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1 17:17: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对社交媒体的看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麦当劳(McDonald's)早该明白这一点。1月24日,麦当劳在Twitter上发起了一项活动,但不久后就取消了活动,可谓马失前蹄。所以说,如果对互联网了解不足就贸然行事,并非明智之举。当然,麦当劳此次活动的出发点没有任何问题——几条付费“微博”,鼓励消费者与农产品供应商互动。起初,麦当劳发起了话题#meetthefarmers(结识农场主——译者注)。但在活动过程中,这家快餐业巨头又推出了话题#McDStories(麦当劳故事——译者注),希望吸引消费者他们在麦当劳餐厅中愉快的用餐体验。
第一个活动内容是:“这些了不起的人在为我们生产土豆。”第二个则写道:“请告诉我们您对麦当劳的看法。”而在互联网世界,这样的提问方式绝对是冒险的举动。
麦当劳随后发现了这一点,但却已经付出了代价。两条推广性质的微博得到了72,000条回复,麦当劳社交媒体部门负责人里克韦恩微博称,仅有2%的回复为负面评论。但多数回复内容平淡、粗俗,甚至非常滑稽,这绝对不是麦当劳想要的结果。虽然负面评论的数量不多,但麦当劳的反应却堪称败笔,活动发起几个小时后就匆匆收场。麦当劳没有就本报道作出回应。
罗切斯特广告公司Partners + Napier的CEO莎朗纳皮尔认为,这自然算不上严重的公司危机。“这样的事情不会死人,也不会改变我们的环境。只不过,这次麦当劳在推广上确实犯下了一个愚蠢的错误。”她认为,公司一开始就不应该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并且,这样的错误并非完全无害。
杜克大学(Duke University)市场营销与心理学教授加文菲茨西蒙兹认为,负面的舆论可能伤害一个品牌,即便这些评论只是为了开玩笑,或者夸大其词。菲茨西蒙兹表示:“一旦产生了负面联想,就很难将它从人们的内心抹去。”
所以,公司在遭遇社交媒体滑铁卢之前就要了解这一点,这才是明智之举。品牌资讯公司Prophet美国区总裁安德鲁皮尔斯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移动世界是培养品牌的完美媒介;但在面临负面舆论时,公司也不应该感到意外。”
要想做好思想准备,接受负面舆论,需要公司对社交媒体有充分的认识——比如那些成功的社交媒体推广案例。2011年6月,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发起了一次营销活动,由演员以赛亚穆斯塔法通过YouTube在Twitter上简短而精炼的回复。宝洁公司称,共有2,000人参与了提问,作为回应,公司了约200段视频。根据公司最终公布的结果,此次广告活动大幅提高了宝洁男性护理品牌Old Spice的销量,并且在Facebook和Twitter上吸引了大批追随者。这次活动也向我们揭示了什么样的推广才会在Twitter上大放异彩:那就是随性且有趣的内容。
然而这次让麦当劳栽跟头的也正是这类打趣的Twitter内容。最好的例子来自@SkipSullivan。这位网友自称“在生活中是无所不能的多面手”,他了一则微博:“有一次,我刚走进麦当劳,就闻到空气中弥漫着2型糖尿病的味道,于是,我吐了。#McDStories。”这听起来很恶心,而且也不可能发生,但人们就是觉得非常有趣。而麦当劳的财务表现一向出色,自然不希望人们看到公司的名字与糖尿病扯上任何关系。
事实上,与麦当劳不同,Old Spice并非两极分化的品牌。这正是两家公司最关键的区别,纳皮尔认为,麦当劳早就应该知道这一点。诚然,虽然麦当劳正在尝试推出更健康的食物,但如果它试图利用互联网推动公司品牌与健康、天然食品之间的联系,肯定会有许多人对此公开表示质疑。纳皮尔称,这次社交媒体活动的发起过于仓促,在品牌转型过程中,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应该对公众采取如此开放的态度。
话虽如此,但麦当劳还是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对于空气传播糖尿病的微博,公司无能为力,但它可以针对关于公司门店、菜单或服务质量的投诉进行回复。纳皮尔认为,现在,麦当劳应该从这次失败的活动中收集数据,总结出消费者普遍提出的问题,予以改正。
对于批评者来说,利用Twitter的确是一种不错的应对方式。例如本月,高中生维克多冈萨雷斯在发给新英格兰爱国者队(New England Patriots)外接手查德奥乔辛科的消息中抱怨称,两年来,自己一直热心地微博,但这位美国全国橄榄球联盟(NFL)球员却一直对这位狂热的球迷视而不见。对此,奥乔辛科在Twitter上进行了道歉,并邀请冈萨雷斯前往马萨诸塞州,观看爱国者队对阵野马队(Broncos)的季后赛比赛。这件事为奥乔辛科带来了不少的正面舆论,而代价只不过是一张机票而已。
关键词:社交媒体;大学生;创业
据统计我国2015年本科应届毕业生高达749万左右,而2016年的本科生毕业人数将超过770万,加之留学归来学生和往届未找到工作学生,今年将有1000万人进行竞争。在这样的严峻形势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理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业的相关规定,如教育部倡导高校要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
一、大学生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
1.社交媒体的覆盖面大。据统计,我国的手机用户超过了11亿,其中智能手机的比例达到30%。根据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高达99%的同学已经熟练的使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娱乐和资讯的获得。社交媒体软件已经从单纯的通讯软件达到如今覆盖率高,蕴含着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讯息平台,其中的商业机遇和社会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2.社交媒体创业的门槛低。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模式,并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社交媒体创业对于零存款的大学生来说是门槛很低的创业模式,社交媒体创业与其他要求人力、资本、技术的传统创业领域不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心理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大学生社交网络创业心理,笔者在2015年6月起对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走访,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464份,问卷回收的有效率达93%,调查和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1.大学生中性别差异对社交媒体创业心理的影响。在调查的464人中男生为352人,女生为112人,在问到“对社交媒体中是否有买卖商品的想法”和“对社交媒体创业前景预期”两个题目中,女生有82.14%的同学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而男生中两个题都给出肯定答案的仅有57.10%。所以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加了解社交媒体创业的相关知识,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前景也表现的更加乐观。并且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容易接受社交媒体创业的相关知识,在“是否想学习做微商”的问题时,女生肯定答案为89.28%,男生的肯定答案为73.29%。
