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第1篇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的汇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即对工作人员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使其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及数据支持。人事档案信息作为一种基础支持性信息,其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向管理部门提供人员保险办理信息、人员申报职称、人员工资调整、退休办理等多项功能,同时对事业单位职工不良行为等情况进行记录,为人员任用工作提高可靠的数据支持。其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具有较强的详实性,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免、调动等工作时档案信息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档案信息中包括人员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思想品德、特长爱好以及工作业绩等各方面表现情况,是支持干部提高、任用等工作的重要信息。同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对优化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转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待解决。在我国事业单位的逐渐转型过程中,人事制度也面临着改革,单位内部机构以及各部门人员竞聘、岗位调整、公开公开招聘、履历、工资、党团、奖惩等,使得单位内部原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人长期细致的工作。同时由于大多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导致档案管理质量难以提升。2.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由于经济因素和办公条件的制约,虽然管理部门掌握着上千份重要的人事档案,但却并没能实现库房、阅档室和办公室的分开管理,甚至档案库房缺乏必要的防盗设施以及加湿器、去湿机等重要硬件设施。3.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待充实、管理手段待提高。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仍以兼职、监管的形式进行,对人员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培训资料未能入档,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客观性。同时,在硬件配备方面未实现档案库房、管理办公室以及阅档室三室的分离,防盗门窗、温湿度表以及去湿器等硬件设备不齐全。4.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未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有效运用,还未将计算机的功能全部发挥,只是在材料目录的录入方面进行应用,而信息化功能尚未得到开发。

三、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思路;管理

人事档案是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事业单位人才信息整合的重要来源,更是人才调动与使用的重要工具。新时期下,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应与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的成长保持一致,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所反应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我们对此进行认真的分析了和详细的研究,以此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论述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并详细的分析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1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主管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意识薄弱

长时间以来,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对枯燥和琐碎,这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模式有关,因事业单位的运营无法直接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日常工作往往是以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为主,造成许多工作人员无法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之领导疏于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引发了一些档案管理问题。

1.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具备机密性、双向性、真实性、可追溯性,因此需要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专业素质,然而现今事业单位编制还不完善,各单位还处于事业单位改革的初始阶段,有相当一部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兼职人员和无专业水平人员居多,引发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无法有效的开展。同时,各事业单位也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导致人事档案收集困难、档案整理无从下手、工作人员难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等,这极大的影响到了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水平。

1.3档案管理设施落后

目前事业单位都以实现了计算机办公,而人事档案的管理还处于手工管理或纸制管理范围,这非常不利于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调用,所以在硬件配置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落后于事业单位整体的发展,纸质的人事档案也不利于档案的调用和保存,因此应加大档案管理设施的投入,改变陈旧的录入方法和保存方法,推动档案管理向信息化发展。

1.4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低

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发展阶段,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来看,人事档案的信息管理还没有全面实现计算机管理,档案信息的建设还不够完善,虽然部分事业单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信息建设的方法和策略不足,管理中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造成资料收集杂乱,更新不及时,最终引发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的混乱。

2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

2.1规范与灵活

事业单位档案应以国家颁布的档案管理制度为基础,并以各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因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情况不同,各单位在社会所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也不同,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上,也要依据单位特点进行发掘和总结,建立与实际情况匹配并与单位结构一致的科学化规章制度,以此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2职责与权益

档案管理人员的权益应该受到单位和领导和重视,如果不重视则会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在制定档案管理制度过程中,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合法性和原则性,同时明确主管领导的权限和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可持续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具备双向性这一特点,职责与权益的保证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2.3制定与执行

科学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针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来说,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与挖掘管理方法,并进行系统性的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从事业单位性质出发,总结规章制度使之更为合理、系统、科学,以此来完善档案管理方法。现实中还要注意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监督,通过执行管理制度来检验其完备性,并结合实践理论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达到以人为本、规范合理。

3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

3.1完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监管制度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应从内容、质量、形式、方法上进行全面的监管和完善。事业单位领导要根据现实情况和国家规定来完善档案管理的监管机制,通过监督机制来审查档案处理的效果,促进档案整理、分类、存放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的档案管理工作走向正轨。

3.2做好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

人事档案管理是对事业单位重要人才数据和核心技术进行记录、保存、管理的全过程,如果出现问题会对资料的安全性和人员的安全性带来危害,因此应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人才信息和数据信息只有内部人员掌握。笔者认为应从事业单位档案的存放地点出发,确保其存放在安全地点,并有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查,同时人才档案与信息档案应分开进行存放,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机密性。

3.3利用现代技术开展人事档案管理

信息技术是人事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从事业单位发展的角度出发,应多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人事档案工作的管理。利用计算机来保存和传递人事档案非常方便,如:人员照片、个人情况、专利证书、科学成果等,这些信息内容都可以通过计算机来保存和传递,并且避免了丢失和损坏。信息技术也可以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变得更为方便,如:利用软件来查询单位高级职称的人员等。所以,事业单位应多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以此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5(9).

