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

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

第1篇

1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培训方法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2.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体会

3.1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

3.2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3.3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

3.4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因素;风险管理对策

骨科是个高风险的科室,预防和减少骨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是骨科护士长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骨科护理质量的保证,风险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它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到最低的管理过程。把风险管理的方法应用于骨科护理中,客观评估风险的因素,落实风险管理的对策,可最大限度的预防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骨科护理中风险因素的分析

1.1护士因素:由于低年资护士增多,临床经验不足,专科知识贫乏,协作精神差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风险事件的发生。如护士在处理车祸、打架斗殴患者是,缺乏沟通的能力和技巧,难以应对患者和对方的问题,造成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导致护患纠纷。护士专业知识贫乏,对患者潜在的护理风险缺乏预见性,没有做好预防措施,导致坠床、管道滑脱、褥疮等事件发生。另外,护士自身法律意识薄弱,不注意护理文件书写中的法律问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重操作、轻记录的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隐患。

1.2患者因素: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工作正常开展离不开患者的密切配合与支持。骨科患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产生恐慌、焦虑、暴躁、忧心忡忡等心理问题,对诊疗过程中的常规程序产生认知偏差。认为术前检查是增加医院收入,术前准备是故意拖延,而将怒气发泄给护士,如护士处理不当,易造成护患冲突。或者患者对部分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骨折期望过高,要求达到解剖复位,导致纠纷的发生。

1.3管理因素:护士长是骨科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对护理质量高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业务培训不到位,对不正规操作视而不见,对急救设备、物资管理不善,对护士缺乏职业素质和法制教育,以及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不合理等管理缺陷都是造成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

2风险管理对策

2.1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2.1.1加强护士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操作技能,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才能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应对自如,防止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护士长要把护士业务素质的培养当作一项重要使命,常抓不懈,帮助护士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务实、慎独地工作作风。教育护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快乐工作,对自己负责,对患者的安全负责。

2.1.2增强护士法律意识:每月组织一次护理风险事件分析讨论会,对发生的风险事件不遮不掩,作为沉痛的教训,让护士了解事故的原因,诉讼程序,处理结果等,启发护士如何在工作中规避纠纷的发生。极大的促进了护士自觉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增强了护士的法律意识,使护士明确了“可为”及“不可为”的范畴。

2.1.3提高护士对骨科风险的识别能力:护理风险识别就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归类,并分析发生护理风险的常见原因。护士长对骨科主要风险及常见原因提出预防措施,要求所有护士熟练掌握,在临床护理中严格认真落实,提高护士识别骨科风险的能力,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

2.2转移和规避风险:患者入院宣教、手术、麻醉、输血、以及一级护理巡视等等,由患者及家属签字,对预期和潜在的风险告知患者和家属,通过有效地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互相理解共同承担风险。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2.3细节管理:确保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特殊病人的管理。重点时段是指交接班时间、午间值班、夜班、休息日、节假日,这些时段护士少,容易产生不满情绪而出差错。重点环节是术前、术后、危重抢救等较繁忙处理较多的环节。重点人员是指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病情特殊变化的病人、新护士、进修实习护士、常出差错护士以及情绪不稳定的护士。特殊病人是指转科和转院的病人、有意见或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人、领导关照的病人、同事的亲朋好友病人等。实践证明,这些人员身上往往存在不安全因素[1]。护士长要对重点时段和重点人员加强跟踪检查,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对手术病人佩戴腕带,对危重病人、手术病人、特殊病人进行床头交接班,建立一级护理巡视单,悬挂护理安全警示标记等措施,以保证了各个环节的细节工作,有效地预防了骨科风险的发生。

2.4健全骨科的应急预案:针对骨科突发事件、大型车祸事故多,建立了突发事件报告制度以及应急预案。组织培训急救演练,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对应急预案、心肺复苏、急救药物、设备使用熟练掌握。急救药物、设备专人管理,每天检查维护,每班交接,处于备用状态。

2.5重视护理记录书写:护理记录是发生护理纠纷时重要的法律文件,一旦发生护理纠纷,护理记录被封存,不能修改。因此护理记录必须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原则,认真进行书写。有问题随时记,病情有变化随时记,特殊检查、治疗,特殊用药、手术前后随时记。护士长每周进行一次护理记录检查,检查结果与绩效挂钩,奖惩分明,不断持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

3小结

把风险管理应用于骨科护理工作中,通过对骨科风险因素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措施,有效地预防和规避风险,积极创建护理安全文化,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获得身心安全。

第3篇

[关键词]护理质控; 节假日查房; 护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1-190-01

护理安全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的全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安全的管理,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护理工作任务重,而护理人员较正常明显减少加之护士本身思想松懈,职业责任心不强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引起纠纷,造成管理上的薄弱点。针对这一问题,我院护理部在2000年制定了节假日护理质控查房制度,主要在防范和监控上下功夫,有预见性和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减少了因护理安全不到位引发的护患纠纷。现将实施体会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全院床位1311张,共有46个护理单元;护士总数1028多人,年龄20~55岁,平均32.75岁。学历:研究生21人,本科456人,大专505人,中专46人。工作年限≤5年363名,占35.31%。2000~2009年工作量增加,床位使用率2000为85.23%、2005年为97.60%。因此,护理风险因素明显增加。

2 方法

2.1 安全管理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护理部在原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修订了《节假日期间护理安全教育》,明确节假日期间安全管理的重点。节假日前各科室组织护士、护生学习,充分认识保障节假日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培养护士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的意识。召开公休座谈会、张贴节假日安全教育宣传资料等,对患者、家属及陪护做好防火、防盗、防跌倒、防压疮等宣传教育,鼓励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医疗安全管理。护士长配合保卫处检查消防设施、门窗锁扣等。

