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制定科学规划,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镇赉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重点强化了“两个结合”,即远近结合和点面结合。在远近结合上,对于近期建设,突出抓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村村通建设、泥草房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土地开发整理、环境卫生整治等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长远规划,着眼大局,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力求达到“三个符合”,即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做表面文章;符合群众愿望,不搞强迫命令;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搞无效益产业。规划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并经村民代表会或镇人民代表会通过,方可组织实施。在点面结合上,坚持因地制宜,。在点的选择上,重点突出人口相对集中和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所在地,作为推进村,逐步引导农民向中心村和居民小区相对集中,压减建设成本,避免重复建设。在面的推进上,充分考虑东西部发展差异,不搞“统一模式”,不搞“一刀切”,对于经济基础好的东部乡镇先行推进,率先实现新农村建设。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中西部乡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有重点的稳步推进。
2.突出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要求,突出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坚持因地制宜,调优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争取国家项目资金16.8亿元,计划开发整理土地12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110.1万亩(其中,水田57.6万亩,水浇地52.5万亩),新增耕地68.2万亩,目前,一期工程主体基本结束,二期工程2010年启动实施。依托农发资金,启动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9200万元,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项目建成后,镇赉县水田面积将达到15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水田第一大县,粮食产量可达到30亿斤,纯增18亿斤,有10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西部旱田区重点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避灾农业,积极推广高效玉米、烤烟、辣椒、杂粮杂豆和瓜菜等作物种植,并大力发展棚膜经济和庭院经济,提高耕地产出效益,目前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达到48万亩;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组织实施了“小动物、大经济”发展战略,依托飞鹤乳业和雨润集团,以契约为纽带,以银行信贷为保障,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建立“龙头企业+银行+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民”五位一体的牧业养殖新模式,计划三年时间建设1个3万头大型牧场和2个1万头中型牧场,组建专业合作社45个,带动农户9000户;建设鸭鹅养殖园区3个(鸭舍300栋),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带动农户6000户。目前,镇赉县的3万头奶牛大型牧场于2009年9月份启动,2010年年底可建成,计划引进澳大利亚优质奶牛4600头,其他牧场和养殖园区也已完成选址。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在抓好产业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农民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截止目前,全县共投入公共事业和基础建设资金3.5亿元,修建“村村通”公路541.3公里,路两侧彩砖铺装30公里。新建、修建村部24个、文化室13个、农民夜校19个、体育健身场所20个、村卫生所19个、建设垃圾处理场所10个,改造农村饮水154处,解决7.0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建设生态卫生厕所2400个、农村户用沼气1400座,完成村屯绿化184个,美化、绿化村屯乡道180公里,建设新农村信息站9个,农村广播电视入户率达92%以上。加大了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县乡镇和村屯共配备垃圾箱50个,并通过设立公益岗位,组建了农村保洁队伍。特别是在涉及新农村建设整体形象、惠及千家万户的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镇赉县更是加大力度,加大投入,通过采取多条走路的办法,有效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采取招引企业通过土地置换的办法,搞集中建设;二是采取企业担保,农民利用贷款资金改造建设;三是科学利用政策,将省里补贴专项泥草房改造资金用活用好,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的效果,搞好改造建设;四是制定各项扶持政策,鼓励群众自行改造建设。专门制定了《全县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推进实施方案》,从工程验收、资金补助、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林木保障、建设规划、行政事业收费、交通运输、贷款担保、社会捐助、集体经济补偿、物价控制、领导包保和部门帮扶等方面落实了13条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快了工程建设步伐。2007年、2008年、2009年共改造完成泥草房24295户,占农村泥草房总户数的46%,累计投入改造资金12.2亿元。
4.积极推进民主进程,完善乡村治理工作机制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农村“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岗位人员聘用和大额度资金使用)事项民主决策、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服务和“勤廉双述”民主评议三项制度。对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必须按照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结果公布的“六步工作法”操作,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对于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都通过“三资”监管程序进行微机化管理,统一标准,规范建档,防止了暗箱操作。同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对村班子和村干部的民主评价制度,年初,村干部要向群众做出廉政承诺;年末,乡镇党委组织召开由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等参加的测评大会,村干部在会上述职述廉,并接受代表质询。最后,对村班子及村干部进行划票测评,并把测评结果作为村干部评先选优和奖惩的重要依据,真正把农村基层干部的权力置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真正做到“民主定事、制度理财、群众评官”,推进农村基层管理制度转变,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主管理进程。镇赉县被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县”,并在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5.强化组织保障,增强乡村干部的执行力
