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1 17:17: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语文的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
要想不断完善中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必须要解决教师的思想观念问题,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务必要能走在时代的前端,真正地让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驾驭语文的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首先要从时代的要求出发,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语文教学做出新的阐释,提出新的要求。由于文化传媒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学生可以从各种渠道摄取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而语文教师如果只靠一本教材来面对学生,怎能不捉襟见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引入时代的“活水”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体现出时代特点。
二 传统或现有的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
语文教师要对传统的或现有的教学方法做辩证的分析,灵活选用。如讲授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但是这些方法有利也有弊。而且现实教学因素的复杂化,决定了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可能是单一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并考虑教学对象—学生的特点,因课而异,加以恰当选用。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互为对象和前提的。教师无论是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还是对学法的指导与实践,两者都要同时考虑。教法与学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 现代教学工具的运用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成就了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向现代化教学的快速转变,时至今日,在我国中学的教学中,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多媒体设备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可以说,多媒体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尤其是多媒体具有想象、生动、直接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抽丝剥茧地用动态图像传达给学生,因此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佳选择。比如,在讲解桂林山水一类的描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资料,将桂林山水的美景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大家,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这样一来,也使得语文的教学更加事半功倍。
四 善于阅读和思考
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应是个喜欢阅读、喜欢思考的人。静心品味作者的语言特色、思想内涵,才能对教材有真实的感受,有自己的见解。只有高瞻远瞩,才会一览众山;只有广泛阅读,才会体悟语言之美,才能体会作家那颗跳动的心,才会被作家精彩的语言所打动。例如,讲朱自清的《春》一文,读苏叔阳的《春天的梦》,至少会感觉到作家的语言风格不同,对春天的感悟是那样的亲切真实而又细腻深邃。有所感悟,有自己的见解认识,启发学生思考欣赏文章的最好办法是熏陶。所谓熏陶就是感染、影响和教化,接受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朱自清先生说:“经典给人知识,教给人怎样做人,其中有许多语言的、历史的、修养的课题,教人多读是有道理的。”经典是一种文化,学习者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精神,以作为立人之本。
五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摆到教学的重要地位上来。不管在课堂上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师心中必须有一个理念,就是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相关训练。在提出问题时要启发他们从多方面去思考,在解决问题时要引导他们探讨是否有不同的结论,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独特性和新颖性。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系到语文教学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人才兴国战略决策的最终成败。因此,作为中学的语文教师,务必要深入研究新课程的新要求,从当前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认真备教,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积极反思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群策群力研究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勇于创新,大胆尝试,从而不断地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并最终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语文这门应用语言的艺术,并使学生能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20
小学一年级开始,学生开始系统的接触学习语文。如果教师不加以正确的指导,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不容易入门,这样对他们接下来的语文学习是很不利的,所以教师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语文的时候就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小学生的成长特性,根据他们的心理成长特点进行教学。现在的教育提倡创新教学,以前的授课模式采用满堂灌,满堂讲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课堂了,教师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让他们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快乐,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重要的一个板块,需要教师多花心思在这上面,小学语文阅读注重基础性,很多答案都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教师可能觉得很简单,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小学生刚接触语文,对一切都是陌生的,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也不深,所以需要教师仔细讲解,在不断地讲解和练习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有哪些方式技巧呢?教师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我的教学实践反思,在此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分析学生的特征,掌握正确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选择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W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在成长,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的感知能力发展的非常快,所以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时要注意学生的发展特点,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样对学生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如果教师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顾创新,不适应学生的发展特点,就会造成学生学不懂所讲内容,他们的各方面也不会得到提高,也会阻碍学生的学习。