2.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的接受程度较差。在调查问卷中以近期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创业形式“微商”为例,调查同学们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接受程度。在“如何看待朋友圈中的微商刷屏行为”一题中,有46%的同学觉得无所谓,20%的同学觉得很喜欢,觉得这样可以帮助自己买到更好的产品。34%的同学非常讨厌这种行为,表示这样会影响自己接受讯息的效率,并且会对微商的同学进行屏蔽或删除。在“是否信任微商推荐的产品”这一题时,有41%的同学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他们认为社交媒体是一个基于熟人网络的媒体,微商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所以值得信赖。而56%的同学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认为微商的商品没有正规渠道,售后难以保障。
3.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认识不足。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同学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认识不足,在“未来创业选择的形式”一题中选择实体店创业的比社交网络创业的同学高1.29%。对于“好声音的火爆”等话题进行随机访问,大多数同学将其归类为娱乐话题,不了解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见大学生创业群体大多仍是将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具有娱乐休闲功能的工具,并没有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4.有社交媒体创业意向人数较多,作为今后工作的较少。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将社交媒体创业作为一个赚钱和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方式,并没有将其作为毕业后的一种工作选择。大部分同学都是秉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没有配套的商业模式或后期打算。
三、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的建议
1.合理规划时间。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要把握好度的原则,合理规划时间,明确主次关系,在大学期间学习是最主要的,应该把社交媒体创业作为一个社会实践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不可以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切不可将其作为主要认为,舍本逐末。同时要理性的看待创业的成败,将失败的经验加以总结积累,为以后的工作或者创业提供借鉴。
2.合理分析市场。充分的研究市场环境,排除市场中已经处于衰退其的产品,根据自己社交圈中的客户定位选取合适的商品,吸引目标客户,通过新颖来打动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也要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价格实惠的商品,以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
3.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对于学校方面,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的安全教育和引导,提供条件和政策鼓励同学们进行社交媒体创业,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加强创业者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大学生创业者诚实守信,恪尽职守的思想品德。并且要对创业者进行实时的关注,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4.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法律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交媒体创业也是这样,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运营手段不正规,资金监管不严,售后无法保证等现象。现阶段我国的法律未涉及到社交媒体交易,对这个区域的监管属于空白区,这对于社交媒体的顾客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也制约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所以政府要在法律层面上施行监管,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作者:刘大钊 李雪 罗亮 张莹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海华.《微营销+微服务——社交媒体发展趋势下运营商的客户管理方式》.通许企业管理,2012年第3期.
Facebook盈利能力的下降从2012年1月份开始出现,用户的数量虽然在稳健增长,亏损却越来越大,公司市值在三个月内几乎蒸发掉了1/3。Facebook上市之前,媒体与分析师广泛散播该公司成长性和预期盈利能力的美好未来,这也受到投资人的认可。Evercore Partners分析师肯·塞纳(Ken Sena)的看法在当时非常有代表性:“Facebook将重新定义广告,公司或将成为最具价值的媒体公司。” “Facebook正在为发行商创建平台,在动态汇总中提供赞助商内容,而这些可以通过Facebook启用的新算法来衡量广告效果”——这是多么美好的商业模式!这种感觉也蔓延到了国内,2012年年初,新浪CFO余正钧表示:“Facebook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影响已经开始。Facebook成功的IPO将进一步加大投资者对社交媒体的兴趣。”除此之外,开放平台、社交广告和电子商务公司也将受益。Facebook的上市确实带动了社交网站股价的走高,中国社交媒体也股价大涨,人人网在Facebook上市消息传出后股价竟然上涨了27%。
Facebook面临的风险
与华尔街的热情相比,我们回顾一下Facebook在当初招股书中所指出的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例如:
“我们绝大部分营收来自于广告。广告商亏损或广告商在Facebook投入的减少,都会严重伤害我们的业务”;
“一旦用户通过移动产品(我们目前没有在移动产品上显示广告)使用Facebook的活动增加,可能也会对我们的营收和财务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移动设备上面的Facebook用户增长和互动性取决于移动操作系统、网络和标准的有效运营,而这些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我们扩大和进一步商业化Facebook平台的努力可能无法取得成功”……
Facebook招股书中提到的风险被狂热的投资人和类似的社交媒体的追随者所忽略。今年5月,分析公司comScore的数据显示:“美国人用智能手机登陆Facebook的次数,超过了使用普通网页登陆的次数;美国人每月通过手机花在Facebook上的时间是441分钟,而花费在普通电脑网页上的时间是391分钟。”
Facebook被看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部分行业的人们都已经开始使用社交网络。“当访问量变得巨大无比时,人们会毫不吝啬地把时间花在上面,仅靠投放广告就能够轻松赚钱。”Facebook创始人兼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当初也是这样看的,不过他现在一定后悔曾经说出上面的话。
陈旧的盈利模式
投资者很快就对Facebook表示出失望,并对这家公司的移动广告的下一步发展感到担心。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Facebook究竟发生了什么?
