中学习:我国事故调查的反思与改进

国外农民抗争研究:学术传统及其争论

廉政风险科技防控系统的内生风险及治理

灾害与群体:基于社会脆弱性视角的国外研究述评

城市生命线地震后恢复曲线与恢复过程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架路桥的震害、震害原因及抗震措施

1999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异常气候事件

黑龙江省主要灾害成因及规律的探讨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与前瞻

我国近期粮食生产的波动性及其与农业自然灾害发生状况的相关分析

灾害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模式研究

城市火灾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

建立洪水灾情等级模型的实用方案

灾害发生的自组织性质探讨

基于均生函数的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在江西雨季降水预测中的应用

社会组织在应急响应中的功能与角色——基于芦山地震的实证研究

志愿失灵、灾后志愿者身份建构和人际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

第6篇

1.熟悉家乡地理环境,便于乡土地理教学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明确要求“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范围是指县一级行政区。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活动建议”的一些内容要根据“家乡”、“本地”、“当地”条件开展,也离不开乡土地理知识。从以上两个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看出,要实施好中学地理教学,必须掌握一定的乡土地理知识,而编写乡土地理教材正是学习、充实乡土地理知识的大好机会。当一本以县区为范围的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完成后,可以说已对家乡的位置、地形、气候、生物、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及人口、经济、交通、城市、文化风俗等乡土地理知识烂熟于胸、了如指掌。

2.课程理念得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转变

高中新课程培训中,记得有“大地是地理工作者的办公室,游山玩水是地理工作者的本职工作”等内容,作为文理兼备但偏理科性质的地理,就应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乡村城市,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鲜活的地理。通过几年来课题组同仁跋山涉水、进村到厂的亲身体验,一些课本知识与其在封闭的教室环境中学习,不如带学生走出去亲身感受,百闻不如一见,于是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也就逐步走进课堂,促使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也在悄然变化。

一位同仁带学生在流经县城的东河沿岸实地考察后,以“家乡的河流”引入新课,进行“长江”一节内容的教学。由于家乡就属于长江流域的嘉陵江水系,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会倍感亲切、自信。2010年8月底开学初,组织学生去当年陇南8.12特大暴洪受灾最严重的黄渚镇实地考察,学生亲眼目睹了洪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危害。学习农业可带领学生去田野、市场现场感受、调查,再回到课堂深入讨论学习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相关知识更便于理解。同时在案例教学、研究性学习中也适当引入一定的乡土地理内容,不仅可拓宽地理学习的范围,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促使学生尝试用可持续发展观重新思考家乡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7篇

一、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一) 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种多样、灾情严重

的国家之一。

1、灾害种类多样且多次频发

中国正好位于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的交汇处,灾害多发。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全球多种自然灾害在中国都有发生,尤其以地震、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的危害最为严重。而每个地区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又有所不均。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一般是旱灾集中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洪涝灾害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地震灾害集中在台湾、华北、西北、西南;泥石流、滑坡集中在西南;台风集中东南沿海。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全球20世纪发生的54起重大自然灾害中,我国占了8起。我国灾种多、灾次频的原因可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概括。

2、成灾人口多,农业灾情严重。自然灾害的成灾程

度与人口数量的关系。

我国人口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沿黑龙江黑河――云

南腾冲画一条人口分界线,此线东南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人口,此线西北人口稀疏。人口的这种不平衡分布,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区相结合,使得我国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自然灾害的成灾程度与人口数量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东部,使得成灾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

另外,农作物成灾面积与播种面积的关系农作物成灾面

积与播种面积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影响农业的灾种也集中在东部,使得农业灾情特别严重。我国东部农作物播种面积比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河南、江苏等省,都是成灾面积较大的省。

(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分析

1、我国地域差异显著,东西部不同的农业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遭受不同的灾害,形成了不同的灾情(种植业灾情和牧业灾情)。同时,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强烈。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强弱、位置移动的快慢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频繁交替的旱涝灾害。

2、从地型分布来看的话,沿海地区、沿江地带和山前地带有其各具特点的成因。

沿海地区是我国陆海交接地带和西北太平洋地震带,是受海洋风暴潮、台风、地震等影响显著的地区,又是夏季风首当其冲的位置,由于夏季风的不稳定性,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的旱涝灾害频繁。加之沿海地区承载着全国41%的人口,50%的大中城市,创造了60%以上的国民经济产值。因此,沿海地区遭受灾害后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成为我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沿江地带是我国又一个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包含了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河段,在河流上游山区,如果地势起伏大、暴雨集中、河流流速快,则有山洪暴发或伴随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中下游平原,很多地区地面高程多在洪水位以下,往往同时受到当地雨水内涝和江河洪水的双重威胁,加上很多河道,泥沙淤积严重,泄洪能力和洪水来量不相适应,又是工农业人口集中地区,因此水旱灾害也很严重。山前地带从地质上看是破碎板块的剥蚀地带,近代隆起和沉降带相间出现,地震异常活跃。从地形上看,从西向东,从南向北呈阶梯形塬面跌落。这一地带为中国的气候、地质、地形交界带,是一个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都不稳定的地带。因此在山前大斜坡上为自然灾害多发区,山崩、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及冰雹等非常活跃。

二、 保险在自然灾害重建中的重要性

(一)有效地分散风险。保险可以通过国内保险公司向国外保险公司办理再保险而从国外摊出保险赔偿,也可以通过国外保险公司在我国直接承保保险业务,在巨灾发生后完全通过国外保险公司使灾害损失得到补偿。此外,通过巨灾保险独立运作,将无灾或少灾年的保险利润积累用于发生巨灾时的赔付,可在时间上实现风险分散。通过区域与时间上将巨灾风险有效分散,保险业可以有效增强应对巨灾的能力。

