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的认识

经济发展的认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认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发展的认识

第1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0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部署。“十二五”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我国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一)提高我国应对国际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表征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而实际上是对原有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长期以来,我国对外依存度高,外需、出口的快速增长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的许多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应对风险能力较弱,这些都是原有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表现。

(二)我国适应全球经济新调整的必然要求

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新的深度调整期,包括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全球需要和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世界贸易格局的调整。从增长速度来看,全球经济很可能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期。从全球需要和生产结构调整来看,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不会恢复,甚至会相对收缩。我国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整体经济转型,真正确立和实施科学发展方式,才能适应后国际金融时期全球经济调整的要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破我国资源短缺瓶颈制约的必然要求

中国是资源总量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又是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显然要缓解乃至解决新世纪我国持续增长和发展中的资源瓶颈制约,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低投入、低消耗、高利用、高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

(四)缓解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压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出现,生态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对策措施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大多与我们现行的体制机制不够合理、不够完善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消除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和机制障碍,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条件。

(一)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体制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本途径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下决心、花大力消除粗放型经济增长的体制机制缺陷。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以下三条: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消除政府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解决政府的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有体制机制保障。二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三是进一步完善统一市场,使全社会所有要素在城乡、区域、产业和企业间自由流动起来。

(二)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看,经济结构调整总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所要求的。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到来和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往往伴随着一次大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调整需求结构。二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四是调整城乡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五是调整对外经济结构。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技术进步尤其是自主创新既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实施“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加强自主创新”的国家技术发展战略。一是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二是加快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增加对战略性高端技术、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及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政府投入。

三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发体制与机制。四是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实现由单纯依赖引进向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转变。

(四)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考虑到我国推进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信息化条件下工业发展的新特点,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制度创新,具体说就是在下面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突破口。二是推进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渗透。三是推进经济结构快速转型。四是培育中国战略性新型产业。五是推进体制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三、结语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好的发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使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也更加全面、科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既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又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魏杰.中国经济转型[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2]李炳炎.中国模式经济发展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2.

第2篇

1.促进技术进步

经济的发展是通过技术的创新推动的,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人员的文化知识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的开发不仅提高了人才的技术能力,而且能使人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研究,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进行技术的创新,创造新的价值,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竞争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人力资源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通道,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合理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素质,促进技术的发展。

2.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运优化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等各部门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优化升级,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便适应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人力资源的优化升级,使企业的人才分配更加完善、合理。人才能有效的促进产业结构的发展,使经济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中。所以,人力资源的优化升级能够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度,但是纵观全球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的现状,我国与之还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教育培训体系落后

与西方发到国家的人力资源开发相比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还有很多的不足,首先我国在对人才的教育与培训方面投入力度不够,致使教育培训体系比较落后,跟不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虽然在逐年增加,但是教育投入占国家GDP的比例却呈下降的趋势。另外我国的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很难适应高科技时代对具有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需求。此外人力资源的投入分布不均匀,致使不同地区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有很大的差别。人力资源的质量影响着经济发展的高低,所以各个地区的发展差异主要是因为劳动者的素质有差异,特别是教育的差异直接影响着人才的素质。

2.人才创造力不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比较落后,高素质人才不多。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主要提倡“以知识创新为源泉,以服务业为载体,以创造经济价值为目标”,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但是目前我国培养的人才大多创造能力低下,可替代性很高,对人才的培养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没有合理的对人才进行统筹规划。

三、知识经济时代下如何使人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1.加大教育投入

人力资源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培训,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人口受教育水平,提高人才的质量。只有人力资源的质量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地区增加教育投入要注意均匀的原则。另外,我国中、西部地区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更应该加大投入,以便促进其协调发展。

2.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我国的人力资源基数比较大,但是人才质量低下,所以我们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人口的质量。人力资源的来发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创造力,提高他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开发手段,使人们树立人力资源开发中深化的概念。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在职培训、远距离教学、考察学习、人才沙龙等模式,提倡终身教育与自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是人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下对科技创新技术的要求。

3.合理规划人力资源

第3篇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经济

1 北京需要“瘦身”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2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了604.3万人,按此趋势,北京已提前10年突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到2020年)确定的2020年人口控制目标1800万人,预计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将突破2500万人。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交通拥堵、房价高企、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诸多社会经济问题。

北京人均拥有水量不足100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8,世界平均水平的1/32,属于重度资源性缺水城市,对外依存度很高。北京地区也属于能源资源短缺的地区。北京市目前98%的能源需要从外地调入,电力供应主要依靠“西电东送”工程,天然气供应来源是陕北长庆气田,能源供应对外依存度也相当高。

从世界各都市圈的产业发展规律来看,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因为具有科技、资本和产业的优势,率先迈向后工业化社会和产业升级。而中心城市把部分传统产业向周边进行转移和扩散,既有利于优化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使周边地区获得发展契机,进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此外,考虑到我国北

京的现实情况,进行产业升级、转移和扩散对缓解北京的人口压力、资源能源的短缺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将发挥巨大作用。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大都市,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PM2.5的检测实行以来,北京的空气质量一直饱受诟病,也影响了北京的国际形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就需要在人口、资源、产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瘦身”,把与非首都功能相关的产业、项目和机构有序转移出去,无论从空间还是产业发展状况来看,天津和河北无疑是承接北京产业的首选之地。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协同发展不是单方受益,而是共赢之举。

2 天津需要乘势而上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稳定发展的态势,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成效显著。天津市通过加强基础产业、强化主导产业、调整轻重工业比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在不断增加经济总量的同时,各产业内部结构和三次产业之间渐趋优化。天津工业结构经历了从基础工业为主向以高加工度工业为重心的演变历程,并逐步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优势产业。同时,传统服务业得到不断改造,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领域,现代物流、信息产业、中介服务、软件开发及创意产业展现出了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然而,天津在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仍面临着经济发展辐射腹地不足、空间支撑不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好为天津拓展辐射腹地和发展空间;推进产业结构向更高水平转型升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当前,天津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定位,围绕建成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目标。精心筹划与北京、河北的产业转移与对接。推进产业之间互补互促,借势融合与错位发展。要进一步强化天津先进制造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作用,充分利用北京科技创新策源地资源和河北省丰富的要素资源,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提高协同创新能力,理顺产业发展链条,实现产业发展互补,形成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河北配套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

具体的,要积极承接北京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以京津塘科技新干线为纽带,以沿线园区为节点,建立和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体制,促进三地创新链深度融合;争取国家将滨海高新区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立与北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鼓励与企业联合共建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提升国家超算中心、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的研发转化服务能力,为三地科技创新提供平台支撑,用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为三地的发展提供充足活力。