Facebook招股书中提到的风险要素——广告下滑和移动终端设备上的用户活动——对于业务挫折几乎同时在发生负面效能。通用汽车今年5月取消了针对Facebook的1000万美元广告费。这种高调撤出带来系列连锁反应,一些广告商也纷纷削减了在Facebook上的广告投入,理由是他们无法衡量广告是否能转换成真实的购买行为。大笔投放到Facebook上的广告没能获得多少回报。与此同时,大量用户通过手机登陆Facebook,这也导致关于广告效果的争论开始激化。
由于移动终端屏幕缩小,导致网站“广告位”大幅缩水。手机用户对网络广告表现出不屑态度。即使Facebook及时把“广告”改成“公关”,采用更多的话题推广和社会化传播,也挡不住广告主的抱怨。广告主认为这些信息向真实购买的转化率有限,并且难以衡量。Facebook陷入了两难境地,移动终端上的用户体验和广告效果难以保持平衡。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移动通讯市场也已经进入智能终端时代。移动应用并不等同于移动商业模式,用户的行为已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是社交媒体公司依然没有找到更适合用户的广告模式。Facebook盈利模式单一,广告转换率无法向广告主提供充分证明,而公关与传播效应也是宏观多于微观。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如此之快就碰到了盈利模式的巨大压力,投资者已经开始失去耐心。
技术选择的摇摆
Facebook开始承认在移动业务方面有一些决策错误。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今年9月 接受Techcrunch创始人迈克尔·阿灵顿(Michael Arrington)的采访时认为:“自成立公司以来,最大的失误便是押注于HTML 5,浪费了长达两年的研发投入和精力”,“现在,公司将聚焦移动、推出原生Android应用。我们把一切都押注在原生应用之上。原生将成为我们与iOS及Android共同发展的途径。”
HTML5是HTML下一个主要的修订版本,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目标是取代1999年所制定的HTML 4.01和XHTML 1.0 标准,以期能在互联网应用迅速发展的时候,使网络标准达到符合当代的网络需求。乔布斯于2010年4月29日在苹果官网发表了一封公开信,阐述了自己对于Flash的看法及Apple与Adobe的关系,力捧HTML5,对于Flash的封闭性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而微软随后也公开支持乔布斯的看法。扎克伯格一直把苹果前CEO乔布斯视为自己的偶像和导师,也许在这一点上受到乔布斯影响过大。
Facebook以网页端起家,从创立之初至今,用户们的活动都在Facebook网站上。这是Facebook的企业文化和技术所在,这个基础很难撼动,而且惯性思维也会使Facebook作出错误决策:继续以HTML5为基础开发。扎克伯格却发现,押了赌注的HTML5技术的FaceWeb 总是无法满足开发要求 。
移动终端之困
扎克伯格对于HTML5开发FaceWeb表现出很复杂的态度。“我反省最近几年Facebook的运作时,我认为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太注重于HTML5,反而把原生代码放在一边。其实我对HTML5的未来很看好,它并不差”。现在网页客户端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不同设备上的浏览器功能差异也越来越大。为此,Facebook曾试图建立一个名为Ringmark的兼容性测试标准,以保证在所有设备和浏览器上FaceWeb表现良好,但Facebook最终失败了。移动设备上的浏览器程序差异太大,这让开发者不知道该用哪些HTML5技术。
Facebook的产品经理Mick Johnson和扎克伯格的看法不同,并试图通过总部举行的面向记者的圆桌会议去补充扎克伯格表达上的片面。Mick Johnson 对记者说,“用户通过多达7000种移动设备访问Facebook,我们总不能为7000种设备去构建原生应用吧。移动Web依然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平台,而且我们面临的并不是在HTML5和原生应用之间二选一的问题,有些时候两者是并行的,未来我们更多的会采用‘本地编码+HTML5’的混合模式。目前HTML5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但我们应该以长远的眼光看待它。”Mick Johnson这种看法更为客观,扎克伯格的观点倒是显得像一位焦急的Facebook广告销售。
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未来的命运将依赖于移动业务的发展,而移动广告及iOS集成广告是Facebook已经开始迈进的领域。移动业务将更贴近于电视而非网页——这是很深刻的见解。只是普通网页可以轻松呈现的边栏广告,却不能便利地转移到大多数移动终端的网页上。这也是一种对于移动互联网先锋们的讽刺了。
薄厚之云
社交网站联系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但是面对快速变迁的媒体环境,Facebook也要思考自己的发展和转变。创业孵化器Archimedes Ventures的一般合伙人、just.me CEO Keith Teare 认为: “如果云端服务主要被人们坐在电脑前用浏览器来使用,Web 2.0时代的软件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使用频率也将降低。甚至其中一些较新的项目如Facebook和Google+也将迅速变得过时。”
[关键词]社交网站 传播 模式 效果
一、社交网站的新闻传播模式
(一)社交网站的概念厘定
社交网站即社交关系的网络化,是帮助人们建立运营社会关系的互联网应用服务(Danah Boyd,2007)。社交网源起社会学“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 of Separation),依靠成熟的网络技术,将用户的线下人际网复制到网上,再与他人的关系网互动而形成更大的人际网络,并通过对彼此的关注来维持关系。
(二)社交网站的传播学研究综述
新事物是由结构性的变化所引起的(Charles Wright Mills,1959),研究社交网络传播模式主要就是寻找这种新型网络类型与传统网络类型相比,有哪些“结构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以用户为中心,低门槛参与,用户创造并贡献内容,帮助个人运营社会关系,通过人与人的网状关系传播信息。
2.社交网站是一种深度社会型的非权力网络(Ellison,2007)。深度社会型表现为:社交网络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与其他联系人织造网状链接,表现为“去中心化”,即“第三层秩序”(David WEinberger,2008)。社交网站“一对多,多对多”(One to N to N)的传播,因此而呈现出“多向、非对称、幂增长”的裂变式传播特点,网络结点联系的或然性增加。非权力主要表现为:把关人的权利进一步下放,虽然每个人对信息的控制并不绝对,但是每一个节点必然会对信息产生“分流”作用,反过来又促进了信息多向度的流动。