2.2制定“节假日护理质控查房制度”和“节前护理安全检查标准”:护理部在原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制定了“节假日护理质控查房制度”,明确节假日前、中、后3个时段安全管理的重点和细节,并强调重在预防,即对照“节前护理安全检查标准”查找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做好节假日护理安全的充分准备。“节前护理安全检查标准”共分为七部分:(1)急救物品管理:与基数相符、摆放合理、登记齐全;急救器材(吸引器、呼吸机等)性能完好、备物充足、护士均能熟练使用;急救物品齐全、有效;急救车定点放置。(2)毒麻药品管理:实行双锁保管、专人负责、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用登记本。(3)节假日班次安排:注重护士按年资搭配,实行弹性排班,值班护士在2人以上时设组长;安排备班,备班护士的电话写在排班表上,并保证通讯畅通。此外为保证工作安排的公平合理性,小组长和长期上白班的护士,节假日要参加值夜班,让长期值夜班的护士得到放松、缓冲。(4)各护理单元组织护士复习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重点工作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5)节假日前科护士长检查各护理单元的准备工作,并将书面小结上交护理部。(6)节假日前护理部对各护理单元的护理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统计危重病人数、检查排班合理性并督促整改。(7)护理部确认全院应急护士名单(科护士长每月25日前上报次月应急护士名单)。

2.3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按照我院制定的《急救技能考核流程及评价标准》,节前各科对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护理部三基组进行抽考。要求护士能反应迅速、临场镇定、抢救物品准备齐全、能与医生有效沟通、抢救措施落实到位。复习《应对突发事件预案》,在遇到突发事件和纠纷隐患时能及时报告并按流程妥善处理。通过培训与考核,逐步提高年轻护士的心理素质和急救技术水平,减少了因抢救措施不及时、不当而导致的护患纠纷的发生。

2.4节假日期间强调应急汇报与应对,确保护理人力:(1)各护理单元按节假日前排班正常运转,无特殊情况不得擅自更改。(2)遇特殊情况及时启用“临床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临床突发事件报告流程”,特殊情况包括病人跌倒、坠床、自杀、投诉、重大抢救等。(3)确保护理人力,如遇突发事件或工作量超过本单元应对能力即可报告护理部,启用“全院护士紧急调配预案”,联系应急备班护士。(4)为保障节假日期间病人转入综合ICU的护理质量和安全,减少和避免治疗脱节,规定节假日期间病人转往ICU时,转出病区安排一名护士随病人到ICU工作4-8小时,尽量做到无缝隙抢救治疗。

2.5 重视护理工作中人际关系的管理:节日期间工作人员相对减少,同事之间更需相互信任,彼此坦诚交流,密切合作。对待患者主动热情,尤其节假日亲人不在床旁的患者,常感到孤独、情绪低落等,护士应使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病人排除心理障碍,使其配合治疗,增强疗效。

2.6 节假日后及时总结:(1)节假日查房记录本放置衣辅部,护理部派人拿取已记录的纸张。(2)量化管理:护理部总结,同时报医院办公室,在医院周会和护士长例会上对好人好事予以表扬;并与评优挂钩,建立健全的各级管理质量检查与考评标准,对出现的问题要有质量控制记录,找出根源及整改措施。对被调动的应急护士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对服务被动、态度生硬、工作责任心不强的护士,按照护理部的评优与量化考核标准扣分,对多次考核分数较低或存在问题较多的护士,取消评优资格,同时采取批评性事件讲述会议,增加护士挫折教育经历和高效处理应急事件的能力,从而提高护士的责任感和安全防护意识。

3 讨论

3.1实施“节假日护理质控查房制度”有效地保障了节假日的护理安全:护理部从系统角度建立“节假日护理质控查房制度”,统一了“节前护理质量检查标准”, 开展节前多种形式的节前教育,通过持续的检查、反馈、强化学习,护士对各项规章制度非常熟悉,注重护理细节问题,进行应急流程和急救技能的培训考核,能增强护士节假日安全意识,完善节假日前、中、后各时期的工作流程,提高护士应急能力,遇有突发事件和纠纷隐患也能及时报告寻求帮助和指导。对安全隐患做到了预见、预查、预防。只有护士主动参与风险管理,具备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才能防患于未然[2]。

3.2 人力、物力的保证是保障节假日护理安全的前提:合理的排班,新老搭配、弹性排班、制定临时负责人,有效地保证了护理人力,从而能较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在安全管理中充分调动和发挥高年资护师的作用,发挥他们参加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比单纯护理部或护士长监督检查可以更全面的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3]。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参与值班,在处理突发事件中起到了指挥、协调、指导的作用,帮助科室尽快解决问题,以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节假日期间备用物资的充足、仪器设备的完好也是顺利完成护理工作的有力保证。

3.3 管理者需掌握节假日质量前馈性控制系统:为保障节假日护理质量,建立节假日护士准入制度,一是新护士在节假日单独值班前要进行量化考核机制,如需老师带教若干个班次并考核;二是对特殊专科操作如呼吸机或医疗开展的新业务的护理等建立培训考核机制。如此能保障节假日护理质量,也能减少节假日护士的心理压力,感到心中有数而有信心。护理部质控组对节假日上岗护士的技术水平有综合评估。对于资历较浅的护士值班或危重病人和特殊病人较多的病房,则加强巡视,指导并协助其工作,防止因护士经验不足或工作繁忙造成差错事故。

3.4 节假日床边巡视观察病情是影响节假日护理质量的关键:很多差错是由于节假日护士巡视不到位引起,管理体系上应重点保障。我院采取的是巡视登记本,每巡视一次有记录。巡视登记本见证了节假日护士巡视的量,同时在表格式项目设计上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巡视观察的质。随着护理部质控组随机检查的实施,更减少了慎独不够导致的缺陷。

4小结

我院护理质控组节假日查房制度实施10年来,已日渐成熟,对一些护理意外事件从源头上给予控制和调节,是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潘绍山,孙方敏,黄始振.现代护理管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第4篇

【关键词】护理风险;安全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和潜在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当今“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急诊科是医院抢救生命的第一线,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及遭受意外的人群,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1]。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同时医院和医务人员将承担经济、法律、人身的风险。.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有力保证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化解医疗护理纠纷有重要意义,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1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医学基础知识及护理专科理论知识缺乏由于急诊护理理论知识涉及面广,护理技术复杂,操作要求高,急诊病人病情复杂、严重, 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而急诊科工作强度大,护理人员的相对缺乏,新老护士交替频繁,低年资护士因医学基础知识及专科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工作经验,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造成的

