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1 17:17: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健康研究方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217-02
当前,我们的社会经济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一系列困绕与难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压力越来越重,抑郁、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严重的困扰着人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大学生群体在面对着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奋斗与选择的困惑、学业的压力、爱情失利等等这些应激源时,更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其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凶杀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应对方式是个体处理应激情境的一种手段,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对个体心理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拟对高校大学生的挫折应对方式及其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旨在帮助高校大学生养成科学的应对方式,同时也希望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以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样本资料来源于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08BSH048)的调查数据中长沙市高校大学生样本。共计样本335个,其中男性153人,女性182人。
(二)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问卷包括自编问卷调查表、应对方式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问卷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个人基本情况。应对方式量表由“积极行动”、“建立新目标”、“用别的弥补”、“寻找新希望”、“自我安慰”、“随意发泄”、“强行压抑”、“想法报复”、“自我责备”、“责怪别人”、“逃避”11个项目构成。其中前5项为“积极应对方式”,后6项为“消极应对方式”。被调查者每选中一项,得1分,不选得0分,故“积极应对方式”总分在0―5之间,“消极应对方式”总分在0―6之间。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项目(每个项目采取“没有=0、很轻=1、中等=2、偏重=3、严重=4”5级评分制),10个因子(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
(三)统计分析。采用SPSS 11.5录入和分析数据。
二、结果
从表1看出,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较多的采取积极方式应对,而较少的采取消极方式应对。从性别差异的比较上可以看出,在积极应对方式上,显著度为P=0.251>0.05,未通过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男、女大学生在积极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别;在消极应对方式上,显著度P=0.001
表2中,因子分为因子均分,即每个因子的总分再除以项目数。各因子分在0―4分之间,若因子分≤1,表示心理健康水平处于正常范围; 1<因子分≤2,表示有轻中度心理问题; 2<因子分≤4,表示有中重度的心理问题。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66.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一个正常范围,29.9%的大学生存在轻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存在中重度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3.7%。虽然大多数(约2/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是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人数也占到调查总人数的1/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此外,从因子异常(因子分>2)情况来看,居于异常前三位的依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抑郁,检出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4%、8.9%、8.0%。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挫折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均分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成正相关,与积极应对方式成负相关。即,愈是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总均分愈高,心理健康状况愈差;愈是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的大学生,总均分愈低,心理健康状况愈好。
三、结论
通过对长沙市335名高校大学生进行实证调查,本次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高校大学生在挫折应对上较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较少地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从性别差异上看,相对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因此,高校教育应该注重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科学的引导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采用积极的挫折应对方法,自觉摒弃消极的应对方法。
(二)高校大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约30%的大学生面临着轻中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到4%的大学生存在中重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数据可以看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人数所占比例较高(约1/3),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各高校一方面应该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基础课程,以帮助大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配备设施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引进高水平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以帮助大学生及时疏导心理问题。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挫折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个体更容易采用积极的挫折应对方式;积极的应对方式又能有效地改变个体主观认知,改善个人情绪,从而有助于缓解挫折对个体造的不良影响,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可见,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渠道,有助于引导高校大学生选择积极的挫折应对方式,化解压力,维护心理健康;同时又能使大学生因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而更多的去选择积极的挫折应对方式,从而减少当前频繁发生的大学生自杀、凶杀等各种惨剧的发生。
参与文献:
[1]彭国胜,肖汉仕.青少年学生自杀差异研究―基于湖南省青少年学生的实证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1):53-57.
[2]彭如良.成年居民挫折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30-40.
[3]曹亚杰,司继伟. 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1):53-55.