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成熟,逻辑思维也没有发展成熟,每个学生都各有自己的特点,擅长的方面也不一样,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分析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会不同的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到更多的信息,让他们锻炼自己的思维,慢慢的学会自学。
语文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的积累,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但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每个人喜欢的阅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除了必要的阅读资料要求学生阅读外,其他学生的阅读不应该强加干涉,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多阅读。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被培养出来了,这对学习语文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语文的感染作用,让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感受语文的美,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评价能力,这些都要求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关系到学生取得怎么样的学习效果,正确合适的教学方式才会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课内课外结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要想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光是教材的知识是不行的,这样学生的阅读量就太少了,肯定是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教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知识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再让他们把这种方法延伸到课外阅读中去。在教授新课的时候,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转变自己的主体角色,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解决文中的难题,然后还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不同见解,最后再由教师统一讲解其中的重要部分和学生不理解的部分。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以及难点,也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其他同学的优点,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当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时,对课文的理解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以前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是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多时候都没主动的思考,这样学到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刻,过一段时间学生就很容易忘记。而通过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的方式,学生自己融入到了学习的氛围中,让学生发现其他同学的长处,激发自己的学习心理,因为小学生的虚荣心较强,希望自己比别人优秀,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时,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超越别人。
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集体讨论阅读的方式,学生就会发现自己的阅读量完全不够,他们就会从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用来增加自己的阅读量,这样他们的阅读面也才能得到提高。在平常的学习中,教师也应该要去学生多阅读,多思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机会,告诉他们可以在哪里阅读,也要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及时推荐给他们。现在是科技社会,阅读其实很方便,阅读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网络、书店等,教师要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让家长在家里监督学生的学习,也要让家长了解哪些是必读书籍。
三、读写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阅读理解不光是要读,也要学会写,写是阅读的进一步提高,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读到的知识变成写的知识,能把阅读的知识运用到写中来也可以证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提高。小学低年级要求写句子,中年级要求写片段,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就要学会写人物事情,这些都需要日复一日地锻炼和积累才能把写作能力提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需要老师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教会他们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逐渐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方法训练理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所谓朗读,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在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在我的教学经验中,我觉得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朗读时间不充足,朗读目的不够明确,朗读面窄,朗读指导机械及只求形式不求实效等。我觉得在小学朗读教学的方法需要优化。1.朗读要保证充足的时间