3.整合多样化传播形式。社交网站融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于一身,同时开发诸多应用程序,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质的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张炜,2009),多元互动沟通平台的诞生激发了网络能量增值。
4.及时互动的RSS订阅和分享机制。RSS订阅好友,第一时间呈现更新和反馈;而分享机制则进一步实现了信息共享(张炜,2009)。任何一种延伸,都是由于产生了新的尺度(McLuhan,1964)。与传统网络相比,SNS网络将“用户”作为新的尺度,以“网状结构—用户内容—整合传播—及时反馈”作为新的“结构性的变化”。
(三)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分析
1. 网络新闻传播模式分类
网络新闻传播具有结构性特征,彭兰(2003)提出了网络新闻传播的三种模式,分别是:直线式,队列式,层次式。
直线式是连接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最便捷的途径。可以是点对点,也可以是点对面,不限信息量。直线式包含(1)同步直线式,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收者基本处于平等地位;(2)异步直线式,特点是信息的者处于主导地位,受者被动接受信息。
队列式指信息是按一定原则进行排列,例如时间。BBS和搜索引擎上的信息通常就会呈现出“队列式”特点。越靠前的信息,越可能被接收。此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新闻价值判断标准,是一种多对多的传播模式。
层次式具有明显的大众传播特征,提供多通道出口,把关人通过有意识地编辑信息,达到特定的传播目的。
2.社交网站的五种新闻传播模式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社交网站的五种最主要的新闻传播模式。
模式一: 直线式点对点传播。在社交网站中,这样的传播模式是最普遍的,传者与受者处于平等地位,如留言功能。
模式二: 直线式点对面传播,如RSS订阅、关注日志、相册、分享、状态。
模式三: 队列式BBS传播,通过论坛和组群功能实现。
模式四: 层次式,由社交网站选择性推送,由上至下传播。
模式五: 媒介融合,新闻网站建立公共主页供用户订阅。
二、社交网站五种新闻传播模式效果评估
(一)为何选择配套熵权决策的SWOT分析
影响媒介效果的因素是多元的,有众多的内因、外因共同作用,需要一种能够考察多重相关的分析方法,SWOT矩阵研究是能够考察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分析法。因此,本研究考虑采用SWOT矩阵,分析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及策略优选。
在实际操作中,SWOT分析法往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尤其是内、外部因素权重和评价的确定往往依赖于专家法。而熵权决策是一种基于客观熵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决策方法,有助于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本研究考虑将其与SWOT分析法相结合,运用实证研究对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进行评估。
(二)研究框架
采用SWOT分析法、德尔菲法(专家打分法)、数理统计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应用过程如下:
1.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确定显著因素并建立标度,考察外部环境,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形成能够适用于SWOT分析和熵权决策的指标体系。
3.应用熵权决策法确定备选模式的优先级别和排序,提出最优的模式(或推荐模式);
4.建立推荐模式的SWOT分析矩阵,分析结果(图1)。
(三) SWOT初步分析及备选配置模式确定
1.SWOT优势分析
(1)集人际传播三个阶段的优点于一身。人际传播经历了面对面传播、延时传播和电子传播三种形态。(Donath & boyd,2004)“异地延时传播是对面对面即时传播的否定,而异地即时传播又是对延时传播的否定,所以异地即时传播实质上是面对面传播的否定之否定形式。”(彭兰,2001)社交网站的人际传播既具备了面对面传播的很多特性,又能实现异地性和延时性,完成人际传播新变革。
(2)用户忠诚度高,依赖性强,粘性高于所有新闻网站,调查显示,截止2010年6月,每天都使用社交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4.3%,73.9%的社交用户在一天之内会多次(≥5次)刷新个人主页,在社交网站站中,用户自发结成了稳定的社会群落,互相确认身份归属,传递信息,增进情感。
(3)一个更加真实的拟态环境。美国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20世纪20年代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论及拟态环境问题。社交网站上的虚拟形象和交际圈基本上成为了现实世界在媒介中的延伸。物理世界中的身体属性、社会属性和地域属性得以在虚拟世界中继续构成主体,物理世界中的角色规范继续有效地影响主体(Donath & boyd,2004)。
(4)传播渠道形式多样,融传统的Blog、BBS、E-mail、即时聊天等形式于一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都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收听和浏览。
(5)传播多向性,Web2.0时代的核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种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One To One),也不是网状传播(One To N),而是一种裂变传播(One To N To N)。这种传播形态的传播速度是几何级的,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传播广度。(转贴于
2.SWOT劣势分析
(1)新闻信息量有限。社交网站一般通过RSS订阅获取信息,因此相比一般新闻网站例如人民网、新华网或者门户网站例如新浪、腾讯等而言,信息量较为局限,通常与订阅对象数量(好友数量)成正相关。
(2)新闻业务素质欠缺。社交网站并非专业新闻网站,可以充当新闻在人群中扩散的渠道而不能越俎代庖成为信源,因此重要新闻的传播一般只能通过转帖到日志、分享,或者在状态、留言中简短描述来实现。这些新闻都是碎片式的,分散存在于社交用户的个人数据中,用户想要进一步了解新闻全景只能登录其他专业新闻网站,浏览通过专业新闻记者采写、专业编辑整合的新闻专题。
(3)新闻内容局限。用户在社交网站上获取到的信息,与订阅对象的信息偏好有密切联系,不同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往往会传播不同内容的信息,甚至不同性别的用户所关注和传播的新闻也有巨大差异,用户甚至会因为自身偏好而屏蔽掉一些较为重要的新闻信息。(Dwyer,Hiltz,Passerini,2006)
