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经济的发展

工业经济的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业经济的发展

第1篇

一、汕头市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已进入了工业化初级阶段,形成了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工艺玩具、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制品等8大产业,2007年8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782.3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3.17%,同时造就了纺织服装业等16个产业集群,其中,纺织服装和工艺玩具基本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有2个为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16个产业集群聚集了9664家企业,拥有了澄海区中国玩具礼品城等8个国家级区域品牌;拥有了中国驰名商标10件、中国名牌产品10个、省著名商标154件,省名牌产品48个。然而,发展到今天,这种建立在廉价劳动力大量集中、资源能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过度破坏污染的现实之上的发展,已完全暴露出固有的缺陷和严重的问题。如按过去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方法措施,已无法解决已出现的前所未有的不容忽视的制约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困难和矛盾:

由于缺乏工业布局的规划,村村点火、处处冒烟、满山放羊、发展无序、布局零乱,其后果是安全隐患四伏、资源能源严重浪费、自然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严重、社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由于缺乏产业发展的规划,招商引资无的放矢,使资源和土地不能有效利用。闲置和紧缺并存。

由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滞后,导致工业园区小而散、集约化程度低、集聚辐射能力弱,且环保和安全设置不配套不完善。目前,全市建成63个工业园区,但规划用地面积98820亩,平均每个园区只有1568亩,同一园区有的还出现产业交叉污染的问题。其结果就是园区经济弱小,空气、土壤、河流甚至地下水均受污染,有的已到触目惊心的地步。

由于节约观念和意识淡薄,导致资源能源严重浪费。在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情况下,园区土地利用率低,投资强度弱,土地产出率低,还不同程度存在土地闲置的问题。8个市级以上园区约12200亩尚未建设,占规划用地面积35454亩的34.41%,建筑密度约35%,容积率1.87,多数每亩土地投资不足100万元,每亩创产值多在200万元以下。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30%,与国内有的达到60%和世界较先进国家高达80%相差甚远。单位GDP电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我市的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全部依靠外来调入和电力92%依靠省网输入的资源现实很不相称。

由于没有形成国际战略意识、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导致缺少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和产品,产业集群层次低,国际竞争力弱,依附性强,发展风险大,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和国际价值链的低端,付出多,收益少。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各种专利中,国外的专利申请以发明居多,占专利总量的87%,我国占18%,我市只占5.13%。虽然名牌产品数量(含驰名、著名商标)较多,但真正的拳头产品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导致企业规模小,全市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均每家年产值5811万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14050万元的41.4%,有的名牌企业年产值仅在2000万元以下。

由于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导致生产型现代综合服务业发展滞后。虽然全市有16个产业集群和8个国家级区域品牌,但都没有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专业市场体系,造成产业集群的集聚辐射能力弱和产业链条短缺。

所以说,按照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工业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方法措施,已经无法保证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要转换脑筋破解当前我市工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瓶颈和难题,重新确立符合我市工业经济能够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模式、方法和措施。

二、解放思想,怎样破解发展的瓶颈和难题

解放思想就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彻底解决过去那种只讲速度,不讲质量、节约、环保、安全;只看局部,不看全局;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的简单的发展思想问题。摒弃过去那些不符合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方法和措施,重新科学系统地思考规划今后的产业发展方向,重新确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和本地发展实际的发展思路、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就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本着对人民和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防止出现浮躁心理和行为,毫不留情地坚决调整和淘汰那些不符合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工业产业和工业产品。

解放思想就必须克服狭隘视野,打破传统和常规的习惯性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找准影响和制约工业经济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准确破解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创造性地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解放思想就必须树立世界眼光,瞄准国际市场,千方百计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投身于国际竞争和参与国际梯次分工,努力增强自立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

解放思想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强调人均收益理念,做到发展成果惠及百姓。特别要防止出现工业发展了而百姓的生存环境却被破坏了的问题,防止出现利益被人家拿走了而污染和工业废弃物却留给百姓的问题,让百姓在享受工业发展成果的同时,享受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风光和优越的社会福利。

在上述思想解放的前提下,必须做好以下具体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规划建设工业经济带,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切实解决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土地资源制约问题。

二是科学合理地做好工业布局和产业发展等两个规划,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切实解决工业布局零乱、产业发展无序和招商引资无的放矢的问题。

三是全力以赴推进园区经济,整合现有园区资源,千方百计提高工业经济的集约化水平,切实解决容积率、建筑密度、投资强度、产出率等偏低和自然、社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问题。

四是全力以赴推进以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工作,全面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切实解决资源能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污染破坏的问题。

五是全力以赴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千方百计提高核心竞争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切实解决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能源紧缺价格上升、核心竞争力低下、对外依存度高和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和国际价值链低端,付出多、收益少,以及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影响所造成的问题。

第2篇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深度调整期,我国的工业经济整体处于工业结构高级化、工业增速下行的情况。为了更好地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在维持经济稳定的基础上突破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国家要加强对新常态下工业经济运行特征的分析,积极探索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对策。

 

一、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运行特征

 

1.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速却明显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工业企业的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不过尽管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其总体趋势仍然较为平稳。

 

2.产业结构升级加快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2014年,造成我国工业经济增速下滑的重要原因是电力、采矿业和燃气等生产和供应产值的下滑,而这些重工业产业的下滑正是因为我国工业经济目前正处在转型的阶段。当前,我国能源结构正在向更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城市中的燃气设施日益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并飞速发展,这些都表明了我国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速度正逐步加快。

 

二、新常态下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对策探析

 

1.继续刺激市场需求

 

首先,国家要在保证投资效益的基础上,加大投资的力度,促进投资平稳较快发展。投资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经济效益仅仅体现了企业方面的成果,而综合效益还涉及对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关系我国的民生稳定和社会稳定问题。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区存在产业不平衡的问题,这些地方的设备落后,工业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国家必须加大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同时还要把控好投资的步伐,避免因集中投资而产生经济急速发展的不稳定现象。其次,国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工业发展和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减少对房地产行业的干预,并且取消限房令等制度,实现消费者的自由购买。同时,国家还要改变土地的出让方式,增加公共土地的供给,使房地产行业朝着积极健康的市场方向发展。最后,国家要制定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降低我国进口关税,鼓励国内的高新技术产品、高加工度产品进行出口贸易,鼓励中间产品进口。积极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能够为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机制,避免贸易争端,从而提高我国工业企业竞争力,促进工业经济发展。

