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理论与实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前言
新课改实施的核心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坚持民主、开放、个性的原则,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这样新的教育理念下,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需在批判反思的思维下对德育工作进行创新研究,即通过新课改政策,针对德育进修创新和改制,从而主抓学生的道德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双修、成绩优异的人才。因此,德育应该作为学生发展的核心内容,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但是,目前针对德育创新工作的实行还存在一些障碍,也缺少实效性的实践方案,这应该引起校方的足够重视。
二、新课改德育创新面临的挑战
1.丰富的网络信息影响德育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认知水平越来越高,使得教学难度逐步提升,德育创新面临的挑战更为巨大。网络信息有正面与负面之说,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对互联网信息的运用,深入了解学生对于互联网的痴迷程度以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从而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的放矢,将网络信息的利弊向同学们进行说明,同时让学生清楚,网络信息可以使用,但是要正确客观地运用,不能随手拈来,更不能盲目使用,这也是德育创新教育的目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备区分是非正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德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2.学生思想变化影响德育创新。学生的思想发育水平是成人无法想象的,其特点变化也是非常迅速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思想变化,将德育创新教育深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是学生成长所必须掌握的技能知识,也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思想发育情况,对于学生突然产生的思想变化深入了解和观察,运用德育教学的理念,采取正确的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成长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前进,这才是德育创新教育的核心体现。同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学生思想变化与德育创新教育之间的关系,要运用正确且合适的教学方式,将德育的内涵传授给学生,树立学生主观的积极学习心态,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地成长。
三、新课改德育创新的实践策略
1.丰富教育内涵,实践教育出真知。新课改不仅是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更多的是对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改革,融入新的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使得德育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化和新潮化,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有利于实践教育的实施。创新型德育必须具有实践性,其内容必须融入生活、符合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顾及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在德育教育中获得新的启发,树立正确的主观学习意识,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全面提升;同时,学生自身也要不断地增强德育水平,积极接受教师的教育,不断改正自身的缺点,成长为合格的全能型人才。
2.重视以人为本,积极推行德育实践。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而德育创新的实践基础也要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全面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应该利用实践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来创造新的想法和思维,从而变相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接受德育教育。同时,教师也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不能强加于人,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人兴趣喜好不同,教师要容许学生自我决定,从而正确地引导学生朝着阳光的一面发展,让教师成为学生德育水平的启明灯,从而利用德育实践教育,使得学生塑造出完善的情感思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高知识水平、高道德品质、高德育水平”的全能型人才,有利于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成长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四、总结
综上所述,独有新意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特殊的成长,而采用德育与知识双重教学的理念,可以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思想品质的提高,从而帮助学生成为全能型人才。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也提高了对人才的各项标准。而德育创新的实施,使得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达到身心协同发展的目的,从而保障学生在步入社会以后可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实现最终的人生目标。由此可见,德育创新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更是学生成为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敏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2]张延琪 中职学校“人本德育”实施方案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高校 感恩励志教育 大学生
“知恩图报”,是我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实施“感恩教育”,培育“感恩文化”,让我们的学生有情感,有灵性,有爱心,有怜悯之心,敬畏生命,知耻知荣,知恩图报,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本,这就是我们教育的大目标!
一、感恩励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中出现的新情况是感恩教育的前提
思想多元化给学生带来的困惑。信息鉴别能力的差异和不平衡,使部分学生对“两课”课堂中的理论灌输和日常生活中思政教师的思想教育并不完全认同,表现出对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网络信息化促使学生自控力下降。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大量的信息资源很难管理控制,一些不良信息趁机入侵,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市场功利主义思想对学生产生浮躁情绪。部分学生表现出自私、漠视集体和他人利益的问题。
2.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是感恩励志教育的基础
同志多次强调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努力增加教学中的科研含量,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加强了对“两课”教学的管理是感恩励志教育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教育部明显加强了对“两课”教学的管理,对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基本要求等提出要求。部分高校根据实际,与时俱进,采取新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对“两课”教学进行积极探索。
二、感恩励志教育的模式
1.感恩励志教育的定义
感恩励志教育是以“感恩的励志,励志的感恩”为主题,以传统文化为内容,以音乐和语言为烘托,情境互动地激发学生责任意识、自主意识的一种教育方式。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感恩励志教育以“育人”为核心,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通过感恩教育引导学生学会重视、尊重和感激别人对自己的付出,知恩、感恩,报恩,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励志成才,努力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感恩励志教育的常规活动
(1)“忠心献给祖国”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主题班会、爱国主义影片展播、爱国主义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爱心献给社会”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开展“心系灾区,节水保泉”、“保护生态,低碳生活”、爱心救助、义工服务等活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会到关心社会献爱心的喜悦与幸福。
(3)“孝心献给父母”孝心美德宣传周活动
通过开展“寄亲情贺卡”、“发亲情短信”、“回忆成长历程,感谢父母深情”、为父母做一件事等活动,让学生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情,积极倡导孝心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辛劳的父母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幸福。
(4)“关心献给他人”主题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感恩接力”、“感恩墙”、“杯水谢师恩”、“手拉手”帮扶等活动,倡导学生学会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努力构建团结友爱,以诚相待,宽厚随和,长久相处,与人为善的和谐集体,为构建和谐校园、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5)“信心留给自己”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班级争霸赛、“我最崇拜的学长”评选等活动,开展读书学习、主题演讲活动和诚信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竞争意识和诚信品质,鼓舞激励学生充满自信的面对未来,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
(6)“寄情母校”系列活动
通过组织毕业生开展征集毕业感言、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等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美化和谐校园环境,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珍惜校园生活,感谢母校培育,激励毕业生怀着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走向社会,踏上新的人生征程。
3.感恩励志教育的重点活动
感恩励志教育公开课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内化”教育,它从人性本善出发,以真唤真,以善扬善,深挖真善人性中的原动力,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和朦昧的良知,以此治心扶志,点燃心中激情,激发人本潜能,重树成功信念与报效责任,从而促进道德认同、人本理解和个性发展。接受教育的受众,在短期内会发生由原来的“人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做好”的深刻转变。
感恩励志教育公开课全程分“激励引导”和“真情互动”两部分。
“激励引导”。专家用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心语,以心灵对话的方式,引领人们回忆往事,重温过去,感念父母和师长恩情;忆旧时梦想和壮志,思今日心态与处境,让听众麻木的心灵感知痛苦、蒙昧的良知得以唤醒,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
“真情互动”。听了专家的心灵对话后,许多听众会自发走到台上向父母或向老师或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感激,或悔过自新,或当众立誓,奋进求学,立志成才,以报答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教育,语言之恳切,场面之感动,非普通演讲所能相比。令众多家长,老师,媒体记者一致盛赞为:“感天动地,见所未见!”