3.机遇分析
(1)传统媒体与社交优势互补的传播形态。报网融合、网络媒体的相互融合成为趋势,比如新华社就将视频业务植入开心网。
(2)媒介融合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比如美国有线电视网(CNN)与社交网站Facebook合作以来,目前已有39万名“粉丝”,他们每时每刻对CNN的电视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人人网公共主页为例,目前一共有50家媒体在人人网上建立了公共主页,其中排名前6的公共主页如表1所示:
(3)新闻传播从“大卖场”到“专卖店”、从宽播到窄播、从大众到小众的转化,对媒体而言,信息做到了最大化利用,充分体现了传播的异质化特性;对用户而言,则充分享受了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的乐趣。
(4)舆论理性可控。社交的真实性使网络社交从虚拟走向现实,并推动网络舆论趋向理性。德国学者纽曼认为舆论具有社会性,即要基于社会公众。在社交网站中,活跃着大量的舆论人,通过网络的聚集作用“引起人际间的多级传播行为”,出现广泛的议论,形成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和社会舆论。(Dwyer,Hiltz,Passerini,2006)“媒体与网民的互动,引起网络上议题的不断变化,容易引发公众舆论大讨论。而且由于社交网民身份的相对明确性,人们彼此间比较了解和信任,从而能形成真实的意见表达,而且意见表达趋于理性。
4.威胁分析
(1)社交网站用户流失,由于媒介疲劳引起的社交网站用户流失属于外围潜在劣势,会减少受众数量,对“大众传播”的传播效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2)网络审判,社交网站上人与人的距离前所未有地拉近;社交网站很容易成为新闻事件中“人肉搜索”、舆论暴力侵害的原发地,成为新闻事件或者新闻当事人的“审判席”。在新闻伦理道德多元、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不利影响。
(3)日益渗入的把关人影响。在大度咨询所作的调查研究报告中,相比2006年而言,至2010年底,社交网站更加限制用户真实性,同时提高了对日志、留言、相册的监控度,增加了对敏感词的删除力度,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些阻力(见表2)。
(四)SWOT分析与熵权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
1.基于德尔菲法的SWOT矩阵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又称专家意见法,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通过多轮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通过一系列整理作为预测的结果。在本案例中,特收集了五名专家意见,经过两轮征询最后取均值形成专家打分。
2.SWOT建标及模式评价与优选
针对已经提出的五个模式,参考图3中列出的指标体系中的标度层属性值(主要是内部因素指标)。对其他难以量化的指标,则采用专家或权威打分法确定,评估采用很低、低、较低、中等、较高、高、很高7个等级,其对应的打分情况分别为1,2,3,4,5,6,7。最终得到各指标的属性值如表3所示。
结合熵权计算结果,将模式五作为推荐模式,模式二作为备用模式。即,走媒介融合之路是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的最优决策,要使推荐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宏观上应采取WO策略(劣势+机遇)和SO策略(优势+机遇),并以SO策略为主,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在消除其抑制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
三、研究发现:媒介融合的发展之路
(一) 传统媒体与社交优势互补的传播形态
从本文研究分析可以看出,社交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的人际传播网络,新闻资讯类网站与社交网站强强联合,发挥各自优势,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探索一条新路。
(二)即时交互深度融合
新的网络传播模式的产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报网互动、视频直播、在线广播等“大大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和能力。如果说,传统媒体以往多是把传播内容“平移”到网络上,那么社交网站则推动了媒体之间的深度交互融合。
1966年美国学者德弗勒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控制论的核心——“反馈模式”。由于大众传播模式自身具有点对面的传播特点,即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受众的信息反馈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断层,不能做到交互的及时性。社交网站则通常会利用“投票”“留言”等功能,逐步形成媒体庞大读者群,让读者们对新闻进行评价,编辑实时掌握读者们的需求,及时调整报道思路和报道方式。整个传播过程可以呈现非线性、双向反馈、实时动态的特点。
社交熟人社区的舆论环境(Dwyer,Hiltz,Passerini,2006)和高素质用户群也将推动网络舆论走向理性和成熟。
(三)新闻传播落点明确
传播学中著名的“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用户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大众传播来满足自己的不同需求,以受传者接触媒介信息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得到满足,来确定传播效果的大小。社交将现实中的社会圈子搬到网络上,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订阅和建立组群。社交的出现意味着互联网在Web2.0时代继续向社区化、分众化挺进。在与新媒体的结合过程中,传统媒体必须更加注重对受众的精确定位,按需提供分类新闻信息。由于信息落点明确、渗透性强,传播具有更强的定向性,用户更乐于接受,传播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李游:《SNS的传播学特征及价值解析》[J],《新媒体》2009年第3期
[2]Ellison, N. B., StEinfield, C., & Lampe, C.(2007).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 “friends”: 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 12(4). Retrieved from jcmc.indiana.edu/vol12/issue4/ellison.html.
