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1 17:17: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第1篇

关键词:SWOT模型分析;县域经济;农业特色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053-02

猕猴桃产业是陕西省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扶植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猕猴桃公共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产业转型发展,成为当前眉县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一、眉县猕猴桃产业SWOT分析

(一)产业发展优势

1.资源优势

眉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四季冷暖干湿分明,雨量丰沛,土壤肥沃且有机质含量高,境内水源充足,灌溉条件便利,是中国猕猴桃最佳优生区的核心区域,2011年被列为国家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拥有“中国猕猴桃之乡”的美誉。目前,眉县拥有包括秦美、徐香、翠香在内的近30余个猕猴桃品种,果品结构丰富,质量优越。

2.区位交通便利

眉县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国西南、西北的要道,是第二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交通枢纽,陇海、宝中、宝成等铁路,连霍、法汤高速,310国道、关中环线等贯穿县境,地理区域位置优越,交通运输网络便利。

3.人才资源丰富

眉县县委县政府先后实施了“十百千”人才计划、科技入户等工程,已初步形成了以科研院校为依托、本土人才为主体、乡土人才为支撑的猕猴桃生产技术专业团队,其中本土专家157人,分布在眉县果业、农技、农机、植保等相关部门。

4.科研技术支持

眉县主动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优势资源,先后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猕猴桃专家大院等研究机构,对果种育苗、测土配肥、果园管理等进行专题研究。

5.产业化规模初步形成

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总面积29.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以上,总产量45万吨,实现总产值25.01亿元。建有国家级现代猕猴桃产业园区1个,3个万亩连片产业带;猕猴桃冷藏储存库2 000多间,储藏能力17万吨。全县果业合作社120多家,其中国家级专业合作社5户,注册猕猴桃商标20余个。在国内30多个城市设有眉县猕猴桃形象店,覆盖国内80%的主要城市,初步形成了一条种植、储藏、加工、销售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6.政府专项扶植

猕猴桃是眉县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县委县政府实施“农业富县”战略,积极申请国家建设项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拨付专项发展资金,先后印发了《强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确保猕猴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每年划拨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猕猴桃产业发展。

7.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0年,眉县猕猴桃通过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2014年,“眉县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成功,并以此为基础,策划包装猕猴桃公共品牌,县域内所有企业品牌全部纳入为公共品牌的子品牌,实施单一品牌营销战略。目前,已注册“齐峰缘・奇异果”、“第五村”、“秦美源”等猕猴桃果品商标21个。同时,通过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合作,拍摄“眉县猕猴桃”和果业企业专题宣传片进行宣传推介。

(二)产业发展劣势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眉县猕猴桃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凸显。

1.品种结构布局不合理

受产量、效益等因素影响,目前全县猕猴桃种植主要以秦美等晚熟产品为主,早中熟产品种植比例过低;新品、优品猕猴桃种植目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后续升级换代产品尚未推出,因此品种结构不够丰富;猕猴桃种植仍以农户自主种植为主,果品不能按照优生区区域集中发展,规模化效应不强。

2.产业链水平较低

一是产品深加工比例过低。2015年,眉县猕猴桃年产量45万吨,其中80%的产量都用于鲜果销售。全县有5家猕猴桃加工企业,年加工量仅占猕猴桃年总产量的10%左右。二是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过低。目前,果品深加工主要以果脯、果汁等初级加工产品为主,果酒、果籽油、保健品等附加值加高的深加工产品过少。

3.供销渠道不畅

猕猴桃鲜果采摘后不易储藏,运输要求较高。目前的销售渠道,一是由收购商贩入园统一收购,这就会出现收购商贩错过猕猴桃采摘的最佳时机,或由于收购量有限,部分果农成熟的猕猴桃销售不出去等情况。二是果农通过货运物流自行销售。由于猕猴桃成熟时间比较集中,散户销售基本采取物流、快递等渠道进行,但县级物流的运输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会出现销售停滞、物流快递爆仓等现象,并且在运输过程中难以保证鲜果质量。

(三)产业发展机遇

农业发展是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是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和陕西省农业强省目标的提出,都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Ю戳酥卮蠡遇。

1.“一带一路”战略助推产业

“一带一路”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深化,陕西省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内重点圈定城市,提出要将陕西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和桥头堡。截止目前,陕西已经围绕丝绸之路成功举办丝路博览会、农业品牌建设会、投资洽谈会等活动,并依托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建设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一带一路”战略为陕西省农业互通合作以及农业产业“走出去”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2.各级政府支持

“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猕猴桃产量全国第一。《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特色板块发展,打造眉县、富平、定边等一批现代农业强县。《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现代果业强省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要支持眉县猕猴桃批发交易市场开展商业化运营。《宝鸡市“十三五”农村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等也提出,要重点支持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已受到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

3.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更加注重食品的绿色和有机成分。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被誉为“维C之王”。因口感好、营养价值高,受到消费者广泛喜爱。近年来,全国猕猴桃市场消费量逐年扩大,2014年,全国猕猴桃市场消费量达到130万吨,市场规模达66.55亿元。

(四)产业发展威胁

猕猴桃产业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但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行业潜力巨大。2010-2014年全国猕猴桃产量从87.7万吨增长到119.5万吨。而国内猕猴桃种植主要有五大产区:陕西、河南、贵州、广东、四川。各地区均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扶植政策,并各自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同时,随着贸易合作和对外交流更加便利密切,猕猴桃进口量近年来也逐年增大,2013年我国猕猴桃进口量4 824吨,2014年进口量6 282吨,呈递增趋势。并且根据市场价格来看,进口猕猴桃(奇异果)单价在4.5―5.5元/个,而国产猕猴桃单价仅为4.5―5.5元/斤,这对国内猕猴桃市场也是一个冲击。

二、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策略

结合目前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内外分析,眉县猕猴桃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

1.优化猕猴桃结构布局

一是加快猕猴桃新品种的研发和培育,丰富现有果品体系;二是通过技术研发优化现有猕猴桃品种,加快升级换代速度,提高产量和质量;三是根据农户分布和行政区划,制定猕猴桃种植规划,使猕猴桃种植形成规模化。

2.延伸猕猴桃产业链

猕猴桃鲜果不利于保存,贮藏和运输成本高,因此对果品进行深加工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趋势。要结合市场需求,除了生产果脯、果干、果汁、水果罐头等较低附加值的产品外,更需要根据绿色、健康、有机的理念,研发猕猴桃果酒、果茶、果醋、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

3.发展生态观光农业

眉县不仅农产品丰富,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国家5A级景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西部兰花生态园、张载祠等。近年来,县政府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提出将旅游业与猕猴桃产业相结合,通过旅游业带动猕猴桃产业,让猕猴桃成为旅游特色产品和纪念品;同时,利用猕猴桃产业反哺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通过生态观光园、产品加工园、休闲采摘园、种植体验园等形式,丰富生态旅游资源。

4.扩大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好的产品需要好的宣传,品牌就是产业形象,因此,要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多渠道进行产业宣传;政府要搭建交流推广平台,开展产业推介会,主动实施“走出去”;同时,要放宽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和加工企业注册有特色、高质量的品牌商标,并给与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产业直销店和形象店,建立销售窗口。

5.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县域产业发展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东风,使电商销售成为新亮点。截至2016年,眉县猕猴桃参与网络销售的经营主体达34家,个体商户260家,农户中60%通过微信等平台参与销售。2015―2016果季,眉县猕猴桃电商销售占总销售的45%。下一步,眉县可以通过引进投资,合作共建等方式引进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进驻,并筹建国家级电子交易中心,建设电商园区、培育个体网店,开设公共宣传平台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县域鹊缱由涛衿教ǎ打造产业经营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沈东珍.关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6).

