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0 17:11:5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第1篇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应包括核算原则和假设、核算对象和方法、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环境信息披露等内容,下面将对整个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思路展开说明。

(一)环境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假设 环境会计核算体系设计的目标是通过对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的核算,对外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加强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了解和监督,进而提高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环境会计核算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1)经济与环境效益互相兼顾。环境会计的重要目的是披露企业的环境效益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不仅包括与环境相关的经济数据,还应该包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非数据信息,综合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考量,环境会计信息才更满足相关性和可靠性。

(2)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规范性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建立的基础,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展开需要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基本依据,只有具有统一的标准,环境会计信息才具可比性,企业才能据此不断改进和完善。但环境会计的初创阶段,在不逃避责任的前提下,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经营管理或信息披露等方面掌握一定的灵活性。

(3)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对于环境污染的重点企业,如化工、冶炼、纺织等,政府相关部门必须做出强制性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对如何核算和披露做出明确规定。对于环境友好型企业,可支持并鼓励企业自愿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以免强制规定增加企业支出。

与此同时,环境会计核算需要以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为理论基础。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延伸,其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多重计量假设。其中,前两条假设与传统会计理论基本一致,而多重计量假设是基于环境会计的特殊性提出的。由于环境会计信息并不能全部以货币方式衡量,因而环境会计的核算应采取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计量为辅的多重计量方法,保证环境会计信息的清晰性和准确性。

(二)环境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 环境会计的核算对象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企业单纯的环境活动,主要是指不与经济挂钩的环境活动。包括企业制定的环境政策,对员工的环境教育,对企业外部的环境信息或与环境有关的活动的态度和参与情况等。严格来讲,它们并不直接涉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能计入核算范围,但应将其列入对外信息披露的范围之内。第二,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这些活动由环境问题引发或对环境造成影响,且能够以货币表现在环境会计要素中,并最终影响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本文基于“六要素论”提出环境会计的核算方法,这六要素有: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环境成本、环境收益和环境损失。其中,由于环境资产、环境负债和环境成本三要素涉及计量问题,是环境会计核算的核心,因而以下将对这三要素的确认、计量及账务处理重点阐述。

(1)环境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环境资产是指特定个体从已经发生的事项中取得或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且可能带来未来效用的环境资源,不仅包括存储性环境资产,如森林、水库、矿山等,还包括治理性环境资产,如环保专项存款、应收环境赔款、环保设备、环保专项技术、环境许可证等。首先,环境资产的确认须符合资产确认的三个基本条件: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环境资产的产权归本企业所有;环境资产能够可靠计量。其次,关于环境资产的计量比较复杂。环保专项存款、应收环保赔款和环境许可证的计量,可按照实际收到或支付的金额作为入账金额。环保设备和环保专项技术的计量分为外购和自行建造或研发两种情况,前者可按实际支付成本计价,价款中包含买价、手续费、运费及保险或合理的安装费等;后者当建造和研发成功并满足资本化条件时,应将支出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期间费用归集到设备或技术的成本中,计入一项环境资产,否则将支出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存储性环境资产的计量,其方法包括全部成本法、勘探成功法和发现价值法等,针对存储性环境资产在企业中的性质不同,资产的计量应采取不同的方法。从事资源勘探开发的企业适采用全部成本法和勘探成功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以“投入价值”为基础,对于资源勘探开发企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主要从事资源交易的企业可采用发现价值法,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资产价值,具体方法有现行市价法、现金流量法、现金流量现值法等。其中,现行市价法和现金流量现值法是我国在评估森林资源的价值时所采用的方法。

第2篇

构建和谐社会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是社会系统各部分、各要素都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机关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也不例外。构建和谐机关,必须注意营造好四个环境:

一、营造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增强构建和谐机关的亲和力。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基本元素。只有人际关系融洽,才会有社会的和谐。机关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没有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构建和谐机关只能是一句空话。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关键要做到“三互”:一要互相信任。诚信就是操守自重,一诺千金;友爱就是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为构建和谐机关打下基础。二要互相沟通。通则通,不通则痛。特别是机关分工细密,机关干部各管一摊,相互“工作见面多,思想见面少”,缺乏沟通了解。这次先进性教育的一个成功经验,就是通过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疏通思想,化解矛盾,活血化淤,效果明显。要巩固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必须把建立谈心制度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固化于制,外化于行,长期坚持下去。三要互相谅解。要在机关中大力提倡友谊和谅解,提倡将心比心,将心换心。要教育机关干部开阔视野,开阔思路,开阔胸怀,能够容人、容事、容得不同意见。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多律己不责人,多沟通不猜疑,多谦让不争功,多宽容不挑剔,不为个人得失论长短,不为一己私利争高低。

二、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增强构建和谐机关的向心力。一是要善用人,以公正促和谐。充分认识营造公正公平的环境对人的生存发展及机关和谐的极端重要性,特别是机关乃藏龙卧虎之地,能人、高人较多。要通过营造公平竞争这个平台,努力使每个人都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都有用武之地。二是要造福人,以机制促和谐。要建立健全具有机关特色的干部任用机制、培训机制和交流机制。这个机制一定要有利于公正公平,有利于平等竞争,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为构建和谐机关提供制度保证。三是要教育人,以素质促和谐。要围绕建设和谐机关,加大和谐教育的力度,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解决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解决经常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注重解决人们因自私、嫉妒等产生的各种人际矛盾和社会摩擦的问题,从法治和道德两个层面促进机关的和谐。

