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旅游管理研究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引言
当下,随着现代农业、节庆活动、乡村旅游的融合,花海经济已经成为城市形象的名片和提升城市知名度的重要推手。无锡阳山桃源风情小镇作为江苏省公布的首批13家旅游风情小镇之一,把小镇建设成独具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彰显其特色,挖掘历史、人文和建筑等内涵已经成为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节事活动作为推广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塑造城市整体形象的助推器,深入研究其与地方产业的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节事活动的利益相关者
节事活动存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正确处理好节事活
动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至关重要。关于节事活动利益相关者的问题,国外学者Getz提出与节事活动相关的利益主体分为两大类,即与节事活动相关的利益主体和与社区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节事活动组织者、当地社区居民、赞助商、酒店、餐厅、旅行社、俱乐部、艺术表演团体、票务机构以及志愿者组织等,一次成功的节事活动必须综合考虑和平衡不同利益主体的需求。以城市节庆活动为例,一个节庆活动有许多利益主体,主要包括城市、节庆活动组织者、参节商、供应商和观众等。本文在上述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无锡阳山桃花节运作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研究的主要利益者包括:主办机构、主办社区、赞助商、承办机构、参节商和供应商、参与者和观众(见图1)。
图1 中国无锡阳山桃花节利益相关者关系图
二、中国无锡阳山桃花节概述
自1997年开始,阳山镇桃花节已走过二十个年头。20年来,桃花节已办成一个融赏花观景、旅游休闲、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文化活动,已成为惠山人民乃至无锡人民引以为豪的盛大节日。2017年“中国阳山桃花节”于3月15日―4月15日举行。本次桃花节由阳山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主办。以第21届阳山桃花节转型为契机,引入市场元素,通过开展以2017阳山半程马拉松为主的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阳山镇良好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精神文化风貌。以“蜜桃小镇”为活动统一品牌,进一步塑造阳山品牌形象,加快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步伐。
三、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事件旅游与地方产业互动发展机制
(一)丰富节庆活动内容,以节促旅提升品牌质量
结合阳山镇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和打造无锡阳山桃源风情小镇为目标,组织内容丰富的各项节庆活动品牌,如:春季桃花节、夏季美食节、秋季露营节、冬季温泉节,形成一年四季有主题、有内容。2016年,阳山度假区联手市、区旅游部门,成功举办了阳山第二届田园露营音乐节,填补了目前阳山秋季旅游没有大型活动的空白。同时,为了契合年轻人需求,精心筹备策划,设置露营体验、特色烧烤、户外拓展、徒步穿越、篝火晚会、露天电影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位游客在体味阳山原汁原味田园风光同时,收获无尽的快乐。丰富的一系列节庆活动不仅给阳山度假区带来源源不断的客流量,也使度假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二)挖掘地方旅游特色,以节庆活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在抓好旅游项目的推进工作同时,充分挖掘阳山度假区“桃、山、水、泉”特色,在围绕主题资源基础上,既诠释“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又落实了“商养学闲情奇”新的旅游六要素。充分诠释全域旅游新概念。重点推进好田园东方二期―文旅小镇,紫藤园、朝阳禅寺二期等重大项目的建设,落实好千里走单骑,阳?民宿村、乡宿等十多个生活项目的建设工作。此外,通过阳山桃花节的品牌效应,建立阳山桃文化创业示范基地和桃文化创客中心,扶持和鼓励当地居民延伸水蜜桃产业链,利用水蜜桃产业优势、自然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发掘阳山丰厚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同时以节富民,开展经贸活动,进一步拓展和畅通其他产业。
(三)改善基础度假设施建设,提升游客满意度
一是改善交通条件。建立标准化生态停车场三座。对度假区内三座10000余平方米停车场进行规划改造,设停车分区、出入口,建立相应管理制度,专人管理生态绿化。完成了度假区内步行道、小阳山环山道完善提升,做到在阳山桃花节期间,保证游客“进得去,出得来”。二是进一步完善游客交通工具。增添观光电瓶车20辆,单人、双人、三人自行车100辆,并为特殊人群免费配备了童车、轮椅、拐杖等服务性工具,方便游客在阳山桃花节期间进行度假娱乐。三是完善住宿设施。根据本地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围绕“一站式度假定制”理念,众多品牌文化精品酒店形成规模效应。通过近几年阳山政府的大力支持,阳山民宿经济悄然兴起,通过对现有农家乐提档升级,形成一个桃源葫芦谷民宿区,围绕“福禄”民俗主题,结合特色民宿、阳山美食、民俗庆典等特色体验,让游客充分感受“聚福在阳山”的桃源传统文化风韵。四是优化餐饮服务。主打菜系消费档次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性,并推出多道中华老字号或餐饮名菜,国内外主要菜系一应俱全。如:嘉阳生活购物广场引进知名品牌肯德基。桃源葫芦谷特色商业街主打阳山本地农家乐餐饮品牌。不同菜系加上不同的消费档次,满足阳山桃花节期间不同游客的消费需求。 五是规范购物管理。规划建设旅游商品购物点,推出桃木工艺品、鸣珂里非遗文化和民间手工艺品、尹城牛肉、阳山大麦饼、阳山糕团等10余种特色旅游商品;大力整治购物场所风貌,对所有购物点进行规范管理,统一培训,严格推行诚信服务公约。 六是强化游览功能。完善游客中心功能,设置游客休息区、景区影视介绍系统,为游客提供咨询、票务、导游讲解、节目预告等服务;游客中心设有免费WIFI,公用电话,并为游客提供纪念邮票、纪念封、明信片、纪念戳等多种服务;配备特殊人群使用的童车、轮椅、拐杖等工具;在桃源葫芦谷、田园东方、桃花岛景观公园等处设置游客咨询服务点;规范设置中、日、英、韩四国文字信息标志525块,合理设置了足量的游客休息设施;并进一步完善了旅游厕所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人性化服务。
四、结语
【论文摘 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 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
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关键词:旅游管理;职业化;职业化能力;人力资源
作者简介:焦庚英(1980-),女,江西遂川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陶表红(1965-),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为2008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 08YB12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59-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经济的各项指标已居世界前列。旅游教育发展也很迅速,仅2009年全国旅游行业培训总量达3,971,125人次,其中行业岗位培训达3,496,865人次,成人学历教育培训达474,260人次[1]。应该可以说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与旅游业的发展相匹配了,可许多旅游企业管理者仍然提出旅游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旅游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造成旅游职业教育生源匮乏,而旅游高等教育着重的是专业人才的培养,故造成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过低,刚毕业的大学生又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还得进行短期或长期的培训才能正式上岗。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运营费用;另一方面,造成人才的流动性增大。本文在阐述职业化、职业化能力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旅游管理职业特点对旅游管理人才职业化能力进行了剖析,为旅游高等教育职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一、职业化及职业化能力的内涵
