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09 17:24: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当前自然灾害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与生存能力。反思一下我们现在的地理课堂。问题多多:其一,课程设置,在我省中考指挥棒下,地理已经沦为小学科中的小学科,实际上已经是放弃了地理教育,学生习惯于开卷思维,没有老师会在课堂上具体讲解海啸的成因与特征,更不可能在真的灾难来临的时候学生还会有时间去打开课本查找这到底是什么自然灾害。其二,从教材内容来看,打开各个版本的高中地理课本,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内容多是从最基本的原理泛泛而谈,如浮光掠影,学生没有留下多少印象。比如,高中地理课程必修I的课程标准对于地震相关知识的介绍是宏大而无当的,关注更多的是诸如非洲,地中海遥远的地方,而对近在咫尺的我国众多的地震带一点都没有涉及。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指导意见中对此特别作出的说明:火山、地震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作教学要求。在介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中的要求中指出:结合重大自然灾害,能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其危害,探究其发生机制和规律,且不说其只注重地理原理的应用带来的弊端,单说在当前的低下的地理教育地位,被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生忽视的现状下,地理学科能够有多少时间对如此众多的自然灾害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其发生机制和规律?连在地理课堂上都没有对自然灾害研究的时间与空间,哪里还会有?这样教育体制下教育出来的学生能够有多少防灾的意识?谈何生存能力?难道这不应该引起教育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与反省吗?
综上所述,当前地理课堂中的防灾教育是极不正常的,加强防灾教育刻不容缓。在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减灾防灾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二是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三是要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开展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四是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五是要优化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规划,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纳入全社会科普活动,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六是要围绕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灾害防治工作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难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从以上的讲话内容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加强防灾工作的决心和有力措施,作为教育部门,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改变我们的地理课堂开始。主要思路如下:
1.进一步修订地理课程标准,建立一整套从小学到高中的地理减灾防灾的课程体系,以完善当前的不足,中心理念应该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应当能够比较详细地了解自然灾害的的分类,能够分析其危害,探究其发生机制,首要是要知道如何辨别与防备灾害的发生。
2.其次是要努力提高地理学科在各个学段的重要性,不能使它成为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要让地理素养真正成为每个公民应有的素质一部分。要增加地理科的课时,在初中应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取消开卷考试。在高中要让“自然灾害与防治”列入必修科目,而不是文科生的选修课中不会选修的一门课。灾害怎么会有文理分科?
3.完善教材中对于自然灾害与防治内容。下面以高中地理为例来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新形势 农业气象 服务 存在问题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国家相关文件指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作用。这是我国从建设三农的角度出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迅速发展提出来的策略,当前农业发展遇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形势,人们需要逐渐认识到气象为农业、农村与农民做出的贡献,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据着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安定,所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是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业对气象的依赖程度高。农业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是与气象产业直接相关的一个产业,可以说农业生产是与天时密切相关的,农民要取得丰厚的农业收入就需要科学的气象服务。
第二,气象信息不精准。从目前来看,各地区都成立了人机交互,并建立在数字分析基础上的天气预报,通过全面利用气象信息以及一些高端的科学技术对天气状况进行预报,这其中也涵盖了相关的气象工作人员的经验,这就对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掺杂人为观念的计算机模拟无法提供真正真实、准确的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精准性。
第三,产品供应不及时。气象信息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要具备准时性,因为气象信息只有在一定的事件范围内才会是有效的,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自然灾害,例如:台风、暴雨----预警时间短促,要想发挥其作用就需要将这些信息及时传播出去,农业用户只有提前获得这些有效气象信息才能在未来的短时间内采取预防措施,对灾害进行防御,一些重要的信息没有及时向公众通报,而且一些大型的权威电视机构只能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段才能观看到气象预报信息。
第四,气象信息不符合农民的需求。当前农村偏远地区的通讯设备仍然欠发达,农民获取气象信息的途径仅限于电视固定时间内的播报,再加上农民自身文化程度有限,不能正确使用网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气象信息的进入,农业信息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了气象服务作用的失灵。
第五,农村对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欠缺。我国人口大多数都是农业人口,自身的经济条件十分有限,而且受到文化水平的差异,对于气象灾害的认知程度存在差距,在没有强烈的防范意识的情况下,就会遭到自然灾害的袭击。
完善农业气象服务的对策分析
1、提高气象服务农业的责任感。国家要充分认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理解气象信息对于农业的重要作用,各个气象部门要紧抓农业服务这一主题,本着时时警惕、刻刻留守的原则,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
2、丰富农业气象服务类别与传播方式。气象信息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为农民带来信息和服务,所以,气象部门要以农民的需求为核心,深入开发和利用现代气象技术成果,为农民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建立更多的服务类别,例如:手机短信、电视屏幕滚动等方式来丰富气象信息服务类别,要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要点、面结合,拓展信息服务途径。
3、完善与气象信息相关的农村公共服务系统,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对于一些破坏性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涝以及冰冻等自然灾害要完善其监测、预报与评估,通过建立抗灾御灾系统来确保农业生产不受其影响,尽量减少因为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业损失。
4、实施人工作用天气,来抵御灾害。要不断完善农业地区人工作用天气的设备,通过开展示范作业来加强技术系统建设,在必要的时候,如果自然现象不发挥作用,可以通过利用人工措施来作用于天气,使农业生产不至于受到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人工降雨、水库调洪、森林调节气候-------
5、完善气象风险评估,以及对气象灾害的普查与排查。要积极拓展气象风险评估业务,鼓励更多的农民深入到农业风险预测中来,要对农村中一些存在重大危险灾害的区域给予排查,并设置一定的防线,来保护农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而且还要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设置防雷设备,在一些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例如:学校或者市场-----建设安全区域,减少因为自然灾害所引发的生命危机。
此外,气象部门还要加强对媒体、电信等通讯部门的合作,利用这些信息传播媒介来达到对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增加天气预报的播报次数,设立稳定的播报时间,健全网络服务系统,在预测了准确的信息以后,要在最短时间内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提供可供参考的灾害预防应急方案。
总结:
农业气象服务是一项需要时刻监督、长期看守的复杂的服务工作,对于农业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气象部门要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的巨大,以为人们服务的思想提供准时、精确的信息,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来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减少由于受到农业自然灾害的不良影响所带来的农业损失。
参考文献:
[1] 熊文兵,周能,气象科技服务的当前形势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3,24(2),61-63.