第2篇

临安市经济发展较为强劲、发展势头良好,是浙江省17个经济强县之一,**年在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中列第75位。“十五”期间,临安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5.2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83亿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7263元,增长10%。考察发现,临安市的农业经济及产业发展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临安市农业经济及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

1、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区域结构,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是临安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近年来,临安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改变“小而全”和自求平衡的农业区域格局,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的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扩大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形成了总面积165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重点培育“竹笋、山核桃”等农业产业,**年实现产值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建成省市农业示范园区15个,其中省级2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面积49.2万亩。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制订农产品质量标准,下大力气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21家企业获得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山核桃、天目笋干等2个农产品获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19种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其中雷竹笋采用地膜覆盖保温新技术,延长出笋期,实现反季节销售,农民种植竹笋收益明显提高,占年均总收入比重达到80%以上。

2、着力形成以农户专业化生产为基础、社会化分工与产加销协作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性措施。临安市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有利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使用权向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目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带动农户17万户,联结基地76万亩。4家企业达亿元规模,20家企业有出口业务,12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涉及水煮笋、竹制品、粮食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3个,其中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4230户,带动农户35761户,年代销农产品2.6万吨,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的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临安市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一是注重品牌建设,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2个,浙江省名牌产品3个,杭州市著名商标1个,杭州市名牌产品4个。二是强化宣传和推介。充分利用博览会等平台加大对绿色农产品推介、展示、宣传力度,并组织有关企业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推销农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农产品贩销队伍不断壮大,农产品专职营销人员5000多人,年销售10万元以上的大户1300多户,销售产值3.5亿元,与基地农户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四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了浙皖农贸城、青云竹笋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

二、对新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农业的思路和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三农”问题,看待农业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以经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产业,要树立市场风险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成本控制意识,确保农业产业增效、增收;其次是要树立全面的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善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融合起来,发展种植农业、加工农业、贸易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层次、宽领域的业态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根本上解决近年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为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拓展发展思路。

二是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扶持。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规划职能,进一步科学论证、合理制定农业的产业布局、区域布局,明确主导产业方向与相关政策;其次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要通过投资、土地、基础设施供给等调控杠杆,引导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基地集聚,实现基地和企业、产业的规模扩张、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提升;再次是要实施以开放促开发的战略。新疆县域经济与东部和中部的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具有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市场容量大、购买力旺盛、产品市场细分程度扩大等特点,新疆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应该瞄准东部的大市场,接轨东部的大市场,把我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满足东部需求的商品优势。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坚持鼓励东部的企业到新疆投资,特别是要鼓励东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新疆发展、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我区农业生产发展,把更多的农产品转化为国内和国际畅销的优质高值商品,实现区内外合作共赢。

第3篇

[关健词]县域经济 思路 对策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全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现实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周边涌现出了大量的经济强县(市),但在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山区,县域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这种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拉大了地区差别,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总体布局,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任务显得十分紧迫。

大通县作为省会西宁市辖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4.3万人,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6.7%。全县耕地总面积69.3万亩,草场面积237.7万亩,林地面积147万亩,林木蓄积量118.4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1%,是全国“三北”防护林工程重点县、全国500家粮食大县之一,也是国家商品食基地县。作为青海省重点工业区,境内有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青海煤业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桥头铝电有限公司,青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华鼎重型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中央、省属大中型企业,全县已形成集冶金、煤炭、硅酸盐、电力、建材、铝锭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具备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优势。但具备优势并不等于有了经济优势,全县农业人口35万人,占总人口的79%;贫困人口5.1万人,占总人口的11%。2002年大通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以只能定位大通县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县,因此做好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篇文章,必须立足实际,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产业升级步伐,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全面发展。

一、强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牢固树立工业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把发展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要务,以信息化带工业化,以工业化促信息化,走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且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一要强力招商引资,借水行船,以项目建设带动发展。当前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项目,解决这些问题,靠自身积累太慢,靠银行贷款太难,靠上级扶持也有限,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最便捷、最现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吸纳各类资金、技术、人才,注入县域经济发展,其核心就是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借力发展。做好招商引资。传统的 “请进来”、“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方式这已不能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应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探索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网上招商、委托招商等新路子,坚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与招商引资并进,引进外资与激活内资并举,拓宽招商引资渠道,扩大利用外资领域。在招商引资时要坚持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善于算大账、综合账,引导资金向大项目倾斜,以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开辟为大中型项目服务的“绿色通道”,确保项目“引得进,建设快,发展好”。二要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发展壮大民营工业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放手发展民营工业,采取鼓励本地能人兴办、动员在外乡亲返乡创办、扶持下岗职工联办、支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领办等多种形式,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发展壮大民营工业。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资金引导来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制订民营企业引进人才优惠政策,使民营企业对所需人才能够做到引得进、留得住。三是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通过发展产业链、产业群,集中生产要素,扶持壮大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幅射和带动力,带动县域工业快速发展。

二、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提高农业发展的集约化程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建设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以标准化生产争创名牌产品,重点抓好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劳务经济和农业结构调整四项工作,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组织化和现代化程度。

一是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特色就是品牌,就是竞争力,有特色才有个性。就我县而言,依托川、浅、脑区域特点,按照“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相结合,以经济作物为重点;大田作物与设施农业相结合,以设施农业为重点”的思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加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形成特色蔬菜、优质杂交油菜、优质蚕豆、优质马铃薯和小麦良种繁育五大产业带。做大做强无公害蔬菜,重点发展双新公路沿线设施蔬菜产业带,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建设“一村一品”特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以日光节能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产业带。以深化科技示范县建设为载体,大力引进名优特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经济效益。

二是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实际,把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积极引进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办厂,鼓励国有、个私、外资等多种所有制主体,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牢固树立品牌意识,努力争创一批名牌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以质量创品牌,以名牌争市场、促增收。

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民是根本。 就我县而言,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且价格低廉,这是我们加快经济发展的优势所在,当务之急是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主要途径,依托县内17个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和县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农民熟练掌握各种技能,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加强与省内外22个劳务协作点的联系,认真做好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和信息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工作,积极转变传统劳务输出方式,通过企业直接培训、校企联办、订单培训等方式,逐年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加强组织引导和务工培训,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通过实施骨干企业转移一批,发展民营经济吸纳一批,外出务工经商转移一批,变农民为工人、商人,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四是深化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建设质量优、规模大、效益高的特色农牧业产业基地,培育知名度高、具有区域特点的农畜产品品牌,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逐步形成几个有较强竞争力的农牧业产业带。逐步建立“优势区域、优势基地、优势产业、优势品牌”配套发展新格局。