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成度。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记得我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只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就开始共同学文,结果师生共同交流时就很困难。面对我的问题孩子们有些力不从心,由此可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2.朗读要扩大训练面
朗读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别是低段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时间短。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适当地创设情境,创设气氛让学生原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以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如:我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说:“颐和园既是我国的历史遗产,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经常有外宾慕名前来一睹它的风采,谁能做个出色的导游,首先要把课文读熟,并要把感情读出来――读出颐和园的美,这样在介绍时才能眉飞色舞,生动精彩,让听众满意。”这样引导学生不但激活了他们的读书欲望,而且充分调动了积极性。
3.朗读要与理解相互依存
在阅读教学中,把朗读与理解截然割裂的现象并非罕见,分析前读一遍,讲解完后再读一遍,甚至根本没去理解,就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毕竟是少数”,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以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它们相辅相成的,必须有机结合。记得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我告诉孩子们在中国的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少年英雄,雨来就是其中的一位。然后又列举了许多的抗战故事和英雄像,,。这样让现在的孩子能够入情入境。于是学生很快进入文本,边朗读边理解,朗读与理解融为一体,这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朗读要精选练点
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地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务必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想通”。然而真正能读出感情并不容易,需要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指导,如:停顿、轻重、缓急、语气等。但是这些指导不可能课课皆有,此次具备。因此要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如《触摸春天》这篇课文,我主要让孩子读出安静怎样快速而准确地捉住蝴蝶,而后又是为什么把蝴蝶放生的,这体现了安静怎样的心理活动。这就是本文的练点。孩子理解后带着情感去读就达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的功效。这样读,“大珠小珠落玉盘”,叮当有声,错落有致,读出了语言的韵味,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同时,学生一旦掌握技巧后,将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5.朗读要形式多样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我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就是采用开火车读、分组读、比赛读等读书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这样的阅读课,学生就在读中理解感悟,既养成了读书习惯又理解了文本内容。
但是需要注意几点:
其一巧用范读。范读只是引路而已,只能起“示范启发”作用,而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因情自得,按“得”去朗读。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
其二慎用齐读。齐读虽然有造声势、烘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竽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所以齐读也要因时因地地选择,而不要像齐宣王那样被哄骗,从而杜绝我们的学生中有“南郭先生”。
其三活用多读。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们的作用又有区别,像个别读、火车读、分组读等,这些都体现了教师的不同意图。“教无定法而教有法”这正是我教学中一直追崇的境界。
总之,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首先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紧跟时代步伐,然后要对学生精心指导,再加上学生们的刻苦练习,“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我坚信朗读教学一定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一、教给学生科学合理的预习步骤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对于预习方法和步骤知之甚少,这就需要教师教给他们行之有效的步骤,使他们按照步骤科学合理地进行预习。下面是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六步预习法,即“一读二查三划四写五背六疑”。具体内容是:
1.读(读教材)。
反复读教材(至少读三遍),做到正音、明义、知重点。
2.查(查资料)。
即一查字词典,通过查阅工具书,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初步了解它的含义;二查背景资料、课文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阅读相关作品。
3.划(划重点)。
一划生字生词,二划好词佳句、重点词句段,三划对自己有启发的片段。要用不同的符号标注重点内容,边读边思考课后的问题,划出相关联的句段。
4.写(写批注、摘抄)。
对课文内容的预习不能仅仅停留在读通课文,教师更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加批注。对于文章内容、事件描述的体会,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等各个方面,要求学生将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点滴感悟在书中加上批注。摘抄,就是将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做好摘录,所谓“眼看三遍,不如手过一遍”,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做好摘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他们比较、甄别的能力,更积累了他们广泛的语言素材,为他们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5.背(背诵积累)。
背诵要求背诵课文和自己认为优美的句段进行积累。
6.疑(思考)。
在读、划、写环节的基础上,整理通过自学仍然不会、不懂的疑难和困惑,以书面形式在导学案“疑惑整理”栏目内或者在教材上加以记录或标注,留待课堂解决。
