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1 17:17: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课题研究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等方面讲述了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课课练” 研究目标
一、微型课题子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信息时代引领下学习方式与学习需求的转变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代,信息化校园已经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学习方式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先后出现了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新的教育方式也逐渐被采纳并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习的时间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或者一段时间内,而是以发展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的观念为主。如今终身学习是 21 世纪所提倡的主流教育理念,故要求学科教学必定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主旨,并为其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微型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到落实学科教学终身学习的思想,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四能”发展,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发具有创新性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媒介有了新的改观,从传统的教室、黑板中解放出来,电脑,手机等一切移动设备进入课堂,出现了移动学习、微型课程等新的学习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为微课程的出现与发展提供了空间。微型课程的出现并推广是符合信息化时代对学习方式和学习需求的转变要求的。
(二)“微时代”的来临对传统教育的冲击
微型课程是近几年随着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的理论发展而逐步受到教育学者的关注与热议,在教育教学范畴内掀起了一股对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的热潮。微课程之所以受到追捧,笔者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微课程具有容量小、时间短、便于传播的特点,而且由于微课程时间较短,信息含量少,学生一次记忆或者学习会非常简单,不易产生疲惫感,符合学习规律。微课程和传统的课堂实录有很大的区别:传统课堂看不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程的出现则可以弥补这些缺憾。微型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老师的任务,让学习者学习到相关的课程,节约了教师的时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亟待提高,课课练的提出迫在眉睫,而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是课课练高效开展的有效手段之一
近年来,全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结果显示学生体能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亟待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在这种背景下,“课课练”再次被教育部门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所关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通过坚持不懈的“课课练”,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这对加深中小学体育教学“课课练”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创新“课课练”、推动体育新课程的实施,越来越显出其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当前,“课课练”内容以田径辅助项目为主,内容单一,枯燥无味,导致学生不喜欢甚至厌倦。为此,通过本课题在中学体育课“课课练”的创新实践,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和体育人的创新精神,创编出具有趣味性、新颖性、针对性的微型课程,能激发学生参与“课课练”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课课练”微型课程的设计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寻求能够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方法和手段,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直观、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二、子课题研究目标及设计
梳理国内学者关于“课课练”专题教材编写及教师教学的相关研究,整理归纳“课课练”专题相关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制作有关课课练的系列微型课程,收集整理专题相关的练习手段并将这些素材系统化。通过对六合区中学生(13-15岁)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体质健康状况进行测定以及进行课课练干预措施,并将数据与省市均数比较,分析六合区中学生体质与省市平均总体水平差距的规律与取向,将影响因素的调查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同步进行并多方面、准确、客观地进行研究、评价,针对每年学生体质健康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力和切实可行的“课课练”干预措施。
(一)课课练微课程中有关校本教材的研发
结合初中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理念,把“课课练”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整合体育学科多项体育运动知识,创编教材,通过部分运动项目作为载体,充分应用运动项目的器材、场地等开展各种身体素质练习的课课练,使“课课练”走向“校本课程”,创编成“微课程”形式呈现。本课题将从足球、武术、体操等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针对教材的特点、器材、场地开展相关的“课课练”练习,并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足球课的“课课练”的成功经验,创新“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为体育课堂教学“课课练”提供教学理论和方法依据。
(二)“课课练”对体育器材的研发
体育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应性,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而场器材资源是体育课程资源中很重要的一大资源,对该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对课程实施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构建体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完善体育课程的重要保障,因此其意义不言而喻。“课课练”的教学内容,明确地指向有效率的身体锻炼,操作规范,锻炼效果很好,但是比较缺乏新奇性和趣味性,一味强调负荷曲线达成的体育课堂教学让学生讨厌和反感。因此本课题研究内容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开发体育器材,利用器械等手段提高学生“课课练”的运动兴趣。主要表现之一是在“课课练”中将栏架、弹力带、软梯等器材作为课课练的练习手段,让学生在参加课堂活动中享受“学之乐”“练之乐”“玩之乐”,最后让学生在有趣、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运动技术、增强体质、塑造个性,从而培养学生参加运动的自觉主动性,促进课堂的高效。