我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包保任务的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场和包保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建设、泥草房改造、环境卫生整治和项目资金6个具体工作推进组,每个推进组都由1名副县级领导任组长。制定了发展农村经济,乡(镇)场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包保责任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部门责任分工意见和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奖励方案等,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指标纳入到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各乡(镇)以及县直部门的年度重点目标责任制,严格考核。在强化组织保证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整合力度,对各项目资金,科学安排,合理使用,实行项目统一规划、分别立项,资金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主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效益。此外,镇赉县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广泛动员社会各界采取招商引资、股份合作、有偿开发参与整体推进工作,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通过广泛动员和宣传发动,极大了调动了社会各界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问题。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2、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3、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跃升、不断形成共识和合力的过程。作为一名教育系统工作的党员,学习完这篇重要的讲话后,认识到教育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我觉得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这正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教为民的本质。树立和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2、要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动力是改革创新。树立和坚持科学教育发展观就要大胆革除阻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积极深化教育体制、办学体制改革和教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不断将教育事业推向前进,更好的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发展好。
一、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工业经济成效显著。
二、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硬化沟渠28.9km;投入145万元整修了杨柳分干渠末段;投资 760 万元建成了万工堰拦河坝。新建村道13.3公里。农业增加值由的5940万元增加到的10300万元。
三、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四、抗震救灾工作得力,灾后重建工作圆满完成。
关键词:乡村发展;经济建设;乡村格局;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S7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乡村建设事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光辉历程
我们尝试进行阶段性划分,来更准确地描述和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走过的历程。依据农村改革内容的标志性变化,可将我国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4年,我国乡村建设以农民自主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加强相应的规划管理和技术指导为主要特征。
第二阶段;1985年至1991年,我国乡村建设逐渐加大投入、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加快道路、电力等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
第三阶段;1992年至1998年,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农房建设与农民最直接、最必须的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同步加速推进阶段,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村道路、供电、安全饮水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第四阶段;1999年至今,我国乡村建设进入全面推进村庄人居环境治理的新阶段。扭转农村生活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成为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乡村经济建设发展
1 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
2 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 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
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
首先,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
其次,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
再次,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
第四,以县为单位,设立农业发展强化基金,在“以工扶农”的同时,立足于 “以农养农”。
最后,逐步建立县域或者跨县农业技术与市场交易发展协会,渐进实现农业自我良性发展。
三、城乡统筹发展的村镇体系格局调整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村镇体系格局调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主导,理念创新,系统推进,反哺农村;编制科学的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变“城市规划”为“城乡规划”,乡村规划纳入到整体规划体系,城乡一盘棋,规划全覆盖;尊重民意,不伤害农民,生产要素流动根据自愿原则,但村镇体系格局调整的不确定性增加;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突出重点,通过公共政策引导确保实施。具体操作上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在城乡一体化规划(强调城市与农村的交融发展)确立的城乡发展空间载体上,实现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业态创新与均衡发展理念推动产业互促、协调发展,促进现代产业体系的快速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础设施统一规划、一体推进,实现水、电、气、垃圾处理与通讯通信的配置)、城乡市场体制一体化(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还权赋能”为核心,设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构建服务城乡的社会体系,推动城市公共优势资源向农村覆盖)、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实行城乡统筹“大部制”,对城乡户籍实行一元化管理,吸引社会基金,为城乡统筹提供支撑),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四、村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办法