三、高校实施感恩教育的对策
1.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学校传媒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
2.建立高素质的感恩励志教育队伍
一要建设好专职队伍。选派优秀青年教师从事党政工作和共青团工作。保证高校团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二要加强感恩励志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建立家校共育平台
学生的成长受到各方面影响,学校和家庭是两个重要的影响源,因此,学校与家庭二者的合作与沟通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关健词:高师公共体育课体育理论现状重要性付策
高等师范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识渊博、普于创新、体魄强壮和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高师教育的发展方向,为此高师教育必须进行素质教育改革。高师公共体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因而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而作为公共体育课程不可分割部分的体育理论教学改革则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一、离师公体课体,理论教学的现状
1.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无自己的理论体系、无师范性特点,体育理论教材内容不切合学生实际
根据研究发现,高师体育自建国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始终没有建立起具有师范特性的理论体系,致使高师公共体育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与其他院校的体育没有区别,抹杀了高师公共体育课应有的特性。体育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都应有深厚的理论荃础,但是至今还没有一本适合高师体育的教材。而现行体育教材大都是体育院系通用教材的翻版,根本体现不出一般大学生体育的特点,更别说高师了。
2.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课程教学时数是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大约每学期4-5学时),这一比例对于庞大的体育理论体系来说显然太少了,尽管如此,不少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课时还一压再压,有的每学期安排1-2学时,有的把它当成机动课。而特别是在大学扩招后,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跟不上,教室排课紧张的情况下干脆取消了理论课教学.体育理论教学课时的不足,无法使学生学到丰,的理论知识,从而无法指导学生的体育实践。
3.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低下
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有所不同,要求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据了解,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理论知识欠缺,再加上思想上不重视体育理论教学,出现了在理论课时照本宣读或圈定重点让学生应付考试的现象.还有的就是大学扩招后.教室安排紧张,往往100-200人甚至400人合班上理论大课。教师不想教,学生不愿学.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二、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理论课是指在室内讲授体育的荃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等内容的课。体育理论课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要性的认识,启迪学生自觉锻炼身体,不是实践课可比的,甚至对学生在一生中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是我国高师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体育理论教学在高师素质教育中起粉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是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的各种素质进行发展培养,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和形式。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体育是高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而体育教学是高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作为高师公共体育之一的理论课教学对高师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思想品德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的提高。“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高师教育最好的解释.这就要求我们高师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很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良好的身体与心理家质.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对体坛上的一些优秀人物、事迹的介绍,可以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传统奖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笑观.树立为中华民族争光的远大志向.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对体育基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的讲解,可以使学生位得如何欣赏比赛,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从而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思想,为我国全民健身、终身体育服务。
(2)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高师学生科学文化家质、劳动技能家质的提高。体育科学也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它也分出许多分支学科,如: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生物化学、体育哲学、体育史、体育经营管理学等等。体育理论课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甚至可以成为一些学生的主攻对象。体育也是一种产业,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速,而且前景广阔。它必然会吸引大批人才为之服务,当然要进人这一领域就必须了解体育理论知识.因此对高师学生加强体育理论教学可以促进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我们高师学生的竟争力,拓宽了择业面。
2.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高师师范性特点的需要。高师公共体育课是高师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师范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高师学生的未来职业是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教师,他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贵.加强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弄清体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这就促使他们工作后能正确对待体育,认真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此外,还可以教会学生怎样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锻炼,以及怎样处理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以便他们工作后能够更好地开展教书育人的工作。
(3)加强体育理论教学,是改变当前体育现状的需要.全民健身提了那么多年,全民素质还不见提高。从小学到大学都设有体育课,学生体质还那么差,原因何在?众所周知,体育在中国历来是不受人重视的,人们的思维已定型,观念难转变。这一切对整个国民家质的提高是十分有害的。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国现有260余所高等师范院校,在校生超过100万,每年有近30万毕业生加人教师队伍。教师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不是其他职业可比的,他们可以影响一群人,甚至一代人、几代人。加强我们高师学生的体育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转变他们的体育观念.他们担任教师后,其行为可以对学生起好的榜样作用。其一,可以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其二,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他们的学生会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变得人人喜欢体育,人人热爱体育运动.那么若干年后高师培养的老师已遍及每一个学校,他们在那里传播先进的体育思想.如此一来不是全社会都变得重视体育了吗?全民健身不就得以实现了吗?
