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1篇

关键词:经济信息 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 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主要是围绕着我国的政府机构而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政府机构的经济进行管理,为完成经济管理的任务所达到的一个预期效果。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管理政策和目标,都能够有效的帮助社会和国政的稳定发展,促进科技时代的开发,大大的提高了国民的物质文化和消费水平。宏观经济的管理目标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组成:

一、经济信息的宏观管理目标

宏观管理的目标是依据各项经济信息才能制定出稳定的目标,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目标也包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等等,而经济信息也存在着多个方面,要想稳定经济目标,要注意很多个方面,也必须从平衡外汇收入和开支、经济总量的平衡、以及稳定的物价这三方面重点分析。

(一)国际收入和开支

货币的流通在国际上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经济交易,是对他国的一个文化交流。随着货币对外开放的政策实施开始,我国的大量的经济对外的流通量也不断增大,促使国际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外的经济关系也随之改变。从而也有效的稳定了国际收入和开支的均衡也保持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久而久之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收支有着必然的联系,制约着相互的经济平衡。

(二)经济总量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的主要是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量平衡,在结构上在总量上都要达到基本平衡。在一定时期内,国外需求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天平平衡。对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的平衡称之为总量平衡。另外,结构平衡指的是消费物质与消费需求的平衡,投资数与投资需求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中,主要矛盾是总量的平衡度。矛盾是问题的关键,想要国家经济的平衡,要抓住主要矛盾,保持主要矛盾的平衡性,才能调控国家经济的天平。把这个主要矛盾的总量控制抓住,就不会有太大的经济波动。想要创造一个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引导国民经济的健康运作,就要控制住主要矛盾。可以从我国最近一段时间内分析经济数据,抓住其关键点,并且知道我国的总需量差率要控制在哪个度上才是最好的,最有益于创造合理顺畅的宏观经济。

(三)稳定的物价

通常所说的物价其实就是指生产价格,而生产价格是由部门平均生产成本加上社会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生产价格就死价值的转化形态。稳定的物价主要包括三点:第一,稳定的物价总水平;第二,物价波动的幅度要根据居民的平均消费水平的稳定;第三,物价的消费品的稳定波动。物价总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的稳定的主要指标,要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就是要保持物价总指数的平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物价总价经济的不稳定。所以物价总指数在上升和下降的时候,各种消费品的价格在变化中,必须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之下,这样才会有利于国家经济的稳定,有利于价格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涨的幅度和下降的幅度,都要在国家和社会可容忍的范围之内。

二、经济信息的影响

经济信息的管理不仅能稳定整个国家经济并且能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不断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影响投资规模

投资规模是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而经济信息是影响投资规模的关键。二者相互影响,互相补充。适度的投资规模需要考虑一定时期内的经济信息的影响,也能够满足国家一定的经济增长的需要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发挥最有效的作用。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上,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有限的,人们所拥有的资源也都是有限的,所以这一点,必须要求资源的合理利用化。在宏观经济的管理下,市场经济存在着自身的一定的缺陷性,市场调节也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政府需要通过经济的调控下,合理调配资源的配置。

三、宏观经济管理的效益目标

经济信息管理的目标是追求宏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总值的增长或者是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总体上。它是指各个环节、各个经济部门的总和。 整体是局部的总和,但是有时候局部的总和的提高比并不会提高整体。他在很多情况下,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国家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一定的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使局部和总体达到统一的平衡。在经济的发展中,经济信息对整个国家社会效益都有一定作用的影响,在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经济信息造成的一些经济行为也都会对国家社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影响。这就像是“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相互影响的例子一样。它既可以产生正面的社会效益,自然也就会产生负面的经济效益。好的宏观经济管理不仅产生好的经济效益,也会产生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那么生态效益也会随之紧跟着发展和稳定。这几个效益在不同的程度与方向上也都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益目标的完成,要做到互相促进与发展,相辅相成。

四、结论

经济信息决策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取决于经济信息的。在总体上,宏观经济的目标反映了我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在实际上,在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中由于很多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无法呈现出完美性。因此,在制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时候,要结合我国国情,顺应我国国情的发展需要,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坚持原则,制定出适应本国发展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要做到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国家必须认真实施贯彻执行,落实目标责任等等。实现真正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顺应国家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01]王利来.《宏观经济的管理与效益》[M].湘潭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