三、强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是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要树立抓城镇建设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来发展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按照中心县城、重点镇和一般乡镇三个层面,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整体推进,尽快形成以县城为龙头,重点乡镇为骨干,一般乡镇为依托的城镇网络。一是要以培育产业为基础,依靠工业集聚效应促进城镇化建设,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用市场机制解决土地、资金、城市改造等问题,推动城镇化发展上规模、上水平。二是要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突出抓好县城建设。坚持规划先行,通过严谨科学的规划,进一步优化县城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品位。以创建卫生城、园林城为载体,加强城区主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升级步伐。采取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等多种方法,拓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县城道路、供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体育、文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创新城镇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三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各项社会事业。把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作为繁荣城市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化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旅游市场,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紧编制全县旅游业发展规划,规划建设一批开发潜力大、人文景观好的旅游景点、景区和农业观光园区,以点连线,以线带面,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

参考文献:

第4篇

【论文摘要】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农业政策性银行应该努力拓展业务范围,加大支农力度,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本文从农业发展银行职能改革入手,总结了近年基层农发行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农业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这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农发行作为以服务“三农”为根本宗旨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如何结合西部实际,确定支持领域和重点进一步发挥在农村金融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从农发行贵州分行看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持作用 

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贵州省分行已覆盖全省9个地州市,建立了56个县市的组织网络和金融服务体系,并在其他33个无机构的县市区,设立了29个客户服务组从事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近年来,针对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较丰富,但规模化、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实际,农发行贵州分行充分发挥自身在信贷规模、资金、利率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支持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贷款规模从2006年初的60亿元发展到目前的193亿元,其中,在黔东南州就投入了13亿元信贷资金,重点支持凯里市“两河”治理、凯雷农村公路等建设项目的实施。其信贷投入力度、贷款增长速度均位于全国农发行系统前列。2009年,农业发展银行贵州分行加快加大信贷支农力度,仅上半年就投入40亿元信贷资金,为支持贵州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1、农发行在支持粮油生产和流通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农发行贵州省分行自成立以来,坚持把做好粮油收购资金供应管理作为立行之本。根据国家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的变化,该行适时调整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开展粮油购销,确保国家粮改政策的实施和全省粮油收购、储备、调销等业务的正常运行。2008年,农发行贵州分行全年累计发放各项贷款67.66亿元,其中,政策性粮油贷款14.6亿元,同比增加12亿元;粮油收购贷款11.89亿元,同比增加1.28亿元。 

2、农发行推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发展农村经济,方向是发展现代农业,而现代农业的理念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和推动农民增收。近年来,根据贵州省委、省政府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累计发放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76.38亿元,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择优扶持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发展,有效发挥了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三农”发展。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投资22.7亿元的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一期工程在贵州省赤水市建成投产,该项目是农发行贵州省分行针对贵州林业资源丰富的实际、累计发放贷款16.4亿元支持的产业化发展项目,也是农发行业务范围拓展以来、全国农发行系统审批单笔金额最大的贷款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季节性地为社会提供50万个闲置劳动力的就业机会,通过种植出售竹原料、支持基地建设等,种竹农民每亩可增收100元/年,每年可增收2700万元,种竹农民实际增加收入1.03亿元。 

3、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贵州省情,农发行明确将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重点、骨干项目,加强对农田水利、农村路网、农村电力、能源、信息网等农村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9.24亿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22.15亿元,占一季度贷款累放额的75.8%,是2007年全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总额的6.33倍。 

4、为涉农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近年来,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截至2008年3月底,该行涉农小企业贷款户数已达136,占全行总贷款户的30%,涉农小企业贷款余额达2.5亿元,在支持贵州“三农”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2008年4月,农发行贵州省分行与贵州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就促进贵州省涉农中小企业发展签订担保合作协议,以拓展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化解和分散金融风险,强化政策性银行支持涉农中小企业功能,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1、不能充分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 

西部贫困地区一边是“缺血”的穷财政,有大量资金需求,一边是农发行能够提供政策性的金融支持,而这一需一供却不能有效结合。在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的现实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又受到诸多限制,应该取消对农发行业务范围的单一申请审批制,凡是有利于农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行业、产业、项目,都应准予农发行介入,成为农发行的业务范围,从业务范围和功能上,让农发行成为发挥骨干和支柱作用的政策性银行。同时,由于农发行现行的项目管理模式,基层行没有主动权,贷款门坎高,办贷程序繁琐、成本高,造成农发行办贷难、办贷慢的现象。 

2、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 

 目前,农发行商业性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担保和抵押贷款,而西部的社会信用担保业处于萌芽期,还没有形成可为农业企业提供担保的信用机构。新农村建设中与“三农”关系密切的项目,即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小企业等业务,多数属于贷款期限长、风险大、利润率低的项目,按照商业性贷款管理要求,欠发达地区大多数项目很难获得信贷资金支持。 

3、农发行开展商业性支农信贷业务仅处于起步阶段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就是发展县域经济社会,而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往往表现在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县域经济项目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高,商业性金融机构网点不断收缩,存差不断扩大,大量资金不断从农村抽走,农村资金流出严重。支持商业性新业务的开展,必须坚持谨慎积极的原则,这为欠发达地区本身难以开展的客户营销增加了压力。农发行基层贷款权上收后,从贷款到调查、审批到发放,手续复杂,供求时间不对称,有时银行贷款到位,企业商机已失。 

4、农业政策性金融内部经营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 

在营运管理方面,农发行服务于客户、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有的基层行还不适应上级行针对支农需要、针对市场变化的信贷计划调整,信贷计划的准确性不高,结算手段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一些行对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对现有的数据资源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实现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在队伍建设方面,员工素质与信贷支农的现实需求还不太适应,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项目评估、风险管理、国际业务、法律事务、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岗位激励约束机制亟待完善。 

三、对农发行支持西部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1、巩固传统粮油购销业务 

按照国家粮棉改革和购销政策,农发行应适时调整信贷政策,坚持不懈地做好传统的粮食收购、储备、调销信贷工作,巩固好原有的粮油储备、购销企业,全力支持粮油产业发展。根据贵州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小、发展潜力大的实际,贵州省分行积极支持粮油加工产业链发展,促进一批高质量、高效率、高附加值的粮油加工产业链品牌的创建,真正形成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民大幅增收。 

2、以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 

县域经济是连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纽带。农发行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平台,给县域经济繁荣注入新鲜血液,对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机制 

切实落实现代银行要求,不断推进农发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一要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二要努力防控经营风险,三要继续强化资金计划分类管理。牢固树立“内控优先”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机制,逐步把农发行办成发展空间合理、治理结构科学、体制机制健全、经营管理规范、操作手段先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政策性银行。针对2008年产生新增不良贷款的实际,贵州省分行在全省系统开展了历时3个多月的信贷管理与风险防控集中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全行员工集中学习信贷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排查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信贷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进一步夯实信贷管理打下了良好基础。 

4、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立足地域经济特点,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以贵州省为例,虽然其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较多,市场很大,但是开发严重不足。农发行可以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平台,依托政府的组织优势和农发行的网点、资金优势,通过不断加大信贷,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广、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如支持优质稻、茶业、杂交玉米、种子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对于丰富的中草药资源,贵州省分行近年着力支持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神奇、益佰、信邦等药业企业的发展。 

5、创办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 

农业项目特别是新建项目,风险高、信贷投资风险大,亟须有一个政策性的信用担保机构来支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除了自身要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外,还应建议政府筹建农业政策性担保公司,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农业担保公司可建在县一级,由政府提供注册资本金、初始担保基金。担保公司可依托乡镇政府、农业企业等,采取会员制形式,吸收会员资金,壮大担保基金。在担保公司成立初期,政府财政应为担保公司提供费用补贴,待其逐步发展为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后,政府可停止补贴,以实现担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海林:农业政策性银行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金融,2007(11). 