三、加强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对策
1.加强理论研究,建设具有师范性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单独编写体育教材.高师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高师公共体育应与其他高校体育有所差别。高师公共体育要发展就必须要进行深人的理论研究,寻求理论上的突破,进行创新性体育理论建设,形成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公共体育理论体系.同时加强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适合师范教育的体育教科书。有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材,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才会有所发展。
2.增加高师公共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体育理论教学内容丰畜、知识面广,包括体育的墓本知识、运动卫生保健常识、各主要运动项目、有关专项理论及技战术和裁判法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等内容.即使是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体育理论教学的课时不得少于12%,执行也是远远不够的。高师公共体育与其他高校体育不同,这是它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必须增加商师公共体育课的次数,相应的更要增加体育理论课的次数。高师公共体育理论课应该用大部分的课时来开设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体育与德育、体育与智育以及如何组织、指导自己或别人进行科学锻炼和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等专题。事实上,很多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的师范系统的学校,体育课的学时都比一般高校多。:
3.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理论素养,建立商水平的师资队伍。要搞好高师公共体育教学,提高体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关链在于具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师体育教学的改革以及一些新型的教学棋式的诞生,高师体育教师应该由过去的侧重掌握运动技术转变为理论技术全面发展,由简单的“示范性”转变为具备高素质的“智能性”.由此高师体育教师必须刻苦钻研,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搞好科研,提高自身的体育理论家养和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现代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4.利用校园媒体进行体育理论宜传.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自己的电视台、广播站和宜传部,甚至每一间教室、学生寝室都有电视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广播站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利用学校宜传部办体育墙报、体育知识展板等,以加强体育理论宜传。还可以每学期抽出一定时间举办体育节、体育周等,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等。以此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调动大学生自觉实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育理论教学的不足。
一、多维心导理论
所谓多维心导理论,是尊重学生的心理认知,对学生进行劝导、引导、疏导、建导,帮助学生建构良好的道德品质。劝导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过失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原有道德观念的不对之处,树立新的道德观念。引导是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进行教育,让学生向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自己的品质。疏导是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矛盾,并且及时进行疏导,使学生豁然开朗,形成良好的道德。建导是构造影响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建构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传统的德育工作相比,多维心导理论存在着三点显而易见的改进之处:其一,以学生为本,多维心导理论把学生视为感情丰富的人,基于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这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自我建构;其二,以导为中心工作方式,多维心导理论改控为导,通过学生的切身体验导正学生的道德观念,兼顾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其三,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维心导理论的基础是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验,方式是学生自主构建,目标是引导学生向着适合自身年龄段的最近发展区靠近,强调了德育目标是在学生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实现的。
二、多维心导理论于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实践
1.劝导,导正学生的道德观念
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一直以来陷在两个误区中,一是偏重于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疏忽了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导正,二是一味灌输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却没有认知学生现有的心理状态。然而,新的观念的形成,并不是在规范学生行为与纯粹灌输中实现的,是在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失误具有正确的认知并经过深度的心理纠葛后作出的自我选择,是学生心理体验后的结果。所以,在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通过讲解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或者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思想和行为的过失,并且明确改正方向;其次是教导学生勇于认错并改正过失,圣人都不能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何况只是一个小学生,但是在犯错后不应该逃避或者屡教不改,应该敢于坦诚错误并且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后知错便改;然后是引导学生总结过失,避免重复犯错。
2.引导,把握机会因势利导
心理品质的构建,需要一定的时机,不是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可以随意为之,否则,是难以达到思想价值渗透的。这个时机,指的是趁热打铁。一次,在学校组织“讲文明树新风”的实践活动后,我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用餐、购物、乘坐公交等场合的文明礼貌表演,让学生对照表演和自己的日常行为,写一些感想。翻看学生的习作,不由得为这些孩子骄傲,他们会喋喋不休自己的过失之处,也会为自己的表现优异之处要求表扬,毫不掩饰,这就是儿童,这就是可以塑造的闪光点。后来,在课堂,我又集中对孩子们进行了引导:同学们,讲文明树新风是为了什么,大家进行一下答案的选择:A让别人表扬我们、B让自己成为绅士或淑女,有些学生恍然大悟,点点头痛快地做了选择,有的似懂非懂,不过从善如流,我说道“孩子们,让自己成为绅士或者淑女比别人的表扬重要的多,你是一个绅士或者淑女,你现在得不到表扬,以后也会得到表扬,而且,表扬你的不只是老师一个”。这就是因势利导,就着情势让学生走出困顿,走向宽阔。
3.疏导,排解学生的心理痛苦