1.2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众多仪器的应用在提高急救护理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物品摆放凌乱,设备故障等都是护理差错、纠纷的导火线。

1.3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工作中有章不循、、粗心大意,甚至简化操作程序。三查七对虽然内容背得熟练,但却不去查对,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等。

1.4急诊抢救护理记录不及时、不规范急诊抢救病人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各异,涉及多个专科,护士则因工作繁忙,不能及时认真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一旦出现医疗纠纷,则不能为自己举证而引发证据风险。

1.5掌握专科的急救知识不全面,如分诊错误而延误了病人就诊时间,对脑外伤病人没有及时观察瞳孔变化而发生脑疝;对各种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不能准确判断;对迟发性出血缺乏预见性的观察。

1.6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日益增强。而长期以来护士更多地考虑如何尽快地去解决影响病人健康的根本问题,而忽视了潜在病人健康中的法律问题,对一些护理纠纷认识不足,忽视了证据的收集与管理,一旦发生纠纷,举证就相当困难,同样引发举证风险。

2风险管理措施

在急诊护理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潜在的护理风险的防范,并提出对策。

2.1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永恒话题护理风险管理是确保护理质量的核心决策

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原因的过程,是实施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的第一步。进行风险识别,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防患于未然。常用风险识别方法有三种(2):一是从平时积累的临床资料中分析、研究,明确高风险的环节所在。二是绘制综合流程图及高风险部分详细流程图,由此全面分析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三是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来掌握“重点护士”和“关键时刻”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信息,尤其是在急诊科这个特定的医院窗口,具有社会关注强烈、舆论敏感等特点, 更要加强风险管理。

2.2抢救仪器管理 急诊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场所,急救设备、物品应时刻处于应急状态,如果由于急救设备、物品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直接和间接的护理纠纷发生。如:抢救病人时简易呼吸器漏气、除颤仪不能充电、喉镜不亮等,物品缺失、用错药物等,均能耽误抢救时间造成责任风险,加强抢救物品和仪器的管理,实行“五定制度”。每台仪器有专人管理,每周检查一次,包括仪器的运转、清洁及保养等,并设使用记录本做好登记。每天由专班护士负责清点、检查仪器,并做好登记。发现仪器有缺损或故障,立即报告护士长或院设备科急诊仪器负责人员,尽快排除故障。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遗忘而延误抢救.各台仪器绘制简单的操作流程图,悬挂在仪器上,便于仪器的学习和应用。

2.3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

2.3.1急诊护理操作规程执行不力, 各项制度及职责落实不认真 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护理工作中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如: 无菌操作规程、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等、护理安全制度等,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

2.3.2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不仅要教育护士认识到在急诊医疗护理行为中具有承担高风险的义务,强化风险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加强风险管理,将高风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制定每一项操作过程中要遵守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组织差错讨论分析会,目的是掌握护理风险的识别及评估的方法,使大家切记不可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主观经验估计行事;不可放手对护生无监督的独自操作等,提高对风险的认识水平。同时狠抓易发生差错的几个环节,如节假日、周末交接班时、人少工作忙、新调入急诊科的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及差错,要求做到“四不放过”:一是问题不清不放过,二是原因不明不放过,三是问题查实不处理不放过,四是整改措施不落实的不放过。。通过教育,培养护理人员良好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慎独精神、敬业精神[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明确自身责任,将已发生的风险事件作为教育素材,进行风险教育,营造安全的文化氛围,使风险意识贯穿到具体的护理工作中。建立护理告知制度,执行封存、保留实物及报告的规范程序

2.4规范急诊护理文件书写 急诊护理文件是护理人员为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实施护理及病人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也是重要的法律文件。护士在记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记录内容包括病人来科的时间、状况、采取的抢救方法、护理措施及效果、病情转归等,尤其对“三无”人员更应高度重视。对阳性体征及疾病危险性一定要告知患者或家属,且要签名.及时、有效的防止护理风险发生。

2.5加强急救专科培训 我科制定护理计划,每月对护士进行理论监护水平、操作技能、应急能力培训及考核。每季理论考核、模拟训练一次,晨间提问每天1次,成绩均记录在个人业务档案内。要求人人掌握呼吸机、洗胃机、电除颤仪、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建立科内常见疾病、症状的抢救程序,并汇编成册以便使用.对新护士进行急救知识、各种抢救仪器操作培训考核,提高新护士急救技术水平,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操作规程尤为重要。每年对全科护士进行心肺复苏考核以及急救演练。排班时根据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新老护士合理配置,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要求急诊科护士在精通业务、熟练技术操作的同时,还要有预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素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预测病人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应采取的措施.

2.6制定突发事件及急诊抢救预案:针对急诊科医疗特点,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事件护理应急预案手册,人手一册。内容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输血、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以及各种急诊抢救预案,如多发性创伤抢救预案、颅脑损伤抢救预案、严重胸外伤预案、电击伤抢救预案,重要护理操作前后的告知程序等,以指导护理人员工作,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3效果和体会

护理风险管理是通过对现存的、潜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主动查找安全隐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寻求护理风险的防范措施,树立风险意识、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尽可能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对护理风险的防御能力,以预防各种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急诊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增高,需要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查找护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重视风险各环节中不安全事件的管理,正确化解并处理风险。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和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第5篇

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前身是原华西医科大学多位老专家发起组建的成都友谊医院,2008年变更为非营利医疗机构,2009年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四川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同年通过四川省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

经过多年的努力,护理工作形成了先进和务实的管理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遵循“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强化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对不同疾病和不同需求病人实施个体化护理,为广大患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犹如春风吹进了医院。医院领导立即以此为契机,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全院动员会,认真部署,明确指出各部门要齐心协力支持护理工作,形成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切实解决临床护理问题。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流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加大护理质量监管力度;重视护理骨干培养,优化护理队伍;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目前,医院在不断的探索中总结经验,优质护理服务开展率100%,使全院护理服务质量稳中有升,涌现出一批护理“服务之星”,为我院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重视队伍建设,强化分层管理