(一)规划的基本思想——全面视角
在城乡统筹视角下,从以往单纯注重农村居民点的规划转变为县(市)域、镇(乡)域、村域与镇、乡、村居民点规划的结合,即“面”加“点”的体系,在县域层面统筹进行居民点的布局和调整。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视角下,关注村镇人居环境的提升,逐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城乡一体化和均等化,通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引导村庄格局的调整。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下,村镇格局的调整需要循序渐进,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强调乡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复合性的特点,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在维护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在村镇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乡野景观保护和历史遗产保护,延续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乡土文化传统。
(二)村庄调整的路径——分类指导
1 新村开发 (新建)
新村开发是根据规划布局,进行迁村并点、移民建村,集中建设、统一安置的建设行为。新建型村庄是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需规划建设的村庄,如移民建村、迁村并点及其他有利于村民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而新建的村庄。新建型村庄首先选址安全,规划侧重于自然环境相和谐,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充分体现浓郁乡风民情和时代特征。
2 村庄综合整治 (整治)
综合整治型是以对经济基础、人口规模一般的村,以整治为主,在规划指导下,通过拆除违法建房和危房、改造旧房,治理“脏、乱、差”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同步建设污水管网、垃圾收集设施和公共厕所,对农村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整治,保持环境整洁,改善村容村貌。
3 危旧农居改造 (填充)
危旧农居改造是对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在规划指导下,采取整理、改造旧村的方式,充分利用旧宅基地,拆旧建新,鼓励联合建设组团式新村,让有条件的农民向中心村转移。改造型村庄建设应妥善处理新旧村的建设关系,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合理延续原有村庄的空间格局,有序扩建新村。
4 保护性修缮 (保护)
针对各级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其他拥有值得保护利用的自然或文化资源的村落,如有优秀历史文化遗存、独特村庄布局或浓郁地域民俗风情的村庄,加以保护性修缮和开发利用。
五、结语
通过我国乡村的发展历程和特征,可以看到,在改革开放的引领和推动下,我国广大农村出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的良好局面。这些成就的取得,一靠经济发展,二靠政策推进,三靠充分发挥多方面力量的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还将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稳步推进的态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推动下,可以预见我国乡村建设仍将向纵深拓展、延伸。
参考文献:
[1] 郐艳丽,浅议城乡统筹背景下乡村发展格局的调整
[2] 刘李峰,乡村建设三十年:历程与启示
[3] 曲悦亮,浅析乡村经济建设的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姓名:刘小靖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9、02、
学历:研究生,籍贯:陕西 学校:长安大学,研究方向:城市设计
科学发展观是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针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趋势和问题,突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了我国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认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以人为本,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全体人民广泛参与发展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二)、全面发展,正确处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系。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因此,一方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牢牢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另一方面,又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理论创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三)、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行业先发展起来,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为先发展促进后发展、先富带动后富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善于搞好统筹协调,高度关注并切实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避免经济社会发展失衡。
(四)、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向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福祉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
笔者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者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涵。这三者构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和哲学指南,是它的灵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三项要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由上述三方面组成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精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展开。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安溪集镇的目标,着力实施“生态立乡、工业强乡、集镇兴乡”的发展战略,努力推进*乡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主要预期调控指标
农村经济总收入6500万元,同比增长10%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工业税收280万元,同比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同比增长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三、实事项目工程建设
2009年,乡党委、政府将继续着力办好以下的几件实事:1、全面完成*各村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2、大力抓好安溪千户避险安置小区建设工程项目,确保安溪千户避险安置小区住宅基本建成;3、建设完成安溪集镇自来水厂建设工程,保障集镇发展用水;4、加快安溪集镇建设步伐,争取完成安溪派出所、卫生院、准四级车站等公建项目;5、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支持鼓励各村开展村庄环境整治。6、完成黄竹、山头洋650亩的土地开发任务。