(三)“课课练”典型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案例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多数研究主要侧重于案例教学过程、实施环节及教材分析等方面,对体育教学案例的设计研究较少。且多数案例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所有地区学生对案例多样化、本土化的需要。而体育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他们最了解教学实际和学生学情,本课题基于教学一线,所搜集的有关课课练的教学案例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反应目前课课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子课题针对初中体育教师设计有关课课练教学案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为他们提供设计课课练教学案例的思路指导。根据南京市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计划内容,在体育常态教学实践中教师安排几分钟的“课课练”时间,并进行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课题组成员收集各类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四)“课课练”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摘要:本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做了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我校设置情况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课程体系设置给出了一些经验和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财经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体系改革的起因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相继出台了“白皮书”和“蓝皮书”,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提出了“1+X”课程体系的指导意见。我校作为培养财经类人才的院校,把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作为专业以外的培养重点。我们对企业、教师、学生进行了计算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应用人员在软件使用方面的现状和对课程建设的建议,发掘了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需求,以此作为改进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
2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2.1需求情况及分析
多年来信息化实践表明,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工作,更是各类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财经管理类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他们不仅要精通专业管理知识,还应当具备与信息技术人员沟通的能力及应用信息系统的能力。
(1) 操作应用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操作系统的基本应用能力、文本与图形表述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网络应用能力、简单的数据处理能力等。
(2) 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的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还需要具备应用与专业相关的专业软件的能力,例如财务管理类软件、ERP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等。
(3) 研究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
通过能力分析,我们可以围绕着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确定知识结构,规划课程体系。
2.2课程体系设置建议
我们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明确对财经管理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确定与能力相对应的知识结构、设计以应用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构建财经管理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如表1:
2.3具体措施和办法
(1) 限选课和任选课的确定
上表所列出的课程是从财经管理类专业整体角度出发而设计的,具体到不同的专业可结合专业特点来确定,例如财会专业可以选择“会计电算化”、“Visual Basic NET”;商务及管理类专业可以选择“管理信息系统”、“EXCEL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会展专业可以选择“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制作与商务网站开发技术”;国际贸易专业可以选择“电子商务中的国际贸易模块”等作为限选课。其他的课程可以开成全校的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
(2) 分层次教学,弥补个性需求,适应不同专业需要
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水平相差较大,原因是计算机非高考科目,各中学要求不到位;各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高中学生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城市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的计算机教学有差距。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第一门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已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增加中学时没有涉及的内容,如Word当中的目录自动生成,插入脚注、公式的编辑等;EXCEL中增加函数图形的绘制、数据统计分析等。以学生可以通过摸底考试的方式分出层次,分别实施教学。
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有很大差异,通过与专业教师合作,确定各专业计算机应用的具体要求和授课的侧重点。
由于每个专业的教学课时是有限的,特别是近年的本科评估要求每个专业的总课时控制在2500学时左右,建议“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三门课为必修课,其他课程均根据专业的不同确定为限选课或任选课。除此之外,还可以开设一些课外讲座扩展视野,举办各种职业资格认证辅导班,丰富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计算机真正成为解决专业问题的有力工具。
2.4教学模式和资源建设
(1) 课堂教学
根据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方式,将“任务驱动”、“启发教学”、“讨论研究”等教学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支持资源,突出自主学习的特点,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多方位的训练机会,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3) 课外实践
除了完成规定的实验课程环节外,还应该设计一些自助的实验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扩展知识的验证实验、设计和开发性实验、涉及若干相关课程的综合实验、企业仿真实验等。这些实验的特点是在业余时间,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来选择,保证计算机课程学习四年不断线。
(4) 资源建设
教授不同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师应该充分按照该专业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特点和需求对基础课程做补充,做到学有所用。另外,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将教学大纲、进度计划、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习题等在网上。
3几点启示