当然,预习的步骤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因文章的不同而适当变化,但对于小学生这样学习能力欠缺的群体,尤其是没有形成好的预习习惯之前,教师强化他们预习步骤的教育,固化他们的预习模式,也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进行有效预习指导,教给学生恰当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于终身受用无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学习方法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影响其成长发展。同样,预习方法对学生学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适时总结预习的方法。特别是当前很多学校使用的导学案,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导学案中有关“预习”部分的要求,当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后,要指导学生分解要求。如“预习”中要求理解某几个词语,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这些词语在文中的位置,哪些词语需要查阅字典、词典,哪些词语适宜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三、加强预习检查,养成预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来之不易,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强化训练,让预习成为他们的常态行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养成自觉根据预习提示独立完成预习任务的能力,更要在每天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例如可以首先检查学生课文是否读得流畅,是否在课文上加了批注,教师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赏识教育。对于在预习过程中表现优秀,阅读时声情并茂、语言流畅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激励,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课前朗读、做好预习工作的积极性。
四、争取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是一种不能代替的力量。加上预部分在家里进行,因此要争取让家长参与预习的指导,即要求父母要抽出时间检查子女的预习完成情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作适当的指导;还提醒家长要善于发现子女在预习中的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并作充分的肯定,不应老在孩子身上挑毛病;当孩子预习出现问题时,要求家长配合教师作耐心的教育和指导。
五、尊重学生实际,允许预习过程中的个性差异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作文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192-01
学生怕作文,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稀少,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体会。在农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在作文教学中我花了不少心血,但收效平平。在一次次失望中我开始反思我所运用的指导方法是否最适合农村孩子,如何突破,才走出一条更有助于提高农村学生作文水平的训练方法。 基于此,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训练的有效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写作,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的素材。首先,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所选的教学内容要贴近农村孩子的心灵;其次,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第三,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跟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该写什么,怎么样写。学生只要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留心观察,分析周围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处景物,写起文章来自然合情若泉涌,滔滔不绝。
二、注重平时的素材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首先,要用到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新课标要求要重视文本,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农村自然风景,乡土气息浓厚。教师要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使他们“触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写一写家中养的猫,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猫吃食、猫睡觉、猫捉老鼠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让学生每天回忆发生的事,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久而久之,学生就知道了什么事是有价值的了。事不在大小,在事情的内容。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而又真实的生活,而不是写那些“虚构生活”让学生知道,说真话、写事实、叙真情就是作文。
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写作
农村孩子由于阅力浅,词汇积累少,有很多事物会说不会表达,在作文课堂中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如:提供简单几何图形,启发学生任意拼一拼,然后根据拼得的事物做想像作文,鼓励学生利用自已手中报刊上面的图画剪一剪,贴一贴或画一画,然后再展开想象进行创编故事,指导学生做一做或试一试(小制作、小实验)等,然后练写小制作、小实验报告,在这种情境中,学生边做边想,做后再想,通过“做”与“写”结合以做促想、促写。因而学生脑中便有了具体感知的形象,从而更容易写出想象丰富、文从字顺的文章。
五、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农村学生的作文存在一个通病,那就是东拼西凑,毫无感情。所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竭力教育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当学生说出具有自己特色的话时,教师应大力表扬和肯定。让学生知道真实的东西容易打动人,有特色的语言才能吸引人,有感情的语句才能感动人。在习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作文总是在赞扬生活,赞扬好人好事,这些固然是好的。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生活中不总是有"真、善、美",还有"丑与恶"。如:人类为了个人利益而破坏环境的种种丑态;邻里之间,同学之间的冲突、矛盾、误会、争吵等,都可以是作文的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心",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实话实说,作文就不再空白无力,而且教师可以以作文为载体,及时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六、利用好多媒体教学优势
农村学生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甚少,城市学生有优越的学习环境及良好的学习资源,而农村学生只与优美的大片自然接触,缺乏良好的学习资源。特别在前些年农村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电脑,什么是多媒体,什么是远程教育…….而今天的农村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下载好的学习资料,通过这些好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更多知识。这样既开拓了农村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农村学生写作的素材。农村学生通过优秀的网络资源,了解丰富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不再是无从下手的现状了,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农村学生突破了写作困难的障碍。