第5篇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体制机制;民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4)06-0063-04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县域经济是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全局与局部的承接点,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仍是国民经济的短腿,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如何看待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存在的问题?如何使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在新一轮改革中发挥后发优势,激发经济活力?如何破解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实现科学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它处于承上启下、连接城乡、沟通各业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力度,对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给予优惠政策的倾斜,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县域广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仍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规模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化水平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城镇化发展滞后、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

1.规模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曹群根据《中国县域经济年鉴(2008卷)》,整理得出全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县域经济数据。统计得知,东部县域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31.1%,而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却占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9.4%;西部县域占全国县域总人口30.5%,只生产了全国县域19.6%的国内生产总值。[1]我国中西部县域的经济发展与东部县域差异十分明显。欠发达县域经济不但总量小,而且在产业结构和发展水平上也有诸多问题。欠发达县域经济大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区域特色不明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第二产业优势不够明显,第三产业由于起步晚等诸多原因,大多数企业规模仍较小,还不能起到支撑作用。且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较小,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改观。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有的甚至没有,产业结构层次仍停留在低水平,启动经济增长的难度较大。

2.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缺乏新的增收增长点。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农民文化生活和各项事业都有了明显变化。但这种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欠发达县域经济弱势现状。农业发展速度仍缓慢,农业结构调整仍不到位,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较低,龙头企业带动力还不够强,农产品交易市场发育不够完全,农民想从农业生产中获得增收非常困难。不但农业弱势,欠发达县域非农产业也欠发达,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仍然只能依靠外出务工获得,增收渠道十分狭窄。农业发展缓慢,农民缺乏增收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发展疲软。

3.工业化进程滞后,中小企业发展难。欠发达县域企业初始发展中“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状已不复存在,但企业发展难题仍然不容忽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仍滞后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县经济和全国百强县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强县,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就一个县域内部,也存在明显的不平衡问题,中心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偏远乡村程度较低,有些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甚至没有工业,与东部工业高度聚集形成巨大的反差。县域企业发展难题主要表现在:整体实力不强,有相当多的企业还没有实现粗放经营向集约化转变,科技含量较低,市场竞争力弱,产业特色不够明显,效益差,运行质量不高。在当前经济竞争发展日趋激烈的形势面前,有些地区还存在着“为招商而招商”的现象。为确保完成任务,对招商引资你争我夺,饥不择食,许多新引进企业上马仓促,把关不严,效益不高,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出现引资不增税的局面。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创新点,税源小。

4.企业财力小,融资难。欠发达县域国企较少,民营企业居多。这样,中小企业客观上就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财税来源。它们作用虽然很大,但在发展中仍面临重重困难,特别是融资难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规模虽小,但它们涉及行业面却较广,存在多头开户现象,使银行难以掌握其实际经营状况,直接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意愿。由于民营企业属性的原因,有的银行对民营企业存在偏见,有相当多的企业自身缺乏能够提供抵押的有效资产,再加上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它们的贷款难度加大。这使得部分民营企业不得不通过民间融资,自然要付出较高利息,以此获得的资金也不稳定,发展基金严重不足,融资难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5.城镇化水平较低,带动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体制,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空间较小,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缓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比上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非常快,但从城乡协调标准来看,我国城镇化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多数城镇化率超过50%的省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而中西部省份城镇化率明显偏低,其中甘肃、云南、贵州、省区城镇化率不到40%。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逐步重视,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面貌大为改观,但基础设施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传统的城镇化道路难以为继,新型城镇化如何科学推进的问题,人们一直在探索。

6.各种条件制约,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县域经济主要还要依靠自身发展内力。但在当前状况下,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县域条件还较差,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的意愿不够强,高层次人才难留住,高素质劳动者还相对短缺,面临着人才难求、人才外流、人才缺口大的严峻形势,县域要自主发展,还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撑;在现有财政体制下,欠发达县财源缺乏,财政收入较小,财政保障能力较差,在财政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依靠其自我发展的能力不强。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欠发达县,历史包袱还较重,历史欠账还较多,其运转要靠上级转移支付和补贴来维持,无法进行投资,社会发展投入乏力,难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民间高利贷也有抬头迹象,县域内资金外流现象突出,部分资金没有投入实体经济,支柱性大型企业少,或者没有,企业的自我发展动力严重不足。

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影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体制上的原因,有观念上的原因,有人才的原因,也有资源、区位等原因。

1.思想观念的制约。调查得知,欠发达县域村民中,小农意识仍占有一定市场,不少人仍喜欢靠在一亩三分地上,不忘传统农业情结,他们以粮食充足、解决温饱为荣,小成既满。有些村民虽然也外出务工,但仍存在着小富即安的思想,知足常乐,不思进取;有些基层干部,习惯于四平八稳跟风跑、随大流,“唯书”,“不唯实”,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立足基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些部门,地区利益至上,只看短期局部利益,坐井观天,鼠目寸光,面对经济发展的落后现状,不善于跳出县域看县域,站在全局高度加以解决,“等要靠”思想严重,影响县域经济长远发展。

2.发展体制的制约。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些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现有行政体制下,县级行政管理职能还不够完备,责、权、利还存在脱节现象。特别重要的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的需要,1994年我国对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行了一次范围较大、程度较深的改革,即税制和分税改革。这次改革虽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省域、市域经济的发展,但也是造成我国部分县域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欠发达县域发展面临的困难主要有:在权力上,有些事务实行县域属地管理。县级和省市垂直管理部门如工商、税务等在协调沟通中还有一定困难;在财税体制上,县级获得利益比例还有待提高,县域经济总体上还较困难,有些欠发达县县乡财政已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国有银行普遍实行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贷款管理模式,上收了县支行的信贷权限,融资渠道受到制约,使企业融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动力不足。

3.发展现状的制约。长期以来,欠发达县域经济和发达地区相比,一直处于劣势地位: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公共服务滞后;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土地流转等问题的解决还有一些制约因素;中小企业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管理者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治理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短缺、科技投入不足等,都成为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4.社会职能的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有经济发展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也是其重要一环,甚至比城市更甚。长期以来,我国在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所受的冲击最大,特别是欠发达落后地区受到的影响更大。县域地区长期发展中积累的社会矛盾,有些短期内难以消化甚至出现叠加效应。这样,有些欠发达县域就成了弱势群体聚居地,矛盾的凸显区,社会危机的高发区。县域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还要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领导层和县域领导者执政能力。