1.1广招护理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随着医院的发展,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护理部采用各种方式招聘人才,并根据我院的现状制定出护理人力的配制原则和标准,科学、合理的配置和调配护理人员。护理部还建立了储备护士20名,这些护士平时分散在各科室,遇到病人数增加或突发事件则服从护理部调配。

1.2实施分层管理,完善岗位职责。 各科护士长对护理人员实施分层管理,修订工作流程,完善各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技术操作难易程度,安排不同学历、年资、能力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分层使用;同时制定出适合本科的绩效分配方案,将护士薪酬分配向工作量大、风险较高、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各科护士长建立了“护士沟通园地”,让护士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倾述自己的心声,这种人性化的管理和主人翁的意识稳定了医院护理队伍。

2坚持脚踏实地、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2.1从实际出发,制定工作方案。 医院深入调研,根据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方案,并有明确的进度安排。首先确定了“示范病房”,再以点带面全面开展。手术室、门急诊也积极行动,探索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供应室提出“面向临床,提供优质服务”,采取多种形式下收下送,减轻临床负担。

2.2从健康教育入手,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 。 各科护士长制定了具有专科特色的《健康教育手册》,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从饮食到睡眠、从环境到安全等实施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护士们在临床工作中,严格执行卫生部有关活动的要求、规范,开展床旁优质基础护理,积极探索“责任制整体护理”,实施“我的病人、我的护士”的护理行为,让护士深入病房,深化与患者的交流和沟通,履行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协助治疗、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及心理支持等护士职责。责任护士熟悉自己负责患者的病情、诊疗、护理措施等,使护理工作更加深入细致。医院还加大宣传力度,在院院报上开辟了“优质护理服务专刊”进行特别报道。各科护士长通过不断学习,修改工作流程,改变排班模式,取消功能制的排班,将原有的5次交接班缩减成3次,增加了中午及晚上等时间段的人员,减少了因交接班时人员不足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2.3从细节抓起,完善基础护理。 重视患者的晨晚间护理,加强了一级以上的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认真履行职责,对所负责的病人做到“八知道”,对危重患者做到“三短六洁”;加强了皮肤、口腔、会的护理,严格床旁交接班,减少了危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护士长还坚持带领组长或责任护士到麻醉复苏室、监护室看望本科病员,指导护理工作,加强护患沟通,减少了护理投诉及纠纷的发生;护理部派专人对晨晚间护理、病区管理、健康教育等进行督导和检查,建立了“护士长检查记录本”,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指出改进;并在每周护士长会议上进行分析,好的科室提出表杨,不足之处及时指出以警示其他科室。在全体护士不懈努力下,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使满意率达95.6%。家属王老师在“住院患者出院测评表”上这样写道:父亲虽然去逝了,但我感到很安心。非常感谢监护病房的医生和护士,他们的付出让我父亲平静的渡过最后的十多天。

3加强管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1强化护理法规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医院严格按照四川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制定了《医院护理文件书写实施细则》,采取集中讲座、分病区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文件书写方法,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由原来的87.2%上升至95.7%;护理部每月对各科护理文件的书写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3.2加强目标考核,提高管理水平。 医院护理部对各科护士长实施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不定期派护理部助理及资历深、经验丰富的护士长深入科室,督导检查;每月组织护士长护理质量交叉大检查,促进护士长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4加强督导检查,强化安全意识

4.1加强细节管理,预防不良事件。 在完善了《护理应急预案》、修订了《护理安全管理手册》的同时,还加强了压疮、坠床、跌倒等高危病人管理;建立了高危病人评估表和警示牌,将原入院的一次评估改为每周一次的动态评估,并加强了对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和宣教;加强了化疗药物外渗、管路意外脱落、中心静脉置管等护理管理,制作了药物过敏标签、管路标签等;规范了品、高危药品、抢救药品、抢救器材的管理,做到了标示明显、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量、定数,班班交接;抢救设备做到了及时维修、保养、保证处于备用状态。护理部建立了非惩罚性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取消了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当事人的处罚,加强了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归因分析,对每起护理不良事件组织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从中汲取教训,提出详尽的改进措施。

建立并完善了总值班护士长查房制度,对节假日、夜间、中午等重点时段护理人员在岗及岗位职责履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新入、转入、手术前后、危重和生活不能自理、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的护理工作落实;及时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护理工作达到了24小时不间断的管理。

4.2加强重点护理单元管理,保证护理安全。 医院修订了手术室、消毒供应室、门急诊、血液透析科、内镜室、重症监护病房、麻醉复苏室等科室管理细则;制定了门急诊-监护室一体化管理办法,使门急诊护士在监护室能学到危重病人的救治、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监护室护士通过培训,充分掌握了院前急救的基本知识及突发事件的处理,提高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能力。建立了供应室、手术室互帮互学的方法,让供应室每一位护士到手术室跟台,了解每一个器械的名称、用途及手术包的质量。手术室探索性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深入病房进行术前访视,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和不安;术后访视由护士长亲自完成,详细了解患者术中感受和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各级护士认真执行三方核查制度,多次杜绝不安全的隐患,保证了手术患者的安全; 麻醉复苏室和内外科监护病房是医院的示范科室,她们脚踏实地,不断改进,用自己的爱心和辛勤的劳动,赢得了患者和家属的肯定,解决了家属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减轻了病区医生、护士的压力。

5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5.1制定计划,规范培训。 护理部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教学计划,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在职护士培训。各科护士长结合卫生部下发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及本专科的特点,通过业务查房、讲课、考试等方式,学习本专业的专科理论与技能,每月组织操作、理论考核,为培养专科护士打下扎实的基础。医院还充分利用监护室、麻醉复苏室的教学资源安排临床护士轮转进修学习来提高基础护理水平及抢救技能,回科后受到科室医护人员的肯定。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业务讲座及护理业务查房;对疑难病例、新开展的手术组织病例讨论,对临床护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组织护理会诊;每年组织护理基础理论考核2次,基本技能考核2次,护理人员“三基”培训率达100%。尤其是加大了对新护士及低年资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明确了规范化培训内容及要求,较大的提高了新护士在进入临床前的业务能力。