[3]彭兰:《网络新闻传播模式建构》[J],《今传媒》2005年第3期
[4]大度咨询,《2009年度中国SNS网站用户研究报告》[R],2009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交媒体营销;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1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092-02
进入21世纪,社交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方式。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中国社交媒体用户超过3亿人,中国的社交媒体也超过了2 000家,它们的形式从论坛、贴吧、SNS(社交网站)到新兴的微博各不相同,而各个社交媒体平台也在人们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
社交媒体营销又名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和媒体来进行营销、公共关系处理和客户服务维护及开拓的一种方式。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SNS社区、论坛、微博、博客、图片和视频分享等。
一、社交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1.传播方式的不同。传统媒体中,不管是报纸、电视还是户外广告,企业的产品信息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强迫性的、单向性的传播,无论你是否喜欢,只要你接触到这些承载着信息的广告媒体,就只能被迫接受。而社交媒体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性和交互性,你可以关注自己想看的信息,取消不愿意看的,而且可以直接与企业、广告商和其他消费者相互沟通交流。
2.传播内容的不同。由于传统营销渠道一般需要支付大量的广告费,传播信息内容主要是针对产品本身的特性和功能展开。而社交媒体营销中,每个人所接受的信息根据每个人所关注的程度和所在的社交圈而定,而且社交媒体中所宣传的内容可以是和产品本身有关的,也有可能是和企业文化、企业活动、企业管理者有关的,更能够很好地调动消费者的主观积极性。
传统营销和社交媒体营销的区别还表现在多个方面,笔者在下表作了对比:
二、社交媒体营销的SWOT分析
1.优势。(1)门槛低。社交媒体并没有对使用用户做出任何限制和条件,这就意味着任何个人和企业都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之上注册并进行使用。(2)传播快。通过转发和分享,在社交媒体平台之上的信息可以迅速传播,扩散速度很快。(3)互动性。较传统营销方式而言,社交媒体营销是一种沟通、交流、辩论,甚至是一种思想火花的碰撞,使得我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更加立体化、多维化。例如微博营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为企业开展口碑营销、情感营销、危机公关奠定了基础。(4)成本低。社交媒体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营销方式,较传统的广告媒体而言,价格、成本低廉得多,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这个新生事物,并将其纳入企业营销体系。
2.劣势。(1)容易被埋没。社交媒体的门槛低导致了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数量的庞大,所以那些内容单一,营销活动乏味,期待短期效益的营销手段很难看到利益回报。(2)企业对社交媒体营销不够重视。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对微博用户进行市场细分,分析出潜在客户,挖掘出消费群体。由于社交媒体的发展尚处于成长期,用户需要引导来参与活动,然后产生互动需求。当前中国多数企业还处于观望状态,对社交媒体营销不够重视,更没有将其纳入到企业的营销战略体系中。
3.机会。(1)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多,社交媒体营销前景巨大。根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网民数达到5.64亿。中国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已达3.4亿,拥有全球最多也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据调查,人们在社交媒体网站上所花费的时间占所有在线时间的30%,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2)中国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平台功能的逐步完善。随着其功能的逐步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会利用社交媒体这个平台。对个人消费者来说,社交媒体有可能进一步成为他们的个人消费门户。(3)企业创建社交媒体认证账户可以提高权威性。企业通过官方社交媒体和用户沟通,由于公众对其信任度较高,因此既可以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了解,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
4.威胁。(1)网络平台不够完善,阻碍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网络安全是开放性的网络营销方式健康发展的前提,与国外相比,目前中国社交媒体营销的网络平台安全性存在一些问题,网络平台还不够完善。(2)缺乏互联网监管,阻碍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由于用户信息自由化,言论中容易出现虚假信息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不利于社交媒体平台的良性发展,会使公众对其信任度降低,一定程度上对社交媒体营销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社交媒体营销的策略
1.企业营销策略的整合。(1)选择正确社交媒体平台和目标客户。由于社交媒体数量较多,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社交媒体平台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企业和品牌需要根据目标人群选择合适的社交媒体。例如快消品,具有庞大的人群基础,在微博、SNS平台能够有效地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对于汽车品牌,那些来自于好友的体验分享,更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消费者聚集的SNS平台,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汽车品牌的传播者。微博的互动性比较强,较为适用于那些亲民的日用消费品的品牌和企业;以人人网为主的SNS网站则比较适用于那些以展示为主,需要构建小众人群的品牌忠诚度的品牌和企业。另一方面,公司应该制定有效的在线营销策略来接近和吸引消费者。社交媒体在促进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沟通非常有效,利用新型媒体鼓励双方对话,鼓励消费者对品牌提供反馈,企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建议和要求。(2)注重产品内容的和更新。由于社交媒体具有随时共享信息的特点,所以在平台上信息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的筛选和控制。企业要仔细研究信息的展现方式,不能随意堆放毫无兴奋点的垃圾信息,过度的垃圾信息容易使用户产生厌恶。而有“兴奋点”的信息会让消费者愿意回访你的网站,这也使营销人员更容易链接到它。(3)结合企业的公益性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企业的非商业性社会活动,有助于加强产品品牌的认知维持品牌的忠诚度和客户关系。当今社会,因为工艺的进步,“好酒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消费者面临非常多同样是质量好的品牌的选择。(4)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社交媒体主要的风险来源于账号安全、企业官方所的信息内容以及企业员工和相关个人。首先,来源于网络传播的大量病毒和木马使得个人信息被盗且做商业交易,很容易形成虚假消息风靡社交媒体的情况。如果企业在营销过程中不注意账号的安全性,社交媒体营销的风险就会显著加大。其次,企业官方的内容也很容易造成风险。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调查信息,很容易造成用户的反感和集体抵制。再次,企业员工的不当言行也很容易造成一定风险。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会发动自己的员工参与社交媒体的营销之中,这也导致了一些员工可能成为风险的导火索。每一个员工的社交网站账号就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他们的言论也部分代表着企业的表达,所以规范每一个企业员工的账户使用和言论使用也是当务之急。
2.社交平台的建设和整合。现在手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完全能够支持社交媒体的第三方应用。依靠单纯的社交媒体平台文字、图片的信息已经显得单调和呆板。Google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搜索引擎巨大的商业价值,而社交媒体正是这些搜索引擎密切关注的站点。“关键词”是借助搜索力量的一种最基本手段,它能对目标受众和品牌知名度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关键词的设定要能围绕公司的业务中心创造出吸引人的、更新及时的关键字,要随着市场的变化、消费者视角的变化以及产品的变化而进行及时地更新,这样才能有效通过搜索方式提升“品牌存在”的价值。
3.政府积极发挥监管作用。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急速增长,尤其是使用用户的范围扩大,越来越多的信息安全问题和网络信息的“垃圾化”、“虚假化”,造成了很多企业和个人很难获取正确的信息,不利于企业进行社交媒体营销,也不方便用户和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政府应当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监管,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控制谣言及虚假信息的传播,成立相关的信息监督部门打击网络造谣,对于网络散布虚假信息的商家和个人进行处罚。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增强网络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刘雁.中国社交网站的盈利模式优化[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目前社交网络在线总人数已经达到20亿人,全球电子商务一年的交易额已达8万亿美元。在最近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与会者坚定不移地认为,国际互联网中越来越多的“社交”元素将促成下一次伟大的产业革命。
社交网络技术的支持者们认为,社交网络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其打破了横置在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障碍。社交网络使得公司可以收集大量信息:许多大型公司极度热衷于使用社交网络来获知客户对企业的真实看法。社交网络还大大提高了公司对客户投诉的反应速度:像克莱斯勒和百思买,已经专门雇用了“Twitter团队”来回复那些对公司发牢骚和抱怨的Twitter信息。
更多的信息对于企业来说应该是有用的,但是前提是企业能够对信息进行解码。事实是,雇员们已经超负荷工作了。凯捷咨询公司数据显示,62%的企业雇员表示,因为不能解读他们已有的大量数据信息并得出某些结论,工作质量已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情况只能日趋恶化,因为预计到2020年,泛滥成灾的数据资料总量将会是目前的40倍。
对投诉抱怨类的Twitter信息做出快速反应,这听起来似乎对于安抚愤怒的客户是个不错的办法。但这样做有个很大的风险:企业会将精力集中在小部分的活跃用户(那些经常使用Twitter的用户)身上,与此同时,却忽略了大部分的普通用户(即不使用社交网络的客户)。这还会造成企业对非客户群体(最大的潜在用户增长群体)和老年人(几乎不使用Twitter的群体)的忽视。
许多公司认为,通过运用社交媒体来对客户的投诉意见进行快速反馈,能够很好地改善客户服务质量。通过电话来与真正的客户进行沟通已经被证实为几乎不可能实现了,难道通过网络就会变得很容易吗?
