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1 17:17: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山区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渐提高,公路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工程有着迅速的发展,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存在很大的不同,公路工程的跨度很大,特别是在山区修建公路时,不可避免的遇到各种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山区公路的地质安全的问题已日趋成为山区公路建设的核心问题。交通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减小山区公路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降低其危害性,保障山区公路的正常通行。为了更好的分析山区公路地质危害的发生原因,对地质灾害种类及特点进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主要种类及特点
1. 1 滑坡灾害。山体滑坡是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中比较常见的。一般情况下,当山体在外界因素下,如长期阴雨天气等,某区域的山坡岩石及土壤在自重大于其自身的摩擦力时,沿着山体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就是滑坡。滑坡移动的速率刚开始比较小,后期则比较大,小规模的滑坡容易造成了公路的严重阻塞,影响山区公路的通行,大范围的滑坡则有可能淹没附近的村庄,冲毁公路及附属设施,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滑坡地质特点存在差异性,可以分为堆积层滑坡、膨胀土滑坡、及基岩滑坡。
(1)堆积层滑坡发生多为浅层性滑坡,发生滑动的山体主要是堆积的砂土、碎石,土质结构不密实,透水性强,大多发生在山谷区域。,
(2)膨胀土滑坡,顾名思义,发生滑动的主体为膨胀土。膨胀土具有渗透能力差、干缩现象明显的特点,主要是在外界水侵入后造成力学性能指标失稳,进而造成滑动,其主要发生在丘陵地带,且滑动速度较缓慢,易于发现征兆。
( 3) 基岩滑坡灾害的主体为泥岩、板岩、页岩、片麻岩等基岩。其地质性质松散、结构面多变,因此基岩滑坡突发性强,发生的规模较之前两个也相对较大,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
1.2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是在山区暴雨过后,流水夹裹着大量泥沙、石块所形成的洪流,其密度较大,爆发性强,破坏力很大,严重威胁着山区公路的安全。
1.3崩塌灾害。崩塌灾害多出现在地形陡峭的山坡及路堑边坡上,山坡突出的大型石块,受到重力的作用发生坍塌,崩落,冲击公路。这也是山区地质灾害中常见的一种。
1.4 沉陷灾害。黄土湿陷在沉陷灾害中最为常见,黄土具有土质疏松、分布均匀的工程特性。当公路工程穿越黄土区域时,路基则主要为黄土。其中湿陷性黄土严重影响公路路基的质量,特备是在雨水的作用下,更加剧了路基的危害性。容易造成路面出现网状裂缝、甚至导致边坡失稳、道路毁坏等危害。
2 山区公路不良地质处治措施
2.1 滑坡病害处治措施。滑坡的治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进行:(1)路线设计的合理性。在设计阶段,就必须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估,分别实地考察,尽量避开潜在的滑坡灾害发生区;(2)对于不能避开的滑坡潜在发生区,要对该地区的实地情况进行勘察,采取有效措施去干预滑坡的形成,最大限度的保护好公路施工以及公路运行的安全;(3)对滑坡治理过程中必须实时监控,采取合理的应急机制,要保证机械设备可以第一时间的到达。此外,滑坡治理还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技术工作:注浆加固、排水注土、抗滑墙、卸载清方以及反压等。
3 如何预防和治理山区公路所发生的地质灾害
3.1 设计阶段。设计作为质量好坏的源头阶段一定要做好,首先应该根据地质情况,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在山区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更应该充分重视,将自然灾害对公路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前期的勘察工作是一个细活,千万不能马虎大意,如果对地质条件没有充分理清,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资金,而且也会延长工期,公路走线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地形等因素,在原有的设计方案基础上,必须加大施工线段的现场勘查力度,额外制定出更多的方案,对不同方案进行多次对比优化,确保地质灾害对公路影响程度最小,最终选出对工程建设最有利的方案。公路路线设计中可能碰到恶劣的地段,这里常有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沼泽、常年冻土、沙漠、泥石流多发、滑坡、软土等,对于这些地区,在设计取线时就应该尽量避开,施工图应该建立在对地质状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确保方案的可行性。
3.2 实行综合勘察的方法,探索有关地质问题。对于公路路线无法避开的自然灾害多发的路段,我们要综合勘察,采用多种工程方法,比如:钻探、调查、土质评估以及挖井等,以此来获得此路段更为详细的信息,根据施工准则以及地质勘察理论,把地质灾害对公路建设的危害程度进行充分评估,为工程后续的进行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3.3 特殊地段,应该采取多重措施。要对特殊地段的地质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对不同的滑坡设置不同的治理方法,比如抗滑墙、注浆加固、清方卸载等,然而有些地段的滑坡问题,不仅要用到上面的一种方法,有时我们要综合运用上面的几种方法来制定出最为合理的方案,减少工程成本。
3.4 排水工作务必要重视起来 很多滑坡的形成都是水的积累导致土质松软的结果,因此,必须加大排水力度,从源头切断滑坡发生的可能性。现在关于排水的主流思想是综合排水,就是要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排放同时进行。地表排水通常是让地表变得平实、无缝,以此来截断坡面径流,此外还可以设置截水沟或者树枝状的交叉排水系统;对于地下水,我们治理的思路主要是如何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目前可以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挖盲沟、让排水孔变的倾斜以此加长排水路线长度等,尽量的减少滑坡下面的地下水储存,以此提高滑坡的稳定性。