 

2.持续引导转型升级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常态下工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要持续引导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首先,国家要鼓励工业企业创新。企业创新能给企业和国家经济带来巨大的活力,能够迅速提高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水平,为工业转型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其次,国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数量多少是决定一个国家工业结构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与其他产业产生乘数效应,加快工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国家在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时不能仅仅专注于高端技术企业,而是更多的从要素结构升级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跨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促进国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低、中端知识密集型产业取得发展。最后,国家还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将信息消费培养成市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发展。

 

3.改革体制机制,实现配置优化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体制机制是影响其工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体制机制的优化能够更好地促进工业焕发活力,催生更强的发展动力。对此,国家应该加快对工业经济的体制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首先,国家要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快速推动国有企业在股份制、公司制和国企股权结构方面的优化,实现民营资本和国有资本的优势互补,促进双方共赢发展,进而提高工业产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国家要积极促进垄断行业的改革,在工业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供给不足和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同时一些垄断行业的供给无法进一步保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对此,国家应该以宏观调控为手段,将一些资源从产能过剩的行业转移到供给不足的垄断行业,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工业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国家应该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力量来刺激市场需求,为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改革工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工业经济内涵式增长。

第3篇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当前工业企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若干意见:

一、千方百计支持企业正常运转

1、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企业有效信贷投入。针对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各商业银行要抢抓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加大信贷规模争取,千方百计扩大投放总量,确保每年新增贷款稳定增长,市政府将根据金融考核办法每年对各商业银行新增有效信贷投入组织考核,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奖励。

2、多方争取政策性银行和信托机构信贷支持。继续深化与农发行、开行、进出口银行、国元信托等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的合作,争取开行中小企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贷款逐步达到授信额度;力争南京进出口银行出口企业专项贷款逐年增加;争取国元信托基础设施融资1亿元尽快到位,并推进政府、担保机构、国元信托的三方合作,扩大融资规模。

3、切实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力度。争取徽商银行明年上半年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扩大天振担保公司注册资本,放大贷款担保比例,确保年底前完成注册资本增加到5000万元,为企业提供担保贷款不少于3亿元;组建千秋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5000万元,争取及早获得省金融办批准,并投入运营。

4、建立企业间隙调节基金。从今年起,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资金建立企业间隙调节基金,着力解决企业还贷应急需求,争取两年内基金总量扩大到2000万元。

5、鼓励多种方式融资。加快典当、拍卖、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积极筹措流动资金。创新金融产品,利用股权融资、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票据贴现、买方信贷、出口创汇贷款、联合协作贷款等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流动资金。

6、鼓励企业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上市辅导和发行企业债券,引导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筹集发展资金。对上市企业除执行省政府奖励政策外,市政府给予1:1配套奖励。

7、支持企业扩大出口。国税、人行、财政、商务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在退税计划允许的情况下,及时足额办理出口退税。

8、扩大地产品消费需求。将本市工业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市产品;鼓励电力、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本市生产的电线电缆、数据通讯设备、交通器材、建材、水泥等产品。

二、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9、合理把握法定收费征收力度。各种法定收费项目要按法定标准下限征收,超收部分限期调整。社保、税务等部门要针对企业的不同情况,适度把握征收节奏和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0、整顿规范中介机构等经营收费。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清理中介收费项目,把收费标准下限作为上限,在此基础上经双方协商再予以优惠。企业可依法自主选择中介服务机构,有关部门不得违规强行指定中介服务机构,不得对企业进行强制服务、强制收费。

11、建立减轻企业负担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减少各类会议、检查、评比,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行为。除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税收、环境监察检查外,其他涉企检查活动一律实行向市政府申报,经批准后方可检查。要建立公开举报制度,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曝光。

三、大力促进工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

12、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从明年起,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申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上报条件的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业化、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项目。

1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按照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规划要求,从明年开始,市财政突出加大科技投入,确保财政每年切块用于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增长,高于全市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确立企业在科技投入上的主导地位,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

1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建立各类国家或省级技术检测中心、产品研发中心以及面向行业的技术中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新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或国家级研究所的企业,市财政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新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或省级研究所的企业,市财政给予5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对新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奖励30万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奖励6万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奖励6万元,省级高新技术产品奖励3万元。凡复审合格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一次性减半奖励。

15、鼓励企业加快新产品研发和专利申请。凡被列为国家级新产品的,奖励项目负责人3万元;列为省级新产品的,奖励项目负责人1万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每项奖励3000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1000元,外观设计专利每项奖励500元。

16、推进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企业的紧密合作,加速重点技术、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凡工业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在本市实现产业化的,市财政可视每项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给予2-3万元的补助。

17、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支持企业加快名牌战略实施,鼓励企业争创国家、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30万元,新获得安徽名牌产品称号或安徽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奖励3万元。获得安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凡复审合格的,给予一次性减半奖励。

18、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支持企业申报国家和省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争取中央和省的资金补助。鼓励企业将淘汰落后与技术改造升级相结合,压小与上大相结合,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设备。严格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竣工验收制度和核准程序,严把环保准入关,控制新上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四、支持骨干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19、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年销售收入首次超过1亿元、5亿元、10亿元、20亿元、50亿元的工业企业(或企业集团),由市委、市政府予以祝贺;对年实缴税金首次超过500万元、1000万元、3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工业企业(或企业集团),授予“突出贡献奖”,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20万元的奖励。

20、支持市区工业企业“退城入园”。鼓励市区“十强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向开发区和城东工业园集中迁移,由市政府安排等面积土地置换,地上建筑物、构造物及附着物按评估价收购,并给予一定的搬迁费用补偿,支持搬迁企业新厂建设。