[2]广西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问题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3] 秦大河,加强自主创新建设气象强国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气象科技支撑, [C],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大会文集,2006,15-23.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由于农业的特殊性,气象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气象管理部门应在保持原有气象体系的基础上,对其完善和优化,进而形成系统性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通过气象服务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1健全农业气象服务的措施
1.1健全服务体系
气象服务管理人员应完善气象服务体系,使其适合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由于农业对气象变化十分敏感,在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各地区之间存在较大的气候差异,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强的特色性与区域性。为了保障粮食的生产安全,农业部门应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与交流,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农作物习性,制定出健全的气象服务系统,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促进其发展成产量高、质量优及经济效益好的农业产业,保障农业产品的稳定性。
1.2创建地方特色气象服务
农业生产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因而发展方向的选择极为重要。基于此,农业与气象部门应共同创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体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部分农业活动属于“靠天吃饭”,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因而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很难保证,对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政府部门大力倡导带有地方特色的气象服务系统,该系统利用科学的气象检测与观测技术,使种植人员及时了解天气情况,由技术性强的专业人员帮助农户进行农业种植,通过灵活技术的使用,使种植人员转变思想观念,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农业生产的管理更加科学化。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将布局规划与当地农业生产巧妙结合,开发出了特殊产业,增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农业的发展逐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1]。
2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
2.1提升气象监测能力
一方面,改善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在保持自身气象服务特色的同时,应不断改进农村气象的监测工作,使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更加精细化;依靠创新科技,将气象监测网与科技含量较高的气象预报发展到乡镇内,提高乡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的精准率,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另一方面,设置气象预警网络系统,搭建农村气象服务系统平台,将所有的气象服务信息录入该平台内,使每户村民的网络都能连接该平台,确保每位网络用户都能获得气象服务,村民们每日都能收到实时气象预警信息。通过预警网络系统,保障了种植人员的切实利益[1]。
2.2设置御灾防灾管理机制
政府部门应设置科学的御灾防灾管理机制,种植人员应提升应对灾害的防范意识。在农产品种植期间,管理人员不但要为村民提供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要对其开展思想教育,并通过多种活动普及各类减灾防灾的相关知识,提高村民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此外,各区域的气象管理人员应将当地的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级,若风险级别较高,则需对该区域重点监控,如有必要,可将该地区的农作物适时转移。通过多种手段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避免村民受到生命财产等方面的威胁。例如,山东省某气象局为了应对自然灾害、保障当地村民的利益,设置了御灾防灾管理体系。气象部门将当地区域按气象灾害等级进行划分,针对风险较大的区域,管理人员实时监控,并让当地村民转移,以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保障当地经济效益[3-4]。
2.3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水平
各区域管理者应加强设备配置与技术投入,针对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还要重点带动与扶持。完善设备的同时,气象管理部门也要招收优秀的气象服务人才,并根据人才特点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不仅要增强气象监察能力,还要利用实践活动来提升其服务水平,培养出懂技术、懂农业及懂气象的高级人才。为了提高气象服务的水平,进而改善农业生产的产量与质量,提高气象观测的精准度是革新的关键。气象技术部门应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气象科技的服务水平,给气象部门中的科技创新提供动力。与此同时,在改进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分析出自然灾害产生的机理与诱因,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规避该风险,提炼出防御技术,这将极大缓解气象部门的压力,提高防御灾害的能力[2]。
3结语
关键词:自然灾害;社会科学;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要素。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认为这两个基本要素中,自然力是主导因素,而把社会看成是完全被动的。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金子史郎,1981)但传统的灾害理解范式却解释不了越来越频发的灾害和因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由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数量正处于上身状态,如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洪涝,这些灾害的致灾因子并非完全是自然界,而是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部分。
截至目前,不同学者对于自然灾害定义的语言表述各有侧重,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共识。但有一点是学界较为公认的:由自然界引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才称为自然灾害。若对人类没有造成丝毫损失和影响,则称为自然变异,而非自然灾害。例如深海下的地震、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的龙卷风等。因此,自然灾害的预防、发生后的后果、减灾措施、重建过程,都没有办法与人类社会相割裂开来。虽然目前有关自然灾害的学术研究多侧重于灾害的自然属性,以技术为主导的自然科学领域占据了大部分的话语权,但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学科,一定可以在解决灾害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学科贡献。
一、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
李永祥认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把自然灾害理解为一个自然事件,那么在防灾、应灾、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出的诸如社会文化的变迁、本土经验总结、社区成员的主动应对等具体问题将被忽略。(李永祥,2012)乌丙安认为民俗学家应通过广阔深厚的自然生态背景来研究各种民俗现象的本质和其产生根源。(乌丙安,2002)自然灾害体现的正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研究自然灾害,不仅可以丰富自然科学的视角。从多方面提供应灾、救灾的方法和途径,更可以通过自然灾害来研究社会的运行方式和文化的生成方式。
二、自然灾害概念的界定