第3篇

关键词:城商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管理模式;外汇会计核算;重要性

我国加入WO后,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和金融领域的全面对外开放,我国金融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和压力,年轻的城商行更是危机四伏。大量外资银行纷至沓来,与中资银行一起瓜分人民币业务市场,而外汇业务将以其高效益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必争业务,也必然成为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争夺市场业务的焦点,可以说外汇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未来银行业的兴衰。因此,城商行本外币一体化势在必行,而本外币一体化整合再造的关键在于银行会计核算的本外币一体化,外汇会计与人民币会计核算的一体化是银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基础。

一、外汇会计核算在城商行存在的现状

.从经营管理模式来看。城商行的外汇会计运作模式主要有“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即外汇会计业务留在国际业务部门,所有与外汇业务相关的会计核算、报表制作等凡与“外字有关的业务均在国际业务部门办理,于是形成一个“行中行式的经营与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各家城商行深化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其局限性日益突显,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于是成为各家城商行的必然选择,而“分散式成为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首选模式。

“分散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则是按业务种类和性质把相关业务归并至相应业务部门经营与管理的模式。这种模式下,外汇会计被归并到会计部门,与人民币会计核算一同运作管理,本外币融为一体,能够有效地实现本外币同步核算与管理,保证国家的各项会计制度、财经制度和税收规定等规章制度得到及时、准确的执行,能够有效提高外汇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专业化和制度化。但是,城商行在采用这种模式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比如各个相关业务部门之间文件传递不及时,影响工作效率,加之外汇业务政策性较强,贯彻落实不及时,还有一些部门之间工作互相推倭、扯皮现象发生,导致有些问题形成无人管的局面。

2.从经营观念来看

主要表现:一是部分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国际业务缺乏了解、也无经验,很大一部分外汇指定银行都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经营观念陈旧等问题,以致对国际业务的发展和管理难以进行有效的配合与支持;二是过去传统业务为本币业务,国际业务比重较小,大部分城商行只是集中精力抓好本币业务,还不能把发展外汇业务放在同人民币业务同等的地位来考虑,对外汇会计的重视程度远不及人民币会计,外汇会计人员只是简单地进行操作性的账务处理,根本谈不上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经营管理。

3.从外汇会计操作规范角度来看

大部分城商行外币业务发展都滞后于人民币业务,即使是已经采用了“分散式管理模式的银行,人民币会计和外汇会计各自有一套独立的业务人员和核算流程,并未真正融合到一起。而且不论从操作流程、核算办法还是从规范化程度来看,外汇会计的成熟和完善程度要远远低于人民币会计,有的城商行外汇会计甚至还没有同人民币会计一起纳入事后监督进行管理,其凭证要素、账务记载的完整性、会计资料装订保管规范性可想而知。

4.从各级监管部门检查、监督力度来看

主要从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管来分析。即使是在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大多数城商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每次审计过程中仍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民币会计上,而且大多数审计人员外汇会计知识严重匮乏,即使检查,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或者只能看到表面上一些无足轻重的问题,难以发现实质性问题。外部监管部门主要是外汇管理局开展的检查工作,检查的重点是国际结算部分或是与国际结算相关的某个专项内容,比如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外汇账户数据报送等,外汇会计往往被忽略或者只是检查一些与外管政策执行情况有关的内容,核算方面基本不被列入检查范围之内。这样就导致外汇会计核算长期疏于管理、监督和整改,成为众多城商行检查过程中的一个死角。

5.从外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来看

这是制约城商行外汇会计核算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城商行外汇业务起步较晚,各项功能都有待完善,外汇从业人员明显不足,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基层外汇会计专业人员严重短缺,要么是从人民币业务调剂过来,要么是从国际结算转岗或兼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外汇会计工作仅限于机械性的账务处理,会计的管理、核算、监督、分析、决策等职能均没有充分发挥,并没有参与银行宏观环境的经营与管理。这就意味着如果城商行要想真正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应该对银行会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向全行普及外汇知识,加强现有外汇人员人民币会计培训及现有人民币会计人员的外汇业务培训是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当务之急。

6.从激励机制来看

对外汇会计人员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奖励都比较少,以前外汇会计工作放在国际业务部,则涉及到外汇方面的奖励以国际结算人员为主;本外币一体化以后,外汇会计工作放在会计部门管理,则涉及会计方面的奖励以人民币会计人员为主,至于说外出学习、晋级、调资就更谈不上,由于各种激励因素未充分加以运用,动摇了外汇会计人员长期献身该项工作的信心。

二、城商行会计核算一体化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对于城商行来说,本外币会计核算的一体化是当前落实“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可以说只有真正实现了本外币会计核算的一体化,才可以实现银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才能够从整体上提升银行的竞争力。具体表现为:

.有利于提升城商行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金融机构推出的“一站式、“首问制等服务理念,要求服务人员不仅精通人民币业务,还要精通外币业务,真正实现“综合柜员制,主要有本外币的存取、汇兑、信用卡、代收代付,对客户的服务真正实现“一站式,满足客户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要求。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节约经营成本。将本外币业务系统彻底融合,进行统一研发、维护,统一制定本外币会计规章制度,本外币会计业务一套人马办理,显然能够节约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3.便于经营数据统计及监督检查,本外币会计的一体化实现了数据和信息的全面集中处理,及时、高效、准确地反映到治理部门,便于决策层根据市场情况迅速做出反映,同时,便于监管机构和检查部门进行整体检查。

三、城商行本外币会计一体化急需解决的三个问题

针对上述城商行外汇会计核算过程中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以为,要想真正实现银行本外币会计一体化,必须首先解决如下三个关键问题:

.要更新经营理念

笔者认为这是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其余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首先是部分领导的经营观念应彻底改变,重新审视本外币会计一体化对城商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重要性,对城商行未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外汇业务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国际业务惯例的熟悉程度和驾驭能力,提高对发展国际业务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形成本币业务、外币业务齐抓共管的责任感。

其次是会计从业人员要更新观念,摒弃“谈外色变的心理障碍,拓宽知识面,逐步加强对外管政策的学习,提高学习外币业务的主动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本外币业务都精通的“两栖人才。

2.构建科学合理的运作模式

笔者认为,城商行本外币会计一体化绝对不是简单的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的组合,应从根本上实现真正的融合,比如规章制度、业务流程、考核机制、监督检查等方面应完全将人民币和外币业务揉到一起,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从根本上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现有的业务流程,以期在成本、质量和反映速度等方面有所突破,将原本分散的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按照有利于客户、适应市场需求重新整合。

3.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金融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新兴的城商行来说,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迫在眉睫。

一是努力提高现有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好现有会计人员的培养、使用工作。加大培训力度,利用业余时间对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会计人员进行轮训,在全行会计人员中普及外汇会计知识和外汇管理政策,然后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轮岗,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逐步打造一支本外会计理论水平较高和操作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水平、综合型的会计队伍。提高银行会计人员素质,在观念上从传统业务的操作人员向现代银行的经营参与者转变,因此培育经营人才是当前真正落实“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另外, 大胆地任用现有会计人员中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兼有实际业务操作及管理能力的员工,同时积极奖励对本外币会计均精通的员工,对城商行外汇会计甚至其他工作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大力引进高素质本外币会计人才。引进高素质人才这是长久之策、是城商行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城商行应花大力气挖掘、引进具有本外币会计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在会计分析、会计核算、会计管理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业人才,将本行的本外币会计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笔者认为在城商行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外汇会计核算应与人民币会计融合到一起,真正落实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为城商行能在未来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关于商业银行本外币一体化经营的思考》,刘敏芝

第4篇

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状与展望

××镇地处中卫市区腹地,下辖八个行政村,七个居委会,辖区人口56447人,辖区面积24平方公里。近几年来,该镇坚持“工业、城建、商贸、旅游四条腿走路”的方针,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2005年该镇社会生产总值达7.3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达65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55元。农民人均受教育程度达9年,有8879人享受到了社会地保救助,98%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社会医疗保险。

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镇经济呈现了以下特点:

一、工业经济异军突起。

该镇东园工业基地作为全区工业基地之一,是引领该镇工业经济发展的航母。该镇依托东园工业基地,以优越的区位招商,以配套的设施招商,以热情的服务招商,以深厚的友情招商。截至目前共引进工业项目24个,投资总额5.68亿元。其中,深圳东部集团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茂源果汁项目占地60亩,是全区规模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项目。该项目作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相结合的纽带型企业,不仅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提升了城区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而且对我市林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联动效应,为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开拓了新渠道。

目前,该镇共有规模企业23家,工业企业总收入达6.4亿元,实现增加值1.49亿元,实现利润3652万元,上交税金2477万元。

二、城市建设遍地开花。

该镇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造提升老城区,开发建设新城区,建设山川秀美新中卫”的工作大局,紧密配合市委、市政府各项中心工作,为新区建设保驾护航。为城市开发建设共征用土地过万亩,拆迁农户超千户,为全市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

一次又一次的征地拆迁任务,也是对该镇镇村两级干部的大考验。事实证明,××镇的干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英雄团队!

为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解决拆迁户的生活就业,该镇积极争取优惠政策,陆续开工建设蔡桥新村、东关新村、黄湾新村。这三个农居工程总占地面积190亩,总投资1.66亿元,总建筑面积16.6万平米,建成后可安置失地农民1240户,解决260户拆迁户的就业问题。当前,又抓住环城东路开通的时机,争取建设郭营村、双桥村、五里村的农居工程。

在服务全市大局,妥善安置农民的基础上,该镇抓协调,搞服务,积极引导有经济基础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城市开发建设,当前续建、在建项目32个,累计投资总额达7.28亿元。其中镇村两级强抓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大好机遇,自主开发建设项目14个,建筑面积15.58万平米,投资总额达2.18亿元,当年完成投资1.14亿元。镇政府办公楼、黄湾综合楼、雍楼宾馆、五里村部办公楼等重点项目陆续竣工,成为了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为镇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私营经济红红火火。