目前对于“职业化”普遍的认识主要有[2-4]:(1)是一种工作状态、生存状况、生活方式;(2)是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与行为准则;(3)是为了达到职业的要求所要具备的素质和追求成为优秀职业人的历程;(4)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套规则,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5)是一种在职场中专用的语言和行事规则;(6)职业化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最大的效益。
通过对这些观念的理解,笔者认为职业化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格式化”、“标准化”。职业化,它是一个职业人在工作、生活及学习过程达到某职业标准和要求的一种状态、过程。可以用六个“合适”一个“最佳”来概括,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用合适的方式,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为企业或单位创造最佳的效益。职业化主要包括职业化素养、职业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三方面的内容[4]。
所以,职业化能力是指一个职业人在工作、生活及学习过程达到某职业标准和要求的一种状态、过程所要具备的能力。
二、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职业化能力
因为是旅游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现今社会上就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旅游业是一个低门槛产业,什么人都可以从事旅游业。为此,造成许多旅游服务质量低劣、旅游资源严重浪费、旅游地形象严重受损等问题。那么,一个职业化旅游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职业化能力呢?笔者认为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职业化素养
职业化素养是旅游管理从业人员职业化基础内容,要提高职业化素养以达到职业化标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职业化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有利于职业道德的锻造,有利于良好职业心态的培养。旅游从业人员的自我管理主要体现于时间管理、情绪管理和价值观管理。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处理好私人时间和工作时间的关系,处理好客户时间与企业时间之间的关系;其次是情绪管理,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的对象是游客,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地域的游客对旅游公司有不同的要求,甚至有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就要求旅游从业人员必须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及应变能力;价值观管理,要求旅游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以游客的利益为重,在做每件事情之前先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这样才能更好的维护和创造旅游地、旅游公司的良好形象。
2.职业认知能力。培养正确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认知能力是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学生顺利就业,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着力点,是提高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性,在从事这个行业之前或期中,职业人对这个职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旅游管理职业认知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对旅游管理这个职业有正解的认识。不能简单的把旅游业定位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公司与客户的关系。旅游从业人员必须熟悉不同旅游产品的功能,了解旅游产品、景区的特色,着重把握其特色进行开发旅游产品,这样才能令顾客满意。
3.学习能力。无论哪个职业,学习能力是影响职业化素养提高的主要职业化能力,也是旅游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等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要职业化能力。职业人必须懂得如何有效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校门跨向职场,每个职业人必须要学会学习成为一个职业人,这包括对本职业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学习、职业行为规范的学习等等。有效学习能力,能帮助旅游从业人员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旅游管理知识;创造性学习,即能动地安排学习,使学习有效而系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加快职业化进程。
(二)职业化行为规范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研究综述
随着21世纪的到来,市场经济发展更加完善,竞争也更加激烈,知识经济的挑战,其核心是人才培养的竞争,社会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挑战。专业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的形成。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特性,专业素质的养成对学生尤为重要。
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素质”、“职业素质”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搜索,在检索到的文献中,90年代的文献很少,只有寥寥几篇。最早将专业素质一词运用到旅游管理专业中的是王培英在1999年发表的《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一文。2000年以来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并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研究视角宽泛。
一、专业素质的内涵研究
基础概念的研究是每项研究中都要首先进行的部分,只有将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张庆奎,周春燕(2004)[1]概括性的指出专业素质是指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技能。翟国栋(2007)[2]强调了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将知识内化,胜任本职工作。梁机、陆道调(2007)[3]在总结了之前其他学者的定义后,从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将专业素质概括为: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文、理、社会知识;比较强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表达能力。
在专业素质的基础概念研究这方面,各位专家学者主要从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这两方面进行概括,虽然说法不完全一致,但是表达的都是相同的内容。即,专业素质概念的核心主要是两方面内容,即: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具体实践问题的熟练操作。
二、专业素质的构成研究
专业素质的构成是专业素质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都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因专业而异,它的构成需要考虑不同专业特性。旅游管理专业除了具备统一的人才培养要求外,还应具备不同于其他专业、符合自己本身行业特点的素质。