有一类学者是从自然和人的关系来定义自然灾害的。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金子史郎,1981)在这里,金子史郎把自然灾害完全看做是一个自然现象,而把人类看作只是被动接受自然灾害的角色。而后来的学者提出,自然灾害是人类劳动与实践活动共同作用于自然系统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虽然从表面看起来是由于自然系统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但实质上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出现这种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导致的。(郭跃,2008)
黄崇福在定义自然灾害时更加注重其造成的结果。他认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所以,干旱、海啸这些本身并不能称为自然灾害,而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当它们对人类造成伤害时才能称为是自然灾害。(黄崇福,2009)
此外,郭跃还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阐释了自然灾害。他将自然灾害与个人的不幸区分开来,灾害应主要指给一个地区带来损失的社会性事件,而不是针对某个或者某些少数人来讲的。(郭跃,2008)
三、社会学视角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社会学更加偏向把自然看作是一个社会性事件。自然灾害拥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来看,灾害是人不能承受的自然变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自然灾害的出现,可能是社会系统内部功能紊乱失衡的结果,也可能是社会结构被外部力量破坏的结果。灾害的结果、过程、成因以及与社会的关系都显现出明显的社会学特征。(郭跃,2008)
四、人类学视角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李永祥在一人类学研究中指出自然灾害是一个和社会、文化、人类行为、政治经济等密切联系的过程。灾害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和文化类型。救灾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物资的层面上,而是注重社会系统和文化功能的恢复,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李永祥,2012)
学者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认为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人类学的视角必不可少。他们认为坚持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人类学能够对灾害成因及其后果影响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甚至能对当前人类生存境遇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2011)同样,我国学者张原、汤芸也认为应该将灾难的考察融入对人们生活世界的整体把握之中,而不是将灾难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图景之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抽象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这正成为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一个基本路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们的生活经验图景,借助对灾难现象的分析,就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历史实践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审视人类社会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社会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应对现代化冲击,以及怎么维持其生活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张原、汤芸,2011)
五、自然灾害、生态与文化
张曦认为周期性与突发性的灾害虽然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也使人们在这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累积经验,在这过程中不断更新社会机制或形成新的文化碛Χ栽趾Γ也正是这种新的文化使人类社会愈加进步。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张曦,2013)
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与本土知识
李永祥经调查发现在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候,当地人面对灾害的应急反应都基于当地的传统知识,所以我们应注重对地方性应灾知识的记录和总结,这些将会对今后以及其他地方的灾害应对提供有益的经验。(李永祥,2012)
2.自然灾害与集体记忆
樱井龙彦在2005年对自然灾害的民俗学研究做出了提倡。他通过对亚洲特别是日本与地震、海啸有关的神话传说等“口头传承”、纪念碑等可视性的“纪念物”以及慰灵祭祀等“祭祀活动”的分析,来探讨这些记忆装置中的“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并通过挖掘人们对灾害的记忆,以及对各国家、地区的灾害观、灾害民俗的国际性比较,来考察其普遍性与多样性。(樱井龙彦,2010)
基于对因受修水库的影响而遭到毁坏被迫搬迁的村落的研究,突出了哈布瓦赫在理解集体记忆与空间方面所作的理论贡献,尽管哈布瓦赫主要参照的是已经有幸被纳入现代城市理论的城市范围,但他的理论也能很好地适用于鲜有文献提及的村民。他们似乎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失去最多的群体,但在这一过程他们强有力地团结在一起。(埃米里奥・马丁内斯・古铁雷斯、冯黛梅,2012)
王晓葵则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在建构地震灾害记忆空间过程中的差异,分析了各自灾害记忆的特点,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由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共同体的崩溃和受灾者精神上的巨大伤痛,无法完全由“个人的时间”来自然消除,它需要通过社会构筑的“追忆的秩序”来加以消解。而“追忆的秩序”的建构则受到国家权力、地域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王晓葵,2013)
六、暮笾亟
李永祥认为灾后重建作为历时最长、影响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灾害应对阶段,其导致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也最为突出,因此应从灾民的生活状况出发,来总结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种经验与教训。(李永祥,2012;P.263-264)短期的灾害避险虽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村落搬迁与临时避让等方法手段得以实现,但更为长期治本的灾害避险则需要开展体系化的环境安全建设。(李永祥,2012)
赵延东利用社会信任理论来研究在社会信任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受灾居民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社会网络得到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同样的社会网络会对人们不同类型的活动产生不同的结果。社会弱势群体更加依赖于自己的强关系网络,这可能对其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就宏观社会资本的作用而言,居民的信任对灾后恢复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居民的社会参与的作用则较为复杂。(赵延东,2007)
参考文献:
[1]金子史郎.世界大灾害[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
[2]王晓葵.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47-55.
[3]郭跃.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J].灾害学,2008,02:87-91.
[4]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05:41-50.
[5]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 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6]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译.人类学家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7]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8]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的三大潮流.《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9]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0]鸟越皓之.试论环境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1]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05:164-187.