互联网狂热者们对此并不气馁,他们坚持认为,社会化媒体技术会推动传媒力量由少数大公司向大多数民众转移。普通民众可以轻易地传播他们的观点,拓展他们的关系网络。大公司不得不需要去适应这一新的现实来进行调整,否则就将走入没落。
但大型公司可以利用社交数据向客户施加更为强大的影响力:福特、百事可乐以及美国西南航空通过观察社交网络上的帖子,来评估他们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力,并据此进行战略调整。而一些非常成功的互联网领域的专业公司诸如谷歌以及微软,则像那些保守的公司一样对他们的工作讳莫如深。
社交网络的狂热支持者们对于社会化媒体帮助企业的方式有更为激进的想法。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具有颠覆性的技术对于旧的商业模式可以进行重新配置并创造出新的模式。Facebook可以帮助各个公司更加准确地进行广告投放。公司纷纷开始使用内部的社交网络工具,例如Yammer和Chatter,从而达到鼓励员工合作、发掘有才能的员工以及减少无意义电邮的目的。
各年龄组平均刷朋友圈时间最小值估计,腾讯研究院2015年6月
“60前”刷朋友圈,刷过“90后”。年长者不应该属于不太会用微信的组别吗?90后不应该成天黏在互联网上吗?为什么数据会是这样?
“60前”组,最年轻的已界55岁,也就是说这一组别的大部分人处于已退休或半退休状态,空闲时间较多,刷朋友圈似乎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娱己娱人的方式。
“90后”组在刷朋友圈上花费时间最少,考虑到学习最紧张的高中生都目前都集中在这一组,花费时间少就不难理解了。
2、在数字杂志的读者中,有67%的读者有直接从杂志广告中购买的意向,62%的读者有直接从文章中购买的意向。
相比较而言,有86%的人会跳过电视广告,91%退订邮件,44%直邮未被打开。
Resource:HubSpot 2015年6月
3、当使用移动端时,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占31%,娱乐占14%,游戏占14%,获得新闻或信息的时间占6%,购物占5%。
Resource:We Are Social 2015年6月
社交媒体成为第一生产力,广告主更加青睐社交媒体网络广告营销。广告主在做广告营销预算分配时,也考虑到人们在互联网上精力的分配,将社交类媒体广告的营销比重逐年增加。
DCCI 2015年中国广告主数字营销调查
4、集客式营销(Inbound Marketing)盛行。营销人员中,集客营销人员的比重已经从去年的60%,增长到85%。
集客营销成为最新潮流。25%的营销人员,开始采用集客营销策略。对每年预算低于25000美元的公司,80%的公司开始采用极客营销策略。
集客营销(Inbound Marketing),是让顾客自己找上门的营销策略,是一种“关系营销”或是“许可营销”,营销者以自己的力量挣得顾客的青睐,而非传统广告方式去拉顾客。
营销模式层出不穷,虽说常常没什么卵用,但多了解一些角度和方法还是大有裨益的,推荐书籍《网络营销3.0:Google,社会化媒体和博客引爆的集客式营销》,作者是HubSpot创始人Brian Halligan。
5、39/50的新闻网站,从移动端获得的流量要高于台式电脑。如果网站不在移动端进行优化,将会流失掉27%的受众。
个人在移动端数字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已经从已经从2008年的每天18分钟攀升至近2015年的每天3个小时,占到花费在互联网上时间的56%。
Resource:HubSpot 2015年6月
6、67%的人更容易相信含有图片的文字,图表表达观点的效果是文字的30倍。
包含图片的推特,将会增加18%的点击率,89%的好感度,150%的留言。
Resource:Twitter 2015年
7、网页上横幅广告的点击率的平均值为0.1%,购买意愿为34%。而点击原生广告的购买意愿为52%。
50%手机广告点击,都是偶然发生的,大部分是因为“胖手指综合症”,即触摸屏幕时按错了_
相比较,原生广告的点击率却相对要高一些,有时人们想看的,就是一则广告。
虽然原生广告看上去更像广告,但依然提供有趣或者有用的内容,可以以此降低普通展示广告的侵入性,增加转化率。
Resource:Business2Community 2015年
8、26%的智能手机用户、57%的平板电脑用户每天都会使用app。79%的智能手机用户和52%的平板电脑用户,每月使用app的天数为26天。
APP使用率中,新闻资讯类名列前茅。其中排位前五的分别为:今日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
Resource:易观智库2015年4月
凤凰新闻、搜狐新闻男性用户居多,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和网易新闻更吸引女性用户使用。
Resource:易观智库2015年4月
9、接近50%的营销人员认为,公司最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产是数据。只有18%的销售人员拥有单独的客户集成视图。少于10%的市场营销人员能够系统运用他们的数据资源。
讲到数据,已经不再只是简单的拥有,而是要避免让big data变成pig data?意味着要从数据中获得洞察力,也就是说数据必须能够讲故事。在这个故事中,要清楚的讲出,你的客户是谁,竞争对手在做什么,在未来什么样的优惠最有吸引力,是否有交叉销售和追加销售的机会。(Resource:Business2Community 2015年)
10、52%的营销人员认为,社会化营销的最大障碍是准确测量投资回报率。(Resource:HubSpot 2015年6月)
一般情况下,营销人在社会化营销方面苦苦寻找和计算ROI却无果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1、在内容生产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衡量效果的目标和方法。如果在最开始的时候你就没有对整个内容效果衡量的结构或框架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并加以建设,那么在内容营销的后期,你又如何可能知道该怎么去测量呢?举个简单的例子,
2、营销人员并没有与关键利益方进行深度沟通和交流。可能公司的CMO想要听到的是关于渠道分发、收益效果方面的消息,而你的社会化团队想要知道的是内容转发和阅读次数,但你却只是简单衡量了微博粉丝数量和点赞数量,以至无法满足相关利益团体的需求。所以你应该明确不同利益方所需要的效果指标,从而进行正确的衡量。
具体ROI测算的方法和建议,可回复“ROI”查看。
11、18-30岁的人中,60%的人有意愿去分享对自己对品牌的看法。40-70岁的人中,53%的人愿意分享对品牌的看法。(Resource:HubSpot 2015年6月)