七、在阅读中丰富写作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14―0045―01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良好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
教师的态度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的一种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和谐、融洽。②给予学生奖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得到老师的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信心。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
二、积极营造开放、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目前,我们的教育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才能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但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他们在心理上更容易相互感染。学生彼此间的心理影响,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负面影响。某个学生的思维火花,能够在瞬间点燃课堂,激发出集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堂即刻呈现出活跃状态;个别学生的消极情绪,也容易在短时间内影响其他同学,使课堂气氛出现波动。为此,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适时调控,始终保持学生良好的课堂心理状态。首先,教师应学会观察,从学生的非言语行为――目光、表情、动作等方面判断学生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其次,教师应善于调动骨干学生,以点带面,激发整个课堂的活跃氛围。教师一句热情而富有鼓励性的话,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都可能激起学生的兴奋感、愉和责任感,且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再次,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消除和克服学生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化解矛盾,对课堂氛围加以有效控制,以净化课堂环境,防止不良认知情绪的扩散蔓延。
三、探寻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03-02
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常常会在课堂上随心所欲地提一些使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提问的艺术。那么,课堂上应该怎样提问才能将这种艺术演绎得更加精彩呢?我认为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本班学生的方法来提问,现将我从教十几年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开课时提问
1、激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它对于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能力,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在开课的时候,以学生感兴趣的知识设问,便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开课时就可以提问:“同学们,我们都喜欢玩,也希望能在玩中获得乐趣。下面谁来说说自己平时都喜欢玩什么游戏?是怎么玩的?在玩中你得到了什么体会?在玩中又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即将学习的这篇课文,主人公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到底玩出了什么名堂?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这些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就很有兴味的议论起来了,这样教师就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
2、破题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们或是表达中心思想,或是概括主要内容,又或是文章描写的对象等等。因此,教师可直接采用破题法导入新课,这样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做到对全篇课文主要内容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例如,在教学《永生的眼睛》时,板书课题后,即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读了这个课题,你们会想到什么呢?从题目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学生们热烈讨论,并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是以‘眼睛’为线索的。”“眼睛是用来看东西的,那么为什么要加上‘永生’二字呢?”“我想这个眼睛不是一般的眼睛,它应该蕴含着某种象征的意义吧?”……学生的一番争论,尽管有认识深浅之分,但可贵的一点是他们个个都动了脑筋,都认真地想了,都对新课的学习充满了求知的欲望。然后老师进行小结:“大家讲的都有一定的道理,课文记叙的是琳达一家三代人已经捐献眼角膜和准备捐献眼角膜的动人事迹,赞扬了琳达一家人高尚的情操。‘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通过对课题的剖析,不仅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基本抓住了文章中心,掌握了文章线索及其脉络。与此同时,学生的想象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和训练。
二、课中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1、如质疑法
学贵有疑,“学生疑,疑生思,思生悟,悟生进。”可以说,质疑是开放性学习的前提。对课文中某一句话或某一个情节质疑,激发学生释疑的欲望,不断探究课文,让他们逐步得到正确的答案。例如:在教学五下《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当读到“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时”,教师可以提问:在德国,人们这样养花,他们图的是什么呀?难道德国人认为花的脊梁比花朵还要好看吗?学生这时也纳闷,但让他们接着往下读就知道了:原来德国人养花是要给外面的人看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德国人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特色就体现出来了。
2、阶梯法
阶梯法是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深奥,或范围太广,作答难度过大时,可以将它转化为一系列小题、浅题,或以旧探新,或铺路搭桥,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以平缓坡度,化难为易。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结尾处时,教师问:小女孩惨死在大街上,可为什么还要写“新年的太阳升起来了”呢?学生恐怕一时还逾越不了这个鸿沟。教师可以先提几个基础的问题:太阳升起来了预示着什么?学生可能这样答:不再寒冷了,开始温暖了。老师又问:太阳出来了,开始温暖了,小女孩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吗?学生可能答:不可能,因为他们仍然处在社会的底层。老师又问:他们会过什么日子?学生可能答:仍然是穷苦的日子。这样几问后就不难理解,作者这里描写太阳暗示读者,冷酷的大年夜已经过去,新的一天、新的一年又来了。这一天是温暖的,然而社会却是寒冷的。小女孩生前挨饿受冻,而现在,她小小的尸体仍孤零零的躺在这大街的角落里,穷人的命运并不因新年的到来而改变。循序渐进,阶梯式的提问方法就能达到对难点理解的高度。