21、促进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对“十强”企业新上项目投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该企业在确保上年税收基数和当年全市平均增幅的基础上,对其税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增量的地方留成部分可享受经济开发区和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入围的“成长型”企业新上项目投入在3000万元以上的,可按上述80%的比例享受经济开发区和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

22、着力实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紧紧抓住国家促进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机遇,突出抓好重点工业项目的储备,组织、筛选相关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和省发改委、省经委,积极争取列入国家和省计划,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天长。

23、加快企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建立市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挂钩联系重大项目制度,开辟重大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拆迁、融资等难题,缩短项目建设周期。积极向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推进建设用地项目置换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力度,将争取的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及置换、挂钩的周转指标优先保障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五、加强和改进对工业经济的领导

24、建立工业企业联系帮扶制度。建立市领导、部门和镇(街)负责人联系帮扶企业制度,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确保重点骨干企业平稳发展,确保一大批中小企业能够生存。认真落实工业企业帮扶协调机制,建立由分管副市长牵头,市经贸、发改、财政、监察、科技、环保、工商、税务、商务、劳动、质监、安监、开发区等部门参加的工作协调机制,密切配合,研究协调解决工业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中的特殊困难。

第4篇

 

1 引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制度安排的效率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否快速转型取决于其内在的制度是否能匹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多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高耗能,低效率模式,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集约型经济为主的低耗能高效率的模式。

 

制度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演进性,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把意识形态、产权结构以及政府等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对长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制度因素尤为重要。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政府制定的制度安排及政策保障,舍弃政府的制度供给及政策制定,政府也就无法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甚至管理,因此,政府转型也必然体现为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的革新。政府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向低能耗,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因地制宜的制定与时展潮流相一致的经济制度。本文通过对湖北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制度的分析,找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制度的创新不仅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同时政府政策制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最终为湖北省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2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背景分析

 

2.1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湖北省形成了以工业为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和制造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是自2008年经融危机以后,湖北省的工业经济虽然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速,但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增大,截至2012年湖北省前四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31.5亿元,增长16.3%。湖北省为遏制经济下行趋势,着重打造武汉和十堰的工业化城市经济,其中武汉工业投资居全省第一,启建中华科技产业园,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随州计划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十堰大力推行工业兴市战略,实施“双亿工程”,建立工业园。

 

2.2 湖北省经济制度背景

 

以钢铁产业为依托的湖北省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丰富的钢铁、石油等资源,基于这一资源禀赋优势和地缘优势,建国后国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湖北得以成为中央政府重点投资的地区之一,在此基础上,湖北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制度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却仍停滞不前,发展缓慢,经济体制还是原来的以重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到21世纪,湖北省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制度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仍是以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工业为支柱性产业。

 

3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现状分析

 

3.1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在“十二五”规划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3年湖北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大对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 GDP 的比例超过43%。2014年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总规模不断扩大。

 

3.2 湖北省经济制度现状

 

自全国“十一五”规划颁布后,湖北省为全面落实这一规划,2007年起加快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达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及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2008年为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提出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十二五规划以来,湖北省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国有企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但是现有经济制度仍以高耗能低效率的工业为中心展开的,缺乏新动力,政策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规划,经济制度没有贴合湖北省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因此导致全省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武汉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过大,城市彼此间关系亲密度不高,每个城市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不能建立品牌企业和完整产业链。

 

4 湖北省经济发展道路转变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4.1 全要素生产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于综合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其实质就是技术进步率。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界环境约束增加,全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出现下行趋势,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下行危险。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继续依靠以往的以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不可持续。

 

由于传统的经济制度及政策倾斜,湖北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湖北省的这种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制度没有充分调动产业的积极性,产业生产率低,各大工业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投入产出比较低,产业的技术落后,竞争力薄弱。

 

4.2 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在市场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政府职能来实现,政府如果没有正确的制定政策,履行职能,那经济体制也不会完善。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市场一体化,竞争性弱,这都是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没有形成创新性投资机制吸引资金流入,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制定适合其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制度。

 

4.3 市场开放程度低,制度缺乏创新性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是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但是各城市之间存在壁垒,城市间市场开放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的竞争压力小。湖北省地处中部,其地理位置使其置身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外,在政策上享受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优惠政策,也不能与这些地区共享资源开放市场,因此对其市场开放程度影响较大。

 

湖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快,其经济发展不再满足外生增长方式,而是应该以内生增长方式拉动经济发展,经济不再满足低效率的粗旷型经济增长,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制度发展仍存留有原来的惯性,市场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小,市场竞争小,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等,正是这些制度和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 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转变的对策

 

5.1 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创新制度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法制的规范保障,因此湖北省政府应该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四低四高”的经济发展方式[5],转变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以解决失业问题,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为建设“两型社会”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战略,发展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保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可持续的平衡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上的引导作用,制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机制,鼓励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努力克服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改革工业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多样性,建立以创新型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实现高校科研实力转化成创新收益。同时注重对全省产业的质量升级,整改低水平产业,发展高质量产业,在推行政策、制度时注重对现行政策、制度进行科学评估,使其符合湖北省的整体发展环境,因地制宜的实施各项政策。

 

5.2 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

 

近年来,湖北省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经济水平提升,但是这种良好的发展靠的是粗放的、外延型发展方式支撑的,这种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湖北省跨越式经济发展。因此,湖北省应充分发挥教育大省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把要素投入产业转变为全要素投入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降低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加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更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撑,鼓励发展优质第三产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整改现有低水平的旅游业,结合高新技术,开发新兴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旅游产业。

 

5.3 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破除城际产业壁垒,首先要实现城际间的城镇一体化,因此湖北省要大力推动二级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大对二级城市的政策倾斜,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二级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差距。湖北省要想实现产业集聚,就应构建湖北省的整体产业格局,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新能源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密集的产业带,同时开放合作,促进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交流发展,形成产业的跨区产业链,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园模式。

 

更加积极的推动城际列车等道路建设,改善武汉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节省经济成本,吸引企业投资。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的优质资源更多,为早日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应进一步的开放资源,让渡部分利益,在维持自身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6 结论