[2]张哲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思路思考[J].才智,2015(32).

第3篇

(一)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部分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时,表现出综合素质较低的现象,缺乏创新和进取精神,使人事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受到了限制。其原因主要是:1.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是随意安排的,他们的专业知识欠缺,业务能力不高。2.缺乏必要的责任心和政治观念,工作态度不够认真严谨。3.有些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年龄较大,工作效率不高。

(二)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人才聘用方面均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这导致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混乱。其原因主要是:1.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引进员工时,办事态度不够认真,对所聘用人员档案的完整性不做要求,只要上交了档案即可。2.部分事业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不重视,对员工的档案没有详细的规定。3.员工离职后,将档案留在原事业单位保存,对自己的档案不过问。

(三)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落后。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无法满足新时期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这导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其原因主要是:1.部分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持观望态度,不愿意花费时间在管理制度的改进上。2.对政府出台的相应的政策缺乏应有的管理和执行力度。3.问题处理的不及时,造成新老问题堆积的现象。4.有的事业单位观念陈旧,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依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

二、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事业单位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员工进行时事政治、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员工的思想素质,对员工进行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2.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聘用原则,坚持专业化、知识化、年青化和现代化。3.鼓励员工进行创新,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二)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人事档案管理的行政职能。2.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3.对事业单位引进和输出的人员的档案进行良好的管理,并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采取合适的档案保管措施,实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的有序管理。4.对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内容进行革新,对管理措施进行修改和完善。

(三)采用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采用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有利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培养管理人员先进的管理理念。2.管理过程中,要学会使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对人事档案的存储和查找。3.摒弃不好的管理方法,采用合适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从而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

随着事业单位加入市场化经营,事业单位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使企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好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只有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才能为人事管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已经意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将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在此认识下,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生产与管理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大大减轻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力负担,使档案存储和调用的效率显著提高,也有效解决了纸质档案容易丢失和损坏的问题。

(一)对信息化建设缺乏重视。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普遍引进或开发了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但是从目前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来看,其技术水平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没有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应有的作用。这体现出单位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明显下降。具体表现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技术设备更新缓慢,缺乏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从而导致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二)硬件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信息技术自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着迅猛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速度快,新的技术产品的性能和功能往往会有明显提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先进企业都十分注重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生产运营效率。相比之下,许多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信息技术和硬件设备更新缓慢,技术设备严重落后,仍旧采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技术设备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已经与先进管理水平产生了较大差距。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偏低。信息技术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虽然极大提升了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但档案管理人员仍然是管理工作的主体。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对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安排的档案管理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有限,通常只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对设备的维护升级和安全管理知之甚少,难以满足认识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二、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一)从上至下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事业单位的领导应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在信息时代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人事档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上,应发挥领导的管理作用,从上至下提高相关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注重技术的更新和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水平,从而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管理质量。

(二)及时更新设备、注重技术创新。在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重视度的基础上,应制定明确的建设规划,加强资金投入,切实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首先应尽快更新信息化设备,积极引进新的设备,并引进先进技术。如果在资金投入上有实际困难,也应对现有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提高信息基础建设水平。同时着眼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使用,为各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档案管理人员是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也是信息技术设备的操作使用人员,其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注重对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可以采用两种手段尽快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人才引入,积极招纳具备档案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注重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确保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结束语

虽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不是一个新的问题,但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建设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因此,应做好长期建设的准备,提高对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加快设备与技术更新,注重人才培养,从而使档案信息化管理切实发挥作用,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明富.关于加强机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6(22):279.

[2]宋宁.浅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5(24):211.

[3]王凤春.浅谈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与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23):39.