[12]樱井龙彦.论灾害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3]乌丙安.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83-86.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为480亿元, 70年代为590亿元, 90年代以后,年均已经超过1000亿元(王国敏,2005)。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急剧上升(如表1所示),2001至2010年十年平均高达2861亿元,2008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52亿元,是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
为了增强自然灾害抵抗能力,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拦洪蓄水等,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农业抗灾体系。 一是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到2010年底全国有大型水库422座,蓄水总量2091亿立方米,对水资源季节、区域分布不均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二是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新建、维护小型水源工程17.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1360.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8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96.4平方公里,有效地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三是建立了农作物植保体系,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起到了一定防治作用。四是逐渐完善了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报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大灾次数增加,小灾次数减少;面积和强度加大;发生周期缩短。从表1可知,从2001到2010年十年间,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为3564.3万公顷。与受灾面积扩张、强度加大相对应,自然灾害发生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财税政策在农业自然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财政在农业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导致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由于大江大河、农田水利改造等抗灾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们的治理、改造需要巨额财政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量处于增长的趋势,由1990年的307亿元上升到2008年5955亿元,增长了17倍,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9.4%下降到2005年的7.9%,近几年稍有回升(2008年为9.5%)。显然,微薄的财政投入,对于庞大的农业设施抗灾体系的改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财政农业投入的短缺,产生以下方面的负效应: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带病运行,二是排灌设施逐年弱化。从而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二)中央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巨灾风险转移制度不健全 农业保险的原理是大数法则,如果要有效地分散风险,则需要有足够多的风险单位投保,反之则会由于风险过分集中,导致保险公司无利可盈,农业保险无法经营下去。我国农业保险是从1982年正式恢复的,但由于缺乏财政的有利支持,基本上处于一种明存实亡的状态。2004年我国在部分地区如江苏、新疆、四川等试点,实施以省级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后,农业保险得到一定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第一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承担的农险保费补贴比例为25%,选择6省(区)的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麦等5种主要农作物开展补贴试点;2010年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从总体来看,农业保险的供给与其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且灾后保险补偿占农业灾害经济损失的比重仍微乎其微。如在2008年雪灾中造成经济损失1516亿元,保险赔付仅为16亿元,占损失比例的1%,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同类灾害中保险赔付超过30%。这说明我国保险赔付比率低、覆盖面窄及巨灾风险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非常突出。
由于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市场失灵,需政府来弥补,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却存在缺位现象,即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和扶持较少,这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举步维艰重要原因之一。全球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政府支持下农业保险体系,如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对承保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和投保农民给予补贴;实施再保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等。日本财政给予农业保险15%的补贴,在特大灾害发生时财政负担80%~100%的保险补偿。但我国目前除了对经营农业保险公司减免营业税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专门支持农业保险的财政政策。
(三)政府在农业灾害损失中直接补偿的作用非常有限 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且农业灾害损失是一种突发的意外损失。因此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灾害损失的补偿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政府在补偿金额方面却相当有限,只占灾害损失的很小一部分,且财政补偿还是以传统灾害救济方式为主。从表1可知:一是财政救灾支出占灾害损失的比重非常低。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年均损失2851亿元),但财政救灾支出占灾害损失的比却非常低,2001至2010年平均比例仅为3.09%,最高为2009年的5.5%;二是财政救灾支出占GDP比重不稳定。2001年为2.02%,之后又出现下降,2009年仅为0.75%,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达到3.92%。虽然救灾支出的多少与当年的受灾损失程度有直接关系,但也反映出我国救灾支出缺乏稳定性,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足以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已难以继续成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主体,其在农业自然灾害损失中的分担作用和地位已经非常有限了。
(四)当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税收政策的不足 虽然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减轻农业自然灾害方面,税收优惠措施在各个税种中有一定体现。但是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成体系,比较零散、不明确,而且在防灾、抗灾、减灾方面的总体支持力度还不够。具体如下:
(1)没有形成完整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体系。现行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主要分散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单个税种中,如在《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纳税人在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酌情予以资源税减免;又如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水灾、地震等造成的损失可在税前扣除;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等。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对自然灾害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的作用,但自然灾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情况,应当制定一套较完整的针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体系,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有效执行。