[关键词]心理健康;应付方式;相关研究;贫困生
1 前言
高校贫困生处在校园特殊的环境里,处于人格尚不成熟的年龄阶段,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带来的压力而普遍存在心理失调现象,影响到他们学习、生活、交往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付方式特点及二者的相关性,旨在为提高其身心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 随机抽取福州大学法学院、人文学院、化工学院、机械学院、土建学院、物信学院2002级、2003级、2004级学生共1181人: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62份。其中,贫困生321份,非贫困生841份。贫困生的界定:本文根据2004年11月福州市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的《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城区城镇及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通知》中的规定:城镇多人户每人每月210元、单人户230元;农村多人户每人每月155元、单人户175元,把家庭人均月收入较少,有一定数额债务,只能缴纳部分学杂费,基本生活费接近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学生(如上规定,本文以230元为基准)定为“贫困生”。
2.2 研究工具
2.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由Derogatis,L.R.编制(1975)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5级评分制,共计90项,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10个症状因素。
2.2.2 应付方式问卷(肖计划修订) 共62个条目,分为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个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指标,各题的因素负荷值均在0.35以上,6个因子重测相关系数分别是:r1=0.72,r2=0.62,r3=0.69,r4=0.72,r5=0.67,r6=0.72。
2.2.3 统计分析 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
3 结果
3.1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见表1。
表1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且各项均高于非贫困生。
3.2 贫困生的应付方式特点 见表2。
从以上各因子的均分和差异性检验来看,在应付方式上,贫困生与非贫困生除了在解决问题、幻想两因子没有差异外,其他因子均达到差异显著,且自责、退避和合理化方面,贫困生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经常采取不成熟和混合型的应付方式。
3.3 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见表3。
可以看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付方式有显著相关。其中,SCL―90的各因子和解决问题――求助这一成熟型的应付方式呈负相关关系,和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等不成熟和混合型的应付方式呈正相关。这也证明了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就越倾向于采用不成熟及中间型防御方式。
4 讨论
4.1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贫困生,这与前人研究结果是基本一致的,充分表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近年来,我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目前全国普通高校近1200万在校生中,贫困家庭学生约占20%,人数在240万左右。这些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造成了心理上的“贫困”,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业进步。应从心理上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
4.2 高校贫困生的应付方式特点 应付(copying),本是个体面临应激情景时减少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对于缓解或调节环境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个体应激环境或事件之后为平衡精神状态所采取的方法。应付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在应激状态下,采取何种应付方式来缓解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在应付方式上有显著性差异,且贫困生在自责、求助、退避、合理化方面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这说明,贫困生在面对各方面压力时,常采取消极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而这类应付方式,既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又易于使人沉浸于某种不良心境中,产生一种化不了解不开的情结,从而导致某种心理问题的产生。因此,加强引导贫困生的应付方式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4.3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表明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极高,这也验证了Vail―land等提出的防御方式作为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的观点。
贫困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强烈的自我封闭心理,较少采用正面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这反映出他们求助模式处于不完善、不理想的状态。贫困生在应付方式上的不合理性也导致其抑郁心理的产生。因此,引导贫困生选择积极性的应付方式是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为教育工作者,在解决贫困生各种实际生活问题的同时,更要注重对贫困生的“心理扶贫”。应着重加强心理素质方面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自信心教育、人格教育、耐挫力训练等,帮助贫困生掌握积极的应付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提高自身耐挫力。其次,高校应构建多元的资助体系。某些高校在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施援助时,实行“隐蔽”的方法,即对贫困生救助实施不公开制度,避免“贫困生”标签产生的消极后果,这种做法很值得借鉴。高校还应注重营造团结互动的集体氛围,这能对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并使其学会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选择积极的应付方式来对待各种困难。
论文关键词:父母教养方式;初中生;心理健康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孩子可以在家庭生活中学到基本的社会规范,还可以从父母、长辈那里学到基本的生活技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未来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初中生面临中考及其他各种考试的压力,每天的任务除了学习就是学习,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几乎为零,他们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增强,对外界事物敏感,存在要求独立与不能完全独立的矛盾。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其健全人格的培养及个体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一、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美国心理学家steinberg(1993)曾指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的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子女情感的一种组合形式,这种组合形式是相对稳定的,不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它反映了亲子交往的实质,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国内研究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涉足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领域,最初的研究从儿童心理卫生及儿童性格入手,探寻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模式。[1]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了研究。