3 河北需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京津携手治理环境问题

随着世界经济增速的放缓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压力加大,中国经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到7%左右,这既不是周期性的,也不是外在因素决定的,而是趋势性的,是有内在原因的,并且是符合经济规律的。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国更迫切地需要主动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就河北来说,更需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寻找新动力。长期以来,河北的工业占经济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工业中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行业越来越难以为继,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总体发展并不理想,工业行业缺乏产业链式的整合,产业大而不强。经济下行的压力正逐步增大。可以说,河北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如果再不转型,河北经济发展很可能会因缺乏后劲而逐渐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河北自身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缺乏足够的基础和条件。这时,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为河北的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的活力,借着产业转移的机会,河北各地区通过直接承接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的转移,奠定产业转型升级的物质基础;通过与京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为河北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资金、人才支持。同时,河北还将从商贸物流等服务领域着手,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发展水平。所以,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的背景下,协同发展对河北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将对河北经济社会持久、稳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此外,河北各地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时还要对自身优势与限制有一个清醒、客观、全面的认识。科学布局,量力而行,结合实际,避免盲从,争取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的合作项目。

河北长期依赖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雾霾的侵袭。自环保部启动空气质量监测以来,几乎每次数据,河北都有一半左右的地市“榜上有名”。雾霾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河北省政府也下决心采取调查污染源、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环境检查力度等措施治理空气污染,力争尽快摘掉“污染大省”的帽子。由于河北与北京、天津处于工业化的不同时期,治理污染不能仅靠河北的力量。而且空气污染本身就具有跨区域的特点,谁也不能置身事外,北京、天津必须与河北携手治理,建立跨区域的联防联控机制和生态补偿协调机制。所以,从治理污染的角度看,京津冀也必须走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4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建立横向与纵向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区域协调机制;建立税收分享、成本分摊、生态补偿等多种协调机制;建立横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投融资体制创新、共同发展基金等。

其次,形成区域性统一市场是根本。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条块分割的碎片化市场走向立体统一的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壁垒,让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合理流动。

最后,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战略支撑。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结合推动京津冀均衡发展的现实需求,缩小河北在各个方面同北京和天津的差距。深入推进公共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服务等发展,建立健全全民参与机制,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京津冀各类人才要素的流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

5 结语

由此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三方都有各自的强烈需求而依靠自身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提出的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大战略构想,其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京津冀三地要走出对协同发展的思想认识误区和行动误区,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把京津冀打造成利益相关、发展相融的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

要】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为人类供了各种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活必要条件和物质保障。社会经济和科学技在近一百年来发展快速,在发展的进程中在对各地理环境中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大,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以前的环境已有很大的不同,有质上的区别,本文结合地理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现状概述,对我国环境分问进行分析,探究了地理环境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引言

地理环境,为人类供了各种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曾经人类自认是最高级的动物,是上帝的选民,在征服自然界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中,社会经济和科学技在近一百年来发展快速,在发展的进程中,各地理环境中对自然的干扰越来越大,大肆利用自然资源,不仅如此,人类自身的生产活动却也在不停的损害大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但随着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引发的自然灾害便是对人类最大最严厉的警告。人类社会经济要发展,社会进程不断向前,如何清醒地认识到地理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将有利于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发展的相关,保持人类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可持续性。

1.地里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

在全球在认识到世界环境的问题的重要,主动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在70年代联合国在斯德哥欠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上通过“人类环境宣言”时才真正的开始,并正面面对环境问题。在1971年发生美元危机,之后到1974年,因政治与军事的对抗纠分,社会经济征和商业贸易的停滞而又一次被战斗忽略。

到了80年代,萨哈拉荒漠化严重,世界气候这时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

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及不少热带雨林逐渐减少,“臭氧”出现破洞并有扩大的趋向。当人类再次感觉到气候的这种异常,感受到环境的劣化,环境问题重新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环境问题成了1989年44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心议题。随着90年代的“国际减灾十年计划”和“全球变化计划”、“持续发展”等的实施,以及“地球首脑”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进了于协调环境问题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深度。

2.世界地理环境的现状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与以前的环境已有很大的不同,有质上的区别,之前在50—60年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常有局部性,如“伦敦烟雾”类似这样的环境污染只发生在某一区域,在一定程度,利用专门的技术手段是可以治理发生在某一区域的环境污染问且费用并不高,地区都能够承担。面当今,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某一区某一个国家的问题,已发展成了全球性的问题,影响着国际政治、和平安全、经济发展等,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向度面广,涉及到了地球表层的四大圈层,既有一定的全球性又叠加着区域性;第二,影响面宽,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还对人类自身有着生存的威胁,环境问题集合了科技、文化、社会、经济、政治和权益等一系列问题纠结在一起;第三,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由漠视到深入了解,超出了一般性的认识。

过去的一、二百年工业化以来所积累的影响导致了环境问题发生恶变,发达国家因大力开展工业化建设,经济的发展程度上对环境损害更大,靠成环境损害的主要责任在发达国家,更应该承担其带来的环境义务,发展中国自身的经济水平较低,也相当贫困,由其造成的损害并造成的恶性循环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为发展中国家减轻灾害,保护环境提供更好的出路。

3.我国环境问题分析

人类过度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相当严重,甚至在某一区域的发展已威胁到了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问题已是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更成了世界研究的一个重大领域。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各个国家都存在,尤其是不加以控制管理的国家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已十分严重,同时我国也存在的环境破坏、污染等较为严重的问题,环境污染和破坏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环境的保护,推进绿色化发展战略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国民对环境的认识也逐渐重视,今年上半年,全国的主要污染物大幅下降,据环保组织部对2015年上半年各省区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核算结果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1138.3万吨,同比下降了2.9%;其它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均有降低,其中就氮氧化物一项,排放总量同比下降9.9%,降幅最大,可见我国对环境的管控已高度重视,并加强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修复机制,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总投入,目前来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环境问题在我国相当严重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经济、人文社会等因素,也有自身地理因素的原因,且我国国情有着特殊性。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经济方面的因素和人文会社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放,生产力刺激了国经的增长速度,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进一步增大。这种情况下更是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增加了各行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由于国民经济正处于向集约型的转型时期,社会上更多的只是关注经济的增长速度,却略了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的控制和及时治理,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增长迅猛。

环境的问题最明显的原因便是人文社会原因了,从我国的环境问题看这是主因。我国人口众多,环境资源压力大,人口过多是我国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再加上国民的环保意识谈薄,环境道德较弱给国家的环境问题的控制带来了阻力,如何处理好环境问题和社会发展的问题可谓任道重远。