该镇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振兴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来抓,毫不动摇的鼓励、引导、扶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近几年,镇党委、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大户座谈会,明确提出对个体私营经济从政策上支持、资金上协调、技术上服务,积极培植各类私营大户。当前,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一是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镇个体私营经济资产总额已达到4亿元。其中,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二是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全镇个体工商户的从业范围遍及呈现各行各业。南大街、雍楼市场和步行街为个体私营经济增加了新的亮点、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示范作用。三是龙头企业不断增加。在近两年抢抓机遇大发展中,具有较强开拓力的私营企业迅速崛起,出现了一批经营管理有方、经济效益显著的经营大户,成为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新的亮点。黄河集团、天德纸业2家私营企业产值超过3000万元。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959户,占全镇农村总户数的70%,从业人员发展到8800人,约占全镇农村劳动力的75%。全镇个体私营经济完成总收入6.4亿元,完成增加值1.49亿元,实现利润3652万元,上缴税金2477万元。

四、农业产业稳步前进。

该镇原本人多地少,现在矛盾更加突出。该镇农业工作定位于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土地收益,在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发展千亩小拱棚西瓜。二是推广四千亩水稻旱育稀植。三是在全镇562座日光温棚内推广农业新技术,提升设施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四是加大防疫力度,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业。

五、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集中精力促工业、抓城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同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推进全镇各项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全镇荣获“全区十佳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社区团结巷被推荐为全国社区文化先进集体,东园村被全国精神文明委评为“全国精神文明村”,镇工会被评为“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镇团委被市团委推荐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教育、卫生、综治工作名列城区镇乡前列。计生工作率先创建区级“三无”乡镇。

××镇以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务体系,成熟的市场机制,雄厚的经济基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缺乏有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项目,严重制约着××经济快速、长远发展。

二是失地失房农民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安置,影响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

三是文化阵地建设薄弱,制约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难以引导农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助长农村赌博成风。

四是村庄规划杂乱无序,特别是双桥村、郭营村,村庄巷道不平,房屋标高不一。

五是村级财务监管低效,时常发生村民、上访,反映村队干部的经济问题。

为此,笔者认为,××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千方百计抓招商,加快推进工业化

按照全市“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把招商引资作为本镇的一号工程”,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的理念,充分发挥东园工业基地位置优越、设施配套、服务完善的优势,抓好招商引资。一方面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时机,对有承诺或有意向的项目盯住不放,千方百计争取引入。当前要积极引进枸杞、西瓜、果蔬等深加工项目;另一方面全程跟踪入园项目,克服各种困难,落实项目资金,争取早投资、早生产、早见效。发挥项目优势,拉动地方经济。

二是坚定不移抓城建,加快推进城市化

一要全力配合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保证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开工,顺利施工。二要加快续建工程进度,严把质量关。争取东关村、黄湾村、蔡桥村的农居工程早日完工,保证农户按时入住,温暖过冬。三要盯住新建项目。争取尽早启动文萃家园三期工程、东方家园二期工程、雍楼新村、中鹏公司的中鹏综合楼、银基集团的南大街商贸3#楼和大禹房产的丽苑小区等8个新建项目。

三是依托城市活商贸,输出劳务促增收

借助区位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扶持个体私营经济,鼓励失地农民发展第三产业,保证农民失地不减收,保证农村社会长期稳定。

第一要依托城建项目,壮大集体经济。抓紧改造东关旧村部,建设五里村综合楼、雍楼宾馆、黄湾大酒店,争取早营业,早收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百年基业。

第二要加大村部建设力度,加强党的阵地建设。年内争取建好东关新村办公楼、黄湾新村办公楼、蔡桥新村办公楼、五里村部办公楼,改善村部办公条件,提升党建阵地品位。

第5篇

关于民营经济的范畴,有多种意见,相对通行的说法是把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并称,所谓民营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说法便由此而来。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则把广义的民营经济的范围界定为: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

这两种分类方式将外资经济也纳入了民营经济的范畴,但很多人对此并不同意。

“民营经济”不是一个规范的概念,它从未出现在法律中,也没有作为统计的范畴被使用。在统计上,经济类型的划分方法是根据所有制性质分为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包括私有经济、外资经济等)。

被许多人解读为旨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著名的“36条”,正式的名称是《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2005年2月)。到了2010年5月的“新36条”(《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民间”的色彩被放大了,但文件明确提到其目标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这里凸显的是“非公有制经济”。

“民营经济”是作为“私营经济”的替代被使用的,最初的用意是清晰的,即在主流意识形态尚对“私营”的概念有所警惕的情况下,寻找一个政治上更容易被接受的说法。有一个研究机构叫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显示了“民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相互替代的关系。

改革走到今天,“私营”的概念已经取得了认识上和法律上的承认,私营企业家被允许入党,私有产权也得到了《物权法》的保护。在这一背景下,“民营经济”这一过渡性的概念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是,这一概念却没有淡出话语体系,于是其内在的模糊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导致了不可小视的负面效应。

民营经济的鼓吹者们往往强调“民营经济”生存状况的艰难,进而要求国家为“民营经济”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他们指的是由民间创业精神所引致的那部分经济,我们都不会对此表示异议,他们是经济活力的表现,却在现实中不得不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