三、推进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当前,由于受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的影响,对外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在增加,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下行的压力也在加大。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任务十分繁重。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牢牢把握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探寻超常规跨越发展之路,发挥其后发优势,把欠发达这块“短板”拉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创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发展理念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提。推进县域经济发展,首要的是摆脱旧思想、旧思维观念的束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要搞好资源调查,对县域内所有资源品种、数量、含量、开采现状等进行全面摸底,全面盘点,找出比较优势。把宏观政策和县域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坚持以发展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发展现代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载体,努力实现乡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扩大县域自。加大改革力度,消除体制障碍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否转变、转变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制度变迁和机制改革。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治理环境和手段的变化,我国发展中因层级过多而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尽可能地下放管理权限,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次,尽可能地赋予县级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激发县域发展活力。要进一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扩大银行系统基层行的信贷权限,为企业提供更大更灵活的资金支持;改革税收体制,提高县级获得利益比例,为县财政输血,解决欠发达县吃饭财政现状。通过改革,使县级和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协调得以畅通,进一步扩大县域自,从体制机制方面为县域发展创造条件,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动力。

3.培育特色产业,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培育特色产业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捷径。特色是潜力,特色是竞争力,特色也是生命力。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特色,潜力也在特色。从成功县市区的实践来看,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经济,是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超常规跨越发展的捷径。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关键是找准突破点,把握好科学发展的着力点。要站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问题,切实发挥好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区位优势中探索发展着力点,在地方特色上找准产业突破点,在传统优势产业中筛选特色品牌,选准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开发,实现“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培育地方名牌产品,把比较优势拉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走好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子,使一个产品或一个品牌成为县域产业的代名词,逐步形成本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4.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龙头企业关键在带动,关键在示范。它不但可以促进农产品加工增值,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增加县域税收,而且能够以工促农、以工带农,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繁荣。要改变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就必须牵住培育龙头企业这个“牛鼻子”,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育和扶持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实力较强、规模较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在深加工、精加工中增加附加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这个“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发挥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5.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项目引领带动发展。项目是推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有项目才有财源,有项目才有就业,有项目才有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县域经济要摈弃单纯围绕本地需求谋发展的老思路,积极借鉴外地经济,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分工协作,以特色资源吸引项目、以优惠政策引进项目,以优质服务和良好发展环境留住项目,使资金、技术、企业和人才源源不断地向县域流动。

6.推进城乡统筹,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推动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新型城镇化是经济增长最强大、最持久的内生动力。据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直接消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的建设投资。加快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推动城镇化转型升级,打破城乡界限,突破区域限制,对城乡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进行统筹,切实搞好交通、通讯、水电、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打造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示范带动力强的新型城镇,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以新型城镇化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发挥它们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

7.实施全民创业计划,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后发崛起的最现实路径,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已成为县域地区重要经济发展力量[2]。县域经济的优势很多,特色也很多,但最大特色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出路。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先天优势。在当前经济增速趋缓、政府拉动投资相对乏力的形势下,必须进一步激发民间主体创业热情,激活新的经济增长点,根除对民营经济的偏见,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使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成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生力军。要制定政策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为民营经济松绑、放行,让更多的群众加入到民营经济行列中来。要建立和完善金融担保、金融借贷体系,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切实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6篇

××市财政局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是县域经济城市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县域经济总量,尤其是农村经济总量扩张,地方财力充实和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地客观反映。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本文结合××市近年来的实践,就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一些理论及实践上的探讨和思考。

一、××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决定》,把加快小城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乡村城镇化进程。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辖17个乡镇、2个国有农场,其中建制镇15个,小集镇56个,全市小城镇建成区面积82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41.5万人,比2001年增加7.2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0%,比2001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5966元,比2001年增长15.7个百分点,小城镇提供财政收入1.1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2.7%,全市城镇中心地位和总体功能明显增强,形成了以郢中城区为中心,建制镇为支撑,小集镇为纽带,中心村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格局。

××市近几年按照“建一个城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的发展原则,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夯实了地方财政税源基础,达到了良性互动,相得益彰的效果。

一是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在推进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建镇,特色立镇,特色兴镇”十二个字,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确定区域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全市初步形成了磷化、食品、建材、纺织、汽车配件等五大产业,生产集约度有所提高,小城镇经济日趋活跃。胡集镇依托磷矿石资源,大力兴办磷化工企业,带动了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双河镇充分利用石灰石资源,大力兴建建材企业,带动了全市建材业的发展。石牌镇以豆制品加工为龙头,扩大黄豆种植面积,带动了豆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旧口沙梨、柴湖大蒜、转斗蔬菜、张集香菇、客店葛粉等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也都初具规模,“钟绿”牌、“三源”牌、“花山”牌大米、“山灵”牌葛粉、“佳绿”牌、“莫愁”牌蔬菜、“笪家湖”牌胡柚等15个品牌,获得省以上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出口创汇500万美元,农业外向型经济初具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小城镇的综合功能日渐完善,对经济的辐射力、吸引力明显增强。2004年,××市融资投入1.28亿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207国道、寺沙线、汉宜线改造和襄荆高速公路××段全面竣工,长荆铁路建成通车,农村路网升级,交通路网骨架形成,城镇设施、镇容镇貌,人口结构迅速得到改善,旅游、服务等产业飞速发展,有力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人力、资本、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境外资本大量涌入。2004年,全市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99亿元,境外资金1520万美元,外贸出口1654万美元,新增规模企业15家,有18个项目落户全市两个工业园区。

三是地方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一批新型小城镇的迅速崛起,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财政增收的支撑点,建设小城镇直接带动了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加,旅游城镇的兴建发展,使××旅游知名度迅速提升,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01年以来,全市接待游客28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亿元。同时,小城镇的发展,聚集了人口,使城镇从事服务业的人员增加,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税收增收奠定了基础。2004年,××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3.06亿元,乡镇财政完成1.48亿元,占48.4%,其中小城镇完成工商税收1.01亿元,分别占到了32.7%和67.6%,小城镇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力地支撑了县乡两级财政。

四是拓宽了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直接推动了农民向小城镇集中,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企业向城镇集中。近些年××市通过发展小城镇,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人,活跃在小商品批发、运输、流通等行业,农民通过兴办第三产业,人均纯收入由2001年的3048元,增加到2004年3690元,年均增长4.89%,不仅让农民进了城,而且使生活质量大为提高。同时,××市小城镇的飞速发展,吸引大量外乡打工者回乡创业,带回来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多种经济因素,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给非农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生力量。

二、存在的问题

××市近几年虽然在建设发展小城镇、小集镇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的大背景,加之受资金、土地、观念等方面的因素束缚,××市小城镇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城镇的规模小,对资源的集聚、辐射作用弱化。小城镇布局由于历史沿袭立足于利于管理的要求,造成小城镇个数多规模普遍较小,目前××市共有15个建制镇和2个街道办事处,56个小集镇,拥有人口41.5万人,小集镇平均人口0.74万人,根据全国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初期的情况来看,小城镇人口超过2万人时,才能充分发挥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扩散作用,可以对周边若干乡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明显带动作用。××市小城镇的小规模实际,造成了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使得小城镇对乡镇民营企业聚集能力有限,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直接导致小城镇发展后劲的严重不足。

(二)小城镇化速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水平。××市城镇化水平从2001年到200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远远落后于2001—2004年经济年均增长7.16%,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取消农业税、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四年间年均增长4.89%,农民有田种,有稳定的收入,不愿象以前一样为城市户口而进城,小城镇依靠吸收农村人口,依靠数量的扩张来集聚人口的发展方式进一步减慢。