3.5 提高做好地质工作的意识。岩土工程是一个复杂的学科,地质工作首先要对岩土内部的物质情况有深刻的理解,因为岩土体内部的界面分布是不连续的,我们可以把完整的岩土看成成分各异的异质体,这些异质体之间的应力传递路线是及其复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岩土工程其实是一门非线性的综合学科。岩土体内部各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的分析需要多学科进行协调优化,这并不是一个土力学或者岩石力学等单一学科可以完成的任务。地质灾害的出现受多方面的诱发,目前我们分析岩土工程,很大程度上要凭借以前的经验,只能做定性的分析。一旦出现了地质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等,这时我们就可以对现场进行勘察,获取较多的数据,以此来进行定量分析。然而这仅仅是一种事后的措施,目前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预测机制,还是非常不完善的。假如公路沿线如果有一个高坡,此高坡很多年没有出现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对其进行分析难度较大,通常我们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勘察,确定地质力学的应力应变干涉模型,然后计算高坡的稳定性,然而这些计算其实都是很不精确的,比如我们的计算约束条件仅仅是边坡,不能计算真正的边界在哪里,最终给出的结果适用性也是非常狭隘。即使经过充分的勘察,分析工作也是非常到位,施工过程也是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一些地质灾害还是会难以避免的出现,究其原因,因为理论计算的时候默认的边界条件是最终的边坡,没有考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临时边坡情况,因此,并不能保证施工过程中,任意边坡的稳定性都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一个优秀的岩土工程师,应该根据施工过程,对各种边坡条件进行分析计算,一旦出现不稳定的现象,务必临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补救,确保边坡可以顺利开挖。
3.6 对不良地质活动务必做好实时监测 当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发生后,有关部门要第一时间对该路段进行清理,还应该将该路段作为重点监测对象,定期检查该区域的地质情况,避免地质灾害对公路的再次侵害。综上所述,山区公路的建设好坏直接决定于山区公路地质灾害问题的处理能力,虽然地质灾害的预防非常困难,处理方法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但是只要我们能够采取严谨的态度,真正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对方案不断优化,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施工,总结经验,促进山区公路建设取得更好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由于通信线路多是室外项目,所以极容易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通信线路的管理更是难上加难。常见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灾,突发性的洪水灾害将会冲到线路支撑杆、冲断地下埋设线路,尤其是南方地区多雨水,夏季洪水灾害频发,所以通信线路的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同时雷雨天气带来的雷电,也会破坏线路,导致信息线路破损,影响正常的通信稳定。每年我国的自然灾害都会给通信线路造成造成重大的损失,自然灾害我们无法去避免,但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进行提前预测,采取一定的保护和预防措施,是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确保通信线路安全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线路沿线巡监工作,及时抢修
日常维修时,不仅仅是按时地对通信线路进行监测,维护单位更要安排专业人员对通信线路巡视,及时发现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按时抢修,并且切实做好记录;大致的抢修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应急抢修,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应急抢修就是利用备用光缆,在被损坏光缆的两头转接并确保应急通信;临时恢复和永久恢复区别不是特别大,主要区别体现在所用缆线和保证的通信具体时间。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必须要加强专人监察的力度,坚决防止因气候原因所导致的光缆通信事故。
(二)合理选配光缆
在选择光缆时应该采取的原则就是既要保证通信的大容量需求,又要真正的避免浪费,绝对要杜绝为节约成本而使用伪略电缆;必须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光缆材料,确保在施工和后期运行中不会出现任何安全问题,导致影响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对于比较特殊的路段例如山区等,可以依据需要在光缆外部加装保护套,或选用防鼠光缆,防止小动物损坏通信路线。
(三)严格执行施工作业,加强线路保护
施工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施工作业:严格重视光缆接头的切割工作,确保在无灰环境下进行切割,尽量避免受到污染;坚决杜绝在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接头,必须严格采用专业仪器测试加工出的接头的传输损耗;尽量采取直线走向的方式方法,避免对光缆过分弯曲;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缆线的防水处理,在需要时要在外部缠绕防水胶带,尽量避免雨水腐蚀光缆。
三、完善多种应急预案