郭平(2006)[4]简明扼要的将大学生专业素质概括为两个方面,分别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王江生(2010)[5]认为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素养、专业实践知识和职业素养四个方面。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研究,早在1999年,王培英学者在《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6]一文中就已经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四大构成,分别是: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综合能力和心理素质。刘洋(2003)[7]则创新性的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旅游管理人才应有竞争力、重注非智力因素、有创新力、有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要有综合知识的能力。贺建武、陈炜(2006)[8]认为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包括:较高的道德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这四个部分。米舜(2010)[9]根据旅游专业的专业特性,提出了五个层面的专业素质构成,与贺建武、陈炜的观点基本相同,但增加提出了健康的身心素质这一个层面。
专业素质构成这方面的研究多数学者主要是从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两部分来探讨。尽管以上学者对所界定的专业素质结构的名称存在差异,但是他们的阐述存在相当的一致性,即核心都是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这一部分的研究已趋于成熟,随着时间的发展,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构成日趋成熟。
三、专业素质培养路径研究
大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走向工作岗位还是继续深造,专业素质对他们来说都是走向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校期间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无论学校还是学生自身都应该加以重视。
刘景军(2004)[10]从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对于培养学生素质应做到以下三方面的“重视”,分别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工作的开展。林华东(2006)[11]认为要落实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方案,首先必须改变过往只重视知识传授的教育观,重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分别是:增强意识、强化训练、注重养成、科学引导。翟国栋(2007)[12]认为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应从院校科学的专业设置、师资水平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目标、重视实践活动以及借助社会力量这几方面进行加强。米舜(2010)[9[持与翟国栋相类似的观点,但是提出了微格教学法这一创新性的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路径。周自坚、曾鸿鹄(2012)[13]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出发,创造性的提出了“一论、三观、一法”的标准,认为这一标准是指导本科教学及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是一个重要的前提。
学者对于培养路径这一的研究大都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出发,针对某一专业的细致研究较为匮乏。笔者认为培养路径的研究应该结合具体的专业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以实行的具体的方案,而不应只是泛泛而谈。
四、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
专业素质逐渐成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核心,也成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尤其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来说更为重要。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命题。
陈义彬(2010)[14[认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色创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建立案例库实施案例教学,改革考试考核制度,并建立多层次的时间教学体系等等,以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高岭(2011)[15]针对旅游管理专业高失业率的情况,从人才培养观、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培养途径这五个方面,构建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秦兆祥(2012)[16[指出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要采用新型旅游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厘清旅游科学体系,科学设置课程群,积极推进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袁海霞(2012)[17]从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置各类课程、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素质培养观念升级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的对策。
培养体系构建是专业素质研究中的重中之重,研究了基本理论之后要将将其应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当其冲。通过检索发现,这方面的研究稍显不足,尤其是缺乏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的体系构建,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下转第67页)(上接第65页)
五、个人评述
通过在中国期刊网上的搜索,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从文献数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几方面进行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一)文献数量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检索发现,关于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文献较多,但针对旅游专业素质的文献数量相比之下较少,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研究。这也证明了,这一研究方向的关注度较低,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专业素质的掌握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十分重要,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到旅游管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研究中来。
(二)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关于专业素质内涵及构成的研究较多,理论基础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虽然各家学者的表述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思想趋于一致。关于培养途径和培养体系的研究多是针对大学生总体素质培养方面的,具有概括性和普遍性。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素质培养的文献多是理论型的研究,没有和具体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研究可以与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调整培养体系,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创新型的研究较少,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专业,需要结合现实情况进行研究。