4.地理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地理环境在一定程上既能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只有针对地里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把握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才能从整个大局上把握好经济的发展方向。我国开始提出绿色发展,推动产业的转型和实现产业结构化。

4.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理念是科学协调环境和经济,环境与经济既能互相促进发展,也能互相制约,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我国的经济才能从整体上连续平稳地发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以建立安全有效的生态平衡秩序并加以控制。

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成熟的,经过长时间的探讨和研究,可持续发展在世界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人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关注着所处的生产环境和自然资源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进地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经济的发展才不会竭泽而渔。

4.2区域资源环境影响经济发展

地理资源环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由于每个区域地理位置的不同资源环境的差异性非常明显,相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区域所呈现的生物特性也是不同的。在不同区域所有的矿产储备量也是不尽相同的,很多的植物在不同地区所盛产也会有不同的种类,这些将影响着地区的生产和经济建设。

如果资源环境遭到破坏并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才会引起环境上的变化,这种破坏发生后是很难在短时间内修复过来,有的甚至是无法恢复的,地理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经过叠加和累积,生态将不平衡,将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自然灾难。

资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基础稳定,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长久生存。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只有自然环境好了,资源才能更丰富,人类才能再开发和利用进而创造价值。因此社会经济系统的存在依赖于良好的资源环境。

经济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受到资源环境的制约,环境资源的储备是有限的,如果过量开发和利用经济将无法进一步发展,环境的承受量就决定了经济的发展程度。在这基础之上,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和度上改变资源环境的状态,经济的发展是以消耗资源环境基础的。如果开发利用过大,经济的发展过快造成资源环境的自我调整和自我恢复的程度跟不上,地理环境自我净化功能减弱或退化,生态系统将会质量下降。在这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环境有决定性的作用。主导环境变化趋势,调整经济发展的脚步将对整个资源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重在的影响。

4.3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有高度的发展和低度发展,低度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生态的破坏和损耗较小,经济的低速发展会对生态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高度发展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环境破坏和过度消耗资源,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能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自然资源及环境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因素有:一是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制度的不完善就不能很好地促进人们的积极性,只有建立健全地理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社会人们对环保的意识及做好自身的行为规范。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还非常低,主要是缺乏对环境保护及治理的动力,当地政府的监督机构的监管并不到位,也不够主动,具有滞后性,常常是事后才进行追责,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也很难挽回。导致了环境与经济的发展互相制约严重。二是缺乏资源环境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是有针对性地为充分利用好环境资源管理及资金等的管理。由于机制的不健全,难以做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三是,政府相关制度缺乏,没有完善的区域资源补偿制度,在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后对于区域的资源环境资源补偿很难到位。这些制度和机制的不完善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完善环保监督机制至关重要,将一些重大的建设项目列入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范围,进行有效的督查和服务,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到各项管理活动中去。再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制机制及建立健全地方环境政策性保障和激励机制,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有效整合利用资源构建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第二产业,修复自然环境,发展生态型的居住环境。建立生态保护责任体系,权责分明,制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宏观调控与微观整治相结合,促进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类生存赖以地理环境提供的各种物质,是人类生存的物质保证基础,是促进社会发展进程首要条件。地区性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其对社会发展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5.1地理环境促进人类文化起源

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实践的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就是文化。地理环境对文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尼罗河流域的古埃级文化,幼发拉底河流域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代中国文化,印度治流域的古印印文化,这些处在纬度较低的温带和亚热带志区,气候温暖,有大河流经而过,有肥沃的农田十分有利灌溉农业。河流流域对人类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如由于田地的形成需要测量产生了古代几何测量学,为了从事农业的生产,预测天气的变化于是产生了天文学等。一种文化的出现和更新是经过很漫长的时期慢慢发展的,地理环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地理环境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形成如此形成了许多的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在流经的平原地区水草往往丰美,要属温带地区内则是游牧部落迁移定居地。随着不断地迁移、同化、异化,慢慢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语言、共同地域、经同的经济生活,众多的民族都有很强的地方民族色彩。

地理环境与军事政治的有重要的影响,如日本人多地少,资源缺乏,日本同一系列的战争都有紧密的联系。生产力与原料的来源及销售就是一个尖锐的矛盾问题是日本这样一个小而贫瘠的国家要发展起来的主要问题,资本主义国家,一般出现这种情况首当其冲的便是掠夺和扩张。当今日本的一个经济大国,但是其地理环境始终是制约其经济发民的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的增长,环境资源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日本只得加深经济对外国的依赖。日本岛国的地理位置对其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5.2地理环境对生产活动的影响作用

人类生存和开展生产活动需要利用自然环境的物质,自然环境的物质保证了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同时也有制约性和反作用性。不同自然要素的组合给了人类不同的生活资源基础。如发展工业必须在铁、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农业必需要在水、热、光、土壤等条件组合比较佳的地方。

资源条件好的区域人类生产活的也会发生得较早,经济发展较其他地区也较快,人类生产活动的程度受自然环境以其提供的资源数量和质量影响。如古埃及是历中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国家,河水的定期泛滥灌溉了千万位于尼罗河流域的农田,人民可在农田上耕种,长期与自然环境作斗争,改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的地域性特点决定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分工类别。在早期自然条件的优劣,自然资源丰富与贫乏,直接影响劳动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由各种自然环境情况决定,如种植业适合平原地区,树林适合山区,一般钢铁基地适合在煤铁集中的地方。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的进行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配是密不可分的,如地理环境对生产力的发展影响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建国初期我国境内一些少数民族仍停留在原始社会或奴隶社会。

5.3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作用是随着时展而变化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每个发展的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是不同,它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化,是自然与人之间复杂关系而形成的。其原因主要取决于在各形式的物质需求和社会制度的发展水平下,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对自然界所进行的改造、控制和利用的能力表现。因此在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也不可忽视地理环境所产生的作用。

尽管人类与自然展开的特质转化方式和规模逐步精细化、规模化,更多地是利用高科技的方式进行,并在众多的区域建立了人类社会生态的系统,自然对人类社会的各项活动有促进作同也有会制约性和反作用。如不加以保护盲目开发和滥用,继续破坏和污染环境,将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

综上所述,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是重大的,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自然环境对人会社会的形成有着促进的作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各方面发展明显快于地理环境的自然资源变化,社会是主体,地理环境是被动的客体。目前人类科技已相当发达,利用科学技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改变环境,把地理环境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动因素。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越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就越强,地理环境的破坏程度制约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