线路维护的施工单位应该尽量完善各种突况下的应急方案,并且储配充足大量的备用光缆,应该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应急抢修;维护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演习演练,需要加强职工应对、切实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能够真正做到临危不乱,调度合理;详细了解各种施工、检修仪器的使用方法,严格掌握测试、分析、接续、施工等必备技术。维护施工单位可以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职工的素质。
四、结束语
关键词:浅山区;湟水流域;水土资源;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60-02
引言
青海省湟水流域日月山以东,河谷两侧海拔高程一般在2 200m ~2 700m之间的丘陵和低山区,降雨较少,气候干旱,人口集中,旱作耕地面积大,由于干旱和水土流失严重,当地称为浅山干旱区,面积约1.12万km2。青海省东部的湟水流域集中了全省60%以上的人口、70%以上的耕地和约62%的GDP,和其他地区相比,流域经济社会和农业生产等均较发达。流域内发展也不均衡,经济总量和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川水地区,浅山地区耕地面积较大,但干旱少雨,水利设施薄弱,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流域现有耕地面积约390万亩,其中川水地区约110万亩,浅山区约230万亩,脑山区约50万亩。湟水流域灌溉面积约15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约110万亩,基本位于川水地区。随着青海省东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东部城市群建设,青海省提出了“基本农田上山,温棚设施上山”的农业发展思路,以缓解湟水谷地川水地区土地压力,促进浅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正确分析和认识浅山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是浅山区乃至青海省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一、湟水流域浅山区概况
湟水流域由于受现代气候垂直分布的影响,以及水流的强烈侵蚀切割,从盆地北缘的达坂山,南缘的拉脊山到盆地中心的湟水河谷,自然地貌显示出有规律的变化,构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自然景观。根据海拔、气候、土壤、植被、地貌和农业条件的不同将流域划分为:湟水河谷地区(川水区)、浅山梁峁地区(浅山区)、脑山湿凉地区(脑山区)和石山林草水源涵养区(石山林区)。
湟水流域广大低山丘陵(浅山区)海拔在2 200m~2 800m之间梁峁地区,切割深度达600m,谷坡30°~60°,高山平地和阴坡为农耕区。河谷切割深度大,冲沟横断面多呈“V”字形,沟间形成狭长的梁峁地形,滑坡、崩塌等物理地质现象经常发生,是现代侵蚀作用极为强烈的地段。浅山区属黄土高原低山梁峁丘陵区,植被稀少,沟壑纵横,水源贫乏,地力瘠薄,灾害频繁,暴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集中,贫困人口多,社会经济基础薄弱。
二、湟水流域浅山区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水土资源分布不均,干旱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
青海省东部地区水土资源分布不均,降水一般呈垂直分布规律,脑山区降水量较大,浅山区和川水区降水量较小,如浅山区年降水量不足350mm,水资源十分匮乏。耕地主要集中在川水和浅山地区,浅山区耕地占40%以上。浅山区干旱灾害频繁,特别是春夏干旱造成的灾害十分严重,如乐都等县1985―2012年70%以上的年份发生春旱,造成粮食减产,一般干旱年份减产2~3成,严重干旱年份减产5~8成,特旱年份甚至导致绝收。此外,浅山区冰雹、风沙和霜冻等自然灾害也十分常见。
(二)缺乏骨干水源工程,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
浅山区部分地区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但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仅占10%左右。目前浅山区的水利工程以小型水库、涝池和集雨水窖为主,抵御旱灾能力微弱,由于缺乏调蓄工程,径流难以利用,造成工程性缺水。黑泉、大南川、南门峡、盘道等水库,拦蓄径流和调节库容有限,灌溉供水范围和目标主要为川水地区灌溉、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难以顾及浅山区。
(三)现有水库多数建成年代久远,建设标准低,带病运行,难以正常发挥效益
在浅山区现有的水利工程中,多数蓄水工程修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受当时条件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现有工程老化失修现象严重,同时大部分水库都是带病运行,安全隐患多,难以正常发挥效益,供水量少,保证率低。
(四)现有灌区配套较差,建筑物老化失修,灌溉技术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受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等影响,部分浅山灌区仅修建了骨干渠系,田间工程配套不足,不能很好地发挥灌溉效益。同时,由于缺乏配套,大水漫灌和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浅山灌区大部分水利工程修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多年运行,工程冻胀破坏、老化失修严重,输水损失较大,现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不足0.4,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五)旱作农业基础较差,蓄水保墒能力弱,生产效益低
部分浅山地区,一方面地形复杂,耕地分布零散,水土流失严重,保蓄能力弱,生产条件差。同时,受自身水资源匮乏和地形复杂等条件限制,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不高,难以通过水利工程建设解决其干旱缺水问题,亟须通过土地平整、地膜覆盖等措施改善其蓄水保墒能力,种植抗旱作物,实施旱作农业,提高生产效益。
(六)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低