 

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主要是依靠工业的转型实现,现有工业的高能耗低效率阻碍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产业技术创新优势不明显,城市间城镇化差距大,产业壁垒存在,难以形成跨区产业链,工业产业园无法形成,产业集聚的作用发挥不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北省政府不仅要从自身的职能出发还要从市场出发,制定新的政策制度,努力抓住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全省工业经济制度的创新,着重刺激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科技投入,着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全省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早日建立“两型社会”配套试验区。

 

作者:方红 王琦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年8期

第5篇

近年来湖北省以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所在,随着“两型社会”的提出,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的快平稳增长成为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为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制度的创新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本文通过分析湖北省现有工业经济的道路发展,揭示了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制度问题,为建立“两型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湖北经济;工业经济;经济制度

1引言

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制度安排的效率会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能否快速转型取决于其内在的制度是否能匹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还包括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进程等多方面的内容。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粗放经营为主的高耗能,低效率模式,而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以集约型经济为主的低耗能高效率的模式。制度经济学强调经济发展过程的演进性,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经济学家把意识形态、产权结构以及政府等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发展的分析框架中,认为制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对长期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制度因素尤为重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政府制定的制度安排及政策保障,舍弃政府的制度供给及政策制定,政府也就无法对经济发展进行干预甚至管理,因此,政府转型也必然体现为制度安排和政策规定的革新。政府要想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向低能耗,高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因地制宜的制定与时展潮流相一致的经济制度。本文通过对湖北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制度的分析,找出其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制度问题,制度的创新不仅需要政府职能转变,同时政府政策制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最终为湖北省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理论参考。

2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背景分析

2.1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背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湖北省形成了以工业为支柱性产业的经济发展格局,工业和制造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但是自2008年经融危机以后,湖北省的工业经济虽然仍保持平稳较快增速,但增速回落,下行压力增大,截至2012年湖北省前四月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931.5亿元,增长16.3%。湖北省为遏制经济下行趋势,着重打造武汉和十堰的工业化城市经济,其中武汉工业投资居全省第一,启建中华科技产业园,提速“工业倍增计划”,加快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随州计划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十堰大力推行工业兴市战略,实施“双亿工程”,建立工业园。

2.2湖北省经济制度背景以钢铁产业为依托的湖北省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这里有丰富的钢铁、石油等资源,基于这一资源禀赋优势和地缘优势,建国后国家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湖北得以成为中央政府重点投资的地区之一,在此基础上,湖北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制度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却仍停滞不前,发展缓慢,经济体制还是原来的以重工业为主的计划经济体制,进入到21世纪,湖北省经济体制开始转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经济制度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但是仍是以高能耗,低效率的重工业为支柱性产业。

3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及经济制度现状分析

3.1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现状为加快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工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湖北省在“十二五”规划后,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制造业的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3年湖北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不断加大对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力度,工业经济持续平稳增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例超过43%。2014年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国,呈现出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态势,总规模不断扩大。

3.2湖北省经济制度现状自全国“十一五”规划颁布后,湖北省为全面落实这一规划,2007年起加快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达到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目的,同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及国有企业进行改革,积极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2008年为落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提出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制度。十二五规划以来,湖北省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对国有企业,科技体制改革,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是现有经济制度仍以高耗能低效率的工业为中心展开的,缺乏新动力,政策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规划,经济制度没有贴合湖北省各城市的发展状况,不能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因此导致全省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武汉市和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差距过大,城市彼此间关系亲密度不高,每个城市没有形成自身的优势产业,不能建立品牌企业和完整产业链。

4湖北省经济发展道路转变中的制度问题分析

4.1全要素生产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全要素生产率通常被用于综合反映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作用,其实质就是技术进步率。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界环境约束增加,全国经济增长动力减弱,出现下行趋势,湖北省的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下行危险。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继续依靠以往的以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显然不可持续。由于传统的经济制度及政策倾斜,湖北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比较低,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湖北省的这种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经济制度没有充分调动产业的积极性,产业生产率低,各大工业型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投入产出比较低,产业的技术落后,竞争力薄弱。

4.2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在市场中的作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依靠政府职能来实现,政府如果没有正确的制定政策,履行职能,那经济体制也不会完善。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缺乏市场一体化,竞争性弱,这都是政府在市场体系建设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没有形成创新性投资机制吸引资金流入,政府没有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制定适合其经济发展道路的新制度。

4.3市场开放程度低,制度缺乏创新性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是以武汉为龙头,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但是各城市之间存在壁垒,城市间市场开放程度低,民营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品的竞争压力小。湖北省地处中部,其地理位置使其置身于中国经济增长中心区域外,在政策上享受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优惠政策,也不能与这些地区共享资源开放市场,因此对其市场开放程度影响较大。湖北省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快,其经济发展不再满足外生增长方式,而是应该以内生增长方式拉动经济发展,经济不再满足低效率的粗旷型经济增长,但是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制度发展仍存留有原来的惯性,市场机制不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空间小,市场竞争小,城乡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等,正是这些制度和政策影响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5湖北省工业经济发展道路转变的对策

5.1政府转变管理经济的方式,创新制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法制的规范保障,因此湖北省政府应该及时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四低四高”的经济发展方式[5],转变以重工业为主体的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方式,加大对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以解决失业问题,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为建设“两型社会”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型战略,发展新能源产业,低碳产业,保持生态文明与经济可持续的平衡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上的引导作用,制定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相适应的机制,鼓励创新性产业的发展,努力克服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惯性,改革工业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和产品多样性,建立以创新型企业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加强企业与高校的融合发展,实现高校科研实力转化成创新收益。同时注重对全省产业的质量升级,整改低水平产业,发展高质量产业,在推行政策、制度时注重对现行政策、制度进行科学评估,使其符合湖北省的整体发展环境,因地制宜的实施各项政策。