第5篇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模式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在其提供利用与人事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改革,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许多宝贵的经验,得到了社会良好的反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事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强,这使得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在管理体制、管理的方式方法、材料构成、提供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在新形势下,为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就必须对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 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模式的含义

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其具体含义有以下四点:一是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二是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具有复杂性;三是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具有多样性;四是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具有开放性。

2 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模式的意义

在我国,户籍和人事档案极大地制约了人才的流动。若一个人想要调到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各方面的专长特点的单位或者地方工作。原单位人事档案的管理模式就会对其跳槽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原工作单位的领导如果不同意他调走,他的户口与人事档案便不可以转走,那么,即使这个人不顾及这些仍然执意要离开原单位,他在家庭、工作、住房、婚姻等方面还是会遇到许多的麻烦。但如果建立了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每个人都是社会人而不只是单位人,社会化的人才机构对每一个人的人事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并与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等协调运行,这样一来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放式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3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模式

3.1把分散多头管理转变为集中统一管理

一直以来,分散多头的人事档案管理产生了许多的弊端,应当进行相应的改革。一是要改变各级部门都管理人事档案的陈旧的管理体制,实施相对集中的统一管理体制,既能够节约人力物力,从而提升管理水平,防止各单位、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又有利于提升利用的效率以及达到现代化、规范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二是应当建立与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全员聘任制、人事制、干部转岗分流的人事政策等现代人事政策制度相符合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而不单单是干部档案管理制度。三是由于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独立于我国的档案系统,但其又是档案工作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应当把人事档案管理切实纳入到我国的档案事业系统里面来,接受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宏观指导。虽然人事档案和其它的专门档案一样,有其特殊性,但其毕竟属于档案的范畴,具有档案的共性,因此,国家的档案政策法律法规对人事档案管理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3.2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旧管理体制势在必行,开放式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人事档案开放式社会化管理模式,包括人事事务所、人事档案文件托管中心、人才交流中心等社会的第三方机构与相应的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实质是人事档案工作的所有环节,从单位档案室转移到第三方组织,目的是要实现人事与公共管理的人事档案。例如,人事档案就可以保存在特殊的人事档案托管中心,仲裁工作和人事认定就可以交给人事事务所处理,人才的流动和开发则由特殊的人才交流中心来进行。本文主要讨论人事档案文件托管中心的管理方法以及人事制度。

3.2.1 人事档案文件托管中心

作为开放式社会化人事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文件托管中心的建立可以很好地推进事业单位的人事改革。计划经济下陈旧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其人事档案由用人单位管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是可行的。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这在当时是可行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各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之后,人员调动越来越频繁,社会的流动人口增多,以前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并不能继续满足现实的需要:此外,为了解决人事档案管理过于分散的问题,也应该成立一个集中的人事档案托管机构。鉴于此,有人提议成立国家人事档案中心,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某些地区设立各级国家人事档案托管中心,集中管理该区域内的人事档案。这个提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现实实行起来并不容易,仍需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建立人事档案文件托管中心,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有利于打破限制了人才流动的枷锁,推动人员流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达到双赢的局面。人事档案文件托管中心的主要职责与任务是:确保人事档案质量、保证人事档案被合法使用以及按规定提供和配置相应的软硬件设施等。对于各事业单位委托的人事档案,在保证其信息安全与质量的条件下,积极配合该单位的人才引进战略,促进人才的流动;而对于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则应协调好其各人才服务中心以及其他类似机构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要建立双方联系机制,不断继续收集与完善其人事档案信息,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提高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不得私自提升其托管的费用,以为社会服务的良好态度管理好每个文件。

3.2.2 人事制度

人事制度是把人员使用和人事关系管理二者分离开来的一种管理制度,包括人事档案交给第三方机构来管理。通过人事的方法,把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社会化,从而基本上解决了个人人事档案管理依附于用人单位的问题,防止个人私自携带档案与用人单位私自扣留档案的现象。人事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人事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服务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如中国科学院推行人事制度,打破了人才的壁垒,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在这以前,中科院和很多单位一样,人事档案由其自身的人事管理部门管理,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导致用人方式的僵化。随后其实施了人事,专门委托中科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来管理职工的人事档案,此后,30多名新进入网络中心的应届毕业生的人事档案都已经放在了这个人才交流中心,目前,中科院已全部推行了合同聘用制,每年引进了大量的各类人才,依靠其有效的激励措施与管理机制留住了人才,而其他无编制的科研人员的流动更是十分频繁,但是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仍然仅仅有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依据其经费状况与科研项目的阶段性需求来慎重用人,形成科研人员数量的动态变化,为中科院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竞争环境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知识的创新。除了中科院外,我国还有很多事业单位也采取了人事制度,比如中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高等院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事业单位采用这种方式来管理其人事档案,开展人事工作,这一制度也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崭新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赵泽芳.试论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J].办公司业务,2011(03)

第6篇

关键词:人事管理档案;管理现状;措施;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管理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改革已迫在眉睫,否则会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整体性前进。因此,人事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充分发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已成为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大课题。

1 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1.1 硬件设施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专用的档案室,档案在长期的保存不妥善过程中出现霉变、破损、纸张变硬、字迹模糊等情况; 档案夹配备不足、不统一,影响档案的合理存放、美观和完整性。