1.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扩大
国内学者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对象从最初的学龄前儿童逐渐发展到现在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以及社会上的各类群体成员,填补了我国某一年龄段或特殊群体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空白。张春兴指出教养是指后天环境中学到的经验。儿童从家庭步入学校,到小学、中学、大学中去学习和生活,其周围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都在影响他们的发展。
2.关注父母教养方式与孩子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家庭的气氛、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少数民族家庭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期望、父母的职业、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等都成为研究者对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重点。
彭文涛(2007)《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显示,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来说,父亲的教养方式对男生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维度上显著高于女生;在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过保护等消极维度上,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
3.多学科参与,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
孩子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事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的研究者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父母教养方式对孩子影响进行了纵深的研究。如曹蓉(2009)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对初中生自立人格的研究表明,正向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人际自立人格有显著的正相关,负向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立人格有显著负相关。林春湖、刘满芬等人(2010)从医学角度对服用盐酸曲马多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显示,初中生盐酸曲马多滥用者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父母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就高,总体幸福感就强;父母对孩子放任不管或管教过于严厉苛刻,孩子的幸福感则弱。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初中生家庭经济环境越来越好,在物质得到基本满足的条件下,初中生面对精彩的世界,接受新知识的途径多了,自尊心及竞争意识更强了,但他们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了,可能出现无法正视和同学的矛盾,甚至对老师的教育置之不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面对以升学为目的的考试,初中生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国内学者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教养方式、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父母的关系、父母之间的感情融洽程度都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父母较高的期望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较高的成就动机,但父母的期望过高,对孩子过分苛求,就会导致初中生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产生自责、焦虑、逆反和担心,这就直接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是初中生生活的主要环境,初中生平均每天在校时间至少为8小时,以中考为指挥棒,主要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成为现在初中生在学校的目标。只有孩子上了重点高中,才能上大学,这样孩子才叫人才。在21世纪的今天,初中生似乎又回到孔子的“学而优则仕”时代,在升学率的要求下,学校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学校模拟、月考、期中、摸底、期末等高频的考试为学生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紧跟考试后的是排名、按名次编排班级,在一些学校出现的“火箭班”又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过大、考试焦虑等心理问题,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容易形成自卑心理。
3.自身影响因素
初中生的性别等自身因素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原因。女孩在10.5岁开始进入青春发育加速期,到12岁时达到高峰,13~13.5岁回落到较慢水平;男孩13岁时开始进入青春发育加速期,14岁达到高峰,16岁回落到一个较为缓慢的速度。与青春发育加速期同时开始的是生殖系统的发育,我国的初中生多处在这一年龄阶段,身体发育的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让女生产生比较消极的身体意象,男生在外形上接近成人,但心理发展上却未表现出成熟。心理的幼稚与生理的成熟相矛盾,追求自我的独立与对父母、他人的依赖的矛盾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
三、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及解决途径的探索
谢蓓芳等人(2008)研究表明,因父母双亡而成为孤儿寄养在别人处,父母一方丧偶而另一方又严重病残,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孩子从小未能享受安全、温暖、轻松的家庭教育环境,这对正处于人格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涂敏霞(2006)研究发现,家庭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453,朋辈支持与青少年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为0.294,学校支持(教师情绪支持)与精神健康水平的相关系数是0.256,相对来说,家庭支持的影响水平较高。
众多的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任何其他教育方式都无法替代的。