小学生虽然年级尚幼,却不是全然不知世事,他们也有很多的痛苦,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及时了解学生的痛苦,为学生排忧解难。一个学生曾经在作文中这样写到:爸爸,为什么你不要我和妈妈了,我恨你,恨你让妈妈夜夜流泪,恨你让我变成了没有爸爸的孩子,我好想杀了你。我读到后忙找这个学生谈了话:孩子,爸爸不是不要你了,也不是不关心你,老师看见过他带东西来学校看你,你爸爸他只是,不再和你住在一起了,而且,爸爸不在身边,你有没有发现妈妈更爱你了呢,妈妈很不容易,你要鼓励她,做个懂事的好孩子,才能报答妈妈对你的爱。后来,没有在这个学生的言行中再见凌厉之态,他学会了体谅和珍惜身边的人。
4.建导,构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良好氛围
1.有利于学生了解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和目的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其教学基本任务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学生正常的成长和发育,并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成长,对体育基本术语、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知识进行初步的掌握,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教育,而学生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基础术语以及基础知识的重要途径就是体育理论的教学与实践。但是,从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师只是对体育技术动作的教授特别注重,学生就对技术动作单纯地进行模仿,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和实践不注重。因此,造成多数的小学生不知道学习体育的目的,对体育的科学知识极其缺乏,甚至有的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看法和认知不正确,从而导致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降低。所以,对体育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和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体育学习的锻炼,使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能够有效地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2.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
在小学体育理论教学中,有很多的体育教育内容和道理,如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合格公民的道理、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以及运动后的注意事项和如何做恢复训练等内容都包含在体育理论知识中。比如,小学生对一些活动的比赛规则进行学习,在体育活动实践中,就能有一个良好的体育道德,而且在社会中也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所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融入全面的体育健康知识理论及实践,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身体健康教育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理论实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1.以游戏的方式引入理论实践
现在的小学体育教育,其教学方法基本都是体育教师对体育动作的概念和要领进行讲解,再亲自示范动作,然后学生跟着体育教师所做的动作来模仿和练习,不但教学方法单调,而且就算在教学中讲授了体育理论知识,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能记住其要点,且其主动性和自觉性也不能被充分的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时采取游戏的方式将理论实践融入体育教学中,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小学生乐于做游戏,比如,在教学生前滚翻的理论要点时,可以采取猜谜语的方式进行,教师将题目“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说出来,然后让学生猜,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学生的注意力明显集中,理论实践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学生对于所学习的体育知识更加容易接受,并牢记。
2.多开展小型的体育知识竞赛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好胜心是很强的,而且喜欢听到老师对自己的夸赞和肯定,所以对于小型的竞赛他们就一定会去参加,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可以将他们这一心理特点充分地利用。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全年级的体育知识竞赛,在知识竞赛中选择那些体育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经常强调的体育理论知识作为竞赛的题目。如“如何进行快速跑的动作”,针对这一题目,竞赛中不仅要求学生将动作概念和要领一一列出,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将动作示范出来,教师根据学生所作答和动作示范来给出相应的分数,并将其中不足的地方提出来让学生改进。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实现了小学体育教学的理论实践,而且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对理论知识进行了掌握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体育理论实践的效果。
3.加强小学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培养
[关键词]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关系
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但人们对什么是教育理论、教育理论应包括哪些理论等基本问题却一直未有定论。本文仅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来分析教育理论研究的问题。
一
要研究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首先得探讨教育理论的基本范畴。一般认为,理论知识有纯理论性知识和实践理论性知识之分,纯理论性知识只是解释性的知识,目的是获得理性的理解,实践理论性知识是对实践作出判断,获得理性的行动。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理论有着不同的看法。赫斯特(Hirst)把教育理论看作是为教育探求理性原则的基础领域,是一系列相关学科实践原则的集合,教育理论应“发展”和“引导”实践。穆尔也认为教育理论不应只着眼于解释这个世界,其目的应在于指导实践,主要功能是规定性的或建议性的。而更多的人认为,教育理论也和自然科学理论寻样,有基础科学理论和应用科学理论之分,因而把教育理论分成教育科学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布雷岑卡在此基础上,根据教育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性,还增加了一个教育哲学理论。
教育科学理论是在纯理论的观念上对教育行动、教育目的、教育前提及其教育影响进行研究,并由此而提出相应的科学理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教育行动领域的认知。它主要是陈述教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解释教育实践发生的原因与条件。关于概念的表述一般采用描述性定义,它适用于进行事实判断。
教育哲学理论试图通过哲学的方法设计一种理论建构的途径,使实际工作者能够通过对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的的哲学理解来拓展和丰富他们的常识性思维,给教育实践提供价值和规范取向。因为教育实践包含着人类的价值需要和理想追求,所以对教育实践作哲学上的思考,沟通了经验科学和形而上学,既可把握教育实践的方向,又可寻求前进的最佳途径。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普通哲学的问题,我们就不可能批判现行的教育理论和政策,或提出新的理想和政策”。