1.2 管理人员能力不够、素质薄弱

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工作,目前很多企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些非专业、非长期的人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业务不熟,对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鉴别、装订等工作不够细致合理;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投入精力不够,只是在上级部门检查时才关注一下档案的管理情况,不能具体的了解并妥善的处理档案;专职管理人员不够,一岗多职情况很常见,出现档案工作的见而不顾和人档分离等情况。

1.3 档案的利用价值低

由于档案的资料不够完善,不能客观反映本人的全貌,使得档案的利用值降低。不重视内部的实绩考核,不重视人事档案记录,人为的造成人员与档案的两者分离等不该出现的情况。

1.4 档案的内容不够完善、全面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事业管理制度最明显的特征,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作为其中一项内容也要完善起来,必须能够正确反映出一个人的个人经历、德才情况等。另外,人事档案除目前的基本内容外,还需要结合企事业自身管理需求充实一些内容。同时,通过完善企事业人事档案的内容构成,形成具有企事业特色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而不是走老路子,照搬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1.5 档案单一管理模式与职工层次多样性不适应

现在,我国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大都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进行,这种管理模式只适合单位内部人事档案来源比较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而这种模式也方便查找和利用,设计面表不够宽泛,有利于人事档案的保密工作。企事业职工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企事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要与之相适应。人事档案必须坚持统一由人事部门负责管理,并且档案工作也必须由企事业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自己的管理权限负责某一级的人事档案的这种管理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再适应企事业职工的这种多样性的特点了。

1.6 陈旧僵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与企事业灵活的用人机制不适应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公司管理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企事业在招聘使用员工时,更多的是看重个人的能力,企事业对员工的法律约束主要是合同与协议,而不是人事档案。员工只要履行了合同、协议,即可根据自己的规划自由发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在人才之间激烈的竞争和用工制度的改变的背景下,出现了类似很多员工为谋求个人发展从原单位跳槽到另一单位另谋出路,旧单位为了维护单位利益而不放其人事档案引起纠纷的情况等,因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人档脱节”、“死档弃档”、“虚假档案”等情况,加之当代社会企事业单位人才流动较快,使现行的人事体制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体制难以发挥其服务功能,因而也难以适应这类型企事业灵活的用人机制要求,急需谋求体制上的变革创新。

2 适应现展要求,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的科学合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在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对不适应的现展下新形势、新情况的规章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及时建立起更为科学合理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得人事档案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在档案的资料收集上要及时、完整;档案的鉴别中必须遵守“取之有据,舍之有理”,档案的整理归档要更以严谨、科学为原则;档案的借阅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应有所区别,注意档案的保存安全;档案的更新要及时、准确、完整,尤其应注意对档案的新内容进行及时主动的补充收集。

2.2 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进程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既包括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又包括管理理念的现代化、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是要在企事业中建立一个企事业员工人事档案信息为基础的员工信息系统。而这个系统的初步要求则是建立人机结合的技术型管理系统,实现人事档案的计算机管理。

2.3 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人才是企事业前进、发展的动力,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亦是同样的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引进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才是企事业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企事业也应注重对现有的档案人员进行培训,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从而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2.4 增强业务意识

积极主动的提供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知人、选人、用人、育人的重要途径是人事档案信息的提供,所以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认清发展形势,端正工作态度,增强服务意识,改变长期以来坐等上门的被动服务形式,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服务。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事业知识管理的基础。

2.5 建立人事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增强人事档案的信息服务

功能都能干管理要与时俱进,就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管理开放式的人才信息服务网络则为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构建了坚实的适用平台。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降低管理的成本。

3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改进,企事业单位也要跟进时代前进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作为为企事业单位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发挥其职责的同时,不断改善,完备自身的系统机构,走科学化、现代化的道路,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定会向简单化、年轻化方向发展,将会更多地利用计算机系统,完全舍弃传统的管理模式,也会更好的完成其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职能。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工作之一,其改革早已提上日程,在这一改变创新过程中,改变旧的模式,创建新型管理系统,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借助现代先进技术观念,不断提高自身内部建设,全面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充分有效地发挥人事方案的价值,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为市场经济的完善更好的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照云;《管理学原理》.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年第四版

[2]李玉芹;人事档案管理的弊端与解决措施[J]. 山东档案2010年04期,信息科技档案及博物馆,第75-76页

[3]杜娟;浅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举措[J]. 山东纺织经济2010年08期,信息科技档案及博物馆,第15-66页