(三)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研究方法运用的比较少,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类型运用某种技术手段,论文更具说服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在旅游教育研究中借助较多,如实地访谈、问卷调查、田野操作等。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运用,并可以不断吸取教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借助现代教育研究方法,加强理论研究的深度。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的概念不是十分明确,在检索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资料有限,导致论文写作存在不足,本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能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到这方面问题的研究中来。
参考文献:
[1]张庆奎,周春燕.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4,5:89
[2]翟国栋.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14-15
[3]梁机,陆道调,秦武明.加强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7(6):217-220
[4]郭平.大学生专业素质与拓展[J].求实,2006,2:231
[5]王江生.对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视野本刊视点,2012,12:4
[6]王培英.关于旅游管理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函授教育,1999,4:68-69
[7]刘洋.旅游高等教育与培养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J].长春大学学报,2003,10:63-63
[8]贺建武,陈炜.21世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素质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2):130-131
[9]米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及培养途径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12:141-142
[10]刘景军.论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4,3:121-122
[11]林华东.大写生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之六[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9:15-16
[12]翟国栋.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7,6:
14-15.
[13]周自坚,曾鸿鹄.高等教育阶段的专业素质与五个观念[J].科学教育,2012,1(18):96
[14]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管理探索,2010
[15]高岭.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高校教学之我见[J].教学探蹊,2011:88-89
[16]秦兆祥.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机制实证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5:95-98
[17]袁海霞.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素质培养探析[J].高教论坛,2012,3:15-16
【关键词】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实践
一、旅游管理的定义与其必要性
所谓旅游管理,指的就是从事旅游业的管理者运用其管理的各种职能,目的是为了向旅游者所进行的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并且保证服务质量,对旅游业所进行的有计划、有指挥、有组织的调节与监督活动,其中包括旅游业的部门、人、财、物、地区等。旅游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是具有外部协调作用的,在国民经济中,旅游业是一门独立的行业,旅游业也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行业,旅游管理能够协调旅游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需要,与国民经济的众多部门密切相关。第二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的内部协调作用,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其内部的各个部门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旅游管理提供最基本的保证。第三方面体现在旅游业的需要,旅游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支柱。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容忽视,它从不同的方面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更具有对外开放的功能。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有关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一些有关旅游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缺乏后续的法律法规,旅游管理法律法规具有暂时性。后续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的跟上,造成了约束力减小。旅游行业发展的步伐较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法律法规中涉及的侧重点不一样,对游客以及一些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我国的旅游管理缺乏宏观调控的权利与手段。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一些部门创办了一系列的服务企业,然而这些企业的产权等都归属于不同的投资部门,这样各自为政,彼此跌价竞争,导致了旅游行业内部的混乱,失去平衡与控制。
(三)我国旅游产业结构失衡
旅游商品能够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旅游商品具有很大的利润,但是在生产销售上并不协调,产品品种不新颖,老化单调。旅游交通更是一个难题,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
三、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完善措施
(一)健全旅游管理体制的法规体系
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法律法规,有关法律法规要紧跟旅游业的发展步伐,不能出现法律漏洞,增强约束力,对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增加合理的、科学的法规法律,做到平衡处理,不偏不倚,只有有效合理的法律法规,才能保护人们以及管理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
(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考虑相关者利益
在旅游管理活动中,要考虑到管理者以及游客还有当地人们的一些利益。根据笔者的了解发现,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会给居民的利益带来损害,打扰人们的生活,给当地的居民带来的巨大的贫富差距。所以,在对旅游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同时,必须要将相关者的利益考虑进去。
(三)加强旅游管理的监督力度
要完善我国旅游管理体制,一定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监督体系,对管理者以及高层管理者进行监督。这个监督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旅游业所经营的项目进行监督,一些地方的政府不能干扰旅游业的发展与经营,管理者要定期上报旅游业的经营规划。另一方面是对管理层进行监督,国家旅游业的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管理者进行监督管理,不能,对旅游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危害社会的秩序以及造成环境污染等。