浅山区相对偏远,主要以种植小麦、青稞、豆类、土豆、油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且生产方式落后,产量低,效益差,农民种地积极性不高。适合浅山区种植的经济价值较高的林果、药材等特色产品以及温棚等设施农业对水利灌溉等基础条件要求高,由于浅山区水利基础设施薄弱,限制了特色种植品种和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近期,四川省雷波县发生泥石流,造成5人遇难,3人失踪,9人受伤的悲剧。新疆新源地区的强降雨也导致多地发生泥石流,此次灾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进入雨季之后,也进入了泥石流多发的季节。泥石流的发生往往具有发生突然、规模大及速度快等特点,并携带大量的块石,破坏力极强,是山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什么是低频泥石流
根据泥石流暴发的重现期差异,可将其分为高频泥石流和低频泥石流两种。高频泥石流的重现期较短,往往每年或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低频泥石流的重现周期则相对较长,往往数十年才会发生一次。研究者一般把重现期超过30年的泥石流称为低频泥石流。
为什么低频泥石流很长时间才出现一次呢?一方面,低频泥石流启动所需要的松散土体汇集速度相对较慢。调查表明,低频泥石流很少发育在岩体较软且破碎的地区,而多发育在岩石相对坚硬的花岗岩、砂岩及灰岩地区,这些地区的岩体在自然风化作用下形成大量松散土体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而这些松散土体则是形成低频泥石流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低频泥石流多发育在植被覆盖较好或岩石相对坚硬的地区。植被生长较好的地区坡体会相对稳定,地表水土流失较少,只有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条件下才会被冲刷启动,而出现暴雨的概率相对较低,故使得低频泥石流的重现期也相对较长。
低频泥石流隐蔽性强成灾严重
高频率的泥石流因为经常发生,故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且对其具有较强的防范意识,即使暴发大规模泥石流,损失一般也很有限。如云南省东川蒋家沟每年最多可发生10余次泥石流,当地居民对其潜在危险性已有较高的警惕性。但对于低频泥石流而言,往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会发生一次,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好,极易给人们造成沟口是安全的错误判断,所以在泥石流发生时极易造成重大灾害。
对土地资源贫乏的山区而言,泥石流冲出后形成的“老堆积扇”土地肥沃、地势开阔,往往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场所。人们常常在这些地方大量修建房屋、村庄甚至城镇,导致泥石流的危害对象剧增,潜在风险增大,一旦发生泥石流,往往造成严重灾害。
据统计,在众多泥石流灾害事件中,一次性造成严重灾害的绝大多数是低频泥石流,国内外因低频泥石流造成的严重灾害事件屡见不鲜。如2010年8月7日发生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的400年一遇的低频泥石流导致舟曲县城几乎全部被毁,造成1463人遇难、302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数亿元;1999年12月中旬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威格斯(Vagas)地区暴发约300年一遇的群发性低频泥石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00亿美元、3万余人死亡的举世罕见重大灾害;2012年6月27日至28日,四川凉山宁南县白鹤滩镇矮子沟发生50年一遇低频泥石流,一家三层楼酒店被泥石流冲毁,造成41人遇难的重大灾害。
低频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与高频泥石流一样,低频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即丰富的松散土体、陡峻的地形和足够的水动力条件。丰富的松散土体是决定泥石流规模及破坏力大小的重要条件,若流域内没有足够的松散土体,再大的暴雨也只能形成洪水,其破坏力及对河道的侵蚀能力要远低于泥石流。陡峻的地形条件形成的垂直高差使得泥石流流体具有足够大的势能,并在运动过程中转化为动能来维持其运动,对泥石流的冲出距离及流速等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足够的水动力条件是泥石流的主要诱因,只有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松散土体才会启动并形成泥石流,多数泥石流的水动力均来自强降雨过程。
低频泥石流的高发季节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低频泥石流均由暴雨诱发,而暴雨则多发生在雨季。雨季是一年中降水最为集中的月份。我国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则为6~9月,这些都是发生低频泥石流的高风险季节。对我国西南山区26次曾造成过重大人员伤亡的典型低频泥石流灾害的统计资料显示, 有21次低频泥石流发生在6~8月,约占总数的85%。统计资料还表明,在26次低频泥石流灾害过程中,有25次低频泥石流发生在夜间,占总数的96%,仅有1次发生在白天。
如何防范低频泥石流
对政府部门而言,在选择沟口平坦的扇状区作为城镇建设用地或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时需要慎重。最好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要求相关单位开展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对有发生低频泥石流风险的建设用地开展工程治理或监测预警措施,把潜在灾害的风险降到最低。
对当地居民而言,房屋的修建要尽量远离河道,不要选择沟口或地势相对较低的区域。同时,在遇到暴雨天气时,尽量避免在河道附近活动,要随时观察河道内水流量的上涨情况,并提前做好撤离到安全区域的准备。若发现河道水位上涨迅速或突然断流,应当迅速撤离到地势相对较高的安全地带。
关键词:泥石流;危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debris flow, and then discusses the debris flows and concrete performance,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 and forecasting method, have stronger practical value and meaning.