5.2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产业近年来,湖北省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经济水平提升,但是这种良好的发展靠的是粗放的、外延型发展方式支撑的,这种发展方式难以支撑湖北省跨越式经济发展。因此,湖北省应充分发挥教育大省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人员创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把要素投入产业转变为全要素投入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和低碳经济,建立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竞争力,降低高能耗低效率的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加快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加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不仅要大力发展高新产业,更要加强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支撑,鼓励发展优质第三产业,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整改现有低水平的旅游业,结合高新技术,开发新兴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旅游产业。

5.3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加快形成产业集聚破除城际产业壁垒,首先要实现城际间的城镇一体化,因此湖北省要大力推动二级城市的城镇化进程,加大对二级城市的政策倾斜,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二级城市与武汉市的经济差距。湖北省要想实现产业集聚,就应构建湖北省的整体产业格局,以水资源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以新能源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密集的产业带,同时开放合作,促进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互动交流发展,形成产业的跨区产业链,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园模式。更加积极的推动城际列车等道路建设,改善武汉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节省经济成本,吸引企业投资。武汉市作为湖北省的省会城市,集中的优质资源更多,为早日打破城际产业壁垒,应进一步的开放资源,让渡部分利益,在维持自身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6结论

湖北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主要是依靠工业的转型实现,现有工业的高能耗低效率阻碍了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产业技术创新优势不明显,城市间城镇化差距大,产业壁垒存在,难以形成跨区产业链,工业产业园无法形成,产业集聚的作用发挥不出来。针对这些问题,在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湖北省政府不仅要从自身的职能出发还要从市场出发,制定新的政策制度,努力抓住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全省工业经济制度的创新,着重刺激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科技投入,着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全省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以促进其经济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型,早日建立“两型社会”配套试验区。

[参考文献]

[1]史晋川,谢瑞平.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制度变迁[J]学术月刊,2002(5).

[2]杨静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本在于提升制度效率[J].学术界,2010(11).

[3]王晓雨,姜晓琳.制度安排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模式之转型[J].学术交流,2013(08).

[4]石杰琳,秦国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政府转型:角色转变和制度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

第6篇

关键词:工业经济;智能制造;机遇;挑战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工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业也逐渐迈向现代化和智能化方向。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相结合,就可以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目前,我国工业经济中具有更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元素,这就意味着工业经济智能制造面临广阔的发展前景。

1工业经济概述

工业经济又可称之为资源经济。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完善。人们在对自然进行开发时,其开发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许多自然资源正面临短缺。世界发达国家自19世纪以来陆续进行了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开始走向前线,许多手工工作内容开始由机床等设备代替,汽车和飞机等先进的交通设备与人们的生活越发密切。虽然生产效率正在不断提升,人类的物质财富也在不断增多,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对于经济的作用,因此,除了对自然资源进行占有之外,人们开始积极开发智力资源。

2智能制造概述

智能制造主要源于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通常可以将其视作知识和智力的总和。知识是智能的基础,智力则是保证知识得到获取和充分应用的一种能力。智能制造,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会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了解更多的信息。智能制造系统就具备这一功能,同时还具备分析和判断、计划和规划的能力。通常,人们会将智能制造视作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包括智能机器和人类专家。在制造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化活动达到相应的目的。智能制造更新并扩充了制造自动化的概念。智能制造既离不开人的智力,又需要利用机械和计算机将人的智力进行有效的展示。将智能化融入到工业经济之中,就可以掀起新的工业经济革命。

3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特点

随着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制造模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智能制造可以优化制造的过程,保证制造方式更加灵活。由于传统的生产制造主要是以生产产品为主,需要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其中,通过有效的方式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产品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和各方面的影响而导致其质量缺乏保证。在开展工业经济智能制造时,传统的生产制造模式将会得到优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应用到生产制造之中,保证每一个生产环节能够彼此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在网络通信的支持下,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传达。这种方式可以保证生产制造过程不会轻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还可以提高生产制造的自我诊断和自我修复能力,使生产更加稳定。

4工业经济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机遇

4.1制造业迈向智能化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制造行业正在逐渐实现转型和自我突破。在制造行业中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确保传统的制造技术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和效率。当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进一步融合后,就可以确保工业制造迈向智能化和数字化领域,工业经济智能制造将会因此而面临全新的发展前景,生产领域将会面临转型,智能制造模式会逐渐融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进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时,这些技术可以确保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此外,传统制造行业得益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支持,其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将会更加完善,也更加开放[1]。

4.2制造业面临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

我国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发展,为了缩小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我国不仅会积极发展工业生产和信息技术,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由于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加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速,我国制造业将会面临更加广泛的市场和多元化需求。由于城市人口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因此会带来更大的消费需求,制造行业需要及时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支持下,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将会得到进一步激发,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将有更大的保障。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农村对于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样就会进一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当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获得深度融合后,我国制造业会变得更加强大。

5工业经济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挑战

5.1制造业的实力有待提升

制造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制造业是否强大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尽管我国制造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发展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我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却并不是制造强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智能制造缺乏自主创新,产品的合格率有待提升,各项资源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反而会出现浪费和闲置等问题。目前,生产制造结构有待优化,虽然在制业中已经逐渐应用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科学技术,但我国的制造信息化水平依然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制造业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这就会对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2]。

5.2技术有待进一步创新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技术还有待创新。由于智能制造环节中的技术含量始终没有获得进一步提升,所以导致我国的智能制造产品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我国在基础制造、装备核心技术和基础原材料等方面竞争力不够强大,需要提高核心技术水平。这主要是由于技术人员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之中,而且我国尚缺乏高端技术人才。总之,正是由于我国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才会影响到智能制造产品的性能,对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影响。

5.3资源需得到有效的配置

在发展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过程中,许多企业虽然具有大量的资源,但为了提高自身效益一味追求生产的速度,却并没有确保这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导致大量的资源被浪费。还有一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导致生产制造与人们的生活出现许多矛盾,甚至还会影响到自然环境。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并不能满足工业经济智能制造的发展需求,反而会使其面临重重的发展困境。