过去的“又快又好”偏重强调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其中包含着“兼顾”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理念,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速度和规模似乎更加重要,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这包括,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经济繁荣背后日积月累的社会矛盾、经济增长的技术知识支撑能力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中的结构优化问题等。

当然,不应该简单地看待过去强调经济发展中“快”的“纲领”,也不应该简单地责怪过去在经济发展中对于速度和规模的追求。这是因为,在一个国民经济总量规模很小、综合实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资源环境意识不强、人们渴望解决温饱等问题需要快速膨胀的阶段和条件下,发展速度的快慢就是主要矛盾,在国家建设中就需要集中力量保速度。此外,经济增长速度也是确保国内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一种机制。例如,在*年之后的一段时期,我国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提出保持8%的经济增长速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其他优惠政策,这无疑是当时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经过28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步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国有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革,经营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外资经济长足发展;国内居民收入快速提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战略稳步推进。这些因素聚合在一起,形成了支撑我国国民经济自主性增长的基本条件和微观基础。这些因素也与我国“高居民储蓄”、“充足的外商投资”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一起,共同形成了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动力和良性机制。在这种情况下,速度不再是主要矛盾。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最新公布的信息,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20万亿大关。在经济总量达到如此高度、自主性高速经济增长机制已经形成、而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与环境压力增大、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经济发展的“质量”就变成了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了。

因此,当前推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就必须做到“又好又快”,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前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里,“好”所体现的“质量”,不仅体现在投入—产出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显著提高上,而且应该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以及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上。

然而,知易行难。在对“又好又快”发展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关键是要找准我国经济发展“快”而不够“好”的症结所在,切实找到根治“快”而不够“好”的良方。

讲症结,首先是发展观念不够科学,片面地把经济发展的目标锁定为GDP,忽视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代价问题;其次是增长方式不集约,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中的痼疾;第三是经济结构不合理,重化工业比重过高,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第四是管理水平不高,无论是在政府层面还是在企业层面,都存在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粗放的问题,各种决策失误所造成的浪费屡见不鲜。

因此,必须对症下药,切实寻找根治上述症结的“良药”。

首先,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面临的紧迫任务和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坚持“六个必须”,抓好“四个着力”。即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同时,着力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其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机制,用“又好又快”的指挥棒,引导各级政府行为,加快构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第3篇

(一)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始终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首先,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要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因此,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它们的关系,不能夸大或忽视某一方面的作用。

(二)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特殊性有三个方面含义: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因此,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着重把握矛盾的特殊性。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性质和特点,二者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

题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2]。这决定了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从表面上看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水火不相容,经济建设必须牺牲生态环境,其实它们处于一个有机的共同体中,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看,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如今,生态环境这块木板越来越短,若人类一如既往地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环境,虽然经济这块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它们之间的斗争性,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同一性,在对立统一中把握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四)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矛盾,而在这些矛盾中又可以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而每一个矛盾中也存在着诸多方面,可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需要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要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分清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次关系,既要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又要推进矛盾的相互转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对策。

二、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首先是人们非生态性的发展观以价值为单一目标,重经济,轻发展,片面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的局面。其次人们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人们一直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责任心浅薄。最后相关制度不健全。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生态文明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生态文明其实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状态。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后代的生存环境为代价。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但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经济的发展。因为良好的环境只有在发达的经济条件下才能达到,如若不然就会出现滥伐滥砍,过度放牧和捕捞等现象,从而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治理污染和保护环境需要大量的经济支持。

四、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提高人们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意识

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幸福感息息相关,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在我国京津冀、华东等地区雾霾天气频发,特别是在2013年1月,多地遭遇大范围持续雾霾,北京市有26天为雾霾天气,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3]。近5年来,我国仅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严重沙尘暴袭击就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多人[4]。这些数字和现象让人触目惊心。在这些情况下,人类的幸福感大大降低。因此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绿色经济、生态城市等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科普知识,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认识环境标志,选择绿色食品,少用一次性物品,积极抵制过度包装的产品,节约用水、用电,做好垃圾分类回收。崇尚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自觉绿色出行,高扬合理消费的时尚理念,积极参与到节约低碳健康科学的新生活中。

(二)建立新的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强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不仅要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也要顾及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人们认识到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一味地从自然中索取。

(四)拓宽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健全干部考核制度

第4篇

摘 要:中国建国后的第三波移民潮已经形成,浅析其中蕴含的矛盾原理有利于看到现象的本质并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移民潮;矛盾;矛盾原理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公民选择移民国外寻异国梦,国外追梦既有个体需要也有集体需求。“中国梦”的提出与第三波移民潮中的“异国梦”相对应,探求移民潮的实质显得更为迫切。