但事实上,“民营经济”这一日常话语在现实中所实际指代的,往往并非由民间创业精神所引致的那部分经济,而更多的是生长在权力与市场中间的灰色地带的权贵经济。“民”字让人联想到人民、庶民、平民、老百姓,产生一种与国家、政府对应的印象,这一概念被权贵阶层及其代言人所窃取,使得“民营经济”在一些场合中变成了掩盖其与权力腐败的真实关系和挤压、侵占、豪夺公有经济的话语工具。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而提出的诸多政策诉求,如放松劳动管制、限制公有制经济的活动空间等等,包藏了他们与民争利的动机。

第6篇

关键词: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劳动就业

经济增长是和结构转变相联系的,它包括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变、化、人口与就业结构的转变及城市化等,它意味着在需求结构和贸易结构变动的驱使下,劳动、资本等要素不断向高生产率、有比较优势的部门和区域流动。本文从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和人口的城乡及区域结构等三个维度,分析我国经济20多年来的结构调整,这种变革与调整已经带来了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效率的提高、运行机制的改变和愈来愈典型市场经济的特征。在这一进程中,就业增加也是在结构改善和配置效率提高的基础上实现的。

一、所有制结构变动与非国有经济高速

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相伴随,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一个以混合所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的轮廓已经显现在我们面前。

(一)国民产出的所有制结构

从国民经济总体角度分析,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4772亿元,其中,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亿元,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为24.2%,而公有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占75.8%。这是根据新标准的,即公有制经济中包含了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如果按照旧有口径计算,那么非公有成分大约在32.9%,公有经济的比重大约为67.1%。很明显,在国民产出中,公有经济的比重还比较高,但在商品流通等竞争性强、对非国有经济的禁入较松的第三产业,公有经济的比重下降较快(见表1)。

由于GDP的所有制结构在统计上有一定的难度,我们以工业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为例,来分析近20年来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见表2)。

1.国有工业份额不断下降

1978年国有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为77.6%,1990年为54.6%,1999年为28.5%。20世纪80年代(以下均指20世纪)平均每年下降2个百分点,而90年代平均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有所加快。

2.集体工业份额有所上升

由1978年的22.2%上升到1990年的35.6%和1999年的38.5%,平均每年上升0.8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增长,主要依托乡镇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有经济比重下降导致的公有经济地位相对下降,同时也使公有经济的内部结构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并且为进一步的产权改革铺平了道路。

3.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增长

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外资和港澳台经济、以股份制为主的混合经济从无到有,尤其是90年代后,这一类型经济占有的份额明显上升,从1990年的9.8%上升到1999年的33%,年均递增2.5个百分点。

(二)资本投入的所有制结构

从资本金和资产角度分析我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我们以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为例(见表 3)。1999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实收资本占全国的比重为61.5%,集体经济比重为8.5%,两者之和为70%,占有全部工业资本金的2/3。而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的资本金比重分别为7.6%、15.4%和12.4%,这三类经济的资本金占全部独立核算工业的比重为35%。从资产结构来看,1999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产结构与资本金结构基本相同,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的资产比重分别为68.8%和9.0%。由于加上了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控股部分,公有制经济的资产比重被放大了。这说明了两点:(1)尽管我国经济日趋多元化,但公有经济仍然占有主导地位;(2)与产出相比较,公有经济占用的资产达77.8%,但提供的产值(1999年国有工业21.4%,集体工业18.3%,合计39.7%)相对较少,说明公有经济的要素生产率较非公有企业要低。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是私营企业,一方面是新建企业不断增加,同时集体企业改制后有一大部分转制为私营企业和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统计表明,至1999年底,我国登记的私营企业近150.1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322.4万人,拥有注册资本近万亿元人民币,聘用员工2021.5万人。

(三)从业人员员的所有制结构

由于我国的官方统计资料中尚无按所有制结构分类的国民生产总值和资产总值等统计数据,但有从业人员的所有制结构数据。考虑到我国的乡村劳动者中既有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有纯农业生产人员,还有大量兼业者。这里我们将农户经济作单独处理,既不列入集体经济,也不列入个体私营经济。从表4的数据,可大致看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

1.国有经济从业人员低速增长,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

1978—1999年,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7451万人增加到1998年的8572万人,增长15.0%,年均增长0.7%。而同期除农户经济外的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由4875万人增加到24504万人,增长了403%,年均增长19.2%。

2.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高速增长

全部集体经济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4875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4416万人,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9.3%。其中,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则由2827万人增长到12704万人,增长了3.5倍,年均增长高达16.7%,由于大批集体企业改制,乡镇集体企业的从业人员从1998年开始下降。

3.私营个体经济从无到有,并呈现较快的增长速度

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由于政策环境的改善,为私营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1990—1999年,城乡个体私营经济的从业人员由2285万人,增加到8263万人,增长了2.62倍,年均增长29.1%。

4.混合经济的从业人员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飞速发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从业人员由1990年的154万人增加到1999年的1825万人,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120.6%。

5.农户经济的从业人员缓慢增长

90年代中期后呈绝对下降趋势,1978—1985年,年均增长1.16%;1985—1990年,年均增长0.7%;1990—1995年,年均增长0.07%,1995—1999年,从业人员绝对数开始下降,4年间共减少263万人。