地理环境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是有限的,能留给我们及后代的利用空间并不大,需要调整的时间是漫长的,因此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实现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协调好一个人与地理环境互相和谐、良性的、循环的人类生态环境,这才能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林其屏著.全球化与环境问题[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2]陈静生等著.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M].商务印书馆,2001

[3]朱步楼.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环境公平问题探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5(06)

[4]彭鲜红.地理环境与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7(01)

[5]蒋圣斐.生态生产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6]陈静生等著.人类-环境系统及其可持续性[M].商务印书馆,2001

第5篇

关键词: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过错责任,损害行为,损害事实

伴随着近代工业的革命性发展,环境资源的破坏现象尤为突显,而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更是遭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情况,环境法律责任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问题应运而生。在民事法律的责任领域,环境法律责任因为其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性而与传统的法律责任理论存在者巨大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性质。我们在研究这些表征的同时发展性地架构起了一种具有环境法律特色的民事责任构件体系,取得了本质上的进步。

一、环境民事责任概念的由来及其涵义

探究环境民事法律责任,首先让我们从法律责任入手。法理学意义上的法律责任,其含义有两层,一种是与法律义务同义,比如每个公民都有遵守法律的责任,人民法院有责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等等;另一种是指违法者对于自己实施的违法行为必须承担的某种带有强制性的法律上的责任。这种法律责任是同违法行为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凡是进行了违法行为的人,都必须对于国家和受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1 \* GB3 ①民法意义上的法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违反法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以民事义务为前提,只是当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时才产生民事责任。显然,这种责任属于我们前述法理意义上的法律责任之第二种情形。即它是以行为的违法性为必要前提的。民事责任的目的不仅在于是对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的制裁,更重要的是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和被害人的损失。 = 2 \* GB3 ②传统的德国民法理论对民事责任构成持四要件说,即损害事实、过错、因果关系及违法行为。而完全的套用民法理论来适用于环境法明显有失偏颇。而这种区别主要是由于环境侵权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特殊性的原因所致。

综合上面的论述,传统理论的民事责任与环境民事责任构成存在着质的区别。我们所指的环境民事责任是指环境法律主体因为侵害了当事人的环境权益,构成环境污染所应负担的民事责任。

二、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特点

传统德国民法理论认为民事责任的启动须具备四个要件,大陆民法秉承这一观点。这直接影响到环境法领域,那么下面我们就从这四要件入手来系统阐述一下环境民事责任的特点:

㈠无过错责任

我们知道,民法理论认定的行为人实施侵害的责任要件之一就是须有过错存在,这一点可从《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考证得出。也就是说,当致害者具备了其他三个要件,而缺乏行为时的主观过错要件,那么即使损害结果已经存在,也毋须承担民事责任,而只有当行为人具备行为过错满足四个要件才会启动责任机制。所以,传统民事责任是过错责任原则。

然而,伴随着大量环境公害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例如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等骇人听闻的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把是否存在过错作为归责要件之一,在环境危害行为中是有待商榷的。这一点最早可追溯至十九世纪末的工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因为伴随着工业革命后机器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事故带给人们的危害是巨大的,它逐渐呈现出的是一种群体性和社会性。这种客观事实使人们认识到,继续拘守传统的过错原则,不仅个人的财产和人身损害无法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偿,而且会导致因社会生产环节的中断不能恢复而带来的高度社会化生产秩序的瘫痪,甚至放纵现代科学技术给社会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生存带来某些危害的因素。也正因为如此,无过错责任最早规定于工业发展较为发达的国家也不足为奇。而各国又根据各自的不同发展特点,选择了无过错原则的单一适用与混同适用的不同做法。例如,德国和日本就是采取某些领域的严格责任,而并未将之推及整个环境污染损害责任领域。日本《大气污染控制法》第四章“损害赔偿”第二十五条第一款指定:“工厂或企业由于企业活动而排放……造成生命或健康的损害,该工厂或企业应对损害负赔偿责任。”其在《水质污染防治法》中也作了类似的规定。而日本采取的严格责任原则目前就限于这两个领域当中。但值得注意的是,采取两种责任适用模式的国家,均将注意义务的严格化作为了判断过失的前提,企业从造址到规避措施的设置均属于考虑其是否存在过失的范围。也许在考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者利弊之时我们确实难以做出割舍,那么在采取了一种折中的做法之后再以这种严格注意义务的方法加以限制也不失为

一种比较科学的作法。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发达国家的治理成果中窥豹一斑。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情形,就是以中国和法国为代表的单一归责原则的适用。法国的这一原则的确立最早来源于《法国法典》第一千三百八十四条的原则性规定,后来推广到处理与技术发展有关的危害。而我国的严格责任则是来源于《民法通则》的规定,《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三款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环境法中的体现见于《环境保护法》的第四十一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这里既没有“违反本法规定”,也没有“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可见,公害民事赔偿责任并不以违法性和过错为必要条件。

无过错责任原则表明,它比过错责任原则适用范围更宽,更为严格。那么之所以在环境污染公害中适用这一原则是有其现实原因的。一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工业污染及危害,造成人类健康、财产的极大损失和危害。这一点前已论及此不赘述。另一点就是在环境污染公害中的受害一方一般为较弱势的群体,要他们来举证致害方是否存在主观上的过错显得有失公平,正因为如此,我们选择了严格的责任机制来制约致害主体,以达成利益平衡。

但是我们仍需注意的是,利益的衡平机制对于一方过于严格,走向极端,就会失去公平,于是便产生了关于绝对严格责任与相对严格责任问题的提出。无疑相对严格责任更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由此我们提出免责条款在环境民事责任机制当中的适用。免责也就是指损害完全是由于加害人意志或能力之外的原因造成的,则行为人不承担赔偿责任。免责条款的实际应用显得更为关键,它对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和审判机关提高办案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青岛市某化工厂遭雷击造成大量氯气外溢,诱发王某支气管哮喘一案中, = 3 \* GB3 ③调查该工厂是否在贮存氯气的罐子周围安装避雷装置,从而确定是否真的属于不可抗力,即完全是由于加害人以外的原因,就成为该案件审理的关键。由此可见,免责条款在环境公害事件中的适用是十分谨慎的,也就是说在利益平衡机制中保护的重心仍然在受害者一方。