3.1坚持一个方向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都培养成为计算机专家或专门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开发的专业人员,而是使他们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应该是面向各专业应用,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应用需要来确立知识体系、选择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计算机学科的体系来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3.2认清两个区别
(1) 区别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在培养目标、学生基础、工作性质、学时数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所用教材都应当是不同的。应当针对各专业的实际需要来构建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创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切合非计算机专业特点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
(2) 区别计算机专门人才与计算机应用人才。显然,这两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学习重点是不相同的。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主要是计算机应用人才,而不是计算机专门人才。
3.3处理三个关系
(1) 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关系。计算机应用必须大力加强动手实践环节,包括作业、编程、上机、上网、做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拓展知识。压缩课内学时,增加实践环节和课外自学是发展的趋势。有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可以完全通过上机学习。
(2) 课程设置与统一考试的关系。课程设置应从实际出发,不受统一考试的束缚,考虑问题应以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主要原则。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各种统一考试,但统一考试只能是对学校教学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指挥棒。
(3) 计算机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只有把计算机应用渗透到各专业课程中,才能使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真正全面、深入和持久地进行下去,也才能使学生有机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结合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课程体系;机械制造
基础北部湾作为中国大陆对接东盟海上桥头,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城市集群,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钦州学院是广西沿海地区唯一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广西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在这样的浪潮里,学校围绕“转型发展”与“创建大学”的中心任务,把钦州学院建成服务地区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办学的思路和中心任务对课程体系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1]。机械制造基础作为机械类和近机类学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的地位不言而喻。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把材料变成零部件乃至机械部件的一门学科,本身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就很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制造的加工方法、加工路线、影响质量的因素,同时要有一定的实操能力。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既能满足对零部件加工所需求的理论知识,又能制定符合工厂现有条件的工艺路线,以及对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进行分析,改进加工方法的能力,而且又懂得实际加工,同时对某些加工具有创新改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2-5]。
1启蒙实践教学
大多数刚踏入大学没有太长时间的机械类学生来说,虽然机械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是机械、机械如何制造、机械如何操作、如何进行售后服务基本上一无所知。在课程进行之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是那么的必要。参观钦州港及港务集团,学习港口机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了解机械的作用,对机械有基本的认识。参观保税港区,了解机械设备和汽车的销售,通过客户需求对产品功能和外观设计,具有机械美学设计。参观中马产业园,实地了解零部件加工的各个工序,以及不同产业对机械的功能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销售、运行、维护有整体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机械制造的美学和创造性制造的能力。在课程中间,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构造虚拟教学实例,对于各种加工方法给学生以视觉印象,对于加工工艺流程,选取典型零部件,给学生把整个加工流程和用到工具和加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演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零部件制造的整个流程有整体印象。
2验证实践教学
在学完各种加工方法理论时,会安排学习进行为期四周的金工实习,让学生实际去体验各种加工方法,同时具有丰富加工经验的师傅也会把各种加工方法的整体流程和制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会跟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制造基础验证性过程的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在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加入学院现有协会,如机械创新协会、汽车协会和机器人协会,各个协会每年都会多次的交流比赛,让一部分学生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在围绕比赛主题的制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考虑满足大赛组委会的要求,还要进行创新,拿到名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要在现有制造能力的前提下,按时加工出相应的零部件。使得学生把机械制造基础的理论知识细化的零部件的整个流程中。
3总结实践教学
在结束课程学习以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性实践学习,使得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的培养方案上明确规定学生有一周的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创新性设计实践紧扣当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以小组模式,每个教师带一两个组的教师指导方式,进行创新性设计。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虚拟软件进行仿真制造的整个流程,加深学生对制造流程的深化。在整个流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制造过程,最后进行课程答辩。整个流程中,学生对制造以及制造注意事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细节的理解。对于较好的作品,利用协会现有条件,把其加工出来,进而组队,走出去跟其他高校进行交流,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学习完制造基础课程体系,同时经过各个协会的历练,少部分学生会进一步的通过各个协会不同等级的比赛,对机械制造的实践有更加深入的训练,同时对创新性能力进一步的培养,满足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4结论