(2)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方式较少。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损失所实行的税收优惠方式主要有冲减应税收入(所得)、直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除些之外,其他方式很少,但在我国的税法规定中,税收优惠的方式却非常多,如退税、投资抵免、亏损弥补等。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另外现行对于先进的防灾救灾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的使用,国家也没有颁布相关的税收优惠措施,且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这非常不利于灾前的预防。
三、建立与完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措施
(一)加大财政抗灾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防灾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有做到有备才能无患。当前应加大财政在小流域水利防洪能力建设、骨干排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以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使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出现灾害时调动多方力量,力求使灾害的损失最小。在抗灾方案上,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力争化大灾为小灾,化小灾为无灾,把自然灾害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建立与完善政府、市场共同作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政府作为众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在农业灾害发生后,对救灾物资的调动较为迅速和集中,有利于优先扶持和保证社会的弱势群体,较好地满足灾害补偿的公平目标,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救助的主力军。现行政府灾害救助主要有财政补贴、民政救助、贴息贷款三种方式。但目前的问题是,这些救助方式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针对灾害发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性,为克服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给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因此应急需对这些救助方案进行细化,提出长久可行的可操作性救助方案,进而以文件的形势固定,上升为农业发展政策体系。以增强政府在灾害管理投入方面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除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还应引入企业、市场化的救助方式。首先要进一步健全 “龙头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农业生产者与企业灾害损失共担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作用,分担财政救助压力。其次可考虑农产品生产风险基金的建立,这样既可以起到遭遇自然灾害后的救助作用,也可在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时、农业生产者出现亏损时给予一定补偿。第三,进一步推广并完善农村金融支撑体系,引导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农业灾害救助专项贷款业务,从而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政策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其保险水平和标准离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赔偿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继续加以完善。现行中央财政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有明显的不足:一是补贴范围窄,补贴品种少。虽然在201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相对来说范围窄、覆盖面不全。如云南的烤烟、广西的甘蔗等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农业仍未纳入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中。二是地方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2005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虽然对参保农户的保险费给予了一部分财政补贴(有的补贴50%,有的补贴35%),但是试点如果全面铺开以后,财政补贴的压力必然增加,而中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仍不明确,没有任何有关的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财政支持下的巨灾补偿基金和农业再保险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巨大灾害,需要巨额赔偿时,地方财政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因此,虽然中央要求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但由于缺乏中央的支持,许多地方政府坐等观望,这也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尽可能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农业品种和更多的农民受益,这样对于政府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平抑风险,提高财政补贴资金效率起到一定作用。另外,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仅仅是保成本,以后在逐步过渡到保产量和保收入的成熟阶段。同时下一步要对农业承保机构的进行财政补贴,包括业务费补贴、巨灾风险补贴等。
(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与其他国家不同,具有分散巨灾风险体系的再保险机制目前在我国仍没建立。如果巨灾一旦发生,承担农险业务的经营机构将受到严重打击,有些公司可能会一夜间倒闭,而农业保险业务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它是全国巨灾风险基金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采取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方式建立专项基金;二是政策性保险机构发行巨灾风险基金债券,以提高巨灾风险基金储备能力;三是地方政府每年拿出部分支农资金和救灾款,专款专用,充实后备;四是从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保费结余中,拿出部分充实到巨灾风险基金。巨灾风险基金的使用:此基金是用以应付特大农业灾害发生而积累的专项基金,用于发生巨灾时的大额保险赔付。首先支付农业保险公司超赔部分,这是主体。除此之外,此基金的一小部分还可用于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预防洪涝和干旱的发生;支持研究机构分析我国农业灾害发生规律,为建立农业风险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以及通过疫苗注射来预防禽畜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等。
(五)完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 首先,要扩大应对自然灾害税收优惠范围。从税种上看,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绝大部分税种的收入如所得税、财产税、流转税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有关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范围应尽量扩大到所有税种。另外还可适当下放有关农业保险业务税收减免权限,扩大农业保险免征范围,对农业保险机构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
其次,增加应对自然灾害税收优惠形式。可考虑根据自然灾害种类、级别等,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即将现行的捐赠、直接减免两种方式扩大到延期纳税、亏损弥补等;另外对捐赠、金融机构贷款等适当放宽税收政策。如应允许捐赠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对金融机构给予自然灾害地区的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样一方面灵活应对自然灾害影响,另一方面将资金和技术较快吸引到受灾严重的地区,可尽快消除灾害影响,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应实施对应用防灾救灾新产品、技术的税收优惠措施。我国现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已颁布了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但是对防灾救灾产品、技术的应用还没有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应尽快实施对应用防灾救灾新产品、技术的税收优惠措施,以通过这方面的税收优惠的实施,使企业广泛采取防灾救灾的新技术、新产品,这样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大大降低其破坏程度。