3、发散法
同一问题根据当前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积极动脑的能力。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小女孩的另一只鞋“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还说将来有孩子了可以拿它当摇篮”,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有的可能说自己去帮小女孩追回鞋子并呵斥小男孩的不礼貌行为,有的说让小女孩到自己家里去取暖,还要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她,有的说会给她几个钱,还有的可能会说让父母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还能充分体现他们的爱心。
4、想象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神奇的一部分。不局限课文内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去想象的提问,这样的提问可以让学生挖掘课文内涵,以加深理解,同时能使学生思维得以扩展,想象力得以提高。“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在神游的天地里任意驰骋,并在神游之中体会读书入境的妙趣,进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学《凡卡》一文时,文末“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先让学生想像文中描述的这个画面,再理解省略号的意义。经过学生的想像和补充,凡卡的甜美的梦境与现实生活中的冷酷无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更加容易引起人们对凡卡的同情,也更痛恨那个黑暗的旧社会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理解这句话意义的过程中就进行了分析综合、想象比较、判断推理、概括抽象等多种思维活动,提高了分析理解句子的能力。
三、课文结尾处提问:
1、如延伸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掀起课堂教学,必须掌握激趣的艺术技巧,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实践。
一、游戏竞赛激趣
活泼多样的游戏、竞赛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欢快激烈的氛围中,动脑、动手、动口,以趣促思,发展多种能力。常见的语文课堂游戏、竞赛活动有:夺红旗、找朋友、猜谜语、接力赛、角色表演等。游戏、竞赛活动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认知结构以及教材的个性特点确定,要做到适宜、活泼、新颖、有趣。
如在教学《贴鼻子》一课时,我创设了游戏环节:教师首先在黑板正中贴上图片“没有鼻子的娃娃脸”,邀请同学参与活动,同学们的兴趣高涨,当其他同学做游戏时,下面的观众激动得为他指点迷津。通过游戏再进行写作,有了实践活动的经验,写作的难度降低了,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了。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课堂教学气氛推向了。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竞赛方式,进行听、说、读、写练习,能促使学生把全部精力和智慧投入学习之中,唤起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二、创设情境激趣
“文章不是无情物。”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大量文章,无不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渲染课堂气氛,创设浓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似见其物、辨其形、嗅其味、闻其声,让学生触景生情,从而导引智慧火花的迸发。
对那些内容好、语言生动、感彩强的课文或段落,教师要用绘声绘色的朗读和形态动作,再现教材所描述的意境和形象。如在教学《鹅》这首诗时,当学生看完白鹅浮绿水的投影后,教师立即问学生:“这情景美不美?”“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师接着说:“我们要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想像白鹅浮在绿水上愉快地戏耍那种生动可爱的形象。”这时,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放起了轻音乐,随着乐曲声,师生一起先伸出弯曲的右臂,再将右手高高抬起,做出鹅朝天点头示意高歌的动作,并读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句;接着将两手平放两侧做“浮”的动作,并读出“白毛浮绿水”;最后再将两手下垂在身后,做“拨”的动作,并读出“红掌拨清波”。“请同学们再练读几遍。”此时学生的情绪更加高涨,一边表演一边读一边想像,脸上露出甜美的笑容,好像一只只活生生的鹅在水面上嬉戏玩耍。在谈体会时,一位女生说:“读着读着,仿佛自己也是一只小白鹅在水中快乐地游。”另一个学生说:“我读着读着,仿佛听到了鹅的叫声,看到了鹅的姿态和美丽的颜色。”这样,学生们越读越爱读,越读对课文内容体会越深刻。在读中创造出迷人的意境,把教学不断推向。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的直观形象手段,如实物图画、音像、模型、标本、投影、光盘、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以及教师的语言等适宜的形式,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法,变文字为图画,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乏味为生动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扫除学习障碍,加速学习进程。
如《拾贝壳》一课,文章介绍了金山卫海边,孩子们拾贝壳的故事。文中介绍了螺蛳壳和扇贝的壳,但是同学们对贝壳的兴趣不止停留在课文里,因此,老师在课外搜集制作了许多贝壳的照片和信息,让学生了解、积累更多的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三、巧妙设疑激趣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积极思维的表现,又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准确鲜明的设问,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教学要求衔接起来,使学生饶有兴趣地越过理解障碍,并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掀起教学。如在教学《小马过河》时,教师引导学生学完全文后设问:“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尽管学生争相发言,但很少讲到点子上。这时,教师通过故事谈话设疑,巧妙地突破难点:“同学们静下来,听老师讲个故事,一个孩子做饭,一家三口用一碗米,天天这样。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而这位小朋友仍旧用一碗米。吃着吃着,饭不够了。这时,这个小朋友才发现自己错了。请大家谈谈这个孩子不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对呢?”这一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思索后说:“他少放了米。”“他按老办法办事。”……“那么以烧饭这件事联系到课文,是不是说明一个道理呢?”学生们恍然大悟,笑着连连点头称是,并举出了自己想到的生活中的类似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