第7篇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有着基本的“3R”原则,即减量化、在利用、在循环。将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在使用原则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延长产品的使用期,抵制一次性用品。在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使用完以后可以变成可以在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垃圾。也就是说,循环经济要求生产者不仅要生产出来产品,还要解决废弃制品的处理问题。生态工业的学科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是模拟生物新陈代谢和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过程所展开的“工业代谢“研究。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产体系或环节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生态工业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以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废物多层次循环利用,以现代科学为依托。它要求运用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管理的一种综合的工业发展模式。使工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一体,协调工业的生态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促进工业系统的稳定、有序和协调发展。

2、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的关系。

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的共同点都是提高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他们都是对传统环保经济的冲击,传统环保经济主要是简单的达标排放和污染治理。而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则不然,他们大大提高了环保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倡导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和谐发展、统一协调。将环境保护扩展到经济活动中的许多方面。也揭示了环境保护的发展战略。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很多发达国家过去的环保战略都以末端治理为主。基本上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都是花了高昂的污染治理费用。我国在环保投资上也是花了很大的代价,这种传统的环保战略已被证明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前提和本质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强调的是源削弱,削减废物的阐述了,而不是废物的排放量。也就是说,循环经济的也是要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循环经济遵循清洁生产源削减精神,要求输入这一过程的物质量越少越好,正是因为循环经济把源削减放在第一位,生态设计、生态包装、绿色消费等清洁生产的常用工具成为循环经济的实际操作手段。

3、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发展的目的和本质。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经济系统是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伴随着人类的产生发展形成的。生态经济循环圈的矛盾是由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引起的,也因此而激化。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化的本质就是通过发展生态工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逐步使人类的工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及其产物能够均衡、和谐、顺畅和持续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自身物质代谢之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工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方向,坚定地走工业生态化的道路,从技术、法律、道德、经济和政策等各个方面进行革新,创造条件,消除障碍,是工业系统的物质代谢过程及其产物能够和谐、平稳、持续地融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之中。

4、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发展要求。首先要进行创新。

不仅要有观念上的创新,还要同事在制度和技术上进行创新。伴随着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加剧,出现了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很多问题。面对有限的资源,粗放型和过度浪费资源的消费模式将不可取。我们必须认识到单靠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对废物经行在资源化处置,可以增加环境资源的供给数量,也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量。环境资源从无价到有价但是制度创新的核心。加大废物再资源化力度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影响是很大的。将废物转变成资源的废物再资源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人为地增加自然资源的总的量。他是现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8篇

一、安徽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安徽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在“赶两湖、超万亿”目标指引下,全面实施“861”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加快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

1、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

近五年,安徽工业经济明显提速、总量迅速扩张。2008年,该省工业实现增加值3487.6亿元,是2004年的2.3倍,年均增长24.3%(按当年价计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59.7亿元,是2004年的2.74倍,年均增长28.5%(按当年价计算),在全国位次由第17位上升至第15位,企业户数由2004年的4773户增加到2008年的10513户。与湖北相比,安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04年只有我省的76.3%,2008年提高到84.8%;企业户数2004年只有我省的76.5%,2008年提高到95.7%。随着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安徽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04年的31.3%上升到2008年的39.3%,对GDP增长贡献率提高到53.4%,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优势主导产业日益壮大

近几年,安徽轻工家电、装备制造产业迅速崛起并不断壮大,石化、冶金等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能源等基础产业得到明显加强。2008年,安徽轻工业(部门口径)产值达到2390.5亿元,其中家电产业479.9亿元;塑料产业241亿元;食品也接近千亿元,达980.5亿元。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2793亿元,其中电气机械制造业927.5亿元。有色产业营业收入824.14亿元,居全国第二位。能源产业(煤炭和电力)营业收入1498.7亿元。此外,钢铁产业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达1197.6亿元,石化产业营业收入867.8亿元。经过多年努力,安徽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电子电器生产基地,在全国工业发展和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3、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

2008年,安徽几类家电产品的产量分别为:冰箱1131万台,洗衣机695万台,空调器658万台,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位,已成为全国家电研发和制造中心。汽车产量61.68万辆,居全国第8位,小排量乘用车节能、环保和安全性指标及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能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汽车工业出口额居全国之首。造船完工量120万重量吨,居全国第6位(我省居第7位),叉车、挖掘机、柴油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煤矿、建材、冶金等大型成套装备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电解铜产量53.8万吨,铜材56.8万吨,高精度铜板带、漆包线等一批特色产品在全国保持领先。粗钢产量1770.2万吨,钢材1906.6万吨,分别居全国第9位、第11位,大型U型钢、H型钢、中小型钢、铁道用钢居全国前列,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国之首。硫酸产量329万吨、化学农药20.2万吨,均居全国前列,柠檬酸、浓硝酸、特种橡胶制品等在国内具有明显竞争力。PVC型材、管材65万吨,塑料建材产业步入全国先进行列,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4、重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

近几年,安徽培育了一批在国内有地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汽车工业以奇瑞公司、江淮汽车企业集团为代表,成为我国民族汽车自主品牌的典范,其中奇瑞去年整车销售35.6万辆,稳居国内乘用车销量前五名,连续八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材料工业以马钢、铜陵有色、海螺为代表,成为业内有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其中马钢钢材产量在全国单体钢企中列第三位,铜陵有色居全国第二位,海螺集团水泥产量国内第一,年产销量达8600多万吨。能源工业以淮南、淮北矿业集团为代表,淮南矿业去年产煤6043万吨,经济技术指标全国领先。轻工行业荣事达、海螺型材等成为行业的龙头。

5、工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近年来,安徽以“861”行动计划为引领,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项目带动投入,以投入带动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速增长。2001年安徽全社会投资962.6亿元,2008年达6788.9亿元。工业投资增势更为迅猛,近五年分别增长34.8%、46%、48%、53.2%、30%,总量基本上是两年翻番,2008年达到2792.7亿元,是2004年的4.3倍。制造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到41.1%。从技改投资看,2008年完成1408.7亿元,是2004年的3.3倍,年均增长35%以上,先后实施了奇瑞公司轿车二期、马钢500万吨薄板带、海螺集团日产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重大项目,为工业发展积蓄了后劲。