Keywords: mudslides; Harm;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4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泥石流是指在山地、沟谷间,因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大量洪水、泥沙及石块等的洪流,具有流速快、流量大、破坏力强、暴发突然及预见性小等特点。它是山区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强度较大的山区沟谷中。泥石流是山地环境退化、地表侵蚀作用加剧、水土泥沙流失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主要受控于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大尺度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是加剧泥石流发生频率、强度等的重要原因。泥石流灾害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等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加深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做好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1.泥石流的成因及分类
我国幅员辽阔,山脉纵横,地质构造复杂,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丰富,泥石流不仅分布广泛,形成条件复杂,而且类型多样。
1.1泥石流的成因
影响泥石流形成的因素很多且很复杂,包括岩性构造、地形地貌、土层植被、水文条件、气候降雨以及近些年人类的活动等,归纳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1.1.1自然因素
泥石流是泥、沙、石块与水体组合在一起并沿一定的沟床运(流)动的流动体,其暴发必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固体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1)地形地貌: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大,流程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2)松散物质: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易受破坏的地区,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来源。
(3)大量水源: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冰雪融水和水库(池)溃决水体等形式。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及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1.1.2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是造成泥石流发生的外在因素,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则是诱发泥石流发生的内在因素,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
近年来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破坏大自然生态的活动,如滥伐林木、过度放牧、破坏植被、陡坡开荒等,破坏了地表径流的下垫面条件,加剧了水土流失,提供了泥石流发生的水源条件;在山区兴修交通、水利设施且随意开挖山体边坡等,造成山体失稳,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地形条件;同时由于开采矿山后,随意丢弃废渣废料,这又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所需的松散物质条件。人类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泥石流的发生。
1.2泥石流的类型
泥石流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为开展泥石流防御工作提供依据。常见的泥石流分类方法及类型详见表1。
表1泥石流分类表
分类方法 分类类型 含义
按成因
分类 冰川型
泥石流 指分布在高山冰川积雪盘踞的山区,其形成、发展与冰川发育过程密切相关的一类泥石流,又可分为冰雪消融型、冰雪消融及降雨混合型、冰崩―――雪崩型及冰湖溃决型等亚类。
降雨型
泥石流 指在非冰川地区,以降雨为水体来源,以不同的松散堆积物为固体物质补给来源的一类泥石流。根据降雨方式的不同,降雨型泥石流又分为暴雨型、台风雨型和降雨型三个亚类。
共生型
泥石流 这是一种特殊的成因类型。根据共生作用的方式,它们包括了滑坡型泥石流、山崩型泥石流、湖岸溃决型泥石流、地震型泥石流和火山型泥石流等亚类。
按流体
的物质
组成
分类 泥石流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这类泥石流在我国山区的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泥流 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我国黄河中游地区干流和支流中的泥沙,大多来自这些泥流沟。
水石流 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水石流的性质和形成类似山洪。
按流体
的性质
分类 粘性
泥石流 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其特征是:粘性大,固体物质占40%-60%,最高达80%。其中的水不是搬运介质,而是组成物质,稠度大,石块呈悬浮状态,暴发突然,持续时间亦短,破坏力大。
稀性
泥石流 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水为搬运介质,石块以滚动或跃移方式前进,具有强烈的下切作用。其堆积物在堆积区呈扇状散流,停积后似“石海”。
按暴发
形式
分类 冲蚀式
泥石流 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浸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
浸润式
泥石流 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
滑坡式
泥石流 沟源崩塌、滑坡土体触发沟床物质活动形成泥石流。崩塌、滑体便发生溃决,强烈冲击并带动沟床固体碎屑物的活动而形成泥石流。
按发生
频率
分类 高频率
泥石流 一年发生多次或几年发生一次。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南、四川、甘肃、陕西、等。
低频率
泥石流 数十年或上百年发生一次,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南方地区。
除此之外,还有按水源类型划分为:降雨型、冰川型和溃坝型;按地形形态划分为:沟谷型、坡面型;按泥石流沟的发育阶段划分为: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衰退期泥石流和停歇期泥石流;按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划分为:滑坡泥石流、崩塌泥石流、沟床侵蚀泥石流和坡面侵蚀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划分为: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等。
2.泥石流的危害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它的危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对生活区的危害
泥石流可淤埋田地、乡村等,摧毁房屋、工厂及其他场所、设施;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例如,2010年8月7~8日,甘肃省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在这场特大山洪地质灾害中遇难1471人,失踪294人,舟曲5km长、500m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2.2对交通设施的危害:泥石流可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甚至涌入河流,淤堵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例如,甘川公路394km处对岸的石门沟,1978年7月暴发泥石流,堵塞白龙江,公路因此被淹1km,白龙江改道使长约2km的路基变成了主流线,公路、护岸及渡槽全部被毁。
2.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2004年7月8日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将大盈江支流户撒河上的二级和三级电站引水坝以及厂区职工宿舍摧毁,造成重大损失;2005年8月11日四川海螺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建立在磨子沟的所有小型水电站全部被冲毁。