一、移民潮现象中蕴含的矛盾原理

(一)移民潮的现状。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2)No.1》中指出,中国正在经历第三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潮”。

(二)移民潮中体现矛盾的客观性。1.矛盾的客观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矛盾。矛盾具有客观性,不含有矛盾的事物不存在。2.中国移民潮的出现符合国内外客观矛盾。根据矛盾客观性原理,在世界范围内,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国际移民规律常常表现为从发展中国家移出到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第三波移民潮中成为移出国,这体现了国际客观矛盾。

政治学中的观点表明,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只有阶级不复存在,阶级斗争被消除后,国家才会消亡。移民潮中反映的正是国与民的矛盾,这是国家存在的前提,也是国内客观矛盾。

(三)移民潮中蕴含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根据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表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是事物的共性,即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可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矛盾,这体现矛盾的特殊性。2.移民现象中蕴含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个别移民现象和大规模的移民潮反映不同的矛盾和矛盾的不同程度。

个别移民现象是某些有特别需要的公民个体为满足个人愿望而选择移居国外。个别移民现象体现的是特殊矛盾,是单个公民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具体矛盾,属于个别矛盾,不能说明大范围矛盾和共同矛盾。

大规模的移民潮是某些人群的普遍需要,反映了国内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缺陷不能满足大部分民众的一般需求。移民潮体现一种普遍民众的共同需要,是共性矛盾,移民潮的主体是民众群体,一定程度上代表他们所属的国内阶层和大群体的需求

二、移民潮成因中蕴含的矛盾原理

(一)移民潮的成因分析。高速的经济发展与低效的社会发展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和严重的不协调性,“把蛋糕做大却没有分好”反映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矛盾具体体现在:第一,贫富差距严重,不能满足民众追求公平正义的愿望;第二,社会管理水平低,不能保障民众正常生活需要;第三,普遍污染的环境让民众不能安居乐业;第四,人性关怀不足没有赋予民众充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导致第三波移民潮发生的国外原因包括:第一,西方国家实行文化渗透和政治颠覆;第二,国外拥有良好的社会管理水平和优越的环境,与国内的情况形成反差。 --!>

(二)移民潮成因中蕴含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

1.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各种矛盾中,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内部矛盾是主要矛盾,外部矛盾是次要矛盾,外部矛盾不能单独对事物发展起作用,它必须通过内部矛盾的变化才能引起事物的最终变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矛盾中都包含多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次要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立统一,它们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着矛盾的性质。

2.移民潮成因中蕴含的主次矛盾原理。在移民潮的成因中,国内的原因属于内部矛盾。国内的生产力发展很快,但国内民众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特别是民生方面没有被满足,这是国内的基本矛盾,体现在贫富差距严重与人民追求公平之间的矛盾等,这些人民的内部矛盾是移民潮成因的主要矛盾。

国外的原因属于移民潮的外部矛盾。国外的颠覆和文化渗透强化了中国民众对国内管理的不认同和否定,西方优越的环境和充足的资源是对发展中的中国巨大的挑战,这些国外的原因是移民潮的次要矛盾,通过改变国内的状况、激化国内矛盾而发生作用。

3.移民潮成因中蕴含的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在移民潮的内因中,有很多的国内矛盾,但集中体现在国家与国民之间矛盾,它是国内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生产力提高却没有满足人民对社会公平、生态环境、精神需求等方面。环境的恶化、资源的不足还有人性关注缺乏等都是内部矛盾的次要方面。

在移民潮的外因中,中西不同经济制度的差异是国外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主要方面表现为西方对中方的政治性颠覆和文化渗透。外部矛盾中的中西方文化等差异都是外部矛盾的次要方面。

三、运用矛盾原理探寻移民潮对策

(一)面对移民潮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1.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认为,要解决事物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必须抓住主要矛盾,那就意味着抓住了工作的重点。要解决事物发展中的某个矛盾,则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

2.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探寻移民潮的对策。(1)尽全力解决民众实际困难。“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要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1]以上都是在1934年提出的服务群众的原则和方法,可应用于当今国内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毒大米、毒奶粉等难题。(2)完善分配制度。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完善经济分配制度,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水平,政治、文化、社会管理、生态等等问题才会迎刃而解。[2](3)吸取外国先进经验解决国内难题。我们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来解决教育的弊端、环境的破坏、食物的不安全、人性的冷漠等问题,以便缩短中西方差距,遏制移民潮的不利因素。