(四)加强旅游管理行业的体制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就是行业管理。我们所要制定的旅游管理行业的体制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化与发展,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老套的守旧的旅游管理体制应该被淘汰,不仅不适应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将守旧的管理体制改变为行业管理体制,才能适应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需要。所谓的行业管理是要对企业进行分类的,依据的是企业产品的不同特点以及劳务的不同特征,然后通过相关的政府部门进行归纳管理。这样,无论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旅游企业,如果从行业的角度出发,都应该统归于旅游局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行业的改革需要改革主管部门的职能。要从三个方面实现转变,第一个方面就是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第二个方面就是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最后就是从部门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
四、结语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型的行业,是第三产业的支柱,也是国家经济发展与来源的重要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管理体制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着旅游管理体制的完善与建立。面对这些制约我国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采取有力的措施与对策,使得我国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彻底、更完善。能够让我国的旅游事业更快速健康的向前发展,从而加强我国的国民经济。
参考文献
[1] 徐嵩岭.中国遗产旅游业的经营制度选择——兼评“四权分离与制衡”主张[J].旅游学刊,2003(4) .
[2] 吴耀宇.我国旅游景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与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
[3] 胡北明.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剖析我国遗产旅游地管理体制的改革[D].四川大学,2006.
[4] 张晓.加强规制——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 曲颖.我国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研究评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5).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创新
[基金项目] 广东工业大学高教研究基金项目(2013Y01);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全国高职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管理类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GLJKT201102001)
[作者简介] 罗美娟,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旅游高等教育,广东 广州,510520;张德鹏,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广东 广州,510520;张春慧,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研室副主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广东 广州,510520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3)05-0076-0006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我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305.39亿元人民币;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702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旅游业总收入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1%。①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115所,在校生59.9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093所,在校学生48.34万人。两项合计,旅游院校总数2208所,在校学生为108.33万人。 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11》数据显示,2010 年旅游业仅直接从业人数就达185.8225万人次。②这些数据一方面显示了旅游行业人才的供给与需求存在巨大的数量缺口,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则在于国内旅游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行业内就业非常低。据调查,全国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在行业内就业的人数比例一般仅在15%~25%之间,两年后仍留在旅游企业工作的还不到20%。③ 对此,多数学者将其归因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导致的院校旅游人才培养与业界人才使用的矛盾(马勇、魏卫、邓念梅,2008;阚如良、宇飞、胡春梅,2010;何建伟、赵新建、章牧,2010;郑向敏、范向丽,2010)。因而,旅游教育界与产业界一直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着持续的改革与创新探索。在中国期刊网中对“人才培养模式+旅游”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3年2月28日11:00,共有相关文献1138篇,对“人才培养模式+酒店”进行主题检索,共有相关文献367篇,可见相关议题的研究文献颇丰。
国外学者纽曼(2001)曾指出,“从组织成长的角度看,学校内外部合作是学校成功的必要条件”。2012年3月,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将“推进协同创新”作为落实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并进一步指出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2012年5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工作部署视频会上指出,“2011计划”重在推动高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促进内部资源和外部创新力量的有机融合,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可见,将协同创新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已在宏观政策层面达成一致认同,而在微观的操作层面如何实施则是需要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探索的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为导向,从高等学校、旅游企业与旅游产业共同发展的角度,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设计。
一、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基础
德国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1995)将其确立的协同(Synergetics)定义为一门关于“各类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互相协作,结果整个系统形成一些微观个体层次不存在的新结构和特征”的学问。简单来讲,“协同”即是指系统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和系统整体之间,以及系统与系统外部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它们之间存在的有序架构、沟通合作使得整个系统创造出新的价值,从而获得原来分散个体简单汇总所无法达成的效果。而协同创新可以理解为“实现创新的组织方式”——通过加强系统内部,以及系统内外部的沟通、交流、合作,构建其有序架构,更为高效地实现创新。①
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教育界对协同创新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地推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中国期刊网中对“高校+协同创新”进行主题检索,截至2013年3月1日11:00,共有相关文献98篇,研究者一致认同协同创新是高校人才模式创新的重要途径,并对各种创新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唐阳,2012;朱颢东、李红婵,2013;叶仕满,2012;李道先、罗昆,2012)。