1.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和睦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言行是对父母言行的投射,父母为孩子提供安全、温暖、健康的家庭氛围,使正处在身心发展关健时期的初中生能把父母作为自己最信赖的朋友,在遇到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个体成长等方面的困惑时有情感上的依赖感,他们可以和父母交流,在父母那里得到指导。而不是背离父母,害怕父母是知道他们“秘密”的人。在父母与初中生平等交流的同时,更应该尊重自我意识渐渐增强的初中生。父母在和孩子民主交流的过程中,把中国传统父母命令式的语气换成讨论、交流式的语气以体现对孩子的尊重,这会对孩子性格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2.父母应该和初中生一起成长
很多初中生的父母觉得孩子在小时候吃饱、穿暖的满足感没有了,他们对父母的要求更多了。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势必要求父母能跟上孩子的身心发展,这样父母才是真正从“身”、“心”上对子女关心、照顾。如果学校能为初一、初二、初三年段学生家长分别设立父母的成长课堂,针对每一年段、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对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指导,对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有指导教师提出实际的解决方案,这样父母才能真正随孩子一起成长。这是中国目前关注教育中忽视的一个方面。
3.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父母的教养方式
在社区中,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健康知识等的宣传随处可见,这些宣传中如果能再增添家庭教育这一特色,让所有的父母与子女在他们生活的小环境就可以得到“心”的知识储备,或是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中设立专栏,为一些初中生父母提供教育指导,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会让孩子独立、乐观、自信地站在社会面前。
【关键词】自我接纳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67-02
一、前言
现阶段,95后大学新生和90后、80后大学新生相比,在学校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经济条件以及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在心理发展方面也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的思想更加独立,具备时代特点。根据前人研究和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存在密切的关联,通过提高大学新生自我接纳能力,能够健全大学新生的心理和人格。因此,文章针对自我接纳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接纳是评价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一个人自愿、乐意的去面对、了解以及无条件的接纳自己所有的特征。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健全人格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刘芳等人(2007年)证实大学生的社会焦虑和自我接纳存在关联;范寅莹等人(2011年)证实,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自我接纳存在显著关联。由此可见,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密切的关联。
三、自我接纳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文章以某综合性大学2016级大一新生为例,样本具体状况为:女生602人、男生277人;高中文科651人、理科228人;农村297人、城镇281人以及城市301人;独生子女619人、非独生子女260人。
(2)方法
①自评量表。自评量表主要包括10类(精神病性、偏执、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敏感、强迫症状、躯体化以及其他)与精神状况相关的因子,采用5级评分方式,量表因子分或者总分越高,则表明大学新生的健康水平越低、精神状况越差,该量表α(克隆巴赫系数)=0.996,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②自我接纳量表。自我接纳量表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总共包括16道题,包括自我评价与自我接纳两个方面,采用4级评分方式,得分越高,则表明大学兴盛自我接纳水平越高,该量表α=0.740,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③适应量表。适应量表主要包括5类(资源利用、独立生活、职业目标、学习方法以及人际关系),采用4级评分方式,量表总分越高,则表明大学新生适应性越差,α=0.872,符合统计学检验标准。
(3)统计处理。统计处理采用SPPS17.0,包括线性逐步回归、差异性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等方法。
2.结果
(1)心理健康、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适应的关系。心理健康、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适应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人际关系与大学新生自我评价、自我接纳之间的相关性分别表示为:-0.324**、-0.456**;职业目标分别为:-0.198**、-0.264**;独立生活分别为:-0.202**、-0.325**;资源利用分别为:-0.290**、-0.421**;学习方法分别为:0.129**、0.016。
由此可知,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接纳以及心理适应水平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并且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适应量表和自我接纳量表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2)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心理适应的关系。为了验证自我接纳和心理健康、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需要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技术验证假设模型以及相关数据的拟合程度。在结构方程模型中,自变量为心理适应、因变量为心理健康、中介为自我接纳,通过对模型结果进行修正,df为111;χ2为416.534;TLI为0.958;CFI为0.966;GFI为0.947;RMSEA为0.056,由此可见,所有指标都符合模型要求。自我接纳在心理健康和心理适应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经过计算得知中介效应量为0,486,重复抽样1000次,中介效应量介于0.436-0.538之间。
四、结论和讨论
1.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适应呈显著正相关,大学新生的心理困扰越小,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反之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2.自我接纳能够准确的反映大学新生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心理健康和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大学新生自我接纳水平越低,则心理困扰越大,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心理适应和自我接纳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心理适应量表的5个指标,能够对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水平进行准确的预算,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现实与理想自我接纳之间的矛盾冲突的解决提供可靠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明波,丁志强,李炜.大学新生被接纳与心理健康: 自我接纳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766-768.