2.4对厂矿企业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3.泥石流灾害的防治
针对不同地区泥石流有不同的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在崩塌、滑坡强烈活动的泥石流发生区,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兼用非工程措施;在以坡面侵蚀及沟谷侵蚀为主的泥石流地区,应以非工程措施为主,辅以工程措施;而在坡面侵蚀和重力侵蚀兼有的泥石流地区,则以综合治理效果最好。
3.1治理措施
泥石流的治理措施一般包括工程治理措施和非工程治理措施。为了使泥石流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以及针对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不同,应因地制宜,采用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甚至在很多时候将两者结合使用,效果更明显。
3.1.1工程治理措施:主要包括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排导工程和停淤工程等。它是通过在泥石流的形成区、流通区及堆积区内兴建一系列相应的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排导工程及停淤工程等来削弱泥石流灾害的影响。
蓄水、引水工程:主要布置在泥石流发生的形成区(即上游),可以引排洪水,减小地表径流,削弱洪峰,减轻泥石流形成的水动力条件,减少泥石流的灾害。
拦挡、排导工程:主要布置在泥石流发生的流通区(即中游)内,拦挡工程包括挡土墙、护坡、坝体等,可在上中游建拦沙坝、谷坊(群)等工程,以拦截泥石流固体物质,减缓沟床纵坡,并利用回淤物压埋坡脚,稳定谷坡,此工程还可防止固体松散物质的形成,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再次发生;排导工程包括排导槽、导流堤、顺水坝等,可在泥石流沟的流通段,将拦挡的泥石流固体物质排泄至预定地点,防止泥石流对下游建筑物和耕地造成危害。停淤工程:主要布置在泥石流发生的堆积区(即下游),在堆积区可设置停淤场,将拦挡不住的泥石流停留在指定的停淤场,避免造成堵塞江河、淤埋村庄农田及毁坏水利工程等。
3.1.2非工程治理措施:即生物措施,主要包括退耕还林、种植植被等,从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入手,科学合理的实行乔灌草林结合及上、中、下游结合的生物措施,滞留降水,减小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从而达到减小泥石流发生的规模,减轻泥石流危害程度的目的。
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的治理:泥石流形成区和流通区是泥石流水动力和松散固体物质的补给源地。生物治理措施主要是种植植被,增加植被覆盖,涵养水源,减小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以减小泥石流发生的可能及规模。
泥石流堆积区的治理:在泥石流堆积区植树造林,主要是保护农田,防风固土,防冲拦淤,护滩固堤,减少泥石流灾害对农田、村庄及道路的损害程度等。
3.2预测预报
随着山区经济的日益发展,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泥石流的危害也不断加剧,现已成为许多多山国家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做好泥石流的预测工作,对于防灾和减灾,保障山区人民生命财产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泥石流的预测预报研究常采取以下方法:
3.2.1在典型的泥石流沟进行定点观测研究,力求解决泥石流的形成与运动参数问题。如对云南省东川市小江流域蒋家沟、大桥沟等泥石流的观测试验研究,对四川省汉源县沙河泥石流的观测研究等;
3.2.2调查潜在泥石流沟的有关参数和特征;
3.2.3暴雨是形成泥石流的激发因素,因此应加强水文、气象的预报工作,特别是对小范围的局部暴雨的预报。比如:当月降雨量超过350mm时,日降雨量超过150mm时,应发出泥石流警报;
3.2.4建立泥石流技术档案,特别是大型泥石流沟的流域要素、形成条件、灾害情况及整治措施等资料应逐个详细记录,并解决信息接收和传递等问题;
3.2.5划分泥石流的危险区、潜在危险区或进行泥石流灾害敏感度分区;
3.2.6开展泥石流防灾警报器的研究及室内泥石流模型试验研究。
做好泥石流的预报工作,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城镇、工矿和交通部门的正常运行都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公共设施受损等,所以泥石流的预报工作是临灾避险,实施紧急避险措施的关键环节。
3.3自我防护
由于泥石流的暴发具有突发性,且来势凶猛,所以遇到泥石流时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3.1站至高地:沿山谷徒步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附近安全的高地,离山谷越远越好,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发现泥石流后,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向两边的山坡上面走,尽量不要往泥石流的下游走;野外露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尽可能避开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在山谷和河沟底部扎营。
3.3.2远离源区:注意观察周围环境,要特别注意是否听到远处山谷传来打雷般声响,如听到要高度警惕,这很可能是泥石流将至的征兆。
.结语
泥石流已经成为近年来特大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及整个社会的危害日趋突出。虽然泥石流的危害很大,但是只要深入了解其成因,并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治,可降低泥石流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燕丽萍.广东省泥石流灾害综合分析[J].热带地理,2009,29(4)
【关键词】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引言
在同水土流失自然灾害斗争的漫长时间段内,人们逐步意识到水土保持的重要意义,也不断提高和增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在八十年代初期,在以往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全国普遍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的相关措施,水利部也颁布了《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暂行规定》等文件辅助该治理措施的施行。现在水土保持工作已大规模的在全国各地开展开来,针对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总体的经济实力,我国对小流域治理的内涵进行了明确规定,小流域指的是流域面积在三十千米以下的自然集水区,这些集水区大多是大流域重要的联接纽带。总而言之,小流域治理不是治理水土流失的短期的权宜之计,而是间接治理江河、整治国土、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措施,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一)综合治理目标
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区域经济的国民发展现状决定了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为中心的水土治理工作,该工作的开展以有效提高我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基本农田优化结构和高效利用及植被建设为重点,力图建立兼具水土保持和高效生态经济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进而有效对小流域内部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效益以调节和统一。
(二)综合治理规划
水土流失的治理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的生态环境,合理采用统一规划和分区治理的方法,对本流域内部的土地构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了解,进而合理根据不同的土地构成划分为不同的领域,诸如低山区、丘陵台地以及河谷平原地区等等,合理的制定治理方向以及预期目标,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的规划充分利用生物措施、农业工程措施以及耕作措施的有效统一和合理配置,进行小区域范围内的统一调度和计划实施。
对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探究
综合来看,我国现阶段中对于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逐一是山沟综合治理工程、沟头防护工程拦截泥沙工程等,以下笔者简要就这几种工程措施加以简要的介绍。