教育部和财政部2012年3月的《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协同创新的平台与模式构建包括四个面向,即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从当前旅游产业发展、旅游企业需求及高校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特征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主要涉及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企业(尤其是旅游企业)、社会(旅游产业)等主体,主要解决“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这三者之间的协同创新结果将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据此,本文提出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对人才培养模式较权威的定义是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所指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如下四种观点:(1)两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2)三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3)四要素说。即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4)多要素说。即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②其中,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未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三要素说中的部分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因此,“四要素说”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文汉,2001;李亚萍、金佩华,2003)。本文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主要采用“四要素说”进行逐项分析。
(一)培养目标设计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是人才培养模式其他要素运行的基石,同时也是确定培养过程、培养制度的基本依据。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培养目标实际上主要指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社会角色或具有哪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人。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传统高校人才培养现实的层次顺序是知识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都把 “培养复合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即“通才”作为培养目标,强调“精英教育”。①然而,作为对政策、经济环境等因素极其敏感性的产业,旅游业的人才需求虽日新月异但核心要素依然是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学习能力。精英教育的结果往往是“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较低,且缺乏对行业的准确认识。从而无形中扩大了人才供需之间的“缺口”,出现行业内就业率低而企业又无法招聘到符合需求人才之间的“悖论”。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我们必须谨慎地审视传统人才培养目标的产业适应性问题,探索一种新的目标层次,即转向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知识型人才的顺序。如表1所示:
具体而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符合产业与区域人才需求的基本特征,能够满足产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评价产业特征、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与未来变化趋势以及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有效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图1)。简言之,就是基于协同创新,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实现学生就业的“高端对接”和“高位就业”。
(二)培养过程设计
人才培养过程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旅游产业应用性强、产业环境动态变化性强、人才需求结构日益多元的特征使得“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受到普遍的质疑并被认为是无法适应当前旅游业发展需求的。按照设定的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与培养途径两个层面出发进行分层次培养,是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内容。
所谓的分层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分层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要区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而理论课程又分为公共课、平台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据此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宽专结合”,而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实现“虚实结合”;(2)培养途径的分层次。培养途径包括课内教学与实习实践环节。其中实习实践是旅游管理专业需要特别加强的环节,包括认知实习、专业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与毕业实习等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的实习实践环节需要逐层推进,其中可考虑将认识实习安排于第二学期,专业课程实习安排于第三、四、五、六个学期,专业综合实习安排于第七学期,而毕业实习安排于第八学期进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方式。无论如何分层次实现实习实训工作,重要的是要体现层次性和完整性。此外,培养途径还包括一系列的非教学途径,如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其他课余活动等。
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过程的设计如表2所示:
需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应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关联性,避免二者脱节,并根据现实需求进行定期的课程调整,包括周期性删减陈旧的课程并增加新的课程。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台湾高校的具体做法,在专业必修课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每两年对专业选修课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快速发展的产业要求。而在课程体系的选择与调整过程中,学校、企业和社会是一个逐层向外推进而又逐层向内延展的过程。实现由“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企业现实人才需求学校课程体系调整”的自外而内的课程体系逆向设计(如图2所示),以自内向外地实现“知识体系与能力配方案调整企业所需能力与素质的满足促进产业人才供需平衡”的专业人才培育过程(如图3所示)。
(三)培养制度设计
人才培养制度是指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其中,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而随着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组合制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人才培养制度,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 在既有的、较为完善的日常管理体系下,旅游管理专业可以探索的是基本制度和组合制度的创新性设计。
其中,基本制度中的学年制度尤为值得关注,并已有大量的国内外高校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形成了诸如“3+1”、“3+0.5+0.5”、“2.5+0.5+1”、“2.5+1+0.5”等多种类型的学年制度。其中,“3+1”的模式使用更为广泛,而“2.5+1+0.5”的模式成效最为突出。各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如表3所示。