二、安徽工业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不断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

安徽是个农业大省,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近几年安徽紧抓工业化这个核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尤其是200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的工业强省大会并出台《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后,发展工业经济成了各级各部门的“头号工程”,工业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安徽之所以出现这种良好局面,关键是在职能配置、资金投入、干部考核等方面注重向工业领域倾斜。在职能配置上,强调“用最强的力量抓工业、最大的力度支持工业”;在资金投入上,建立工业强省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技术研发、节能减排、表彰奖励;在干部考核上,把工业经济作为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迅速在全省形成了“关注工业、支持工业、投身工业”的氛围,真正形成了抓工业的强大合力;在选人用人上,强调地方政府主职干部原则上要有经济部门工作经历,注重把懂经济、懂工业的干部选配到市县领导岗位,有力促进了工业经济发展。

2、突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安徽工业崛起关键是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而投资的高增长得益于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安徽毗邻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省份,加上煤炭资源富集,劳动力成本低廉,可以说是“东部的区位、中部的成本”。近年来,安徽放大这一优势,响亮地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分别与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省市签署了30多个框架协议、专项协议和城市间合作协议。此外,还与浙江、上海签订了电力和能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建成“皖电东送”工程,年发电量约400亿千瓦时、产值120亿元,年利税25亿元。据统计,近五年安徽累计利用省外资金中,55%以上来自长三角地区。2008年,长三角地区在皖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共4905个,实际到位资金1471.9亿元,同比增长69.4%,占全省引进投资的55.7%;长三角地区到安徽省投资企业已达到14585家,其中来自上海2077家,江苏5894家,浙江6614家;目前在皖的浙商就超过40万人,投资额上千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国务院批准皖江城市带为全国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正在构想与产业转移地共享GDP和税收的新模式,这将极大调动沿海地区参与共建示范区建设的积极性。

形成这一局面的背后,是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形成了完善的协调机制和严格的考核激励机制。安徽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生命线”,省政府定期召开“861”重大项目调度会,每月通报各地招商引资和各开发区投资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年终进行量化考核,每年对招商有功的地区或部门主职给予5―6万元奖励。芜湖等地还将招商引资考核与干部工资挂钩,对完不成招商任务的扣发绩效工资的65%,完成情况较好的给予重奖。奖罚分明的考核机制,使全省上下形成了招商引资的强大动力。

3、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安徽把自主创新作为全省发展的核心战略,注重加大创新投入,重视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培育了奇瑞、江淮等一批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创新正在成为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安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连续六年保持30%以上高速增长,在财力偏紧的情况下设立产业创新发展资金;相继建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信息中心、技术市场、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公司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82家,近年来每年新增20户以上,今年将新认定50户以上,其中2―4户可能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目前安徽省工业企业出现了“五个60%以上的态势”,即65%的科技机构设在企业,67%的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企业,68%的研发经费源于企业,84%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为主体承担,73%的省级科技成果出自企业。如奇瑞公司就是自主创新的典范,是我国首批获得认定的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公司2万名员工中就有工程技术人员6000余人,其中4000多人从事产品研发,用于产品研发的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多年来保持在10%以上。通过10余年的自主创新发展,奇瑞掌握了汽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整车设计等100多项专利。分别在日本东京、意大利都灵、澳大利亚墨尔本建立了3个研究院,先后与美国量子基金建立合作合资关系,已建或在建的海外CKD工厂达15个。此外,安徽正在加快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改试验区建设。试验区启动以来,省及三市安排财政自主创新专项资金30.5亿元。今年上半年,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13亿元,增长22.7%,占全省的56%;专利授权量2107件,同比增长96%,占全省的64%。

4、注重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做大做强,占领产业发展制高点

调研中我们感到,安徽在工业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四条大产业链。一是电子电器产业链。形成了家电研发―零部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家电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日趋增强。仅合肥就聚集了美菱、荣事达、海尔、美的、格力等一批国内外知名整机家电企业,吸引了电子元器件、专用集成电路、显示器件、线路板、模具、包装、维修、物流和研发等500多家企业配套,年产值近400亿元。二是铜及铜加工产业链。从单纯铜冶炼发展到铜板带、铜杆、铜棒、铜箔、漆包线、电线电缆、铜覆板等铜加工产业链,拥有11大类、几百个品种,已形成120万吨铜冶炼和100万吨铜加工能力,今年可形成千亿元的产业规模。三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以奇瑞、江淮等整车企业为核心,形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体系。仅芜湖就聚集了德国大陆、意大利菲亚特、美国江森等一批国内外著名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企业200余家,去年零部件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与整车生产配套率达30%以上。四是能源和煤化工产业链。安徽以“皖电东送”为契机,已建成两淮亿吨级煤电基地,建立了煤电联产、煤焦化和煤气化三大产品体系,炼焦及焦化下游产品的深加工,煤气化制甲醇、合成氨及深加工、电石等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安徽已形成1.2亿吨煤、1103亿度电、750万吨原煤深加工的能源和煤化工产业基地。

更为重要的是,安徽把招商引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有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优势产业技术含量和工艺水平,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如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合肥液晶面板项目,是内地首条六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年产值可达120亿元,成为国内具有明显竞争力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投资65亿元的熔安动力低速船舶柴油机项目,工艺水平世界一流,将建成年产500万匹马力、单机3万匹马力的我国最大船用低速柴油机生产基地,年产值约100亿元;位于淮南市正在建设的安徽煤化工基地规划占地13.09平方公里,以淮化集团煤制170万吨/年甲醇及烯烃项目为龙头,规划总投资712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63.6亿元,利税113.4亿元,成为国内重要的新型化工产业基地;最近开工建设总投资114亿元的中盐合肥化工基地项目,计划5年完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52.4亿元,利税23.6亿元,建成全国三大盐化工生产基地之一。