第四,建立专门防灾、救灾税收制度。如果每次自然灾害发生后,都由财政预算负担,导致财政压力加大,从而影响财政收支的稳定性。遇到巨灾时,还会有国际借贷,这会对整个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建议构建一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便于实行的税收政策体系。另外从民本思想出发和民生财政考虑,国家应与时俱进,开征灾害税,为平衡税收、减轻纳税成本以及便于税收征管等,建议灾害税作为附加税种,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附加征税,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强对灾害税的宣传和纳税征管,从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防灾、救灾财税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崔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研究》,《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2]杨京钟:《让税“走在自然灾害前面》,《中国财经报》2008年第7期。
[3]祁毓:《财政支出视角下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构建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4期。
[4]苗崇刚、侯建盛:《建立我国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思考》,《中国地震动态》2007年第2期。
[5]聂峰:《探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的新模式》,《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
[6]朱晓冲:《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经济纵横 2008年第7期。
摘 要 随着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加大,构建高效完善的应急物流体系已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以舟曲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为背景,从泥石流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泥石流发生情况下的,我国应急物流体系的缺陷。并对泥石流灾害发生时,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泥石流 应急物流体系 对策
一、引言
我国是受泥石流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由泥石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20亿。因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泥石流灾害的研究与减灾,并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专门人员从事这一工作,在泥石流综合减灾技术和泥石流的预测预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
泥石流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是指针对泥石流的发生和救援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的一种应急物流方案。目前我国对于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和构建相对滞后,部分研究也仅仅限于从地质方面讨论了如何预防泥石流的发生,缺少从物流体系方面进行应对的方法和措施。
二、泥石流爆发的特点
1.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发生主要实在连续多雨的夏秋季节,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川滇等西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9月,这也是泥石流的多发季节。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8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强度大,是西北地区泥石流的多发季节。
2.集中性:据统计,西北和西南地区的90%以上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在7、8这两个月。由于这两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复杂,一般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在连续降雨之后易导致山体的土质和岩层变松,从而诱发泥石流。
3.周期性:由于泥石流的发生受暴雨、洪水、地震的影响,而暴雨、洪水通常会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暴雨、洪水的活动周期大体相一致。当暴雨、洪水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泥石流活动的一个。
三、我国目前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缺陷
1.起步晚,重视不够。国外关于自然灾害的应急物流研究最早起于1971年,我国开始关注应急物流体系是在2003年我国爆发SARS疫情时。而我国近年对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和建设主要是在洪水、地震、暴雪等方面,对于泥石流应急物流系统的建立显得重视不够,在面对强泥石流灾害时,更突显了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不足和缺点。特别是,2010年8月舟曲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缺少专门的救援设备,间接给救灾造成了不利影响。灾后据统计这次泥石流共造成1456多人死亡,496人失踪,经济损失4亿元。
2.专业救援人员缺乏。对于及时的降低伤亡的人数,减少造成的损失,不仅需要动员广大群众的参与,同时专业的救援人员更是必不可少。而我国目前在灾害救援队方面的建设,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救援队,但人数相对较,在应对重大的泥石流灾害时专业人员缺乏,明显不能满足救援任务的需求。
3.救援规划方案模糊。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后,针对泥石流发生地区的特点,尽快的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对运输物资的筹备、运输车辆的派用和人员的调度作出合理的安排,既能够节约救援的时间又能降低灾害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这方面还不能进行合理的规划,往往在灾害发生后,由于事先规划不合理,导致车辆拥堵,救援的通道不畅,延缓了的救援的最佳时间。
四、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的对策
1.及时监控,及时报告。对于泥石流发生之后,抓紧对周边地区的人员和物资进行转移。同时,要对泥石流的规模、流速及时地进行报告,对其造成的堰塞湖进行严密监测,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专业人员的意见对堰塞湖的威胁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然后,对于高危堰塞湖进行疏导和分流,防止二次泥石流的发生,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2.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泥石流的发生后要求应急物资要及时到位,援救人员及时到达、信息网络时刻畅通和车辆设备及时出发,这在很大程度上要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救援的及时高效、有条不紊。同时也要借鉴地震的救援措施,尽快建立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系统,分派好各部门的救援任务,并展开各个救援队的合作救援,提高援救的效率(如图1)。
3.突破常规的救援模式。通常情况下,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其携带的石块和泥土会将通向灾区的道路严重堵塞,而大型的挖掘设备短时间内无法到达通过,这就要求突破常规的救援模式,开发出一种轻便灵活、体积小、动力大的挖掘设备,保证对道路的淤积物的快速清理。在这次舟曲滑坡泥石流灾害中,由于淤积物不能承受大型的挖掘设备的重量,一度使救援陷入僵局,不得不从外地运送钢板进行道路的铺设,进度非常缓慢。因此,在这情况下,小型的设备可能更具有救援优势。
4.做好灾后疫情的防治。灾后由于生存条件和环境的恶化,极易引发严重的疫情灾害。因此在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中,应当着重突出救援中的卫生安全,经常进行消毒和疫情的监控,防止疫情的发生蔓延,即使有疫情发生也要尽可能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
五、结束语
就我国当前的泥石流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尚没有针对性的专门研究,这表明了我国对常见的泥石流灾害缺乏足够的重视,当灾害发生后套用其他地质灾害的救援模式,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今后我国对泥石流灾害的应急体系的救援,一方面应从当前的地质灾害和国外救灾的实践中借鉴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对以往的救灾实践进行总结并探索方法,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泥石流灾害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争取建立完善的泥石流应急物流救灾体系。
参考文献:
[1]崔鹏,刘世健.中国泥石流监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展望.自然灾害学报.2000(5).
[2]孙悦.自然灾害挑战应急物流体系.现代物流.2009(2).