实践教育学用以评价,并以规范性命题为主,告诉人们在某方面应该做什么、该做些什么。布列钦卡认为,“实践教育学之所以出现,是因为要它来指导教育者的教育行动”。它的语言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纲领性定义,二为口号。实践教育理论直接指向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但任何一个实践教育理论都不只是以具体情境中的少数实践者为指导对象,因为这样的理论必定会脱离不同情境中其他实践者的需要,不具备理论的概括性和—定程度的抽象性,因而要把它和具体化的操作规则或方法区分开来。实践教育理论首先是一个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最有条理、资料最为丰富的思考。
应该说,教育理论的这三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布列钦卡指出,实践教育学“不仅以相关特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教育方式为前提,而且还包括了对历史状况的价值分析”,教育科学和教育哲学为实践教育学提供了经验性知识和价值取向。实践教育学的主体由技术规范构成,这种技术规范基于由价值取向所决定的目的,基于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技术假设。对于教育实践,正如卡尔(Carr)分析的,我们总是想当然地从常识的意义上来理解它,而不对常识进行哲学的探讨,因而存在着真正的教育实践和非真正的教育实践,好的教育实践和不好的教育实践。实际上,教育实践应是一门关注选择和行动的科学,它并不具有外在的相关目的性,而是受道德影响并诉诸于道德的行为,它的目的不是永恒不变的,而且随着内在追求的“善”的变化而经常变化的。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分层的,并非所有的教育理论都和教育实践发生直接的联系。从教育科学理论的本质看,它主要集中于解释现象间的联系,认识教育现象及其本质,分析历史的和现实的实践的合理与不合理、自觉与盲目,并预测现实实践的客观发展趋势,揭示合理性实践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以指导未来教育实践由不合理趋向合理,由盲目转向自觉。同样,教育哲学理论只是侧重于追问经验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本体,以深层次的不可测的理念、精神为对象,研究未来的教育和教育的未来,旨在理解人生、理解世界,并构建完美人生、完美世界的理念。由此可见,这两种教育理论都是从宏观上指导教育实践,只不过教育科学理论是对教育现象及其本质通过科学方法的分析来指导教育实践,而教育哲学理论则通过抽象的方式来指导教育实践。所以有学者认为,只有教育实践理论才直接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虽然它不对实践提供“手把手”的“学徒式”指导,却可以其纲领性、规范性的定义,以其隐含在概念、命题中的理性规范对实践提供直接的指导。
认清各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将使我们能更好地分析“理论脱离实际”这个论题。在实践中,我们常常把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对立起来理解,认为所有的理论都是非实践的,所有的实践都是非理论的,从而引起一些理论主张该怎样做的争论;也使那些从事教育实践的人不得不进行反思,不得不对他们正尝试的事情进行理论化。我们通常没有认识到教育实践既可以由那些默认的、隐性的以及不能清楚表达的或常识性的理论来指导,也可由那些从学科系统研究中产生的科学理论来指导;更没有认识到教育实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而不仅仅由教育理论来指导,因为理论总是一套普遍的信念,而实践总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采取的行动,其作出的选择必须根据环境和特定情景的变化而不断被修正。和教育实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样,教育理论作为一个学科体系也具有其独立性,特别是作为教育基础理论的教育科学理论和教育哲学理论,更有其自身的构建规律和严谨体系。理论知识可以借助于它本身的逻辑性,通过判断、概念、推理,从已有知识推论出一些新的知识,这些新的知识往往能作为一种独立的革新力量而作用于实践,但它们也许要到一定时间后才可能得到证实。国内外也有许多重大教育实践往往都来源于价值判断与理论认识而不是前此实践。
二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应该重新确立研究教育理论的方向。
首先,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允许教育科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教育实践。从基础学科角度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水平,因此要完善基本学科的自律机制,建立起知识共同体的学术规范。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遵循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发展演进,日益摆脱琐碎事物的制约,超越现实,敢于解释并预示未来。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将理念触角伸向教育活动的深层与本质,才能超越反映,把握教 育实践的规律和意义,体现出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精神,然后再以一种独立的革新力量作用于实践,而非总是抱怨理论脱离了实践。
其次,我们必须重点论述有关实践教育理论的发展,这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关系最为密切,也是我们要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所在。现在,很多实践教育理论研究者都处于研究实践教育理论和其它两种教育理论之间,他们的主观出发点可能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出能够直接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一般的研究方法是从其它学科中寻找构建教育理论的基础,结果把原应属于教育理论的基础理论变成了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教育理论越来越成为“综合教育学”或“多学科的应用科学”,而没把理论研究的重点放在教育问题之上。可以说,这一根本出发点是错误的,结果往往造成无法顾及两头的状况;一方面不能提出能从宏观上解释教育现象和指导教育实践的更高层次的理论,另一方面也不能总结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实践原则。
从根本上说,学科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它们各自从实践的复杂性中作出有限的抽象,但不能为任何教育实践原则提供正确的判断,两者的概念结构有着不可弥合的鸿沟。学科可以为原则提供不同的理由、依据,虽然这些理由和依据对于理论的解释来说是极为关键的,但却只是分散的、片面的、有限的理论研究,不能给任何一套实践原则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我们通常简单地认为,学科可以为实践原则提供解释,进而,实践原则可以解释个别情况的教育活动。很明显,教育理论如果要为发展理性原则提供方法论,这种从学科到原则再到特殊活动的简单模式是不起作用的。虽然学科处理从复杂实践情境中抽象出来的确切现象,但并不是说把它们拼凑起来就可充分理解教育目标或教育实践的情境。它可为我们提供一些现在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却不能为实践原则的判断提供一个综合的平台。因此,任何想从其它学科的发现中得到完美的实践原则的尝试,都一定是建立在没有充分描述实践活动特征复杂性的发现之上的。运用这一先天不足的原则,只会把实践扭曲为不可自我辨析的活动。
所以,如果要发展理性的实践教育理论,我们的出发点必须考虑现在的实践,考虑实践中所体现的规则和原则。就像在其它活动领域一样,我们慢慢地认识到教育活动的问题和答案皆来自于从事教育活动本身的活动中。我们不得不通过践行把我们的观点渗透于其中。这样,慢慢地通过各种手段,我们可以促进和扩展一些知识,包括怎样去得到行为分析的知识以及对涉及其中的规则与原则的反思。某实践原则的存在,至少是在一些活动中得到充分证实的,实际上即使在一项活动中,它也不能给予充分的解释,更不用说证实了。反过来说,如果通过原则对行为的解释是不充分的,那么通过某学术性学科来解释此实践原则也是有问题的。因此,教育实践原则的有效性只能根源于对实践的抽象,而不是根源于某些独立的理论基础。另外,发展理性的教育实践,还必须考虑到实践者用以描述实践和决定做什么的知识、信仰和原则,用以表述正在发生什么的实践话语与日常实践活动的话语等等。研究现在的实践必须正确地表述实践者所使用的概念和范畴,因为只有从这些描述和原则中,才可能形成对实践的理性批判,形成理性的教育实践理论。
一.表达力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语用行为
“本真语文”依据学习素养和学习行为相结合的学习理论认为:语文基本素养的表现是“学力”。“本真语文”的学力是以语言文字为媒质,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思维和智慧为动力,以精神和文化为核心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和语文人格的总和。