5、高起点、大手笔建设工业园区,打造工业发展良好载体

目前,安徽经国家核准的开发区有89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4个(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芜湖出口加工区),省级开发区85个,另有18个筹建开发区。截至2008年,全省89家开发区占地面积889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407平方公里。据统计,安徽省89家开发区以不到全省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约占全省33.3%的工业增加值、25%的固定资产投资、20%的财政收入。我们参观的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121.68平方公里,区内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汽车电子产业园都是国家级,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6亿元,工业总产值802.4亿元。铜陵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抓住全国循环经济“双试点”机遇,按循环经济模式高起点规划建设,总面积104平方公里,区内所有项目用地按“七通一平”标准建设。20万吨铜板带、27.5万吨黄铜棒、25万吨铜杆、10万吨漆包线等一批产值过百亿元的重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或已经投产。他们提出了创“双千亿”的目标,即铜陵有色营业收入超千亿、铜加工及配套产业超千亿。

6、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营造创业兴业的浓厚氛围

硬环境方面,安徽交通发展很快,2008年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2457公里,公路网密集度跃居全国前十位,已形成“三横六纵”、市市通高速的公路主骨架,每个县城上高速只要半小时。全省铁路通车里程达2878公里,特别是随着合宁、合武高铁的贯通以及京沪高铁安徽段全线开工,安徽“1234”出行格局(即合肥至南京1小时、武汉2小时、上海3小时、北京4小时)初步形成。城市基础设施更是大手笔,如合肥滨湖新区,规划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拟建并落实签约房建面积达1215万平方米,相当于合肥老城区房建面积的2倍。仅两年半时间已投入建设资金260亿元,区域内主要道网全部建成,合围面积30平方公里,已竣工并投入使用房建面积130万平方米,一个基础设施完备、人气汇集的现代滨湖新城初步形成。

软环境方面,近年来安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资环境整治。如合肥市以商鞅变法的精神推进机关“效能革命”,规定有令不行、办事拖拉、吃拿卡要、态度刁蛮四条“高压线”,要求县(区)、市项目审批分别在两个、五个工作日内办结,芜湖市每个部门只设一个审批科,实行“一个口子”对外,政府效能大幅提高。安徽投资环境的改善,吸引了一大批知名企业投资,也带动了外向型经济和民间投资发展。2008年,来皖投资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达到44家;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达34.9亿美元;外贸出口额113.5亿美元;全省民间投资3557.4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份额达52.4%。

三、几点启示

此次安徽之行,虽然时间很短,但启发很深。安徽工业的崛起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1、进一步在发展理念上解放思想

工业化是“三化”的核心,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加速器,是现代服务业的实体支撑,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2008年,湖北三次产业结构为15.7∶43.8∶40.5,二产比重低于安徽2.8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8.2%)低于全国4.7个百分点,低于安徽1.1个百分点。当前湖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处在加快发展和爬坡升级的关键阶段,我省发展潜力在工业。加快湖北发展,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以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方式,牢牢抓住工业化这个核心,坚持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把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保障发展的资源向工业汇集,促进发展的政策向工业倾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从政策支持、职能配置、目标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制定工业强省政策性文件并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在技术改造、重点产业调整升级、中小企业培育等方面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切实理顺和强化工业部门管理职能,合理配置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改造、工业节能等方面职能;把工业经济指标纳入地方和部门考核体系,将工业投资和招商引资作为衡量使用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真正把工业经济的首要支撑作用体现出来,切实增强各级各部门重工业、抓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把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与安徽、湖南、江西相比,湖北不与沿海省份接壤,在梯度承接产业转移上并不占优势,但抢占内陆市场的区位优势较为突出,产业基础、科教人才、商务成本等方面也具有优势。要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紧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消费类电子、日用化工等消费类产业,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扩张,充分利用我省的市场优势,吸引沿海大企业将区域性研发、生产基地和销售服务中心设在湖北;依托我省产业基础,积极承接汽车、装备制造、化工、电子信息及关联配套产业。把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与承接产业转移结合起来,继续坚持并加大县域经济、产业集群的政策资金支持,引导各地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分工明确的产业基地,吸引沿海产业成规模、成体系转移。

3、在更高起点上谋划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着眼于提高重点产业的技术水平、着眼于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着眼于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全面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汽车产业在扩大整车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快发展东风自主品牌轿车和新能源汽车,加强汽车零配件业的资源整合,不断提高产业的市场化、集成化水平;钢铁产业在稳步扩大产业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延伸配套,以武钢产品省内循环为突破口,提高与上下游产业的配套协作能力,延长拉伸产业链;石化产业进一步做强农用化工,加快推进80万吨乙烯工程建设,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延长产业链,实现由传统化工向现代化工、精细化工发展,促进产业的战略升级;电子信息产业要在巩固光电子、通讯设备等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快发展消费类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软件等产业,加速NVD、二维条码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业结构;食品产业以精深加工为重点,加快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形成原材料生产基地、食品加工及包装配套相结合的现代食品工业产业链;纺织行业加快发展多种化纤制品、产业用布、印染及后整理等子行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服装产业比重,加快“徐氏技术”的应用推广,不断提升产业层次。适当整合政策、资金、资源,分阶段、有针对性地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大力培育领军企业,支持大企业带头用信息化引领企业发展、带头向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带头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联盟,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和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发展一批营业收入过百亿、千亿的大型企业集团,打造湖北工业的航空母舰。

4、大力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从目前我省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看,推进自主创新有两个突破口,一个是企业技术进步,另一个是培育新兴产业。一方面,切实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信贷的结合,推动创业投资产业发展。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大公共研发平台和孵化器建设力度,注重扶持一批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调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从融资、税收等方面出台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大力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企业,扶持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成长。更加注重企业技术改造,设立和增加省本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加大企业技改贴息支持力度,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攻关,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技术改造和企业信息化应用提升项目,使企业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提高企业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省科教人才优势,抢抓武汉被列为国家综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机遇,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抓紧编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立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引导多渠道建立创业投资基金,抓好创业、投融资、公共服务等六大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五大产业,在新兴产业突破中不断提高我省的自主创新能力。

5、下决心整治投资环境,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条件