5.2提高人员素质,优化护理队伍。 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护理部积极选派护理骨干及管理人员参加各种专科理论知识及技术培训班;派护理骨干到华西医院进修临床护理和专科护士培训;积极参加成都市卫生局举办的“5.12护理技能大练兵”竞赛和“成都市第三届医疗急救知识技能大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护理管理理念、管理技巧及专业理论及技能,加强了与外界交流,开阔了眼界,培养了护理服务中人文精神,带动了医院院护理事业的发展。

第6篇

   精选护士长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一年,在院党委、院长的正确领导下,泌尿外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在等级医院评审、医疗、科研和教学、医德医风建设、综合目标管理、护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开展等级医院评审的准备工作

   按照医院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等级医院评审的准备工作,组织全科医护人员统一认识,认识到等级医院评审工作是医院今年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医院下发的有关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文件,充分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完成等级医院评审的准备工作的各项要求,初步完成了科室必备的档案文件、培训考核计划及内容,尤其是注重等级医院评审的持续改进,力争做到了PDCA持续医疗质量改进的良性循环。

   二、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工作中明确各级医务人员职责,在科室中认真学习《核心制度》,将核心制度落到实处,并将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作为科室的主要工作,重点抓住关键的环节管理,尤其是加强《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死亡病历讨论记录本》、《医疗质量与安全记录本》等的管理,重点注重危重病人的医疗救治,及时讨论病情,加强科室的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的落实,提高了医疗质量。通过组织学习文明服务医德规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科医护人员能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任何以医谋私,收受贿赂的不良行为,无任何违纪现象发生。

   三、强化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

   平时注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诚恳认真的工作方式、细致耐心的思想交流,及时与与病人做良好的沟通。在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要加强对科室成员的形势教育,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新观念。把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到科室的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激发科室成员积极向上的精神,增强科室的凝聚力。培育科室精神、树立医务工作者服务一流,技术精湛,爱岗敬业,文明服务的白衣天使形象。

   四、合理用药、尤其是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的管理及监督,加强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的规范和管理

   不仅对症用药,还注重药物的合理应用,减轻病人经济负担。不仅要加强对药品各种知识的学习,特别是毒副作用的学习,还要经常与药剂科专家进行沟通,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在不影响病人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用最少的费用、最合适的药物进行最好的医疗服务,经过科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有效地降低了药品费用在临床总费用中的比例,切实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

   五、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工作,规范医疗行为,节约医疗资源

   科室对开展临床路径及工作非常重视,定期检查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并给以相应的奖惩。科室按照医院的要求设有专门的临床医生担任临床路径管理员,负责科室的临床路径及单病种限价病例的统计、管理,定期分析本科室的执行情况,每月将信息上报医院职能部门。将临床路径工作分配落实到各个治疗组、每个医生,正确引导医生将此种压力有效地转化为动力,把临床路径工作主动地作为自己日常的份内工作。与病人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使病人能主动配合完成临床路径,并监督科室的工作是否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有利于科室准确地找出各种不足的细节,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在科室中认真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经验,加深对临床路径的变异的理解,有效、灵活地管理和掌握临床路径的正、负变异,不简单、机械地拘泥于临床路径的表单,提高了临床路径的完成率。通过实施临床路径,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用药,节约医疗资源。严格执行临床路径,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主观过失而造成的漏查、漏诊,减少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减少经济负担,提高病床周转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低药品收入比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教学、科研和人材培养方面

   按医务科的要求顺利完成XX等临床、护理等专业的临床实习带教工作。选派经验丰富的临床教师担任其带教及授课任务,学生考试成绩优良。以提高全体人员整体素质为目的,发挥老专家的技术特长,在培养中、青年医生,在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中起带头作用。每周科主任安排大查房,以使中青年医生在查房中得到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提高。对科内的青年医生实行强制学习制度,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理论学习,同时对其临床技能的培训由专人负责。

   七、不足之处

   1、在等级医院评审的准备工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对等级医院评审的标准认识不充分和深刻,在准备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工作做得不细致,与医院等级评审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因为各级医疗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合适,科室部分病例的三级查房制度未能完全落实。

   3.临床路径及单病种工作开展得不是够深入和广泛。

   精选护士长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工作不知时间流逝,忙碌着就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作为医院护士长,是其他护士的榜样和典范,依据一定都影响这很多人,为了完成工作我积极参与,努力工作,做好榜样。

   在岗位上积极学习,虽然已经成为了护士长,但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优秀,因为山外有山,我永远都是那个不起眼的一个,我要做好护士长,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每天除了要加到新到医院的护士,还要学习管理,学习其他的护理技能,在岗位上因为自己能力不足,遇到过多次尴尬的事情,其他护士问我相关的护理技能,我自己不能及时回答,这样不但影响到治疗,也影响到自己,感到非常的不自在,最重要的`,一旦因为自己能力不够导致影响到病人健康这样我担任护士长也不安心,所以在岗位上积极学习。时刻不忘自己身上的责任,因为我在这个岗位上更需要重视技能,需要给医院做出更多优秀典范工作,不能无所作为,多学,能力强了才能够让手下的护士做的更好。

   我也清楚,医院不是一个人的一员,是集体的,需要大家一起进步才行,对于一员人才培养方面我一直都很重视,每一个进入医院的护士,都有责任带领他们走更高。所以我更具一员的要求,对于在医院实习的护士让他们在岗位上多看多学,还经常给他们培训,很多事情让他们参与其中,而不是让他们只做看客,我必须要为病人考虑,也要为所有的护士考虑,至少他们在岗位上做的事情不至于让他们犯错。