通过对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与走访调研,笔者认为,“2.5+1+0.5”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是一种有效的学年制度。这种“学校——企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很好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一方面可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并能进行及时的反馈与调整,强化教学与反思的系统性,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效果并达到协调创新的根本目的。
(四)培养评价设计
人才培养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作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是实现人才培养效果的有力保障。在“校·企·社”三位一体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设计中,应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不同类型课程的差异、学生实习实践效果的综合判断以及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测评,因而不能简单地运用传统的对单一课程学习的评价,而应以能力为导向,搭建“知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使得考核评价能够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改进方向。评价方式不再局限于书面考试,广泛应用口试、演讲、团队考核等考核方法。如对于各类实习,不能简单地以实习报告的完成状况进行评价,而应当综合实习企业的实习表现评价、指导教师的综合判断、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以及实习个体的自我评价等多种内容进行360°评价。
三、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条件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设计本身并无法保证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辅之以多种保障条件,如师资队伍、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要素。
(一)“双师型”与“双向型”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与“双向型”师资队伍的打造是实施“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师资保障。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可以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企业高管走入校园、教师走入企业着力打造“双向型”师资队伍;通过教师走向企业,实现技能提升从而成为“技师+教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具体而言,为强化“双师型”与“双向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可以运用“派出去”的方式,通过分步骤安排专业教师进入旅游企业,强化教师的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教师的旅游服务操作技能、设施设备应用技能等,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以提高业务能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完成“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其次,通过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和有计划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来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建立包括在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二)校内外无缝连接的一体化实习实践基地
良好的实习实践基地环境是实现“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协同创新的关键要素。具体而言,在校内,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双语教学等深化理论教学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第三课堂等课外学术活动完善创新基本素养的培育。在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实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依托专业与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实习社会化引入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中,拓展实习基地建设的立足点与落脚点,有效提升实习基地在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及本行业就业中的价值,逐步完善“校·企·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多部门的统筹与配合
“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对教学工作的多个环节进行彻底的流程再造。如课程体系的重新编排及课程的周期性更新需要教务处相关部门的许可与认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教务处等多个部门的协力推进;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有序推进需要基层教学单位、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等等。因此,多个部门之间的综合统筹和通力配合是必要的保障条件。
四、结 语
在传统的大学专业教育中,通常只涉及高校和学生两个利益相关方,在普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性人才培养。而由于体制缺陷,对于旅游管理在内的应用型较强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常与实际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缺口”,以致所培养的人才在进入社会后往往很难适应企业实际需求,进而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之间的悖论。
在对旅游产业发展特征、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特征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以协同创新为基础,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高端对接”为导向,以校外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双师型”与“双向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理论教学——企业实践——理论提升”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支撑,以“认识实习课程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的递进式实习为手段,设计了旅游管理专业“校·企·社”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希望据此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和产业的协同创新。
[参考文献]
[1]郑向敏,范向丽.论旅游专业“四高”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运作模式[J].人文地理,2010,(6).
[2]马勇,魏卫,邓念梅.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J].旅游学刊(人力资源与教育教学特刊),2008,(S1).
[3]阚如良,宇飞,胡春梅.本科院校旅游专业办学模式对比分析与发展对策[J].旅游研究(季刊),2010,2(3).
[4]何建伟,赵新建,章牧.旅游管理应用型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5).
[5][美]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7]唐阳.关于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2,(7).
[8]朱颢东,李红婵.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3,(1).