作者简介:
【摘 要】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自提出来后,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一系列的教育界的育才梦和成才梦,但是却缺乏系统
>> 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关于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讨 “中国梦”理论对新时代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浅析气质的类型、特征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对高职生就业的指导意义 浅析信息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 中国梦引领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刍议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梦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实践的指导意义 中国梦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 试析公益活动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儒家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入学教育 试论通识教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浅析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浅析自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自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作者简介:谢婷(1986.04- ),女,湖南宁乡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马岚(1980.10- ),女,四川自贡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李超(1985.06- ),男,四川郫县人,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UPI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异地分校本科新生
[作者简介]闫学军(1968- ),女,辽宁营口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社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教育管理。(河北 秦皇岛 066004)耿茹(1975- ),女,河北宣化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78-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及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而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未来,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研究者们运用各种量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有相当比例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学校甚至高达35%~45%,他们有的是情感挫折,有的是认知障碍、人格障碍,有的是一般的心理困惑,部分学生甚至患有中度或严重的心理疾病。研究者们给出了各种对策与措施帮助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研究大都是针对一般本科院校,对分校本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异地分校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尚属空白。我们认为,分校不同于总校的特点在于,首先是学生入学的门槛较低(即学生入学时的录取分数比总校要低一些),与总校的新生相比,学生从入学伊始就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其次,异地分校从文化环境上来说,与总校相分离,受总校的影响不大,受当地文化环境及分校文化传统的影响较大,有其独特性的一面。从教学资源上看,分校远不及总校,学生享受不到总校丰富的教学资源。由此,学生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属于总校的,对总校有一种心理归属感;另一方面,又无法亲身感受到总校的文化氛围,无法享受总校的资源,难免产生一定的失落感与自卑感。为了了解异地分校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新生中存在的心理矛盾及问题,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在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笔者所在的课题组,自2001年秋季开始,连续10年运用UPI对分校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且针对部分新生存在的心理矛盾、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病,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帮教方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文章以2010年11月对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10级971名本科新生的调查结果为例,对异地分校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分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一)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2010级的本科新生,共发放问卷971份,收回问卷971份,有效问卷为923份,其中,男生为457人,女生为466人。采用的方法为高校普遍通用的UPI测评。2010年11月,我们以授课班为单位在同一时间对所有新生进行了统一问卷调查,为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测试前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新生进行了辅导与培训,讲清调查的目的与意义,测评时对各班使用统一指导语。调查时每位同学使用20分钟的时间,根据自己入学以来的实际心理状况如实填写问卷。测评结束后问卷由相关教师与心澜社的负责同学当场统一收回。
(二)结果分析
1.2010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从统计结果来看,A类学生201人,占被测学生的21.8%,可能有严重的心理疾病;B类学生共193人,占被测学生的20.9%,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C类学生共529人,占被测学生的57.3%,当前心理基本健康。也就是说,分校本科新生中42.7%的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而且女生的比例为42.8%,略高于男生的42.6%。可见,分校新生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是相当多的,应当并且已经引起了分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神经衰弱类指标统计。从神经衰弱类指标统计结果来看,“常常失眠”的学生67人,占到7.3%;“头痛”类的54人,占到5.9%;“思想不集中”的296人,占32.1%;“记忆力减退”的251人,占到27.2%。这说明大学生要学会科学用脑,应多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形成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然而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常训斥、打骂,使孩子对父母望而生畏,缺乏心灵和感情的交流,当孩子遇害到困难时,也得不到家长的帮助;遇到挫折时,同样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孩子的父母感情破裂,双方离异,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自身品德修养不高,作风不正派,对孩子的影响也就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所以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孩子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职业院校文化艺术教育制度不是十分健全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培养、轻视后进生的教育;学校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单一,使许多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役。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如体罚、心罚学生,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特别是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每每参加文化艺术活动就自暴自弃。
(三)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很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精神方面的污染,这些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青少年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职业院校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一些职业院校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积极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特属时期”和“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教育有关,大中学生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职业院校家长和教师足够的重视。