(三)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小城镇规模小的实际,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有限的财力来加快城镇建设,城镇规模小,但行政人员却没有精减,小城镇的行政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除胡集、旧口、郢中、石牌等几个中小城镇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市大多城镇建设投入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4年,××市投入18个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平均每个乡镇28万元,仅仅靠有限的上级投入,乡镇一级在城镇建设上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无钱不办事”的观念,城镇建设资金捉襟见肘。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城镇建设贷款难,融资难一直困扰地方政府,为扩大资金来源,有些乡镇尝试以经营城市的理念发展小城镇,但办法不多,渠道不畅,把经营理念简单地理解为出让、出租、承包、卖经营权等,一些地理、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缺乏长远眼光,把资源都承包、租赁出去了,从长期来看,这种做法对小城镇的发展有害无益。

(四)小城镇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经济缺乏龙头企业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小城镇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2004年,××市全市规模以上乡镇属企业64家,企业从业平均人数5304人,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仅10家,在产业发展上除粮油加工、蔬菜、水果外,名、特、优、新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长,对产业的引导作用,对种养基地的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加工水平整体不高,呈“三多三少”现象。即:小项目多,大项目少;初加工多,精加工少;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少。具有明显支柱产业的乡镇不多,许多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似,缺乏个性和特色,缺乏活力和竞争力,代表农业发展方向的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的种植面积仅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1%,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品牌意识滞后,××市现有的一定数量的特色品牌,均限于本省甚至本地区,没有真正体现品牌价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龙头企业的扩张。

(五)小城镇建设配套政策不到位,配套设施滞后。近年来,××市在加快小城镇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小城镇镇容镇貌焕然一新,但由于资金紧缺,财政投入不足,仍有部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还很低;断头路,泥巴路还很多;绿化总量少,不配套,档次低;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难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同时,由于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影响了社会福利、就业水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转移农民时,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农民看病难,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不高,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对策

1、立足于依附武汉城市圈,科学制定小城镇建设区域规划。财政支持小城镇必须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前提,从战略的高度制定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划,确立财政支持的重点和目标。2001年,湖北省启动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工程,该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承载全省50.4%的人口,提供全省55.6%的GDP,51.5%的财政收入,60.56%的工业总产值,57.2%的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湖北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核心区,也是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市距武汉市区只有3小时的路程,随着随岳高速、武荆高速公路的开通,××市到武汉市的时间将近一步缩短,这对××的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市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在大城市边缘形成有经济活力的小城镇群体,城镇化建设应着眼于吸附武汉等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的资本、技术促进本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资源的开发,促进财政经济的整体优化。按照××市目前的资源分布、产业优势,在规划小城镇发展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依附城市圈构筑相关产业链,实现资源互补。大力扶持胡集、双河、磷矿等镇的磷化工产业,着手组建磷化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整合磷化资源,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集团,扶持东桥、郢中等镇的汽车零配件产业,扶持旧口、洋梓、长寿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创建食品工业生产基地和纺织工业生产基地,链接以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主要辐射圈的产业集群带。以世界文化遗产明显陵为龙头,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寿之乡四大品牌,突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两大特色,大力扶持发展客店、大口林场、郢中城区的旅游资源,加强郢中城区的旅游服务业,提升旅游区形象,以东星集团为载体,推动周末假日经济的发展,力争发展成为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

2、立足于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发展不仅扩大城市规模,重要的是引导和促进大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城镇,城镇带动农村,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快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伸农业产业链则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资源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状况和市场潜力来看,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眼于长远发展,抓住有优势的主导农产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重点培养和扶持张集的食用菌、长寿的绿色大米,郢中的果蔬加工、胡集、磷矿的花卉产业,旧口、柴湖的粮油以及肉类、蛋品加工,石牌的豆制品等支柱产业延伸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同时注重品牌意识,为地区名优农副产品统一注册商标,形成地区名牌,以此为前提优化农产品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第二产业和相关服务业,以全市已建的金林、华联、新美香、康辉、连心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农资技术服务等方式,强化联接形成完整的原料—加工—销售及服务链条,发挥整体行业的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3、立足乡镇企业,壮大地方骨干财源。乡镇企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同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企业的财政贡献将直接影响地方经济实力。按照“积极扶持,合理规划”的方针,继续优化乡镇企业结构,将乡镇企业二次创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建筑建材、磷化工、纺织、食品产业。一方面用足、用活财政政策,对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由集体经营向公有民营、民有民营转变,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注入乡镇企业。不断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吸引民营资本和外来企业投资办厂,使民营经济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生力军。另一方面重点扶持乡镇优势骨干企业,立足于胡集、双河、旧口等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磷化工、建材、纺织等工业企业,立足东桥、郢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机电、汽车零配件、小五金工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使之逐渐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支柱和龙头,为产业兴镇、工业兴市奠定基础。同时,支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4、立足于制度创新,推行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城镇建设资金不足是制约城镇发展的主要矛盾,单纯依靠财政资金的直接投入,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也难以承受。因此,进行城镇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投资、融资体制,是加快小城镇建设的必然选择。财政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发挥财政资金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引导功能,吸附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合理确定政府投入,加强财政基础建设投入预算安排。根据全市小城镇建设现状和规模,以及财政实际,合理确定每年投资支出,力争逐年增加,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款用于重点城镇建设。二是按照“经营城市”理念,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进程。对于小城镇住宅开发项目,供水、供电、通讯、燃气等具备自负盈亏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部分文化教育及卫生事业,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建立市政有偿使用和合理的收费制度,解决投资者投资回报问题。三是尝试发行小城镇建设债券,通过中央财政发行专项债券募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债券收入严格用于准公共产品而又能盈利项目。如农贸市场、供水、供电等。四是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城镇建设的贷款支持力度,拓宽服务领域,对农民进镇购房等方面开展信贷业务。

第7篇

关键词: 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县域信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7-0149-02

1 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面对日益增长并且日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县域金融供给严重不足。农民贷款难、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相应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1.1 县域信贷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县域信贷资金需求

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分强烈的需要融资,但是由于近些年随着县域金融机构逐渐扩大的存贷差距,使得很大比例的可用资金不能够顺利的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信贷资金,加上依旧存在的信贷进低效运行的问题,从而在县域表现出信贷供给的明显短缺。

1.2 县域直接融资困难,无法满足县域直接融资需求

直接融资渠道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和民间借贷。在县域的投资不仅成本和风险都比较高,因此很难确定投资回报。因此,我国县域金融中的证券公司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绝大多数居民在现有直接融资覆盖面狭隘、信贷紧张以及融资困难的条件下转向了民间借贷市场。但是由于民间借贷追逐高息,存在到期不还的现象,从而严重危害了融资双方的人身安全和利益而影响社会稳定。

1.3 担保体系不健全,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困难重

担保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制度不规范和担保公司紧缺。《信贷管理条例》规定,正规金融机构只能发放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不能发放信用贷款,而农民的住宅和耕地又不能做贷款抵押资产。多数县域小微企业,也因没有抵押资产,而无法获得企业所需借贷资金。担保公司又刚刚起步,数量少,实力弱,并且是以盈利为目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为农户以及小微企业经营具有不稳定性明显导致利润空间小,风险大,而相应的监管又空位的问题,致使担保公司的融资作用受到严重制约。