   我们护士不同于其他岗位,在岗位上犯错,轻则会加重病人的病情,重则会让病人辞世,所以在岗位上我一直强调一点,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千万不要堵,应为生命赌不起,不到必要之时,绝不盲目去乱工作,我们首先必须要保证病人的健康。对自己的工作要负责,要承担责任,而不是像怎么丛就怎么做,一切都要建立在病人的安全基础之上才行,保证自己不会在岗位上留下遗憾。

   人需要的是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做护士的也一样,为了管理好护士,我经常会加强护士的管理,对于他们的工作安排,治病方案,都会做到具体如一,不会盲目的犯错,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集中力量完成工作任务,不会影响到工作,需要加班的时候会要求每个人员都来到岗位上。在岗位上我们多流汗,病人就少流血,多付出就能够帮助更多的病人。

   享受病人的尊重,就要有这份实力去承受,而不是沽名钓誉,不管有多难都要完成工作任务,做一个称职的护士。

   精选护士长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如流,岁月如梭,转眼2017年已经结束。回顾本年,在院部、护理部、科主任的正确领导下,全科护理人员团结协作,在服务流程、服务态度、服务理念上下功夫。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努力,提高门诊服务形象,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关注科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工作基本按计划顺利完成,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现将全年护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工作量统计:

   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年门诊护士共接待病人159712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8.9%,收入53460321.7比去年同期增加60..8%,。护理团队满意度调查为95.6%

   二.、主人翁精神:

   科室内人人要有成本意识,护士长将各区物品责任到人抓好成本管理工作,尽量减少低值易耗品的领用,每个人都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出发,人走灯灭电扇空调关,随手关门窗,防火防盗。全年无失火、失窃事件发生。

   三.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 对在职人员进行三基培训,并每月组织理论考试。

   2、 有序安排护理人员参与护理部、医务部组织的各项业务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

   3、门诊部对全体护士进行了心肺复苏培训和考核做到护士长亲自把关,人人过关,每季度行门诊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人员应急能力。

   4、、对新入职导医及护士进行了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后上岗。

   5、 门诊有4名护士参加护理本科学习,有4名护士通过主管护师考试。

   四、科室下功夫抓服务质量、服务态度:

   大多数同志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有所转变,主动服务台的意识也正在形成。大家尽量为病人着想,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减少病人来回跑路。对特需患者,由导医帮助其交费、拿药、护送检查。对无家属或家属不在的病人倍加关心。但仍有个别同志语言较生硬,说话不注意时间、地点、场景,解释工作不到位,专业知识缺乏,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满意度调查研究情况不理想。导医和护士的服务管理是目前和以后的工作重点,将进一步规范和督促大家的

   一些语言习惯,增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尽量使健康教育解释工作更科学,服务技巧更灵活,更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

   六、 大家积极动脑子想办法:

   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一些与实际工作有冲突和不合理的地方,大家一起想办法完善和改正,例如完善和梳理了各区域的宣教资料;对门诊各区域的指引牌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力求引导牌醒目,明确,发动大家查找各区安全隐患,及时给予修缮,保证给患者提供安全的就诊环境。

   七、 做好护理管理工作:

第7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 老年病房 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95-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 正加速进入老年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 。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老年病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存、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及易发生意外事件等特点[1],更是 医院 风险管理的重点人群。风险管理是指 经济 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来取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办法。引伸到护理管理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可靠的管理系统;二是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2]。日益严重的护理风险问题表明,任何一个护理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建立涵盖所有业务、所有流程、所有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以提高老年病房护理工作的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江西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糖尿病病房收治对象以糖尿病病人及老年病人为主。设有床位38张,护士13名,年龄23~45(28.12±4.05)岁;学历:本科2名,大专6名,中专5名。2009年共收治病人395例,年龄70~95(81.41±10.15)岁,其中危重病人77例。

1.2 方法

1.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对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识别和分析。直接风险主要来自护士自身,而间接风险主要来自医疗工作的后勤支持系统[4]。通过查看专业书籍和 文献 资料,查找老年病人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通过查看病历和以往资料记录老年病房2009之前出现的护理安全事件。在此期间老年病科主要发生过四个方面的护理风险事件:(1)护理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误伤等;(2)技术操作方面:静脉穿刺失败、标本错误及遗失等;(3)非技术方面:发错药、漏给药等;(4)医院感染:交叉感染等。

1.2.2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分析现存和潜在的护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为确定风险管理计划提供依据。风险事件产生原因包括人为因素和系统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专科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操作技术不过硬、经验不足等。另外,病人及家属的违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5],如:病人擅自使用自带的热水器引起烫伤等。系统因素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完善,如: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监控制度不完善;服务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设备缺陷;地面湿滑致病人跌倒、呼叫系统故障而延误抢救等。

1.2.3 实施风险管理的举措

1.2.3.1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 进行全员培训,科室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请医学法律专家讲解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护士的行为;组织护士学习风险管理知识,并就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加深对风险事件的理解;结合本科实际制定新入科人员专科护理安全培训等制度,提高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在病区设立护理安全监督员,对出现的护理差错及各种安全隐患系统记录、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范措施,形成风险信息的收集、整理、报告系统,为风险的实时有效监控和应对提供依据。

1.2.3.2 建立防范、处理护理事故的预案 如:针对褥疮建立病人评估表、翻身卡、转科病人皮肤交接班登记本等。完善预防跌倒、药物外漏、医院感染、坠床、自杀、引流管效能低下等十多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针对突发事件建立应急预案,如分别详细制定停电、停水预案,中心供氧、中心吸引中断预案等。

1.2.3.3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排班新老搭配,加强中午、夜间、节假日重点时段的护理安全;根据老年病房卧床病人多、基础护理量大的特点,加派人员协助早、晚班护士完成护理任务;抓重点环节,即重点病人、重点操作、特殊操作、高难度操作由护理骨干专人负责,防止出现意外。