从就业增加量来看,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尤其是90年代以来,非公有经济单位已经成为吸收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测算,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比上年增加260万人。其中,城镇单位职工1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518万人。在城镇单位职工中,在岗职工人数11259万人,比上年减少515万人。可见,在城镇从业人员中,市场化就业人员有9661万人,只占45%。若加上下岗职工,2000年城镇计划就业的职工人数比上年减少了1033万人,国有部门已不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从上述的产出结构、资产结构、就业结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在所有制改革上已取得了重大成就,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上升,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在多样化,各种混合制经济正不断壮大。这一变革的经济成果,一是中国经济的生产效率、组织效率和配置效率得以提高;二是产出的增长有了多元化主体的推动,竞争更为激烈。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失衡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是一国的结果、也是前提。1978年以来,我国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之处。

(一)三次产业的产出结构变动

从三次产业所提供的GDP角度来看,产业结构正趋合理,但的比重过高。一、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从1978年的28.1:48.2:23.7,变化为1999年的17.7:49.3:33.0。第一产业的产出份额持续下降,21年间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平均每两年下降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产出持续份额上升,21年间上升了9.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的份额基本没有变化。但期间有一个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从1981年—1991年,第二产业份额有过一段快速下降的时期,到1991年达到41.6%的最低份额,后来又重新回升。因此可以说,80年代的增长是三次产业平稳增长的结果,而在90年代的经济增长是由二、三产业的发展来支撑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一直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并由此造成两大结果:(1)我国已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机电、化工、冶金、纺织、轻工、家电等主要制造行业,从产量、技术到质量都已趋于成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达到极限,以往依赖工业的增长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格局会发生变化;(2)相对于其它产业,工业的发展是超前的,因此也就造成了工业的过度竞争和工业产品的供给过剩。从国民产出增长的贡献份额来看,工业和建筑业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主体,这说明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尚未结束,但已进入中后期。

(二)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

相对于产业结构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的调整较慢,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而引发的低收入和低消费,成为制约工业与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从1978年到1999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从70.5:17.3:12.2变化到50.1:23.0:26.9,第一产业下降了20.4%,年均下降1%;第二产业上升了5.7%,年均上升0.25%;第三产业上升了14.7%,年均上升0.7%。由于农业人口基数大,尽管22年间有2亿多农民转移出来,农业从业人员在整个90年代减少了近3000万,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仍然是最低的。过去的21年,第三产业成为吸收就业的主要部门,从业人员增加了近1.5亿。1999年,一、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35、2.14、1.23,同年,一、二、三产业的人均创造的GDP分别为4190元、23535元和13975元,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只相当于工业和服务业的约1/6和1/3。如果在以后的10年中,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提高到平均水平(比较劳动生产率为1),就意味着现有农业从业人员中的2/3,即23576万人需要从农业中转移出来,而且这还是一个静态的数字。但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可以再增加38000亿元的国民产出及相应的消费及投资需求。可见,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既任重道远,又极具潜力。

有了三次产业在GDP和从业人员方面的比例结构数据,就可以进行比较劳动生产率的。表5表明,20多年来,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在缩小,1978年,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别为第一产业的7倍和5倍,到1999年已下降到6倍和3倍。这说明三次产业的劳动力配置正趋于合理。在90年代,农业产出的增长缓慢使农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80年代的上升转为下降,而第三产业由于从业人员的不断增加,其比较劳动生产率也在持续下降。

由于第三产业是90年代以来就业增加的主要部门,我们来分析其内部结构。表6表明,从1978年到1999年,增长较快的有通信、商贸餐饮、保险、服务等行业。由于各单位有正规在编职工和非正规职工的区别,大量的临时工被纳入其它行业,因此各行业就业人数的增长能代表其就业吸纳能力。

(三)就业的城乡结构变动快于人口的城乡分布变动

由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路径等因素的限制,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非常缓慢。改革开放前的1952—1978年的26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2.5%上升到17.9%,年均上升0.02%;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的21年间,城镇人口的比重从17.9%上升到30.9%,年均上升0.6%,有所加快。但至1999年,人口比重仍高出农业产出占整体的比重52个百分点。城市化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现状,不仅严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严重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加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扭曲,更进一步造成产出与最终消费需求之间的失衡。

第7篇

一、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现状

以来。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引导下。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个体私营经济已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已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拾遗补缺”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个体工商户已达一亿万户。私营企业已达5000万家。从业人员总数已达9000万人。注册资本总额达9万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创造的产值近10万亿元。缴纳的税收6000多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1/5。个体私营经济的作用明显增强,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是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和支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是各级财政特别是地方财政日益重要的收入来源。它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要。而且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促进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二、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负担低流失问题严重

近年来由于只重视对国有和集体经济大型税源的控管,而忽视了对征收难度大、成本高、税源小的个体私营经济的税收管理。对个体私营经济征税严重不足。应征数与实征数之间存在较大差额。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个体私营经济税收流失的局面。税收流失已成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管理中一个最主要和最突出的问题。

(二)规范管理不够征收机制弱化

长期以来,税收指导思想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没有把税务执法放到税收法制的高度来给予足够重视,只作为组织税收收入的一种手段来加以运用。由于过分强调了税收的收入职能,使税收执法居于从属地位,弱化了税务执法的刚性。尽管实施依法治税多年。但在任务治税的重压下,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管理进展缓慢。造成税基管理弱化,纳税申报困难,税法刚性不强,征管手段不力。