从语感学的角度来看,表达是选择一定的语言文字运用形式来表现语言文字内容。莫泊桑以文学家的视角解释了“表达”的内涵,他说:“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去寻找,直到找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形容词,而决不要满足‘差不多’,决不要利用蒙混的手法,即使是高明的蒙混手法,不要利用语言上的戏法来避免上述困难。”语文教育正是引导学生学习作家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功力,借助教科书精选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示例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作家在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正是本文论及的“表达力”。这种表达力是对语言文字运用的逻辑关联中产生的意义感,是语感学意义上的表达力的表现形态。作品的表达力是书面表达力,是意义借助语言文字运用的表达素养,只有在语言文字的逻辑事理中借助思辨力重塑意义,作品的意义才能表达出来。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表达是语言文字运用的艺术追求。“推敲”的典故讲的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形式的选用,是语用学在表达力上的无止的艺术追求,人们常常会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种多元解读的理念来理解表达力,其实这是有问题的。朱光潜先生对“表达”的理解非常准确到位,他说:“表达总是独一无二的,一种思想只能用一种方式精确表达出来。”由此可见,表达力是一种语用的艺术追求,是语义的精确表达。
从语文学的角度来看,表达是信息、情感、思想借助语言文字等形式在思维的驱动下陈述或表示的成果,简言之,表达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课标》将“表达”素养分散在不同学段的“写作”、“口语交际”两个方面的目标与内容之中。《课标》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写作能力是一种表达力。《课标》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是:“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从中可以发现,口语交际能力是又一种表达力。因此,表达力是语文学中的综合素养,也是现代公民学习、工作、生活的必备素养。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具有多元性,也具有多义性,但语言本身便是文化的一部分,《课标》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言与文化具有同构性,而表达是语言的表达,是语言的另一种呈现形态,也是一种综合实践形态,其外在的语言形态和内在的精神内蕴都是文化的表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不仅表达了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孔孟以来的文化精髓,更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写照,这样的表达不但是语文文字运用的形式表达,更是人文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表达。这是表达的濡染功能,也是表达的智慧生成功能,而濡染与生成则是文化学意义上的表达力。
“本真语文”结合语感学、语用学、语文学、文化学,将表达力界定为:表达力是运用语言文字在思维驱动下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表达力是学习的基础素养,是思维参与下的言语能力。所以,表达力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言语思维,还是一种言语智慧,更是一种言语文化。
二.表达力的基本要素:知识、技能、思维
表达力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字知识。表达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言为心声,虽然言语是一种信息、欲念、意义、情感、思想的外在表达,但表达力是需要依托字、词、句、章、篇,抑或语、修、逻、文、史、哲等语文知识来表现的,所以,表达力不但是言语的表现形态,而且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素养。如果表达对“对方的到来”的尊敬,表达时却说成“你的到来令贵府蓬荜生辉”,这就属于谦辞和敬辞不清楚,这种语用错误涉及基本的语言知识。可见,表达力与语言知识和言语积淀密切相关,知识积淀是表达力提升的前提。
表达力的第二要素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表达力是可以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提升的。《庄子・天道》中云:“语之所贵,意也。”意是情意,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抑或肢体表达、媒体表达,其最终指向均是信息简明和情感得体。表达力是生活体验的外化,是人的情感交流。只有意思表达准确,情感交流得体,才体现出一种高素养的表达力。设置特定的生活场景,可以指导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以此提升口语表达力;根据教科书强化实用文体训练和文学创作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力。训练的虽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但最终的表达指向都是准确表情达意。可见,表达力技能训练就是用得体的言语形式准确表情达意。
表达力的第三要素是思维。表达力的培养需要充分激活思维活动。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关的,所以,表达力是言语和思维的结合形态,是意念、欲念、思想等意义的外在呈现,是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实现信息、情感与思想的外显。孟子所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实就是一种表达过程,“色”“声”是表达的媒介,“喻”是表达的结果。可见,表达是创造性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思维活动的产物。言语活动是思维活动,具有思维的逻辑性和渐进性,也具有思维的个体性和独创性。所以表达不仅是言语活动,而且是思维活动。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智慧产物就是表达力,表达力是人的情感和思想借助言语为媒介而作用于思维的精神产物。
学习语言文字知识是培养表达力的基础,训练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是提升表达力的途径,激活思维活动促其智慧生成是发展表达力的核心,知识、技能、思维是表达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三.表达力的分类: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指定性表达力
语文教育是通过语言认知、语言传意和语言训练来提高人的表达力的过程。“本真语文”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表达分为口语表达、书面表达和指定性表达等三种类别。口语表达即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即以文章形式的表达,也就是写作;指定性表达主要是评价和练习训练中约定俗成的书面表述,其主要呈现形式为试卷或练习的答题表述。根据表达的类别,表达力分为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和指定性表达力等三种形式。
口语表达力是表达力的人本学力。言语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的交流工具,人们的生活交流是口语交际,工作交流是口语交际,学习交流也是口语交际,所以,口语交际是人的本能,是最为基本的生活技能。表意准确,表达清楚,陈述明晰,用语得体,这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表意涉及到用字用词的准确性,这是语文教育的基础――识字写字。识字写字要做到:学习汉字结构,书写准确;理解汉字意义,用词准确;运用语法结构,表达准确。这是表意的三个基本步骤,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环节。虽然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只要能够表意明了就行,但口语交际不仅仅是生活交往,在正规场合的演讲或辩论也是一种口语表达,这种口语表达不仅要做到表意准确,而且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产生特有的现场效果。