在服务地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三部曲”,不仅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者:袁雪鹏 单位:1.钦州学院 2.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潘宇晨,吴彤峰,刘渊.北部湾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钦州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4(2):43-45.
[2]丁淑辉,李学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126-127.
[3]李峰,吴波,曹建树,等.基于真实工程环境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323-325,370.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改;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4-0034-03
自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改革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积极地投身到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专家和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对课标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这对于我国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和形成科学合理的课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推动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对当前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自体育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广大体育教师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使得“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师生思想,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评价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调查分析如下:
1.师生对“健康第一”课改理念的认识情况。本次调查中显示,“健康第一”观念深入教师和学生思想。从表1中可以看到,教师对“健康第一”课改思想的认识情况中“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老师分别有36人、75人和23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6.5%、55.9%和17.6℅。这就为教师在备课及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全面认识它的作用意义和本质特征,并在探索、实践和创新中推进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此外,学生这一思想的认识情况也比较理想,“非常了解”、“比较了解”和“了解”的学生分别占到了总学生数的15.6%、32.2%和44.2℅,这一数据表明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树立了正确的健康意识和体育课认识,这就使他们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追求体育项目成绩和运动技术的传统思想,树立了健康的体育思想和锻炼习惯。
2.教学内容及组织形式情况分析。学校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无论是田径还是其他体育项目,教师基本都能在课程标准要求的框架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项目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在问卷中显示有43%的学生对上课内容非常满意,51%的学生对上课内容基本满意,只有6%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不满意,而且在课堂上较之以前学生们也普遍反映课堂上不像那样死板,只是老师在那教,然后教完了练习,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去积极的思考,而且在教材内容和组织形式上的变化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练习的热情。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对体育课堂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优越性。调查数据表明,87%的学校为了保证初中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这些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确定了学校选择的运动项目的范围,学生再根据学校确定的范围进行选项学习。
3.教学评价的实施情况。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目标和效果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去评价和体现。学习成绩的评定要从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去评价,比较强调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运用能力,运动参与的程度、学习过程和进步的幅度。通过调查发现,初中关于体育的学习评价已从单纯依据“测试成绩”和“出勤情况”转变到向“合作精神”和“进步幅度”等综合依据上,但仍有部分老师延续以前的考核评价方法。
二、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1.课程内容存在的不足。课标对课程内容不作具体规定,可以说是给地方与学校更多的自,但问题是许多体育教师却感到有些无所适从,有人说只要符合课标的理念,教师愿意教什么就教什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弹性过大同样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2.教学组织形式需要进一步完善。尽管在调查中发现体育老师们在教学中采取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仅满足学生兴趣需要还不行,还要注重组织形式对教学效果的实效性,在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教学评价需要全面落实。尽管体育老师们对教学评价改革有了概念,在教学中也有所落实,但落实的点并不全面,需要进一步全面落实。
三、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初中体育教学的对策
在当前初中体育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的前进和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1.合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满足学生需要。当前的中学体育教材对教学的要求比较分散,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互相交叉,学生根本就提不起兴趣,更不用说主动参与了,因此,教师要在教研中心的指导下,潜心研究体育教材,根据其教学目标和任务自己设计和编写校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自编的体育教材主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重点,适当缩减纯竞技类的体育项目,增加游戏和娱乐性的体育项目,这样的教材学生爱学,教师爱教,从而大大提高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灵活多样地设置教学内容,具体设置和选择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要为他们的自身体育能力的养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2)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方便他们更好地与社会体育相衔接。