(二)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看待移民潮的解决

1.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矛盾的统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统一性与事物的稳定性相联系,斗争性与事物的变动性相联系。矛盾的斗争性导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不断变化,造成矛盾统一体破裂,最终使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任何一个矛盾总是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斗争性。

2.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合理看待移民潮。(1)移民潮中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转化。移民潮的发生是因为在矛盾中斗争性和统一性并存。在国内发展的过程中,引发移民的矛盾的斗争性一直都存在,可是当斗争性不断的增长超过了统一性的限度时,民众安居国内的相对稳定状态被打破,大规模民众选择移民。因此要降低移民潮对国家稳定局面带来的负面影响就要限制斗争性的膨胀[3],为加强相对的统一性创造条件,使斗争性转化成统一性。(2)移民潮的性质转变。移民潮的发生对国内的负面影响体现矛盾的斗争性和破坏性。由于矛盾的斗争性和统一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实现转化,所以在移民潮得到正确认识和合理解决后,斗争性可转化成统一性,国家重视民众需求的举措会得到民众的肯定,政府管理能力被百姓认同,更能增加官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原来的坏事就能变成好事。(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百步梯攀登计划(IB32413013)、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创新基金社会实践项目(D2120040)资助。

参考文献:

[1] .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41

第5篇

一、统筹兼顾开展财政工作。党的*大,“要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财政工作要运用遵循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

一是要注重财政再分配的功能,运用转移支付机制,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财政体制机制的调整,解决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度、协调度。

二是要加大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力度,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促进财政增收入与财政促进经济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完善财政各项改革,促进发展。要立足实际,注重实践,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找准切入点,破解阻碍财政科学发展的难题,推动全面发展。找准影响财政自身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探索财政管理新机制。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推进财政体制创新,解决财政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消除科学发展的体制障碍。

第6篇

在高一《经济生活》教学中,经常遇到生产力一词,而在做题时,找根本原因时,更多的是生产力原因,在《经济生活》这本教材中,其实在《经济生活》这本教材中,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对矛盾,那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学习《经济生活》就要抓住生产力这条主线。

现把《经济生活》中的“生产力”因素解释并归纳如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1.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

2.生产关系是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其内容包括:人们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

3.二者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二、和《经济生活》教材的结合点

1. 与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关系

商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的产生、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2. 与商品价值、商品价格的关系

随着生产力发展,带动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价值量变小,人们能够买到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影响价格的根本愿因是价值,价值的背后是生产力。

3. 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本原因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带动经济发展,收入增加。

4.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

①必要性:

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属于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决定。目前,我国已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优越性。同时,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而且发展又不平衡,生产力水平呈现多层次性。这就决定了我国不能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6.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我国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我国不均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按劳分配是主体,执行鼓励一部分和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它使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他们付出的劳动直接联系在一起,必须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改革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

7.与财政税收的关系

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8.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

9.与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和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0.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第7篇

一、解放思想必须抓住制约xx农行发展的主要矛盾

解放思想不能抽象、泛泛地就观念谈观念。思想观念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必须要从分析xx市情、行情入手,抓住xx农行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只有这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增强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xx农行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毕竟是自己与自己比较,与兄弟行、与同业比,差距还很大。从外部环境分析看,xx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经济总量小,人均gdp偏低;经济发展质量也较低下,结构不合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最关键的是xx受交通地域等自然条件限制工业发展水平落后。工业的落后使xx整体经济总量难以迅速扩张,导致县域经济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城镇化水平低,也制约了金融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支撑的大中型骨干企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xx还处于工业化的初期起步阶段。工业增长主要依赖于少数铅锌企业,工业经济多点支撑的格局尚未形成。受铅锌价格下降因素影响,给矿区支行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二是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全市重工业、资源型工业特征显著,规模以上工作增加值与轻工业的比例为4:96,这说明全市工业容易受到资源枯竭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从目前xx的实际情况看,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强优企业少,产业集中度低,规模也小,缺少一批带动力强的大中型骨干企业。三是科技落后,高新技术装备的现代制造业比重较低。许多工业部门因技术老化、设备陈旧、工艺粗糙、管理水平落后而造成产品质量差和技术含量低,消耗高、效益低,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东部地区的十分之一到五十分之一,单位经济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耗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徽县工业企业的矿污染就给我们以很深的启示。四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由于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比例高,以城市为载体的工业经济高度游离于以广大农村为载体的传统农业经济以外,其先进的生产要素无法与地方的经济技术环境相适宜,这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严重羁绊了xx工业化的进程。