书面表达力是表达力的高层次学力。“本真语文”的书面表达主要指写作,指向实用文体写作、应用文体写作和文学创作等多样化书面表达。义务教育阶段,第一学段的“写话”训练的是表达力,第二、三学段的“习作”训练的也是表达力,第四学段的“写作”仍然训练的是表达力。可见,实用文体和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的目标指向都是书面表达力,但在语文教育中也不应该忽视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这种书面表达力更是独具魅力。语言是表达力的外在媒介,语言的锤炼、文体的选择、语体的转化,甚至包括标点符号、书写格式等等外在的媒介都会影响到表达力。精心选择外在的语言形式巧妙地表情达意,这是一种综合的书面表达力,而书面表达力不仅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产物,也是语用技能和语文素养的结合体,更是人的内在精神的产物。
指定性表达力主要指向于教学评价中的答题表达学力。考试评价是语文教育绕不开的一种评价手段,基于此,“本真语文”特别将考试或练习中的答题表达独辟为“指定性表达”。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完成书面作业,表达的规范性极为重要;学生在考试中的答题不仅需要理解到位,更要表述清晰,表达切中要害。但这种书面表达又不同于写作,写作的书面表达具有自主性,是作者自身真切的情感表达,而书面作业和考试答卷的表达则是指定性、规范性极强的表达,这也是一种表达素养,是指定性表达力的具体形态。
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指定性表达力都是学习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也是最为基本的语文素养。只有充分整合语文课程,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多样化开展综合性和实践性语文学习活动,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表达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幸福成长服务。
四.表达力的两个维度:信度与效度
表达力主要的指向是形式和意义,意义是表达力的核心,形式是为意义服务的,形式可以千变万化,最终归一为意义的时候不能差之毫厘,这就是表达力的核心。但表达力还有信度和效度之别。表达力的信度是真实可信的程度,强调的是同一性和可靠性。在译作的表达别强调信度。暂且不谈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仅谈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对译方面也是特别强调信度的。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捕蛇者说》一文时,学生在理解文中“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一句时,有同学表达为“和我祖父居住的邻居,现在十家仅剩一家了”,还有同学表达为“和我祖父同期居住在这里的人家,现在十家剩下不到一家了”,两种表达的意义相距甚远,只有当学生学习并理解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真正意义,学生才能在表情达意时表达出对“赋敛之毒”的怨怒,这种理解文言文的文意而外显出的表达力,要求具有信度的高度同一性,稍有差异的表达都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表达力的第二个维度是效度,效度不但指表情达意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而且指向表情达意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表情达意的准确无二,是效度的一方面,表情达意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则是表达力追求的效度。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的第三回中,为了表达出范进中举前后的身份地位的变化,刻画了其岳父胡屠户的形象。范进进学回家,胡屠户来贺喜,虽是贺喜,其实是范进一家人伺候胡屠户,当胡屠户酒足饭饱离开时,吴敬梓这样表达:“这里母子两个,千恩万谢。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横披”刻画出屠户的凶横庸俗之态,“腆”活画出倨傲不羁之形,而反之可以读到范进母子“千恩万谢”的卑微与猥琐。当范进中举之后,胡屠户又来贺喜,看到发疯的范进不仅不敢骂,更不敢打,当疯态毕现转为安好的范进给了胡屠户银子后,吴敬梓这样表达:“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同样的“千恩万谢”,但表现的对象变了,同样的“去了”,此时是“低着头”,细腻的描绘中表达出的是社会的尊卑,也暗讽了世态炎凉。这样的表情达意已不是简单的真实可信了,而是艺术化的表达。
表达力的信度与效度,讲求的是表达的真实可信与艺术感染力两个维度,这虽为两个维度,但又是相辅相成的整体。
五.表达力的实施路径:综合性学习与实践性活动
语文课程是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决定了表达力的实施必须依靠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性活动这两条基本路径。
《课标》认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一种表达,课程之间的沟通又是一种表达,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更是一种表达,学习与生活都需要借助表达来进行交流沟通,都需要借助表达来整合,表达本身就是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呈现,而表达力则是学习者整体素养的综合。
综合性学习是培养表达力的课程优化路径。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为本,是具有综合性、生成性、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而表达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聚知识与能力、习惯与方法、思想与情感、思维与智慧的综合表现形式。表达力既是语文素养的综合,又是语文能力与思维的生成,更是学生独立思维与人格的主体呈现。当学生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成功》时,学生自主梳理文本的观点,既能表达出季羡林先生在文本中对“天资”“勤奋”“机遇”观点的认知,又能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表达出对成功之道的独特的认知,当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表述文本观点,质疑观点的片面性,完善对“成功之道”的体验与认知的生成学习时,这就是极具表达力特质的语文教学。表达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明了文本的意旨,需要学生在倾听中准确把握话题的指向,需要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智慧,需要学生在思维中表情达意,表达力是借助于言语生成、言语组织、语言驾驭在思维的整合中生成的综合智慧。
实践性活动是培养表达力的学习活化路径。口语表达力是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得到提升的,书面表达力是在写作实践中得到提升的,指定性表达力是在技法训练中得到提升的,不管哪一种表达力都是在实践性活动中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效果的。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指出“不学诗,无以言”,将口语表达力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同样,书面表达力集语言、思维、情感于一体,是语文素养付诸学习的活化形态,其核心是对生活的体验、感悟与思考,只有在实践性活动中才能体验生活、调动积累、个性表达、创新建构,这是提高书面表达力的关键,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性活动是积极培养学生表达力的有效路径。
表达力是“本真语文”理论体系中处于中位的学力,是居于阅读力与文化力之间的学力,正因为表达力的中位特性,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养于一体,是基于阅读力语感素养的语用学力形式,同时又居于文化力之下,是“以文化人”的文化力的具体表述形态,具有直观性和可评价性。口语表达力可以通过他听与互动的形式评价学生表达力的能级,书面表达力可以通过写作与测试的形式评价学生表达力的能级,指定性表达力本身就是考试评价中呈现出来的一种表达力,因为表达力是可以测试评价的,所以,表达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技能训练来达到目的,还需要在综合性学习课程和语文实践性活动中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独立学院体育教师师德建设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情况