2 县域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采取的措施

2.1 多层创新缓解融资难,着力支持民营经济

2.1.1 创新信贷产品 针对中小企业来讲,贷款担保除了使用常规机器设备以及土地房产等不动产外,还可以使用经营权、应收账款等一些有效的资产。

2.1.2 创新担保方式 为了扩大融资途径,除了引进担保公司的担保借助外力突破中小企业抵押不足的瓶颈外,还应当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联合担保。

2.1.3 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 直接融资包括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除了能够解决资金问题以及分散银行贷款风险外,还有利于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2.1.4 培养新型金融机构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能完全满足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而且各地均存在着大量的民间闲置资金,有一部分游资循环于合法资本之外,从事高利贷和证券投机以及炒房等非生产性经营活动,导致地下经济活动十分活跃,民间借贷日益壮大,为了避免高利贷、非法集资等违法案件的发生,政府可以鼓励民间资金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成立政府监督指导下的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切实引导民间闲置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2.2 支持县域重点企业和项目,着力推进工业化

2.2.1 对接国家和省级重点项目 通过积极主动对话省发改委和省经信委承接国家和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及时跟进并落实贷款支持。

2.2.2 对接工业园区建设 为了提升园区的聚集效应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应当主动与当地工业园区和产业开发区进行主动对接,从而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各类产业集群以及物流园区的支持。

2.2.3 对接招商引资项目 为了更好的吸引外地企业的投资,主动承接招商引资项目并采取存货抵押、母公司担保等方式解决企业固定资产抵押少以及抵押手续繁琐的难题。

2.3 支持县域城市经济圈发展,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2.3.1 加大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 为了有效缩小城乡经济的差距,支持发展休闲农业并且搭建都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深入交流的桥梁。通过以城带乡,在促进农业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加快发展城市经济圈。

2.3.2 加大支持小城镇产业集群建设 为了鼓励先富裕的农民、私营个体以及在小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在小城镇建房落户,可以实行信贷扶持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并积极支持集体、个人和私营企业等投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开发建设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向集镇集中,从而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尽快建立起支撑小城镇发展的产业群体。

2.3.3 加大支持居民消费力度 为了有利支持居民理性消费,积极开办个人住房贷款、汽车和个人消费贷款、主学贷款以及个人综合授信等业务。

参考文献:

[1]顾京圃.中国经济腾飞的若干思考[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3.

第8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西安

中图分类号: F061.5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9-0043-04

1 引言

2008年西安市生产总值达到2190亿元,增长15.6 %,创15年来新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5.61亿元,增长28.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06.19亿元,增长3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4.3亿元,增长25.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12元,分别净增2545元和813元,扣除物价因素分别实际增长13.3%和12.1%。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副省级城市中位次前移。同时,结合西安市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8项主要经济指标排名中,西安市有4项指标位次前移,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项指标分别以19.8%、23.3%和20.9%的增速位列15副省级城市中的首位。

这些成就的取得,标志着西安市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发展的条件正在形成,西安将进入一个城市价值的充分兑现期和发展加速提升的新阶段。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西安在大关中经济圈的主体与核心地位,促使西安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笔者认为,对西安市所辖区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进行协调与整合十分必要。

2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征

2.1西安市概况

西安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市,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地带最大的中心城市。现属副省级城市,所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9区以及蓝田、周至、户县、高陵4县。据西安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9年上半年,西安13个区县实现生产总值1009.75亿元,首破千亿元大关,占全市生产总值的93.8%。其中,雁塔、莲湖、碑林、未央和新城5个区县GDP总量超过100亿元,高陵、碑林、雁塔、长安、新城、灞桥和未央7个区县GDP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高陵以18.8%列增速第一。

2.2西安市经济运行特点

纵观西安市2009年上半年以来各区县经济发展,城区(新城、碑林、莲湖)、郊区(灞桥、雁塔、未央)、远区(阎良、临潼、长安)、郊县(蓝田、周至、高陵、户县)经济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1)在发展速度上(主要是生产总值增速),郊区提升快于城区、远区和郊县,即增长速度呈现:郊区(15%)>城区(14.5%)>郊县(12.4%)>远区(12.1%),郊区提速最快。2009年上半年的统计资料显示,从经济总量看,有7个区县增长速度超过全市13.3%的平均水平,依次是:高陵县18.8%、碑林区16.9%、雁塔区15.8%、长安区15.8%、新城区15.5%、灞桥区15%和未央区14.3%,其中高陵县、新城区经济复苏势头不错,排名攀升较快。

(2)在投资规模上,雁塔占全市总量1/4。区县投资规模不断加大,合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达到1237.86亿元,同比增长41.7%。从投资规模看,雁塔、未央、莲湖、长安、碑林和新城6个区县总量超过100亿元,其中雁塔以309.94亿元稳居第一,占全市1/4的比重。有7个区县增速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未央、灞桥和新城是增长最快的3个区县。

(3)在消费上,城三区包揽前三甲。13个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8.05亿元,同比增18.6%。新城、碑林、莲湖和雁塔4个区零售总额均已超过百亿元,新城以124.46亿元位列总量第一。新城、碑林、莲湖依然包揽前三甲,三区合计占全市的比重为54.8%。5个区县实际增速高于全市水平,其中未央和雁塔以21.4%和21.3%的增速继续保持区县前两位。

(4)在利用外资上,新城从末位移至首位。2009年上半年,13区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共1.71亿美元,同比降15.3%。城区和郊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量均超过2000万美元,其中雁塔、碑林和新城位居前三甲;郊区和四县均在千万美元以下,最低的周至仅为165万美元。新城的增幅较高,由上年同期的下降31.9%转为增长60.4%,由上年同期的末位前移至首位。

(5)从各区县的三次产业对全市三次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第一产业,长安区、临潼区、户县贡献率排前三位,分别是23%、16%、11%;第二产业,雁塔区、未央区、长安区、高陵县、新城区排名靠前,分别是16%、13%、12%、12%、12%;第三产业,雁塔区、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未央区排在前列,分别是25%、17%、12%、12%、10%。

以上数据反映出西安市经济圈重心在向外扩散,即西安市经济圈的重心由城区向郊区、远区和郊县扩散,影

响着各区县的发展对全市的贡献率、比重和排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至2009年上半年西安市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但是基于各区县资源禀赋的差异,其内在经济发展的差距亦相对较大,概括来看,西安市区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尤以郊区和郊县为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县域经济发展慢、实力弱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发展快慢和水平高低对区域内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按照陕西省县域经济划分方案,西安市的长安区、临潼区、蓝田县、周至县、高陵县与户县6个主要农业生产区县属于县域经济统计范围,这几个区县由于经济地缘及产业禀赋、发展条件等原因,经济实力弱于西安市其它区域。西安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慢、实力弱,县域经济总量较小,可以说是影响西安市经济增长的“短板”,对西安加快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瓶颈制约。与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虽然西安市产业门类多,基础雄厚,科技、教育、文化以及比较优势突出,但投入产出较低,经济实力和多项经济指标增长速度落后于同等级城市,其影响及效应,制约了城市竞争力建设。