(三)税制不完善、征管漏洞多

现行税收制度与管理制度对所有制形式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经营方式和核算方式的多样化显得很不适应,增值税征收范围狭窄。税源难以控管。如交通运输和建筑安装行业未纳入征收范围。导致增值税链条中断,失去了自缴自核功能。税收优惠政策过多过滥,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特别是按经济成分制定的一些税收优惠政策适应性差。不便操作。致使不法个体商家乘机滥用税收优惠政策,骗取国家退税和减免税。

(四)活动隐蔽会计信息失真

除税务部门外,目前对个体私营企业会计核算的管理基本上无其它外部行政机关强有力的制度约束。管理监督不严,造成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内部管理混乱,做假账和账外账。甚至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内部凭证真实性下降和会计信息失真。

(五)纳税整体环境不佳

纳税入纳税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偷逃税愈演愈烈。由于各种原因,当前纳税人还没有形成自行或委托中介机构直接办理纳税申报、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的习惯。主动纳税氛围不强,税法缺陷加剧;部门配合不力,征管力量软化。由于在征管实践中金融系统和其它相关部门配合不力,严重影响了税款的足额征收;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纳税人故意隐瞒收入。企业多行开户。现金交易盛行,银行结算账户形同虚设,税基难以监控,对个体私营经济税收不能应收尽收。

(六)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不足

税收优惠政策适用范围不够,削弱了自身的吸引力。现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适用对象是以零售为主的商贸企业和服务业,而对其他能大量吸收下岗人员的加工工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没有做出规定。这种按所属行业、经营方式、所有制性质对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区别对待的做法,没有体现税收公平、公正的原则。减免税种单一,抑制了地方政府执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性。现行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所减免的税种主要是营业税、所得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地方税收,而主要税种增值税并不在减免之列。以减免地方税收来促进再就业,加大了地方财政压力。

三、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问题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导致税负失衡。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机制

由于不同经济类型企业之间税收负担水平存在差异,所有制经济结构税负不平衡,国有企业税负明显重于个体私营企业,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扭曲了政府正常的收入机制

税收流失直接成为导致政府规范预算收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使得财政难以安排其必要的支出,迫使政府各部门竞相通过收费来弥补经费不足,因而极大地削弱了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分配中的调节职能,扭曲了财政收入机制。

(三)产生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由于个体私营经济税收流失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国民收入向居民个人分配的倾斜和高收入与低收入的两极分化,使税收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调节公民收入水平和实现社会公平的功能。

(四)扭曲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杠杆

个体私营经济部门的税收流失。使税收不能通过经济利益的诱导实现对产业结构的有效调节而失去了杠杆功能,从而模糊了国家调节经济的边界。使得该限制的产业得不到限制,该激励的产业得不到足够的鼓励。进一步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

(五)误导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向

从税收倾斜角度看,税收流失是纳税人自己给自己的“税收优惠”,是国家不情愿给予纳税人的“财政补贴”,其结果必然影响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从而误导全社会资源配置偏离最优化方向。

(六)阻碍了依法治税进程,败坏了社会风气

偷逃税本身就是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而且具有蔓延效应,如果整治不力。任其盛行。不仅使税收流失日趋严重,也弱化了社会道德对偷逃税的约束力量。严重影响依法治税进程。

四、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征管的对策

(一)继续改革和完善现行税制

应完善增值税制度,优化增值税管理,扩大征收范围。应将交通运输、建筑安装等个体私营经济比重较大的行业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避免税收流失;应建立统一规范的税收优惠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防止各自为政和越权减免税,以利公平竞争;应加快《税收征管法》的修改出台,增强税收法规的可操作性。

(二)加强个体私营经济税源基础管理

1.建立税源调查监控制度和税源动态采集系统。通过调查个

体私营经济户籍、税源分布状况,建立对个体私营经济税源、税基、税负、税款的控管体系。应坚持税源信息的动态采集,为税收申报确认和税务稽查提供信息依据。最大限度地实现依法治税。

2.对税源户实行分类管理。应对重点税源户实行专人定点监测办法,对城镇内较集中的非重点税源户实行专人巡回监测,对于边远农牧区的税源户可利用各地的协税、护税组织实行社会监控。

3.积极稳妥地推进建账查账工作。应明确建账和执法主体,强化打击力度,对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的应有明确的处罚条款,对于核定征收必须以账证为依据,防止从低确定税基。

4.严格发票管理。应在全国普遍实行有奖统一发票制度,对消费者取得的购货发票实行抽奖,以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起到监督经营者使用发票目的。

5.整合现行新老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统一完整的税收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

(三)强化对个体私营经济的税收执法

1.提高执法力度。应实行对各种偷逃税行为进行严厉而公平的惩罚新制度,尽量减少自由裁量权的限度,以确保执法的公正、公平、公开。

2.实现税务稽查向执法型转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税收司法保障体系,强化执法手段。赋予税务机关独立司法权。

3.科学规范地制定税收计算机网络发展规划。应逐步实现税务、工商、银行、外汇管理、海关、财政等部门的计算机联网,做到信息共享,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税收监控系统,以提高执法的准确性和反应的快速灵敏性。