情和受灾群众救助需求要实,实施灾民救助工作要实。加强救灾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基层救灾装备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救灾应急水平;做好冬春荒救助工作,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做好突发自然灾害的防范和救助,做好新灾救灾的物资储备和资金保障,做好灾民的紧急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切实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全面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努力争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今年的救灾工作要在创新上求发展求突破,主要是三个方面创新:救灾款物管理制度上创新,灾害信息员奖惩制度上创新,救灾宣传手段上创新,通过建立新的救灾款物监督管理制度,形成救灾款物监督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建立灾害信息员管理和奖惩制度,规范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强化救灾工作宣传手段,提高救灾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推进救灾工作上新的水平。
一、切实做好冬春灾民生活救助工作。认真组织力量,深入扎实地做好冬春荒救助调查摸底工作,及时准确掌握灾民群众特别是“两户”、“两属”的生活困难情况,实行分类排队,建立灾民救助台帐,制定切实可行的《冬春灾区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方案》,完善《灾民救助卡》发放管理制度,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做好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强化救灾物资监管,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冬春灾民生活救助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有饭吃、不挨饿,有衣被、不受冻,有房住、避风雨。同时,加强请示汇报和协调沟通,积极争取民政部、自治区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督促各县(区)落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确保全市灾民和困难群众安全度荒。
二、积极做好新灾救灾及应急救助工作。一是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完善市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督促指导县(区)、乡镇(街道)根据当地实际修改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加快推进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各县区民政局要制定计划措施,做出部署安排,加强组织指导,发挥乡镇民政助理作用,抓好检查落实,年内全市所有村(社区)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落实救灾物资储备。一方面,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根据各地不同灾情多发特点,摸清救灾物资储备的数量和品种,科学做出储备规划,做好救灾物资储备的具体安排,落实筹措救灾物资储备所需资金。另一方面,落实救灾物资储备,救灾物资按相关规定程序进行采购,根据救灾实际需求,主动协商有关部门利用实物存储、协议储备等多种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应充足的救灾物资储备能力。同时,救灾物资发放按程序进行公示,救灾款物按规定发放给灾民手中。今年4月底前,组织检查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县乡级民政部门救灾物资储备库,冬春荒灾民生活救助情况,救灾资金预算和到位情况,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加强灾情信息管理。完善市、县(区)二级救灾通讯网络,快速、准确做好灾情统计和报送工作;加强与农、林、水等有关涉灾部门会商,确保上报的灾情数据统一;今年汛期到来前,市、县(区)要按照《灾害信息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组织对灾害信息员进行业务培训,每个乡镇(街道)、村(居)委会至少有一名熟悉业务的灾害信息员,确保灾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四是全力做好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及时制定灾害应急救助工作方案,一旦灾害发生,要作为当前民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灾情,深入灾区查灾核灾,组织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扎实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五是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情平稳后,在做好救灾工作的同时,把工作重点迅速转移到组织实施灾区民房恢复重建上来,制定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方案,落实筹措重建资金,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和分工,按时按量保质完成重建任务,确保倒房群众能够尽快住进新房。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oject caused by the natural disaster, discusses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the response plan and the emergency technology plan, and further expound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The key research objects, key research contents and common methods of engineering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re expounded.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加固;应急技术预案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reinforcement;emergency technology plan
中图分类号:TV6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207-03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项建设事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尤其是水利水电事业,水利水电工程能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十分重要。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各项高科技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中仍旧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状况,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无法按时完工,甚至无法继续建设,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除险技术十分重要。文章简要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出现的集中突发状况,进而根据这些状况介绍了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一些除险技术,希望能够为水利水电工程中除险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仅供参考。
1 工程险情主要特点
1.1 突发性
我们都知道灾害的出现都是突发性的,灾害性气候、地震等导致的自然灾害本身都是突发的,比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对水利水电设施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具有突发性,对工程紧急除险而言也是突发性的,因此应对起来很有难度,所以自然灾害导致的危险是非常严重的。
1.2 不确定性
灾害发生前,往往灾害出现的时候其时间和区域都无法预估。灾害发生后,受损的工程设施是否安全,影响因素多;且无法判断短时间内灾害是否再次发生。能否及时排除工程紧急险情,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1.3 破坏性
自然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尤其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来说。其不但会使得设施受到影响,还会对工程周边的环境造成破坏,有时候还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些干扰。
2 除险加固的技术分析
2.1 安全性评价
2.1.1 安全性评价的范围
①对除险作业安全性的评价;②对工程上游水利水电设施安全性的评价;③对工程设施周围的环境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④对工程设施本身安全性的评价。