(3)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统括传统体育和各种健身娱乐项目于一体,培养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和自身能力的发展。
科技出版社走特色化、专业化道路,是改制背景下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措施之一。相比于其他行业,出版行业属于内容行业,严谨的内容、出版的选题是科技出版与其他出版不相同的地方,也是科技出版社竞争的重点。科技出版社专业化,蕴含了多重意思,首先要求选题内容专业化,要求科技期刊选题来源于专业领域,展示科技技术特色领域的专业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满足专业化出版水平,这便要求编辑人员对该专业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和进展进行全面掌握,了解读者感兴趣的专业话题和热点,并从专业的角度把握、判断科技成果学术和应用价值;其次,出版社应该基于自身优势,选择专业领域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出版优势和特色。
二、科技出版社的产业化
(一)深入挖掘利用内部资源,整合现有资源
大部分科技出版社都具有专业期刊,在传统体制下,刊、社相分离,两者相互独立,出版社常常任务期刊经济效益差,因此并不重视,任由其自生自灭。实际上,国际上大多数科技出版佼佼者,出版的学术研究成果单行本并不是财富的来源,而是出版社的专业期刊。
(二)采取兼并重组和战略联盟形式,实现出版资源优势互补
我国170多家科技出版社,大部分实力较弱,在国际出版竞争中就好像大海中的小帆船,难以抵抗狂风暴雨。然而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发展,科技出版社均掌握了一些出版资源,如果对其进行有效利用与整合,便能够成为科技出版行业的航空母舰。另外,除了出版社之间相互联合,还能够通过相关产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实现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整合和利用资源,形成多元一体化科技出版产业。
(三)树立大媒体和大出版理念,推进出版产业升级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怎样应对各种新媒体的挑战,是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出版社必须解决的问题。媒体之间相互融合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媒体垄断的区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从读者对象方面分析,整合四方(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东南亚、北美)的华文出版资源,共享多边资源。另一方面,在出版领域方面,不仅要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同时不得禁锢于条条框框中,需要不断创新和尝试选题内容和载体形式。
三、科技出版社实行集团化
科技出版社在集团化建设进程中需要协调好大和强的关系,构建出版集体的目的不仅是拓展集团规模,更要提高竞争实力。现如今,有的集团一味地追求大,注重规模,忽视培养核心竞争力,主业不明显,没有建立独特的品牌,竞争优势不明显;要处理好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展之间的关系,实践证明,经过内涵发展、自身裂变的集团化之路优势更加明显,由于其避免了行政干涉,减少交易成本,并且有助于构建母子公司结构,更加凸显主业,竞争优势进一步提高;另外,需要处理专业化和多元化之间的关系,注重主业,预防陷入多元化陷阱。
四、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通信 一体化 教学模式
通信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是通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干课程。两门课程具有抽象概念多、电路分析公式多、原理呈现不直观等特点,教学难度较大,尤其是多数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实物实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以及虚拟技术的作用,搭建虚拟仿真平台,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更大的推进作用。
一、通信专业基础课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概念抽象,原理复杂
《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课程所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原理比较复杂。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往往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对电路、信号模型的介绍,很多学生只能机械地背记大量结论性的知识,很难形成应用能力。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授课和验证实验不能同时进行,学生形成感性认识的实验课往往滞后于获取理性知识的理论课,往往很多情况下实践操作课是在理论课程进行了很长时间再进行,违背了一般人获取知识的逻辑顺序。这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脱离理论,很多学生只是停留在“照葫芦画瓢”的层次,做的什么,出现什么现象,应该出现什么现象,很难解释清楚,无法起到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效果。
3、学生主体作用不明显
实践操作课程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索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教员是先给出电路图,讲解操作原理,然后列出详细的操作步骤,有些教员直接给出实际电路的连接图,甚至直接给出操作结果,学生完全照搬,形成了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是在教员的“安排”下进行操作,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很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实验条件有限
目前很多院校通信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实验设施数量较少,学生人均参与实验的时间较短。而且,由于课程特点,实验涉及高频电路较多,调节方法相对复杂,实验仪器、电路元件等容易出现故障,导致实验课程较难顺利进行。
由于以上特点和问题,使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两门课程的授课效果不明显,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加强一体化实验室建设,融理论、仿真与实践一体,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虚拟仿真技术的优点
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仿真与实作融合到一起,可以达到很到教学效果。仿真,即利用Multisim以及Matlab软件对电路进行虚拟电路仿真;理论,即进行理论授课,并结合仿真进行分析;实作,即进行实际电路的连接与测量,可以弥补仿真与理论的不足。其中,虚拟仿真技术的引入,充分发挥了现有教学保障设备的作用,与传统的授课模式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1、原理与现象直接相关,现象展示更直观
利用仿真软件作为虚拟实验授课平台,理论讲授与虚拟仿真合二为一,教员可以边讲理论边演示现象,电路结构和参数修改简单灵活,而且仿真平台提供强大的分析功能,使电路状态和外部现象的展示比实际电路更直观。通过对虚拟仿真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再延伸到理论知识的授课,这样使得理论授课不再枯燥,从而弥补了学生抽象思维弱的不足,使学生较容易掌握理论知识。
2、学生仿真,发挥主体能动作用
课堂的电路仿真,不但教员要做,更重要的是学生要自己动手做。教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设计仿真电路,甚至可以给出条件,让学生利用软件进行自主设计,教员只需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积极探索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知识,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3、仿真平台仪器仪表丰富,操作安全性好
Multisim提供大量仿真程度较高的虚拟仪器仪表,学生通过对虚拟仪器仪表的操作可以加强对实际仪器功能的认识。虚拟仪器不存在实验室中常遇到的意外情况,如示波器显示不正常、三用表电池电压不足等故障,也不会因为学生误操作造成危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兴趣改动电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实验的效率。