4.推行税务执法检查过错追究责任制。以此摆脱权力观和人情观的困扰。

(四)积极治理税收执法环境

1.加强税务协作。完善综合治税网络。应采取有效手段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和完善行政协助制度和群众协税、护税制度。

2.加强与财政部门的联系、强化会计监督。对财会人员不依法正确核算和造假账,导致企业未能及时足额缴纳税收,甚至偷逃税者。应予以严惩。

3.建立完善金融结算制度,加强税银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应通过立法来全面推行信用交易制度,杜绝大额现金的交易。个体企业可设立企业代码信用卡。在规定的金额范围内进行同城和异地的大额经营业务的结算。金融系统应整顿银行的开户制度,严格禁止企业多头开户。

4.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的联系与协作。税务部门与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再就业工作联系制度和信息共享制度,规范和完善《再就业优惠证》的发放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共同把好享受税收优惠主体资格的审核关。真正形成政策合力,更好地发挥政策效应。

5.发育税务中介市场,推进税务。应积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纳税人走建账、纳税的路子。

第8篇

[关键词]建筑经济 瓶颈 发展趋势 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 文献标识码:TU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4014001

一、传统建筑经济体系的瓶颈

粗放型经济体是传统的建筑产业难以回避的评价,尽管依靠“类资源性产业”的先天优势能够保证相当可观的利润收益,但随着原材料成本、人力劳动资源成本和消费者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压力的日益加剧,如何在利润维持的基础上满足业主的生活需求,成了建筑经济产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而要解决质量和利润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内部找原因,从产业性状上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找到有效的改善方案。

住宅建筑所面向的是广大购房业主,其切身生活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因此满足消费者需求应该放在住宅建筑在设计和建造的首位。在这方面,汽车生产制造业的经验值得借鉴,从整车销售到维修保养直至配件维修,一整套服务流程满足了购车业主对于长期消费品消费的所有需求,而住宅的消费使用周期更长,所要做的也应该更多。所以产业化是必经之路,也只有产业化道路,才能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良性运转,摆脱粗放型生产行业的帽子,将先进的制造技术、管理经验、设计理念融入到产业链中。

二、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符合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和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来源。改革开放20多年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17%,明显高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12%)。1993年~1996年间,私营经济的工商税收增长5倍以上,已经成为各级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当前,非国有企业还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

有人认为,国有经济是为国家赚钱的,非国有经济是为个人赚钱的。事实上并非如此。企业的贡献,从国家财政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税收上。现在国有企业与民有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基本上是一样的。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97年产值利润率国有企业为3.2%,城镇集体企业为5.1%。按国家税法规定,建筑企业营业税为产值的3%,附加为0.3%,合计3.3%。国有企业实现的3.2%,应该说不足以纳税,实际上是亏损的。民有企业,必须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收了税,就是国家的钱,就是国民收入的一部分。

由于建筑业属于一般竞争性产业,国有经济要逐步从这一产业退出,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发展留下更大的空间;又由于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非国有建筑经济的市场进入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加上非国有建筑经济较国有经济具有更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建筑业生产力的二元性决定了所有制的二元性,即必须在发展国有建筑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

三、我国建筑经济的思考

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为稳定我国建筑业乃至推动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就是:

(一)必须坚持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 首先要认真总结前三十年发生的两次所有制结构大改组,搞升级过渡,追求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纯越好,“遵国营,排集体”使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教训,清理“左”的思想影响,为集体建筑经济争取生存的权力,使它在建筑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其次积极落实“政治上一视同仁,经济上平等对待”的政策。巩固和发展集体建筑经济是个不断延续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依据集体建筑经济的性质和特点,紧紧抓住以变官办、官管、官有为民办、民管、民有这个中心,解决归还三权(财产所有权、经营自、管理民),恢复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的问题,发挥集体建筑经济适应我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必须坚持集体建筑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 集体建筑经济是以集体建筑企业的形式实现的。抓住集体企业的深化改革,也就抓住了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改革始终是集体建筑企业前进的原动力。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只能靠党和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集体建筑企业的实践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既要靠政策,更要靠改革,归根到底要靠改革。集体建筑企业就是由政策拉动发展为体制推动,靠改革才发挥了集体资产集体所有这一生产关系所包涵的潜在优势。集体建筑企业的改革要以转换经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并且要不断进行深化。只有通过改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调动广大集体职工自我投资、自我发展、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积极性。

(三)必须坚持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 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探索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既是十五大提出的新命题,也是对过去所有制问题的科学总结。二十年来,对集体建筑经济的实现形式,不仅有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也有劳动者的资本联合;既有集体建筑企业,也有由此派生出来的股份制企业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经营方式上,出现了多种内容、不同深度和范围、个人和经营班子的承包制、租赁制等。不拘一格,以“三个有利于”为原则,只要职工群众需要,什么办法都可以试验。广泛的试验,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股份合作制即以合作制为基础,吸收股份制一些做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集体所有制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得到普遍认同,显示出集体建筑经济的无限生机、活力和希望。集体建筑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都极大地调动了集体建筑职工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忠富.住宅产业化论: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技术与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娄乃琳.中国住宅性能认定制度的实施与发展[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