㈡环境民事损害行为的不具违法性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一般侵权行为具有违法性或违反社会道德性。而环境侵权行为,则往往没有违反社会公共秩序的性质,如我们允许企业在一定浓度和数量范围之内将污染物排入环境,排污者只要依照该排污标准排放就被认定为是合法的;又如,企业在现有生产技术水平下排放多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附随的产物,因为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与经济利益相协调为国家所认可,也是具有一定合法性的。如果我们采取行为违法性的必要要件,那么对于大量的企业为追求生产效益而排放的致使公众遭受损害的案

件,就都无权提起诉讼,那么法律天平必然失衡。

㈢环境污染的损害事实

传统民法理论保护对象仅限于人身和财产,这对于环境法律责任的适用明显范围过窄。这里就需要引入环境权的理论。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被各国普遍认可,它是基于对环境开发利用、知情、参与以及环境损害请求权为内容的法律权利。 = 4 \* GB3 ④引入环境权的概念,使我们对环境损害事实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即它不仅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更包括对于环境权益的损害。

1、人身损害。指与人的人格、身份密切联系的合法权益所受的损害。环境污染所造成的人身伤害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公民的人身健康权和生命权受到侵害而造成的身体伤害和死亡。另一方面则是精神损害,指公民的精神、心理受到侵害而产生的恐惧、悲伤、怨愤、绝望等精神痛苦。

2、财产损害。指环境污染造成的他人财产物的减少或毁损。这既包括当事人的现有财产的损失,也包括当事人期得利益的损失。

3、环境权利的损害。环境开发利用权按照其权利利益保护角度的不同,可分为环境私权与环境公权。

(1)环境私权的侵害。这种侵权主要是指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私权性质较强的权利的侵害。例如,因大气污染而使居民无法打开窗户,不能在室外晒衣服、散步、乘凉等。又如,噪声使人心情烦闷,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学习和思考,更得不到良好的休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生活环境损害最为典型而又具体的是采光和通风受到阻碍,并最终导致了阻光权、通风权这些具体权利的出现。日本最高法院在1972年的一个判例中,确认日照、通风是为法律所保护的生活权益。美国在1982年的普拉赫诉马里蒂案例中首次承认了阳光权。

(2)环境公权的侵害。环境开发利用公权指包括清洁水权、清洁空气权、享有自然权、历史性环境权等“公共性”、“公益性”较高,支配“公共的空间意识”,公权性质较强的权利。例如,森林系统的生态功能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涵养水分、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阻挡噪音、提供各种木材产品等等。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中任何一部分受到损害,都会造成生态系统的损害。从这种意义上说,森林破坏的损失是多方面的。可能导致水土流失;气候干旱;山洪爆发;珍贵物种的减少等等。

㈣环境损害事实与环境损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指环境侵害行为与环境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的一定逻辑联系。传统民法理论基于一般侵害行为的一时性以及可确定性,适用一般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而在环境侵害行为中,由于其具有行为的持续性、不确定性的特点,导致传统因果关系的适用不利,于是各国采用了为各界普遍认同的推定因果关系说。

众所周知,环境中的污染物是透过广大空间,经过长久的时间,互相渗透、结合,通过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复杂变化,逐渐对人体产生损害并扩大的。其所造成的损害是持续不断的,而且它引起的疾病往往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例如日本的水俣病,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证。这也正是我们在环境污染损害纠纷中引入推定因果关系的关键所在。

目前各国主要采取的推定因果关系有盖然性因果关系说,疫学因果说,间接反证说等等。以下我们主要介绍一下疫学因果说。这一学说主要是指调查人群中已经发生的某种疾病,追溯过去有无可能的共同病因和发病性质,从而确定环境污染危害与疾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概率。调查时将对象分为两组。一组受某物质一定浓度的影响,另一组不受该物质的影响,或所受物质影响的浓度小于接触组若干倍,然后观察两组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变化并进行比较。前提是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生活条件、工作情况等方面均基本相似。 = 5 \* GB3 ⑤

三、环境民事责任的发展

㈠民事责任主体范围的扩大

现行立法规定的“污染者治理”原则和环境法学理论中对“污染者负担”原则中的“污染者”的理解只是界定在直接排污者的范围内。如依然恪守这一界定,可能会导致两种不利结果。一是将区域(集中)控制原则和制度所要求的环境保护公共费用的全社会分担置于无理无据的状态,环境保护产业化中公共设施经营专门化和个体设备的社会化经营以及公共设施收费(如城市污水处理费、垃圾处理费等)就不能得到法理依据的支持和支撑。二是这一界定强调直接排污者实际也是强调“末端控制”,将环境保护责任施加于“末端”,施加于污染物的处理、处置,这样就不利于预防优先原则和“源头控制”原则的确立和实施,不利于“清洁生产”战略的展开,就难以把污染控制延伸到对原料、技术、工艺等生产环节,也难以扩张到消费环节的控制。

㈡民事责任承担条件严厉化

在对民事责任承担条件(形式)的现行理解和规定中,都是限于责任的直接履行这一条件。按这一限制性条件,集中控制就不能得以施行,环保产业化也不能推进。因此,在责任承担方式上,在要求排污者直接履行的同时,也应将代履行作为承担条件,企业将污水排入城市或区域污水处理设施并由其处理,便是代履行。城镇居民缴纳污水处置费、垃圾处置费等,亦可理解为责任的代履行。

㈢ 拓宽民事责任承担范围

按照现行规定和理解,环境保护民事责任的范围多为治理要求,或是赔偿当事人的损失,也只及于处理、处置技术与设施。也就是说,责任范围的界定也受着“末端控制”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原则更新时,亦应对责任范围进行调查,从以治理为基础或以“末端控制”指导下的防治结合为基础拓展为以“源头控制”指导下的防治结合,增加、增大污染者加以预防责任,强化预防要求。

结语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无论是从构成上还是救济途径上看都呈现出了其鲜明的个性特点,这不仅要求我们在传统民法理论上的突破,更要求我们有制度本身的创新。这为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不仅是在理论上的,更重要的是在环境民事侵害纠纷的具体解决实践中的。我们还需要更深入探讨环境民事责任构成的特点,从而提出更切合环境保护自身特色的理论以达到环境权益与经济利益的最终平衡。

注释: 

    ①《法理学》 孙国华 朱景文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第388页。

②《环境资源法教程》 蔡守秋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540页。

③《公害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 陈汉光 丁芙蓉著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年版 第52页。

第6篇

[关键词]人口素质 经济发展 主成分分析法 实证分析SPSS软件

一、引言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就业人口素质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立足于对就业人口素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得出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因此,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过程的同时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社会进入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提升人口素质的良性循环中。