1.2.3.4 改善服务环境,改进服务设施 如:使用手腕识别带,方便护士识别和核对病人;病区走廊和卫生间加扶手;更换两侧有护栏的新病床,并可调节高度,以方便病人上下病床并防止病人坠床;地面铺设防滑地板,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改进病房设施,合理放置病房内家具;每个卫生间配好小凳,便于不能久立的患者坐着清洗;医用危险品放置合理,标识明显。1.2.3.5 安全宣教 影响老年病房护理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多与病人及家属交流,使其了解病人的情况及需要配合的事项,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6]。

1.2.3.6 加强专科业务培训 开设老年护理安全知识专题讲座,学习护理安全知识,掌握护理安全评价方法,准确找出老年病人存在和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对新入科护士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安全跟班学习,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加强专科理论、专科技能训练,进行静脉穿刺技术、心电监护仪等操作的训练与考核,及时组织护士进行新技术、新设备培训,提高急救技能。

1.2.4 效果评价 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信息反馈,是对风险处理手段的适用性和效益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 医院老年病房实施风险管理后每月进行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护理质量、病人综合满意度、褥疮例次、护理缺陷等。

2 结果

开展护理风险管理1年来,护理质量、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得到提高,无护理投诉,护理纠纷、护理缺陷降低,科室先后被医院评为“护理质量全能考评第一”、“病房管理先进单元”。科室护士长被评为“九江市巾帼英雄”和“医德医风标兵”。

3 讨论

3.1 正确识别老年病房存在的风险事件是风险管理的前提老年病人是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老年病房除一般临床科室存在的风险外,还有其特定的危险因素,正确识别并分析这些风险因素,为根据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工作流程的改造,正确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依据。

3.2 强化护士风险意识 加强风险文化建设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护士是处在医疗风险一线的具体执行者、操作者,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甄别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是开展护理风险管理的关键。开展风险管理以来,老年病科护士风险意识明显提高,能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地预见风险,主动加强与病人沟通,积极参与科室管理,每个护士人人参与风险防范,使各种潜在的风险得到化解,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3 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是化解风险 实现安全护理的保证医疗护理工作具有专科性强、个体差异大及疾病的复杂性等特点,客观上造成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难以尽善尽美。因此,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重点还在于发现体制上的缺陷和漏洞,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

总之,护理工作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特别是随着医疗技术的 发展 、高新技术的应用,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也在加大,理应切实加强风险文化建设。通过护理风险管理策略的实施,密切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护士的心理压力,针对薄弱环节能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提高了护理队伍整体的抗风险能力[7]。

参考文献

[1]杨秀丽. 老年患者护理风险及规避.实用医药杂志,2006,23(9):1078-1079.

[2]李秀华. 风险管理策略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7,21(3):633-634.

[3]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4]邹晓清. 风险管理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的运用.护理管理杂志,2003,3(6):21-23.

[5]钱萍.加强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护理管理杂志,2004,4(6):17-18.

第8篇

【关键词】 人性化管理 护理管理 护理队伍

文献综述

在人文关怀受关注的今天,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观念深入人心,人性化管理模式已广泛运用于各行业。现代护理管理观将管理的核心和着眼点集中在对护理人员的管理上,强调“人性化”,重视开发人力资源。强化对护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护士的潜能,旨在为社会人群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是当代护理管理者的主要管理手段。

医院的特殊环境使护理工作具有动态性、连续性、高风险性和高度紧张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使得护理人员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护理工作的主要压力源有6项,即不良的工作环境、紧急的工作性质、沉重的工作负荷、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多的人际冲突、高风险的工作、与期望的个人价值不相称的社会地位。姚文英等[8]某三级甲等医院545名护士进行职业压力及身心健康调查发现,护士主要职业压力源前3位的依次为心理负荷(90.2%),工作负荷(79.2%),缺乏提升与参与机会(69.9%);并提示职业压力增加可降低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寿宇雁[3]在急诊科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使护士的离职意愿明显下降,稳定了护理队伍。郝凤琴[5]等探讨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中的运用效果中指出,实施人性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医院的社会效益。在护理领域中全面有效地实施人性化管理,需要管理者的大力支持,现代化管理逐渐走出了硬性管理的误区,管理者之间的有效区别,关键在于个人的非权利性个人影响力。非权利性个人影响力是由管理者自身素质和现实行为所形成的,包括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四方面。因此,护理管理者应努力开发自身的组织、分析、协调能力,以提高人际沟通技巧,这也是新时期护理管理者必须具备的非常重要的技能。

由此可见,科学地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集体荣誉感和主观能动性,增强护理队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提高护士团队的整体素质与服务质量,最终使医院的服务效益得到提升。

人性化管理在临时组建HIV感染病房中的应用

人性化管理指以围绕人的生活、工作习性展开研究、使管理更贴近人性,从而达到合理、有效地提升人的工作潜能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它首先是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根本,以“人的本性”作为基础来进行的。艾滋病作为一种新的性传播疾病,是1981年才被人们认识,自1985年我国大陆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已经在我国经历了传入期、传播期,目前处于增长期[1]。但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很不足,因此出现过度恐惧而远离甚至是歧视艾滋病患者。我院从未收治过艾滋病患者,2004年9月我院突然接到3天后紧急接收大批艾滋病患者任务。在临时组建起的HIV感染病房,通过运用人性化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护士的恐惧心理,在短时间形成了一支具有爱心、责任心和凝聚力的护理团队,圆满完成了对HIV感染者的护理任务。

1 临床资料

从临床科室抽调责任心和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22人,其中感染科3人,急诊科2人,内科9人,外科8人,年龄30~45岁,平均年龄35岁,护师8人,主管护师14人,在该科室工作时间1~13个月,平均为125天。共收治HIV感染者19人,平均住院日245天。

2 具体做法

2.1 提高护理管理者个人的非权利影响力

2.1.1 重视护士长的选拔 新组建的病区所要护理的19名患者是因输血而无辜感染HIV,而我院又无相关的护理经验,因此,该病区护士长的选择非常重要。通过对全院的护士长进行综合分析,最后选择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敬业精神较强的感染病科护士长作为该病区护士长。