4、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践的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理论电路与实际电路相差较大,如果从理论直接到实践,很多学生难以接受,而电路仿真,恰恰搭建了一座理论与实践连接的桥梁。首先对理论电路进行虚拟仿真,从而对电路参数、电路连接以及电路现象等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仿真之后再进行实际电路的连接与测试,不但能够节省学生分析测试电路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操作思路更加清晰,操作步骤更加认真明确,从而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组织形式
一体化教学,主要是将仿真、理论与实作融合到一次课甚至是一节课之中。其基本思路是先仿真,引出现象,再进行理论分析,然后进行实践操作,但其核心是“一体化”,即三者有机结合,不分彼此。
1、电路仿真
《通信电子线路》和《数字通信原理》两门课程主要授课内容是认识电路、分析电路和应用电路,为弥补学生抽象思维弱的不足,在进行电路分析之前首先进行电路的仿真。根据电路的复杂程度,仿真分析可以由教员进行,也可以由小组讨论进行,并进行电路现象的分析和总结,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奠定基础。同时,根据不同课程内容的需要,学生也可以在教员的引导之下,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的主要目的是得出电路现象,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延伸到理论的分析,从而使得理论分析有理有据。
2、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主要是在仿真现象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现象的总结,利用电路定理和规律来进行电路的分析,此过程主要由教员完成。理论分析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要不断地与仿真现象和结论进行对比,从而增强理论分析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得理论分析不再复杂枯燥。
3、实践操作
通过电路仿真与理论分析,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并对需要测量的电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进行实际电路的分析和测量,容易做到心里有底。由于实际电路的操作涉及到工频交流电以及各种测试仪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诸多问题,有些特殊电路还可能导致用电事故的发生,因而实践操作过程中,教员要加强指导,尤其对于操作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要多加强调,从而使得学生的实际操作做到认真仔细,井然有序。
电路仿真、理论分析、实践操作是一个顺序的过程,但又是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实践操作中遇到问题,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也可以通过仿真来解决;仿真的主要目的是引出理论分析,同时理论分析中根据需要也可以再进行仿真验证。总之,三者是一个有机完整的整体,只有将三者“一体化”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够达到教学目的,提高课堂授课效率。
四、小结
通信专业基础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其对教学保障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它却顺应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符合职业教育任职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基于虚拟仪器和仿真技术的实验室建设探讨》,徐华结,陈林,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6月。
关键词: 警察体育; 体育基础课程模式;体育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 G 807 文章编号:1009783X(2012)06052903 文献标志码: A
警察体育基础课程作为公安院校课程设置中一门基础性课程,其内容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2部分[1]。
原有警体课程和课外体育锻炼采用“2+2”模式,而本文提出实验“2+4”模式的想法,把原来的“2+2”中的2变为4,即每周4次各90 min的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课,拟以第二课堂体育活动的形式固定,并贯穿每个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始终,进而对公安院校警体基础课程模式改革展开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实验组:福建警察学院2006级,刑侦一、二、三区队、经侦区队、刑技区队计225名,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5人。
对照组:福建警察学院2006级,法律一、二区队、治安一区队、交管一、二区队计225人,其中,男生200人,女生25人。
2007年9月,分别按照有关程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100 m、1 500 m(女800 m)、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500 m障碍跑、4×10 m往返跑、纵跳、攀登、安静脉搏、肺活量指数等10项运动项目和身体技能测试,将这些测试指标采用体育统计学的平均数、标准误差值进行统计计算,并对各项指标进行t检验,见表1。
从表1可见,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所测试10项身体技能指标均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实验组、对照组在实验前各项指标起点是基本相同的。
1.2 研究过程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1.2.1 实验组训练进度、方法与手段
第1阶段:2007年10月10日至12月10日为警体基础训练阶段,训练内容有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基础身体素质。
第2阶段:2007年12月11日至2008年1月10日为警体专项素质训练阶段,训练内容以500 m障碍分段训练为主,将500 m,20个障碍分为4个段,每段5个,教学、训练,依次进行,并将警体基础身体素质训练贯穿于专项素质训练之中,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术训练的比例以2∶3为宜。
第3阶段:2008年1月11日至2月10日为警体综合身体素质训练阶段,训练以500 m障碍全程专项训练为主要内容,强化跨越障碍的技术和强度。实验组训练具体时间安排:在每周完成2学时警体教学任务前提下,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安排每周4次各90 min时间,按照拟定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标准,分区队由课题组教师根据实验具体要求组织训练,并进行实验中、后期相关身体素质测验。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警体基础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反复出现,学生感到单调、枯燥、无味,直至产生心理障碍,为强化基础身体素质训练,并使实验组学生对训练不仅不感到恐惧,而且能按实验要求稳步推进,从思想和组织教法上采取有效措施。1)向学生讲明警体基础素质训练是警体技能掌握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至关重要。2)在医务监督方面采用有效措施,要求学生在实验期间每天测试晨起1 min脉搏,每个月绘脉搏起伏图,如果在原有脉搏基础上每分钟上升12次,要及时报告课题组老师,以便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训练计划。3)拟定实验中、后期10项身体素质测试指标,实验组学生必须在实验过程中通过中、后期组织2次测验达到所规定各项指标,未达到者将视为体育达标不合格。在组织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做到组织教学形式多样化。
1.2.2 对照组训练方法与手段
对照组按照原有学校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每周2学时警体课授课,每周2次课外体育锻炼以自练为主,运动量、强度、密度未作明确规定,实验中、后期参加课题组组织的身体素质运动项目测试。