二、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大方向。

第一,对人口素质定量分析的研究。屈云龙和许燕(2010)在借鉴“人口素质指数”(PQLI)三大指标的基础上,将人口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三大方面,并在每个方面中给出了具体的统计指标。然后用主成因分析法计算和分析了江苏省的人口素质,结果发现各省辖市人口素质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肖周燕(2007)将人口素质分为身体素质水平、文化素质水平、劳动技能素质水平和道德素质水平四个方面,并确定了各个方面的具体指标。在此基础上,用AHP(层次分析法)评价人口素质水平。张强和钱建明(1993)选用标准化总死亡率、婴儿死亡率、12岁以上人口的识字率及人均工农业总产值四个指标,用多维标度法评价了我国10个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钱金平(2001)选取了平均寿命、维尔威克指数、智商、非残疾比重,6岁及以上人员大学、中学、非文盲比重等7个指标及其权值分配方案,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综合定量评价了人口素质。张强,张霜红,钱建明和张菊英(2003)选取了出生时预期寿命、人均工农业产值、婴儿死亡率、生育率、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等5个指标,利用灰关联聚类法对我国14个主要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和评价,并探讨了此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第二,对人口素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沈百福和杜晓利从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各级教育的人口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考查了人口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张邦辉,谭伟和邓淼从人力资本角度,运用人均受教育年限法度量了中国各地区不同年份的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并用聚类和线性回归法分析了近20多年来中国各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宋光辉[通过关注研究教育与经济增长作用的重要文献,发现对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重视阶段,70年代的争论和置疑阶段,80年代的理性回归阶段和90年代以来的重拾信心阶段。程前昌依据1994年~2006年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的统计资料,选取人均GDP和接受过不同教育程度的人口比重作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的衡量指标,对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文化素质进行相关分析。黄春燕运用SPSS软件对人口素质指数EDI和GDP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求得GDP增长的预测模型。

三、我国人口素质的实证分析

1.人口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本文中,笔者把人口素质划分为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素质三个方面,在每个方面中,选取了具体的统计指标,最终构建了我国人口素质的综合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1)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最基本方面,它严重影响着其他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在对人口身体素质的衡量中,笔者选取了婴儿死亡率(‰)(x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x2)、劳动年龄人口比例(%)(x3)、传染病发病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1/10万)(x4)、患病死亡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死率)(%)(x5)这五个指标构建了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这5个指标的数据都来自于《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文化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笔者选取了大学毛入学率(%)(x6)、未上过小学的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x7)、每十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x8)和人均受教育年限(x9)这四个具体指标来综合评价人口文化素质。其中,x6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x7和x8的具体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x9的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口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而得。

(3)劳动技能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劳动技能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国家生产效率的高低,严重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本文选取了每千人从事研究与发展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单位:万人年)(x10)、每万人专利批准申请量(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x11)和从业中大中专及以上人口比例(%)(x12)来综合评价我国的劳动技能素质水平。其中,x10和x11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x12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2.我国人口素质水平的主成分分析。本文选取的一些数据不是比率数据,首先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对标准化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过KMO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得到,KMO为0.62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为386.465,自由度为66,p值为0.000,这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1所示。在此,根据以下两个标准提取公共因子:第一,特征值大于1;第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10.705,远大于1,且它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212%,大于80%的标准。据此,可以认为第一个公共因子基本描述了所有变量的变化,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为1个。

表2为因子载荷矩阵,它能够说明提取的公共因子在各变量上的载荷。从表中可以看出,提取的公共因子对所有变量都有载荷,且载荷绝对值大多数都大于0.9,这说明提取的主成分从各个方面综合衡量了我国的人口素质,代表了我国的人口素质状况,因此将提取的主成分命名为“人口素质综合因子”。

因为提取的主成分只有一个,所以这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就是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四、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本文中,选取人均GDP(y1)、货币供给量(y2)、中国历年人均收入水平(美元)(y3)、财政收入(万元)(y4)、进出口差额(亿美元)(y5)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y6)来综合衡量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中,y1、y2、y4、y5和y6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y3的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统计年鉴》。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

首先用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接着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过KMO与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得到,KMO为0.659,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值为260.088,自由度为15,p值为0.000,这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运用SPSS17.0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为标准提取公共因子。得到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为5.784,远大于1,且它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407%。据此,可以认为第一个公共因子基本描述了所有变量的变化,因此提取的公共因子为1个。

从表5的因子载荷矩阵中可以看出,提取的公共因子对所有变量都有载荷,且在六个变量上的载荷值都大于0.9,这说明提取的主成分综合反映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将提取的主成分命名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

注:Zscore(人均GDP)表示人均GDP的标准化值,其余类似。

同样,因为提取的主成分只有一个,所以这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就是综合得分,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五、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实证分析

现在分析我国人口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对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中,我们都分别提取了一个主成分,且这个主成分综合评价了我国的人口素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在这里用“人口素质综合因子”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来代表我国的人口素质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作出人口素质水平综合因子得分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得分的走势图,发现二者都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运用SPSS17.0对人口素质综合因子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的Pearson系数为0.956,双侧显著性水平为0.000,在时通过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知,二者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做出人口素质综合因子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的散点图,如图3所示。从图上可以看出,二者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要对它们作线性回归分析。为了简便起见,用ECOD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用PQL表示人口素质综合因子。设二者的回归方程为

用EVIEWS6.0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二者的回归方程式为

Std. (0.0888) (0.0853)

在此回归方程中,, ,这说明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较好,此回归模型是可信的。

通过分析以上回归模型可以得知,我国人口素质水平对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人口素质综合因子每增加一个单位,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因子增加0.9557个单位。因此,我国应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人口素质又由身体素质、文化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构成,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为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以下几条政策建议。

1.身体素质方面。身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国家医疗水平,二是加强国民体育锻炼。因此政府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在医疗方面积极鼓励新药研发,改革医院现存的各种弊制,让人民群众都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在国民体育锻炼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居民区体育设施的投资建设,深入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提升国民整体身体素质为最终目的。

2.文化素质方面。文化素质的提高依赖于教育的继续深入扩展,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坚持中国教育的扩展政策,促进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重视教育分配问题,一是合理调整三级教育投入比,二是缩小城乡、地区、群体之间的受教育程度差距,重点在于调整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教育政策的偏向。

3.劳动技能素质方面。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受高程度教育者的产出提高。因此,政府应该用政策鼓励科研活动,在科研环境方面,支持学者潜心钻研学术,调整科研经费分配体制,着重培养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在科研体制方面,引入以支持人为主的科研支持方式,为科研者特别是青年科研者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同时逐步完善《专利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

参考文献:

[1]屈云龙,许燕.主成分分析法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6-61

[2]肖周燕.AHP法在人口素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人口,2007(1):7-10

[3]张强,钱建明.用多维标度法评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J].中国卫生统计,1993(6):1-4

[4]钱金平.人口素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1(3):66-69

[5]张强,张霜红,钱建明,张菊英.用灰关联聚类法评价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素质[J].现代预防医学,2003(5)

[6]沈百福,杜晓利.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1):57-62

[7]张邦辉,谭伟,邓淼.从人力资本角度看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区域收入差异的影响[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30(3):126-129

[8]宋光辉.关于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简要述评[J].人口与经济,2005(6):61-65

[9]程前昌.人口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互动关系[J].资源环境与发展,2009(1):15-21

第7篇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各类风险增多。我国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性问题突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已成社会共识。

一、实体经济的内涵

对实体经济最为普遍的解释,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物质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指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等,精神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指教育、文化、信息、艺术、体育等。概括而言,实体经济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除金融业之外的其他产业。

笔者认为,经济活动中非“以钱生钱”的活动都属实体经济的范畴。实体经济是以成本和技术等支撑的价格体系,也就是说,价格是围绕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上下波动。实体经济真正创造社会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国综合国力的物质来源和国民经济的立身之本。

实体经济以制造业为核心。制造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在国家长期繁荣中起关键作用。制造业创造大量工作岗位,通过制造产品为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保障,通过技术突破为经济增长和国家竞争力奠定基础,通过技术扩散促进其他产业发展,通过吸引投资和出口为国家带来财富。世界发达国家重振实体经济的战略大都是以重振制造业为载体。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形势

(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抢占“先行”制高点

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普遍意识到,通过“再工业化”实现实体经济的转型与复苏是应对金融危机和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欧美等发达国家力图促进传统工业部门转型升级、推动新兴工业部门快速成长,尤其是大力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重新获得实体经济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一系列战略规划与政策法规,将“再工业化”付诸实践,开启了重振实体经济的历程。比如,美国出台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先进制造业伙伴(AMP)计划》,并提出将“美国制造”作为美国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之一。欧盟推出《欧盟2020战略》等。拥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研发能力强,市场机制更加完善,在有力政策的推动下,其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将加快凸显,也更容易在一些新兴关键领域形成技术、标准、专利、知识产权等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并继续限制高技术出口。这些都无疑会增加我国制造业赶超发展的难度。

(二)“制造业回流”现象初现,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复杂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跨国公司在综合考量成本、供应链安全、市场空间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据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由于美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的日益显现,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新趋势预计将在未来五年迅猛发展。国内专家学者对此观点莫衷一是,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些跨国公司已开始将制造业投资和生产能力从海外向美国本土转移,这其中包括通用电气、波音公司以及NCR等知名跨国公司。无论回流的速度与规模如何,基本可以预见,回流到美国的以高端制造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回流短期内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不会有明显影响,但长期影响不可忽视。这种影响一方面表现在“面”上,是直接的外商投资的减少和跨国公司在华出口的减少,一方面表现在“里”上,是跨国公司高技术外溢的减缓,进而对我国产业升级推动性的减弱。

(三)低成本竞争优势逐步削弱,“增长极限”亟待预先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低成本优势,迅速发展成为低成本制造的世界领先者。低成本优势既体现在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的成本低,也包括由后发国家地位所决定的易于利用的技术成本低。但未来几年,随着土地、能源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必将难以长期维系,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使低成本支撑的比较优势正在加速弱化,我国周边新兴市场正基于成本更低等优势吸引发达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转移的事实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趋势,低成本竞争优势的逐步削弱是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我国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劳动力成本和易于利用的技术不复存在,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增长极限”的高发风险,亟需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摆脱低加工度、低附加值的发展模式。

(四)资源环境约束明显,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对资源能源的需求较大。“十一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幅下降,但工业能源消耗总量逐年增加,2010年达到24亿吨标煤左右,年均增长约8.1%。虽然,几乎任何国家的工业化都经历过粗放式增长的阶段,但时至今日,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已经完结,我国仍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工业发展显然面临更大的资源能源与生态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的形势下,加快发展绿色工业,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形成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的工业发展模式已是必然选择。

(五)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环境恶化

有专家称,当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长期波动和低速增长时期,这个时期可能延续5-10年。目前,世界经济复苏虽然在一些国家好于预期,但欧元区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总体而言仍步履蹒跚。一方面,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我国外部需求增长的压力较大,2012年1月,国内出口总量出现了自2009年12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另一方面,欧美经济复苏要靠出口带动,因此必然会对人民币升值加大施压力度,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增多,企业海外维权成本加大,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使得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也在增加,出口企业经营困难,外贸整体形势依旧严峻。

三、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需要重视处理几个关系

发展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必须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在此基础上,需要重视处理几个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是指在货币、证券、股票、衍生证券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相对脱离实体经济的一种经济活动。在现代经济中,主要指金融业。虚拟经济产生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基础。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因此,在当代经济社会,很多资本倾向于流向虚拟经济。当下,要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政策,引导资本的流向。同时,要发挥虚拟经济的推动作用,并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防范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

(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

很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为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制造业的发展提升使得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进而提高收入水平,消费业才会随之扩大。也就是说,只有制造业的发展提升才能催生出发达的服务业,服务业的加快发展为制造业提供和保障。简单地增加服务业投资无法持续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因此,壮大服务业的同时,必须加快推进制造业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高。

(三)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系

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认为是当前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我们必须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不等于完全新生的产业,大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依赖于传统产业所形成的技术积累、制造能力、产业组织等基础支撑。同时,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迫切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牵引和带动。因此,要通过促进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高技术化来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第8篇

一、概述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简称HBM,表示一定范围内所有劳动能力人口数量的总和。也可以将其定义为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人数总和。通过经济学和人本思想的引导,组织内部的员工利用培训、选择或招聘等形式满足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中对人力的需求,保证内部员工可以完成事业单位任务,符合事业单位长期发展需求。按照模块管理,学术界将人力资源划分为劳动力管理、培训与开放、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配置、薪酬福利管理等模块。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能够优化员工结构,实现员工安置合理。事业单位通常利用管理培训和招聘考试等形式提升工作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潜能,促进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实现,给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是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中,为了满足人力资源管理发展,采用数学模型、经济计量和会计等方法,对事业单位进行的综合性经济进行分析。由于此种经济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所以可以直接服务于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经济分析时,不仅可以对现在事业单位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还可以对事业单位未来人力经济活动进行规划。因此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结果对事业单位具有很大作用,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