2.1.2 安全性评价的规范
安全性评价对工程而言至关重要,必须做好安全性评价工作。针对各类工程险情,出具相应的除险技术规范。
2.1.3 要以最快的速度掌握险情信息的技术方法
险情发生后,要查明险情具体原因,分析发生险情的原因,这是除险技术决策的必要基础阶段。如果当时环境恶劣,形势还非常紧急,做到这一点,有较大的难度。需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如能迅速获取险情具置的遥感科技、迅速勘测设施受损的专用设备、迅速传送信息数据的信息化科技等,应该加大这方面设备的研发和具体使用。
2.2 应对方案的明确
应对方案是工程除险时的科学核心。特别是对水库之类的项目来讲,只有明确了应对方案,才能马上进行紧急处理、及时排除工程险情。在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分析研究许多问题。如以下几点:①紧急除险技术措施是否可行。是否能快速有效的排除险情。②应对方案是否符合现场抢险作业条件。物资、设备、空间等的供应是否满足要求。③分析现场的技术要求。紧急除险的技术要求都不是很明确,一些细节性的内容都不是很具体。所以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紧急除险的技术方案进行细化,并且合理应对现场实际情况。
2.3 技术预案研究
当前我国已经意识到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性,出台了比较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应急预案,但大多只是组织指挥。就连水利水电工程应急预案也只是停留在组织指挥阶段,技术方面的工作还很不到位,如此一旦出现险情,很可能因为技术不过关而导致无法及时将险情消除,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要特别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除险的研究,并且能够制定相关规定,使得项目立项、O计、建设、运行等环节更加具体,能做到有法可依。项目立项审查时注意加强对可能造成工程险情及其后果的自然灾害的论证和把关,水库水电站尤为重要。设计时充分考虑水库大坝的泄洪能力问题。建设时进一步做好相关基础性资料的收集与分析研究,查明自然灾害的具体情况。运行期加强重大危险源及安全等的监测与分析,做好应急预案。特别对历史较长、标准较低的水利水电工程,要加强它们的除险技术准备,完善技术预案的制定,这是首要任务。
3 除险施工技术研究
3.1 重点研究对象
3.1.1 江河堤防的排险
主要包括裂缝、渗水、滑坡、管涌、漫溢、漏洞、决口、塌陷、风浪、陷坑等。其中如果裂缝一旦变大,可能出现滑坡、崩岸等情况。管涌是比较常见的。危害非常大的有堤防漫溢和决口,一旦出现,必须马上排除危险。还有如果不及时补漏洞,将快速发展成为堤防决口。
3.1.2 近坝库岸的排险
对近坝库岸造成危害多数都是地震、强降雨,也威胁着水利工程的安全。主要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山体滑坡、涌浪、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等,并且对抢险求援工作也有很大的阻碍。
3.1.3 土石坝的排险
土石坝在我国病险水库中占有一大部分,溃坝事故最多的也是它。溃坝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坝坡失稳、渗流破坏、洪水漫顶等,遭遇超标准洪水、泥石流、水库泄洪能力不足、泄洪时闸门失灵、地震及地震涌浪等这些都是导致溃坝的主要原因。
3.1.4 泄洪洞、溢洪道、消能设施、闸门失事的排险
假如泄水体系发生问题的话,其对项目来讲导致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
3.1.5 进水口、地面厂房、开关站、输电设备的排险
滑坡、地震、泥石流、崩塌、滚石、飞石等灾害会对此类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坏。
3.1.6 地震与洪水的排险
虽说拱坝、重力坝、面板堆石坝之类的项目本身的抗震能力比较好,不过因为有些工程本身就存在问题,所以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可预计的后果,此时尽快的分析处理是必要的。
3.2 重点研究内容
3.2.1 迅速查看灾害情况
这是除险工作成功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工程施工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收集及相关安全问题的自然危害的信息采集;②损害的位置及破坏的可恢复性大小;③以及当前所处的环境因素和除险加固工作的难易程度。采用先进设备工具和技术手段,迅速查看灾害情况,是处理事故的关键。
3.2.2 迅速各就各位
除险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物资用料迅速到达指定位置,这是除险工作成功的先决因素。水利水电工程抢险施工中由于自然灾害原因导致的,除险工作可能会比较麻烦,道路可能会因为各种突发状况如崩塌塌陷等导致道路交通中断,可能还需要各种临时作业进行抢修等工作。如何迅速各就各位,并且迅速抢通塌方、滑坡、滚石的道路,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交通顺畅,疏散群众保证人民群众安全,是经常会遇到又必须解决的难点问题。
3.2.3 迅速除险工作
迅速除险工作是实现工程应对方案的核心。根据现场实际险情,迅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应对方案,根据现场环境等因素迅速、合理的除险。当然,迅速除险工作首先需要解Q一些必要的问题:①找出最高效的施工方法。综合全面的思考现场的实际条件、环境、气候等,通过对比,选出其中最符合现场抢险作业要求的的施工技术方案。②提前研究出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法。确定好方案后,在施工前根据考察地质环境等因素,分析出可能会遇到的突发状况,以及平时没有遇到过的各种难题,提前研究出解决方法,以保证除险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如在舟曲泥石流抢险疏通中,采用路基箱铺垫法,解决了防反铲沉陷问题。③合理分配人力物力。水利水电除险工作要求的赶时间、任务重、人力物力消耗都是不可控的,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所以要按最艰难最恶劣的情况准备物资设备人员,以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完成。④组织性纪律性。现场规划好方案,抢险人员必须服从组织安排,各司其职,以保证抢险工作指挥高效,沟通无障碍,从而以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效果。
3.2.4 安全控制措施
工程除险安全包括两个方面:①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采用高科技的技术探测仪等设备,勘探出安全隐患,以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从而再进行抢险救援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伤亡。②工程设施安全二次伤害的控制。如若抢险设施本身就有损伤,一些设备仪器的操作,而讷讷更会引起二次震动爆破等,使已受损的工程设施险情加重。
3.3 常用方法研究
3.3.1 分类别研究
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方法研究,按照除险的方位和类型,可分为江河堤防、土石坝、面板堆石坝、重力坝、拱坝、泄洪系统、引水发电系统。对于抗风险能力略低的中小型水库,而且数量非常大,它们可以成为一类别的。对于发生率比较高的地质灾害,可以把它们单独分类研究。这样研究不但全面而且更加的系统具体的找出对策,做到对症下药。
3.3.2 分专业研究
按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加固施工专业类型,可分为开挖(推挖装运)、钻爆、钻灌、混凝土作业、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除险等。这样研究可相对深入;并且可以加强工作人员的能力方面的提高。
3.3.3 技术研究路线
针对某一类型工程抢险施工技术或某一项抢险施工专业技术,收集有关工程除险的资料信息,分析工程除险加固适用性的影响因素是现在的除险施工与安全技术,应用“四新”技术,研究快速、有效的抢险施工技术。与设备制造商的技术合作进行了加强,新设备的研发做到了很好的应急抢险。
4 结束语
国家的建设项目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不断发展,种类日益繁多,然而,水利水电项目对一个国家的意义却是更加显著,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生产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水利水电工程所做出的贡献。自然灾害严重阻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除险加固工程技术的研究刻不容缓,对待自然紧急灾害的技术研究提高一个新的高度,有助于更加快速有效的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行。以上的研究分析过后我们可以得出,安全性评价是除险加固工程的首要环节,安全性评价的规范必不可少;应对方案是工程除险时的科学核心,技术预案研究水平需要提高。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方法都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完善,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除险加固技术一定会更上一个高度,并且有望超过一些西方的发达国家。
参考文献:
[1]洪乃全,莫文海,刘启阳.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问题探讨[J].四川建筑,2007(S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