1.2.3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中、后期各指标测试对照
在实验中期课题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部分身体素质运动项目进行测试,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各项平均数差值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实验组训练时间短,而且正处于加量训练阶段,未全面恢复,从标准差数来看,实验组在缩小,对照组在扩大。期末,课题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10项身体素质身体技能指标和4×60 m往返跑进行测试。
2 实验结果分析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10项指标对比
从表3可见,实验组女生纵跳与对照组女生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其他指标大大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跑、跳、投、攀登和障碍等相关的身体素质指标都大大超过对照组。反映在身体技能指标如安静脉搏、肺活量指数,实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定量负荷脉搏变化比较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评定2组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课题组对实验组、对照组分别随机抽测,人数各50人(男生),测试60 m×4往返跑定量负荷后5 min脉搏恢复的平均数并进行
心率是心脏活动的生理指标之一,它直接反映人的心肺功能的好坏,定量负荷后心率恢复的快慢是衡量训练水平高低标志之一,从表4可以看出实验组4×60 m往返跑后脉搏恢复明显快于对照组。
2.3 实验组、对照组500 m障碍跑身体综合素质比较
为了全面反映实验组、对照组在实验后身体综合素质的状况,课题组对其通过500 m障碍身体综合素质的形式进行测试比较。具体做法:在500 m的距离内分别设置绳梯、高低横木、跨网、低桩网、徒涉场、高栏、绳索高墙、高低平衡木、爱尔兰高板、洞孔低杠、梯式杠、高墙壕沟、矮墙、壕沟、直梯、高墙、异向平衡木、迥旋通道、连续三道矮墙障碍。
500 m障碍跑测试中可以看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后进行综合身体素质测试,实验组的整体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t检验存在明显差异。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通过“2+4”课程模式实验研究,充分说明了公安院校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警体基础课后必须继续抓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必须将身体素质训练贯穿于警体技能课的始终才能适应警体技能提高的需要。实验组通过4个月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整体体能明显高于对照组。充分说明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必须要有组织、有要求、定指标、分阶段稳步推进,而且要有制度保证才能提高学生体能。
2)在实施“2+4”课程模式实验研究过程中,必须分阶段进行。第1阶段要以一般身体素质训练为主;第2阶段要结合警体专项身体素质采用500 m障碍跑,分段进行专项素质训练;第3阶段进行500 m障碍跑全程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
3)通过“2+4”课程模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警体基础课程设置要紧紧贴近公安工作实际,将攀登、障碍列入主要课程内容,一般性身体素质作为基础,通过课余训练制定相应指标,定期组织测验。
4)通过“2+4”课程模式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不同的方法训练后,实验组在样本的脉搏、肺活量的指标等方面明显比对照组好,心肺功能的提高是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提高的保障和支撑。
3.2 建议
1)建立警体基础训练与考核标准,将警体各项技能及相关素质进行分解、量化。采用滚动式考核方法,即每学期末对学期学习训练各项目进行测试,达不到及格者继续训练。第2学期末组织测验以此类推。通过4学期相关身体素质训练全部达到合格者,方能参加第5学期的警体技能、体能综合素质演练,达到标准者发给体能卡合格证书。
2)“2+4”课程模式经过试验,结论是可行的,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方面效果显著,为警务实战技能训练奠定基础,可作为公安院校警体基础课程教学参照。
参考文献:
科学定位基础研究方向
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看,高等教育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从外廷发展为主转向以内涵发展为主,呈现分层次办学的特点。反映在科研工作中,每所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中都有个清晰的层次定位和发展目标。由于我国高校的优势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部属重点高校,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重点高校而言,在学科、基地、人才等方面都处于劣势,科研整体实力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家级高层次项目的竞争上力量薄弱。以浙江省为例,这几年省属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有较大的增长,2006年获资助项目数达147项,但也只占全省的30%,资助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省属高校只有5所。地方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决定了地方高校基础研究必须从学校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出发,走特色发展之路,以解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为重点,通过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发展。
浙江工业大学正处在上层次、上水平的重要发展时期,作为浙江省重点高校,应该在经济强省、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大省的建设中走在前列,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浙江省科技自主创新方面承担更大的责任。在学校“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科技工作要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导,实现“三个对接”,即有效对接国家科技战略;有效对接区域科技重点;有效对接企业科技需求。并把基础研究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抓手。通过学科会聚和结构优化,抓好学科研究方向建设,凝炼出具有地方院校特色的基础研究方向。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选择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和学科梯队人员结构、专业特长、科研潜力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等各种因素,同时兼顾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各个层次研究方向的协调发展。学校基础研究主要定位在三个方面:
发展国家基础研究