[9]叶仕满.协同创新:高校提升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10]李道先,罗昆.协同创新视角下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现途径[J].高等教育管理. 2012,6(6).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我们现在对生活品质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仅仅的满足于“吃饱穿暖”的阶段,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旅游产业作为人们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表现形式慢慢的变成人民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繁荣,旅游业从一个不被人民大众重视的行业逐渐被人们关注起来。人们已经的发现旅游产业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帮助越来越大。这种经济发展刺激旅游,旅游业发展驱动经济的方式已经被许多政府官员和经济学家认可。然而伴着旅游业的兴旺,其发展会遇到的新的难题和新的瓶颈。我们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寻找一个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旅游模式来替代现有的旅游管理模式。旅游行业作为一个公共行业的发展,政府的干预和引导是不可或缺的。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现存问题的提出和对新模式的摸索,分析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政府;旅游管理;作用
一,我国旅游业的管理存在的问题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行业,它是以旅游资源和服务设施为条件,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中提供各种服务性劳动而取得经济收益的经济部门。毋庸置疑,我国现在所延续使用的政府占主导型的发展旅游业的形式在我国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时候曾经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业的繁荣,游客的所追求的旅游方式不再单一,开始有了体现自己独特品味许多不同的追求。这就要求旅游业要全面的提升才能满足游客的各种需要。而我们的旅游管理仅限于对星级旅店以及旅行社的小范围管理,这样就直接导致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在管理旅游业时不能够起明显的作用。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旅游管理制度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寻找一个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旅游模式来替代现有的旅游管理模式。现如今我们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旅游管理主体单一,职权有限,难以支撑旅游业的繁荣。
从政府自身机构来看,各个地方均都存在着管理旅游业的行政部门。但是,旅游资源却在没有形成旅游主管部门之前被分散到政府机构的多个部门来管理,例如,林业类旅游资源属于政府林业部门,园林类的则属于建设部门等。当地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与当地拥有旅游资源的其他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各自为政,没能形成有效的配合,影响了旅游政策发挥的整体性,甚至有时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
从现有的旅游业的管理体系来看,我们的旅游业的管理还是集中性的管理,无法依据市场经济做调整。旅游主管部门只能被动的强制性的执行上级部门分配的任务,而作为旅游业最关键一环的旅游管理对象很难参与到旅游管理中。我们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被管理对象的参与,他们的建议是我们旅游业前进的动力。
2. 旅游的管理是以结果为主导的,而非原因。
在我国现在的旅游管理体制中,我们政府对旅游业的管理都是以结果为主导方向的,并非是从源头找问题根源进行预防治理。虽然我们每年投入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去整治旅游市场规范,但是都是治根不治本的。问题的源头没有被遏制,可以提前预见的问题没有去预防,这造成社会的资源被耗费,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只会越积越多。
3. 旅游管理目标是纯经济目标,社会和环境目标关注较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
我们政府现有的旅游管理体制对旅游业发展好坏的评定标准是看接纳游客的多少和游客增长所带来的旅游业整体收益的增加。所以,当地政府更加倾向于实行能短期提高旅游收入的方案。这些方案一般只顾眼前利益,对发展可持续性的旅游产业关注不够。
4. 旅游管理绩效的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看领导是否满意,而不是看游客的满意度。
现在的旅游产业开发缺少优秀评估标准。当地政府往往为了让上级领导满意就把当地旅游业开发作为“面子工程”来做。违背了市场规律,最终会导致投入和产出不对称的现象,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二,政府在旅游管理中应当起到的两大作用
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是政府为了促进旅游业的繁荣所设置的机构,它的功能应该表现在以下两点:
1. 补充和完善关于旅游业的法律政策,加强旅游市场的管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其次,旅游管理部门应该引导旅游业进行科学的发展。这样才能给旅游产业的发展制造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中去。
2. 随着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顾客是上帝的原则”理念越来越得到经营者重视。而我们的旅游业管理部门就应该“以游客是上帝”并且通过市场调节,为他们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性价比较高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各种便利的旅游基础设施。游客的要求得到满足,我国的旅游业才能持续的蓬勃发展下去。
三,政府在旅游管理中的职能设计
上述提到了在旅游管理中政府所起到的两大作用,我们从中得出结论政府在旅游管理的职能应该有以下几点:
1. 制定和补充旅游法律政策,使当地管理旅游的政府机构对旅游业的管理实现有法可依。只有加强旅游法制建设,人们才会加强法律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和维护旅游的规定,游客本身的利益才能不被侵犯。只有依靠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旅游市场才能有序健康的发展壮大。当我们的政策有效合理的时候,当地的旅游资源才能被有效的调动起来,与当地的旅游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发挥旅游业的整体性,推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对出现的旅游问题,我们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深入调查,从源头上找到问题的实质原因,然后再集中人力物力来解决,这样既可以减少浪费资源,又可以根治问题。对于那些可以预防的我们要提前做出预警机制,用边预防边治理的方法来治理。
3. 进行旅游地软硬件的建设,努力以游客为中心,为他们创造一个优良的旅游氛围。旅游地的硬件建设是指旅游地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软件建设是指旅游形象的建设和宣传以及旅游衍生产品的推广。所以,政府部门有义务对旅游地的进行建设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诸大建,管理城市发展: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管理模式[M].上海:同济人学出版社,2004
[2]张广瑞等主编.旅游绿皮书:2002.200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