独立学院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投资多元化条件下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新的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的若干意见》之后,“独立学院”作为一个比较规范、统一的名称就确定下来,目前,它是专指由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他们既有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又有其比较鲜明的特殊性,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新的教育模式的尝试者,他们与普通全日制高校第二批录取的本科学生相比,表现出如下群体特征:综合素质较高,但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勤奋不够。社会活动能力强,但自信心不足;家庭条件优越,生活上自理能力差;以自我为中心,行为上缺少自我约束力,集体观念淡薄,个人主义意识强;等等。
二、新时期独立学院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发展教育事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师德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因素。教师的品质、道德、知识、能力、情感、行为等,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道德水平如何,将关系到青年乃至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因此,师德建设不仅影响着教育,还对一个民族的未来起着深远的影响。
1.师德建设是建设一流大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周济部长曾经指出,要想把教育做好,决定性的因素是教师,而在教师素质中最重要的是师德,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成败。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而一流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从而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2.师德建设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些古训都说明了一个道理:自古为师,当德才兼备。因此,师德建设应是教师队伍建设最根本的建设,是内涵性和基础性的建设。
3.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上。当前,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少数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下滑趋势。如:有的精力投入不足,教学应付等。鉴于此,要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加强师德建设。
4.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文化、价值观将随西方的影视、音像、书刊进入我国,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必然会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可能使教师在理想、信念和追求上产生动摇、困惑、彷徨,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师德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践中加强师德修养的主要方式
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如何根据我校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合格的人才是一个体育教师应该思考、实践的重点之一。本人在总结多年的体育教学经验、深入学习教育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特点和新时期大学培养人的要求,结合体育课程的育人优势,在个人师德修养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效果明显。
1.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广博的知识
第一,体育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思想,热爱本职工作,辛勤耕耘,这是教书育人的首要条件。第二,体育教师要对工作认真负责,对专业精益求精,不断开拓创新。第三,体育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运动基础,精通的专业知识,这两点是衡量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标志。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要投入体力,还要投入智力,积极思维。因此,体育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改变以往只用体育术语描述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的作法,而是采用体育术语与大众语言相结合,以及用生物力学原理来分析动作技术的做法。这样的讲解揭示了健体的本质,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激发了其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许多新的学科不断涌现,并渗透到体育学科中来。因此,体育教师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涉猎丰富的各学科知识,这样其在授课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适当、准确、灵活地选择教材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
2.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体育教学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固然要发挥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为此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同班级的学生在体质上和运动技术水平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上课时,要充分利用上课的各个部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材,培养学生能力是体育教师的基本能力的体现。
3.德育要渗透到整个教学活动中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术、技能,促进其身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利用理论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理论教材思想性强,教师通过理论课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信念和高尚的思想情操,但教师切忌脱离教材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也要避免只注重知识而忽视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的作法。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的意义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阐明体育课既要传授锻炼身体的方法,又要增强体质的双重任务。
四、结束语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生事物,其运营机制、学生特点与公办高校都有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适应独立学院的运营机制,了解学生特点,更重要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提高自己献身教育、服务学生的意识,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而实现体育育人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宏斌.试论体育教师的师德[J].中州大学学报,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