以争取更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重要突破口,从学校现有优势和特色学科出发,按照《国家“十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所确定的前沿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开展自由探索性研究从学科建设情况看,全校已初步形成了涵盖10大学科门类学科体系,有21个浙江省重点学科,其中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机械电子、生物化工、环境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制药等7个学科列为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这些学科在省内已具备了相对优势。但学科发展还不平衡,学科整体水平不够高,强势和优势学科不多,承担重大项目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多、水平不高。2004年浙江省启动的“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目的就是要在省属高校范围内建设批具有较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能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重点学科,形成批在学科领域内重大标志性的科研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使之成为浙江省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知识创新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中心。要实现”重中之重”学科的建设目标,基础是科学研究。为此,在科研工作中按照不同层次学科实行不同目标定位的思路,对已经具备较强研究基础的学科,把目光瞄准国家层面的项目,力求率先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突破,以此提升学校的科研层次。
面向区域发展重点科技
在《浙江省科技强省建设纲要和“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将“基础研究创新工程”列为“创新工程”之,并且明确了12个重点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都是根据浙江省产业特点而凝练出来的。学校将继续围绕浙江省应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问题,在若干优势学科加强基础研究特别是应用基础研究,加强技术预见和前瞻性研究
培养高层次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在培养、引进和稳定优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计划对一般地方高校来说得益并不大,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学术领军人物短缺依然是制约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人才结构状况有了定的改善,目前拥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3人,浙江省特聘教授3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2人,已有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创新人才靠引进二靠培养,但从长远看应着眼于培养,而基础研究是培养和造就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十一五”期间,学校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启动实施了“1212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争取到2010年,引进和选培各类人才330名,同时,围绕重大项目和重大研究方向建设30个以科研任务为导向、采取柔性管理的优秀创新团队,实现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积极培育基础研究项目
基础研究分为自由探索生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导向的战略性基础研究,即所谓的“双力驱动”,其中地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现阶段地方院校的主要基础研究项目来源,科学基金这种自由的申报方式和公平、公正评审制度受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推崇,因而也加剧了竞争的激烈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层次和数量往往视为一所高校基础研究实力和水平的体现,各高校都采取各种措施争取各类科学基金的资助,其中项目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培育机制上,着力构建校级科学研究基金和省级科学基金联动机制,通过校基金培育的项目争取省基金或者直接争取国家基金的资助:通过省基金培育的项目争取获得国家基金的资助,已经形成成果并有可能向应用研究延伸的项目,争取省科技计划项目或其他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这一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申报基金项目十分踊跃,获国家基金和省基金的项目数持续稳定增长。
在激励政策方面,适当向基础研究倾斜,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岗位聘任制度和职称评审制度,营造相对宽松
的学术环境,激发教师的创新活力。对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基金等高层次项目给予适度的经费配套,并在实验条件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科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一个单位基础研究水平的标志。而论文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研究的深度和创新性。学校采取三大索引论文奖励制度,并与SCI他引情况相挂钩,引导教师将课题做深做透,提高学术论文的创新度。这几年不仅SCI论文数逐年增加,稳居高校排名前60位,而且论文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如生物化工重点学科三位教师先后两次在权威学术期刊《Chemica Reviews》上发表学术论文,在含有顺丁烯二酸酐结构天然化合物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沿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也是项目培育的重要环节,不但可以活跃学术氛围,更重要的是能够使教师把握学科发展趋势,跟踪学术前沿,提出有创新性的课题,避免研究工作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学校每年举办多场大型学术研讨会和几十场学术报告会,鼓励教师与国内著名院校、科研机构及国外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选派优秀科技人员到国外研究机构开展研究工作,聘请国外学有成就的教授到学校开展研究。如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维屏教授带领的“农药污染与环境安全”教育部创新团队,国际合作十分密切,在手性农药对映体的分离分析与环境安全性评价、环境行为与污染修复、手性农药不对称化学拆分与催化合成等方向已形成明显特色和优势,许多研究成果受到国际、国内同行的好评。2006年连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外籍)和海外合作基金项目资助。
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融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关系更加密切。甘子钊院士曾说过“研究室和实验室中纯学科性的研究转变为重要的应用技术,实际生产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有基础学科意义的研究课题,两者关系愈来愈密切,周期愈来愈短。与之相应,在现代,杰出的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和优秀的应用技术开发人才在科学素养上的要求变得更加一致了。”
一种情况是,基础研究直接追求的是客观规律,本身不考虑特定的应用目的,但不可否认有相当的基础研究成果具有应用价值,可以向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纵向延伸。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就有赖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这是一个正向过程。
另一种情况是。许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必须率先突破基础研究的瓶颈,使得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捆绑在起,这是一种逆向过程,也就是为了应用技术开发目的而开展基础研究。从上个世纪开始,开展基础研究的目的,已从单纯满足科学家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兴趣,转向更加注重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力竞争的需要。从科学基金资助实际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基础研究的推动力已经大大超过单纯的科学自身发展的吸引力。正是基于这一情况,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同时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