四、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第一,明确一个主题,即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在*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乡党委、政府始终以改变农村面貌,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的方面,2009年是实现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关键之年,*乡党委、政府结合安溪集镇建设和打造浙*北边际区域中心形象窗口这一有利时机,将新农村建设确定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努力将*乡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第二,明确两个“突出”,即突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工业经济建设。随着近几年*乡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和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乡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加快*乡经济社会的发展,*乡将继续推出以项目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工业经济推动区域竞争力这一发展思路,坚持以“生态立乡、工业强乡、集镇兴乡”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构建浙*北边际区域中心形象窗口。
一代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今天,XXX管理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正式成立了!XXX管区的成立,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农垦体制改革,提升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的战略之举,这一重大决策为管区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机制动力,XXX管区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崭新使命。为此,我代表XXX管区党工委、管委会,表示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躬身实践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面对新机制、新形势,我们新任领导班子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将精诚团结,不辱使命,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唱响省委提出的“讲团结、树正气、求发展”的主旋律,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XXX走在全省最前列的总体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正视差距和不足,恪尽职守,开拓创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辜负上级党委的重托和全区人民的厚望,以勤政廉政、勇于创新的崭新形象,加快推进XXX管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第二,融入XXX都市经济,打造区位产业优势。依托XXX强势平台,扩大区域经济张力,是XXX管区发展面临的首要选择。为此,我们将大力弘扬“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励精图治、奋勇争先”新的XXX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构筑更高更强的产业、人才和开放三大平台,强力实施调优结构、创新机制、开放带动、城镇拉动四大战略,积极融入XXX强势集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融入XXX丰饶资源,构筑乳业龙头专区;融入XXX广阔市场,拓展现代商业物流;融入XXX城市理念,建设优美明星城镇,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为XXX走在全省最前列做出应有的贡献。
首先增强服务“经济建设”的意识,作为地方经济管理部门之一,服务好地方“经济建设“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就是第一要务,就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
其次主动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的规划之中,针对区政府今年提出的“植产兴业”战略,结合职能,找准关键的工作抓手。一是提高“大数据”处理能力,重点提高市场主体信息数据的应用水平,完善市场主体汇总功能、分析功能和信用信息记录,通过企业登记和信用信息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分析,服务政府宏观决策、投资引导和经济发展。二是主动对接产业园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打造设施一流、标准统一,更加实用,更加贴心的服务窗口,继续推进智慧便民和同城通办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商标名牌战略工作,鼓励传统优势产业“创名牌”,培育新兴产业充实孵化库队伍,不断加大企业创名牌的后劲,确保驰、著名商标数量持续增长,提升区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牢固树立“依法行政”的理念,只有严格在法律框架内行使权力,严格用法律程序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我们才能履行好职责。
其次把握当前依法行政的几个关键,一是严格按照权责清单开展履职,以“负面清单”管理市场,以“正面清单”(审批清单、监管清单)管理权责,全面推进行行政审批标准化,依法行使行政监管职能,切实做到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工商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二是加大规范执法力度,启动规范执法“年度规划”,全面梳理各种基础性的规范制度,强化行政指导,针对在执法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分项分段推出指导意见,成熟一项推出一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逐步完成规范工作。三是建立有效执法监督体系,严格落实岗位执法责任制度,尝试引入执法监察,积极推进两法衔接,深化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建立健全阳光执法体系。
首先增强改革的勇气,当前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创新的时代,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是评价单位和个人的重要指标,我们要鼓励创新,宽容过失,破除改革创新者的思想藩篱,激发全局的创新活力和勇气。
其次找准改革的突破口,一是深入推进商事登记改革,去年12月25日国务院召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座谈会,12月31日,全省召开推进商事登记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商事登记改革工作,我们将吃透精神、预先谋划、扎实执行,确保改革政策落地,尤其是积极探索后续监管配套机制,持续释放改革红利。二是全方位拓展消费维权的广度和深度,在规范提升传统站点建设的基础上,选取试点做好电子商务消费维权的指导和监督工作。三是创新开展好市区大项工作,配合做好“一门式”服务改革,探索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法人事项“一门式”办理;其次抓好由我局统筹的工作项目——“两建”,综合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同时在“城管”、“创文”等综合性社会治理工作中,探索建立一些长效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