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教师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要对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在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施工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职业特性要求自身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尤其是职业院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必需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甚至少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要在职业院校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目前不少职业院校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进行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要建立学校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职业院校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齐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要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并将其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从而使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 、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的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根据教育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扎扎实实的开展好职业院校学生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巩固和提高素质教育成果,为民族的文化艺术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作者简介:余仙平(1967-),女,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咨询;陈四光(1979-),男,江苏泗阳人,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学校心理学;郭斯萍(1964-)男,江西万载人,广州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理论心理学、中国心理学史;余琳(1954-),女,江西进贤人,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36-03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任。如果大学生没有良好心理素质,缺乏必要的心理耐挫力和心理承受力,那么就不太可能成功地应对时代的挑战,更不可能担负起历史重任。因此,为了胜任时代对人才的诸多要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我国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国各大院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种种因素限制,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课程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课程设置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模式、课程效果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在认识上还存在着纷争,理解各有不同,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课程模式、课程评价及课程教学时数等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为有效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和妥当,阻碍了课程的发展。心理学课程可以分为心理学专业教育的心理课程和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心理学实践课程。两者对象不同、教学目的不同,因而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同。心理学专业教育课程的对象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教学的目的是为培养心理学专业人才。普通学校基础教育的心理学课程是针对非心理学专业学生,侧重点在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矫治各种心理障碍,解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上的众多问题,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以及潜能开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指导性的一门课程。上述两类心理学课程虽然关系密切,但学科性质不同。心理学专业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学科体系。这个学科体系的学科性质是指心理学这一学科群的学科性质。它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门学科知识,要求理论体系的完整和深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心理学诸多课程为依据,但是体现在教学中的不是这些课程的直接结论和形态,而是经过处理了的比较浅显的通俗的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把心理学各门课程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引入教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承受能力,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塑造健全的个性,正确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目前很多高校混淆了两类课程的性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心理学专业课程来讲授,抹杀了两者的界线,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效果很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目标,从而阻碍了课程的发展。
(二)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本位课程模式的理念是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该课程模式具有三大特征:学问化(即考虑学术性)、专门性(反对学科的综合性)和结构化(即重视学习每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本位论课程模式决定了课程内容是:人们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心理学学科的系统知识。不同年龄学生、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相同的学习内容,主要是心理学学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因此整个课程内容是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技能发展和培养。
我们说这种课程模式不适合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是因为:
1.传统学科课程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各种心理学知识,成为该专业的“专门”人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为最终目的,所以课程教学不仅仅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关注其技能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能否促进心理认知的发展、能否提升心理品质和矫治心理问题。
2.传统学科课程是以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以间接经验为基础。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设计和运作的,以体验为主要形式,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学生通过体验来获得感悟。
长期以来,以学科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直占据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体系化,没有把发展完美人格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学科本位课程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所以说学科本位课程模式不适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三)评价理念单一,不能适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评价一直以来就是该门课程研究过程中的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课程教学的效果评价对课程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都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和课程目标的实现。用考试这种通用的常规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体现学生掌握心理学学科知识的程度,而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知识,了解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并不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有多高,心理素质有多么好,这两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所以用考试这种定量的方法不能真实反映与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效果。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偏少。据我们调查,全国绝大部分高校根据教育部的部署,普遍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名称各不相同,课程也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或公共课,但都是为期一个学期。我们认为仅这一学期的课程远远不能达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以及满足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存在着教学时数偏少、教学内容多的问题。一般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多不超过32学时,绝大部分高校都是18个学时。但教学内容很多,包括心理学知识概论、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心理保健、新生心理适应、情绪与情感、意志品质、挫折应对、学习心理、恋爱婚姻、择业就业、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常识等内容组成。教学内容这么多,18个学时远远不够。我们也知道心理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必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更何况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过程中,可塑性强,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而不能错过。
二、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和思考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体现其独特性
在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特殊类型的学科,它与其他自然学科的性质有所不同。它不像传统学科课程,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课程的理论知识来达到课程目标,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协助学生释放人生发展中遇到的困惑与烦恼,提高适应能力、提高抗挫折承受力和自我管理情绪调节能力,挖掘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品质全面协调发展,为终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一种新型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与其他课程的不同特点:
1.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通过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切身感悟来实现的,在体验中感悟中获得积极的、愉快的心理情感,对与之交汇的学习生活事件做出积极的解释,并由此发展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心理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个性发展和人格培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而这种人格特质正是课程要求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追求的目标,是着眼于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与泛化,这在人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这是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
2.个体的社会适应。个体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特有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有交往、友情、合作、尊重和被尊重、以及获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所有这些愿望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个体的社会适应。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涵盖协调人际关系、学会承受各种挫折、形成自我观念等等,这些内容就是个体社会化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在各种冲突中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不断学习、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个体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两个独特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性质不同于其他学科。只有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准确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进而为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遵循“学生本位”的活动性课程模式
学生本位课程模式又称人本主义课程模式,其主要教育思想就是人本主义思想,主要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处于学习和活动的中心位置,重点强调学生的主动意识、实践意识和参与意识,学生至始至终是以主体活动者的身份出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所在。
学生本位论课程模式强调通过体验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学内容较少考虑到学科性。教师应非常明确课程的目标是学习者的自我实现,并据此建立相应的目标结构,这意味着课程中必须提供丰富的自我实现的机会,通过给予学习者探索机会来达成目标实现。
因此,学生本位课程应该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轻松自由、机会均等的条件下,让学生能够自我实现,体验成功。教师应该为此积极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不断激发学生在成功中获得感悟。
1.课程应以学生为主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接受,在相当大程度上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那种空洞的、泛泛而谈的与学生内在的心理世界无关联的说教,是不可能对学生的心理触动产生实际的影响。因此,注重体验式教学,应贯穿在整个课程过程中,让大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感受、建构,从而生成其对事物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从而促进学生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和发展。[1]
2.课程应以活动为载体。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发生发展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活动理论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的主要观点都认为:活动是一切认识和心理产生的源泉。认识是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构建的结果。人的意识和个性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时又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他们的这些观点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采取活动的形式做出了说明。因此,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把活动作为课程实现的最基本的实践形式之一,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得以获得真实的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反思。然后,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重新构建,进而建立新的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认同和价值感,不断内化那些经过在活动中相互作用而培植建立起来的理念,最终达成人格和谐发展的目标。一般来说,活动组织得越是成功,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就越真实,提升心理健康的作用就越明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将体验作为心理品质建构的桥梁,关键是因为只有它才能激发学生心理品质的内化机制,促成学生心灵的成长。体验指向的不应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核心,通过借助活动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丰富学生内在的心路历程并使学生在情感上和思维上产生切身的情绪与情感体验,学生的心理才有可能得到调节和影响,进而实现转变或改善,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发展。体验性活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安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无条件接纳,缩短教师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教与学心理相容。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
传统的课程评价重视的是学科预定目标和计划的完成程度,评价的最重要方式在本质上是以考试或测验的方式进行,测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情况。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用书面考试这种常规的形式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水平的。受课程目标定位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生活、工作环境中承受挫折、承受失败,并保持自信品质,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积极心态,不断进取,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所以它更加强调质性评价、动态性评价、情境性评价。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对学生心灵的一门课程,其考核方式与其他课程一定要有所区别,它不应只是知识考查,更应注重学生的行为表现和心灵感悟。[2]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要防止学科化倾向,不能象传统学科一样按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那样来考试,而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理念。这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评估体系。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淡化同学之间的评比,协助学生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在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了解自己。这种评价没有统一的固定不变的标准,是把人的心灵成长、人格发展完美作为评价目标,强调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经验体验,进而能有效进行自我调节,是一种“促进性”、“开放性”而非“竞争性”的评价。这就要求老师不对学生言行进行干涉,不对学生独特个性进行武断评议,使学生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敞开心扉自由展现自己,自由参与活动,尽情释放,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四年全过程
我国高校学生的年龄一般介于18、19岁至22、2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少年期向成年期过渡的阶段,此时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成熟,心理发展正走向成熟,呈现既有别于少年儿童又有别于成年的独特心理发展特点。我们要抓住转型时期这个关键时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扫清障碍。高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我们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又要有认真、执著的奉献精神。
我们认为大学四年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大一课程重点在于心理调适、自我管理、学习方法适应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二、大三着重于心理素质拓展,重点在于学习成才、情绪调节、交友恋爱方面。大四重点在于职业心理学教育,求职择业方面做好生涯规划。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摇篮,心理健康教育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和必要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疑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改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才能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做得更好,更富有实效。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人才的人格要求,也才能完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