(二)迅速弥补灾后损失。保险补偿是依据保险合同进行的,查勘符合理赔条件即可赔付。保险赔偿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比较短。尽管灾害发生后用于抗灾救灾的部分财政资金可在较短的时期到位,但总体而言,保险补偿资金到位时间远快于财政补偿资金。国内外救灾经验均表明,在灾害初期能迅速进行赈灾救灾,可以有效化解灾害损失的扩散和增加,并有效阻止由自然灾害直接损失引起的社会间接损失。

(三)赔付效率较高。财政补偿是无偿的,而保险补偿

是有偿的。也就是说,保险补偿是以当事人交纳保险费为前提的,并且灾害发生后保险补偿资金的数量界限是明确的,所以人们会更加注意该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效果,而不是放在如何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补助上。同时,保险合同的免赔额设定和费率差异机制,可以有效激励投保人将更多地精力放在防灾减灾上去,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灾害降临。因此,相较灾后融资机制,巨灾保险能更有效地减少灾害损失,分配灾害损失补助。

三、 大力发挥保险在灾后重建中的积极作用

(一)建立巨灾商业保险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有效保障措施。

虽然自然灾害发生概率很小,但所造成的损害十分巨大。在我国现行保险体制下,自然灾害险因不符合“大数法则”而不具有商业可保性,难以通过市场手段进行保险,实际上是通过国家财政制度而非金融保险制度加以解决。这种现状反映了社会对自然灾害保险产品的潜在需求与实际供给之间的巨大落差。国际成熟经验表明,巨灾保险是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一项有效保障措施。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建立以商业保险为基础、国家财政支持为条件、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体制,以有效地利用社会资金分散风险,减少因自然灾害所致的损失,并通过引进商业保险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二) 建立健全公私合作模式的自然灾害保险体系

是适合国情的必然趋势。

建立公私合作模式的自然灾害保险体系更适应我国目前整个保险业的发展趋势。我国现阶段的保险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充分发展并实质性地承担部分灾难损失;由于我国保险公司经营区域多局限于国内,导致其承担风险多元化的程度也低于国际保险公司;由于自然灾害保险对于保险公司的财务情况往往具有潜在的巨大影响,我国保险公司对于提供此类保险的积极性也较低。在此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后,我国政府经常面临沉重的财政负担,预算的稳定性和流动性也受到影响。而保险业可以通过分享风险管理经验和专业渠道协助,向国际保险和资本市场转移风险;政府则负责主导统筹、统一运作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对于通过商业渠道无法完全赔付的损失进行补偿。公私合作模式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方面将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在启用保险公司是以盈利性为经营目的的,对于自然灾害风险,政府应给予相关的配套政策加以辅助,一定要有政府相关的配套政策实施和国家财税的扶持。保险秉承大数法则,建立自然灾害保险,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承保数量。因此,政府要敦促风险巨大的企业和项目投保自然灾害保险,以财政补贴或减免税收的优惠带动中小企业和个人投保自然灾害保险,由此可以带动保险公司开展相应业务。

第8篇

一、指导学生科学审题,准确提取图形、文字和表格中的有用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时应注意三个步骤:首先,必须明确命题者出题主要是为了考查什么知识点,在明确考点后再回顾自己学该知识点时所掌握的内容,思考教师在教学时所强调的解题原理和规律;其次,认真寻找题目所给的条件,地理学科的特点就是通过图形和表格记载信息,往往就一幅图形或表格提出两个甚至更多的问题;再次,审题时还应关注该题设问的角度,容易出现偏差的地方适时做好标记,提醒自己注意命题陷阱。学生想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就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表格中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图形包含地图、统计图、示意图等,表格则需关注表格中的项目内容和具体单位等信息,每种类型的图形和表格尽可能选择相对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针对性的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讲解,尤其强调如何挖掘材料中的信息;在评讲学生的日常测试卷、阶段性测试卷时及时做好记载,对学生在平时所暴露的审题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的技巧可以不讲,反复性问题换个角度再强调。还可以变换条件,错题过关,笔者在教学中只要评讲试卷就一定会将试卷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细化分析,若是自己平时教学中疏忽的内容则尽快弥补,若是老问题则反思课堂教学之效率。总之,一定会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审题方法的指导,尽可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获取有助于解题的信息。

二、通过典型案例,强化知识迁移能力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目前的考试命题趋向不断强化对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死记硬背的内容减少,更多地体现为结合所学应用现实实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相关性较强的内容整理,对比分析。案例如下:

1.在分析气候类型时,可以将每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结合起来。北京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伦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同一种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但气候成因、特点均存在显著差异。

2.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时可以将我国各个不同区域可能面临的常见自然灾害使用中国地图归类总结灾害类型、灾害成因、危害和防御措施,还可以就就某一自然灾害在全球的分布和影响进行分析,教师甚至可以提醒学生几乎每一种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中均需要加强检测与预报。

3.在分析农业地域类型时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研究,也可以选取我国东北、长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进行比较分析。

4.在学习区域持续发展中的矿产资源开发时可以比较鲁尔区与我国辽中南的异同点和整治措施,也可以比较我国山西和鲁尔区的矿产资源开发特点,还可以比较美国硅谷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区别等。

以上这些案例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尽快完善自己在解题中的知识迁移能力,避免陷入题海漩涡不能自拔,防止出现题目做了一大堆,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的局面。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巧妙安排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