第7篇

1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一是部分单位领导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为这项工作没有技术含量,谁都能干好,让一部分从一线退下来的老职工进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二是档案管理场所不符合规定,甚至于有的单位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与行政办公室合署办公,设备陈旧不堪。

2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为卫生事业单位流动人员工作普遍存有临时思想,不会在本单位长久工作下去,根本没有必要建立人事档案;二是考核、职称评定、工资晋升机制不健全,不注意平时材料的形成,导致档案材料缺失;三是档案堆放杂乱,未按照规范进行整理、装订。四是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不能及时移交当地人才服务中心,造成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丢失、材料不齐全、手续不完备等情况出现。

分析以上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认识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二是人才流动日益频繁,有的人受利益的驱动,不顾组织是否同意,一走了之,使用人单位档案管理被动;三是人事服务质量不高,收费过高,还处在单一服务阶段,在很多业务领域里还是空白,缺少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无法满足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要,致使事业单位的流动人员不愿意实行人事。

3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亟待加强

对20家卫生事业单位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为70人,无证上岗人员15人,占21.4%。档案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为:大学本科学历1人,大学专科学历12人,中专28人,高中学历10人,其他19人。70人中受过档案专业培训的53人,占75.7%。综上所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专业能力较差,亟待进一步加强。

4 加强卫生事业单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促进事业单位人才合理流动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应该加强对其的管理,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注重开发领导层,要使此项工作引起领导重视,必须加强与上级机关和兄弟单位的交流,提供机会让领导走出去看一看,发现自身不足,在经费上予以倾斜,争取在场所上、设备上再上新台阶。

二是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氛围。广泛宣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政策规定,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建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

第8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属于企业及事业单位工作之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人事档案记录了人才流动情况,记录人员工作履历,学业以及和人才相关的内容,这些信息对于事业单位进行人事调动,以及员工职位升迁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档案管理的角度,分析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探索未来的事业单位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有效路径。

一、事业单位中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电子化程度低

档案的电子化管理不仅能够简化档案保管工作的流程,还能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但是现阶段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这类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档案管理软件以及硬件设施较为落后上。人事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工作不仅需要事业单位相关领导的足够重视,还需要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主动配合以及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只有获得相应的设施以及人员的配合支持,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的足够重视,与此同时对于档案管理的建设工作也缺乏足够的人员和资金支持,另外,事业单位并没有针对档案电子化管理建设工作建立独立的部门管理体系,用于档案建设的资金无法支持正常的建设工作,即便是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将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子化档案工作的建设发展效果。

(二)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人员不足

任何集体要想实现长久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关人才的支持,同样事业单位要想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效率,建立电子化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员配备。目前,在很多事业单位内部不仅缺少对档案电子化工作的资金支持更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储备,缺乏具备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现阶段很多事业单位内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年龄普遍偏大,创新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明显不足,甚至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并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人力资源管工作者往往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更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经验,在档案管理工作上认识不足,这样无疑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档案管理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事业单位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的关键因素。

(三)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化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在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者需要拥有一定的权限并且对单位内部员工的相关资料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基于这样的需求导向,档案管理工作的流动性需求也随之明显提升。现阶段要想破解档案管理工作的流动性需求就必须要加快推进档案管理电子化建设工作,以此提高对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根据目前事业单位发展的普遍情况来看,在电子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难以满足档案管理工作流动性需求的问题,档案资源共享程度不足,整体利用效率低下,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必然提高,促使档案资源的共享程度不断提高,促进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建设

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电子化的建设,电子化能够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降低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在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以下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电子化建设速度

事业单位要想加快档案管理的建设工作就必须要提高对档案管理系统的重视,对此单位内部必须要提供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支持,了解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建设方向,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具体性建设内容。事业单位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加快档案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先进化建设,提高系统和档案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另外事业单位还要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加密处理,防止人员信息的泄露。

(二)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

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必须要重视档案管理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强对电子化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获取单位内部各方人员对软硬件设施建设的支持,提高档案管理电子化设备的配备水平。同时,单位内部还要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档案管理部门的层次化以及细致化建设,规范案管理工作流程,确保单位用于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的资金能够用在实处,发挥其应有价值,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力。

(三)引进档案管理电子化专业人才

根据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吸收和培养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已经成为目前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此事业单位内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查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另外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提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之中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档案管理电子化程度低、档案电子化管理工作人员不足、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因此,应当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电子化建设速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软硬件建设以及引进档案管理电子化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蒋荣蓉.对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3(19):182.

[2]刘丽峰.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档案天地,2014(S1):131-133.

[3]冯向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面临机遇与挑战[J].档案管理,2014(3):86-87.

[4]王静.浅谈做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4(17):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