(一)丘陵山区综合治理工程
对于丘陵山区的综合治理工程来说,其主要的治理目标是,对丘陵山沟中较为常见的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移动等现象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在治理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工作就是对山洪洪峰的流量大小、减缓沟床纵坡的长度、控制山空和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的含量进行规范的协调和合理的调节,进而可以有效避免沟口冲击锥的危害以及达到安全规避和排泄山洪的效果。综合我国现状来看,目前我国丘陵山区最为常见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工程,分别为沟头防护工程、以拦沙坝、拦泥淤地为主的拦截泥沙工程以及以淤地坝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工程。这三项工程充分综合考虑了丘陵山区特殊的地理、地形因素,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
(二)沟头防护工程
沟头防护工程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应对泥石流的重大破坏性,为了可以更好的拦截泥沙,对沟床加以固定,需要在丘陵山区进行各式各样的建筑措施,一般情况下,经常会用到的建筑措施较为典型和常见的主要有三类,即小型水库、拦蓄坝、谷坊等,沟头防护工程的建立对于山沟和山坡的稳定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更好的达到了拦截泥沙的目的,而且还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山坡的稳定性。
(三)拦截泥沙工程
拦截泥沙工程是丘陵山区水土保持施工措施中一项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程,拦截泥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拦截山洪或者是泥石流中的固置来有效降低和减少泥沙灾害的重大破坏性,其中拦截泥沙工程中最为常见和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拦砂坝的建设。拦砂坝有时候也会被叫做拦泥坝,通常情况下,拦砂坝的拔高一般会在三米到十五米之间,拦砂坝主要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拦砂坝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有效对泥沙加以控制,避免泥沙带给下流区域的重大危害,通过对泥沙的拦截可以更好的为下游河道的整治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对于泥沙的拦截,可以对泥沙起到一定程度的固定和控制作用,避免泥沙和淤泥的肆意流动,减少山洪的危害;最后,拦砂坝的存在还可以间接的增强坝址的抗侵蚀能力,降低或者减少泥沙淤积导致的河床抬高现象,有效对水流的侵蚀危害以降低和减弱。
结语
我国的水土流失现象十分的普遍和广泛,因此对于丘陵山区小流域治理中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应用分析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衷心希望,以上关于对我国丘陵山区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应用探究能够被相关负责人合理的吸收和采纳,进而在日后的水土保持工作中,能够提供规范、科学的指导,提高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更好的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王燕,宋凤斌,陈国双.半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吉林省柳河县圣水小流域为例[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01:68-72+83.
[2]李秀彬,马志尊,姚孝友,朱会义,杨勤业,李子君,景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保持的主要经验与治理模式[J].中国水土保持,2008,12:57-62.
一、救护培训的意义
发展红十字事业,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对继承乐善好施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形成仁爱、爱人、互助、进步的道德风尚具有积极的作用。普及卫生救护知识,旨在提高市民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人员伤害,能有力地提升全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在红十字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救护培训的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和中国红十字会联合国家教育部等十五个部门下发的《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工作目标,突出培训的社会性、实用性、行业性,更好地为我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
三、救护培训的目标和任务
根据省市红十字会提出的目标和《市中区红十字会2010—2014发展规划》,到2014年前,力争全区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人数达到人口总数的1%。
(一)积极开展急救知识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山区等活动,对社区居民、学生、村民开展普及培训。
(二)各基层红十字会每年应选派2-3名专兼职红十字会干部及部分村(居)委会干部,参加区红十字会组织的统一培训,已经参加培训的人员,每两年应接受复训一次。
(三)加大对从事高危作业、易发意外伤害行业、公共管理服务行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以警察、教师(区教育局统一组织)、驾驶员、导游员、建筑工人、宾馆饭店服务员、电工等为重点开展急救员培训。以各街道红十字会为单位,对辖区内上述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将参加培训人员名单报区红十字会,进行统一培训。
四、救护培训的内容
培训的主要内容是现场的、初级的、群众易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二)创伤救护四项技术: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
(三)意外伤害救护知识的培训:烧伤、触电、中毒、溺水、中暑、气道梗塞、昏厥等一些常见急症的现场处理方法。
(四)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自我救护:地震、火灾、有毒气体泄露等灾害事故及突发事件中逃生自救。
五、救护培训的要求
(一)救护培训工作是红十字会的传统业务和主要工作之一。区红十字会负责培训的具体实施,并做好“四个统一”,即:材、学计划、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考核发证,确保培训质量,统一做好学员档案管理。急救员培训按照省红十字会《关于卫生救护培训收费标准的通知》要求执行。
关键词:土地利用;闲置土地;闲置原因;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30-0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闲置土地不仅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人地矛盾,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扰乱了城市土地市场,加剧土地市场投机行为,激化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还会增加建设用地对农地的侵占,加大农用地尤其是耕地保护的压力,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更不符合“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闲置土地还不利于村镇规划的编制,不符合《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的关于稳步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加强对“空心村”用地的改造的目标,更不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要求,还会使农田基础设施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农业投入浪费,耕地质量和生态经济功能衰退,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给构建两型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严峻的挑。