2.1.2 全院护士长率先垂范 在收治艾滋病患者初期,医院出现了比较紧张的气氛,清洁卫生、送餐等工作难以安排;病人家属拒绝来探视和护理。全院护士长主动请求承担这些工作,在安排好本病区的工作之余,共有12名护士长又在HIV感染病房排上清洁员、护理员、送餐员的班次,负责清扫病区的卫生、清洗被服、为病人分发一日三餐以及病人的生活护理等工作。在做到科学防护的情况下,护士长主动与患者握手、交谈,共同做娱乐及体育锻炼,带头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她们的爱心。

2.2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2.2.1 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科室的布局、内部设施是否适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在保证流程合理的同时,注重治疗室、处置室宽畅、明亮,物品分门别类放置有序,各种标识清晰,一目了然。手套、护目镜、隔离衣、快速手消液、利器盒等防护用品配备充足,并放置易于取用处。

2.2.2 营造和谐的心理环境 [2]

在起初谈“艾”色变的情况下,护士因对相关疾病知识不完全了解,出现因恐惧而防护过度的现象,做任何处置均戴手套;护士的家人也有着不同的表现,有向医院提出不能在HIV感染病房工作的,有和爱人吵闹的,甚至有把她们当作传染病患者疏远的。护士长通过加强观察,建立护士心声簿,与护士多沟通,尤其注意多与年轻护士谈心,及时掌握护士和其家人这一心态。在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供安全保障措施的同时,协助做护士家人的工作,通过电话、面谈以及让他们到科室来观看,使他们缓解了恐惧的心理,有的护士家人变为主动支持这一工作。工作之余,鼓励护士及时释放负性情绪,使之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3]。

2.3 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凝聚力

2.3.1 肯定工作价值 在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上,真诚地关心护理人员,肯定她们在科室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她们的长处、挖掘她们的潜质,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重要性,让每位来自不同科室的护士均产生安全感,以主人的姿态去为患者服务,关心科室的建设,安心、努力地工作,有利于人心稳定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3.2 内部协调一致 努力维持和维护集体一致的精神,护士长及时观察和调节集体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心态。强调团体协作,对每位新入科的护士先要进行关爱意识的培养,理解爱心在这些特殊的病人的重要性,明确科室的工作目标,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2.4 人性化管理与制度化管理相结合 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前提,是科学而又有原则的[4]。护理管理者既要靠合理的制度规范护士的行为,也要有一定的领导艺术和方式来引导护士的思想。在制定制度时做到“人性”,即针对科室的特点,与护士共同商讨,制定具有可行性、实用性的安全防护措施、应急预案以及保护病人隐私等管理规定;在执行制度时做到“无情”,即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要遵守相关制度要求,如有违反同样处罚。

转贴于

2.5 建立激励机制

2.5.1 感情激励 护士长与护士经常进行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把护士当作“人”来关心,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对于个别有失误的护士,首先从自身寻找管理缺陷,并从关爱的角度,帮助她们自觉认识错误,弥补不足,不断进步[5]。经常用赞美的语言,对在工作、学习上有微小进步者,在工作中总结出对工作有益的任何经验、方法者,都要及时肯定,给予表扬,使其获得成就感。该科室许多感人的事迹,在医院不同会议也得到表扬,并给予荣誉称号和物资奖励。

2.5.2 需要激励 满足护理人员合理、健康的需要,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满足其不同的需要,引导护理人员为完成护理目标做出贡献,对工作细致的护士安排口服抗病毒药非常烦琐的服药工作;善于讲解而且知识面广的护士安排做宣教工作;善于文体活动的护士负责爱心家园的建设,每个护士都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

3 效果

在该科室工作过的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提升,由最初不愿到该科室工作到不愿离开该科室,离开该科室后还经常回来看望这些病人。 病人满意度由组建科室初期的90%提升到99%,家属和社会各界也给予她们高度的赞誉。基础护理和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均达到95%,无护理缺陷和职业暴露发生。

4 讨论

人性化管理应从管理者观念转变做起。人性化管理可以说不是新名词了,但实际工作中管理者却往往容易忽视。在接受这个特殊科室工作任务后,护理管理者通过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从各个角度思考、衡量管理理念的具体落实,认识管理就是服务的道理,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6]。在临时组建的护理队伍中,护理管理者通过自己的现实行为,提高非权利影响力,在护士心中树立起榜样。

4.2 人性化管理可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通过分权与授权,护士感到被尊重和信任,她们有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张扬个性和施展才华的机会,有效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每个人的潜力。在该科室 工作过的护士,爱伤意识、责任心均有明显改变,对工作满意度提高,必然使病人满意度和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最终使医院的服务效益提升。

4.3 人性化管理不等于“人情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严格管理前提下的人性化,是制度约束下的人性化,而“人情化管理”则是无原则的老好人。如果一味地去追求人性化,最终就变成了人情化,忽略了制度的严肃性甚至置管理制度于不顾,科室的管理就如同一盘散沙,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效益可言了。硬性的制度管理,应和体贴、激励的柔性管理方式相结合[7]。所以,人性化管理绝对不是人情化管理,更不是不要管理,而是在制度与人性之间,把制度应放在第一位,在制定制度的时候切实考虑实际情况、考虑人性化规范,不苛刻要求,不吹毛求疵。

4.4 人性化管理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护士的团队意识 通过护理管理者用心来同护士进行交流,做到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交流,用“心”来指引,用“心”来把握一切,因此能够做到彼此理解,达成共识,共同构建轻松、愉快、和谐的工作氛围,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有助于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奋进的护理团队。 参 考 文 献

[1] 马亦林.传染病学.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

[2] 曲梅,张春艳.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69.

[3] 寿宇雁.实施人性化管理 减少急诊护士流失.护理管理杂志,2006,6(1):50-53.

[4] 韩翠,李继平.医院人性化护理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护理,2007,7(4):40-42.

[5] 李秋屏,丁泽林.人性化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杂志,2006,6(11):41-42.

[6] 陈梅.人本管理思想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天津护理,2005,13(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