从全行内部分析来看,辖内优质客户稀缺,市场拓展能力较差,基层网点分布与服务“三农”的要求不相适应,人员素质与新业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产品与农民信贷需求不相适应。上述这些内外部矛盾是直接制约全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围绕转变经济方式,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把那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且可持续的客户作为今后拓展的主要对象,力争在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

二、解放思想必须认清xx发展不同时期的主导性因素

第8篇

关键词:烹饪教学 更新观念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279-01

怎样才能提高烹饪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所需求的烹饪专业技术人才呢?笔者认为,专业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用发展的理念正确认识餐饮行业的新格局。其次,要牢固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时空观、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观、发展观”。

1 职业教育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正确的职业教育观可以激发职业技术院校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职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就烹饪专业教师来说,首先应意识到烹饪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开设最普遍、招生难度较小、就业形势较好的专业之一,办好这个专业顺应了学生的学业需求;其次,要认识到随着国家经济战略方针的调整,餐饮服务业前景非常广阔。加强烹饪专业建设,顺应并推动了烹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进步。第三,烹饪专业教师应摆脱传统职业教育观的束缚,要立足于现代经济发展特点,从“职业群”的角度来认识职业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和社会责任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具备烹饪大行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所以,烹饪专业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既立足于校内的学习指导,又立足于校外的实践训练,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形成立体化教育模式。

2 时空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建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时空观,是提高烹饪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导思想。

首先,传统的职业教育强调“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实验、实习条件相对滞后,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面对当前社会的巨变,还用过去的教育标准去看待烹饪职业教育工作,当然是不行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观念,面对烹饪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技能训练为主线,强化实践环节的教学。

其次,应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研究新时期餐饮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烹饪专业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行业式”教学模式渗透到烹饪专业教学中来,鼓励教师走进企业,置身社会,在实践中研究餐饮行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人才需求状况。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政策的变化对餐饮行业的影响,要用动态的思维、发展的眼光研究餐饮市场。唯其如此,烹饪专业的学生才能有敏锐的洞察力,将来才能不断获得生存、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烹饪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全新的时空观,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市场,这样才能提高烹饪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3 正确的人才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正确的人才观认为人才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别的,社会需要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别的人才。这一点对于烹饪职业教育来讲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从培养烹饪技术人才角度看,当前中等烹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至少应有三个培养方向:一是学历培养,即通过中等烹饪技术教育使一部分学生能有机会升入高等烹饪职业院校继续深造,成为高一级烹饪职业技术人才;二是为烹饪行业、企业输送一批多层次、高规格的人才;三是为餐饮行业造就一批自立、自强的“小业主”。为此,在教学中,对第一类的学生就要围绕对口单招的考试大纲,既加强专业教学,又强化文化课的学习;对第二类的学生重点进行技能训练和行业纪律、规范以及规章制度的教育,使其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对第三类学生在强化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突出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4 学生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新时期职业教育必须改变旧有的“学生观”,重新看待和认识当前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首先,树立人本思想,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生物人。对待学生,应尊重他们的人格,看到他们的差异,努力去发现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

其次,树立“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观点。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水平一般较差,但是,到了职业学校以后,在技能训练方面没有先天的劣势。这正是学生发挥各自特长,实现自主发展的契机。就烹饪专业来说,教师应列举成功案例,激励、感化学生,使其树立信心。

再次,要树立学生是主、客体的统一观。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内因”,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教师是促进其发展的指导者和带路人。比如,在刀工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示范讲解,然后安排充足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教师要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应及时矫正。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有可能沿用错误的刀法,形成痼疾。但如果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解的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

5 教学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学观,必须认清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及教学过程要求。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与教学要求”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当前餐饮市场正逐步形成地方菜、外系菜、流行菜、西菜、西式快餐、中式快餐、面食、小吃等多形式、多风味并存的多元格局。因此,在专业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努力抓住使“学生达到教学要求”这一主要矛盾,探索“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既夯实学生的基本功,又开拓学生视野,使其适应餐饮市场多元格局的发展需要。

6 发展观与烹饪教学质量

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并促进教育的发展,这就对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确立经济发展观、教育发展观和人才发展观;其次,在教学工作中,拓展教学内容,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等相关知识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职业行政能力。再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