80%的公司认为自己的客户体验做的较好,却只有8%的消费者对客户体验满意。如果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反馈的渠道,更多的互动,会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消费者关系的维系。
12、全球有20亿智能手机用户,每天有60亿条表情发出。(Resource:HubSpot 2015年6月)
一图胜千言,表情是营销界的宠儿。在社交平台上,许多品牌经常使用各种符号表情与客户互动。
当前,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给传统的电影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正因为如此,很多人认为在未来的发展中,电视媒体就是被互联网雇用的工人。那么,如何使电视媒体在计算机应用互联网中取得更大的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与此同时,发展“互联网+”的平台已经成为传统媒介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这些大型媒体只有开发自己的IP服务,才能创造出平台的价值。
1 从观众到粉丝
一直以来,电视媒介在播放节目时都采用传统的播放体系。在该体系内,观众可以通过书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节目的看法。但是,由于时间太长,使观众很难及时得到媒介的反馈。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同时,通过编写信息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节目的看法。比如,在《我是歌手》节目播放后,网民在微博上发表的话题已经超多了上亿条。在“互联网+”思维下,不仅加强了用户与电视之间的交流,而且增加了电视用户的粉丝。粉丝被国外专家命名为“过度的读者”。这些读者参与到节目后,不仅推动了大众文化的传播,而且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种文化。因此,从某种以上来讲,电视媒体就是生产大众文化的机器。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的模式下,可以开发出粉丝的经济价值。比如,采用众筹的方式,建立粉丝社群,提供专属产品或者服务等。
2 从节目到IP
在最开始阶段,电视节目都是自产自销的方式。电视台在选择节目制作、播出时,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这种方式过于被动,没有考虑到市场、读者的喜好。因此,有的节目在播出后就被打入冷宫,最后不得不停播。主要原因是观众与节目被生硬割裂,无法进行有效对话。在数字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采用了双向互动传播的方式,密切了观众与节目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二者之间的深入交流。在“互联网+”思维下,电视节目生产方式转变为IP运营。第一,IP属于内容产业范畴。涉及到的内容一般是文学、动漫、游戏、电视、电影。这几个文本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通过这种互文的手段,打造出了更多的产业链,从而为电视媒体创造了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比如,在少儿节目《爸爸去哪》播出后,不仅增加了网络话题的阅读量,而且开发了同名电影、手机游戏、亲自教育产品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第二,互联网是优质IP的试金石。在“互联网+”下,可以自主的播放文学、动漫、影视、文学作品。同时,只有拥有大量粉丝的优质IP,才能作为IP运营的基础。在互联网下,观众与创作者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提出自己对节目的看法。那么,创作者在接收到读者的信号时,就会根据他们的意见对作品进行修改、调整,以此来满足大众的口味。最后,IP运营有助于建立一种品牌驱动模式。传统电视节目只有在播出后,才能形成一种品牌的效应。与传统电视机节目的播出形式不同,在IP运行的品牌驱动下,节目本身就是代表了一个品牌,体现着强大的网络人气。一方面,电视节目获得成功后,就会吸引更多的粉丝,提高IP的知名度。另一方面,电视产品给原来的粉丝带来了新的体验,加强了粉丝与IP之间的交流。当消费者充分参与到品牌沟通当中,也就使产品拥有了品牌的资格。
3 从渠道到平台
在“互联网+”思维下,电视媒体必须向数字媒体平台转型,从而对各种媒体资源进行整合。该平台是集产品创融资、创意生产、营销、用户体验、开发衍生产品为一体的模式。这种平台将不同载体的信息融合在一起,最大化的满足了受众的体验。除此之外,在“互联网+”思维下,促进了电视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了新的媒介产业形态。该产业结构实现了电视媒介产销一体化的效果,将电视传媒从传统的封闭、垄断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了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当平台中的用户不断增多时,就会基于某种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在这方面的商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多元化的产业平台。在数字化时代,要求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积极延伸平台的服务空间,比如内容平台、商务平台、娱乐平台、社交品台、教育平台等。实践证明,拥有更多的平台,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影响力。
4 结束语
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推动了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视媒体主要采用单向化的播出体系,忽略了市场、观众的口味,从而面临很大的发展窘境。在“互联网+”思维下,观众可以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与创作者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这样可以更能体现读者的地位。同时,采用“互联网+”思维,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可以根据粉丝社区不断拓宽业务平台,打造产销一体化的文化平台,从而提高传统电视媒介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