农村土地闲置是指多种原因综合导致的一种抛荒、弃耕或未充分利用的状态,包括隐性闲置和显性闲置、农业闲置和非农建设闲置。农村闲置土地与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危害巨大,会影响粮食安全并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现今,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的浪费现象严重,闲置地类较多,各种土地季节性抛荒时有所现,闲置土地的处理法规不完善。且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农村土地闲置现象呈现逐步加剧的态势 。本文以湖南省的田坪镇、龙光桥镇、新安乡镇、火厂坪镇四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不同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下导致农村土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
一、研究区域闲置土地基本情况
研究区域为新化县田坪镇、临澧县新安镇新安乡、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龙光桥镇、和邵东县火厂坪镇通过实地调研(包括实地测量、走访及问卷调查,收集有效调查问卷178份),发现农村现有闲置地类主要为闲置宅基地、耕地及部分教育用地。其中,以宅基地和耕地闲置最常见。宅基地闲置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外出务工导致的季节性闲置,人口迁出导致的常年性闲置,经济收入增加的建新离旧导致的旧宅整体或部分闲置,居住环境太差导致的搬离原住房的整体闲置及原住房太旧的离旧建新。耕地闲置主要原因为人口的迁出和无处务工,自然灾害及耕地的利用环境差和农业收入低导致的弃耕。其中,贫困山区影响耕地利用的最主要因素为无处务工和自然灾害。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耕地利用受农业收入的影响较大。
二、几种主要地类的闲置原因
通过对农村闲置地类进行调查统计发现,闲置土地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农业闲置地和非农建设闲置地,具体表现为宅基地闲置、耕地闲置和教育用闲置等。其中,不同乡镇土地闲置的主要原因各有不同。
(一)宅基地闲置原因
城市化和工业化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土地闲置及房屋空置等现象。而宅基地闲置作为农村闲置土地中的主要闲置类型,其闲置原因较复杂,包括社会、经济、自然及制度等多种因素,且一宗宅基地闲置可能是多因素造成。但是影响各乡镇宅基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又不一致。我们把影响宅基地闲置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人口迁出闲置;外出务工季节性闲置;经济收入增加择地盖新房;原住房太旧需盖新房;居住环境差搬至交通条件位置好的地方使原房子闲置;村镇规划导致的闲置及其他。对影响各镇的宅基地闲置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田坪镇导致宅基地最主要因素为原住房已太旧,这说明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后原有住房已不能满足现有人口的生活需求,从侧面可以认为该村镇经济条件差、收入水平较低,处于建设用地快速增长阶段。龙光桥镇则是务工、占地作为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因素,该镇所处的地理位置好,离赫山区和益阳市政府近,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且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开发需拆迁导致了占地思想比较严重。外出务工是导致新安乡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因素,该村经济条件较好。原住房旧和居住环境差是导致火厂坪镇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因素,该镇靠近衡邵高速公路和G320国道,导致现住房主要沿公路分布而住房大部分闲置和少部分利用率不高(图2)。
(二)耕地闲置原因
耕地闲置的原因较宅基地简单,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结构的改变。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表现在劳动力人口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外出务工率高达50%以上;人口结构改变则表现在老年人口增加,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相对减少,加之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使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更加减少,较偏远的和利用环境较差的土地闲置达50%以上。经济因素主要是指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和农业收入的相对偏低导致的农民弃农务工情形,该种情况在经济收入较高的龙光桥镇和火厂坪镇表现十分明显,农业收入偏低是导致俩镇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中,田坪镇耕地利用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大,火厂坪镇和新安乡则主要受外出务工导致的劳动力不足影响,龙光桥则主要是农业收入低导致的闲置。从整体来看,导致耕地闲置的主要因素有人口迁出、外出务工、农业收入低、土壤肥力差及自然灾害等。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外出务工是导致土地闲置的最主要原因(图3)。
(三)教育用地闲置原因
教育用地闲置主要是生源减少、教学质量差及在外就学等造成的,这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前些年希望小学的兴建有关。但是,部分教育用地已经改造再利用,主要作为村办公场所和慈善用地。其中,导致教育用地闲置的最主要因素为生源减少(图4)。
三、四镇闲置土地处理对策及建议
田坪镇属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双差型,影响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为自然灾害(旱灾,水灾)和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减少,其中旱灾为影响耕地利用的最主要因素。主要解决措施是兴建水利设施,从河中引水和修建水库蓄水来减少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应当作为兴建农田水利的重点区域;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季节性的闲置和原住房太旧的建新离旧,主要措施是严格宅基地的审批,加强对未利用地的开发,新建宅基地尽量不占用基本农田,严格基本农田的保护。对已有闲置宅基地由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流转利用。
龙光桥镇属于经济条件较好和交通条件好型。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和收入低,宅基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占地和务工,针对该种情况可以建立租赁中介市场对闲置土地进行利用,其较好的经济条件和方便的交通条件能够为土体租赁提供保证。
新安乡属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较好型,其导致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为人口外出和劳动收入低导致的弃耕。主要解决措施为耕地的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生产。代耕为最主要流转方式,可组织专人耕种,谁耕种谁受益,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耕种人的权利和鼓励对闲置耕地的利用。宅基地闲置应以季节性闲置为主。所以,从根本上解决该种类(下转41页)(上接31页)型的闲置是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力度,使农民愿意种地和乐意种地。
火厂坪镇属于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双好型,耕地闲置的主要原因是外出务工和农业收入低,宅基地闲置主要是住房旧和环境差。该地区优越的交通条件是影响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因素,其可能导致农户沿路建房而旧房闲置。但是,该地区经济条件较好,可以为土地整理提供较好的资金保障。所以,该种类型地区的闲置可以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制度和鼓励进行土地整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