二、新形式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在新形式下,事业单位发展方向发生了明显变化,很多事业单位以科技创新为主,建立、完善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增加了事业单位凝聚力,促进了事业单位的发展。现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呈现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一)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很多事业单位开始将人力资源管理向集成管理发展。简而言之,就是将集成思想应用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给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动力,实现事业单位长期发展目标,有利于事业单位在发展中的优势互补,放大事业单位管理手段,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事业单位的协调发展。

(二)管理对象发生了明显变化

新经济时代着重于知识利用,很多知识价值已经超过了资本价值产生的作用,成为影响事业单位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知识形式的不断变化,知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的主要手段,管理对象已经开始向无形生产要素发展。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完善,推动事业单位向长远的方向发展。

(三)分配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新经济时代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开始由传统的分配模式向按劳分配转变,将事业单位贡献实现了划分。知识就是财富,只有不断积累知识,才能给事业单位发展提供无穷的力量,进而将知识力量转化为劳动产品。按劳分配资源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广泛应用到很多事业单位中,成为单位进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薪资分配的相对公平,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战略模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力量的进步,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也要站在长远的方向对事业单位发展进行定位,同时科学合理的规划事业单位发展方向杠杆。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竞争力度越来越严重,要想在此种状况下发展,就必须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市场需求、自身条件和经济技术等方面综合制定发展方向,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迎接新挑战。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发展跟不上科技水平

很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都是在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经济比较重视,但是由于经济发展较迅速,导致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脱节,给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不符合科技进展,经济管理的方式不完善。导致事业单位在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受到很大阻力,影响了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提升,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展。

(二)管理人力能力不足

员工是影响事业单位管理的直接因素。经过对事业单位的实际状态分析发现,很多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管理员工的思想都比较保守,职业素养不高,进取心不强等问题,而且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员工都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经济的作用,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员工培训。由于很多事业单位管理员工自身水平非常低下,专业管理知识十分落后,对新职员进行培训时出现的问题较多,导致新职员很难理解并掌握工作内容。而且很多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都流于形式,敷衍的进行一些培训相关的内容,导致员工在思想认识和对职业工作理解上较模糊,影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第二,招聘面试。招聘面试是各个事业单位在发展中必须进行的工作。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者不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在面试中对事业单位工作内容介绍较为模糊,导致很多应聘员工都不能正确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单位或适合单位设置的岗位。第三,员工调动。由于工作内容、环境、工作性质等方面的变化,事业单位员工调动经常发生。如果事业单位管理员工管理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事业单位员工调动中出现问题。如果不能合理调动,就会让员工产生不满情绪,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进展。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利用人力资源经济进行人力资源相关工作时,经常存在管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常呈现出:临时性、被动性和片面性特点。一旦事业单位管理存在问题,人力资源就是主挡箭牌。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不能发挥出员工的潜能,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事业单位应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意义

(一)招聘员工面试

由于事业单位长期运行机制的影响,事业单位进行面试和招聘员工前必须制定招聘计划。通常很多事业单位招聘和面试员工后都会与员工签订雇佣关系,所以在招聘和审核员工时必须对员工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这就需要事业单位管理者根据事业单位发展需求,建立严密的系统,同时还要将单位和员工的发展理念结合起来,保证事业单位可以找到合适的员工,构建优质的工作团队。

(二)员工福利和约束制度

事业单位经常利用人力资源经济中的运营知识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可以实现奖励和约束。事业单位在长期管理中,可以利用奖金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约束。借助人力资源经济应用,增加团队凝聚力,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三)事业单位应该顺应时展潮流

只有在发展中顺应时代潮流,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应用人力资源经济时,不仅要让事业单位管理符合时展,也要对事业单位内部发展机制进行优化,提升整体管理体系。制度是管理的保证,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约束,才能管理好单位的发展趋势,使单位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五、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应用的方法

(一)完善事业单位招聘工作模式

经过对事业单位运营和管理中的情况了解发现,人才招聘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将人力资源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人才招聘方面。首先招聘人才时,必须根据本单位发展状况,制定完整的招聘系统和选拔人才机制,根据市场人才状况机制进行调整。如,某医院为了长期发展,希望招聘到优秀的眼科医生,该医院实施人才招聘时,首先对市场化环境进行了分析,然后构建了适合本医院发展的招聘系统。构建此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各个医学院校学生的情况,同时掌握了医院变动情况,该医院成功招到两名合格的眼科博士生,给医院眼科工作的进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建立社会福利和约束机制

为了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完善,单位内部必须形成团结和睦的关系,同时工作队伍在长期发展中应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办事效率。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可以在发展中形成此种工作环境和工作队伍,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给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带动员工的发展。例如,某事业单位想要在单位内部形成团结写作、共同进步的团队,随着人力资源经济的发展,该单位不断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的优化,最终实现了新突破,促进了单位的发展和完善。经过分析发现,该单位主要利用福利鼓励和市场约束机制实施管理。随着此机制的实施,员工职责更加明了,在明确自己任务后,员工工作态度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多员工完成本职工作后都会帮助其他员工共同完成任务。之所以取得显著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该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本单位自身状况,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奖惩机制,对完成本职工作且质量高的同事奖励15%的福利补贴,协助其他部门同事完成工作的员工给予20%的奖金加成,而且还给很多生活比较困难的同事一定的生活补贴。相反如果员工不能完成任务或任务完成质量较差,就给员工一定的警示批评,同时按照奖金20%-40%的标准对员工进行惩罚。实施此种管理机制后,不仅调动了单位员工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单位员工的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单位整体工作质量,对单位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提升具有很大作用。

(三)加强员工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员工水平

人是事业单位发展中的核心因素,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只有培养并引进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才能给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促进事业单位管理和发展。例如,某事业单位在正确认识本单位发展状况后,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定期给员工进行培训,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也带动了事业单位的发展。该事业单位实施人才培训时主要从以下几个阶段进展:第一,实施人才选拔的时候,对员工进行了认真审核,主要从员工年龄、综合能力和专业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考核,优化了员工结构;第二,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随着市场化发展,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行培训时,该单位选取了最新知识和模式进行培训,同时还按照季度变化实施了间隔培训。应该将培训内容范围定位到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创新等方面,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员工的水平,让员工在工作中不断实现新突破,最后给员工提供一定的深造发展机会,可以组织员工定期外出学习,学习先进事业单位优秀的管理方式,提高人力资源队伍的软实力。从事业单位发展速度分析,可以每年给员工提供一次的外出学习机会,促进事业单位向长远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