3.2城市(镇)化水平较低

西安二、三产业不发达,工业经济薄弱。据有关资料,目前西安市的城镇化百分比为40%,即处于城镇化启动阶段,离60%的基本实现城镇化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与此同时,西安郊区与郊县在加速发展城市(镇)化的过程中,因征地拆迁又致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这些人面临就业的困境,由于西安市第三产业多以传统的生活服务业为主,缺少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的、高附加值的现代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影响了这些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发展。而工业经济薄弱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在郊县的经济态势上。比如:六区县第一产业比重大,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层次较低,结构欠优。虽然近几年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力度较大,但与农产品深加工相契合的工业化程度不高。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六区县平均水平为27.57亿元,其中,周至县、蓝田县仅达2.44亿元和6.63亿元。

3.3经济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由于支柱财源少,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多数区县级财政运转困难,有的基本上是吃饭财政,财政投入及扶持经济发展的能力有限,经济活力和快速发展的后劲不足。以郊县为例,2008年,六区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77.11亿元,仅占全市的24.7%,除长安、高陵处于平均水平外,其余几个区县均呈下降趋势。另外,民营经济发展滞后,产品大多面向低端市场,缺少精细产品和名牌产品;市场消费低迷不振,2008年六区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174.57亿元,仅为全市的15.1%。

3.4建设发展资金缺口较大

2008年以来,由于多种自然灾害和不利因素的影响,如年初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等,致使西安市工业企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工业经济增长的增速放缓,使得财政增收的难度加大,而刚性支出相对增多,各区县在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任务上面临很大压力。再加上2009年工程开工量大,建设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困难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4协调区县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坚持科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在科学发展中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是西安市实现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安提升发展层次、切实改善民生、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消解增长束缚的重要举措,对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具体来看,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于:

(1)以工业化为龙头,实施农村工业化战略。工业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而农村工业化主要着眼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村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的升级,生产方式由小农生产向现代工业、企业生产方式转变;农村工业化是传统农业融入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工业强则县域兴。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其实就是实现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产业化“四化并举”中,工业化在县域经济中处于首位。从西安市县域所具备的发展条件和自身优势考虑,农业工业化可以从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思路和生产组织方式来发展现代农业,并围绕特色农业上工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工业化,以此加快农村的城镇化,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二是依托地区产业架构和资源优势,营造产业飞地,即就是建设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抓特色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就是品牌,就是市场。要做强特色经济,就要坚持从比较优势出发,根据本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即经济中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在产业发展上构建经济增长极,形成县域主导产业,培育竞争力。比如:临潼区着力打造“秦风唐韵御温泉”三大旅游特色品牌,在“中国御温泉之都”正式命名后,成功举办了中华温泉文化国际论坛、“宜居临潼倾国倾城”温泉地产高端论坛,有力地提升了该区温泉产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发挥出比较优势的倍增效应。再比如:现今以“农家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喜爱的一种旅游活动,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一村一品”的重要举措。如何能使其在众多的旅游项目中异军突起呢?长安区对此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在陕西省率先建成了农家乐标准化示范村,带动了旅游服务业繁荣发展,活跃了农村经济,促进了农家乐产业化发展。

(3)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发展程度主要看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快慢既是东西部县域经济的主要差距,也是导致西安市各区县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原因。东部县域经济民营化程度已达到80%,西安市城区与郊区的民营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可以说,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最有潜力、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民营经济是最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之一。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大力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使其成长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同时,要高度重视民营资本的合理流动,突破县域经济融资困境。

4.2推进城镇化建设,抓好特色工业园区发展

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推动城镇化进程,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使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更加紧密,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镇化建设应实行梯度发展的策略,即在时间顺序上,优先发展县城、小城市卫星城镇以及部分基础条件好的建制镇;在规模体系上,每个县优先发展1~2个镇;在区域布局上,优先发展城市郊区和辐射区以及沿交通干线的小城镇。对西安来说,要把握陕西省城镇化建设“3亿元打造关中百镇”的部署时机,按照现代城镇的理念做好规划,并与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发展规划相衔接,提高西安市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这些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使其拥有寄托产业的优势,为加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目前,西安市已有14个县城和建制镇位列其中,像蓝田县汤峪镇、高陵县通远镇、周至县哑柏镇等已提前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长安区的草堂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在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利用城镇化基础设施,积极培育壮大重点镇的特色产业,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在如上所述的“关中百镇”建设中,政府将按照这些建制镇各自的特色和基础,将其分为不同类别,包括装备制造工业镇,能源化工工业镇,食品工业镇,冶金、有色、建材工业镇,旅游文化名镇,商贸、交通、教育等服务中心镇等,其城镇建设的特色化很明显,为形成特色工业园区打下良好的基础,既能强化产业对城镇建设的支撑作用,又可以吸引各类产业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真可谓“一举双赢”。

4.3加快传统招商向集群式招商的转变

主导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对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和趋势具有导向作用,它既决定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变,也决定和反映本地区经济的总体水平和发展前景,是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关键。西安市结合自身实际确定了发展的五大主导产业,即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与文化产业,并且这五大主导产业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但与国内东部发达城市比较来看,西安市主导产业的集群效应并不明显,有的也仅是空间上的积聚,没有体现出产业集群优势,也难以产生显著的积聚效应。若要改变这一现状实现较快发展,就要依靠政府的作用并结合招商引资的科学规划与部署。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产业集群一般根植于本土,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但对于落后地区,为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仅依靠“内生性”作用是不够的,而且集群成长也过于缓慢,与此同时,依靠政府的作用,结合招商引资的“外生性”作用,从外部引进、嫁接培育产业集群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能大大缩短集群成长的周期,这对制造业领域国有经济比重较大的行业集群发展更具有现实操作性。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组织机构相应进行调整,根据开发区二次创业阶段专业化园区建设的需要,在机构设置上由过去按地域设置调整为按功能和行业设置,机构最好要细化到按小行业设置,以便于和专业化园区相对接,也能逐渐将同业协会真正作为区内资源整合的主体。同时,对那些配套能力较差和缺乏配套能力的开发区,可实行“一揽子”招商,将龙头企业和主要配套企业“打捆”引进,充分利用园区在生产要素和投资硬、软环境上的优势,尽可能从外部根植进来一个集群框架,并尽快形成产业规模。

4.4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向区县倾斜

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农业产业化支持的力度,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发展县域工业化的力度,加大金融支持城镇化的力度,通过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县(区)及乡镇、行政村金融服务全覆盖,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资金需求满足率达到60%以上,5年内达到80%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向区县倾斜,将土地出让金市级分成部分下放区县;对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以下的区县,根据发展情况,保持若干年内将其工业企业新增的地方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市级集中部分,通过年终结算予以返还。完善市与区县财政分配关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实行超收返还的激励型财政机制。

5结语

总之,只有激活、协调好各区县的经济发展,西安市的总体经济才能取得长足进展,西安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升,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才能焕发年轻、现代的气息,才能展现出它激扬的风采。(执笔:李亚绒 )

参考文献:

[1]09年上半年西安市3项经济指标增速独占鳌头列15副省级城市第一[EB/OL].中国日报网2009-8-4.

[2]西安13区县GDP首破千亿[N].陕西信息报,2009-8-5.

[3]曾昭宁.振兴陕西老工业基地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对策研究(续)[J].陕西经济研究,2007(2).

[4]李进权.西部贫困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对策[J].陕西经济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